•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

        第1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應用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086-02

        1現代教育技術的解讀

        1.1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教學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評價和管理的過程中,在實現教學和教學過程中,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與實踐。突出“現代”二字更加注重現代科學技術,針對現代科技成果與系統思維的問題進行探討,使得我們的教育技術具有新的時代特征。眾多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專家對此有各自不同的闡述,獲得廣泛接受的現代教育技術被定義為:現代教育技術,是在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眾多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媒體,有效地溝通和控制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過程的最優化的理論與實踐。作者認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它緊跟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并為其提供理論與技術的支撐。二是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過程中應用技術方面的核心。三是現代教育技術進入教學環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1.2現代教育技術的外延

        如前所述,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綜合體,它分為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主要指教育教學活動所使用的物質工具,它往往是通過黑板,粉筆等傳統教具,或幻燈投影、電影、視聽設備、計算機、網絡、衛星和其他教育媒體來展現。無形技術,包括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包含的教學思想、理論等教學過程,可以說這些都是現代教育技術走向內涵式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作者認為,把教育者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這個綜合體(物質工具和教育理論)的能力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外延將更能體現出其“現代性”,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載體,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而能否靈活運用這兩種技術從而體現出現代教育技術之特性,則是現代教育技術能否在課堂中有效實施的保障。

        2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分析

        讓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現代化,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前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在實現現代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育民主化,展現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迸發強大的沖擊力。然而,在特定的教學應用程序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如技術中介,教師使用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偏離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潛在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2.1一項“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調查

        為深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作者在海南S中學見習期間,深入課堂教學實地觀摩,同時以針對在校學生發放問卷和針對教師進行訪談的形式,對海南S中學的師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前者旨在以學生為調查對象,了解學生對于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方式的反饋情況;后者旨在了解教師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態度和意識。其中,本次問卷發放數為50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無效問卷1份,空白問卷1份。同時,對該校的硬件環境建設進行了實地考察與了解。

        2.1.1海南S中學現代教育技術硬件環境相關情況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若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實施,硬件環境是其必備的條件。包括計算機室、多媒體綜合教室、計算機網絡系統等綜合硬件設施。

        近年來,海南S中學現有專用的多媒體電化教室/實驗室32間、多媒體演播廳1間、語音教室4間、計算機教室5間,有教學和辦公用電腦460多臺,所有的教室均為多媒體電化教室,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已基本實現現代化。同時,不斷地擴建的寬帶校園網實現了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的高速網絡化,學校電子閱覽室與公共信息網、教育科技網、國際互聯網聯通。由此可見,該校已基本具備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應用的硬件環境。

        2.1.2海南S中學初中某班教育技術課堂教學應用基本情況

        (1)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基本普及

        調查顯示,96%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只有4%的教師很少使用多媒體教學,說明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基本普及。

        (2)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加吸引學生

        另外通過對海南S中學在校生的調查顯示,有62%的同學比較喜歡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只有13%的學生不喜歡多媒體教學,另外還有25%的學生對使用或不使用多媒體教學沒有什么感覺。總體來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傳統課堂教學手段相比更加吸引學生,

        (3)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亟待提升

        對海南S中學的調查顯示,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前者更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情況占到將近一半,但另外有21%的學生表示上課容易分神,而另外32%的學生認為與之前沒什么兩樣,因此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率應及時修正,加以提升。

        針對上述產生的教育技術手段應用效率問題,為提升該校的教學效率,實現教育技術之課堂教學方式的有效化。作者主要從教師角度出發試圖探討產生問題的原因,并對兩名不同教齡的教師進行了訪談,(兩名教師分別為26年教齡與5年教齡)。同時深入課堂,對教育技術手段的課堂應用現狀進行了實地觀察,以期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2.1.3海南S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分析

        (1)教師未能完全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含義

        作者認為,教育技術可以分為兩個含義,一是對“教育”的掌握(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理念、課程論等教育學方面的知識),二是對于“技術”的掌握,(主要指計算機及各類教學軟件的交叉操作技術)。長期以來,多數教師對教育技術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階段,即計算機操作技術。如被問及“您對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方式的理解”時,各位教師對“教育技術”一詞雖熟悉但模糊,第一印象基本是計算機教學。其實這種對教育技術的片面理解會成為課堂教學的“硬傷”。如果僅僅用計算機和幻燈片代替教材,那么又與傳統教學有何區別呢?按照上述理解,我們應重新對“教育技術”有一個新的認識,即教育技術不僅僅包括對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技術,還包括課堂教學設計的技術,即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各種方法。大多數時候,這些關于“教育”技術的方法往往是隱形的,大部分時間都體現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和課堂氛圍中。因此真正的教育技術包括隱性的“教育”技術和顯性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而一部分教師并沒有掌握教育技術的真正含義。

        (2)教學手段與教學目標不相符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學工具,為素質教育服務,也是時展的需要,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張。但在很多情況下,現代技術間接卻有可能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兇”。作者在課堂觀摩時便發現有以下兩種現象:一種是簡單移植型,即教師將教材內容移植到PPT課件上,省去板書環節(或只有很少的板書),而學生由之前的看教材轉變為看課件,依然延續了傳統教學方式。課堂中鮮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如果有,也只是在一些公開課上才能有所展示。一般正式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某些情況下,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際上惡化了傳統的應試教育在課堂中的表現。

        另一種是表演型,為了應付其他教師的課堂觀摩和教學評價,教師傾向于制作華麗精美的教學課件和表演性質的師生互動。教師運用教育技術的真正目的并非指向學生的主動發展,而是為了自己教學環節的完美,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成為某種程度上的“表演秀”。

        (3)學生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的提升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挑戰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學生對電腦的熟悉程度顯著提高,并且利用電腦學習率上升,這就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挑戰。調查顯示,94%的學生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電腦,6%的學生使用電腦時間最短也在一年以上,因此學生對電腦的掌握程度已相當熟練。通過與一名教師的交流,年齡大、教齡長的教師與年輕教師相比,自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及通過網絡資源學習情況都相對較弱。而教師(尤其是教齡長、年齡大的教師)如果平時不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更新,或許還不及學生的水平,這將會嚴重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通過自身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才能防止落伍。

        3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有效應用的對策與建議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過程中既有其優勢,同時也存在某些潛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教學過程的有效開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低效教學”的一大因素。及時抑制這種現象的惡化,對于提升該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主要針對教師這個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3.1樹立教師“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技術理念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將什么作為關注的核心?是簡單的教材移植還是制作華麗豐富的課件,還是學生自主的發展和教師知識的指導。無論多么發達的現代教育技術,它始終只能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輔助物而不是主體,必須始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否則無論課件如何精美,畫面如何豐富,都將脫離教育技術課堂教學的正確軌道。因此,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技術觀,避免陷入“操作技術至上”的誤區。在課堂教學中,教育技術手段應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性教學、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師生民主活潑的交流互動中,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豐富、更加生動。

        3.2加強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提高信息素養

        學校要定期為在校教師提供教育技術培訓的機會,提升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參觀兄弟學校或在此領域較有成果的學校,以借鑒對方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中的可取之處,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以正確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和外延,提高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在當今信息社會,可以獲取、使用并發展信息技術的一種修養和能力。它包含與信息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也包含能夠獲取信息能力和態度。因此,提高信息素養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有效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師應掌握的制作,開發和應用課件的基本技能,以及將信息技術與課程相整合的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3利用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及學習能力,建立師生合作的教學模式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和網絡的普及,大部分學生都已具備了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網絡學習的能力,這也為教師的教育技術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計算機水平,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讓學生自己制作一節課的課件,并讓他們自己通過網絡搜集所需要的教學資料,師生角色互變,每周安排一位學生講課,全班同學輪流進行。學生在制作課件或講課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在課上作為傾聽者并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和反饋。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信息搜集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對學習內容的深層次掌握,使學生的整體素質獲得全面提升。

        3.4新老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現代教育技術在該校的課堂應用中雖存在著某些問題,但不可否認,學校中仍然有一些青年教師是一批優秀教師。他們不僅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學科素養、學習能力,并且可以較好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及課外活動。老教師可以向青年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方式方法,青年教師可以向老教師學習對課程內容的把握能力,新老教師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技術教學水平的有利途徑。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海南海口571158)

        第2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一、更新教育理念,發展學生主體

        語文教師要有為理想教學結果而教的觀念和高效率教學的觀念,認識到教學投入和教學產出的關系,追求教學的高效性,力求使教學時間最少,教學精力最少,而達到的教學效果最優,教學效率最高。著眼于此,首先,要求語文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語文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語文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語文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如在《菱角的喜劇》這課中,對于“菱角的喜劇”中得到了什么啟示,這個核心問題,教師不需要自己概括給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步步為營的教學環節,讓學生以課文的行進線索為自己的思考線索,通過自主思考,借助小組合作,積累思考經驗,一步步地明確“復雜性、多樣性,總是貫穿于一切事物之間”這個課文要揭示的道理。

        二、重視課前預習,培養自覺能力

        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學生課前的獨立閱讀,可以使他們獲得開啟理解教材的鑰匙,也有利于學生把握教材的疑難點。學生在聽課時能自覺參與課堂,提出他們在預習中的質疑,教師教學中就能有的放矢、突出重難地引導學生理解教材。

        由于課前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指導,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之達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習而得之,終身受益。語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例如在古文單元教學中,嘗試改變過去教師逐詞逐句的講解、學生一味在書上密密麻麻記筆記的方法,而是在課前先提出自覺內容,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預習,課堂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彼此交流自己的預習所得,最后教師統一引導學生預習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并在課堂上因勢利導,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不但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的熱情。

        三、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學習熱情

        課堂教學是師生進行教學過程的主陣地,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了指導學生必要的預習外,教師更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寶玉挨打》作為《紅樓夢》的重要篇章,課文的節選部分出場人物眾多,如何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明確材料架構,從大量的人物中選取主要的人物來進行分析研究,成為筆者首先考慮的問題。經過討論將寶玉挨打這一中心事件,體會作者一波三折的情節設計思路作為本課的重點。為保障學生在課上能夠用更短時間從更深的層次上對內容有所把握,筆者在課前布置學生閱讀《寶玉挨打》內容,預設打前交待起因與寶玉挨打后眾人的反應兩部分內容,給學生鎖定需要完成的閱讀目標,要求學生閱讀并注意近距離反應以王夫人、賈母為代表,遠距離反應以薛寶釵、林黛玉的細節描寫為代表,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所把握。課堂設計中,筆者對授課內容進行了選擇,將其主要集中在四個問題上:在第一個思考引發寶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第二個思考賈政神色變化的描寫,第三個思考寶玉挨打片斷中也有偶然性的情節,第四個分析賈政“恨”兒子的根本原因。對于這四個問題可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原文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并要求其給出一定的書面解答,教師在穿插巡閱的過程中,一方面督促學生認真思考,一方面通過“一對一”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結果進行掌控,在自主研讀結束后,教師可以以小組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地交流,從而掌握本課所學內容。

        四、引入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以計算機或網絡為載體的多媒體走進校園引入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它將使廣大師生夢寐以求的富有詩情畫意、充滿靈感、張揚個性色彩的語文教學由理想成為現實。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呈現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感性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如在講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課中,我制作優美的圖片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是鳥語花香的江南勝地杭州的美景,配以優美的音樂,使學生賞心悅目;二是展現洶涌澎湃的錢塘江大潮,這樣形象直觀的畫面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內涵,又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力,使學生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是一個常新的話題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嘗試,創設出更多精彩靈動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在愉悅和興趣中學習語文增長知識。

        參考文獻:

        1.潘云紅.優化教學過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文理導航,2011(22).

        第3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問是驚奇與懷疑的開始,是教與學的紐帶,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手段之一,如果運用得當,那么對于鞏固學生知識、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素質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課堂提問的研究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1堅持有效提問的原則

        為保證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教師的提問還應該堅持一些提問的基本原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都是圍繞著某一特定教學目的展開的,教學的中心是“傳授知識,解決問題”,這就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激疑、集疑、釋疑的過程,因此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問時應注重堅持以下幾項基本原則,即實效原則,適時原則,梯度原則,角度原則。

        實效原則,課堂提問設計的實效性取決于問題的真實和確切,即課堂提問要有科學性和針對性 ,提問要緊扣教學 目標和教材內容從感知直觀人手,但不宜一問一答展示現成知識的結論,以免學生猜測教師的意向作答,掩蓋了學生的不知之處,使教師獲得不真實的反饋信息同時提問要確切,要針對學生已有知識水平,不能超越學生知識、思維的實際水平,也不能使問題語言含糊不清、模棱兩可,否則課堂提問會造成停滯局面,達不到預期目的。

        適時原則,課堂提問的適時性應該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抓住時機 ,其二是提問次數要適度,課堂提問的效果直接與提問時機有關,什么樣的設問應在某節課的什么時機提出,要講究提問的藝術性,即要因時設問,恰到好處,同時提問次數不是越多越好,過多過頻的課堂提問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常會導致學生隨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問題的盲目性,各學科各種課型、內容各不相同,提問設計中把握適時適度尤為重要。

        梯度原則,現代信息論認為,教學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有效地選取、組織、傳遞和運用知識信息、促進學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識的活動,從課堂教學整體上看,必須抓住教材、教學內容的整體要求,根據學生認識水平與心理狀態,科學地按一定梯度展開設問,提出的問題要按知識點難易級差從低到高逐層進行,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問題,要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象進行回答,從易到難,由簡到繁。

        2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幾種方式

        課堂提問的方式很多,只有對提問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第4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課堂實錄

        一、歌曲導入,創設情境

        (課間播放汪峰的歌曲《我們的夢》)

        師:剛才大家聽到的歌歌名是什么?

        生:《我們的夢》。

        師:對,這是汪峰的作品,這里所講的“我們的夢”是指什么?

        生:2008年奧運會。

        師:那我們的夢圓了嗎?

        生:圓了。

        師:是的,我們的百年奧運夢最后圓了。在40多年前,有位黑人也有個夢,到底他的夢能不能圓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我有一個夢想》(板書)。光從這個題目來看,你來猜猜本文會寫什么內容?

        生1:馬丁·路德·金在講自己夢想的內容。

        師:嗯,他的夢想“是什么”?

        生2:為什么會有這個夢想,怎樣去實現這個夢想?

        師:很好!光從這個題目,我們就已猜到了課文的內容。其實“看題目,猜內容”也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常見方法;同時也是對我們寫作時擬一個好標題有重要的啟示。我把剛才大家講的幾個方面板書一下。(板書: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三個問題,快速地整理下文章的結構。整理好的同學舉手示意我。

        生3:1~7段是“為什么”,8~17“怎么做”,18~34“是什么”。

        師:誰有不同意見嗎?

        生4:1~6段是“為什么”,7~17“怎么辦”,18~34“是什么”。

        師:根據這兩個同學的意見,18段到課文最后歸納為一部分,分歧就是第七段到底放到上一層還下一層的問題。好,那我們先齊讀一下第七段。

        生:齊讀第七段。

        師:讀了之后,請你談談歸為哪部分更好?

        生5:歸于“為什么”更好,因為這段講的是夢想不實現就對國家帶來的不良影響。

        師:有道理。所以這段劃到“為什么”部分也許更好。現在我們統一一下,1~7段“為什么”,8~17段“怎么做”,18~34段“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我們班剛好是三大組,我們就分組研讀一下。第一組主要研讀“為什么”部分,第二組研讀“怎么辦”部分,第三組研讀“是什么”部分。這次要精讀,深入領會每個部分的內容,還有好好品位一下語言,等下推代表全班分享。(約5分鐘)

        師:我們先請第一組的同學先來講一講,為什么會有這個夢想?

        生6:因為當時的美國,黑人的權利得不到保障。

        師:為何得不到保障,就想到這個夢想?

        生7:因為100年前,有個《解放黑奴宣言》。

        師:這個宣言是誰簽署的?

        生7:林肯。

        師:100年過去了,黑人本應得到解放,可是這個夢想并沒有實現。舉個例子,就在這次演講不久之前,一個黑人婦女因乘坐公交車沒有給白人讓座就被捕入獄,這件事正是這次25萬人大集會的導火線。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8:有句話更形象:“諾言成了一張空頭支票”。

        師:對,正是因為這個諾言沒有兌現,那么沒有兌現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或者說哪一段最能集中反映這個現象?

        生:第三段。

        師:那我們來齊讀第三段,看看講的是什么內容?

        生9:100年后的今天,黑奴的生活現狀。

        師:那么100年后的今天到底怎么樣?我想請一位同學讀下第三段。

        生10(一女生讀第三段)

        師:我們先不點評,再請一位男生讀。

        生11(一男生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不好,太溫柔了。

        師: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生12:4個“100年后的今天”。

        師:對,這個時刻很重要,時間很長,所以這個時間要讀的慢一點,突出時間長。請關注這種反復詠嘆的手法。還有其他需強調的嗎?

        生13:鐐銬,枷鎖,備受壓榨,仍然,萎縮,流亡者。

        師:很好!請關注這里主要用到了什么修辭?

        生:比喻與排比。

        師:還有其他需突出的嗎?

        生14:最后一句的“駭人聽聞”。

        師:好的,我們突出這些詞再次讀讀看,哪位同學來展示一下。

        生15(一女生范讀)

        師:讀的不錯,突出了重點的詞句。讓我們全班齊讀一遍。

        生:全班齊讀。

        師:讀得非常到位,為我們自己鼓鼓掌。100年前,宣言給黑人帶來了希望;100年后,諾言仍是空頭支票。這正是“為什么”會有這個夢想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來研習“怎么辦”部分?

        生16:第十段,要“堅持向前”。

        師:堅持到什么時候?

        生17:正義和公正實現的時候。

        師:哪些段落最能體現?

        生18:11~14段。

        師:那這樣好不好,我來問你們來答,我們一起合作讀這幾段話。

        (師生對讀,師換讀“你們什么時候才滿足”為“你們到底什么時候才滿足”“你們難道還不滿足嗎”“你們現在總該滿足了吧”,學生的回答越來越堅定。讀完后,學生自發鼓掌,課堂第一次形成)

        師:哪些詞要突出?

        生19:只要,就,仍然,決不。

        師:關聯詞和形容詞要突出。大家剛才的回答非常肯定有力。這是“怎么辦”的一種方式,要“堅持到底”,還有其他方式嗎?

        生20:第八段,要不斷升華到精神境界。

        師:那我們具體要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生21:不采取暴力行為,要舉止得體,有紀律。

        師:這讓你們想起誰了?

        生22:印度的“圣雄”甘地。

        師:是啊,暴力有時候并不能解決問題,非暴力有時比暴力更有力量。所以我們說馬丁·路德·金提出的“怎么做”相當有道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習“是什么”部分?

        生23:他的夢想是使黑人得到白人一樣的權利和地位。

        師:用幾個關鍵詞概括一下?

        生24:平等,自由。

        師:我們在這一部分的最多的就是“自由”,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自由”。那我們現在去現場體會一下他講話的語氣,同學們對照課本,聽聽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錄像。注意他講話的語氣和神態。

        生(看視頻,聽錄音,約3分鐘)

        師:對于他所說的夢想,你對哪幾段最有感覺,以他的語氣選2~3段來讀一讀。等下請幾位同學上講臺來展示一下。

        生25(演講21~22段,掌聲)

        生26(演講22~24段,掌聲)

        生27(演講20~23段,掌聲)(課堂第二次形成)

        四、讀寫結合,促進內化

        師:掌聲說明了一切,剛才大家的演講都熱情洋溢。接下來試著用筆寫下你的夢想,仿寫這幾段,注意修辭,等下向全班展示。(約5分鐘)

        生28:我有一個夢想,我想解下背上沉重的行囊,無憂無慮地到祖國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我們化成一束蒲公英飛到一片我能賴以生存的土地上;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我可以站在高高的山巒上毫無顧忌地放聲歌唱!(掌聲)

        師:看來我們的高中生活實在是任務太重,壓力太大了。謝謝你的坦誠,道出了大家的心聲。(生笑)

        生29: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貧窮和戰爭的硝煙能夠隨風而去;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欺騙和狡詐將不會出現在人們之間;我有一個夢想,終有一天,正義和無私能夠在這個自由的國度里永遠長存。今天,我有一個夢想。(掌聲)

        師:你很有正義感,向你致敬!(生笑)

        生30:我有一個夢想,能在喧囂的城市中覓一處凈土,被清新的空氣包裹,用澄澈的甘泉洗滌那沾了些污穢的靈魂;我有一個夢想,那常受著煎熬的天空可以褪去黯然的黑幕,重新煥發屬于他的湛藍;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每一個湖堤上都能充滿生機,綠意盎然,像鑲嵌著瑪瑙的綠帶系在祖國的腰上。今天,我有一個夢想。(掌聲)

        師:你非常有環保意識,向你學習!(生笑)(課堂第三次形成)

        五、拓展延伸,引發思考

        師:讓我們回歸到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它實現了嗎?

        生:(眾說紛紜,有的說“實現了”,有的說“沒實現”)

        師:你們怎么判定的?45年之后,另一個黑人也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講,他就是奧巴馬。現在我們來聽聽他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發表的就職演講。

        生:看奧巴馬就職演講視頻。(下課鈴聲響)

        師:馬丁·路德·金的夢想真的實現了嗎?這個問題留到課后,大家一起去探討。下課。

        課例反思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的宗旨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語的“讀寫聽說”能力。《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正是緊緊圍繞這一宗旨而展開的。這堂課對教材的理解和課堂的定位非常正確,主問題設計非常靈活,課堂節奏把握得非常恰當,體現了較強的語文課程意識。課堂上無論是學生、執教者還是聽課老師,都跟馬丁·路德·金一樣心潮澎湃。這堂課非常重視學生體驗,并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多種體驗中學習語文,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1.閱讀主問題與關鍵詞相輔相成。本課的一大亮點是問題的層遞性與課堂的開放性。尤為難得的是本文的三個主問題(夢想“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均來自于學生,而且三個問題的解決具有層遞性,第一個問題的展開是教師引導學生提煉關鍵詞,第二個問題的展開是師生合作提煉關鍵詞,第三個問題的展開是學生自主提煉關鍵詞。隨著問題的推進,課堂自發形成了三次。主問題與關鍵詞相輔相成,使得整堂課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2.課堂在朗朗書聲中彰顯語文味。語文課非讀不可。整堂課很好地把握了演講這種實用文體的特點,以朗讀與演講為主線,抓住了文章三大部分里的三塊內容,以不同的方式(齊讀、個讀、分讀、師生對讀等)進行朗讀并讓學生嘗試上臺演講,整堂課氛圍活躍,語文味濃厚。

        3.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齊頭并進。本堂課嘗試著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打通,使學生的表達和交流的需求得以激發和滿足,從而使閱讀思維與表達交流思維得以融合。為此設計了仿寫“我有一個夢想”環節,學生文思泉涌,佳作頻現。除了課堂上展現的三位同學之外,另據課后收集,大部分同學都寫得相當出彩。

        4.現代媒體與傳統板書相得益彰。這堂課對于多媒體的使用只是引入了“《我們的夢》歌曲”和“馬丁·路德·金演講”“奧巴馬就職演講”兩處視頻,點到為止,恰到好處;而全文的思路則通過板書比較好的體現:“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三點最后連成一個“心”形,“心”形中間是“夢想”兩字。傳統板書和現代媒體兩種輔助手段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第5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追求精彩;實現有效;策略思考

        教育部于2011年在首次制定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又制定了新的課程標準。新標準更利于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更利于我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活動中學到諸多的有價值的數學,更有利于我們小學生能夠得到一般的發展。應當說這是課程設置的利好性,實際操作如何,應當說是另一碼事兒。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去呈現出諸多的精彩,那么在實施新的課程標準中則可能會打著折扣。我們的課堂教學又如何去使得自己不打折呢?筆者以為必須精彩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通過課堂的精彩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既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和效率。如何去做到這一點呢?現結合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談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追求精彩數學課堂必須保證課程資源與小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系

        著名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建并畢生所追求的教育理念是生活即教育,他所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我們小學數學的教學應當是數學中有生活,生活就是數學。但是在我們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雖然我們使用的是我們蘇教版的教材,屬于地方性教材,應當說與我們學生的生活之距離不是很大。但我們必須看到的是我們江蘇省南北的距離長,長江沿線的經濟比較發達,蘇北地區的經濟則顯得比較之落后,經濟之間的差距導致教育之間、學生學習生活的差距加大。由此我們則可看出我們小學生所使用的數學教材與我們所教學生的生活還具有著一段距離,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保證數學課程內容與我們小學生生活之間的完美的融合應當說是十分需要的。所以,數學教學的一系列的活動,筆者認為應注意課程資源與我們學生生活的密切結合,尤其注意努力挖掘數學課程的內容與我們小學生數學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二、追求精彩數學課堂必須保證師生之間及小學生之間的高效互動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育教學的實踐則充分地告訴我們:我們所極力追求的有效乃至于高效的教育教學應當是學生的學與我們教師教的完美統一,也應當是我們學生之間互動地學習的完美統一,對于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精彩則更加需要我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更加需要我們成為學生互動學習活動設計的探究者。平時的數學課程的教學我們也想讓我們學生去進行實在意義上的互動,但是,往往給人們的印象是虛假的,并不是我們要去作假,而是我們的方式方法不夠科學而形成了小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相關假象,直接導致我們小學生去做些假性的互動、假性的思維、假性的探究乃至于比較令人不能信服的假性的合作。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筆者尤其注意通過真性的互動去讓我們小學生達到與教師、同伴高效互動的目的。首先是我們教師與小學生的互動之心應當是十分真誠、真摯而又友好的,為何要提出這樣的話題,因為我們在平時雖然總要讓學生去合作,但學生之間尤其是我們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依然是我們教師在掌管著整個的探究活動。因此,筆者所讓學生去進行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都在一定的意義上力求做到了有著意義和價值的。

        三、追求高效數學課堂必須保證教學過程與教學之評價的相得益彰

        新的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并列提出了四點之建議,有“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這四點建議中第三點雖然看上去似乎不是我們的問題,但是,實際上與我們也是有著極大的關系,譬如校本課程的開發就充分地說明了這個方面的問題。因此,這四點建議條條與我們的教學有關。筆者在此談及的是課堂教學與教學評價的相得益彰的問題,在這個方面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們以往的評價問題出在哪里,竊以為主要出在我們實施的是終極性之評價,忽略形成性的評價;關注的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評價。所以這樣的評價從根本意義上講是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沒有多大幫助的,對我們小學生也起不了多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僅憑試卷是根本促進不了我們小學生去踏實、認真、愉悅而又高效地學習的。因此,平時的數學教學我力求去充分地做到數學的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結合,教育教學的實踐讓我深深地感到教學中的評價有著諸多的優點,但我們也要注意做到評價方法得當而又得體,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我也看到我們諸多同仁在評價中已經到了極為肉麻的地步,除去“你真棒”,還是“你真棒”,不棒也說是棒,光顧著激勵,不看其激勵有無實實在在的效果是不行的。對于學生的學習該肯定的我們不應吝惜夸獎的語言,不足的地方我們應啟發他們。雖說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但對我們教師課堂中的啟迪性語言甚至于啟迪性的評價還是聽得懂的。依筆者所見我們數學教學中的評價還是多給點學生啟迪意義上的評價,這種評價從某些意義上來講既是對學生學習以往的肯定,也是對學生學習未來的啟迪,起著較好的承前啟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魏超群.數學教育評價.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葉平.探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2002

        第6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研讀教參;教學效率;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18003501

        近年恚補充到我鎮的新教師有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和學校聘請的臨時代課教師,他們基本上沒有教育實習的經歷,特別是小學教育實習的經歷。因此,這些教師在最初任教時,課堂教學中總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非常需要得到一些教學指導和訓練。

        一、新教師課堂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第一,教學內容不全或超綱。如解決問題的教學,教師只注重讓學生進行計算,而不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算理。

        第二,教學目標達成度低,主要是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沒能很好地得到落實。

        第三,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難點不突破。主要表現在時間分配不合理上,導致教學重點講不透,學生不理解,難點問題避而不講或一帶而過。

        二、問題解決的有效途徑――研讀教參

        新教師的教學存在以上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沒有吃透教材。研讀教參是吃透教材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教師解讀教材、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

        (一)研讀單元的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一,了解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內容之間的聯系。“1~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集中認識1~5各數,知識點包括基數含義、序數含義、數的認讀寫、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和數的組成等,認數與加減計算穿行教學。加減法包括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0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教學安排在其后。本單元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內容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為以后數的認識及加減法的教學奠定基礎,所以教師不能因為內容簡單而不重視。

        第二,明確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能正確認、讀、寫5以內的各數。

        (2)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3)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于、等于、大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2.過程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2)在數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并適時適度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3)使學生在計算中了解數學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2)在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注意書寫工整。

        第三,確定教學重、難點。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數概念和加減法含義,但教學生寫好數字、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意識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寫數字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為初入學的學生對數字的結構和筆順不易掌握。

        第四,研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本單元的教材編排特點有九個,其中“認數和加減計算穿行教學”雖不單是本單元的特點,卻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因為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掌握數的概念,分散寫數的難點,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5以內數的認識,使學生熟練掌握5以內數的加減法。

        第五,研讀教學建議。本單元不僅要重視知識點的教學和落實,而且要把寫數字、初步建立數感、形成符號意識作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還要適時適度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加減法含義的教學。數的運算在小學數學中占的比例很大,而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則是運用計算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教師可先通過實物情景圖、直觀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并通過思維訓練,加深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再通過算法多樣化的練習,使學生真正掌握本單元的內容。

        (二)研讀課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建議

        首先,關注教材旁注,了解編寫意圖,明確知識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如“1~5的認識”中的“認、讀數”等活動,教師應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操作體驗。這里的教學重點是1~5各數的含義和寫法,教學難點是1~5的寫法和初步建立數感。

        第7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課堂教學;綜合教學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0-0211-02

        現代大學教育的教學過程就是要幫助學生不僅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以發展的觀點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教學的目標是一個更綜合、復雜、動態的概念,因此對于高校課堂教學多元化的評價也就具有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和標準多元化、評價方式和方法多元化的特點[1]。

        一、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現存的問題

        1.過分關注“生評教”,其他評價方式流于形式。高等院校越來越意識到高校已經成為服務行業中的一員,收費制度改革也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具有了市場屬性[2],必須接受社會和學生的監督與評價。“生評教”這種方式及其結果也因此受到各高校的重視。然而,世界各國高校的實踐均證明過度依賴生評教已經引起分數膨脹、課程教學貶值的問題。在美國大學中,為了避免該問題的發生,要求學生在評價表上填寫個人信息。但是在我國多數高校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不署名的;有些即使是要求署名,也不能保證學生的評價是真實、有效的。

        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應包含專家、領導、學生和同行以及師生自我評價等多個角度,使得多種評價方式的結果形成相互印證。許多高校組織的教學評價,其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已經涵蓋了以上各種。但這些方式之間往往是割裂和孤立的。這也是各種評價結果在實際中沒有取得良好應用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時造成其他形式的評價流于形式。

        2.評價內容和標準過于單一。不同領域的課程有不同的認知規律;在同一個專業內,不同性質課程的教學關注點和教學方式也是不同的。除此以外,特點鮮明的行業類院校,其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也應有別于其他一般類綜合性大學。對于不同專業、不同類別的課程如果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一會造成評價結果缺失客觀性、適用性和準確性,另外還會限制教師教學自主性的發揮,不利于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除了需要考慮不同學科、不同課程的區別外,還應注意教學過程階段的差異。課程教學過程由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效果階段構成。準備階段需要關注教學意向、教學觀、教學策略和對教學效果的預期、預設的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安排是否合理及環境資源能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實施階段關注的主要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和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實際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硬環境和軟環境是否和諧及滿足教學需要;效果階段關注的是教師能否公平、有效地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業成就,并及時反思、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制定有效解決措施[3]。

        目前許多高校的教學評價,不同專業、不同課程、不同階段采用相同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另外,在同行評議中,由于受資源和條件所限,成員絕大部分屬于其他專業教師。這些教師由于受專業領域所限,很難發現其他專業的課堂教學內容中所存在的問題。

        3.評價結果不能及時反饋。“評價”不是教學評價的單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起到激勵、調節和改善的作用。因而,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在整個評價過程中也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使得被評價對象(教師或課堂教學)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同評價主體對其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其根據反饋意見調整、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但是,目前許多高校的教學評價反饋機制并不完善。學生評教成績、同行評議結果、專家和領導的建議,被評價的教師都難以在第一時間獲得反饋信息。同時也缺少對這些評價結果的分析、評議及對問題改進措施的制定。反饋環節的缺失和不完善,使得教學評價過程不能構成完整的回路,其本身的意義和功能不能得以實現。這也是造成部分教學評價方式流于形式,評價主體不能認真負責地完成評價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對于解決高校課堂教學評價存在問題的初步建議

        解決和改善高校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是一項系統性的復雜工程,需要從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以及評價工具方面共同入手,尋找解決方案。本文提出三點建議,并設計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示意圖(如圖1所示)。

        1.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對多樣性課程教學的評價,應從不同專業、不同性質的課程,以及課程進展的不同階段入手設計評標體系。但是,課堂教學也有統一的規律和共性的教學要求,不可能一門課程一個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必須將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比如筆者所在高校,鑒于其專業設置和課程分類的現狀,建議從專業大類入手(比如經濟管理類、人文類、理工類),分別設計理論課、實驗課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另外,不同評價主體關心的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專家評價一般側重在專項診斷與分析;同行評價側重于業務能力、教學水平、協作關系和敬業精神;學生評教側重于課堂教學效果;領導評價應側重對教師專業素質和工作績效的評估[4]。這些側重點也應在不同類別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有所體現。

        2.構建多評價方式的綜合教學評價模式。許多高校目前已經構建了多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關鍵需要真正充分發揮各種評價的意義和作用。因而,本文建議以目前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為基礎,采用科學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賦予不同教學評價方式的結果以相應的評價權重,充分發揮各種教學評價方式的優勢,定期給予每門課程綜合的教學評價結果。

        3.完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信息反饋機制。研究人員的分析表明在線評價比紙質表格評價的效果更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在線評價可以使得被評價者及時、全面獲得評價結果的反饋,并第一時間針對評價結果調整課堂教學策略。目前,許多高校都擁有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因而,建議依托信息網絡技術,建立教學評價和反饋網絡,使得學校、學院、各評價主體及被評價者能獲得教學評價結果的相關信息。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的評價方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全過程環節中存在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高校課堂教學評價中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多評價方式的綜合教學評價模式和完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的建議,形成系統的、閉環的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有助于完善高校課堂教學評價全過程的構建,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結果的可用性。

        參考文獻:

        [1]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79-81.

        [2]藍江橋,冷余生,李小平,余敏,舒重勝,石紹應.中美兩國大學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比較與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96-100.

        第8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精品課程;ITIAS;教學錄像;教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3)22-0072-05

        精品課程的建設與應用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課程教學錄像是體現課程特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客觀反映了課程教學的全過程,集中反映了課程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思想理念,嫻熟的教學能力技巧,豐富的教學內容資源以及高效的教學組織管理。根據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1]8號),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建設6000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其中5000門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通過對原國家精品課程優選后轉型升級,并適當補充新課程的方式建設。[1] 如何提升現有精品課程課堂教學錄像的質量,使之適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要求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新問題。本研究通過對課堂教學錄像的深入觀察和數據統計,研究總結精品課程主講教師的教學特征、拍攝要點和存在問題,對提高網絡教學資源的質量有積極的意義。

        一、ITIAS在課堂教學分析中的應用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簡稱FIAS)是美國學者弗蘭德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課堂行為分析系統。該系統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一套描述課堂互動行為的編碼系統;一套關于觀察和記錄編碼的規定標準;一個用于顯示數據、進行分析和實現研究目的的矩陣表格。[2] FIAS雖有其優點,但是其強烈的結構化、定量化研究特點,且無法反映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給它的應用帶來局限。不少學者對其作了改進。首都師范大學的寧虹教授在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對FIAS進行了三方面的改進:(1)對編碼的賦值賦予意義的聯系;(2)繪制主要參數的動態特征曲線,描述課堂教學過程;(3)通過描述性觀察、訪談獲得質性資料,與FIAS 主要參數及其動態特征曲線相結合進行深入分析。[2] 華東師范大學的顧小清教授結合自身實踐,對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作了一些改進,增加了能夠反映學生行為的內容,以及能夠反映多媒體技術與師生互動的內容,并將改進后的編碼系統稱為ITIAS(Information Techno -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簡稱ITIAS),具體內容見表1。[3]

        由于改進后的ITIAS更能全面體現課程教學過程,且精品課程的主講教師全部采用多媒體演示系統授課,因此本研究采用將描述性觀察、課后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與ITIAS編碼系統對課堂教學進行量化評價結合的研究方法,既能客觀真實地反映課堂的原貌,又保證了課堂分析的科學性與客觀性。

        二、精品課程課堂教學分析

        本研究從我校已拍攝完成的省級以上精品課程課堂錄像中選取出15門精品課程的20位主講教師的20節課堂教學錄像進行分析。課程涉及醫學、教育學、文學、工學等不同學科,所有主講教師均為該學科領域的權威專家教授、經驗豐富的教學名師,這其中校級以上教學名師就有10人。首先采用ITIAS 編碼系統分別對20門課堂錄像進行手工編碼。為了確認編碼的準確率,我們利用可以讀秒的視頻播放軟件對課堂錄像進行反復查看確認。將這些編碼對每部課程錄像生成遷移矩陣、動態特征曲線、課堂交互行為比率表。記錄編碼的同時用文字在課堂記錄表中描述課堂教學過程。然后利用分析矩陣法、比率分析法、時間線標記法等,從課堂結構、教學風格、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應用、教學效果5個方面進行分析。

        1.課堂結構分析

        圖1為20節課的教師言語比率、學生言語比率及課堂沉寂比率。從圖中可以看出,教師言語比率集中在48%-86%之間, 學生言語比率在6%-27%之間, 課堂沉寂比率集中在8%-31%。這說明所有課堂均采取教師控制為主、學生參與為輔、師生積極互動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課堂錄像觀察發現,課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的語言不多。課堂沉寂部分中一部分是學生在思考問題,一部分是學生在做練習。

        通過ITIAS的代碼對教師與學生的行為狀態按時間發生順序進行統計,我們匯總出每一堂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交替出現的次數,見表2。學生的主要行為是回答教師提問或主動發言,平均每節課學生行為頻度次數為10次,這說明主講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討論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表現自我。

        教師實時發問比率,反映的是教師利用學生的觀念,立即使用問題的方式以響應學生話語的傾向。數值愈高,表示教師愈能實時追問學生的話語,其計算公式為:

        從圖2(教師實時發問比率圖)中可以看出教師實時發問比率大都集中在43%-56%之間,說明20位主講教師傾向于通過問題來引導教學的進行,能及時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

        通過ITIAS遷移矩陣我們還能觀察到主講教師提問的創新程度。教師提問驅動學生回答的情況,代表了訓練型提問的程度,由矩陣中的4-4、4-8、8-4、8-8四個單元格所形成的閉環顯示;教師通過接受或采納學生意見誘導學生主動發言的情況,代表了創新型提問的程度,由矩陣中的3-3、3-9、9-3、9-9四個單元格所形成的閉環顯示。[2]通過對20節課的遷移矩陣進行分析,發現有14節課形成了由3-3、3-9、9-3、9-9四個單元格所形成的閉環。主講教師提問的創新程度較高。同時通過錄像觀察發現,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觀點不同的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不會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行判斷什么是合理的。

        2.教學風格分析

        通過對教師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師教學風格的傾向,其計算公式為:

        從圖3(教師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比率圖)可以看出所有教師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比率均大于100%。這說明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是以趨向于接受學生的情感,鼓勵表揚采納學生意見的間接影響為主,師生關系融洽。通過錄像觀察發現,主講教師教學中對學生的直接影響是以講授知識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為主。

        3.教學方法分析

        通過錄像觀察,20節課的主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經過精心備課,大都綜合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使用的頻次如表3所示。

        20節課均使用講授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這表明傳統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受歡迎。根據課程學科的特點,主講教師已經不滿足于一節課用一種教學方法,而是將多種教學方法穿插融合。

        4.多媒體技術應用分析

        通過研究分析20節課的錄像,統計出每節課中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情況如圖4所示。多媒體技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由于學科的不同數值各不相同。醫學課程涉及大體標本,教師將實物展示臺、虛擬實驗室與計算機相結合,因此數值較高,而數值較低的是理工科中與定律運算推理有關內容的課程,這些內容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

        5.教學效果分析

        圖5為20節課程中積極整合格與缺陷格占總采樣的比率。從圖中可以看出,每節課積極整合格的比率都遠大于缺陷格的比率,說明這些課程主講教師很少用指示的口氣直接控制學生,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是雙向的。通過錄像觀察發現,主講教師緊密圍繞課堂教學內容,提出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和反饋交流,逐步引導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課堂教學特征總結

        通過對20位精品課程主講教師的課堂錄像觀察與數據統計分析,我們看到主講教師們儀表端莊、大方,講課從容、鎮定、有激情。作為教學名師,我們將他們的教學特征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

        1.對待教學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熱情

        主講教師們經過精心的備課,認真消化課程內容,通過富有激情的講課,將學生吸引住。主講教師多為該專業領域的科研專家,他們在講課時注意把自己學科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課程里,深入淺出的講解,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他們善于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將各種教學方法相互滲透、綜合運用,體現了“教無定法”的思想。

        2.知識廣博、專業精深,注重基礎

        無論醫學、理工還是人文學科,教師都有深刻的思想,有全面的、甚至跨學科的知識,他們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在當前社會中的應用以及與前沿工作的關系。這樣不僅使課堂生動有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能力。比如1號課程教師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成果與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聽課時注意力非常集中,不但掌握了基礎知識,也開拓了視野,體現了科研反哺教學的目標。

        3.注重方法與能力的訓練,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分析數據可以看出課堂上教師講解所占的時間較多,但他們并不是一直在講授課程。教學教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講教師在教學中不會對學生灌輸觀點或結論,而是讓學生自己“悟道”。

        4.關注、尊重和理解學生

        通過課堂錄像觀察,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接受或使用學生的主張,并對學生給與表揚或鼓勵,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的講授內容,師生交流互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5.合理地應用教育技術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但技術的先進不能代表教學方法的先進性。教學思想,實驗演示,現場學習等是技術無法代替的。教師們應結合學科特點組織課堂教學,適當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四、精品課程課堂教學錄像拍攝技術及要點

        教育部在2010年制定了《國家精品課程課堂教學錄像技術標準》,目前各個高校都按照這個標準拍攝課堂教學錄像,有很多學校按照技術標準建立了全自動課堂錄播教室拍攝課堂錄像,拍攝制作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并流程化。為保證錄像的教學質量,在準備和拍攝時,結合學校精品課程錄像拍攝經驗,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教師服裝顏色應著暖色調,與黑板和白墻有區別;服裝款式宜正裝,最好有口袋,方便放置無線話筒;服裝花色上不宜選擇格子和條紋的圖案,以免在鏡頭中產生眼花的錯覺;

        2.教師要盡量將學生安排在滿足攝像機最佳拍攝的位置;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安排在教室中間,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教師要維持好上課紀律;

        3.講課的課件要在上課前提前拷貝到教室電腦中,并播放調試好,防止教學過程中因課件播放的問題而中止課程的拍攝;課件的背景與文字要有明顯的色差;非音樂類課程要慎重使用音樂和課件切換特技;

        4.一節課50分鐘,包括導語、正式內容和結束語,要連貫完成,不能講與課程主題無關的內容,不能做小動作,影響拍攝畫面的效果。

        五、存在問題與建議

        教育部對精品視頻公開課制定了教學與技術規范,與其對比,我們現有的教學課堂錄像還存在以下問題:

        1.課程錄像是在互聯網上共享的,有些主講教師講課中帶有地方口音,不但影響教學效果,而且影響傳播的效果,建議教師在拍攝前至少將主要的名詞術語的普通話練習標準;

        2.所有課程均為隨堂拍攝,均是在學生原來上課的教室拍攝,沒有注意教室環境的布置,建議拍攝部門要為教師選定光線好、環境整潔的教室;

        3.教師雖然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精心的備課,但面對攝像機鏡頭,仍然有點緊張不夠自如,有時仍然會出現一句話重復幾遍在說的狀況,建議拍攝前與教師多交流,讓他們把攝像機視作學生在聽課;

        4.使用雙機位拍攝-后期剪輯模式制作課堂教學錄像,不能完全生動展現課堂教學內容,比如在互動環節,1個游動機位很難立刻追趕上學生回答問題,在做實例展示時,很難多角度反映教學內容,建議參照精品視頻公開課拍攝技術規范,將拍攝機位增加到4個,并根據教學內容先期進行腳本設計,將拍攝鏡頭設計好,使用導播臺,導播工作站、專業錄音話筒等設備現場實錄。

        5.目前使用的2010年版的《國家精品課程上網技術規范》壓縮視頻文件,圖像較小,視頻不清晰,特別是動態的鏡頭都是模糊的,建議參照精品視頻公開課拍攝技術規范壓制視頻文件。

        六、小結

        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已經開始,為更快地適應新的課程建設發展需求,本文分析和總結了目前現有的精品課程教學錄像,找出問題與不足,對拍攝出高質量的精品課程課堂教學錄像,提高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水平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教高[2011]8號文件,“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

        [2]寧虹,武金紅.建立數量結構與意義理解的聯系――弗蘭德互動分析技術的改進運用[J].教育研究,2003,280(5):23-27.

        [3]顧小清,王煒.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課堂分析技術新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4(7):19-21.

        第9篇: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建議范文

        一、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初三英語課堂上教學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于材料的信息,而開放性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堂過于注重教師的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煉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 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材料,沒有進行有效的取舍、組合、擴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正真做到對學習進行基礎知識點、中考熱點和中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的活化;課堂節奏過慢,課堂氣氛沉悶,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 對中考的研究不夠,對中考的考試范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了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于復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理,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要構建,以至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 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時沒有收獲,有多大收獲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么”;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么”和課后反思“學生還想學什么”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 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于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復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 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愿意發言。

        2. 對英語課堂知識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英語學科復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利用課本,適時的歸回書本復習缺乏系統性,學習缺乏主動性。

        三、 對策

        基于以上情況,筆者認為,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或教的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

        (一)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上幾個問題進行改進

        1. 要有課堂效益意識。

        2. 教學效益首先體現在課堂教育信息量、教學活動的廣度和密度以及媒體的使用上。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于課堂的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復習課堂上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擴大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吸引并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最終提高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設計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于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發的指導,在教學中適當地滲透考信息,擴展教學內容。

        3. 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的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

        為有效的提高英語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復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性的調整。

        4. 注重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點語法項目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傳統的語法層面,要搜集材料,適當擴寬。

        5. 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有正對性的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對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采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成績。

        (二) 復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復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復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復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并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本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理清脈路。總復習,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單詞,成百的單詞和詞組,幾十中句型,通過復習,要使學生對初中三的英語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語法項目,小到具體的知識點,是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路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與以往總復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搜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三) 復習提示和建議

        在復習中,教師因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中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

        1. 立足基礎

        復習時要強調基礎知識,建議學生將已學過的語法知識進行歸納分類,以便使零散的知識連貫起來。可將動詞時態、語態作為復習重點,復習其他詞類時要多關注固定用法、平時常見的錯誤及教師課堂上提出應該注意問題等。句法復習時要多注意并列句、復合句,特別是平時容易出錯的內容。

        2. 查缺補漏

        復習時要強調針對性和有效性。建議學生不要搞題海戰術,把各種針對性比較強的綜合訓練作為檢查存在不足的工具,重點突破那些平時沒有熟練掌握的內容。

        3. 注重復習技巧

        復習時應采取正常的解題技巧、思路和方法,包括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該把各類題型進行分析、歸類,掌握解題方法,這樣才能解題時多角度深入的理解題意,擴展解題思路。

        4. 對不同學生進行必要的分類指導和心理指導

        一個班級,總是存在這學生差異。在中考復習中,用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要不太妥當的。對優生而言,要求他們鞏固所學,力求進步;對后進生而言,要求他們鞏固讓他們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盡可能搞好復習。

        5. 研究中考命題的改革趨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电影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