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日語二級考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新日語能力測試 聽力改革 備考對策
始于1984年的國際日語能力測試,歷經了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影響面最廣、最具權威的檢測日語水平的考試。考試主辦機構在二十余年間曾數次對考試內容、范圍進行修改和補充。而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變動則要數在2010年即將推出的考試時間、能力測試等級劃分、題型變化、評分標準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后,新日語能力測試聽力考試時間大幅增加,分值提高為占總分的1/3。我主要以中國日語學習者的難點――聽力題型的改革為切入點,詳盡介紹聽力改革后的最新題型,洞察聽力改革的最新動向。我結合多年來對日語能力測試考試研究的經驗,總結出備考對策,僅供日語學習者參考。
根據日本2009年12月國際日語能力測試官方網站公布的『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和『新しい「日本能力例集,我歸納了日語聽力改革后的最新題型與考查要點等,具體內容見下表。
*現行考試中題型的延續,但形式有部分變化
現行考試中從未出現過的新題型
實際考試中,題量會視情況有所增減。
原日語能力測試聽力題型比較簡單,分為有圖題和無圖題。分析上表可知新日語能力測試題型變化較大,題型劃分較為詳細,分為課題理解、要點理解、概要理解、即時應答、發話理解和綜合理解六種,主要考查應試者的能否正確理解問題的能力和瞬間處理問題的能力。下面就具體題型進行簡要分析。
1.課題理解
對應二級原有的有圖題和無圖題。考查應試者能否聽取解決具體課題所必須的情報,理解接下來該做什么的能力。答案的選項用圖示或文字表示,并且印在試卷上,中間沒有看選項的間隔時間,此類題難度不是很大,內容主要以命令、時間、圖示的指示確認為主。
2.要點理解
對應二級原有的無圖題。主要考查能否理解說話人的心情和事情的理由等。答案的選項僅用文字表示,印在試卷上。因為內容上稍微難于“課題理解”,所以中間設置了看選項的間隔時間。
3.概要理解
對應二級原有的無圖題。主要考查應試者在事先不知道問題的情況下,能否理解文章內容,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及主張。問題在最后出現,試卷上無任何提示,所以難度較大。建議可以利用傳統題目中的演講演說、媒體宣傳、商業信息、新聞報道、天氣預報、社會問題、交通信息等內容題目,去掉開頭的問題文,加以訓練。此外,這個題型和J-test中的聽力第4大題“說明問題”的形式很相似。不過J-test中是一題三問,難度更大。
4.即時問答
全新題型。主要考查應試者的即時會話交流的能力。要求應試者有較快的反應,能聽懂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并能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試卷上無提示。此類題目借鑒了J-test中的“應答問題”,出題思路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建議應試者可以參考J-test中的大量資料練習。在答題中建議采用排除法。此類題型內容主要涉及生活場景會話、職場對話、慣用表達、敬語等幾個方面。
5.發話表現
全新題型。主要考查應試者看圖聽話能力,以及是否能理解說話人的意圖,選擇合適的答句。試卷上除圖示外無其他提示,目前其他考試中也無同類題型可參考,非常新穎。
6.綜合理解
類似原二級無圖題中內容較長、較難的題。考查應試者針對內容更加復雜、信息量更多的原文,理解其內容的一類問題。問題后出現,試卷上無提示,難度較大。
此外,除上述題型變化,『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還特意強調聽力部分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1)今后考試更加提高了口語化的表達要求
①口語中的變化及省略(例:「~ている「~てる、「~てしまう「~ちゃうなどの、「あまり「あんまりなどの音の添加)
②發音及語調
③理解反復和不完整的語句
④理解用單個單詞表達句意及倒置句型
⑤理解談話者間省略的共有信息
(2)今后會提高實際應用類題目
今后將會增加一些更貼近現實場景的題目,不只是接受信息,還必須判斷下一步該怎么說,或怎么做。這是今后的新熱點。
綜上所述,聽力題型與考點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聽力水平的提高又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2010年新日語能力測試除了聽力題型的大變革,還提出在考生總分達標的基礎上,單項小分也要達到一定的最低分數線才能順利通過考試。這對于聽力為弱項的日語學習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我建議考生按照最新的題型和考試重點,合理利用歷年真題和J-test中的大量聽力練習備考。此外,養成邊聽邊記筆記的習慣,對于解答“概要理解”和“綜合理解”等內容較為復雜、篇幅較長的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國交流基金.日本國教育支援會.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2009.12.
關鍵詞: 對日軟件外包 人才需求 日語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軟件外包成為就業界的一支新軍。其產業優化強、技術含量高、吸納就業力強等特點,吸引了以印度、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軟件外包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發達國家擁有先進技術、優質人才資源、充足資金,為將資源充分利用,往往將非核心軟件承包給人力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的公司去做。在此情況下,軟件外包產業應運而生。
一、外包業務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分析
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軟件產品和服務市場,目前僅有1%的業務外包,具有很大潛力。由于日本出現的人才瓶頸(老齡化、少子化)和成本壓力,將非核心軟件承包給他國自然成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與日本隔海相對的地緣優勢,成為日本產業外包的最大承接國。
《2006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對日軟件外包業務每年高速增加,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人才的缺口還很大。對日軟件外包各層次的人才需求分為初、中、高三類,初級人才要有較強的軟件開發能力,日語能力至少是三級水平;中級人才需要理解日本客戶的需求,有較強的日語理解力,日語能力至少是二級水平;高級人才需要非常強的日語會話能力,能夠自由地與日本IT企業高層交流,熟悉日本文化[1]。我們的外語教學一直以英語為主,許多學生上大學時日語為零起點,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也不能全部掌握日語。因此,發展對日軟件外包人才,尤其是懂技術和掌握外語的人才,有其制約因素。
二、對日軟件外包專業的日語學習動機――以菏澤學院為例分析
菏澤學院自2011年起和青島東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進行“121”培養模式,即第一年本科教育基礎課程,2、3年級嵌入專業技術課程,第四年進行企業實訓,在實踐中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在此期間,日語學習占據相當多的課時。學生在校三年間,每學期都有128課時的日語學習,課程設置主要分為日語精讀和聽力兩部分(大一第一學期、大三第二學期為每周八課時的日語精讀)。近八百課時的學習,達到日語二級考試需要的學習時間。但從畢業生的日語能力考試結果來看,成績并不理想。在此情況下,筆者對在校大二、大三學生進行了調查,兩個年級分別有30人與34人接受調查。調查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學生以新學期計劃書的方式反饋。經過統計,學生的日語學習動機大概分為四類:(1)喜歡日本游戲、動漫、歌曲的娛樂型動機;(2)為參加日語等級考試的信息考試型動機;(3)日語為必修課,考慮到自己能否順利畢業、能否順利進入日企工作的學習工作型動機;(4)想了解日本經濟、文學、文化生活的文化型動機。
大一入門學日語,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新鮮事物,雖都是零基礎,但學習興趣濃厚,再加上五十音圖、初級日語的課程易懂,大部分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以對日軟件外包的專業方向作為指揮棒,能充分調動同學的積極性。所以一年級80%的學生學習日語的動機都是積極主動型,日語的教與學都比較順利,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單詞量、語法內容的不斷增多,學生精讀課時的相應減少(大二平均每周七小時,三小時為聽力課),其他專業課的增多,學生課余學習日語的機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兩種情況,部分同學意愿參加日語能力考試,在課余積極學習日語。部分學生擔憂考試,會試圖學習日語。而另一部分學生因為之前基礎薄弱,已對日語產生逆反心理,在此情況下往往抵觸學習。這種現象在大三學生中有明顯體現,學生受考研、就業壓力的影響,70%的學生對日企不感興趣、不打算進入日企,不打算以日語作為考研語種為由,逃避日語學習,僅有少部分學生打算繼續學習日語,并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
日語學習進入中級階段,一方面因為學生自制力差、不能堅持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因為學生有更多就業機會,其日語學習動機減弱,不愿學習,使得日語的教與學很難正常推進。
教材過于陳舊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所學內容與現實工作實踐的脫節、學生使用日語交流的機會少等問題,都影響學生的日語學習。
三、對日軟件外包教學策略的建議
通過對學生日語動機學習的研究分析,筆者深刻體會到目前的日語教學模式很難適應外包企業對外包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學生要么專攻專業技術,要么專攻外語,很難達到二者的統一平衡。此外,受傳統教與學的模式影響,學生的日語交流能力受到制約。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通過實踐教學,從以下幾點出發試圖改進。
1.教材的選取。青島東合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目前與山東十一所高校建立合作,教材統一選取《標準日本語》。這套書單詞、語法量大,但很多話題因為時代的關系,不能吸引學生興趣。在此情況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依托于課程的話題,介紹日本社會、文化相關的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將生活工作中接觸到的計算機日語詞匯應用于課堂,為學生熟悉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2.課程設置安排。語言的學習需要時間的積累,所以課時量的安排應充足。以菏澤學院為例,外包專業學生每學期有128課時的學習時間,講授與聽力相結合,使學生能連貫地學習日語。
3.促進學生日語學習動機。在政冷經熱的大環境下,學生學習日語常常出現抵觸、沒興趣的情況。在授課過程中,將學生的“抵日”情緒轉化為“知日”的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在正常心態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充滿信心地學習。此外,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娛樂型動機、信息考試型動機、學習工作型動機、文化型動機),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求調整上課內容。
4.培養學生外語綜合能力。聽、說、讀、寫、譯是語言學習的五大要素,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資源,介紹同學感興趣的話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會話練習,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四、總結
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一專多能的對日軟件外包人才,還需要很多努力。本文以菏澤學院校企合作為例,探究了學習動機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下一步會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更合理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邢丘丹,李雯.對日軟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1).
關鍵詞 日語 會話能力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日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單單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還是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從而加強學生的日語會話能力。文章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對日語專業學生在日語會話能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培養方案。
1日語會話能力培養問題的提出
當前隨著中日兩國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少企業對于高水平的日語人才需求也在加大。日語專業人才通過使用流暢的日語與他國人員進行交流,將更加有利于各單位業務的發展。現階段不少日語專業教師發現,日語專業學生出現了分高應用能力低的情況,日語會話能力較為薄弱,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為了提高日語教學的質量,文章通過對2013年某校日語應屆學生進行實證研究,對日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培養的日語會話能力的策略進行分析。
2日語會話能力的測試
2.1測試設計
選取2013年廣州某職業技術學院日語專業的學生100名,其中二年級學生有55人,三年級學生有45人,男生38人,女生62人。實證研究項目主要包含了:
(1)設計看圖說話圖片材料,測試學生會話成績;
(2)提供會話場景的聽力材料,難度相當于日語能力考試二級水平,測試學生聽力成績;
(3)對兩個年級日語學生日語會話與聽力成績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所有數據采用頻數統計方法和皮爾遜相關分析統計方法進行數據分析。
2.2測試材料
(1)看圖說話材料圖畫分別是在銀行、商場、郵局、餐館等場景,會話主題分別是咨詢、兌換、購物、寄送包裹以及就餐等。
(2)聽力材料是來源于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的模擬題,聽力內容主要是日常交際對話。
2.3測試方法
(1)兩個年級的日語學生的會話材料內容都是一樣的,主試為一名外教,測試學生與外教一對一會話,測試教室不受任何的干擾,并且保證每位測試學生沒有預先提示。
(2)在進行聽力測試的為接受會話測試的同一批學生,測試題目已經印刷并裝訂好,測試的內容通過耳機播放給每一位學生。測試的語音室要保證耳機語音效果好,不受到任何雜音的干擾,在語音教室內只有測試員與被測試的學生。
3測試結果分析
3.1日語會話成績結果分析
根據日語會話考核成績的標準分值,語音(20分)、語調(10分)、語法(20分)、內容(30分)、表情(10分)、流利度(10分),總分為100分。測試外教與被測試學生看圖會話,并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評分標準給每位測試學生的會話內容與表現評分。
二年級學生共有55人,會話成績經過核對后均有效,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別是語音(0.7)、內容(0.65)、語法(0.64)、語調(0.55)、流利度(0.51)、表情(0.48),括號中的數值為得分率。經過統計結果可以了解到,二年級語音、會話內容以及語法的平均得分率較高,這就說明了二年級學生對以上三個因素掌握較好,對于會話時的語調、流利度以及表情是薄弱環節。
三年級學生共有45人,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別是內容(0.78)、語法(0.71)、語音(0.70)、語調(0.63)、流利度(0.56)、表情(0.44),括號中的數值為得分率。根據統計結果,三年學生對內容、語法以及語音的平均得分率比較高,證明三年級學生對以上三個因素掌握較好,而對于語調、流利度以及表情較為薄弱。
這就說明了,接受測試的學生語法基礎較為扎實,能夠把握住會話的場景,但是日語語調還需要繼續矯正,互動的交流意識還有待提高,語言技能也需要加強。
3.2日語聽力測試結果分析
將兩個年級經過測試的學生會話成績與聽力成績進行對比,二年級中有55名測試學生,由于其中7名測試者聽力成績不全而被剔除,剩余48名測試者成績有效。三年級45位學生參加測試,全部學生聽力成績有效。
通過測試結果可以了解到,會話成績是與聽力成績有顯著的相關性,也就是會話成績高,那么聽力成績也高,會話成績低,聽力成績也需要提高。
4加強日語會話能力培養的策略
4.1通過日語語言學習提高日語會話能力
首先從測試結果來看,二三年紀學生對于日語語音、語調以及語速等語音知識掌握較好。這是因為學生在日語入門階段,只要能夠正確的掌握日語發音,分辨清音、濁音、長音、短音、拗音、拗長音、促音、非促音、拔音以及非拔(下轉第126頁)(上接第72頁)音的區別,在學習中,經常的接觸純正的日語廣播以及日語音頻資料,善于進行語音語調的模仿,就不難掌握地道的日語發音。其次,從日語語法來看,大部分日語學生在學習日語語法時都是比較艱難,這是因為日語語法非常復雜,就比如,日語的助詞、敬語以及動詞活用變形是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且日語所特有的待遇語必須要根據會話中的內外關系與尊卑區別使用尊敬語、謙虛語以及鄭重語。因此,只有掌握日語語法以及日語會話語言的特點,才能夠講述一口地道的日語。
4.2激活日語認知網絡結點
在日語口語的交際中,許多學生作為“聽話者”,對于“說話者”的話語很難做出迅速的反應,一旦成為了“說話者”,將自己的想法使用日語流利的表達出來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該如何才能夠得到“聽話者”的關注與認可,如何聽明白“說話者”的話中話是口語交際的難點。針對該難點,日語學生可借助聯結主義理論,構建聯結主義網絡。因為聯結主義在記憶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職能特點以及聯想記憶的能力,該種能力通過神經元之間的協同結果以及信息處理的集體行為進行實現。日語學生在日常日語單詞的學習中,通過平時有意識的將單詞與詞匯分類記憶,在記憶空間中構建日語詞匯庫。例如將報價、還盤、決算、包裝、保險、合同、索賠等等專業日語單詞作為歸類記憶,并作為一個結點,當這個結點被激活時,自然就會向其他結點擴散。
參考文獻
[1] 陳要勤.商務日語專業學生日語會話能力培養實證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6):66-71,78.
關鍵詞: 最近發展區 分層教學 日語聽寫
一、最近發展區以及現有研究狀況
“最近發展區”是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國外中小學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與應用,推廣到課堂教學、遠程教育和企業培訓等多個領域。在我國相應的研究并不多,應用也不是很好,有些應用只局限于中小學課堂教學,一些研究者只是做初步的探討。班級內部的分層教學的相關研究與應用少之又少,同時把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與班級內分層教學相結合的研究幾乎沒有。
二、班級內分層教學的特點
班級內分層教學其特點與內涵等同于分層教學,只不過是其實施范圍不同,不是面向一個年級,而是在班級內部。這種班級內分層教學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專業性較強,同時專業人數也有一定的限制。班級內分層教學特別適用于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的專業,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效率。但不管是年級分層教學還是班級內分層教學,都有如下特點:(1)教學的主體依然是學生,是面向學習者的教與學。(2)教學中滲透著差異化教學。(3)能真正做到教育公平。無論學生的基礎好差,通過分層教學能滿足不同基礎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
三、最近發展區理論在班級內分層教學的應用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認為學習者的學習具有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已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隱性發展水平,即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等途徑所達到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考慮兩種水平及學習者本身的差異性,控制好教學難度,既不能高于最近發展區的上限又不能低于最近發展區的下限,要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基于最近發展區的班級內分層教學――以日語聽寫為例,本研究以全日制商務日語二年級151班學生為對象,以日語聽寫課程為例進行。
(一)分析學習者,進行合理分層。
依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指導,對商務日語151班學生進行分層,找出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借助教學等手段幫助這些學生達到潛在的最高水平。科學合理的分層尤為重要,采取幾組數據進行對比。以上學期期末日語聽寫考試為依據,同時在新學期開始又組織了一次日語聽寫能力測試,以最近一次j-test測試的聽力部分為考試內容。根據兩次學生的聽力測試成績結合平時上課的表現客觀地進行分層,分為A、B兩層。
(二)教學目標分層。
對于A、B層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設定,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參照的是新日本語能力考試三級聽力要求,A層的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應達到三級能力考試所需要求,并要有85%左右的通過率。B層的學生應達到新日本語能力考試四級聽力要求,并有60%左右的通過率。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
在教材的選擇上結合學生實際靈活地選擇并處理教材,一部分為自編講義,對日語聽寫相關教材進行科學的整合,使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成難易結合,在最近發展區的理論指導下為不同級別的學生定做個性化教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安排提問。如一些較容易的題目,由B層的學生回答,同時在穿插相關聯知識,但難度有所上升,讓A級的同學進行練習,B級的鞏固相關知識點。同時,教材中出現一些三級水平的聽寫題目,由A層學生作答,教師穿插相關知識點的4級水平的聽力,讓B層的學生完成。對于課后作業也精心設計,難易程度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四)分層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
1.建構式教學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可持續性發展的過程。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一個組織教學、指導教學、幫助并促進教學的作用。在日語聽寫課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已有知識水平的分析,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建構式教學能有效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并在最近發展區內構件學習支架,使學生超越現有發展水平,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獲得最大的發展。
2.任務目標式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一種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對于分層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課堂及課后任務要求,以提高學生的日語聽寫能力。A層次學生日語聽寫基礎好學習興趣濃厚,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類學生布置一些符合他們最近發展區的任務,如三級能力考試聽寫完成的基礎下,適當增加一些接近二級的聽寫內容。B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薄弱,這一類學生主要以基礎練習為主。
四、分層教學中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采用以下形式:學生問卷調查,調查分層教學是否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否能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日語聽寫能力。學生訪談,隨機抽取A、B層次的學生采用訪談的形式了解分層前后的變化及對教師教學的建議。考試形式,通過分班前與分班后學生成績前后的對比進行評價。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前后試卷的效度和信度要基本保持一致。日語等級考試中日語聽力部分的通過率進行有效評價。
五、結語
研究證明,基于最近發展區的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同時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否定疑問句 雙重否定 日語表達
說到日語中經常愛用的表達,就不得不提被日本人掛在嘴邊的否定表達了。例如,日本人在表示勸誘的時候,總喜歡使用婉轉的否定疑問句。這種否定疑問句,從語法形態來看是否定形式,但表達的卻是肯定的內容,更體現說話人不想讓聽者感到困擾的體貼心情。此外,表達肯定之意的雙重否定也相當豐富多彩,可以說,日本人是非常喜歡使用否定句的。那么,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語表達到底有多少呢,它的使用情況又如何?
本文將對測試和評定日語水平的國際日語能力測試2010―2011年試題中考查句末否定對表肯定的日語表達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以探討日語的語言表現特征,為日語學習者提供參考。
1.日語能力測試一級考試中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語表達的使用情況
1.1 語法題中句末否定表現的使用率
日語能力考試改革前,語法題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現象非常多,因為一級中的句型比二級更多,更有代表性,所以在這里就僅對一級語法題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現象進行整理。
經過分析可發現,2000年―2008年1級考試的文法題中,否定疑問句出現的次數相對少,僅有2000年、2006年、2007年的3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現頻率很高,分別是2000年8次、2001年和2002年2次、2003年和2004年7次、2005年5次、2006年11次、2007年9次、2008年7次,共58次。雙重否定共出現了43次,2000年6次、2001年8次、2002年6次、2003年1次、2004年和2005年6次、2006年5次、2007年4次、2008年1次,這樣的出現次數可謂相當高。而且文法題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現象不僅形式多樣,意義相當豐富。如表肯定的一般句末否定的表達形式有21種,雙重否定的表達形式也有17種。
但是,自2010年開始,日語能力測試的內容發生了變化。改革后,語法題大量減少了,表肯定之意的句末否定也隨之減少。將2010(7)、2010(12)、2011(7)的一級測試的語法試題分析整理后發現,整體來看,句末否定表肯定現象大量減少了,但有些簡單的表肯定之意的句末否定還是能力測試的重點。例如,否定疑問句在2000-2008年中出現次數為3,在改革后的這3次考試中同樣也是出現了3次。同樣的次數,出現率卻是改革后高。改革后,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確實少了很多,只出現了5次。但像「にすぎない、「にいない、「てならない這些經常被作為口頭語的句型,文法題中還是很常見。2010年-2011年的3次測試中,「にすぎない和「にいない都出現了2次。而「てならない在200年-2008年(9次試題)中出現了3次,在近3次試題中出現了1次,說明改革后和改革前的使用率是相同的。雙重否定改革后只出現了3次,但「なくてならない這種簡單的雙重否定,在這3次試題中出現2次,這樣的出現率還是很高的。
1.2聽力試題中句末否定表肯定表達的使用率
文法題中的句型基本都是書面語。那么在日常會話中,日本人喜歡使用怎樣的否定句呢?2級試題中的句型雖然比1級簡單,但在日常會話中是非常實用的。因此,這里對1級和2級2010(7)、2010(12)、2011(7)試題的聽力題中的句末否定現象進行分析看出,否定疑問句出現了18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現了6次,雙重否定出現了13次。表4中,否定疑問句出現了11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現了6次,雙重否定出現了8次。可以看出,聽力題中的否定疑問句是最多的。因為否定疑問句在聽力題中的出現率較高,也可以想到它經常被使用于日常會話中。其中,「じゃないか的意思和形式也很豐富。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日語對話中,經常會省略「か、「かしら、「かな,直接使用「じゃない。同樣,口語對話時,「くれない就是指「くれませんか。
2.日本人喜歡使用句末否定表肯定表達的原因
日本人用否定形式間接表達肯定之意,可以緩和自己的語氣,可以給自己留有余地。他們在表明自己主張時,會盡量避開自大、獨斷的語句。
如「ませんか構成的勸誘,不僅給對方思考的余地,而且給對方拒絕的余地,因此不會讓人覺得困擾,反而可以讓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睦。在敘述個人主張的時候,使用婉轉的雙重否定,可以避開自我強調,不讓人覺得獨斷專行。在會話中,可以使用「じゃないか,征求對方認同,以尋求對方的理解。如果使用直接表達,就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困擾。所以,日本人就喜歡使用否定句來強調自己的立場,從而間接地使對方認同。這樣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語語言表達方式可以給人柔和、婉轉的印象,也因此可以讓人際關系變得更友好,日本人才會時時保持人際關系的和睦。
參考文獻:
[1]金田一春彥.日本[M].京:巖波新,1988.
[2]靳衛衛.走進日本:透視日本語言與文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4.
[3]龐春蘭.日語反問句的作用[J].北京:日語學習與研究,1986(6).
一、 常規工作:
1、 考勤工作。
對早自習期間各班進行早查工作有利于保證各班早自習質量,促進我院良好學風的形成。所以本學期我部將繼續組織學習委員,聯合精神文明服務中隊開展考勤工作。做到每日必查,每周必報。嚴把早晚自習質量關。
2、 讀書會。
經過上學期試驗性開展的一次讀書會活動,我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本學期我們計劃將讀書會日常化、規模化,擴大其影響力并促使廣大同學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其可以真正受益于書本。
二、 部門活動:
1、積極籌備第八屆“啟真杯”辯論賽。湖北民族學院第八屆“啟真杯”辯論賽即將開始,我部從開學之初已經全力著手此事,起初做好辯手的動員工作,之后并根據實際情況舉行多場模擬賽,以便我院辯論隊在本次辯論賽中發揮出實力,力爭拿到優異成績。
2、專四講座。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專四考試,我部計劃于三月舉行一到兩場專四過級講座,邀請專業老師為廣大報考同學做好專業指導,解決廣大考生疑難困惑。
3、 英語風采大賽。為了迎接2019年英語專業教學評估,同時給廣大同學一個展示自身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機會,我部計劃于三月中旬在本院開展一次以即性演講、自由對話,多種形式構成的英語風采大賽。
4、日語對對碰。為了突出我院專業特點,針對廣大學生對日語學習興趣較濃的現狀,我部計劃于四月中旬開展一場“日語對對碰”交流活動,活動主題為我院日語系全體學生,以達到加強我院各年級日語班同學的相互學習與交流的目的,同時也給日語愛好者們一個更進一步接近日語的機會。
5、 學術論文大賽。為了相應校學生會學術科技部開展學術論文大賽的號召,我部特計劃于四月上旬開展院內的學術論文大賽,在加強我院學術之風之余、第22屆論文大賽選送出更優秀的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6、 爭鳴論壇,啟真論壇。思想的碰撞能產生火花,我部將從論壇的時效性加以調控,讓論壇真正的發揮出交流思想、啟迪智慧的作用。
7、 考研講座。為了給報考研究生的同學給與指導,讓他們能更加熟悉、了解研究生內容、方法、技巧等,力爭在考研考試取得好的成績,我部擬定于五月上旬舉行考研指導講座。
8、 積極擬定配合校學生會做好第二屆“挑戰杯”立項工作。
以上便是我部對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完備的計劃是良好的開端,此后我們會本著廣大同學服務的原則,嚴格把按照以上計劃開展各項工作,爭取將我部本學期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日語 課堂教學 教學資源
如何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中既不影響正常的教學計劃又能夠盡可能的幫助學生通過能力考試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總的來說就是“引導”二字。學生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就通過二級考試,僅靠課堂內學到的是不夠的,需要課后大量的自學。而很多學生由于習慣了中學時期在老師督促下學習,不太會自主安排學習。加之對日語能力考試又不太了解,沒有方向,缺乏具體目標,抓不住重點等,導致時間花了很多,卻效果欠佳。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的引導、啟發學生去合理安排學習,把握能力考試重點,掌握應試技巧。下面筆者從能力考試的三大組成部分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文字、詞匯
我經常看到很多學生對著課本的單詞表、或是捧著厚厚的單詞手冊在苦苦的背誦單詞,然而經常是前背后忘,或是單詞不會活用。對于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引導學生。
1.引導學生去發現“音讀”“訓讀”的規律。日語的單詞讀音是有“音讀”和“訓讀”之分的。例如,「人這一漢字,其訓讀為「ひと,音讀則為「にん或「じん,記住這三個讀音并不困難,問題在于這如同枯木一樣站立的無生機的讀音,我們始終無法強化它們在腦中的記憶。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一些整理,告訴學生例如「人目「人助け等詞當中的「人讀成「ひと,「三人「保人「世人等詞當中的「人讀成「にん,「中國人「日本人「人民等詞當中「人讀成「じん。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將所學單詞進行類似整理。
2.鼓勵學生多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記憶單詞。很多學生認為單詞就是該一個一個的背,背完單詞再讀課文。其實不然,單純的背單詞不但非常枯燥而且效果不好。筆者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學生在沒有背單詞的前提下反復朗讀課文直至讀熟。開頭幾遍學生會因為一些生詞不知道其讀音而不斷的查看課后單詞表,但讀了幾遍過后就不需要再查單詞表,讀熟課文之后發現本課單詞也輕松記住了,而且記憶效果要比死記硬背好很多。
二、聽解
聽解是歷年學生失分比較嚴重的一部分。以往很多學生在聽解這一部分得分不高還可以靠詞匯部分拉分,但是現在能力考試要求每一部分都要達到及格標準,所以這對學生的聽力無疑是一個挑戰。
1.讓學生養成“隨時隨地聽”的習慣。很多學生認為聽力課才是練習聽力的時間,其實不論什么課程,老師或者學生用日語表達時都應該要認真去聽,這些都是練習聽力的好機會。課堂上教師在進行解釋說明或舉例子時要多用日語表達,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也應該鼓勵其他學生仔細聽并找出錯誤。特別是外教課上,日籍外教的每一句話都是學生練習聽力的機會。所以要經常提醒學生隨時隨地的豎起耳朵練習聽力。
2.幫助學生掌握聽力應試技巧。在聽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應試技巧。例如:①幫助學生整理聽解部分常見題型,例如數據圖表題、排列先后順序題、選擇符合或不符合對話內容題等等這些都是歷年考試的經典題型。②對以往失分較多題型的重點練習。例如一些以數字、日期為選項的題型。③培養學生審題能力。聽力考試開始的前幾分鐘是試音和答題卡填寫說明,訓練學生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對有圖題部分進行審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訓練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聽。每道試題的問題會在聽力內容前先讀一遍,讓學生養成帶著問題去聽的習慣可以更快的找到正確答案。
三、讀解、文法
文法部分學生相對得分較高,失分主要在一些相近文法的區分上。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多作比較,通過例句讓學生掌握其區別。
讀解是學生失分比較多的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有:①通讀能力較弱,遇到生詞就會停頓,影響閱讀時間。②對文章中心意思或作者主旨把握不準。③應試技巧未掌握。針對這三點我們也可以利用日常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啟發學生。
1.讓學生學會在語境中理解單詞的含義。雖然我們通過詞典能很方便的查到一個單詞的意思,但是考試不允許查字典,我們也不能掌握所有的詞匯,所以鍛煉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單詞的意思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泛讀某課上有這樣一個短語「まがりかどの中高年,當中「まがりかど這個詞很多學生不懂,有些學生只知道它的基本意思“拐角,道路拐彎處”。在授課時不要急于告訴學生其含義,而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的內容進行推測。學生在明白了課文講的是一位處于事業瓶頸期的中年人經過一番職業調查及思想斗爭選擇了換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績這一內容之后推測出這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轉折點、人生或局面的重要關頭”。
所以讓學生學會在語境中理解單詞的含義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單詞的含義,另一方面能改掉學生在閱讀時一遇到生詞就要停頓,鍛煉學生通讀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2.利用課后練習指導學生答題技巧。不論是精讀、泛讀還是其它課程,在課后練習中都會有一些閱讀理解練習,學生完成這些練習之后,老師不要局限于告訴學生答案,應該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如何解答這類題型上。例如有些問題是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那么應告訴學生在看文章前可以先瀏覽一下題干,這樣就可以帶著問題去讀文章,提高閱讀效率。再比如能力考試經常會有類似“作者的主旨是什么”這樣的問題,這類題型一般給出的四個選項都符合文章內容,要提醒學生不要受自己主觀意識的干擾,一定要選擇最能體現作者真正意圖的選項。
參考文獻:
[1]楊秀娥,王秋華.日語測試與日語教學的相互作用關系―― 由大學日語四級考試和國際日語能力考試談起[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3(1):91-93.
[2]王濤.日語能力考試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作用.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5,(5):4.
關鍵詞:日語;交際技巧;高職
1.引言
在日語過級考試,聽力成績平均在50分左右,影響總分進而直接影響合格率。聽力分數低不僅反映出平時的日語聽力水平偏下,也反映出日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嚴重欠缺。在兩年半左右的時間里,要讓學生的日語書面表達通順,同時具備一定的日語口語表達能力,難度極大。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日語語言交際能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高職學生日語語言交際技巧
2.1談天說地
中國學生在與朋友交談時,若一味談論天氣之類的話題或是“調查家譜”似的問候有一種敷衍之感,讓人感覺沒有誠意。可是如果與日本人交談,天氣與問候卻是一個絕好的話題。因為日本人能從天氣或不痛不癢的寒喧語中,體會出對方對自己的關心與熱情。如果再進一步注意日本人談天說地時的寒暄,你還會發現他們的回答基本都是在某種程度上用不同的詞匯重復對方的內容。
2.2隨聲附和
學習英語的人都知道跟英美人會話時,如果你對對方的話題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不需要刻意掩飾自己,盡可坦誠直言,交談能因之順利展開。但用同樣的方法與日本人會話,卻會適得其反。因為日本人即使不同意對方的看法或意見,一般不會當即表明自己的態度。大多會順應對方的話題,予以呼應或敷衍,或者“三緘其口”,此時,如果你還熱衷于自我表述,那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冷場。
和日本人,尤其是和上司交談時,如果你掌握的詞匯不多,又想多練練聽力,最省事的談話方式就是「相づちを打つ即“隨聲附和”。也就是說,你贊同也罷、反對也罷,都頻頻點頭,用「はい、「そうですね、「なるほど(一般不對上司用)、「かに、「はい、分かりました這幾個詞語對付,促使對方去繼續主動表達。不失時機地「相づちを打つ,是與日本人維持對話的技巧之一。尤其在打電話時,如果你不能及時地「相づちを打つ,會讓對方覺得你心不在焉,缺乏禮貌,以致中斷與你的交流。反之「相づちを打つ用得恰當,則會讓對方談興大增。日本人有個形象的比喻,說「相づちを打つ就像風箏線,如果把握得當,對方的表現欲望就會如風箏般越飛越高。
2.3體會日語語境,把握語體
很多學生在使用敬體上做不到“看客下菜”。學習日語的諸位或許看到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初級階段,學生們使用的基本上是敬體,而到了中、高級階段,學生們把敬體和敬語相提并論,覺得高不可攀又難以駕馭,于是開口閉口全是常體,敬體反而變成了“高水平技巧”。
其實,在和日本人對話時,只要掌握了敬體,哪怕敬語說得不好,也能基本上做到有理有節。
日語教科書在入門階段使用的都是敬體。這是因為日本人在面對年長者、上司、客人或陌生人時,作為禮節,說話要求禮貌、客氣。這種時候敬體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初入社會,新進日企公司,使用敬體能使你顯得語言得體,不卑不亢。不過,日本人在同學、平輩、熟人以及家庭成員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還是常體。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對親近的人使用敬體或敬語,容易給人敬而遠之的感覺,而常體則有拉近彼此的距離,顯得“親切”和“自然”的效果。
利用電影等視覺材料學習日語,我們會很快察覺,在絕大多數場合,日本人使用的是常體。我們大多數中、高級階段的教科書,崇尚“拿來主義”,選擇的課文也多為常體,加上日語一級乃至二級考試都是常體唱主角,容易給我們造成誤解,以為常體可以不分場合拿來就用,甚至以為常體說得好口語才顯得駕輕就熟。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日本是一個特別講究親疏遠近、長幼尊卑的社會。關系一般,或是處于明顯下級地位的場合,隨意使用常體,只能給人帶來不快的感覺和失禮的印象。即便是平輩,要進入使用常體的語境,也要有相當一段時間的“敬體鋪墊”。換句話說,當你無法判斷應該使用敬體還是常體的時候,使用敬體最為保險。
對于一般日語學習者來說,敬語是最難學的。但是熟練地掌握和使用敬語,能迅速提高你的語言檔次,讓人對你刮目相看。但是,敬語也不能不分場合隨便亂用。敬語的濫用,日語叫「禮,有時會起反作用,甚至讓人覺得你在冷嘲熱諷。中國有句俗話,叫“到哪座山唱哪首歌”,日語也一樣。針對不同的人和場合,使用不同的語體,是一種交流技巧,也最能體現出說話者的語言駕馭功底。而即便說一口流暢的日語,但是如果不分時間、地點、人物、場景,常體、敬體、敬語,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話,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3.結束語
語言是人們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培養學生運用日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是日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但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在漢語母語的環境下學習日語的,由于受環境的限制,學生一般會缺少相關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識。因為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如果不了解日本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在中日交往活動中就很難順利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所以,根據日語語言和日本文化的特點,作為日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語言教學和文化滲透相結合。除了以上筆者淺談的幾點技巧之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一些日企進行參觀學習,讓學生親身感受日企文化和工作氛圍;或者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期去有關單位進行實習或打工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高日語語言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秀文.日本語言、文化與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和日本國際教育協會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較為完整的考試、 評價體系,并于同年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迄今為止,在34個國家舉行考試。 這個考試主要是以日語為非母語的人作為對象,測試其日語水平和能力的考試。 日語能力測試分成一級到四級四個不同的級別, 參試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相應的級別, 在評估自己的級別的時候, 可以有一個大概的參照, 也就是說用自己曾經學習日語所用的時間來參照自己的級別,其中四級學150個小時,三級學300個小時,二級學600個小時,一級學900個小時,這樣可以作一個大體的參考。 下面以圖表的形式,對具體的考查要求進行解釋:
*1
新版《標準日本語》(上、下)是以在中國國內影響范圍最廣的1988年版的《標準日本語》(上、下)為基礎的新編修訂本。
舊版《標準日本語》之所以影響范圍廣,是因為此書的編寫適應當時的社會大環境的需要,而成為中、日國際間交流的媒介工具。 并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廣播推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處在改革開放后的思維最活躍期,社會進入了一個出國的高峰期。同時日本經過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制度也漸漸成熟,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參與社會建設。
日本以其地理優勢和相對容易申請和辦理的出國手續,成為欲出國對象的首選。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標準日本語》應時而生,成為當時中國國內學習日語人群的首選,并對后續的其他種類日語教材的編訂起到了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但隨著中國之后二十年間經濟的迅速發展、中日交流的增加,加上語言本身就具有時段性,以前標準的表達方式,很多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被更新的潮流用語所取代,在此情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順應時代的發展,再次聯合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對舊版《標準日本語》以國際日語能力測試的考試要求為標準進行了改編。
改變或者去掉了已經過時的內容, 增加了年輕人普遍感興趣的有關社會、生活工作方面的內容,從而使《標準日本語》站在了日語語言教材發展的前沿,也將繼續指導日語教學、考試和發展的方向。
所以,依據此情況,筆者認為有必要把新版《標準日本語》作為更適合應對“國際日語能力測試要求”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首先,在舊版《標準日本語》的基礎上對結構和內容在學習項目的系統性上作了合理的補充,并在列舉文法內容的同時,對日本文化和日本的社會習慣、背景作出了更詳盡的介紹。 可以使初學者在短時期內對日本人思想當中的民族獨特性進行了解。 如此才能正確地理解日本人的行為準則和社會規范。
例如:如何正確理解雖然短時期內受到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的影響,發展速度有所下降,但經濟狀況依舊發達的公司集體當中的“中流意識”,這就需要對日本社會、歷史有適當的理解。
日本人從小就生活在集體化的環境當中。 家庭是最初化的集體形式,實行“家長制”的管理方式,每個人都是集體當中的平等的一員。 家長不是財產的占有者,而是擁有對每個家庭成員財產分配權的執行者。 任何的行為和決定,都是以家庭和集體為重心,不能夠有任何的私心,否則就會被所有人排擠在生活圈子之外。 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的環境當中更是如此,以班級、學校、工作單位的要求作為其行為準則。
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是集體利益的擁有者和創造者,都盡力地生活在這樣的范圍之內,沒有人想成為集體的明顯的突出者和落后者。 如果對這種社會當中日本人養成的特有思維方式理解得透徹后,對“中流意識”稱呼的來源就能夠理解了。
對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理解的更透徹,在能力測試當中的聽力和閱讀方面, 就可以能夠準確地把握考查的重點,為正確的選擇做出了保證。其次,從課文的整體結構上對舊版的《標準日本語》作了很大的改革。 舊版的《標準日本語》的課文內容均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對標準文法的簡單列舉。 依據本課出現的文法,按照課文設定的內容列舉一系列的單句。 各單句當中沒有明確的邏輯關系。 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利用日語的接續詞, 把沒有邏輯關系的單句變換成有邏輯關系的復合句。
而第三部分是以二人或多人對話的形式,完整地表達課文第二部分的內容。 文章內重疊內容過多,而新版《標準日本語》則對這方面的缺陷進行了改革。 把文章變成“基本課文”和“應用課文”兩部分。 “基本課文”和“應用課文”之間又是按照知識的遞進、發展來編排情境和內容的。
其中第一部分課文又分為兩部分。 即:Ⅰ(1—4)以單句的形式列舉出重點句型,Ⅱ(A—D)以對話的形式重新列舉出重點文法。 在基本課文之后就是對文法的解說和對習慣的接續方式的解說。 之后又增加了相對應具體情境而出現的同類詞匯。 這也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單詞量,從而徹底地改變了舊版的《標準日本語》存在的詞匯量過低的致命弊端。 上文當中的表格中說明了測試的單詞數量的要求。
再次,在“應用課文”當中,以基本文法為基礎,設定了現實正式的場景,編排了合理、地道并有使用價值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當中根據身份、地位、性別、年齡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 并且把《標準日本語》編成一個情節豐富、完整、形象、生動的系列故事片,使學習者有了明確的學習主線。這也徹底地改變了舊版當中的課文內容、情節連貫性不強,思維容易產生跳躍的現象。 更為重要的變革是,在練習方面,除了對學過的單詞、文法進行復習外還增加了大量的聽力題的內容。
這就使學生在平時的練習當中對聽、說能力進行了訓練。 在對1998—2007年的試題分析后得出結論,聽力部分的失分率最高,達到38.2%,大大超出了考查的要求。
也就是說,四項總成績達到合格的要求,但單聽力部分是不合格的,這也不能達到全面考查的目的。聽力部分的考查主要是以實用為主,從社會、生活、職場等方面設定考查的內容。
這就要求學生在這方面有慣性思維。 新版《標準日本語》練習當中的聽力題,則在客觀方面起到了督促和促進的作用。
從以上幾點表明,新版《標準日本語》是完全依據“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的要求適時地、合理地進行改編,適應了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符合了語言知識傳授的最基本規律,滿足了成人教育的客觀要求,體現出了此書的優點,是一次成功的改編。
參考文獻:
[1]賈玉新編.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王福祥,吳漢櫻編.文化與語言[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年.
[3]顧嘉祖主編.跨文化交際—— —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4]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 —理論、實踐與方法
[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
[5]吳廷璆.外語教學中文化概論課的重要性[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年版.
[6]肖霞.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本科日語教學水平[J].21世紀中國にわけゐ日本語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