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就業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模塊化教學;教學模式;實踐操作
一、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的概念
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教學,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專業知識劃分成不同的模塊,一個模塊就代表一個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逐一融入相應的模塊中,各個擊破,從而實現教學目的。在模塊化的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經過實踐的操作,才能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模塊化教學以解決實踐問題為主,具體的教學方案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
二、中職專業模塊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注重理論的傳播,根據課本的章節去進行課堂講解,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而專業模塊化教學則是為了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以解決實際性問題為主,進行模塊化訓練。中職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個體差異,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模塊化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簡言之,就是模塊化教學更加科學合理,更加符合教學需要,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
三、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的結構體系
(一)明確教學目標,圍繞學生就業前景展開課程
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在實踐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式,聯系學生的就業前景,課程教學以服務學生將來就業為目的,杜絕空談主義,要實事求是、穩扎穩打。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使之相互穿插,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紙上談兵”的弊端。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針對性的課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有理有據地讓學生信服。教會學生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將來進入社會時更能適應工作的要求,為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作貢獻。1.中職教師在模塊化教學上要做到明確教學目標,只有目標明確,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明確的目標不僅具有鞭策性的作用,它還可以指引我們每一步該怎么去。2.中職教師在模塊化教學上要了解市場的就業動態,就是要明確針對哪一個模塊進行重點培養,市場可以一成不變,同樣也可以瞬息萬變,這是很難掌握和控制的,因此要求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密切關注發展變化的實際。3.中職教師在模塊化教學上要明確人才的規范性要求。在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心理狀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不要一味地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點,而是教會學生懂得全方位綜合地提升自己。
(二)滿足就業職位要求,合理化課程程序
中職教學將繼續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為社會培養專業性人才,教師要不斷地完善教學體系,有針對性地設立課程程序,為學生適應社會職業要求的發展作貢獻。
四、中職模塊化教學方案的實踐
(一)針對人才培養,制定科學方案學生進入社會就會發現,工作崗位上需要的都是實際運用型人才而非理論型人才,知識點掌握得再多,若是不能融入實際中去也是徒勞的。古語有云“百無一用是書生”,這里的“百無一用”并不是說書生所知道所掌握的少,而是強調書生沒有實踐經驗只有理論知識。理論若是不運用到實踐運用中去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不要空談理論知識,要化理論為實際,化主觀為客觀。只有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提升的效果。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現場實戰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
(二)加強課程體系的形成
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劃分,按照不同的專項、不同的應用角度劃分,讓學生更加系統地了解各個模塊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應結合當前社會市場的需要,避免傳播一些過時的課程理論,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材,不要一味地運用原有的資料,要善于變化,表達的方式有千千萬,不要執著于一種方式。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不斷豐富教學體系,完善教學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良好的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互為前提,做到同步發展、齊頭并進。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也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先進的教學模式為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接受,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電氣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還只是一個表現形式,教育模式的變革涉及多個學科,只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傳承下去,因此教育模式還應不斷完善,未來我們有夢可期。
參考文獻:
[1]周鳳鳴.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J].教學園地,2012(29).
經濟學畢業生就業面非常廣,適合在政府機構、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從事政策分析、教學研究、經濟管理、營銷等工作,也適合自主創業。
如果具有相關的專業資格認證,則就業層次相對較高。另外,名校經濟學專業有較高的升研率和出國深造率。
2、計算機IT行業,作為引領時代的朝陽行業,IT行業的一些高端技術如軟件開發、程序設計等發展迅速,導致IT人才的培養速度無法跟上IT行業的發展,每年的人才缺口就達數百萬人。
很多人沒有被世俗偏見擊倒,認為IT只有高學歷、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才能學,只要你認真學習,朝著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就業范圍主要包括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模具設計等。不同的方向,以后的發展可能不同。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多年來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據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場調查顯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4、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電氣自動化在工廠里應用比較廣泛。最好的是電業局。然后是設計院。最艱苦的勝程局。
5、會計學,會計學是商業的語言,可以通過公司的賬面和會計知識來了解一個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態。通常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都會在就讀期間或畢業后參加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考試,美國的CPA和英國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注冊會計師協會,很多畢業生都選擇考取這兩個協會的資格證。
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可勝任各類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機構等部門或單位的出納、會計核算、納稅申報、內部審計、財務管理、物資管理、柜員、客戶經理等工作;也可從事會計師事務所、記賬公司、財務公司的會計師助理、記賬、會計咨詢服務等職位。
6、法學,法學專業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法學思維,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系統法律專業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法律問題;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掌握律師實務、司法鑒定、法醫等技術知識的高級法律專門人才。
很多報考法學專業的同學也希望畢業后做法官、檢察官、高校教師等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其實,這種工作對同學們的院校背景或學歷水平都有相當高的要求。
7、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培養立志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臨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正在穩步上升,醫療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那么不管是醫院的各種醫生、醫療保健企業、還是醫藥產品公司都需要大量醫療人才。
8、設計類專業,設計類專業包含了各種設計專業。主要有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建筑設計、插畫設計、UI/產品設計、動漫游戲設計等等各個方面。
就拿UI設計來說,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產品UI設計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美工,而是成為了非常熱門的設計專業,好的互聯網產品都需要美觀大氣的設計,一個友好美觀的界面會給人帶來舒適的視覺享受,拉近人與產品的距離,為商家創造賣點,可以優化用戶對產品的體驗。
9、外語類專業,外語類專業這包括英語,也包括其他小語種,比如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德語以及一些其他小語種等。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逐漸深入,特別是上海世博會之后,我國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旺盛,應該說其就業前景是樂觀的。
從近幾年需求情況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語、日語。此外,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的需求也較大。這些語種的畢業生就業較為容易,高層次的外語人才供不應求。有專家預測,小語種將走向熱門。
關鍵詞:職業教育;電氣自動化;一體化教學
近幾年中,技工教育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是一體化教學,幾乎所有技工院校所開設的專業教學都在向一體化教學靠攏,并且在一些技工院校的部分專業教學中,一體化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筆者對電氣自動化一體化教學的一點認識。
一、電氣自動化一體化教學的內容
從概念上講,一體化教學是將傳統的知識教授、技能的實際運用以及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操等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通過數個課題的組合,讓學生能學到知識、掌握技術,并且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從電氣自動化這門學科來講,是以綜合性課題為導向,以教師引導為輔助,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其課程的設置,要與學生今后的就業方向息息相關,就專業本身的就業前景來看,現在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工廠自動化控制,另一個是小區物業管理。工廠自動化控制,主要以自動化生產線為主,所以在課程設置上要與工廠中的實際環境相結合,比如以電力拖動,工廠供配電等相關課程內容為導向,結合學校自身條件設計出如工廠照明線路的安裝與檢修、普通車床CS1640的維修、數控車床的維修等課題。小區物業管理涉及中央空調的設計與檢修、樓宇監控設備安裝與維修、電梯的設計與維修等課題。
二、電氣自動化一體化教學注意的事項
第一,如何能夠設計一個成功的一體化教學課題是現在每個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課題設計的重點在于學生通過完成課題能學到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選課題要有趣味性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最好是能和就業前景相關的課題,這樣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上手十分快,能迅速完成學生和職業工作者之間的轉換;課題的選擇還要有先進性,因為現代科技發展相當快,比如現在三菱PLC應用多采用GXdeveloper,而在有些教科書還在應用SWOPC-FXGP/WIM-Cp,所以在知識的選擇上也必須與時俱進,否則會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沒有時效性。第二,在一體化教學當中,教師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喧賓奪主,教學的內容一定要設計好,既不能讓學生覺得無從下手,也不能讓學生覺得毫無難度。不能只在知識的引導上下工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探索的方法,解決問題中獲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認識傳感器的課程中,筆者會讓學生先思考人是怎么接收外界信息這個題目,然后再將課題導入到機器如何和外界交流上,進而提出傳感器的概念,這時要提出問題:以中央空調和電梯為模版,提出機器要獲得什么樣的外界感知才能使機器正常運行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加大對傳感器的作用和存在必要性的理解,并且讓學生自己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探索的過程,以達到教學的目標:認識并掌握傳感器的有關知識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對學生的評價在一體化課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要對學生的所作所為有一個客觀真實的評價,每一項的評價也都要有事實依據讓學生信服。而且要開展互評和自評,互評制度有利于團隊的合作,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及在團隊中的表現情況,自評更像是自我總結,總結在任務中能否做得更好,更快,或者將方案修改到最優。將三項評定結合在一起給學生的表現做出一個評價,評價不能只寫分數,要寫出每個人存在的問題和值得表揚的地方,并且在最后一節課表揚方案最優團隊,表現最好的個人,增加學生們的職業榮譽感,讓學生們對學習更有積極性。
三、電氣自動化一體化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1.設備的問題受學校硬件設備的限制,導致一些課題需要重復性進行才能達到讓每個學生都練習一遍的目的,設備重復利用率高,導致設備耗損嚴重,增加學校投入,拖長課程的周期,造成教學任務完成時間長效率低。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學校有計劃地投入資金增加實習設備,并且制訂科學可行的實訓計劃。2.學生問題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屬于學習能力較差,沒有主動學習意識,習慣老師說一步做一步,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體化教學模式下,任務多采用小組團隊的形式,在小組中,有的學生能力強,有的學生能力弱,強的學生往往會承擔小組中的更多的事情,弱的學生做的都是簡單且不多的任務。長時間下去強的學生會越來越強,且個人榮譽得到滿足,會對課程越來越感興趣;弱的學生會對課程感到越來越吃力,且對強的學生會產生依賴感,久而久之會對課程產生機械感,失去興趣。課堂效果變為精英教學,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這對于一體化教學是一個新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挑戰,需要教師掌握好全局節奏,關愛到每一個學生,將分組情況及時了解,對弱的學生多給予幫助,盡量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達到教學目的。3.教師的問題一體化教學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分工明確,也就是說理論老師可能不會實際操作,而實習教師可能對原理一知半解。對于一體化教學而言,需要教師有綜合的素質,理論知識要扎實,對實習課題的操作也要非常熟練,并且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創造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對于新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在摸索之中,難免會帶入傳統教學的思維模式,最直觀的問題就是在一體化教學中參與過多,學生不經過自己思考,一味求助教師,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知無不言,直接給出答案,久而久之學生喪失自我思考能力,學校又變成模版加工廠,教學效果就和傳統教學一模一樣,喪失了一體化教學的最初目的。計算機是一門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并以實訓為主的課程,由于職專生的基礎理論知識薄弱,過多理論講解會讓學生感到理解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創新教材模式等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開展技能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怎樣利用學生的這種優勢引導他們對計算機的學習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對計算機實訓課有如下幾點探究。一、從實訓課程的設計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職專生來說,職業興趣還沒有定型,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征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激發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關鍵是看教師課前是否精心準備,有了有效的課前準備,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與學生都必須做4.校企合作模式的開發必要性只在學校的一體化課堂中學習和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實際工作的情況才是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從學生角度來講,在實習車間的工作氛圍和在實際的工作崗位是不同的,他們也需要適應工作崗位,崗位職責和工作中的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學習,必須在實際當中進行。從社會對中職院校學生的需求來看,社會需要能快速能走上崗位的人才,合作單位需要能迅速產生效益的人才,所以校企合作一方面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讓學生在企業中得到鍛煉,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體化教學表面看上去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實際上只是對教師在課堂上的工作量減少,要想上好一堂一體化教學課,必須在課外做更多的工作,課堂上也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狀態,對課堂紀律的掌握也是一大難點,課后的評價也要多下工夫,才能使一堂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國海.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第二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關鍵詞 職業教育 機電一體化 人才需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25
Abstract Combin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tronics student skills, the author conduct research talent demand situation for the social market and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mechatronics students and personne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ere obtained at present, while providing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tronics; talent demand
機電一體化技術知識面寬,應用廣泛,學生畢業后能夠從事的工作領域廣,為了及時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崗位群、工作任務和企業需求情況,把握本專業的發展方向,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找準人才培養的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內容,真正體現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辦學方針,特對揚州及周邊地區的人才需求進行調研分析。
1 專業設置的區域與行業背景
目前揚州正提高先進制造業的競爭力、發展以汽車、食品機械、智能交通、化工機械、傳動關鍵零部件等專業和成套設備為重點的裝備型制造業。制造業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前進步伐并且使得機電一體化產品在市場上不斷更新,因此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教育業和服務業也在不斷改革和發展。機械、汽車、化工、船舶、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千億產業產值增幅全年均保持11%以上。上海大眾就是一個典型事例:新增10萬輛車、尤妮佳二期、江淮10萬輛皮卡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投產。清華揚州智能裝備科技園、東大科技園、揚大科技園開園運行,促進機電行業深度發展。
2015年,揚州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25億元,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5.19億元,增長13.9%,增幅列全省第二;其中稅收收入242.22億元,增長13.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長1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5元,增長11%。產業層次提高效果非常之明顯,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產業結構明顯調整優化,而且建立健全有區域特色的機電類的自主創新體系,增加科技、人力、知識等重要環節的投入,成立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市場為導向、應用技術研發為重點的揚州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教合作新”計劃深入推進,簽訂校企產學研合作協議496項,新引進高校院所或知名企業研發中心、創新中心54家。
機電一體化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推動“長三角”及揚州地區經濟繁榮,對五大千億產業做大做強,對向高端發展、向研發設計和銷售服務兩端延伸、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的質量和數量更是揚州區域經濟建設、行業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行業和區域的經濟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 人才需求分析
通過對上海大眾儀征分公司、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揚農集團、牧羊集團、江蘇金方圓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等揚州及周邊城市的30家企業的調研,發現隨著石油化工、汽車、現代裝備制造業三大主導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新型機電設備、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占據企業設備的絕大部分,傳統機電設備只占很小的比例;進口設備比例大,國產設備比例小;高端技能型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門人才的需求在不斷擴大。機械技術與電氣技術已經變的密不可分,從而機電行業對人才的市場需求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企業一方面為了提高生產的高效性從而精簡缺乏專業技能的員工,然而在另一方面又非常需要大量的專業的技術型員工。總體上看來,從事機電行業的人員數量非但沒有明顯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與之相對應的情況就變成了,機電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技能要求更高了,從以前單純的“懂機”或“懂電”,向既“懂機”又“懂電”的方向發展。因此,與工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在市場上極為短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制造行業生產及管理中的應用現狀。隨著企業技術和設備的不斷引進、嫁接以及改造的完成,機電一體化技術十分廣泛地應用在現代生產過程中,成為現代設備制造和生產過程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制造業的應用從簡單的數控機床、柔性制造系統(FMS)、機械加工中心以及機械手發展到現在的智能機器人、無人生產車間和將設計、制造、銷售、管理集于一體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機電一體化的產品涉及工業生產、科學研究、人民生活、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如集成電路自動生產線、激光切割設備、印刷設備、家用電器、汽車電子化、微型機械、飛機、雷達、醫學儀器、環境監測等。
(2)企業對機電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對揚州及周邊地區的一些企業的用人情況作了調研,從收集的數據分析來看,受調研的企業只是全市機電類企業的一小部分,但有的企業在規模、技術力量、產品類型和質量、人才構成等一些基本狀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數據的分析中可以發現,數控機床操作仍占較多的份額,而一些機加工的市場需求仍在加大,尤其是對熟練機加工人員需求很迫切。自動化生產線的維護人員的需求也逐漸出現了上升傾向。另外,對懂得機電知識并且能從事機電產品營銷的人員也有大量的需求。生產線的操作工的需求卻在下降,大大小于前兩年。企業對產品質量更高的追求,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專注于員工的質量,很多機電企業用人時,不僅全面考察其專業教育的背景,而且更關注人的社交能力和非智力素質,善于與別人交流,明確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敬業精神,培養吃苦精神,有紀律性,有責任心,并且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
(3)高職層次機電人才需求量。在傳統行業中,高新技術行業已經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傳統產業的革命漸漸開始,然而機電一體化技術確是在傳統產業革命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科學新興領域。目前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產品具有強大先進的功能,在精度、速度、動力的優勢下,并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具有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點,同時向先進的控制管理過渡,如自適應控制、自組織、資管理等模式,最終向智能化發展。當今,數控編程及操作人員有著大量的市場前景,所以近幾年來,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畢業生在市場上更是供不應求,就業前景可謂是一片光明。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十幾年內,國內企業對機電一體化人員的需求量是有增無減。目前省內高等技術工人嚴重緊缺,而且中年人較多,制造業工人中具備高等技術資格的人員不多。這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調查顯示,針對目前在職的機電技術人才的現狀,大部分單位對此的滿意度很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專業人才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理論知識扎實,但是動手能力和工作實際能力較弱,在工作后通常需要職業培訓;另一個方面是有經驗的老技術人員的發展滯后于現代技術的革新,在新技術面前無所適從。絕大部分的企業表示對技能型機電人才的渴望。同時,在江蘇省機電一體化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具有高級技術水平的技術人員的所占比重很低,因此廠家不得花重金邀請國內外機電專業人員來服務,但是還不能滿足現代化工業生產的需求本地區人才市場的這種巨大需求,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設置提供了重要依據,為專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3 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議
(1)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議。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看重的不僅是學生對本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加看重的是工作、學習態度還有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因此對于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是:課程的理論知識不要太深,但應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對課程設置的建議。在整個教學課程體系中,以專業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每個目標徹底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體系。以教學目標為中心,配備多個技能模塊。專業課程種類與課時的合理搭配。就本專業而言,由于學生主要從事的是機電設備的安裝、維護與維修等方面,所以在技能訓練的課程應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而在必備技能方面需要達到應有的職業資格等級工的基本要求。
(3)對專業實驗實訓設施配置的建議。為了達到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在時間、場所、教師上的統一,充分利用已建國家級電氣自動化實訓基地和電氣工程實訓中心,最高限度地建設與生產實際條件相吻合的實習環境,對機電專業特別加強液壓與氣動、電氣設備維修、PLC、機電一體化設備調試、鉗工工場、機械拆裝實訓室等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并在校外加強機電類實習基地建設。
4 結論
在未來發展和發揚有特色的機電專業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要做好十分充分的社會調查,并結合現代化科技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找到適合學生的專業發展的定位目標,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
基金項目: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蘇教財[2012]177號);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201513 754005Y,201513754004Y)
參考文獻
[1] 鄭峰.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與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
[2] 王敏.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3.32(11):251-252.
[3] 張剛,張曉東.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探討[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3):67-69.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院擁有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及基礎獸醫學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學院的生命科學實驗班,是農大的一顆璀璨的明星,主要進行生命科學研究,尤其是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任何一個人、一個學期內同時有兩門專業不及格就失去了在實驗班繼續學習的資格,將被遷送回原專業。
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葡萄酒專業除了學習與食品相關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與葡萄酒相關的知識,包括從種葡萄到葡萄酒生產的全過程。學院還有自己的釀酒廠,設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
農學和生物技術學院涵蓋了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學、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和果樹學,并且這5個學科已基本建成功能較齊全、設備先進、研究條件良好的開放性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
農學中最具特色的要數生命科學學科了,其下設的四個本科專業中,有三個是本碩連讀的基地班,基地班的學生待遇十分優厚,八成以上的學生直接被保送攻讀研究生。
園藝學本科設有園藝、園林、林學(含茶學方向)、城市規劃(風景園林)、風景園林、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等專業。
食品科技學院是一個比較有“口福”的學院,因為他們在上食品加工實驗課的時候,可以親自加工各種食品,甚至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開發新食品,當然了,對于實驗結果的驗證就是品嘗了。
水產學院是全國農業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產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中央直屬研究單位均設在武漢地區,這也給本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是最有威望的一個學院,它下設的專業好多都是近幾年報考的熱點,尤其是生物技術專業,科研性很強。
動物醫學也是不可不提的專業,它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都從事獸醫行業,而且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就業前景看好。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該校最有名氣的文科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
葡萄酒學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亞洲第一所專門培養從事葡萄與葡萄酒生產、銷售、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學院。成立了國家評酒員培訓基地和全國葡萄酒、果露酒技師職業技能鑒定站。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的特色是以農業為根本,生物技術為特色,只要涉及大農業方面的,包括畜牧業、養殖業、種植業、資源環境、農副產品加工等都是學校的辦學方向和重點內容。其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預防獸醫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
東北農業大學
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是東北農業大學的優勢專業。
農業大學當然是以農科為優勢,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制藥工程等等,食品科學中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糧食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和乳品工程,都是東北農大的特色。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也是比較推薦的。
南京農業大學
食品類和動物醫學是南京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食品類是最熱門的學科,動物醫學在整個亞洲都有一定優勢。
南農是老牌的農業院校了,就業也是不錯的,動物醫學薪水很高,不過就業面是有一定限制的,畢竟寵物醫院還是新興行業。
土地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排名在全國名列前茅,金融專業在省內也是比較有名的。
北京林業大學
林學專業的學習很有特色,學生不僅要學林業相關的基本課程,還要學習相關的如氣象、土壤和城市綠地規劃等課程。給這個專業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優勢。
水土保持與沙漠化防治是北京林業大學的國家級特色專業,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土地沙漠化的問題,這個專業也逐漸變得熱起來。北林在這個專業方面優勢非常大,它有12個主要野外教學科研實習試驗基地,給學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實踐機會。
園林專業培養高級園林綜合人才,但要求學生具有繪畫基礎和形象思維素質。
此外,北京林業大學的植物學和木材科學與技術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專業,比較具有特色的學科還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東北林業大學
林學在教授學生林木等相關基礎知識之時,還會讓學生了解一些經濟管理的內容,構成全面型人才。
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該校骨干專業,實力很強,理經結合,教授的內容覆蓋面廣,畢業生首次就業成功率較高。
野生動物資源專業是我國的元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野生動物管理學和動物生理學。學生可以在了解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的知識之余,掌握一些人文和管理知識。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
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地球物質科學、地球表層科學和地球動力學三大學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珠寶學院是我國第一個寶石教育高等學府,有著中國“珠寶教育的搖籃”的美譽,它不僅是我國僅有的三個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考前培訓站之一,也是全國最有權威的寶石鑒定檢測中心之一。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傳統特色專業之一,在全國同領域有很高的名氣,就業率每年都居高不下,待遇特別好,但是勘探工作條件比較艱苦,所以不建議女生報考。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
石油工程專業是中國石油大學實力最強大的專業,本科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選擇了考研,而且通過率非常高,出國的機會也比較多。
化工學院是1953年以清華大學化工系為基礎,以石油化工為特色而成立的學院。化學工藝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從2000年開始,化工學院每年選拔部分品學兼優的大學三年級學生與新西蘭Canterbury大學聯合培養,可獲得該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是中國石油大學非常具有特色的專業之一,畢業生一般都是到全國各大石油公司從事相關工作,待遇非常好。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
中國礦業大學總部在徐州,北京是獨立辦學。
關鍵詞 產業結構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職業教育;中高職一體化;浙江省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22-0035-07
作為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受產業結構調整與中高職一體化的雙重制約和影響。一方面,產業結構調整對專業結構變化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另一方面,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產業升級又加快中高職一體化的進程,建立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已成為職業教育自身改革的重點和發展趨勢,中高職一體化是專業結構優化不可或缺的考慮因素。因此,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研究,有必要回到產業結構調整和中高職一體化的雙重視閾中進行考量。浙江省是全國首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綜合試驗區”的試點省份,也是率先探索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改革的省份,本文以浙江省為例,把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狀態分析置于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構建的分析框架中①,通過分析產業結構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作用機制,探討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對策。
一、產業結構調整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機制
(一)基本概念
產業結構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是兩個不同概念的事物,分屬兩個截然相異又彼此緊密聯系的領域,各自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產業結構”是經濟學領域的概念,自20世紀40年代產生至今,人們對產業結構的內涵仍無統一的認識,按照產業結構研究的內涵和外延的不同,對產業結構的概念界定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產業結構指產業間的關系結構,包括構成產業總體的產業類型、組合方式,產業間的本質聯系,各產業的基本技術、發展程度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廣義的產業結構除了狹義的產業結構內容外,還包括各產業在數量上的比例關系及在空間上的分布結構等[1]。本文所探討的是廣義的產業結構,即從質和量兩個維度進行探討,產業結構從質的角度揭示經濟發展過程中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起主導和支配地位的產業不斷替代和更新的過程;從量的角度反映了一定時期產業內的比例關系。
產業結構調整是產業結構朝一定目標的發展變化,是指根據一國或地區的戰略發展,對現有產業和資源重新調整,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內容和必然結果,是以技術升級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優化”的集中體現和主要特征,也深刻影響著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發展和變化。
職業教育專業結構是指職業教育專業領域內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總和,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職業教育專業內的構成要素,包括專業的口徑、質量、內涵等;二是在一定專業內涵基礎上專業間的構成狀態,包括專業的數量、規模、布局及銜接關系等。在區域層面內,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是指通過專業種類和數量增減,比例和布局調整,不斷提高內涵和突出特色,提升職業教育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增殖過程,即通過調整專業數量、層次、空間、規模、速度、質量及技術服務,適應產業經濟轉型的動態優化過程。
(二)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作用機制
通過對產業結構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基本概念的分析發現,兩者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緊密聯系,產業結構調整是影響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深層次和決定性的因素,而專業結構調整又反映并影響著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影響和作用是以就業結構為紐帶發生聯系,并受時空條件的制約。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數量結構和規模結構的影響。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要求職業教育各專業的招生數量、在校生數量和畢業生數量與區域產業吸納人才的數量趨向一致,專業規模調整速度與產業吸納人才的速度大體一致,在“供給―需求”上保持總量平衡。二是產業的高度化對職業教育專業層次結構產生重大影響,要求區域內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各專業人才與產業人才需求層次相一致。三是產業空間布局變動要求專業空間布點適合產業空間布局。四是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對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標準提出新要求,要求職業教育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規范標準等方面與各產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相一致,這是判斷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是否適應的一個核心指標,也是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五是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技術服務結構的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直接表現為以技術升級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優化,必然要求職業教育承擔更多的“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各專業“科技孵化器”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影響并非是單向的、機械的、靜止的和線性的,它們作為兩個各自開放的現實性系統,兩者的關系是雙向的、動態的以及線性和非線性的有機聯系。因此,在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同時,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對產業結構調整也表現出相應的“反作用”影響,這種“反作用”體現為在一定時空范圍內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適應,其特點是模糊性和動態性,而不是精確的、靜止的和片刻的。
二、基本情況與主要問題――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狀態分析
有針對性地研究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優化,須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以區域內產業結構為參照物,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進行實證意義上的狀態分析。所謂狀態分析,是指對專業內構成要素的形態和內涵以及專業間構成關系的聚合態進行實證分析的方法,以便科學分析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靜態特征和動態軌跡,從而準確把握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本情況②
1.在設置規模上形成了面向一、二、三產業較為齊全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體系
2011年,浙江省有中等職業學校424所,招生23.88萬人,高等職業學校46所,招生數達12.76萬人。從專業設置來看,已形成設置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體系,見表1。2011年,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布點數為3286個,其中中職和高職院校專業布點數分別為2186個和1100個,專業布點在職業院校分布呈集中化和規模化趨勢,平均每所中職學校開設的專業數為7個,平均每所高職學校開設的專業數為23.91個。從專業設置對應的行業和產業看,目前職業教育開設的專業涵蓋了經濟普查中所列的農林牧漁、采礦、制造、建筑等行業,專業大類涉及率達100%,其中,面向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類專業布點105個,占職業教育專業布點總數的3.20%,面向第二產業的加工制造類、資源環境和土木水利類專業布點總數758個,占職業教育專業布點總數的23.06%,面向第三產業的專業布點數2423個,占職業教育專業布點總數的73.74%。可見,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主要集中于第二和第三產業,專業設置突出市場導向,側重與區域經濟的緊密結合,具有較強的行業性和應用性。
2.在比例上形成了以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交通運輸類和旅游商貿類為主體的專業結構布局
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布局基本形成了“兩頭小、中間大”的“啞鈴型”結構,即一些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的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交通運輸類和旅游商貿類專業在數量和規模上成為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主體,而資源環境、農林牧漁、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以及公共服務類、體育健康休閑類、司法服務類專業在專業結構中所占比例較低。首先,從專業布點數看,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和旅游商貿類專業占中高職專業布點總數的64.92%,而資源環境、農林牧漁、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僅占中高職專業布點總數的3.97%,公共服務類、體育健康休閑類、司法服務類專業僅占中高職專業布點總數的2.71%;其次,從專業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看,2011年浙江省高職招生專業數252個,招生人數前十位專業全部是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和旅游商貿類專業,分別是會計、計算機應用技術、酒店管理、電子商務、建筑工程技術、工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商務英語、機電技術一體化和國際貿易實務,占高職招生總數的29.52%;同樣,中職招生數前十位的專業也全部是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和旅游商貿類專業,分別是會計、數控技術應用、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汽車應用與維修、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機電技術應用、國際商務、機械加工技術,占中職招生總數的48.80%。
以加工制造類、技術信息類和旅游商貿類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現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職業教育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目標和方向,也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現狀基本一致,以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勞動力需求為例③,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仍是人力資源市場中吸納勞動者就業的主體行業,這五個行業的用人需求占總需求的88.38%,其中制造業需求人數占總人數的50.53%。
3.在能級上形成了“中職重基礎、高職重方向,中職重技能、高職重技術”的專業層次結構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對人才結構層次提出了新要求,職業教育高移化和中高職一體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2012年3月,浙江省開始進行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加強中高職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等方面的銜接,旨在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層次結構,在能級上形成“中職重基礎、高職重方向,中職重技能、高職重技術”的專業層次結構。職業教育專業層次結構主要反映在專業口徑和課程設置的能級差異上。以加工制造類專業為例,2012年,浙江省中職教育加工制造類設置的主要專業有機械制造技術、機械加工技術、電氣技術應用、電氣運行與控制、機電加工技術、 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加工技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等,而高職加工制造類設置的主要專業有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工業設計、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鋼結構建造技術、機械質量管理與檢測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整形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等。因此,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專業名稱和內容上既有相似性,又在專業口徑、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上有所區別,中職教育的加工制造類專業偏重于基礎性和職業性,專業設置強調職業基礎,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基礎性和單一性技能,而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更突出專業性,強調培養學生專業的系統性,旨在培養應用性和管理性的專業技術人才。
4.圍繞市場設置專業,初步形成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專業結構調整機制
近年來,浙江省圍繞深度對接產業結構發展,以建立職業教育專業市場需求調研與專業預警機制為載體,把區域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作為專業結構調整的關鍵,逐步形成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專業結構調整機制。自2011年開始,全省各地加強了對新設專業的審批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專門發文公布當年職業學校新設專業目錄,并規定“凡同一設區市內已有3所以上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原則上不再新批準設置”的有關要求,同時嚴格控制新增設布點數多、社會需求不大、就業前景不好的專業。以中職教育為例,全省當年停止招生并予以撤銷的中職教育專業點有299個,新開設專業點103個,兩者相抵共減少專業布點196個。
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始終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實際,注重專業結構調整與區域產業轉型互動,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圍繞支柱產業做強主體專業。以中職為例,2011年,全省中職學校共設置主體專業點700個,校均為2.2個,主體專業點占專業布點總數的比例達到31.5%。在主體專業布點中,先進制造業專業點321個,現代服務業專業點356個,現代農業專業點23個,分別占主體專業布點總數的45.9%、50.8%和3.3%。
二是立足特色產業做精特色專業。如溫州市針對鞋服特色產業,開設了鞋革制品造型設計、皮革工藝等特色專業。紹興市圍繞食品飲料(黃酒等)特色產業,開設了釀酒技術專業。東陽市圍繞木雕產業,開設了工藝木雕特色專業。
三是瞄準新興產業開設新興專業。圍繞生物、新能源、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海洋、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新材料、核電等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創造條件設置新興專業,如金華市的新能源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湖州市的太陽能與沼氣技術利用專業等。
(二)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職業教育專業供給與產業需求存在著不對等、非均衡關系
職業教育專業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的、歷史的和相對的過程。職業教育專業供給和產業需求間的不對等和非均衡性,是指職業教育專業所培養的學生進入就業市場時在總量、層次、類別上與產業需求存在差距,出現失業、過度就業或教育不足等現象[2]。
在總量上,職業教育所提供的技能型人才無法滿足企業需求,造成產業轉型升級中企業“用工難”的問題遲遲無法有效解決。在浙江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低端勞動力剛需與技能型人才短缺長期相伴[3]。2012年,浙江省企業用工監測表明,一方面,普工需求占企業用工總需求的比重維持在70%以上,成為企業用工需求的主流;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始終供不應求,各類職業資格等級的求人倍率(求人倍率=崗位數/求職人數)近年來持續保持在2以上。特別是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海洋經濟、服務外包、動漫、現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現代農業等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大力發展,加大了對高素質勞動力需求,高技能人才數量短缺的現象更加突出。
在層次上,職業教育專業能級結構無法適應以技術升級為主導的專業結構調整要求,尚未形成“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層次鮮明、互相銜接的職業教育專業能級結構。所謂專業能級結構,是指專業結構中各個層次的比例關系。目前,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能級結構單一,僅僅局限于中職和高職兩個層次,沒有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無法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對高技能、高技術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1∶6∶14是目前國際通用的人才結構高中低級比例。2011年浙江省高職教育專業布點數為1100個,中職教育專業布點數達2186個,中職專業布點數接近高職專業布點數的兩倍。以第一產業為例,浙江目前高職農經類專業布點數為32個,中職教育農經類專業布點數為73個,兩者比例僅為0.44∶1,高職農經類專業布點明顯不足,中高級人才培養結構比例失調,中初級農業人才比例過大,造成中職農經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偏低,高級農業經營人才培養明顯不足,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對高層次農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最后,在總類上,浙江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比例處于不匹配狀態,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三大產業之間的匹配度不高。 以中職教育為例,2011年全省三大產業的產值占比分別為5.00%、51.86%和43.14%,從業人員占比分別為0.02%、74.18%和25.80%,而服務一、二、三產業的中職教育專業在校學生占比分別為1.79%、24.44%和73.77%,中職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尚未形成合理的匹配關系。二是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三大產業內的行業結構之間存在著不均衡關系,見表2。第二產業的中職土木水利類、加工制造類專業在校生占比與從業人數占比的差為-18.38和-30.65,表明這兩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而第三產業的財經商貿類、信息技術類和文化藝術類、體育健身類、休閑保健類專業與從業人員占比差為14.61、11.44和7.40,表明這兩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出現了產能過剩,超過了行業吸納能力。
2.職業教育專業“同構化”現象較為突出,區域和院校之間專業建設缺乏特色
由于缺乏有效的專業結構調整統籌協調和運行機制,區域之間、院校之間的專業“同構化”現象較為突出,導致區域和院校之間專業結構差異性和互補性不強,專業建設缺乏特色。2011年,全省46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布點數達27個,占高職院校總數的58.7%,招生人數6186人,占當年高職招生總數的5.98%;服裝技術與加工、針織技術與加工、紡織品檢驗與貿易等三個專業布點數僅為4個,當年招生人數為116人,與浙江省作為紡織品和服裝生產與銷售大省的地位明顯不相適應。同樣,中職教育專業結構在設區市內低水平重復設置現象也較為突出,2011年,全省中職學校平均專業設置數達7個,部分區域內中職學校平均專業設置數超過10個。
3.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現代產業集群建設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一是專業設置與現代產業集群關聯度不高,存在著專業設置的“盲點”。對應42個產業集群建設示范區,全省職業教育開設的專業不到60%,瑞安汽摩配產業集群、嵊州領帶產業集群、義烏飾品產業集群等已成為當地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但還沒有設立這些產業集群發展所需要的專業,導致這些產業集群創新和升級的動力不足,存在著低端化鎖定的傾向。
二是專業規模無法滿足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支撐產業集群建設的骨干專業不足30%,以杭州裝備產業集群為例,裝備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總量占杭州工業經濟總量的1/4,而其對應的區域職業教育專業有機電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光電技術應用等,2011年,杭州市上述專業布點數為26個,在校生為7972人,招生數為2799人,當年新設置專業的學校為2所,當年上過專業停止招生的學校為5所。顯然,無論是專業的存量規模還是增量規模,都無法滿足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
三是專業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支撐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對技術升級的需要。技術升級和創新驅動已成為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主要特征。盡管近年來浙江省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創新,提升專業創新能力,2008~2013年,全省中職學生獲得專利授權324項,轉讓給企業專利數59項,轉讓金額541.27萬元,學生的小發明作品為全省60家小微企業創造了6094.8萬元利潤。然而,浙江省職業教育仍局限于技能與技術訓練層面,專業創新實踐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專業創新能力較為薄弱,大多仍停留于傳統產業改造中的“小發明、小創造”,與浙江省產業結構以技術升級為主導的調整要求不相適應。
三、產業結構調整和中高職一體化雙重視閾下優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對策
在產業結構調整和中高職一體化的雙重視閾下,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既不是孤立的中職或高職內部專業類型的變動,也不是簡單的數量上的“增”或“減”的問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本質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立足區域產業實際,積極探索和構建與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的、中高職一體化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機制。
(一)加強宏觀調控,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統籌協調機制
一是科學制訂全省中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規劃,系統設計全省中高職專業結構優化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根據浙江省產業規劃,按照“適應性、前瞻性、創新性、效益性”的原則,確立“專業數量規模對接產業發展規劃、專業空間結構對接產業集群布局、專業層次結構對接崗位技能等級”的思路,制訂全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規劃,強化主體專業建設,突出重點構建職業教育專業群,優化全省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努力形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專業結構優化“耦合發展”的對接機制。二是建立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聯席會議制度,構建中職與高職、教育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企業的對話協作機制和平臺。圍繞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在人才需求預測、專業設置、培養標準制定、職業技能鑒定和論證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形成產業引領、政府統籌、部門配合、中高職銜接、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統籌和協調機制。三是搭建人才供需的“大數據”平臺,建立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增強學校對產業需求的前瞻性預測,引導學校及時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四是定期進行專業設置評估,建立專業預警機制,增強專業結構調整的靈敏度和科學性。建立職業教育專業預警機制,在專業設置和結構調整中,實現骨干專業與主體產業、專業核心技能與崗位需要的高度對接,促使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可持續發展。
(二)發揮市場調節作用,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動力機制
一是建立勞動力市場信息采集制度,從不同區域、產業、行業、崗位以及不同性質的用戶在人才規格、人才層次、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信息進行全面科學的采集,為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二是建立科學化的信息處理系統。由于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具有周期性和滯后性特點,要對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進行科學的信息處理,突出對人才需求的動態預測和分析,對因產業結構調整等而產生的人力資源需求變化趨勢進行研究和分析,分別提供近期、中期以及較長時期勞動力需求預測報告,為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提供科學性和可行性的依據。三是建立信息平臺。各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應通力協作,切實履行職責,建立和完善企業與學校供需信息雙向平臺,完善定期制度,讓企業和學校都能及時掌握近期、中期以及較長一段時期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的相關信息,從而形成產業結構與專業結構之間“調整―優化―再調整―再優化”的良性循環。
(三)緊密對接產業和行業發展,建立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對接產業轉型的運行模式
一是瞄準浙江省產業集群探索職業教育專業群發展新模式。要緊跟浙江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趨勢,對職業教育專業發展重點進行重新定位,以重點專業建設帶動專業群發展,著力發展與區域產業集群適應的專業群。二是建立專業對接行業聯動機制。成立由行業、企業和學校聯合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立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深入行業主管部門,擔任行業協會職務等機制,使專業建設融入行業發展。三是深化專業對接企業、中職對接高職的校企合作和院校合作機制建設。各專業以若干骨干企業為依托加強專業建設,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兼職專業帶頭人,實施行業企業專家和學校專業帶頭人會簽培養制度。以高職為主體,建立中高職銜接、企業資源共享的院校合作機制。
參 考 文 獻
[1]張君生.論職教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的適應性[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