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創新思維基本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科學引論”是計算機各專業學生入學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是一門綜述性的導引課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計算學科發展的各個分支方向、培養側重點,了解計算機發展的歷史,了解計算機專業人員應具備的能力素質、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了解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明確計算機相關專業今后學習的核心課程,為今后深入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該課程長期定位不清,使得在教學中仍存在以下兩個主要問題:
(1)關于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存在爭論。
(2)采用什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爭論。
2課程內容體系構建
從1989年ACM和IEEE-CS聯合攻關組發表的《計算作為一門學科》報告到之后發表的系列計算教程(CC2001~CC2005),包括我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研究組在2002年發表的《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都介紹了該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內容構建問題。盡管這些報告對于引論課程的內容構建給出了指導性的意見甚至明確了基本提綱,但實際上國內外很多大學的引論課程在內容設置上還是大相徑庭。
2.1引論課程的內容構建方式分類
目前,國內外各高校計算機引論的內容的構建主要有以下五種類型。
第一種,將該課程等同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側重于介紹計算機基本概念和MSOffice等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第二種,是基于廣度優先策略,著重強調對計算機和計算機科學的廣泛理解,把引論課程當成大學期間所有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的濃縮。第三種,是基于深度優先策略,更著重強調計算機編程的作用,例如斯坦福大學的引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則是Java編程入門,另外再介紹一些計算機基本概念。第四種是從學科思想與方法層面對計算學科進行導引,構建在計算學科認知模型的基礎上,介紹計算機領域的典型問題和核心概念,以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為學生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五種,基本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附加“計算機科學方法論”作為最后一章。
2.2內容構建分析
每種構建方式定位有所不同,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方式。
第一種過于簡單,失去了“專業引導”的作用。第二種和第五種類似,結構松散,內容過廣,概念繁雜,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難以把握,學生也不易理解[1]。第三種,則與編程語言類課程有所混淆,不能有效地發揮課程的導引作用。第四種是以學科概念的認知模型進行導引,課程結構比第五種更清晰,系統性更強,將計算機方法論滲透到基礎知識的介紹過程中,講授學科中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思想,更有利于學生用統一的思想來認知計算學科的本質和知識架構,激發學生對計算學科各個富有挑戰性的領域的興趣,為今后深入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知識和思維基礎[2]。
綜上所述,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第四種引論內容體系,導引作用強,適合我校計算機科各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受教學計劃總學時的限制,引論課程理論總學時為32,之后開設為期2周的實訓(1周為常用軟件的使用;1周為C程序綜合設計)作為實踐環節。由于課程中很多內容過于抽象,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探索尋求新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對教改作出的不懈努力,認為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與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提高教學質量。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屬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是教師把將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3]。
3.1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應用
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中,教學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
(1)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合理的情境,并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融合在任務中。
例如在Excel部分的實訓環節中,可創建學生綜合測評的情境,提供德智體各方面的數據,布置任務,讓學生了解綜合測評的方法,利用Excel快速生成班級的綜合測評排名報表。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的同時,也充分實現了Excel的教學目標。
(2)對于同一知識點,教師可設計一個到多個不同難度的任務。
考慮到地域性、城鄉差別以及學生個體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供學生自由選擇,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逐步適應大學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
(3)設計的任務要有拓展性。
第一,設計的任務需要學生查閱資料和協作才能完成,而且實現方法多樣。在實施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要利用各種資源,增強學生的文獻檢索應用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揮團隊作用,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任務,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第二,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可點評任務優化和拓展的方向,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又向學生布置了“新任務”,如此反復下去,學有余力的同學可能會繼續深入學習探索下去,將會受益匪淺。
當任務完成后應及時對任務作出評價。評價分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三個過程。通過評價過程,可以檢驗出學生對于蘊含任務的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了解到個人在團隊中所起的作用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
3.2教學方法改革
(1)增加專題講座的教學形式,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
選擇高學歷、高職稱、有威望的教師參與,要求教師站在學科的高度看問題,將復雜的、抽象的內容簡單化、形象化,注重講課的藝術,力求風趣、幽默,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利用計算機科學引論課程教學網站輔助教學。
已建立了該課程專用的教學網站,包括教學資源下載、疑難解析、在線測驗、在線留言等功能。在教學中采用課堂講授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一個在線交流的平臺,突出課程的特色,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