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種類及特點
國際貿易所處的經營環境復雜,周期更長,合同訂立經歷的環節較多,因而國際貿易中訂立的合同與一般合同相比面臨的風險更多,主要包括訂立風險和履行風險兩大類。
合同訂立風險主要包括沒有重視合同雙方對有關事項進行談判、磋商時,提供的大量與合同標的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成為合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資料。其次一些企業由于沒有重視法律條款的選用或者不熟悉適用的外國條款而造成法律適用條款風險;此外還包括合同當事人因忽略貿易術語的不同而產生糾紛而造成合同風險以及違約責任條款風險和爭議解決方式條款風險。
在當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下,復雜的競爭手段和多變的法律法規,使得合同風險呈現出國際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國際貿易面臨跨國交易,面廣線長,經歷的中間環節多,情況復雜,進出口企業經常面臨跨國界運輸、國際支付等環節,使得企業經常面對各國不同的法律、語言、經濟政策、風俗習慣,以及不同的海關制度、貨幣等,同時國際的局勢變化,影響了貿易發展的穩定性,所以合同糾紛多種多樣,風險復雜。
二、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成因
造成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原因,既有客觀的貿易環境特殊性影響,也有企業主觀的自身因素。
經營環境不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通常會面對東道國和國際環境的影響,不同國家的政治體制、科技水平、風俗習慣、法律水平、文化差異差別很大,如果不熟悉這些差別,信息掌握不準確不及時,就會使得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面臨風險。有時某種產品存在多種質量標準,諸如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多種標準混雜容易發生差錯,比如我國向日本出口家禽,日本的衛生標準高出國際標準的500倍,如果出口方不熟悉該標準最終勢必發生合同糾紛。
從企業自身來講,許多企業本身在現代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許多問題,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與國際標準不接軌,缺乏熟悉跨國經營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且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甚至發生合同資料保存不完整,文檔資料不清晰,交接不及時甚至丟失現象。最終因證據不足無法向對方索賠,無法維護合法合理的權益。此外抗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當前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為了搶到合同盲目壓價,完全不顧及潛在的風險,重口頭承諾輕證據保留,重中標輕履約,抗風險意識十分淡薄。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在內,法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薄,有些企業不履行合同成為家常便飯,而發達國家法制化程度較高,要求合同雙方必須嚴格執行合同條款,否則將被索賠從而遭受損失。
三、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防控
(一)善于利用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資料,妥善保留來函電
合同內容除雙方的協議以外,還包括一些單方函件,如各種報價、形式發票、電子郵件、各種信件和傳真,甚至是即時通訊記錄。尤其對于復雜交易,合同雙方可能會對合同涉及到的某一條款反復通過函件進行磋商以致達成一致,那么這本身就是一個合同條款,即使該條款不被載于合同中,具有法律效力。且在保存證據資料時通常對對方發來的資料保存較好,而對己方發出的資料出現混亂和保存缺失,所以在發出資料時應當對文件備份,并進行歸類,標記日期和事件以便查閱。
(二)制定恰當的法律適用條款
目前國際上用于調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實體法律規范中最重要的一部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但《公約》還存在很多缺陷,其并未涉及合同有效性、所有權轉移及人身傷害等重大問題,受損方的舉證責任也未明確規定,而且實踐中還存在《公約》與國內法優先適用的問題。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容易產生法律糾紛,所以在制定合同時要謹慎選擇合同所適用的法律:比如在適用時不一定只選擇一個實體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選擇法律時可以合同某一條款適用一國法律,合同另一條款適用另一國家法律,并無法律規定只能選擇一個實體法,宗旨是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并有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此外,《公約》中關于風險轉移的時間問題的第69條前兩款規定與我國《合同法》有所區別,適用應當注意①。《公約》第69條②第一款規定風險從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但買方不收貨從而違反合同時轉移;而《合同法》第143條③規定若買方使得標的物不能如期交付,則自違約之日風險轉移。二者有很大不同,《公約》規定買方在“適當的時間”內不接收貨物,風險就轉移到買方,《合同法》規定自“違反約定之日”起買受人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事實上《公約》的規定相對更合理,因為給予買方適當的時間使得買方并非一旦風險發生就要承擔所有責任,相反會促使買方不對損失聽之任之,防止損失擴大;另外促使買方盡快收貨,有利于商品交換流通,盡量減少雙方損失。所以在適用法律時買賣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可以盡量適用《公約》。按照《合同法》第146條④規定,雙方約定了交付地點且貨物已交付到該地點而買方未收取貨物的,風險自貨交第一承運人時轉移至買方,而對于《公約》69條第二款并未明確指出風險的轉移時間點,但是實踐中通常應在跨國承運人卸貨時發生轉移,所以在簽訂合同時應該在合同中予以明確,防止糾紛發生。
(三)合理制定索賠條款
包括制定損害賠償和違約金條款。由于各國對損害賠償原則的不同認識,在制定損害賠償條款的時候需要解決對準據法的選擇以及應對選擇了不同準據法的結果。
由于各國對損害賠償的規定差別太大,而《公約》是目前國際上用于調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最重要的一部國際公約,我國也早已加入該公約,對《公約》的條款更加熟悉。因此以《公約》為準據法解決損害賠償問題能夠盡量與貿易伙伴達成一致,減少糾紛可能性,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但是訂立合同時注意,《公約》中對于損害賠償的時間、地點、非金錢損失賠償、損益相抵原則規定不明確,尤其是損益相抵原則在國際貿易中非常實用,所以如果適用《公約》,合同當事人要在合同中對于《公約》中未規定的重要事項予以明確規定。因此訂立合同時要選擇對自身有利的法律來規定損害賠償條款。
違約金數值由雙方協商確定,首先,合同中規定的違約金數額要根據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數額來定,約定的違約金不能背離該損失數額;其次,當合同中規定的違約金數額低于損害方的實際損失的,被損害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而合同中規定的違約金數額過分高于被損害方的實際損失的,損害方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而一般高于實際損失則無權請求減少。違約金是一種違約責任方式,不必進行先行交付⑤。實踐中在違約金問題上經常出現糾紛,常有用違約金進行欺詐的案例,因此出口方簽訂合同違約金條款時應注意對方的履約能力,履約期限以及要有防范利用違約金欺詐的意識。
(四)選擇恰當的糾紛解決途徑
當出現國際貿易糾紛時,應當按照合同預先約定的途徑予以解決,合同中通常約定的方式是仲裁和訴訟。實踐中仲裁常見風險點主要集中在模棱兩可的仲裁協議中,貿易糾紛分歧較大,無法調解也不適用于仲裁,那么貿易方通常會提起訴訟。
仲裁和訴訟各有一定利弊,其實通常來說關鍵看我方企業在對方國家有無資產,如果我方企業在對方國家沒有資產,對方企業在我國有資產則選擇訴訟,便于在我國法院提起訴訟并執行財產,對我方當事人有利,否則一般選擇仲裁。只是在實際工作中應對仲裁和訴訟的應用加以區分,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仲裁或訴訟,從利于解決合同糾紛,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對預見風險進行有效防范,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發展。
(五)簽訂合同保值條款
由于國際市場價格并非一成不變,加之貿易國的法令、動亂、罷工等意外事件的影響,使得合同不能按照規定履行。規避此類風險,需要在合同中對容易發生變故的風險點做出事前約定,簽訂合同保值條款。如為了應對匯率變化問題,簽訂合同時應注明如果計價貨幣的匯率發生重大變化,當變動值超過合同總標的額的一定比例時,應該以匯率變動幅度的一定比例來重新調整合同價格,從而使交易雙方共同分擔匯率變動而產生的風險。或者訂立合同時雙方協商選定幾種參照貨幣作為保值貨幣避免外匯風險的發生。如果貿易國局勢動蕩,應該盡量在合同中約定因政府更迭、法令變更等原因導致的損失,相對方可以免責;總之雙方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盡量詳細規定,規避可能面對的各種合同風險。
(六)巧妙選擇付款方式
國際貿易中對于貿易雙方尤其是出口方而言經常面臨無法收匯的困境,所以合同中應該選擇合適的付款方式避免難以收匯的風險。國際貿易中普遍采用的匯款方式是信用證和托收。
信用證雖是銀行信用,與托收相比理論上更安全可靠一些,但實際業務中并非如此。托收與信用證相比,托收中雖然出口人面臨的信用風險較大,但出口方可以通過對交易對象的謹慎選擇、對成交金額的控制、投保出口信用險等措施來降低或規避風險,但信用證中雖然可以通過指定交易對象、提高知識技能等措施控制某些風險,但對單證不符或者信用證軟條款的風險卻難以應對。而且信用證對合同當事人的知識技能要求很高,需要熟知《UCP》⑥等國際貿易慣例規則,并且需要熟練運用于實踐。所以在簽訂合同時,如果雙方當事人是初次交易,可以使用信用證,因為信用證較好地實現了賣方獲得付款與買方獲得合同要求的貨物這兩種對立需求之間的平衡,若貿易雙方不是互相了解則可使用信用證。但是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是頻繁交易的貿易伙伴,對對方的資信、企業生產能力相對了解則可以選擇托收的方式。因為信用證的開證、交單、審單等流程繁多,操作復雜而且費用高,極其容易發生糾紛,并非有十足的保障。
①周曉磊.淺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69條——對我國<合同法>的啟示.法制與社會,2011(3).
②<公約>第69條共三款:(1)在不屬于第六十七條和第六十八條規定的情況下,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或如果買方不在適當時間內這樣做,則從貨物交給他處置但他不收取貨物從而違反合同時起.(2)但是,如果買方有義務在賣方營業地以外的某一地點接收貨物,當交貨時間已到而買方知道貨物已在該地點交給他處置時,風險方始移轉.(3)如果合同指的是當時未加識別的貨物,則這些貨物在未清楚注明有關合同以前,不得視為已交給買方處置.
③<合同法>第143條規定: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④<合同法>第146條規定:出賣人按照約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將標的物置于交付地點,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
一、文化風險的根源
國際貿易中的“文化風險”概念旨在說明文化這一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給企業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帶來損失的可能。也就是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因不同的社會習慣而存在的產品市場差異,使人們難以預測哪種產品會在外國市場上受歡迎,哪些商品會得到當地國的抵制。為此,文化風險直接作用于出易中的商品和商品貿易中的目標市場。
如果文化差異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將會沿著文化差異、文化沖突、文化風險、這一路徑產生文化風險,從而可能導致貿易公司運作的低效率,對貿易雙方產生破壞性影響。文化風險的根源是文化差異,并表現在三個層級上。首先,國家的主導文化對國際商務影響最大,不但影響商業交易的語言,還影響交易的性質與種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存在不同的行為方式,經常表現為:價值觀差異、種族優越感與種族歧視、對文化符號系統理解差異、政治文化的不同導向,以及不恰當地運用管理習慣。其次,文化風險還源于不同國家不同公司間不同的企業文化差異。企業文化是國家文化的反映,影響組織的各個方面,指導日常的商業交往。包括經理如何選拔與提升雇員、如何領導和激勵下屬、如何構造組織、如何選擇和制定戰略以及如何與其他商人談判等。再次,公司內部員工來自不同國家,他們身上都有本國文化的印記,組織中個體文化差異也會帶來文化風險。
二、文化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諾斯指出:“傳統的主流經濟學理論一直忽略了制度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在那里,制度至多是經濟增長的既定前提,而不是原因。”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作為經濟增長既定前提的制度包括兩種:一是正式制度,即政治政策、經濟規則、契約等人們有意識創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二就是非正式制度。所謂非正式制度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會認可的一系列約束,包括價值觀念與風俗信仰、倫理道德、意識形態等。這些因素都可以統稱為“文化”。在制度對貿易體制的作用中,正式制度當然占據主要地位,但是非正式制度也是貿易活動賴以進行的影響因素,它通過對人的行為選擇和激勵的作用,以及對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約,對國際貿易的發展也產生著重大影響。文化因素就是作為這么一項非正式制度影響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的。作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價值觀念與風俗信仰
價值觀念是人們對一事物的總體看法和評價,是人們基本的信念和判斷,這種評價或判斷勢必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選擇,從而影響人們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比如人們對生命存在意義上的看法中,認為平和安順為好的人追求安靜、保守的生活方式,對新潮事物和產品不感興趣;而認為轟轟烈烈才不枉人生的人則追求有刺激的生活方式和時尚產品。前者看重歸屬感,后者追逐成就或權力。由此推斷,以前者為主流價值觀念的國家,對外交流的欲望不會太強烈,人們對外來產品和服務不甚欣賞,所以不利于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而后者與之完全相反。
(二)倫理道德
道德通過教育和社會輿論等力量,使人們具有善與惡、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觀念,并逐漸形成一定的習慣和傳統,以指導和控制人們的行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及其對人的約束力都不同。以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為例來說,中國人倡導的“忠”、“義”、“孝”、“忍”、“穩”等觀念,在社會正常運行中對人們的行為有極大的規范作用,形成了東方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約束特征,這與西方建立在契約制度基礎上的社會文明有很大差別。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發展史的文明,所以法律在人們行為中的規范作用特別大,人們以為守法就是道德,即使一些很有人情味的東西,都以法律來規范,形成了法律約束的特征。順應道德觀念,利用道德約束展開貿易活動,對于外來者非常難,因為對不同地域道德觀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是極其艱難而漫長的。所以,各國不同的道德觀念對國際貿易無疑又是一個阻力。中國很多企業回避反傾銷訴訟,中國制造的很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取得應有的市場份額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而很多西方國家的產品在東方國家的滯銷則是由道德觀念的差異造成的。
三、降低國際貿易中文化風險的措施
面對這種無形的文化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進一步推動世界貿易的自由化發展,使世界各國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享受盡可能多的比較利益,靠一種文化完全地壓制或征服另一種文化是不可能的。消除文化因素對貿易不利影響的最有效方法是推動世界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協調配合、相互尊重和補充、雜交而成的多元文化綜合體,使文化因素對貿易的不利影響消失并推動貿易自由化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局面,以下一些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一)建立國際性文化交流
為了消除文化差異,最宏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國際性的文化交流組織和文化交流中心,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觀念、習慣、語言和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貿易阻礙。文化是有傳統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層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國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們不懈努力,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終究會到來。近期中國舉辦的幾次國際性的文化展覽盛況空前,充分說明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可以被人類所共賞的。通過這些文化展覽的成功舉辦,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了解一定會加深,更會增加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喜愛,最后帶動中國產品在世界貿易中銷量的上升。
(二)貿易策略與當地文化交融
國際貿易活動中最直接的主題就是企業,當一個企業有志于開拓一個擁有不同文化的市場展開貿易活動時,最為重要的就是其貿易策略的制定。企業在制定國際貿易策略的時候,應該注意與當地文化的融合。創造為當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使文化滲透其中,這是第一個步驟。然后是在整個經營設計過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環境要求進行創新,包括產品設計、定價、促銷和分銷等方面,既要創造出適合銷售國文化的產品,又要使定價的方式和程度為之接受,還要找到適合當地習慣的渠道,采取購買對象樂意接受的宣傳方式。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只有把他們都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破除壁壘的目的。
(三)文化交融的培訓與培養
為了與文化因素對貿易活動日益明顯的的影響保持同步,需要進行多種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訓,培養出推進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過文化融合促進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發展,關鍵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識和知識的管理人才的培養。為此,應當進行這樣一些方面的培訓:(1)文化理解的培訓。即介紹不同國家的人文狀況,了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制度法規等,并與本國的相應方面作比較,加深對國外文化的理解。(2)文化應用的培訓。讓被培訓者了解其他國家的價值觀、行為、態度,清楚他們的價值觀、行為、態度,清楚針對他們的價值觀應該采用的獎勵方式,并對當地的獎懲制度做出評價和改進的建議。(3)實地文化考察的培訓。派遣培訓人員到他們將來可能從事工作的國家進行實地的觀察和研究,使他們在與當地消費者的直接接觸中理解他們的文化,把握他們的動機。(4)相互交流的培訓。邀請不同文化背景的貿易管理者與被培訓人員進行適時的交流,并經常組織有國外工作經驗的經貿人員進行交流,互談感受,加深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偏好
關鍵詞:貿易增長方式 轉型 制度創新
一、制度安排制約外貿增長方式
一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形成不僅由該國的要素結構、科技及生產力發展水平、貿易政策導向等因素所決定,而且也受制度安排的制約。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諾斯、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在西方興起,他們通過把制度因素作為決定和影響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內生變量,考察了制度與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基于科斯所確立的交易成本和產權理論,以及諾斯強調制度因素變化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本文將制度分析法引入到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研究中。
(一)制約外貿增長方式的制度層面
諾斯將制度分為三個層次:正式約束制度、非正式約束制度和實施特征的制度。基于諾斯對于制度的理解,即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體化,可以把影響貿易的制度因素分為三類:正式約束制度,包括產權保護制度、法律規范程度等;經濟制度,包括貿易制度、貨幣制度、外資政策、金融政策等;企業運行制度,包括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企業研發機制、政府干預程度和工資政策等。另外,鑒于企業是國際貿易活動及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主體,將制約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制度因素分為兩個層面,即內生動力制度層面和外部督導制度層面。
1、內生動力制度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把國家作為貿易主體,忽視了微觀層面的企業行為,這對于一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型的研究是偏頗的,企業才是參與國際貿易并形成競爭優勢的主體。實現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從根本上是外貿企業的行為,是投資者對經濟利益的具體追求,涉及到外貿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可以說,影響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內生動力機制即是企業內生制度。內生動力機制反映了企業潛在的能量與現實行為之間的轉換過程和轉換效應,機制越完善,企業成功和發展的希望就越大。
企業內生動力制度涉及到政府干預程度、市場透明度、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企業研發投入機制和企業工資政策等。政府干預,一國政府對企業的干預會無形中加大企業的運行費用和交易商之間的交易費用。因此,政府干預越小,貿易額越大。另外,政府干預會扭曲企業內生動力機制,對于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會有負面的影響。對于市場透明度來說,如果一國市場透明度越低,獲取其市場信息所支付的交易費用越大,促成交易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至于工資政策,如果一國的工資水平由市場決定,則企業的交易費用就小,促成產品出口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外部督導制度
外部督導制度主要涉及到正式約束制度和經濟制度。
正式約束制度主要是指產權保護制度和法律規范程度。權責明確、清晰的產權保護制度和公允、規范的法律體系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更是國際投資及國際貿易的基本要求。產權制度是一種基礎性的制度,它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能幫助降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從而達到降低交易費用的目的。對于國際貿易來說,一國對財產保護的程度越高,產生貿易的可能性越大,對貿易的健康發展就越有促進作用。同樣,一國法律體系越完善,則越有利于交易和貿易的實現。建立健全約束制度體系,是實現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制度保障。
經濟制度包括貨幣制度、貿易制度、外資政策和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程度等。經濟制度的功能在于約束人的選擇、引導人的預期來減少經濟運行中的外部性和不確定性。其中,貨幣制度對外貿影響的主要變量是匯率,貨幣制度通過對外貿易傳導的機制也稱為匯率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對于對外貿易的影響雖然是深刻的,但是對于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推動性卻是間接的,作用有限。貿易制度是指貿易的組織形式、機構設置、管理權限、經營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表現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影響其進出口貿易的政策措施的總和,是一國政府在其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對外貿活動的方向,數量,規模,結構和效益所進行的一系列有組織的干預和調節行為。外資政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僅是為了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短缺,推動經濟增長,同時是為了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推動本土企業提高競爭力等。
(二)制度制約外貿增長方式的一般性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勞動力、資本、技術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技術可以轉移,資本可以轉移,勞動力也可以轉移,但制度因素卻無法轉移。制度安排作為重要的制約內因,與其他因素之間并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制度安排是通過作用于其他內因,從而對一國的對外貿易競爭優勢產生作用的。
1、制度啟動對外貿易
國際貿易遵循的是差價套利原則。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各國之間的市場差價越來越小,幾乎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然而,世界貿易卻仍以飛快的速度發展,究其原因是各國制度的差異。新制度經濟學的創立者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這個分析工具,用來解釋和比較不同制度的效率。在他看來交易成本的存在導致了制度的產生,制度的運作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即如果交易費用等于零,那么,一國的貿易發展并不受制度因素的影響。但是正的交易費用是常態,那么一國的制度結構就成為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諾斯在科斯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增長由制度啟動的命題。他通過調查得出制度與貿易產生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即制度越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貿易產生的可能性越大。他將制度經濟學真正引入到對貿易的研究中,并提出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里,交易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市場的有效性,而市場的有效性又依賴于制度環境,從而貿易的迅速發展離不開制度環境的改善。
關鍵詞:比較優勢理論;競爭優勢理論;關系
正確認識是進行科學實踐的前提。若不能正確地把握不同理論問的區別和聯系,在應用理論指導實踐時就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本文擬就比較優勢理論與競爭優勢理論的關系作一探討,以澄清某些認識誤區,使相關實踐活動獲得正確的導向。
一、比較優勢理論及其發展
比較優勢的思想發端于亞當·斯密。亞當·斯密在其代表作《國富論》第四篇第二章中提到不同國家生產商品的固有的或后天獲取的“自然優勢”(naturaladvantages)和交換的合理性。--之后,李嘉圖將亞當·斯密的絕對比較優勢思想發展為相對比較優勢思想,并將這種思想理論化和應用于國際貿易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較優勢理論的框架。按照李嘉圖的觀點,比較優勢,即不同國家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差異,該差異源自各國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差異,勞動生產率不同的國家根據相對優勢進行生產和交換,雙方均可獲利。
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看,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存在諸多局限性。其中最令人不滿的有兩點:一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僅涉及勞動力一種生產要素;二是該理論難以解釋多種要素存在情形下的比較優勢來源。對李嘉圖理論的不滿導致了貿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倍受關注的是赫克歇爾一俄林的“要素份額理論”。該理論構造了一個包含“兩個國家、兩種商品、兩種生產要素”的模型。該模型從要素稟賦結構差異及其所導致的要素相對價格的國際差異的角度探尋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得出了一個國家應出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國富有要素的產品,進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的結論。并指出,通過國際自由貿易可以使生產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過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可使“要素價格均等化”,并影響產業布局。
在赫克歇爾—俄林理論之后,貿易理論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數據收集和處理技術的進展,及由此而產生的對貿易理論進行實證檢驗的可能性。里昂惕夫發現,美國進口資本密集產品與出口勞動密集產品的狀況,與美國資本充裕而勞動稀缺的現實不符。這就是所謂的“里昂惕夫難題”。該難題的提出,使人們對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普適性產生了懷疑。為了對現實作出新的解釋,一些研究者引入人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對赫克歇爾—俄林理論進行改進,在更廣泛的基礎上揭示不同國家要素稟賦結構的差異。還有一些研究者試圖通過放棄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部分重要假設來構建“新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從以下兩個方向發展了比較優勢理論。
發展方向之一,放棄赫克歇爾—俄林理論關于規模收益不變的假定,研究規模收益遞增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指出一國的企業或者行業可能僅僅由于歷史或偶然的原因較早地進入某個產業,從而可以較早地擴大生產的規模,并利用規模經濟形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優勢。
發展方向之二,放棄赫克歇爾—俄林關于貿易參與國在獲得生產技術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國家的企業或產業獲得不同水平或內容的技術的可能性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技術可獲得性差異理論,既可以用來解釋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也可以用來解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就發達國家而言,即便兩個發達國家在開發技術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由于隨機性因素的影響,開發出來的具體技術也是存在差異的,且不同國家還可能專業化地開發不同產品或生產技術,因而,兩個國家的技術能力相同并不意味著最終產品相同,具有相同技術能力的國家仍然存在貿易的可能性。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而言,其研究結果是導致著名的產品或技術“生命周期”理論的產生。該理論認為,新的技術和產品一般是在發達國家首先開發成功的。當產品和技術趨向成熟并進入標準化階段時,產品的生產則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進行。與產品和技術的這種生命周期相適應,首先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新產品,其后則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輸出成熟的標準化的產品。至于為什么新的技術和產品總是首先在發達國家開發成功,研究者則一般從國家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予以解釋,認為,只有富裕國家才有可能支付得起昂貴且具有高失敗概率的研究和發展費用。按照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觀點,處于創新期的產品為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處于發展期的產品為技術資本密集型產品;處于成熟期的產品為資本與熟練勞動密集型產品;處于衰退期的產品為一般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變化,產品的產地也從技術創新的國家向其他國家轉移,由此決定了國際貿易的走向。研究者們還得出了以下結論: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最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消費者偏好與市場需求特征,當一國的廠商計劃進行跨國經營時,他們最有可能進行開發的市場首先應當是與本國收入水平相當的市場,從這個角度講,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間的貿易量應當是比較大的。
貿易理論的上述新進展與國際貿易發展的要求是相適應的。按照赫克歇爾一俄林理論,國際貿易應當主要在要素稟賦結構相差較大的國家間進行。然而,20世紀中期以來的國際貿易的發展狀況卻是要素稟賦結構相似的國家(地區)間的貿易——主要是發達國家間的貿易占有國際貿易的主要份額。新貿易理論為國際貿易的這種新的發展動向提供了解釋。二、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
競爭優勢理論的系統構筑者是邁克爾·波特。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相繼出版了其著名的競爭3部曲:《競爭戰略》(Competitive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Advantage)和《國家競爭優勢》(TheCompetitiveAdvantage0fNations)。三部著作一脈相承,自成體系,成為現代管理學界的權威論著。《競爭戰略》,運用作用于一個產業的5種競爭力模型。確定了分析產業及其對手的理論框架,提出了獲取競爭優勢的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標集中戰略(Focus)。《競爭優勢》采用價值鏈分析方法,論述了企業如何獲取競爭優勢的方法和途徑。《國家競爭優勢》,利用所構建的“鉆石體系”模型,探討了國家、州(省)與其他地理區域如何取得持久競爭力的問題。波特認為自己所提出的競爭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的區別在于:后者集中在宏觀經濟政策(政府預算赤字、貨幣政策、市場開放或民營化)或勞動力、自然資源、資本等生產要素方面;前者則突出強調主要根植于商業環境的地點競爭力,認為勞工、資本和自然資源并不能決定繁榮,因為取得這些資源并非難事,競爭力來自企業以當地的資源生產出更具價值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力,生產力的提高則離不開國家和區域的競爭環境。他所構筑的“鉆石體系”模型,從“生產要素條件”、“需求條件”、“戰略與競爭背景”、“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等4個方面探索了競爭力的來源、變化及其對政府與企業的意義。
三、比較優勢理論與競爭優勢理論關系辨析
目前,有關比較優勢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關系的認識存在兩種極端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比較優勢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不相容,只能擇其一。另一種觀點認為,比較優勢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不存在本質的區別,只是采用了不同稱謂。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均有片面性,比較優勢理論與競爭優勢理論分別隸屬于經濟學與管理學兩大學科,二者既相對獨立,也相互聯系。
1、兩種理論相對獨立波特明確指出,其研究的領域是管理學而不是經濟學,給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學家而不是經濟學家。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本質區別在于,經濟學致力于解釋經濟現象,揭示經濟規律,是一門認識世界的學科;管理學致力于提供實現預期經濟目的的途徑和方法,是一門改造世界的學科。雖然經濟學和管理學呈現出交織發展的特點,但仍存在較為清晰的邊界。
第一,理論基點不同。比較優勢理論的基點是交換和貿易,競爭優勢理論的基點是競爭。盡管比較優勢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先于競爭優勢理論,但二者在邏輯上并不存在嚴格的前后相繼的關系。波特雖然提及比較優勢理論在探討競爭力問題中的應用,但并未基于比較優勢理論建立競爭優勢理論,而是另辟蹊徑,對比較優勢理論所未涉及到的植根于商業環境的地點競爭力進行了系統研究。
第二,作用目標不同。作為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從歷史的、客觀的角度,對已經發生的國際貿易及相關的經濟現象做出解釋、分析和判斷,為預測國際貿易發展趨勢,選擇合理的國際貿易模式提供科學依據。作為戰略管理理論基礎的競爭優勢理論,則是從價值創造的角度,致力于為經濟行為主體做出合乎價值取向的決策、設計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作用目標不同,理論體系框架及其應用范圍也必然有所不同。
第三,發展路徑不同。作為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從“絕對比較優勢”到“相對比較優勢”、從“外生變量”到“內生變量”、從“靜態研究”到“動態研究”的歷程。作為戰略管理理論基礎的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則經歷了從企業微觀層面向產業中觀層面乃至國家宏觀層面的歷程。
一、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是指跨國公司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之間,以及國外子公司與第三國同系子公司之間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貿易活動。跨國公司為了達到降低交易成本,回避風險,協調公司內部關系等目的,進行內部貿易。在內部交易給跨國公司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對國際貿易產生了影響。
1.內部貿易的正面影響(1)內部貿易擴大國際分工跨國公司內部貿易依據不同國家地區要素的比較優勢,將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這使得生產分工更加精細化,主要體現在某個國家或某個企業只生產某種產品的一個小部件甚至只是該產品的某一生產工序。同時,這種配置擴大了協作在全球的范圍。例如,提供蘋果公司iPhone的零件供應廠商來自13個國家地區,這13個協作的國家跨越了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供應廠商數目最多的是中國,有349家;位列第二的是日本,139家;而美國廠商排在第三位,只有60家。跨國公司為了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在全球各個地區設立生產點。無論是垂直型經濟分工或水平型經濟分工還是混合型經濟分工,它們都加快了國際生產的專業化與協作化發展,擴大了國際分工。(2)內部貿易推動技術貿易二戰以來,跨國公司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全球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生產工藝基本都掌握在跨國公司的手里。為了防止公司的技術產品在公司外部交易時,被競爭對手抄襲而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的發生,貿易內部化就顯得很有意義。據統計,發達國家的500家大型跨國公司壟斷了工業發達國家生產技術的90%,國際技術貿易的75%,而其中70%-80%屬于內部貿易。內部貿易可以讓技術貿易發生在公司內部,防止那些優勢技術擴散出去,從而獲得高于技術本身價值的效益,創造巨額利潤,增強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優勢和競爭力。跨國公司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保持技術優勢,往往會讓新技術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在公司內部流動,產生高收益。這將促使跨國公司不斷開發新高技術,推動技術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3)內部貿易優化商品結構內部貿易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初級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下降,從1937年的63.3%降至1960年的45%,再到2003年的20.5%。另一方面,制成品和中間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上升,從1937年的36.7%升至1960年的55%,再到2003年的79.5%。東道國為了維護自然資源迫使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內容發生改變,退出某些初級產品的生產加工部門,轉向勞動、資源密集型的制造部門。而且隨著跨國公司生產技術的提高,開發出新型材料來代替初級產品的進出口而在公司內部流動,降低了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同時增加了制成品和中間產品的比重。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內容的改變及技術的進步減少了初級產品的進出口,增加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的制成品和中間產品的生產貿易,從而使得國際貿易商品結構高級化,優化了商品結構。
2.內部貿易的負面影響(1)內部貿易影響自由競爭跨國公司為了企業利益,通過內部貿易采取轉移價格。當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進行產品、技術、服務等貿易時,有意地調節價格以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原則下的市場價格進行交易,以此達到獲利的目的。但是,這種行為會對國際市場價格機制造成不小的破壞作用,影響國際市場價格與供求之間的關系。而且,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傳統的國際貿易的國別市場界限消失,形成一種封閉的貿易市場,隨意定價,排擠競爭對手,造成外部市場扭曲。這些都不利于市場自由競爭。(2)內部貿易損害東道國利益跨國公司通過內部貿易采取轉移價格避免在商品進出口時遇到關稅壁壘以及減少所需上交的稅費,這不僅影響了市場自由競爭,也對東道國產生了負面影響。比如,母公司與在東道國的子公司進行貿易時,母公司會對設有高關稅國家的子公司以極低的價格發貨,減少所需繳納的關稅,降低進口成本,以此來增加子公司的利潤,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雖然,轉移價格有利于跨國公司獲利,但是,這會減少東道國應有的稅收收入,不利于東道國的公司經營。根據相關部門數據顯示,中國境內的外資企業虧損比重高達40%以上,有些地區甚至達到75%,因此許多合資企業的中方無利可分,甚至連年虧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內部貿易進行高進低出的轉移價格會損害東道國的利益,不利于國際貿易的長期發展。除此之外,有些跨國公司為了母國的利益,將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項目設立在東道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了東道國生態破壞及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因此,內部貿易讓東道國在制定外貿政策時顯得更加左右為難,東道國即希望通過跨國公司帶動國內企業的發展,但又不得不面對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轉移價格及自然破壞帶來的損失,而限制外資投入國內。
二、應對內部貿易負面影響的措施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也能阻礙國際貿易發展。我們應該揚長避短,放大正面影響,并針對內部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
1.監控跨國公司轉移價格轉移價格雖然有利于跨國公司,但是它會破壞市場價格機制,影響自由競爭,損害東道國的利益,因此監控跨國公司轉移價格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多數跨國公司屬于發達國家,吃虧的東道國為發展中國家,而大多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發展并不久,缺乏相關的信息和經驗,因此要管制跨國公司轉移價格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當前發展中國家首要任務應該是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跨國公司信息庫,開展國際稅務合作。有關部門應及時采集、統計、更新境內跨國公司會計信息數據和國際市場行情及相關國家的稅率情況,加強對外資企業財務報表的審核。一旦發現問題,便可以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
2.增強本國自身實力面對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給東道國帶來的種種不利,東道國首先應該增強本國自身的實力。一方面,東道國可以加入像WTO這樣的國際性貿易組織,或者與有關國家加強合作。以此來提升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強自身實力。另一方面,東道國應該結合基本國情實施有利于本國企業發展的宏觀政策和貿易條件,增加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 產業內貿易 IIT指數 競爭優勢
按照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在實踐中各國都是專業化的生產某些產品,用以交換不能生產或生產成本較高的產品,其國際貿易格局表現為初級產品和工業品的相互貿易,尤其以發展中國家的初級產品和發達國家的工業制成品之間的貿易模式為主。一國不可能既生產某種產品又出口該種產品,然而現實卻是資源稟賦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相似產品的貿易現象日趨頻繁,并且占各國的貿易總額比重逐年上升。對這一貿易現象的原因、特點、性質等的研究稱之為產業內貿易理論。
一、產業內貿易
所謂產業內貿易是相同產業內具有較為嚴密的生產替代和消費替代關系的產品進出動又稱雙向貿易。產業內貿易包括標準化產品的貿易和差異性貿易。大多數的產業內貿易發生在差異化產品之間。
首先,產品的異質性是產業內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貿易的基礎。產品的異質性表現在多方面既可以是產品質量、內在結構、包裝的不同,也可以僅僅是商標的不同。產品的差異分為水平差異、垂直差異和技術差異三種類型,三者具有共同的特點即產品的消費需求偏好的多樣性。
其次,規模經濟是解釋產業內貿易的另一主要原因。規模收益遞增性是產業內貿易利益的來源。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生產產品差異的同類產品,由于存在規模經濟 ,因此廠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二、我國產業內貿易的現狀
產業內貿易在貿易中所占的地位可以用格魯伯――勞埃德的產業內貿易指數IIT來衡量。IIT是用來表示產業內貿易在貿易中所占的比重。IIT=1-X-M/X+M X、M分別是某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0<=IIT <=1,IIT數值越接近于1,則表示產業內貿易水平越高。當IIT=1時,所有的貿易均表現為產業內貿易。
近些年來,我國有的產業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發展迅速。這兩類產品的IIT都比較高,說明我國該類產業的產業內貿易水平有大幅提高。2002年我國機電產品IIT為0.99,高新技術產品IIT為0.90。2005年機電產品和高新產品的IIT分別為0.90和0.95。這些數字表明我國在某些產業領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然而情況并非總是如此樂觀。2001年谷物和谷物粉的IIT為070。棉、紡織品為0.71。石油為0.21.塑料制品為0.35。可以看出,我國產業內貿易發展不平衡,農產品和棉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頂梁柱。而原油、塑料制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則低下,最為嚴重的是他們的IIT都小于0.5,說明這些行業的產業內貿易水平十分低下。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產業內貿易水平仍比較低,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產品涉及的范圍狹窄、產品種類單調,產業內貿易的結構扭曲。我國以產業間貿易為主的貿易模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貿易對象仍然是以那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貿易結構扭曲。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某些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我們應認識到我國制成品產業摻入了很多水分。因為我國的制成品如高新產品貿易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直接投資加工引起的,他們在中國制造產品用以海外銷售,從表面上看它提高了中國的產業內貿易水平,然而實際上中國只是作為中轉站獲取了很少的加工費。這種貿易是“嵌入式”的而非中國“原生的”的,它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貿易模式。因此當務之急是在對影響產業內貿易因素分析的基礎之上,如何提高我國的產業內貿易水平。
由于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水平直接取決于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成為該水平提高的關鍵所在。提高企業的動態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相當于提高產業內貿易水平。筆者根據影響產業內貿易水平的因素提出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幾點建議:
三、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建議
1.研究和開發差異化細致的產品和服務
產品的差異化的內涵相當的廣泛,除了產品的檔次、質量、款式、顏色等方面的差別外還包括諸如廣告、包裝、售后服務,以及人們的主觀意識上的差別。這些差別增加了產品出口的附加值,是產業內貿易發展的原動力。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產業內貿易均發生在差異化較為細致的產品類別中。因此我國的企業應在生產和流通各環節中盡可能的實現差異化,這對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比較優勢,進而對提高我國的產業內貿易水平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企業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倡導消費的個性化
在我國消費者對差異化產品的消費需求偏好較低,這成為中國發展產業內貿易的阻礙。企業應通過廣告等媒體工具向廣大的消費者詳細地介紹產品的性能、質量等細節問題,培養消費者追求新事物、嘗試新體驗、追求個性化的消費理念。企業本身在研發和生產領域中不斷開發具有細膩差異化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消費動態需求和超前需求。
3.企業內部應實行創新機制和“水平分工”機制,擴大水平型和技術型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在我國產業內貿易額較低,究其原因在于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水平差異和技術差異產品貿易額較低。因此企業的任務是盡快完善企業內部“水平分工”和實行創新機制。這一建議對制造業尤為重要。制造業在產業內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水平型和技術型產品又是制造業產業內貿易的支柱產品,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企業必須在水平和技術型產品中實行細致的內部水平分工和創新機制,開發符合國際市場消費偏好的水平的技術型產品,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打造中國名牌,并以此品牌作為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獲取較大國際市場份額的通行證。
參考文獻:
[1]強永昌:產業內貿易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黃曉鳳(1965-),女,湖南洞口人,廣東商學院縣域經濟研究所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
摘要:世界各國產業結構在形成整體性演進中,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農業及高利潤產業,呈現了動態上同構的加速趨勢。產業結構的同構引發了市場上的激烈競爭,致使各國之間的國際貿易摩擦風起云涌。解決國際貿易摩擦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全球范圍內構建結構互補、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交織并存的國分工網絡體系。
關鍵詞:產業趨同;國際貿易摩擦;形成機理;化解路徑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08)11-0060-06 收稿日期:2008-08-31
一、引言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具有強烈的沖撞與協調、競爭與合作的博弈特征。在這場博弈中,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發生:紡織品、農產品、汽車、半導體……貿易摩擦此起彼伏,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產業政策、匯率政策……貿易摩擦已經蔓延到眾多領域,美日歐、中日韓……摩擦對象遍及世界各國,貿易摩擦的發生,影響了各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究國際貿易摩擦發生的主導原因以及尋找最優路徑化解貿易摩擦,實現各貿易方的正和博弈成為各國面臨的重大課題。
從國際貿易摩擦理論發展的軌跡來看,已有貿易摩擦文獻研究主要包括國際貿易摩擦的微觀分析、宏觀分析、政治和制度分析等。Sturm(2006)等人從微觀角度分別對不完全和完全競爭市場的國際貿易摩擦問題進行了探討;Blanchard(1985)等學者從有關貿易收支和經常收支不平衡等宏觀層次對貿易摩擦問題進行了研究:Orossman and Helpman(1995)、谷克鑒(2003)等人采用貿易政治經濟學的方法,運用動態博弈框架,分析國家間如何由自由貿易發展為貿易摩擦的內生政治決定過程:余炳雕和胡方(2005)等人強調經濟制度的缺陷有可能導致國際貿易摩擦。
現有的這些理論特別強調資源配置、財政收支、匯率變動、利益集團等因素的作用,認為國際貿易摩擦起源于以上諸多因素,這顯然是正確的觀點;同時研究了可供操作的解決貿易摩擦的方法,能夠給予我們以豐富的啟示。但是也具有缺陷,主要表現為:忽視了從國際貿易產生的前提――產業分工來分析。已有理論基本上囿于大衛?李嘉圖時代的完全社會分工貿易模型,而現在的時代與之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當今世界,由于科技內涵的單一性、科技模式的趨同以及愈演愈烈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以致在規模經濟顯著的鋼鐵、汽車等行業,在關乎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農業、國防科技工業以及能帶來高額利潤的高科技產業和其它行業,出現了國與國之間產業同構的現象,產業結構的趨同一方面加速了產業內貿易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市場競爭,引發了全球性的貿易大戰,如農產品貿易大戰、鋼鐵貿易大戰、紡織品貿易大戰等。而現時的貿易摩擦理論似乎對上述變化研究得不夠,因而也就未能為貿易摩擦的解決提供良方妙藥。
要想克服以上缺陷,解決烽火迭起的貿易摩擦,必須尋求一個較為完整的反映時代特征的理論體系。因此,本文試圖從產業結構的視角來研究國際貿易摩擦問題,希望能為避免和化解國際貿易摩擦提供有價值的分析。
二、產業的高效益性、戰略性與國際間產業結構的趨同分析
當今世界,各國為了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并確保國家的經濟安全,開始了在保護市場、爭奪資源以及在高利潤、戰略性產業等方面的激烈競爭和博弈行為。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使得各國之間產業結構的互補性減弱,加劇了各國產業結構的趨同。
為了簡化分析,我們以A、B兩國為例來說明產業的高收益性與國際間產業結構同構的結果。假設A、B兩國的資金是有限的,只能投資發展兩個產業中的一個,不妨設為生物產業和家電產業,并且假定生物產業利潤較高,家電產業利潤相對較低。同時假設A、B兩國生產的產品是無差異的,產量也相同,但是由于技術、成本不同,A、B兩國的比較優勢產業分別是生物產業和家電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每個國家知道自己發展某產業的成本、收益以及如何選擇但是他并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準確特征。于是,A、B兩國的博弈過程表現為如圖l所示的標準形式(表格內的符號分別表示A、B兩地在不同策略組合下可能的投資收益)。
在圖1所示的模型中存在兩個“納什均衡”:(生物產業家電產業)和(家電產業生物產業)。但在各自不知對方如何選擇時,局中人國家A和國家B都會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慮希望對方選擇利潤較低的家電產業,自己選擇利潤較高的生物產業,因此(生物產業生物產業)策略選擇出現的機會很大。證明過程如下:
設國家A以a的概率選擇生物產業,以1-a的概率選擇家電產業;國家B以B的概率選擇生物產業,以1-β的概率選擇家電產業。國家A的期望收益函數為:
E2(a,β)=12aβ+16a(1-β)+12β(1-a)+o((1-a)(1-β))
=16a+13β-17aβ
欲使maxE(a,β),一階最優正規方程:
以上分析表明,對高利潤產業,國家間進行重構的概率是最大的,如上面模型中策略組合(生物產業,生物產業)出現的概率為0.79,遠遠大于A、B兩國的其他策略組合。這也就解釋了國家間產業結構同構化的原因。例如:在現實國際經濟中,由于高科技產業的高利潤率、高普適性,在全球范圍內高科技產業結構就出現了趨同現象。并且發達國家目前的產業結構調整仍然圍繞著少數競爭激烈、邊際利潤高的高技術產業及其下游產業展開,這反過來又加速了國際間產業結構的趨同。據初步測算,從1994年到2007年美國與歐盟、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新技術產品相似性指數普遍較高,均在50以上,2007年美國與歐盟、日本達到了73.68和67.5的高水平,與加拿大也達到了52.6的水平,并且表現出很高的趨同速度,這說明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市場上,發達國家之間在世界上的競爭比較激烈。1994年至2007年,美國與中國、韓國、東盟高新技術產品相似性指數較弱,均低于50,但呈逐年上升趨勢。這說明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意味著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趨同程度正在增強。
高利潤產業由于它的重要經濟意義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產業,而有些產業盡管經濟利潤不高,但它對一個國家具有重要安全、戰略意義,因而也成為各國都關注的焦點,最為典型的就是農業。農業的戰略性表現在:首先,農業是基礎產業,它是工業原料和食品來源,關系到國家產業的健康發展和人們的衣食住行,是一國產業的基礎。農業的發達程度和農產品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全體公民的生活質量的高低,即使最發達的國家也從未放棄農業。因此,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其次,農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具有產品貢獻、要素貢獻、市場貢獻和外匯貢獻,農業的波動必將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波動,因此農產品對一個國家具有重要的安全與戰略意義,任何國家都不愿做一個農業對外依賴程度過大的國家,每個國家為了發展本國的農業就會為農業發展提供各種保護和支持政策,從而加劇了農產品結構的趨同程度。據測算,1994年至2007年美國與歐盟、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相似性指數均在55以上,與新興工業化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相似性指數也都較高,這表明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以致于農產品的進出口結構高度相似,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自2001年啟動的多哈回合至今未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談判遲遲未決,這足以說明農業在各個國家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產業結構的同構與國際貿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從理論上說。一旦國際間產業實現了靜態和動態的結構性互補,貿易往來中和則共贏,反之,國際間產業結構出現了靜態上的部分同構和動態上的不相匹配。貿易摩擦就不可避免。也就是說:產業結構的同構所導致的激烈的市場競爭是貿易摩擦產生的直接原因。由此可以推斷,即生產水平、產品結構越接近,生產的產品相互替代性越強的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越激烈,貿易摩擦就會越多;生產水平、產品結構差異越大,產品相互替代性越弱、互補性越強,國家間貿易摩擦就會相對較少。
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我們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劉文強等,2002)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國際貿易利益分配的模型,以此說明國際產業結構的同構是如何引發了國際貿易摩擦的。
四、動態結構性互補與國際貿易摩擦的避免
如前所述,當前世界各國產業結構在形成整體性演進中,由于靜態上的重構,不可避免地在國際貿易中就表現為摩擦迭起,無法實現國際貿易的正和博弈。為此,客觀上需要各國進行產業政策的協調、構建結構互補的國際分工網絡體系、共同協調國際分工。
(一)結構性優勢互補與國際貿易的互利互惠
解決國際貿易摩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避免產業結構的重構、各國將生產要素轉移到最有優勢的產業,在資源條件一定的條件下,通過結構效率和結構性增長獲得利益最大化。同時,開放國內市場,給別的國家騰出放棄生產的那么一部分市場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本國得到強化、同時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更高的附加值,別的國家在獲得一定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缺,實現了市場共享和利益共贏。下面以一具體的例子來闡釋國與國之間互補性分工與國際貿易利益沖突的避免。
假設A、B兩個國家各有5個單位的生產要素。按各20%的比例分別投向半導體、生物制品、飛機、汽車、紡織品五個產業,在兩國貿易發生以前,每個國家對每一個產業投入均等的1個單位的生產要素,由于兩國在不同產業的生產效率不一樣,各個產業帶來的收益也就不一樣,見表1,2:
按照效率原則,A國如果將低效率的鋼鐵、紡織品產業的生產要素轉移到效率較高的半導體和生物制品產業,這時,半導體和生物制品產業收益隨著生產要素增加1倍,收益也增加1倍。A國的收益總量將達到21個單位,比原先增加7個單位。B國低效率的半導體和生物制品產業的生產要素轉移到效率較高的紡織品和鋼鐵產業,收益總量將達到16個單位,比原先增個5個單位。考慮到消費的全面性和不可或缺性,A國需要從B國進口鋼鐵和紡織品各1個單位,要從收益總量中扣除2個單位,還剩19個單位,但仍比原來的14個單位多5個單位;B國同樣要從A國進口半導體和生物制品產業的產品,需要從收益總量中扣除2個單位,還剩14個單位,但仍比原來的11個單位多3個單位。
A國和B國溢出的收益便是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利益。從總體上看,如果A、B兩國各自追求齊全型的產業結構,其結果必然是低收益和國際產業結構重構引致的貿易沖突,如果每一個國家都將生產要素從低收益產業轉向高收益產業,并且進口低收益產業的產品,會給雙方帶來收益的增加,從而避免貿易沖突的發生。
由上可見:“競爭可以是建設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即是建設性的時候,競爭也沒有合作那樣有利”(馬歇爾,1983)。“A國在競爭的零和博弈中為爭奪10個蘋果所獲得的最大利益是10個蘋果,但在高效率的結構互補的正和博弈中創造的可能是100個蘋果,A、B兩國獲得的利益都超過了10個蘋果”(季鑄,2004)。因此,從長期看,各國產業結構的“殘缺不全”和優勢互補,可以提高各國的收益,實現了正和博弈的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國際貿易利益沖突的發生。
(二)結構互補、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交織并存的國際分工網絡體系構建
以上分析表明:避免國際貿易摩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實現國際間產業結構的優勢互補,建立全球互動的國際分工體系。由于國際分工體系事實上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多邊、交叉疊加的立體結構,想準確精細地從理論上構建這樣一個互補型的體系是相當困難的,似乎不大可能,因此,在這里只能非常粗線條地用高度簡化的圖形加以描述。
假定整個世界長期處于和平時期,各國并無安全隱患,都以追求經濟增長和實現經濟發展為目標,這樣各國就沒有必要為了安全的考慮而建構一個齊全型的產業結構體系。并假設全球經濟大系統分解成以A國(美國)、B國(巴西)、c國(澳大利亞)、D國(埃及)、E國(日本)、F國(德國)六個核心國家為輻射中心的六大經濟圈(見圖2),圈內的核心國家為該圈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圈內除了核心國家外,還存在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其它國家,a1,a2,……an表示北美經濟圈的若干其它國家,b1b2,……bn,c1,c2,……cn,……類同含義。
六大圈各國的貿易利益通過建構一個全球互補性的產業結構體系而實現的,該體系中,全球經濟的互動關系,以核心國家為中心的產業結構之間相互依存是最主要的。這六個核心國家之間的分工向相互合作的“扁平狀互補、水平型分工”方向演進;即各核心國家根據自己的科技優勢和生產率優勢,各自發展不同的新興創造性知識密集型產業。如美國發展信息技術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日本則以新材料、新能源工業等為主導產業,德國則以光電子產業、環境高科技產業等為領航產業,澳大利亞、巴西就分別大力發展海洋科技產業和生命科學技術產業等,每一個核心國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地進行技術創新,占據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席之地。這樣,六大圈的核心國家之間就形成了
互補型的產業結構,他們各自出口自己的優勢產業的產品。進口自己劣勢產業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避免了高新技術產業的重構而引發的貿易摩擦,而且每一個國家的產業都獲得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高額的壟斷利潤,從而實現了貿易的共贏。
與此同時,各圈內核心國家與圈內其它國家(a1,a2,……an表示北美經濟圈的若干其它國家,b1,b2,……bn,c1,c2,……類同含義)之間,形成以垂直分工為主,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交織的連鎖型變動結構。即:核心國家重點發展最高附加值的創造性知識密集型產業,從而把一般技術密集型產業向圈內工業化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轉移,而這些國家又把資金密集型產業向其它國家轉移,從而形成以線性垂直分工為主的格局。但隨著圈內其它有些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也將在創造性知識密集型產業占有一定的比重,這樣,圈內核心國家與圈內其它部分國家也可以發展成水平分工關系,實現產業內的“產品差異化分工”、企業內的“生產工序型”分工以及研究開發方面的分工等。
六大圈的其它國家與本圈外的核心國家同樣存在著結構性的互補(如中美產業結構)和連鎖型變動的關系(如美英產業結構),但與本圈外的其它國家在結構聯系上則可能相對較弱。
總之,在該體系中,各國都將生產要素轉移到最有優勢的產業,同時,開放放棄生產的那一部分市場空間給別的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得到了一定的市場空間,于是就實現了市場的共享和利益的共贏。當然,圖2的描述是粗線條的,現實情況要復雜得多。但這一模型,直觀表現出了國際分工關系,為進一步的分析提供了一個思路。
五、結論和建議
國際貿易的相關論文范文一:茶企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法律防范措施
摘要: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理念日益重視,如今人們的飲茶需求得到進一步開發。當前茶葉進出口已經成為很多茶葉企業經營貿易過程中的常態化內容。但對部分中小新興茶葉企業來說,茶葉國際貿易是其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因此在整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危機并未得到妥善有效的解決。所以積極完善合作細節問題,體系化梳理合作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和危機,對茶葉企業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本文擬從茶葉企業國際貿易開展狀況入手,從而探索國際貿易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合同法律風險及相關防控思路。
關鍵詞:茶葉企業;國際貿易;合同風險;法律防控
隨著當前國際貿易環境競爭壓力日益加大,如今茶葉企業在參與國際進、出口貿易過程中,存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其中存在的法律風險。這主要是由于多數茶葉企業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控機制,因此其在合同洽談、合同簽訂、合同履約等多個環節中,往往存在對合作的主要細節把控不到位,合同內容體系不夠嚴謹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造成相關法律糾紛等相關事件的產生。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構建全面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而做好風險把控工作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要求,這一內容就包括合作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1茶葉企業國際貿易開展狀況分析
事實上,我國在茶葉國際貿易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且種植面積最大的茶葉的原產地國家,在世界上茶葉貿易交易中,無論是交易價格,還是茶葉類型,我國茶葉企業都具有一定話語權。一直以來,我國在世界茶葉貿易交易中都極具競爭優勢,因此想要充分了解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合同風險,就必須對我國茶葉國際貿易狀況進行深入分析,通過了解其具體狀況,結合相關貿易類型,從而為有效分析其潛在風險提供基礎和幫助。
1.1我國茶葉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基本狀況分析
一直以來,我國茶葉企業在世界茶葉貿易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21世紀以來,隨著其他茶葉生產國家不斷發展,我國茶葉出口總量和總額受到影響,在茶葉貿易總量和增長速度上出現明顯下滑,我國茶葉貿易不僅發展緩慢,而且受其他產茶國家沖擊進一步加強。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建設日趨成熟,如今我們在確保現有市場份額基礎上,以茶葉品質提升為突破口,有效提升茶葉生產過程中的科技水平含量,從而提升我國茶葉企業在國家貿易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國際茶葉貿易市場情況看,目前肯尼亞、斯里蘭卡等新型茶葉國家更具優勢。
1.2我國茶葉貿易競爭力的特點分析
茶葉國際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有較大份額,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茶葉國際貿易的競爭力薄弱主要表現在:首先,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滑,其他茶葉產業國對我國茶葉生產沖擊力進一步加大。其次,我國茶葉產業科技含量低,生產落后問題進一步突出。再者,目前我國多數茶葉企業缺乏先進、完善的經營思路,其整體產品體系建設缺乏創新力和多元化,茶葉貿易缺乏持久張力。
1.3我國茶葉企業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及發展機遇分析
我國茶葉企業國際貿易中也存在一些優勢:首先,當前世界茶葉貿易的產品類型格局中,主要有綠茶、紅茶,雖然在紅茶貿易上優勢不足,但在綠茶國際貿易中,我國有一批具有豐富品質、成熟品牌體系的綠茶企業。正是基于這一優勢,目前在國際綠茶市場中,我國有著極強的價格制定權和話語權。此外,我國濃厚的茶文化,也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茶葉貿易市場中的獨有競爭力,而茶文化在與茶葉貿易緊密結合的過程,也充分展示出了我國茶文化強大的輸出實力和內涵價值。目前我國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有所弱化,在全球市場融合、發展程度不斷提升的今天,我國茶葉企業的國際貿易競爭力大受影響。然而機遇歷來都是與挑戰并存的,因此我國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競爭力水平提升也處在一定機遇期。隨著茶葉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國家相關政策的傾斜和扶持、人們品茶需求量進一步擴大等等一系列積極因素都為茶葉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而我國有著茶葉生長的良好基礎,因此只要我們注重提升茶葉產品品質,豐富發展茶葉產品結構體系,就一定能為整個茶葉產業國際貿易競爭力提升提供重要基礎。隨著國際茶葉貿易市場開放程度日益提高,當前只要我們能抓住重大發展機遇期,就一定能為我國茶葉貿易競爭力提升尋求到機遇。
2茶葉企業國際貿易各個環節中的合同風險表現
在茶葉國際貿易中,中國的茶葉企業往往占有一席之地。而茶葉企業在參與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通常需要簽訂相關合同。通過合同簽訂,從而對買賣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有效約定,也對整個交易過程進行了有效的法律約束。茶葉企業在茶葉交易過程中,往往需要提前預定產品,這與茶葉企業多為產品導向型企業有很大關系,因此茶葉企業在參與國際貿易過程中,往往需要簽訂相關法律合同,而在這些合同中,就會存在一定法律風險,包括在商務洽談過程中應該注重的風險、合同簽訂過程中潛在的風險以及合同履約執行過程中潛在的風險等等。
2.1洽談合同過程中的存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思路
合作的基礎是雙方具有共同利益點,通過雙方利益置換,從而達到雙方利益共贏。因此在合作初期,雙方需要反復洽談、磋商相關合作意見和信息,而這些洽談的內容就成為雙方簽訂合同的有效參考,或者成為合同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合作雙方最終所簽訂的合同是其整個洽談過程中所形成的意見之和。事實上,在雙方合作洽談過程中,很少有一次洽談就達成最終合作意向的,都需要雙方進行不斷磋商,最終就合作事項達成一致看法,而在溝通過程中,就會通過一系列溝通方式進行交流和磋商,最終雙方交換意見完成后,就形成了正式的合作合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對雙方合作的信函和郵件等內容,進行妥善保存。要及時對雙方溝通信息進行更新和研究,確保雙方合作洽談內容能達到一致。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一旦與買方或者賣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就需要進一步洽談具體合作細節,而在這一過程中,茶葉企業必須慎重溝通合同的每一個細節和具體條款,并且給與對方準確答復。此外,針對雙方意見溝通信息也要進行有效保存。同時,在與對方洽談貿易過程中,針對涉及雙方合作利益的問題,必須據實回答,不能夸大,從而影響雙方后期實質性合作。比如買方提出某一茶葉的購買需求,茶葉企業必須從自身生產實力出發,不能盲目答應,既要合作誠信,同時也要合理、有效保護自身利益。
2.2簽訂合作合同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思路
在合作雙方達成一致合作意向后,雙方需要結合合作基礎文本,擬定具體的合作合同細則,并簽訂具體的合作合同。而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對合同的細節內容進行認真審理,不能出現疏忽。事實上,很多合同的違約問題,都是由于細節把控不到位所造成的,所以在簽訂正式合同時,必須對合同的細節和重要條款進行有效把控。在這一環節,需要充分注重三個方面的規范化,一是對相關合同術語的規范化應用。事實上,在國際貿易合作開展過程中,往往有一些專業術語,而這些專業術語都有著相應內涵,想要有效規避其風險,就必須對風險內容進行深度把控。其次是在付款方式的選擇。在國際貿易中,付款方式普遍使用的是直接匯款和信用證等方式,因此,茶葉企業必須對自身付款方式進行有效了解,從而避免因付款問題造成合同合作風險。最后,是出現問題之后,解決雙方爭議方式的具體選擇。無論是仲裁,還是提請訴訟,都盡量選擇合作雙方容易執行,且能夠對我國茶葉企業起到有效保護作用的方法。
2.3合同履約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思路
合同完成商談和簽訂后,最重要的過程是合同履約。在合同履約過程中,茶葉企業應該注重對合同履約條件的把控,同時針對雙方合作進程的具體實施情況予以及時更新。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把握兩大細節,一是對雙方具體合作條款的內容進行認真對照,并按照相關要求予以執行。比如在合同中,會對雙方貨物交付時間和相關進度予以約定,而茶葉企業就要結合這一要求,按照約定嚴格執行。此外,在貨款的收取上,也要及時予以跟進,當雙方合作過程中出現其他因素影響時,要及時上報雙方管理層,從而繼續決定合同執行情況。此外,是在茶葉交付和貨款收取過程中,要及時予以檢查,并及時給與對方反饋,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與對方溝通,驗證。
3結語
隨著全球國際貿易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積極參與到國際貿易活動當中。而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同時也有著最體系化的茶葉生產技術和最豐富的茶葉生產經驗,我國茶葉出口貿易歷史已逾千年,因此在整個茶葉國際貿易體系中,我國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到今天,我國在國際綠茶市場上也占據著重要位置,其對國際綠茶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話語權。結合長期以來的國際茶葉貿易實踐活動來看,茶葉企業要想在國際貿易過程中有效維護自身利益,就需要其在貿易活動過程中,注重對合同簽訂時的內容和與合同相關的各個細節進行認真研究,同時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合理把控,從而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防范合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不足。
參考文獻:
[1]潘秋香.企業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法律防控[J].法制世界,2013(6):151-154.
[2]柴瑋.從世界茶葉供需看中國茶業國際貿易[J].世界農業,2013(17):89-95.
[3]張蘭蘭.國際貿易中合同風險的防控[J].中國商貿,2014(12):185-189.
[4]張近情.中國棉花對國際貿易市場棉花價格影響[J].中國農業資源,2015(5):203-207.
[5]楊慧娟.中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需求與彈性[J].中國茶葉,2015(13):17-22.
國際貿易的相關論文范文二:國際貿易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探討
摘要:利用信息不對稱理論,從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方面分析國際貿易中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及表現,提出解決國際貿易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對策,以降低國際貿易的風險,促進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一、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由斯坦福大學的邁克爾斯彭斯(MichaelSpence)、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Akerlof)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三位經濟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們在信息不對稱市場分析方面做出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信息不對稱理論,并在2001年因此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期間,這一新的理論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把信息不對稱理論引人到市場經濟的相關領域,才使得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價值逐漸凸顯出來,目前該理論已經成為信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信息不對稱理論主要研究信息在相關交易過程中因信息的不對稱性分布而對交易行為和市場效率所產生的一系列影響。其基礎是人們信息獲取能力的不對稱性,從而導致某些信息參與人擁有另一些信息參與人不擁有的信息。信息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這是信息的基本特征。產生于人類社會實踐并在社會中交流傳遞的的信息的不均衡,我們稱其為信息不對稱現象,對于國際貿易而言,傳統貿易理論說明了企業走向市場的根本動因,從企業的視角來看,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從事國際貿易的根本動力,企業面向國際貿易市場,在充滿各種風險的國際市場,企業通常把防范風險放在第一位,把營利放在第二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企業通常對國際貿易市場信息掌握不充分,在充滿風險的市場環境中不能輕信客戶。另一方面,相對經驗成熟的企業雖然對貿易市場風險有足夠的認識,也采用了一些避免風險的工具和手段,但在開拓新興市場時也會面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貿易機會信息不充分、貿易合同執行不力等造成的利益流失,如果市場間沒有時間和距離等限制市場機會的壁壘,那么國際貿易量將急劇增加。
二、信息不對稱狀況產生的原因
1.信息不對稱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生成普遍非均衡性。從本質來看,任何信息都產生于一個局部的個體,因此信息不對稱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事物是運動的,信息會隨時反映事物的運動及其伴隨的一系列屬性。在該新信息通過一定的渠道傳輸給信宿之前,該信息相較于其他信息就有了一定的優越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不對稱性。由于新信息的產生是不停歇的,即是信息對稱性的產生是不停歇的,具有普遍性。
2.信息的海量增長導致了信息不對稱情況的發生。在當前社會信息化進程中,社會信息量,特別是科學知識類信息呈爆炸式增長。英國科學家詹姆斯馬丁曾預言:人類的科學知識在19世紀是50年增長一倍,20世紀中期是10年增長一倍,70年代5年增長一倍,80年代有專家估計每3年增加一倍,到了90年代,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00萬~400萬篇科技論文問世。在這樣一個信息量爆炸的時代,任何的個體或幾個都無法并且務必要獲取全部完整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推進,不同個體或機構上信息的占有量量差距會不斷加大,信息偏態分布在整個社會呈現加速擴張態勢。
3.信息占有方的壟斷優勢。在市場交易情況中,交易者占有越多的信息越處于有利的地位。因此,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信息占有方往往采用隱藏信息或向市場提供虛假信息等手段,使交易對方無法及時獲得交易所需的相關信息。在現實中,往往存在消費者或消息弱勢方在交易達成之后才掌握全部真實信息的狀況。
4.信息獲取的成本擴大了信息不對稱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即:富者擁有的信息越來越豐富,而貧者擁有的信息越來越貧瘠。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必然需要成本,這就要求人力、物力、財力等經濟資源的投入。這就形成了針對市場環境下部分交易者的信息對稱屏障,信息交易成本過高造成了交易一方的絕對劣勢。
三、國際貿易中信息不對稱的表現
1.國際貿易中的事前信息不對稱。相關貿易信息掌握的不對稱引發完成交易前產生逆向選擇,也就是使掌握信息相對較多的一方利用另一方對信息的無知來獲得額外利益。國際貿易中的多邊或雙邊貿易由于受到自然資源、地理位置、政治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國際貿易市場的統一存在很大的障礙。國際貿易中的逆向選擇問題通常表現為:一是利用廠商對海外市場不熟悉。不了解貿易對方信用狀況,偽造單據,發生國際貿易合同的逆向選擇;二是國際貿易欺詐犯罪分子以各種虛擬公司名義進行欺詐,產生利用貿易所在國管理漏洞的逆向選擇;三是在一國或者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時的逆向選擇,以不可抗拒的巨變為理由,貿易國拒絕承擔自己的責任。
2.國際貿易中的事后信息不對稱。事后信息不對稱狀況引發完成交易后發生道德風險。就是指簽訂合同的一方損害了另一方的利益,而受損的一方又無法加以確定。在國際貿易中,由于交易的雙方處在不同的信息儲備中,在交易發生前相互沒有關聯,缺乏互相公開的收益和成本,使得貿易雙方之間建立的互信機制很交易就被打破。在完成交易后買賣雙方都易出現道德風險問題。買方收到貨物后在不完全承擔利益風險時,會采取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自私行為,例如謊報收貨情況,暫不付款或惡意退貨,使賣方利益受損。賣方由于在信息占有上處于優勢,在完成合同后,可能發生以次充好,給賣方質量較低的同類商品代替原來買方所看到的商品。總之,買賣雙方占有信息的不對稱是產生道德風險的根本原因。
四、解決國際貿易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對策
信息不對稱直接導致了國際貿易中各種問題的出現,但這種狀況并不是不可逆轉的。要徹底減少國際貿易中的相關風險,就必須盡力實現貿易信息的對稱化。使國際貿易交易雙方在獲得成本最小化的信息,即做到信息的透明和公開。
1.強化信息傳遞技術。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實行電子化信息披露。這對于增強商務信息透明度、提高貿易信息傳播效率及弱化信息不對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從技術層面上講,首先,利用防火墻加強訪問控制。通過建立網絡通信過濾原理來鑒別、控制訪問,有效的提高國際貿易過程的安全性。其次,可采取實施數據加密技術。其作為防止國際貿易信息系統信息失真的基本控制技術,提高了國際貿易信息的安全性。第三,完善身份識別系統,控制訪客訪問,防止不擇手段竊取商業信息機密。通常有數字證書、簽名等身份識別技術。
2.信用量化與公開。信用量化是通過信用評級機構對信用指標體系和信用評價標準進行設計,提供一個簡單的、直觀的用于判斷對方信用狀況的標準。信用的公開和量化為相關信用的快速識別和判定提供了科學的條件,從而弱化交易風險,順應了國際貿易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
3.完善信用評價管理體系。商業信用是建立在產業價值鏈上的信用借貸,我們只有深入了解價值鏈,才能真正篩選出優秀的項目和企業,從而進行安穩的貿易和投資。現在許多國家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信息的可量化和公開透明為企業信用的識別和判斷提供了便利。標準的信用管理評價體系,可以對交易前期的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中期的債權保障和后期的賬款管理與追收進行系統的管理,從而科學有效地促進國際貿易中信息的對稱,把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也順應了現代貿易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
4.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從業人員素質對于解決國際貿易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來說至關重要。提高國際貿易從業者的信息意識、服務水平是消除國際貿易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主要對策。國際貿易活動程序復雜,技術性強,應該強調對工作的操作規范,同時加強外貿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只有從業者精通訂貨、單證、運翰、付款等貿易過程中相關環節的內容和程序,熟練掌握從各種信息源檢索、評價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才可能有效避開諸如距離和時間等限制市場機會的壁壘,從可控人力資源方面預防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產生。5.健全國際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將信息不對稱的風險降到最低。伴隨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海外投資、對外貿易、電子商務應用等國際經濟活動日益增加,跨國合同詐編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國際上,應締結雙邊、多邊條約,促進國際貿易遵循統一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在國內,借鑒其他國家控制貿易欺詐的立法經驗和已取得的成果,在貿易立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更,運用事前控制、事中阻止、事后懲戒等手段,加強了防范和治理國際貿易風險的力度。
參考文獻:
[1]孫國霞.基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J].現代情報,2007(3):159-163.
[2]胡美倫.從信息不對稱理論談我國國際貿易風險的防范與治理[J].理論探討,2006(6):84-86.
[3]房靜靜,苗向林.國際貿易市場信息不對稱及關系網問題探討[J].對外經貿,2014(10):26-27.
[4]葉艷鳴,劉金玲,金婷,谷曼.信息不對稱現象的成因分析[J].情報雜志,2007(04):92-93.
[關鍵詞]比較優勢理論新貿易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邏輯
一、關于比較優勢理論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來看,解釋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理論分析始于18世紀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匪姑埽ˋdamSmith)的絕對優勢論。亞當匪姑莧銜?各國存在生產技術上的差別,以及由此造成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4年后,大衛防羆甕跡―avidRicardo)在絕對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優勢論,認為比較成本才是國際分工的依據。
但比較優勢理論并沒有解釋一國為什么在出口特定產品時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對這個問題做了解答:如果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大于另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那么該經濟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另一個經濟則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最終完善了比較優勢理論,從此比較優勢論成為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人們把它寫進了教科書。現實中,除了歷史原因外,近300年來,中外學者,尤其是西方學者,都極力贊成和倡導這一理論,幾乎形成常識。
20世紀50年代俄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美國1947年的進出口商品要素(資本和勞力)結構對比分析,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美國出口商品中含有較少的資本和較多的勞動,而進口品中卻含有較多的資本和較少的勞動,這與要素稟賦理論所持有的觀點恰恰相反。后來,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國貿易商品結構的數據再次作了計算,結果仍然相似。其他學者也進行了這種驗證,證明了里昂惕夫之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關于新貿易理論
里昂惕夫之謎對要素稟賦理論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整個國際經濟學界。加上戰后國際貿易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如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比重的上升,發達國家之間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內貿易的迅速發展等等。這些現象是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所無法解釋的,上個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經濟學界陸續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技術差距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等等,其中新貿易理論又被人們認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集大成者。
新貿易理論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R.Krugman)。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在建立模型時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實際的假設,就是這些假設才導致了其對新的貿易現象無法做出解釋。如果改變其中的某個假定,就會導致不同的結論。所謂“新貿易理論”就是在改變了上述某些假設后形成的一系列理論觀點。新貿易理論的發展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理論假設上:(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將規模經濟引入國際貿易理論,經濟學家們就必須面對市場結構的問題。在產業組織理論產生以前,國際經濟學界對此無法突破。20世紀70年代后,產業組織理論蓬勃發展,從而為貿易理論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規模收益不變和完全競爭前提上的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使用國家之間在自然環境、技術、勞動生產率和要素稟賦等方面的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發生。由于貿易能改善雙方的資源配置狀況并使雙方的國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貿易是最佳的政策選擇。但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條件下,市場本身的運行處于一種“次優”的境界,這種次優的境界并不能保證潛在的收益一定能實現,適當的政府干預或許有可能改進市場的運行結果。新貿易理論認為一國可以憑借生產補貼、出口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謀求規模經濟的額外收益,并借此掠奪他人的市場和工業利潤。實施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經濟福利。這里貿易政策通過影響本國廠商及其競爭對于決策行為而產生轉移經濟租和擴大本國市場份額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許多寡頭競爭模型中戰略性行動——如投資于超額生產能力或研究和發展——相同的作用。因此,稱之為“戰略性貿易政策”。
新貿易理論雖然是作為對比較優勢理論“反叛者”的面目出現的,但仔細地研究會發現,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新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貿易理論的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下的2×2×2模型不過是新貿易理論J×N×M模型的一個特例。即使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新貿易理論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將規模經濟和壟斷產生的壟斷利潤,看成是“企業家才能”這種虛擬要素的報酬(這種假設不盡合理),那么貿易商品所體現的要素凈含量仍反映了國家間的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也就是說,是新貿易理論兼容了傳統貿易的正確結論,并有新的發展,但從本質上說,是將傳統貿易理論的相對要素稟賦原理修正為相對要素稟賦的規模經濟優勢原理。
其次,沒有否定比較利益原則。新貿易理論指出,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是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的來源不僅取決于國家大小和國家經濟規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產業的干預情況。在這一點上,新貿易理論強調了人的行為的重要性,這和當前的主流經濟學是相通的。換句話說,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是廣義的比較優勢。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繼承了自李嘉圖以來這個系列學說的特點,就是把作為國際市場上比較于其他國家的競爭條件視為既定的條件,通過發揮這個優勢來取得增值價值的貿易利益,新貿易理論的產品的異質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從需求方面反映了產業內不同交換在比較利益的實現條件,而在供給上產生比較利益的是規模經濟優勢。
所以,也有人將比較優勢的學說分為:以李嘉圖為代表的是“勞動耗費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俄林(BertilOhlin)為代表的“資源秉賦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規模經濟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上述理論雖說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有了革命的發展,但他們只是對現實中的某一個方面進行解釋,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設,所以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局限性。如新貿易理論指出規模經濟是企業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國家的公司會獲取這些優勢?在哪些產業?該理論認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歷史因素、偶發事件和過去政策的產物,這種解釋無法令人滿意。面對這些問題,實踐呼喚著更具統一性和說明性的理論的出現。
三、關于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了《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三本書,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波特的理論都是從企業的角度去考察競爭優勢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認為:“競爭實際上不是在國家之間而是在公司之間進行的。”“迄今為止,我還不曾看到哪個國家不擁有強大的公司卻能在全球經濟中進行競爭。”因此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實際上是從本國內部尋求影響優勢或者說導致某國出現某種規模經濟的原因。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思想體現在波特的“鉆石圖”中。
1.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個國家先天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級要素是指通過投資和發展而創造出來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練勞動者等。波特認為,在國際競爭中,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國要取得競爭優勢,其高級要素比基本要素更為重要。
2.國內需求。波特認為,擴大國內需求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3.相關支撐產業。相關支撐產業即為主導產業提供投入的國內產業,包括上游供給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波特認為,這是影響一國主導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波特認為外部環境與企業的競爭能力息息相關,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必須不斷更新產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激烈的競爭環境還迫使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5.政府的作用。政府對產業競爭優勢的實際作用是影響上述前四個方面的因素。政府對這四個要素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波特指出,一國政府所起的作用,雖然屬于輔助要素,但對國家整個競爭優勢的形成,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戰后西方經濟的復蘇,就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本、技術和市場容納力,而日本政府及時采取的產業結構、組織及技術政策,對于日本各時期主導產業的形成和及時轉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機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機會有時也會對一國的產業競爭優勢產生影響。其別重要的是:發明活動、技術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場和匯率的變化、世界或地區需求的高漲、外國政府的政治決策、戰爭等。由于這些偶然事件的發生,為那些能夠適應新形勢的國家的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供了機會。
另外,波特將一國優勢產業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生產要素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獲得優勢,這實際上是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一種表達,體現了新舊理論的繼承性;第二階段是投資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獲得和產業價值鏈的延續主要來源于資本要素,持續的資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設備,引進技術并提高人員素質;第三階段是創新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持續需要產業中整個價值鏈的創新,特別是要依靠企業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努力;第四階段可稱為財富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吃老本維持,創新的意愿及能力均下降,面臨著喪失競爭優勢的危險。這就提示人們,要居安思危,通過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來提高價值鏈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運。
四、貿易理論的邏輯
在眾多的貿易理論中,有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將眾多的流派結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結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現有的諸多國際貿易學說看上去雜亂無章、茫無頭緒,甚至相互沖突,但如果我們以波特的競爭優勢概念作為線索,以其競爭優勢理論作為框架,就可以將它們全都納入其中,建立一個邏輯嚴密、脈絡清楚的統一的國際貿易理論新體系。
首先比較優勢概念和競爭優勢概念存在著密切聯系。在李嘉圖的年代,經濟規模很小,幾乎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對于當時的經濟學家來說也確實意識不到規模經濟及不完全競爭,所以當時的比較優勢也就理所當然地能夠自然轉變為競爭優勢。換句話說,古典時代的比較優勢是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是原始狀態的競爭優勢。另外,根據波特的觀點,一國競爭優勢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是要素推動階段,此階段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一國在生產要素上擁有優勢。這種表述,與傳統比較優勢學說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較優勢蘊含于競爭優勢之中。我們可以把比較優勢學說看成是競爭優勢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初步展開、競爭優勢概念的初步闡述。同樣的新貿易理論的出現,并沒有脫離競爭優勢理論的框架。
在近代,由于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學家逐漸意識到了規模經濟的重要性,由于內部規模經濟必然會導致不完全競爭,所以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新貿易理論將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引入了國際貿易,論述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壟斷優勢是國際貿易發生的另一個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就是,古典時代的競爭優勢就是比較優勢,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差異化的產品才是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并形成競爭優勢的兩大法寶。同時波特還回答了企業規模經濟的源泉,認為相關產業的聚集和國內需求的旺盛將有助于形成外部和企業規模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不再為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借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并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為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誰可以利用?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呢?這就要看哪個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強的企業。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跨國企業往往是依靠其競爭優勢,借助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進行整合,因此競爭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一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并減少本國資源被別國企業整合(張二震,馬野青2003)。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把基于比較優勢的古典學說看成是競爭優勢理論的原始組成部分,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初步展開,是競爭優勢概念的初步闡述。把新貿易理論看成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和深入探討,把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看成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完善。所以我們就可以說,從古典貿易理論,到新貿易理論都可以統一在競爭優勢理論的框架之中。
[參考文獻]
[1]洪銀興.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J].經濟研究,1997,(6).
[2]王佃凱.比較優勢陷阱與中國貿易戰略選擇[J].經濟評論,2002,(2).
[3]孫曉剛.從動態比較優勢理論看東亞模式[J].世界經濟研究,2001,(3).
[4]鮑曉華.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J].財貿經濟,2001,(4).
[5]張二震.從戰略性貿易政策到全球競爭政策.經濟學動態,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