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結石,輸尿管;超聲檢查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were Analyzed
TANG Xiao-hong1,GAO Han-bin2
(1.An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Anyuan 342100,Jiangxi,China;2.Anyuan County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Anyuan 3421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ureteral calculi and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on the ureteral calculi. Methods 1078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onfirmed by the stone center.The gender,age and sites of calculi were characterized.Results Ureteral calculi most common in young adults,between the 15 to 44 years,with left,distal,and male predominant.Conclusio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with a high rate of compliance.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Calculus; ureter; Ultrasonography
輸尿管結石一般均由腎結石向下移動進入輸尿管而成為輸尿管結石。臨床以腎絞痛、腹部絞痛、血尿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輸尿管結石易引起輸尿管梗阻及腎積水,嚴重時可使腎功能逐漸喪失。本文收集了本院1078例輸尿管結石病例,旨在探討輸尿管結石的發病規律并結合相關文獻做簡要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輸尿管結石患者1078例,其中男600例,女478例。15~44歲518例,45~49歲400例,60歲以上160例。使用飛利浦HD-7、邁瑞DC-7、邁瑞DC-8超聲診斷儀。
1.2方法 超聲檢查雙側輸尿管前,患者需適度充盈膀胱,掃查范圍包括上、中、下各段,上段經腹掃查未見者應補充經背部和側腰部掃查。中、下段段掃查應沿擴張輸尿管的走行向下追蹤掃查,必要時加壓掃查。重點掃查輸尿管的三個狹窄。
2 結果
1078例中,15~44歲所占比例為48.1%,45~49歲所占比例為37.1%,60歲以上所占比例14.8%。男性所占比例為55.7%,女性所占比例為44.3%,位于左側輸尿管所占比例51.3%,位于右側輸尿管所占比例48.7%,位于上段比例17.6%,位于中段比例3.6%,位于下段所占比例78.8%。結石0.3×0.3~2.1×0.8cm。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絕大多數來源于腎臟,由于尿鹽晶體較易隨尿液排入膀胱,故原發性輸尿管結石極少見。有輸尿管狹窄、憩室、異物等誘發因素時,尿液滯留和感染會促使發生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結石臨床多見于青壯年,15~44歲發病率最高,男與女之比為1.26∶1,結石位于左側輸尿管多見。輸尿管結石好發位置與其解剖結構有關。正常輸尿管有3個狹窄部位:①腎盂輸尿管移行處;②輸尿管跨髂血管處;③輸尿管膀胱壁段。正常輸尿管一般不易顯示,輸尿管結石只有在出現積水時才容易找到。無積水的輸尿管結石除非甚大者,否則不容易發現。輸尿管結石下降過程中,常容易在上述部位受阻,并引起腹痛。分段探查是快速尋找輸尿管結石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掃查時上段、下段最易檢出,中段較難。仔細檢查髂血管上下段是提高中下段結石檢出率的關鍵。超聲檢查具有無痛苦、無創傷、經濟簡便、可重復操作、圖像直觀和動態觀察變化、檢測結石是否排除等優點,而易被患者所接受,對外科、體外震波碎石提供準確的依據,同時震波又彌補了X線對陰性結石不顯影的確定。影響超聲診斷輸尿管結石的因素有:①結石
總之,超聲診斷輸尿管結石具有較高的符合率,對所有腎絞痛、血尿患者都應常規進行輸尿管各段掃查,以免漏查、誤診,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184,1186.
[2]任衛東,常才.超聲診斷學[M].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11.
[3]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519.
[中圖分類號] R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9-82-01
腸套疊是兒科常見的急腹癥,好發于6~l0個月的嬰幼兒,臨床誤診率高。我科于2009年12月收治嬰幼兒腸套疊1例,病初被誤診為“腦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為引起廣大醫務人員的重視,提高確診率,現將誤診的情況及原因分析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兒男,4個月,因“咳嗽3d,發熱1d,伴哭鬧半天”,于4:30PM就診本院,陣發性干咳,口服藥物效差,體溫37.6℃,自服退熱藥后來診,喂藥時嘔吐一次,為胃內容物。3d前因大便略稀,口服配置藥物后,2d未排便。查體:神志清,精神略差,哭鬧,咽充血,雙肺呼吸音粗,聞及水泡音,心音有力,腹部未查清(患兒哭鬧),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規:WBC 28.5×109/L,N 66.6%,Hb 85g/L,CRP 106mg/dL;胸片:雙肺可見斑點、片狀陰影,邊緣模糊;初步診斷:肺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貧血中度。因患兒哭鬧,考慮腸痙攣,予開塞露塞肛后排出少量大便,哭鬧略緩解。10:00PM患兒嘔吐3次,為黃色粘液,仍哭鬧,腹部透視可見多個氣液平面,請外科會診考慮麻痹性腸梗阻,生理鹽水灌腸后排出少量大便及氣體,再次腹透氣液平面略少,建議暫禁食,繼續觀察。第2天2:00AM患兒突然出現抽搐,表現為雙眼凝視,口周發紺,四肢抖動,持續約5min后緩解,急查血生化示血鈣0.88mmol/L,考慮低鈣驚厥,補充鈣劑,因患兒頸部略抵抗,神志不清,精神差,腦炎不能排除,故予甘露醇降顱壓;8:00AM查體:患兒神志不清,精神差,頸略抵抗,肺部水泡音,心音有力,腹略脹,腹肌略緊張,復查血常規:WBC 29.0×109/L,N 70.4%,Hb 65g/L,CRP 110mg/dL;考慮腦炎、全身反應綜合征、貧血中度、肺炎、腹膜炎不能排除,查腹部B超考慮腸套疊;急診手術,切除壞死腸管5cm,術后行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患兒病情恢復并治愈出院。
2 誤診原因分析
2.1 對嬰幼兒腸套疊缺乏充分、全面的認識
腸套疊為機械性腸梗阻,早期套疊的腸管不多、血運障礙輕、梗阻不明顯、其遠端的積便仍可排出,其臨床表現可不典型。后隨病情加重,出現梗阻的典型癥狀體征及全身癥狀,因嬰幼兒臨床癥狀多不典型,故易導致誤診。
2.2 診斷思路不寬,腹部檢查不仔細或疏忽
本例患兒哭鬧、觸診不合作,往往捫及腹部包塊不典型,或不易觸及包塊。
典型腸套疊臨床表現有陣發性腹痛、嘔吐、便血及腹包塊四大主要癥狀和體征。對典型的腸套疊病例診斷不難,但部分患兒由于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如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血便、陣發性哭鬧為首發癥狀的患兒,容易造成誤診、漏診[1]。單純小腸套疊空氣灌腸X線檢查容易漏診[2],超聲下腸套疊可有多種聲像表現,如“同心圓征”、“套筒征”、“假腎征”等[3],故單純超聲檢測也不易確診。因此,對嬰幼兒,尤其是4~11個月嬰兒如出現陣發性哭鬧(安撫后不能緩解)和嘔吐,無論是否出現腹瀉或便血都應高度警惕.應及時行腹部透視或超聲檢測,必要時兩者結合對比分析,及時確診。
[參考文獻]
[1] 王澤榮,潘賢春,魏元富,等. 小兒腸套疊的診治特點[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1,16(6):441-443.
[2] 劉庚年,李松年. 腹部放射診斷學[M]. 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266-350.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也是胰腺疾患中最常見的一種。它起病急,臨床癥狀重,對患者生命威脅大。因此早期明確診斷,及時發現并發癥,對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通過1年來我院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診治經過的全過程,并對其進行分析,探討超聲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有完整臨床和彩超資料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齡28~75歲,平均39歲,保守治療21例,手術4例。全部病例均因急性上腹痛3小時~3天入院或轉科,并即行超聲檢查。急性胰腺炎主要癥狀有突然發作上腹部疼痛,疼痛劇烈而持久,伴陣發性加劇,并向腰、背及肩部放射。部分病例伴惡心、嘔吐及黃疸,本組中10例有明確的暴飲暴食或飲酒史,7例膽源性,4例慢性胰腺炎復發,4例無明顯誘因。實驗室檢查血尿淀粉酶顯著增高18例,正常或略高7例。
儀器與方法:使用飛利浦SDI-4000型超聲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為35 MHz。患者取仰臥、半臥位、坐位或側臥位,經腹掃查,仔細觀察胰腺的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變化及其與周圍的解剖關系,觀察了解胰腺周圍、胸、腹、盆腔有無積液及積液量的多少,并注意膽囊、膽管、胰管有無擴張及胰管內有無異?;芈?。根據圖像進行綜合分析,視病情需要隨時進行超聲隨訪檢查,觀察其消長和演變情況,對腹腔氣體多者,顯示不清的囑患者飲水充盈胃腔可提高胰腺圖像的顯示率。
結 果
本組中21例顯示,顯示率927%,4例未顯示。檢查結果診斷為急性胰腺炎21例,其中急性水腫性胰腺炎19例,急性壞死型胰腺炎2例,4例顯示胰腺大小回聲正常。,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病例均伴有網膜囊及(或)腹腔、盆腔積液,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的聲像圖表現為胰腺形態多規整,邊緣清晰,胰腺飽滿,呈輕、中度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并以前后徑(厚度)腫大為主。實質回聲多均勻減低,部分病例胰腺周圍及腹腔可有積液,但比例較急性出血壞死型明顯減少。據報道膽道疾病(膽石癥、膽道炎癥和膽道徊蟲)是其主要的病因。腹腔內積液的患者比例較急性出血壞死型明顯減少。本組病例除4例手術外,其余經胃腸減壓及保守治療后,胰腺形態逐漸恢復正常,胰腺的聲像圖表現一般和血淀粉酶呈正相關,但作者隨診比較急性胰腺炎聲像圖與血清、尿淀粉酶的恢復時間,發現血清、尿淀粉酶恢復很快,而聲像圖恢復較慢。尤其是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更慢。曾有1例淀粉酶早已恢復正常,但聲像圖遲至發病65天后仍未恢復正常。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聲像圖表現為胰腺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輪廓模糊,包膜連續性中斷,內部回聲不均勻,可見低或強回聲相間,回聲較粗,胰腺周圍和/或網膜囊、腹腔、盆腔伴有積液,該型病例彩超動態觀察,胰腺形態變化快,胰腺內外液體積聚的量和部位亦逐漸增多,多數病例胰腺超聲表現與臨床癥狀相符。
討 論
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高低與病理分型有關,早期明確診斷治療是預后的關鍵所在,血清淀粉酶的高低與胰腺炎的嚴重程度不一定呈對應關系,特別是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部分病例血淀粉酶僅輕度增高,甚至正常或減低。動態超聲觀察結合血淀粉酶及臨床癥狀,對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確診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本資料中有1例患者血清淀粉酶顯著增高,超聲觀察中胰腺腫脹程度無明顯變化,下腹部積液也無增多,最終診斷為普通水腫型,其臨床最終診斷與彩超結果一致。另外,有1例早期血清淀粉酶僅輕度增高、1例正常的患者,動態彩超發現胰腺回聲明顯不均,部分邊緣呈蟲噬狀,短期(2~3小時)內復查,胰周、網膜囊及下腹部均出現液性暗區,診斷為壞死型胰腺炎,并最后得到手術證實。對于腹痛患者,如果超聲發現膽囊增大,膽總管輕度擴張、胰腺顯示不清、脾腎之間有裂隙狀液性暗區是急性胰腺炎的超聲表現之一,本組病例中,有3例有上述表現,經彩超觀察均出現典型急性胰腺炎的表現。經腹超聲根據胰腺大小、形態、邊緣、回聲的改變,以及胰周、腹腔、胸腔等部位急性液體的積聚,胰腺假性囊腫的形成等作為超聲診斷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學依據。由于病理變化不同,水腫型和壞死型的超聲表現亦不同,雖然上述表現不是確診的標準,但能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據報道,普通的經腹超聲對急性胰腺炎的正確診斷率為439%~940%。筆者認為,造成假陽性的原因,一是機器的靈敏度不高,操作者沒有掌握測量胰腺的正確方法;二是對有些非炎癥引起的胰腺增大及回聲改變認識不足,如胰腺的脂肪浸潤可使胰腺回聲減低。假陰性多是因患者肥胖或腸麻痹引起腸氣過多,而使胰腺顯示不清所致,有報道認為胃腸脹氣是急性胰腺炎表現之一。有些患者早期胰腺沒有影像學變化也是原因之一。本組顯示,在患者腹部劇痛時,半臥位及坐位是清楚顯示胰腺提高診斷正確率的較好方法。總之超聲觀察了解胰腺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包膜改變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及時了解大網膜及腹腔內有無積液及合并癥,從而判斷胰腺病變的程度,特別是對是否手術治療還是內科保守治療可以從圖像上提供決策依據。為配合臨床診斷,觀察病情演變及預后評估提供了可靠的直觀依據。
參考文獻
【摘要】 超聲檢查是一種準確率很高,可多次進行臨床檢查、無副作用的常見的婦科診療手段,是一種無損傷、無痛苦、操作簡便快捷的臨床檢查方法,而且對病變部位能多方位、多斷面進行檢查,還可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全面了解,為指導臨床選擇合理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在婦科診療中,為使超聲成像清晰,提高診斷準確率,應該在婦產科超聲檢查注意一些注意事項。我將臨床工作中的經驗,對此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 婦科;超聲檢查;注意事項
一關于婦科超聲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1)對于所有需要檢查盆腔臟器的病人、早期妊娠者、妊娠晚期懷疑前置胎盤者、妊娠合并宮頸疾患者,例如宮頸機能不全,子宮肌瘤等,在進行婦科超聲檢查前應保證被檢查者的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以充分暴露盆腔臟器顯示子宮全部輪廓、顯示子宮肌壁及子宮內膜、部分陰道為最佳。多項臨床醫療事例證明,如果由于病人急于檢查,而出現準備不認真,導致其膀胱充盈度不夠,最終會影響到超聲波顯像效果。因此在婦科超聲檢查前,醫生應該向被檢查者充分說明在超聲檢查中膀胱充盈的重要性,而被檢查者應該積極合作,以此來達到比較理想的顯像效果。
(2)具體方法步驟:①讓被檢查者禁尿4個小時或飲淡茶水700~800ml,在被檢查者出現尿意時及時進行檢查 ②對于某些急癥病人,比如出現大出血或者懷疑宮外孕等病人醫生應該先將病人的臨床癥狀進行糾正治療,等待其病情稍穩定后再進行婦科超聲檢查 ③對于年老體弱者及大量腹水病人無法自行憋尿者,可在常規消毒下使用導尿管向膀胱注入無菌鹽水300~400 ml,待膀胱充盈后再做觀察。
(3)關于檢查中的準備工作:在婦科超聲檢查中,通常需要被檢查者仰臥,有時為了觀察方便,還要求被檢查者側臥或者頭低臀高,這就需要暴露恥骨聯合至劍突下,以利于不同角度的掃查,避免漏診的發生。然而有的病人因為不了解暴露的意義或者是羞于暴露身體,往往不配合檢查,這時在檢查中醫生應該向病人講明暴露身體檢查的理由,以取得被檢查者的積極配合。而對于腹壁掃描過程中,當出現盆腔包塊小而深的情況時,應該同時進行雙合診配合,將包塊托起,以有助于顯像,而為了排除腸道的干擾可達到清晰地顯示出內生殖器官以及盆腔內部病變,可以采用直腸后聲窗法進行掃查 。在使用直腸后聲窗法時,應該做好肛管排氣以及防止人為注入空氣最終影響到顯像效果。在向肛管注水時應該注意水溫 ,以37℃為最佳。醫生在進行以上操作時,應該保持動作的輕柔,并且應該用認真的態度,溫和的語言來消除被檢查者的恐俱和緊張心理,以在檢查中取得被檢查者的信任,得到其積極的配合。
二關于婦科超聲檢查的選擇
在婦科超聲檢查中,有黑白超聲檢查和彩色超聲檢查之分 。彩色超聲檢查與傳統的黑白超聲檢查相比較,在功能上存在很大進步,其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和清晰度 ,黑白超聲檢查是查腹首選,由于黑白超聲檢查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其通常只配備1~2個探頭,往往應用于腹腔器官的檢查,比如對胰腺、肝臟、脾臟、膽囊、腎臟、膀胱、輸尿管、前列腺、子宮及附件的檢查,而對于像檢查一般的胸水、腹水,膽結石、肝囊腫、腎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炎、子宮肌瘤等不需要精確診斷的疾病,就可以用黑白超聲檢查;而對于婦科中的早孕者,以及想做流產者,通常也只需進行黑白超聲檢查即可。而與單一的黑白超聲相比,彩超圖像分辨力更優,功能更多,診斷疾病的途徑也更多,對疾病的診斷就更明確, 所以彩超檢查有“無創性血管造影” 美稱。彩色超聲檢查往往用于心血管疾病 的檢查,對于先天性心臟病、動脈硬化、 冠心病 、心肌病、血栓等疾病都適用,并且用于檢查淺表組織器官,如甲狀腺、乳腺、腮腺、等,而彩超檢查對于一些惡性腫塊的診斷則存在很高的適用價值。在婦科檢查中,當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子宮、卵巢以及其輸卵管和前列腺的細微結構的時候,會要求患者進行經陰道或者經直腸彩超檢查 。
在檢查價格方面,由于彩超的功能和技術高于黑白超聲,因此其價格也高于黑白超聲檢查,而在診斷范圍方面,彩超也勝出黑白超聲檢查。但是綜合考慮下,彩超并不能夠完全地替代黑白超聲,因此患者在選擇時應該在考慮自身的經濟狀況的基礎上,從具體病情出發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合理的超聲檢查方式。
三結論
超聲檢查無損傷、無痛苦、操作簡便快捷、準確性高,是診斷婦產科疾病時不可缺少的診療手段,可以為臨床選擇合理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而在婦科檢查中,醫生對經常出現的幾個問題進行重視,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指導,有利于超聲顯像的清晰,有助于診斷準確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夭津科技出版公司,第一版,2000年8月
【關鍵詞】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膽囊
Evalu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gallbladder fundus les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valu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infinding gallbladder fundus lesions.Methods: 52patients are analysed after cholecystectomy and all cases have gallbladder lesions.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CDFI were both performed before surgery and their value has been compared i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65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fundus of gallbladders,which inculde 47 ofcholesterol polyp,5 of inflamatory polyp,2 of ademoma,3 of adenocarcinoma,5 of ademomysis,1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2 of gallbladder with septation and stone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90.8%)and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63.1%)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rce in the rate of finding lesions(χ2test,P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CDFI gallbladder
前言
膽囊是常規腹部超聲檢查的內容,作為囊性臟器,超聲有其獨特優勢。但是,超聲檢查中,一般采用低頻探頭,高頻探頭應用較少,部分病變常被漏診,尤其是膽囊底部病變。本文通過高頻超聲在膽囊底部病變的應用,探討其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材料收集2007-1/2010-11來我院行膽囊切除術并發現膽囊底部病變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個,女性22個,年齡24~78歲。上述患者均因發現膽囊病變(結石、占位、息肉等)而進行膽囊切除術。術后共發現膽囊底部病變65個。
1.2 方法應用GE 公司的Logiq9、730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部凸振探頭頻率3.5~4.0MHz(低頻),線振探頭頻率7.0~10.0 MHz(高頻)?;颊呷∑窖雠P位,必要時變換檢查(左側臥位、右側臥位、胸膝位、坐位等),直到獲得最佳圖像;分別用低頻及高頻超聲檢查膽囊的大小、形態、囊壁、囊腔及其周圍情況,發現病變后再進行血流、頻譜等觀察。術后進行對比分析。
1.3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膽囊底部病變情況。在65個膽囊底部病變中,膽固醇息肉47個,炎肉5個,腺瘤2個,腺癌3個,腺肌癥5個,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1個,分隔膽囊并腔內結石2個(表1)。膽固醇息肉平均大小0.4cm,炎肉平均大小0.4cm,腺瘤平均大小0.6cm,上述病變內無或極少量血流信號;腺癌大小1.1cm×1.0cm~1.8cm×2.1cm,病變內可見較豐富血流信號;腺肌癥(圖1)大小0.8cm×0.7cm~1.0cm×1.5cm,內均未見血流信號,部分病灶內可見點狀強回聲伴彗星尾征;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圖2)大小2.1cm×2.0cm,內可見較豐富血流信號,病灶內可見一點狀強回聲伴彗星尾征;2個分隔膽囊患者,分隔均位于膽囊底部,并遠端囊內結石(囊腔大小1.0cm×1.5cm;1.0cm×2.0cm)。
表1超聲檢查膽囊底部病變情況表
2.2 不同頻率超聲在發現膽囊底部病變中的對比觀察。65個病灶中,高頻超聲發現59個 (90.8%),低頻超聲發現41個(63.1%),二者統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表2)。
表2不同頻率超聲發現膽囊底部病變對比
注:χ2=14.04 P
3討論
3.1 膽囊底部解剖特點與超聲檢查技巧。首先,膽囊底部臨近結腸肝曲,后者可以覆蓋膽囊底部,由于腸道氣體干擾,超聲檢查常遺漏膽囊底部病變[1]。在超聲診斷中,可以通過變化,使腸管位置發生變化,從而獲得更清晰的圖像。其次,十二指腸球部也干擾對膽囊病變的診斷,可通過飲水,充盈腸管的方法來鑒別病變與正常結構。另外,少數膽囊內可見分隔,當膽囊底部出現小的分隔時,常規低頻超聲檢查經常漏診病變。本研究中,有兩個膽囊底部分隔患者,均由于誤將分隔當成膽囊底壁而漏診遠端囊腔病變(遠端囊腔透聲較差,回聲較強,誤認為腸管結構)。最后,相對于膽囊頸部、體部而言,底部一般位置較表淺,而7.0~10.0 MHz超聲探測最大深度為4~5cm,這就為高頻超聲的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3.2 不同頻率灰階超聲在診斷膽囊底部病變中得差異。超聲的空間分辨率分為縱向分辨率、橫向分辨率、切面分辨率。其中縱向分辨率與超聲波的頻率相關,頻率越高,縱向分辨率越高,反之,縱向分辨率越低。目前,商用探頭的縱向分辨率約等于超聲波波長[2]。這樣7.0兆高頻探頭的縱向分辨率就是3.5兆低頻探頭的2倍。因此,在發現微小病變方面,高頻超聲有優勢。在本研究中,大多低頻超聲漏診的病變均為體積較小的病變。47個膽固醇肉中,高頻超聲發現43個,低頻超聲發現32個。另外,高頻超聲由于分辨力的較高,病變內部的細微結構及其與周邊臟器的關系也顯示較清晰。例如,3個膽囊癌病變高頻超聲均顯示病灶與肝臟分界不清。但是,高頻超聲探測最大深度較小,本研究中,有4個病灶由于膽囊底部位置較深,高頻超聲探查不滿意。
3.3 不同頻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膽囊底部病變中得差異。超聲波的頻率越高,其所能探測的最低血流速度越低。反之,頻率越低,所能探測的最低血流速度越高。由于膽囊壁上的血流速度較低,一般情況下不論高頻、低頻超聲均不易顯示血流信號。當膽囊出現病變時,個如腺瘤、炎癥、腺癌等情況下,血流信號增多,此時,較低速的血流信號首先被高頻超聲發現;當病變內血流信號進一步增多,流速增高到一定程度時,低頻超聲才顯示血流信號。因此,在發現病變后,應采用高頻超聲對其內血流信號進行檢測。膽固醇肉、腺肌癥病變內一般無血流信號;腺瘤內血流信號較少;腺癌內血流信號一般較豐富[3.4]。若能顯示病變內有血流信號,則高度提示為腫瘤。若為異常高阻或低阻動脈頻譜,則應懷疑膽囊癌。本研究中,3個膽囊癌病變內均可見較豐富血流信號;2個膽囊腺瘤病灶內高頻超聲顯示細線狀血流信號,而低頻超聲所顯示的1個病灶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漏診1個),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膽固醇息肉及膽囊腺肌癥診斷,而傾向于腫瘤病變。再例如, 1個超聲診斷膽囊底部占位性病變的患者,剛開始懷疑膽囊腺肌癥[5,6](病變部分膽囊面較光滑,內可見膽固醇結晶超聲征象)。但是,病變內發現血流信號,從而否定上述診斷(病理為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7])。因此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膽囊底部病變的定性診斷方面有一定優勢。
總之,在膽囊底部病變的診斷中,高頻超聲較低頻超聲有一定優勢。因此,在超聲檢查中,應常規應用高頻超聲檢查膽囊底部,以免漏診病變。
圖1 膽囊腺肌癥聲像圖
Sonogram of ademomysis
高頻超聲顯示病灶內未見血流信號;低頻超聲漏診
圖2 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聲像圖
Sonogram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高頻超聲顯示病灶內血流信號較豐富;低頻超聲漏診
參考文獻
[1]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2-103
[2]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7
[3]謝曉華. 超聲造影新技術對膽囊良惡性疾病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9.15(9):641-644
[4]Meacock LM, Sellars ME, Sidhu PS,et al. Evaluation of gallbladder and biliary duct disease using microbub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J].The British Jurnal of Radiology. 2010 Jul;83(991):615-27.
[5]馬娜.膽囊腺肌瘤的超聲聲像圖特征與病個對照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8):18-19
【關鍵詞】 隱睪癥;泌尿外科;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
隱睪癥是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病,對位于腹股溝內、腹腔內,盆腔體積很小的隱睪,臨床難以捫及。高頻探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隱睪的檢出率。本組對經手術證實的69例隱睪癥患者高頻聲像圖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高頻超聲對該病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6例隱睪患者均為我院住院患者,年齡1~54歲,均以一側或兩側陰囊空虛未觸摸到而就診,右側23例,左側19例,雙側2例,共48個隱睪,2例患者未找到。
1.2 檢查方法 儀器使用CE400,GE730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7.5 MHz?;颊呖崭?取仰臥位或立位掃查。先用高頻探頭在兩側(重點在隱睪側)陰囊上部及腹股溝區連續進行縱、橫切探查,若未能在陰囊上部或腹股溝區檢出隱睪,則向上延伸用腹部探頭掃查腎門以下的中、下腹部。當探查到呈橢圓形、邊界清楚、整齊,內部為致密均勻、呈中等或較低回聲的隱睪后,用CDFI觀察其內部及周邊的血供情況。
2 結果
探及隱睪46個,超聲結果對隱睪的檢出率為89.7%,手術證實46個,隱睪癌變1個,病理診斷為精原細胞瘤,先天性缺如2個;隱睪最大約4.1 cm×2.1 cm(成人),最小約0.6 cm×0.4 cm;位于內環上方約29個,腹股溝管內19個,外環口約5個,腹膜后2個。2例超聲未檢出的隱睪,術中可見到輸精管、附睪和發育極差、萎縮成米粒大小的。
3 討論
由于胚胎期遷移過程障礙,可終止于從腎下極到腹股溝管的任何位置。未降入陰囊內的,包括下降不全和異位的,統稱為隱睪。超聲對隱睪的檢出率高,定位準確。不僅可以容易的發現腹股溝內和內環附近的隱睪,也可以檢出部分腹腔內的隱睪[1]。未下降的往往發育不全,其形小而軟,聲像圖一般表現為橢圓形均質致密的中等或較低回聲,邊界清楚、整齊。彩色多普勒超聲有助于隱睪良、惡性的鑒別。隱睪癌變的發病率約0.5%。腹內隱睪惡變的概率則明顯高于此數。本組1例惡變者均為腹內型隱睪,經手術、病理證實。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顯示隱睪的血供情況,對隱睪惡變的診斷提供了豐富的血流信息。隱睪惡變時,體積增大,且往往失去正常的形態,其內部回聲不均、血供豐富、峰值流速及RI明顯增高。本組48個隱睪,其中1個癌變,占2%。隱睪的不良后果除惡變外,尚有萎縮或扭轉,腹股溝斜疝嵌頓等。超聲不能探及隱睪的主要原因:(1)合并腹股溝斜疝及腸管氣體的干擾。(2)隱睪的體積過小。(3)腹膜后隱睪,位置較深。值得提出的是對未能探及者,不可妄做“缺如”的診斷。總之高頻超聲作為一種無損傷、簡單、經濟實用的影像技術,用于隱睪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是隱睪術前定位及良、惡性鑒別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關鍵詞】膽總管;蛔蟲;CT;磁共振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71-02
膽道蛔蟲癥是腸道蛔蟲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多見于6-8歲學齡兒童、農民和晚期孕婦。它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蛔蟲運動活躍,并鉆入膽道而出現的急性上腹部疼痛或膽道感染。發作時病人疼痛難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腹部絞痛時可向右肩背部放散,但也可突然緩解。腹痛多為陣法性、間歇發作,持續時間長短不一。若治療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均為我院門診及住院病人,對上腹部疼痛并膽總管輕度擴張患者進行膽總管下段反復掃查,并結合改變病人進行不同切面掃查,發現彩色超聲對膽總管下段蛔蟲檢出率較高且并不比CT、磁共振差。
1.2方法應用appoli XG790 PHILIPS200等彩超儀。
2結果
彩色超聲對膽總管蛔蟲檢出率較高,且診斷準確率并不比CT、磁共振差,其中有一例成年住院病人,磁共振提示膽總管結石,術前又作了一次彩色超聲,患者平臥時見膽總管輕度擴張,于下段見一團強回聲,無聲影,當改變病人時,發現團狀回聲變成平行的長條狀,未見蠕動,考慮膽總管蛔蟲已經死亡。結果手術證實蛔蟲已經死亡。
3討論
蛔蟲成蟲寄生于小腸中下段,當人體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亂,如高熱、腹瀉、饑餓、胃酸度降低、飲食不節、驅蟲不當、手術刺激等,均可激惹蟲體異?;顒樱细Z膽道;加之蛔蟲有喜堿厭酸、有鉆孔習性,在膽管炎、結石及括約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蟲鉆膽。竄入膽道者80%在膽管內?;紫x進入膽道后,其機械刺激,引起括約肌強烈痙攣收縮,出現膽絞痛,尤其部分鉆入者,刺激癥狀更頻發,在其完全進入膽道或自行退出,癥狀可緩解或消失。進入膽道的蛔蟲大多數死在膽道內,其尸體碎片、角皮、蟲卵將成為以后結石的核心,蛔蟲死亡并長期存留在膽道,則蟲體萎縮、斷裂、破碎以致溶解,蟲體鈣化后,其聲像圖與膽總管結石相似。蛔蟲鉆入膽道所引起的膽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發生黃疸,主要是蛔蟲帶入的細菌導致膽管炎癥,且可引起急性重癥膽管炎、肝膿腫、膈下膿腫、膽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膽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本病初發時劇烈腹痛與體征不成比例,出現并發癥時則癥狀體征復雜,應仔細分析。預后預防: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膽道蛔蟲癥來源于腸道有蛔蟲的病人,而腸蛔蟲病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源是蛔蟲病人或帶蟲者,感染性蟲卵通過口腔吞入腸道而成為帶蟲者。所以只有把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才能徹底根除腸道蛔蟲的發生。②腸道有蛔蟲的病人,在進行驅蟲治療時,用藥劑量要足,以徹底殺死,否則因蛔蟲輕度中毒而運動活躍,到處亂竄,極有可能鉆入膽道而發生膽道蛔蟲癥。
參考文獻
[1]李舒丹,金杭斌,張筱鳳,等.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對520例膽囊切除術后膽道疾病患者的診治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2(22).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急腹癥
急腹癥是臨床最多見到的一類腹部急性病的總稱。這類疾病往往發病急、病程進展迅速、病情較為嚴重,急需早期診斷和處置,否則易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危及生命。由于急腹癥的病因很多,因此準確判斷病因對進一步治療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由于需要快速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使得彩色多普勒超聲成為診斷急腹癥病因的首選。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確定疾病的性質,同時對病變部位、病變大小等作出及時的診斷。此外利用彩色高頻超聲診斷急性胰腺炎[1]、陰式彩超[2]診斷婦科急腹癥等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本文旨在回顧近年有關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急腹癥診斷的文獻,對各種急腹癥疾病的彩超臨床特征影像加以總結,以便于提高彩超在急腹癥方面的診斷準確性,進一步推廣彩超診斷急腹癥的應用。
1 正文
急腹癥的定義是指在腹腔、盆腔內以及腹膜后組織和臟器發生急劇的病變,產生以腹部的癥狀和體征為主,同時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表現,最常見的是急性腹痛。臨床上,急腹癥是很多種腹部急性疾患的總稱,包括:急性闌尾炎、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及膽石癥、急性胰腺炎、腹部外傷、泌尿系統結石及子宮外孕破裂等。本文下面分別對各種急腹癥的彩超特征加以總結。
1.1急性膽道系統疾病的表現
以急腹癥作為臨床表現的疾病多為膽囊炎或膽囊結石。超聲多表現為膽囊明顯增大,膽囊壁增厚、毛糙,可以出現雙邊影。有些病例可見到膽泥沉積,多數伴有結石。如果有蛔蟲病的,可能看到蠕動。結石一般多發生于膽囊頸,表現為強回聲后伴聲影,隨改變移動。膽道梗阻的患者可以看到膽管變粗,管腔內出現異?;芈?,結石多為強回聲后伴聲影。不同于腫瘤多為實質性低回聲腫塊。
1.2急性闌尾炎的表現
一般通過體格檢查即可有較為明確的診斷。超聲表現為闌尾明顯腫大,長徑>7mm,管壁增厚>2mm,周圍結構不清,管腔內可見不均勻的強回聲團塊(糞石)或周圍可見少量的滲出暗區,加壓探頭,腹痛明顯。
1.3急性胰腺炎的表現
胰頭≥2.6cm、胰體尾≥2.1cm時,可以診斷胰腺腫大[3]。胰腺邊界清楚,光滑,無明顯壞死區。內部低回聲,后方回聲增強,部分回聲略高于正常。胰腺周圍無或含少量液性暗區,可診斷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則表現內回聲不均勻,呈不規則高回聲,周圍有液性暗區,腎前筋膜增厚,腎旁前間隙、小網膜囊積液。常有腹水。
1.4急性胃腸穿孔的表現
超聲可見膈下、腹腔游離氣體,其后方可見多重反射。穿孔部位露出的食物及液體成分可以配合腹部平片或者立位透視幫助診斷。
1.5腸梗阻的表現
超聲可見腸管擴張,腸內容物的返復運動,可見腸管脹氣時,腸管顯示不良。另外通過超聲能夠判斷腸周圍是否有積液來判斷腸壁壞死程度。
1.6實質性臟器損傷的表現
實質臟器損傷超聲表現為如肝、脾、腎體積增大,被膜不完整,臟器內可見局部回聲偏低,如有出血時則回聲增強。亦可見臟器周圍、隔下、腹腔、盆腔內液性暗區。腹腔內液性暗區,腸蠕動減慢或消失,腸腔積氣。部分破裂處可見混合性包塊回聲。
1.7泌尿系統結石的表現
超聲檢查常見單側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或輸尿管上段管腔內強回聲光團后伴聲影,可引起腎孟擴張,腎盂積水,結石多在尿道的三個狹窄處找到,輸尿管上段結石一般比較容易顯示,輸尿管下段結石必須在膀胱充盈的狀態下顯示,輸尿管中段結石顯示率較低,必須在灌腸后或腸腔脹氣減少的情況下才能顯示。
1.8宮外孕及卵泡破裂
超聲可以看到宮外孕破裂時出血形成血腫以及積血,判斷出血性休克的程度,另外可以在血腫內部巡查到胎囊回聲,作為宮外孕指征。
1.9卵巢囊腫蒂扭轉
可以顯示囊腫大小、形態、位置和性質。此外可以顯示腹腔積液,以判斷扭轉時間和程度。
1.10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表現
可見腹腔內多個橢圓或圓形與腸系膜走行一致的增大淋巴結,一般>5mm。彩超顯示,廣泛探及血流信號,阻力指數0.5~0.65[4]。
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局限性和應用價值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檢查急腹癥也存在局限性,如胃腸穿孔時,氣體干擾常常造成診斷困難,穿孔的部位因此不能很好的顯示,此外病變早期的炎癥反應,超聲診斷較為困難。闌尾與周圍組織關系的變異,常常也會給超聲診斷帶來困難,高頻超聲應用于肥胖患者,由于穿透力不足也會影響診斷。當然診斷者的經驗與技術也影響超聲診斷的準確性。
盡管存在局限性,但彩色多普勒超聲安全、簡便、快速、無痛苦、可重復性高的優點,仍然使其成為診斷急腹癥的首選方法。不斷的完善診斷標準能夠使其更好地應用于急腹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參考文獻:
[1]秦小智,穆芳,楊延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貴州醫藥,2010,34(6).
[2]申志揚,楊利霞,李鳳鳴.超聲對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診斷[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3,19(5):29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78例患者均為我院住院患者。男48例,女30例。年齡最大69歲,最小11個月,平均36歲。
1.2儀器:探頭頻率為7.5-10MHZ,掃描深度為5~10cm。
1.3方法:患者取仰臥位或取左側臥位。將探頭置于麥氏點區域進行縱、斜及橫向掃查。必要時讓患者適度充盈膀胱,適當加壓探頭以便于排除腸腔內氣體干擾,獲得清晰的圖像。測量其各徑線,觀察闌尾區周圍情況,有無積膿、積液、包塊、糞石以及周圍組織的變化情況等。
2 結果
聲像圖特點:(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闌尾輕度腫脹,管壁內徑0.6~0.8cm,橫切呈同心圓征或靶環征。(2)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闌尾腫脹明顯,管壁內徑1.5cm,周圍可見有無回聲區即為膿性滲出液。(3)穿孔及壞疽性闌尾炎:闌尾腫大更明顯,管壁內徑1.9cm,周圍亦可見有無回聲區及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征象。(4)闌尾周圍膿腫:可于右下腹部見到邊界不規則的包塊回聲,位置不移動,內為低回聲或無回聲性混合性團塊。
3 討論
闌尾是附著于盲腸后內側的一條管形器官,內徑約0.5cm,位置深且多變,加之腸氣干擾,正常時超聲極少顯示。若因梗阻、發炎使其腫脹僵硬、連同化膿性和壞疽后的繼發性改變可被超聲顯示。1985年Puylaer首次發表B型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的研究,認為靶環征圖像為多數闌尾炎的特征性改變[1]。
在急性闌尾炎時,由于炎癥的刺激,使腸管蠕動發生改變,腸內積氣增多,這樣影響了闌尾圖像顯示。若采用適度充盈膀胱和取左側臥位適當加壓探頭以推移或避開腸腔內氣體對超聲圖像的干擾,從而獲得較滿意的圖像質量。采用3.5MHZ的腹部探頭雖然有一定的穿透力,但圖像分辨率較差,圖像質量受到影響。但用高頻探頭(7.5~10MHZ)明顯提高了圖像的分辨率可獲得較清晰的圖像,給診斷提供了更好的幫助。
通過本組的78例病例可體會到:(1)高頻探頭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準確率明顯高于低頻探頭。在本組的48例急性闌尾炎中,其中用高頻超聲診斷的為44例,術后病理證實為急性闌尾炎的為48例,診斷符合率為92%,4例超聲未確診的系因過度肥胖,腸脹氣過重影響顯示不清所致。因此要求臨床醫生不能完全因檢查結果陰性而排除闌尾炎的診斷。余下的2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6例闌尾周圍膿腫,4例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均符合病理診斷。(2)高頻超聲檢查對操作者要求要耐心細致,尤其對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要認真仔細掃查,另外對于小兒,由于檢查時不配合,病史敘述不清等更要耐心細致以防誤診、漏診。(3)高頻超聲顯像能準確、實時的反映闌尾壁各層結構、管腔情況以及闌尾周圍炎癥滲出、粘連、闌尾周圍有無膿腫形成等重要情況,有利于臨床醫生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另外,對于一些闌尾位置變異高頻超聲可顯示其部位,對確定手術切口有一定的幫助。(4)急性闌尾炎還需要與一些疾病鑒別:如右側宮外孕或黃體破裂,右側輸尿管結石、膽囊或上消化道穿孔、回盲部腫瘤、腸套疊、右側卵巢囊腫蒂扭轉及急性盆腔炎,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等。
總之,筆者認為高頻超聲探頭診斷急性闌尾炎具有準確性高,能實時反映闌尾及周圍的情況,適用于所有具有闌尾炎臨床表現的病人,尤其適用于臨床表現不典型的老人和不能準確提供病史的小兒,且方法簡便、無創傷、無痛苦、便于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