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心理學理論匯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理論匯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理論匯總

        第1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 關注;職校生;心理;情感育人

        一、前言

        眾所周知,目前,職教滑坡,好的學生都去擠高校這座獨木橋,而到職校來的學生知識水平、綜合素質、獲取知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都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厭學情緒嚴重、行為習慣差,所以造成了現在教學與管理上的困難,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工作偏重智育,忽略其他,升學率往往成為教學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學習好的學生,人見人愛;學習差的學生,人見人嫌。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它有著其自身規律和應遵守的原則及方法。作為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個性差異,努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情感育人,強化師生感情交流,把班主任工作建立在真正科學化的基礎上。

        二、分析與討論

        1、問題的提出

        面對一群忽略的群體,怎樣才能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掌握、分析、研究學生心理,運用心理學理論優化教育過程,強調以情育人,強調以情化人,用積極情感的感召力,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愿學、會學、主動學,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我認為這是值得研究探討的課題。

        2、分析與討論

        (1)轉變觀念,平等待生

        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跟他們的心靈相碰撞,注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師生教學共處,教師情感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疊加的和積累的。教師的一個夸獎的笑容,一個鼓勵的眼神,愉悅的表情,都會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這些,對一個好學生,聽話的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很容易做到,而對稍微有個性、不太遵守規則的學生則常會用簡單、粗暴、訓斥的態度。我們應轉變觀念,學會發現后進生的優點,因勢利導,抓閃光點。后進生不是一生下來就差,而是缺乏應有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公正、公平。對待后進生班主任應該既當嚴師又當慈母。對于后進生的教育我的原則是:“先微笑,后開口”,“先請坐,后談話 ”,“先表揚,后批評”,以喚起他們的榮譽感,為此我潛心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尋找教育契機,而并非簡單粗暴地進行教育。比如:“你是個很有靈氣的學生,相信你會努力,并成為班級的佼佼者。”之類的話,會讓學生的心靈自覺的靠近你。教師一定要用積極的情感來對待學生。假如不是這樣,假如沒有認識到情感力量對學生的巨大作用,經常居高臨下,隨意地或習慣地用簡單、生硬的態度對待學生,那么學生產生反感,導致厭學是必然的,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結果。因此,我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在接觸中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并注重情感投入,以自己的情和愛,扣響學生的心靈之窗,培養良好的班風。對學生提出了“讓集體以我為榮”、“天生我才必有用”,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達到他們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2)小處入手,功到自成

        為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我嚴格的制定了工作計劃,并在教務處各項準則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還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班規,并嚴格實行操行評定,每周對學生的常規表現得分進行匯總,每月評比一次文明之星。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同學們日常行為規范的形成,而且增強了班級的集體凝聚力。

        我帶班有自己的特色:注重養成教育,耐心細致。除了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規范外,我還通過各種活動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如組織學生進行韻律操比賽、中國功夫比賽、演講大賽、寢室規格化比賽、拔河比賽、春季越野賽、卡啦OK比賽等,效果很好。小處入手,就是認真對待學生的瑣碎小事,如一言一行、一次作業、一件錯事、一則日記、一個閃光點-抓牢小事中的每個教育點,從小見大,用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及時施教,把愛生的真情實意溶入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滋潤、呵護、點撥、奠基、鋪路、引航-教師強烈的責任,持久的耐心,深厚的情感,博大的胸懷,會使學生親近、信任、敬重、愛戴,進而自覺接受教誨,不斷努力,獲取成功。這種功到自成的結果是對教師鍥而不舍努力的豐厚回報。

        (3)學心理學,用心理學

        以情育人,先要知“情”。對此,一要掌握青少年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動規律的共性,即解決理論裝備問題。二要調查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研究如何“化”,即解決工作方法問題。二者均需要教師多學點青少年心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專業理論,并用之于教學實踐,對學生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言傳身教,體貼入微。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真誠對學生,教師的深情厚誼,學生定能心領神會,情感意動轉化成學習的巨大動力。實踐證明,以此達到教育教學目標常能事半功倍。理論指導,海闊天空,通過學習教育心理學,使我們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問題。

        在教育過程中,我定期舉辦主題班會有針對性的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教育與自我教育。如:通過“男兒當自強”的主題班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愛我專業”主題班會,發揮學生專業特長,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熱愛。

        3、結論

        在全社會倡導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應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幫助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己任;應引導學生正確發揚個性,勇于創新;應因材施教,將愛心、耐心、誠心和寬容心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共建良好的品質,以情育人,用積極情感的感召力,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愿學、會學、主動學,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學生會學習,愛會如何做人,是教育目標中核心,也是最主要的內容。通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行為規范的養成,思想品德的提高。那么,這一群被人忽視的群體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希望。我們的職業教育也必將迎來第二個燦爛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著,《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劉賢臣,《青少年應激性生活事件和應對方式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第2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消費心理學 高職 平面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21-02

        一、消費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中的存在意義

        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與商業活動息息相關的藝術設計門類,商業性是其基本屬性。廣告、標志、版式、包裝、展示以及“VI”設計等,無不因商業上的需求而產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商業平面設計作品,其內容往往是對商品或者服務的展示、宣傳,其對象,即該作品的目標受眾,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作為一個商業平面設計作品的作者,受眾對該商品和服務的心理訴求,是其進行設計創作無法繞過,必需思考的問題。因而,具備一定的消費心理學知識,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平面設計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以培養市場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要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設計人才,非常有必要對其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進行消費心理學教育。然而,目前我國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是,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圍繞著構成這類基礎課程和標志、海報、包裝、“VI”設計等應用課程來組織,像消費心理學這樣的市場導向性課程的意義卻始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課程設置,看似基礎扎實、知識體系完整,卻與市場嚴重脫節,培養出的學生市場適應能力不強,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不相適應。

        二、在平面設計專業畢業設計階段實施消費心理學教學的設想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近年來,消費心理學教育在設計類專業中的存在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部分學校也進行了將其納入設計類專業教學內容的探索。然而,對于高職平面設計專業來說,在短短三年的培養時間內,教學內容本已較多、課程也比較緊湊。那么,如何將消費心理學教育穩妥的納入到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內容,并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畢業設計階段實施消費心理學教學的設想。理由如下:

        1.不宜過早地給學生灌輸消費心理學知識

        高職類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設計基礎相對薄弱,這些學生在入學之前接受的幾乎都是繪畫基礎課程,對設計幾乎一無所知。入學后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要夯實他們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漸進地教授他們平面設計的知識、技法,培養他們設計思維和創作能力。如果在他們還沒完成平面設計的基本課程,完全掌握平面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的時候,就過早的給他們灌輸消費心理學知識,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讓學生摸不清頭腦、理不清思路。

        2.畢業設計階段的學生具備了接受消費心理學教育的基礎

        處于畢業設計階段的高職學生,經過前幾年的學習后已經基本掌握了平面設計的基礎技能,同時,此時的學生開始初步接觸社會、接觸市場,通過實習和找工作的經歷,對專業方向所涉及的市場和消費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備了接受消費心理學教育的基礎。

        3.畢業設計階段的消費心理學教育最具效果

        處于畢業設計階段的高職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和適應社會、適應市場的挑戰、他們有了解市場、了解市場的主宰——消費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在他們根據興趣、根據對職業發展的意愿或者實習的經歷確定畢業設計項目的時候,都有著完成一件足以證明自己實力的完美作品的強烈愿望,所以這個時候的學生在了解了消費心理學的價值和意義之后,會有較強的學習動力。同時,畢業設計階段緊鄰就業,這時候組織他們學習消費心理學知識,且經過與畢業設計項目的結合運用,印像清晰、深刻,在畢業開始工作后,這些剛學到的東西拿來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消費心理學教學實施

        1.消費心理學知識的講授

        消費心理學知識的講授是實施消費心理學教育的基礎環節。由于畢業設計階段的高職學生往往一邊忙于實習,找工作,一邊進行設計創作,能夠集中起來進行理論學習的時間有限,所以對平面設計專業學生講授消費心理學知識內容,不可能像商務、市場類專業的學生那樣系統、全面,而應對包括消費者的心理活動過程、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征、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條件等在內的消費心理學基本知識、理論,進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講解,并對消費者心理學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進行闡述。目標是讓學生在了解消費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學會應用消費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對設計作品的目標受眾人群進行消費心理分析。

        對于講授的形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能請校內外教授消費心理學的專業老師來進行講座,專業老師的講座,因其經驗豐富、內容全面、講解權威,顯然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而沒有這種條件的,則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可以通過收集、整合一些消費心理學的教學視頻、教案和教學課件,組織學生進行集中學習,憑借自身理解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講解。而這就要求指導老師熟悉消費心理學的基本知識理論,同時具有較強的知識整合能力和再演繹能力。而無論進行哪種形式的講授,指導老師都應選擇一些消費心理學的相關教材、文章、資料,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補充學習。

        2.目標受眾人群的消費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識理論的講授之后,指導老師便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到的消費心理學原理,對設計作品的目標受眾人群進行心理分析。

        進行心理分析的具體方式,可以是學生結合自己的畢業設計項目,運用所掌握的消費心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完成對自己設計作品的目標受眾人群的心理分析作業。也可以將有相似畢業設計任務的學生組合起來,成為受眾心理分析小組,小組成員間分別針對各自設計項目的目標受眾人群心理進行相互討論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報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對設計項目目標受眾人群消費心理特征的判斷和確立,包括在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層次、消費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細致程度、情緒和偏好的持續程度,對流行和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節奏和時間觀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費的目的性、瀏覽、選擇和購買習慣,對品牌、包裝和廣告宣傳的認同度等方面的消費習慣偏好特征,這些設計作品的定位的影響因素。第二,目標受眾的消費動機,消費動機和受眾的消費心理特征,構成了消費者對消費對象的心理訴求,對消費動機的分析決定了設計作品通過哪個方向、以哪種方式滿足受眾的心理訴求,吸引受眾眼球。第三,設計作品方式,通過對設計作品、接觸受眾時的方式、環境對受眾產生的感官影響和心理變化的分析,為設計作品的設計創意尋求依據,設定條件。

        3.對目標受眾人群的消費心理調查

        學生自己或者學生們之間運用剛掌握的消費心理學知識,針對目標受眾所進行的理論分析,難免有“閉門造車”之嫌。而檢驗理論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調查實踐。所以接下來要求學生們運用消費心理學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對擬定的設計作品的目標受眾進行現場調查。

        消費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綜合調查法、實驗法等。受處于畢業設計階段的學生的組織能力、物質條件、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種相對簡單、便于開展,較為適合作為受眾心理調查的方式,其中通過調查問卷收集、了解受調查者信息的問卷法,因其使用預先編制的問卷表格,標準化的問題設計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時也有利于相互比較,因而最為適合學生采用。

        問卷調查由設計、組織、調查、匯總、分析等一系列步驟組成,工作量較大,需要學生分組開展,分工合作。這樣,我們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組,就可以由此延伸為心理分析調查小組。問卷表格應由學生小組根據設計項目的調查需求自行設計,指導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表格應包含受眾心理分析的主要內容,形式上應多做選擇,減少文字填寫量,從而方便受訪者填寫。

        組織對目標受眾人群的心理調查,不但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而且通過在現場調查中與目標受眾的溝通交談,既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又因為與目標受眾的直接接觸,為即將開始的設計創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認識基礎。而通過將調查結果與之前的理論分析進行比較,對理論分析進行驗證、補充和完善,可以使學生在將來的設計實踐中進行受眾心理分析的經驗更加豐富,充實。

        4.對設計作品的消費心理定位

        通過現場調查及匯總、分析,掌握了目標受眾人群的消費心理特征和消費動機,也就是把握了目標受眾的心理訴求,對設計作品的消費心理定位也就有了準繩。

        對設計作品的消費心理定位,簡而言之,就是決定設計作品通過哪個方向入手、以哪種方式滿足受眾的心理訴求。對于平面設計作品而言,就是為滿足目標受眾人群的主要心理訴求,決定從其設計內容哪些方面的特質、性能入手,采用何種創意烘托該特質、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構成畫面、采用怎樣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樣的設計風格。比如設計一款為年輕人目標消費人群的服裝品牌海報,可以突出其時尚、運動、自我等方面的品質風格,可以通過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運動活力的畫面,采用新潮、簡短、有力的流行廣告語來反映這些品質,可以采用鮮艷的色彩搭配、充滿動感的線、面構成,炫酷的字符設計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設計風格,以滿足年輕人的消費心理訴求。

        完成了對設計作品的消費心理定位,作品創作的消費心理學準備即已完成,即可進入設計創作階段。對平面設計專業結合畢業設計實施的消費心理學教學也就由此收官。

        四、結束語

        通過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消費心理學的教學實施,使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了解了消費心理學知識,提高了運用消費心理學方法改善創作,增強作品市場適應力的意識和能力,為將來能夠設計出符合受眾心理訴求的成功的設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萍. 消費心理學教程[M].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第3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后,社會經濟的進步與高科技的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學校文化作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人的關注,優美宜人的校舍環境、健康進取的精神環境、資源共享的社區環境正在不斷形成和發展。校園環境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相關的物質環境,是學校形象的外部顯現,它不僅為整個育人過程提供保證,而且以其特有的方式直接參與育人。校園環境是一種文化景觀,它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影響著群體的精神面貌和凝聚力,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靈感,啟迪智慧,為廣大師生的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豐富的源泉。在當前的校園環境建設中存在著“重形式,輕內涵”的誤區,滿足了功能,卻沒有了美感,更缺少新意。因此,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既要關注教學和學習的需要,而且更要關注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

        筆者借鑒區內環境示范校取得的成功經驗,結合九年一貫制學校環境實際,就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突出環境“育人”實效性進行嘗試研究。

        二、研究內容

        校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兩部分。物質環境是靜止的環境,指各種可見的、有形的和自然的文化特征,它反映一定群體的精神風貌、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文化環境是指學校師生在教學或其他活動所形成的精神、傳統和作風,是一種流動的環境,是通過陶冶、感染、潛移默化對人起影響作用。

        1.研究內容

        研究主要集中三部分內容進行嘗試:

        ①通過校園布局、花草樹木、人文景觀等物質環境,提升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潛移默化中塑造美好心靈。

        ②通過宣傳櫥窗、警示牌、育人目標等精神文化環境,提升師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促進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

        ③通過完善規章制度、激勵機制等制度文化建設,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創設育人環境的和諧氛圍,提升學校環境育人的實效性。

        2.理論借鑒

        本研究借鑒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理論、中小學教育管理理論、管理心理學理論、組織行為學等理論,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育實效。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教育觀察法、訪談法和調查法。以半山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為研究對象。

        四、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即準備階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為調查分析、組織策劃階段。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匯總學生對校園環境的看法。

        第二階段即實施階段: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在調研的基礎上,綜合分析,確立存在的問題,建立研究目標,形成研究方案或計劃。

        第三階段即匯總階段:2009年7月至10月,分析匯總資料,剖析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總結提升形成總結性研究報告或相應的論文。

        五、問卷調查與分析

        結合校園實際,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問卷涉及學生對整體校園環境的態度、改進意見、節約與環保意識及行動等方面。

        1.調查結果

        (1)校園環境態度與建議貼近實際(見表1)。

        (2)絕大多數學生具有節約意識(見表2)。

        (3)學生能及時參與公益活動與環保行動(見表3)。

        2.整體分析

        (1)發展需求與發展差距

        校園環境建設應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的內涵。但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學校校園環境雖然達到規定標準,但不能滿足學生發展、審美的需求。我們進行了訪談,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建議:

        第一,學生設想的校園環境是:干凈整潔、空氣清新的陽光校園、綠色校園;有健身、娛樂活動場所;讓校園每個角落都蘊藏豐富的知識。

        第二,需要改善的方面是:種植供觀賞的樹木、花卉;增加人文景觀;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學生誠摯的見地,為校園環境建設的不斷深入、校園更加美好打下基礎。

        (2)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提高教育實效的改進設想

        ①加強學科教育與校園環境建設的結合、滲透,提高養成教育實效。

        ②設計教育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感悟,樹立環保意識、發展意識。

        ③豐富學校人文環境,倡導學生從小事做起,愛護環境設施,遵守法規。

        六、改進措施與對策分析

        1.積極改造校園環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該校是一所半山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結合校園實際,營造美觀的環境氛圍,讓學校的文化底蘊去教育學生。進入校門映入眼簾的是匠心獨具的校訓―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在甬道頂端安放奧運雕塑,預示學校勃勃生機。生活區月亮門兩側張貼“改小毛病成大氣候”鈦金銅字,彰顯學校育人目標。操場四周栽上精心挑選的樹種:楊樹、柳樹、松樹、槐樹、山楂樹,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與校園建設交相輝映。教學區精心構思,巧妙布局名人名言、畫像、山水畫。櫥窗內張貼學生手工作品、先進人物事跡、班級量化評比、校務公開等內容,意在使師生用它來時刻鞭策自己。教室內懸掛各班班訓,讓學生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健康成長。花壇北側矗立一面大型電子顯示屏,兩側張貼“教師教方法 學生學做人”鈦金銅字,體現學校辦學理念。此外,顯示屏隨時插播師生教育教學活動風采、定時校園廣播,營造師生身心健康成長氛圍。

        2.加強環境教育促環保意識提升

        學校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知識,讓“綠色”走進課堂。學生自覺參與拔草、澆水、植樹等勞動。在櫥窗中展示環保手抄報、漫畫、手工藝品。每逢“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紀念日,學生便向居民發放環保倡議書,并參加清除非法廣告、撿拾白色垃圾、“小手拉大手,還城市一片清新”等校內外公益活動。愛護校園內的一草一木,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等使綠色文明、綠色消費蔚然成風。

        3.優美雅致、健康情趣的校園環境正發揮其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校園環境對學生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作用。在美術教學中,校園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師采用直觀教學,帶領學生實地觀察,識別各種植物、花草,鍛煉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并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校園環境對學生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提供環境描寫的素材,觀察植物的生長、四季的變化;為學生學習教學基本篇目、詩詞,提供了直觀的情境。如《春》《白楊禮贊》《早春》等。

        第二,校園環境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創設美觀實用、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氛圍。在操場四周種植枝葉茂盛的楓樹,供師生課間休閑讀書時享用。在花壇中種植各種花卉,春夏秋季節都能見到盛開的花朵,給校園增添了勃勃生機。在走廊、教室甬道兩側,張貼名人、名言、山水畫。另外,懸掛一些圖文并茂的警示牌鞭策學生言行。通過上述做法,既美化了教學環境,又使學生在不經意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第三,在人文環境建設中,學校注意校容校貌的管理,在學生中開展養成教育。每天都有“校園小衛士”值周,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尊師愛校教育等結合起來。對全校學生的禮儀、守紀、言行、衛生及“兩操”等方面進行量化、公示。使校園融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有序的人文環境為一體,使校園變成了一本活的教科書。

        七、環境育人實效性嘗試結果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因而,學校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實施有效激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融洽的環境。

        學校在寒暑假期之際,充分利用各村家教活動站這一優勢,由家教活動站負責管理學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組織參觀旅游,豐富學生假期生活。學校同樣回報社會,無償培訓各大隊干部信息技術知識。春季運動會時學校大門向社會開放,吸引了眾多村民觀看比賽,秩序井然。正是多方的積極配合,學校被評為市級德育先進、體育先進單位及市級百所好家長學校,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授予“2008年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2009年學校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第四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提名獎”,同年11月被全國婦聯、中國教育部等八部委評為“全國示范家長學校”。家庭、學校、社會攜手配合,共同創設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氛圍正全面鋪開。

        校園環境設計是當前校園規劃建設的一個新課題,要在不斷探索中進行建設,從而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我們已經步入21世紀,這對校園環境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重視下,我們的校園環境建設,對陶冶人、教育人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八、幾點思考

        (1)學校環境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從教育、安全的觀點出發,創建一個既利于教學又富有生機,以促進青少年身心良好發育,融校園、花園、學習樂園為一體的最佳環境。

        (2)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過程中,環境因素影響很大。校園的環境質量與學生息息相關,并持久地產生直接影響。從實用到藝術,從綠化、美化、知識化到學府化,可以行“無言之教”,對學生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實踐中要努力構建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以此來影響人、熏陶人、感染教育人。

        (3)學校后勤管理的真諦是育人,是在潛移默化過程中蘊含著無聲的教育。而這些,對學生的成長,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今天,樹立先進的后勤管理理念,突出育人功能(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仍是后勤管理的主旋律。

        (4)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成為人類的共識,創建綠色學校是時代賦予的使命,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不斷發揮自身優勢。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委.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Z].教基〔1992〕19號.

        [2] 蕭宗六.學校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論文關鍵詞] 體驗教學理論; 信息化教學; 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技能與信息化教學能力,西北師范大學從2009年開始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進行全新的改革,將其分解為“教師信息技術基礎”和“信息化教學”兩門必修課程。教學資源從單一的文本教材充實為以文本教材、光盤教材和網絡課程為資源的立體化教材;教學內容從單一的總結性理論闡述擴充為具有豐富案例支撐的技能體系與方法體系;教學方法從單一的傳統講授轉變為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從傳統的普通教室改變為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學評價從單一的終結性期末筆試改進為客觀題和主觀題結合、過程性作品和終結性考評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經過兩年的實踐,從各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信息化教學”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由于師范生沒有教學經歷,學生很難與教師達成共同經驗,難以真正領會信息化教學的各種方法及其應用。

        對于即將成為教師的師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學”課程不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運用價值,還應具有信息化教學示范性的特點。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課堂體現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如何突顯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實踐價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學習更易讓學生理解和應用?如何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充分利用開發的立體化教材資源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基于兩年的實踐,筆者認為體驗教學理論在“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體驗教學理論的內涵

        體驗教學是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歡樂和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體驗教學的教育哲學及理論架構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學”、社會心理學家大衛·庫伯的“體驗式學習圈”、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以及其他學者的理論而形成的學習框架。體驗教學注重為學生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過反思、總結并提升為理論或成果,最后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

        在教學中,體驗是一個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某一活動或情境的過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產生新行動、新選擇的過程,是學生心靈與外部世界溝通的一種張力。在體驗中,學生主要通過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種心理活動的交融、撞擊,激活已有認知,產生新的認知并內化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為個性化的知識經驗。體驗既是一種活動的過程,也是活動的結果。

        二、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的設計

        體驗是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經驗和情感,是個體不可替代的意義建構的學習活動。“信息化教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科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能力,即學生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并學會運用,涉及演播教學、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自主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學方法與模式。將體驗教學理論的思想和理念滲透到“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可將教學過程設計為體驗感覺階段、體驗知覺階段、體驗內化階段和體驗應用階段。學生通過這四個階段的活動,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逐步達到明晰。

        (一)體驗感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體驗感覺階段是學生親身經歷情境或活動,親身感受扮演角色的過程。學習信息化教學方法時學生首先要在教師的引領下轉變自身角色,從學科教師的角度閱讀立體化教材資源中提供的案例與教學視頻錄像,比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異同,思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特點。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不僅整體感知了信息化教學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顯了主體地位。

        比如演播教學法的教學資源中提供了語文學科案例“看云識天氣”、歷史學科案例“青銅器和甲骨文”、生物學科案例“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等不同學科的文字教案、電子教案及教學視頻錄像。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科教學案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選擇語文案例“看云識天氣”,然后進行角色扮演,以語文任課教師的身份閱讀“看云識天氣”課文原文,觀摩課堂視頻錄像并思考“這節課的教學環節、教學媒體的呈現形式及媒體作用”等問題,并將自己的見解與小組其他語文“教師”分享,初步整體感知演播教學法。

        這一階段學生的核心任務是感知角色,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情境。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學科教師、轉變身份——任課教師,帶著“這節課我來教學”的任務和思考去觀摩視頻錄像,否則學生會以學習者的角度去觀看案例。由于知識內容在中學已經學過,學生根本不會有興趣來觀看整堂課,教學目標很難達成,即便案例設計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

        (二)體驗知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體驗知覺階段是對感覺階段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記憶、操作)和解釋(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學理念的認知過程。這個階段是體驗教學理論應用于“信息化教學”的核心階段,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來感悟信息化教學方法,即學習哪種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師就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活動設計教師不僅示范了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運用,而且體現了信息化教學理念的特色。

        學習演播教學法時,教師可以運用演播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學“演播教學的功能和應用方式”時,常見的演播教學方式有演播—講解、演播—討論、演播—操作及演播—設疑等,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講解相應的“演播方式教學內容”。學習“演播—講解”的方式時,教師用“演播—講解”的方式講解內容讓學生體會;學習“演播—討論”方式時,教師可以結合播放的案例,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并讓學生體驗;學習演播教學的功能時,用“演播—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視頻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學生既可以體會演播教學的不同功能,又可以體驗到“演播—設疑”方式的具體應用。

        學習協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協作學習形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設計辯論活動“協作學習的利與弊”,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學習的內涵,又體會了辯論這種協作學習的基本形式;設計分組討論“協作小組的基本結構”的活動,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小組的不同結構,又體會了如何開展小組討論以及如何在協作活動中進行問題分解。

        學習探究學習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學習活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Webquest活動,學生通過活動的參與來體會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務、資源、過程、評價和結論六個模塊組成。引言模塊可以設計成真實的問題情境,比如中學教師請求幫助的電子郵件,請求大家幫助設計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方案。任務模塊可以設計為分析型任務和設計型任務的綜合,具體任務是為了及時給中學教師回信,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哪些,如何設計這些不同的探究學習模式”等問題,然后分組選題并選擇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學設計方案。資源主要是課程提供的立體化教材資源及因特網絡資源。過程設計為小組分工、收集資料、匯總資料、完成作品等活動。評價可以從資料的收集、內容的分析、方案的設計及團隊的協作等方面進行組內和組間的過程性評價。結論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這節課的教學方法,是Webquest活動設計的點睛之筆,一定要引導學生感悟出活動設計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動的任務設計一定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比如英語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廣告英語的特點、中西文化差異探討、圣誕節在中國、為什么“新概念”在英語教學中長盛不衰等,物理學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凸透鏡成像規律、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從“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回顧復習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活動來開展教學,學生既可以梳理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知識,又可以體會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方法。

        這一階段教師的核心任務是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應用。“信息化教學”文本教材對所涉及的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內涵、特征、功能、基本環節等相關內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紹,呈現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學時如果教師采用PPT輔助講解的方式,學生很難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真諦,在設計實踐活動時也難以靈活運用。

        (三)體驗內化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評說中內化方法

        體驗內化階段是將知覺階段認知的結果(概念、觀念)與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內在的聯系(同化、順應),內化為行為準則的建構過程。這個階段從三個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學方法理念的內化。首先,學生通過研讀教學設計方案、分析設計環節來內化;其次,學生通過閱讀教師的說課稿、理解設計意圖來內化;最后,學生通過再次觀摩案例視頻錄像、依據評價量規評說教師對具體方法的運用情況來內化。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分析、評價問題的綜合能力,而且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的評價觀。

        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演播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研讀課程資源中提供的“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方案,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演播教學的應用時機、媒體的應用形式、情境的創設與應用等,進一步理解演播教學方法;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方案的設計者——任課教師的說課稿,分析具體知識點運用演播教學的設計意圖,更進一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摩這節課的視頻錄像,觀察任課教師運用演播教學的組織過程,之后借助課程資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學評價量規,分小組評說這節課,深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

        (四)體驗應用階段的活動設計——在作品中應用方法

        體驗應用階段是對已形成認知結構的結果進行檢索、提取和使用,并對內化的行為準則通過外在行為進行呈現的過程。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所學學科選擇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參閱案例設計一個信息化教學設計包件,并在小組或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說課。這一過程既有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呈現,又有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體現;既有學科知識的顯現,又有教學組織能力的表現,這是對信息化教學法知識、信息化學科知識及學科教學法知識的綜合運用與融合,是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最高要求。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力,而且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通過選題、設計、說課使學生親身體驗到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體會到方法的應用要領,體味到方法的應用優勢,也會提高學生主動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積極性。

        三、設計“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一)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有法

        教學有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核心必修課,這門課程的核心目標是理解信息化教學方法及其應用,主要教學內容是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介紹,那么課堂教學方法應該且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職前師范生不僅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說服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

        (二)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無定法

        教無定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盡管有它的優勢,但未必對每位任課教師都適宜,也未必每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知識內容都適宜讓學生體驗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三)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貴在得法

        貴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要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任何一種信息化教學方法都有優勢與不足,任課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這樣可以彌補某種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活動中設計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活動,只要教學設計的選題得當、活動得法、組織得體,也能很好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現代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知識的主動建構。

        第5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小組協作授課模式;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師;學生

        英語專業精讀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在所有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它所占有的學分是最多的。它的開設是為了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豐富學生目標語言的社會文化知識。傳統的英語專業精讀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上教師灌輸給學生大量的語言知識,而學生很少有時間和機會進行聽、說練習或獨立思考。

        鑒于精讀課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精讀教師不得不思考如何去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如何去客服學生學習的消極被動情緒、如何去把英語教學的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沖滿活力這些問題。

        一、小組協作授課開展的理論基礎及優勢

        (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在研究兒童認知發展時提出的。他的基本觀點是: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認知,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之后,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和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戈茨基的教學理論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但建構主義作為一種理論真正被提出來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獲得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因此,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建構主義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生了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更多的時候充當的是一個指導者、鼓勵者、朋友和學習伙伴的角色。而學生則是教學的中心,更多地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而不只是坐著聽講。建構主義課堂中,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也都是圍繞著學生進行的。

        (二)小組協作授課的優勢

        1. 小組協作授課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協作授課模式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能大大改善課堂的學習氛圍。小組協作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合作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平等的參與學習,并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在小組協作授課中,他們能在緊張而又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備課任務。大家在學習上能夠取長補短,慢慢地養成和諧積極向上的品質。

        2. 小組協作授課有利于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

        培養語言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運用。學生在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中學習語言,能有效的進入到語言角色中,自然習得這門語言。無論要達到哪一個語言目標,都要通過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通過語言操練由認知達到掌握鞏固。小組協作授課模式通過小組討論等各種各樣的生生互動的交流合作,創設了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并有利于真實語言環境的體現。

        3. 小組協作授課增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組協作授課模式創設了輕松的、民主的、和諧的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得原本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學生消除了焦慮和自卑心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精讀課的興趣。且在小組協作授課的各個成員之間建立起一種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每個人的貢獻都是小組成功不可缺少的,每個人的價值都在小組成績中得以體現,從而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二、小組協作授課在精讀課堂上的具體運用

        (一)合理分組

        以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英語精讀期末考試成績為依據,再結合前期進行的調查問卷和訪談的結果,筆者把所教授的外語學院英1341班共28人,分為七組,每組四人。具體的做法是:教師依據方便交流、學習風格相近、學習成績好、中、差搭配原則。小組成員在性別、學習能力、才能傾向、性格特征等方面要有差異。這就是“組內異質”,由于每個小組都是這樣的,所以小組之間是同質的。這才有利于促進合作小組之間的競爭,也便于科學地對他們進行評價。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還要聽取學生的意見,尤其要關心那些學習能力弱、不善交際的同學,才能有利于發揮每個組員的優點和特長。

        (二)任務分配及基本要求

        以英語專業《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四冊為教學任務,小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其中一名學生負責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拓展;一名學生負責介紹課文結構和語篇分析;一名學生以課文內容為主題組織課堂討論;一名學生向同學介紹他認為重要的語言要點并設計詞匯練習。經過集體備課以后,把所有的知識點和課堂設計匯總到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那里,并共同制作PPT,由組長負責講授每個單元PassageB的文章。

        (三)課堂演示過程

        經過大約一周的課余時間備課,各組學生都已準備完善。到了課堂展示時間,筆者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中留出2學時,讓學生按照每個單元的先后順序依次進行授課。結合之前備課活動中老師的引導和監管,每組學生都把文章的背景知識、語篇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風格和特點等作為教學的中心,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講解詞匯和語法等語言知識上。每個小組的授課方式都靈活多樣,除了傳統的一些教學方法講授知識點以外,有的小組還安排了單詞接龍的方式進行單詞教學,有的授課小組則是安排了分組辯論或者角色表演來加深學生對所學文章的理解。在學生講課之后,筆者會留10分鐘給學生的表現加以總結和點評,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小組協作授課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引導是小組協作授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 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與監管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精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只有學生對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知道要學什么,為什么學,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教學大綱,將學習目標、課程內容及重點、難點等向學生做詳細的交代,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導向。

        (二)公平、公正、科學的評價機制是小組協作授課取得成功的保障

        “評價是一盞燈,能點亮學生學習前進的方向。”小組協作授課模式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在教學實踐中要對每個小組進行客觀的評價,這對教師來說也是個挑戰。教師既要對小組進行評價,也要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這不是簡單的“好”或“一般”就能概括的。教師要把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想結合,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和對小組個體的評價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一個月評出一個優勝小組、一個月 評出一個優秀組長等。

        四、結語

        實踐證明,小組協作授課模式非常適用于英語專業精讀課堂教學。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然而筆者在運用這一模式時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本人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從而把這一模式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 楊立民.現代大學英語精讀4(第二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 王坦.合作學習學習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3] 范麗群.建構主義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分析[J].新疆石油學院學報,2006(1).

        [4] 王芳.大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6(242):105.

        第6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 教學質量

        1.引言

        所謂的英語分層教學,通常指兩個方面:第一,針對所教英語內容進行分層,就是將英語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及知識深度的不同進行合理分層;第二,針對所教的初中學生實施分層,依據學生英語知識掌握水平、速度快慢、能力大小等因素,對學生實施分層。分層教學重視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多樣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整體提高。

        2.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相關背景分析

        (1)從教育學角度分析,分層教學。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于《論語》中提出的教學原則,指的是學校和教師應當站在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角度上,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然后通過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因材施教是世界各國所公認的教學原則。當前一般采用班級統一上課的教學方式的弊端較大:首先,教學步調一致,因而無法全面考慮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從而無法有效進行因材施教;其次,一些學校一味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僅僅采用固定的教學方式將英語課本中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最后,教師面對個體差異相對明顯的學生構成的班級,采用普通教育模式,無法很好地挖掘每個學生的英語潛能,嚴重制約學生英語學習和發展的空間。

        因材施教就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習者的不同教學要求,采取不同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既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又要追求學生個性;既要培養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同時又不放棄英語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促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2)從心理學角度看,要遵循多元智力教學理論。許多學生之所以無法在英語學習中取得良好成績,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學生的智慧能力有所欠缺,而是沒有適當的教學條件與合理的教學幫助[1]。學生的智力一般是多元化的,有些人在這些方面具有優勢,而有些人在另外方面具有優勢。同時,更重要的是一些人的智慧已顯示出,而另一些人的智慧卻還沒有。所以,并不存在誰厲害,誰就聰明,而是擅長哪些方面,不擅長哪些方面的問題。因而分層教學有助于充分認識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從而盡可能地匯總各類學習英語的有利條件,排除對英語學習不利的因素,通過分層教學,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

        (3)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要依據團隊協作的教學理論。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通常采用同一尺度組織教學工作,從而抹殺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英語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學不滿,而中等生差不多,學困生跟不上的學習局面,這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非常不利。因此,從團隊協作的教學理念出發,不同學生之間應當優勢互補,促使所有學生在互相合作及相互支持的環境下,共同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最終促使學生英語能力的共同提高。對此,英語優秀的學生可幫助英語稍差的學生一起完成英語的聽說讀寫任務,這樣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將得到大幅度提升。還可在提高其學生英語知識掌握水平的同時,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

        3.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實施策略分析

        (1)將學生按照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個體,無論在英語學習能力,或是學習方式與個人興趣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又將導致今后英語水平的差異較大。對此,英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教學,如將全班分成快、中、慢不同的學習組,快組學生要教育其戒驕和戒躁,慢組學生則應多加鼓勵。

        (2)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的分層。從學生個體差異及具體教學目標出發,針對層次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教學,針對英語優秀的學生,重點實施語言運用等能力的訓練,鼓勵其養成自學英語的好習慣;而對于中等學生,則要其掌握最基本的英語知識點,再指導其改進學習方法;而對于學困生,則針對所有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和反復講解,重點強調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及掌握。

        (3)作業布置的分層。傳統一般為所有學生布置相同作業,這樣就沒有將優秀生與學困難生區分開,優秀學生覺得英語作業過于容易,缺乏學習興趣;而學困生則覺得英語作業過難,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因此,教師布置作業時應按照不同層次學生安排英語作業,對于優秀生,可安排創造性較強的作業,而對于學困生,則安排課本上重視基礎知識的作業,如詞匯等,防止英語作業成為他們的負擔,并最終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成就感,以樹立自信心[2]。

        4.結語

        教學初中英語時,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整體英語素質的提高,這樣師生間就可以建立起和諧融洽的教學關系,并且有助于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英語信心與勇氣。 此外,實施分層教學還可以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第7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認知同化論 高中生物 教學應用

        人類因學習而傳承,因傳承而進步。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在熟練掌握舊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舊有知識的延伸研究,達到擴展知識面,學習新知識的目的。具體到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通過已經掌握的原有知識系統中與新知識的聯系而逐步認識、并掌握新知識。以上便是奧蘇貝爾(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在認知同化理論中對于學習基本規律的探究結論。下面,本文將結合其研究理論談談其在生物教學領域中的作用。

        一、認知同化理論的基本內容

        著名的教育心理專家奧蘇貝爾主張: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必然立足于舊有知識結構,首先試圖找到新知識與舊有知識的聯系點,通過聯系點理解、把握新知識,新舊知識交融同化,最終達到知識面逐漸延伸拓展,完成學習過程。學習過程是對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完善補充的過程,這是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必然為之如此演變的必然規律。新的知識和舊知識涵蓋領域不斷交織涵蓋,融合同化的分析中,奧蘇貝爾總結出了三種模式,也就是新知識和舊知識相互同化的三種方式。分別是: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及并列學習。

        上位學習的基本內容,是舊有知識比新的知識處于較低知識層次,通過舊知識的提煉、概況過程,聯系到層級較高的新知識,從而理解、把握新的知識要素。例如:依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等已知魚類的特性,提煉出淡水魚類的主要特性。新知識在舊知識進行提煉概況的基礎上被理解把握。

        下位學習的基本內容,是學生的舊有知識層級水平高于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例如:已經明確淡水魚類的主要特征,并且了解青魚、草魚、鳙魚是淡水魚類的組成品種,并能掌握每種魚類的主要特征,通過舊知識的延伸,學習新的淡水魚類鰱魚的主要特征,這時候就是在進行下位學習。

        并列學習的基本內容,是在橫向并列關系的知識聯系中學習了解。例如:已經了解鰱魚的主要特性,進而學習草魚的主要特性。

        二、認知同化論角度下的教學變革

        生物學的研究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講就是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以該知識點群體構建、相互聯系包容的完整知識體系的完善過程。在具體的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應當在完全明了學生舊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科學構建教學架構,有針對性地引導、傳授,幫助學生快速充實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教學效果的目標。認知同化論在其中能夠起到如下作用:

        1.認知理論融入生活化教學體驗

        奧蘇貝爾倡導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把認知和生活化教學體驗完美融合。他指出,所有學生固有的知識領域,蘊藏著包容、同化新知識的基礎內容。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高中生物知識以前,首先以問卷、提問等形式,對該班學生的知識底蘊進行了有針對性地調研了解,依據不同學生的個體特點、學習習慣的不同等差異性進一步澄清底數,運用認知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著眼于新舊知識的聯接點進行學習研究,整體把控學生學習的節奏和進度,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大幅提升。

        2.認知理論指導教學研討過程

        有意義學習的理論同時涵蓋教學研討的內容,主要觀點為:基于學生學習中涉及的新知識的本身特性考慮,通過運用認知理論,重點提升學生學習的新知識的關聯性和實用性,強化新知識與學生掌握的舊知識的連帶作用。在課前進行教學研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考量教學設計中是否具有關聯性,能否運用學生舊有的知識聯系相關知識。在課堂組織教學過程中,以多種形式強化學生知識間的關聯性,比如,在講解動物的冬眠時,先通過提問等形式,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關于青蛙、蛇等動物冬眠的習性特征,對于青蛙、蛇等冬眠生物的冬眠過程和特性進行詳細地回顧與討論,慢慢過渡到為什么冬眠、冬眠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逐步對舊有知識進行系統性回顧整理,幫助學生理解把握新知識,同時又增加了課堂生動性,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思維習慣,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認知理論提升新知識獲取效率

        有意義學習理論,還能夠指導我們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基于學生們對新知識探索的渴望心理,主動獲取新知識提升學習效率。在高中生物的課堂實踐中,教師通過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對新知識和舊知識二者聯接點進行重點講授,增強學生知識拓展速度,明確知識的關聯,推動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領會新的知識,并站在更高地角度審視舊有知識,在回顧中進一步完善匯總,以固化知識結構,夯實學習基礎。

        高中生物學科貼近生活,趣味性強,是考驗學生綜合能力的應用性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具備深厚的教學理論功底,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運用新的更科學的教學手段,精確把握學生知識掌握水平及學習能力高低,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淑梅. 認知同化論指導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34卷第11期.

        第8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組織行為學;CDIO;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09-118 -03

        一、CDIO理念概述

        目前國內高校的課程教學多以課堂內的理論教學模式為主,這樣的教學現狀有較多弊端:一方面,理論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較慢,學生所學可能缺乏時效性;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畢業生在走上社會后都會覺得需要在工作過程中從頭學起,大學提供的教學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CDIO理念是國際工程協會于近年提出的全新思想,CDIO是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C(conceive)――構思,D(design)――設計,I(implement)――實現,O(operate)――運行。CDIO理念的初衷是改革工程教育的傳統理念,培養出知識體系與國際接軌、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人才。該理念最初是用于改革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因其理念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和與時俱進性,引起了國內外高校和企業的關注。CDIO理念于2005年經由汕頭大學的校長顧佩華院士引入中國,這之后在國內高校越來越多的學科領域獲得了應用。

        圖1 CDIO理念的示意圖

        二、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引入CDIO理念的必要性

        《組織行為學》又名《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對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進行研究的科學。課程的內容體系被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員工個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群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員工個體與群體的心理聯系(組織承諾和心理契約)、組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其中,員工個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是研究其他三個板塊的基礎,即由員工構成了群體,由各個群體匯總構成了整個組織。所以,員工個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是研究群體以及組織的規律的基礎。

        《組織行為學》中有個觀點:態度決定一切,性格決定命運。高校里傳授的各種基礎知識對每個學生的影響程度各有不同,這主要取決于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當學生畢業之后成為了組織里的一員,決定他們在職業路徑上成就高低的是個人的情商水平,這是組織行為學的課程內容。

        國際工程協會的CDIO改革大綱中提出了四條人才培養能力內容,分別是基礎知識、個人能力與素質、團隊協作與交流能力、系統掌控能力。其中,基礎知識是高校各門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個人能力與素質則是組織行為學的授課內容。個人的能力與素質決定了其團隊合作與交流能力,系統掌控能力則是幾項能力匯總的結果。組織行為學與CDIO理念的淵源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CDIO理念提倡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實際應用能力、系統分析能力等等,CDIO理念在各個學科的推廣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課學生的個人素養。《組織行為學》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判斷自我的特性、有意識地培養有價值的特性,這對CDIO理念的推廣是非常有價值的。

        從另一面來看,《組織行為學》課程在高校開設多年以來,采用的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單方面授課為主,在普通高校里這門課的教學課時一般是32課時,課時較少,加之課程內容屬偏空洞的心理學領域,這些特征使得《組織行為學》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作者于2014年在本校本科生的《組織行為學》教學中小范圍試驗了參與式教學模式,這種互動性質的教法較之于傳統的單向授課模式,在學生中獲得了較好反響。因此,本文認為本科階段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極有必要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引進更具有實際應用價值、能挑起學生參與熱情的教學理念。在該背景下,CDIO理念成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由上文分析可以認為,CDIO理念在高校的推廣需要學生個人能力與素質的支撐,《組織行為學》的教學改革也需要學生給予更多的參與和互動。CDIO理念與《組織行為學》的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

        三、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改革設計

        下面,本文將基于CDIO理念進行《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設計,設計的總體思路是,首先教師提前搜集、開發與項目配套的案例,做好《組織行為學》課程改革項目的準備工作;其次,按照CDIO理念的要求進行課程體系的重新設計,將《組織行為學》的課程內容分成四個項目模塊;第三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原有的教師單向授課模式,替代以學生主導課堂的參與討論模式;最后,聯合高校所在地的當地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的校外實踐基地。

        圖2 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教學改革流程

        (一)選擇案例,建立案例庫

        CDIO理念的構成要素之一是與理論知識配套的教學案例。由于課時有限,教師需要提前搜集準備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這是《組織行為學》課程改革的準備工作。

        選擇案例的原則是時效性與貼合性。基于此,我們可以選擇教材上的引導案例、課后案例,還可以在組織行為學專業論壇平臺上選擇案例。一般每個項目需要提供多個案例,以切合眾多學生的不同興趣焦點。

        (二)改革課程內容體系和授課模式

        《組織行為學》原有的課程體系是四個層層遞進的內容模塊,即員工個體層面的心理與行為規律、群體層面的心理與行為規律、員工個體與群體的心理聯系、組織層面的心理與行為規律。其中,員工個體與群體的心理聯系介于個體與群體的內容模塊之間。

        圖3 《組織行為學》課程的內容模塊

        按照CDIO理念的核心思想,本文將組織行為學既有的內容模塊劃分成四個項目組,分別是員工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群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心理聯系探析項目、組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 四個項目的授課模式如下:

        1.員工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

        該項目的主要內容是,抓住個體的主要個性特征(價值觀、性格、能力、氣質、態度、意志、興趣、情感等),將其編制成知識要點并提前分發給學生。請學生在課前做好基本的預習工作。課堂的時間可以分成五個部分,首先,教師在學生已經預習的基礎上,簡明扼要的對理論知識進行串講,以最快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案例;其次,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三到四個項目小組,每個組大約由6~7人構成;第三,將事先準備好的本章案例分發給學生,由學生自行選擇感興趣的案例作為下次課答辯、討論的主體。第四,指導學生在項目組里思考案例討論的分解性任務,并指導學生承擔其中其更擅長的任務。第五,在項目小組答辯、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明確自身的任務定位為控制案例分析方向不偏離。

        2.群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

        該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對群體內部、群體之間主要的行為內容進行界定,其中群體內部的行為范疇主要包括從眾行為、群體角色行為和冒險轉移行為,群體之間的行為范疇主要包括人際關系行為、沖突行為、團隊行為。教師提前對學生進行本章理論內容的串講,其余環節的內容安排與員工個體項目大體相同,即學生分組、選擇案例、案例任務分解、學生分組討論和答辯。

        3.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心理聯系探析項目

        該項目的主要內容相對來說較抽象,本章也是教師理論授課環節的難點。員工個體有其選擇進入企業或組織的不同初衷,企業選擇合適的員工開展工作則基本是基于相同的目的,即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基于員工與企業相互“雇傭”的目的有客觀差異,企業需要在員工加入企業之后關注其組織承諾、組織認同、心理企業、職業承諾等問題。這就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心理聯系探析項目的內容,即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心理聯系關注的主要是員工對群體以及組織的忠誠度和認同度。教師對學生進行本章知識內容的串講后,安排學生依次進行分組、選案例、案例任務分解、討論和答辯。

        4.組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探析項目

        該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組織結構的優化、組織變革、組織文化建設。這三個環節的內容不僅出現在組織行為學的教材里,商科學生在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管理學這兩門課程里也會不同程度的接觸到。管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都是組織行為學的先修課程,因此,第四個項目的實施目的主要是將前面的個體層面、群體層面的知識與這里的組織層面聯系起來,使三者之前保持連貫性。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同上。

        組織行為學在企業之間以及人們之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當下社會里層出不窮地出現工作壓力問題、員工幸福感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對人們的真實生活產生了困惑和困擾,人們急切地尋找能使自己重獲內心平衡的答案。這些問題都是《組織行為學》內容的新發展。因此,在上述四個核心項目結束之后,本項目擬邀請學生對身邊常見的的組織行為學問題展開一次自由討論,以使學生能將一學期所學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應用場所,借此提高學習組織行為學的熱情。

        (三)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關鍵

        由于學生對《組織行為學》的理論知識比較陌生,貿然要求學生采用自學探究的學習形式,學習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學討論做好提前安排。《組織行為學》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幾項關鍵性工作。

        首先,教師需要合理分配理論教學和學生自學、討論的課時。當前我校《組織行為學》課程的課內課時是32課時,初步建議是給每一個項目分配一個理論課時,剩余的28個課時平均分配給四個項目,即每個項目用時7課時。每個項目的課時使用建議是,學生首先在教師解釋本項目基本概念、理論的基礎上,自行學習資料,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其次,學生按小組選擇案例、學習案例、對案例中的行為規律進行推測分析,形成小組見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各個項目的小組間答辯。各小組互為答辯主持和答辯應對。這個階段預計用3-4個課時。在每個小組都闡述了各自的完整見解后,小組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形成對組織行為學理論知識的深刻見解。

        其次,教師在四個章節開始之初,提綱挈領地對本章理論知識進行介紹。這個環節花費的時間不多,但是作用卻非常大。教師撇開各個次要知識,以最簡明扼要的方式給學生描繪出本章的知識重點框架,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案例分析的方向,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這個工作在有限的課時里意義重大。

        第三,在項目討論期間,教師需對自我以及學生表明立場,即教師只旁觀、主持,不參與項目討論。甚至,各個小組分別闡述完畢之后,小組成員在相互辯論的過程中已經自行得到組別之間的水平高下,項目答辯的總結工作也許都不需要教師來做。

        最后,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教學改革作為一種有益的嘗試,會讓師生受益匪淺。然而,作為初次嘗試缺乏經驗,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會有種種遺憾。因此,教師以及參與的學生需要在項目結束之后,對此次參與行為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保持長處改進不足,目標是使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改革可以獲得長遠發展。

        (四)校企教學基地并重

        《組織行為學》作為商科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和其他課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課堂上的理論知識需要輔之以課外企業實踐的鞏固和強化。然而,《組織行為學》對校外實踐的要求與《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不同。《組織行為學》的基礎內容是關于員工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規律的認識與應用,這需要在人情世故互動的過程中通過細節產生對個體個性的認知和了解,獨立進行有難度。所以,本文認為《組織行為學》課程的校外實踐可以穿插在《企業管理》或《人力資源管理》的實習實踐過程中。

        本課程相對于商科的其他課程來說,對學生具有一項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學生通過就業進入社會后,決定他的職業生涯遠景以及日常人際關系遠近的關鍵因素不是學校傳授的基本知識,而是自我修煉獲得的情商水平。情商的自我修煉技能是《組織行為學》這門課才能提供給學生的,其他課程都不能對學生的情商修煉發揮關鍵性作用。所以,《組織行為學》的校外實踐實習是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

        四、結論

        基于CDIO理念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構想,從理念上來說重視對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從操作過程上來說能最大程度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實施難度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本文提出的教學模式改革可以認為是高校《組織行為學》課程改革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顧佩華,沈民奮,李升平.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1):12-20.

        [2]王保建,李兵,陳雪峰,訾艷陽,曹洪瑞.基于“雙導師制CDIO”本科生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3):196-200.

        第9篇:心理學理論匯總范文

        關鍵詞:班集體導向機制;群體動力理論;飛行技術專業;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211-02

        引言

        大學生班集體導向機制是在群體動力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群體動力學理論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K?Lewin提出,認為要想改變一個個體,必須從改變所在的群體入手,班集體導向機制根據高校現有管理制度和學生特點,依托群體基本單位――班集體,挖掘群體動力機制的內在發展變化因素,通過群體動力機制的內聚力、驅動力、耗散力三大要素間的彼此聯系、彼此轉化、彼此消融,共同推動群體的演化、發展和績效提高,并通過內在作用機制影響、改變個體,以此培養學生個體的集體意識、集體行為能力、集體溝通協作能力和集體內聚力。

        班集體導向機制的構建,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校一線管理人員嚴重缺編情況,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由于“90后”大學生強烈的自我個性[1]和現在大學的后勤社會化、大學開放化[2]而導致的高校班集體的多樣化、多元化,疏通了群體系統內部由此而產生的破壞群體穩定和演化、降低群體績效耗散力[3]。

        本文以班集體導向機制為理論基礎,在飛行技術專業,通過設定近景、中期、遠景群體目標,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群體規范,形成目標驅動機制、群體基本單元競爭機制、小群體機制、全員參與機制、典型激勵機制、及時反饋機制建構群體內聚力,以期為高校大學生集體導向機制提供作用機理支撐和實踐研究案例。

        一、飛行技術專業概述

        飛行技術專業是培養民用航空飛行人才的學科專業,畢業以后達到商用駕駛員執照附加多發儀表等級的知識和技能標準,從事民用航空國內、國際航線運輸機駕駛工作。

        學員在校期間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從管理制度層面,嚴格準軍事化一日生活制度、準軍事化內務衛生制度、準軍事化儀表儀容制度、準軍事化隊列制度、準軍事化日常工作制度以及準軍事化學員違紀處理辦法等,從最大程度上堅持軍事化管理標準[4]。然而學校內部除飛行技術、空中乘務、民航空中安全保衛三個專業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外,學校仍處于后勤社會化和大學開放化的軌跡上,這給準軍事化管理提供了較大的外部環境阻礙。與此同時,其管理人員和學生的比例在1:180~1:260之間,遠遠小于準軍事化管理規定的1:75的要求,且絕大多數飛行學員為“90后”大學生,其通用特點明顯。

        從飛行員職業發展角度,對“多人制機組環境”適應,集體意識、集體行為能力、集體溝通協調能力要求較高,其對飛行中機組人員的配合與協調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在現有的外部環境和準軍事化管理制度下,如何在飛行技術學習期間,從管理制度層面,利用群體動力學理論,依托班集體這一基本群體單位,驅動學生實現“多人制機組環境”的配合與協調成為班集體導向機制實踐的重要研究內容。

        二、飛行技術專業班集體導向機制的構建

        1.班集體導向機制目標的設定

        在實踐探索中,將班級統籌到飛行技術專業的大群體中,將大的群體以班級為單位分為13個群體基本單位(班集體),在飛行技術專業13個班集體中開展集體導向評比,將評比結果納入大的群體統籌,根據群體目標具體、系統、連續、一致的設定原則和群體目標可分層、量化,可評估的標準,設立了三個維度的群體目標。

        具體目標:以一個星期為周期單位,建立班集體周評比制度,將準軍事化管理內容拆解為內務衛生、早操隊列、課堂紀律、儀表儀容、違紀或獎勵處理五個部分,分別制定每一個部分的要求細則及賦分標準和原則,以班集體為基本單位扣加分,進行集體導向百分制評比。對分數較高的兩個班級或較上一周進步最大的班級在周末放寬準軍事化管理要求,組織班級文體活動,進行激勵性輿論宣傳;而對于分數低于75分的班級在周末嚴格準軍事化管理要求,對學生骨干施加壓力,召開主題班會研討下周計劃(不在集體內形成批判,只做計劃)。

        中期目標:以學期為基本單位,建立學期綜合測評制度,對具體目標中班級周評比進行學期匯總,并列入班集體學生期末綜合測評,同時對班集體產生嚴重耗散力的個體,不考慮個體評獎評優、先進典型、入黨培養,以期將個體目標系列標準融入群體目標,形成個體目標組合后的群體內聚力。

        遠景目標:分為兩年期和四年期。兩年期利用進入飛行訓練的時間節點和推薦度,向學生傳遞群體動力目標信息;四年期以大學生涯為單位,建立大學職業生涯制度,將中期學生個體耗散力典型、驅動力典型、內聚力典型上報公司,對學生個體造成壓力,不斷地強調“多人制機組環境”和“多人制機組溝通與協調”,逐步使學生更早地進入工作要求具備的集體意識、集體溝通協調能力、集體行為能力和集體內聚力環境。

        2.班集體規范的建立

        在準軍事化一日生活制度、準軍事化內務衛生制度、準軍事化儀表儀容制度、準軍事化隊列制度、準軍事化日常工作制度以及準軍事化學員違紀處理辦法等正式規范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充實準軍事化管理內涵,形成“關于建立準軍事化管理下學生激勵機制的若干意見”正式規范,與準軍事化管理“剛柔并濟”,同時對五部分準軍事化管理拆解內容進行量化處理,使其易于評估、考核。

        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生內務糾察隊、學生早操隊列糾察隊、學生儀表儀容糾察隊,成立以班級骨干為中心的課堂督導小組、以專職管理人員為核心的一日生活制度違紀或激勵處理小組,與此同時建立學生監督組織的管理規范,并通過不間斷對學生監督組織的骨干進行集體行為傾向和行事風格一致性培訓,通過將職業要求的必須自然遵守的確定性的行為準則逐步滲入等方式,驅動整個群體建立職業需求的非群體規范。

        同時,為了進一步豐富非群體規范的內涵,利用微博、微信、QQ群、人人網等新興媒體、宿舍等平臺,加大文化建設力度,營造團結和諧的宿舍文化、積極正向的新興媒體文化,建立飛行學生移動網絡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在全體學生中不斷傳遞“鯰魚效應”,集體獎懲、集體行為傾向和行事風格一致性;在學生管理干部中不斷傳遞“流水機制”。

        3.班集體內聚力的建構

        在班集體周評比制度、學期綜合測評制度、大學職業生涯制度、“剛柔并濟”的準軍事化管理正式規范和學生監督組織職業需求的滲入式非正式規范建立的基礎之上,依據目標驅動機制、群體基本單元競爭機制、小群體機制、全員參與機制、典型激勵機制、及時反饋機制,提出了“每周一次班會、每周一例典型、每周一場公益”三個實體活動和“每天內務有反饋,每天課堂有監督,每天自習有主題”三個基本層次建構班集體內聚力。

        具體實踐中,每個班級在每一周的固定時間召開一次小于10分鐘的主題班會,內容涉及上周周評比總結、班級內部成員互評互測、班級內部正面典型和負面典型推薦、下周的工作計劃等,其中正面典型和負面典型推薦需要形成事跡材料,作為學期綜合測評和大學職業生涯校企互動的重要依據,主題班會后班級選派4~8人在校園內開展公益活動,以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在三個基本層次中,通過建立微信群、樓道展示板等形式,對內務檢查情況、早操隊列情況、儀容儀表情況、課堂紀律情況進行實時通報與反饋,每天的自習均設置30分鐘課程復習題,復習題由學生班級學習委員根據課程情況輪流出題,保障每天自習有主題。

        與此同時,構建宿舍環境、課堂環境下小群體機制,強化宿舍環境下的集體導向制和課堂環境下的集體導向制。具體實踐中,宿舍環境下的集體導向制將學員宿舍布置為溫馨的“書香型”宿舍,從環境上創造學習氛圍,同時重新調整宿舍,每個寢室至少安排一個愛學習、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以點成線、以線帶面,以帶動整個宿舍,使整個宿舍形成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小環境,從而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同時將“宿舍型學風建設”作為一個研究課題,讓學生通過研究,完成“宿舍型學風建設”課題,并提交了相關研究論文。課堂環境下的集體導向制鼓動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建立“課堂秩序表”,班集體的每一名學員輪換填寫,“課堂秩序表”內容包括請假人員、曠課人員、違紀人員、課堂積極人員,課堂詳細記錄等,并把課堂秩序表中的無違紀人員和曠課人員的記錄列入周評比,同時做階段性課堂學風建設通報[1]。

        三、班集體導向機制的實踐成果

        通過群體目標、群體規范和群體內聚力的構建,飛行技術專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不斷豐富準軍事化管理內涵,不斷加大校企合作、促進校家互動,不斷營造愛校愛家的文化氛圍,完成了從“讓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從“懲戒”向“激勵”導向轉變,從“托管”向“主動參與”轉變,實現“校”就是“家”的轉變。

        班集體導向機制不斷實踐與探索,兩年的時間里,飛行技術專業學風建設和學生管理初見成效。學業淘汰率逐年降低,飽滿的學習熱情、刻苦的拼搏精神,整體學習氣氛明顯轉變,從“老師要求學生學習”到“學生要求老師講授”,優秀學生獲獎人數與級別呈現質的飛躍。

        本文運用大學生班集體導向機制,依據群體動力學理論,根據飛行技術專業現有管理制度和學生特點,依托群體基本單位――班集體,挖掘群體動力機制的內在發展變化因素,通過設定群體目標,建立群體規范,構建群體內聚力,在飛行技術專業進行了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1]錢程.高校班集體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地質教育,2006(3):99-102.

        [2]《高校擴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課題組.加強學生管理 適應高校擴招[J].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3,24(6):112-11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dvd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