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雕刻藝術入門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游戲設計課程;Zbrush;次時代游戲模型;Alpha工具
近年來,本科藝術類數字媒體專業課程設計中都適當增加了游戲設計課程。筆者近期通過對高校藝術類教學大綱的制定和討論中發現,游戲設計課程主要以游戲視覺設計為核心教學目的,圍繞這一目的制定了視覺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框架。其中可以清晰地分為兩個類別:即偏向平面視覺設計的交互界面設計與偏向游戲角色和場景的三維模型設計。而后者直接影響游戲用戶對游戲可玩性的視覺評分,不僅是游戲在視覺上能否吸引玩家用戶的重要標準,也是游戲視覺設計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制作有視覺沖擊力、外形新穎美觀、動作姿態優美的游戲模型,使學生掌握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制并符合行業內標準游戲模型的教學方法。
一、高校游戲設計課程與Zbrush軟件的聯系
大學本科二年級學生面臨的難題一方面是軟件操作不熟練,另一方面是設計學基礎知識轉換到實際操作中無從下手的困惑。以往游戲設計教學大綱中提出游戲本題設計和游戲視覺設計兩項課題,通常是指在規定的課時指導學生制作一款可以實現操作的小游戲。游戲視覺設計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款制作游戲模型的軟件。由于目前人才市場需要更多能夠在游戲項目上制作獨立次時代游戲模型的高校畢業生,但實際上游戲產業是一項分工細致,勞動附加值極高的產業,市場不需要入門級的游戲設計者。所以,需要調整教學大綱中不適應的部分,面對學生和市場的兩難境地,學生需要在課程中得到更加專業的游戲設計能力的提升。
ZB軟件可以在一般系統環境中順暢運行,非常適合學校教學普及硬件標準,同時也是一款業界相當認可的三維游戲模型制作軟件,在無紙化教學環境中,這款軟件支持手寫板操作,也能在軟件界面上直接書寫。高校游戲設計教學過多使用 AutoDesk Maya,軟件本身并不妨礙游戲設計的表現與創作,但在游戲模型的結構修改和精細度表現上,教師無法用軟件指導學生。例如,在Maya游戲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在完成全部游戲模型的制作后,教師才能給予評講和評分。因為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很難發現學生制作模型的問題,不能及時叫停學生的錯誤操作,只能通過學生無數次試錯操作后,讓學生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而ZB軟件則可以通過快速增減面數,得到簡單的模型和精細化后的模型,讓教師在簡單模型的階段指出學生出現的結構性錯誤,避免了此類問題的發生。另外,ZB卓越的細節雕刻功能,模型表面繪畫著色和貼圖轉化的功能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并轉化設計學基礎知識。
二、循序漸進的形象化教學思路
新課程教學大綱設計思路滿足以下幾個層次的需求,合乎從簡到繁的適應性訓練過程,能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并糾正從構建模型框架結構到雕刻微小局部細節的錯誤操作。最重要的是使得學生掌握以多款軟件聯合工作來完成創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
1.數字浮雕課程設計思路
學習使用ZB軟件與其他三維軟件不同的是節省了大量熟悉軟件界面的時間,例如,學生學會使用三維軟件制作一個水杯,水杯設計不能與設計學基礎知識和游戲設計的實質內容進行任何關聯,但為了使學生掌握三維軟件能實現從線到面,從面轉換為體積物體的道理,必須設置這項課程訓練。新的ZB課程訓練增添了2.5維塊面浮雕訓練,要求學生在首節課學會安裝使用手寫板,對指定的經典浮雕作品進行臨摹,手寫操作直接避免軟件界面操作,學生在屏幕上、數碼泥板上以數碼筆為刻刀直接雕刻,所以在基礎知識中設計學的點線面轉換規律可以直觀感受到,而不通過第三方操作進行轉接性理解,由此節約了學生學習游戲模型制作的時間。
游戲設計課必須重點講解塊面構建與點線雕鑿之間的關系。看起來一樣的游戲高精度模型,為何水準有巨大差別?2002年,美國藝電(EA)游戲公司外包給印尼公司“極品飛車10”項目的建模工程,完工后飛車外觀俊朗,貼圖華麗,但不符合EA要求,模型全部返工。唯一致命失誤在于建模師躲避構建飛車復雜的結構,試圖用貼圖來表現車體表面,導致飛車模型在轉面測試中,發現車體多處構件沒有光影變化。眾所周知,浮雕必須是從大塊雕刻入手到細部刻畫的一門雕刻藝術,如果沒有良好的塊面結構意識,浮雕雕刻必然失誤不斷。所以,學生通過練習必然會強化從模型整體結構入手雕刻的能力。
2.數字人體雕塑課程設計思路
數字雕塑課程以人體雕塑為主要內容,學生能快速理解游戲人物角色制作的要點。其中關鍵在于適當講解如何劃分人體各體塊之間的結構,肌肉和骨骼之間正確的比例關系,以此讓學生通過課程理解三維角度觀察和制作游戲角色的必要性,杜絕在雕塑過程中試圖通過小筆觸堆砌大體塊與用筆刷涂抹的方式來建立結構關系的錯誤做法,并在訓練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各種筆刷和剪切工具綜合應用的能力。
數字浮雕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從三維角度進行設計的興趣,在第二階段的人體雕刻練習課程中將著眼于培養學生以科學嚴謹的方法制作模型,“學習人體形體雕刻將為成為雕刻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人體既是復雜的體塊組合,同時也是最常見的形體。之所以挑選人體形體成為雕刻課程主要內容,是為了方便學生觀察參照物,也能快速發現模型外形上的不足。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整套的人體各部分比例數據和真人模特參考圖片,客觀上用以修正學生的主觀表現效果,通過這階段的訓練,學生形成以參考資料來輔助設計的藝術創作觀念,防止學生以天馬行空、無知者無畏的心態從事游戲模型設計。此外,在軟件操作訓練中,適度增加快捷鍵匹配手寫板操作的訓練,讓學生逐步熟練操控移動、縮放、旋轉等制作手段,更好地引領學生從2.5維向三維角度建模進階。
游戲角色模型設計僅僅能完成大致的模型形體制作,與課程目的有相當大距離,下一階段課程讓學生對已有模型展開精修。與其他三維軟件相似的是,ZB軟件同樣要求拓撲面片的合理性,即模型不僅結構和細節精準,而且避免產生多余的不規則多邊形。計算機圖形學知識說明不規則多邊形納入內存計算后,無法進行持續細分,在高細分光滑模型表面會出現破損面、擠出面等問題。所以提醒學生不時注意拓撲面合理性,必須保證四邊面片或三角面片。
3.Alpha工具及相關課程設計思路
服飾、道具、紋理精雕課程訓練細節刻畫能力是這一階段課程的目的。學生經過前期訓練,筆刷應用更為流暢細膩,然而細節雕刻需要更多耐心,同時也要細致觀察比較模型整體。重點在于學會Alpha筆刷與貼圖的應用,不但可以加快流程進度,增加學生的創作欲望,也為學生理解貼圖原理和貼圖制作的技巧提供訓練機會。課程目的要求學生提交游戲角色模型表面著色效果圖與貼圖原文件,看似簡單的作業卻需要學生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
實際上Alpha貼圖是指16位灰度帶有Alpha通道的圖片文件,支持的文件格式有PSD、BMP和16位TIFF圖像,理論上適當的照片都可以成為ZB中Alpha貼圖庫的內容,學生將會面臨更加多樣化的方案來進行游戲模型表面細節的制作,常常會顯得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此外Alpha工具涵蓋的知識點異常豐富,將會涉及ZMapper、AIPloyPaint、 ZAppLink、Topology制作筆刷、制作紋理圖章與鏤花模板等內容,更加讓學生感到困惑,從而喪失信心。在課程設置上首先引導學生添加細節系統性為細節部分進行布局十分重要,對多邊形模型進行分組,建立起有比較、有變化的細節添加方案,切不可為了變化而變化。分組雕刻的最大益處在于將刻畫細節的側重點規劃出來,使學生明白細節雕琢是有比較的雕琢,不是一概而論。其次,課程中多重Alpha貼圖課程要安排學生將Alpha貼圖存入不同的層中,之后采取層與層之間疊加、消減的方式來得到各種效果,既不會給學生帶來重復操作的痛苦,還會增添很多意外收獲的學習喜悅,有助于強化記憶增加理解。最后,ZB中UVProjectionMaster 和PolyPainting 這兩項重要的拓撲工具也需要學生充分理解掌握Alpha工具,它們可以直接將模型表面的畫筆效果轉換成UV投影紋理方向。換言之,理解Alpha工具將有助于貼圖精細化合理化,將有助于游戲模型制作的完美。
一、適合性原則
適合性原則是指在選擇職業教育項目時,要考慮到聾啞人的生理特征,即局限性和特殊性。這是發展聾啞職業教育的前提。
為此,我校進行多種探索,曾開設過縫紉、理發、修理等專業。但由于聾人有生理缺陷,同健聽人交流有很大的困難,使得這些專業多半途而廢。后來,我們仔細考察了木雕專業,發現它具有操作獨立性等特點。不僅可以避免聾人人際交流不便的弊端,還能發揮聾人眼明手靈的優勢。前幾年的畢業生,有的已經對口就業。于是就確定木雕為職業教育專業,制定為期三年的教育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全套操作工藝,放樣、打坯、雕刻、油漆等,熟練掌握其中一項技能,作為以后的謀生之本。實踐證明,正是這個選擇,為我校的職業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廣泛就業原則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就業,它需有廣泛的就業崗位。東陽木雕是中國六大名雕之一。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時,北京故宮等許多宮殿建筑、雕刻裝飾都曾是東陽木雕先輩的杰作。現在東陽木雕藝人們精心創作的許多代表作也被列為國家珍品,有的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有的作為國際友好交往禮品贈送,并與園林建筑、室內裝飾、家具等相結合,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產品遠銷多個國家與地區。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木雕職業煥發出勃勃生機,成了東陽的支柱行業,現有2000多家企業,為聾啞人木雕職業教育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三、勤奮有助就業原則
培養務實勤勞的美德有助就業。聾啞學生經過九年一貫制教育之后,大多是十七八歲的青年了。走向社會后應該安心勞動,自食其力。學校生活與社會環境有比較大的差別。在學校有老師的愛護,還有一大群同伴,感覺溫暖。到社會就不一樣,激烈的工作競爭,顯得比較殘酷;與常人溝通困難,容易感到孤單,再加上工作繁重,就會形成不適。這就需要我們在職業教育中及早引導,有意識地培養聾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經驗不應該停留在課程和時間表上,它必須符合每個人自身的實際。在職業教育中除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外,到八、九年級時,還應調整勞動時間,操作時間改為90分鐘一段,休息后再學習90分鐘。這樣安排,接近社會上8小時工作制的半天。剛開始,過了一節課,學生就坐立不安了。這時,教師與師傅的實際工作是無聲的語言。師傅一個下午工作4小時,中間不休息,老師也一直陪伴著大家,以溫暖的目光鼓勵著。學生看著認真的勞動氛圍,知道這是勞動鍛煉。伸伸手,扭扭身,到旁邊的同學處看一看,很快又投入學習。休息時,要組織學生進行課間操,讓學生舒展身體,交流交流體會,引導學生進行勞動競賽。
四、提高就業競爭力原則
提高就業競爭力,是當前就業形勢的需要。陶行知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木雕是一門講究藝術的職業,非常依靠技巧,許多知識只能靠悟。因此,我校優化教學與訓練環節,采用立體化授課,以能力本位教育為目標,實施實踐主導的課程模式。注重“學”而非注重“教”,參照樣板放手操作,自主探究,及時反饋,不斷琢磨提高。
臨摹是每一個學藝術的學生進入藝術領域的敲門磚,而臨摹究竟是什么?百度詞條的解釋為按照原作仿制書法和繪畫作品的過程叫做臨摹。臨,是照著原作寫或畫;摹,是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寫或畫。廣義的臨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臨摹為了學習技法,側重臨摹的過程。為保存、修復、展覽、出售而取得復制品,側重臨摹的結果。臨摹首先當然需要觀察原作,研究原作。包括原作的構圖、色彩、肌理以及技法等等。本文將要討論的是臨摹在油畫創作課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看似最基本的入門課程,卻奠定了未來油畫創作的發展寬度。油畫是西方繪畫中的重要畫種,也是各大美院的重要教學課程。作為美術學院的課程而言,油畫雖不及中國畫教學的歷史久遠,卻迅速因中國的世界化進程而顯得舉足輕重。作為繪畫教學的中流砥柱,學生在學習油畫過程中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而臨摹則在西方傳統繪畫的進階過程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
2 傳統西方繪畫中臨摹的歷史脈絡
古希臘、古羅馬乃至文藝復興時期,作為藝術鼎盛發展的黃金階段,繪畫和雕刻都被看作是低級的職業,雖然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得到王公貴族的欣賞和資助開始進行藝術創作,但是由于其身份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發揮。而那個時期更多的人都是在做希臘雕像的復制,以及對早期繪畫的臨摹。我們所熟知的幾位大師大多數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有限的改造和研究。那時的學徒制則是最好的證明,學徒向師傅繳納學費,跟著師傅臨摹或者仿制師傅的作品,繼而沿襲師傅的藝術風格。這是臨摹的早期形式。而土耳其的細密畫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細密畫是一種插圖藝術,主要作為文學作品和歷史著作的插圖。它興起于蒙古人統治伊朗的伊兒汗王朝時期(1230~1380),在帖木兒王朝時期(1370~1505)達到巔峰。在文學著作《我的名字叫紅》一書中對細密畫有很詳盡的描述,后代畫師為尊崇早期畫師的作品,盡可能一筆不差的將其技法、用筆、色彩以及構圖毫無差別的描繪出來,以此為榮。
以上這些足以證明臨摹在西方繪畫中是一種必修課程。不僅如此,他們以臨摹為對前人作品的尊敬以及傳承。阿爾伯蒂在1434年發表了《論繪畫》,其中表達了他認為需要用臨摹教學來作為重要的手段和途徑。達芬奇的繪畫心得筆記也如是說:首先,臨摹名家,師法自然的素描作品。其次,面對你所擁有的一尊浮雕作品,反復進行素描臨摹訓練。第三,臨摹適當的模特,此后應該進入創作實踐階段大師的心得體會為我們做了最好的例證。而素描臨摹、石膏像臨摹和寫生以及模特寫生的教學程序被認為是自17世紀末到19世紀末的核心教學法。德拉克羅瓦曾經說過:臨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容易獲得成功。可見臨摹在西方傳統繪畫中是多受重視。雖然二戰之后,各種新的藝術觀念層出不窮,觀念藝術取代了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然而浮躁之后人們還是更懷念在架上潑灑顏料的,對著古典大師的作品孜孜以求的歲月。繪畫從來不曾死去,只是在人們的歡呼的背后默默沉寂,還是有前赴后繼的學藝者進入學院接受最為傳統也是最為經典的藝術教育,求知若渴地像當初的我們一樣觀察著、臨摹著那一幅幅經典作品。
3 中國油畫教學中臨摹課的重要性
50年代,中國油畫受前蘇聯的影響,呈現出各種方筆擺色塊的統一形式。隨著80年代中國國門的打開,逐漸有機會觀看到最經典的歐洲油畫名作。然而,時至今日,在發表過的教學大綱里,只有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工作室的教學綱要里才出現臨摹課字樣:臨摹課,根據有條件有選擇地臨摹優秀的油畫作品使學生能了解歐洲傳統油畫各流派大師的技法和材料使用的知識。作為西方最普遍最平常的藝術學習方法,臨摹幾乎是每一個西方藝術學習者乃至藝術家的必修課。然而在中國,人們并未意識到它對于油畫教學的重要性。在中國古代的藝術教學中,臨摹一直是作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在書法及國畫中沿用至今,然而對于油畫的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尚未意識到臨摹對于油畫教學的重要性。畢竟,所學有限,以及自己學習繪畫的教學程序是否科學都成了臨摹課未能擁有其應有教學地位的限制條件。很多學生在接觸油畫之初多半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進階之后則快速跨越到表現主義中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中很難找到最初可以臨摹的筆觸、技法。然而到了表現主義時期,又認為繪畫是一種任意妄為的行為。故而很少能找到可以學習臨摹的切入點。學院派繪畫中,老師在教授學生臨摹課的時候也多半會從前蘇聯或者印象派入手。如此沒有系統脈絡的教授方法,無怪乎臨摹在中國油畫的課程中始終顯得可有可無,無甚重要。
在一個教學思維清晰的老師的指導下,臨摹教學手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師自己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以及系統的西方美術史知識。將臨摹和寫生相結合,從古典繪畫的形體結構完成學生對于結構和造型的把握;從印象派中獲取對于色彩、光線的感知;從現代主義繪畫中汲取表達情緒以及對于內心世界探究的養料。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教導學生對于工具的認識和熟練的運用,哪些畫作需要用到何種工具。在學生熟練掌握作畫工具的前提下才能更有自信地對于名作進行臨摹。在西方,藝術院校的老師會帶學生直接進入美術館和博物館,對照原作進行觀察和臨摹。中國雖不具備如此的先天條件,但是盡可能地去將高質量的印刷品帶入教學中,以及在國外繪畫原作來中國展覽的時候帶學生進入美術館,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關鍵詞:高中 軟陶制作 工藝教學
陶藝是融繪畫、雕刻、工藝美術于一體的一門綜合藝術,陶藝教育的價值很高,它為發展學生個性,開發潛能,提高審美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開辟了無限的空間。但是經過實踐發現傳統的陶工藝制作投入的成本較高,制作流程復雜,場地要求高,在教學設施及師資的配備上,農村學校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欠缺。而軟陶材料色彩豐富,看上去像橡皮泥,它的柔韌性和延展性都非常好,是一種集陶土,紙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優點為一身的新型手工藝創作材料。在新世紀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通過軟陶手工課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此,我們在普通高中美術教學中進行了軟陶藝術教育實踐,下面就軟陶手工藝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大家分享。
一、利用多媒體觀看軟陶制作,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陶藝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技術,而且操作性很強。給學生上第一節陶藝課時,教師并沒有直接讓他們做,而是播放了一張軟陶手工藝制作的光盤――《軟陶手工制作入門》。另外還講解了軟陶本身的魅力:軟陶本身并不是陶瓷,而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粘土。它有不粘手,不掉色,不開裂, 不起泡,軟硬度可調節,手感極佳,韌性好,延展性好,可塑性強,安全無毒等特點,是一種集陶土,紙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優點為一身的新型手工藝創作材料。軟陶可制作的東西有:1、飾物類:各種手鏈、項鏈、掛飾,好做又好玩。2、造型類:各種動物、花草、人物等,可任由發揮創造。3、蠟燭杯類:薄薄的一層軟陶附著在玻璃杯上,燭光從軟陶花玟間透射出溫馨的光暈,夜晚點上,非常有趣。4、相框類:對設計留有無限空間。當然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東西,只要學生能想到的。做好的軟陶作品只要放在烤箱里經過120度烤制大約10分鐘就可以定型了,定型以后就能防水、防霉、不退色、不開裂、可以永久保存。通過視頻的觀看,學生的興趣已經被激發出來,有很多學生很想動手做一做,再加上老師給他們講了軟陶的魅力以后,一種新型的材料――軟陶,在學生心中已不再陌生。
二、體驗軟陶制作樂趣,挖掘多種創作素材
軟陶藝術是人們用眼、腦、手、等各種器官綜合調動所產生的可感可觸的藝術,所以軟陶手工藝課就應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陶土及創造對象的體驗之中,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其質、掂其量、悟其質,才能激發學生創造出蘊含他們內心情感生命的軟陶藝術作品來。開始階段,老師安排幾節臨摹的課程,從最基本的制作入手:揉泥,捏泥,塑泥,讓學生自主地把軟陶泥在掌心搓圓、按扁、拉長、揉團等,體驗一種隨心所欲,自由臆造的。由于學生制作能力有限,因此在軟陶制作內容上,教師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飾品制作。
案例1:教學《軟陶飾品制作》一課,激發學生制作的樂趣。
開始上課時,教師在手腕上、脖子上戴上了用軟陶制成的項鏈、手鏈。還自行制作了整套掛飾,如耳環、項鏈、手鏈等,設計了卡通化、平民化的手表帶、手機袋、發卡,既好看好玩又非常實用。學生看到漂亮的陶珠加上簡單的結繩就可以做成一件非常漂亮的軟陶工藝品,于是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馬上就有了躍躍欲試的感覺,隨后讓他們拿出準備好的軟陶泥,開始動手做。由于制作相對容易,加上之前觀看的視頻里有講到一些各式陶珠的制作的方法,學生就不會有畏難心理,最后成品非常漂亮,同時對軟陶手工藝課興趣大大提高。下面展示的是學生初次做的軟陶作品(圖1)。
三、在簡約中尋求創新,體現作品的個性化
“個性是藝術創作的靈魂,沒有了個性,藝術就失去了價值。”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畫如其人”,筆者在想:能不能“陶如其人”呢?軟陶手工藝教學是一個動態開放的過程,陶泥的可塑性強。軟陶手工藝課教學中,如果只局限某種技藝的學習或對某種創作對象的單一摹仿,不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扼殺了學生本身的創造天性,限制學生形象思維、空間想象力及動手創造能力的發展,抹殺學生獨特的感受力和個性化的表現力,于是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自由發揮、大膽創新、勇于實踐;鼓勵學生嘗試多種技法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的并用;鼓勵學生運用繪畫課中所學的知識與軟陶相結合,并且告訴學生:“生活即藝術”,“生活即教材”,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軟陶可以盡情地把它們做出來,鼓勵學生可以把生活中的材料和軟陶有機結合;只有這樣,學生的軟陶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屬于自己個性的軟陶作品。
案例2:教學《軟陶創意制作》一課,品味學生創新的魅力。
記得上課的時候,教師講:“生活即藝術”,“生活即教材”后,一位學生把他的一件作品給筆者看,那是一只小熊和鞋子的組合作品,教師隨即就請他對全班同學說一說這件作品的獨特之處。她高興且很自信地說:“鞋子是我15歲那年媽媽買給我的生日禮物,雖然現在不能再穿了,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小熊是我小學文具盒上的,我憑借自己的想象,結合軟陶做出了一個更完美更可愛的小熊,最后我把這兩件作品組合在一起就成了這件作品。我給作品起了個名字《永恒的記憶》。”隨后課堂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足以證明創新的魅力。學生們聽完后,教師再做總結:藝術創作中最怕的是“依樣畫葫蘆”,有了創新,你的作品才是獨一無二的!
在后來的幾堂課中教師都能感受到學生帶來的驚喜。比如:有用破碎玻璃鏡片制作的新型美麗的鏡子、有美麗的軟陶石、軟陶瓶、有小巧而精致的用螺絲釘、鐵絲與軟陶制作的青蛙跑車、用三合板做的精致筆筒和展臺等,同學們的創作興致都很高,完成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優秀作品。他們把身邊的廢舊材料巧妙的與軟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老師為他們大膽創意感到驚喜,也許這就是教學相長的最大魅力吧!下面展示的是學生創意軟陶作品(圖2)。
四、在軟陶創作教學中,注重學科間的融合與人文思想的滲透
在軟陶手工藝教學中,可以將它與文學、地理、歷史、科技、音樂等學科相融合。軟陶手工藝又屬于雕塑的范疇,即同屬美術范疇。所以它和繪畫、工藝、建筑、攝影等也都可以相互融合。比如軟陶的制作可以將平面的繪畫作品轉化為三維空間的雕塑藝術,所以喜歡做軟陶的同學,教師都會鼓勵他們多畫畫,比如畫點卡通,素描等;讓學生利用攝影作品來創作;在軟陶創作中可以加進適合的音樂,借助音樂營造氛圍、發揮想象,提高他們藝術綜合能力,培養獨特的審美趣味;將歷史中的一些故事或人物,或事件,用軟陶作品把他們表現出來。可以制作場景類、主題型、系列型的整套軟陶作品。總之,軟陶的制作范圍很廣,只要我們能想到的各個學科領域,軟陶都可以為你實現!
案例3:教學以“創意無限”為主題一課,教師收獲了意外驚喜。
在學校世外“陶”源工作室成立不久的一天下午,有兩個學生急匆匆地找到筆者,他們手里拿著自己親手畫的稿子,當老師接過稿子細看的時候,驚呆了,兩個同學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一位是畫超級可愛漫畫為主,動漫形象簡練;另一位同學畫的是一種動漫真人,很灑脫。他們是來毛遂自薦的,說想加入陶藝社,當時教師憂郁了一下,陶藝社來兩個畫畫的行嗎?起初是出于對學生求知欲的保護而欣然答應,后來總在想一個可以融合的點,做和畫相結合,每一幅畫的背后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還有一次,有個學生用乒乓球拍托著軟陶作品來烤制,密密麻麻的,仔細一看都是青蛙,他說這是青蛙軍隊,是上了關于秦朝的歷史課,課后很有感觸就做了這一系列。自從開設了軟陶手工藝課后,教師經常能感受到這樣的震驚和喜悅,真的很佩服學生的創造力和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下面展示的是學生的創意軟陶作品(圖3)。
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提出:“各類學校藝術教師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創造性組織教學,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區、本民族藝術教育資源,拓展藝術教育空間”。軟陶手工藝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嘗試體驗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陶藝主張自由創作、展示個性,追求的是對人性的解放,心靈與作品的相融,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心理需求,它更能體現現代教學的藝術性特點。在教學中定期安排軟陶作品展,如:個人作品展、班級作品展、學校主題性作品展、精品軟陶展覽臺、校園文化藝術節特別展等。在此期間,組織學生觀看,點評。這對于豐富校園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在豐富校園文化之余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藝術品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增強學校的人文氣息。
參考文獻:
[1]胡賽軍 《對現代陶藝創作的思考》[M]中國陶瓷 2002 38(6) 59~60
[2]無限創藝 《心靈瑜伽+生態式軟陶藝術教育》[J] 中華手工 2010.11
[3]馬 佳 《教學生用藝術創造釋放情感》[N] 中國黃金報 2009
關鍵詞:酒店管理;高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28-01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酒店產業的迅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供給之間的顯著差距,突顯學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學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弊端。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欠發達地區,酒店管理專業起步較晚,自2008年開設以來不斷探索職業教育的規律,以更好的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方面,以工作崗位為依托、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高職學生為主體,在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面做有益探索。
一、課程體系的改革
1、以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選取典型工作任務整合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能手、造就經營管理后備軍。在過去,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組織上,安排了較多管理理論知識,而通過教改我們更多的結合工作崗位的需要,著重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要求學生全面地了解餐飲部運行與管理的內容,掌握餐飲服務規范和操作技能。在教學內容上就要對應的餐廳服務員崗位需要掌握的掌握托盤、中西餐擺臺、席間服務、宴會服務、菜單設計、賓客投訴處理的技能,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再如,服務心理學、管理溝通、酒店服務禮儀,這些課程部分內容相似,這時并不需按學科體系從頭至尾講述,而應按不同梯度的培養要求并結合實際崗位中具體、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抽取裁剪進而整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才能培養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人才。
2、以職業成長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過去課程設置不夠細致,沿襲本科院校課程,忽視崗位需求,甚至與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雷同。因此,可打破傳統課程以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而基于酒店人的職業成長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可分為:第一模塊公共基礎(包括:計算機基礎及應用、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應用文寫作等),第二模塊專業基礎(包括:酒店管理概論、服務禮儀、服務心理學等),第三模塊專業核心(包括:餐飲服務與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宴會設計、酒店英語、酒店管理溝通技巧、酒店市場營銷、酒店財務核算與管理等),第四模塊專業拓展(包括:旅游美學、花式調酒、食品雕刻、插花藝術、食品營養衛生等),第五是模塊綜合實訓(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采用互動、體驗、開放的教學方式。酒店管理是實踐性、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在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效果差,教改后我們以酒店的工作環境為參照設計學習情景,如在《前廳服務與管理》課程中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的方法,學習提供預訂、入住登記、結賬離店、行李服務及禮賓服務,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非教師“一言堂”,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宴會設計》課程中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合作,展示PPT形式的總結報告,對不同主題宴會進行氣氛、餐桌、臺面、娛樂、菜單等方面的設計。在鋪床、擺臺、調酒、茶藝的技能學習中,以班級評比的方法激發學習熱情,以酒店的工作規范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在《酒店管理概論》這門“酒店入門”課程中改變過去滿堂灌輸理論的做法,在最初的學習中帶領學生進入酒店參觀,參加酒店新員工培訓,了解酒店的職能部門與制度管理,獲得初步感知。
2、開展多元化實踐教學。通過校內實訓、企業見習、假期實習等方式,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豐富知識、獲取經驗。帶領學生參加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宜州旅游文化節的服務活動,對節慶策劃、現場布置、人員安排等有更多了解;通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在面點制作教學內容中,老師傳授面包制作原理及步驟后,讓學生自行烘焙特殊形狀和口味的面包;結合廣西區技能比賽的項目,在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西餐宴會服務、客房鋪床、中華茶藝項目、導游服務、英語口語教學上,以校內專業技能競賽方式,以賽促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服務水平和心理素質。
三、考核評價的改革
1、轉變考核理念,堅持全過程評價。我校酒店管理專業有約1/4的中職升高職的學生,今后這類學生將成為主要的生源。中職生的顯著特點是專業性較好而理論基礎較弱。在教改前的總成績=平時成績*20%+理論筆試*80%,是典型的“一張試卷定成績”。而教改后,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考評體系中,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環節的考察。以《前廳服務與管理》課程為例,綜合成績評定包括:(1)平時成績占20%(包括:考勤、作業、情景模擬、課堂提問、筆記抽查);(2)技能考核占30%(包括前臺接待、客房預訂、離店結賬、電話留言、行李服務,各占6%);(3)中級前廳服務員考證成績占20%;(4)期末卷面成績占30%。這樣能使中高職教育更好的銜接,顧及了兩類生源渠道的學生特點。
2、建立“四位一體”的多元評價體系。過去,學生的成績由授課教師一人決定,不易發現教學中潛伏的問題。而通過教改,建立“四位一體”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是由企業、教師、學生、技能比賽獲獎這四部分構成。重要的工作項目由校企教師共同評定,團隊合作項目由學生自評與互評。按我校規定對參加市廳級技能比賽獲獎的學生,可以免試與競賽內容相關的3門課程并按獲獎等級不同直接給予評定分數。
參考文獻:
(一)革新坭興陶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坭興陶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價值定位,給坭興陶產業價值創造模式的革新提出了新要求。革新就是要變革思維,善于植入新概念,加入新標簽,將坭興陶產業與虛擬經濟現象有效結合,打造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新亮點;既要充分發揮坭興日用陶的經濟價值,更要進一步注重工藝陶、藝術陶等的虛擬價值創造效應。從業人員以及書畫、美術等方面的專家應深刻把握市場動向信息,分析現有市場,探尋潛在市場,從滿足市場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出發,做好坭興陶產品的設計、研發工作。可探索開發滿足市場人群個性化需求的日用陶、工藝美術陶作品,積極采用現代科技,從坭興陶的造型設計、雕刻技藝、制作焙燒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不定期地打造系列產品,更新陶瓷生產制作周期,保持客戶對坭興陶不同個性化產品的持續渴望,形成源源不斷的客戶新期待,增加消費動力。應突破產品價值鏈低端鎖定,從增加文化含量、科技含量、藝術含量入手,增加其“新賣點”,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如可根據紫紅朱泥質地細膩、天然潔凈、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為依據,在日用陶中植入“低碳環保”的理念,打造“原生態保健陶”、“新一代環保日用陶”等產品,倡導“綠色消費”,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高端工藝陶、藝術陶首先具有藝術的獨創性、稀缺性,同時具有價值隨時間流逝不斷增值的特征。僅僅停留在坭興陶的使用價值層面上,它們難以產生超出自身使用價值的虛擬價值,只有當擁有坭興陶、投資坭興陶成為一種文化時尚時,它們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題材。所以,可將工藝陶、藝術陶定位為“尊貴禮品”、“藝術品投資理財精選”、“工藝精品增值項目”等,使其逐漸成為高端客戶群關注與收藏的藝術品,升格陶瓷品位,做好向“時間尋租”的文章。這樣的文化轉型,既提高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又創造了產品可以追求虛擬價值的空間,高端藝術精品可轉化為經濟高價值;再配合相關的制度規范,坭興工藝陶、藝術陶完全可以成為新的財富標志,具備變現尋租的能力、期望增值的權利,能實現陶瓷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二)健全產業發展融資體系,為產業振興提供良好保障
健全產業融資體系,一是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對坭興陶產業的發展資金,如爭取國家、自治區及市級財政的生產扶持周轉資金,民委的少數民族發展基金和貼息貸款,科委的新產品開發科研資金等;同時鼓勵社會、民間資本介入,提供資金支持。二是建立以政府出資為引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擔保機構,成立坭興陶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信用再擔保公司。廣虛經濟時代中,信用是比黃金更值錢的財富,因此三是要增強坭興陶企業誠信經營意識,建立坭興陶企業信用信息庫,金融機構及其相關監管部門要共同做好企業的信用評級工作,增加投資者、金融機構與社會大眾對坭興企業的信心。四是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推動政府、銀行與企業的溝通和合作;銀行要根據坭興陶企業的具體實際,降低信貸準入門檻,積極開發適合坭興陶企業經營特點的金融產品。廣義虛擬經濟視野下的產業融資,特別重視虛擬經濟極端形態的運用,要搞好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會給產業經濟的發展注入新題材,如可將坭興陶產業鏈延伸至影視文化業、展覽業等,可拍攝反映傳統制陶技藝和獨特陶業習俗為主題的電視紀錄片、連續劇、電影,策劃以家族制陶歷史為主題的陶瓷展覽等,對它們進行風險募資;還可給高端工藝陶、藝術陶植入商業保險,將陶瓷的價值鎖定在一個較高的價位且不易于崩盤;如果再引入工藝陶、藝術陶的期貨,那么就能有助于坭興陶的虛擬價值不至于被無限炒高;如果坭興陶企業做得夠大,還可以讓以坭興陶為主題的企業上市,進行公開募股集資。沒有風險投資機制的支持,坭興陶產業品牌與文化的傳承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行業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從廣義虛擬經濟的理念來看,人才資源是虛擬價值創造的關鍵。坭興陶文化及品牌是虛擬價值的典型表現,搞好產品的技術設計研發,培養、引進、造就一批專業技藝人才,是坭興文化得以世代相傳和發揚光大的重要保障,是坭興陶產業得以保護和發展、坭興陶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有效動力。建立“以人為本”的行業機制,就是要重視人才在企業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重要作用。可在坭興陶企業中,建立投資者與陶藝人、營銷人、研發人員的利益分享機制,完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對不同職稱級別的人員實行不同激勵政策,形成待遇津貼梯度,對吸引到的人才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加以穩定。人才對信息資源的敏銳把握與激情投入,能有效促進坭興陶產業結構優化與創新,應特別注重加大對坭興陶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坭興陶名師及佳品做好資格認證與登記管理,統一核準頒發資格證書;對新開發的優秀產品積極進行商標注冊或申請專利保護。同時,可聯合區各高校、各職業院校、北部灣大學及坭興陶行業協會等,探索建立“坭興文化理論研究所”和“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招聘或引進更多的有關科技、文化產業、工藝美術設計、陶藝制作等專業的人才進企業;定期或分批加強對現有的坭興從業人員的技術業務培訓,或舉辦專題培訓班集中學習,或派遣人員考察并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或聘請專家、學者、高級技藝師等與坭興陶技藝骨干結對掛鉤、學藝拜師,不斷提高制陶人員的專業理論素養和創作、設計、雕塑、陶刻等技能。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與專家學者進行技術攻關課題研究,尋求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不斷形成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發展人才的良好氛圍。
(四)善用各類渠道、信息與平臺,做好題材和人氣的文化尋租工作
在虛擬經濟時代,“人氣”是靠相互差異的生活“題材”而提升和聚集的,“題材”是“人氣”的溫床,“題材”越豐富多樣,“人氣”就越旺,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虛擬價值就會越高,財富效應就越顯著。這樣的虛擬價值,不僅是反映在坭興陶的產品及后續服務上,更反映在企業及產品的品牌效應上。一是要充分利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打造人氣、傳遞信心的媒體資源,積極發揮其強大的輻射促進作用,將坭興陶“炒”出新花樣,有效發揮其聚集人氣的優勢平臺效應,積累文化品牌資產:可以聯合電視臺錄制有關欽州坭興陶介紹的紀錄片、電影、歌曲、廣告等,或是利用報紙、雜志、互聯網、光碟等媒介,設立有坭興名陶、坭興發展歷史、坭興人物、坭興新品及展望等專題,增加宣傳成品,并結合市場營銷推廣,提升人們對欽州坭興陶的認知面與關注度,積極打造欽州“千年陶都”城市文化名片。二是讓坭興陶每年定期參加區域性或國際性的會展、研討會、論壇、交易會等,如廣交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參展或饋贈的方式,讓坭興陶更好地進入公眾視野,提高坭興陶的文化層次與知名度。三是在欽州市舉辦每年一度的以坭興陶為主題的坭興產品推介會、展銷會、拍賣會、招商洽談會等主題文化活動。四是升級、完善融城市景觀、文化、旅游、產業、物流為一體的“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在園區內建設坭興陶文化公園、大師工作室、廠房、休閑陶藝吧、商業街等;在當中的坭興商業街區、坭興文化生態保護區等,要注重地方特色,展現古陶風光,把握好現代性與歷史文化的有機融合;園區中的以“坭興陶”為主題博物館、檔案館、文化館或名人作品館,要從提高文化品位上下功夫,改變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陶瓷重塑陳列,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可嵌入坭興名人故事講解、制陶工藝介紹、技師現場教學等方式,提高展示的娛樂性、趣味性;還可在園區內的陶藝吧中開展“體驗經濟”活動,讓游客親自參與制作坭興陶,使他們在動手實踐中領略欽州陶瓷的文化風采,增強感染力與現場感。
(五)搞好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制度建設是政府經營的永恒話題,合理的制度是廣義虛擬經濟最有效的依托體。樹立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搞好配套服務,營造良好氛圍,促進政策、制度與經濟實現有效二元容介態,是今天做強經濟產業、打響經濟品牌的基礎和前提。欽州政府部門,要探索建立國土資源、文化、旅游、環保、規劃、二輕等部門的有效溝通協調機制,以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政務信息化進程為契機,建立統一的欽州市坭興陶產業信息資源庫和信息共享平臺。可實行領導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每月召開例會,每季度召開坭興陶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要將坭興陶產業發展納入區、市、縣級經濟發展規劃中,在資金傾斜、企業用地、工商登記、稅收貿易等,積極給予鼓勵與重點支持,降低審批門檻,最大限度地給予政策優惠。要特別注重做好“欽州坭興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工作,可抽調相關部門人員,成立專門小組委員會,有序推進調研、論證、申報等工作。積極打造“坭興陶產業投資高地”,鼓勵外商到欽州投資辦企業,或讓其參與投資合作開發新產品,用優質的服務營造親商、引商、安商、富商的發展氛圍,使投資項目有力扎根、有效落實、有序推進。積極引導各個坭興企業結成戰略聯盟,讓各企業共享創新成果,加強溝通協作。重點培育民營龍頭企業,通過規模化經營,發揮好先進示范效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有效發揮互聯網營銷優勢,構筑欽州坭興陶電子信息商務平臺,引導企業開展陶瓷產品網絡銷售業務。加強行業管理,要求各坭興陶企業每月每季度定期、如實匯報各項經營銷售經濟指標;幫助指導坭興陶企業業主或制作者申請注冊商標,注重商標培育的梯次性,認真打造出真正屬于欽州的、享譽國內外的坭興陶“知名商標”。法律部門應及時為坭興陶企業及投資創業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執法部門應嚴格按照專門的意見與法規,依法參與整治和規范坭興陶市場秩序,對涉及坭興陶領域的案件開設“綠色通道”與“便捷窗口”,依法制裁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為坭興陶產業的發展營造嚴明規范的法治環境。只有做好相關政策引導和制度上的有效保障,發揮政治政策與產業經濟容介態的效應,坭興陶產業的發展、品牌地位的提升才會有更堅實的環境保障。
二、小結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民族文化 鄉土教材 激發興趣 培養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1-0232-03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又有多種能力的人才。未來職業需要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員。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的語文課程,在整個中職校課程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職學校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均離不開學生的語文能力。因為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能提中職校學生的應用語言能力和修養,而且也為其它課程學習打下基礎。但就目前中職教育發展來看中職語文教學仍存在很大問題:普高模式教材的套用,灌輸式的教學,不能很好的將鄉土文化融入到課程中,致使學生對本地區特色文化資源知之甚少,這些都間接影響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該論文主要介紹了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給教材加點“土”,鄉土文化的融入等,其目的和意義主要是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豐富中職語文教學內容。
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中職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中對語文學習有興趣的幾乎沒有。從學習目的看:不少學生不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認為學語文沒意思,一提作文就頭疼;還有學生認為,我們在初中已學過語文,早會了。從學習基礎看:多數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能力差。表現為:錯別字普遍存在,不重視也不太會使用標點符號,聽課抓不住重點,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三言兩語,邏輯性不強,閱讀能力差,似懂非懂,缺乏綜合概括能力,寫作水平低,多空話、套話,有的文不對題,辭不達意,各種文體弄不清楚,有的干脆抄作文選。從學習習慣看:多數學生學習浮躁,邊學邊玩,心不在焉,學習不入門,自學能力差,沒有預習、復習的習慣,沒有養成認真讀書、思考的習慣,沒有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是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不幸的是,如此重要的課程在中職教學中卻處于勉力掙扎的尷尬境地:(1)在一些職業學校教學實踐中,語文課往往被視為可有可無的內容,或者任意坎削,或者輕易縮減,或者降低評價標準。(2)語文課與其它文化課一樣,不斷努力與專業課建立自然的對接關系,但又始終難遂其愿。(3)語文課雖然竭力進行著改革的嘗試,卻始終沿襲著普通教育的傳統語文程式。以上問題,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教材等需要改革。
三、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教材加點“土”
二期課改的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多渠道的學習環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經驗,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這是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和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深化的必然。教育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學生往往會沉浸于課堂學習、電視、網絡等之中,而忽視身邊的文化資源,對鄉土文化或一無所知,或嗤之以鼻。所以我們應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去發現鄉土文化、感悟鄉土文化,從而豐富閱歷、拓寬視野、增強積淀、提升品位。
1.從中職語文的教學任務看
中職語文的教學任務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從生源比較來看,由于普通高中擴招吸納了大部分初中畢業生中的優秀生源,進入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較過去大幅度下降。雖然中職學校招生的對象要求初中以上的學歷,但現實是近年來中職新生中有很大比例不具備初中畢業水平,生源質量狀況決定了中職語文教育具有低起點的特點。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在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用)》過程中,一方面要在重視學生個性、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發展因素的基礎上,努力追求學科價值的實現、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和興趣的滿足、感情的宣泄的人文目標,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讓學生掌握可見可測的知識技能技巧,“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高語文應用能力”,讓學生掌握那些對他們一生都有重要價值的,最基本的知識,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適應職業要求所必需的知識。由此可見“綜合職業能力”是中職語文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理清中職教育的內涵,重新解讀中職語文的性質,確立中職語文教學的專業化導向。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
2.從中職語文的教育教學對象看
中職《語文》教學的對象是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時數也不一樣,因此,中職語文教材必須從學生學習實際、畢業后的工作實際需要及語文課本身為專業課服務的實際出發,以就業為導向,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對現行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材進行進一步改革。這就需要針對實際情況,結合專業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特點加上“鄉土文學特色”,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開發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滲透于語文知識傳授、語文能力的訓練中。以文學欣賞為主,發掘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加強情感體驗,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教師還應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有效的途徑,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能使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提高。總之,就是要大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鄉土文化進教材的意義
3.1本土知識與教育改革開發鄉土文化資源,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身邊的教育資源,改變過去“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現象,讓學生感受到我們鄉土文化的悠久燦爛,從而增強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和責任意識。在感受人類文化精神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鄉土資源學習環境,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并能結合書本知識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思考生活、思考歷史、思考個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能促使他們積淀一定的文化,能用文化的眼睛去閱讀、觀察,用文化的心靈去體驗,用文化的頭腦去思考,用文化的語言去表達,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
3.2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由課內向課外拓展。讓學生關注課外生活,拓寬語文學習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使學生能運用課內學到的知識、能力去參與活動,能自主地選擇、收集相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從而提高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3.3讓學生在收集、整理材料的過程中,一方面培養他們收集材料、處理材料、和運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們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加深對家鄉青山秀水、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之間學會溝通、合作,以適應信息飛速發展的社會,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教材如何加“土”,以河池中職校為例
如果作為廣西人卻不知道“彩調劇――劉三姐”;作為河池人卻不知道關于韋拔群的事跡;作為金城江人卻不知道小三峽的風光,那豈不成了笑話……。因此,語文教材內容應在與全國中職教材接軌的同時,根據當地實際適當增加地方教材,或給教師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
河池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總面積3.35萬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境內聚居著壯、漢、瑤、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17.71萬人,占總人口的83.67%,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河池市的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2006年廣西19個項目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河池市就占了6個。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1個,河池市2007年6月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2個。總之,河池資源豐富,民族文化濃厚。
1.積極參與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
近年來,河池市大力推進多種形式的“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把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作為素質教育的內容,將當地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民族舞蹈、剪紙繪畫、體育競技以及傳統手工藝制作引進教學活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傳承了民族文化,活躍了學校教育,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取得了多重效益。
這是因為,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是民族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其一,河池市的學生大多生長生活在民族的生態環境當中,他們耳濡目睹當地鄉土民風民俗及民族文化的活動,他們把這些活動信息由社會輸入到校園,又通過老師的指導、傳授輸出到社會,從而具有民族文化傳播輻射的作用。其二,學生成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對象。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統文化的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從學生的年齡來說正處于個體社會化的關鍵時期,是接受民族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最佳時期。通過學校開展的民族基本素質和民族民間藝術系列學習活動,并通過他們再向社會和其他人員傳遞,從而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以鄉村校園為基地,以學生為對象,對本土的特色民族風情文化進行承前啟后的挖掘整理、學習傳承,從而保護民間瀕臨失傳的藝術、工藝和技能,是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優秀民族文化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從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方面看,通過開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復合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從而促進民族學生的成長、成才。所以,教師要充分抓住這個機遇,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內容可以包括,普及鄉土人文、歷史地理、民族特色文化、民族風俗、民族民間體育知識等鄉土文化知識;弘揚和傳承鄉土藝術、民族民間舞蹈、山歌等;開展演唱革命歌曲、祖國頌歌及反映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優秀歌曲活動,進行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教育。
2.弘揚劉三姐文化
河池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因此,形成了劉三姐文化,劉三姐文化是與時俱進的,其內涵也是豐富多彩的,其核心是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根植于人民大眾心間的,是人民群眾廣為接受,喜聞樂見的壯民族先進文化的代表。劉三姐文化的根之所以在宜州,絕非偶然,因為宜州有2100多年歷史文化的積淀,在這里壯民族文化與漢民族文化水融,互相激蕩,最終才誕生了劉三姐文化。
河池作為劉三姐文化的發源地,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學生,急需要做是如何傳承和弘揚劉三姐文化。而要傳承和弘揚劉三姐文化,就需要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概念。只有強勢文化才能夠得到最廣泛的弘揚和發展,而弱勢文化往往需要挽救和保護。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區別是多方面,有經濟方面的,有社會方面的,是綜合因素決定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語言。世界上有很多種小語種已經處于瀕危狀態,再過幾十年就很可能會失傳了,而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卻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前者就是弱勢文化,后者就是強勢文化。因此,教師必須向學生灌輸:傳承和弘揚劉三姐文化就是要把劉三姐文化打造成強勢文化,這就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和諧,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的河池家鄉,能夠有效的輻射,影響周邊地區的宜州,才有基礎,才有能力,才足以打造強勢文化。所以,現在就要努力學習,掌握知識,為弘揚劉三姐文化做出貢獻。
3.沐浴銅鼓文化
東蘭是我國著名的銅鼓之鄉。兩千多年來,銅鼓是一種古老而珍貴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煉、鑄造、雕刻、繪畫、裝飾、音樂、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創造的獨具特色的青銅藝術瑰寶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來看,銅鼓有它的發生、發展歷程,它的用途也由單一用途發展到多種用途。銅鼓還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品,集雕刻、繪畫、裝飾、音樂、舞蹈于一身,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既有精美的圓雕、浮雕的藝術形象,以及由各種流暢的線條所構成的獨具特色的裝飾藝術,可以作為靜態的藝術來欣賞。它造型厚實、莊重、耐看,引人品味,使人著迷。它又能演奏出雄渾鏗鏘的音調,加以舞蹈造成極為壯觀的場面,激起人們熾熱的感情。這是動的藝術產生的審美效果。
可以指導學生常通過書籍、期刊、電視、網絡等媒介進行關注,對銅鼓的起源、類型、特征、族屬、社會功能以及歌謠等問題的了解,讓學生完全沐浴在銅鼓文化的陽光里。
4.感受山歌藝術文化
廣西的山歌源遠流長,而河池又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當地男女青年常以山歌傳情示愛,如今,當地政府還借助民眾喜聞樂見的山歌對唱形式宣傳政策法規。
山歌是一種民歌,具有民歌和詩歌的許多藝術特點。但山歌與別的民歌和詩歌又有所不同,山歌藝術有其獨特性。山歌藝術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賽歌中。山歌比賽,既是語言藝術的競技,又是智慧的競技,是語言藝術和智慧的完美結合。像歌劇《劉三姐》里面的賽歌,語言形象生動,旋律優美動聽,又機智風趣,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所以山歌才具有強大的魅力和生命力,能夠以其獨有的藝術價值在世界民族藝術大觀園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各級政府繼續大力保護和弘揚山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通過對山歌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保護和傳承壯族優秀民族文化遺產;其次,廣泛開展山歌活動,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歌頌真、善、美,鞭撻丑惡現象,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第三,舉辦高規格、高層次的山歌比賽,擴大山歌的國內國際影響力,可以提高壯族的知名度,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并為世界民族文化事業做出獨特的貢獻。 所以,可以讓學生收集山歌歌詞,觀看山歌對歌場面,學唱山歌,學寫山歌……從而感受山歌偉大意義和藝術魅力,同時也提升學生語文的能力。
5.體驗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現已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積極地挖掘和開發民俗旅游資源,不僅可以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進同國際間的友好往來和交流,而且還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彌補以純觀光旅游為主,產品結構單一的不足,提高我國旅游業在國內國際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民俗旅游是指人們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項為主要觀賞內容而進行的文化旅游活動的總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旅游一起構成了頗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產品。民俗作為一種傳承文化代代相傳,保持著社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系著成員的民族情感。可以讓學生了解河池民俗旅游業的發展狀況,通過參與、體驗民俗旅游活動,可以深入了解偉大祖國不同的民族、地區所呈現出來的特色各異的民俗風情,體驗到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風韻,在游覽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提升語文素養。
6.品嘗長壽產品
巴馬是著名的世界長壽之鄉,這里的長壽系列產品更是聞名世界。我們看到巴馬壽鄉紅土地上到處是熱氣騰騰的發展景象。壽鄉工業園里,蘊含著巨大潛力的工業項目相繼落地;各種特色支柱產業,在注入科技含量后展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工廠企業的車間里,一條條高速運轉的生產線成了巴馬壽鄉發展的一個個嶄新亮點。用長壽理念統領產業結構的調整,目前蔗糖、巴馬神保健酒、礦泉水、苦丁茶、三蛇蛤蚧酒、蛤蚧大力神酒、火麻飲料、珍珠格嘉王、格嘉酥、格嘉糊等長壽食品產業已形成規模,產品名揚海內外,遠銷歐美、東南亞。以長壽系列食品為主打產品的工業園區已成為河池市四大工業園區之一,被自治區經貿委確定為自治區“發展縣域工業試點縣”。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用圖片、課件等向學生介紹,還可以讓學生到商場去觀看、品嘗等。充分使學生體驗民俗旅游文化和品嘗到長壽產品,使學生更熱愛家鄉,并提高語文的興趣。
是呀,走出山門知海大,跳出井口見天高,每一次學習、每一次體驗,都能讓學生們開闊眼界、深受啟發,在思想上受到的觸動和沖擊非常巨大。河池地處桂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資源,劉三姐文化、銅鼓文化、長壽文化等享譽世界;同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水電之鄉”等。河池的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都非常豐富。
此外,可開發的資源還有:動力能源文化、紅水河文化、自然綠色文化等等。這些方面可以布置給學生課后作業自己去完成,激發他們去感受、探索、研究……從而,達到提高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五、培養學生的生活寫作能力
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之后,聽說讀能力也相應提高,那么,最后就要落實到寫作能力方面了。
學生寫作文,不僅僅是為了學寫作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靈感悟到的的東西寫下來,表達自己的鄉土生活經驗,顯現自己鄉土生活的情趣,闡述自己對鄉土生活的見解,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鄉土化的“生活寫作”,既可以讓學生有切實的“生活”可說,不至于胡編亂造,說假話空話套話;也可以有個性化的情感可說,有一個自然流露的思路,而不需要考慮固定的技術套路。這樣,從這兩者的實踐對照結果來說,較之傳統的“形式寫作”,走鄉土化道路的“生活寫作”有著更為可行的實踐價值。
筆者在進行“生活寫作”教學中發現,土生土長的龍江河畔的學生利用鄉土素材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因為知識背景和生活經歷的不同而選擇不一樣的寫作內容,即使所寫的內容一樣,所體現的寫作風格也可以完全不同:
“煙雨甌江第一城,詩畫江南最高峰”,龍江的山山水水有著獨特的風格,碧綠的湖水給我以溫潤的意象,翠綠的山色給我以無盡的遐思,四月的馬鞍山就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
……早晨,我踏著青灰色的石階,走進了綠意正濃的馬鞍山。只見兩旁樹木錯落有致,像兩排整齊的儀仗隊伍,頻頻向我致敬。樹葉很綠,綠的發青,這使湛藍的天空更綠了幾分。微風吹動輕約曼舞的綠葉,牽引著我的思緒,漫游于綠色的波海中。(學生習作選段1)
龍江這個地方是劍氣沖天的,是窯火烈熾的,是山高入云的,是山獸出沒的,是樵夫放歌的。龍江雄渾深厚,龍江龍江!樵夫怒呼裂浮云,竹筏順江泣冤魂!龍江龍江!你是河池的另類,是江南水鄉的一座孤嶼!(學生習作選段2)
以上兩段文字的作者一為女孩,一為男性,學生描寫的對象均為龍江山水,但所體現的風格卻是一為“輕約曼舞”,一為“雄渾深厚”。從哲學上講,兩人的知識背景不同,理解起家鄉來就會有差異。筆者認為,恰恰是這種在哲學意義上的個人知識背景和思維特點的不同,使龍江鄉土“生活寫作”獲得了無限的意義生成的可能,使得本來就十分濃郁的鄉土風情在不同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有趣、有情有意!由于文字所描寫的對象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同學一看之下便心領神會,一時間相互傳閱,“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在班級里面引起了不小的凡響。學生一看到自己熟悉的抒寫對象,馬上引起他們的興趣,紛紛下筆描寫自己的家鄉。
走鄉土化道路的“生活寫作”必須考慮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升入中職后,他們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群體里呈現出從低到高的分布狀況:一小部分人還處于寫作的萌發階段,難以書寫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這類學生需要進行單獨輔導,使其能寫作一般性的表情達意的文章;大部分同學的寫作水平較一般,教師可以布置一定的寫作話題,讓他們選擇其中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家鄉生活寫作;另有一部分學生經過初中的基礎訓練,已經掌握較為成熟的寫作能力,對他們亦要進行單獨輔導,平時多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家鄉環境和心理想法,根據他們的興趣特點指導他們進行不限定時間的研究性寫作,第一遍寫成后繼續談論,讓他們知道文章該增刪的內容并再次修改,直至完成付諸真情的鄉土寫作。學生對家鄉地理歷史、人文景觀、文化風俗、甚至一草一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獲得了不同層次的人文精神的提升。這樣,寫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從而,也促進了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語文》(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礎版)2005.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張必隱.《弘揚鄉土文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第一章 精心備課 認真上課
1、備課本是教師書寫青春的詩箋。上課時的少而精,來之于備課時的廣而博。將軍決勝,在縱觀全局,教學成功在知己知彼。
2、教學的秘訣之一是有效的運用時間。在備課時多花些時間,如在根上澆水,在課堂上增加學生負擔似在葉上施肥。
3、課內的功夫常在課外練就,書上的知識常靠課外補充。教師的經驗常從學生的成敗中獲取,今天的成果往往是昨天開始澆灌的。
4、沒有教師的主導性便沒有教學的成功,沒有學生的積極性便沒有教學的成功,沒有教師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的一致性,便沒有教學的成功。
5、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往往都是愈用愈少,唯有知識愈支出愈多。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增進新知識,關鍵在于是否善于積累日益增多的新財富。
6、藝農靠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而不靠侵奪他人的土地增產。良師靠精心備課、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靠加重學生負擔、侵害學生的健康贏得暫時高分。
7、有了教而后知不足的教師,才會有學而后不知足的學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知識的提高和求知欲的不斷增強,是緊緊跟隨在教師知識的提高和責任感不斷增強之后的產物。
8、少而精,實質是個“精”字,要做到少而精,就應像煉鐳一樣,從學生教材,別人和自己的成敗經驗中提取精華。再經教學實踐的反復檢驗,才能有所獲,這時之少是以少勝多。倘若舍棄“精”,而只求“少”,那講越“少”收獲就越小。
9、電是從翻滾咆哮的烏云一閃即逝的轟雷里被發現的;鐳也是經千萬次提煉,從成噸的瀝青礦渣里,才找到最初的那一小克。教師教學的成功也一樣,精湛的教藝自于積累豐富的經驗的之于挫折和失敗,沒有勇者的進取、智者的堅韌而希望出現奇跡是不可能的。
10、教學能力的高低,衡量的尺度只有一把,那便是:以最經濟的時間獲取最良好的效果,但這卻是以最慷慨地耗費換取的。為了課堂里節省的可貴的一秒鐘,也許要經過許多不眠之夜。凡舍不得這樣無私地獻出自己寶貴的時間的人,永遠也不會取得教學能力的極大提高。
11、知識好比水,既可淡而無味,亦能香醇艷濃,既可苦似黃連也能甜如甘露。善教者善將知識之水釀成甘露,使飲者沁入心脾,回味無窮,嘗了一口,想得一杯,品了一杯,慕求一桶,甚至尋那源泉入那瀚海,越學越愛學,不善教者,反之。我們自己呢,心血之糖,溶水幾許?
12、 教學的技巧歸根結底在于盡力使一切困難的變得容易,復雜的變得簡單,難以理解的變得較快就能掌握。一旦鋪設了這樣的坦途,學生邁越便有了可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抱著學生前進,而是指導引導,教給方法,培養毅力,讓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前進,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吃透教材,熟悉學生并在這基礎上精心設計教案,反復推敲教法。
13、風流不在著衣多,好課不在花樣繁,課無情不感人,無疑不誘人,無理不服人。
14、上完一堂課,不知自己哪里失誤是最大的失誤。
15、形象好似指路燈,照耀著學生從難懂的泥潭走向明白的大地。教學中只有當學生不會問時,教師才問,問而學生不答時,教師才暢講。
16、一節課失敗了,并不只是失去了一節課,而是失去了一條長鏈中的一環,將導致知識的脫節。
17、當教師特別過分的照顧學生的注意,甚至大聲喊“請大家注意”時,學生已沒有可注意的了。
18、不能揭示規律地講解例題,不論你講的題有多少都如石頭整湯一樣,紇喝入口里的,仍然是沒有鮮味的清水。
19、直觀教具的使用,就像一個人行走困難的人使用拐杖一樣,然而對獨行自如的人,不立刻把它丟掉,反倒成為累贅。
20、一節成功的課,關鍵是精練、簡潔,扣人心弦,舉一使之反三;一節失敗的課,癥結在繁雜冗長,不得要領,舉三不得其一。
21、燒成夾生飯,即使回鍋再煮,也不如一次做成的飯香;一個沒有講清的概念,即使重講三次也難消除已造成的模糊印象。
22、講是燃料,練是做功;講是基礎,練是鞏固;講是明理,練是運用。
23、講得少,才能練得多;講得精,才能練得活。講得少而精才使學生通過練使知識轉化為智能。
24、假如學生的腦比作一個大倉庫,我們總是希望給學生多輸灌些,多儲存些。但是,卻不能使學生外于被動狀態,來不及整理所學知識,把腦里搞得雜亂無章。我們應該講究“給予術”。
25、好的課應似這樣的三角形——“”:基礎堅定,知識雄厚,準備充分,講練精當。而不好的課似這樣的三角形——“”:基礎薄弱,準備不足,漫無邊際地夸夸其談,不得要領地拼命增加學生負擔。結果呢,當然如這個倒立的三角形是立不住也站不穩的。
26、一節課只有40分鐘,可是那每分每秒都關系著燦爛的明天。登攀路上每級階梯不能空踏:錯過每個鏈環,匆匆滑過的每步腳印,即便到了將來,還會出現受傷的痕跡。閃光的每分每秒都會為明天的成就增添光彩,我們應讓每個40分鐘,都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
27、善教者,上課時不是盯著教案,看著課本,而是把教材爛熟于心,雙眼盯著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觀察、揣摩學生的面容和心理上,從他們的神態上判其理解,掌握得如何。假如學生現出難色或不能專注,教師就應該修改教案,增添情趣,啟發思考,引向深入,直到每個學生都綻開笑臉,為使每個學生都學得好,教師要把每個學生的心藏進自己的心底。
28、爛桃一筐,鮮桃一個,哪樣可口?殘兵一萬,精將三千,誰操勝券?答案顯而易見。教學的好壞同樣不以教師的講授數量為標準,而以實際的質量為尺度,具體、切實、生動、易懂、學生能掌握,這便是教學的成功。只趕完了進度,學生全然不能理解,這便是教學的失敗。給學生鮮桃吧,勿以爛桃充數。
29、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0、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接受學習;要讓學生有必要時間合作學習;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
31、課堂是流動的社會,教學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領導宣布真理,它的本質意義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32、控制論以為:要實現有效控制,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標準。
33、根據系統論“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要讓學生有必要的時間合作學習。
34、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及主戰場是課堂,關鍵是教師。教師敢說“我是人才,跟我學”。
35、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點撥。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活起來”,問題讓學生“提”(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疑難讓學生“議”,思路讓學生“講”,錯誤讓學生“析”,方法讓學生“比”,課文讓學生“讀”,例子讓學生“舉”是非讓學生“辯”,觀點讓學生“談”,試驗讓學生“摸”,結論讓學生“說”。
36、愛恩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而不僅僅滿足于解決問題。
第二章 勵志拓智 培養能力
1、學習若使學生感到不安和可怕,那便毫無積極作用可言了。最好的課就是能夠提供最豐富并使學生獲得思考效益的課。
2、教一打知識,不如教一個方法;教一打方法,不如培養一個忠貞不渝的志趣。
3、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答對了問題的一半,也比人云亦云的全部答對了好得多。
4、勤奮與苦學固然值得贊揚,但樂學才能苦學,誘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才能激起勤奮苦學的韌勁。
5、給學生現存的答案,像沙灘上的印痕,經教師點撥讓學生尋求而得到的答案,如巨石上的雕刻。
6、壓抑和扼殺學生質疑,實際上就是壓抑他們的求知欲,撲滅他們心中已燃燒起來的智慧之火。
7、憤而啟是開拓思路,悱而發是激勵意志。啟發就是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因素去獨立探索,讓他在思考中變得聰慧。
8、任何知識,你不要讓學生盲目輕信,而應教他們學會質疑和驗收,因為知識厭惡迷信的崇拜者,喜歡頂真的稽查人。
9、善于啟發的教師讓學生尋疑找疑,即使無疑處也要生發出疑來,釋疑而不疑;不善于啟發的教師,讓學生疑處不識疑,不疑處就更無疑可引向縱深了。
10、成功的課不在于教師講得眉飛色舞,而在于學生對答如流;不在于作答的學生侃侃而談順利而又順利,而在使全體學生包括那些未答的學生都開動了思維的機器,學生學得愉快活潑,積極主動。
11、知識傳授切忌平淡無遺,而在于藏而不露,引而不發,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使之始終于躍躍欲試的狀態。學生不是輕易的獲得知識而是在求知過程中發展了思維,形成了技能有了獨立探求的本領。
12、正如并非所有的花都美一樣,并非任何提問或任何一種提法都能激越情感,引起思緒,產生探求的欲望。那種無需思考的問答式,有口無心的唱經式,其實閉塞了思路,禁錮了思維,妨礙和影響了智力的開拓,反而使學生變得愚鈍。
13、教師的能力不在于吸收知識的多寡,且在于駕馭和付出的精當。好的教師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善于把學生熟悉的知識與新的知識、感性認識和理論概念,基礎理論知識與各科的有關知識聯系起來,以自己的活躍思維啟動學生的思維運轉。
14、教學生學會只成功了一半,教學生會學才是真正的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
15、教學的目的在于增知、拓智、益能,而這一切又都是為了指導學生做人。
16、教學的最終效果,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看其掌握和運用得如何,并能否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17、不要讓學生成為銀行的出納,盡管掌握數量巨大的知識財富卻無權使用它,要使學生成為銀行的儲戶,平時生息,用時可隨意支配。
18、依賴不是一堵抵御困難的盾牌,而是一道閉塞思路的屏障;不是一根可資依靠的拐杖,而是一具使學生不能健步疾飛的枷鎖。因此,絕不能使學生養成依賴。
19、我們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正像我們不能帶領他們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一樣,但我們卻能把掌握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正像我們能夠指點他們怎樣走路一樣。
20、教要深入淺出: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深奧的道理淺易化,枯燥乏味的內容情趣化,難學的內容變得容易學。學要淺入深出:悟出方法、規律、結論,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
21、比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更好的運用知識,哪怕學不多而用得很好,遠甚于學而不用。比運用知識更重要的是,為誰而用,哪怕成為某界泰斗而只求個人名利,也將是渺小的。
22、知識是一把鑰匙,將其交給學生的目的是為了打開學生的智慧之鎖。所以,教學的奧妙全在開竅,而開鎖又只是手段,目的是登堂入室,進入創造的宮殿。因此,好的教學貴在啟迪入門。
23、重點如關,難點似險,率領學生攻堅的教師不應代替他們作戰,而應指揮他們用兵。一方面,交代明確的奪取目標,一方面,授以必勝的妙計錦囊,假如能使學生自己攻堅,那便是教學的最大成功。
24、好的老師不是把答案和取得答案的路徑教給學生,而是指點學生在迷途中摸索、探求。即使摔幾次跟斗,延誤了時間,也不應吝惜付出的代價,倘若你的學生以他獲得的知識和本領奮勇向前,自己奔向目的地,那么,你的教學就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25、像通過一座橋梁,跨越了一道知識的河;又像邁進一重庫門,入了庫就有所獲取。從小學到中學有上萬節課,有上萬條不同寬度的河流,上萬座橫亙在學生面前的求知寶庫。“認真刻苦”可以通行無阻,“主動探求”能夠滿載而歸。教師引導時切勿忘了把這個最可貴的訣竅交給學生。
26、蠶只吃一種單調的葉,可吐出光澤鑒人的絲;蜘蛛撲食千蟲,卻不能有所奉獻;牛只吃野草可以擠出潔白鮮美的乳;蝴蝶翱翔百花,卻不能有絲毫的創造。教育應不滿足蜘蛛的織網,而應著力于蠶的吐絲,應不喜悅在花間紛鬧,應贊美牛在草叢辛勤咀嚼,因為只有這樣吸收廣博制作精良的創造者,才是我們培養的目標。
27、練既是熟悉知識的過程,也是運用、深化知識的手段。與其教學生依葫蘆畫瓢地做十遍,不如教學生切實理解地做一遍;與其讓學生漫不經心地做百題,不如指點他刻苦認真地做一題;與其有下題海將學生淹沒,不如巧設困難鼓勵其攻關;與其在偏題怪題上浪費精力,不如在雙基的訓練上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求新問題的能力和毅力上。
第三章 基礎堅實 鞏固及時
1、一切先教的東西都應成為后教的基礎,否則徙是空忙;一切后學的知識,卻不能只是先學的鞏固,而應創新。
2、學生舊的知識尚未 掌握之時,便去傳授新知識,這正如第一步沒有著地,便要邁開第二步 一樣,必將摔倒。
3、磨刀是費了功夫,但砍起柴來格外省力,在基礎上花費更多的功夫,卻失去了時間,但在以后的進程里,卻會得到成倍的補償。
4、飛機起飛有個機場,火箭發射有個基地,學生獲取新知識也有個出發點,那便是他們已掌握的知識和生活積累及經驗。善教者,善于利用這個基地,順利而巧妙地把學生引向新的航程。
5、飛滾急瀉的激流,將把無根的浮萍沖走,巍峨壯麗的大廈不能建立在浮動的沙灘上。無根只能在知識的死水中漂游,沙基,只會被狂風卷成塵霧。假如你想邁越知識的激流,建樹科學的宮殿,請先立下堅實的根基。
6、你別認為小學的負擔最輕,學得的知識最淺薄,它卻是好似那金字塔的塔底,承受著最沉的重負,肩挑著塔尖,使之巍然屹立。假如沒有雄厚的基礎,怎能建起高樓?基礎不牢,上層建筑就會倒塌,只有扎扎實實打好基礎,那尖端才會高聳入云,成為豐碑。
7、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問題發生在今天,而暴露卻要留待明天;阻礙困難發生在今天,而根子緣由卻要到昨天去尋找。今天傳授的知識,若不能成為明天的堅實基礎,便將是一場空忙,明天的大廈若不從今天起打好基礎,也終將毀于明天。
8、土地反復耕耘,雜草才能根除,知識經常溫習,掌握得才更牢固。在學生剛學之后不久,遺忘開始之前進行復習鞏固,正像趁熱打鐵,事半而功倍。
9、筆是銀鋤,教師在作業本上辛勤耕耘。找出一道錯棵小苗。一個“√”是顆良種,無數個“√”是最豐碩的收成。
10、雕匠說:一刀只能劃個線痕,十刀比一刀有力,切忌敷衍漂浮。嚴師說:一次記憶不深,十次可以反復經久不忘,但一次比一次更深,切忌機械重復。
第四章 掌握分寸 講究教藝
1、當幼苗需要一杯水的時候,一桶水會使其淹沒,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一杯水卻不能使其滿足,甚至會使其有枯萎的危險。適量適時地給予,這是一個極好的園丁的技藝。我們教師的職責,就在于掌握其中的規律。
2、我們既不能讓學生在疲勞不堪的狀態下繼續學習,加重他們的負擔,使他們受到摧殘,也不能因害怕學生疲勞不堪而放松了對他們的要求,經常地軟弱遷就,是他們荒廢學業,養成怠惰。教學的藝術在于掌握分寸,增一絲嫌多,缺一毫不足。
3、易不是為了易,而是為了轉向難;難不是為了難,而是為了變得易。以易鋪路,向難延伸,再遠的路也會變近的。
4、教學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圖快的,反而慢了,貪多的,反而少了,求數量的卻丟了質量。誰無視教學的規律,必將受到懲戒。
5、高脂營養品對腸胃弱的人,反而造成消化不良,過高不切實際的要求,對于缺乏接受能力的人非但不會有預期的效果,反而事與愿違。
6、音樂要疾徐有致,繪畫要疏密相間,問學要不溫不火,不枝一蔓,不松不緊,不宜不難,不繁不簡,使優等生稍感輕松,差生經過努力也覺得不太困難。
7、教學正似作戰,遭遇主力,全力以赴,把握教材重點,說透講清;面臨挫折,以智取巧分散疑點,難點迂回進攻;抓住戰機,乘勝進擊,掌握教材要領,及時總結規律。
8、教學似引路。假如道路有阻難以通行,就要增標搭橋,另辟新徑——換一種方式,補充一個條件,加一鋪墊等等,使學生自己摸索著走向目的地。
9、在兵法上,地有所不爭,城有所不取,不爭不取正是為了奪取更大的勝利。教學亦然,貧多必失,求全必偏,欲速則不達。因此,必須把握主次、重輕、詳略、急緩,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10、白開水為什么無味,因為它缺乏豐富內涵,數量再多,依然如故;蜜糖水為何甘甜,因為它提煉的精華,濃度愈大,質量愈高。好的課不是拼命增加知識的數量,而是增添質量的濃度。
11、作戰之前要偵察,查清敵情才能部署兵力;教課之前要了解情況,體察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材的難易所在,才能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12、好的畫藏而不露,好的詩含蓄動人,好的課引而不發;講述事實,要學生歸納結論;羅列現象,讓學生引出規律,具體的啟發學生抽象概括;抽象的引導學生具體演繹,始終讓學生思維活躍,成為學習的主人。
13、一個問題的答案即使只有一個,不同學生的作答過程卻可以繁簡各異,深淺不一,各不相同。許多問題的答案盡管各不相同,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的原則卻始終保持不變。
14、寫文章要選好角度,選取最利于表現主題的一個片段,一個沖突,一個情節,深入挖掘,而不泛泛而談。上課也要選角度,從一個問題,一個方面,一個學生熟悉的富有特征的突破口展開而不面面俱到,全面鋪陳,使人不得要領。
15、教學之途是蜿蜒曲折的盤山道,或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崎嶇不平)、柳暗花明,或峰回路轉,別有洞天。教學之路不筆直啊,豈能一步登天。
第五章 因材施教 發展個性
1、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努力使學生十全十美,是教師的美德。而用十全十美的尺度去強求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過錯。
2、不能要求大象飛上藍天,盡管它力大無窮,不能希望蜜蜂搬運大山,盡管它辛勤無比。我們也不能以同樣尺度要求所有的學生,不能用劃一方法進行傳授并希望所有的學生都取得相同的成績。
3、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教得少些、淺些慢些,但每學一點,務使他學懂學會,以不斷充實基礎逐漸減少困難,進而學得多些、快些、好些、深些。 4、學生素質有差異,智力有高低,基礎有好壞,接受能力不盡相同。對他們的要求不能期待同樣的結果,付出同樣的心血、不能指望同樣的收成。
5、何為因材施教?假如學生是蜜蜂,你應引導他在花中飛翔;假如學生是蠶,你應以桑葉供食,那么前者將釀出甘醇的蜜,后者能獻出閃光的絲。反之你若給出前者以葉,即使葉豐如山,給后者以花,即使花繁似海,結果不會有絲毫收獲。
6、教學的困難在于:同樣份量的食物,螞蟻把它看作食山物海,而大象卻不夠填牙縫,同樣的授課,學生卻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掌握,有人覺得艱難莫測,有人覺得太微薄。
7、你看那同時栽種的樹,即使土壤、水肥、管理都相同,并不長一樣高;即使精心培育的花,也并不朵朵都相同,甚至同一棵樹上,結果還得分先后,有大小,何況是不同的學生呢。
8、所謂對全體學生一致要求,決不是長短一般高,上下一樣粗,而是因人制宜,使每個學生內在潛能都得到最大的發揮。
9、好的教師寧可讓學生成績低于人,也不讓其感到自憂低人一等。
10、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者,與其說取決于他們非凡的智力,不如說取決于他們偉大的抱負、頑強的毅力意志、堅韌刻苦的精神。因此,優秀教師絕不能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1、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寧可放慢進度,教得少一些,也不拼命添灌,使學生感到吃力艱難、懼怕、憎惡,繼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因為短缺了的課程補起來并不困難,而喪失了學習興趣和信心,卻不容易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