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術鑒賞基本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策略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鑒賞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基礎課程。優質的美術鑒賞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力。為了推動初中美術鑒賞課的發展,教師應該對目前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作必要的探究。
一、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初中美術教育教學也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可以說,初中美術在教材、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手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綜觀初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現狀,本文認為現在初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中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開設方面
目前,新課程改革雖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認,學校在關注素質教育的同時,對學生知識及能力水平的評價還是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標準的。初中美術鑒賞課的特點決定了其對于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評價,還難以擺脫抽象化的形式,很難以考試的標準來衡量。這就導致了學生為了追求好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美術鑒賞課程的學習和對鑒賞能力的培養。
(二)美術欣賞方面
初中美術鑒賞課的順利進行,需要學生具有基本的美術欣賞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一定的美術理論知識為指導,欣賞美術作品。但是,由于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這一內容的缺失,學生尚不具備應有的美術鑒賞基本知識和能力,這就導致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是靠自己的感覺,無法從正確的美術欣賞的角度把握,使美術鑒賞課收效甚微,美術鑒賞課全面提升學生美術素養和能力的教學目標也就無以實現。
(三)教師素質方面
不可否認,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師的素質得到了充實和提高,但由于初中美術鑒賞課獲得的重視還不夠,教師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鑒賞課的主要目的表現為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從多層面認識美術作品,如作品的內容、形式、色彩等,并由此體會作品的文化底蘊,汲取其藝術精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優質的美術鑒賞課對于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展優質的美術鑒賞課教學就需要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就目前情況來看,教師素質的欠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針對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必須通過如下改革策略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使美術鑒賞課教學質量盡快得到提升。
(一)針對課程開設方面問題,不斷加大學校支持力度
開展好初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學校的關注和積極支持是關鍵的因素,因此,針對課程開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問題,加大對美術鑒賞課的支持力度,在美術鑒賞課的開課問題上,要保證準時;在師資配備上,要保證加大投入,構建一支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美術教師隊伍;在美術鑒賞資料的提供方面,學校要從網絡、圖書館、與美術相關的各類活動等層面,滿足師生的需求。只有從整體做出恰當的改革和調整,做到全方位支持,才能激發學生上好美術鑒賞課的積極性。
(二)針對基礎知識欠缺問題,提升基礎課程教學實效
初中美術鑒賞課程的順利開展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美術鑒賞知識,鑒于目前學生美術鑒賞知識較為欠缺,教師要結合實際加強美術鑒賞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如美術相關的概念、分類等,讓學生逐步從美術的角度欣賞美術作品。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在初中美術鑒賞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鑒賞水平。
(三)針對美術教師素質問題,教師通過不斷努力勝任教學
針對目前初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師素質普遍不高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把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提升自己素質的途徑很多,如網絡自學、參加培訓等,在信息技術日趨先進的大環境下,網絡豐富的資源給美術學習提供了各類美術新聞和美術理論知識、觀點、流派等,美術教師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學習。另外,教師還應該博覽美術方面的書刊等,同時,還可以參加一些專業人士組織的講座、研討會等,從中汲取美術方面的養料,逐步提升自己的美術素養。可以說,這些都是立竿見影的有效途徑。
總之,初中美術鑒賞課開展得有效、成功,需要教育者針對存在的問題,總結相應的策略,做出較大力度的改革。文章分析了初中美術鑒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了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對初中美術鑒賞課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讓學生能夠通過美術鑒賞課的學習,真正全方位提升美術素養和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娟.試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美術教學[J].藝術科技,2012(5):191-191
關鍵詞:高中美術 鑒賞 教學 審美能力
高中年齡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求知欲都較強,各學科知識也已有一定積累,高中生的這些特點對于美術教學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藝術修養,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結合高中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等,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活動的興趣,學生只有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積極、自主地學習。此外,教師還要通過美術鑒賞教學既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美術知識,了解美術作品,了解美術發展歷史和各大派別,又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獨特審美體驗,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和美的熏陶,引導學生用心感悟作品,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最終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雖然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美術教學尤其美術鑒賞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等美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普通高中受到高考的壓力,只注重文化課教學,對美術教學并不重視,加之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所以美術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下文將詳細論述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并簡要提出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策略。
一、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主要有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和藝術素養、美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等三方面的作用。美術鑒賞教學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其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才是美術鑒賞教學要達到的目標。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還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美術鑒賞教學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過讓學生感知美術這種藝術形式并進行審美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鑒賞教學中使學生獲取其他能力的功能是審美欣賞的繼發。正如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學生也會或多或少得到一些類似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也是其他學科的繼發。總之,美術鑒賞教學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理念,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應重視美術鑒賞。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學校迫于高考壓力,教師又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都不重視美術教學。因此,普通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教師方面,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多比較單一,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比較普遍,有些教師自身藝術修養還有待提高。很多美術老師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好,但教學理論、美術史論等方面的知識還有所欠缺,導致他們教學時只是照本宣科、毫無創新和生氣。
其次,學校方面,美術鑒賞課安排的課時較少,此外,藝術課程雖有向必修課發展的趨勢,走在普及路上,但美術仍不是高考科目,仍然只是“調味”課。普通高中一般一星期安排一課時美術課,有的學校甚至兩星期才安排一次美術課,由于學習過程具有連續性,這樣每節課之間間隔時間過長,學生就無法對美術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解、整合和記憶,不利于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審美能力的提高。此外,學校和教師對于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還不夠,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也不多。
最后,學生方面,學生多認為美術課不如其他高考科目重要,他們幾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文化課上,根本不重視美術課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作用,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美術鑒賞課是無法得到學生重視的。
三、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
(一)教師提高自身藝術修養
美術鑒賞就是對美術作品的鑒別與欣賞,人們進行美術鑒賞時總是不知不覺地受到自身生活經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審美取向的影響,對美術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產生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同時鑒賞者還會展開聯想和想象,并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進而對作品作出自己獨特的審美評價,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和享受。因此,美術鑒賞比美術欣賞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高,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與評述的拓展、延伸與提高。意即通過美術鑒賞教學,教師要使學生不僅能欣賞古今中外的一些優秀美術作品,還要使學生能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審美感知和美術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體驗、感受、聯想、分析和評判,從而受到美的熏陶和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還要使學生能深刻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從而提高其審美能力。這首先要求美術教師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提高美術鑒賞教學效果。教師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的具體做法如下:
1.經常閱讀美術理論、美術史、美學等方面的理論著作或學術論文,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多學習美術教學理論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2.高中美術教師應多渠道獲得美術信息,多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舉辦的展覽,除了關注傳統經典美術作品外,還應該關注當代美術的發展,了解當代美術,加深對美術的理解,精于鑒賞和評論,也可利用網絡資源開闊藝術視野。此外,教師還應積極探索、研究美術教學,加強教學經驗的探討和交流,從而在交流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教學水平,以提高美術鑒賞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
由于美術不是高考科目、不被重視,加上傳統的美術教學觀念的影響,美術鑒賞課堂教學往往只是教師簡單地講解一些美術作品即可,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對作品個性化的體驗、感受和鑒賞的過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沒有得到審美體驗,學生的審美能力自然得不到鍛煉和提高。因此,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讓學生成為美術鑒賞的主體,當然教師還是主導,對學生的鑒賞活動起到引導和幫助作用,這樣的美術鑒賞教學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這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升自身文化藝術素養,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方式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營造和諧、寬松、愉悅、富于思維性的課堂氛圍,引導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基礎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所以他們對于同一美術作品必然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教師應充分尊重他們的不同見解,并加以指導和鼓勵。當然,有時候學生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甚至有些偏頗,但他們確實認真鑒賞了作品,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和看法,所以教師要在指出他們的錯誤和不足的同時給予他們足夠的認可和尊重,以資鼓勵,從而保持他們鑒賞作品的積極性。此外,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小組成員之間或全班學生之間交流美術鑒賞的感受、理解和心得體會等,同時也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在思想觀念、知識和技能、教學方法上都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學習美術知識,學生不但可以從書本中和課堂上學習知識,還可以走出課堂到社會上參觀美術展覽等,或者通過互聯網開闊知識視野。
(三)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培養其多元思維習慣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因此,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美術作品進行再造想象,以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教師應以美術作品蘊含的豐富的藝術文化、作者情感和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等為出發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多角度地感受、理解藝術形象,體驗作品情感,不要以教師的審美為唯一的審美標準,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新觀點。比如,在教學《中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鑒賞時,教師除了讓學生鑒賞作品的組合、體量、造型、色彩、裝飾等藝術手法外,還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討論宮殿建筑藝術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美術的天空自由飛翔,引導他們在自主鑒賞的基礎上展開討論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無論學生得出什么樣的結論、說出什么樣的見解,只要有理有據,教師都應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盡量對他們的觀點加以肯定和鼓勵,并幫助他們進一步解讀作品,得出有價值、有深度的結論,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自信,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習慣和審美能力。
(四)以點帶面,運用多種教學法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也應該富于創造性,教學中教師應靈活、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適當借助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美術作品鑒賞展開活動。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發現、體驗美術作品獨特的、最本質的美和作品的動情點,并引導學生仔細分析美術作品、對其進行創造性解讀,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滲透一些美術作品鑒賞的理論,讓學生運用一定的理論鑒賞美術作品,以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提高到一定的理論層面,進而使他們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使其掌握鑒賞方法和規律,最終提高其審美能力。這樣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感知和體驗、并得出獨到的鑒賞結論,把握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把這些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幫助學生從中總結并掌握美術作品鑒賞的基本方法和規律,以便學生日后能獨立鑒賞作品,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美術常識學習和作品鑒賞并重
美術常識與美術鑒賞聯系緊密,因此,美術鑒賞教學應兩者并舉。美術常識是美術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美術語言等,美術常識重在研究為什么美。美術欣賞是一種視覺心理活動,重在感受美、理解美。美術鑒賞教學不能只注重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分析,而輕視其對美術常識的掌握,這樣會導致學生缺乏對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在鑒賞作品是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也難以在鑒賞中總結出方法和規律,最終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難以提高。沒有美術常識基礎的美術鑒賞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較高層次的美術鑒賞必然是以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為理論支撐。
此外,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時,由于缺乏鑒賞經驗和方法,往往不自覺地用現有經驗來判斷作品畫的是什么,作品畫得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等,而這種淺層次的“像不像”“畫的是什么”等審美標準只能使美術鑒賞活動流于膚淺、甚至誤入歧途。例如,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鑒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爵士樂》時,若僅讓學生以“像不像”的審美標準去評析該作品,學生的鑒賞結論只能停留在淺層次的表面。在欣賞這幅畫作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美術常識的基礎上去分析作者如何運用點、線、面的縱橫交錯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積的大小等形式要素塑造藝術形象,讓學生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去認真感受和分析這幅作品給人造成的心理感受及爵士樂、百老匯所特有的屬性等。同樣,以“美”和“不美”的審美標準來鑒賞美術作品,也是比較膚淺的。因為“美”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美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美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同一種美也可能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人的生活經經驗、文化素養或者情緒情感不同也會對同樣的美產生不同感受,所以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復雜性、多元性并略帶作者和觀者的主觀性。當然許多“美感”也可以通過在一般人看來不美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挪威畫家蒙克《吶喊》就是通過極不協調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來表現自然帶給人的不安和恐懼,使人們在19世紀末壓抑的情緒在此得以釋放,從而產生特有的“美感”。所有的美術鑒賞活動,若不以美術基礎知識為基礎,對作品進行理性分析,而片面地以“像不像”“美不美”去評述作品,美術鑒賞只會停留在膚淺的感性層次,難以達到理論高度。因此,教師應將美術鑒賞教學與美術基礎知識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美術鑒賞活動達到理論層面,從而在鑒賞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從中總結出美術鑒賞方法和規律,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鑒賞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新課程 美術 教學
一、把握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與要求
通過深入學習《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理解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目的和價值追求;比較高中新課程與原高中美術欣賞課、義務教育課程的區別,抓住普高美術課改的關鍵所在;把握美術新課程的定位、課程的性質、以及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設計、評價指標的特點和要求,以學生為本、以學校為本,有效開展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實驗教學工作,構建有特色的高中美術課程體系。
課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課程屬于基礎教育的范疇,是義務教育的延續。高中美術課程既要體現基礎教育的特征,又要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和專業院校的美術課程相區別。與義務教育的區別在于,它適度地向美術本體回歸,在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方面要求更高,相對學習面可能更窄,不必像義務教育階段那樣面面俱到,然而又是蜻蜓點水般的學習;與專業院校的區別在于,它在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要求方面必須與學生的興趣、時間和條件相適應,學習的難度,尤其是技能學習的難度要相對低。
課程的性質:強調了課程的人文學科的特征,通過課程學習傳承美術文化,形素養;調節心理狀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展發展空間,有助于更好地規劃人生。因此,高中美術課程不是單純的美術技能課程,而是通過學習美術知識,形成美術的意識和多種能力,從而提高“美術素養”。
課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術課程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特點,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通過美術課程理解祖國優秀藝術,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提高美術素養;強調創新精神,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質性評價,促進個性發展。選擇性是此次高中課程改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學生有權根據自己的經驗、興趣和發展需要選擇課程內容,學校和教師可根據美術教學設施的條件、美術教師的特長等因素來選擇開設的模塊。
課程結構設計:首次采用模塊化的課程結構,實行選修制和學分管理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的可能性。新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5個內容系列和9個學習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體現了課程的靈活性、開放性和個性化特點。
課程目標設計: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課程目標,教師實施課程更具可操作性。美術課程各內容系列的“成就標準”,各模塊及每課的“教學目標”也應該按照三個維度來設計。
課程的評價:建立了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求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情況,制訂具有開放性的、能促進學生發展,改進教師教學以及推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指標。并要求教師轉變在教學評價活動中的角色,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及時記錄教學體會、教學成果及需要改進之處。
二、設計有學校特色的美術課程開設模式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由9個學習模塊構成,在9個模塊中,選一個模塊,修習18個學時可獲得1個學分,每個高中學生在三年內必須修習3個學分。鑒于“美術鑒賞”對高中生形成美術鑒賞能力、提高美術素養具有主導性和基礎性的作用,因此建議在3個學分中采取“1+2”的選擇策略,即鼓勵學生先選修“美術鑒賞”,以獲得1個學分,再在其他內容系列中任意選修兩個模塊獲得另外2個學分。
學校課程設置方案參考:
高一年級
高二年級
高三年級
課
程
安
排
上
學
期
美術鑒賞
繪畫
工藝
……
美術鑒賞
雕塑
設計
……
設計
繪畫
……
(為高考報考專業做準備)
下
學
期
電腦繪畫電腦設計
書法
篆刻
……
攝影攝像
……
(學校能開設的其他美術模塊)
備
注
1. 課程開設既要考慮到一部分學生高一年級選修音樂,高二選修美術課程的需要.同時也需要考慮部分學生高一至高三美術課程繼續深入學習的需要。
2. 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學校教學條件,注意整合學校師資與教室的條件,盡可能多提供學習模塊。
3.每個學校的師資與教學條件不同,開設的課程內容也會有所不同,但必須遵守1+2或更多的模塊教學要求,滿足學生對課程選擇的要求。
當前學校開設模塊教學的情況是:多數學校選擇在高一開課,也有個別計劃在高二才開課,每周一課時。都開設了“美術鑒賞”模塊,有兩個以上美術教師的學校則開設了二至三個模塊,最多教師選擇開設的模塊有“繪畫”,累計排序下去的有“電腦繪畫電腦設計”、“設計”、“書法”,從調查情況也看到,教師較擅長傳統美術技法及現代媒體技術。選課方案由學校制訂,學生基本沒有選課的主權。因此,在推進高中美術課程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選課指導。
(1)各學校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學校在學生選課前應該及時提供課程設置說明和選課指導說明。美術教師通過舉辦作品展、講座、座談等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認識不同美術模塊的特點,增強模塊選擇的興趣和積極性。
(2)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也可通過一些調查、小測試等方式,發現學生的特長,指導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學習和發展的模塊。
(3)召開班長或美術課代表會議,組織指導學生根據學校設課和自身情況確定個人高中階段的課程修習計劃,并及時選定每學期課程。讓學生自行填寫學習自愿,由班長或美術課代表進行人數的協調與合理搭配,并將名單提交任課教師進行合理分配。
高中美術課程選課指導1
領域:藝術
科目:美術
系列:美術鑒賞
模塊:美術鑒賞
專題:
課程類型: 必 修
學
分:一學分
學
時:18學時
開設學段:高一、高二
評價方式:論文或研究報告、考察報告、作品分析、美術鑒賞水平測試等
課程內容簡介:
1. 鑒賞基礎:學習美術語言及鑒賞方法;從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認識美術的價值和作用。
2. 鑒賞學習活動:鑒賞中外古代、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網絡等途徑檢索與搜集與美術相關的文字、圖象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3. 考察活動: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作坊等調查、考察美術現象,寫出考察報告。
選擇建議:
本模塊是高中階段美術必修課程,每一位同學都必須選擇。通過鑒賞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能了解中外美術發生發展的基本軌跡;了解美術在不同區域的文化含義、歷史變遷和風格特征,獲得相關的美術知識;學會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學會對美術現象作出判斷;了解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高審美與鑒賞的能力。
評價方法:學習態度30﹪;學習效果(美術考察或美術鑒賞論文)70﹪。
咨詢教師:
高中美術課程選課指導2
領域:藝術
科目:美術
系列:繪畫雕塑
模塊:雕塑
專題:
課程類型: 選 修
學 分:1學分
學 時:18學時
開設學段:高二、高三
評價方式: 考 查
作品展示、自評、互評
課程內容簡介:
雕塑學習內容主要了解雕塑語言、類型和制作方法,并選擇泥、陶、石膏以及運用金屬、草木、織物、廢棄物等自然物、人造物進行綜合材料的創作實踐。通過雕塑的學習能掌握和運用雕塑的藝術語言和制作技巧,進行雕塑作品的基本創作和學會如何欣賞雕塑作品。
選擇建議:
雕塑學習是提高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表達能力,理解雕塑作用和藝術價值的一種有意義的美術學習活動。對希望提高自己認識空間、表現空間能力的同學和有志于將來進入大學相關專業學習的同學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考試說明:學習態度30﹪;作品創作70﹪。
咨詢教師:
比較項目
人 美 版
人 教 版
美術課標適用性
知識
價值
注意選取適合高中生理解的素材來構成知識體系,知識背景、知識內涵較豐富,重視知識的提煉和升華,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豐富的知識背景與知識內涵,重視宏觀與微觀的比較分析,知識要點展示明確,有較強的可讀性與可操作性。
能力
價值
關注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關注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利用課程資源能力的培養。
情意
價值
學習導向明確,注重以多種導入方式吸引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主體的意識,以豐富的圖片資料和欣賞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內容結構及呈現方式
結構
設計
結構清晰,主次突出,內容和形式結合較好,圖片設計適中,符合學生學習過程的心理特點。
結構清晰,主次突出,情境創設靈活,圖片的文字點評有詳有略,符合學生自主閱讀的心理特點。
課題
設計
課題的呈現富有文彩,注重視覺美術語言的表述,又注意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課題文字富有文彩,呈現的形式既突出主題,又富有人文特征。
活動設計
活動欄目豐富,注重創設學生學習的多元情境,將活動設計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有較強的生動性和吸引力。
如:思考與討論、知識窗、名家論述,人物故事,學習活動,藝術實踐,自我評價。
活動欄目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將活動設計融于實踐情境中去,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如:思考與探究、小辭典、小資料、背景資料、練習題、擴展練習、推薦參考書目。
其他說明
配套教材已出版的有《美術鑒賞》、《繪畫》、《篆刻》、《雕塑》、四本。教材開本小,文本較薄。
配套教材已出版的有《美術鑒賞》、《繪畫》、《篆刻》、《書法》、《工藝》、《電腦繪畫電腦設計》六本。教材開本大,文本較厚。
三、深入研究教材,合理重組教學內容
高中美術教師普遍反映教科書內容容量大,教學內容組織困難,18學時難以完成一個選修模塊的教學任務;配套的教輔資源缺乏,現有的資料性教參很難滿足教師教學設計參考的要求,而且還不齊全。以下試比較其中兩個版本的教材,分析當前高中美術教材的特點。
普通高中《美術》人美版和人教版教材比較
從上表可以看到,高中美術新教材定位為學生學習的學本,并針對學生發展的需求增加了大量的、多樣化的活動性學習內容,體現了課程選擇性的特點。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學本,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建議根據課標內容要求、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認真研究如何更好的“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選取共性的課題或基本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并結合校本課程資源、有廣州地區特色的原生態美術文化資源,對新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刪減、補充、合理重組。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學習出現在教材上的所有內容,可組織學生開展分層、分組、分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課前課外主題
性閱讀自學等多形式的學習活動。
新課程實施以來較突出的問題是:不重視課堂常規教學、教學過程隨意性較大,表現在教學設計文本粗略,忽略對課外作業情況的評價或分析,無課題板書,吝于圖解、示范,不出示經典作品的題目、作者,無明確的作業練習要求,教學語言表述忽略美術術語的運用等。
因此,要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加強教學設計;要把握教學重點,不要隨意選取,偏離教材的主要內容,如美術語言、美術基本知識、美術創作方法和美術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此外,對于配套的教參輔助材料缺乏的情況,建議區內教學資源共享,或因地制宜利用各種當地課程資源,開發出具有本校特色或本人特色的美術課程。
四、研究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
高中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接近成熟狀態,更注重閱讀理解和判斷,而不是盲目聽從;更注重主動學習和探究,而不是被動接受;更注重知識的組織和歸納,而不是知識的片斷;故在高中美術教學的方法和過程中,要更注意學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發揮,引導學生關注知識的組織與歸納,注重技能訓練,做到理解與練習相結合。特別提倡“搜集資料閱讀欣賞討論探索實踐創造評價延伸”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注重以小組方式進行問題、主題、案例、情境的研究。同時提倡師生共同構建一個平等、開放、互動的教學氛圍。
針對目前高中美術教學仍以傳授式教學為主的狀況;教師可根據模塊特定的內容和目標而采用學習指導側重點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體驗法、實踐法、比較法等,也可以大單元的方式,設計融表現與鑒賞為一體的教學活動。還可以借用一般教學模式如經驗學習模式、比較發現模式、探究學習模式、問題解決學習模式等。
根據上述分析,對高中新課程美術課堂教學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1)突出美術是視覺造型藝術的學科特點,在教學全過程中要貫穿藝術觀念和美術術語的學習與運用。
(2)認識美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要將鑒賞與體驗、鑒賞與動手實踐相結合,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
(3)重視解讀試驗教科書,可從學生經驗出發,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內容,引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4)建立師生平等、互動的關系,關注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既尊重學生對美術作品發表的個人意見,又鼓勵學生運用特殊的工具材料進行獨特的創作。
(5)加強現代技術手段的運用,豐富美術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鼓勵以嶺南、廣州地方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作為案例研究的突破點。
五、改進和完善美術課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標準要體現多主體,開放性的特點。并針對模塊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形式的評價方式,如分數或等級、評語、等級或評語相結合、學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建議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參考以下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的結合的評價表:
《3D動畫設計——夢幻汽車》作業要求暨評價表
作業要求(評價指標)
A
B
C
D
E
優點
不足
汽車造型富有創意:美觀而富有想象力(20%)
20
18
16
14
12
汽車結構合理,并有一定的復雜性(30%)
30
27
24
21
18
材質、燈光具有仿真性和想象力,貼圖適宜(20%)
20
18
16
14
12
動畫關鍵禎設具有豐富性(10%)
20
18
16
14
12
場景設計生動而有趣(10%)
10
9
8
7
6
通過深入學習《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理解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目的和價值追求;比較高中新課程與原高中美術欣賞課、義務教育課程的區別,抓住普高美術課改的關鍵所在;把握美術新課程的定位、課程的性質、以及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設計、評價指標的特點和要求,以學生為本、以學校為本,有效開展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實驗教學工作,構建有特色的高中美術課程體系。
一、把握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與要求
課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課程屬于基礎教育的范疇,是義務教育的延續。高中美術課程既要體現基礎教育的特征,又要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和專業院校的美術課程相區別。與義務教育的區別在于,它適度地向美術本體回歸,在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方面要求更高,相對學習面可能更窄,不必像義務教育階段那樣面面俱到,然而又是蜻蜓點水般的學習;與專業院校的區別在于,它在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要求方面必須與學生的興趣、時間和條件相適應,學習的難度,尤其是技能學習的難度要相對低。
課程的性質:強調了課程的人文學科的特征,通過課程學習傳承美術文化,形素養;調節心理狀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展發展空間,有助于更好地規劃人生。
課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術課程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特點,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通過美術課程理解祖國優秀藝術,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提高美術素養;強調創新精神,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質性評價,促進個性發展。選擇性是此次高中課程改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學生有權根據自己的經驗、興趣和發展需要選擇課程內容,學校和教師可根據美術教學設施的條件、美術教師的特長等因素來選擇開設的模塊。
課程結構設計:首次采用模塊化的課程結構,實行選修制和學分管理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的可能性。
課程目標設計: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課程目標,教師實施課程更具可操作性。美術課程各內容系列的“成就標準”,各模塊及每課的“教學目標”也應該按照三個維度來設計。
二、設計有學校特色的美術課程開設模式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由9個學習模塊構成,在9個模塊中,選一個模塊,修習18個學時可獲得1個學分,每個高中學生在三年內必須修習3個學分。鑒于“美術鑒賞”對高中生形成美術鑒賞能力、提高美術素養具有主導性和基礎性的作用,因此建議在3個學分中采取“1+2”的選擇策略,即鼓勵學生先選修“美術鑒賞”,以獲得1個學分,再在其他內容系列中任意選修兩個模塊。
新課程實施以來較突出的問題是:不重視課堂常規教學、教學過程隨意性較大,表現在教學設計文本粗略,忽略對課外作業情況的評價或分析,無課題板書,吝于圖解、示范,不出示經典作品的題目、作者,無明確的作業練習要求,教學語言表述忽略美術術語的運用等。
因此,要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加強教學設計;要把握教學重點,不要隨意選取,偏離教材的主要內容,如美術語言、美術基本知識、美術創作方法和美術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此外,對于配套的教參輔助材料缺乏的情況,建議區內教學資源共享,或因地制宜利用各種當地課程資源,開發出具有本校特色或本人特色的美術課程。
三、研究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
高中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接近成熟狀態,更注重閱讀理解和判斷,而不是盲目聽從;更注重主動學習和探究,而不是被動接受;更注重知識的組織和歸納,而不是知識的片斷;故在高中美術教學的方法和過程中,要更注意學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發揮,引導學生關注知識的組織與歸納,注重技能訓練,做到理解與練習相結合。特別提倡“搜集資料閱讀欣賞討論探索實踐創造評價延伸”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注重以小組方式進行問題、主題、案例、情境的研究。同時提倡師生共同構建一個平等、開放、互動的教學氛圍。
一、傳媒學院簡介
傳媒學院設有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數字媒體藝術五個本科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學院擁有現代傳媒實驗教學中心,設有11個實驗室,實驗設備價值1300余萬元,是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山東培訓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和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掛靠該院。
學院現有一個博士點,五個碩士點,分別是教育技術學博士點,戲劇與影視學碩士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廣播電視藝術學、電影學、廣播影視語言藝術三個碩士點)、教育技術學碩士點、傳播學碩士點;另有現代教育技術、新聞與傳播、廣播電視、電影四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傳媒學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1人,副高級職稱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7人,另有國內外兼職、客座教授10余人。學院現有本、專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專業碩士75人,此外還有在職研究生85人。
二、招生專業簡介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播音學、新聞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音像公司、互聯網站、電子傳媒及其他事業單位從事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能夠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采訪、編輯和制作以及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基本學制為四年,實行彈性學制,彈性學制為三至六年。
主要基礎課程:普通話語音、播音發聲學、播音創作基礎、播音與主持藝術概論、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傳播學概論、新聞學理論、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即興口語表達、文藝作品演播、形體訓練、語言學概論等。
主要選修課程:化妝與造型、公共關系學、影視配音藝術、體育評論解說、活動與會議主持、類型節目主持、音樂鑒賞、現代禮儀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要、中國藝術鑒賞、西方藝術鑒賞、社會熱點等。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培養目標: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以培高素質、高水準的從事廣播電視藝術類節目、欄目、頻道策劃、編導、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專門人才為目標。本專業基本學制為四年,實行彈性學制,彈性學制為三至六年。
主要課程:中國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外藝術史、中外電影史、中國電視藝術史、藝術學概論、文藝美學、素描、色彩構成、速寫與構圖、攝影技術與藝術、電視策劃學、影視語言與導演、攝像技術與藝術、電視節目編輯、影視特技、數字動畫基礎、動畫藝術技巧、畫面造型與影視用光、數字錄音制作、電視節目創作、影視美術、影視化裝、戲劇藝術、主持藝術、影視表演藝術、音樂基礎等。
招生條件:符合國家招生條件;五官端正,無形體缺陷,有一定藝術素養;非色盲、非色弱。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影與電視劇劇本創作、影視編導與制作、影視產業策劃、影視藝術研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理論修養和藝術創造、鑒賞及選題策劃和市場推介營銷能力,能在電影、電視劇的制作與營銷機構、各類媒體、相關院校、文化藝術市場從事電影電視劇的劇本創作、選題策劃、影視制片、宣傳、營銷,以及評論、教學與研究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本專業基本學制為四年,實行彈性學制,彈性學制為三至六年。
主要基礎課程:影視學概論、影視文學創作、中國戲劇史、外國戲劇史、藝術學概論、中國文學史精要、創意廣告文案策劃、影像產品的市場營銷、影視編導、視頻制作、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經典影片解讀、中外戲劇名作解讀等。
主要選修課程:藝術傳播學、美學原理、藝術哲學、信息與網絡技術、中國現當代文學名作鑒賞、中國古代文學名著選講、西方文化名著選講、平面設計、廣告創意案例解讀、文化人類學等。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學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掌握影視動畫創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影視動畫編導設計、影視動畫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夠獨立策劃、設計、制作動畫作品,具有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的動畫創作人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學類)基本學制為四年,實行彈性學制,彈性學制為三至六年。
主要課程:動畫造型基礎-素描、色彩、創意造型,動畫藝術概論,動畫人物速寫,動畫角色造型,動畫劇本創作,動畫美術設計,Photoshop圖像處理與數字繪畫,美術構成法則,中外藝術史,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分鏡頭設計,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無紙動畫技法,三維動畫技法,無紙動畫創作,三維動畫創作,藝術學概論,攝影技術與藝術,攝像技術與藝術,動畫后期制作與特效,數字雕刻藝術,定格動畫,漫畫創作,動畫衍生品設計開發,廣告動畫創作,網絡技術與網頁設計,連環畫鑒賞與創作,動畫策劃與項目推廣,插畫創作,動畫導演等。
招生條件:符合國家招生條件;熱愛數字藝術事業和動畫創作,有一定美術基礎;品行端正,身體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
播音與主持藝術
報名時間:實行網上報名3月1日中午12點截止。
考試時間:初試3月2-4日,復試3月5-6日。
初試科目:基本素質測試(指定稿件朗讀、模擬節目主持)。
復試科目:綜合藝術素質測試(指定稿件播讀、即興評述、現場答問)。
廣播電視編導
報名時間:實行網上報名3月6日中午12點截止。
考試時間:3月7日
考試科目:文藝常識、影視創作與評論
1、文藝常識:含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電視、文學、文化熱點、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與分析。
2、影視創作與評論:(1) 電視編導基礎;(2) 命題故事編寫;(3) 電視欄目、節目分析。
戲劇影視文學
報名時間:實行網上報名3月4日中午12點截止。
考試時間:3月5日
考試科目:文藝常識、戲文創作與評論
1、文藝常識:含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電視、文學、文化熱點、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與分析。
2、戲文創作與評論:(1) 分鏡頭腳本寫作;(2) 命題故事寫作;(3) 電影評論寫作。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學類)
報名時間:實行網上報名3月1日中午12點截止。
考試時間: 3月2日
考試科目:彩畫、連環畫
1、彩畫
考試要求:根據考場提供的黑白動畫截圖,繪制一幅彩色動畫圖像。使用四開橫幅素描紙,由考場統一提供;自帶畫架、畫板、三角尺、鉛筆、鋼筆、毛筆、水粉顏料等。
2、連環畫
考試要求:根據提供的動畫稿本故事繪出連環畫片斷,采用寫實畫法,不得采用變形夸張等手法。包括:(1)設計主人公形象;(2)繪制三幅能代表故事情節的連環畫畫面;每幅都應畫出邊框線并注明順序號;在每幅下面寫出對故事畫面的文字描述或角色語言對白(每幅不超過50字)。使用四開橫幅素描紙,由考場統一提供;自帶畫架、畫板、三角尺、鉛筆、鋼筆、毛筆等。
[關鍵詞]美術課 學生 教育作用
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環節。美術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這一問題談談個人的意見。
一、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馬克思歷來十分重視青年一代的審美教育,要求他們不但要掌握科學,而且要懂得藝術。認為藝術不僅能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而且能鼓舞人們改造世界,去創造美好生活。他曾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審美教育對人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來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識。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這樣說過:“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眾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的,因為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培養、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的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它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美術的審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們所認識。我國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教育制度已經比較完備,在教育內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藝的內容,實際上包含了德、智、體、美幾方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中學美術教育事業也和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得到了重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審美的教育作為中學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識,中學美術課得到了全面恢復,被國家教委列為普通中學的必修課。
從人類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人們對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尋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實現的必然,它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發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創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斷地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這一作用是中學其他課程所難以替代的。
二、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與“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學生,由于缺乏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他們對人體繪畫作品和撲克、畫區別不清,容易把美當作丑,把丑當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可以使他們認識到:人體繪畫作品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的形體美和人的內在活力,是對人自身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歌頌,它是一種健康的具有積極審美價值的藝術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撲克和畫刊宣揚的是低級趣味、尋求感官刺激,它們用純自然主義的手法甚至變態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褻瀆情愛,引導人們走向墮落。學生通過接受這種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學抵制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同時也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欣賞人體美術作品,升華自己的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教育可能會比講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學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對智力發展也起著促進作用。美術課通過具體形象如線條、色彩、形體、結構、空間等繪畫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豐富有趣的美術常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民族風俗等內容又大大增加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容量,對發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學美術課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和美術技能訓練,有益于將來的社會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與人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繪畫、雕塑這些觀賞性藝術屬于純美術之外,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美術有關。譬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時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要考慮大樓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而造型、色彩就屬于美術范疇。大樓的設計者除了具備力學知識、土木建筑結構知識上,還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再如紡織業,從布料的花樣設計到成衣的款式設計和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
過去,我們的紡織品由于對美術設計不夠重視,產品顏色單調、款式陳舊,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盡管我們的產品質量很好,但由于設計單一,因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現在由于我們重視了美術設計,使產品以新穎的設計、優雅的款式和眾多的花色品種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信譽,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裝業、廣告業、日用工業、室內裝飾等都與美術有密切的聯系,都需要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審美修養。廣大中學生今后將走向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生力軍,人在中學美術課中掌握一定的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美術修養,對今后工作伴有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幫助。
一、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馬克思歷來十分重視青年一代的審美教育,要求他們不但要掌握科學,而且要懂得藝術。認為藝術不僅能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而且能鼓舞人們改造世界,去創造美好生活。他曾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審美教育對人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來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識。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這樣說過:“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眾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的,因為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培養、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的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它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從人類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人們對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尋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實現的必然,它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發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創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斷地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這一作用是中學其他課程所難以替代的。
二、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與“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學生,由于缺乏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他們對人體繪畫作品和撲克、畫區別不清,容易把美當作丑,把丑當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可以使他們認識到:人體繪畫作品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的形體美和人的內在活力,是對人自身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歌頌,它是一種健康的具有積極審美價值的藝術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撲克和畫刊宣揚的是低級趣味、尋求感官刺激,它們用純自然主義的手法甚至變態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褻瀆情愛,引導人們走向墮落。學生通過接受這種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學抵制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同時也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欣賞人體美術作品,升華自己的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教育可能會比講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學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對智力發展也起著促進作用。美術課通過具體形象如線條、色彩、形體、結構、空間等繪畫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豐富有趣的美術常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民族風俗等內容又大大增加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容量,對發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學美術課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和美術技能訓練,有益于將來的社會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與人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繪畫、雕塑這些觀賞性藝術屬于純美術之外,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美術有關。譬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時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要考慮大樓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而造型、色彩就屬于美術范疇。大樓的設計者除了具備力學知識、土木建筑結構知識上,還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再如紡織業,從布料的花樣設計到成衣的款式設計和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
[關鍵詞] 美術模塊教學模式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1999年成立,目前學校有教學班44個,學生2400多人,專職教師170人。學校本著“讓學生各得其所地發展”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將藝術定位為特色教育以促進學校發展。
在美術特色教育方面,學校根據國家教育部《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率先實施美術模塊教學的課程改革與實驗。通過幾年的實踐與摸索,在推動模塊教學課程實驗中,能正確理解、深刻領會、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所確立的課程目標和要求,深入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我校新課程美術教學目標和任務得以順利實現。通過自身的努力,我們不僅對普通高中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實施美術模塊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而且有效提高了學校美術學科的教學質量,學校的美術高考年年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彰顯了學校美術特色教育的成果與魅力。
一、設計富有學校特色的美術模塊課程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由9個學習模塊構成,在9個模塊中選一個模塊,修習18個學時可獲得1個學分,每個高中學生必須修習3個學分。鑒于“美術鑒賞”對高中生形成美術鑒賞能力、提高美術素養具有主導性和基礎性的作用,我校在3個學分中采取“1+2”的選擇策略,即先選修“美術鑒賞”,以獲得1個學分,再在其他系列內容中任意選修兩個模塊獲得另外2個學分。下表是我校美術課程設置的方案:
備注 1.充分利用學校教學條件,注重整合學校教學資源與教室的條件,盡可能多提供學習模塊。
2.課程開設既考慮高一年級選修美術,高二選修音樂課程的需要,同時也需要考慮部分學生高一至高三美術課程繼續深入學習的需要。
1.在時間的安排上,保證每個學期安排18個課時給每一個教學模塊。
2.在功能室的安排上,盡量調配好美術班的專業課和模塊課教學的沖突。結合功能室的布局,根據學校現有可利用的資源,盡可能開設一些不用功能室的美術模塊,如工藝中的剪紙、工藝制作、篆刻等模塊。
3.課程的開設方面,結合專業教師自身的特長,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未來發展的需要,開設學生喜歡的課程,比如漫畫、剪紙、國畫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在班級的管理上,我們主要采取行政班教學的模式,這樣既方便了管理,又避免了走班所帶來的功能室短缺的問題。另外,我們還根據學生的興趣,采取了學生社團的形式走班教學,讓學生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美術模塊。
二、加強資源配置,為模塊教學提供保障
硬件方面,學校優先保障美術教學功能室的需求,安排了專用美術室作為美術教學及模塊教學使用,為美術模塊教學購買相應的器材設備。在版畫方面提供了版畫機及學生用的木板、刻刀等器材;在泥塑方面,購置了教學相關的轉盤、泥巴等用具;在篆刻教學方面,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工具書、刻刀、石頭等工具。根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將逐步配齊所有必需的設備和器材,力求在三至五年內開設全部美術學習模塊,為學生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
軟件方面,學校制定了美術特色發展規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核心,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每年學校對美術教師的專業基本功進行考核,包括“四個一”,即一節公開課、現場寫生一幅素描、一幅色彩和一幅速寫作品,并進行評獎;每年舉辦美術教師個人創作作品展;定期組織美術教師外出寫生、交流學習;美術教師創建個人工作室等相關提高美術教師專業技能的措施,加強軟件的建設。教師們不僅美術基本功扎實,且各具特色,能開設相應的模塊教學。
三、充分挖掘資源,有效實施模塊教學
1.合理利用與開發高中美術課程資源
美術模塊課程的開展由于受師資和設備條件的影響,在課程的設計上具有多樣性和彈性。現階段我校根據自己的師資狀況和設備條件開設美術學習模塊中的部分課程。在現有教學條件的基礎上,我校美術教師積極主動地利用和依靠本地資源,根據學生、學校和本土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變和創造,廣開思路,發揚創造創新精神,盡可能挖掘更多的教育資源,拓展、豐富教學模塊,并尋找更適合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方式進行教學。我校地處森林里的城市,草、竹、石、金屬、塑料等各種廢舊物品容易找到,教師就充分挖掘利用這種資源,開設了以綜合材料為主的立體工藝制作課程。
2.創設藝術情境,拓展學生實踐能力
依據學校創建人文校園、藝術校園、數字校園、安全校園的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我們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美術作品展示場所,結合社區文化建設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如宣傳欄、海報設計、校園景觀設計、走廊的壁飾美化等。同時,充分發揮好學校每年藝術周這個平臺,對學生美術作品進行全方位展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服設計、會徽設計、藝術主題設計等,提高學生藝術的感受、想象、創造等能力。此外,利用當地美術資源開展社團課外活動。通過這些平臺,給學生以展示的空間,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模塊選修課程中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展空間。
3.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
我校以走讀生為主,幾乎每個家庭都已經買了電腦,所以我們鼓勵學生在業余學習中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主動收集、整理視覺圖像和相關的資料,拓展學習資源,開闊視野。例如鼓勵學生制作班級主頁、個人主頁,制作藝術賀卡,并利用互聯網發表自己的作品寫學習心得等。
四、探索合作、探究、自主的模塊教學模式
如何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加有實效,一直是我校美術教師研究的課題。
1.美術鑒賞教學。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將鑒賞與體驗、鑒賞與動手實踐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創造能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較多的還是應用常規的講授式教學。除此以外我們還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或者在講述美術鑒賞的過程當中因地制宜地將當地的各種文化設施、展覽場所和我們的美術鑒賞課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模式,即先讓學生分組挑選教材上的課題,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然后根據課題創設個性化的課堂情境,學生可以扮演教師角色,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與學生互動交流,帶動其他學生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自覺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技能、技法課傳授方面。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合作互助構建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學模式。
(1)書法、篆刻教學,對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民族審美意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書法、篆刻與其他美術模塊教學相比,學生平時接觸得不多,而且初學起來也很枯燥,在短時間內不容易看到明顯的進步。針對這種狀況,授課之前我們安排一至兩節課講一些基本常識,讓學生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嘗試讓學生刻出自己的姓名、生肖、格言等其感興趣的東西,使其享受學習成果的樂趣。至于其他的一些技能,比如用筆、怎樣創作、如何用刀、如何鑒賞、如何了解各種書體、各種字體的基本知識等,全部融入到具體的訓練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并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對學習書法、篆刻的興趣。
(2)設計、工藝美術教學是領域里面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實踐性比較強的一個科目。學校開設這個工藝課的教學,讓學生制作出美化生活的工藝品,一方面能培養學生周密思考、動手實踐、團結協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專心、細致的良好習慣。在工藝課的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培養學生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如編織、剪紙、張貼和各種各樣生活廢舊物品的再利用。這樣的結合利用,通過學生靈巧的雙手能夠做到“變廢為美、變廢為寶”。
(3)繪畫、雕塑教學模塊。在繪畫方面我們開設了素描、速寫、版畫和漫畫的教學,讓學生體驗繪畫品種的豐富、不同繪畫門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教學的著眼點都是注重興趣的激發和培養。版畫的制作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有一絲不茍的態度,漸漸地培養了學生嚴謹處事的態度;在漫畫題材的選擇上面也主要偏向于人物,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同學或自己的家長、老師,把觀察結果用一種夸張、變形的手法畫下來,這樣學生將體會到自己作品的快樂。雕塑的教學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大膽地動手體驗,調動其創造性思維,把生活和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建立多元開放的模塊教學評價機制
1.在鑒賞課方面。評價主要就是符合教學實際,多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并通過學期末總結進行綜合評定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
2.在技法課方面。在自評和互評的基礎上,還采取了多元、開放、生態的評價機制。學生的作品,學校會定期在全校或全市展出,并讓觀眾投票進行評價;也邀請家長和社會同行一起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被推薦或大家認為好的作品,在學校建立個人擋案,把作品留校收藏,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無論是欣賞還是技能操作課程,我們最后的評價方案從這幾個角度來進行考核:學生的參與程度、作業的完成質量、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參與。
通過幾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校在美術模塊課的教學上頗具特色,學生來上美術課沒有壓力和負擔,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課堂上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學生合作學習、動手制作能力以及課堂作業的水平不斷提高。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新課程、新教材仍處于實驗階段,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永不停歇的過程。因此,我們會繼續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地總結和創新,探索一條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課程改革之路。
[參考文獻]
1.錢初熹《有關美術教育的新思考》[J](《中國美術教育》2003.3)
2.王大跟《從美術教育的“難度”與“深度”說開去》[J](《中國美術教育》2004.2)
關鍵詞:美術課堂 現代教育技術 美育
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環節。美術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過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馬克思歷來十分重視青年一代的審美教育,要求他們不但要掌握科學,而且要懂得藝術。認為藝術不僅能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而且能鼓舞人們改造世界,去創造美好生活。他曾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審美教育對人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來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識。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這樣說過:“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眾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的,因為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培養、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的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它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美術的審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們所認識。我國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教育制度已比較完備,在教育內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藝的內容,實際上包含了德、智、體、美幾方面的內容。封建社會晚期,美術雖然未被列為必修課,但“琴、棋、書、畫”卻一直作為士大夫階段―知識分子在文化素養方面自我完善的內容之一。但是,期間,審美教育沒人敢提,愛美追求幾乎成了資產階級的專利。那時,中學生美術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中學生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緩慢,甚至出現了倒退。黨的以后,中學美術教育事業也和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得到了重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審美教育作為中學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識,中學美術課得到了全面恢復,被國家教委列為普通中學的必修課。
第二,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與“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學生,由于缺乏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他們對人體繪畫作品和撲克、畫區別不清,容易把美當作丑,把丑當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可以使他們認識到:人體繪畫作品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的形體美和人的內在活力,是對人自身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歌頌,它是一種健康的具有積極審美價值的藝術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撲克和畫刊宣揚的是低級趣味、尋求感官刺激,它們用純自然主義的手法甚至變態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褻瀆情愛,引導人們走向墮落。學生通過接受這種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覺抵制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同時也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欣賞人體美術作品,升華自己的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教育可能會比講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學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對智力發展也起著促進作用。
第三,中學美術課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和美術技能訓練,有益于將來的社會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與人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繪畫、雕塑這些觀賞性藝術屬于純美術之外,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美術有關。譬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時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要考慮大樓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而造型、色彩就屬于美術范疇。大樓的設計者除了具備力學知識、土木建筑結構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再如紡織業,從面料的花樣設計到成衣的款式設計和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過去我們的紡織品由于美術設計不夠重視、產品顏色單調、款式陳舊,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盡管我們的產品質量很好,但由于設計單一,因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現在由于我們重視了美術設計,使產品以新穎的設計、優雅的款式和眾多的花色品種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信譽,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