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清代工藝美術特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逸筆人物畫,習慣上人們稱為寫意人物畫,或水墨人物畫。因為稱謂的不同,其學術指向也不同。我之所以稱它為逸筆人物畫,不僅是從它的表現形式來考慮,而且是從它的表現語言來進行思考的。寫意畫的中心是“意”,即概括取舍之意,水墨畫是從它表現語言命名的,逸筆畫則合寫意畫與水墨畫兩者之所長,它既注重作者情感的抒發,又著重于表現形式,所以它的外延更大,內涵更豐富。
二、逸筆人物畫色彩
現代逸筆人物畫所用的色彩一般都是以中國畫顏料為主,也可以選用水粉畫顏料,顏色成分不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中國畫顏料,原先都是直接取自礦物質與植物質,朱砂、朱、赭石、石青、石綠、石黃等都以礦砂加工而成,而花青、藤黃、胭脂等是取用植物的汁加工而成。現代使用的顏料,打破了原先的局限性,許多水彩色如群青、紫、洋紅、曙紅、鉻黃、天藍、大紅、檸檬黃等都成了經常借用的顏色,甚至和部分水粉色摻和到一起。中國畫顏色中礦物質色與粉質性顏色都不易滲化,但卻是很容易沉淀的。一般地說,植物質與非礦非粉之色滲化度大,也不易沉淀,但礦物質顏色有不易褪色的優點,畫的顏色到一定年代,畫面便會褪色,這樣就難以長期保存。
顏料的使用在作畫之前就可以把它們一起擠在圓型的調色盤邊上,這樣調合時比較方便。上顏色的筆一般以專用的兼毫為主,大小各一支就可以。古代逸筆人物畫,以水墨為主,用色很少,現在也常用這種方法,如周思聰、王子武的人物畫,都是以墨為主,只在人物的皮膚上用點純凈的赭石色調,顯得古樸高雅。還有描繪多彩多姿的現代生活用色現在也在逐漸增多,多是由于對重彩工筆畫和我國民間及西方繪畫裝飾色彩的研究,使寫意人物畫的色彩豐富起來。
用色必須組織好畫面上色彩的濃淡、冷暖的對比與和諧。逸筆人物畫常常運用空白、疏密來突出筆墨和色彩,筆墨又是畫面的基本骨架,所以在構思一幅畫的色彩傾向時,必須把黑色、白色、空白都估計在內。一般情況是色彩的強度不可超過墨色的重量,至少在幾處主要地方,總是要有幾塊濃墨壓過色彩,這樣才能顯得比較渾厚。在以墨為主的基礎上面,用色要有主色調,如冷色調、暖色調、灰色調、紅色調、藍色調等,以表達各種不同情感和主題的需要。
逸筆人物畫用色有原色、調合色、色墨三種。古代繪畫以原色為主,逸筆人物畫也如此,而且以淡彩居多,現代逸筆人物畫用色品種繁雜,手法也隨之增多。原色與墨色之間有天然的聯系,以墨為主的畫面原色會顯得單純、醒目,有協調之感。而以原色為主的畫面,墨色也會顯得清晰明亮。現代的逸筆人物畫,原色使用仍是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對民間美術、民間工藝美術中使用原色的研究和汲取,從而使現代逸筆人物畫的原色調比古代的要豐富得多。
逸筆人物畫色彩,雖不太講究明度對比,卻很講究畫面的主從關系。一般畫面以墨(黑)為主色調,混著使用朱、三綠,這樣就不會喧賓奪主,比較生動。有時候為了不讓顏色掩蓋畫的情致格調,可以采用在畫的背面設色,這樣可增強生宣滲化的效果,使色和墨融合在一起,這是其它繪畫所沒有的。另外一種就是潑彩法,它是山水畫特有的技法,可產生整體而不零碎的效果。它的方法與潑墨或者是沒骨畫法是一樣的。
現代逸筆人物畫注重畫面的色調,促進了對復合色使用的研究。如西方繪畫,特別是水彩、水粉畫的用色方式,現代工藝美術的色調處理,磨漆畫的色彩感覺,以及對自然界新的審美視角的追求,等等,都直接影響到中國逸筆人物畫的調合色使用。但中國逸筆人物畫調合色研究的基礎重點應放在固有色的變化上,對光源色研究與利用不能作為重點。調合色應在表現豐富多彩固有色的變化上多下功夫,從色塊的并置效果中求得統一和對比,從而產生豐富而協調的效果。因此一些逸筆畫家用色使用水粉(取其渾厚),或用水彩(取其透明)來彌補中國畫顏料的不足。
三、逸筆人物畫著色技巧
在傳統逸筆人物畫作品中,用色一般不打破物象固有色之間的界限,目的在于合理地運用色彩之間的對比協調及最終畫面效果。在現代逸筆人物畫作品中,人們往往強調色調和畫面氣氛,有的仍沿用這種手法,但已開始按畫面需要與作者的主觀感受去概括和處理畫面的色彩,有的打破固有色之間的界限,有的歸并同類色,甚至按氣氛與表現的需要改變原有的色相等。這些手法雖然超出固有色的色相與界限,但是仍然需要以所表現物象為依據,尊重物象的整體感受與印象,并養成用色上概念化的習慣。
逸筆人物畫著色,反對面面俱到和平均分布,要十分注意留白的地方。例如人物臉部著色,我參照戲劇面譜的特點,額頭偏白,下顎部分略為點到即可,兩鄂紅撲撲,更顯得可愛。其它地方也可以如此,如果處處著力,就會吃力不討好,還不如讓它留白,讓人有回味的地方。有時為了強調某一亮點,可以即興在某個部位“碰”一下,就起到“點醒”的作用。逸筆人物畫著色講究濃淡、干濕、透明的效果,其用筆也極講究氣韻生動和筆勢及節奏等,有時可以穿過形體,連成一片,因為形體的關系都在,隨便你怎么畫,都不怕,更會顯得作者的用色十分大膽。
逸筆人物畫著色既講究色彩的單純美,又講究色彩的渾厚美,所以它常用復色。如人物臉部著色,傳統常用赭石,赭石色感沉著大方,上世紀中葉的京派人物畫中皮膚也多用赭石,優質的赭石確實很好,但是質次的(如吸管赭石)調墨成色后更暗。我常用赭石、三綠、藤黃、胭脂。朱(朱砂)等,混合使用,這樣比單純使用單色赭石色感更微妙豐富。畫女性或兒童的皮膚時,我常用朱、三綠、藤黃等或加白,顏色的鮮艷和沉著,因三綠、藤黃、白的成分的多少而不同。畫男性或老人可用赭石加墨、朱加墨或朱砂等。
人物臉部的膚色著色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對象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畫面需要來處理,可以很單純,也可以很豐富,甚至留白,或者只在嘴唇、面頰等處著些淡彩;豐富些的臉色即可有冷暖變化,但不要去追求照片或油畫的效果,涂色可按結構凸起的“坡面”來用筆,有些地方可讓水份自然暈化開去,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手足的著色比臉部要渾厚一些,可趁著還沒干的時候用膚色按結構作適當的皴擦烘染,這會更有韻味的。而且人物的臉部和手足的設色要保持統一,輪廓的地方可以在第一遍色還沒干的時候加點較深的膚色就可以了。
服飾設色的用筆,原理與肌膚色差不多,就是按衣服結構及衣紋走勢用筆,不過不要太拘束了,可以大膽一些,使它的氣勢通順流暢。衣著之勾勒與著墨著色在步驟上可以更自由更隨意一些,有時可以先著墨(或著色)再勾勒,或只著墨(著色)而不用勾勒,有些衣著上的花紋,可以用色先點畫,然后大片涂墨或設色。花紋會時顯時隱,比較自然而不會顯得生硬。
色彩的功能和筆墨一樣,都是為塑造形象服務的,一般使用的技巧是勾、皴、染等,其染有凸染(即高染)、凹染(低染)和隨線賦染等,其皴擦的技巧和筆墨的使用相同。但反對像工筆重彩畫那樣“平涂”,而是提倡和運筆用墨一樣,涂即是寫,寫即是涂,每筆都要很清楚。唐代張彥遠說:“筆力未遒,空善敷彩,謂非妙也。”清代王原祁也說:“設色即用筆、用墨意,所以補筆墨之不足,顯筆墨之妙處。”設色時可視需要,以“高染法”為主,即按照設色對象的物態結構的起伏凹凸關系著色,以表現物象的質感,其方法與渲染皴擦一樣,如果需要,也可以采用傳統的“隨線賦彩”法,來豐富線條的立體感。有時候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個別于形象結構,追求色彩的隨意性。例如服飾的色彩,用筆不必太拘謹,不敢讓色彩溢出衣服的輪廓線,有時反而有助于體現衣服的質量感和空間關系,以免色彩太干凈,而減弱它的表現力。在這一點上正符合徐悲鴻“畫寧可臟一點”的要求。
在色彩的使用過程中,它的用色與用墨是一樣的:有濃淡干濕、皴擦染的區別;有以墨潑色、或以色潑墨,勾勒、點染等各種技巧;還有“以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現代逸筆人物畫更是打破了“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的,把色彩發揮到極致。它既講究色彩的情調和色趣,又把“自由抒發為逸”的色彩發揮到極致。
現在,設色技巧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但是以上所談的逸筆人物畫設色的一些基本技巧,卻是最基本的。總的來說,逸筆人物畫色彩的運用不是孤立的,它包含著作者對生活的品味和色彩的感覺,例如李耕先生就十分注意色彩的冷暖搭配和象征意義,用色準確、老到、深沉,故“尊者十有八,大半老顏色”成為他繪畫藝術的追求之一。
四、逸筆人物畫的最后調整
逸筆人物畫的作畫過程,是人情感渲泄的過程,然而它也是理性分析、思考的過程。因此,凡是畫得太順利、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作品。
調整的階段,即畫龍點睛的階段。作畫的起始,提倡大膽落筆;作畫的最后,提倡細心收拾。我們認為調整的階段是作畫的整個過程中最難的時候,一招不慎,前功盡棄,那是常有的事。不過既然有不滿意的地方,就要進行加以補充,即使過頭過火了,也比放任自流強。李可染先生說:“你覺得該加就大膽就往上加,不怕失敗,加壞了,最后總結。敢于勝利,實際上是不怕失敗。”所以一氣呵成固然是很好,但是如果可以通過調整強化達到更高境界,更會顯出作者的匠心和敬業精神。
生宣的特質決定了它只能加不能減的特質,或者采取割補等特殊方法,因此調整的過程其實就是強調的過程,使該強化的地方得到強化,并非面面俱到地再畫一次,只要達到主次分明和整體統一就可以了。但凡是名家,無論畫面進行到哪個地方,它的整體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
在清代,“四王”的畫講究“靜”、“凈”的審美境界。中國逸筆人物畫雖講究“靜”美,然而也講究“動”美,這樣才能給人鮮活的藝術享受。凈是干凈,太干凈了,一覽無余,就缺乏內涵,徐悲鴻先生說:“畫寧臟不要凈。”就是強調內涵的豐富性。現代逸筆人物畫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不凈呢?那就是在發揮生宣的特性的基礎上,在人作一半,天也完成一半的基礎上,發揮逸致、逸情、逸筆、逸墨和逸色,這樣才能在保留筆觸、筆痕、筆的動勢的基礎上,講究色彩的寫意性、繪畫性與人的性情性。
參考文獻:
[1]謝青.怎樣畫國畫[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1.
[2]周積寅,王原祁.麓臺題畫稿[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3]翟墨總,孫美蘭.李可染畫論[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