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

        第1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方法

        一、青春期學生普遍存在的威脅心理健康的問題

        (一)學習的壓力

        在中國,青春期學生必須要面臨來自學習的重大壓力,學生被寄予殷切期望,要考入重點高中,升入重點本科。所以很多學校都會給學生布置非常多的作業,僅僅是作業就幾乎占據了學生所有的生活,讓他們無暇再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另外,學校還會一個月甚至一周對學生進行測評,青春期學生必須要承擔各種考試的壓力,讓學生長期處于智力超負荷運轉的緊張狀態,甚至有學生會因為考試而出現焦慮的情況。面對如此繁重的學習壓力,反而會導致學生無法投入到學習當中,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可能不得不進入中職或高職學校,早早地進入社會,這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他們會更容易陷入重重心理矛盾之中,引發心理問題。

        (二)人際關系

        首先是親子關系,學生在青春期與父母的關系很容易惡化,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于學生的期望過高,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子女的學習表現和考試成績一直都是家長非常重視的問題,家長始終希望學生能夠名列前茅,一旦學生成績下滑就會選擇責罵學生。另一方面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成長,在孩童時期,孩子一般會非常依賴父母,也非常聽父母的話。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家長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差別,所以就很容易覺得父母跟不上時代或者認為父母的某些想法是錯誤的,漸漸與家長關系疏遠。其次是同學關系,青少年時期學生漸漸與父母疏遠,而更加傾向于與同齡人交流。同時青春期的學生漸漸有了異性意識,青春期的懵懂會讓他們喜歡上異性朋友,但是學習的壓力,父母老師的反對,心理上的羞澀很容易使學生感到不安,不知道應當如何正確地處理與異性的關系。最后是師生關系,在學校學生遇到問題,其實最好的途徑就是向老師求助,但是青春期的學生大多不愿意向老師吐露自己的心事。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于老師存在畏懼心理,另一方面是因為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對學生的生活關心不足,只重視學生的成績。這就到導致學生感覺與老師存在距離,老師不可能會理解自己的煩惱。更嚴重的是,有時教師會嚴厲地批評學生,但是青春期學生很容易沖動,很容易直接與老師發生沖突,惡化師生關系。

        二、對青春期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提高班主任和家長的心理健康素養

        在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中,班主任和家長無疑是施加最大影響力的兩個方面。首先是班主任,班主任想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己必須要具備好的心理素質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老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閱讀心理健康的相關書籍,了解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時將這些知識運用在日常教學當中。班主任要更加認真仔細地觀察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發展變化,經常與學生聊天談心,了解學生發生心理變化的原因,然后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正確地引導學生。班主任還應當定期開展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班會上可以首先向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然后讓學生將自己最近的煩惱匿名寫在小紙條上,隨機抽取幾張小紙條,與同學們一起討論解除煩惱的有效辦法。其次是家長,青春期的到來,學生會表現出自我意識高漲、逆反心理、情緒起伏大等情況。首先,家長要多多閱讀書籍和觀看網絡上的相關教育視頻,深入了解青春期學生的特點,學習應當采取怎樣的方式去指導孩子,幫助他們解決青春期的煩惱。其次,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家長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了解其反對的原因,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與支持。最后,家長要與老師常常溝通,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溝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與心得。

        (二)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雖然中學時期學生的學業繁忙,但是學校仍然應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課程,可以采取低年級一周一節,高年級兩周一節的方式,靈活地安排課程表。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要盡可能豐富教學方法,例如情景設置、角色扮演、游戲教學等方式,讓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盡可能變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了心理教師的上課以外,學校還可以聘請具有豐富知識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來校進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向學生講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然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在面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消除不良情緒,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學校還應當開設一個專門的心理輔導室,針對學生的各種煩惱開展個人的心理咨詢與輔導,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解決青春期心理發展中的各種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排解心中的壓力。特別對于校園中戀愛現象,學校要正確對待。很多學校對于學生的戀愛現象是非常反對的,一旦發現都會給予十分嚴厲的批評。但其實這是這個時期學生的正常表現,所以學校應當改變之前的態度,一方面對學生及時開展青春期教育,對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讓學生懂得保護自己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地與學生溝通,表明自己理解的態度,但是也要向學生強調在這一時期學習也同樣重要,不能因為青春期心理發展中的各種問題而荒廢了學習。

        參考文獻:

        [1]鄰強,全莉娟,姚本先.淺析中小學生危機心理輔導的實施[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2).

        [2]于海濤,張建平,秦秋霞.構建中小學學生心理危機分級預警機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16(02).

        第2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9-0091-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科技日益發展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教育也在改革與創新。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中,對于農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不太高,對其進行深入的改革與完善成為教師要重視的一項任務。學校必須從當前的實際出發,從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讓初中生用健康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探析

        1.學習方面

        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心思縝密,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走出去看看。因為受這些想法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學習上產生厭煩心理,感覺作業多、壓力大、動力不足。尤其是在農村,由于家長可能沒有高學歷,也沒有專業的素質水平,所以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理解孩子,只是一味地進行督促。如果孩子沒有考出好成績,就會進行責罵,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2.交往方面

        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對社會現象做出不完全的判斷,然后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現在的農村不再像從前一樣閉塞,初中生已經能夠通過多媒體了解外面的世界,再加上這個時期是初中生生理機能走向成熟的時期,這就讓他們在感到驚喜的同時,也會有些手足無措,無法面對自己的突然長大和成熟。如果這時沒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就會讓學生把自己孤立起來,甚至還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3.情緒方面

        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緒會變得十分不穩定,易哭易笑易暴躁,情w波動大,而且不善于調節和自控。尤其是在學習和生活中,可能一件小事就會讓他們喪失信心,影響到與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影響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甚至還會因為情緒所致而犯一些錯誤。

        4.行為方面

        行為方面的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沉溺于網絡、說謊、違規違紀等。這些行為在當下農村初中生中也是最常見的問題,比如說某校一名學生逃課、逃學、沉溺于網吧,教師進行教育時,還十分不服氣,家長面前謊話連篇,成為學校頭痛的問題學生。據調查,這名學生也曾經是一名優秀生,但在幾次考試不理想后,發生了逆轉,做出了讓同學和教師不能理解的一些行為。所以教師對這樣的學生進行批評與教育時,要從心理健康出發,看到其優點,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讓其重新找回自我。

        二、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辦法和策略

        1.讓學生找到心理平衡

        現代的社會已經不再需要“高智低能兒”,所以強調分數的教育模式也要進行改革,教師和家長的思想觀念更要從根本上改變,不要以分數論英雄,不要給學生太大的精神壓力。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新課改的要求,對課程安排做出適當的調整,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加強一些課外活動的學習和鍛煉,讓他們的知識面在業余活動中得到拓展,更讓他們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找到心理的平衡點。

        2.為學生創造交往的氛圍

        部分農村初中生不善于交往,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交朋友,而是他們所處的家庭環境與社會因素所造成的,使他們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不敢邁出交往的第一步。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心理的健康,要為他們創造一種和諧的班級氛圍,讓他們感覺到同學與教師的親切,愿意付出真心、接受真愛,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讓初中生的過激情緒和失控行為得到控制。

        3.為學生設立心理健康輔導課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于自身的變化無法理解,也不好意思張口詢問,所以教師要抓住他們的特點,在心理健康輔導課上進行講解,讓他們了解青春發育的過程。要對內向的學生進行專門的教育,防止他們鉆牛角尖。另外,還需要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信箱、悄悄話活動等,讓他們的一些隱私有處可訴。

        4.為家長開辟心理講堂

        第3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098-01

        培養社會所需的心理、行為健全的高素質人才,最高效最科學的途徑就是青少年階段就引導他們的個性、心理,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和完善 [1]。現將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關于青少年心理輔導工作介紹如下,特別針對青少年意外妊娠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輔導干預方法進行詳述。

        1 青少年心理輔導的必要性

        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主要分為5大類:學習類問題、人際關系類問題、情緒類問題、人格障礙類問題及青春期性心理類問題,特別是青春期性心理問題已開始成為社會安全的一大隱患 [2]。造成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因素是多樣的,具體體現在家庭、學校、社會及個體四個方面。

        2 青少年心理輔導的實施現狀

        目前,我國對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心理輔導越來越重視,教育部早在1999年8月就頒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方針;在各大醫院和人口計生服務中心也相繼設立心理咨詢門診,心理輔導室等。我中心把青少年心理輔導作為一項重點項目進行了落實,在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中也存在著不足。

        2.1 取得成績。構建“三二一”活動載體,拓展青少年心里輔導和治療的渠道。“三”即三個室,精神文明展覽室、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二”即兩個中心,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活動中心;“一”即一個活動之家。

        (1)精神文明展覽室: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為主要內容,憶往昔、展未來。表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弘揚正氣、大樹新風。

        (2)圖書閱覽室:提供生殖保健、自然科學、心理咨詢等內容的圖書,供隨時閱覽。

        (3)心理咨詢室:在尊重青少年的隱私的基礎上,開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服務。

        (4)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通過系列健康教育活動,科學地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育觀;定期進行精神衛生方面的檢查和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衛生保障水平;定期開設心理學專題講座,引導青少年遠離暴力、網癮、和賭博這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化垃圾。

        (5)活動中心:活動中心配備健身器材,包括乒乓球、象棋、圍棋、書畫等活動設施,豐富青少年的娛樂活動,促進青少年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

        (6)活動之家:融生殖健康、宣傳、教育、娛樂為一體,豐富了活動之家的活動內容。利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面向青春發育期的中學生,開辦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幫助他們順利地渡過青春期。

        2.2 存在不足。

        2.2.1 缺乏具有醫學心理學專業水平較高的專家。目前,衛生服務中心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匱乏,理論水平參差不一,具體操作不夠規范。從事心理咨詢輔導的專職人員少,缺乏系統的專業訓練。因此,盡快形成一支專職隊伍已迫在眉睫,這也是我們今后將努力改進提高的地方。

        2.2.2 人們對心理咨詢輔導存在誤解與偏見,對心理問題存在不科學的認識。由于對心理咨詢業存在誤解和偏見,導致許多青少年有了心理問題和疾病卻不知;或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和疾病,而不愿去看心理醫生和接受心理咨詢。大多數受訪者缺乏科學的心理問題認知,認為看心理醫生,則很可能被認為有精神疾病。這提示今后需要加強社會宣傳。

        3 青少年意外妊娠心理輔導干預

        據北京市的調查 [3],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遺精年齡已經從60年代的平均16.6歲提前到90年代的13.7歲,女孩子的月經初潮從60年代的14.5歲提前到90年代的12.2歲。身體發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則存在著相對后延的趨勢,這二者之間的沖突,帶來了許多的青少年心理問題。比如青春期的閉鎖心理和青春期的心理沖突。其中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這兩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得不到解決,就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郁,甚至性沖動等意外事件的發生。以下將詳細介紹筆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青少年意外妊娠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預:

        3.1 青少年意外妊娠原因調查分析。相關數據顯示,年流產手術40%為未婚女性,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青少年和學生,在40%的手術中30%的未婚女性是重復流產 [4]。未婚青少年妊娠的上升趨勢已成為世界范圍內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通過對鹽城衛生技術學校650名在校學生和鹽城技師學院550名在校學生調查,六成以上的學生未能從學校獲取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而僅有30%的學生能夠正確回答避孕方法,更多的學生是自行通過報刊、雜志、網絡零散地獲取生殖健康知識。可想而知,這些學生在性行為已發生的情況下,根本不懂得如何避孕及處理可能產生的后果;而一旦受孕后,也不可能及時采取恰當手段終止妊娠。

        第4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在一切對人的不利影響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于煩惱情緒和惡劣心境,諸如憂慮、頹廢、懼怕、怯懦等,引起身心障礙,危害健康。這在青春期表現得尤為顯著。青春期煩惱,作為一種特殊的情緒體驗,是由個體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個體對生理變化和環境刺激的認知引起的,一般地講是消極的。認識和消除這些負面影響,自覺地調節和控制煩惱,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學校青春期教育,也是心理輔導的重要內容,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二、研究設計

        1.被試

        上海市普陀區具有典型特征的四類學校是完中、初中、完小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各類學校中都選一所重點和非重點學校,在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初一和初二年級、高一和高二年級中進行機械取樣,均從一、三班中選取編號為1、11、21……的學生,共得被試小學生194人(男95、女99),初中生166人(男76、女90),高中生198人(男112、女86),共558人。其中男283人,女275人。

        2.材料

        根據情緒認知理論,情緒分為煩惱、一般、快樂三個等級,分別記為3分、2分、1分。其中煩惱包括傷心、擔憂、害怕、焦慮、不安、厭倦、厭惡、沮喪、內疚、羞愧、失望、無能、自卑等。本研究自行設計了一套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小學生中對于體象煩惱、遺精或月經、和在異往中的煩惱。問卷的專家效度為0.75,測得的結果與班主任評價的相關系數為0.68。問卷的項目分析結果表明,相關系數在0.55~0.73之間。

        3.調查方法

        將被試按學校、年級分別集中起來,向他們講明此次調查的目的與保密原則,告訴他們調查時只記性別、年級,不記姓名、學校,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根據自我體驗真實回答。然后,學生自答問卷。在問卷調查同時,通過小組座談、個別訪問了解不同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所在社區的社會文化特點。

        三、結果分析

        1.各類煩惱不同內容的頻率分布與年齡段差異

        中小學生體象煩惱的內容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身材過高或過矮(24.73%):體型是否魁梧(男)或苗條(女)(24.19%),皮膚是否白皙、光滑(17.56%);相貌是否漂亮(16.85%);或是否粗大、豐滿(13.98%)。中小學生的體象煩惱無論是在總體上,還是在各學齡段之間都存在顯著差異(P

        由遺精或月經帶來的煩惱居于前五位的內容依次是:煩躁不安、不愿活動(22.68%),羞愧內疚、少交往(18.04%);厭倦、失望、學習興趣減退(16.75%):厭惡、沮喪、生活信心下降(15.98%);學、自卑(14.18%)。中小學生遺精或月經的煩惱,在初高中學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01)。這是由于絕大多數學生的首次遺精或月經初潮是在小學或初中發生。遺精或月經煩惱,不論表現形式如何,其發生頻率都是由小學向高中逐漸降低。這種情況與首次遺精或月經初潮時缺乏教育、缺乏預測、缺乏準備(精神的和物質的)密切相關,與個體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歷相關。

        由帶來的煩惱居于前五位的內容依次是:損害健康、痛苦、焦躁不安(36.96%);不道德、責備和討厭自己(22.47%);控制不住、恨自己無能(18.61%);害怕下降或喪失(12.37%);恐懼影響今后生育(4.64%)。中小學生的煩惱無論在總體上,還是在小學與初中學生、初中與高中學生之間都存在顯著差異(P

        中小學生異往中的煩惱居于前五位的內容依次是:交往不自在,煩惱叢生(15.05%);暗戀某人,苦惱萬分(15.05%),為友情送禮被拒,羞愧難當(13.08%):愛慕行為受人討厭(12.01%),渴望交往而得不到(10.25%)。中小學生的異往煩惱,在初中和小學學生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P0.001)。

        綜合來看,中小學生青春期的各類煩惱,學齡間都存在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從發生頻率看,煩惱居第一位,占25.05%,以高中生為主,占27.07%。體象煩惱居第二位,占19.46%,以初中生為主,占23.49%。遺精或月經煩惱居第三位,占17.53%,以小學生為主,占25.71%。異往的煩惱居第四位,占12.72%,以初高中學生為主,均占16%以上。

        這些煩惱的產生,是由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的,是生理發育加快、心理發育和倫理教育滯后帶來的身心變化決定的。

        2.各類煩惱的性別差異

        除異往中的煩惱外,體象、遺精或月經、等煩惱在男女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四、討論

        針對學生中青春期煩惱的顯著差異,我們在小學進行青春期前期教育(4課時),在初中進行青春期教育(10課時),在高中進行青春期人生教育(4課時)。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特別是性意識的覺醒期,在認知、情感、行為諸方面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過去學校青春期教育忽視問題行為后邊隱藏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礙,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使青春期教育難以深入,是學生問題行為反反復復發生的根本原因。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育效益,青春期教育必須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改革青春期教育,做到標本兼治,把青春期教育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男女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段性生理、性心理和性認知上存在顯著差異,為解決他們的矛盾,同步進行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他們的需要。性教育中適時性非常重要,既不能超前,又不能延緩,更不能一刀切或無的放矢。讓學生有準備地接受自身的生理變化,有針對性地調節心理矛盾,才能使學生愉快而健康地成長。

        性是最難控制而又最需要控制的一種本能,控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教會學生自我控制是性教育的根本問題。自我控制不是單純的認知教育能解決的,是一個知情意行的過程,特別是情感意志的發展,要通過在一定情境下的活動來解決。為使男女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學會自控,更好地解決青春期的發展問題,必須與助人自助的、注重個別教育的、重視自我意識發展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諸如針對特殊學生群體開展青春期團體輔導,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借助心理輔導,組織班團隊青春、人生、理想的主題活動,探索人生價值:借助角色訓練,結合各種社會實踐,組織性別社會化活動,學習控制自我,適應社會:借助角色訓練,結合行為規范養成,組織自尊、自愛、自強、自制的異往活動,學習性別角色,互尊互愛……

        第5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也是心理發育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心理上既有童年的一些痕跡,又有成年期的某些萌芽。他們既要應付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問題,又要應付社會環境變化產生的心理矛盾,常常處于錯綜復雜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心理問題。除了家庭、學校、社會有責任幫助青少年學生解決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問題外,讓學生懂得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心理矛盾,學會揚長避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青春期心理發展中的主要矛盾

        (一)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獨立與依賴的矛盾,常常使青少年產生煩惱,甚至同成年人發生沖突。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兩方面做起。首先,成年人要尊重青少年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在安排各項活動時不簡單粗暴、不包辦代替,而應該平等地與他們商討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并為他們鍛煉自立能力創造時機和環境,引導他們由依附地位向自主地位轉變。其次,青少年學生,樹立獨立意向是非常可貴的,這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方面。即不僅善于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揮自己的責任感、創造性和自動精神,還要認識自己尚不能完全獨立,必須積極取得成年人和同學的指導與幫助,為將來獨立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二)偏激與理智的矛盾。

        青少年的偏激情緒是很普遍的,這既因為他們的情感不穩定、易沖動、好激動,又與青少年認識事物容易滯留于表面和局部有密切關系。這種偏激具有強烈的兩極性,一方面對于符合自己的信念、觀點、思想和興趣的事情,會迅速產生熱烈很快的、異常振奮的熱情,另一方面則會產生強烈的不滿,遇到挫折會灰心喪氣或急躁暴怒。由于偏激,有時會做出盲目的狂熱、不計后果的行為,甚至做出一些喪失理智的蠢事或壞事來。因此,心理學家稱青春期是“急風暴雨的時期”,說明青少年常常不能自控情緒,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他們的偏激,同其政治思想單純、生活經歷簡單、難以認識復雜的社會現象有關。

        (三)交往與“封閉”的矛盾。

        青少年的社交領域日益擴大,社會生活內容更趨豐富,他們一般都樂于參加各種不同的校內外集體活動,也很愿意結交朋友。不過,常常是以個人興趣愛好出發去結交朋友,而缺乏正確擇友的能力。青少年內心世界的“秘密”增多,自尊心增強,自我意識樹立,不再像童年時期那樣容易向別人敞開自己的心扉,而是想把自己的內心隱藏起來,似乎想把心靈的門窗關上,這就顯露出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閉鎖性。

        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不僅應符合青少年的學習特點,而且應考慮到健康教育本身的特點。比如,健康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授,而且重在行為和能力的教育與培養。健康教育的內容具有多科學性。因此,在選擇和運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時,要強調三個結合:課內課外結合、集體個別結合、校內校外結合。

        (一)課內課外相結合,以課內教育為主。

        課內系統地講授青春期知識,是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教育最理想的方法。按照九年義務教育體育教學大綱的規定,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的體育課每周增加一課時,主要用作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的教學,這對于落實和加強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很有利的。在課外,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衛生實踐活動、包括以青春期健康為主題的班會、團會、隊會等;還可以指導學生搞專題宣傳欄、墻報等。課內課外結合是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知識、用運知識獲得新的認識,并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

        (二)集體個別相結合,以集體教育為主。

        學校、班級是實施集體教育的最佳場所,但是即使是同一年級、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也有多方面個體差異。為此,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需結合進行個別輔導。個別輔導的最好方式是個別咨詢。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針對性強,便于學生真實地談出問題或看法。這在涉及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時尤為重要。

        (三)校內校外相結合,以校內教育為主。

        學校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基地。在校內,便于組織實施健康教育的各種條件,自然應當充分利用。當前,首先應抓緊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關于“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的規定。在初中階段,應爭取把青春期教育作為一門課程來實施,或結合體育課作為其中理論知識的一部分進行教學。

        在抓好校內教育的同時,還必須重視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配合,這三者缺一不可。學校應當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配合,使家庭環境更有利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學校還應當同社會各個方面合作,動員社會各界共同重視和關心對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要特別注意與校外的文化、教育、宣傳機構加強聯系,通過報紙、雜志、廣播、影視、展覽等傳媒,宣傳介紹青春期知識,讓青少年在社會教育中進一步掌握健康知識、增強健康觀念,養成健康習慣、提高健康水平。

        第6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性知識;性心理;性倫理

        青春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時期,青春期的青少年要經歷生理上、心理上的發展和轉變。隨著性器官逐漸成熟,第二性征發育日趨明顯,初中生對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變化易產生一些迷惘。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正確的指導,他們可能容易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與行為。為了今后能開展有效的青春期性敏感問題教育研究活動,我們編制了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和借鑒了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駱一編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旨在了解我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中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和狀況,從而制定性敏感問題教育對策,通過有針對性的性敏感問題教育培訓和干預研究,最終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健康、自信、快樂的人。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的被試是北京市右安門外國語學校2015年9月份在校的全體學生。學生中年齡最大者17歲,最小者12歲,男女生年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問卷的設計

        問卷包括兩個部分: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其中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為我校教師自主設計,并經過相關專家討論,以及預實驗調查后進一步完善而成;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由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駱一編制,主要用于針對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經研究證明,該量表的Cronbacha系數為0.822,重測信度系數為0.856,分半信度系數為0.759,說明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

        1.3 實施問卷調查

        我們采用了上述兩種問卷,對全校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施測前由培訓員講明測試的目的和意義,得到同學們的知情同意與合作后,學生均匿名填寫。填寫時座位分開,避免干擾,對個別不理解者予以中性解釋,測試完畢后統一收回問卷。

        1.4數據處理工具

        對于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我們采用百分比數據統計;對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我們采用SPSS18.O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

        2.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參與調查的三個年級學生比例近似為1:1:1。我們利用周五下午班會時間,在全校13班共發放問卷367份,回收有效問卷361份,有效率達 98.3%。

        2.1對基本性生理知識的了解

        中學生們對基本性生理知識的知曉率較高。首先,對“遺精”現象,除個別學生認為遺精“是一種病”或是“因為品德不好”所致外,大部分學生有正確的知識,特別是男生;但是女生中有26.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遺精”。其次,有關“月經”現象的知曉率:男生為68.2%,女生為”97.3%。可見被調查學生對本性別的基本性生理現象有較好的了解,但對異性則相對缺乏了解,P<0.01,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涉及到較為敏感的“”()現象,學生們的認識就比較混亂,不少學生持有不正確的看法,其中女生“出錯”的情況比男生多,但P>0.05,男女生差異不明顯。不同年齡階段被試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其排序為初一組<初二組<初三組,這可以看出年齡越大,了解的生理知識也越多,P<0.01,差異顯著。

        2.2對性病知識的了解

        被調查學生對各類性病知識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別。其中對艾滋病的知曉率高達95%,對一般的性病,如淋病、梅毒的知曉率略高于70%;對于其他幾種也較常見的性病(生殖器皰疹、扁平濕疣、尖銳濕疣等)的知曉率低于40%;而對于中國發病率非常高的乙肝,只有6.7%的同學知道其能通過性渠道傳染。比較起來,女生的性病知識要差于男生,P<0.01。相對于不同年級P>0.05,說明在自然成長過程中,對性病的了解水平差異不顯著。

        2.3對避孕措施的了解

        大多數同學聽說過一些社會上比較流行的現代避孕方法,如:男用、口服藥,男性絕育和女性絕育等;但他們對安全期和體外排精等傳統方法則了解較少。其中有10%左右的同學,不但知曉而且了解一些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相對來說,對緊急避孕方法的知曉率比較低。對于的作用,89%的同學知道其有避孕的作用,但知道其有預防性病作用的比例只有60%,女生僅有36%。總體看,對于避孕知識,男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女生,P<0.01。對不同的年級來說,了解的避孕作用初一68%,初二67%,初三74%,P>0.05,差異不顯著。

        2.4性知識來源

        學生獲得性知識的主要途徑依次為(以選擇多少,而非重要性排序):報刊雜志書籍、電視廣播、學校教育、同學朋友、父母、看展覽、醫生、錄像廳錄像帶(光盤)、互聯網。但如果按學生選擇的重要性排序為學校教育(31.9%)、報刊雜志書籍(19.3%)、同學朋友(11.4%)、父母或電視(各7.6%)、錄像帶光盤(3.2%)等。分性別看,男、女生的差別是:男生更多地選擇了同學朋友、錄像廳錄像帶(光盤)及計算機互聯網等作為其性知識的來源,而女生則更依賴于學校教育、報刊雜志書籍、父母和廣播電視。顯然,與男生相比,女生的知識來源更為集中,并且父母作為教育者的重要性對她們較之男生更為重要。

        2.5對了解性知識的期望和態度

        有近36%的學生希望自己目前對性知識能夠有“較多了解”,選擇此項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學生超過了半數(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無所謂”態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對未來戀人性知識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對方性知識了解得較多,而且絕大多數(95%以上)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識不是“不純潔”的表現。

        2.6愛戀異性的經歷

        被調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過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體看:(1)一多半的人有過至少一次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過一次愛戀異性經歷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沒有過的占35.2%;相應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別為26.2%、27.1%和46.7%。(2)與異性有過擁抱、接吻、的比例,男生分別為26.1%、20.0%和4.2%;女生分別為23.4%、19.6%和0.6%;任何行為都沒有的男、女生分別為69.0%和72.0%。(3)分年級來看,年級越高,有過相應經歷的學生比例越高。對第一次時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主要的回答是“突然發生的沒有準備”、“雙方都不想用”和“不好意思去買”。有時不愿采取措施的原因,主要是“沒必要”、“不自然”等。從這些個案看,學生在偶爾發生、特別是首次時,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對懷孕和避孕等問題并沒有經過認真的考慮。

        2.7所希望的獲得性知識的渠道和性教育方式

        學生們希望獲得性知識的渠道,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學校教育(39.9%)、父母(10.9%)、報刊雜志書籍(10.1%)、醫生(7.8%)、同學朋友(4.8%)、電視廣播(4.6%)、錄像廳錄像帶光盤 (2.5%),其余各選項均低于2% 。

        3.啟示

        3.1中學生的性知識存在缺欠,對性病及其預防知識認識有“誤區”,對避孕措施的了解程度顯現很大差別。目前的學校和家庭教育滿足不了學生們的客觀需求,其現有知識來源與渠道存在各種不足,使得部分學生在與性有關的問題上產生了困惑和問題。改革教育內容,選擇適宜方式,是青少年性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3.2學生與家長(教師)之間存在“代溝”。盡管學生對從學校和家長那里獲得知識與幫助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在現實中他們與教師和家長在有關性的問題上溝通不夠,特別是涉及到個人敏感、隱私的問題,學生對家長和教師缺乏信任。

        3.3中學性教育的內容,不僅應包括傳授知識、傳遞信息,而且還應包括健康性心理的塑造、科學性觀念的確立、正確處理兩性社會交往關系以及規避危險行為能力的培養等。

        3.4對于中學生的性教育應該是多渠道的,鑒于學生與父母和教師的溝通存在問題,而比較信任同齡的同學、朋友,在加強對教師和家長教育、培訓的同時,還可以考慮引入同伴教育等適宜、靈活的社會干預方式。

        4.全員教育與心理咨詢干預

        4.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通力合作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青春期性敏感問題教育研究團隊,定期召開學校領導、研究團隊、班主任和家長會議。大家統一認識、明確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學校多次派出研究人員參加荷蘭性教育專家、國內知名心理專家輔導的學習交流會議,購置最新的性教育書籍和資料,完善了心理咨詢室的硬件設施。學校涌現出校長辦公室、政教處、團委、教科研室、年級組、教研組、心理咨詢室、醫務室人員通力合作、全員教育的研究氛圍。

        4.2培訓教師和家長

        調查表明:只有6%的學生認為性知識是來源于家庭的。這個數據表明家庭對孩子性知識的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但對孩子來說,家庭是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長性觀念的落后,性知識缺乏,在教育孩子方面就顯得力不從心。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約有40%的中學生希望從學校教育的正規渠道中獲得性知識。學校里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開展性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對性知識的儲備不足又是我們進行青春期性敏感問題研究時遇到的困難。針對這樣的現狀,我們首先讓科研團隊的老師首先培訓其他老師和家長,希望形成教育合力。

        4.3利用學科課堂講授性知識

        2.5對了解性知識的期望和態度

        有近36%的學生希望自己目前對性知識能夠有“較多了解”,選擇此項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學生超過了半數(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無所謂”態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對未來戀人性知識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對方性知識了解得較多,而且絕大多數(95%以上)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識不是“不純潔”的表現。

        2.6愛戀異性的經歷

        被調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過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體看:(1)一多半的人有過至少一次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過一次愛戀異性經歷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沒有過的占35.2%;相應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別為

        學科教師結合自己學科的性質和內容,設計有相關性的教學案例,講授青春期性心理和性倫理、性道德等基本知識,使學生能正確地適應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能夠理智地對待性等問題,明白愛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統一,愛是自然和社會的統一,愛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例如生物老師在課堂上針對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發育特點、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衛生保健、生殖與生命的奧秘,并針對中學生青春期出現的一系列新情況,如月經、遺精等生理現象給學生以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性及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語文學科滲透側重從閱讀理解作品的角度引領學生對愛情友情等認知和理解;政治歷史學科側重探究生命的社會屬性;思想品德老師重點從倫理道德角度對性道德進行專題講座引導;醫務室的老師在學生身體不適時尋求幫助時耐心的解釋……。

        4.4德育處利用學校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工具向學生介紹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的實質和規律

        德育處利用優美的聲音、圖文并茂的專欄宣傳,使中學生正確了解自身發展的規律。懂得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了解性發育的自然進程,從而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有科學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準備,破除愚昧落后的性觀念,如對性的不適感、神秘感、罪惡感、壓抑感等。消除那種對自己生理心理變化的恐慌、惶惑和焦慮,改變對性和愚昧無知和自我啟蒙的狀態,預防青春期性器官疾病和性心理疾病。

        4.5年級組利用班會、團活動對中學生進行性道德觀念教育

        年級組在學校統一部署下,通過班會、團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認識人的性心理和行為的社會性,正確對待生理性沖動,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欲念和愿望,分清友誼與愛情、美與丑、榮與辱,培養學生的自尊、自愛、自重、自制、自強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加強青少年的人生觀教育、理想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使他們明白的道德責任,和諧健康地與異性同學交往,把放在人的生活和事業的恰當位置上。

        4.6 心理老師的專業素養和咨詢技術是我們開展性敏感問題的重要保證

        我校心理老師擔負著對學生家長及全校老師性敏感問題教學輔導和培訓責任,同時也承擔著對校全體學生的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工作。自心理咨詢室創立以來,心理老師開辦我校首條心理咨詢熱線,為廣大同學提供專業的、及時的、隱私保密的心理呵護。根據工作的需要,她不停地學習,借鑒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還編撰了“性健康教育敏感話題”的校本教材,以滿足青春期孩子們的迫切需求和與同行交流。

        5.展望未來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的研究是我校申請并被批準實施的一個北京市市級課題,青春期性教育研究是形成我校的特色教育課程。通過這一市級課題的研究,必將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必將促進全校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間的團隊合作,必將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駱一,鄭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3)

        [2]侯嬋婿,陳于寧,嬈樹橋等.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學生應用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4)

        [3]余小鳴.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

        [4] 龔林,顏春榮,丁蓉等.深圳市中學生性心理的發展、性知識及性態度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4)

        [5]余小鳴,王書等.北京市城區中學生性意識及與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6

        [6]常向東.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國心理學健康雜志[J].2013,21(8)

        第7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 青春期 初中生 人際關系

        青春期是指性器官發育成熟、出現第二性征的年齡階段,青春期也是人的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認為,青春期的學生有強烈的歸屬和愛及尊重的需要,人際交往不僅是滿足青春期學生需要的主要途徑,更是影響青春期學生個性形成的最重要因素。青春期的初中生開始了以一種全新的態度理念與父母、老師、同學間的人際交往,在與他人友好的交往中,使自己增添自信和力量,個人品德和才智也就能得到充分發展。但是,他們由于自我認知的缺乏,交友觀念和態度的不確定性,交往技能欠缺等許多因素,因此,常常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困惑和煩惱,直接影響青春期學生的學習生活及人格形成。

        1.初中生人際交往中的矛盾心理及問題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成人感,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此時他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歸屬和愛及尊重的需要,他們在心理上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青春期的到來,使得他們精力旺盛,他們熱切地期望擺脫日益增加的繁重的學習壓力,他們從人際交往中找到滿足自己需要的新途徑,同時,他們在自我認知、人際交往、情緒控制及人格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他們的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出現沖突、矛盾,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及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1.1與成人關系―依賴與反抗

        由于初中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成人感,進而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因此他們的思維出現了批判性,他們對一切都不愿順從,不愿聽取父母、教師及其他成人的意見,在生活中,從穿衣戴帽到對人對事的看法,常處于一種與成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中,批判否定老師,對抗家長,他們認為自己和成人之間存在代溝,老師和家長不理解他們,有了煩惱和困惑不愿意向家長和父母訴說,由此產生隔閡。他們往往表現出自己很強大,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他們甚至用抽煙、喝酒、打架、上網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別人對自己過多地干涉。但是,由于自理能力、社會經驗等的不足,他們不能完全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希望父母和老師能作為他們的朋友,尤其在遭受挫折的時候,能在精神上理解、支持和保護他們。

        1.2與同伴關系―親密與疏遠

        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他們有充沛的精力,需要發泄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壓抑,他們感到非常孤獨和寂寞,希望有人關心和理解他們。由于他們和父母關系的變化,把對父母感情上的依賴轉向朋友,把同學之間的友誼看做是最純真和珍貴的。他們渴求同性知己,渴望異性友誼。他們對異性產生好奇,渴望接近,他們不斷尋找朋友,希望建立親密的朋友關系。他們在同學之間因個性的相似、品行的一致等因素而組成一些團體,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娛樂、共同談論人生,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學習生活的樂趣,表現出交往的極大開放性。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情感豐富而細膩,對別人的評價開始變得敏感,他們覺得在身邊難以找到信任的朋友,漸漸地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轉向在虛擬世界里尋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沉迷于上網聊天、打游戲、與社會上的人進行交往。

        2.對青春期初中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輔導策略

        2.1正確認識初中生出現的人際交往問題

        按照心理學理論,兒童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的狀態是造成青春期人際交往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成熟的體驗、身體的急劇的變化,導致青春期的初中生感覺自己是大人了,要求與成人的地位平等,渴望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與尊重,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會使一些使青春期的自尊空前膨脹,渴望他人的幫助與支持,卻又說不出口,形成心理斷乳與精神依托共存的矛盾。青春期初中生人際交往問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一種正常現象,只不過有些孩子表現得不明顯,而有一些孩子表現得比較突出。教師和家長要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適時地給予關注、正確理解和積極支持。

        2.2幫助于初中生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技能

        2.2.1放下權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

        民主、平等、信任,不僅是和學生建立和諧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的前提,而且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放下權威,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尊重、信任、無條件的接納,是打開他們心扉的一把鑰匙。傾聽他們的心聲,保護他們的隱私、尊重他們的權利、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他們。

        2.2.2對初中生人際關系的輔導,學校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

        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人際關系涉及家庭、學校、學生個人三個方面,它既是學生自己的最敏感領域,更是學校和家庭的一項細致而復雜的教育任務工作。學校要充分發揮其橋梁作用。學校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更要發揮其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倡導校園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校會、班會、團活動等多種途徑和活動給學生提供交往機會,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對學生在交往中出現的問題要持坦率真誠沉著冷靜的態度,出于摯愛的關心和愛護循循善誘、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細致耐心地指導和幫助。

        2.2.3教給初中學生一定的人際交往技能。

        首先要有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克服人際交往中的自卑、自負、嫉妒、怯弱、孤僻、偏執、刻板認知等心理。其次,要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完善自我,尊重、理解、寬容別人,對人坦誠相待。再次,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懂得感恩、分享、合作、謙讓、拒絕,遠離攻擊、嫉妒、仇恨。最后,加強個人修養,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正確處理學習的交往的關系,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矛盾和沖突。

        參考文獻:

        第8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狀況;影響因素;解決對策

        當我們的學生升入初中后,很多家長都會絞盡腦汁地選擇重點中學,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升入初中的孩子,因為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和人際交往的變化,心理也會發生巨大變化,如果不能盡快調整好心理問題,那對今后的學習將會產生更多的不良影響。所以,了解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容易產生哪些心理問題是家長的首要任務。因此,分析、重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

        通過觀察,身邊常有這些現象:教師抱怨學生不愛學習,有厭學逃學的現象,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聽話。有的學生性格懦弱、孤僻、缺乏進取心、意志薄弱、沒有自制力,做事沒有信心、膽小怕事、沉默寡言、心存懷疑。但有的也過于追求分數、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焦慮不安、苦惱失眠;又有的凡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有的學生與父母、老師缺少溝通,有事不向父母、老師去訴說,而把它作為自己的一個小秘密永遠埋藏在心底,導致自己孤獨、壓抑、自卑和情緒低落。這一切都給以后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綜上所述,針對初中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適宜的教育方式和對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成因

        1.社會的影響。在時下讀書無用及社會環境復雜的情況下,還有網上電視劇等的影響,加上中學生認識的局限性,造成了學生焦慮厭學、行為懶散、學習積極性不高。再者是獨生子女較多,他們以個人為中心的成長背景,升學壓力造成的過度競爭、自暴自棄和枯燥的學習方式等,都會造成學生心理不適應,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

        2.家庭的影響。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或多或少帶有家庭的印記。一個和睦、溫暖、守信用、重感情、積極向上、充滿朝氣的家庭,很大程度上會鑄就孩子健康的心理。

        3.學校的影響。雖然當下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形勢依然嚴峻。主管部門、學校和教師為了追求升學率和合格率,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和生理承受力,機械地“灌、填、練”,把眾多具有不同個性、不同知識基礎和能力的學生集中起來。同時,學校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學校生活內容和方式的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視課堂為坐牢,視學習為苦差。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心理異常。

        4.自身的影響。進入中學,青春期學生的身心處于非平衡狀態。一方面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成人感,在心理上他們也希望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和興趣,但又不能公開,便會感到一種強烈的沖擊和壓抑;另一方面,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使中學生的心理水平呈現半成熟、半幼稚的狀態。由于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不同步,表現出種種的心理沖突和矛盾,極易出現心理和行為的偏差,故有人將青春期稱為“危險期”。

        三、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對策

        1.學習心理輔導。進行學習策略和學習適應問卷,了解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計劃、聽課方法、讀書筆記、學習技術、應試方法、家庭學校環境、朋友關系、獨立性、毅力方面的具體情況,七年級側重于學習適應、學習習慣輔導,八年級側重于學習策略輔導,九年級側重于考試技巧和考試焦慮輔導。

        2.自我意識發展心理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幫助學生善于認識困難和挫折,學會尋求幫助,提高耐挫能力,學會應付意外事故。

        3.人際交往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認識周圍的人際環境,學會與家長溝通,與老師溝通,與同學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人際溝通的原則和技巧,形成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必備的心理品質。

        4.青春期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認識青春期生理心理特點,認識男性與女性之間的角色差異,悅納自己的性別與象征成熟的身心變化,學會與異往,克服異性情感困擾。

        5.家校溝通。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或家訪等形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然后從不同的角度提問孩子,讓他們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問題,做什么事要懂得為別人著想。

        心理的健康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如何讓下一代成為心理素質過硬,有知識,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接班人,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更是師者和家長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詹姆士.H.道爾頓.社區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3.

        第9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

        因此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有的放矢,發現問題。

        經過長期觀察,筆者認為當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一方面,學生整天處于一種超負荷的高度緊張之中,致使學生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另一方面,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同時,家長過度的期望,善意的埋怨和打罵,都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于是厭學出現了,焦慮產生了。

        2.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困擾學生的嚴重心理問題之一,小學生相對差一些,中學生就比較嚴重了,主要包括與老師、父母、同學之間的關系。往往因為處理不好而影響心理健康。

        3.青春期問題

        對于中學生來說,青春期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國家對于這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回避這一問題,越是這樣,孩子的好奇心越強,對于孩子的一些青春期問題不能及時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孩子產生了青春期心理障礙。

        4、挫折適應問題

        現在的孩子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的,家長都拿著當寶貝,對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而活呢,卻是一點也不舍得讓孩子去做,許多學生自己從來連襪子都沒有洗過,在家從來沒掃過地……正因如此,導致了孩子遇事不知所措,承受挫折的能力極差 。

        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1.優化育人環境

        環境是一個多維的主體的時空網絡和氛圍,環境是人的心理素質達到優化的基本條件,是潛在的課程,具有陶冶、滲透、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良好的環境可使人的心理功能處于積極向上的“做功”態勢,并使人能進一步開發自身的心理潛能,從而促進人的健康發展。

        班主任要抓好班級的環境布置。教學過程不僅是智能培育過程,也是健康的個性培育和發展的過程。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適應是與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度密切聯系的。

        班主任要注意安排好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即課外、校外活動是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知、情、意、行、能和諧協調的過程,它對開闊學生的知識和思想背景,提高文化素養,擴大社交范圍和心理容量,以及發展個性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也只有通過校內外實踐活動才能進一步發現和發掘自己的潛力。

        學校的管理環境、班級環境、家庭環境以及自然社會與文化環境也都是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心理品質必要的因素,應從總體上考慮,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2.做好心理輔導

        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點使得其情緒行為具有明顯的不穩定特點,所以在學生初步熟悉校園環境后,學習及情緒行為就應成為心理輔導的主要內容。

        首先,班主任可通過心理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和發展狀況,組織開設心理科學知識講座,了解心理健康、心理異常以及心理保健的一些知識,激發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完善的欲望。

        其次,班主任可教給學生一些調節自我心理的方法。①環境調節法:創造或尋找安謐、寧靜的環境。②語言調節法: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至理名言激勵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爭,或用無聲的語言自我提醒,自我暗示。③注意轉移法: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轉移到積極有意義的方面去,盡力去做一些可轉移注意力的事情。④能量發泄法:不良的情緒可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使氣惱的心情平靜下來,使聚積的怒氣消失大半。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解除他們的心理困惑,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自信指個體對自己的一切,包括身體、能力、性格等各個方面,都能確認其正面價值,而且欣然接受自己現實的樣子。不因自身優點而驕傲,不因某種缺點而自卑。自信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自信力是每個人發揮內在潛能實現做人價值的內在動力機制。在生活中有了信心,有了理想和目標,才能使人一步步進入較高的發展階段,才能獲得學習、事業和生活的成功。

        3.做好心理保健

        做好學生的心理保健也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學生正處于身心成熟階段,圍繞高中階段青春期特點,將性生理、性心理與性人格教育密切結合,通過優化環境,樹立良好班風,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等手段,提高學生性心理意識的境界,促進學生自我身心發育的優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