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學生通過讀圖并結合自身已有常識,說出處于蒙昧狀態(tài)的早期人類的世界觀,體會人類認識自我的過程。
2.學生通過回顧必修Ⅰ所學知識,結合教材文本,歸納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出現(xiàn)智者學派的原因。
3.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文本和史料,能對智者學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作出一分為二的評價。
5.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文本和史料,比較普羅泰戈拉與蘇格拉底的人文主義思想,說出蘇格拉底思想的進步性。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又是教學活動的歸宿,具體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來展開的。筆者按照上面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教學。在對智者學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進行評價時,指導學生作了一分為二的評價: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體現(xiàn)了古代希臘文化的人文主義本質;但智者學派過分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忽視人的社會屬性,忽視道德,這樣的思想方法給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
講完后總感覺這堂課少了點什么,究竟少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少了“靈魂”和“價值”?!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部分要求“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在“內容標準”部分又提出:“通過學習,了解中外歷史上思想文化領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現(xiàn)象及相關人物……探討思想文化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響。”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加深對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人文主義思想的理解,在引導學生對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的人文主義思想進行評價時,應該看到其“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響”。力爭把“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納入課標的東北師范大學周鞏固教授指出:通過對古代希臘人文主義思想的學習,讓學生知道人文主義的內涵,并接受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和洗禮,學會運用人的理性??梢?,不管是課程標準,還是專家學者,都認為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的人文主義思想對人自身及人類社會的思想啟蒙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反思我上的這一節(jié)課,雖然說中規(guī)中矩,也符合應試的要求,但是沒有體現(xiàn)課標的要求,課堂缺乏核心“價值”的引領?!吨袑W歷史教學參考》主編任鵬杰老師近年來一再強調歷史教育的“價值”問題。任老師說:“價值是教育的靈魂所在,也是教學實踐、教育研究的核心所在。”任老師還引用皮亞杰的觀點――“教育,就是教師通過教學,連接雙方的關系――把‘學生’和‘價值’連接在一起”,來說明“價值”對于歷史教育的重要性。特級教師李惠軍也強調歷史教育必須要有“靈魂”,而“靈魂”來自于對歷史教育“價值”的叩問。因此,歷史課堂教學必須在課程標準和唯物史觀的引領下,追尋歷史教學的“真實”,挖掘歷史教學的“價值”內涵,讓歷史課堂閃耀“價值”追求的光芒。
有鑒于此,筆者對“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這一課的教學作了如下調整:
一、調整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讀圖并結合自身所學所知,說出世界不同區(qū)域的早期人類對自然和自身的認識,體會人類社會早期的宇宙觀、世界觀。
2.學生通過回顧必修1的所學知識,并結合教材文本,歸納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出現(xiàn)智者學派的原因。
3.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文本和史料,評價智者學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思想的內涵和在當時世界的進步性,體會這一思想對后世的偉大影響。
4.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史料,列舉蘇格拉底人文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能說出蘇格拉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新發(fā)展,體會蘇格拉底及其思想對后世的偉大影響。
5.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文本和史料,能比較普羅泰戈拉與蘇格拉底人文主義思想的異同。
6.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并結合史料,比較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體會古代希臘人文主義思想在古代世界的進步性及其對人的解放的偉大意義。
調整后的教學目標,其核心與靈魂是體會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和蘇格拉底人文思想的偉大意義和歷史影響,凸顯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任鵬杰老師說:教育的全部價值尊嚴,就在于用價值“服務人生”――滿足學習者健康成長、進步和發(fā)展的內在需要。資中筠先生在《教育與啟蒙》的演講中也說:“我們是處于愚民教育時間比較長的一個民族,所以啟蒙的任務對每一個人說起來都還是很重要。……教育就是把一個自然的人變成社會的人,把一個原始的人變成文明的人。所以簡單地來講,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一個文明的人?!币虼?,只有牢牢把握課標,把握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讓課堂教學目標有實實在在的價值的引領,才能使我們的教學讓學生受到思想和心靈的啟蒙,讓學生的學習與“價值”真正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感、使命感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歷史課堂才具有延續(xù)性和生命力。
二、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具有“價值”意義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筆者對這一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作了調整,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核心是站在時代和歷史的角度積極肯定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和蘇格拉底的人文主義思想,讓學生接受古代希臘人文主義思想的洗禮和啟蒙。
1.在對智者學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的評價上,堅決摒棄一分為二式的中庸評價。因為這種評價方法,雖然符合應試的要求,但是沒有價值觀的滲透,起不到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啟蒙的作用。并且這種“各打五十大板”式的評價顯然跟“課標”所倡導的“探討思想文化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響”是背道而馳的。只有全面肯定智者(普羅泰戈拉)的人文主義思想,才能讓學生知道古代西方人文主義思想最為顯著的特點――尊重人的個體價值和從人的自然本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這些特點在以后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日益發(fā)展成熟,構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學生也才會真正明白古代希臘的人文主義思想不僅在當時世界獨樹一幟,站在了時代的高處,而且對后世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影響巨大,更對古代希臘“人”的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盡管這些思想會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我們不能人為地加以放大,甚至花大力氣去證明其不足之處,這樣對學生起不到任何價值引領的作用。
2.摒棄了一分為二的評價方式,那么怎樣引導學生對智者學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作出正確的評價呢?第一,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人文思想的基本觀點。由于教材文本的表述比較簡略,因此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的史料拓展,進行一定的補充,這樣能使他們的思想觀點更加豐盈充實,為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和評價打下基礎。第二,教師必須旗幟鮮明地肯定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人文主義思想的偉大的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具體方法是: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對比同時代的中華文明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文明;通過史料拓展的方式,補充有關積極評價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人文主義思想的史料,供學生理解和體會。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明確規(guī)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從中可知,在新課標中,人文主義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加強人文主義教育、人文素養(yǎng)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當代人文主義思想教育的內涵已由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的立足個人,逐漸轉變?yōu)榧汝P心個人,又關心他人、集體、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它強調的主要內容有:人的尊嚴、理解與寬容、權利與責任、對人類和自然都有關懷、慈愛之心。為此,人文教育不同于重在培養(yǎng)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科學教育,它的重要功能在于: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文化養(yǎng)料,滋養(yǎng)人的內在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只有人文素養(yǎng)高的人,才能將人與自然、社會、個人的得失與人類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
一、從人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應該加強歷史學科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學
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含義是指人的社會關系的發(fā)展,就是人的社會交流的普遍性和人對社會關系的控制程度的發(fā)展,在人與自然、社會的統(tǒng)一性上表現(xiàn)為在社會實踐上人的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發(fā)展。由此可見,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的各種素質綜合作用的基礎上的個性的發(fā)展,絕不單單指人的知識水平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成績,輕方法;重結果,輕過程;漠視人的個性發(fā)展和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教師把成績當著取得社會認可,學生把成績當著成就學業(yè)的手段,歷史學科變成一門純功利的學科。長此下去,人的素質與時代對人素質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遠。
當今社會已進入以人為中心的發(fā)展時代,人的自身發(fā)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人既是發(fā)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fā)展的終極目標,社會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人的發(fā)展反過來又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但每個人的發(fā)展與完善程度還取決于他自己有沒有學會發(fā)展,換言之即是否具備發(fā)展的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旨在獲取高分數(shù),忽視個性張揚、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人不可能具備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這種教育也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歷史是一門融政治、經濟、文學、哲學、藝術、倫理、地理等知識為一爐的綜合性學科,人文性極強,是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極好陣地,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從知識的、方法的、情感的、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施以影響,使學生受到人文主義熏陶,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人格健全、全面發(fā)展的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的人。
二、從全面實施歷史新課程標準的角度出發(fā),歷史學科教學中需要加強人文主義教學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的出發(fā)點是以人為本,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這與人文主義的內涵十分吻合??v觀歷史新課標,從教育觀念、教學的三維目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課程標準等無不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準繩。新的歷史課標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樹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觀……這些理念的提出就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歷史新課程的精神實質與人文主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呢?
1.重視歷史學科的育人教化功能。歷史課程中蘊涵極其豐富的育人教化內容,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歷史知識;有輝映千古的民族文化;有深厚民族底蘊的道德情操;有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有寬闊的民族胸懷,學生在為此而感到自豪的同時,教師要教育學生具備開放的心態(tài),要有吸納包容所有其他社會文明的胸懷,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真正與世界融為一體,才能真正強大,也才能有個人的立足之地。
2.體現(xiàn)時代精神。時代精神包括人文主義精神、科學態(tài)度、民主與法制觀念、國際意識、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等。歷史學科教學要求學生會學吸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積極體驗歷史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自覺將個人的前途與人類的命運結合起來,通過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教育學生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樹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觀念。
3.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歷史教學的任務除了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外,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教育也是兩個不可缺少的目標。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歷史素材,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諸如黑板報、小論文、演講賽、辯論賽、參觀訪問、觀看歷史影片、表演歷史短劇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和判斷以及獨立思考得出結論的能力、動手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組織能力。使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尊重理解他人,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
三、從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歷史課教學中必須加強人文主義教學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潤,實用主義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年人的心靈,也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地損害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利益。
【關鍵詞】科學主義;人文主義;整合
哲學在當代的發(fā)展,從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分野到整合,-是一個內在必然的過程,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是對科學主義霸權的一種回應。
一、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沖突與融合
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都來源于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在兩個理念形成的初期,彼此都注重人的主體性,承認理性是人的本質特征和力量源泉,體現(xiàn)了人的價值和尊嚴。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的兩重性逐漸彰顯出來。日益發(fā)達的科學技術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也導致了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與資源縮減等等一系列的嚴重社會問題。另外,由于文主義哲學的消弭,致使人文精神滑坡,社-會道德水平下降,人類社會在精神層面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由兩者沖突產生的問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相互對立和沖突的兩大哲學思潮呈現(xiàn)出相互融合的趨勢。
二、科學社會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思潮整合的前提
2.1“人工自然’的本體論前提
“人工自然”泛指人類所能感知和變革的自然界,包括人類所能認識的自然以及人類所能變革的自然。對自然界的研究不僅要使用科學主義所主張的方法,而且調節(jié)文化世界中人與自然關系必須采取人文主義的分析方法。
2.2實踐前提
科學活動是人類實踐活動整體的一部分,它既是我們時代的物質和經濟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動這種生活前進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十世紀的科學是社會化的科學,它所創(chuàng)造的大量物質和非物質事物,逐步成為人類時代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并且為人類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提供技術可能性。文化的統(tǒng)一需要各種傳統(tǒng)的交流和互動,這一切都必須依賴人類科學和社會實踐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
2.3價值性前提
價值是人的需要與對象的行為之間的關系,價值的基礎存在于對象中,它的尺度存在于人的需要中?!叭斯ぷ匀弧钡膬r值是人的需求與人工物的性能之間的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的需求是價值的尺度,人工物的性能是價值的載體,當用價值尺度去量度價值載體時,就形成了關于“人工自然”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評價。所以,一旦需求發(fā)生變化,對同一載體所作出的價值評價也將隨之變化。
三、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如何整合
3.1尊重科學,承認科學思維的價值
科學思維是人對科學之本質的理解和追求,其實質性要素包括:客觀的依據(jù)、理性的懷疑、多元的思考、平權的爭論、實踐的檢驗、寬容的激勵。尊重科學,承認科學思維的價值,不僅是人文主義發(fā)展的物質前提和基礎,而且在實踐上也是科學主義發(fā)展的經驗教訓。如果單單依靠實用理性思維,以價值判斷代替事實判斷,把倫理觀念而不是事實當作出發(fā)點,必然導致對事實的歪曲,產生出缺乏科學性的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我們必須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以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克服經驗主義和實用理l!生思維方式,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必須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起來,不能以科學的決定論和因果關系來看待人的思維活動,應該給事物主體留下空間,否則就違背了科學精神。
3.2科學技術與人文知識統(tǒng)一
自知識體系被劃分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以來,現(xiàn)代社會一直繼承了這種分工,由于兩種理念的本質不一樣,不同的研究對象、方法和使命,這樣一種知識生產體制最終造成了兩種文化即科學與人文的極端狀態(tài)。由于科學技術的霸權,人們單純地強調自然科學知識,知識的豐富內涵出現(xiàn)缺失和偏執(zhí)。社會的進步需要科學技術與人文知識協(xié)調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也需要兩者的支撐才能健康和平衡。只有全面科學地理解科學技術與人文知識的內涵,才能在實踐中自覺地構建合理的科學知識結構,從而有利于個體全面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說,社會發(fā)展依賴于人的全面發(fā)展,依賴于人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整體提高。
3.3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當下社會發(fā)展的主導理念,提出了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發(fā)展的需要及能力構成危害的發(fā)展。從工業(yè)社會開始,我們關心的是經濟發(fā)展對人類生活發(fā)展的影響,而現(xiàn)在我們已充分的意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對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重大影響,雙方是一把雙刃劍。人必須成為科技發(fā)展的主人,科學技術發(fā)展不能以破壞自然和社會為代價,要以人的長久生存和發(fā)展作為根本理念,社會發(fā)展有賴于人文觀念的引導和推動。
3.4構建新型倫理規(guī)范
人文觀念目的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于充實和凈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個人的道德水準,促進人和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共享全球知識和技術資源,人類個體必須克服傳統(tǒng)的狹隘保守自私的理念,要與大家共同創(chuàng)新合作和進步。在新型的市場觀念下,政府的宏觀調控的決策行為不能單以經濟行為為主,還需要注重人文行為,因為科技革命必然會給一個國家的性質、政治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響。社會的運轉和哲學思想的發(fā)展,都是通過科學技術帶來的經濟價值規(guī)律產生作用,而且還需要人文理念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來維持規(guī)范,否則這個社會不僅缺乏道德,而且也是無科技無效率的。
參考文獻:
[1]肖峰,論科學與人文的當代融通仁[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2]鄭玉君,徐天鐵,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融合前提的思考[J]理論前沿,2000(09).
[3]李俠,試論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斷裂與整合[J]齊魯學刊,2004(05).
論文摘要: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經歷了博雅教育、近性人文主義和現(xiàn)代科學人文主義等階段,以人為本的核心滲透了現(xiàn)代教育思想,語言教學也不例外。二十世紀是人文語言教學法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學思想從教師為中心轉向了以學生為中心,涌現(xiàn)出大批的人文主義教學法,具體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核心都指向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
一、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內涵與發(fā)展
在古希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身心平衡發(fā)展而健全的人。古羅馬繼承并發(fā)揚了古希臘的文明,在教育上著重于利用文化來陶冶一個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興趣原則”、“親身經歷”、“適應個性”和“社會競爭”等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后世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彼得拉克、維多里諾及荷蘭的伊拉斯謨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導博雅教育,尊重學生個性,關心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的人文關懷。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隨著自然科學的重大發(fā)展而發(fā)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理性的人。20世紀下半葉盛行于美國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主張教育應培養(yǎng)整體的、自我實現(xiàn)的和創(chuàng)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張“課程人本化”,“強調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自由的心理氣氛”,提出“學校為學生而設,教師為學生而教”的學生中心理論。
在“人本化教育”逐漸走向極端并受到社會輿論質疑的時候,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了“科學人道主義”的概念:“科學人道主義”是人道主義的,因為它的目的是關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學的,因為它的人道主義內容要通過科學對人與世界的知識領域繼續(xù)不斷地做出新貢獻而加以規(guī)定和實現(xiàn)[1]。
在歷史的各個階段人文主義思想帶有顯著的時代特征,但“以人為本”的核心沒有變。目前,中國提倡素質教育,正是人本主義的體現(xiàn)。
二、 人文主義語言教學法
1、人文主義與語言教學結合的基礎——認知與情感的需求
語言教學與人文主義思想的結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義跟英語教學的關系由來已久”[2]。16世紀著名的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語言教學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認為,教育中的人文主義就是用文學去鑄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來,拉丁文學中的一些經典著作凝聚了人類思想精華,而且語言風格優(yōu)美典雅,是鑄造兒童心靈的最好的材料。
當代科學研究更為二者的結合提供了科學依據(jù)。認知是情感發(fā)生的前提,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心理學界較為一致的肯定。實證研究表明,諸如記憶、思維等人類認知加工過程都受到各種情感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jù)約翰·舒曼,情感和認知是可區(qū)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經生物學家安東尼·戴馬西也斷言: “我們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機器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保?] 所以,語言學習作為一種認知活動,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教師要把學生當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來對待,既要擴展學生語言知識,也要加強情商的培養(yǎng)。
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人際關系和個人情感因素對語言能力和語言習得的影響,認為在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學習者只有在放松和協(xié)調的狀態(tài)下才能最有效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這從心理學的角度進一步驗證了語言活動中認知與情感緊密結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對認知結構的科學和心理的研究,現(xiàn)代語言學家積極推動人文思想與語言教學的結合,產生了不少人文主義教學流派。
2、人文主義語言教學流派
人文主義教學思想認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全身心的參與來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羅杰斯在1969年就于《學習的自由》一書中概括出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要素:人類具有天然的學習潛能,但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只發(fā)生在所學內容具有個人相關性和學習者主動參與之勢[4]。
較明確的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出現(xiàn)在二十世紀60-70年代。60年代,結構主義語言學家接受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論,開創(chuàng)了聽說法。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人們認識到外語教學中學生本身因素起著很大作用,強調外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最典型的教學流派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羅的“沉默法”,美國的教育家?guī)焯m的“集體語言學習法”,保加利亞人羅扎諾夫的“暗示法”等。雖然他們所提倡的教學形式和課堂活動全然不同,但共同點是將學生看成既有智慧又有情感的完整個體,重視學生自我意識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常被統(tǒng)稱為“人文主義流派”。從80年代起,教育從傳授知識轉向培養(yǎng)學生能力,90年代則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在這一背景下,人文主義心理學、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便又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根據(jù)教授觀點的差異,人文主義教學流派又可以分為浪漫人文主義和實用人文主義。
浪漫人文主義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鼓勵學生發(fā)展自我。課堂教學應主要關注學生情感,經歷和觀點。學生要學的東西就在他們自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即是所有的教學活動的目標,無論是語法練習,考試和翻譯,都是基于學生的經驗。但當教學過于關注學生個人經驗,學生接觸到的語域和語體相當有限,所以這一教學觀點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實用人文主義的代表。他認為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態(tài)度,調整自己教學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發(fā)展和展示創(chuàng)新與合作能力, 學會表現(xiàn)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協(xié)調。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強調了教師對學生需要的關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還認為,過分強調人文方法會帶來負面影響。在關注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目標的前提下,教師決不能放棄自己的職責,即對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技巧的掌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學生最重要的還應發(fā)展語言能力、記憶、動機和認知能力。
現(xiàn)代外語教學實踐中,人文思想已經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許多教學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認知教學法,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具體操作各不相同,但都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從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實用人文主義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現(xiàn)。
三、人文主義語言教育對國內外語教學的啟示
多年以來我過大學英語一直以大班為主,課堂教學多數(shù)以教師為中心。教學以考試為目標,尤其是全國性的
四、六級考試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風向標。這造成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標準過于理性化,教學過程重知識傳授,輕學生需求,尤其是個體發(fā)展的需求。這與人文思想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相距甚遠。外語教學中提倡人文教學勢在必行。
加強課堂教學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語教學的瓶頸,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加強人文性,要注意:
(1)正確理解人文教學法的含義。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學生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的指導作用必不可少,課程目標不能取消。人性化與語言教學不是格格不入的。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是在個體主觀意志的調動下積極地語言習得。
(2)明確外語教育的目的。教師應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在語言教學中融入人文觀,指導學生意識到個體發(fā)展的需求,既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又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恰當組織課堂教學。教師要勇于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變被動為主動。課堂形式要多樣化,促使學生動手又動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商和情商。要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得到表現(xiàn)自己、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探索創(chuàng)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參考文獻:
[1] Edgar Faure et alLearning to Be [C] Paris: Unes
co, 1972.26。
[2] 范琳,試論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0(1):58-62。
關鍵詞:文藝復興;繪畫作品;人文主義
不同時期的社會因地理歷史、科學技術、生產力、政治、經濟、民族、、風俗習慣等多方面因素,會影響到人類精神文明的發(fā)展。14世紀到16世紀歐洲社會經歷了一場偉大的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運動,這一偉大的運動是以“文藝復興”為代號、“人文主義”為旗幟、“文學藝術”為先導而展開的。這一時期的藝術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發(fā)展,大量的繪畫創(chuàng)作都以“人”為中心,重視人權,肯定現(xiàn)實人生及世俗生活。
一、文藝復興運動中的溫情主義
自西羅馬帝國滅亡至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運動開始的這一千多年被稱為“中世紀”,是歐洲的封建社會時期。宗教,是此時期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有力統(tǒng)治手段,是人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于精神文明的壟斷控制,使得歐洲人民生活在封建集權和宗教神權的壓制下。文藝復興前期,隨著手工勞動中技術的不斷革新,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人口明顯增加?!俺鞘惺忻癖绒r村農民的生活愈顯富足而開明,農村封建自然經濟漸漸以市場交換為主的城市手工業(yè)經濟所壓倒。經濟基礎的改變必然導致上層建筑領域的大變革……”[1]。生活上逐漸富裕的歐洲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關注人生享樂和生活美好,人文思想開始萌芽,人們走出了黑暗漫長的“中世紀”陰影。
與此同時,新的科學技術、思想認識不斷地更新。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科學新秀們的科學成果,使人們更加理性的認識了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特別是航海家麥哲倫、哥倫布等成功的環(huán)球航行以及發(fā)現(xiàn)新大陸,證實了地球是圓的,使中的一些邪說無法站穩(wěn)腳跟,給宗教勢力以沉重的打擊,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鋪平了道路。文藝復興的形成不是突發(fā)式的,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積淀下逐漸形成的。
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是新資產階級的思想,以人為中心,號召人們把思想、感情、智慧從宗教中解放出來,提倡“人權”“人性”“個性自由”?!案爬ㄆ饋砣宋闹髁x思想的主要特征是:1.以人為中心,強調個人才能和自我奮斗,贊揚英雄史觀;2.肯定現(xiàn)實世界,鼓吹享樂和名利,反對禁欲和修行,批判經院哲學;3.否認對教皇和教會的絕對服從,反對封建特權和等級制;4.提倡理性,追求知識和技術,重視實驗科學,探索自然,推崇資產階級的文學藝術。”[2]人文主義充分表現(xiàn)了對人本身,對世俗生活,對現(xiàn)實社會,對自然空間的一種溫柔的感情,體現(xiàn)出一種關注,這樣的感情這種關注即是一種溫情主義,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們常通過繪畫作品的內容來表達自身的這種感情和關注。
二、人文主義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xiàn)
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將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對世俗生活的關注都注入到了繪畫藝術中,沖破了神學桎梏,喚醒了個人的自我意識,在宗教繪畫作品中,謳歌人性的崇高,表達了藝術家的人道主義思想,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生活真實性的理解以及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與肯定,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為后來啟蒙思想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喬托的《哀悼基督》,這幅畫是喬托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納禮拜堂所作的裝飾壁畫之一。這是一副結合了人性與神性的畫,通過這幅畫通過復活表現(xiàn)一種對未來的期望,人性固然軟弱但終會屈服于神性,善的必將成為至善,而死亡是獲救的緣由,因為我們的罪已與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如此體現(xiàn)了一個基督徒的人生觀:堅信天主,滿懷希望不斷悔改,愛天主及愛人如己。
喬托是刻畫人物感情的能手,畫面中的各種形象不僅處于不同姿勢和動態(tài)之中,臉部的細膩表情、身體動態(tài)和手勢,因身份、性格等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應,但他們卻能共同的流露出悲痛之情。前傾凝視耶穌的圣約翰,在絕望與悲痛中向后伸展雙臂,表示心中的絕望。女圣徒們的手輕輕地握著耶穌帶著的雙手和雙腳,神情充滿哀傷。這種寫實場面所流露出來失去親人的悲情更深刻感人。
“喬托繪畫主題更多是傳奇人物的生活本身,想要喚起觀看者本身的內心體驗,讓他們參與神圣歷史的情感體驗。以人物形象的真實生動,來體現(xiàn)對人和世界的新看法,以展示人本身和現(xiàn)實生活之美,來反對宗教神學貶低人性的觀點。這就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喬托藝術的現(xiàn)實主義表現(xiàn)同時也揭示了新藝術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和人文主義思想內容的緊密結合?!盵3]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非常重視藝術的精神內涵,把技藝、精神、形象、情感相柔和。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探究對象是人,而且是對人的靈魂和人生更加深層意義的探究。這種對人自身進行深入認識和探究的行為,是人類進步的表現(xiàn)。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雖然以宗教、神靈以及虛無縹緲的天國為出發(fā)點,來探討神和人的關系,但實際上卻落腳于現(xiàn)實社會,探究的仍是現(xiàn)實中人。神靈不過是理想化了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形象。在宗教繪畫作品中所描繪的內容是把實現(xiàn)人理想化了,體現(xiàn)行善、互相幫助、不偷竊、不妄語、不貪、言行一致等戒律,這些都是與社會道德標準相一致的,是對現(xiàn)實人生的思考。藝術家的這種思想感情與意志愿望常常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之中。在宗教繪畫中形象性將教義、人物、故事融為一體。這種宗教藝術為非的欣賞者們也同樣提供了廣闊自由的想象空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如,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復活》,畫家描述的是基督的復活,畫家把在畫面中直挺站著的基督形象畫成一般人的樣子,讓基督融入到本不是很協(xié)調的主題之中,克制的姿勢帶有一種緊張感,仿佛已經準備好自己走出墳墓,去喚醒沉睡的世界。天空飄著清晨的條狀卷云,這是一天的清晨時刻,四個守護者和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沉睡中。基督超脫的表情,毫無審判之意,似乎有意讓世人來評判自己。他按理想的人體形象來表現(xiàn)基督,在背景中呈現(xiàn)出一種優(yōu)雅的美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作品精彩地詮釋了藝術、幾何、神學、哲學以及社會現(xiàn)實等。弗朗切斯卡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中,都彰顯著那個時代的知識和精神價值,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宗教與人文、理性與美學等社會多方面因素對他的影響。
人文主義思想作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廣泛表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中,本文簡單舉例分析了人文關懷在繪畫作品中的體現(xiàn),剖析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的特點,該時期的繪畫作品不僅奠定了歐洲現(xiàn)實主義藝術的基礎,而且還以其深厚的精神內涵和精湛的藝術技巧,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該時期的繪畫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藝術的發(fā)展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注釋】
[1]范夢.世界美術通史[M].(第1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493.
文藝復興時期產生人文教育思想,并且在隨后不斷地被發(fā)展與延伸,人文主義思想對于整個世界的教育實踐是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的。全能型人才一直是我國高校對于在校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在培養(yǎng)全才的目標下,很多高校將人文主義思想融入了大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也一直是我國專家研究的重點之一,專家和學者也有很多非常具有意義的觀點,但是,將人文主義思想融入高校的英語教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則顯得較少。而筆者將人文主義結合英語教學的觀點進行探討,并且提出注意的要點。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內涵
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的每個發(fā)展所處的階段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有所不同。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還沒有雛形,才剛剛產生,其所涵蓋的面積相對不是很寬泛,而此時人文主義代表是意大利的維多里諾,這些代表主張以古典語言和古典學科為中心來進行教育活動,而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素質全面,綜合能力強的人才。人才不僅在智上,也應該注重德、體、美、育全面發(fā)展的,精神、道德以及身體應該都是一個完善的人。而到了文藝復興的后期階段,人文主義教育出現(xiàn)了許多的不同的地方,教育逐漸走向現(xiàn)實,而且注重對于新人的培養(yǎng)。拉伯雷的主張內容應該更加貼近生活化的東西,學習內容應該有數(shù)學、文學、醫(yī)學、地理以及語言等是這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唯實主義是夸美紐斯(17世紀捷克著名愛國主義者、資產階級民主教育家)提出的,他主張順應自然,人類的教育應該以自然為方向,這是一種社會人類的進步對于人類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而我們現(xiàn)在所沿用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注重人的個性發(fā)展,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均衡發(fā)展,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是在西方人文主義教育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
而今,素質教育在我國的學校正盛行,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學生是專業(yè)知識和高素質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全面人才,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高超的專業(yè)技能,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是在2001年正式開展的,而我國現(xiàn)今所培養(yǎng)的目標是“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二、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及實踐能力
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一直是理科生的特長,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的理科生而言,對于人文知識、人文歷史以及對于語言的感知能力會相對的薄弱,所以,盡管現(xiàn)在很多高校有專業(yè)英語課程的開設,但是這些課程對于缺乏語言感知力的理科生而言,無法使自己成為科技英語方面的人才,很多的科技英語翻譯也無法完成,這就使得英語教育陷入困境,這種狀況使得理科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顯得尤為吃力,尤其當教學的內容涉及很多和人文歷史相關的知識時,他們會犯難,其中就包括英語國家的概況、政治、人文,甚至于對于這些國家的社會發(fā)展和思維的方式。這些基本的內容將會影響理科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筆者對專業(yè)英語學生進行了觀察和探究,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同學自覺意識很差,主動學習以及深入學習的能力薄弱,近八成的學生只能依靠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來獲取自己的英語知識,而只有兩成的學生能夠在老師課堂內容的基礎上自己在課下根據(jù)自己內容的薄弱點進行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上,學生對英語的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鍛煉也較少,自身英語所能表達的內容很少,課堂上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學習,很少有自己的對于英語學習的見解與看法,這就使得學生不能把握主動性。在此之上,筆者認為人文主義的思想教育必須融入學生的英語教學當中,只有使學生有了自己主動學習和實踐的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語。
2.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學生只用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這是產通的語言教學的思想,也是傳統(tǒng)語言教學所達到的目標,我國正是在這種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之下,所以學生只在自身語言的聽說讀寫以及單詞量的掌握和語言流暢上下功夫,缺乏對于自身整體英語水平的關注,這一點在許多方面能夠得到體現(xiàn),教師則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聽說讀寫上,會在學生作業(yè)中批正學生所犯的語法、拼寫錯誤,而不關注學生整體性的表達,不關注學生使用的句子是否符合使用的情景以及是否能用此語句表達自己的觀點、觀點是否存在歧義等,教師過分關注基本功,而不重視學生對于英語的整體感知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思維將會出現(xiàn)問題,而且自身的知識結構僅僅停留在句子本身,整體表達能力無法得到進步。由此,我們的英語老師應該以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落實人文主義思想。
3.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能促進學校設置相關課程
我國的理工科院校很多也設置了英語專業(yè)的相關課程,而且比較注重英語方面的學習,但是,這些教學更多的是與理工科學生自身專業(yè)相關的英語技能的教學,這樣就縮小了教學的內容范圍,注重科技英語的閱讀以及翻譯,而把重要的中西文化模塊當成可講可不講的內容,當然理工科的學生以科技相關的英語教學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操作法,學生就會缺乏人文教育,雖然在這些年,人文主義教學理念的道道很多高等院校的認可并開始實行,但是實際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高校卻并沒有將人文主義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學中,表面上倡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個性,但是這些表面并沒有對學生的全面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學生的整體性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基于這個情況,讓高校真正實行人文主義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并督促學校開設更多相關課程和相應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技能。
三、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途徑
1.教師應轉變觀念,應樹立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
讓學生找到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充分的使自己發(fā)光發(fā)熱是辦教育的根本目標,對于語言,尤其如此。對于教師而言,承擔著學生課程學習的引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所以,只有教師的觀念能夠轉變,去側重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自己在學習中有自己的感悟,同時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的思維,開拓他們的思路,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感悟和吸收能力得到提升。
2.應設法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構建起自己合理的知識體系
對于文科知識非常薄弱的理科生而言,在中學時就很少接觸文科內容,進入大學的學習之后,自己仍然是處在理工科的學習氛圍之中,沒有專業(yè)英語學生的感覺,他們對于英語語言感知力以及人文感知力都沒有很好地提高,所以,知識結構框架的建立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和英語感知力對于他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而傳統(tǒng)的對于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不能用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應該去汲取更多人文營養(yǎng),廣泛對歷史、法律、政治等進行學習從而來完善自身的知識面與框架,對于中西方文化及其對比也是自我提升的必修功課,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必須擁有人文精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以后會用語言和別人交流,不僅是書面也是口頭上的面對面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對于學生的要求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英語語言以及技能的使用上面。
3.教師應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
讓學生能夠自我認識和自我發(fā)現(xiàn),讓老師與學生能夠輕松交流以及讓學生能欣賞他人,這些都是英語教學應該使學生能夠達到的,而對于教學的內容,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的只教授語法詞匯的觀點,而應該更新自己的頭腦,注重對于學生判斷和理解力的培養(yǎng),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應該在教學中補充合適的素材在教學內容中,這些素材的獲取則需要教師做到與時俱進。認為主義的理念是學生應該是精神、身體、道德前面發(fā)展的。由此,學校在課程設計上應該充分考慮這一點,學校應做到自然課程應與應與教學并重。
4.教師應提升自己的素質,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地使學生主動加入到學習中,使課堂生動有趣是人文主義教育的主要觀點。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繞著老師的思維,而缺乏自己的思路,所以教師要讓學生自發(fā)參與學習,可以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小組討論以及角色扮演和傾情景模擬等都是在英語教學中可以用到的很好的方法。教師在人文主義融入教學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這也要求,英語專業(yè)的教師擁有很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只是一方面,教師的講課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能與學生順暢交流,這樣學生才能懂得上課的內容,而且更好地在課堂上吸取知識。教學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
[論文摘 要]在國際貿易人文化發(fā)展這種重要趨勢的背景下,研究其對未來國際貿易的發(fā)展、和諧社會的構建所帶來的影響有著重大的意義;探討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xù)貿易發(fā)展模式,把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應對貿易壁壘列入“人文貿易”的系統(tǒng)化研究范疇,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貿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fā)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xiàn)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xiàn),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huán)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fā)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fā)展中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tǒng)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指導思想以謀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和對物質財富的最大限度占有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義理論,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H-O原理都只是重視貿易的總量,很少顧及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社會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導致人類發(fā)展與自然發(fā)展的對立,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huán)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tài)失衡、貧富分化等。
現(xiàn)代人文主義思想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tǒng)人文主義思想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錯誤價值導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地將可持續(xù)發(fā)展寫入前言,作為一個重要宗旨,這是對GATT宗旨的重大發(fā)展。在發(fā)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牢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大目標,是著眼于全球的長遠利益和子孫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時期生產與貿易的發(fā)展,而造成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生態(tài)的破壞,以至從根本上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從GATT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演變成WTO對世界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尋求的人類對資源利用能力的擴大主要表現(xiàn)在對資源利用質的提高,而非對資源利用量的擴大;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現(xiàn)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的體現(xiàn),是貿易人文化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動搖
第一,對指導國際貿易理論價值取向的哲學思考。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現(xiàn)代經濟學基本的核心假設,是現(xiàn)代經濟學產生、發(fā)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與起點。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做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現(xiàn)代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國際貿易內形化的新價值取向。人文貿易的哲學基礎現(xiàn)代人文主義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文主義關注人的發(fā)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和意義的精神。其哲學價值取向與傳統(tǒng)國際貿易理論是完全不同的,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嚴重挑戰(zhàn)。
第二,對傳統(tǒng)自由貿易能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質疑。關于自由貿易可以改善經濟福利的論斷是經濟學中最古老和最廣泛接受的原則之一。它在構造國際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單一市場地區(qū),如歐盟和WTO)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tǒng)自由貿易理論論證的條件假設中都沒有把環(huán)境污染及生態(tài)破壞的負面影響計入生產成本。沒有考慮環(huán)境成本的“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其實是一種“虛擬”、“現(xiàn)時”的增長,其增長的背后忽略了“現(xiàn)實”、“延時”的補償成本,如果考慮環(huán)境成本帶來的財富和福利的損失,傳統(tǒng)的自由貿易會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結論實際上可能站不住腳。 轉貼于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zhàn)
隨著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fā)展,如何協(xié)調環(huán)境與貿易的關系,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許多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zhàn)。如生產過程和方法(PPM)問題和雙重環(huán)境標準的爭論對現(xiàn)有國民待遇原則提出了質疑;環(huán)境補貼和與環(huán)境成本內在化有關的生態(tài)傾銷問題使得人們重新思考公平貿易原則;發(fā)展中國家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fā)展,將從新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協(xié)調問題。
三、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xù)貿易發(fā)展模式的初步探討
(一)建立可持續(xù)貿易發(fā)展模式的目標
建立可持續(xù)貿易發(fā)展模式必須以對外貿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促進對外貿易的人文化發(fā)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應與人文化發(fā)展方向內涵是一致的。國際貿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應跳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片面追求貿易額的“可持續(xù)”增長,而是在關注貿易總量的同時還應關注貿易的實際質量,從以物為中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到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從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到追求長期綜合利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建立可持續(xù)貿易發(fā)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審視對外貿易效益來源,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外貿的增長方式,必須重新審視外貿效益來源。首先必須建立人文貿易的評價體系,在衡量外貿效益的經濟指標體系中增加生態(tài)指標和社會指標,客觀評估外貿對國家經濟、生態(tài)、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外貿效益的來源,對資源投入與貿易收益嚴重失衡的產業(yè)進行技術革新,減少其負外部性,促進產業(yè)結構和貿易結構優(yōu)化升級,實現(xiàn)外貿收益的現(xiàn)實增長。
第二,建立貿易與環(huán)境的有效協(xié)調機制。建立貿易與環(huán)境的有效協(xié)調機制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貿易與環(huán)保法規(guī)、政策的協(xié)調,充分考慮貿易政策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環(huán)境政策對貿易的扭曲代價,實現(xiàn)貿易與環(huán)境的雙贏;其二是建立人文貿易措施保護體系,推行綠色貿易行動計劃,合理建立中國產品綠色標準體系,既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又可以實現(xiàn)以人為本,自然、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的保障體系。
第三,構建應對國際貿易“人文壁壘”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tǒng)。國際貿易的人文化發(fā)展伴隨著“人文壁壘”的產生,為了防止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構建相關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tǒng),對人文貿易發(fā)展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壘”的變化因素進行監(jiān)測、識別、評價、預測、預防控制并及時矯正不良發(fā)展的趨勢,以保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健康發(fā)展。
參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美]馬克A盧茲.經濟學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科學;科學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觀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復雜關系是教育理論中遠沒有解決的話題,現(xiàn)在還存在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認識誤區(qū),即似乎只有人文學科內含人文精神,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似乎就是加強人文學科的教育。這種誤解遮蔽了科學教育內含的另類人文資源,使人意識不到科學教育獨特的價值。如果不走出此種認識上的誤區(qū)就難以在新世紀培養(yǎng)完整意義上的人文精神。因此很有必要從歷史的視角來審視相關的概念,歷史地認識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互關系。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關的概念主要有兩類,一是與科學有關,包括科學與科學主義、科學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科學教育觀與科學主義教育觀。二是與人文有關,包括人文與人文主義、人文學科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人文教育觀與人文主義教育觀。這些概念都具有歷史性、文化性和語境性。貝爾納(1901—1971)在談到科學是一個歷史范疇時說:“科學的本質是不能用定義一勞永逸地固定下來?!薄斑^于刻板的定義有使精神實質被閹割的危險?!盵1]貝爾納的這一思想對于歷史地分析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關系很有啟迪意義。
一、歷史視野中的“科學”
從詞源上看,科學是指知識、智慧和研究形式。12世紀的宇宙論者威廉認為科學是“以物質為基礎的知識”,在梵語中“科學”一詞指特殊的智慧,最早給科學以明確規(guī)定的是亞里士多德。他認為科學研究是一種從觀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觀察的活動。在17世紀中葉,science翻譯為“格致”,即指分科之學,意為專門的知識和專門的學問。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對科學的認識呈現(xiàn)出多元的觀點。羅素(1872-1970)把凡是訴諸于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諸于權威的一切確切的知識,稱之為科學。李凱爾特(1863—1936)從方法論上區(qū)分自然科學與文化科學。貝爾納強調科學的探索。丹皮爾(1867—1952)對科學的界定重視的是科學研究的對象與結果以及知識的系統(tǒng)性。巴伯所注重的是,科學必須是理性在處理可經驗的客體時所生之物。杜威認為,在思維過程的意義上,科學是一種方法,在思維的結果上,科學是一種知識體系。近現(xiàn)代國人不像西方學者那樣對科學進行不同視角的審視,而是十分注意科學與技術的區(qū)別。1911年,梁啟超在《學與術》一文中說:“學也者,觀察事物而發(fā)明其真理者也;術也者,取所發(fā)明之真理而致諸用者也?!眹缽驮凇对弧芬粫陌凑Z中寫道:“蓋學與術異。學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術者據(jù)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學主知,術主行。”在這里,“學”指的是科學,“術”指的是技術。對科學概念的歷史考察帶來兩點啟示:其一,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在19世紀最初關注的是科學活動的結果。20世紀之后,逐步注意到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其二,不同時代的哲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對科學的定義有不同的視角,所強調的側重面有較大的差異。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規(guī)定和說明科學的含義:第一,科學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這一客觀存在就狹義而言是指物質世界,就廣義而言,它既包括物質存在也包括精神存在。第二,不管是廣義的科學還是狹義的科學,其知識形態(tài)具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它不同于意見、猜測與傳說。第三,科學不僅包括認識所獲得的結果,也包括認識的過程與方法。第四,從過程的角度看,科學是一種批判性的探索未知的創(chuàng)造活動。本文中的科學取狹義的科學,在與“人文學科”相對的意義上,用自然科學代替科學一詞。對科學教育與自然科學教育也采取類似的話語方式。
二、科學教育:從近代的崛起到當下的貶謫
科學與科學教育在歷史過程中曾有過飛速發(fā)展與迅速倔起的黃金時代,也曾遭受指責,并陷入誤解的困境。近代以來,它們經歷了從崛起到貶謫的演變,但是不可能被驅逐出人類的認識視野和精神領域。
近代科學的發(fā)展引發(fā)了科學主義思潮,科學主義在教育領域表現(xiàn)為科學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觀??茖W主義是指:“一種主張自然科學的方法應該推廣應用到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在內的所有領域的觀點,是一種堅信只有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用來獲取知識的信念。”[2]“主義”并非用來一般性地表示某一種學說或主張,它是與形而上學相伴產生的一種等級化、中心化和權威化的知識闡釋系統(tǒng)。從后現(xiàn)代的立場看,“主義”乃是十足的貶義詞,它憑借虛構的中心,壟斷了對世界的闡釋權?!爸髁x”不僅以某一個概念為其中心,而且力圖借此使自己在整個知識闡釋的空間成為權力性的中心機構?,F(xiàn)代化進程中形成的“科學主義”,就是以“科學”為其中心,凡是非科學的知識都需要在它的法庭上接受其檢驗,或者被科學化,或者被迫放棄其生存的權利,似乎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選擇。因此,科學一旦“主義”便不再是科學,而是流變?yōu)橐环N支配其他一切知識話語的“元述事”。歐文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科學崇拜”,韋莫斯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信仰”,郭穎頤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從傳統(tǒng)遺產中興起的信仰形式,科學成為文化設定的“公理”??茖W主義有兩個特點:第一,強調科學知識是人類知識的典范,用它可以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遲早都可以化約為科學認識的范圍與對象。第二,科學的方法應該用于包括人文學科在內的所有知識領域,只有科學方法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正確的、有效的方法。
科學與教育聯(lián)姻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即“科學的教育化”與“教育的科學化”。所謂科學的教育化就是指科學走進教育領域的歷程??茖W的教育化強調在教育內容上應吸納科學,消解古典人文學科的獨尊地位,甚至認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在現(xiàn)代世界,最有價值的知識是人能用其檢驗并解決自己問題的知識。這是通過科學和科學方法給予人類的知識?!盵3]??茖W的教育化走向極端就暴露了其內在的局限性,即過分強調科學教育內容而忽視或排斥非科學教育內容。這種極端思想可以稱為“科學主義教育”。教育的科學化則是指,極力主張教育理論的發(fā)展要依靠科學,用科學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教育的科學化強調,在研究教育的方法上把教育現(xiàn)象等同于自然現(xiàn)象,這可以稱之為“科學教育觀”。例如拉伊(1862—1926)認為實驗教育學的目標是“根據(jù)生物學、社會學以及道德學的規(guī)律和規(guī)范,用實驗、統(tǒng)計和有系統(tǒng)的觀察,來解決教學上和教育上的問題”。[4]教育的科學化是針對舊教育理論的空疏無用而提出的,應該說有歷史的合理性。但是“教育的科學化”走向極端就演變?yōu)椤翱茖W主義教育觀”。概言之,科學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近代科學進入教育領域有一個合法化的過程。近代科學的形成始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從哥白尼到牛頓所取得的科學成就,標志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學革命的完成。但科學在教育中的地位直到19世紀才得到基本的認同?!霸?9世紀的工業(yè)社會中,伴隨著民眾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自然科學以公認的現(xiàn)代化形式在中學出現(xiàn)……歐洲國家開設了自然科學課程,這是對傳統(tǒng)的以古典文學課程為主的中等教育的挑戰(zhàn)。但是,對自然科學學科的順應,是在19世紀末對自然科學的地位和認可經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后才獲得的。[5]然而當現(xiàn)代科學在社會中產生巨大雙重影響之際,科學教育也就遭遇被貶謫的處境。與人文主義教育比較而言,科學主義教育似乎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
三、歷史語境中的“人文”
“人文”概念的內涵豐富多彩而又歧義叢生。在古代漢語詞匯里,“人文”一詞有三個基本的含義:[6]第一,與“天文”相對,指詩書禮樂等以人自身為觀察和思考對象的文化內容。第二,泛指人世人倫之事,意味著與人生事物的某種關聯(lián)。第三,與人道相通,指為人之道或道德規(guī)范。在當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關系問題的紛爭中,人文有兩個基本的含義:一是指人文學科或人文科學,二是指人文精神。在英文詞匯中,來源于拉丁詞humanitas(人性、教養(yǎng))的英文詞humanity,其意思有四個:第一,人道或仁慈的性質或狀態(tài),慈愛或慷慨的行為或性情;第二,人性。人類的屬性;第三,人文學或人文學的研究;第四,人類。
西方的人文學科(拉丁詞humanitas)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古羅馬作家的著作中,西塞羅(前106—前43)用humanitas來表達一種教育理想,即通過教育或教化而使人獲得完整、圓滿的“人性”,也用這個詞來表示具體的課程體系,即成為“自由民”必修的科目,包括哲學、語言、修辭、歷史和數(shù)學等。在中世紀,古典的人文學科經過奧古斯?。?54—430)和其他神學家的發(fā)展,又成為中世紀基督教教育的基礎。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科成了專門知識的獨立分支或流派。在14、15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1304—1374)等人,通過整理與發(fā)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主要是西塞羅時期的文學作品,發(fā)現(xiàn)了一種與宗教神學完全不同的人生哲理。于是“人們轉而面向古人的作品。這些作品成了研究的對象。這些作品被當作人文科學”。[7]
這時的“人文學”被稱為人文研究(studiahumanitas),與神學研究(studiapinitatis)相對立,它包括語言、文學、哲學、藝術等關于人自身的知識學科以及這一時代的自然科學知識?!叭宋膶W”一詞的出現(xiàn),不僅折射出當時學術方向的改變,還意味著一種以世俗的人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主義的新世界觀代替了宗教神學的舊世界觀。人文學科被當作培養(yǎng)“巨人”的手段。作為教育綱領的人文學科包括語法、修辭、詩學、歷史、道德哲學以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語言和文學。人文學科被當作完整的教育綱領,其最終目的在于訓練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并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如今的人文學科范圍十分廣泛,“人文學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研究領域:現(xiàn)代與古代語言、語言學、文學、歷史學、法學、哲學、考古學、藝術史、藝術評論、藝術理論、藝術實踐,以及具有人文主義內容,運用人文主義方法的其他社會科學。”總的來說,在文藝復興之前,人文學科指古典的教育思想和與之相關的教育課程體系。近代以來,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相對應?!比宋膶W科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知識,即關于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xiàn)的知識?!盵8]
四、人文與人文教育:從主流到退隱、從復興到抗爭
人文學科與人文教育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經歷了“潮漲潮落”,從古代的主流地位到中世紀的退隱,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振興到現(xiàn)代社會的抗爭。這與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衰密切相關。人文主義(humanism)由人文學科衍生而來。人文主義的狹義理解指14—15世紀發(fā)生于意大利的思想文化運動。“19世紀西方學者才開始用人文主義(humanitas)一詞來攝括整個思潮?!盵9]“廣義的人文主義是遠自古希臘近至二十世紀現(xiàn)代的一種觀念,具有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基本上是一種著眼于人類既有尊嚴、又富有理性的哲學觀?!渚袷乾F(xiàn)實的、寬容的,其學習方法則為教育,自由研究和啟蒙?!盵10]美國學者古德認為,人文主義是指:“強調人類在宇宙關系中的尊嚴、利益及重要性的任何哲學理論?!盵11]總之,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價值,強調人的地位和尊嚴,倡導個性發(fā)展,關心人的幸福和命運。文藝復興之后,科學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威力,使人類獲得了一種與日俱增的“全能感”和“幸福感”,似乎憑借科學人類便無所不能,科學逐漸成為一種信仰和崇拜的對象。實證主義把科學視為知識的典范。人文學科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zhàn),走上了一條衰落、危機、復興的“辛酸”之路。康德對事實與價值的劃分,劃分了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各自的領地。到了現(xiàn)代,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由相互區(qū)別到分離、隔絕發(fā)展到對立、甚至沖突,出現(xiàn)了兩種互不理解的文化。歷史地看,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并不必然發(fā)生沖突和對峙。但到了19世紀末之后,當它們變?yōu)椤爸髁x”時,二者的關系才變得緊張起來。在前現(xiàn)代時期,與人文主義相對立的范疇是蒙昧主義與宗教神學。當時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以對理性的推崇為聯(lián)結的紐帶,攜手反對神學和宗教信仰。二者對人的一致理解是:人區(qū)別于動物在于人有理性;理性是人類的本質特征,是人的尊嚴、價值的體現(xiàn);要撥開神性的迷霧,關鍵是喚醒人的理性,使理性復蘇。19世紀末,人文主義發(fā)展到了新的歷史階段,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人文主義在費爾巴哈的哲學里出現(xiàn)了新的轉向。費爾巴哈用肉體的感性的人取代了傳統(tǒng)大學中那種無實體的精神的人。以推祟理性為人的本質的人文觀念,在費爾巴哈自然主義的感性沖動中開始了最初的消融?,F(xiàn)代人文主義把研究對象聚焦在對人的命運、價值、前途等的研究上,否認人的理性作用,否認科學的價值。認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諸如人的情感、意志、欲望等才是人的本質,而理性和科學只不過是意志的工具而已。反對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反’對淹沒入的情感與個性,反對抹殺人的主體性和價值,認為科學主義只能把活生生的人機械地“冷凍”起來?,F(xiàn)代人文主義希望把人從科學與理性的壓抑中拯救出來,似乎唯一辦法就是去發(fā)現(xiàn)和追求人的非理性,由此形成了意志主義(叔本華和尼采為代表)對于人生苦難的揭示和消解,存在主義(海德格爾為代表)對于個體存在的自由境界和主人格的追求,生命哲學(狄爾泰、齊美爾和柏格森為代表)對生命主體的強調。
現(xiàn)代人文主義繼承了傳統(tǒng)人文主義推崇人性、反對神性的衣缽,卻拋棄了它原來倡導的理性傳統(tǒng),走上了與科學主義相反的道路。它與非理性主義聯(lián)姻,從理性以外的世界去找尋人的本質??茖W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緊張與對立的局面由此而形成。現(xiàn)代人文主義對理性、科學的批判與反思、對人的生命的意義、道德、幸福、痛苦、焦慮等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固然有積極一面,但由此而把非理性的意志、與本能視為人的全部本質,并進而否認科學的合理性,對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就不可避免地產生誤導作用?,F(xiàn)代人文主義思潮在教育領域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人文主義者把人文學科認定為最高意義上的教育內容而排,斥或貶低非人文學科內容?!霸谡n程的設置上,人文主義教育極為重視人文學科。在他們看來,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比科學學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過這些學科,人更能了解人類的苦難、痛苦、焦慮乃至死亡,從而對其有所準備,通過這些學科,人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實?!盵12]用人文學科的研究方法來審視教育活動并形成相應的教育理念時,就形主義教育觀。人文主義教育觀對研究教育有自身獨特的觀念:把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注重研究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主觀方面、個體意識、精神以及進入價值意義結構的文化背景。教育追求的結果是價值的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和興趣的滿足、感情的宣泄等,而不重視掌握多少知識與技能。人文主義教育觀重視學生的情感,強調個性,這對于把學生視為“機器”、“容器”的科學主義教育觀,無疑具有糾偏的作用。然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克服人的獸性而弘揚人性,片面強調人的非理性的一面,而忽視理性的一面,如此培養(yǎng)出來的人,依然是片面發(fā)展的人。
綜合上述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歷史透視與現(xiàn)實分析,我們認識到自然科學教育與人文學科教育的復雜關系,如下圖所示。教育從內容上可以分解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片面強調自身的重要性就會分別走向科學主義教育和人文主義教育。用自然科學的思想方法來研究教育活動就產生了科學教育觀,用人文學科的思想方法來思考教育活動就容易形教育觀,兩者走向極端化就分別演化為科學主義教育觀和人文主義教育觀。科學教育的對象不是物質世界,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潛在發(fā)展能力的人,它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它要改變的是學生主觀世界。在促進人的發(fā)展方面,自然科學教育與人文學科教育一樣具有人文價值,但又是一種不同于人文學科教育的人文價值,它具有獨特的人文內涵。因此我們需要人文地理解科學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2][英]J.D.貝爾納著,陳體芳譯.科學的社會功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3,325.
[3]Webster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1990.
[4][美]S.E.佛羅斯特著,吳元訓等譯.西方教育的歷史和哲學基礎[M].華夏出版社,1987:499.
[5][德]拉伊著,沈劍平,瞿葆奎譯.實驗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
[6]國際教育百科全書[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85.
[7]肖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16.
[8][德]黑格爾著,賀麟譯.哲學史講演錄(第三卷)[M],商務印書館,1983:336
[9]EncyclopaediaBritannic.Vol.8.1982:1180
[10]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Ⅱ)[M].1987:711.
【關鍵詞】人文素養(yǎng);內涵;培養(yǎng)途徑
一、人文素養(yǎng)的內涵
(一)人文素養(yǎng)
人文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行為幾個方面:人文知識,是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相對應的一種知識類型,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人文知識是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人文精神,泛指人所體現(xiàn)出的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尊嚴和道德情操等。人文精神應與當時的時代主旋律相吻合,應反映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人文行為,是指一個人通過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和體悟,感悟生命價值,生存意義,以及由此而行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而表現(xiàn)出的具有全面素質的行為。人文行為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征。
(二)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主義的區(qū)別
1.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思維模式,重視人的主體價值,人的尊嚴,人的自由意志,人創(chuàng)造文明和改造完善世界的潛在能力,以及對人的追求和成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重視教育、理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現(xiàn)代西方社會哲學中,人文主義的核心變成了“非理性的人”,于是,感性與理性互相對立起來;只有非理性的生命體驗(或情感、意志、本能等)才是最真實的存在,這也是對“人性”及人的本質的一種探求;而理性只是外在世界的邏輯,是人類意志的附屬。2.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主義有著明顯的區(qū)別(1)人文主義,是人們對以人本身為核心的非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主要強調人的感性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客觀的;人文主義歸終是一種意識方面的產物。(2)人文素養(yǎng),是人們在社會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發(fā)展的過程中,由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自我管理與發(fā)展現(xiàn)實的需要,在人類不斷的自我發(fā)展中所體現(xiàn)或經慎重選擇所形成和傳承下來的人的基本素養(yǎng)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人的和平生存所必需具備的品質。素養(yǎng)不是意識形態(tài),而是個人所具有的意識形態(tài)指引下所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境界以及知識水平和所有一切所表現(xiàn)的行為及語言的綜合體現(xiàn)。就素養(yǎng)而言,又分為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而人文素養(yǎng)又有別于科學素養(yǎng)。
(三)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和智商至上主義的不同
1.科學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主要指科學知識、技術、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學精神的統(tǒng)一。科學方法和科學技能是從事科學研究,進行科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元素。科學知識、技術、方法是通過長期的積累與學習獲得的,理性能力與科學精神是在長期堅持積累、學習、研究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出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能力。2.智商至上主義智商至上主義直接來自于對科學素養(yǎng)的片面極端的強調。由于對內在科學精神外化的片面理解,加之高智商人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導致人們盲目的追捧智商至上主義;而忽視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分的強調智商至上主義,將導致人格的不完善;人,不是機械的唯高智商而是從,而是在追求實現(xiàn)人格健全與人性美好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人的自我統(tǒng)一。
二、現(xiàn)代人的人文素養(yǎng)缺失
(一)教育的“工具主義意識”
工具主義教育具體表現(xiàn)為教育目的的工具化和教育過程的機械化兩個方面。教育已越來越表現(xiàn)出現(xiàn)實的功利主義和機械的程序化;導致了教育的“唯考試能力說”,這種觀念,在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今天,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現(xiàn)代教育就要有別于舊時的封建制度下的教育體制,也要在現(xiàn)在的工具主義教育形勢下,以中國特色的文化知識體系的訴求為依托,也就是,既要與世界接軌,也要保留民族自我的發(fā)展特色和空間。
(二)我們的文化認知
1.我們的自信缺失(1)從民族自我認知方面,即文化自信方面談。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影響著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已是古而有之;但在清朝末期,、八國聯(lián)軍的入侵,東亞病夫的劣號;好像突然間,我們的民族不那么自信了?在之后,我們的意識從沉睡中漸漸蘇醒,積極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成為婦孺皆知的語言。但,在相當?shù)囊欢螘r間內,盲目吸收(從外)成為各領域發(fā)展的一大弊病。也影響了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諸多方面。(2)世界人的自我認知分析,即從不同國家文化自信方面來談。外國人的自信之與中國人的謙和,源于文化理念及哲學思想的不同;當然,我們的謙和絕對不是不自信,而是源于我們的民族文化對客觀現(xiàn)實事物的承認和對自我精神意識的陶冶,是民族文化在精神意識方面的表化;就像審美的不同,究竟蒙娜麗莎的微笑神秘還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莊嚴;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自信,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拋棄了謙和、友愛等中華民族的品德,而是在融合了國外先進文化之后,對我們自身文化的重新審視和發(fā)展。人皆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不是只有盲目的自信,膨脹的內心,虛偽的欲望。(3)文化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經濟發(fā)展落后,導致貧窮指數(shù)增加,科學文化知識普及度低下,自然科學知識的匱乏,自然的宏大,人類自身的渺小,或在不可抗力面前的孤立無助,通常會導致產生愚昧的現(xiàn)象。經濟發(fā)展要緊緊以科學文化知識的進步水平為依托,科技文化為經濟建設提供可靠的發(fā)展源動力及基礎支持,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也為科學文化知識的進步貢獻物質刺激。
(三)外國文化的影響
外來文化,帶著他們的異域風情和席卷全球的資金、技術,相對于中國的貧窮和落后,在一段時間內,國人的劣根性似乎成為自嘲的代名詞;在積極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的尋找迷茫的自我,在不同文化的沖擊與碰撞中,思想逐步多元化,浮躁成為一個流行詞。
(四)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缺失
1.受陳舊思想的影響在重視科學技術的同時,很容易造成其片面性影響;“學遍數(shù)理化,走遍全天下”總結了發(fā)展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但也說明了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導致對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重要性的忽視。2.應試教育的局限和素質教育現(xiàn)實中的尷尬長期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應試教育,以追求高升學率為主,強調智力型教育,重視培養(yǎng)技能性的智力因素素養(yǎng),而忽視意志、責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素養(yǎng)。過分強調工具性意識,而忽略其人文性;教學公式化傾向嚴重。因此,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但目前,還不可避免的存在應試教育的痕跡,這是現(xiàn)階段應該正視和解決的。3.功利主義的影響在生活水平低,經濟發(fā)展落后,科技技術水平落后,人們急切渴望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現(xiàn)實中,欲望逐利主義思想對教育產生很大影響,人們眼中的實利主義,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忽略了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4.正確區(qū)別人文素養(yǎng)與封建迷信、腐朽思想的不同具備人文素養(yǎng),并不等于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是需要破除的;針對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極端片面的強調人文素質培養(yǎng)會把人們引向封建迷信和思想腐朽的舊式弊端。人文素養(yǎng)對于健全人格、改善思維方式、提高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式及途徑
(一)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
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都是人們所應該具備的,二者應同時并舉,不可偏廢,這樣才能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其培養(yǎng)過程是個人境界提升的內在轉化和汲取科技文化營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過程,是一個知行統(tǒng)一的過程。
(二)通識教育
現(xiàn)代教育存在著一種片面性,忽視了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忽視了對人的健全人格、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通識教育,在于強調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整合,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達到二者的內在統(tǒng)一。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以打牢人文知識基礎,著重培養(yǎng)人文精神,體現(xiàn)在人文行為。
(三)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塑造
人文素養(yǎng)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精神、藝術精神、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人文素養(yǎng)教育不應過分強調小我意識,應該使人們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的狀態(tài)中,得到拯救。人文素養(yǎng)教育,著重于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個性解放。從而使人們具備先進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四)熱愛閱讀
培養(yǎng)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閱讀中,豐富自己,豐富見聞,汲取知識、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及精神;加強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使之具備社會責任感、避免信任危機。書讓人慧智,以書為伴,熱愛閱讀。
四、高職院校人才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式
(一)加強教師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傳播者、實施者。職業(yè)院校還應重視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從自我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程中,教師應不斷地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以先進的人文精神為依托,將人文素養(yǎng)教育付諸于行動。
(二)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
1.創(chuàng)建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特點在于它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同化同一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因素。每個學校都應根據(jù)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具有不同特點的校園文化,使身處其中的受教育者每時每刻都有校園人文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以達到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結合統(tǒng)一。2.實現(xiàn)人文素養(yǎng)和教學活動的結合教學活動能夠積極營造人文精神的氛圍,促進學生心理活動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其做人與做事的道德素養(yǎng),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3.通識課程的設立通識課由歷史學、民族學、政治學、文化學、藝術學、宗教學等各種人文知識課程組成。通識課程可以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設置通識課程,通過人文知識的熏陶,進一步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五、我們的傳統(tǒng)、傳承與前進
悠久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不竭動力。只有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并結合先進外來文化,培養(yǎng)國人的科學素養(yǎng)的同時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吐故納新中實現(xiàn)對人文素養(yǎng)教育傳統(tǒng)的傳承,我們的前進才會更加有力,才會實現(xiàn),新形勢下的全面素質教育。
六、結語
飽經風霜的中國文化,在不同的演繹中,必將成為人類文明瑰麗的仰望,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根據(jù)不同的時代背景,結合國家發(fā)展現(xiàn)狀,既要滿足普通勞動者的生存訴求,又要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支持他們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內涵與提升[J].重慶大學學報,2003.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識與人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06):12-14.
[3]劉昕嵐.“人文主義”與“宗教”———對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的回顧以及對儒家人文主義的反思[J].中國文化研究,2004,(04):11-12.
[4]孟建偉.科學與人文主義-論西方人文主義的三種形式[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03):27-33.
[5]龍偉.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J].理論界,2007,(06).
[6]杜署欽,鄭小東.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缺失的影響因素探析[J].九江學院學報,2009.
[7]劉興亞.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與對策[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09.
[8]林堅,黃婷.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
[9]毛明香.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與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現(xiàn)代教育,2014.
[10]龔光軍.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與重構[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
[11]王玉.職業(yè)院校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