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廣播電視意識形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德國;廣播電視;雙軌制
中國的傳媒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傳媒的事業屬性和產業屬性這一對矛盾在變革中顯得越發突出。如何在意識形態領域、公共和商業領域進行平衡是廣電改革的中心問題。一方面,中國的傳媒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擔任著宣傳任務,這是其事業屬性的體現;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形勢要求傳媒業做大做強,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不少學者和業界人士將這種情形比喻為“傳媒的精神分裂癥”。本文試以傳媒體制改革中的廣播電視體制入手,探尋中國廣播電視體制改革的可能路徑。
一、德國雙軌制電視制度概述
根據廣播電視與國家的關系,可將其制度模式大致分為以下四種:即以市場導向為主的私營商業模式、以公益原則為導向的公共服務廣播電視模式、以政府為主導的國營體制模式以及混合型廣播電視制度。德國自1984年實行“雙軌制”以來,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市場份額基本持平且影響力穩固,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1、德國雙軌制電視的發展
德國這個人口約8200萬的國家,目前擁有公共電視頻道22個,能接收到的私營電視頻道有50個,是歐洲國家中擁有公共頻道最多的。①德國的公共廣播電視體制產生于對希特勒集權主義的撥亂反正。二戰后在英美法等國看管下建立起來的德國廣播建立在非政府、非商業、非集中化原則的基礎之上,按BBC的模式構建起公共法人性質的廣播電視制度,并經本造,實行一種與聯邦制國家體制一致的、較為分散的聯邦地方公營模式。②1954年德國公法廣播電視聯合會(簡稱“德廣聯”)合辦了德國電視一臺(ARD),1963年德國電視二臺(ZDF)出現。德國公共電視秉承獨立性和多元化的理念,在內部展開有限的競爭。隨著經濟利益的驅動,廣播電視技術的飛速發展,政治家的支持以及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思潮的推動,1984年德國開始實施雙軌制電視體制。
雙軌制作為一種制度保障,在公共服務與自由市場間謀求平衡,兩者功能也存在差異:公法電視起“基本供給”的作用,私營電視則起補充供給作用。“基本供給”是公法廣播電視的基本功能,即傳播規范的內容和讓盡量多的人接受和參與,形成公眾輿論以維護社會的民主和自由。③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雙軌制呈現一種激烈競爭和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是公益原則與市場原則博弈后的結果。雙軌制系統與媒介的生態環境、政治、經濟以及科技的發展變化始終處于一種互動之中。
2、公法電視和私營電視的制度體系比較
完善的法律體系保障了雙軌制的平衡發展,該體系包括德意志聯邦基本法、聯邦關于廣播電視事業的一系列判決、聯邦州層面上的廣播電視法規、州際協議和相關立法。④相關法律以保障公法廣播電視為前提,從市場準入、節目管理、保護未成年人、廣告等方面對私營廣播電視進行嚴格的限制。
從資金來源來看,公法電視以收視費為主廣告為輔,并將廣告時間限在周一到周五晚20點之前,且每日不得超過20分鐘;私營商業電視的收入以廣告為主,可開辦付費電視。從組織與監管機構來看,公法電視由電視委員會、電視行政委員會、臺長協同監管;私營電視則主要由企業化組織和州傳媒管理局監管。從基本原則與傳播理念來看,公法電視堅持公共利益,秉承獨立、平等、全面多元等原則為大眾提供服務;而私營電視更多體現的是商業利益。
3、雙軌制面臨的挑戰
迫于競爭壓力,公法電視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了“大眾化”轉向,由于受到市場原則的影響,公法電視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收視率上。此外,公法電視的收視費不斷受到人們質疑,獨立原則或多或少受到政黨利益的影響,其自身也面臨著機構臃腫,節目傳播趨于單向化、精英化等問題;同時,私營電視出現了壟斷、同質化、節目庸俗化等不良現象。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新媒介對受眾的分流,數字化帶來的“窄播”,無不對雙軌制產生沖擊。
二、雙軌制對于我國的啟示
廣播電視雙軌制這一制度在西方國家普遍存在,但由于受不同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影響,每個國家對該制度的實踐不盡相同。德國的雙軌制在發展私營廣播電視的同時維護了公法電視的穩定地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廣播電視體制改革提供借鑒。
1、走出意識形態迷思——對“雙軌制”的再認識
很多人擔心由于中國廣播電視媒體的雙重屬性,將其徹底分成國營和私營兩類容易導致國家失去對它的控制,從而面臨意識形態風險。李良榮提出目前媒體所陷入的困境并非是雙重屬性的必然結果,而是我們對雙重屬性的誤讀所導致。他區分了“黨領導下的新聞媒體”和“”的概念,將新聞媒體分為“”和“非”兩大類,并提出“”最主要的功能是宣傳黨的決議、方針、政策,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法令,應給予政策優惠和政府津貼;“非”的媒體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單位,在承擔一定宣傳任務的同時實行產業化、企業化運作,自負盈虧、自主獨營。⑤該提法在一定程度上為“雙軌制”進行了脫敏,有助于中國廣播電視改革走出意識形態約束的迷思。
2、“分、轉、合、返”——中國廣電產業化的構想
中國廣電整體經歷了1999年至2004年的集團化浪潮后,形成以省級廣電集團為龍頭的“諸侯廣電”局面,未能打破行政壁壘,產業化之路才剛剛起步。為解決這一難題,劉成付從產業性質、結構布局、政府規制和經營體制三個層面上論述了“分、轉、合、返”的體制改革構思。具體來說,在產業性質、結構布局層面應做到企事分開、宣傳和經營分開,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跨區域、跨行業、跨媒體整合資源;在政府規制層面應做到管辦分開,轉變政府職能,從單一的行政手段過渡到綜合利用經濟、法律等手段,將政府調控與市場調控相結合,同時控制企業反哺;在經營體制層面上實施制播分離、網臺分離、編營分離、頻道分營,引進企業化管理運作方式,從內部和外部進行資源整合,以股份收益反哺事業部分。⑥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廣電體制改革應遵循前者的基本思路、總體框架和實施路徑。近些年中央頒布的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系列政策同樣對廣電體制改革具有指導意義。
3、健全的法律體系——雙軌制的基本保障
目前,中國初步形成了以《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為龍頭,以其他廣播影視專門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為支撐的廣播電視法規體系,但局部仍呈現出零散的應急式立法特征。由于缺少具體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少電視臺為提高收視率不斷打“球”,直到引起大部分人重視時相關管理部門才采取措施,或叫停節目,或責令整改,造成了中國電視“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同時,種種“意見”和“通知”較為散亂,靈活性有余而剛性不足。從廣電體制改革創新的角度出發,應加快《廣播電視法》的出臺,明確廣播電視事業部分和產業部分的界限,明確廣電集團的性質和法律地位,放寬境外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廣電領域的限制。⑦針對不同性質的廣電媒體,建立起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
4、主流媒體服務功能的回歸——廣電體制改革的應有之義
大力發展廣播電視的目的是生產更多的優質節目來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但近年來,作為主流媒體的廣播電視在生存壓力下出現過度市場化的傾向,具體表現為唯收視率至上、過度娛樂化、節目同質化、廣告泛濫等傾向,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與追求。針對現階段廣電媒體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廣電總局近年來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嚴格控制電影、電視劇中吸煙鏡頭的通知》(俗稱“控煙令”)、《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俗稱“限娛令”)、《〈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俗稱“限廣令”)。盡管廣大網民對這些政策褒貶不一,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政策法規促使主流廣電媒體回歸其公共服務屬性,使其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引導社會熱點,傳播主流價值。
結語
我國廣播電視業正在經歷體制改革、產業發展、數字化轉換等一系列重大轉變,需要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和突破,而西方發達國家幾十年來在發展廣播電視業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對我國的廣電行業改革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其中,我們應當看到健全的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是保障廣播電視體制順利運行的基礎。當然,在吸收的過程中應當從中國的現實出發,建立起適合本國文化傳統和政治意識形態的廣電制度。
參考文獻
①②③④曹晚紅:《德國電視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27、20、31、42
⑤李良榮,《論中國新聞媒體的雙軌制——再論中國新聞媒體的雙重性》[J].《現代傳播》,2003(4):1-4
⑥⑦劉成付:《中國廣電傳媒體制創新》[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85、67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下應廣電站的一名技術維護人員,名字叫陳惠波,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至誠至善,用心服務”。
雖然現今社會是網絡發達,信息傳播迅速的信息化社會,但是在這個社會里畢竟還有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不會上網或沒條件上網,電視作為一個傳統的信息和傳輸平臺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仍然是社會生活的必需品,是人民群眾之間信息交流的橋梁.而我們所有的廣電工作者就是建設和維護這座橋梁的人。
廣播電視產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既有意識形態屬性,也具有商品屬性。作為意識形態屬性,必須宣傳先進文化,傳播有益文化注重社會成果,胡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要著眼于馬克斯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著眼于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全黨全國工作大局,著眼于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要求,也是對廣播電視輿論的要求,我們要深刻理解,并在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廣播電視產品作為商品,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應當遵循市場規律,參與市場競爭.提高這種特殊商品的市場競爭力.我認為應該做到體現黨和國家政府的主張與反映人民意愿,呼聲相統一,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相統一,弘揚主旋律與提倡的樣化相統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這就是我國對精神文化產品的市場準入標準。
既然是市場就要有競爭,我們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留住用戶,必須占有這個市場。通過我們優質熱心的服務來鞏固和擴大用戶群!
關鍵詞:電視新聞;創新;方法與策略
隨著APP客戶端、微博推送、微信互動等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方式的發展,地方電視臺過去在本土新聞欄目上的相對優勢受到了挑戰,其無論是信息傳播范圍還是傳播速度都無法與新媒體較量。在多元的媒體傳播環境下,地方電視臺需要挖掘優勢,轉化新聞節目報道方式和節目形態,以促進影響力的整體提升,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媒體環境。
一、靈活運用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兩種手段,將宏觀政策轉化為微觀事件
邏輯思維舍棄個別具象,抓取的事物是本質特征;形象思維則是借事情還原本質。綜合運用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是新聞創新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新聞策劃中,邏輯思維思考的是政策理性,形象思維關注的是具體形象。新聞工作者要善于從政策“面”上抓代表性“點”,將宏觀政策與具體的人和事結合起來,將“人”放到政策中來,從人物中牽帶出需要敘述的主題。邏輯思維作出判斷,形象思維吸引注意,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綜合運用讓新聞變得繪聲繪色、生動活潑。形象、具體、可感的報道讓觀眾印象深刻,也進一步加強了觀眾對宏觀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以小窺大的方式既用個案闡釋了政策,用個體價值印證整體價值,也照應了全局視野。從心理學上講,“宏觀政策”轉化為“微觀事件”強化了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自己人效應”。因此,“微觀事件”視角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親密感、真實感。因此,在新聞采訪報道中,要多以人物個案故事切入報道,少用宏觀概括性話語進行籠統性報道。
二、巧妙運用系統思維與重點思維,將宣教目的轉化為平民經驗
系統思維強調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認識事物,而重點思維強調在思維中的“聚焦”。當代社會傳播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天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信息,肩負著輿論引導責任的主流媒體如果不遵循新聞傳播規律,一味強調宣傳目的,勢必讓宣傳報道淹沒在潮水般的信息洪流中。忽視傳播品質,一味強調宣傳目的的新聞報道在時政新聞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一些新聞工作者存在模糊認識,認為時政新聞是宣傳而不是新聞傳播,故而套用公文語言和寫作模式,報道更多的帶有公文色彩。生硬空洞、機械乏味的說教不僅達不到宣傳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宣教性新聞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思考方式,在新聞實踐中,要盡可能統一輿論引導與傳播品質的關系。打破公文框框,回歸傳播本質,從為觀眾服務的角度出發,樹立受眾觀念,采用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報道。在輕松的講述中,反映大思想、大主題。在表達語境上,應該遵循觀點+故事的創作原則,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宣傳效果。
三、運用求異思維,將意識形態轉化為故事形態
運用求異思維可以促進對電視新聞的發現與創新。作為意識形態的思想理論、價值體系、道德規范等無不源于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在老百姓樸素的語言中往往孕育著閃光的思想,基層的生動實踐往往承載著豐富精彩的故事。在新聞實踐中,努力將意識形態語境與民間語境對接,將意識形態賦之于真實的故事形態之中。在新聞現場,注意捕捉細節,力求尋找到典型,用故事將復雜問題具體化,引發觀眾的情緒和情感,這樣才能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訪中,接觸有興趣的人,嘮嘮嗑,問問題外話,興許就能挖出故事的由頭。例如,《土地要領“身份證”七旬夫妻補領結婚證》的報道就是記者將意識形態轉化成故事形態的一次成功嘗試。土地確權是當下農村正在開展的一項工作,這是件常規工作,也是普通工作,似乎也沒有什么新聞由頭和故事。記者在閑聊中就發掘了一個很好的新聞由頭,并構架了一個不錯的新聞故事。在采訪時,辦事大廳一位補辦結婚證的老兩口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閑聊中得知,因為土地確權需要結婚證,但老兩口的結婚證早就遺失了,結婚50多年的老兩口只好重新補領結婚證。同時,記者了解到,因為時間跨度都較長,有許多老年人的結婚證都遺失了。因此,當地政府開通了“綠色通道”專門為老人補辦結婚證。在娓娓講述老人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輕松地將土地確權程序、意義等,復雜、深奧的事情表述出來,做到了“硬主題,軟表達”,使報道生動而又有感染力。
四、恰當運用精確思維與模糊思維,將官方視角轉化為民間視角
在新聞實踐中,記者常常用“仰視”的姿態來解讀一些事件和問題,習慣用領導的眼光、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呈現出的是個宏觀而抽象的報道。這樣的報道生硬、高深、晦澀,受眾會敬而遠之。比較常見的對房地產業的報道,賀蘭縣新增了住房面積210萬平方米,210萬平方米是個什么概念?觀眾無法判斷。變換一個說法就會讓觀眾一目了然,可以說相當于2.3萬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能夠解決大約6萬人的住房問題。這樣從官方視角轉化為民間視角就大大增強了報道的人文內涵。在實踐中,應該站在平民的立場上,以普通人的價值取向觀察和思考問題,用平視的角度去體察和敘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對于官方公布的數字信息,更多地應在數字意義的拓展、挖掘和新聞價值提升上思考,更多地突出民生視角和百姓情懷,讓受眾聽得懂、學得了、用得上。
五、重視事實的本身與社會學想象,將自我語境轉化為他人語境
社會想象作為一種開放的與動態的思維方式,就是對每個現象作語義上的發揮、影射的聯想。他人語境就是“向朋友傾訴”一樣的語境,是一種自然的、口語式的敘述方式,對電視新聞來說是一項基本的要求。電視新聞就要按照這種思路提煉導語和組織結構,要有面對面的交流效果。而不是朗讀、背誦式的自我語境。在敘述上,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熟悉的語言表達內容,力求淺顯明白、通俗易懂。只有生動活潑的表述、生活味濃郁的語言才能贏得受眾的喜愛。在實踐中,要善于把文件語言、學術概念和專業詞匯變成“土話”。例如,《“豬媽媽”有了意外險》記者將當地推行的能繁母豬遇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時,農戶將獲得相應賠償的新聞運用了“豬媽媽”這樣生動、形象的新聞標題,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濃郁的生活味。
六、結語
在新型媒體崛起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在發揮話題時效化和題材本地化優勢的同時,在新聞創新上更應注重從平民視角和本土微觀事件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敘述形態上,更應注重語境的口語化和輕軟化,以拉近傳播者與受眾的距離。
參考文獻:
[1]王春泉.實用新聞寫作[M].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43-62.
[2]柯澤.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與創新[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156-182.
廣播電視處在意識形態領域最前沿,廣電部門將堅持新聞立臺,牢牢把握導向,全面提高正面宣傳引導力。外宣上,繼續保持廣播電視省臺用稿全省領先的地位。
1.創新重大主題報道和典型宣傳。圍繞我市“四大戰略”,圍繞“一區兩園”建設、“道德”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大事、要事、新事,加強前期策劃,做好加減法,即加思想、加事實、加銳性、加鮮活,減程式、減跟風、減會議、減應付,做大、做深、做好主題報道,強化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媒體工具,深入挖掘我市經濟政治社會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各類典型現象和典型人物,弘揚社會正氣。嘗試開展新聞公益行動,把新聞報道和活動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延伸拓展報道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傳播效果。
2.創新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利用廣播電視《行風熱線》《連心橋》這個平臺,緊緊圍繞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圍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發揮部門和行業的職能作用,從以監督為主轉為監督與服務并重。選擇與百姓民生密切相關的話題進行跟蹤監督,將《行風熱線》欄目延伸到鄉村、社區、企業,聯合相關職能部門為企業送服務。
二、實施品牌創新戰略,提升廣電影響力。
1.創新品牌活動。發揮廣電廣場的資源優勢和廣播電視媒體優勢,繼續辦好省首屆廣播電視品牌活動“華溪春潮”,圍繞國家大事要事、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挖掘創作充滿地方特色和五金特色的節目,使晚會更加洋溢地方人文氣息。以“華溪春潮”為龍頭,繼續舉辦或承辦“健康寶貝秀”、“陽光燦爛六月天晚會”等大型活動,進一步豐富廣電聲屏,拓展廣電文化產業發展空間。
2.創新品牌欄目。繼續實施品牌創新戰略,從優化節目整體結構布局入手,研究制定科學的廣播電視節目綜合評價標準和實施細則,真正形成正確的節目導向,打響一批富有特色的節目,讓《直播》、《西津茶館》、《百姓百事》、《鄉土鄉約》、《金土地》等一批欄目更受受眾歡迎。
三、實施機制創新戰略,提升廣電綜合實力。
央視《新聞聯播》從開辦至今,憑借其持久的影響力,樹立起權威、有公信力的新聞欄目品牌形象,其節目宗旨是“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它之所以能牢牢占據中國電視新聞節目的制高點,與其“說話”的主體密不可分。因此,對《新聞聯播》敘事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出場”的新聞敘事人
媒體在表達思想、陳述觀點、滲透理念時,總要借助一定的符號,如文字、圖像或聲音等,它們通過一定的結構方式形成新聞文本。電視新聞正在進一步強化“視”和“聽”這兩個通道的功能,圖像話語是電視新聞文本的外在表現形式,運用圖表、定格、圈點等特技手段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采用大量鮮活的人物同期聲,通過新聞人物自己來敘事,在增加新聞信息含量的同時也使新聞更具可看性。電視新聞的解說詞和屏幕中出現的文字,對新聞事件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解析作用。電視媒介擁有聲音、文字、畫面三位一體的展示功能,它們作為電視新聞敘事的載體,對新聞事件進行闡釋,它們都是新聞出場的“敘事人”。
記者作為新聞最直接的敘事者,將新聞事件制作成新聞報道,記者在隱含地塑造他人形象的同時,也傳達著他對世界的感受,我們看到的真實世界其實是記者眼中的“真實世界”。電視新聞中的出鏡記者作為出場的敘事人,通過在新聞現場解說的敘事形式,不僅加強了新聞敘事主體見證人的功能,使新聞事件更具現場感,同時也豐富了電視新聞的敘事方式。
《新聞聯播》的播音員代表中央電視臺“出場”,按照編輯事先修改好的稿子按既定的順序串聯起來,發揮著導出事件、串聯事件的作用。盡管這種“播”新聞的傳統語態有些俗套,但這種形式相對單一的播報方式在維護新聞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方面是獨樹一幟的,有利于維護媒體的公信力。
記者做新聞、播音員播報、記者出鏡報道、新聞人物的同期聲以及解說詞和屏幕中出現的文字都承擔著電視新聞“出場”敘事人的角色,而電視畫面、聲音則提供了敘事的載體和平臺,這是電視媒介所獨有的敘事形式。這些“出場”的新聞敘事人存在于敘述的最外層,是電視新聞的外顯敘事人。
“規避”的新聞敘事人
在新聞內容的選取和順序的編排上,《新聞聯播》都嚴格遵照政治價值取向,將事件是否具有重大顯著的導向意義作為其選擇的首要標準。如此的敘事結構體現出《新聞聯播》節目國事優先、政治當頭的鮮明的價值取向。國內新聞一般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的順序拉開序幕。雖然每條新聞都署上了不同記者的姓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并不是體現在這些報道中立場和觀點的創始人。新聞敘事中有一個隱指作者,“一條被刊發或播報了的新聞報道,都是以報臺的名義刊發或播報的,其中既有采寫報道的作者,也有被記者所選擇的采訪對象和被選擇了的記者的陳述,還有編輯以及審閱簽發的報臺負責人等,也就是說,一個新聞敘事文本的隱指作者總是一個集合體,這個集合體才是真正的新聞敘事人”。皮埃爾?布爾迪厄在《關于電視》中指出:“人們常問,誰是話語的主體?話雖是自己說的,但誰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這話的主體。”如果自己不是話語的主體,那就是扮演了代言人的角色。
曾慶香教授認為“新聞源是新聞媒體所掌握的事實是否發展為新聞報道的委托人,而新聞媒體不過是當事人委托的‘律師’而已”。②時政新聞固有的特性,如重要性、顯著性等,使得那些掌握重要信息的官方部門順理成章地成了記者必須光顧的場所。新聞來源成為了新聞話語的主體生成者。
學者陳霖指出“從敘事理論角度來看,新聞敘事文本中的敘述者不是作者本人”。電視文化批判派學者克蘭提出“媒介就是意識形態”,即所有的信息都成了意識形態,不同意識形態的敘事人,對事實的詮釋和事實意義的產生則必然不同。“在新聞敘事中,敘事人的身份、視角、聚焦、功能等并由此合成的‘聲音’,表現出的是敘事的立場、觀念和態度”。③敘事人的真實身份和他看到的真實世界,直接關系著新聞的準確、客觀和公正,關系著新聞傳媒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何純教授在他的《新聞敘事學》中提出“電視媒體總是在一定的社會信仰、價值體系尤其是意識形態觀念掌控下的集體,是‘集體敘述聲音’,這才是真正的新聞敘事人”。④個體的記者編輯只是一定意識形態控制下的新聞事實的“委托發言人”,他們發出的聲音就是媒體的聲音。
記者在制作新聞的過程中,也經歷了記者本人偏頗的洗禮。這里的偏頗指的是記者頭腦中自動激發的刻板印象。它在主體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對外顯判斷具有明顯的影響。正如佘碧平先生所說:“在任何社會中,話語具有權力機制,話語規則決定了什么樣的說話和實踐方式是合理的和正當的,而與之唱反調的話語實踐則不是被拒絕就是被邊緣化。”因此,只有那些擁有勢力、擁有發言權群體的刻板印象才能得以盛行,并最終成為人們頭腦中的圖像。《新聞聯播》作為主流聲音的發出機構,代表國家“說話”,事件取鏡背后,框限記者報道內容的有深層的價值尺度、道德要求和特定的思想指導,話語里滲透了社會中無數意識形態的交集。
誰是主要的新聞敘事人
新聞敘事主體角色的多元化,意味著記者的角色要不斷地轉換。角色意識雖然來自外在,但它早已內化為人的心靈的一部分。在新聞創作中,記者一方面觀照著自己真實的生存境遇,尋求獨特的表達方式,一方面又扮演著某種社會角色,努力成為某個集體主體的“代言人”。這樣一來,自我體驗與角色意識之間便構成了一場“自在的我”與“他在的我”的沖突。新聞記者單純地從個人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報道,無疑是對新聞本質的傷害。由于記者職業的特殊性,“他在的我”最終將戰勝“自在的我”,主導著他們站在媒介的立場說話。
電視作為一種藝術載體,被視為主導意識形態推行政治主張的宣傳工具。因此,新聞事件的選擇也必須符合現實要求,在電視新聞敘事中,事件依靠話語而存在,受眾看到的其實并不是新聞事件本身,而是敘述事件的話語,是被講述的新聞事件。即使是同一新聞事件,不同的人去講述會有不同的話語,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講述也可能不同。
注釋:
①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文學自由談》,1998年第3期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8·19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通過“四抓”舉措,努力把涼都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全面助推全市跨越趕超。
抓好學習教育,提高認識堅定信念。一是充分認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我們在集中精力堅持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兩加一推”主基調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識形態工作。抓意識形態工作,就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六盤水發展大局,把握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大趨勢,著眼大事,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為六盤水經濟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二是鞏固的指導地位,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結合六盤水實際,我們將重點抓好領導干部的培訓教育,讓其系統掌握基本理論;重點抓好黨校、干部學院、社會科學院、高校等理論的課程開設,使其成為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重點抓好年輕干部特別是新人職干部的理論教育,讓其學會運用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三是牢固樹立“中國夢”的共同理想。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成就鼓舞斗志、用不斷向夢想邁進的現實凝聚人心,讓大家在共同理想的旗幟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實現涼都的“中國夢”激情奮斗。
抓好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一是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六盤水的所有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在宣傳中堅持什么、反對什么,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必須要符合黨的要求。工作中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開展“走轉改”,提高新聞報道水平。二是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六盤水的跨越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離不開積極向上的思想動力,更需要凝聚320萬各族人民的奮進力量。需要精心策劃系列“凝聚正能量、同步奔小康”等重大主題報道,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進一步報導成就、弘揚精神、凝聚力量,為六盤水跨越趕超提供強大支撐。
【關鍵詞】制播分離;“復制”困境;發展悖論
制播分離,是指在電視節目的生產、流通與播出的過程中,節目的生產制作與節目的播出分別由不同的單位負責的管理制度?譹?訛。這種模式“復制”自西方,因此厘清“復制”中中西傳媒的制度性差異,是更好推進制播分離的必要環節,本文就制播分離的中西方差異、以及由這種差異導致的中國式“復制”所遭遇的難題進行分析,試圖對當下制播分離改革作出一份獨立而“旁觀”的解讀。
一、推行制播分離的環境性差異
在中西方不同的傳媒制度和理念中,制播分離的具體訴求不同,而環境因素的不同給我國對制播分離的“復制”帶來一系列影響。
我國新聞傳播業從媒體資源,到經營手法,再到利益享用,都帶有一定的行業壟斷特征。為促進包括電視產業在內的文化產業加快改革進程,實現主體功能轉化,調動發揮廣播電視產業的潛能,優化結構、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加速產業化進程,、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了一系列相關通知和領導的講話,對廣播電視產業改革過程中的具體做法給予了政策上的鼓勵與支持,也對各地電視產業改革的步驟和做法,進行了明確的引導。制播分離成為我國電視業系列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為產業改革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而在西方,電視媒體實行制播分離的做法則早已有之,以美國為代表的媒體商業經營機制,其節目流通基本通過買賣進行,是典型的商業市場行為。而英國的媒體既有BBC這樣的公營媒體,也有商業媒體,無論哪種媒體,他們推行制播分離的背景和“改革”的訴求則與我國有著不小的差異。
英國被認為是最早推行制播分離的國家,其委托制作模式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7年,英國獨立廣播委員會宣布,要求旗下電視臺委托獨立電視制片人的節目數額達到全部播出量的25%;1988年,該委員會又發表了《獨立電視委托獨立制片人制作節目的規定》;1990年,《1990年廣播法案》的第16條要求所有第三頻道、第四頻道、第五頻道的持照人,每年使用委托獨立制片人的節目數量不少于播出總量的25%。?譺?訛這促成了一定程度上英國的電視業制作和播出的分離。
美國的廣播電視業在經歷了初創時期短暫的非經營性運作之后,馬上進入到商業化運作模式,以企業的方式經營媒體。但是隨著人們對媒體的公共屬性的認識逐漸增強之后,逐漸開始認為媒體的擁有者是在使用其占有的公共資源賺取自己的利益,應該受到限制。因此,上世紀“七十年代早期,美國司法部指出,廣播電視網對電視黃金時間的控制近于壟斷,判決它們退出娛樂節目制作,除了新聞節目和時事節目之外,禁止電視網全部地或部分地擁有節目版權。從此,電視網被迫遵守一定的限制,承諾:1.不再在國內發行任何節目,也不在國外發行自己制作的節目;2.在播放其他地方制作的娛樂節目時,限制自己獲得的利潤比例。”?譻?訛這一規定實際上促成了美國電視業商業模式的轉變,它意味著電視媒體不再能夠壟斷所有的經營利益。通過節目制作和發行的利益多方均沾,來保證媒體的公共性質不被濫用和遭到侵害,法規促成了美國電視節目的制作分別由電視網、各種辛迪加公司和地方臺來共同完成的模式,而電視臺基本只承擔新聞、咨詢類的節目制作(占25%左右),其余節目則由各種辛迪加公司和一些地方臺來提供。
從制播分離的歷史背景來看,西方的制播分離與我國目前推行的制播分離雖有類似的做法,但無疑更有著不同的目的和訴求,相比起制播分離在我國的政策導向話語來說,西方的制播分離則更多地秉承了西方自由主義經濟理論、西方新聞傳播理念中的相關話語。
在這些思想的共同作用與影響下,西方傳媒行業協會、政府管理部門乃至公眾,認為媒介的壟斷性經營損害了公共利益等,必須要予以糾正。因而英美國家相繼出臺了限制媒體壟斷、促進多元化的相關法規和政策,從而開始了西方國家電視業的制播分離。
二、中國式“復制”困境與發展悖論
考量中西方電視制播分離的開端與演變歷史,不難發現中西方經濟體制與經濟發展道路的不同、中西方新聞傳播理念與體制的巨大殊異、中西方制播分離模式的基本訴求不同等差異的存在,直接影響和決定了目前中國電視界的制播分離改革中必然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首先是媒體體制的不同,導致了我們制播分離的最終目的的不同。我國的制播分離實踐中,具有產業性質的諸如電視劇、娛樂節目以及其它與意識形態關系較為松散的節目的制作權,與新聞、宣傳、輿論節目的制作權進行分離,在剝離出去的部門,實行產業化經營,創造和提升節目制作產業的利潤與效益;而同時有關部門則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新聞輿論宣傳的指導和管理,由電視臺來對這類節目進行制作和播出,保證了這類節目的政治導向、意識形態性質,保證了我國新聞媒體宣傳性質的延續。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制播分離則更多地體現了自由主義經濟模式、自由主義新聞傳播理論和社會責任理論的基本訴求與理念,強調以多元化的聲音表達促進社會責任的實現,強調節目制作成本的降低和媒體利潤的最大化。
在執行層面,西方的制播分離模式是建立在其體制下的,與其長期以來推行的經濟制度相適應,并且還有各種法律條文和行業規范作保障。而我們國家目前的制播分離多由相關部門主導推進,這樣的推進又與現階段的政策密切相關,而政策的一貫性是否能夠保障制播分離各方得以順利發展和壯大,是否能夠切實穩定地保護市場,則需要拭目以待。
一、廣播電視編導的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是影響廣播電視編導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廣播電視編導反過來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也較大。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早期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是最大的,一些重要的專業內容和課程要求都是與政治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要求相一致。像堅持的媒體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廣播電視編導要求就充分體現了政治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特色。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求講政治,要求服務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做好正面宣傳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宣傳。在政治環境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例如,政治性語言的使用,相應產生的一系列規范等等。學校的學術范圍和學校內的政治環境直接影響廣播電視編導的發展,一個講理念、講原則、講信仰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更加有利于促進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科學發展,更加能夠發揮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公共意圖和作用。這些政治元素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引導和指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健康發展,為培養有原則、有信仰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在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能夠得到更加有利的整合,能夠得到公眾更為有力的支持,適應政治環境的發展,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習講規范和原則的重要內容。
二、廣播電視編導的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也決定著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一個經濟發展良好的環境現狀,能夠更加促進廣播電視編導在實踐層面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隨即帶來的是媒體的發達和網絡媒體消費的攀升,技術的變革與資本的力量能夠直接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帶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途徑,能夠促進廣播電視編導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雙豐收。例如,湖南衛視在經濟上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使得廣播電視編導的相關領域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昌盛景象,形成了人才培養的良性機制。經濟大環境是現代化條件下影響社會事物發展的主要動力,通過經濟體制的一系列變化發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能夠讓理論轉為學術價值,讓學術價值轉換為商業價值,讓每一個觀點和每一個創新都能夠創造出社會價值,這就是一個好的經濟環境所能夠產生的正面效應。當前廣播電視編導的經濟環境非常好,由于我們的媒體電臺都集中掌握在官方手里這樣一個現實情況,政治環境與經濟環境彼此產生了互動,政治上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大眾載體平臺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同時,社會上的種種不良影響也都因為政治的地位而受到最小面的沖擊。官方平臺的開放使得廣播電視編導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新聞媒體電臺廣播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加入和參與進來。載體與環境掛鉤,公司廣告的投入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反而推動了廣播電視編導新的發展,從而形成當前一個積極互動的局面,為廣播電視編導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三、廣播電視編導的社會環境
從社會環境看,廣播電視編導的現實發展都是圍繞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而展開的,隨著改革開放,新的社會環境不斷的衍生和形成,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動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變革,社會轉型,人們越來越能夠感受到社會環境的重要意義,越來越能夠明確地體會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下的社會情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越來越能夠感受到社會對經濟環境的重要影響。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需要不斷地夯實廣播電視編導的群眾基礎,不斷地更新換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專業技術,不斷地獲得社會的支持和鼓勵。從這個方面來看,廣播電視編導的發展已經做到了與社會發展的同步和協調,在幾年的大學擴招中,報名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數在不斷的攀升,社會環境和現實環境下不斷地涌現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熱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參與到廣播電視編導的學習之中,去了解這個專業,去掌握這個專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通過群眾基礎的實現,整個廣播電視編導產業鏈的最根本基礎得到夯實和保障,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才能夠得到根本性的發展。
四、結語
【關鍵詞】《電影作品解讀》 課程思路 授課方式
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電影作品解讀》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其作用在于通過對經典電影作品的解讀,使學生能初步掌握主題的設置、故事的架構以及相關的視聽語言知識,為其它專業課程打下較為扎實的基礎。
就本課程的講授來說,形式可以多樣,可因專業設置的側重點以及授課教師的專長來設定本課程的講授方法。當下,本課程大致有以電影史為脈絡的方式和以“拉片”為主的方式兩種授課形式。以電影史為脈絡的授課形式優點在于能夠將作品置于歷史語境中,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作品產生的背景以及作品本身對電影史的意義。以電影史為骨架,可以較為清晰地梳理電影作品的流變。但是,此授課方式的缺憾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過多地糾纏于電影史的梳理,使得課程的重心偏離“解讀”,具體的文本分析比重過小。而以“拉片”為主的授課方式,其優勢在于通過對電影的鏡頭進行細致的分析,讓學生掌握視聽語言的規律,但是因其過多地側重于技術或曰形式層面的分析,往往會忽略電影的意義與價值判斷。
就筆者自身的教學經歷來看,高年級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在進行作品創作時,他們最大的短板不是技術,而是作品內容與故事的蒼白。我國大多數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體系往往側重于技術的訓練,忽略了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而“理想的傳媒教育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精神,應當是一種傳媒素質、素養和專業理念的教育,而不僅僅是一種傳播技能、方法和應用知識的教育”①,從尹鴻教授的這種教育理念出發,明確了《電影作品解讀》課程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定位及作用之后,筆者將本課程的核心定位于對“故事”的解讀之上,同時兼顧視聽語言的表達。
課程思路:板塊式縱深發展
針對教學目的,本課程采用板塊式教學思路,分為“電影是什么”、“電影的主題”、“電影故事的要素”以及“如何用鏡頭講故事”四大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是前后聯系、縱深發展的關系。
在第一個板塊中,圍繞著“電影是什么”這個問題,結合具體作品,從電影的“白日夢”功能、“現實的漸近線”功能以及電影的藝術與商業屬性三個角度界定電影。
1、“夢”在電影中有三種存在的樣式:元素化的存在,例如在喜劇電影中“白日做夢”的形式;作為故事主體的存在,例如影片《盜夢空間》;作為意識形態功能的存在。在“夢”的這三種存在樣式中,尤其讓學生理解的是第三種存在樣式,即“夢”作為意識形態功能的作用。授課過程中即利用《阿甘正傳》這部好萊塢電影作為例子,分析電影中“夢”的意識形態功能。
2、作為區別于其他藝術形態的電影,其非常重要的一個特性就在于能夠利用鏡頭的記錄功體現強烈的現實指向性,因此,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的論斷在當下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電影脫離了其現實指向性,便會失去存在的根基。對時代的記錄,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映以及對歷史的反思成為電影現實指向的目標。授課中,通過對王小帥作品《十七歲的單車》的解讀,來發掘電影的現實指向功能。(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管是學界還是業界都機械地將電影分為商業片與藝術片,割裂了電影的商業屬性與藝術屬性,甚至到了二者只能居其一的地步。在好萊塢大片的沖擊下,國產電影更是出現了片面追求商業價值的傾向。但是對于電影來說,商業屬性和藝術屬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忽視電影的商業屬性,電影則缺乏發展的經濟基礎;如果忽視電影的藝術屬性,電影則會喪失繼續發展的生命力。在當下電影環境的影響下,不少學生對于電影的理解顯得過于機械,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分析,將商業與藝術之于電影的意義辨析清楚。
“電影的主題”板塊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歸納在電影中出現較多的、承擔了意義與價值的主題。經過筆者的分析之后,發現在當下的電影中,愛情、死亡、青春與命運是四個基本的主題。其中,愛情與死亡是人類兩大永恒的主題,也是電影經常青睞于表現的兩大主題。在授課過程中以影片《八月照相館》為例,分析其處理愛情與死亡的手法,解讀導演對待愛情與死亡的態度,不僅使學生了解電影處理這兩種主題時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電影的這兩個主題的挖掘,使學生樹立較為健全的愛情觀與死亡觀。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除了關注愛情這個主題,對于身處其中的青春期,他們也有諸多的迷惑和不解,因此在他們自己的作品中常常看到對青春的詮釋。在當下的電影中,對于青春基本存在兩種態度:美好的青春和迷茫的青春。其中,對于青春的刻意美化占據了作品的絕大多數,這些作品可以稱之為“青春偶像片”。但是,經過調查之后發現,當下的大學生對于青春的理解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更多的是由于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他們的青春常常是迷茫、憂傷、晦澀的。這些則是“青春片”所要表現的內容。無疑,相對于“青春偶像片”來說,“青春片”更具有指向現實的力量。所以,在對臺灣電影《藍色大門》進行解讀時,重要的不是看其中的愛情與喜劇元素,而是從電影中透露出來的青春期的無奈、迷茫與彷徨。不管是愛情、死亡也好,青春也罷,到最后都可以歸結為命運。在對命運這一主題進行解讀時,以電影《蝴蝶效應》為例,分析人在命運面前是否就如“西西弗斯神話”一樣,所有的抗爭都是徒勞無功。
《人民論壇》雜志曾就“自己掏錢進影院,哪些因素最影響您的選擇”這個問題作過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4%的受調查者選擇“明星大腕主演”,而“好的題材或故事情節”以占受調查者47%的比率占據首位。②由此可見,當下評判一部電影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故事的成功與否。針對學生故事創作力不足的現象,在大量的觀片經驗基礎上,筆者總結了當代電影中故事的幾個重要要素,分別為:性與喜劇、暴力與視覺、時尚與拼貼以及懸念與結構。性與喜劇部分以影片《歐洲性旅行》為例,指出性喜劇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其合乎主流的價值判斷標準;暴力與視覺部分以影片《座頭市》為例,分析了“暴力美學”的不同類型以及暴力在電影故事中的結構力量;時尚與拼貼則通過對《穿普拉達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職記》兩部影片的對比,指出在電影中時尚是故事的一個賣點,但試圖純粹用時尚來吸引觀眾是遠遠不夠的,更能打動人心的是在時尚背后所存在的價值判斷;在懸念與結構部分,以《羅拉快跑》為例,結合布雷蒙的《敘事可能之邏輯》,尋找在電影中存在的基本敘事邏輯和結構,分析由于電影對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處理而帶來的不同意義。通過對電影故事元素的分析與總結,旨在向學生表明,對于電影的故事來說,新奇性并不是第一要素,關鍵在于能夠通過故事的講述,滿足觀眾對于人生模式捕捉的深層需要。
故事對于當下的電影來說無疑是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電影在講述故事時自有其獨特性,即用視聽語言的形式將故事講述出來。在電影中,畫面語言是重要的表述方式,它不同于文字表述的抽象性,畫面語言具有強烈的具象性。因此,在最后一個板塊“如何用鏡頭講故事”中,主要以影片《暖》和《尋槍》為例,從“色彩與光線”和“環境與景別”兩部分分析畫面語言在電影進行故事表述的時候所起的作用。
以上四個板塊從辨析電影的本性開始,逐漸深入電影的主題、故事以及故事的表達方式。四個板塊呈現出前后聯系、縱深發展的模式。在分析電影作品時,不同于傳統的文本分析方法,著重分析電影作品故事的元素及結構模式,形成以電影的“故事”為核心的授課方式。
授課形式:知識傳授與交流對話
《電影作品解讀》課程的授課采用知識傳授與交流對話的形式。一方面通過電影作品的解讀,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傳授;另一方面,則以課堂討論和作業的形式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話。
傳統的《電影作品解讀》課程的以具體作品解讀為主要手段的授課方式優勢在于能夠對作品進行細致入微的解析,缺憾在于系統性不強。為了能在對電影作品解讀的同時照顧到知識傳授的系統性,本課程采取了由面及點式的授課方式和從電影作品本身出發總結規律的方法。
在對上述的每個板塊的具體內容進行講解時先從一般入手,講解電影在每部分所具有的共性。同時借助多媒體手段,構建良好的課堂效果。例如在講解電影的“青春”主題時,首先以席慕容的《青春》開篇,同時配合播放范瑋琪的歌曲《那些花兒》,在課堂開始時即將氣氛帶入對青春的追憶與懷念之中,詮釋青春對于生命來說意味這什么。進入正題之后,分析電影對于青春的兩種態度:美好的青春與迷茫的青春,同時以電影作品為例闡釋這兩種態度在電影中的表現。最后,分析青春在電影中的存在:青春與成長(以《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例)、青春與夢想(以《上車,走吧!》為例)、青春與愛情(以《山楂樹之戀》為例)和青春與彷徨(以《發條橙》為例)。通過這樣的講解,系統的詮釋青春這個主題在電影中的表現。最后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對《藍色大門》進行分析。在進行文本細讀的時候,注意規律性的總結。比如在分析《死神來了1》這部影片時,在影片的4分55秒處有一個轉場,利用了相似性轉場這種手法,轉場在電影中是一種基本的技巧,在學生的作品中也經常會用到,利用“相似性轉場”這一點,總結在電影中有哪些轉場的技巧,并且布置學生課后分析影片《入殮師》中的轉場技巧,通過這樣的聯系,為他們以后作品的創作積累經驗。
進行課堂教學時,如果是一味地知識灌輸,則會使學生陷入被動接受的境地。同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性質也使得灌輸式教育不是最佳的方式,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大多具有思維活躍、對問題敏感、表達自己的欲望較強等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筆者發現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是必要的,不僅僅能夠達到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效果,更可以實現理想的“教學相長”。
就如伯姆所說:“對話仿佛是一種流淌于人們之間的意義溪流,它使所有對話者都能夠參與和分享這一意義之溪,并因此能夠在群體中萌生出新的理解和共識。”③課堂的交流與對話主要采取兩種形式:課堂討論和作業點評。課堂討論時,針對某一問題,每個同學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學對他的看法可以進行補充或駁斥,在思辨中達到對問題的理解。比如在細讀《羅拉快跑》文本時,筆者曾經拋出一個問題:在這部電影中有三種故事的結局,你更傾向于哪一種結局。對此問題,辯論的焦點在于第三種結局的方式是否是最好的結局方式。經過辯論,大多數人達成了一致:即第三種結局方式并不是最完美的結局方式,但是它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因為它暗含了人類普遍共有的追求“大團圓”的心理。同時,針對這部影片筆者布置了課后作業:將這三個故事的順序重新進行排列,并說明理由。在進行作業點評時,并不是由教師自己點評構成“一言堂”,而是選取作業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讓學生就這幾個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故事并不僅僅意味著主題和人物,結構對于故事意義的傳達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追尋意義與培養人文關懷的課堂效果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培養的絕不僅僅是熟練的技術工人,而應該是具有人文關懷精神的廣播電視工作者。雖然當下是一個去崇高、去中心、消解意義的時代,但是作為準傳媒人,廣播電視編導的學生應該具備對社會歷史敏銳的洞察力、對社會現象敏感的傳媒直覺、對人的生存狀態強烈的人文關懷等素質。唯有如此,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的學生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傳媒人,而不是淪為技術主義的“奴隸”。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第一學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電影作品解讀》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試圖通過對電影的“故事”的解讀,追尋電影中存在的意義探尋與人文關懷。而本課程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絕不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終點,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接下來的一系列專業課程中,意義的追尋與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將是一以貫之的目標。
參考文獻
①尹鴻,《我國院校傳媒教育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今傳媒》,2005(7)
②周星,《不會講故事成為大片軟肋——從劇情成為觀眾首選說起》,《人民論壇》,2011(5)
③[英]伯姆:《論對話》,王松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