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工專業知識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
前 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高職教育迅猛發展,如今,高職教育已經占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高職院校各個專業都要圍繞這一人才培養核心開展工作,化工專業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的專業分支之一,更要突出實踐性,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一、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概述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化學、數學原理及有關專業基礎知識,對各種化學及其相關過程和化學加工工藝進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過程模擬和過程設計。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化工過程綜合與分析、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熱力學、反應工程、傳遞過程、分離工程等。高職院校的“職業”特性決定了高職院校化工專業與企業必須緊密相連,使學生實現從學校到職場的跨越式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教學要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培養具有從事化工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化工裝置的設計與放大,化工生產過程的控制與管理能力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二、化工生產企業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人才的需求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要求與現代化工生產企業的人才需求相結合,這就需要了解化工生產企業對化工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化工生產企業人才的現狀
目前,我國石化行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在職人員的總體素質與整個行業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現代高新科技的發展,石化工業設備的更新換代對現有職工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現有在崗職工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尚未更新,企業也缺乏對在崗職工的專業培訓,造成人才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
(二)化工生產企業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人才的要求
根據化工生產企業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人才的要求,現階段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應培養牢固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及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化工生產技術的基本原理、專業技能和研究方法的人才。化工生產企業要求具有從事化工生產的控制與管理、化工產品和過程的研究開發、化工產品的銷售與管理,具有化工崗位群的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化工生產第一線從事技術應用、技術管理、技術服務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化工生產企業需要的是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尤其是對于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與組織能力的要求比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必需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實干、創新、創業精神。
三、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施對策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這一專業課程的開設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實際意義。為了更好的實現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就要多渠道實施仿真培訓,增加動手操練的機會。
(一)增加化學實驗,增強實踐教學內容
要想增加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就要從改進教學內容方面入手。化工熱力學、傳遞過程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化學工藝學、化工設計六門課程構成了化學工程與工藝核心專業課的主體。就高職院校化工專業而言,化學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化學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如在分析化學實驗中,我們可安排①常見陰離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②常見陽離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③黃河水質分析及評價等綜合性實驗,通過增加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的訓練, 加強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和對實驗操縱的能力。
(二)仿真實訓
仿真實訓是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常用的教學方式。所謂化工專業仿真培訓,主要是指化工專業教師利用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向學生模擬和講授化工專業的各個流程和具體操作程序等等,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復雜的化工知識。
比如,“化工原理及工藝”這一仿真軟件,就可以在虛擬環境下,模擬化工原理及工藝仿真操作。在計算機上逼真的模仿化工原理及工藝過程完整的工藝流程,如完成合成氨、尿素、甲醇合成、甲醇精制、二甲醚、化工單元操作、儀分仿真、聚丙烯生產、聚氯乙烯和生產仿真等等,甚至可以進行人機交互式學習。為了增加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實踐性,還可以是使學生在計算機上模擬化工廠生產控制情景,讓學生模擬工業過程環境,對各個開關、閥門、調節器進行模擬操作,對各個工藝參數進行控制和調節,并進行開、停車對各種事故狀態進行處理等各種仿真操作,同時具有成績評價功能,使學生可以得到非常逼真的操作環境,對實際生產過程有更深的認識,增強實戰性。
(三)分崗實習,加強實踐教學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在校實習僅僅是參觀化工企業,而短暫的觀摩難以真正理解化工企業的流程。為此,應分崗實習,使學生深入到工廠深入學習。可以將學生按照生產工藝崗位分成若干組,在學生完成安全教育及考核后分崗到位,然后定期輪崗循環學習,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對整個工藝流程進行學習。在分崗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按實習崗位記錄生產方法和工藝流程、單元操作設備工作原理、各崗位操作規程、工藝參數等相關的生產實踐知識及心得體會。
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在下班后對筆記進行整理,積極討論,以此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和團隊精神。大多數同學都因現場實踐能加強對工藝及設備的感性認識,使他們對理論知識理解更深刻,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積極性較高,實習效果較明顯。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迫切,掌握一定技能水平的人才尤其受各企業的歡迎,市場經濟體制的開放性與自主性的特點,也加大了對技能型人才的渴望。因此,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羅言.探討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06).
關鍵詞:高職院校;化工;實驗能力;培養;模式
1 引言
當今社會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要求就是扎實的技術功底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院校必須堅持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日常教學的主要目標。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當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在教學實踐方面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制約著化工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所以,在認識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探索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才能實現既定的培養目標,進而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進步和發展。
2 我國當前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2.1教育理念因循守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化工專業往往以“課程為中心”,教學內容缺乏層次性、豐富性以及靈活性。同時,學校往往忽視了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導致教師素質層次不齊,在一定程度是行制約了教學效果。
2.2教學方法枯燥單一,難以適應未來市場的需求
當前的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用傳統而單一的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講解而疏于指導實踐。枯燥而單一的教學方法,阻礙了師生之間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導致培養的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以適應未來市場的需求。
2.3教學內容陳舊過時,難以銜接學習與實際工作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教學實踐中,雖然正逐步的引入新設備、新方法,但大多數的實踐教學中仍使用早期成熟的工藝及技術或將淘汰的技術。導致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一段時間學習和適應,無法很好的銜接,阻礙了學生在工作中更好的發展。
2.4輕視實習環節,制約了學生職業能力了的提升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學生在完成課程教學后,在參加實踐活動中流于形式,部分高職院校由于教師隊伍不健全、實踐課程設置不科學或者對實習環節重視不夠,而導致化工專業學生的實習時間短、缺乏系統性、流于形式,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畢業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3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實驗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
3.1在化工專業日常教學中堅持以職業行為為導向
高職院校化工專業應當緊密結合專業自身的特點,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努力踐行職業行為導向教學法。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堅持因人制宜、因材實踐,運用崗位模擬、角色轉換、案例分析、教學互動等教學方法,鍛煉的學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3.2逐步強化高職院校化工專業課程的實訓環節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在日常辦學過程中,必須不斷研究和探索學校與企事業等用人單位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化工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專業實訓,逐步強化教學過程實訓環節。通過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動手操作,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3.3高度重視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高職教育實踐可知,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實踐環節應當從化工專業教學的實際出發,對照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功底配備相應的實習崗位,同時完善學校和實習單位在學生實踐環節的服務和管理職能,幫助學生鍛煉和培養一定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團隊精神以及競爭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4開放實訓室,培養學生開發創新能力
開放化工類實訓室,低年級的學生基本技能可以得到明顯提升,高年級學生可以進行開放實驗或設計型實驗,甚至可以從事真實研究工作,給學生提供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領悟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 結語 當前高職化工類專業教學實踐存在著教育理念保守陳舊、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實習環節流于形式等一系列的問題與不足。要想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不斷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吳洪特,甘光奉,胡達,李勝超,吳亞平,獨立學院化工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4):4-5
關鍵詞:高等教育;化學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3-0099-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等學校數量也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模式轉變。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和競爭壓力的增大,特別是以化學工程為代表的工科專業,更是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作為多種學科交叉的,應用型、發展型學科,化學工程與數、理、化等基礎自然學科聯系緊密,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為使我國化學工業得到更迅速的發展,必須努力提高我們高校化工類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優秀的專業化工人才。
一、高校化工專業現狀
20世紀前葉,一批重大化學工藝出現使得化學工程這個學科在學術界嶄露頭角,而煤和石油迅速發展也要求有透徹的理論指導與專業知識,因此作為化學工程的一級學科應運而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化工學科逐漸走向成熟,目前國內各大地方院校中,絕大部分開設了化工工程專業及其類似專業,為我國化學工業培養了大批人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這也成為我們亟待改革教學模式的原因。
(一)化學工程與高新技術學科交叉發展
化學工程涉及面廣,且涉及品種多、數量大,不僅關系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載體”和“橋梁”。而化工在學科上與材料、能源、化學等學科聯系越來越緊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養上也應該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培養專業化、多樣性復合人才。
目前,我國高校專業教育仍然停留在過去傳統教學方式,與高新技術發展的現實有所脫節,學科交叉引起專業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在僅僅強調本專業知識的把握,更應著眼于未來,打造化工與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交叉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多層次、復合型人才。
(二)人才就業觀念和培養模式改革
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員轉變教學模式,從化學教育深層理念創新入手,擴大學科內涵,改變教學設置和教學方法,開展以理論教學作為基礎,以實踐訓練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學科教學質量。
就目前情況來看,“平臺加方向”實為不錯的選擇。近年來,我們以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學模式與實踐等教學項目為依托,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學科專業,壓縮冷門內容,采取專業互補的形式,拓寬專業發展方向,盡可能增加知識含量。此外,化學工程專業應緊密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通過建立不同種類的培訓基地,在打好基礎理論知識前提之外,盡可能增加實際操作的經驗,以便畢業后很快適應工作環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學生創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競爭是一切競爭的核心。教學模式的落后直接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承擔新領域開發和高新技術研發的重任。高校教學仍然遵循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授課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化學工業的熱情,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這也是目前高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針對上述情況,未來高校必須在人才培養以及課程教學方面有所改變,適應當今社會對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具體說來,可從基礎專業知識和課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質專業人才。
二、高校化工類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改革探討
(一)適應社會發展,拓展專業外延和內涵
1.重視新興專業,與社會接軌。近年來,高新科技發展突飛猛進,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各種新科技層出不窮,特別是生物化工與新能源等發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與生產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高等教育院校應該抓住當前發展契機,重視新興產業的出現和發展,努力調整專業課程,與社會發展接軌。特別是生物制藥、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作為人類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重視,這些都是當前化學工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要領域。高校教育應及時了解行業最深動態,調整教學方案,以適應當前化工行業發展的現狀。
2.把握發展趨勢,發掘專業內涵。化學工程最早包括“化學工程”、“化工自動化”等幾個板塊,但就目前的形式看,僅僅圍繞這幾個傳統板塊展開教學已不能滿足現在的產業發展現狀,應在原有基礎上發掘專業內涵,確保傳統人才培養緊跟學科發展趨勢,不斷充實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另外,根據信息技術在化工領域應用的愈加廣泛的特點,一方面將其納入傳統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與信息學院、生物學院等展開合作,探索和實踐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使化學工程煥發新的生機。
(二)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美、英、德等西方發達主義國家早就將“通識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澳大利亞也明確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輸送符合國家和全球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有知識、技能和適應能力的優秀人才。我國緊跟世界發展步伐,也將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未來一段時間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領域來把握。尤其當前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導致對于人才需求的變化速度非常快,畢業生也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因此,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重點。
1.變革課程體系,注重課程質量。本著務實專業基礎,注重能力培養的原則,高等院校,特別是石油高校應認真梳理與優化傳統化工課程,同時根據現代化工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打造適應化工人才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這不僅要求高校對傳統課程進行整合,更要抓住重點,利用化工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點,拓展化工專業課程,與其他課程相互支撐,形成一個有機整理,以滿足新形式下的化學工程技術發展要求。
努力提高課程質量也是當下高校發展需著重考慮的重要方面,如何將枯燥的原理課程講得精彩、生動,培養學生對于化工產業的熱愛并激發學生投身化工實業的熱情,這是衡量課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根據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在化工專業畢業生對高校教學效果等評價中,與世界總平均值相比,中國化工教育只有教師優秀與敬業精神一項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師激勵作用、就業所需課程深度、授業滿意度以及課程組織優劣等其他四項評選,中國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國學生學習化工專業愉悅程度僅僅為67%,這一成績遠遠低于美國、澳大利亞以及英國等同類學生,這一調查結果也給我們化工教育從業人員敲響了警鐘。
2.加強創新實踐教學環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資源和外部條件,從實驗教學和實習教學兩方面加強學生實踐能力。高校可利用現有實驗室,開設大量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等實驗項目,將創新能力培養融入實驗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創新,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實習教學作為化工專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也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過于單一、落后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就業環境,必須積極的組織實習教學,建立高效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通過人才輸送等渠道加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在實習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構建優良育人環境。在我國高校教育領域,過去往往過分強調“教書”,而忽略了“育人”;過分強調“教學”,而忽略了“教育”。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高校畢業生很多時候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所學專業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缺乏應有的動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學知識與社會脫節,最終不得不背棄自己所學專業。西方教育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而中國目前這種情況則相當突出。我們如何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將可遷移性技能培養作為基礎知識領域外的重要環節,努力培養學生可遷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
除了這些基礎知識的培養外,更應該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學生可通過良好的素質進行自覺地學習與提升,很快適應未來的就業崗位與就業環境,這是高校未來人才的培養方向。在高校課程設置過程中,以專業知識為主線,以可遷移性技能培養為輔線,增加學生團隊合作的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成為社會與企業放心人才。
三、結語
我國高等教育正面臨來自知識經濟與新科技革命的沖擊和挑戰,科技與人文及其他學科的交融、滲透,使得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特別是對高校化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油院校為代表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須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遵循原有學科基礎上,依托國內外化工產業發展大背景,結合本校本專業的特色以及社會需求,勇于探索,勇于實踐,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取得先機,提高畢業生整體素質,從而保證高校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關鍵詞】化工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特色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224-01
1.現狀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一個老牌的專業,長久以來為行業輸送著新鮮血液,促進著經濟的長足進步。但是近年來,由于高校的擴招,掛靠化工專業的熱門方向此起彼伏誕生,專業師資的整體能力跟不上等等原因,使專業人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有所下降,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專業人才的需要異常迫切。高校要抓住機遇,善于利用地方資源,促進專業辦學特色, 提升人才綜合能力, 提振專業的就業水平與競爭力。因此高校培養既有專業理論能力,又有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尤為重要。
因此,新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尤顯突出。我校于2010年著手修改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計劃,新培養方案于2011屆開始實施。
2.新培養方案的特點
2.1 培養目標明確,突出專業特點,體現專業應用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和知識,能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工藝、工業催化、能源、醫藥和環保等部門從事生產、服務、研發以及設計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執行寬專業,厚基礎的教學指導方針,在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掌握化工領域工藝設計與設備設計、模擬優化方法、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基本能力。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階段,通過專業實習等途徑,緊密聯系石油化工、煤化工的生產實際,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及創新的初步能力”。
我校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有兩個方向,即石油化工方向和煤化工方向。我校地處遼寧化工城,素有“煤都”之稱,既有石油化工的研發和生產優勢,又有煤化工的產業與科研依托,發揮優勢,凝練特色,致力于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創新,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強大的優勢。
2.2注重培養規格,強化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首先,強調德、體。“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素養”。
其次,強調外語和計算機能力。外語和計算機屬于工具型能力,會廣泛應用于將來的工作和學習。
重點強調專業能力。獲得專業基本知識,具備在專業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專業領域內工藝與設備的基本設計能力;了解專業學科前沿,了解新裝置、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動態;具有對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理解、運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
再次,強調了學生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3優化課程體系,體現厚基礎、寬專業的培養特色,拓寬專業口徑,淡化專業意識,加強基礎教學,培養通才,增強人才的適應能力,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首先,新培養方案提高了原來要求的規定修滿教學學分,其中適當增加了實踐教學學分。
學校前兩年實施通識教育,不分專業,基礎教育課程一致性,后兩年體現專業特色,突出學科優勢。
其次,在專業基礎課設置上,強化了四大化學的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同時整合了兩個培養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實驗》、《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工設計》、《專業外語》、《儀器分析與實驗》、《電工學》等課程的一致性,體現了厚專業基礎,寬專業口徑的特點,增強了人才強大的理論基礎。
在專業必修課設置上,既要突出兩個方向的特色專業,又要體現我們學校的辦學特點,揚己之長,使培養的人才具有特色,滿足化工不同行業的需要。因此,我們將兩個專業方向的部分特色課程交叉選修。如:石油加工方向選修《煤化工基礎》、《潔凈煤技術》,煤化工方向選修《石油化學》、《石油加工基礎》,使所有的學生,既懂得了本專業的知識,也跨入了另一個相鄰領域,擴展了知識面,也強化了就業優勢。
2.4重視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鍛煉和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實踐能力,最終成為具備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化工人才
新培養方案中,在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傳統實習之外,引入了仿真教學,綜合實驗和綜合能力素質訓練,強化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我們學校先后與地方6個化工企業及科研院所簽訂了實習協議,每年都有學生去進行不同類型的實習,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到企業委托實踐,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培養。
在課設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大膽創新,允許學生參與教師或者企業的科研課題,發散思維,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杯”、“創新實踐”、“科技小論文大賽”“資格認證”、各種論文和實驗等大賽、以及參與各種培訓及調查報告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在仿真教學環節,學校引入了化工仿真實訓軟件,提供計算機房,使學生足不出戶,在計算機上就可以模擬實際化工工藝路線與實際化工裝置,自己動手操作,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處理問題相結合,既鞏固了專業知識,也應用了專業知識,同時提升了動腦和動手能力。
在專業實驗環節,既體現兩個專業方向的共性,也強化了專業方向的特色。比如;石油化工方向學生開設化學工藝學專業實驗與石油加工專業實驗,而煤化工方向學生開設煤化工專業實驗的同時,也進行石油加工實驗,這樣既淡化了專業方向性,強化了大化工的概念,也使學生在就業中更具備了競爭力。
3.新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
新培養方案從2011屆開始實施至今,效果明顯。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學生對學習的課程感興趣程度增強,理論課學分普遍提高,受學業警示率明顯下降。
學生在假期的實踐機會增多,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了其就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安全生產;關系
中圖分類號:TQ0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6-0038-01
化工企業的正常運作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化工產品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化工企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開始不斷擴大,同時,化工生產的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化工生產技術始終貫穿于化工生產的各個環節,應積極探究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的關系,分析問題并找出措施,保證化工生產的安全性。
1 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的關系
1.1 生產技術管理貫穿于整個化工安全生產
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貫穿于整個化工安全生產之中,為了保證化工生產的安全性,通常要使用多種生產技術和管理方式。
生產技術是化工生產的基礎,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能夠保證化工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安全性,使化工企業得以正常運行,因此,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
1.2 生產技術管理能夠消除安全隱患
化工企業想要做到安全生產,科學合理的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是必要的前提,有效的技術管理能夠消除化工生產中的安全隱患。化工生產中,很多原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再加上高溫、高壓設備的使用,給化工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不進行科學的生產技術管理,就會很容易使小的隱患發展成大的危險事故,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是消除安全隱患的有效途徑。
2 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中的問題
2.1 安全管理制度未能完全落實
化工原料中存在很多具有危險性的物質,因此在化工生產中,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安全制度進行生產操作。一些化工企業在制定生產規范流程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完全落實的情況,導致很多違章操作出現。例如,一些不相P人員進入到生產區域,會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疏于防護,極易出現安全事故。并且會有一些沒有證件的人員直接進行高空作業,由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非常容易發生事故。一些企業沒有負責人也沒有獎懲措施,使得規章成為擺設,實際執行過程中沒有約束力。
2.2 生產技術與設備達標率不高
現階段很多化工企業的生產技術與設備達標率不高,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突發事件,對員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例如,一些化工原料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在生產過程中,會對設備進行腐蝕,因此,需要加強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引進高質量設備,并注意后期維護。
2.3 操作人員素質較低
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對安全生產有著直接影響,在化工生產事故的發生中,有極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很多化工企業并不重視對員工專業技術的培訓,實踐訓練和操作指導也非常少,因此員工很難及時發現技術和設備上的問題,甚至在設備出現問題時,隨意拆卸,引起嚴重的安全事故。
3 加強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措施
3.1 提高安全意識
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利用宣傳欄以及海報等形式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并根據本企業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制度,切實落實相關規章制度,并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配備不同的資料和考核標準。在教育過程中運用真實的案例對員工進行教育,引起員工情感上的共鳴,有效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3.2 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落實安全管理制度要響應國家號召,建立完善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化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全面地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強化管理制度。切實將管理制度落實下去,對違規操作的人員要給予一定的處罰,并進行安全知識的再次教育,使員工充分認識到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保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會出現同類錯誤。
3.3 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在全面精確的制度和規范也不能完全契合現實情況。在實際生產中,具體的操作都需要員工來執行,因此,員工的專業水平和操作規范性是影響安全生產的直接因素。化工企業需要加強對員工專業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專業知識教育,并送優秀員工外出學習,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生產技能在生產技術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員工要將知識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夠保證生產技能的正確性和熟練度。因此,化工企業要多為員工提供實踐訓練,使員工通過系統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4 完善設備檢修工作
化工企業需要在選擇生產設備時,按照本企業使用化工原料的腐蝕性等特點進行相應的設備選取,引進高質量設備,并對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和檢修,保證員工操作設備的規范性,減少設備的損耗率,從而降低因設備損壞引起的安全事故。
3.5 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
(1) 化工企業事故隱患排查的范圍包括 :危及安全生產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險情 ;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工藝缺陷、設備缺陷等 ;建設、施工、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能量傷害 ;停工、生產、開工階段可能發生的泄漏、火災、爆炸、中毒 ;可能造成職業病、職業中毒的勞動環境和作業條件 ;以往生產活動遺留下來的潛在危害和影響。
(2) 化工企業應根據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建立綜合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及專項檢查等安全檢查表,并進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各項安全檢查。
(3) 應賦予安全生產檢查組如下職權 ①進入各部門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部門和人員了解情況。②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③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 ;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依法責令暫時停產或者停止使用。④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查封。⑤安全生產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的負責簽字 ;被檢查部門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企業安全部門報告。⑥凡檢查中發現的隱患都要做好臺帳記錄,責令其定人限期整改到位。
4 結語
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科學合理的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是化工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化工企業應深入分析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相應措施,保證化工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建國.化工安全生產與管理探討[J].經營管理,2015,2(2):126-127.
本文作者:王羅強童孟良張果龍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春風育萬物,潤物細無聲———高度重視案例教學和情境教學的巨大作用
20世紀初,哈佛大學首創了案例教學法(CTM)。從普遍意義上講,CTM的運用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動力,開發學生思維,改善學習質量和效果均有著積極的作用。化工計算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比較枯燥乏味的化工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過程與方法策劃不當,教學雙方的主體性均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效果不言自喻。“理論是灰色的,而實踐之樹常青”。通過案例的引入,開展研討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顯然能提高興趣和動機水平。例如,在化工基礎數據單元教學中,筆者引入某公司三水平四參數與產品品質、產量的關系模型案例,學生便迅速理解了工藝參數的重要性及其與產品質量、產量、消耗水平之間的關聯關系及原則性的操作步驟與方法,初步獲得了對化工裝置工藝控制的認知能力。在講授簡單過程物料衡算中,我們通過某公司出口產品BJQ業務決策案例的引入,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在企業模擬決策中的參與意識,活躍了講堂氣氛,開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此外,從教學過程來看,企業鮮活現實再現于課堂,企業生產經營中現實的策劃、規劃、設計、作業管理決策的再現,能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氛圍中,掌握發現問題、診斷問題成因、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方法技能,持之以恒,逐步養成創造思維和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習慣,這無疑在方法論上獲得了一種帕累托改進,最終由量變到質變,提高了分析、綜合能力和創造性,從根本上內化理論知識,鞏固學習效果。
籬笆三個樁,好漢三個幫———在教學組織上注重搞好配合,講究團隊合作
化工計算課程一般在畢業班級開設,必須處理好它與其他專業課程教學的時序關系,否則可能影響到幾門課程的學習效果。首先,要搞好化工計算課程教學與化工設計課程教學的有機配合。從課程設計邏輯上講,化工計算是化工設計的基礎。最好是化工計算課程比化工設計課程提前一個學期,但受高職學制限制往往做不到,必須依靠團隊合作。要么化工計算課程教學進程至少比化工設計教學進程提前三周以上,要么整合兩門課程的教學,由一名教師主講。當然,也可以考慮由兩門課程的主講老師進行合作教學,但這對專業課程的教學組織會提出較大的挑戰,需要摸索經驗。誠然,如果教師能做到多專多能,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其次,要搞好化工計算課程教學與化工仿真培訓的有機配合。化工計算課程的理論色彩比較濃厚,如果仿真教學過程能與化工計算課程有機配合,則完全可能解決仿真教學過程中的定量教學問題,實現兩門課程的相互促進,形成協同效應。再者,要處理好化工計算課程教學與畢業設計課程教學的關系。畢業設計是化工工藝類學生綜合檢驗和運用化工專業知識、技能的極好機會。畢業設計課程中一般要有比較精確的化工設計計算過程,擔任化工計算課程教學的教師有義務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相關環節,但這種指導方式通過一種怎樣的課程組織與協調機制來實現,需要改革,有待探索。
論文關鍵詞:高職;創業型化工人才;培養模式
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獲機會并由此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服務或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隨著社會發展、就業形勢變化和行業本身發展的需求,創業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將大學生培養成創業型人才成為社會、行業和高校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創業型化工人才是指具備強烈的創業意識、豐富的創業知識和全面的創業能力,并在化工行業領域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服務或實現其潛在價值的專業人才。由于高職教育的屬性和就業形勢的影響,高職學生與市場、實踐聯系更為緊密,在某種程度上較普通高校大學生而言更具備創業的動機、環境和條件,然而,鑒于化工行業具有環境差、污染大、危險隱患多等特征,相比其他行業,對創業型化工人才的專業知識、創業能力與創業素質的要求更高。
我國化工類高職院校長期注重高技能化工人才培養,對提高化工人才的高技能具有顯著作用,然而忽視了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及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型化工人才十分欠缺,難以適應目前社會變化、就業形勢的需要及行業本身發展對創業型化工人才的需求,因此,應該創新獨具特色的高職創業型化工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營造氛圍,創設條件,改革教學工作,創新實踐活動,產、學、研結合,做好指導與服務,培養社會所需的高職創業型化工人才。
整體采用“理論+實訓+理論+實踐”的模式高職創業型化工人才是具備各種能力與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既要熟練掌握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技術應用與開發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創業知識、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這類人才,應整體采用“理論+實訓+理論+實踐”的模式。首先,在學校進行創業理論知識的教學、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領域基本理論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其次,學校應加強化工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為學生實踐性的課程提供實訓條件,加強實踐,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再次,應在實踐中檢驗和總結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對化工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后,要讓學生在實際生產和經營中接受訓練,在實踐中穿插理論教學,寓教學于實際生產實踐之中,達到使學生學有所長、一專多能、畢業即能上崗工作,并完全具備創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心態的職業教育目標,同時增強勞動生產和安全生產意識,增加創業體驗與技能,增強創業素質,豐富創業知識,提升創業能力。
探索創業教學新模式,開設系統而專業的創業教育課程,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方法,激發創業意識,豐富創業知識,增強創業技能,培養創業精神應在學校單獨開設系統而專業的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要依據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因勢利導。創業教育課程的師資、教材和課時等都要有嚴格的要求和保證,體現化工行業創業的特色。這些課程應包括創業相關基礎知識,使學生全面掌握專業技術、法律法規、新興企業融資、商業計劃書、創業領導藝術、創業管理運作、技術競爭優勢、管理策略、創業形勢、創業環境、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基本知識,豐富學生的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技能,激發創新意識;課程還要具備實踐性較強的案例,介紹國內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成功創業的經驗,拓寬高職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課程整體要體現化工行業創業的特殊性和各行業創業的共性,使學生掌握創業的一般知識和化工行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技能。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體驗教學、情境教學、項目教學等,注重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業精神,為高職生成功創業奠定基礎。
開拓創業實踐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培養創業能力與素質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途徑:
1.深入實踐,實地考察,市場打工。化工學科的顯著特征是具有很強的工程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實踐是培養高職創業型化工人才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組織學生深入化工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一線,通過實習、實訓、實地考察、市場打工等方式促使學生全面了解化工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與流程,引導學生將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檢驗和總結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建立學校、生產基地與市場的緊密聯系。創業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積累創業經驗,激發創新創業意識,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和勞動意識,熟悉社會環境,學會與人交往,增加創業體驗,增強創業素質。
2.模擬創業。學校可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創業活動,在模擬創業活動中,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如創業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生產、管理、財務方面的基本知識。學生置身于一種接近真實的創業環境,需要面臨盈利水平、技術創新和經營管理的挑戰,需要做出決策,通過模擬創業,學生邊學邊干,以用促學,學以致用,可以獲得較為豐富的創業經驗與體驗,學生的創業知識會逐步得到豐富,創業能力會大大提升。
3.實際創業。學校要通過建立校內外創業基地,組織學生實際創業,并保證學生創業活動的時間、場地、設施和資金,如可組織學生開辦“工廠”或“公司”,幾人為一組,學生可選擇不同的經營項目,如化妝品買賣、網上拍賣化工產品、清潔品買賣或者服務、化工小商品出售等,無論何種項目,任何一項活動的運作程序都要符合企業法律和經營管理行為,從策劃到實現,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可以鍛煉組織、協作、資源利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從中積累直接經驗,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體驗創業艱辛,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創業的熱情,提高創業素質和自主創業的能力。
4.技能競賽或各種創業大賽。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化工技能大賽、創業大賽、電子商務大賽、營銷策劃大賽、廣告創意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等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正確面對困難與挫折,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創業心態,強化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激發創新意識,增強創業素質。
創新指導與服務模式,正確引導高職生的創業行為可聘請一批熟悉化工類企業管理和市場運作的企業家、成功的化工類創業人士和精通化工專業知識的行業及專家學者,組成創業導師團隊,這些導師既要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又要具備扎實的創業理論知識和化工專業知識。高校實施創業導師行動計劃,可通過課堂、演說、講座、專題研究、論壇等方式向大學生實施全覆蓋的創業教育與指導,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進行創業培訓,解決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如專業技術、項目選擇、資金籌備、項目選址、人才招聘、市場開發、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各種疑難問題,并分享創業人士的創業經驗,使大學生從創業典型中得到啟示和創業靈感。高職院校可成立專業的創業服務部門,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創業服務工作:(1)收集學生創業需求信息,捕捉創業意向和項目。(2)編制涵蓋法律法規、優惠政策、市場供求、注冊登記等內容的創業信息手冊,為學生創業提供政策指導和有效信息。(3)設立創業互助聯絡中心,引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聯合互助,在項目宣傳、信用管理、品牌創建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資金、人才和技術難題。(4)開通“創業援助熱線”,指派專人擔任創業聯系人,為創業者提供援助服務,如專業技術方面和工商職能范圍內的問題,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5)收集一些化工產品生產事故,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列出安全生產特別注意事項。
中職專業課是指中等專業學校根據當地人才培養標準,根據企業生產崗位的技能要求而開設的與企業生產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中職專業課的教學目標:一是掌握必要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二是掌握必需的專業技能,三是能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解決與本專業相關的生產問題。由于中職專業課程建設存在先天不足,如果中等專業學校繼續運用現有的教材體系而不進行教學手段的創新,那么要達成專業課的教學目標,其難度是相當大的;如果中職專業課教師能巧借企業資源開發“微課”,作為輔助學習資源,那么,相關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視頻課程資源[1]。對于中職專業課而言,微課具有“短”、“小”、“精”、“實”四大教學優勢:“短”是指用時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取材、設計、制作方便。“小”是指選題小,對于化工專業,可以是某個工藝,可以是某種設備,可以是某項操作,還可以是某種注意事項。“精”是指設計緊湊,以行業的真實案例和生產情境作為背景,按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認知特點組織知識,按企業生產實際操作,并結合學生的技能特點呈現生產技術,強化學生的實戰感受。“實”是指實用性強,展示的是企業真實的生產狀態。如《化工設備》課程,教師深入到企業的生產車間,只要通過小型DV,對處于生產中的化工容器、化工設備及主要零部件等進行錄制,再適當加工即可制成微課,供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用。
巧借企業資源開發“微課”,既能成就學生,使學生能輕松地獲取企業生產操作信息,讓學生在課前就能了解企業生產技術、生產設備和操作技能,從而學有所樂,學有所感,學有所得;又能成就教師,促進教師主動深入企業,獲取相關資源。微課可作為教師將企業生產操作技能引入課堂的平臺,如《化工設備》課程,通過微課,教師能將化工生產單元操作及控制原理,企業先進化工設備、先進儀器構造原理及其操作輕松引入課堂,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中職專業課開發微課的局限性
微課的制作一般由四個步驟完成,分別是知識萃取、教學設計、素材確定和制作合成。知識萃取是指將專業課程中與當地企業生產相關的專業核心技能提煉的過程。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知識萃取環節中萃取的知識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呈現方式的設想和計劃。素材確定,即確定用于說明教學內容的圖片和視頻。媒體合成,通過運用影視編輯工具,將拍攝、收集得到的圖片和視頻加工制成微型影片。中職專業課微課的制作,開發的主體是中等專業學校,開發的執行者是中等專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而資源的擁有者是企業,因此中職專業課開發微課具有比較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素材資源的局限性和教師制作技術的局限性。
(一)素材資源的局限性
縣域中等專業學校特點是一“大”二“窮”。所謂“大”,堪稱“職教航母”。隨著地方教育布局的調整,一個縣一般只剩1~2所中等專業學校,學校不僅規模大,而且專業全,凡是地方所需的專業都開設。所謂“窮”,就是沒有做強。就江蘇來說,100多所縣域中等專業學校只有2所學校的化工專業建成省級品牌和特色專業。即便如此,這兩所學校化工專業實驗實訓設備投入也非常有限:化工設備方向,只建成換熱器安裝與維護實訓室,根本沒有大型設備安裝與維護實訓室;工業分析與檢驗方向,也只是一些常規儀器實訓室,幾乎沒有精密儀器實訓室;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方向和化工儀表與自動化技術專業方向,由于設備投入等因素,基本上沒有實訓室。從已建成的實訓室的等級看,基本上屬于技能大賽使用級的,其先進性基本上達不到生產設備的要求。
中等專業學校開發專業課微課需借助企業的支持,最好是企業生產現場錄像。如“釜式反應器”微課,首先需要多角度呈現釜式反應器的外形,最好是錄制處于工作狀態的釜式反應器;然后呈現釜式反應器的構造,釜式反應器由殼體、攪拌裝置、換熱裝置、傳動裝置和密封裝置等部件構成:殼體需介紹筒體、封頭、手孔或人孔、視鏡、安全裝置及各種工藝接管口等;攪拌裝置需要介紹攪拌器,密封裝置、減速箱、攪拌電機、支架、擋板和導流筒等;換熱裝置需要介紹夾套式、蛇管式、列管式、外部循環式;傳動裝置需要介紹電機、減速器、聯軸節和攪拌軸;密封裝置需要介紹填料軸封和機械密等。所有部件需要單獨拍攝,最好選用未安裝的釜式反應器,所以僅拍攝釜式反應器,就需要至少兩家以上企業合作。
(二)制作技術的局限性
微課的呈現形式是視頻,開發微課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首先是腳本編寫,微課腳本必須以視覺造型性為基礎,綜合運用聲音和畫面元素,對素材進行提煉、加工,并處理成形象化的文字語言。微課腳本通常按邏輯順序安排結構,以內容的深入程度為順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反映作者對事物的認識逐漸由表面到本質的過程,如層層剝筍,不斷深化主題;其次是分鏡頭,將文字腳本的內容加工成一個個具體形象的、可供拍攝的畫面鏡頭。再次是攝像,微課素材的拍攝硬件要求不高,只要通過小型DV攝像即可。最后是編輯合成,將視頻、音頻、圖片、文字按一定的呈現形式進行加工,需要教師熟悉圖片編輯軟件(如Photoshop CS3),錄屏軟件(如屏幕錄像專家2012),視頻編輯軟件(如Corel VideoStudio 12),格式轉換軟件(如Format Factory)。這對中職專業課教師來說,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微課開發除了能提升專業課教師微課制作能力之外,最主要的是能夠促進專業課教師接觸企業,了解相關的生產技術、熟悉生產工藝,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最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同時,促進專業課教師學會利用現代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促進教師在專業化的道路上快速成長。
二、地方支柱產業企業資源的豐富性
中職專業課開發微課最大的問題是素材問題,這是中等專業學校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如能借助地方支柱產業資源,利用企業生產工藝及設備等資源,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一)企業物質資源的豐富性
微課素材對學生來說必須是“有用的東西”,也就是說,素材必須接地氣。地方支柱產業一般聚集于工業園區,相對集中,不僅擁有先進設備、先進儀器,而且還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操作技術,具有中職專業課程學習所需的一切資源。就《化工設備》課程而言,傳統教材共10章37節,100多個知識點。根據培養目標,該課程重點是設備構造,通過知識萃取最終確定了26個核心技能,涉及三方面,即化工容器、化工設備和化工設備的主要零部件。化工容器包括內壓容器、外壓容器和高壓容器等;化工設備包括換熱設備、塔設備、反應設備等典型設備;化工設備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法蘭連接、開孔與補強、人孔、支座、接管與安全附件等。大型化工廠,其設備、設施,無論是數量還是先進性都超過中等專業學校,適合作為微課素材。如某化工廠的塔設備,既有填料塔,又有板式塔,板式塔不僅有泡罩塔,還有篩板塔、浮閥塔、舌形塔等,這些在中等專業學校都不常見。
(二)企業技術資源的豐富性
中等專業學校的辦學宗旨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目標是為培養急需的懂工藝、有真才實學的中等專業技能人才。教學中要按照企業需求組織教學,使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下進行生產過程的評估、調優、控制、監測。為使學生未來“上崗即上手”,中職專業課開發的微課應體現地方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這些正是中等專業學校的軟肋,然而企業最不缺的就是這些。任何一家大型企業都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中等專業學校總能從地方企業找到與課程相關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由于專業課的專業性,且具有一定的難度,中職學生對學習專業課都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如何讓學生學起來為難而且感覺“特沒用”的專業課知識變成學生認為“有用的東西”,就是企業的生產工藝和操作技術,應通過微課,促進專業課教師從企業中了解這些寶貴的技術資源。
(三)企業人才資源的豐富性
企業需要的是具有職業素質、高復合型技能的員工,需要中等專業學校培養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這就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師大多數來自普通中小學或技術師范院校,最缺的就是實際生產操作經驗,尤其是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操作技術。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般都經過嚴格的專業技能培訓,又經過多年實際操作經驗的積累,不僅掌握了比較先進的所涉設備、儀器的操作技術,而且擁有所涉設備、儀器的操作經驗。欲使學生能夠達到職業資格證初、中級的考核要求,即所培養的學生會操作,能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需要中等專業學校從企業引進工程技術人才。企業一般都非常珍惜這些人才,有的不惜重金聘請。另外,由于企業文化的熏陶,這些人才不愿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等專業學校不太可能從企業挖到這些人才。因此,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利用與企業合作開發微課的機會,將這些工程技術人才的操作經驗制成微課,供學生上課時使用,發揮這些人才在學生專業培養中的作用。
三、中職專業課巧借企業資源開發微課的前景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提出五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2]。縣域中等專業學校依據當地產業的性質和崗位需要開設專業,培養目標是企業生產操作工,因此絕大多數中職畢業生第一選擇是到當地支柱產業的企業就業,企業對他們的最低要求是“上崗就能上手”,即要求畢業生既要熟悉當地企業先進生產設備和儀器的構造,又要掌握生產設備和儀器的控制原理及其操作,為彌補中等專業學校在這方面的不足,巧借地方企業資源開發專業課微課是最佳選擇,也是唯一選擇。中職專業課巧借企業資源開發微課,具有以下優勢:
(一)促進校企深度合作
基于技術保密和安全方面的考慮,企業一般不允許企外人員進入其生產區域,中等專業學校獲取微課素材必須進入企業生產區域,解決這一矛盾的前提是校企必須開展深度合作。當前,解決校企人才供需矛盾是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等專業學校和地方企業屬于兩個不同的封閉體系,需要地方政府在兩個基本獨立的封閉體系之間架起聯通的橋梁,中職專業課欲借用企業資源開發微課,地方政府可以此為抓手,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采用的策略:一是政府主導,在“強制”和“引導”中促進校企對接;二是利益拉動,在“互利”和“雙贏”中強化校企對接。[3]中職專業課欲借用企業資源開發微課,促進中等專業學校主動通過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臺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如化工企業,可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生產技術以及企業的優秀技能人才等,從而選擇優秀企業開展合作,借助企業優質設備、技術、人才資源,開發微課資源。在學校借用企業資源的同時促使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了解中等專業學校的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從而有選擇性地提供課程所需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生產技術以及企業的優秀技能人才,協助中等專業學校做好相關微課素材的拍攝工作。總之,中職專業課借用企業資源開發微課可促進校企開展深度合作。
(二)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中職專業課巧借企業資源開發微課,能夠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目標。微課開發成就了學校:讓企業的先進設備、先進儀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以及工程技術人員開始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解決了教學與生產脫節的問題,促進了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微課開發成長了企業。使企業有機會深入了解職業教育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全過程,發揮了企業先進設備、先進儀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中等技能人才的培養功能,真正實現了物盡其用。企業的設備、儀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方面的微課,不僅可以滿足學校教學需求,還可作為企業培訓資源,不僅能提高培訓質量,而且還能增強培訓效果。企業通過參與微課制作,密切了與中等專業學校的聯系,同時也獲得了其所培養的中等技能專業人才的優先錄用權。微課開發成功了學生。微課為中職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知識,拓展知識面,了解企業,激發職業情感,提升操作技能,從而方便學生選擇就業。
(三)促進專業課教師不斷成長
化工專業學生實訓直接面對化學藥品、化工企業,實習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化工實習更應該認清行業特點,挖掘安全隱患,找出對策,切實保障實習的安全進行。
一、中職學生化工實習安全隱患分析
1.化工行業存在安全生產需要的特殊性
化學工業生產是一種高危險性的行業,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較大的傷亡或財產損失。從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機械制造、基本建設、紡織和交通運輸等行業。
化工行業的高危險性特點表現在:化學試劑的易燃易爆性;許多工業原料產品的毒害性、腐蝕性強;生產工藝的連續性、復雜性,對工人的技術密集型要求高等。基于上述特點,如果我們對化工行業存在特殊的安全要求認識不足,在企業管理上存在疏漏松懈,將會導致重大事故發生,從而造成重大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2.中職學生思想行為存在不穩定性
中職學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礎相對較弱、自我認識錯誤、學習適應性不強、集群行為突出、急于獲得認可等一系列的心理潛在因素。這些現象給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學工作等各方面帶來了很大困難,對中職學校的發展,學生素質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為目前專業實習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增加了實習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
3.校內實習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
學校化學實驗室、校內化工實訓中心是中職學生校內實習的主要場所,是學生鍛煉技能、培養職業能力的主陣地,同時化學實驗也是危險性較大的工作,這些場所和實習活動過程恰恰是最容易產生安全隱患的地方。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為意識因素
很多中職學校專業教師少,課時任務重,無法配備專職的實驗室管理人員,有的即使配備了也因缺乏專業知識出現許多管理“盲區”“死角”,潛伏較大隱患。
防患于未然,控患于萌芽。但不少學校實訓前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許多學生實驗過程操作不規范,甚至違反操作流程,這極容易引發實驗事故,有些指導教師缺乏必要的救護知識,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便手足無措,不能使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或控制到最小。
(2)藥品安全因素
化學實驗中用到的試劑的性質千差萬別,對于不同的藥品試劑,使用處理不當極易引起火災、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所以化學試劑因素是造成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物質因素,也是影響實驗實習安全的主要因素。
有些中職學校由于經費投入有限,很多化學實驗室受條件限制,通風不良,加上存放藥品較多,存在很多的事故隱患。
(3)儀器設備使用安全因素
化學實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在運轉過程中一旦出現故障,或操作失誤,就容易引起著火、爆炸和融化等各種安全事故。比如:實習中常用的酒精燈,抽濾裝配,各種玻璃器皿,攪拌裝置等。一些貴重儀器的操作更要求學生操作精細、規范,否則會導致儀器的使用壽命縮短,精密性下降等一系列隱患。
4.化工專業校外實習安全隱患因素的多面性
(1)校外實訓基地工作環境因素
化工廠經常生產一些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害及腐蝕性較強的物質,使得化工生產的危險程度和危害后果最為嚴重,事故頻率高是其特定的環境造成的。另外,化工生產工藝復雜,部分工段工作環境惡劣,各個生產環節都可能帶來種種工作危險,這也為生產過程帶來了安全隱患。
(2)學生人為心理因素
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知識、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
相當部分頂崗實習的中職生,進入企業無法很好地完成由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主要表現在:①工作期望值高,不能面對具體工作環境;②缺乏吃苦精神;③心理反差大,工廠制度嚴格,加班加點,時間難熬,厭倦情緒油然而生,甚至出現抵觸情緒;④基本技能的缺乏,中職兩年學習,理論知識不扎實,進入一線,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復雜的工藝組織,導致工作緊張,往往不經意間造成事故的發生。
(3)學生教育管理因素
有些學校頂崗實習時,學生往往分配到企業的不同工段或者分散到不同的企業,這就給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的分配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另外,實習指導老師可能對學生的情況無法如班主任一樣熟悉,同樣增大了實習學生安全教育管理上的難度。
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的管理制度往往針對的是企業員工,具有很強的剛性,面對“準員工”――實習學生的管理制度和經驗仍有欠缺。企業的培訓主要偏向于技術指導,很少能夠走進學生的思想意識,學校與企業互相缺乏溝通,對學生的要求與學生的目標有時很難達到一致,造成教育管理效果較差。
二、控制中職學生化工實習安全隱患的對策
1.構建校內實習安全的防控體系
(1)建立完善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化學實驗室專人負責制,根據條件定期對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教師學生使用實驗室須建立提前申請登記制度,有效避免實驗室使用過程中責任不清。
(2)進行嚴格的安全技能操作崗前教育
學生進入實驗室前,對其進行嚴格的安全知識教育,使之掌握相應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增加安全責任心,學會避險操作,養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習慣。
化學實驗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訓練項目,進入實驗室前,應加強對學生進行各種儀器和器皿的使用技能的訓練,全面提高其從事化學實驗的理論和技能水平,使之樹立“安全操作、從嚴遵守”的思想,減少事故的發生。
(3)加大教師應急處理能力的培養和應急處理預案制的實施
安全實習,教師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除了應有扎實的理論,更要有較強應急事故處理能力,這一點,目前相對不足。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希望社會能夠提供更多的化工實習安全培訓機會,另一方面,需充分挖掘教師自身的潛力,多加強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學習,提高教師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認真制定好學校實驗室安全防范事故應急預案。如:成立應急處理小組,明確分工,定期督查各部門工作;實驗員應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對實驗室藥品、儀器,平時嚴格按規定存放;正確的事故處理救援工作的培訓工作等。
(4)增加實習室安全防護設備的硬件投入
必要的實驗室安全保障設施是要不惜代價的。學校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必須明確實驗室必要的安全設施保障的設計,如實驗室通風設備、滅火器的定期更換、防毒面具的置備、藥品的分類保存、化學廢液儲存處理等。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打造綠色平安校園,為教學實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2.構筑校外實習安全的防洪大壩
(1)健全機構,明確職責,加強學生校外實習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人員,組成學生校外實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中職學生的校外實習工作。學生校外實習工作領導小組,要進行校企領導層面溝通,達成共識,明確校企雙方職責,促進雙贏。在其工作職責中應明確規定雙方安全教育的職責及應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時,應進一步明確短期和長期校外實習中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的主次關系,相互配合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針對行業特點,嚴格做好安全培訓工作
化工行業的高危性,要求學生進入崗位前一定要做好細致的安全培訓工作。讓學生從進入崗位前就開始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安全意識的增強。安全培訓應由校企雙方共同承擔。
實習前,學校應先組織安全培訓,主要加強實習生的安全管理認識與安全意識,并指定安全負責人,同時做好安全實習服務的后勤工作。
上崗前,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嚴格做好廠級、車間、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避免流于形式。
第一步,廠級安全教育以樹立安全意識教育為主,結合本廠生產工藝特點,講解一般性的安全知識和國家安全生產法規。目的就是增強受訓人員的安全意識,養成職業安全習慣。
第二步,學生在達到廠級部門理論、實踐要求后下到車間,車間教育以安全知識教育為主,結合本車間特點和生產工藝、生產任務講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事項。其目的是增強受訓人員的安全責任心和使命感,對所在基層狀況有一個系統了解。
第三步,班組教育、崗位培訓以安全技能教育為主。其目的是學會事故應急反應和標準化操作的技能。
(3)企業、學校、家庭三合一,積極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中職生進入頂崗企業普遍存在年齡較小,由于受知識、技能、環境、經驗、閱歷的限制,大部分職校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特別是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更為薄弱。因此,應及時對職校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強化疏導,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第一,建議學校安排班主任、實習老師進行跟蹤管理,做到盡可能多地和學生學習、工作、生活在一起,根據實習生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輔導,尤其對特殊學生要重點關注。
第二,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以豐富多彩娛樂活動,增加實習團隊的凝聚力,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
第三,強化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教育,使其正確面對崗位,認真規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