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

        第1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一、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論述。

        1、總書記在*大報告中,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其中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明”。

        它是這樣表述的:“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2、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3、省委常委、市委潘逸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的區域經濟體系建設問題的有關表述。

        今年4月10日,他在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指出:贛州作為贛江、東江源頭,肩負著生態屏障的重要職責。我們要全力保護好青山綠水,打造區域性現代化生態文明城市,為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作出應有的貢獻。發展區域經濟,必須把環境保護作為前提條件,以生態文明為首要特征。

        4、市委常委、縣委廖明耕書記在“創新創業、科學發展、誠信守法、和諧平安”和打造“秀美、繁榮、創業、誠信、文明、和諧”新贛縣中較早對生態文明進行了闡述。

        二、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初淺理解。

        1、生態文明觀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的含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

        從廣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態。它以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作為行為準則,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文明形態表現在物質、精神、政治等各個領域,體現人類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的總和。

        從狹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現實文明形式之一,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

        生態文明觀的核心是從“人統治自然”過渡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環境問題進入政治結構、法律體系,成為社會的中心議題之一,在物質形態方面,創造了新的物質形式,改造傳統的物質生產領域,形成新的產業體系,如循環經濟、綠色產業;在精神領域,創造生態文化形式,包括環境教育、環境科技、環境倫理,提高環保意識。

        2、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生態文明與科學發展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托;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基本原則;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思想意識上要實現三大轉變:

        必須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轉變;

        必須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模式轉變;

        必須從把增長簡單地等同于發展的觀念、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

        三、就如何結合分管工作實際,策應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文明的區域經濟體系建設工作談幾點想法。

        建設生態文明的區域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構想,是落實黨的*大關于“建設生態文明”這一全新理念,積極策應省委、省政府“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立足我市地處贛江、東江源頭,肩負著生態屏障的重要職責,在通盤考慮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長遠利益的基礎上而提出的戰略構想。我認為,我縣在生態文明的區域經濟體系建設上具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優勢。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認為,生態文明的理念早就體現在了市委常委、縣委廖書記的縣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它的報告處處閃爍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睿智。

        廖書記在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在發展目標上打造“六個贛縣”,在發展理念上堅持“六個更加注重”,在發展重點上努力抓好“六大建設”。

        其中在建設“秀美贛縣”的奮斗目標和“更加注重經濟的科學發展”的發展理念上充分彰顯了生態建設的內容和要求:(1)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城鎮普遍推行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使贛縣成為最適宜人居住的地區之一;(3)廣大農村通過推進新農村建設,臟亂差面貌得到明顯改觀。

        在具體指標上提出: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8%,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飲用水質達標率達80%。

        同時,提出在經濟增長方式上要實現“三個轉變”,始終做到“四個堅決不搞”和“四個重點發展”,即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堅決不搞;對“一任政績、幾任包袱”,有害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形象工程堅決不搞;對高耗資源、造成重大浪費的堅決不搞;對“吃祖宗飯、斷子孫路”,急功近利的事堅決不搞。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能生產終端產品的科技型企業,重點發展自主創新的質量型企業,重點發展低能耗、低成本的節約型企業,重點發展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企業。

        這些理念和要求正是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不謀而合,相互一致的。

        下一步工作,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具體的實際工作去,使建設生態文明的各項理念和措施縱深推進。

        1、要貫穿到做好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城市建設與工業園建設、統籌中心集鎮建設與中心村建設、統籌圩鎮整治與村莊整治工作中。

        在統籌城鄉發展中,要緊緊圍繞“贛州市后花園”建設目標,著力優化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環境,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堅持好字優先,科學發展。

        當前,縣城建設要加快實施“道路、排污、供水、供電、亮化、綠化、庭院、人文、整治、文體”等十大重點工程,大手筆打造秀美、繁榮、創業、誠信、文明、和諧新贛縣,盡快融入中心城區。圩鎮建設,要加強“五整治、三建設”工作。

        2、要貫穿到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的各項農業農村工作中去。

        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堅持保護和開發相結合、節約與利用相結合、發展與治理相結合。在實踐中,要找準工作的切入點,謀求工作的載體。我覺得以下幾項工作值得借鑒思考。

        (1)深山區移民工作。

        舉一個例子,如即將召開的全市新農村建設調度會要參觀的江口樟木新村建設點。該點目前打造成了新農村建設與移民扶貧、圩鎮整治相結合的典范。

        原樟木新村地處深山區,不通路、不通電、不通電話。共有218戶人家,1116人,但家家戶戶有做蠟芯加工的手藝。例入移民整體搬遷工作后,為使“遷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返貧”,該項工作做到了與新農村建設、與圩鎮建設有機結合,在規劃上、在產業服務上、在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較好的機制和做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原樟木村因整體搬遷而閑置出來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實行集中流轉,耕地流轉給燈芯草種植大戶,山地和宅基地流轉給養殖大戶搞立體養殖。

        這一做法,給了我們一個大膽調整生態公益林的啟示。即,能否將邊遠山區的山地全部調整為生態公益林,實施生態保護。將交通相對便利、低丘緩坡的山地(大概60萬畝)實施開發,如發展加工橙、種植光皮樹等。

        (2)大力加強農村能源建設。

        大力發展沼氣,推進循環農業發展,大力發展“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在有條件的村莊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和以電代柴。同時,節能開源,結合改房,推進改灶。

        (3)加快林業產業發展。

        實施好生物質能源項目造林、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補助、贛南重點火險綜合治理等工程,加快現代林業建設步伐。

        (4)建設現代高效農業。

        要立足我縣地處贛州市郊優勢,積極跟進,按照綠色無公害的要求,實施農業標準化建設工程,大力建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第2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

        農業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在農業資源投入、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農業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體系,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農業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體系。它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農業經濟活動。農業循環經濟的核心內容就是生態農業,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循環經濟的3R理論在農業循環經濟的實踐中,主要形成了以下3種理論模式:一是以多產業復合的大農業發展模式。就是研究在同一土地管理單元立體種植,橫向延伸,建設農林牧副漁的一體化的模式。主要包括農林模式、農漁-農畜型模式、農林牧副漁各業兼而有之的綜合型模式。二是以生態農業的提升和整合為基礎的生態保護型發展模式,主要研究如何把現代化技術與傳統農業通過合理的投入,使農業生態系統維持在理想的狀態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質能量循環,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三是以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多級循環利用為目標的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型發展模式。該理論主要研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后再利用,實現集能源、環保、資源為一體的最典型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秸稈利用、“三沼”利用等。

        二、畢節試驗區農業循環經濟的模式

        (一)糧食作物循環經濟模式

        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模式該模式是根據不同農作物的各個生育期以及不同土壤情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使肥料有效成分被農作物吸收,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2008年全縣測土配方施肥60萬畝,其中水稻實施面積16萬畝,玉米實施面積23萬畝,油菜實施面積21萬畝。通過田間試驗示范及投肥調查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共減不合理施肥量971.59噸,節本增效2053.5萬元,肥料利用率比常規施肥的肥料利用率增加3%以上。同時,還提高了農村的施肥技術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協調了土壤養分,培肥了地力,保護了生態。

        2、生態旱育秧技術模式該模式的特點是采用旱育壯秧,達到增產、省種、省秧田、省農膜的效果。2008年全縣水稻生態旱育示范推廣項目實施面積1.48萬畝,項目實施新增總產量53.13萬公斤,新增產值168.59萬元,經濟效益顯著。項目降低了化肥農藥用量,提高了沼氣綜合利用效果,發揮了極好的生態效益;項目實施還提高了農民素質,增加了農技干部業務水平。

        (二)農村庭院生態農業模式

        近年來,金沙縣每年都以2萬口的速度發展沼氣能源建設,在沼氣能源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批以沼氣為紐帶,以“豬-沼-果(蔬)”、“豬-沼-糧”等為模式的農村庭院生態農業。這些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運用生態學物質循環原理,把蔬菜、林果種植、養殖、加工等與沼氣池、改廁、改廚有機配套,使整個過程實現有機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綜合效率。“戶建一口沼氣池,圈養2—3頭豬,種好2—3畝菜(果)”,利用農作物秸桿作豬飼料,產生的豬糞便進入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氣作為能源,沼液、沼渣作為農作物的肥料,產沼氣剩余的糞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從而形成了農戶的良性循環系統。

        (三)生態農業示范村模式

        生態農業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一種應用形式。如金沙縣巖孔鎮板橋村,通過沼氣建設項目,積極發展循環型立體生態農業,探索出了以“豬—沼—糧”、“豬—沼—果”、“豬—沼—魚”、“豬—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體生態循環經濟的路子,走上了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該村552戶,戶戶建有沼氣池,全部實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廣了“三沼”綜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產食用菌、養豬、養魚。經過試驗和推廣,葡萄等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2008年全村葡萄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000畝,平均每戶1.8畝,產量達150萬公斤,產值450萬元,僅此一項該村人均收入就超過2000元。板橋村還通過舉辦葡萄節等活動,發展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旅游業。近年來,板橋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5萬以上,旅游總收入在60萬元以上。生態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和旅游業之間產業鏈的延伸,為實現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業結合起來的觀光農業奠定了基礎。

        (四)區域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根據區域布局優化與分工優化的原則,以區域資源優勢為導向,以特色農產品和主導產業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聯結,通過建立健全區域生態整合機制與產業共生機制,實現區域社會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的動態均衡。如金沙縣以板橋村為中心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就是重點探索壩區型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該示范園區包括西洛鄉金槐村、中心村、巖孔鎮光明村、板橋村、大水植物園、綠健牧業公司、惠馨果業公司、冠香坊調味品公司、金沙縣大水酒廠等。通過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整合項目、資金、資源等,在生產布局上注意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引導人、財、物等要素向該區域聚集,著力構建以支柱產業為支撐,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特色經濟體系。示范園區匯聚了板橋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綠星牌畜產品、冠香坊調味品等品牌,形成了雙低油菜、優質米、特色蔬菜等兩高一優農業,推廣了水稻寬窄行兩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單株定向、烤煙麥肥分帶輪作,形成規模釀酒、批量生產調味品、無公害生產蔬菜和有機養殖畜產品和機械化作業等現代農業技術。

        三、畢節試驗區農業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構建

        (一)生態種植業

        金沙縣是全省優質玉米、優質水稻、雙低優質油菜生產基地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處于全區、全省前列。在農業循環經濟方面應繼續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普及推廣實施優質水稻、雙低優質油菜、優質辣椒農業標準化生產。以及正在示范研究發展實施脫毒馬鈴薯、玉米、蔬菜、茶葉、高梁農業標準化生產。二是重點研究推廣優質高產、高效的作物新品種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配套技術,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技術;減少資源消耗的節地、節水、節肥、節能、節本農業生產技術。三是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快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引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農藥利用效率,通過種植綠肥、秸桿還田,努力培育耕地的持續產出能力。

        (二)龍頭企業

        1、基地建設。一是優質種豬生產基地,以綠健公司養殖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二元母豬生產基地、三元仔豬生產小區,向全縣提供優質外三元仔豬。以二元母豬生產基地為依托,建設優質肉豬生產基地。二是以金沙縣惠馨果業有限公司為基礎,建設為椪柑基地、大棗基地。以金沙縣鑫源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金沙縣興林有限責任公司為基礎,建設核桃基地、金銀花基地、櫻桃基地。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建設葡萄基地。三是茶葉基地,建設以清池鎮、龍壩鄉、后山鄉、高坪鄉為核心的茶葉產業基地,每年新建無性系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四是建設優質蔬菜生產基地,搞好蔬菜商品化處理和加工體系建設,為進一步提高蔬菜產品的商品化處理及加工量,著力改善蔬菜產品的加工、包裝、儲運、運輸條件,充分發揮加工、貯運企業在區域內的龍頭作用。五是以茅臺酒廠為依托,建設有機生態高梁生產基地。

        2、龍產品加工。一是優質稻米加工。重點開發優質稻米,擴大金沙縣種子公司優質米加工廠及金沙縣優質米專業合作社生產規模,提升加工能力,使“黔金”牌、“冷水河”牌優質米創國家“綠色食品”品牌。二是油菜籽加工。以開發無公害雙低優質菜籽油深加工、精加工創新品牌,爭創國家“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品牌為主,鞏固、提高貴州康星油脂(集團)有限公司、世紀香植物油廠、玉明油脂加工廠的生產水平。三是辣椒加工。以鞏固開發油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和風味辣椒食品為主,擴大金沙冠香坊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提升生產能力。四是醋業方面,以禹謨醋業加工為主,保持傳統風味,擴大金沙縣禹謨供銷合作社醬醋廠、禹謨溫馨醋園、安底醋廠的生產規模,并促成其實行強強聯合,組建金沙縣醋業集團公司,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五是茶葉加工。以開發精制茶、頂級茶為主,引進高新技術,改造擴建金沙縣茶葉專業合作社加工廠。以金沙縣夢橋茶業有限公司為主體在龍壩鄉興建高標準茶葉加工廠,以貴州天靈茶業有限公司為主體在后山新建茶葉加工廠。

        3、農產品市場。一是在城關鎮建立以水稻、玉米為主的糧食綜合專業市場,在金沙縣西洛鄉建立優質稻米專業市場。二是在金沙縣城關鎮、沙土鎮建立植物油專業市場。三是金沙縣源村鄉、官田鄉建立魚類專業市場。四是在金沙縣巖孔鎮建立葡萄、雪梨專業市場。五是在金沙縣清池鎮、后山鄉、龍壩鄉、高坪鄉建立優質茶葉專業市場、茶青交易市場。六是在城關鎮建立蔬菜批發市場,在清池鎮普安村、大田鄉白泥村建立反季節蔬菜專業市場,擴大、規范木孔彎子、安底黔北辣椒專業市場規模。七是建立禹謨醋、溫家醋等專業市場。

        (三)生態服務業

        1、生態旅游業。金沙縣近年來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和循環經濟發展,建立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在園區內大力發展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在生態旅游業方面,充分利用西洛鄉洋海村、中心村、陽燈村、新坡村天然生態資源和田園風光,打造鄉村美樂園,使其成為縣城居民休閑、娛樂、觀光、旅游的后花園。一是建立特色農業觀光園、動物園、特種養殖基地、森林公園。二是建設體育中心,建設集會議、商務洽談、住宿、餐飲為一體的會展中心。三是指導農戶改造環境開展鄉村旅游接待,利用苗族同胞聚居地打造民族風情園。充分發揮現有農家樂的優勢,建設巖孔鎮板橋村的10里葡萄長廊和鄉村旅游。

        2、投資融資。財政金融部門要結合自身優勢,做好服務“三農”工作,金融部門要充分發揮資金優勢,積極開發融資、引資服務,為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保險部門要認真探索防范農業風險和救助農業災害的新機制,規避農業經營風險,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在資金籌措上,采取國家投資,積極爭取國家投入,通過各種工程建設項目資金加強基地建設。爭取地方財政專門用于特色經果業產業基地建設的良種培育、高產示范、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等方面的資金。實行多元化投入,以農戶、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投入為主,整合部門資金為輔,各級財政主導、財政投入資金擔保貸款、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進行。

        第3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以縣域經濟帶動小康社會建設

        縣(市)是我國行政區的基本單元,縣域內一、二、三產業的總和構成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接合部,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商品生產者、一頭連著商品消費者,對于活躍城鄉經濟,促進小城鎮發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安排農村勞動力就業,都有重要意義。

        縣域經濟有特定的共性內涵,也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決定了縣域經濟有共同的發展方向和不同的發展模式。

        縣域經濟總體發展方向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遵循社會化大分工與協作的商品經濟發展規律,合理配置城鄉生產要素,優化產業結構,開展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形成城鄉統籌共榮、開放的良性循環系統。使城鄉二元化社會經濟結構向一元化結構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鄉村城鎮化和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切實做到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要在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根據自然的區位特點、資源特點、產業特點和產品特色,形成具有區域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發展模式。在指導思想上要引導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創新一、二、三產業的互動機制,以增強縣域經濟的實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業輕農業”、“重城市輕農村”、“重居民輕農民”的思想觀念,建立城鄉統籌的協調發展的新機制和新秩序。

        抓住優勢條件 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易縣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6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7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9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25:42:33,人均生產總值12165元。全部財政收入3.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7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縣域內的主導產業有礦產建材業、設備制造業、旅游業、林果產業和特色種養業等。這些產業存在的問題是產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產業鏈不完善,產業布局分散。

        易縣縣域經濟雖處于欠發達狀態,但是只要發揮其優勢和有利條件,認識和挖掘經濟發展潛力,調動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易縣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優勢條件,一是區位交通優勢,緊鄰北京和天津兩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張(家口)石(家莊)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莊)太(原),可以融入這些城市兩小時經濟圈。二是水土資源優勢,易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地貌類型多樣,水質良好。地形多樣性和水土資源潛力為現代農林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三是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優勢,易縣建縣歷史悠久,曾為古燕國下都,縣內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清西陵,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狼牙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四是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易縣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48%,有風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觀和4A級風景區,是綠色生態旅游和抗日根據地紅色旅游目的地。

        易縣是欠發達的傳統農業縣,又是生態環境較好的縣。建設現代生態農業,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現代生態農業,是通過構建良性生態環境,以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優質安全綠色農產品的區域農業生產體系。在現代農業的概念中加進“生態”二字,在于強調不要片面追求數量增長,更應重視生態安全和產品質量,保持農業快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建設現代生態農業,要把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新型村鎮體系建設和生態環境體系建設三位一體統籌進行,同步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大農業現代化經營體系,包括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種養等基礎產業,用現代設施發展果菜等高效產業,加速發展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和農業休閑觀光等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視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拓展,一、二、三產業聯動,帶動縣域經濟全局發展。新型村鎮體系,是通過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把原來城鄉二元化結構變為城鄉一體化結構,以城市化、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區域生態環境體系,包括山丘林業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和城鎮農村生態環境系統,要根據區域環境本地情況和產業發展要求,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的“護綠”工程,生態脆弱區重建的“補綠”工程,培育綠色農產品產地環境的“育綠”工程和綠色食品加工的生產工程,建成良性循環的區域生態環境體系。

        由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生態農業,要經過經濟社會功能的一系列轉變來實現,主要有:(1)產業功能由傳統種植業單一生產功能,向種植、養殖、加工、物流的生產、生態、生活服務復合型功能轉變;(2)產品生產由物質產品為主向物資產品和休閑觀光、享受自然的精神產品并重方向轉變;(3)農業經營方式由農戶分散粗放經營向集約化、企業化現代大農業經營方式轉變;(4)農村民居由零亂分布向集中化、社區化、城鎮化轉變;(5)生態環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優化的生態環境轉變;(6)農民由小生產者向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工人轉變。通過上述轉變,才能建立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村鎮體系、農業循環經濟體系、高新科技支撐體系和惠農福利服務體系,構建成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的區域農業集成創新系統。

        以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

        促現代生態農業發展

        為了發展縣域經濟、建設現代生態農業,我們對易縣梁格莊鎮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調研。這個鎮位于縣城西北部,鎮區距縣城僅7公里,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情況,基本是易縣的縮影,在這個鎮率先建設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對全縣乃至太行山區有一定的示范帶動意義。

        梁格莊鎮總面積145.3平方公里(21.8萬畝),山丘面積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蓋率56%,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全鎮有27個行政村,總人口30049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7%,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58元。現有耕地2.12萬畝,一年一收,復種指數較低。農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播種面積1.73萬畝,占總播種面積90%,其中玉米播種面積占59%,紅薯占32%,小麥占9%。糧食總產量4780噸,平均畝產277公斤。全鎮宜林山場12萬畝,8萬畝已經綠化,尚有4萬畝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鎮內有易水河及3條支流河溝,可發展溝域經濟。

        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的建設和發展,要以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為主導,以產業開發、新村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為主體,以項目設計與建設為主線,做到科學布局、系統集成,產業集群、三產聯動,協調發展、生態優先,全面規劃、分期實施。

        科學布局、系統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區資源條件、經濟基礎和現代化要求,將建設項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間區域,使建設內容系統集成為既有內在聯系,又有相互聯系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

        產業集群、三產聯動。產業集群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空間組織形式,示范區的產業也要體現這個思想,規劃成若干產業園區和產業帶,在產業集群區域,有計劃安排一、二、三次產業,實施三產聯動。

        協調發展、生態優先。示范區建設要重視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協調,區際間發展的協調,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協調,前后發展階段的協調。在諸多協調發展中,都要把生態環境放在優先地位。

        全面規劃、分期實施。首先要做示范區總體規劃,給出示范區發展的目標定位、布局框架、總體任務和重點項目,是控制性規劃、詳細規劃和示范區建設的基礎性文本。在規劃期限內劃出階段,分期實施。

        第4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8-01-03

        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農業循環經濟正是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通過產業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資源低投入、低消耗,產品互為原料、循環利用,廢棄物通過資源化再利用的周而復始的循環經濟體系,是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現代產業發展的理念和客觀規律,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低碳農業的重要路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及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緩解農業資源壓力,實現農業清潔生產,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和實用技術。

        1 農業經濟發展進程及循環農業經濟的內涵

        我國農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正逐漸向生態循環農業的轉變過程。20世紀農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使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也和其他產業一樣仍然是一個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經濟的發展多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拋棄舊的思想觀念,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科學發展觀。循環農業正是運用循環經濟理論,通過建立農業經濟增長與生態系統環境質量改善的動態均衡機制,以資源的高效循環應用為中心,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1],其運作過程主要包括3個環節:首先是節約資源,即在生產和生活的全過程中講求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以減少資源的投入,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其次是環境友好,即對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體現回收再使用和循環利用的原則,達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再次是防控污染,即對不能循環再生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使其不污染環境,即“減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資源化(Recycling)”(3R原則),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雙贏,農業經濟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科學落實可持續的農業發展觀。

        2 浙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然性與必要性

        2.1 必然性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由于受土地、人口、環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4.6%,海域面積26萬km2,海岸線總長6 486.24km,人均耕地不足334m2,在這種自然格局下,浙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具有內在的必然性;農業是與自然界關系最為密切的產業,它與生態、環境緊密相連,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互相制約的內在聯系,農業更易于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循環的過程中[2]。農產品生產與人類自身消費更貼近,它參與整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農業構成中種植業、林業、漁業、牧業及其延伸的農產品加工業、貿易,其全程與消費之間相互依存、密切聯系、互為原料、互為依存的耦合體,更易于發展循環經濟,農業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具有可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特點,是其他產業循環經濟所不具備的或不完全具備的,浙江作為土地、資源小省,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尤為迫切。

        2.2 必要性

        2.2.1 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需要 農業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和農產品生命周期中減少資源的投入量和廢棄物的排放量,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農業資源持續利用、農業清潔生產,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得以統一,實現農業廢棄物合理處置及資源化再利用,形成農業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體系。浙江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可持續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和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建設最突出的兩大難題。我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戰略選擇之一,就是推進農業循環經濟,提倡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經濟體系,培育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浙江省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效益農業轉型的過程中,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農產品的安全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從粗放經營到集約化生產、從化肥、農藥減量合理施用到全過程控制污染、從農業廢棄物亂堆亂放到資源化、循環再利用,改善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和質量,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就必須大力推進農業循環經濟。

        2.2.2 浙江效益農業需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產生于西方發達國家,與我國國情差異巨大。浙江省人均資源貧乏,平原水網地區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及資源與環境壓力日趨嚴重,而丘陵山區生態條件脆弱,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在浙江省要結合省情,因地制宜,平原水網地區要優先考慮種養平衡協調發展,而丘陵山區則要林果并舉、在發展高山蔬菜的同時,要防止過度開采及水土流失,只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了,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浙江”才有堅實的基礎。

        3 浙江省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的戰略意義

        3.1 緩解農業資源約束矛盾、解決現實的“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嚴重制約和深刻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其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浙江省委2013年5月在《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決定》和《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別強調,建設創新型省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認真解決好“三農”問題。現代農業對生態與環境及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浙江省耕地資源、水資源限制和臺風及局部干旱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制約、影響日益突出,并嚴重阻礙了農業穩定、持續、快速發展。減少對農業資源的消耗、減輕或避免對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已是勢在必行,實施農業循環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最為有效的途徑。如浙江省嘉興地區利用牛糞、稻草種植蘑菇,菇渣用來生產有機肥,再用到蘆筍、黃桃等經濟作物上,獲得了最大經濟效益,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使當地多個產業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

        3.2 減輕資源與環境壓力,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解決農產品供需矛盾 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浙江需要借助循環經濟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浙江省的表現尤為突出,在一些鄉鎮經濟發展了,但小溪、河溝污染嚴重,導致部分土地荒廢、環境惡化,一些村民要求當地環保部門“下河洗澡”,以示對環境問題的擔憂、不滿和無奈,要解決這些難題,就不得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開拓市場,通過科技創新增加農業經濟效益、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走新型農業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3 調整與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因地制宜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農業循環經濟是在原料生產專業化、規模化、布局區域化、產品標準化、加工現代化、流通網絡化基礎上運轉的,這就要求發揮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對現狀農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與優化,運用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和帶動精深加工工業的發展,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重復利用進入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在輸出端把完成使用功能后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以減少化肥、農藥和其它農用資料進入水體、土壤和大氣,從源頭開始解決污染,使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如浙江省大力推廣的“養豬-養蠅蛆-有機肥-沼氣池-種植業”“四位”一體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將農作物秸稈和家畜排泄物綠色能源化、飼料化和有機肥料化。向農戶提供清潔的生活、生產能源,向農田提供清潔、高效的有機肥源,向水產業提供高蛋白飼料,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能、生態標準、農產品的質量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 浙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對策

        浙江在穩步發展現代農業的進程中,應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農業循環經濟成功發展的經驗,從以下幾方面制定政策及落實措施。

        4.1 出臺和完善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相關法規及其政策 浙江要加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需要各級政府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法規及其政策,推動循環農業的立法速度,出臺相關的補償性惠農政策和限制性規定,積極倡導穩步推進,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土地流轉政策,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專用合作社、種植大戶采用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式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切實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老化等難題,使得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并實現技術提升,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發展農業產業工人隊伍,促使循環農業經濟健康有效地發展。

        4.2 提高耕地資源的質量和利用率 浙江現在大力開展的“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就是為了適宜經濟發展的要求,對工業發展、城鎮建設需要而進行的土地置換,新開墾土地要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及培肥地力工作,有的土地退林還耕,有的則要退耕還草、還林,挖掘現有耕地資源的潛力,優化農用地開發利用結構。在穩定現有耕地面積的基礎上,堅持執行“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推廣農業生產先進技術,發展高優生態農業,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如發展果樹林下養殖業(雞、兔)、茶園養雞,稻田養魚等,增強耕地的承載能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和推動農業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工作,如浙江省各地已出臺的農民使用有機肥料補貼政策,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減輕和防治土壤連作障礙,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勵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民是創新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主體,浙江省要在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已出臺的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生態農業等有關政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財力,加大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優惠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項目資金補貼或獎勵、稅收優惠、信貸或貼息等途徑,以激勵農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引導他們綜合利用當地農業廢棄物資源,建議積極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圍繞高效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等新型、特色優勢農業發展,以多種模式積極創新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4.4 加強農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重視和培養農業循環經濟技術人才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農業技術創新的有力支持。要轉變經濟發展的傳統觀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始終強調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走優質、高產、高效、可持續的道路[4]。浙江應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與現代農業產業相適應的職業技能培訓,如設施蔬菜高溫悶棚及水旱輪作技術、農業潔凈生產技術,如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和低殘留農藥技術,水果矮化密植、套袋及避雨栽培技術,秸稈枝條發酵腐熟基質育苗及栽培技術等,提高農業勞動力專業技能,發揮其在各自領域內的特長,促進農業整體的專業化分工,建立與農業技術創新相配套的誘導機制和激勵機制。采用政府主導、經濟利益誘導、市場引導等途徑將技術創新的成果與效益農業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使農民看到技術創新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要從資金上重點投入對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的新技術;其次是政府要組織相關的科研院所,加強科研隊伍的建設,推動農業資源的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再者是要花大力氣改革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和運行機制,使農業科技成果迅速得到應用[5]。

        5 結語

        隨著農業資源短缺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逐漸突出,浙江應更清醒地認識到:農業生產必須轉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切實轉變農業經濟發展傳統理念,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業適應市場,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姜洪軍,潘國才.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2,2:64-68.

        [2]李榮生.淺論中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及戰略意義[J].中國農業信息,2012,9:24-28.

        [3]寧波市統計局課題組.寧波市現代農業發展研究[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2,7:24-26.

        [4]潘國亮.福建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臺灣農業探索,2012,3:24-28.

        第5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關鍵詞】建筑經濟;住宅產業化

        一個行業壓縮成本,提高市場認可度的關鍵是工業化流程。在建筑行業中,住宅生產、供應等的工業化便是住宅產業化。工業化流程自有其獨到之處,風行于當世,就住宅產業化而言,“制作模型”是這產業化實現的關鍵,因此住宅產業化的最直觀表現就是住宅成品的標準化。

        1、傳統建筑經濟體系的瓶頸

        傳統產業最大的幣是粗放型經濟,建筑業產業尤其如此,依靠“類資源性產業”的先天優勢確實能夠產生可觀的收益,但因其粗放,原材料成本、人力勞動資源成本和消費者實際需求等多方面壓力則日益加劇,如果不認真考慮在利潤維持的的同時滿足業主的生活需求,如何有效降低因粗放經濟帶來的損耗成了建筑經濟產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要解決質量和利潤之間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內部找原因,從產業性狀上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廣大購房業主,其切身生活需求應該放在第一位,因此滿足消費者需求應該放在住宅建筑在設計和建造的首位。在這方面,汽車生產制造業的經驗值得借鑒,從整車銷售到維修保養直至配件維修,一整套服務流程滿足了購車業主對于長期消費品消費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費使用周期更長,所要做的也應該更多。所以產業化是必經之路,也只有產業化道路,才能促進整個經濟體系的良性運轉,擺脫粗放型生產行業的帽子,將先進的制造技術、管理經驗、設計理念融入到產業鏈中。

        2、住宅產業化

        住宅產業化不僅是住宅領域產業化,還應包括住宅物業等周邊用途產業,所以,住宅產業化是基于住宅領域產業化與住宅物業產業化的一個綜合體,不是簡單地建設然后交付使用。基于這個概念,住宅產業化所包含的要素應該有以下兩點。

        (1)建筑標準化:所謂住宅建筑標準化,主要是從建筑結構形式層面上說的,就目前的住宅建筑來看,小區戶型的單元化格局已經成為一種標志,不同開發商根據自身產品定位、建筑工程成本利用率等因素,進行最合適戶型結構的開發,從而實現設計、施工、銷售、物業一體化的經營結構,在一套成熟的建筑結構模板下進行項目開發,在土地面積、居住環境、建造成本、管理成效等方面進行最優化的調整,從而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標準化運作,這樣不管是設計周期、建造材料損耗還是業主入住后的長期維護都能夠實現標準化。

        (2)住宅建筑工業化:住宅工業化要深層次聚合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提供一套完整的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我國目前的住宅部品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系列化、規模化生產體系尚未形成。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產規模小,特別是規范住宅部品生產的模數協調工作滯后,阻礙了住宅標準化、通用化住宅部品體系的形成。近年來,住宅銷售后的物業管理、環境配套設施等問題成為焦點,這其實就是住宅工業化體系不完善的標志,在整個建筑經濟體系中,這是硬傷。

        (3)現代化的住宅產業:現代化住宅產業要求住宅產業利用先進科技完成住宅建筑設計上的標準化和生產制造上的工業化,集中體現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是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更高階段。

        3、住宅產業化的制約因素

        (1) 危機意識不足:在整個建筑經濟體系中,首當其沖的是房地產開發商,從住宅定位到設計理念,直至建筑風格和后期管理,開發商都起到決策作用。而經歷了房價的高速攀升之后,對于建筑品質的追求在很多開發商心目中已經并不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中標地塊就不會沒有利潤的樓市觀點也影響著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就是說,從利益追求的角度說,目前的行業氛圍尚不能給相關企業帶來危機意識。產業化競爭的格局并沒有形成。

        (2)市場態度不夠強硬:由于目前的商品住宅多為期房銷售,消費者對于成品房屋的要求仍比較懵懂,對于高科技住宅的認可度不夠,同時住宅周邊環境配套,后期物業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很少,往往是針對住宅談住宅,并沒有將自身需求上升到更為全面的層次,但這同時也帶來另一個問題,這所有的不重視都是產生于購房階段,入住之后以上的硬性需求仍然存在,這就導致入住后的諸多不滿。

        4、住宅產業化的實現措施

        (1)提升產業鏈的整合,提高專業化水平:商品住宅是住宅產業的最終商品,其標準化依舊是住宅產業化應該首先提倡,應該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過程,前后延伸,以期輻射并帶動相關產業,從而形成產業鏈。在整個住宅產業鏈體系中,房地產企業、施工企業、原材料及設備與部品供應商是產業鏈的主要成員,供應鏈中的各成員通過土地獲取、規劃及設計、工程施工、建材生產、銷售、物業管理六個環節,完成住宅開發建設的整個流程。

        社會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亦然,房地產企業著重加強產業鏈的集成管理優勢已是大勢所趨,這樣才能培養并保留最具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而將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外部最優秀的資源予以實現。將有更多企業在房地產某個子行業或細分市場上集中力量,確立和加強自己的細分優勢,在細分市場取得勝利。

        (2)房產企業規劃設計能力的提升:規劃設計環節在住宅開發建設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七成建造成本都取決于規劃設計環節。但目前房地產企業的規劃設計一般由設計院負責,自身規劃設計能力的培養不足,由此導致整個行業的粗放型競爭態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設計院沒有直接面向客戶,規劃設計與客戶需求之間增加了房地產開發企業這一信息交換中介,導致住宅產品設計與客戶需求、部品制造、現場建造和售后服務的產品全壽命過程相脫節,設計周期長且質量低,變更簽證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不同房地產企業的要求不同,設計院本身較難實現住宅設計標準化,住宅產業化程度必然受到影響,不能實現住宅產品的大規模生產,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因此而降低。

        (3)精裝修住宅模式的推廣:精裝修住宅的概念直到近兩年才在我們的房產市場中出現,而且盡管宣傳不斷,推行起來仍然困難重重,但欣慰的是隨著政府政策的鼓勵和市場認可度的逐漸提高,精裝修住宅的上升勢頭依舊值得期待。

        在傳統模式下,購房到入住,中間往往夾著裝修環節,而這一環節恰恰是我國的一個特有現象,這一現象背后的弊端也是層出不窮,業主自行裝修給房屋結構安全、電氣規劃改造和生態環境都帶來一定的影響,一個裝修過程所帶來的物資浪費十分嚴重,建筑垃圾的形成也是極為明顯。而從住宅產業化的角度來看,將裝修納入建筑環節,免去業主的硬裝過程,既能避免建筑結構的破壞,也省去了裝修過程中電氣改造的浪費,同時也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在這方面,精裝修住宅是符合住宅建筑產業發展趨勢的,而要想市場認可度進一步提升,裝修風格進一步合理化是一方面,裝修材料和造價的透明度也是很關鍵的。

        5、結語

        住宅產業化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可以實現有效的資源整合,有益于實現住宅的有效供給。建筑經濟要進行可持續發展,資源的合理利用應該是唯一出路。因此摒棄傳統的住宅建設方式,轉而向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高效能的產業化方向努力是建筑經濟長期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忠富.住宅產業化論:住宅產業化的經濟、技術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婁乃琳.中國住宅性能認定制度的實施與發展[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3,(01)

        第6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 生態農業; 環保農村;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隨著我國各項農業建設活動的順利實施,雖然有效的推動了我國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是也對我國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對我國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打造生態農業與環保農村不但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

        1、 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農業與環保農村概述

        我國在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強化生態農業與環保農村的建設。所謂的生態農業就是指將我國的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業生態系統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以此來有效的改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與能源損耗問題,從而有效的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打造生態農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將生態發展理念充分的融入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去;另一方面,要對農業產品的研發環節、加工環節以及營銷環節實施相應的優化。生態農業的建設目標就是在保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逐步的提升農業領域的經濟效益。所謂的環保農村就是指通過加強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來促進農村社會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建設環保農村的過程中,主要的工作目標就是要不斷的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由此可見,在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生態農業建設與環保農村建設是一個統一的結合體,是相互促進和相互依存的關系。 2、 加強生態農業與環保農村建設的有效策略

        2.1、 強化生態農業建設的有效策略

        在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循生態種植和生態養殖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理念,結合當今農業市場的發展規律來規劃整體的建設目標。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對農產品的質量予以高度的重視,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不斷的提升農產品生產方的質量安全意識,嚴格的遵循《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的相關規定來開展生產活動,從而對農產品的質量提供強大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大力的推動市場準入制度的規范化發展,貫徹落實產地編碼制度,不斷的加強植物的檢驗工作與動物的檢疫工作。另外,還要針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環節與市場流通環節來構建出完善的質量監督機制,從而有效的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其次,要加強農產品基地的區域建設,確保農產品基地能夠符合當地的特色。在此過程中,要大力的扶持那些龍頭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大力的開展優質項目的建設,確保相關的農產品生產項目能夠具備綜合效益好,環保性強以及技術含量高的特征。另外,對于農產品生產基地而言,除了要大力的推行企業化的生產模式之外,還要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不斷的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生產環節、加工環節以及營銷環節等實施相應的優化。再次,在開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減少化學肥料與化學藥品的使用量,不斷的優化農業資源的使用率,大力的推廣綠色農業技術,不斷的加大對無公害農業生產技術、無公害農業滅蟲技術以及無公害農業種植技術等綠色農業技術的研發力度。另外,在實際的農業生產活動中,對于種植業而言,可以使用禽畜糞便來充當農家肥,對于養殖業而言,可以使用農作物或秸稈來充當禽畜的飼料。最后,要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進行高效的治理。在此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對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例如將生活污水用于農業灌溉、加強對沼氣的利用、大力的推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總之,對于生態農業建設而言,既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又要節約利用農業資源。

        2.2 、推動環保農村建設的有效策略

        第7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關鍵詞:創業教育;大慶;高職;轉型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4-0255-02

        一、資源型城市轉型呼喚創業教育

        2003年中央政府推出“東北振興戰略”,大慶市被確立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之一。作為資源型城市,大慶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其發展面臨三個主要難題:一是產業形式單一,計劃性強,市場不發達;二是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三是資源面臨枯竭,就業壓力大,勞動力轉型困難多。這三個問題糾纏在一起,是一個生產方式變革、企業轉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修復等問題的復雜矛盾體。大慶給自己定位于龍江西部大型的高科技現代化生態型城市,其發展具有巨大的挑戰性和戰略機遇。

        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是一種必然,是一種發展中的主動性的選擇。對企業而言,資源型城市的主要經濟體是一種適合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雖然大慶精神包含著“創業”的價值,但是也包含著“奉獻”的時代色彩。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移的過程是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過程。以大型石油石化企業為主的大慶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資源日益枯竭和發展模式的限制,難于產生持續的經濟活力和多元的經濟遠景。而經濟缺乏活力、產業結構單一,必然產生就業機會和空間的減少,進而給尚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巨大和持續的壓力。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問題實質是單一所有制結構的改革問題,也是多元經濟發展空間大小的問題。因此,大慶經濟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資源型企業占有量大,產業結構單一,員工技能單一,礦區經濟所造成的市場聚集效應和輻射功能不強,市場化和社會化的產業發展不充分,缺乏市場經濟競爭活力等。大慶經濟轉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多元經濟體系,尤其是科技服務體系的培育和建立,改變一柱擎天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市場經濟主導模式,提升城市創業能力和發展活力。

        促進企業和社會經濟形態的轉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對現有的部分石油石化企業進行制度改革,使其進行產業細化、提升和分流,增強其核心競爭力;二是積極培育和創建具有活力的高科技、現代化、多元化民營企業,改善和培育其發展的土壤。當然,這兩種方式最終都將聚焦于對具有創業精神的創業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這需要創業教育所提供。

        在經濟發展中,大慶不僅需要重視創業文化、創業教育和創業人才等機制保障和市場培育,更要積極引導大型企業本身重視內、外部創業,加大力度從制度和機制兩個方面進行創新和革命,共同形成創業教育的觀念更新、文化培育、人才打造、市場開發多重效應,通過催生更多的創業人才,使更多的人不僅成為崗位的占有者,還成為崗位和機會的創造者,從而更有效地改善城市經濟與文化環境,提升城市的發展水平。

        二、創業型經濟呼喚創業教育

        經濟學家杰弗里?蒂蒙斯認為,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創業機遇,創業在中國已開始站穩腳跟,甚至完全可以比其他國家走得更快更好。城市繁榮需要創業型經濟支撐,創業經濟又呼喚創業教育提供人才與活力。表面上,創業型經濟是在一定的“環境”下的“自發行為”,但是本質上,區域創業型經濟與政府的主導性及開展創業教育的共振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政府和肩負政治責任的大型企業或者資源型企業,應該主動抓住社會轉型、經濟轉型、產業轉型、文化轉型的良機,進行內外部發展模式的變革,為創業型經濟蓬勃發展培育好政策、文化、人才、平臺與環境等要素。在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在重視資源型企業內部變革的同時加大力度去培植新興產業啟動者和開創者。

        對大慶來講,積極借鑒發達國家和南方一些地區的先進經驗,引入國際先進的職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理念,在大慶高職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建立創業學科、創業園、創業教育體系,發揮教育資源與文化的整體優勢,對在校學生進行普遍的創業教育,對一部分具有強烈創業傾向和自主創業條件的學生給予創業精英培訓、指導,使他們走上創業的道路。用職業教育的力量,“批量生產”百、千、萬個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小老板和小企業,以他們的成功創建新企業的榜樣力量,帶動更多的人進行開辟新市場和發展富于活力的非公有經濟的行動,逐步改變經濟結構,進而創造大慶的可持續經濟繁榮,是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

        三、大慶經濟發展中創業教育現狀

        從大慶的實際情況看,大慶的石油是一種資源,科技是一種資源,文化是一種資源,生態也成為一種資源,那么創業教育呢,應當有這樣一個定位,即把它看成是資源中的資源,是城市變革的不懈動力。大慶高等教育的創業教育發展水平與豐富程度,還沒有形成突出的亮點,在面向區域經濟的創業教育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創業教育不僅改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品質,也將為其找到實踐與拓展的空間,是具有活力的新型產業(如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服務業)的促進者和創造者,如果每年高等教育或高職教育所培養的畢業生只會“搶凳子”(即在現有的崗位中就業),不能“造椅子”(即成為創業者,開創新市場、新企業,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那么他們非但不能提升創業者的素質結構和增大富有活力的新經濟的比重,而且還會增大社會就業壓力,加重學生對企業的依賴,引起社會的不安定。因此,高等教育應由適應性的就業教育向創業、主動性就業教育方向上改革。

        調查發現,美國70%的學生期望擁有自己的企業,并樂于為此學習。而大慶市的大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較強烈的計劃經濟痕跡和社會依賴癥,他們更期望被企業聘用。大慶的高職教育中創業教育從意識培養到實踐鍛煉,再到體制和機制建設都處于較低的水平,與大慶現有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創業教育與創業活動存在“兩缺”:一缺教育指導和環境,二缺學生的參與和熱情,這是導致創業者素質不高、捕捉商機和開辟新市場能力弱、多模仿、過度競爭、以生存為主、難以形成新產業的原因。

        四、對高職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意義

        (一)用創業教育引發經濟變革,有效提升受教育者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大慶每年近2萬名畢業生中若有10%的人自主創業,每年就會新增2千個民營新企業,這將緩解大慶城市就業壓力。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強烈自主創業意識的一代創業者,將改變民營企業主的水平結構和城市經濟的比重。如果他們中的10%在未來10年中能夠成為成長型的企業,那么將有200多家富有活力的民營企業。無疑,這支由大學生組成的民營企業,將成為創造社會財富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生力軍,也成為新興產業和生產方式的新主人。從就業角度看,對于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一旦成功創業,不僅會創造社會財富,而且還會創造社會就業崗位(香港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8%,絕大多數是10人以下的小企業)。

        (二)用創業教育改善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化社會中人的素質與知識結構的改變

        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培養崗位的適應者,還是崗位的創造者,這與學校的教育定位有關,也與教育文化與教育方法有關。資源型城市轉型中,雖然產業單一,市場發育受限,不利于創業人才的發展,但是又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讓創造者填補真空。大慶處于經濟與文化的轉型期,急需教育承擔其責任,而在教育中提倡創業教育,為創業教育造就良好的發展空間,哺育成千上萬的有知識、有技能、有活力、有精神力量的創業者,是教育的重要責任。高等教育或者職業教育可以發揮其為生產技術與人力資源的哺育者、提升者,生產方式建設者的作用,使自身通過創業教育的探索和發展,融入城市發展的變革當中,這會極大地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也為其持續發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三)用創業教育改變生活方式,賦予受教育者廣闊的職業視野和主動進取的精神面貌

        創業教育相應地改變了受教育者的素質,同時也豐富了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使其敢于面對挑戰,由被動適應變為主動進取,由單一的技能人才變為具有全新視野與靈魂的企業家式人才。對于多數未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提供的創業訓練課程和實踐課程,為他們的明天埋下了創業的“種子”,一旦環境適宜,種子就要發芽。因此,創業教育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創造工作、創造穩定生活和追求高質量人生的能力,成為社會的主流和安定者。從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創業教育培養了大批具有開闊視野和把握生活能力的人,造就了社會穩定與產業進步的新元素。

        綜上所述,創業是教育的大趨勢、生活的大視野、發展的大戰略。大慶在轉型中推進創業教育,對一個高科技、現代化、生態型、創新城市的發展應該具有全新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葛道凱.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職改革[N].上海證券報,2004-07-19(2).

        [2]高飛,楊冠宇.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研究[J].商情,2008,(2):13-14.

        [3]季學軍.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歷史演進與經驗借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40-42.

        [4]張麗,胡明花.關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1).

        第8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一般認為,今天意義的現代農業始于二戰后(將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完成至二戰前這段時期的世界農業發展稱為近代農業,此前的統稱為傳統農業或者古代農業),是在近代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征的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市場理念、經營管理知識和工業裝備與技術的市場化、集約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產業體系,是將生產、加工和銷售相結合,產前、產后和產中相結合,生產、生活和生態相結合,農業、農村、農民發展,農村與城市、農業與工業發展統籌考慮,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高度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但是,若從土地、勞動力、資本和科學技術等農業生產力構成四大要素的角度看,更有學者將1840年前后英國工業革命完成至今的世界農業發展統稱為現代農業,以英國工業革命建立起市場經濟體系作為現代農業起始的里程碑性標志[1]。

        研究發現,農業生產力發展的不同階段,生產力構成四大要素在其中的地位與作用是迥然的,傳統農業以勞動為主導(因此稱其為勞動密集型)、勞動生產率低下,以傳統農業為基礎的國家基本上還處在農業社會;現代農業以資本和科學技術要素為主導(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生產率高,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的國家則進入工業社會,農業生產力水平基本上由國家工業化、城市化水平決定,表現在工業為農業提供資金、裝備和技術的能力,以及城市消費農產品和轉移吸收農業勞動力的能力[2]。因此,把世界農業按照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等三階段劃分,既體現了生產力中要素配置作用的一般經濟學規律與本質,也反映了農業綜合生產力發展的總體水平,同時還考慮了農業與其他產業、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這樣認識和劃分農業的發展階段,有利于今天人們對現代農業產生與發展深刻的經濟、政治和科技等歷史背景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特別是市場、資本、工業、科技、城市對現代農業的催生、引領與主導作用,把握現代農業的內在本質,也有利于人們對中國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歷史任務面臨的多重性、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深刻理解。

        其實,人們對現代農業的理解和認識是一個不斷探索、逐步深化的歷史過程,這也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兩個多世紀以來農業自身發展與變遷的歷史軌跡。僅僅從支撐產業的核心技術角度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人們對現代農業的表象化理解就是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等;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綠色革命后,由于良種和化肥、化學農藥(獸藥)等化學投入品的廣泛應用,現代農業增添了兩個重要標志--良種化、化學化;隨著20世紀后半葉以來現代科學技術、工業裝備、管理理論和全球市場經營理念等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及其與農業發展的有機融合,科學化、技術化、集約化、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等成為現代農業新的內涵;第一次綠色革命以后,世界農業發展普遍面臨新的需求挑戰和資源環境方面的巨大壓力,迫使人們開始探索現代農業新的發展道路,近二十年來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逐步成為現代農業追求的新理念和新模式,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成為21世紀現代農業內涵的新詮釋[3]。若從科學引導產業發展的角度看,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正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地學、生物學等現代基礎科學體系逐步形成和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農業發展快速吸收、大量融合和廣泛應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技術手段,從而極大地促進和形成嶄新的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體系的歷史時期。因此,沒有數、理、化、天、地、生等現代基礎科學體系的發展,就沒有現代意義上農業科學技術體系的建立,也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可以說,現代農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科學發展引導技術發展,進而支撐產業發展的嶄新產業,是農業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這也是現代農業有別于其他農業最具本質的地方之一。

        2現代農業的本質內涵與衡量指標

        基于上述認識,從產業構成與產業發展的內涵看,現代農業至少應該包括下述幾層含義:一是現代工業及其技術全面裝備農業,由機械、工程、設施、通訊、網絡、海洋農牧化等補充、延長、改善、擴大和取代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生產時間、生產空間和生產范圍,極大地提高了農業自然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二是用現代市場科學、管理科學的新觀念、新理論、新方法組織農業,由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方式經營農業,企業化的方式管理農業,大幅度提高農業經營管理的效率和產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三是現代產業發展理論武裝農業產業及其相關的綜合支撐體系,用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服務農業,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單位農產品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四是用科學知識與現代農業技術武裝農民,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科學知識與技術素質;五是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全面應用農業,實現產業技術的革命,農業生產方式的歷史變革,農業科技貢獻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空前提高[4~6]。從而按照市場需求的變化,使產業內部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間的結構不斷優化,產中與產前、產后及三產等傳統非農產業的結構比例發生深刻變革,主導產業及其相關產業體系發生轉換,實現產業體系升級換代,產業形態、生產與組織方式的更新。

        圍繞現代農業內涵,從經濟學角度衡量其發展水平與效率的指標一般有: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資本收益率、勞動生產率、科技貢獻率等等。其中,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與否是一個較為關鍵和值得重視的指標。中國的實踐證明,要長期解決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等“撂三農”撂的難點問題,必然要率先突破其制約的直接瓶頸--農業勞動生產率,否則在市場條件和比較效益作用的機制下,就難以避免增產不增收、谷賤傷農、撂荒棄農等現象周而復始的循環;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綜合國力的高低,在農業領域最終都取決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什么20世紀50年代至今,中國農業單產和總產都分別提高了至少4~5倍,而平均每個農村勞力卻一直只能養活1.5個人左右。其次,不能片面強調某個單項指標而不顧其他指標是否均衡發展,比如簡單地以糧食單產或者總產等土地產出率衡量農業發展的指標,就會出現片面追求“撂噸糧田”撂,而糧食生產的效益和農業生產總體水平仍然難以提高的現象,因為現代農業是個復雜的產業、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巨系統。再次,不宜簡單地以各種“撂化”撂代表或者作為大眾化指標衡量/描述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現代農業與各種“撂現代化”撂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比如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學習前蘇聯時提出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良種化、電氣化等現代化的指標。

        應該說,在不同的時期,中國都曾經先后實現了這些指標,可是我們和前蘇聯都仍然沒有步入世界現代農業的行列,關鍵在于我們在設計和實現這些“撂化”撂的時候,沒有在整體上與全社會的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等統籌、聯動,沒有適時有序地轉移農業人口(反而人為地反向轉移了幾次),沒有大幅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反而因為“撂化”撂而增加了負擔),更沒有大幅度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資本收益率和農民收入水平。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從經濟學與社會學結合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從本質上衡量和區別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主要指標還有:(1)農業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2)用于農業的年總投資上升到農業年凈產值的40%以上;(3)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上升,一個農民能養活10人/年以上。當然,除此而外還應該包括農民收入指標、產業結構指標、農民素質指標、生態環境指標、生活居住條件和公共基礎設施指標等等[2],能從不同角度綜合反映現代農業本質的衡量指標體系。

        3現代農業的若干基本特征

        現代農業是工業革命以來逐步形成的農業,是商品化、市場化的農業,市場機制的建立、現代要素的投入、工業部門的介入、科學技術的應用、服務體系的完善和二元經濟的逐步消失,使現代農業成為市場化、工業化、科學化、集約化、社會化和城市化的農業。因此,其基本特征表現如下。

        3.1產品生產與經營商品化

        市場經濟體系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制度基礎和前提。現代農業生產除了保障基本的國家糧食安全之外,主要目的在于為市場提供商品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農業從生產成果到手段普遍商品化,各種中間產品、勞務和消費品以及其它農業生產要素,包括各種農業機械、肥料、農藥、獸藥、良種等,農民的生活消費也普遍成為商品性消費,都進入大市場的交換領域,農產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農業打破了內部物質循環的局限性進而實現物質的開放循環,從傳統的自給性質農業轉變為市場交換性質的現代農業。

        3.2生產裝備與管理工業化

        農業全程工業化裝備和石油化、電氣化動力是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制造技術、工程技術、材料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3S技術、航天技術等工業技術與裝備的發展和工廠化管理理念的應用,使農業生產、保鮮、加工、物流、銷售、消費的各個環節和過程,實現了機械化、工程化、設施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和工業化管理、企業化經營,極大地改善了勞動工具、勞動條件與環境、延伸了勞動空間、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正在向著精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農業與工業、第三產業的互動和依賴程度越來越密切、界限越來越模糊、效益越來越接近。

        3.3生產要素投入集約化

        要素的集約投入與高效產出是現代農業的生產特征與追求目標。現代農業通過增加能源與資本投入、應用現代科技和工業裝備、適度集中土地和強化組織管理,達到大幅度提高農業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集約化的投入生產要素,改變了農業粗放經營的狀況,使農業由粗放到集約,由勞動集約到能量、資金、技術、經營和管理的集約,有效提高了資源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的經濟效益。

        3.4生產動力科學技術化

        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與核心要素。沒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沒有現代農業的發展。由于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空間科學等現代科學領域的不斷突破,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海洋技術、制造技術等前沿技術在農業上的全面滲透、快速應用與相互融合,對農業產生越來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使農業在概念、內涵、結構、體系、功能與外延等方面發生深刻的歷史變革,推動傳統產業向知識化、技術化、信息化、工業化、工程化、個性化、全球化的嶄新產業方向發展[6]。

        農業細胞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酶)工程及分子育種技術等的廣泛應用,使常規育種技術難以解決的跨種間新品種培育成為可能,育種目標的準確性大大提高,周期大大縮短,產量、品質、抗害性、抗逆性、水分與營養利用效率以及綜合農藝性狀等空前提高,胚胎定向生產、生物反應器藥物生產、能源作物生產、可降解地膜與納米藥物/肥料生產等新的產業領域不斷涌現,農業生物經濟已顯端倪。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產生了以3S技術為代表的精確耕作,以專家智能輔助決策管理系統為依托的精準飼養、精準設施種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上農業商情、農業科技信息、農產品交易、遠程實時農技推廣、農技培訓、生產現場診斷與指導等全新的信息化農業生產技術,正在改變農業分散、閉塞、精確度低、可控程度差、生產效率低等行業的固有弱勢。

        現代工程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微生物工程技術、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使傳統農業由單一的植物性和動物性初級產品的露天生產,向室內工廠化產品、微生物產品和精深加工的系列農產品等大食品的現代產業生產拓展,由陸地農業向海洋農業拓展,由初級生物性農產品向大食品、生物制品、醫藥、衛生、保健、環保、能源等產業領域拓展。設施化栽培、無土栽培、植物產品的工廠化生產、畜禽水產品的設施化養殖等設施農業、工程農業的發展,前所未有地擴大和延長了農業生產的空間和時間,大大地提高了光、熱、氣、土、肥、水、藥等資源的利用率和集約化程度,使單位土地的生產能力、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經濟效益呈倍數增長。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正在成為引領、驅動和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

        3.5生產組織與服務社會化

        完善的產業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隨著生產力和商品生產的不斷發展,與現代生產手段、生產技術相適應,現代農業突破了傳統的產加銷脫節、部門相互割裂、城鄉界限明顯等局限性,通過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帶農戶(家庭農場)等生產組織形式,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一體化,農業與工業、商業、金融、科技等不同領域相互融合,城鄉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農業產業鏈條大大延伸,農產品市場半徑大為拓展,逐步形成了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標準化上市的嶄新格局。

        3.6生產發展可持續化

        追求產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社會發展的統一與協調,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趨勢。現代農業發展的中期階段,由石油工業革命帶來的化學投入品普遍大量使用、能源消耗不計成本、生態急劇破壞與環境日趨惡化,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出現資源過度消耗、成本居高不下、破壞生態平衡、污染生存環境、威脅消費者健康等不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近二十年來,世界各國在農業發展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調整城鄉產業布局,重視土、肥、水、藥和動力等資源投入的節約和使用的高效化“,撂有機農業”撂“、撂生態農業”撂、“撂綠色農業”撂“、撂都市農業”撂“、撂觀光農業”撂等新的現代農業形態不斷涌現,可持續農業受到廣泛重視,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7投入與補貼福利化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政府全程補貼、提供保護與服務是現代農業的政策特征。與其他產業領域的情況相反,伴隨著農產品貿易的全球化進程,在綠箱、蘭箱和黃箱政策允許框架下,政府通過財政、金融、稅收、政策、立法等一系列手段和非市場行為,在涉及交通、通訊、水利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設施建設、產中補貼與貿易補貼、防災減災與保險、產品服務體系、市場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科學技術研究、技術示范推廣、義務教育與職業培訓、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政府公益支撐系統等等環節,進行福利化補貼、政策性保護和財政投入支持,引導各種資源流向農業和農村,形成全社會/各行業支持農業、工業與農業互動、城市與農村共同發展的局面,建立了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相應的龐大支持體系。比如,僅僅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部門的公務員人數就高達15萬人之多,是僅次于五角大樓的政府機構,這也是美國農業生產直接從業者只有總人口的2%左右,而產業體系及其相關支持系統的從業者人數卻累計高達18%以上的原因之一。

        4現代農業發展的幾種基本模式

        第9篇: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范文

        關鍵詞:綠色港口;環境影響;政策支持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8-0027-02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度與城市化程度都在不斷提高,但是隨之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突出體現的就是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以及全球溫室效應的嚴重化,可以說,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如何實現綠色的工業化生產。在此背景下,理論學界也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低碳經濟等,雖然表述不同,但是核心都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早在1989年,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預警小組就公告世界正面臨七大生態環境問題,分別是全球氣候正在變暖與海平面上升;土壤過分損失與人均耕地不斷下降;森林資源日益減少;淡水供應不足成為發展的制約因素;臭氧層損耗是是潛在的不容忽視的環境危機;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動植物資源急劇減少;人口迅速成長,形成與日俱增的壓力。經過二十多年的社會工業化發展,環境問題越發嚴重,地球正面臨著十大環境問題的挑戰:全球氣候變化、氧層破壞和損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資源危機、森林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海洋資源破壞和污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污染。

        一方面,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碳的排放總量和能源消耗將繼續提高,因此,中國不僅具有發展綠色經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存在發展綠色經濟的空間。另一方面,綠色港口作為綠色經濟體系的組成部分,也具備發展的要求和空間,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綠色港口建設明顯滯后,尚處在起步階段。此外,國內對綠色港口的認識還不全面,往往認為綠色港口就是綠化港口,甚至有的港口做些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就宣稱自己是綠色港口了。中國能源匱乏、環境日益惡化,綠色港口作為一種能耗少、污染小的新型港口是港口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學習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做法,對于我國建設綠色港口具有重要的意義。

        2 綠色經濟理論

        綠色經濟的核心是資源化、減量化、再利用,綠色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是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基礎。綠色經濟就是在生產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能耗低、投入少、排放低、收益高的工藝,在社會生活中實現綠色消費,減少生活垃圾與廢物的排放。

        首先,環境保護是綠色經濟發展的基礎。綠色經濟是針對全球經濟快速增長與環境的日益惡化的突出矛盾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過去,人們片面的追求經濟的高增長而無視環境的承載能力和損壞程度,遭到了自然界的強烈報復而經濟損失慘重。實踐證明,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污染的想法往往事與愿違,得不償失,必將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環境保護必須成為經濟發展的前提基礎。發展綠色經濟有必要提高各行各業環境的準入門檻,將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企業堅決拒之門外,保護和改善環境必須從現在做起。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良性互動,經濟是環境的調節器,環境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的發展可以為環境保護提供人才、技術、資金等的支持。良好的環境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優質充足的資源,使經濟發展更加穩定、高效和持續。

        其次,促進人與生態健康發展是綠色經濟發展的目的。人的健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方方面面的內容,需要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和戒煙限酒,而生態環境的好壞也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綠色經濟將環保理念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把人與生態健康視為綠色經濟發展的目的,保障百姓吃上安全無污染的農產品,用上干凈的自來水,置身于空氣清新、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生態環境之中,人的健康得以讓經濟發展得更加健康、穩定和持續。

        3 港口發展歷程

        1992年在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上通過了《港口的發展和改善港口的現代化管理和組織原則》的研究報告,在該報告中將港口的發展劃分為等三個階段,即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港口,時隔七年隨著港口的發展又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與此同時綠色經濟理論滲透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對綠色經濟的強調,使得建設綠色港口的理念逐步得到重視。因此,可以將綠色港口歸入到第五代港口的范疇。

        (1)傳統型的港口。第一代港口只是傳統型的港口,主要出現在19實際初,發展于20世紀中葉。由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使得港口最初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貨物的倉儲與運輸,強調貨物的流轉,不具備其他的附加功能,因此港口功能單一。

        (2)運輸服務型港口。運輸服務型港口發展與20世紀中葉,屬于第二代港口的范疇。由于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貨物運輸的要求已經超出了運輸本身,因此要求港口除了提供基本的倉儲運輸服務以外,還需要港口具備為臨近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在此階段,港口開始向著規模化、專業化、大型化發展,港口實現的經濟規模已經占據地方經濟的重要地位。

        (3)國際物流型港口。國際物流型港口發展于20世紀后期,屬于第三代港口的范疇。隨著集裝箱運輸方式的不斷發展,國際貨物運輸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內容,即國際多式聯運。由于海上運輸在國際多式聯運中的主導地位,使得對港口功能的要求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港口已經發展為現代物流的中心以及內陸集散貨物的中心。在這一期間,港口的大型化、專業化與規模化已經成熟,而且港口的深水化、集裝化也已經體現。

        (4)國際樞紐型港口。國際樞紐型港口發展于20世紀后期至21世紀除,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起來的。雖然第三代的國際物流型港口已經具備了物流中心的功能,但是與國際樞紐型港口的功能相比,并非全面。國際樞紐型港口的功能已經擴展至港口臨邊工業城市,甚至延伸至內地,以港口為樞紐的物流網絡已經形成,信息化已經成為港口的重要特點。

        4 港口發展最新趨勢以及政策支持

        4.1 港口發展的最新趨勢

        第一代傳統型港口的主要的功能是貨物的倉儲與運輸,服務功能單一,沒有衍生的服務功能,服務對象對港口也沒有額外的功能要求,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港口只能提供基本的服務功能,而且港口的服務消費對象對港口的要求也只能停留在初級水平。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港口裝卸工藝與裝卸設備的不斷改進與提高,港口的服務消費對象對港口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出現了“運輸服務”型港口、“國際物流”型港口與“國際樞紐”型港口。進入到21世紀,工業化程度的提高,社會對港口的建設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現在的港口不僅具有上述幾代港口的功能與服務水平,而且將港口的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相融合,即上述的第五代港口――綠色港口。

        工業化發展帶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影響。人們要求工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更加要求綠色經濟。港口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是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的主要部門,因此,需要建立一個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現代化綠色港口。這種新型港口除了要求生產的規模化、經濟化,更加要求港口的綠色化,體現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本質,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4.2 綠色港口發展政策支持

        (1)培養環境保護法制理念。

        自1979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以來,陸續頒布了大量涉及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與地方性規章,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和地方性環境保護標準,一方面體現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某些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忽視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港口企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應當適應綠色經濟發展的潮流,培養環境保護法制理念。

        (2)制定地方性綠色港口環境標準體系。

        環境標準分為國家環境標準、地方環境標準和環境保護部標準,國家環境標準包括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環境檢測方法標準、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標準、國家環境基礎標準,地方環境標準包括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地方環境標準是國家環境標準的補充和完善,優先于國家環境標準。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經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據此,可以根據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地區特點、港口企業特點制定一套符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綠色港口環境標準體系。

        (3)完善港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規劃體系。

        遵循環境影響評價 “早介入”的原則,在港口新建、改建及擴建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階段根據項目特點、港口生產環境的特征以及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對港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進行環境影響分析、預測、評價,進而在評價的基礎上提出預防、降低環境污染的對策和措施,預防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環境影響,協調港口經濟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預警小組,生態問題的全球大氣候[J].望,1989:4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频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一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