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術的理論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煤礦瓦斯治理;關鍵技術;探討
一、引言
在采礦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瓦斯,其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礦工、煤以及瓦斯共同存在于一個狹小的空間內,令礦工的處境危險萬分。從這幾年治理瓦斯的情況來看,情況有所好轉,安全生產的意識也深入人心,但是,最近發生的貴州水礦集團所屬的格目底公司馬場煤礦的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5人死亡,讓人痛心疾首,安全事故時刻告誡我們瓦斯猛于虎,瓦斯治理千萬不能松懈。要想把瓦斯事故防范于未然,必須采取合適的治理瓦斯災害的手段和方案。在瓦斯治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督促礦工養成勤通風的習慣,提高滅火意識,預防煤塵和瓦斯,在已經取得的瓦斯治理的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努力。
二、煤礦瓦斯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伴隨著不斷增加的開采深度和強度,越來越大煤層瓦斯含量和壓力也隨之產生,同時涌出更多的瓦斯,防范也因此變得更加困難。所以,要繼續增加科技投入,加緊科技研究,增加防災技術的可靠性,努力攻克由開采條件變化以及技術發展所引起的各種難題,使煤炭的成本降低,將生產與安全之間的矛盾減少到最小,當下,面對煤與瓦斯越來越嚴重的危害,解決的手段比較少,怎樣奪取防突主動權是目前防治瓦斯的熱門研究課題。
2.相當一部分礦井通風系統不合格。①在有一些礦井新建成的采區內,排水以及通風系統還沒有建成或是健全,就開始了破壞式的開采,極大地增加了瓦斯事故發生的可能,時刻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②當礦井的開采深度逐漸增大時,沒有響應的改變通風手段,以及選擇風井回風亦或并聯式,這樣極易造成風速過大而導致超出極限值,通風系統的抗災能力大大的削弱了瓦斯治理核心技術的基石是治理通風系統,可靠且穩定的通風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發生瓦斯事故。所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系統,保證通風斷面等大,減小通風阻力。
3.在各個煤礦中,瓦斯抽放管理系統實施不健全。一些管理者對瓦斯危害的嚴重性和瓦斯抽放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妨礙了推廣應用新的瓦斯治理技術;一些礦井的煤層松軟、透氣性差導致在抽放鉆孔時容易坍塌,影響了抽放效果;相當一部分礦井的設備簡陋,各項專業設備存在不合格、不配套的現象,這樣設備使得抽放效果不好,礦井的安全生產更是無從談起。解決方法:增加資金投入,創設抽放系統;配備專業的鉆機設備;抽放技術現場運用和管理工作要到位。
4.單一的瓦斯抽放方法。我國選擇抽放的方法大多是井下抽放,沒有大范圍應用地面鉆孔瓦斯抽放設備。瓦斯抽放設備落后,很少有人研究瓦斯利用,導致利用率極低。
5.不夠完善實時監控系統。盡管礦井聯網目標達到,但是信息化運用與應急處理能力差。沒有技術維護和現場管理人員,不能有效地維護系統。很多礦井缺乏安全監控系統的傳感器,與“煤炭安全規程”標準相差甚遠。
三、采用瓦斯治理關鍵技術的措施
1.提高瓦斯治理意識
要有不排除瓦斯的安全威脅,礦井就極易發生事故的認識,對于一家煤礦企業來說,只有把瓦斯治理好了,才有資格談論效益問題,礦工的安全問題解決了,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對于礦工來講是最大的福利。在瓦斯治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礦井瓦斯全方位實時監控,絲毫不允許懈怠;堅持瓦斯先抽后采原則,什么時候都不能違背;采掘工作面堅持選擇以風定產的方式,把瓦斯的綜合治理放在首位。要清楚基礎是通風,重點是抽采,管理是關鍵,保障時是實時監控;同時要及時更新前沿的技術,配備先進的裝備,合理布局,狠抓管理,嚴格執行,切實提高人員素質。要堅持治理與利用并重。
2.建立完善的通風系統
通風是礦井安全生產的關鍵,要想實現高產高效,必須建立完善的通風系統。可靠、獨立、穩定的通風系統才能保證采掘工作面有大量的新鮮氣流,瓦斯才不會聚積和超限,才會把瓦斯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
①合理設計通風系統的布局和資源配置,保證其穩定可靠和高效合理。完善礦井風量供給和分配制度,使各類通風參數符合標準;增加有效通風率,保證可靠的通風系統;根據生產變化及時調整供風量;通過網絡解算優化通風系統。
②實施系統可靠性評估,使通風能力有效提高。礦井正常生產的前提條件是合理、可靠、穩定的通風系統。礦負責人每月組織一次審查礦井通風系統活動,每年優化一次通風系統、進行一次可靠性評估,以便及時檢查出通風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抓緊時間優化和調節系統;定期核定通風能力,實時改進,切實保證通風順暢;完善和健全事故預警和預報、事故處理應急措施,提高抗災能力。
3.抽采礦井瓦斯
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抽采方法。根據實際情況,正確科學的處理好抽采的關系,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從根本上排除瓦斯事故。結合采前抽采與邊抽邊采兩種方法,選擇安全的瓦斯抽放手段。就我們國家的地質構造而言,煤層氣田構造變化各異,煤層埋藏較深,超過一半的煤田采用地面大規模煤層氣開發的方法不合適,最好根據實際采礦工程步驟,結合地面抽放和井下抽放兩種方法。
②瓦斯抽放價值。瓦斯抽放不但可以攻克瓦斯災害難題,而且實現瓦斯利用價值。瓦斯抽放的重要作用:可以使煤層中瓦斯量減少,幫助減低空氣中瓦斯的排放量。
4.創設完善的實時監控系統
運用發達的技術方法,以便捷的網絡為媒介,建成集語音、數據、視頻于一體的綜合網絡信息平臺,推行實時監督檢查,增強操作培訓,嚴格規范管理,實施責任制,全局聯網監督,并安排各級管理人員二十四小時實時動態監控,監控原則是“分級管理、分級響應”,實時明確了解井下瓦斯體積分數和含量,一旦發生類似瓦斯超限等不正常情況時,隨即消除和檢查和重大瓦斯危險源,立刻采取措施,解決危機,避免事故,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瓦斯事故應急預案。
5.完善的管理系統
①嚴抓企業管理,做到責任明確。制定完善的煤礦的瓦斯治理工作責任制制度,并一直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設立部門專門負責瓦斯治理工作,切實做到責任到人;實時監控并掌握瓦斯治理計劃、措施制定以及實施具體情況,將安全責任細化,把對領導和員工的培訓日常化,保證切實理解和掌握規章制度,從而提高執行力。
②轉變觀念,實施走出去政策。通過對先進的煤礦參觀、學習、培訓,加強文化溝通,組織相關人員經常參加各種交流會,學習前沿的瓦斯治理的方法、技術,與本礦的實際相結合,大膽運用并創新,將瓦斯抽采工作從被動抽采轉化成主動抽采,。
四、結語
瓦斯的治理是一項涉及到安全和資源的綜合的復雜的工程,瓦斯治理的最終目標是從源頭上消除瓦斯事故的發生,維護國家財產安全和礦工人身安全。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對瓦斯的突出治理和防治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探索新途徑新手段,運用瓦斯治理的關鍵技術綜合整治。
參考文獻
[1]朱紅漢,劉祖飛.煤礦瓦斯治理關鍵技術探討[J].科技資訊,2011(02).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創新能力;制約因素
從目前我國各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考察,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是不容樂觀的,這使得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成為薄弱,最終造成一些學生高分低能,遠不能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未來社會的要求。導致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主體意識的抑制
普通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使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等到充分的發揮,但是慣性思維的形成對普通高校美術教師的創造主體意識的發揮存在抑制作用。慣性思維具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它的形式化結構,二是它的強大慣性。當客觀環境無變化時,它有助于人迅速地解決問題,這是慣性思維的積極影響;但當環境變化時,它又常常阻礙人們去解決新問題,這是慣性思維的消極影響。在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存有許多慣性,需要我們努力去克服。特別是美術教學活動中,慣性思維很容易造成教師建立主觀片面的判斷,影響了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的培育和發展,嚴重阻礙了美術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慣性思維對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影響的研究。
二、教學理性的制約
高校教學理性權威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上,高校傳統的課堂組織形式堅持知識的理性權威和絕對主義,把接受普遍的、確定性的、客觀的或絕對的知識作為認識的根本目的。其前提是堅守真實世界的客觀性、真實性、結構性和存在性,學習就是為了達到與客觀世界一致的目標或結果,所有學習結論都具有同一性、同步性和統一性。但是,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發展要求非理性、情感、直覺與靈感等人格特,正需要寬松自由與休閑的生活環境,所以教學的理性權威制約了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行為與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校的教學內容的確是確定性太強,沒有給予教師和學生太多思維的空間。如在理論課程教學中,學生似乎只要記住確定的知識,而無須進行更多的思考。例如在美術鑒賞課程中,“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家”、“李唐、馬遠、夏圭、劉松年并稱南宋四大家”等結論是給定的,而在技法教學中,完善的畫理畫論、約定俗成的筆墨紀律、范式化的大師作品等均造成一種要求追捧的學術壓力,似乎不可超越。
三、哲學修養的缺乏
普通高校美術教師的個人哲學修養、人文社會科學底蘊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因此,美術教師要注意人文知識的積累。但是,由于普通高校美術教師沒有接受西方思想的傳統與習慣,致使他們很少有對新思想的領悟與理解。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是一個知識體系,是對古今中外的文學、藝術、歷史、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價值觀念和道德觀的導向性,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使教師在文品、學品和人品方面不斷提升,良好的品德和文化修養、人格魅力促進專業知識的創新和專業素質的提高,達到學科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在教育教學中的和諧統一。
四、環境寬松度的缺失
環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開放自由的環境是提高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保障。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物質情境的影響;第二,人際情境的影響;第三,文化情境的影響。所謂“辦大學就是辦氛圍”。一個人能否產生創造性思維和成果與其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兩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關系。而創新精神能否得到很好的發揮,則與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創造環境密切相關。
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師的學術環境是有待改善的,還未形成良好的學術環境,主要是沒有營造一個求實、創新、寬松、協作的學術集體。近親繁殖、思維禁錮、各種學術流派和研究方法不能夠很好的交叉融合,教師高高在上,不能和學生平等對話、學術上少見自由、平等的討論和創新思想火花的迸發、不能鼓勵探索、不能寬容失敗、公平合理的職稱評定和聘任制度很多時候流于形式等等。
五、職稱評定體制的影響
目前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給普通高校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的發揮制造了不少阻力。其主要是高校職稱評聘的弊端導致的結果。
第一,“平均主義”、“論資排輩”的觀念嚴重阻礙優秀青年人才的成長。第二,現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實際上是待額評聘制。第三,現行高等院校教師職稱評審中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第四,評聘重評審輕聘任。第五,考核制度和辦法不完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考核制度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長期以來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影響。
總之,制約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時各種制約因素是相互作用、彼此聯系地影響著創新能力的發展,客觀正確地分析這些因素,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逐步給予解決,才能使其創新能力不斷得到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應樹立以學失為本的教育理念,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想使學生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得巧妙地運用一些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能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語文教師應在課堂口語,板書上有讓學生佩服的特色、魅力,發揮教師課堂口語、板書字體的作用,使學生在美感的陶養下,逐漸對語文學習發生興趣,逐漸形成自覺學習、熱心地鉆研語文知識的習慣,從而達到語文課教學的目的。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提倡師生互動,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中職語文教師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精心設計,飽含激情的講述課文,學生卻不予配合,在下面有竊竊私語的,有堂而皇之睡覺的,有玩手機的,有看課外書的……教師的講課情緒直線下降,不得不停下課來,或訓斥學生,或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勸學生學習,但經過多次這樣的過程,學生中仍然有不少人依然無動于衷。什么原因呢?當前同行們普遍認為主要是學生文化基礎太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沒顧及學生的要求;教學過程中側重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注重結論的灌輸,看輕過程的享受等原因。筆者認為,除了上述原因外,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缺乏興趣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引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師的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卻能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
一、教師的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是學生產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引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尋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興趣,就是要把課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學生。如何把語文課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學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除了要求老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把課備的有趣味外,教師還應在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上下功夫。即:儲備一口流利的標準普通話,一筆漂亮的粉筆字。規范、優美、悅耳的課堂口語,漂亮、瀟灑的板書字體可以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即美感。”美感能使人產生對美的感動,產生愉、滿意感、贊賞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有時非常強烈和突出,以至主體全身心為美感的激情所
浸潤、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靈、思想活躍,想象飛馳,好似頃刻間悟到人生真諦,窺見宇宙勝景,獲得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在當時和事后,主體都會對這種情感格外珍愛,視之為人間樂事,而不斷地加以回味和追求。這樣的美感激情,會直接沖擊和改變主體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傾向,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差,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對也較差,還有相當多的學生有逆反心理,單靠教師的正面說教,引導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很難取得效果,有時甚至還適得其反。而”潤物細無聲”的美感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試想:當學生們發現那的充滿感情的、標準的、播音員似的聲音,一行行整齊、舒適、瀟灑的板書字是出自正在給自己上課的老師處時,會產生什么樣的感覺、和聯想呢?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學或中學的老師的課堂口語或板書字體給自己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影響了自己的一生。許多人練字就是由羨慕、模仿老師的字體開始的,許多人對語文、文學的學習興趣也是從羨慕老師的口語、朗誦、字體開始的。如果一位語文老師上課時只會按部就班地順著課文的思路講述,口語不標準,不清楚,或者說錯音,字體一般、或難看、難認,學生難免感覺乏味,怎么能對課程產生興趣呢?而教師美妙的課堂口語和字體卻能為學生創設一種愉快的情境,引起學生的驚奇、興趣、疑問、新鮮等情緒。使教學過程始終對學生有一種吸引力,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地獲取知識。因此,教師的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是學生產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引線:
二、教師的課堂口語和板書字體的魅力
(一)語言、字體也能產生魅力
說話、寫字是人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工具,幾乎伴隨人的終生,一個人的說話、寫字水平不僅是自己的門面,也對自己的人生道路產生影響,而語文課是學生進行說話、口語交際、寫字練習的主陣地。語文教師是學生口語、字體發展趨向的主要啟蒙者和引導者,因而教師的課堂口語、板書字體水平的高低對學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不多,許多學生不會正確握筆,寫出的字歪歪扭扭,沒有字形,更談不上字體,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和矯正。20世紀80至90年代,受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許多學生在課外把聽收音機作為感悟和模仿悅耳的語音的一種補充形式,借以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許多學生有較多的機會在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磨練中體驗字體的作用。這些因素在客觀上為教師的指導和矯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的說教容易起到作用。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電視、電腦越來越壟斷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課余時間里,愿意聽收音機的學生越來越少了,重視自己的字體的學生也越來越少了,電視的精彩畫面取代了單純語音的收音機,電子打字取代了手寫字,不少學生認為字寫得好壞無所謂,只要會打字就可以了。因此,在這種新形勢下,教師的說教就顯得蒼白無力了。說話、寫字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進入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呢?中職學生在知識、學習方式、語言能力、思維水平等方面差別較大,能主動學習的不多,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想學但又不知從何處下手的朦朧狀態,要想使他們能自己思考、感知、領悟,有效地進行個性化學習,需要一種特殊的魅力來引誘。魅力是多種多樣的,筆者從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實踐中觀察到,特殊的,讓人難忘的語言、字體也能產生魅力。如:相同的一段話語,由播音員、評書演員、相聲演員、普通人、語文教師、學生說出,其效果明顯不同。播音員、評書演員、相聲演員能使話語產生不同的魅力,讓人難忘、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興趣,甚至時常模仿。著名書法家的字體讓人贊嘆、羨慕、向往。字寫得工整、漂亮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師的夸獎,同學的贊揚,使家長自豪。因此,面對那些不愿學習、知識貧乏、辨別是非能力差的中職學生,我們與其和顏悅色或聲色俱厲地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勸說他們學習,還不如用自己的課堂口語、板書字體魅力來無聲的吸引他們發生興趣,自覺學習。
(二)怎樣使自己的課堂口語、板書字體產生魅力
魅力是一種特別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為主要對象的。美國著名女詩人普拉斯說:.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并且悅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語、笑的魅力、聲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體的魄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書法的魅力等等。人的魅力可以無所不在,包括發怒、憂傷、哭泣等負面情緒也會成為魅萬的源泉。魅力一旦產生就有了一些神奇色彩,,它能吸引人對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時間、物質上的投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語文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效果好,講課被學生所歡迎,就得有能吸引學生的魅力。古人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業精,師更親”,教師有了魅力,學生就愿意親近你,相信你,接受你的說教。語文教師的魅力在于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把課講得有聲有色,還應在課堂口語,板書上有讓學生佩服的特色。
首先,在課堂口語上要努力做到發音準確,不讀錯音,不念錯字,不使用方言,說普通話。漢字,在中國使用了數千年,其數量、字義在變化中,難記、難認,有些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又有不同的發音,不同的字義;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們念錯字,發錯音的現象,即使是漢語專業工作者,有時也難免出現誤差。但中職學生文字根底較淺,不理解這點,在他們的眼里,老師是不允許念錯字,讀錯音的;倘若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一次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認為這位教師沒水平,在心中形成長時間的不良印象,直接影響其學習情緒和興趣,教師形象和課堂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語文教師在每次上課前千萬不可大意,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的發音、字義研究清楚,力求做到準確無誤。方言,是不同地域的人日常使用的語言,有著很強的習慣性,固定性,但普通話既是我國的國語,又是我國的通用語,作為一名國語語文教師,更應該在課堂上說普通話,為學生做榜樣,起示范作用,指導學生說好普通話。要想做到這點,語文教師就要在說普通話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發音準確、規范,克服方言的影響。如:”事情,shiqing”不能說成”siqing",,生活,shenghuo”不能說成”senghuo"”你,ni不能說成nen"”學習,xuexi不能說成xiaoxi”等等。另外還要有聲音的抑揚頓挫、激情起伏的配合等。語文教師的普通話說得標準、漂亮、動聽,課堂口語就顯得生動,有特色,就會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其魅力就會在學生的欣賞中顯示出來了。
其次,語文教師一定要能寫出一筆好字,且有一定的書法知識。板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體現教學思路,顯示課文的重點和觀點,對學生起引路作用。為了充分發揮板書的形體效能,使板書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語文教師要講究粉筆書法美。其審美要求是清楚、美觀,書體以行楷為主,字的大小適中(以后排學生看清楚為度)。教學實踐證明,寫得一手漂亮粉筆字的語文老師,往往比較受學生敬慕。上課時,大多數學生會被教師優美的板書字體所吸引,并努力模仿。風流、瀟灑的粉筆書法美,有一種電腦所無法替代的魅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領會文章的思路,而且還能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相反,如果教師板書字體潦草,字跡不清,板書就會失去它應有的作用。因此好的字體,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要想寫好字,就必須對書法有所了解,有所研究。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造并使用了不同的書體,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等。同時也隨之產生了許多杰出的書法家.他們的風格各不相同,產生了不同的流派,前后相望,佳作如林,他們的形象一直是種楷模,是一種激勵人前進的力量。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書法可產生方圓藏露、逆順向背的韻味,輕重肥瘦、濃淡濕澀的情趣,抑揚頓挫、聚散疏密的筆調。斷連承接、剛柔雄秀的氣勢;再輔以專門制作的紙墨,使書法藝術更趨變幻莫測。韻味無窮。語文教師了解和研究書法,不僅對自己寫好字大有幫助,而且還能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執筆姿勢,向學生介紹各種書體的特點,展示各種書體中剛、柔、平、激烈的美,并把這種美渲染得深入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為之著迷,從而自覺參與這種運動中。此外,語文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授課本知識,還要將知識的范圍拓寬到社會人生的”大課堂”,把語文課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動態”課堂,變成樂學、尚學、陶冶情操的”美”課堂;將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思想素質、健全人格素養等貫穿到教學中。教師可在介紹書法字體的同時給學生介紹著名的書法家,以及他們的成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等,讓學生在向往中把他們當成追求的目標,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生生不息。
[關鍵詞]高校 美術理論 教學改革 措施
作為特長生的藝術院校或高校藝術系的學生,他們對于自己從事的美術專業或較為感興趣,孜孜不倦的刻苦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但是相對于專業繪畫課程的理論課程,學習起來就感覺枯燥無味,學生要么經常曠課、逃課,要么在理論課堂上睡覺、玩手機、做其他作業等,教師也懶于過問,認為大學生靠的是自覺學習,只要自己盡職盡責、問心無愧就行了。如此以來,美術理論課程的教學形同虛設,尤其是現在普通高校藝術學院擴招,導致美術理論教學都是集體上大課,一個班往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師只顧自己的講授,也顧不上課堂的秩序或所謂的教學效果,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學生對于學過的美術理論知識掌握的寥寥無幾。對于那些考研學生只能從頭自學美術理論,可謂是書到用時方很少。本來這些藝術生的文化成績就很差,再加上他們上大學后更是重技能不重視理論,文化知識與藝術理論素養的嚴重缺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為畫匠,成不了高水平的畫家。如何改觀這種尷尬的美術理論教學局面,很多美術理論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轉變教學態度,更新教學觀念
作為美術理論教師在美術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教師的教學態度至關重要。教師自己如果抱著不負責的態度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懈怠于理論學習,他們自己就認為美術理論課程可有可無,認為只要學會繪畫技法進行繪畫創作就行了。作為從事美術理論教學的老師,首先從思想上對大一學生進行教育,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做事,懂得珍惜大學時光,不能浪費父母花錢買來的每一節課學習時光;教育他們進入大學不是來享受的,而是來學習更多更有用的知識,為畢業工作積累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他們學習征程剛剛開始,讓他們了解一些國外大學學習理念,人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不是初高中而是大學,剔除他們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準備懈怠的念頭;教育他們具備一定的美術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理論修養的高低決定他未來的發展,沒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和藝術理論修養,就不會有很大的發展。作為一個身高為范的教師,一定轉變教學態度,自己首先不能放松對于學生學習要求,在開頭的第一課就要搞好思想教育,自己帶頭從不遲到、曠課、早退,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課堂教學認真負責,把高中階段學生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一直延續下去,不給他們一個過于放松的機會。在教學上積極改變以往陳舊過時的教學觀念,積極融入現代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使自己教學緊跟時代,不給學生產生教師觀念落伍的思想,師生之間那種年齡之間的所謂代溝盡量減小或消除,讓學生從教師身上學習到更多、更新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學生就會尊重你、敬仰你、學習你,對你所從事的美術理論課程自然而然從事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積極更新陳舊的美術理論教學方法
作為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美術理論教學,如果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必將導致學生的厭倦。藝術生本來文化功底就比較薄弱,尤其是現在藝術生很多是因為文化課差而轉入藝術學習的,他們很多通過走捷徑進入本科院校,所以他們開始學習美術理論課不僅枯燥帶來的厭學,更多的是他們聽不懂這些比較深理論知識,從而不想學進去。那么教師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這樣讓學生對所學的課程產生興趣。大一下學期一般開設《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這2門美術史論知識相對來說知識淺顯易懂些。如何在大一階段激發學生對新鮮知識的渴求欲望,對解決學生畏懼理論心理起到關鍵作用。教師在講授《中國美術史》時,結合生動有趣的歷史知識和美術典故,用講故事的方法,生動有趣的灌輸美術史理論知識,把中國歷史典故和美術典故加進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采用一些幻燈片把生動的中國歷代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看,利用美術欣賞的方式邊欣賞邊講解美術史論,學生一定會在生動的講故事當中欣然接受美術史知識的熏陶,從而不自覺的喜歡美術史的學習。當學生學完中國美術史之后,再進一步學習外國美術史就相對的容易多了,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美術史論的教學方法適宜于美術生初學美術理論階段。
在講授外國美術史時采取同樣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大量的美術作品和美術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各個時期的代表畫家和作品,極大豐富學生美術理論知識儲備。通過這2門美術史論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美術理論知識,在大二階段進一步學習《美術概論》或《藝術概論》就容易的多。對于藝術概論的學習,同樣結合美術史論的知識,邊學習一些藝術基本概念、藝術流派、藝術創作等理論知識的同時,教師同樣可以結合藝術欣賞的方式,給學生一種直觀形象生動的理論講解,不要為理論而理論的教學,那樣很容易把課堂上得死氣沉沉。在大三階段從事《中小學美術教材教學法》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教師講完理論教學內容后,通過網上美術教學視頻的演示和教師自身的課題教學演示,讓學生學習和評價優缺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一課時的課件進行試講,師生共同點評,這樣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能力。總之,美術理論課程的教學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既學得了理論知識,又很好的把美術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改變了以往那種沉悶的完全理論講授的局面,讓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
三、改變落后的美術理論教學模式
過去理論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很多美術教師本身就缺乏藝術理論修養,認為培養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只要能參加省級或國家級展覽就是最大的成就了,他們不明白藝術作品的創作需要藝術理論的支撐。現在高校藝術理論教學還是采用以前那種集中的大課形式,幾個專業的學生在上公共美術理論課程時都是擠在一個大教室里,學生上課完全是應付式的,由于學生人數過多,教師也顧不過來,學生在課堂上聊天的、睡覺的、上網的等現象很多,教師只顧自己一味的講授,下課后教師、學生各走各的路,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嚴重滯后。教師不妨打破這種傳統的固有模式,采取有效的大課與小課結合的形式。在大課上,教師集中講授每章重難點,然后布置學生自學后面的新內容,把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利用各專業閑暇的課堂時間,集中給每個小組上課,在小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采取公平座談交流的方式進行美術理論教學。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給以解答,也可以是學生提出疑難問題或答疑,教師給以解答。對于一些有分歧或歧義的問題,師生展開討論,直到弄明白為止。這種平等的探究式教學,很好解決了師生以誰為主體的問題,學術上問題的討論和交流應該是公平公正的,不該教師是權威的問題。把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很好解決了大課上的因材施教的問題,也避免了那種頗為應付式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解決了學生無法集中上課的時間,因為不同美術專業學生上課時間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利用小組上課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空閑時間來上課。雖然教師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勞動強度減小了。
四、改變美術理論的考試制度
關于美術理論考試制度一直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一般都是在學期期末進行一次總測試,從試題庫中取出一份試卷打印出來給學生進行考試。平時成績按照20%計入期末總成績,期末測試按照80%計入總分。即使如此,所謂的平時成績也不過是一種形式,要么成為期末考試不及格成績的補救措施,這種考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真正考核學生的真實成績,往往造成不公平的現象,那些平時不學習的學生,在最后要么突擊性的死記硬背考得高分,要么就是利用各種作弊手段抄襲高分,結果那些真正用心學習的學生反而考不過那些不愛學習理論的學生,其結果造成了很多學生不再用心學習美術理論,他們都學會了期末抄襲和死記硬背。這種考試弊端一定要根除,否則對于美術理論的教學改革極為不利。那么如何真正考核出學生的真實成績呢?這就要真正把平時的學習效率重視起來,教師不妨把很多因素考慮進去:平時的出勤率、課堂的學習態度、平時的學術交流、課堂上的回答問題、藝術理論的實踐、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等等因素結合起來,最終給出一個公平公正的總成績,雖然改革之初增加了教師工作量和評定難度,但是對于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后的教學輕松得多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關注于自己的學習成績,因為各科的最終成績高低決定了他們能否獲得國家勵志獎和學校的獎學金,所以成績評定的公平公正影響著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
總之,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只有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積極改革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不合時宜的考試制度,轉變教學態度和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理論的興趣,方能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方能與時俱進,提高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水平,為我國的藝術教育培養更多更合格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凡.高等師范院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淺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04
[2]廖溪、曾霖華.高師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2
[3]羅奮濤.高師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與實踐[J].藝術教育,2008/12
關鍵詞:美術理論;教育;重要性;改革
21世紀以來,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加速了我國美術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國現代美術教育也晚于西方。雖然,最早對藝術理論進行翻譯的美術先驅發現并指出學習理論的重要性,但長久以來對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并不被美術人所重視。盡管在近代中國仍然出現了許多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如: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等,但我們要知道,其原因是這些大師從審美經驗出發,自發地、有意或無意識地使他們的藝術活動不約而同地觸及到藝術理論的某些規律,因此得到成功。近年來,美術教育者對理論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沒有一個適合我國美術教育現狀的理論教育體制和模式。
1 美術理論教育的重要性
縱觀我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歷史,不重視理論教育的問題在初創期就已埋下伏筆。西方的工業革命打響了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教育觀,中國美術學者也因此開創了以技術訓練見長的培養方式。隨著引進蘇聯的教育體系,細化的專業區分使美術人的專業技法越來越好,而對美術本身的性質、原則、原理等理論知識掌握得卻越來越差。當專業院校美術生進入社會后,會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茫然和不適應,他們認為在校學習的知識在一些速成班用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學完,再加上缺少理念性思維,只能從事簡單的制作工作。也因此有人總結說:美術生對專業的學習是從畢業工作才開始的。
筆者認為上述問題應該引起高校美術教育的足夠重視,尤其對于獨立學院來說。獨立學院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搖籃,但大多數人甚至一些從教人員都容易混淆應用與實用的概念,應用型本科人才是有區別于高職、高專和中專所培養出的技能型人才的。應用型本科人才不單要有過硬的能力和技術,還要有自己的藝術思維,能夠獨立完成質量較高的美術創作。因此說缺乏理論教育的高校美術教育模式忽略了學生對藝術的把握能力。現代社會,要求美術人才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就要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這是我國美術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2 美術理論教育現存問題及現狀
輕理論重實踐的思想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美術專業考生高考文化課分數偏低,美術加試對學生理論知識又基本沒有要求,重技術輕理論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次,高校為追求就業率,社會缺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社會中大量的速成“美術”元素涌入高校,忽略美術理論教育的意義。課程設置成為美術理論教育無法回避的問題。高校美術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基本都以素描、色彩、創作實踐等技法課為主,實踐和技法課程比重過大,而美術理論課程的設置比重不足。固然,沒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熟練的技巧,很難進行美術創作。然而美術畢竟不是技術,美術人除了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術,還要有思想。當然,以上狀況的發生還有其他誘因。比如:一些中小學不重視美術教育,甚至取消了美術接受教育,這也是造成高校美術生質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3 改革美術理論教育的建議和幾點措施
現在,美術理論教育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也有人開始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要改變美術理論教育的現狀,使其在改革中發展,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美術理論教育對高校培養綜合美術人才的重要性。實踐產生理論,反過來,美術理論一經產生就會對美術實踐起指導作用。一個從事美術活動的人,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美術理論或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對于高校,特別是獨立學院,美術理論教育更有其不可忽略的地位。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主,從字面上來分析,應用:適用需要,以供使用。這要求應用型本科人才不但要有熟練運用專業技術的能力,還應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作指導,才能長久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區別于高職、高專的技能型人才。
(2)優化高校美術專業課程設置。需要特殊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優化課程設置不單指適當增加美術理論課的比重,還包括如何對實踐和理論課程進行優化配置。比如:在開設素描和色彩靜物時,應適當增開一些中外美術史、構圖學等課程;在開設人體寫生時,應并設人體解剖課程等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美術潛能,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充分消化吸收,并使之指導自己的藝術實踐,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加強美術理論教師的素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如果要給學生一碗水,那他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為美術理論教師,不僅要掌握足夠的藝術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當然,一個美術理論教師只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相當的美術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他還要具備哲學、美學,甚至心理學等方面的普通文化知識。高校美術專業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倡美術理論教師多研讀理論專著,適當參加進修班學習;鼓勵理論教師多發表相關論文;對在理論研究中有重大突破的美術理論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
(4)美術理論教育要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方式。美術理論知識本來就是探索和揭示各種藝術現象共有普遍規律的學科,離學生生活較遠。現代美術理論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單要充分掌握教學內容,在備課時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身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備課,突破以往學生對美術理論學習的消極態度。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要加強對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力。這些現代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眼見、耳聞加深理解和記憶,也能使美術理論教學越來越緊密地貼近現代學生的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和理解美術理論知識,而不僅僅體驗物質帶來的虛幻感。這是現代教育的方向,也是美術理論教育與科學、技術等的全面結合。
(5)提倡社會化的美術理論教育。雖然目前的美術理論教育仍然主要以學院教育為主,這里有必要強調一下,許多社會機構有學校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理論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博物館、美術館等有著諸多的優秀美術資源,這些資源卻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美術理論教育問題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人們也提出了種種改進的設想和建議,但無論怎樣發展,將來美術理論教育將越來越普遍。
參考文獻:
[1] 海德格爾.藝術的起源與思想的規定[J].孫周興,譯.世界哲學,2006(4):73.
[2] 教育部.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新的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3(1).
[3] 默耕.經典教學方法薈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
1.1社會背景生源情況
談到當下高職美術專業的問題.首先要了解今天大的社會背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制造業迅猛發展.急需大批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高級技術型人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出社會急需的大量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但是社會上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比較普遍.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大多數人認為高職教育矮人一等.做工人沒有前途,上本科,進名牌大學才是出路。中學也以學生考多少本科為榮.對于高職院校不屑一顧.加之本科院校的瘋狂擴招.只有少數實在沒找到出路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從社會用人機制看,長期以來的唯學歷論沒有得到改善,反而隨高校擴招而越演愈烈.很多單位水漲船高的要本科生研究生,無疑加劇高職學生的就業壓力。另外單位的晉升.工酬都與學歷掛鉤。為獲得更多的機會.很對人也不得不追求高學歷.放棄進入高職院校。高職的生源質量成了一個問題。招生學生少.地方政府對高職教育投入沒有積極性.辦學條件較差.缺乏必備的實踐場地設備.學校難以培養出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美術專業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部分.在高職教育整體狀況如此也難逃厄運。高中生中很多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選擇學習美術.希望從美術高考這條路成就大學夢.由于他們看到了本科院校美術統招的文化課分數要求相對低很多即使落榜,美術基礎很差的學生選擇復讀.也少有人會選擇高職的美術專業。學生少.又缺乏一定美術基礎.然高職的美術專業教學陷入困境.很難培養出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1.2高職美術專業教學模式
目前。高職美術專業以設計為主.由于成立時間早晚不等,師資隊伍良莠不齊,問題就突出表現在教學與實際脫節。學生缺乏掌握技能和理論知識的能力從目前的美術專業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當中仍然可以看出不是過分強調文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就是忽視專業理論知識而過分強調實踐技能動手能力將掌握知識與掌握技能割裂開來.在教學體制機制中面對每屆不同素質學生不能夠實事求是靈活調整。教學以傳授文化知識通識教育為核心.強調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實際是一些泛泛的理論教學。那些本就厭煩書本文化基礎薄弱的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在枯燥抽象的理論學習中喪失信心.面對設計工具一片茫然,無從人手。對于有興趣的學生,缺少熟練使用工具的訓練,即使有滿腦子的設計想法也無法付諸于實踐,做出滿意的作品從授課的方式來看,美術專業課仍然是按以五十分鐘為單位的語文和數學的課堂進度來規劃的.課堂時段分散.美術專業實踐課被弱化成了文化理論課的調劑課.也就更無從談職業能力教育教學片面強調實踐為主體.一種是復制藝術院校的基礎教學模式,強調素描和色彩等基礎訓練的.忽視美術設計理論知識教學.對電腦工具,輔助設計的軟件操作不熟練。在實際工作中無法提高效率另一種則是復制社會電腦培訓班的教學模式,缺乏美術專業教師.但是計算機教師充裕,計算機教師叉沒有受到系統的美術教育.往往只能強調電腦工具的熟練操作,缺乏必要地理論知識教學.學生被訓練成一個電腦操作員。兩種教學模式復制,都是將理論實踐分割開.培養出的學生只存在熟練使用計算機輔助工具的差別.沒有自主設計能力上的本質差別。歸根結底就是觀念差和理論與實際相脫節。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對于高職美術專業教育的觀念問題僵化保守,循規蹈矩,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前面的相關分析中.我們從學生和家長的觀念說到社會對于高職教育的偏見.學校教學的現狀.要求相關部門必須著手教學改革.打開缺口,力圖使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實現“平等”。這里的“平等”包含設施及經費投入的平等及遵從學科特點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課程的平等只有做到了“平等”美術職業教育作為其分支才可能改善滯后的狀況。并可以向著健康合理的方向前進。
2高職美術專業教育改革
2.1以就業為導向
所謂就業導向.實際就是社會需求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的人才。要求美術專業設置指向工作需要,以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設置以設計專業為主.專業課程要有明確的職業針對性,根據未來所從事工作的需要設置課程內容。將課程與職業密切聯系起來,制定出職業學習分析表。把職業能力要求轉化為課程目標。課程體系建設要引入企業、行業專家參與,根據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群進行廣泛的調研.明確該職業崗位群從業人員所要求達到的職業能力、職業技術含量、典型工作任務,將所對應職業崗位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概括.將工作任務序化并轉換為學習領域,將職業能力培養融進學習領域.將能力要求加到課程設計中,使能力和課程一一對應.科學安排專業課程.形成以職業能力為系統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并進行科目課程設計。
2.2理論與實踐
美術教育注重彰顯個性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方能創作出個性鮮明作品教學中要求系統地教授創新的思維方法和應用技巧,以多元理論為課程設計的基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重視理論學習,認識理論指導對創新能力的影響.清楚技術應用型人才同樣需要具備完備的理論知識。高職美術專業教育需要把三年六學期的高職美術教學劃分成“學校教學—社會實踐—學校教學”形式。即學生學習,實習,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教學依據學生層次安排教學計劃.靈活調整理論課與實踐的比例。學生入學第一年安排理論學習與在校內模擬實踐。學校通過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創設真實的工作情境,融“教、學、做”為一體,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線組織學習內容、進行教學組織、開展教學評價,增加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儲備.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在學習實踐中掌握工具材料材質。第二年開學安排學生到社會企業等相關崗位實習,在實踐中,學生自覺了解行業需求專業素質技能水平要求.鍛煉適應這種工作環境.多元知識背景下的團隊協作.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實習的時間可以根據情況安排半年到一年第三年的學習要求學生將實習后對專業知識的認知反饋給學校.學校根據自己對專業的經驗與學生的認知比對,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和需求.在教師指導下選擇性的學習。主要是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結構和能力、技能與特長。通過緊密聯系社會行業企業.廠校合作.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使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開放.眭和職業性。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也使職業能力培養和企業社會要求零距離。
2.3師資隊伍建設
在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能力提高的促進者,因此美術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是關鍵因素。作為高職美術專業教師,既能講授專業理論課,具備扎實而寬厚的理論基礎知識.對本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景.社會需求有深刻的認識.又需要有較強的實踐經驗.動手能力。能以自己嫻熟的技術帶動學生技術提高。作為學校.必須加強教師實訓基地建設,分階段分批次對教師輪訓.提升教師自身職業教育實踐經驗聘請行業內優秀設計師,藝術家.廣告人作為兼職教師彌補校內師資不足。
(一)有利于美術設計教學效果的優化。
實驗教學模式在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教學時間,滿足了美術設計教學連貫性特點,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優化。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有效安排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將理論內容與實踐內容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美術設計技能的形成。像在講解有關于商業廣告的設計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實踐教學模式的程序,做這樣的教學安排。商業廣告設計內容講解時間為一個月,第一周講解理論知識,第二周引導學生考察,對周邊商場以及店鋪的廣告進行實地調研分析。第三周組織學生收集設計資料,設計草圖,最后一周定稿,完成作品。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的美術設計專業知識學習更加充分,時間更加集中,有利于學生設計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美術設計專業學生視界拓展。
應用實踐教學模式開展美術設計專業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學生發散自己的美術設計專業知識學習形式。像在講解有關于PS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一邊給學生講解方法,一邊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繪圖與制圖練習。再通過模擬化案例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美術設計技能,促進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實踐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接觸到許多課本之外的內容,課堂內容的充實有利于廣大高職學生專業學習眼界的拓展,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進步。
(三)有利于美術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
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得到理論知識的支持。實踐教學模式在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中的應用,讓教師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了一起。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具有不同的學習重點。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美術設計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模式中,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理論知識,在應用的同時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讓實踐學習反作用于學生的理論學習,讓學生找到理論知識水平提高的切入點。
二、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應用方法
(一)加強美術設計專業分析與調研力度。
做好美術設計專業的分析與調研工作,是促進實踐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工作中的前提。在每一屆新生入學的時候,高職院校都要對美術設計類專業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校這三年即將要學習的知識以及未來的工作崗位。高職院校要選擇那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以及美術設計行業相關工作經驗的教師給學生做專業分析,讓學生了解美術設計類專業的發展前景。在引導學生分析完美術設計類專業知識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美術設計類專業進行調研。讓學生一起去參觀一下美術設計專業校內外的實習基地,對工作環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在分析與調研活動后,教師要求學生寫一份自己關于專業的考察報告或者總結,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收獲,更能促進學生思考,準備好投入到實踐學習活動中。
(二)利用案例教學法應用實踐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活動,是實施實踐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模擬出真實的實踐氛圍,調動學生的美術設計意識,激發學生熱情的一種教學措施。教師將美術設計專業的實際案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并將這一實際案例作為每一節課的線索,在案例的分析中體現出美術設計的技巧與方法。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個美術設計案例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要組織學生多在課堂中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讓更多的觀點迸發在課堂中。在分析案例時,教師要規范學生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作品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審美特點,更要考慮客戶的需求,用自己的美術設計作品去彰顯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客戶的追求。
(三)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有效建立。
開展有效的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需要得到實訓基地的支持。高職院校應當重視實踐教學基地的打造,從而讓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可行性與穩定性。學校要加大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力度,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實踐學習氛圍,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項目進行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學生的理論知識與設計技巧才能被內化,成為自己美術設計能力的組成部分。
三、總結
筆者從事小學高年級的美術教學,嘗試在美術理論教學中凸現體驗的教學方式,學生們通過體驗獲得了效果持久的知識,同時也體會到了學習是一種莫大的樂趣,這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可以說產生了煥然一新的面貌。
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特點是老師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親身經歷和充分參與中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實踐,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筆者覺得在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時安排體驗型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兩個環節要素的合理設置,即情景設置、實踐操作。
一、情境體驗讓美術理論知識抽象變直觀,被動接受變主動探索
課堂上創造實際或模擬情境,使學生在親自實踐中,獲得感悟和經驗,建立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關于透視》這一課時,規則性很強的透視知識以往都是由老師分析講解各種范圖,向學生介紹透視線、消失點、視平線及近大遠小等透視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效果不穩定。筆者在教學中創造了一個開放型的實際情境,把課堂搬到比較寬闊的場地,以彩旗作為了解透視的參照物,布置一組學生手持彩旗排好隊伍,另一組同學從不同角度觀察比較,記錄發現,并拍攝或簡單繪制實景,再回教室進行交流體會,并從自己拍攝到的照片中了解到了透視中的各個知識點。在這個合理的情境創設下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很快發現了透視的規律,因為是自己發現的知識規律,掌握得就特別好,學習過程十分順利有效。
再比如在學習《認識抽象畫》一課時,只通過老師的講授要理解“摒棄客觀世界具體形象和生活內容,在畫面上表現幾何形體的組合或者抽象線條的揮灑。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樊籬。”對小學生來說很難真正地理解這些話的含義,大部分孩子對抽象畫的理解是畫得什么也不象,就與他們的涂鴉亂畫是一回事,停留在這樣膚淺的理解層面。所以筆者在這堂課的時候,用影像資料模擬情境,通過短片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喜悅興奮的激動情感,讓學生體會這種心情的感覺,并且用老師所給的各種顏色圖形和形狀拼擺出一個能體會此刻心情的畫面,老師拍攝記錄下學生創作的各種畫面,接著繼續播放下一段的短片,由于一些情節的發生,情緒急轉而下,一種傷感沉重的情感籠罩了學生,請學生再次用老師所給的素材組織畫面表達情感,然后老師將前后的兩張作品一對比,學生就不難發現抽象的色彩和線條形狀也可以表達豐富情感。通過這樣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受到感染,激發了他們的靈感,并通過他們的親身實踐建立起對抽象畫的全新理解。
所以說在體驗教學中情境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情境能引發學
生聯想;情境能激發學生情智。總之,情境能促進學生感悟。
二、實踐體驗讓美術理論知識枯燥變鮮活,流于表面變深刻掌握
設置學生親身經歷的實踐操作體驗,有效地把“聽――看――做”思維與學習者的行動結合在一起,并在這一過程中促使學習者的角色發生轉換,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主體。比如《色彩純度》這一課中學習色彩鮮艷程度的知識,為了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個色彩知識,牢固地掌握色彩純度的變化,筆者設計了調配顏色的操作體驗,準備好一個純色和灰色顏料溶液,讓學生分組調配顏色,逐步加入灰色,并做好逐漸顏色變化的記錄,觀察研究色彩純度的變化是怎樣發生的,有什么規律,并嘗試了兩個純色相調的色彩純度漸變,同樣記錄變化過程,在兩個操作完成后,請學生交流記錄的資料和調色過程中對純度變化的發現。整節課都是在學生自主的實踐和總結探討中完成的,老師無需贅述學生已經牢固地掌握了枯燥難懂的色彩理論知識。再比如在《圖形的魔術組合》一課中圖形創意組合有很多種,有替換組合、比例組合、擬人組合、疊加組合、時空錯位組合等多種組合方法,如果逐個舉例講解,學生聽到后來不犯暈也要犯困了,更別說巧妙運用了。針對這樣的狀況,老師設計了多個實踐操作的體驗活動,比如學習“替換組合法”時,老師給學生一些圖像素材,讓他們把本來不相干的圖像局部替換組合,而產生奇妙的效果,然后集體評價學生們組合出的圖形,通過對比習作,學生們憑借以往的經驗不難發現,哪個圖形組合富有美感,哪個圖像組合十分創意奇妙,很快就找到了“如何巧妙又合理地替換組合圖像”的規律。在這一有很多繁雜美術理論知識的課堂上,老師沒有填鴨式地不停灌輸,只是旁敲側擊的引導,學生們卻掌握得更牢固深刻,完全不覺枯燥,個個興趣盎然。
【關鍵詞】初中美術 教師素質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67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教師在學生獲取知識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知識進行引導,更要對學生的行為、思想等進行引導,因此教師的綜合素質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肩負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不斷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本文就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進行探析。
一、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只有具備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與能夠跟上時展步伐的學科知識,才能更好地去指導教學實踐活動,因此在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綜合素質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該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師的理論水平。
(一)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的過程中,掌握有效的教學理念十分重要,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只有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活動,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美術教師要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用現代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進而更好的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二)學習新的專業知識
美術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藝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在不斷的發展,新的創作手法在不斷出現,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及時進行知識的更新,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教師一方面要做好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還要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充電,主動去把握學科發展的新動向,跟上現代教學的步伐。
(三)學校要為教師理論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在實際的教學中,想要使初中美術教師的理論水平跟上現代教學的要求,一方面要靠教師個人的努力,另一方面學校也要為教師理論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例如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教學動態;也可以組織教師展開交流,使教師能夠及時的就最新的教學理念等進行溝通與交流,為教師理論知識水平的提升打造平臺。
二、通過實際教學活動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能夠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活動,通過有效的教學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這幾個環節來提升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
(一)提高自身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學活動的能力
現代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多種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技巧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教師不僅要在理論上掌握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更要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教師雖然從事教育活動,然而在靈活的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之前,需要先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不斷地實踐去掌握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踐中要對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對不同的教學方法該如何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進行反思,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應用,進而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美術實踐能力
初中美術教師雖然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已經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然而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美術實際應用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部分初中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繪畫能力等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國教育注重教學相長,美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就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注重通過課堂教學提升自身的美術應用能力,還要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的進行多方面能力的訓練,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指導。
(三)拓展美術教師提升自身美術實踐能力的途徑
教師不僅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努力提升自身的美術實踐能力,還要將自身的實踐活動延伸到社會這個大舞臺。作為一名教師想要給予學生一點知識,自己就要成為一股清泉,社會為教師美術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要利用課余實踐積極的參加一些真實的美術交流活動,使自身的美術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三、通過課后反思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的歸納與總結能力
在教師的多種能力中,教師的歸納與總結能力也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能力,很多教師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而對課后的反思并沒有引起重視,即使有些教師進行了課后反思,也不能在反思的過程中對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歸納與總結。因此在課后的反思過程中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的歸納與總結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通過課后反思對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歸納與總結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之后,接著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就是進行課后反思,而反思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自身的教學情況。教師要反思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對于可取之處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積極的發揚,而對于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就要及時的更正,使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指導。
(二)反思學生
美術教師不僅要反思自身的教學情況,還要反思學生。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這樣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反思學生的過程中,要考慮自身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否與學生相適應,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要繼續發揚,與學生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就要及時更正。
(三)反思如何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