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保險公司收益來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些媒體指出,由于去年基金業(yè)全行業(yè)虧損,而保險業(yè)資金運用收益率有所下滑,所以各家分紅險的分配紅利恐怕不會令人滿意。
不過,就記者了解,分紅險的分紅情況與保險公司上年資金收益并不存在直接對應關系。分紅險的熱銷和圍繞它展開的爭論,折射出這個新產品在客戶、人和保險公司各方眼中扮演著很不相同的角色。
2002年的壽險市場,分紅險貢獻巨大。壽險分紅產品保費收入1121.7億元,占到人身保費收入的49.3%,將近半壁江山。據了解,在深圳市場,2002年分紅產品占到新單保費收入的80%以上,其火爆可見一斑。
保障還是投資?
簡單來講,分紅保險是指保戶不僅可以享受一般的保險保障,還可以定期獲得保險公司對保險資金運作后所得利潤的分紅。
不少公司在描述分紅產品時說,它具備“保障、投資、儲蓄”三位一體的功能。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目前的投資大背景以及老百姓的理財觀念,可以發(fā)現,分紅產品的熱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迎合了客戶的投資需求。
一位保險業(yè)務員告訴記者,老百姓對保險的認識依然比較浮淺。以往人們常常將保險和賭博聯系在一起,后來又有災害補償說、投資說等等?,F在仍有不少人認為,參加保險若不發(fā)生事故那就“不合算”了。而分紅險的出現,讓業(yè)務員多了一個說服客戶購買保險的理由――兼具投資功能。在銀行和業(yè)務員有意無意地引導下,許多客戶是出于投資心態(tài)才購買分紅險的。
看看某銀行關于分紅保險的宣傳,就能清楚地體會到這一點:
“1996年至今,銀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城鄉(xiāng)居民存款卻還在一直攀升,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我國處于社會保障體系轉軌與保障制度重建的特殊時期,人們要通過儲蓄應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百姓選擇儲蓄,其實是將銀行視做‘保險柜’,盡管收益很低,但卻安全,沒有什么風險,至少本金不會受損失。有沒有另外一種投資產品,它類似儲蓄――保本、有保底收益,又有額外的投資收益,且辦理手續(xù)方便又簡單?有,它就是――銀行分紅保險。這是一種保本、有息、零風險的產品?!?/p>
目前國內普通居民的投資渠道仍然非常狹窄。去年上證綜合指數下跌17%,許多人對股市畏而遠之?!岸婵罾⒂诌@么低,與其存銀行,不如買個一舉多得的分紅險算了”。
正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投保人非常關注分紅險和其他投資品種的比較。一些大眾媒體甚至登出“分紅保險和儲蓄誰更劃算”的文章。
有保險公司宣傳說,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分紅險獲得了保險保障之外本金的保值和增值,合同到期時將獲得“本金+保底收益+累積紅利”。某保險公司的一位精算師告訴記者,保險人所說的“保底”收益,其實指的是保證利益,即包含死亡給付金額、生存給付金額以及退保金額,只要投保人在保險期間內不退保,投保人在這段期間內總能獲得保險公司定額的保險保障金額。
在他看來,分紅就可理解為一種不保證利益,它與保險公司的投資是否獲得收益直接掛鉤,并沒有所謂的“保底”。也就是說,分紅險包含了保證利益和不保證利益。當然,即使在保險公司上年資金運作沒有贏利,分紅保險的最低分紅是不分紅,投資者可能的最大損失就是保險公司與銀行的利率差。
但不少專家反復指出,分紅保險的主要功能依然是保險,而紅利的分配只是其附屬功能。分紅險銷售過程中出現的誤導和偏差,使得其投資功能被片面放大,而保障功能被忽略了。
出于投資心態(tài)購買分紅險的人,自然盯著保險公司的紅利報告。如果實際結果和員當初的過火渲染存在較大差異,保險公司的形象難免大打折扣。
紅利懸念
我國的第一張分紅保險保單誕生于2000年,由于儲蓄、國債不斷降息,股市又持續(xù)低迷,兼具保險、儲蓄和投資功能的投資分紅保險一進入市場就受到歡迎。而各家公司的分紅保險產品包括國壽的“鴻泰”,平安的“千禧紅”系列產品,太平洋的“紅利來”,新華的“紅雙喜”,太平的“盈豐”、“盈盛”,泰康的“千里馬”等。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每年3月15日前后向保監(jiān)會報備分紅保險專題財務報告。6月1日是紅利分配起始日,之后在每張保單的周年日保險公司開始向客戶寄送紅利通知書。
值得注意的是,客戶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是有前提的,即保險公司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產生可分配盈余,而且紅利的分配視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而定,總之紅利分配具有不確定性。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一般紅利的來源包括三個方面:死差益、利差益和費差益。有些公司的紅利不包括費差益。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風險發(fā)生率低于預計的風險發(fā)生率,即實際死亡人數比預定死亡人數少時所產生的盈余;利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投資收益高于預計的投資收益時所產生的盈余。
這樣看來,保險公司在厘定費率時要考慮三個因素:預定死亡率、預定投資回報率和費率。在壽險保單的保障期限內,實際情況可能同預期的有所差別,保險公司將這部分差別產生的利潤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客戶,這就是紅利的來源。
一個精算水平較高的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在核保、費用方面產生較大的誤差,因此分紅保單的紅利大部分來源于投資收益。而投資收益的多少取決于保險公司業(yè)務經營能力的強弱,這表明所謂的保單紅利不僅僅是贏利,也有可能是不贏利。
在公司經營有贏利的情況下,分紅保險的紅利來源于該險種投資賬戶的可分配盈余。保險公司每年度計算盈余并進行分配,保監(jiān)會規(guī)定可分配盈余至少為盈余的70%。所以,保險公司對分配方案有一定的自由度。在沒有盈余的情況下,紅利理論上可以為零。
按《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證券投資基金上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介紹,去年全國保險資金運用情況是:52%的資金是銀行存款、18.6%用來購買國債,10.7%回購,6.96%金融債,5.4%證券投資基金,3.16%企業(yè)債。
部分媒體認為,由于去年基金業(yè)出現了全行業(yè)虧損,所以會拖累到保險業(yè)的投資收益。不過,從以上數據看,基金在保險資金用途中所占比例比較低,影響似乎不大。保險資金的平均收益率倒是更有相關度,統計數據表明,2001年保險資金運用的平均收益率為4.3%,而2002年這一數字只有3.14%。如果保險公司的分紅方案和其資金運用的平均收益率相關,那么今年的分紅將比去年差一些。
當然,不排除保險公司在各年度之間進行調劑的情況。分紅產品的期限比較長,保險公司對產品的分紅方案有長期計劃。所以,上年的資金投資狀況不一定就在下一年紅利分配中體現出來。某保險公司精算師告訴記者,在投資收益豐厚的年份,保險公司可能預留部分收益;而在投資收益較差的年份,有可能調撥往年投資收益補貼一部分紅利。
各公司分紅險的紅利分配到底怎樣,目前仍是未知數。較之投資連結險和萬能壽險,分紅保險的公開程度最低。保險監(jiān)管機關也有規(guī)定,不允許片面地向社會公布投資收益率。平安保險(集團)公司壽險精算產品中心的精算師告訴記者,如果只片面強調公司投資收益率的高低,進行不恰當的攀比的話,對客戶來講,其實是一種誤導行為。
保費收入:財富還是包袱?
銀行已成為壽險的主要銷售渠道之一。據統計,2002年我國壽險分紅產品保費收入1121.7億元,銀行壽險保費收入388.4億元,占人身險保費收入的17.1%。
郝演蘇教授認為,在分紅險的銷售中,銀行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近幾年銀行經過不斷改革,信貸管理已經相對健全許多。目前銀行手里囤集了大量存款,如果放貸不出去,無疑是個巨大的包袱。為保險公司分紅險,銀行一舉兩得:一方面,將存款導入保險公司,可以緩解部分存貸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可觀的費。
在郝演蘇看來,保險是個新興行業(yè),對各種產品的市場定位還存在許多誤區(qū)。由于股市從2001年8月開始持續(xù)低迷,而央行多次降息,并征收利息稅,使得老百姓手中資金的可運用渠道非常有限,在這個時候,年青的保險行業(yè)義無返顧地成為了資金的避風港。以分紅險為誘餌,吸引了很多資金。他說,如果這些資金運用得好,自然是一筆財富,如果運用得不好,那就是一個包袱。
力推分紅險的保險公司,往往以分紅險在境外大行其道為依據。但有專家指出,境外投資型產品的大發(fā)展是在保障型產品基本飽和之后才出現的。如臺灣傳統產品的覆蓋率是137%,香港是69%(不包括1/3的外籍居民),而內地2001年的覆蓋率只有6%。
在成熟市場上,保障產品已經飽和,資本市場比較健全,國民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而中國目前階段,商業(yè)保障程度低,資本市場存在許多問題,居民心理比較脆弱。許多人是抱著投資的心態(tài)購買分紅險的。這種心態(tài)將給保險公司巨大的壓力。如果分紅比較差,人們將對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的信心大打折扣。
關鍵詞:保險投資 風險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 政府監(jiān)管
我國的資本市場雖然處于低水平的階段,但還在穩(wěn)步發(fā)展,國家對保險投資渠道的開放使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更加多樣。但是我國初步開放的資本市場和較為落后的風險管理理論使保險資金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復雜。該風險不僅包括日常投資風險,還包括從國際市場傳導來的全球金融風險,以及由于保險資金自身負債性所特有的風險。保險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主要是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負債,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如出現償付能力危機,將對保險公司甚至整個社會產生不利影響。綜上所述,對我國保險投資風險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保險投資風險管理理論概述
目前國際上關于保險資金的管理理論主要為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現代組合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發(fā)展較早,始于1800年,該理論的主要觀點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擁有充足的各類準備金以應對負債,結轉盈余保證金,且對利潤的來源進行分類、度量和確認。經過不斷的發(fā)展演變?yōu)橘Y產管理理論、負債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管理理論三個階段的理論?,F資組合理論發(fā)展相對較晚,由Markowitz(1952)最早提出,該理論基于一定的假設前提,通過均值-方差最優(yōu)解選擇最符合投資者偏好的投資組合,雖然是靜態(tài)均衡的狀態(tài)下,但是將收益率與風險之間的關系相結合,對如何選擇最優(yōu)資產組合進行了討論。
我國學者對國外風險管理理論的分析基礎上,深入研究了我國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管理。我國壽險企業(yè)發(fā)展較早,資產負債管理理論隨著壽險的發(fā)展不斷完善。關于現資組合理論的運用,王佩(2009)找出保險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的相關性。隨著我國保險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保險資金運用及風險管理理論日趨完善,我國保險監(jiān)管與時俱進,不斷放開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細化管理要求。近年來,我國保險資金投資運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在監(jiān)管更加系統性、科學性;保險資金投資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結構;投資收益穩(wěn)健增長。
總體而言,目前保險投資風險管理理論已經相當成熟。我國對保險資金的運用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并接合實際情況,在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國保險業(yè)相對于發(fā)達國家起步較晚,關于保險資金運用風險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風險管理理論體系。
二、保險資金投資風險管理淺析
從國外保險公司經營狀況來看,傳統的保險業(yè)務不能盈利或者盈利很小,其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投資收益。但是,有投資就會有風險,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保險資金運用中的風險管理是獲取穩(wěn)定投資收益的重要保障,下文簡述保險資金的來源及運用情況。
(一)我國保險資金來源及特點。保險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保險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負債及其他資金。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注冊資本金與資本公積金、總準備金、各類準備金、其他資金。其中,各類準備金(保險公司的負債)是保險資金的重要來源,由于保費的收取和保險金給付的時間間隔,使其可用于投資。
基于保險資金的來源,其自身有如下特點:(1)具有負債性,由于各項準備金直接來源于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是保險公司的負債;(2)具有期限性,壽險合同大多是十年以上的長期合同,因此壽險公司的資金比較穩(wěn)定,但也可能在某一時間段償還較大數額;而非壽險合同一般都是一年以內的短期合同,對流動性要求較高;(3)追求收益性,因保險資金的負債性,保險投資需要一定的收益才能覆蓋資金成本。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不斷發(fā)展,在實際投資過程中保險資金運用主要的投資渠道為銀行存款、股票、債權、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不動產等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
(二)保險Y金投資風險。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是基本指標也是核心指標。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可分為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固有風險體現在保險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在現有的正常的保險行業(yè)物質技術條件和生產組織方式下,必然存在的客觀的償付能力相關風險。固有風險又分為兩種:可量化為最低資本的風險如保險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和難以量化為最低資本的風險如操作風險、戰(zhàn)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而控制風險主要來自于保險公司內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或無效,從而導致固有風險未被及時識別和控制帶來的風險。
三、我國保險投資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陳文輝副主席指出,保監(jiān)會近年來的工作中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持續(xù)推進中國保險資金運用的改革,在放開前端的同時要管住后端。尤其近幾年我國保險資金運用規(guī)模增速迅猛,其在經濟社會和金融市場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诒kU資金的負債性和保險公司對投資收益穩(wěn)步提升的需求,股權投資、另類投資在保險資金的運用中增長較快,與傳統的銀行存款、股票、債券等形成了多元化資產配置格局。在快速發(fā)展中,也應看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錯綜復雜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zhàn),尤其對保險資金的海外投資造成不確定性風險。
第一,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總體保持低速增長。利率下行帶來的風險對保險行業(yè)帶來了現實挑戰(zhàn)。我國保險公司面臨對保險資金的運用中如何保持資產負債的優(yōu)化配置的難題,尤其壽險公司資金的長期性使其被動承擔高成本負債。
第二,保險資金運用規(guī)模的新增以及大量資產到期,使得保險資金急需尋求再投資資產。低利率帶來的“資產荒”難以滿足保險資金的歷史高成本,倒逼保險機構提升風險偏好,由投資風險較低的銀行存款等轉向股權投資、另外投資等高風險資產。
第三,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我國保險公司在實際操作中粗放式的經營方式,資產與負債的匹配率不高,尤其是中長期投資中問題明顯。部分保險公司沒有完善的資產負債管理制度,壽險資金應配資中長期投資,如期限較長的銀行存款、房地產投資、長期國債等,而財產保險資金應適當配資具有流動性的資產,如同業(yè)拆借、股票、短期固定收益類產品等流動性強的品種。近年來,債券打破剛性兌付,違約多發(fā),保險資金在投資過程中面臨的信用風險上升,保險資金高比例配資信用類資產,使得投資風險敞口增加。
第四,保險公司自身的投資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市場缺乏自律,盡管在監(jiān)管的指導和壓力下,保險行業(yè)的風險管理得到重視,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保險公司在應對監(jiān)管和市場的變化中,急于求成,激進經營,短債長投。常常由于保險公司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及風險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滿足投資多樣化需求,因而不能有效把控保險投資風險。
四、保險投資風險管理對策
在分析了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狀況、風險管理存在問題及成因后,本章主要從機構、監(jiān)管兩個角度對我國的保險投資風險管理提出對策建議。
(一)保險行業(yè)整體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行業(yè)自律。保險公司應健全公司治理和資金運用內部控制,不斷改善資產負債匹配情況,保證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利用組合投資來分散風險,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識別、監(jiān)控與管理。資金運用部門從公司戰(zhàn)略的高度整體把控風險,完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和風險管理制度,按照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等監(jiān)管部門對于保險資金運用的政策法規(guī),制定公司內部投資制度、明確投資范圍、限制條款等,保持風險及投資收益的動態(tài)平衡。投資人員綜合考慮資產負債配置結構,根據償付能力風險的指引,結合投資組合理論,合理配置各項投資,在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實現投資的優(yōu)化和收益。
發(fā)揮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的督促作用,提高保險行業(yè)自律水平,使保險資金運用服務主業(yè),最大化的維護投保人的權益。首先,保險資金投資以安全為主,投資符合要求的銀行存款類產品,適當選擇短期理財類業(yè)務;其次,保險資金收益以穩(wěn)定性為主,投資結構簡單現金流穩(wěn)定的固定收益類或類固定收益類產品,適當配置股權、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產品;最后,保險資金可選擇股權投資提高收益,但不應偏離主業(yè),堅持保險姓保的原則。
(二)加強監(jiān)管力度和深化市場化改革。隨著保險資金投資領域的開放,我國保險市場風起云涌,成為資本市場的弄潮兒,這對我國的保險監(jiān)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險創(chuàng)新為市場化改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主要包括保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保U資金運用機制改革、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改革和行業(yè)平臺建設等方面。這些改革措施極大地活躍了保險市場,也難免帶來一些新的問題,金融創(chuàng)新與監(jiān)管是矛盾的也是相輔相成的。監(jiān)督保險公司加強學習以“償二代”為標準的更加科學的償付能力監(jiān)管制度,提高保險行業(yè)的風險管理水平,把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情況分為三個級別,分別采取監(jiān)管措施。
參考文獻:
[1]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52,7(1).P77-91
[2]王佩.中國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管控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P16-18
[3]王一佳,馬泓,陳秉正等.壽險公司風險管理[M].中國金融出版.2003.P98-111
【關鍵詞】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風險管理
在國際金融市場全球化、多元化、創(chuàng)新化的發(fā)展趨勢下,資本市場成為保險業(yè)主要的利潤來源,成功的保險資金運用戰(zhàn)略已經成為了保險公司在異常激烈競爭中立足生存和謀求發(fā)展的關鍵。保險投資的資金來源中絕大一部分屬于保險公司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負債,若資金運用不當,風險過大,保險公司不能保證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給付,會出現償付能力危機,使保險失去原有的功能,甚至可能導致保險公司破產,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有必要對我國保險資金風險管理進行深入研究。
一、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現狀
1.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
我國投資渠道主要有:①銀行存款,包括活期、定期和協議存款,這是我國保險公司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各種債券,主要是國債、金融債、企業(yè)債,企業(yè)債與金融債近年來有上升趨勢;③此外,還有證券投資基金、不動產、股權投資等。從保險資金運用的法定渠道來看,我國的保險資金市場正在政府的干預下逐步放開,法定資金運用渠道越來越廣泛。從我國保險資金實際運用渠道來看,保險資金主要還是集中于傳統的國債、銀行存款等方面。而對于新開放的資金運用渠道如基金、股票、基礎建設投資等則只占很少的比例。
2.保險資金運用規(guī)模
自2001以來,隨著保費收入的連續(xù)增長和保險公司資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和保險資金運用率也大幅提升,極大地提高了我國保險業(yè)的競爭實力。2001年至2012年,我國保費收入從2112.28億元增長到約15490億元,在十多年的時間里翻了三番多,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我國保險公司資產在2001年僅為4591.07億元,到2012年增長到70000億元。同時,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也保持著極快的增長勢頭,從2001年3702.79億元增長到2012年68500億元。
3.保險資金運用結構
隨著市場發(fā)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逐步拓寬,保險投資結構也進行了調整,銀行存款的占比逐漸下降,但仍占相當的比例;債券的比例歷年來都是最高的,其中國債與金融債的投資比例較高,企業(yè)債的比例較低;基金的投資比例逐年上升;股票、境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比例較小,且并不穩(wěn)定。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在投資種類上還存在差異,對于銀行存款和債券的投資比例過高。
4.保險資金運用效率
隨著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完善及金融市場的發(fā)展,保險投資渠道得以拓寬,同時我國保險公司積極借鑒國外保險公司先進的保險投資經驗以提高自身保險投資能力,這使得其保險投資收益不斷提高。但是我國保險資金的收益率表現出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并且長期平均收益率在3%-5%左右,遠低于成熟保險市場國家10%-20%的水平。
二、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存在的風險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是指保險公司的投資對象或合作伙伴因某些原因不能履行投資合約,或者造假欺詐,造成保險公司不能如期收回投資收益,嚴重者甚至不能收回投資成本。信用風險對保險公司的投資運作影響重大,保險公司在進行投資時應該通過信用分析來防范違約風險,尤其是在債券投資及貸款中。保險公司可以采用主要信用評級機構的指標,例如穆迪或標普指數,對投資對象進行詳細分析,以此減少保險公司的違約風險。
2.流動性風險
保險投資流動性風險是指由于保險投資而導致的保險公司無力為其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支付足額現金的風險,它影響著保險公司的盈利水平。在極端水平下,流動性風險會使保險公司資不抵債。隨著新《保險法》的頒布施行,保險公司被允許將保險資金運用于不動產,投資渠道得以拓寬,這有利于提高保險投資收益,但是投資不動產周期長,占用資金量大,流動性差,一旦保險公司出現大額給付、賠償或退保事件,這就會使其面臨流動性風險,降低公司的償付能力。
3.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利率的變動給保險公司資產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利率變動的影響之一是對資產負債價值的影響,資產負債價值相對變動,從而導致資產負債收益與成本的不匹配,也可能是損失擴大,可能是收益擴大,當然這與資產與負債的利率敏感性有關。利率變動的影響之二是對保險公司財務穩(wěn)定性的影響,一般壽險保單都規(guī)定一個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給客戶的回報率,當利率上升后,則保險資產的收益率可能高于保單預定利率,為保險公司帶來“利差益”,但是,保單貸款與保單解約率可能提高;利率下降時,保險資產的收益率可能低于保單利率,造成“利差損”,但是可以抑制保單貸款與保單解約率,從而造成財務現金流的變化。
4.投資決策風險
投資決策風險是指保險公司在面對多種投資方案進行抉擇時,由于投資管理層的判斷失誤等原因造成決策活動不能達到預期投資目標,造成公司資產損失的可能性,這里的損失不僅包括保險公司現實的投資價值損失,還包括因保險投資引起的潛在機會成本。保險投資決策是保險公司管理者在一定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根據其自身的經營實力,按照一定的規(guī)章流程做出的投資選擇,它不僅涉及到投資決策機制等客觀因素,還涉及到保險投資管理者的價值判斷等主觀因素,但是隨著保險投資決策機制的不斷健全,保險投資管理者的投資決策能力逐漸成為其關鍵因素。因此提高保險投資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成為保險公司管理投資決策風險的重中之重。
三、完善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風險管理的建議
1.加強保險公司運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要加強保險資金運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首先,應該確定保險資金投資決策準則。投資決策準則是保險資金在投資前要明確的指導原則。一個好的投資決策準則可以幫助保險資金管理部門明確投資理念、投資目的、盈利目標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使資金管理部門有的放矢;其次,要按照保險監(jiān)管部門對于保險資金使用的政策規(guī)定,明確資金運用的范圍、限制條款等,為保險資金制定適合本公司利益的投資組合策略;最后,加強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保證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把資金的運用和資金的來源、特點結合起來,按照什么樣的負債就要和什么樣的資產相匹配的原則制定投資方向,選擇投資工具。
2.加強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jiān)管
近年來我國監(jiān)管機構也逐漸重視償付能力的監(jiān)管,我國現在的償付能力監(jiān)管主要是償付能力比例監(jiān)管,監(jiān)管機構把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情況分為三個級別,分別采取監(jiān)管措施。有關的條款規(guī)定,保險公司每年報送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應該包含動態(tài)償付能力測試,但是測試結果并不作為監(jiān)管當局采取措施的依據。在這里,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風險資本法,制定適合我國的風險資本標準。保監(jiān)會可以通過這一最直接的標準來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業(yè)務進行監(jiān)管。
3.正確運用投資組合策略,有效降低風險
投資組合策略是一種動態(tài)投資策略,能夠有效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其實質就是充分利用各種具有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資產進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避免風險過于集中。保險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法律法規(guī)關于資金運用渠道的規(guī)定,選擇適當的資金運用類別,確定各種資產的投資比例并及時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保險資金是具有特殊來源的資金,安全性是其首要原則,因此,績效優(yōu)、成長性好、具有穩(wěn)定收益的品種是保險投資組合的首選;同時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要選擇具有收益負相關性的資產,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另外承保風險的不確定性還要求保險投資必須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便應對不時之需。因此,針對保險資金運用的要求,保險資金運用組合策略要考慮將不同收益率、到期日、流動性和風險度的資產組合進行合理配置,并進行有效地管理。在資金運用上,為保證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可將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以國債為主的債券,以保證較穩(wěn)定的收益率和資金的安全性;為保證保險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保險投資組合中銀行存款等變現能力強的資產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為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險資金的收益率,在不威脅保險公司日常償付能力的同時,積極將保險資金應用于基金、股票等高收益投資方式,同時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多元化、多渠道地進行保險資金的投資。
參考文獻
[1]朱瑩.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保險投資方式的啟示[J].中國保險,2012(1).
[2]張健.保險資金運用全面風險管理——基于機制建設的角度[J].保險研究,2009(3).
[3]段善雨.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及風險管理[J].經濟經緯,2007(4).
買保險必須要看保險合同,但是相當多的投保人抱怨說保險合同讓人看不懂,原因是里面的專業(yè)術語太多,過于晦澀。對分紅險來說,除去通用的專業(yè)術語不說,問題反映較為強烈的是保險合同中的紅利領取方式選擇,以及產品說明書中的保單利益演示表(尤其是紅利演示部分)。
根據保監(jiān)會2009年9月的《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保險公司開辦新型產品,應當制作產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并按照本辦法的規(guī)定進行信息披露?!币虼丝砂旬a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看作是分紅險合同的必要附件。
紅利領取方式反映不同偏好
2003年5月,保監(jiān)會《個人分紅保險精算規(guī)定》,界定了分紅險的兩種紅利分配方式,即現金紅利(又稱美式分紅)和增額紅利(又稱英式分紅)。
現金紅利流動性較好
現金紅利是以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為代表的直接以現金的形式將盈余分配給保單受益人,包括現金領取、抵交保費、累積生息以及購買交清保額等多種領取方式。
對保單受益人來說,現金紅利的選擇比較靈活,滿足了對紅利的多種需求。對保險公司來說,現金紅利在增加公司的現金流支出的同時減少了負債,減輕了壽險公司償付壓力。但是,現金紅利法這種分配政策較透明,公司在市場壓力下不得不將大部分盈余分配出去以保持較高的“紅利率”來吸引保單受益人,這部分資產不能被有效地利用,使壽險公司可投資資產減少,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總投資收益。
增額紅利較利于提高收益
增額紅利是以英國、澳大利亞為代表的以增加保額的方式進行分紅,保單受益人分得的年度紅利無需再次核保而自動提高保額,增加年度紅利保額后的有效保險金額又成為下一年度分配的基礎。在整個保險期限內每年以增加保額的方式分配紅利,這部分稱為年度紅利。增加的保額作為紅利一旦公布不得取消。同時在合同終止時以現金方式給付終了紅利。
增額紅利法賦予壽險公司足夠的靈活性對紅利分配進行平滑,保持每年紅利的平穩(wěn),并以終了紅利進行最終調節(jié)。由于沒有現金紅利流出以及對紅利分配的遞延增加了壽險公司的可投資資產,同時不存在紅利現金流出壓力,壽險公司可以增加長期資產的投資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分紅基金的投資收益,提升了保單受益人的紅利收入。缺點是,保單受益人處理紅利的唯一選擇就是增加保額,選擇紅利的靈活性較低,喪失了對紅利的支配權。
華泰人壽個險業(yè)務總部經理龍格告訴記者,不管是現金紅利還是增額紅利,能否給保單受益人帶來更多的利益,關鍵在于是否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和相關險種的保障責任都是相同的,兩種分配方式在本質差別很小。購買分紅類保險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保險公司的長期經營績效,因為壽險關注的是長期利益,分紅的前提是保險公司盈利。
紅利演示不代表實際收益
產品利益演示表中的紅利演示部分幾乎能讓所有的投保人都感到抓狂。不論是采用現金紅利法還是增額紅利法,分紅保險的紅利計算和分配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下面以較為通用和相對簡單的現金紅利來做一個易于理解的說明。下表是吉富88兩全保險(分紅型)產品利益演示示例。
分紅額如何估算
分紅險是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yōu)于定價假設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單受益人進行分配。其計算非常復雜,涉及為每張保單計提的期初準備金、期末準備金、期初凈保費、風險保額等,然后按照保監(jiān)會的規(guī)定得到精算術語中的“每張保單的貢獻率”。算出這個貢獻率后,再乘以總的可分配紅利,同時保險公司還要考慮到中長期的平滑和其他競爭對手的分配情況。
現金紅利的分紅原理為三差分紅,即從理論上來說,紅利來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費差益所產生的可分配盈余。根據《分紅保險管理暫行辦法》,如果保險公司獲得盈余,年度紅利將不低于當年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給保單受益人。
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風險發(fā)生率低于預計的風險發(fā)生率,即實際死亡人數比預定死亡人數少時所產生的盈余;利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投資收益高于預計的投資收益時所產生的盈余;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營運管理費用低于預計的營運管理費用時所產生的盈余。對大多數保險公司而言,由于經營情況可控,在保險實踐中通常采用了兩差分紅,即費差益不參與分紅。
在此僅以紅利來源的主體——利差益來做一個簡化演示,投保人可理解其原理。以某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為例,40%的債券、30%的協議性存款、10%的股票股權投資、17%證券投資基金和3%的現金及等價物,假定年收益率分別為4.5%、4.5%、10%、8%和0,則未來總投資收益率=40%×4.5%+30%×4.5%+10%×10%+17%×8%+3%×0=5.51%。假設分紅險預定利率為2.5%,投資收益全部進入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70%進行分紅,則利差帶來的當年度紅利=保單責任準備金×(5.51%-2.5%)×70%=保單責任準備金×2.107%。在閱讀產品說明書的過程中,出于簡化計算的目的,可用保單現金價值來近似替代保單責任準備金。
每年的分紅業(yè)務核算后,核算出的總盈余會分出一部分給保單受益人和股東,這一部分稱為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和未分配盈余的比例是考慮年度投資收益、競爭因素、客戶的合理預期、監(jiān)管規(guī)定等諸多因素,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通過,報監(jiān)管機關后確定的,并非保險公司任意確定。
保單責任準備金表示保險人估計的用于支付未來到期保險金所需的金額,保險公司必須保持資產超過其保單責任準備金,以便它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到期的索賠。
保單現金價值又稱解約退還金或退保價值,是指帶有儲蓄性質的人身保險單所具有的價值。保險人為履行合同責任通常提存責任準備金,如果中途退保,即以該保單的責任準備金作為給付解約的退還金。
保單責任準備金通常略高于其現金價值。由于保單的各期期末現金價值一般在產品說明書中有列示,在計算分紅額時常以現金價值代替前者進行估算。
如何對保單紅利進行估算?保監(jiān)會制定了嚴格的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保險公司在產品說明書和其他宣傳材料中演示保單利益時,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紅保險的高、中、低三檔假設投資回報率分別不得高于6%、4.5%和3%,現金紅利累積年利率不得高于3%。
對紅利水平進行估算。以演示表中第5年末中檔水平為例,由利差帶來的當年度紅利約為63988.45×(4.5%-2.5%)×0.7=895.84元,與演示表中顯示的當年度紅利總額1207元相比,其差額可近似認為是死差益。
關鍵詞: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監(jiān)管
中圖分類號:F840文獻標識碼:A
1979年我國開始恢復國內保險業(yè)務。三十年來,我國保險業(yè)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fā)展,行業(yè)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從1980年全國只有一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僅4.6億元,到2007年保費收入達到7,036億元,增長了1,500多倍。從國際排名來看,我國的保費收入居世界第十位,保險公司達到115家,總資產超過3萬億元,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然而,在保險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保險資金充分有效運用卻面臨著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一、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存在的問題
現代保險業(yè)中,由于市場開放和競爭加劇以及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存在,保險公司依靠費差、死差賺取利潤的空間在日益縮小。保險公司的承保業(yè)務已經逐漸失去了取得利潤的功能而成為籌集保險資金的手段,特別當保險市場處于承保能力過剩的 “疲軟”周期時更是如此,因此運用保險資金進行投資成為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但總的來講,我國保險業(yè)仍然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資金運用因受到種種內外部條件約束而存在較多問題。
(一)保險資金運用收益不穩(wěn)定,總體收益水平低。由于2007年證券市場出現難得一見的大牛市行情,我國保險業(yè)特別是保險資金投資,出現爆發(fā)式增長。2007年全年保險資金運用收益超過前五年總和,達2,791.7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12.17%,為歷史最好水平。2006年保險業(yè)實現投資收益共955.3億元,全行業(yè)實現投資收益率達5.8%,投資收益率比2005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但在我國保險業(yè)高速發(fā)展時期,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卻表現出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2001~2008年間我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波動幅度大,最低僅2.1%,最高達到12%,表現出極大的波動性,并且長期平均收益率在3.5%左右,遠低于成熟保險市場國家6%~10%的水平。(圖1)
之所以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水平偏低,并且波動性較大,主要原因還是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不完善。盡管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不斷擴展,但保險資金的運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在2002年,保險資金除協議存款、債券、基金等投資品種之外,保險業(yè)未得到有效利用的資金高達1,641億元,占可運用資金余額的28.3%。2008年9月底,我國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3.2萬億元,而銀行存款仍然高達7,039.7億元,占比22%,遠高于英國、日本等保險市場成熟國家約5%的比重。一方面我國保險公司可進入到資本市場上的資金容量受到較大的限制,投資選擇少。以債券市場為例,美國壽險業(yè)一般有70%以上的資金都投資在債券市場上,與之相比,我國債券市場無論從規(guī)模、產品數量以及種類、流動性等多方面都相差甚遠;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還不夠穩(wěn)定,經常性暴漲暴跌。
(二)保險資金運用和來源期限不匹配。不同的保險負債有著不同的期限,因此它強調的資金運用要求上各有側重。通常人壽保險資金一般具有期限長(一般為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長)、安全性要求高的特點,這部分資金在我國比較適合投資于長期儲蓄、國債、企業(yè)債、股權投資等;而財產保險資金來源則期限較短(一般為1年),須強調其流動性,因而比較適合于同業(yè)拆借、股票投資等流動性強并且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
從我國目前保險投資情況來看,由于缺乏具有穩(wěn)定回報率的中長期投資項目,致使不論其資金來源如何、期限長短與否、基本都用于短期投資,即所謂 “長錢短用”。特別是債券市場可提供的長期債券少,期限在10年以上的債券更少,導致保險公司無法對長期負債、尤其是10年期以上負債進行匹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主要集中在銀行存款和短期債券,造成了長期負債和短期資產的錯配;若銀行將此保險資金提供給長期項目使用,又造成了長期資產和短期負債的錯配。這種保險資金運用和來源期間的不匹配會影響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很可能引起保險公司的償付危機。(圖2)
(三)保險投資管理機制不健全。由于我國保險投資放開的時間短,保險公司缺乏足夠的投資經驗和適合我國國情的保險投資理論。在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曾出現過多級資金管理模式和內設投資部兩種資金投資管理模式。由于多級資金管理模式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弊病,因而已被大多數保險公司所擯棄。近年來,各新興保險公司大都采用了內設投資部的管理模式,該模式在投資部門設置上主要有財務部門監(jiān)管資金運用和設立獨立的投資部負責資金運用兩種形式。但是,隨著保險資金規(guī)模的擴大、投資方式的增多以及業(yè)務日趨復雜,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首先,資金投資對管理的專業(yè)化程度要求較高,需要保險公司設立相對獨立的、具有較強的專業(yè)化分工協作能力的資金管理機構進行資金運用的分析、決策和操作。顯然,財務部監(jiān)管模式無法滿足這種對資金運用的專業(yè)化要求;其次,設立獨立的投資部負責資金運用時,一般是投資部負責投資業(yè)務,財務部管理頭寸。財務的經營原則是穩(wěn)健,追求賬務平衡,而資金運用的原則是高效,要求資金的及時調撥以抓住投資機會,因而把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業(yè)務混合在一起將極大地削弱資金運用的效率。此外,在財務部監(jiān)管資金投資體制下,也很難實現對保險資金投資績效的考核,因而也難以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四)資本市場缺陷對保險資金運用的影響。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競爭主體的增多和消費者的不斷成熟,要求保險公司從原先賣方市場格局下的資產驅動型資產負債管理方式轉向市場驅動型資產負債管理方式。盡管十幾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得到較大發(fā)展,但仍存在較多缺陷,并且這些缺陷嚴重地制約著保險企業(yè)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運用。主要表現在:1、資本市場流動性較差、規(guī)模小,市場分割限制了保險公司資產組合的彈性,難以根據經濟周期波動和利率波動靈活地調整資產組合。保險公司在調整資產組合時,其自身的買賣行為會導致金融工具的市場價格產生不利的變動;2、資本市場形態(tài)落后使保險公司不能利用期貨、期權等現代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這些缺陷對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的限制,不僅使保險公司可能存在資產負債誤配的風險,而且使保險公司不得不過于依賴產品組合的不斷調整來實現資產負債的匹配。
二、完善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對策建議
早在1997年,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研究就掀起了熱潮,達成了許多共識,如完善投資環(huán)境、拓寬投資渠道、加強投資風險監(jiān)管等。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國際金融形勢急轉直下,巨額的保險資金如何運用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在當前形勢下,筆者認為應以提高保險投資決策能力為基礎,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為核心,并進行一系列的風險管控制度安排,確保險資運用的安全、高效。
(一)完善我國保險公司投資管理機制。為有效實施投資管理,保險公司應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專業(yè)化資產管理公司,對保險資金進行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運作,提高保險資金利用效率,以彌補內設投資部門以及委托外部投資機構的不足。同時,應通過有效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對資產管理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雙重風險監(jiān)控體系,降低投資的管理決策風險和市場風險。具體建議包括:1、新設專業(yè)化資產管理公司可在現有的資金運用部、投資管理中心等內設職能部門的基礎上,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以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來建立;2、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通過這些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的引進和運用,提高保險公司對市場風險的分析、識別以及管理的能力;3、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和公開的披露制度??茖W的績效評價體系包括公允的業(yè)績計算和表達方式以及以此為基礎的科學評價業(yè)績的方法,并且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業(yè)績應有最低的披露要求,通過有效的公眾監(jiān)督來促進競爭。
(二)創(chuàng)新保險資金投資渠道。要解決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是其關鍵。借鑒國外發(fā)達保險市場的經驗,我國的保險投資可考慮以下創(chuàng)新渠道:
1、進行風險投資。目前,我國每年都有發(fā)明專利技術近3萬項,但轉化成商品并形成規(guī)模效益的不到10%,且高新技術的產值僅占工業(yè)總產值的8%左右。根據歐洲創(chuàng)業(yè)投資協會(EVCA)的統計,歐洲保險公司在風險資本來源中一般占10%以上的比例,已僅次于養(yǎng)老金、銀行和專業(yè)基金,成為創(chuàng)業(yè)投資的主流機構投資者之一。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具有期限長和額度大的特點,完全可以進行一些有影響、有規(guī)模的風險投資,這樣既可以支持國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緩解高新技術產業(yè)資金緊張的狀況,又為壽險公司龐大的長期資金找到了投資的途徑,尤其是當前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風險投資將會對增加就業(yè)崗位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我國壽險資金進行風險投資可以走先試點,再推廣的道路,在試點過程中先從與國內外成熟的風險投資機構合作起步,從合作中累積知識和人才。然后,有條件的保險公司成立或收購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投資公司,先管理內部資金,逐步向引入和擴大外部資金比例發(fā)展。但我們應注意,為減少投資風險,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間接投資,都要堅持適度分散的原則,不能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因此,保險資金進行創(chuàng)業(yè)投資不可冒進,需要做到小額、分散、安全。
2、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體。壽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wěn)定性等特點,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具有投資金額大、建設和運營周期長、投資回報穩(wěn)定和安全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兩者必然會走到一起。2004年7月,《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明確提出“鼓勵和促進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工程項目”,這為保險資金和基礎工程設施項目建設的結合,提高險資使用效率,實現雙贏格局提供了政策支持。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基于擴大內需、保經濟增長的需要出臺了以基礎設施項目為重要投資領域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泰康人壽等險企一致認為該計劃將會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保監(jiān)會也明確指出,2009年將穩(wěn)步推進保險機構以債權形式投資交通、通訊、資源等基礎設施項目,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鼓勵保險資金支持產業(yè)調整和企業(yè)改革,擇機投資與保險業(yè)務相關的醫(yī)療機構和養(yǎng)老實體。從目前情況看,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應主要以債券模式、信托模式以及委托貸款模式為主。
(三)回歸主業(yè),以社會責任為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當前對承保虧損都有放任思想,而這樣做實質上加重了投資獲利的壓力。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在保險資金的運用問題上,仍然應當遵循穩(wěn)健性、安全性原則。當前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行為更趨近于金融市場上其他金融機構的投資行為,而遠離了傳統保險業(yè)穩(wěn)健的投資方式,這其實是很危險的做法。從國外經驗看,美國20世紀九十年代包括互惠、聯邦等在內的一批大型壽險公司的相繼破產,以及1997年以來日本日產生命、東邦生命的接連倒閉都與壽險投資的冒進戰(zhàn)略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保險公司一定要以此為鑒。國際上對保險業(yè)的看法分為海派理論和山派理論。海派理論認為,保險是一種金融工具,靠資金運作的公司或多或少會遇到些麻煩,像在大海上行船,有上有下;而山派理論強調保險是互助活動,始終記得自己做的是保險。國際上較好的保險公司都是偏向山派理論,強調穩(wěn)健經營。保監(jiān)會也指出,投資性保險業(yè)務發(fā)展過快,給保險行業(yè)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弱化了保險的保障功能,不利于提升保險業(yè)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筆者認為,在當前國際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國內保險公司對保險業(yè)的發(fā)展模式、核心價值、保險業(yè)務與資金運作的平衡關系等應做出深入思考。
(四)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監(jiān)管,提高安全性。在保險投資活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價格風險、信用風險和匯率風險等。風險控制是保險資金運用的生命線,是確保保險公司財務穩(wěn)健和償付能力的基礎。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深,我國保險業(yè)走出去是必由之路。在海外投資方面,截至2007年11月底已經有20家保險公司獲得QDII資格,保險機構可購匯投資全球資本市場,投資品種范圍放開至金融衍生品??紤]到平安投資比利時富通銀行所遭受的巨額損失(到2008年12月底損失228億元,損失了95%以上),保監(jiān)會應指導保險機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完善制度、規(guī)范操作,根據自身的能力,穩(wěn)健地開展境外投資。為此,保監(jiān)會應建立更加嚴格的行業(yè)內控標準,推動保險公司實行戰(zhàn)略配置、投資交易、資金托管相分離的管理模式,促進全行業(yè)樹立風險控制意識,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此外,保監(jiān)會也要加強對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違規(guī)運用資金的檢查和處罰力度,防止出現重大的資金運用違規(guī)行為和出現重大風險。
(作者單位:廈門集美大學財經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許榮,毛宏靈.國際比較視野中的中國保險資金運用[J].金融與經濟,2006.4.
保險投資是保險公司在組織經濟補償和給付過程中,將積聚的閑散資金合理運用,使資金增值的活動。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由資本金和保費收入構成,其中可用于保險投資的基本上是資本金、準備金〔按比例從保費收入計提〕和承保盈余三部分。由于保費收支所存在的時間差和數量差,使保險公司積累了大量暫時閑置資金,為保險資金投資創(chuàng)造了可能;保險公司的生存發(fā)展及自身職能的履行,使保險資金投資成為必然。
(一)保險投資發(fā)展的內在動因
1.保險投資可以減少保險市場因競爭加劇,而導致保險公司主營業(yè)務利潤下降的程度。
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大致分為兩部分:承保、投資。從發(fā)達國家成熟保險業(yè)的情況看,承保利潤為基本持平或虧損,主要作用是吸納資金;而投資利潤決定了保險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在1975~1992年間,除日本和德國以外,其余幾國平均承保利潤均為負數,保險公司主要利潤來自投資收益。
2.保險投資可以加快保險資金積累,提高償付能力。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由資本金和公積金構成。保險投資獲得的利潤,一方面可以按比例計提公積金,成為保險公積金積累的間接源泉,提高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做到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在保險公司認許資產和負債之差不滿足保監(jiān)會要求的數額時,保險投資利潤的一定余額可以轉為擴充資本金,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壯大提供了資金準備。
3.有效的保險資金投資收益,可以降低保險費率,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過高的費率,無疑會影響投保人的投保積極性。通過保險投資活動,可以增強保險企業(yè)的贏利能力,為降低保險費率提供物質條件。這樣既能發(fā)展壯大保險企業(yè)自身經濟實力,提高其收益,也能降低保費,提高保險企業(yè)市場競爭力。
(二)保險投資發(fā)展的外在動因——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與完善
資本市場的迅速發(fā)展,一方面使得各種金融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以及股票發(fā)行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使保險投資有了更多可選擇的客體;另一方面,各種類型的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占有率也穩(wěn)步上升,保險公司、養(yǎng)老基金、共同基金成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不僅了擴大的資本市場的投資規(guī)模,還降低了資本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
二、我國保險投資現存的問題
我國保險業(yè)在改革開放以來,始終保持了平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截止到2003年底,全國保險業(yè)資產總額為9122.84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后隱憂亦存。投資收益率下降是保險投資中最突出的問題。
我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下降的表現:
第一,保險可用資金的快速增長和資金運用渠道狹窄的矛盾突出。
從國際保險市場看,保險投資采用了多種保險投資方式,具體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股票、抵押貸款、保單質押貸款、不動產投資等。安全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投資方式,按照收益性、流動性的要求和原則對基金進行投資組合。而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僅限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買賣金融債,買賣中國保監(jiān)會指定的中央企業(yè)債券,同業(yè)拆借和保監(jiān)會同意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雖然保險基金能進入國債市場和同業(yè)拆借市場,但受到交易品種、交易額、交易環(huán)節(jié)及市場本身發(fā)展程度的制約,難以進行現券交易,缺乏流動性,也制約了保險公司的投資運作。
第二,保險資金利用率低且主要用于銀行存款,投資結構不合理。
在發(fā)達國家,保險投資率一般位于80%以上,壽險的投資率可達到97%。以美國為例(見表2),而我國保險投資還不到50%,有限的保險資金主要限于銀行存款,資金投資運用率很低,結構單一
資料來源:中國保監(jiān)會網站經整理得到1.從表2中可以看出,1993-1997年這5年間,美國壽險公司的投資中,證券投資所占比重達70%。其中,政府債券在投資比例中呈減少趨勢,股票和公司債券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抵押貸款比例下降,保單貸款和不動產保持穩(wěn)定。1997年,資產結構比重依次為:公司債券、股票、政府債券、抵押貸款、保單貸款和不動產。
2.從表3中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資金主要用于銀行存款,保險投資所占比重不到50%。在保險投資中,國債投資的比重較大,在投資比例中呈逐年減少趨勢;證券投資基金比重較小,基本保持穩(wěn)定,其他形式的投資在逐漸增加。
3.兩表對比分析可見,美國壽險公司以證券投資為主;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仍以銀行存款為主,占其資金運用的一半以上。這種保險投資結構使我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與國外產生很大差距:美國、英國等西方保險公司1975—1992年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8%—12%之間;而2002年我國保險資金平均收益率僅為2.97%,投資收益率很低。
由于資金無法充分利用,巨大的資金余額正處于低效益的空轉狀態(tài)。同時,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的比例過大,證券投資基金的比重過小的投資結構,也不利于保險資金分散投資風險和建立有效的投資組合。
第三,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嚴重不匹配。
資產與負債的匹配一般是指投資資產與對投保人負債之間期限結構的配比關系,包括資產與負債期限不匹配、預期資金運用收益率與保單預定利率不匹配等。資產匹配的最基本要求是構造一種資產結構,保證在任何時候資產的現金流入與負債的現金流出相對應。如果這種對應不能實現,就會產生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的風險,導致保單償付發(fā)生困難或資產預期收益受到影響。
壽險資金一般具有保險期限長、安全性高等特點,因而在我國現今這部分資金比較適于投資長期儲蓄、國債、房地產等。財險資金期限相對較短,流動性要求較強,比較適于同業(yè)拆借、股票投資等流動性強、收益高的投資品種。目前,由于我國比較缺乏具有穩(wěn)定回報率的中長期投資項目,致使不論資金來源如何,期限長短與否,基本都用于短期投資。這使得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嚴重影響了保險資金的良性循環(huán)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第四,保險公司資金受到銀行利率影響,存在較大的系統風險。
由于我國保險投資中利率產品的比例過大,利率變化對保險投資收益影響很大。尤其是近幾年來,人民銀行連續(xù)8次調低銀行存款利率,使保險公司的資金成本高于存款利率。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88%,而保險資金平均成本高達6.5%,保險資金大量存于銀行產生了較大的利差損。這使得我國保險業(yè),尤其是壽險業(yè)面臨較大的利率風險。
三、充分利用外在動因,使保險投資與資本市場互動結合
保險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有效的保險投資,從各國保險業(yè)的投資結構來看,證券投資在保險投資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資本市場成為保險投資的重要場所,保險投資也成為聯系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
(一)我國已從宏觀層面把資本市場作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重要領域
保險投資的渠道狹窄,限制了保險公司的投資運作,也影響了保險投資的收益率。從各國保險監(jiān)管機構對資金運用渠道的規(guī)定來看,一般對保險資金入市的限制比較寬松。從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的實踐看,我國也正在開始把資本市場作為拓寬資金運用渠道的重要領域。1999年10月,保監(jiān)會批準保險資金間接入市。根據當前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規(guī)模,確定保險資金間接進入證券市場的規(guī)模為5%。新《保險法》將原法第104條第三款,修改為第105條第三款“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于設立證券經營機構,不得用于設立保險公司以外的企業(yè)。”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大力發(fā)展機構投資者,拓寬合規(guī)資金入市渠道,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留下了空間。2004年2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表明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方向和趨勢已非常明確。
(二)資本市場提供多種信用形式,為保險投資結構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礎
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由于投資結構不合理,形式單一,存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而資本市場上多種投資工具的選擇,使保險投資可用空間增大。保險投資在資本市場上可選擇不同期限、不同性質、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證券組合。既能滿足不同性質和期限保險資金的需要,達到資產負債匹配;又能有效地分散風險,形成一個合理的投資結構,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保險投資為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提供資金支持
保險業(yè)務的特性使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的長期穩(wěn)定的投資基金,成為資本市場上一個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保險業(yè)通過吸收長期性的儲蓄資金,并按照資產匹配的原理直接投資與資本市場,實行集中使用,專家管理,組合投資,可以為資本市場發(fā)展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即增加了資本市場資金供給,又刺激了資本市場籌資主體的資金需求,擴大了資本市場的規(guī)模。
保險公司通過承購、包銷、購買參與一級市場的發(fā)行和做為機構投資者參與二級市場的流通,以其在風險一定的條件下通過經常性的調整投資資產組合,實現受益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穩(wěn)定資本市場,削弱投資者操縱市場的能力,降低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而且有利于完善資本市場結構,促進市場主體的發(fā)育成熟和市場效率的提高,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發(fā)展和保險投資收益提高的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huán)。
總之,中國保險業(yè)要發(fā)展,不僅要發(fā)揮好保險的經濟補償和社會管理功能,還必須充分重視和發(fā)揮好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把保險資金運用與保險業(yè)務發(fā)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斷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加大保險業(yè)參與資本市場的力度。資本市場要利用保險投資的有利條件,盤活資金,產生效益。促進金融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從而最終達到保險業(yè)與資本市場“雙贏”的目的。
參考書目:
《新形勢下的保險資金運用:開放與投資安全》作者:張洪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3年6月第1版
《現代保險企業(yè)管理》作者:董昭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作者:魏巧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建立健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有機結合,協調發(fā)展的機制》
關鍵字:保險投資、資本市場、外在動因
一保險投資及其發(fā)展動因
保險投資是保險公司在組織經濟補償和給付過程中,將積聚的閑散資金合理運用,使資金增值的活動。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由資本金和保費收入構成,其中可用于保險投資的基本上是資本金、準備金〔按比例從保費收入計提〕和承保盈余三部分。由于保費收支所存在的時間差和數量差,使保險公司積累了大量暫時閑置資金,為保險資金投資創(chuàng)造了可能;保險公司的生存發(fā)展及自身職能的履行,使保險資金投資成為必然。
(一)保險投資發(fā)展的內在動因
1.保險投資可以減少保險市場因競爭加劇,而導致保險公司主營業(yè)務利潤下降的程度。
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大致分為兩部分:承保、投資。從發(fā)達國家成熟保險業(yè)的情況看,承保利潤為基本持平或虧損,主要作用是吸納資金;而投資利潤決定了保險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在1975~1992年間,除日本和德國以外,其余幾國平均承保利潤均為負數,保險公司主要利潤來自投資收益。如表1:
資料來源:《證券時報》1999年10月29日
2.保險投資可以加快保險資金積累,提高償付能力。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由資本金和公積金構成。保險投資獲得的利潤,一方面可以按比例計提公積金,成為保險公積金積累的間接源泉,提高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做到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在保險公司認許資產和負債之差不滿足保監(jiān)會要求的數額時,保險投資利潤的一定余額可以轉為擴充資本金,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壯大提供了資金準備。
3.有效的保險資金投資收益,可以降低保險費率,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過高的費率,無疑會影響投保人的投保積極性。通過保險投資活動,可以增強保險企業(yè)的贏利能力,為降低保險費率提供物質條件。這樣既能發(fā)展壯大保險企業(yè)自身經濟實力,提高其收益,也能降低保費,提高保險企業(yè)市場競爭力。
(二)保險投資發(fā)展的外在動因——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與完善
資本市場的迅速發(fā)展,一方面使得各種金融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以及股票發(fā)行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使保險投資有了更多可選擇的客體;另一方面,各種類型的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占有率也穩(wěn)步上升,保險公司、養(yǎng)老基金、共同基金成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不僅了擴大的資本市場的投資規(guī)模,還降低了資本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
二、我國保險投資現存的問題
我國保險業(yè)在改革開放以來,始終保持了平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截止到2003年底,全國保險業(yè)資產總額為9122.84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后隱憂亦存。投資收益率下降是保險投資中最突出的問題。
我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下降的表現:
第一,保險可用資金的快速增長和資金運用渠道狹窄的矛盾突出。
從國際保險市場看,保險投資采用了多種保險投資方式,具體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股票、抵押貸款、保單質押貸款、不動產投資等。安全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投資方式,按照收益性、流動性的要求和原則對基金進行投資組合。而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僅限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買賣金融債,買賣中國保監(jiān)會指定的中央企業(yè)債券,同業(yè)拆借和保監(jiān)會同意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雖然保險基金能進入國債市場和同業(yè)拆借市場,但受到交易品種、交易額、交易環(huán)節(jié)及市場本身發(fā)展程度的制約,難以進行現券交易,缺乏流動性,也制約了保險公司的投資運作。
第二,保險資金利用率低且主要用于銀行存款,投資結構不合理。
在發(fā)達國家,保險投資率一般位于80%以上,壽險的投資率可達到97%。以美國為例(見表2),而我國保險投資還不到50%,有限的保險資金主要限于銀行存款,資金投資運用率很低,結構單一(見表3)。
1.從表2中可以看出,1993-1997年這5年間,美國壽險公司的投資中,證券投資所占比重達70%。其中,政府債券在投資比例中呈減少趨勢,股票和公司債券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抵押貸款比例下降,保單貸款和不動產保持穩(wěn)定。1997年,資產結構比重依次為:公司債券、股票、政府債券、抵押貸款、保單貸款和不動產。
2.從表3中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資金主要用于銀行存款,保險投資所占比重不到50%。在保險投資中,國債投資的比重較大,在投資比例中呈逐年減少趨勢;證券投資基金比重較小,基本保持穩(wěn)定,其他形式的投資在逐漸增加。
3.兩表對比分析可見,美國壽險公司以證券投資為主;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仍以銀行存款為主,占其資金運用的一半以上。這種保險投資結構使我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與國外產生很大差距:美國、英國等西方保險公司1975—1992年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8%—12%之間;而2002年我國保險資金平均收益率僅為2.97%,投資收益率很低。
由于資金無法充分利用,巨大的資金余額正處于低效益的空轉狀態(tài)。同時,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的比例過大,證券投資基金的比重過小的投資結構,也不利于保險資金分散投資風險和建立有效的投資組合。
第三,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嚴重不匹配。
資產與負債的匹配一般是指投資資產與對投保人負債之間期限結構的配比關系,包括資產與負債期限不匹配、預期資金運用收益率與保單預定利率不匹配等。資產匹配的最基本要求是構造一種資產結構,保證在任何時候資產的現金流入與負債的現金流出相對應。如果這種對應不能實現,就會產生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的風險,導致保單償付發(fā)生困難或資產預期收益受到影響。
壽險資金一般具有保險期限長、安全性高等特點,因而在我國現今這部分資金比較適于投資長期儲蓄、國債、房地產等。財險資金期限相對較短,流動性要求較強,比較適于同業(yè)拆借、股票投資等流動性強、收益高的投資品種。目前,由于我國比較缺乏具有穩(wěn)定回報率的中長期投資項目,致使不論資金來源如何,期限長短與否,基本都用于短期投資。這使得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嚴重影響了保險資金的良性循環(huán)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第四,保險公司資金受到銀行利率影響,存在較大的系統風險。
由于我國保險投資中利率產品的比例過大,利率變化對保險投資收益影響很大。尤其是近幾年來,人民銀行連續(xù)8次調低銀行存款利率,使保險公司的資金成本高于存款利率。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88%,而保險資金平均成本高達6.5%,保險資金大量存于銀行產生了較大的利差損。這使得我國保險業(yè),尤其是壽險業(yè)面臨較大的利率風險。
三、充分利用外在動因,使保險投資與資本市場互動結合
保險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有效的保險投資,從各國保險業(yè)的投資結構來看,證券投資在保險投資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資本市場成為保險投資的重要場所,保險投資也成為聯系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
(一)我國已從宏觀層面把資本市場作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重要領域
保險投資的渠道狹窄,限制了保險公司的投資運作,也影響了保險投資的收益率。從各國保險監(jiān)管機構對資金運用渠道的規(guī)定來看,一般對保險資金入市的限制比較寬松。從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的實踐看,我國也正在開始把資本市場作為拓寬資金運用渠道的重要領域。1999年10月,保監(jiān)會批準保險資金間接入市。根據當前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規(guī)模,確定保險資金間接進入證券市場的規(guī)模為5%。新《保險法》將原法第104條第三款,修改為第105條第三款“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于設立證券經營機構,不得用于設立保險公司以外的企業(yè)?!笔鶎萌腥珪Q定,將大力發(fā)展機構投資者,拓寬合規(guī)資金入市渠道,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留下了空間。2004年2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表明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方向和趨勢已非常明確。
(二)資本市場提供多種信用形式,為保險投資結構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礎
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由于投資結構不合理,形式單一,存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而資本市場上多種投資工具的選擇,使保險投資可用空間增大。保險投資在資本市場上可選擇不同期限、不同性質、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證券組合。既能滿足不同性質和期限保險資金的需要,達到資產負債匹配;又能有效地分散風險,形成一個合理的投資結構,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保險投資為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提供資金支持
保險業(yè)務的特性使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的長期穩(wěn)定的投資基金,成為資本市場上一個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保險業(yè)通過吸收長期性的儲蓄資金,并按照資產匹配的原理直接投資與資本市場,實行集中使用,專家管理,組合投資,可以為資本市場發(fā)展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即增加了資本市場資金供給,又刺激了資本市場籌資主體的資金需求,擴大了資本市場的規(guī)模。
保險公司通過承購、包銷、購買參與一級市場的發(fā)行和做為機構投資者參與二級市場的流通,以其在風險一定的條件下通過經常性的調整投資資產組合,實現受益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穩(wěn)定資本市場,削弱投資者操縱市場的能力,降低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而且有利于完善資本市場結構,促進市場主體的發(fā)育成熟和市場效率的提高,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發(fā)展和保險投資收益提高的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huán)。
總之,中國保險業(yè)要發(fā)展,不僅要發(fā)揮好保險的經濟補償和社會管理功能,還必須充分重視和發(fā)揮好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把保險資金運用與保險業(yè)務發(fā)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斷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加大保險業(yè)參與資本市場的力度。資本市場要利用保險投資的有利條件,盤活資金,產生效益。促進金融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從而最終達到保險業(yè)與資本市場“雙贏”的目的。
參考書目:
《新形勢下的保險資金運用:開放與投資安全》《現代保險企業(yè)管理》作者:董昭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一、制約我國保險資金積極入市的主要因素
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出,股票是保險公司資產配置中的一個重要投資品種,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存在著緊密的互利合作關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由于分業(yè)經營長期處于割裂狀態(tài)。隨著國內外金融形勢的發(fā)展,這種政策障礙已經逐漸消除,管理層甚至給了保險公司相當多的優(yōu)惠措施,希望能夠給中國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十分迅猛,理論上將有600億左右的保險資金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但我們認為保險公司短期內將以試探性投資為主,而不會投入大量的資金,且他們對一級市場的興趣遠高于二級市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中國股市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合理的收益。作為風險程度較高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主要以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國外成熟金融市場的經驗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美國在1970年——2000年間股市的平均回報率為10.3%,債券市場為5%,貨幣市場為3.7%,而德國這些數據分別為14.4%、7.9%和3.5%。由于股市風險相對較大,投資者的入市積極性往往和股市的收益密切相關。我們將1981年——2003年美國股市的漲跌幅與美國壽險公司股票投資增長率作了對比,發(fā)現兩者的走勢驚人的相似,通過統計軟件分析得知,他們的相關系數在90%以上。由此可見,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參與股市的程度與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中國保險公司從1999年開始通過投資基金間接參與中國資本市場,著名的5.19行情讓保險公司嘗到了甜頭,1999年和2000年保險公司投資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但好景不長,隨著股市投機泡沫的破滅和違規(guī)資金的退出,中國股市陷入了長時間熊市,保險公司在基金投資上陷入虧損的被動境地。受此影響,從2001年到2003年,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3%、3.14%和2.68%,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事實上,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多數都在虧損,包括部分券商在內的許多機構投資者已經淘汰出局,面對這樣的市況,向來經營穩(wěn)健的保險公司自然不會輕易大規(guī)模直接入市。
2、中國股市的制度建設還亟待完善。中國資本市場是在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誕生與成長起來的,由于定位在為國有企業(yè)提供融資而不是資源配置上,其制度設計存在先天的缺陷。這種市場功能的錯位,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一系列問題的根源。加上監(jiān)管力量的薄弱和法制建設的滯后,我國資本市場還存在諸如上市公司的誠信危機、投資者利益缺乏保護、證券中介機構失職、暗箱操作和市場投機盛行等突出問題。
國九條的頒布,標志著管理層的思路已經從以前的救市轉變到治市上。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管理層陸續(xù)推出了新股發(fā)行制度改革、券商治理整頓、分類表決制度等一系列旨在解決資本市場制度缺陷的創(chuàng)新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解決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積累的問題并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保險資金作為穩(wěn)健理性的長期投資資金就不會大規(guī)模入市。
3、保險公司自身的因素。目前幾個大型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主要通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由于資產管理公司成立的時間不長,各保險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資團隊兼做股票投資,要么通過招聘等手段重新組建股票投資部門,總體上相關業(yè)務人員還需要較長的時間磨合及適應新的投資業(yè)務。同時,各公司股票投資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風險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準備工作完成時間也都不長,還須在今后的投資工作不斷檢驗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保險公司投資基金的數額達到744億元的高點,在有關部門公布了保險公司直接入市的相關文件之后,保險公司對基金采取了減持的策略,到2004年底基金投資額降至673億元,銳減71億元。2004年四季度股市一直處于調整之中,在這個時候選擇減持基金,保險公司的態(tài)度值得玩味。一個可能的理由是,保險公司一方面希望通過直接入市豐富資產配置品種,努力提高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在基金投資(特別是封閉式基金投資)的傷痕還沒有愈合的時候,保險公司不會輕易忘記資本市場的風險之痛,他們在準備直接入市的同時減少基金投資的比例,以避免權益類投資在資產配置中占有過高的比重,以減少股市波動對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的影響。特別是三家境外上市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的不斷下降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在大規(guī)模直接入市的條件沒有成熟之前,他們不會輕易冒進。而這三家保險公司的資產占全國保險總資產的70%以上,因此保險公司直接入市的規(guī)模就不容過分樂觀了。
二、推動保險資金積極入市主要措施
經歷了近四年的持續(xù)調整,中國股市只有通過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創(chuàng)新,重構一個規(guī)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市場,才能吸引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各類合規(guī)資金源源不斷地為股市輸送新鮮血液,使中國的資本市場逐步恢復活力,并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而快速發(fā)展。而同時,保險公司等廣大投資者才能通過資本市場真正享受到投資中國的豐碩果實。為掃除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無形障礙,促進保險資金積極入市,我們建議采取以下幾項改革措施:
1、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各項深層次改革。2004年以來的各項政策表明,管理層已經下決心要根治困擾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的各類問題,并逐步將國九條的各項精神落到實處。目前,社會各方都盼望管理層能夠在全流通問題上有實質性突破,因為這已成為中國股市脫胎換骨的最大障礙。全流通問題由來已久,且越拖越難解決。管理層各方應盡快達成共識,在不損害投資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原則性或框架性解決方案,使投資者對全流通問題的解決和中國股市未來發(fā)展動向有清晰的預期,促進場外觀望的合規(guī)資金積極入市,為順利完成資本市場的改革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除此之外,管理層還應加大對市場上各種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打擊力度,努力構建一個健康透明的市場氛圍。如:加強上市公司誠信建設,加大對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罰;完善上市公司融資體制和淘汰機制,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與相關部門配合,規(guī)范包括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媒體在內的各中介的行為;加大對注重投資者回報的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積極培育真正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上市公司群體等等。
2、加強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涉及到兩個金融市場和兩個監(jiān)管部門,這種跨市場的經營活動必然牽涉到兩個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早在2004年7月,為應對愈演愈烈的混業(yè)經營趨勢,避免監(jiān)管真空和重復監(jiān)管,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達成金融監(jiān)管分工合作的備忘錄,將建立監(jiān)管聯席會議機制,對監(jiān)管活動中出現的不同意見,通過及時協調來解決。同時,三方還將與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密切合作,共同維護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和金融市場的信心。
從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相關配套文件的出臺看,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是積極有效的,去年建立的聯席會議機制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今后,保險資金在入市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突發(fā)事件或新的問題,這都需要通過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配合加以解決。同時,監(jiān)管部門還應鼓勵保險公司等機構積極開發(fā)跨市場的創(chuàng)新金融產品,進一步緊密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聯系。
3、保護機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國股市具有明顯的資金推動的特點,幾乎每次行情都活躍著各路不同性質的資金。隨著市場監(jiān)管力度的加強,違規(guī)資金已陸續(xù)撤出股市,這也是造成近幾年股市持續(xù)低迷的重要原因。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fā)展,鼓勵合規(guī)資金積極入市是管理層穩(wěn)定市場和投資者信心,推動股市深化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之一。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管理層在打擊市場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同時,維護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代表了市場主流的機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例如,在處理閩發(fā)、漢唐等問題券商的時候,就需要管理層保護機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從而保護廣大機構投資者對股市進行長期投資的積極性。
此外,作為機構投資者集中的投資品種,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迭創(chuàng)新高也給機構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據統計,截止到2005年1月21日,在54只封閉式基金中,28只小盤基金(5億——15億份)平均折價率為21.89%,26只大盤基金(20——30億份)平均折價率更是高達37.65%,其中有4只基金折價率已經超過了40%。作為最大封閉式基金投資者,保險公司在2004年中期的封閉式基金投資已經超過300億份,高折價率是其基金投資蒙受巨額虧損的重要原因。為保護機構投資者,管理層應著手解決封閉式基金的高折價困境,特別是在ETFs、LOFs等新產品成功上市之后,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尋找封轉開的新思路,徹底解決高折價率給機構投資者帶來的各種問題。
4、保險公司應為積極入市做好充分準備。2004年底是我國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國保險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分水嶺。面對國外保險巨頭咄咄逼人的競爭態(tài)勢,中國保險業(yè)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而努力提高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就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國外保險市場的發(fā)展經驗已經告訴我們,資本市場是保險公司重要的投資渠道之一,盡管目前我國股市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我們的保險公司應該用戰(zhàn)略眼光審視自己的入市策略,為保險資金長期積極入市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當前股市正處在改革攻堅階段的時候,保險公司應積極介入一級市場、可轉債等相對安全的投資領域,通過實戰(zhàn)快速磨合投資隊伍,提高股票投資部門的研究能力、市場敏銳力及風險控制能力,為今后保險資金更大規(guī)模的長期投資奠定組織基礎。同時,保險公司還應加緊組織體系、管理制度、財務清算、技術支持、風險控制、激勵機制等相關配套環(huán)節(jié)的建設與完善,為保險公司順利實施資金多元化運作、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投資收益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國外保險公司股票投資概況
1、股票投資是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主要渠道
國外保險公司投資渠道較多,主要有國債、企業(yè)債、股票、房地產、抵押貸款等,經過較長時間的不斷調整,股票投資已成為各國保險公司最重要的投資渠道之一。以美國壽險公司為例,最初股票投資在其投資組合中僅占有微不足道的比例,隨著監(jiān)管的放松和華爾街股市的蓬勃發(fā)展,股票投資的比例也節(jié)節(jié)攀升,到1970年代就穩(wěn)定在10%左右,到1990年代更是快速增長到30%以上,進入21世紀,股票投資的比例雖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5%左右的較高水平。相對于股票投資,抵押貸款、房地產等投資品種出現明顯萎縮,如抵押貸款比例由上世紀二三十年代30%——40%的水平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6.86%。而企業(yè)債、國債等債券投資則基本保持穩(wěn)定,如企業(yè)債的投資比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在40%的水平上下窄幅波動。
統計資料顯示,歐洲國家股票投資比例相對較高,例如:英國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資比例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維持在這一水平。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近年來的股票投資比例基本在20%——30%之間波動。統計還顯示,不同險種的股票投資比例也略有差別:在九十年代末期,美國壽險與財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比例分別為27.42%和17.83%,英國為60.4%和31.98%,日本為26.6%和20.37%。
2、股票投資收益是保險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
隨著發(fā)達國家保險市場的飽和度不斷增加,保險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保費收入增長速度放緩和費率的下跌,多數保險公司的承保業(yè)務實際上已經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收益成為保險公司凈利潤的主要來源,股票投資不僅是保險資金運用的一個重要投資渠道,也成為保險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
美國壽險公司協會2001年到200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美國壽險公司投資收益中債券貢獻的比例最大,平均為63.61%,股票高居第二位,為15.03%,隨后是抵押貸款、保單貸款、房地產等其他投資品種。由此可見,股票投資是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考慮到2000年以后美國股市在科技股泡沫破滅之后表現不盡如人意,股票投資對保險公司的利潤貢獻還有很大的潛力。
3、保險公司已成為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美國資本市場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其投資者結構已經出現明顯的機構化特征。1950年美國機構投資持有股票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僅為7.2%,而根據最新的美聯儲資金流動報告,截止到2004年三季度,美國資本市場上約有58.57%的股票市值為機構投資者持有。從報告披露的數據看,美國個人持有的股票比例在這幾年依然保持了明顯的下降勢頭,從1999年的46.96%減少到2004年三季度的39.24%,平均每年下降1.29個百分點。
在機構投資者中,共同基金以22%持股比例排名第一,年金及退休基金以17%的比例位列第二,保險公司則以7%的比例奪得探花的位置。由此可見,保險機構投資者在美國資本市場中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什么是分紅保險,分紅保險就是指保單持有人可以分享保險公司經營成果的人壽保險。保單持有人每年都有權獲得建立在保險公司經營成果基礎上的紅利分配。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保監(jiān)會規(guī)定不低于70%)、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
分紅保險的紅利來源于死差、利差、費差、領取差、退保差等,大約有20多項之多。其中:
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風險發(fā)生率低于預計的風險發(fā)生率,即實際死亡人數比預定死亡人數少時所產生的盈余;
利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投資收益高于預計的投資收益時所產生的盈余;
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營運管理費用低于預計的營運管理費用時所產生的盈余。
不同的分紅保險,具體分紅方案也不同:目前國際上的分紅保險有美式分紅、英式分紅和歐洲大陸式分紅三種。美式分紅只將利差、費差和死差的利潤進行分配,簡稱三差分紅。歐洲大陸式只分利差和死差。英式分紅是將利差、費差、死差、領取差、退保差等所有的利潤進行分配,簡稱全差分紅。再有就是分紅基數的問題,英式分紅是以保額為基數,其它兩種是以所交保費為基數。我國只有“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和“中宏人壽保險公司”執(zhí)行的是英式分紅,其它大部分保險公司執(zhí)行的是美式分紅。由于分紅方案的區(qū)別,您就會明白為什么在不同的保險公司投保同一性質的保險,但所獲得的收益不同的原因了。
當前對分紅保險的異議主要有兩點:
1、分紅保險的投資收益具有長期性的特點,但由于目前的保險市場依然是一個并不成熟的市場,大部分消費者缺乏保險知識,風險意識淡薄,客戶缺乏獨立理性的分析,懷有投機心理或從眾心理,導致對分紅保險產品認識或判斷上的錯誤,認為購買分紅保險就是為了投資賺錢,忽視了分紅保險本質上的保障功能,或分紅保險一定會有分紅、紅利演示的數額就是應得的紅利等等,基于上述錯誤認識,客戶往往對分紅保險產品抱有較高的心理預期。短期內一旦分紅數額與其預期有一定差距時,便容易產生不平衡心理,從而可能導致群體上訪、集體投訴,甚至集體退保等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2、分紅險保費收入的急劇增加,對保險資金的運用增加了壓力。而在現有的政策條件下,保險資金運用既受制于投資渠道的狹窄,也受控于尚不成熟的中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實際上,資本市場不完善和民眾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環(huán)境下,過度經營投資型產品不僅容易增加經營風險,而且一旦不能滿足客戶對于投資收益的心理預期,很有可能形成對整個保險行業(yè)的信任危機。
綜上所述,如果客戶能夠迅速增加分紅保險的基本知識,樹立分紅保險的風險投資理念,將分紅保險作為中長期投資,再加上保險公司的投資環(huán)境的進一步改善,上述兩個擔憂是不難解決的。
保險與其它投資產品最大的區(qū)別,不是回報高低的問題,而是能否購買的問題。風險已經來臨的時候,花多少錢也買不到保險了。所以我們如果不買分紅保險,我們就必須選擇非分紅保單,分紅保險與傳統的非分紅保險相比,兩者的共同之處在于:確定的保險保障,保險費的繳納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