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理財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 要:文章認為在理財規劃課程的教學中,重視現實案例的應用。將現實案例和理財課程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理財實踐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并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麥肯錫公司在對2020年銀行業預測時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將是理財”。國內理財市場發展非常快速,2005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是2千億元,2007年則突破了1萬億元,2008年銀行理財市場以3萬多億的規模震動了整個理財市場,短短幾年時間銀行理財已經成為大眾理財的方式之一。為了適應理財市場的發展和增加學生就業,不少高校金融專業近年推出了《理財規劃》課程。
《理財規劃》是一門新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和現實性非常強的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備運用綜合理財知識對處于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個人和家庭進行理財規劃的能力。因此,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理財規劃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分析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培養這些能力,現實案例教學應運而生。現實案例教學就是拜現實為師,以不同階層和年齡段的真實客戶為案例背景,設計理財方案,并將方案反饋客戶進行真實評估。現實案例教學將可以培養學生對實際商業活動的真實感覺,鍛煉出清楚的理財規劃邏輯。因此系統研究現實案例的選取和教學設計,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實案例的選取原則
要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對理財規劃的感性認識,選取合適的現實案例是十分重要的。選取現實案例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現實為師。現代社會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存在眾多值得關注的商業現實案例。以現實為師,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實際理財活動的真實感覺,提高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認知水平,而且對現實社會中各種理財現象進行直接觀察、體驗、思考。關注現實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還可以切身體會,比較分析不同的理財人群的行為特點。
2.參與性。現實案例教學的具體做法可以是實際參與或虛擬參與。所謂實際參與,主要指學生以理財師身份觀察體驗理財活動,比如為不同的實際客戶群體設計理財方案;而所謂虛擬參與,即把自己想象成現實理財活動中的特定角色,比如從客戶的角度體會自己面對不同理財方案的感受和反應。
3.主動性。案例內容設計必須讓學生時時注意、處處留心,培養他們對理財現象及過程的興趣。而且,一旦感知其中到有意義的東西,就要進一步分析、思考并作出判斷。久而久之,建立對理財本能般的反應,讓注意思考的過程由初期刻意以求變得自然而然、無處不在,鍛煉出清楚的理財商業邏輯。
4.實證性。無論是實際參與或虛擬參與的案例,都要從現在的理財市場背景和真實客戶出發,并據此作出理財決策。理財習慣是有區域特點的,中國地域廣泛,不同區域間存在收入差距和觀念差別,理財市場情況和案例難免有差異。而現實的案例處在現在的市場背景下,未來市場的學生就業肯定更多地與現在有關,從現實中獲得的感悟無疑更具有實證性和可靠性。
二、現實案例教學在理財規劃課程中的實施
1.案例教學的準備。該階段包含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教師的準備主要有:結合上課內容及教學目的選擇好案例,將客戶資料仿真化,通過設計市場調查、仿真規劃、情景模擬、角色互換等實訓練習,結合真實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勝任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一線理財服務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素質。學生準備主要包括熟悉并記住案例的主要內容,確定并列舉出本案例分析所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等。
2.明確案例角色要求。案例角色要求首先是對客戶風險偏好調查及客戶資料的收集。小組成員實地操作,以問卷或拜訪方式進行風險偏好的調查并收集客戶資料。其次,學生必須了解理財產品及其風險和收益等個人理財的基礎知識,否則無從對客戶進行理財分析和建議。通過明確案例角色要求,要求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務,并以學習目標為基準,達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學習目的。
3.案例實際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設計不同的情境,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以學會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與客戶溝通的技巧,從而提升溝通技能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與客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引導出個人理財的目標、內容、步驟。在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進行理財規劃時,引入個人理財的相關理論知識,根據不同偏好的客戶提出初步的理財分析和理財建議,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4.小組討論。一般要求學生按照每組4~6人分成若干小組,在小組內圍繞論題逐一展開討論,針對每一問題形成該小組的基本觀點,通過小組討論加深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學生討論,應根據自己的觀點寫出理財規劃分析報告,在報告中提出自己的理財設計方案。
5.課堂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可給每組10~20分鐘的時間,由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作課堂發言,闡述案例,分析問題并提出小組理財方案,然后其他學生小組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案例,闡明自己的看法、分析及理財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反應和表現。
6.案例總結階段,教師是總發言人,討論結束后,教師一般都要做簡短的總結。總結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學生討論情況的總結,如學生討論發言是否積極、爭論氣氛是否熱烈、分析與討論問題是否深入透徹等;二是對案例本身的討論總結,還可以針對理財方案的優劣作一個評講,將所講的內容與理論結合起來,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講授重新具有活力。
7.理財案例教學的成績評定。對學生案例分析的成績評定可以占學生課程總評成績的50%。成績評定由課堂表現和案例作業兩部分組成,案例討論表現50分,由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質量以及討論參與程度等因素來確定。要求學生參加群體評估,每小組就案例教學的學習情況作出小結,首先由學生相互評分,然后是小組之間相互評分,最后是教師評分。學生按照評價標準,既作自我評價,又評價他人。案例作業是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案例分析書面作業和總結的情況來打分。
三、體會與思考
1.在理財規劃課程教學中應大力推廣現實案例教學,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對現實觀察、感受、思考的習慣,培養他們對理財的敏感、興趣。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現實,不但自己要經常以現實作為教學內容的范例,還要將討論的情況計入成績考核。培養學生對理財規劃的興趣、素養,使學生能主動地觀察思考,應當作為教學的基本目的。
2.現實案例教學可以為廣大的學生提供一個假定的實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讓學生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前提下,在“做中學,學中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之,把在“做”中學到的個人理財理論與方法再應用于經濟社會的理財實踐。現實案例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一個金融專業的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縮短培養合格金融人才所需的社會成本。
3.建立過程反饋系統。正如確保產品質量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一樣,確保案例教學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過程反饋系統,這樣做有利于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機制。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溝通,學生可以對現實案例教學過程的提高不斷地提出意見,教師及時進行一些微調,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個人理財》課程是高職投資理財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目的是樹立投資理財專業學生的理財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財能力,這既包括自我理財能力以及以后工作中為客戶進行理財服務的能力,所以這是一門集理論學習和實踐運用為一體的課程。為了更好的達到上述目的,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需要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更有效率的進行教學。
二、《個人理財》課程的主要教學方法和不足
《個人理財》課程的教學方法除了傳統的理論講授教學方法之外,更多的應該是運用一些比較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中來,以下對我們采用的一些方法進行探討分析:
(一)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初學一門課程,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還是有必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在個人理財中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比如生命周期理論、貨幣時間價值理論等還是需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法,另外每一個具體的理財項目時,為了讓學生對這些理財項目有初步的認識必要的理論講授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足之處:講授法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二)案例教學法在個人理財課程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讓學生樹立自我理財能力以及給客戶提高針對性的理財建議的能力,可是學生畢竟還在單純的校園環境中,對社會對金融市場還不夠了解,要適當的引用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案例讓學生進行理財分析、設計理財方案,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保險理財這一部分中,要讓學生學會分析風險,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辦法,以及如何運用保險來進行風險管理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首先給出一個家庭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成員情況、家庭財產情況、客戶的需求等),然后請學生針對這個案例分析該家庭所面臨的風險種類、風險可能帶來的后果后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辦法,如果需要保險來進行風險管理的,應該如何去設計保險方案(保險的種類、保險金額、保費控制等),通過這一個案例教學法就可以讓學生掌握保險理財的過程、方法、應該注意的事項等重要的知識及其運用。不足之處:案例教學法想要成功吸引學生在學習熱情,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案例,案例的選擇應該能貼合時代、生活、現實,這樣讓學生不會覺得望而生畏,能有親切感,能將自己代入到案例中,更好的進行的案例的分析與解決,但是適合的案例的選擇相對較難,或者對于老師備課要求很高。另外案例教學法中,學生的討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學生由于知識儲備等方面的原因,學生的討論較可能偏離方向或者主題不明確,這樣就很難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
(三)情景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在《個人理財》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能感同身受的進行一些理財的思考、設計,從而能幫他們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念,比如在房地產理財章節中的租房與購房的比較選擇中,就可以創設學生畢業后工作有了一定積蓄后,在當時的房地產行情及租房行情下應該選擇繼續租房還是選擇購房,讓學生根據創設的情景進行分析并讓學生回答他們的選擇及選擇的原因,教師在進行點評,這樣學生就能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的知識點。不足之處:教師創設的情景要使學生能有代入感,如果創設的情景離學生的生活太遙遠,學生就很難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去進行知識的運用。
三、《個人理財》課程的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
(一)講授法中老師要注意運用簡潔精煉的語言,適當配合生活中、工作中、行業中實際的小案例進行講解理論,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在備課時候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挑選合適的案例,除此之外學生小組討論中注意教師的引導作用,老師要注意留意甚至參與小組的討論,及時的給學生一下引導與建議以及鼓勵,才能使案例教學法成功的實現目標,最后教師要進行完善的專業的總結,對今天學生們的表現進行點評,從更完善更專業的角度提醒學生欠缺的方面,促使學生的提高,當然也要注意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表現,提高學生的興趣及自信心,為下一次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礎。
(三)情景教學法中,教師創設情景最好的根據學生或者學生的家庭進行創設情景,給學生布置一些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一些任務,讓學生去思考去完成理財的設計。
四、結論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rm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Insurance Financial Practice, proposes that term project should be as the core and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hen expound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關鍵詞: 學期項目;保險理財實務;教學做一體化;課程評價
Key words: the term project;Insurance Financial Practice;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curriculum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5-0252-03
1 學期項目及其特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YP)的項目教學法已成為NYP區別于其他院校的主要特色。在NYP,項目教學包括學期項目和畢業項目。學生三年的學習生活中前五個學期都開展學期項目,第六個學期進行畢業項目。學期項目以學期為單位,把一個學期所學各門課程融合在一起,以周課時2的課程形式開展。通過設計完整的學期項目和劃分的若干小項目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逐步攻克各知識點,加深對該學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NYP學期項目注重學生素質的提升和綜合能力培養,為畢業項目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NYP學期項目具有下列特性:①學期項目是與學期課程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它們緊密的相結合,應用該學期的課程所授的知識與技能;②在項目課程里,與平行科目教導進度相結合,也附加學習相關課題來強化應用技能;③學期項目是模擬性的,由老師引導工作過程,學期初由項目老師設置項目標題與規格,模擬企業環境所面對的問題,然后學生通過項目的設計來化解或改善問題,該項目范疇較集中于特定領域,規格也較畢業項目簡單,在項目老師規劃與引導下,學生在實驗室里完成;④內容設計由淺入深,即第一學年所涉及的項目較容易,后逐年深入,同時學生的主導成分也逐年增加,它有系統的培育學生獨立做項目的能力;⑤各學期項目有其側重點,并與課程帶相關性,主要是配合該學期的學習課程,當然高年級項目也可能需要綜合運用前學期的學習技能;⑥項目操作可分為個人項目或小組項目形成進行,鼓勵學生間討論問題,主動尋求方案,從中學習做項目的技巧,老師在此過程中起到從旁監督的作用,最終教師評價主要視學生能力及表現而定,因此,在小組項目中,個別學生成績可能有差異。
2 《保險理財實務》課程教學現狀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保險理財實務》課程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對于保險學相關的基本概念、保險學的基本構架、運行規則、保險的主要業務分類等基本原理和知識有較全面的了解,并能運用所學習的相關知識,分析解決保險業務中出現的問題。該課程歷經五年持續不斷的實踐與探索,已在課程內容、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方式、教學做一體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行動導向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等一系列方法。這些改革以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為參與式教學為出發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實現“做中學、做中教”,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升該課程教學水平,服務于高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在《保險理財實務》課程中的嘗試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反映較好。但是,《保險理財實務》課程當前教學狀態下,也存在以下問題:
2.1 項目教學任務獨立,缺乏連貫性 現階段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保險理財實務》課程教學以具體工作過程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主要采用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法。該課程共分為保險基本原理應用、保險的種類、保險經營與管理和分角色實訓四個項目,每個項目下設若干學習情境。為達到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目標,我們都設有特定的工作任務。但是這些項目及情境任務間相對獨立,缺乏連貫性,體現在:①四個大項目間沒有實現按照工作過程進行劃分,各項目教學內容無法按業務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銜接;②以具體工作過程為導向局限于各學習情境的教學安排,拓展到各大項目中則很難實現,如保險的種類這一項目中有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這是兩個相并列的知識模塊,彼此間不存在誰先誰后的關系;③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案例和工作任務的整體構思和布置不夠,導致任務間無法連貫。
2.2 “教學做”有待于進一步深度融合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它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強調課程各項目內容內在的邏輯性和原理性,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各項目教學中融為一體,把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項目的實施很好的銜接,改變學習、工作之間相割裂的狀況,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以增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或解惑者,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為實現《保險理財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教學做一體化”,該院在分項目和學習情境教學的基礎上,還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上海翰和教學軟件有限公司的“保險業務模擬實訓”教學軟件。采用模擬軟件輔助課程中的實訓教學,有效地實現了學生分角色的業務操作,并使保險業務操作的流程很方便的銜接起來,強化了“教學做”中“做”的訓練。但是,由于實訓軟件綜合性強,且實訓中各角色交叉處理業務,所以需要學生既要熟悉保險的基本理論知識,又要具有很強的綜合技能,故而該模擬實訓只能集中于課程后期進行。這造成了“教學做”在《保險理財實務》課程中并行的同時,體現出學期初集中于“教”和“學”,學期末集中于“做”的特色,“教學做”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度融合。
2.3 缺乏與開設學期其他專業課的銜接 《保險理財實務》開設在第二學期,與該課程同學期進行的專業技能課還有《統計基礎與實務》和《理財法規解讀與案例分析》。這些課程雖然共同服務于投資與理財專業培養能夠進行理財方案規劃等理財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目標的實現,但是由于各自的性質、課程目標、設計思路、內容綱要及實施不同,因此在《保險理財實務》課程進行“教學做一體化”和項目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后兩者的內容很好的融合進去。這使得我們教學中的項目更多地體現出了學科項目的特性,開設學期的課程之間缺乏有效地銜接。這一點,我們應該深入地向南洋理工學院學習。
2.4 課程評價較集中于期末考核,過程性評價不足 《保險理財實務》課程學習評價方式已經進行過相應教學改革。首先,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以能否完成模塊理論學習為標準,以能力評價為重點,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實踐案例分析能力、學習態度和基本職業素質等,其中,平時成績占30%,出勤占10%,末考成績占60%。其次,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相結合,在期末考核中除傳統的試卷考核外,增加學生投保方案規劃能力的考核。教師給定案例范圍,要求每個學生制定相應的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投保方案。對于所做方案優秀者,要求其制作PPT演示文稿并在班內進行方案講解。投保方案規劃成績記入學生平時成績中,表現優秀、成績突出者還可申請免試。未獲免試同學需參加期末筆試。另外,評價主體多元化(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投保方案規劃書的評價和投保方案講解的成績均在統一的評價標準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完成。其中,教師評價占60%,學生互評占40%。課程評價的改革中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從現有的評價比例上來看,期末考核所占比重仍然過大,過程性評價不足。
3 學期項目思想在《保險理財實務》教學中的引入
NYP學期項目獨立于其他課程之外,以周課時2的形式開展,客觀地為課程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雖然在我國高職現階段教學中沒有學期項目,但是可以將學期項目思想引入到某些課程的教學中去。具體到該院《保險理財實務》課程,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借鑒:
3.1 以項目教學為核心,將項目貫穿教學始終 在以往項目教學基礎上,要實現項目貫穿教學始終,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①整合,將各項目教學任務整合成課程綜合任務。鑒于本課程四個大項目間并列性強,很難實現按照工作過程劃分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我們正在探索引入具體客戶作為貫穿課程始終的案例,以客戶的所有保險需求為依據設置課程綜合任務,按客戶需求順序對各大項目進行排序的一種教學任務整合方式。②拆分,將課程綜合任務在各項目中拆分成不同分項任務。根據各項目重點差異及學習情境的不同,我們首先將課程綜合任務拆分成分項任務,再將分項任務進一步拆分到每個教學單元,設計各情境的細化任務,所有拆分任務共同服務于課程綜合任務。③對案例資源重新進行篩選和整理,使其更有序的出現在課程教學中。由此實現整體任務,整體綜合,項目任務,項目綜合,任務連貫。
3.2 進一步探索“教學做一體化”之路 《保險理財實務》教學中“教學做”呈現出的階段性現狀,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呈現一定差異,在運用教學軟件進行實訓的“做”的部分,學生課堂表現更活躍。為改變該狀況,首先要進一步壓縮理論學時,增加實踐學時,課堂更多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盡最大可能滿足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和實踐。其次,要將實訓大幅提前,這樣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也會產生求知欲望,教師再集中講解。由此學生在用中學,老師在學中教,“教學做”進一步融合。
3.3 融合本學期及前學期內容,提升學生綜合技能 加強《保險理財實務》與《會計基本核算實務》、《經濟學應用》、《金融知識應用》、《統計基礎與實務》、《理財法規解讀與案例分析》等專業技能課的聯系,有意識地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對投資與理財專業知識體系的應用。如《會計基本核算實務》中的財務報表分析技能可以應用到學生對客戶進行保險規劃時的家庭狀況分析;《經濟學應用》中的供求理論和消費者行為理論可以指導學生保險業務操作;《金融知識應用》中的宏觀經濟理解與分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不同經濟條件下進行保險決策;《統計基礎與實務》中的數據統計與分析方法能夠應用于學生對多種保險產品費用及收益的比較;《理財法規解讀與案例分析》中的民法和婚姻繼承法基礎可以指導學生分析和解決保險案例。本課程、本學期其他專業課程及前學期課程間的融合與綜合運用能夠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綜合技能。
3.4 制定評價標準,增加過程性考核 借鑒NYP學期項目考核方法,應在課程考核評價方法上作如下改革:①增加過程性考核,重新確定比例為平時成績占40%,出勤占10%,末考成績占50%。解決期末考核比重過大的問題,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②在課程項目教學中制定階段進度安排,增加教師階段指導與檢查;③教師從項目質量和學生在項目中的表現兩方面評估學生平時成績,參考因素有項目的構思和創意性,任務的完整性,方案的可操作性,項目思考、分析、動手能力,團隊精神,溝通演示技巧,對其他專業課知識與技能的應用等。
4 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期項目思想引入《保險理財實務》教學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我們要提前認識并加以應對:①我們學生人數多,老師教學任務繁重。NYP學期項目教學均采用小班教學,每班不超過20人,而該院每班40人。從任教人數、課時數等方面,我們的老師教學任務更為繁重。為解決此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成績均等的小組,即每組中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更好實現組內成員間的互幫互助;選拔小組長,成為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實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程評價。這些措施能夠有效減少教師答疑和評價工作量,客觀上使學期項目思想能夠引入到《保險理財實務》教學中。②教學設施及設備相對落后。NYP作為發達國家的高等職業院校,享有一流的教學設備,校園全覆蓋的無線網絡。同時,其學生個人也普遍擁有高級的電子設備。這一點我們現在無可比擬。為此,應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鼓勵學生利用近水樓臺之勢多到海河教育園區圖書館閱覽書籍和電子文獻,擴展知識以增強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汾娟,李程.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期項目教學的經驗與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11(09).
關鍵詞:財經基礎知識 實踐教學 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A
《財經基礎知識》是經濟學、財稅基礎知識、金融基礎知識、證券課程融為一體進行綜合化改革的課程,可以有效克服各自課程內容的交叉性和重疊性,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往往側重經濟理論的教學而忽略其課程本身的實踐性內涵。
1、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財經基礎知識》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經濟學部分,主要講述需求與供給、效用論、生產論、市場失靈、國民收入核算;二是財政部分,主要講述財政基礎知識、財政收支、財政管理等;三是金融部分,主要講述貨幣、信用、利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通貨膨脹、國際金融、宏觀調控等;四是證券部分,主要講述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
該課程涵蓋的知識面廣,內容繁雜,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因而任課教師自覺不自覺地強調課堂理論教學,忽視了實際應用。
枯燥的理論講授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會讓授課“掉胃口”,特別是《財經基礎知識》這樣一門涉及眾多課程的入門課,使得學生失去繼續學習其他相應學科的興趣。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
而《財經基礎知識》實際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如需求與供給關系、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實施、股票分析等與現實聯系非常緊密。目前《財經基礎知識》實踐性教學環節組織不夠系統,未形成比較常態的實踐教學內容。
2、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財經基礎知識》是一門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如何培養學生捕捉經濟熱點的的敏感度,如何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何構建學生跨專業思維、跨課程思維的能力是本課程實踐性教學的主要內容。
本課程教學內容應為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故在課堂授課的同時,注重將現實的經濟現象、經濟信息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使本課程的教學能教之有物、教有所用,使學生不僅能學習經濟學、財稅、金融和證券的理論知識,更能運用這些知識來解釋身邊的經濟現象并能進行分析和評判,在實踐性問題解決中掌握理論,培養學生運用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能力。
并且,教材及時引入了我國最新的財政制度、金融市場的運行、貨幣政策與宏觀調控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和實務等最新內容,使課程知識不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針對性。我們也在實踐性教學領域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基本完成了適合課程內容以及高職學生認知特征的實踐性教學體系。
3、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對策探討
3.1、實踐性教材的改革
根據高職培養目標,打破經濟學、財政、稅收、金融、證券學科間的界限,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教材體系進行大膽的設計,針對現有教材側重于理論分析,案例分析不足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淡化純理論內容的表述,強化了具備時效性和實用性的案例,大部分案例都來自于當前財政金融市場的熱點問題,并對這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討論,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案例分析水平,提高防范財政金融風險的能力和自覺性,使之具有現實性、應用性和政策性。在教材中力求反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知識、新技能,并且,教材要及時引入了我國最新的財政制度、金融市場的運行、貨幣政策與宏觀調控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和實務等最新內容,使課程知識不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針對性。在實踐性教學領域進行了有效的探索,需要完成適合課程內容以及高職學生認知特征的實踐性教學體系。
3.2、實踐性教學環境的創設
實踐性教學是高職教學的重要環節,本課程通過配套實踐性教學的證券、期貨交易系統等軟件使學生體驗炒股炒期貨的感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館、閱覽室來完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向學生提供統計局、財政部、證監會等相關鏈接網站,以便學生及時了解當前財政金融最新動態,開通BBS論壇,對財政與金融熱點新聞點評,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共同參與討論,營造學習氛圍。
課程改革中需要開展實踐性教學,注重社會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每年暑期考慮組織學生開展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情況等調查,實現學有所用。
實踐性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入證券公司實地參觀和感受證券交易的過程,并定期舉辦炒股大賽,營造實踐性操作的氛圍,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
學生可以隨時上網上課,閱讀教材,做習題,鞏固知識。并把疑難問題用電子郵件發往任課教師。教學咨詢輔導也實現了網絡化,教師可以更及時更方便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3、擴充性實踐資料的使用
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可以通過有效的擴充性資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學習要點、案例和閱讀資料等。本課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增加擴充性資料:
引導學生編輯整理有關財政、金融的典型事件和相關報道、視頻,形成案例庫、專題庫。
依據現代化網絡教學設備,建立《財經基礎知識》課程教學網站,把《財經基礎知識》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改革、教學案例、課程習題、教學成果、教學前沿等相關教學資源展示在網站上。
教師開始講授《財經基礎知識》伊始,就將上述擴充資料及其使用方法向學生講解,在課程進行中向學生推薦相關擴充資料,對使用擴充資料有收獲的同學進行表揚,其經驗加以推廣。
通過《財經基礎知識》擴充性資料的學習使用,在深度和廣度上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實踐運用能力,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接觸教學科研的前沿知識,從而較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阮吟暉.高職“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之淺見[J].科教文匯,2010(3).
[2]廖穎.獨立學院會計專業《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創新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6).
[3]臧良運.高職經濟學教材由學科向教學體系轉化研究[J].價值工程,2011(2).
作者簡介:
【關鍵詞】公司金融 課程建設 教學方式 工科院校
一、引言
金融學的研究起源于貨幣,金融學一開始就是對貨幣與金融及其漫長演進史的研究。金融學作為一門比較獨立的學科存在則是從1939年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有兩件:一是美國金融學會(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于1939年成立;二是《金融學刊》(The Journal of Finance)于1946年出版。從學科領域拓展來看,經過近7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四個方面基本命題:有效市場理論、收益與風險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和公司金融理論。從發展的模式看,西方國家金融學演進主要經歷了兩種模式。第一,經濟學院模式。貨幣金融學成為經濟學理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金融學專業主干課程為貨幣金融學、國際金融學和中央銀行學,依托經濟學院培養具有宏觀金融經濟分析與研究能力的金融人才。第二,商學院模式。公司金融學成為管理學理論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主干課程為公司金融學、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依托商學院培養具有微觀金融分析與實踐能力的金融人才。對于我國,則經歷了30年的“大財政、小金融”格局,只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金融學才真正獲得新生,但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金融學科的發展相對滯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般的做法是:在開設主要課程《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的基礎上,逐漸增加《公司金融學》等微觀金融課程,這實際上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學發展模式。
二、工科院校金融學定位與重點建設公司金融學的意義
偏理工科類的多科性院校,盡管開設金融學專業較綜合性院校和財經類院校要晚一些,經驗和積累要少一些,但是這類院校也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一是具有現代金融學數理基礎――理工學科方面的優勢。長期以來,這類院校在數學、物理、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學科上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了穩定的教師隊伍,集聚了相對良好的教學資源,非常有利于培養對數理技術要求較高的微觀金融人才。二是具有歷史積淀少、轉型便捷多的優勢。相對于以貨幣金融學、國際金融學為主要課程教研見長的綜合財經院校、工科院校歷史積淀不多、教師等教學資源較易重新組合、重新優化,能夠很快轉型而定位到公司金融等微觀金融的教學和研究領域。三是金融產業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公司金融業務的不斷創新,提出了對理工與金融等復合性人才的巨大需求,從而為理工科背景的院校拓展金融學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把工科院校金融學專業定位于商學院模式更適合大多數工科院校的辦學特色:即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強調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有效溝通能力,做到文理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因此,具體到課程開設和學科發展上,應該給予公司金融學等課程以核心課程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工科院校將課程建設的重點放在微觀金融領域和公司金融學,具有以下現實意義。
第一,就改革可行性而言,西方的兩種模式中,相比較而言,經濟學院模式對宏觀經濟金融教學體系、教學資源的依賴性要強一些,理工院校一般不具備這些先天優勢資源。而對于商學院模式,無疑更適合理工院校,辦學成本較低,資源整合和優化更為便利,創設或轉型更加可行。
第二,就服務國家建設而言,在世界和中國的經濟、金融實踐發生巨大變革的大背景和趨勢下,我國高等院校金融學科建設顯得嚴重滯后。21世紀的金融、經濟實踐,已不再局限于以銀行為中心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長期以來形成的圍繞貨幣銀行學進行課程教學、以銀行為中心來展開研究的格局,也已不能適應這一變革和發展了。“宏觀金融”和“間接金融”正在與“微觀金融”和“直接金融”相融合并向以后者為重點的方向演進。
第三,就金融學課程創新而言,有利于糾正兩種不良創新行為或避免兩種“誤解”。其一是認為改革傳統金融學課程,就是將宏觀金融微觀化,將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和中央銀行學等加入微觀金融的內容,在教學上增加個案研究或案例分析。實際上,以貨幣銀行學為核心的金融學研究領域、方法和人才培養,與以公司金融學為核心的金融學差異很大,不可以簡單處理為“微觀化”,否則只能是“形式上”的創新。其二是將公司金融與會計學、財務學混同起來,認為加大會計學、財務學等課程的份量就是微觀金融課程改革。盡管公司金融學與會計學、財務學都需要使用會計工具、分析財務報表等來從事教學與研究,但是兩者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出發點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將公司金融學納入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可以少走彎路,有助于金融學進行“實質性”創新與發展。
三、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學課程教學界定與內容拓展
公司金融學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融資理財為主的傳統理財階段;第二階段,以融資、投資和并購為主的綜合理財階段;第三階段,以MM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和期權定價理論等現代金融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金融理論與方法進行風險管理為主的理財階段。一般認為,公司金融學講授的是微觀金融的基礎性課程,其基礎概念和原理是圍繞“3C”展開:Capital Budgeting(資本預算),是企業為了增加企業價值,進行比較和選擇長期資本投資項目的過程;Capital Structure(資本結構),是企業除短期負債以外的全部永久性和長期性資本占用項目的構成以及構成項目的比例關系,目的是企業通過安排企業資本中的負債和權益的比重,從而使股東權益價值最大化;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公司兼并收購行為產生的公司控制權轉移問題和公司的治理結構問題。這三個部分構成金融學專業公司金融學課程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是不可缺少的基礎性教學內容。
在完成上述階段教學的基礎上,相應地拓展以下教學內容。
1、公司金融學研究領域的拓展。首先,需要進一步講授公司融資、投資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并延伸到企業重組與并購領域,如結合當前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分析其對公司并購產生的影響。也可以延伸開設新的相關課程,如企業并購理論與實務、公司并購案例分析等。其次,根據工科院校的具體學時設計情況,進入到第三階段,講授風險管理理財的相關內容,如結合上個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講授投資、融資、重組、并購中的各種風險,進而結合當前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和全球金融風暴講授其對金融業、經濟實體的影響等,也可以另外開設風險管理或金融風險管理與實務課程,完善公司金融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公司金融學研究方法的拓展。為了在公司金融學的教學中反映該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需要突出兩個方面的研究方法:(1)行為公司金融學主要從兩個視角來展開研究:一是在假定公司管理人理性的條件下研究其對非理性市場的反應;二是在假定公司管理人非理性、存在心理偏差時研究非標準偏好與判斷誤差對公司投資、融資決策所產生的影響。(2)法和公司金融學是法和經濟學的延伸與發展,其所側重的是公司的金融行為不是普遍意義上的企業金融,而是經濟活動中的合法主體法人“公司”的金融行為,認為公司理論是公司金融學的基礎。
四、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學教材教法改革與創新
現階段可以歸為公司金融學的教材繁多,教材名稱也各不相同。1998年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華東師范大學陳琦偉主編的《公司金融》,是我國較早的一部公司金融學教科書,是為適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金融體制改革需要并按國家“九五”教材規劃要求組織編寫的。隨后陸續出版的教材多達上百種,如《公司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原理》、《財務管理應用》、《公司理財原理與實務》等。但是,由工科院校金融學教師主編的公司金融教材非常的少,因此,組織編寫適合工科院校金融學教學需要的公司金融學教材十分必要,圍繞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也勢在必行。目前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加強教材建設。教材的內容體系主要體現在“增減三性”上。(1)減少宏觀性,增強微觀性,加強微觀經濟金融行為的課程內容,加強適應各種經濟金融主體人才需要的培養力度。(2)減少理論性,增強應用性,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強調教材能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和應用型人才需要信息的歸集。(3)減少封閉性,增強開放性,注重公司金融學科前言知識和研究成果的吸納和掌握,教材要動態反映理論與實踐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
2、引導教師培養。教師隊伍的培養需要積極引導。一方面,要“走出去,請進來”,通過與實力雄厚的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開拓一種“開放式”培養公司金融學科師資人才。另一方面,立足自身,積極轉型,整合內部教師資源,培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形成一批具有從事財會業務和金融業務資格、高級會計師(經濟師、工程師)職稱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和高級技師。
3、創新教學方法。要充分發揮具有綠色環保、直觀形象、信息集聚特點的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以此為基礎深化教學方法改革。一是加大案例教學份量,精選案例和典型時事,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二是采用聯合授課方法,聘請業界專業人士,分擔部分教學與實踐任務,將學校教學平臺延伸到社會。三是增加模擬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中嫁接“中轉站”,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是創新考試考核方法,可以考慮課程考試、課程設計、案例分析、社會調查和撰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
4、改革實踐環節。現階段,盡管各高校增加了教學中的實踐環節,但份量偏低。財經院校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級金融本科的培養方案顯示,包括軍訓、實習、學年論文、課外活動在內的實踐環節學分為26學分,占全部總學分162學分的16%。工科院校如吉林大學金融學專業實踐環節占總學分的比重僅為12.6%。因此,需要花大力氣來改革實踐環節。一是大力拓展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基地要兼顧金融與非金融領域――應放在資本運作頻繁且投資、融資業務較多的經濟實體企業方面。二是積極鼓勵課外上機實驗,學生應充分利用大量的課外時間來實驗室從事收集信息、研判市場、模擬投資、熟悉操作,乃至拓展視野、教學互動、發現問題和研究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科研平臺,最大限度地調動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科學研究的創造性。
(注:本文系湖北工業大學教研課題“凸現工科院校優勢的應用型經濟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張亦春、林海:金融學范疇界定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4).
[2] 孫偉:工科院校金融學專業實踐環節改革的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2).
(一)忽略了金融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金融類課程的設置,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足夠了解和熟悉常見金融實務,具備初步投資和理財的基本技能。但是,對于金融類課程,不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其實務類課程和基礎課程也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實務類課程的開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金融基礎知識,但金融基礎課程的開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師將金融實務類課程作為教學重點,忽略了金融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導致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實務類課程中出現聽不懂或難以理解的現象,尤其是金融實務的操作原理及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因素等,在這樣的條件下,是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的。
(二)不重視實驗和實踐教學
面對社會發展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和實踐教學對培養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必須注重實驗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據調查顯示,學校開設的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和實踐教學課程較少,一般每周課時僅為二節,在這種條件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交易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往往教師只能通過一些案例來講解。然而,在日新月異的社會金融下,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僅僅通過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靜態的案例分析,學生是難以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的。
二、加強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金融實務課程的比率
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金融理論課程的開展,有利于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金融理論,為金融管理專業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為了實現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的目標要求,僅僅開展金融理論課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強金融實務課程的學習,提高金融實務課程的比率,在學生基本掌握貨幣、國際金融學、保險概論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加上對證券投資分析、外匯交易及金融理財等實務類課程的學習。根據經濟管理類的具體專業開設金融實務課程,如對于國際貿易與經濟專業,可以增加外匯交易、保險實務等課時;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可以增加金融理財、證券投資等課時,合理設置課程及課時,以保證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經濟管理專業人才。
(二)注重實驗和實踐教學課程的開展
在社會金融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金融發展主要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金融交易形式逐漸多樣化,交易流程也變得更加復雜,尤其是各種金融衍生出的新產品;二是金融在居民生活中的滲透程度日益增強,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面對金融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僅僅采用傳統的金融課程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難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種新心的金融業務。為此,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應加強金融理論課程的學習,尤其是金融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金融實驗和實踐教學,適當提高實踐課程和實驗課程的比率,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對于實驗課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學校應假期那個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建設,在現代化時代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工作中常見的金融交易過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虛擬交易,使學生對金融的常見知識有深入地了解。
(三)構建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科研”互動機制
為了進一步促進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建立“教學-科研”互動機制,從教學、科研、教學與科研等三個方面下手:在教學方面,適當調整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體系,改變現行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興趣;在科研方面,加大經濟管理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注重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引進,建立科研平臺,以保證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教學與科研方面,應形成完善的教學與科研考核評價體系,將年度考核體系融入到教學與科研考核評價體系中,充分發揮師資的力量,以保證經濟管理專業的正常開展。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經濟管理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借鑒外校豐富教師的經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通過自身的學習,為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
三、總結
曉雯參加工作有三年了,盡管每月工資也有5000多,可是作為“月光族”的她每月下來,錢包總是扁扁的,頂多能省下五六百塊錢而已,三年過去了,曉雯的存折里只有2萬元多一點。曉雯想要打算好好理財,至少在出嫁前能有一大筆私房錢。可是,一來聽說現在銀行理財的門檻要5萬元,自己只有2萬塊錢怎么辦?二來投資股票權證等金融產品風險太高,自己也不會,有沒有投資門檻低而且風險和收益適中的理財產品,在當前金融市場環境并不樂觀的情況下,用小資金也能合理理財獲得穩定的收益?
案例分析:
曉雯目前的困惑主要有:月薪50 0 0元,卻只能存下幾百塊錢。如何擺脫成為“月光族”?其次,有沒有適合2萬元投資的低門檻理財產品?而且一定要是比較穩健的投資,以獲得較為滿意的收益。
其實,就曉雯目前的收入狀況而言,要擺脫月光族是很簡單的事,不過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減少開支、強制儲蓄”。這也能為以后的穩健投資奠定基礎。為了不降低生活質量,改變“月光”狀態,記賬就顯得尤其重要了,把每個月中不必要的額外的開支強行刪除。當然,也可以采用逐月遞減的方法進行節約,比如第一個月減少100元額外開支,第二個月減少200元,第三個月減少300元,直到認為可以接受的范圍。這樣一來,每個月就能省下不少銀子了。按照廣州白領的平均生活水平3000元來說,曉雯每個月至少可以有1000多的結余。
要記住,通過記賬合理控制開支是理財的第一步!
緊隨其后,就是要強制儲蓄了!這里“儲蓄”并不單單指銀行的存款,也可以是購買貨幣基金、定期定額基金、國債等等理財產品。
小資金也能理出大財來
2 0 0 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個人理財管理辦法,規定銀行人民幣理財的起點要在5萬元以上,這把高達70%的非高端客戶擋在了門外。尤其是一度熱門的低門檻人民幣理財和外匯結構存款也轉而投向了銀行中高端客戶。要想獲得穩定的收益,小資金理財似乎難以找到容身之地。
其實,情況并非如此,只要在金融市場多轉轉,適合小資金理財的產品還是非常之多的。至于曉雯手頭上的那2萬多塊錢,照樣可以理出大財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金融產品是適合小資金理財又相對風險比較低的。不過,在決定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最好要預留3個月的生活費做備用金,差不多1萬元吧,以便應付各種急需款項。
銀行儲蓄投資
現在很多銀行都推出一些繞開理財門檻的小額理財品,如民生銀行的“錢生錢”、廣東發展銀行的“薪加薪”理財等。“錢生錢”理財是為主卡持卡人提供的一卡多戶,活期、整存整取多種優化組合的理財服務。可以按客戶選定的存款組合方案,自動將客戶存入資金由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免除其在定、活期存款之間反復選擇及操作的不便,最大化提高存款收益率,實現輕松理財。“薪加薪”則能把平時工資收入中不多的閑錢不斷累積起來進行投資,實現小錢的增長。
不過由于銀行儲蓄的收益率比較低,如果剔除通貨膨脹以及利息稅等因素,銀行儲蓄可能是零收益。一般來說,如果既要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又要保證安全性,還要有不錯的收益,貨幣基金是銀行儲蓄的最好替代產品。目前,各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購買門檻在1000元左右,例如當前的華寶現金貨幣、大成貨幣、銀華貨幣、博時現金收益貨幣等的7天年收益率都超過2%,略低于銀行一年期存款2.52%利率,但貨幣基金是每天分紅及不計利息稅的。
基金投資
當然如果你的那2萬元的確是閑置的,一年半載都用不上的話,購買股票型基金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不僅收益高,門檻也只是5000元而已。不會建議直接投資股票,因為作為非金融上班族來說,一是沒有時間關注股票市場,二是沒有足夠專業知識,三是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偏低。總之,股票市場不是普通投資者能把握的。
股票基金投資也存在很大的風險,萬一投資不當,虧損的情況也時常發生。在這里,有一些簡單的股票基金投資法則――規模大的基金公司、過往業績好的基金經理、權威機構評級高的基金、投資組合適合自己風險承擔能力的基金等。根據這些因素,應該不會選到太差的基金!
如果希望風險更低一些,還可以投資貨幣型基金或者債券型基金。
定期定額基金投資
如果你對股票基金實在沒有把握的話,可以做“定期定額基金投資”,它是一種借鑒了保險“分期投保、長期受益”的營銷模式,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每月25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2000元)投資于同一只開放式基金或一個預定的基金組合。
選擇定期定額基金投資的好處是――專業理財、小額投資、分散風險、收益理想。只要能遵守長期扣款原則,選擇波動幅度較大的基金其實更能提高收益,而且風險較高的基金的長期報酬率應該勝過風險較低的基金。如果較長期的理財目標是5年以上至10年、20年,不妨選擇波動較大的基金,而如果是5年內的目標,還是選擇績效較平穩的基金為宜。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基金公司都開放了定期定額基金投資,門檻也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
國債投資
國債是典型的保守式理財產品,具有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特點,比較適合資金少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普通投資者。進行國債現券買賣時,投資者須注意的是同一品種的國債在滬深交易所的代碼不同。價格是指每100元面值國債的價格,每次國債交易的最小數量是1手,1手國債代表1000元面值的國債。買賣國債,只需交納手續費,毋需交納印花稅。每次交易的單向手續費為國債市值的2‰(起點為5元)。
目前,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材建設等已初具雛形,但是面對新的需求,培養合格財務管理人才所需要的實踐教學卻尚未建立、完善。因此文章從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入手,對財務管理專業定位進行探討。
【關鍵詞】
財務管理專業;專業定位;教學方式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需求。面對新的需求,高職財務管理專業需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培養出更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1 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高職高專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1.1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高職高專專業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財務管理專業是根據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而設立的一個高職高專專業,其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掌握經濟管理、理財、金融和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用現代化技術和手段從事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財務管理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這說明,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目標的定位是“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目前內地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有51所,在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是一個重要部分。現代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同時掌握經濟管理、理財、金融和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人才。就業方向:進入企業、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等金融機構從事會計、財務、審計等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遼寧、浙江、上海、廣東、北京。表1財務管理專業就業狀況
表中可以看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率10-12年均在85%以上,就業情況較為可觀。然而由于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財務管理專業高職高專教學仍然存在專業定位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合理,理論實踐相脫節等問題。
1.2 我國財務管理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應該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從開設學院的分布和畢業生的就職去向看,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需求更高,這些城市要求畢業生要擁有強的財務管理能力,從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需求看,我國的財務管理專業存在不足。
1.2.1 專業定位不明確
由于財務管理專業是從會計學、財政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分離出來的,我國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仍帶有這些相關專業的特點,自身特點不明顯、不突出。
1.2.2 教學內容不合理,課程相互交叉
目前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內容交叉重復已是普遍問題,這種情況不僅極大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而且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的發展也長生了不利的影響。
1.2.3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在國內,傳統的教學以教為主,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傳統教學方法仍占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極少采用,或由于學生的應付態度效果不佳;與實際的社會生產接觸較少,教學內容與現時經濟生活脫節,注重知識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忽視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也較少地考慮國際競爭的需求。
1.2.4 考核不全面
在考核上以期末卷面成績為主,忽視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成績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傳統教學重知識的傳授,而輕能力的培養。而財務管理的實踐性強,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
2 我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目標專業定位分析
財務管理教學應該根據社會的需求設定合理的培養目標。
2.1 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辦學思想
財務管理專業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要求較高,即要有較全面且較扎實的專業基礎,而選修課應有所拓展。以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
2.2 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
財務管理專業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的人才要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要將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融入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2.3 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
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具備基本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但財務管理人員更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這是基本的行為規范,只有具備職業道德的人員才能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3 我國教學方式的優化
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包括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和理財學四個分支。
3.1 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
3.1.1 推廣案例教學的應用
案例教學是現代管理教育的一種基本方式,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的案例教學從內容上應區分為三類:一是案例分析,即教師例舉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進行講解分析;二是案例設計,即根據一定的背景資料設計出決策方案;三是案例收集,由教師給定知識范圍,讓學生找相關內容的案例,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的案例進行講解說明,可以增強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更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
平時的學習中,有少數案例教學,但也因為學生的應付式,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可把案例分析的課時加入到教學計劃中,并把案例分析課程中學生的表現于期末成績直接掛鉤,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案例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其中。
3.1.2 改進考核標準
在考核上應更重視學生能力的表現,香港特區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淑芬女士認為,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著重個人本質的發展和發揮創意,需要發展九種能力,即協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造力、運算能力及研習能力。考核標準能引導學生重視相應的能力培養。
在我校獎學金評定的一個輔助標準為綜合素質測評的成績,學生對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視程度與其的重要性有關,若獎學金的評定全由綜合素質測評的成績為依據,則學生對其的最為重視,所以應制定相應合理的考核標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進行指導,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且信息應對學生公開,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現在我們的考核以平時分、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其中平時分由作業,出勤,期中考試組成,期中考試所占比重較大,可作適當的調整。降低期末考試成績在考核成績中的比重,平時分可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表現。
3.1.3 實現財務管理與金融的交叉融合
在國外有很多高校設置財務管理和金融學的復合式專業。這兩個方面在市場中,是相輔相成的。金融市場、投資、融資等問題需要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處理。因此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中可以設置與金融相關的課程,結合實訓,提高學生的財務管理、金融管理的能力。
3.1.4 加強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
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學生并沒有很好的吸收。可并適當增加一些人文社科基礎課程和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如《學習方法導論》、《財經寫作》、《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課程。
3.2 實踐教學的改進
財務管理實踐性強、綜合性強,專業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3.2.1 模擬實習的推廣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張,安排所有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已不是易事,專業實習很容易成為形式。這時模擬實習可作為專業實習的替代或補充。通過模擬實習,使學生模擬環境中具體應用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分析企業的環境,競爭能力等,以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實踐能力。
3.2.2 財務軟件的改進
在基礎實驗上,可增設會計手工及電算化模擬實習,利用EXCEL工具的各種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別設計若干個實驗項目;在綜合實驗上,可增設項目投資決策實驗,證券投資模擬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ERP綜合項目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學校在選擇軟件時,應征集授課老師和學生的意見,學生是軟件的直接使用者,對軟件的操作等方面最了解。
3.2.3 實習基地的建設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工作實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通過實習單位,培養學生的財務工作能力,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少高校該專業沒有相應的實習基地。所以,高校應改變觀念,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可以推薦優秀畢業生、采用培訓員工的方式進行培訓、支付費用等。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實習。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存在專業定位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合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的優化,應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形成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實驗室模擬實習,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等。以利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和教學管理,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郭銀華.高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計劃探討[J].財會月刊,2006(3):49-50
[2]張敦力.論美國名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財務與會計,2003(2):58-60
[3]孫曉玲.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育及對我國大學會計教學的思考[J].改革熱點,2004(6):66-70
關鍵詞:財務管理學;教學;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croscopical economy environment produced major change, " financial management " teaching while doing multiple revisions, bu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concepts, technology,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further with the origi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 combination, so in the actual th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first link of teaching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將財務管理列為工商管理學科下的一個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其教學體系還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其中財務管理教材的改進是財務管理教學體系改革的首要環節。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財務管理學》教材雖然做了多次的修訂,但是仍然沒有充分地將近年來出現的許多新的觀念、技術、實務經驗和理論成果,有機地結合到原有的財務管理的知識體系中去,導致《財務管理學》教科書的知識更新滯后于時代前進的步伐。
一、目前財務管理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材體系缺乏對能力的培養
教材體系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缺乏對能力的培養。財務管理課程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課程,不僅要注意對知識的講解,還要注意對學生財務能力的培養。張英明等通過調查研究發現79.4%的學生對財務管理教材感到不滿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財務管理教材偏重于理論介紹,有些理論比較抽象,不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二)教材理論背景與國情存在的差異
在設立財務管理專業之前,《財務管理》作為一門課程早已在一些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設。但是《財務管理》這門課程的內容基本上是從美國引進的,并且這種現象到目前并沒有徹底改變。由于我國的國情和經濟背景與美國的差異,從而導致有些內容不符合國情。
(三)教材案例質量有待提高
案例庫源供應不足,質量有待提高。許多高校盡管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等方面相當滯后,缺乏對企業財務管理過程的專業性審視和洞察,缺乏對案例教學理論的系統性研究;缺少適合我國國情的案例教學方法的創新;案例編寫經費不足、案例來源匱乏。
(四)教材內容更新速度慢
近十幾年來,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也一直沒有停止,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企業面臨的財務管理環境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財務管理本科教材沒有反映,其內容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例如,電子商務對企業財務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影響,匯率變動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等,目前在財務管理教材中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經驗交流,認為以財務能力和案例分析為導向是財務管理教材發展的必然方向,能力和案例分析導向的財務管理教材設計思路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重組財務管理的目標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學》教科書普遍將“股東財富最大化”做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它與“利潤最大化”這一原來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但是財務管理作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框架中的一個重要系統,其目標直接反映著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并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適時地進行調整。公司法人治理的環境變了,則公司進行財務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必然要相應變化,也就是作為財務運行驅動的財務管理目標也要相應創新。“企業價值最大化”應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新目標,根據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調發展的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要成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之一。
(二)拓展財務管理的內容
1、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經濟制度改革不斷深入,企業理財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與財務管理學相關的理論與技術成果層出不窮地涌現,所有這些都在迫切地要求對《財務管理學》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拓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資本將在企業資本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因而它將取代工業經濟時代的物質資本而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對象。與此相適應,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必將發生較大的變化。無形資產和風險管理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內容。
2、應加強國際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際籌資、投資、結算與納稅等業務逐步開展起來,對國際財務管理理論的研究已成為現實的客觀需要。開展對國際貿易與跨國經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問題的研究,有助于促進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財務管理學》教科書中理應增加這一部分的內容。
(三)更新財務管理的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說,觀念是決定人們行為的主導因素。因此,財務管理的創新,首先是觀念的創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新會計準則的實施,需要我們在積極更新財務管理知識的同時,自覺地創新財務管理的觀念。
1.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本觀念。企業財務人員只有樹立“以人為本” 的觀念,將財務活動人格化,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是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