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美術學科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術學科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術學科知識點

        第1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小學生    文理藝   視點結構  教學探索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課堂教學推行學科間知識關聯(lián)、滲透及整合的教學模式成為一種趨勢。視點結構教學技術的提出為課程具體整合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它強調小學各學科在學習目標上有許多相同和相通的地方,只要找準學科之間的知識點或切入點,以此點出發(fā)沿著相關學科的內容進行搭接,就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讓頭腦中局部的、有限的聚合思維,在其它學科時空中擴展,并借助其它學科進行互補、多角度地吸收、融合學科之間的知識,最終使該知識點演變成為一個知識體。在學習者的頭腦中形成立體的框架,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目的。

                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有詞語積累、理解課文內容等。為了準確地解決這些難點,我們首先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于一些抽象的現(xiàn)象難以理解等因素。所以可以選擇把語文和數(shù)學結合起來上,像“數(shù)字成語”就在于語文與數(shù)學都有同一個出發(fā)點,那就是數(shù)量的變化導致表達出的意義不同。抓住了這個實質問題,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成語中數(shù)字變化與內在含義的關系。有效地解決了詞語積累的問題;而對于那些難以理解的課文內容,我們可以選擇和美術結合起來。語文和美術的共同知識點就是情景,語文是用語言描述出虛幻境界,美術是用畫筆描繪實景,當把這兩門課程的初始知識點結合起來的時候,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思路得以拓寬。如“課文畫解”教師在講授課文的內容時,一邊讀一邊勾勒、填畫(也可配合課件展示),當課文讀完時,一幅簡單的意境畫也就展示出來了,對照著這幅畫學生就可以把這課的內容理解記憶下來。這種入情入境的理解,會突破教學難點,帶領學生從未知到已知,豐富其想象能力,開闊其視野,而且更容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活動的效率。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記憶這些內容原來很有趣,他們不僅能背出教師要求的篇章,并且能用簡筆畫的方式,勾勒出段落的意境來。

                我們再來關注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小學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系統(tǒng)性很強,每項新知識往往和舊知識緊密相連,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fā)展,舊知識就是新知識的基礎和生長點。如果老師能夠捕捉住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自覺地以“遷移”作為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就很容易突破教學重、難點。如教“三角形內角和”時,為突破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可以指導學生將數(shù)學和美術銜接起來,使用剪拼法、即把自己手中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再拼到一塊正好組成一個平角,以此證明結論的正確。通過這樣操作練習,使學生們進一步對結論確信無疑加深印象;再比如教 “長度:分米、米和千米的認識”時,可以和體育結合起來,讓學生用小尺先測量出自己鞋子的長度(以分米作單位),再通過腳頂腳的行走游戲,看看幾腳能走成一米,再讓學生沿著校園的操場跑,估計有幾分米?幾米?以至于千米,這樣切實的感受長度。

        學生們就輕而易舉的掌握了這個學習內容,再做練習時,所學的長度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是在生活中缺少語言使用環(huán)境,或者說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起來,所以學習的效率也不高,尤其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常常令學生們感到枯燥。針對兒童喜歡游戲和聽故事的心理特點,教師把記憶單詞變成有趣的講故事,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梢钥焖傥龑W生的注意力。如選擇和語文結合,“用英語單詞來編故事”學生們就會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不僅鍛煉了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方法進行了討論,分析,比較,最后解決了問題。這樣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使學生學會想象,學會了交流與合作。

               目前,小學美術推行的新教材具有知識性強、涉及領域廣的特點。因而課程設計就要擺脫舊的教學模式,以融合其它學科教學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綜合語文、數(shù)學等多學科知識。如《我們來下棋》這個學習內容,在第一課時可先讓學生使用繪畫方法創(chuàng)畫出棋盤,盤面上要求畫出游戲的起點、終點、路線、路障、關卡,關卡要求設計成一些有趣的運算題目。第二課時安排修改棋盤,先讓同學用自己設計好的棋盤進行游戲。游戲者必須算出每一關卡的答案,才能找到正確的行走路線到達目的地。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會自己發(fā)現(xiàn)設計中的失誤,于是很快的就學會了改正錯誤;當然美術也和其它學科一樣,需要開闊學生的思路。如像《小畫冊》等這一系列的內容,就可以讓學生用連續(xù)的畫面描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相互合作過程中的語言交流,學生們充分體會到語言引導與繪畫創(chuàng)作的關系,從而打開學生們的思路。

                通過類似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體驗到各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整體思維的意識。文理藝視點結構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它將各學科的知識點優(yōu)化的結合在一起,有效的提升了小學生文理藝知識點的掌握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素養(yǎng)搭建了平臺。

                在小學文理藝進行視點結構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課前知識結構設計很關鍵,一節(jié)課的成敗,其實在講課前就已經(jīng)基本定性,關鍵就是課前教師的設計。而講課的當時只是教師把自己的思路、想法、方式展示給了學生,對于知識點和各學科之間的綜合方案,以及游戲等,都是課前設計出來的,而不是當時課上的靈機一動。因而要上好一堂課,精彩的策劃是在課前;文理藝視點結構教學不是此學科和彼學科機械的嫁接,是要以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研究能力為目標。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所以必須要了解小學各學科的教材構架,并能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和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將文理藝各學科的知識有機地綜合起來,在課堂上交匯、融合、升華;目前我們只對自己所教授的本門學科很熟練,而對其他學科的知識結構和邊緣線上的融合點掌握的還不夠好,使得課程的綜合設計與構想初衷有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因而一定要加強各學科教師之間的知識交流,要有協(xié)同教學的意識,把參與實驗的教師組成一個教學團,發(fā)揮個人的才能,共同計劃,這樣才能有效的達成教學需求;在具體授課引導學生時,一定要掌握分寸,如果過多的跟隨了學生的反應,沒有及時控制住學生,把該講的本科內容沒講完,而做了過多的其他科目的引導。就會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沒有了主次之分,本末倒置,就會無形中降低實際教學成效,反而使視點結構教學成為一種失誤。 

        第2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一、伴著雄壯優(yōu)美的歌曲走進地理

        我在教學一些地理章節(jié)時,很恰當?shù)乩酶枨鷮胝n題,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走進地理課堂。如學習《長江》時,我用《長江之歌》導入,學習《黃河》時我用《保衛(wèi)黃河》導入等等,使學生既有美的享受又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培養(yǎng)了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民族憂患意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種地理教學法,可謂聲情并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課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地理課感興趣了,學習起來才能有勁頭,地理課的教學也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多科知識融進地理

        我在教學一些地理知識時,很巧妙地融進其它學的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聯(lián)系語文知識進行地理教學

        用一些優(yōu)美的詩句來說明一些地理原理或地理現(xiàn)象或包含的地理知識。例如,學習《黃河》時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兩句詩設計問題:“天上”是指哪里?(指黃河的發(fā)源地巴顏喀拉山);這里的“海”是指什么海?(黃海)。學習《氣候》這部分知識時我寫出了許多詩句讓學生說出它們是描述的天氣還是氣候: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3.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等。

        2.聯(lián)系數(shù)學的知識

        在講光線垂直照射地球時,學生立體幾何還沒有接觸到,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線與面的垂直,我讓學生觀察教室中屋角與地面的位置關系來說明,學生立馬就明白了。

        3.聯(lián)系化學的知識

        如在講云貴高原石灰?guī)r地形不易保水,形成“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的原因時,運用化學知識很好地解釋了:由于云貴高原地區(qū)水熱條件好,植被豐富,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形成碳酸,而這一地區(qū)石灰?guī)r地形廣布,石灰?guī)r與水中碳酸發(fā)生反應,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等,于是形成各種石灰?guī)r地形,易漏水,不易保水;還可以進一步解釋石幔、石鐘乳等的形成。 轉貼于

        4.聯(lián)系生物的知識

        如在解釋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時,就很好地利用了生物知識:由于新疆地處內陸,氣溫日較差大,白天氣溫很高,植物盡情地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到了晚上,氣溫很低,植物呼吸作用很弱,消耗的養(yǎng)料少,于是積累的糖分多,故瓜果特別甜。

        5.聯(lián)系物理的知識

        在解釋海陸氣溫的差異時,很好地利用了物理知識:由于陸地熱容量小,吸收熱量快,氣溫升溫快,但放熱也快,水的熱容量大,吸熱慢,放熱也慢,所以陸地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較海洋大。

        6.聯(lián)系歷史的知識

        如在講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時,運用鄭成功收復臺灣,講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聯(lián)系古絲綢之路,講美洲的黑人,聯(lián)系黑人奴隸的“三角貿易”,等等。

        7.聯(lián)系時政的知識

        如講北非聯(lián)系現(xiàn)在歐美攻打利比亞,講西亞聯(lián)系伊朗的核武器問題等等。

        事實證明,多學科知識在地理課中的綜合運用,不但鞏固了本科知識,更好地解釋了地理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既好理解,又好記憶,效果實在好。

        三、用雋秀的畫卷總結地理課教學

        每上完一堂課,我都會讓學生要么畫一幅地理簡圖,要么繪一幅知識樹來總結本課,看誰畫得既標準又美觀。這樣既鞏固了本堂學習的知識,加深印象,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繪圖設計能力,又讓學生意識到美術課也能應用到地理中來,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運用其它學科知識進行地理課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3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一、強調課程標準的導向性、選擇性

        從教育的角度看,美術課程是一門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課程。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目前人們對美術課程的重視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美術課在中小學課程中,依然處于弱勢地位。認清這一點,有助于我們制定切合實際的美術課程標準。理想的美術課程應該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而不是制定一個所有學生必須達到的硬性標準,并用一種統(tǒng)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本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

        本課程標準沒有采取列出具體的知識點(在低年級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導向性的內容標準,并提供指向這些標準的教學活動方式建議。這些教學活動方式建議也是選擇性的。例如,7-9年級的“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是: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多樣與統(tǒng)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體特性,進行創(chuàng)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上述內容標準非常概括,體現(xiàn)大的導向性。為了指向上述標準,有下面的教學活動建議可供選擇:

        教學活動建議:

        學習設計基礎知識,做色彩的對比、調和及聯(lián)想等練習。

        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

        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

        為商品做包裝裝潢設計。

        了解鐘表、汽車、計算機等工業(yè)產(chǎn)品的造型設計知識,并練習繪制簡單的效果圖。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的制作練習,為家長會設計制作請柬,并對會場進行裝飾美化設計。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童裝、學生裝或校服繪制設計效果圖。

        學習立體構成知識,用各種線材、面材、塊材進行立體構成制作練習。

        對竹木、廢導線、廢金屬箔(如易拉罐)等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

        集體討論校園或附近社區(qū)的環(huán)境美化方案,并進行設計練習。

        練習制作陶藝小品。

        既然標明是“建議”,就不具備強制性,編寫教材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選擇。例如,雖然其中有“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和童裝、學生服等設計”以及“練習制作陶藝小品”等建議,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不采納,甚至還可以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標準就具有了彈性,給予課本的編寫和教師的教學以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與原教學大綱(指試用修訂版,以下均為與此版的比較)的比較:原大綱基本上以開列知識點的方式構筑教學內容體系,而且知識點的規(guī)定比較具體、嚴格,具有較強的限制性。現(xiàn)列出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部分作為比較:

        1.欣賞中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

        2.初步了解美術分類的知識。

        3.學習平行、成角透視知識,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做簡單的寫生練習。

        4.了解人體比例、結構知識,進行鉛筆人物速寫練習。

        5.初步了解中國寫意花鳥畫的知識,進行花鳥小品臨摹。

        6.學習圖案、平面構成知識,并進行練習。

        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進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課程改革,要改變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因此,本課程標準從美術學習方式出發(fā),劃分出“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美術學習方式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chuàng)作與欣賞兩類。盡管創(chuàng)作和欣賞都具有外化和內化兩種活動的特征,但創(chuàng)作更傾向于外化,欣賞更傾向于內化。由于美術學習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特點,所以創(chuàng)作活動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便于學習,標準將創(chuàng)作活動再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霸O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chuàng)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為為主,是上述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而主要區(qū)別則是一個更注重自由性,一個更注重功能性?!靶蕾p·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為些,本課程標準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它分為三個層次:(1)融美術各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和“欣賞·評述”)為一體;(2)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3)美術與現(xiàn)實社會相聯(lián)系。三個層次之間又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疊。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時,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xiàn)實社會之間的連結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制作、表現(xiàn)和展示,喚起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欲望,并體驗愉悅和成就感。

        但這一領域的學習,要與綜合藝術課程的學習相區(qū)別,注意可行性和保持美術自身的特色。

        如5-6年級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標準是:

        結合學校和社區(qū)的活動,運用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提出了如下的教學活動建議指向上述標準:

        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創(chuàng)作、設計和制作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體會美術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

        配合班隊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節(jié)、運動會等活動進行策劃、制作與展示。

        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制作木偶、服飾、皮影以及相應的布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調查、了解社區(qū)或村莊的歷史,從美術設計的角度,為自己所在的社區(qū)或村莊的未來發(fā)展作規(guī)劃,設計并制作模型。

        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出簡單而有創(chuàng)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攝影、錄像收集素材,利用計算機等手段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和展示活動。

        與原教學大綱的比較:原教學大綱基本上是按學科知識體系劃分課業(yè)形式,大體是繪畫、工藝和欣賞,極少涉及綜合學習的內容。

        三、注意標準實施的可行性

        本課程標準首次明確了廣大中小學美術教師是最重要的閱讀者和使用者。為了幫助教師領會此次美術課程改革的精神,本課程標準對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案例(包括各學習領域案例25個,其他案例12個),以便教師能舉一反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

        與原教學大綱的比較:原大綱雖在“教學要求”、“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和“積極改善美術教學條件”中涉及了一些指導性意見,但不及本標準具體,而且未提供具體的案例。

        四、強調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本課程標準力求從這么幾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第一,降低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xiàn)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標準中提到的“在美術造型游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熟悉常用顏色和工具?!?1-2年級“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以游戲的方式,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并作簡單組合造型?!?1-2年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走出教室,觀賞校園和所在地區(qū)的景色?!?1-2年級“欣賞·評述”)“創(chuàng)造學生自己喜歡的漫畫和卡通形象,用來表達觀念、情感和思想”(7-9年級“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等。

        第二,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從學以致用的角度激發(fā)學習動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藝術化。如標準中提到的“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設計封面?!?7-9年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選擇自己喜歡的園林、文化廣場或環(huán)境藝術設計作品,從形式美的角度進行評價,并與同學交流?!?7-9年級“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調查、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關系,按社區(qū)或村莊的功能,考慮環(huán)保、居住、休閑、健身、景觀等需要,設計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圖或制作模型”(7-9年級“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第4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作者簡介:魏蘇里娜(1977―) ,女,浙江省金華市第五中學教師,中學一級教師,浙江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研究方向:中小學體育教學。

        為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使學科間的知識能協(xié)調發(fā)展,得到充分運用,我們就應發(fā)揮音體美顯性和隱性課程的作用,提高藝術素養(yǎng)。拓展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一、認真學習,精心合作

        我們針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組織課題組教師深入學習,精心合作,找出可以協(xié)同教學的內容,了解課題研究的意義和步驟,組織教師仔細研讀,認真琢磨,在課題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探索協(xié)同教學之路。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珍惜每一次協(xié)同教學的交流和研討,以提高教師的協(xié)同教學技巧和能力。這樣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大部分教師由原來的不知道音體美協(xié)同教學應如何下手,成長為具有一定教科研操作能力的教師,提高了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二、建立檔案,掌握材料

        為了解學生對音體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我們?yōu)閷嶒灠嗳w學生建立了音體美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學習興趣、體育、音樂、美術和其他愛好等)和問卷調查。通過認真分析綜合,在掌握學生在校表現(xiàn)的同時,了解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和生活環(huán)境。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們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為實驗的實踐奠定了基礎。

        三、理念重組,推進教學

        1轉變教學思想,重組學科的教學理念

        音樂、美術和體育教學既有相關相同的屬性,也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思想。教師平時獨立承擔各自的教學,很少能夠與相關聯(lián)的學科去引申知識點,因而,學生掌握的知識都是單一的。要使知識在腦子里重新組合,這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教師間也很少去討論所教之外的學科的教學。其實在實際教學中,音樂老師要排演節(jié)目,經(jīng)常要找體育老師討教舞蹈方面的問題,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也經(jīng)常用音樂進行舞蹈和放松。重組學科的教學理念,給學生一個很新穎的感覺,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科知識的探究,他們會根據(jù)老師的指點,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一些新的學習方法,以使學科間相互溝通,相互聯(lián)系,強化記憶,拓展思維。教師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學習,也同樣開闊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制訂、教學方法的實施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突破了“課堂音樂”與“生活音樂”的界限,使學生在體育課堂和生活中也能進行音樂欣賞的再學習;而美術走進體育課,不但使學生學會了捕捉動態(tài)美,而且促進了學生對體育動作規(guī)范的掌握。審美意識從自我開始進行剖析,做到了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zhí)行者,同時也是課程的開發(fā)者。

        2重組教學內容,促進音體美協(xié)同教學的研究

        在三學科的教學中,如何把握重組教材的切入點,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備課時候要認真選擇,不可以隨意組合、設計課程內容和教案,要與所教學生的生理、心理相符合,避免好高騖遠,為組合而組合。在教學中,善于誘導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在重組學科教學時候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能力,仔細地分析研究。在做教學設計時,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考慮到哪些內容是可以由他們自己完成的,哪些內容是必須通過互動才能完成的。如學生街舞活動,在外圍設置速寫的練習,圈內學生隨著音樂不定時地在變化舞蹈造型,圈外學生快速地捕捉瞬間而過的美并進行速寫;又如在美術體育協(xié)同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對動態(tài)美的欣賞能力,協(xié)同教學中體育教師引導學生練習標槍引槍動作、鐵餅投擲等單個體育動作,使學生體會動作的著力點和動作的整體結構,加快體育技能的掌握;美術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動作的美感程度、人物精神狀態(tài),并畫出速寫作品,體育動作力量美充分展示在學生的畫中。這種體育與藝術溶為了一體的教學課,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和審美觀念。

        3重組教學方法,促進音體美協(xié)同教學的研究

        讓教師充分認識到重組學科資源對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性,教師要從各個角度去剖析本學科與相關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否緊密,研究出對自己所教學生能接受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形式,把場地、器材等都考慮進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節(jié)奏,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對美感的領悟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并能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且符合他們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摸索出一條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處于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

        四、多渠道拓展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

        1校本課程,挖掘藝術潛能

        在實施校本課程的時候,我們認真按照課程的要求組織教學,著力于課堂,用好教材、用活教材。針對不同學生,采用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中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針對一些學生語言智力與邏輯數(shù)理智力較弱,但其他方面智力較強的學生,我們鼓勵他們走藝術類學習之路,從中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

        2走出校門,提升藝術素養(yǎng)

        通過走出校門,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項文體活動,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校外多形式的音樂、繪畫作品讓學生聞之有聲、視之有色、觸之有物,從而使學生全方位得到美感教育,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

        3以賽促學,提高參與能力

        第5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面對眾多的藝術學科知識領域和有限的學時制約這一對顯著的矛盾,調整公共藝術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無疑是教育工作者能夠去積極應對的唯一良策。主題式教學模式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式方法。那么,何謂主題式教學?主題式教學是指在現(xiàn)代教學方法論核心———有機整合思維方式主導下,以現(xiàn)代教學概念為基礎,以主題為樞紐,牽引教學系統(tǒng)內諸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在整體協(xié)調運行的過程中,在師生彼此適應與互惠發(fā)展的過程中,在學生自我實現(xiàn)、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形塑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的整體型教學。它具有整體性、靈動性、超越性與開放性等基本特征。

        1.有機整合重塑公共藝術課程知識結構

        通過對定義的分析可見,“有機整合思維方式”是開展主題式教學的核心,而這也正是解決傳統(tǒng)公共藝術課程知識面過窄、過于專業(yè)的弊端的關鍵。傳統(tǒng)公共藝術基于科目基本結構所形成的課程體系,導致學生無論從哪門課程進行藝術教育的學習,都只能偏于一隅,無法構筑整體的藝術審美觀,使得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時,一時難以形成明確的學習目的,再加之課程學時短,學生淺嘗輒止,最終導致整個學習過程既無學習激情也無學習目標,成為了雁過無痕似的所謂藝術審美教育。以主題式教學模式開展的公共藝術課程,強調任何一門課或一個課程單元,都應該以主題的形式來開展,主題式教學能夠整合教學內容,不以某一學科知識體系的獲得為目標。這就打破了以科目知識為限的僵局,為教師跳脫出系統(tǒng)化的學科知識點,以美育大教育觀為目的進行教學打開了思路。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學校教育“通過專業(yè)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yè)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chǎn)生熱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yè)知識———就更像一只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傳統(tǒng)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模式無法跳出專業(yè)知識的窠臼,往往是在以藝術的專業(yè)知識去應對非專業(yè)的學生,這樣基于課時限制和授課對象的差異,就導致了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質的不對稱。在此,試以常規(guī)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西方美術史”為例來加以說明。在傳統(tǒng)授課模式下,西方美術史課程以西方藝術發(fā)展的歷史為線索構建整個課程體系,從原始美術、兩河流域美術一直到印象主義,教師通過講授呈現(xiàn)史實、風格、藝術家及其作品,對于不以藝術專業(yè)學習為目標的學生而言,學習過程較為冗長,教學方式比較枯燥,課程內容難以對學生形成長時間的吸引力,即使完成了課程學習也是學過就丟,無法在學生心目中形成對藝術的親近感,對審美文化的追求。因此,甩不開的課程知識結構就成為了教師授課的一大限制,也導致了教學模式的單一,而難以達到“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chǎn)生熱烈的感情”的最基本要求。若采取主題式教學模式,則完全可以跳出系統(tǒng)知識學習的傳統(tǒng)思維,在不同課程單元中選取西方美術史中的某一個主題為中心進行課程學習,以該主題為原點,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運用當代社會龐大的信息平臺收集該主題所涉及的藝術史上下文背景、社會學知識背景、藝術家個人經(jīng)歷背景等知識結構,這樣,學生不勞而獲被動聽講的授課模式就變成了主動追尋探究的研究之路,而這個過程也恰恰是教給了學生如何去學習藝術史、研究藝術史的方法論。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主題式教學法也許無法將所有的學科知識點都傳授給學生,但卻教會了學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藝術史,如何去欣賞和品位藝術作品,如何去認知和感悟封存于歷史中的一位位藝術家,這不正是公共藝術教育所要達成的目標嗎?

        2.從時間到空間,實現(xiàn)公共藝術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主題式教學的基本設計單位是“主題”,教師與學生圍繞主題的內在邏輯而展開交互作用,這一作用過程中必定突破傳統(tǒng)教學在空間上以“教室”為主要學習場所和在時間上以“課時”為基本教學單位的有限封閉性,向教學時空的“無限開放”性轉化。因此,主題式教學的另一個最大的特質,就是教學形式的靈動性和開放性,而這恰恰是傳統(tǒng)公共藝術教學方式所最欠缺的。主題式教學模式將教師課堂講授、引導與學生課上討論、課下收集資料的方式結合起來,由于學習任務的牽引,課程的學習時間獲得了極大的拓展,學生在下課之后,仍要繼續(xù)藝術學習,并學會從多元渠道去挖掘藝術資源,為之后的課堂學習形成基礎。這無疑就突破了傳統(tǒng)授課學時受限的根本問題,解決學生課堂應付聽講,課下拋之腦后的學習方式頑疾。另一方面,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拘泥于課本中、課堂上的藝術卻往往與生活脫節(jié),傳統(tǒng)公共藝術教育未能打通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之間的隔閡?!爸R一旦從它的原初形態(tài)、經(jīng)驗形態(tài)上升為抽象的概念、理論的邏輯體系之后,便遠離生動、鮮活的生活本身,日益演變?yōu)榭菰?,尤其是構成一個嚴謹空洞的文字、術語,過程的知識便隱匿乃至消失在結果的知識之中,僅僅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背景資料不必然地內在于知識本身?!庇纱丝梢?,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活動只有實現(xiàn)抽象的藝術理論知識與火熱的現(xiàn)實藝術生活相對應的審美體驗,才能為學生的書本學習找準現(xiàn)實的根基,完善和培育學生鮮活的生命力。主題式教學,圍繞特定主題展開,課程內容跨越了學科知識的時間軸和內容限制,強調多元知識的碰撞和沖突。為了實現(xiàn)主題的深化,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走出教室,進入美術館、博物館、民間藝術基地、設計文化機構,借力社會美育力量,通過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讓學生深化課堂教學所得。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并不是其學習的最終目的。公共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在生活中去體悟美,成為生活的藝術家。無論是學校美育還是社會美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為現(xiàn)代社會塑造能夠感受美,進而能夠去參與美并創(chuàng)造美的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社會人。因此,大學教育作為一個人生命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公共藝術教學就理應成為溝通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的橋梁,主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社會美育平臺,幫助學生打開這座能夠為之終生藝術審美提供源源不竭藝術資源的寶庫。

        3.過程型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

        評價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考慮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評價通常被定位于教學流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是傳統(tǒng)教學更多地關注結果評價即終結性評價的應然表現(xiàn)。在主題式教學中,評價不是教學流程中的一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而是作為一個因素貫穿于主題式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之中。對于大學公共藝術教學來說,過程型評價方式無疑是更加恰當?shù)脑u價學生學習成果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考核手法。對于非專業(yè)學生來說,公共藝術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意義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體的藝術知識。當代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發(fā)展,強化了人們對新型藝術教育的共識:只要擺脫單純追求技能的傾向,藝術教育就能開發(fā)人的多種智能———不僅激發(fā)人的直覺和想象能力,還能開發(fā)包括語言智能、空間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感智能、交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環(huán)境適應智能在內的多元智能。在主題式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的智慧和能力是多元的。在前期課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中,需要運用文獻研究方法,涉及學生的邏輯能力、文字編輯能力等等;在課中的討論交流中,需要發(fā)揮演講、辯論以及溝通合作的能力;在課堂外,從課本知識到藝術實踐的生發(fā)過程中,需要具備舉一反三、拓展和創(chuàng)意思維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過程型評價方式從不同角度去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果,無疑就達到了通過課程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的目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考核模式中,學生學習無目標、考試忙應付,教師教學沒激情、考核走形式的弊端。

        二、總結

        第6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體系

        美術教育是一種實踐性、參與性、感染性很強的教育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備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商岣邔W生的綜合素質。隨著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擺在了首位?,F(xiàn)行的美術教育改革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單純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師對知識的結構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以適應美術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在此思路下,學前教育美術專業(yè)需根據(jù)現(xiàn)實的課程狀況進行改革,確定美術課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特點及教學制度的完善

        中職教育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崗位能力培養(yǎng),根據(jù)“按需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組織課程教學、試驗和實習;二是強調課程體系的針對性,課程設置不是從學科出發(fā),而是從職業(yè)崗位群需要出發(fā);三是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主動適應地方社會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要求,適應就業(yè)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yǎng)生產(chǎn)、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統(tǒng)、公正地評價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就要從內容、形式、管理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出一套相對完整、切實可行的能充分發(fā)揮教學功能和實現(xiàn)中職教育教學目的的教學制度。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完整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模式

        建立健全的美術技能課程教學大綱,進一步修訂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計劃,在原計劃的基礎上,根據(jù)美術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應根據(jù)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對美術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分析、細化,然后根據(jù)這些特征確定教和學的方法,最后確定美術課程效果的評價方法和考核大綱。內容能反映學生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而不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多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標新立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教學真正能夠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全面測試評價。教學的方式要突出多樣性、針對性、生動性,不能只限于課堂方式,還應采取口試、試驗、參與實踐、實地調查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課堂評價也是重要方式,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xiàn),還可以通過面談、正式作業(yè)、調查、書面報告、討論問題和寫論文等方式考察和評價學生。真正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三、突出學前教育教學特點和組織教學活動能力

        突出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特點,密切情景、活動、智力的關系。關鍵在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在教材中指導――如何有情趣地使用知識點進行教學,如音樂、臉譜、裝飾、情景展現(xiàn)與繪畫或設計課的綜合設計,作為情景教學,進行開發(fā)學生思維的訓練,切入點靈活,也有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以機械地掌握知識的多少、技能的高低為標準。在活動設計中體現(xiàn)知識的綜合性,培養(yǎng)綜合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通過提示啟發(fā),促使學生在進行學前教育活動指導時,能考慮到家庭、社會因素,能整體地看問題、處理問題。著眼點要大,眼界更寬,考慮問題要辯證、靈活。能具備較好的思維方式,同時能學以致用。

        四、課程的設置及自我學習能力培養(yǎng)

        繪畫、圖案、手工、書法四者互動。四者為一個整體,在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靈活多樣的辦法,使“教與學”之間建立較為牢固、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學制度和寬松的課堂作業(yè)時間,從而達到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最基本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和繪畫技能的訓練。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把美術課程分別細化為:《美術基礎》(包括素描、色彩、裝飾色彩、書法四部分):《兒童畫》(包括簡筆畫、兒童畫、裝飾畫、版畫四部分):《手工與應用》(包括裝飾畫、泥塑、折紙、教具制作、幼兒園空間環(huán)境設計制作五部分)。三大塊的構成,既突出了美術基本技能的訓練,也加強了實踐環(huán)節(jié)與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方法(強調對美點的敏銳感和)和能力,盡可能多地培養(yǎng)、開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方法和能力。在學習方法、自學習慣、自我發(fā)展能力方面進行培養(yǎng)。三者是互動關系,輔助于學科基本知識點,作用于學前美術教育活動。三方面形成一個緊密的連動結構。通過教材方式,提供自學閱讀的空間。各類別之間有聯(lián)系地提供知識點,揭示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習方法,促進學會、會學、會用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自我發(fā)展能力的形成。

        五、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師資隊伍專業(yè)化改革

        對學前教育美術專業(yè)課教師進行專業(yè)化改革,首先要加強對“資源共享式”的美術教師進行幼兒心理、幼兒教育知識的集中培訓,加強他們對學前美術教育特點的認識,提高美術教師的學前美術課程教學的專業(yè)化程度。加強美術教師的理論和技能水平。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解決技能課教師“教與學”,運用聽課、評價等方式進行教學監(jiān)控。提醒技能課教師密切關注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和美術教育發(fā)展的新動向,使教學內容貼近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實際。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美術教師不僅專業(yè)過硬,更應該是幼兒教育專家。因此,各學校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教師業(yè)務進修,更新觀念與知識,尤其是學前教育理論、教育觀念的學習。同時,制定與完善相關制度和激勵措施,提供美術教師進行學前教育教學的機會,鼓勵教師到幼兒園積累工作經(jīng)驗。積極聘請優(yōu)秀幼兒教育工作者到學校兼職,通過校、園合作的形式打造培訓平臺。最后要加強橫向聯(lián)系,加強同類學校美術專業(yè)課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和借鑒其他學校成功的經(jīng)驗。

        六、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

        現(xiàn)如今美術教學模式要完善必須圍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專業(yè)應用能力進行評價。學生評價要體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價值觀。通過教學試講和在幼兒園的實習實踐進行評價。同時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多種評價手段。

        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課題,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因此我們業(yè)需要更加科學、合理、規(guī)范的去推動,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知的標準。

        參考文獻

        第7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一、美術新課程標準與學科理論的轉變

        首先 有關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

        (一)做到以下四個方面的突破:

        a、學生課堂學習方式的有效突破;

        b、改革以學科為中心,編排學習內容、知識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c、在學習目標層次和課程多樣化開展方面有所突破;

        d、在評價方法上有更有效的突破;

        為此,在美術學科學習過程中,選擇一些對學生發(fā)展有意義的、感興趣的、能帶來一些對于美術學習有著促進作用的,學生能夠有效學會的知識與方法,再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聯(lián),讓他們學會快樂地學習、合作的學習、探究的學習、有意義的學習。

        其次 美術新課程標準與現(xiàn)行大綱相比較

        (二)新課程標準的制訂具有導向性和選擇性

        從當今我國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美術課程的開展是一門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課程之一。如今的美術課程標準并沒有采取展現(xiàn)具體知識點的方式,而是提出一些具有有效概括性和正確導向性的核心內容標準,并細致提供指向課程標準的教學活動方式以及有效建議。

        我經(jīng)過細致分析,提出以下教學活動建議:

        1、讓我們的學生走出教室,用心觀賞校園景觀和所在地區(qū)的外部景色。

        2、引導學生欣賞自己和同學創(chuàng)作的各類美術作品并提出評價意見。

        3、教師指導學生了解并欣賞我國民間美術作品,體會造型和色彩的各類特點。

        4、帶領學生通過觀摩視頻錄像、美術畫冊,對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造詣以及美好形象進行欣賞和討論。

        5、讓學生學會欣賞并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中外美術作品,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研究的濃厚興趣。

        6、帶領學生到美術教室翻閱畫冊、研究學生美術作品或觀看學生作品展示,找出最喜愛的一類作品,并說明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而后教師引導大家積極探討,表達不同觀點。

        7、讓學生學會欣賞民間器具造型與色彩的方法,積極展示學生自己收集的各種民間玩具。

        8、引導學生欣賞木偶戲和皮影戲的人物造型,通過視頻或實地觀看木偶或皮影戲的表演視頻,讓學生談出感受。

        9、欣賞世界級的畫家描繪兒童的學習生活的美術作品,讓他們深刻體會美術帶來的崇高魅力,讓我們的學生有效的體會這些畫家的繪畫靈感。

        10、指導學生在電視及電腦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景以及展示動、植物的清晰圖片,讓學生發(fā)表觀點,增強認識,提升對美術學習的靈感。

        課程標準的設立既然標明是建議性的,那么就不具備該有的強制性,教材的編寫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地選擇。只有這樣,“課標標準”就具有了彈性,給予美術課本的編寫,特別是校本課程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大地發(fā)揮空間。

        (三)以美術的學習方式清晰劃分學習領域,強調學生學習活動的探究性和綜合性。

        美術課程改革是要改變以學科基礎知識體系建課程的思想內涵和方法論,將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從我國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和理論知識來劃分學習領域。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我國課程全面改革突破的一個難點。為此,美術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綜合及探索”這一較為新穎的學習領域。其目的是通過較為綜合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積極研究美術相關內容,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尋找美術的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學生的生活以及各科學習、現(xiàn)實社會之間的切入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

        (四)強調課標實施的可行性

        1、為了幫助教師領會美術新課程的理念和精神,課標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案例(各學習領域案例),以便教師能舉一反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

        2、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文化的興趣和愛好。

        a.降低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xiàn)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標中(1-2年級“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教學活動建議第一條。

        b.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從學以致用的角度激發(fā)學習動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藝術化。如課標中(5-6年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活動建議第一、三、五條。美術新課標與大綱相比較:大綱在“教學要求”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中涉及了一些指導性意見,但沒有課標具體,更沒有提供具體的案例,以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舉一反三。

        二、美術新課程性質決定學科中心的轉變

        美術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那美術教學工作的中心應該是“育人”。將以學科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所以,在教學活動中:

        (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tǒng)美術教學以教師講解示范為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教師怎么畫學生就怎么畫,教師叫畫什么學生就畫什么,這是以教定學。弊端有三:

        其一,學生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喪失,不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

        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教師上“假課”、“花課”。

        其三,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以學論教,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藝術文化漫無邊際。學生要想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面是不大可能的。

        (二)由重“學習結果”向重“學習過程”轉變

        第8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以致用 課程整合

        許多學生都習慣將信息技術課稱為電腦課,在他們的觀念中,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可我們并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計算機操作而上信息技術課,而是要把在信息技術課上學到的知識、操作運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只有抱著為用而學的目的,才能真正學好信息技術。現(xiàn)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性不強,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課程設置上課時較少,課堂上實踐應用不夠

        在現(xiàn)階段,小學信息技術一般一周一課時,這樣的課時量一般而言都要教學新知識,或舊知識的復習鞏固。導致很多方面學生只是學會,要加深理解體會,熟練實踐運用還是不夠的。

        例如,數(shù)字化音頻的加工這節(jié)內容,學生能夠欣賞音樂,能夠錄制自己的聲音,還能自主合成制作音樂,學生都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能夠很好地完成課堂任務。但學完之后,到了諸如元旦表演、校園歌唱比賽等時候,又屢屢有學生來懇求老師幫忙處理音樂、旁白等。往往就是因為缺少實踐運用的機會和時間,沒有熟練掌握信息技能。

        二、家長對網(wǎng)絡的擔憂,限制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課外運用

        由于現(xiàn)在電視、報紙對網(wǎng)絡成癮兒童的過度宣傳,很多家長往往視網(wǎng)絡為洪水猛獸,擔心自家的孩子上網(wǎng)成癮,擔心孩子視力下降,擔心在網(wǎng)絡上交上壞朋友,擔心孩子沉迷網(wǎng)絡而耽誤了學習,因此,很多家長連孩子正常的計算機學習也束縛起來,使學生正常的課外計算機學習打了折扣。

        例如,我統(tǒng)計了我校六年級3個班的課外計算機的運用,發(fā)現(xiàn)計算機普及率已經(jīng)大大提高,達到75%,但是很多學生往往只能雙休日用計算機,周一到周五要么不能上網(wǎng),要么只能在做好作業(yè)后,限時娛樂一下,而家長的理由無非都是學習為重等等。

        三、學生對計算機的實踐應用范圍狹窄,娛樂多,生活應用少

        現(xiàn)在一提到計算機,很多學生第一印象就是打游戲,上QQ,言談間往往是我游戲沖了幾關,哪個游戲好玩等等,對計算機的生活應用、學習應用較少。生活中的疑問,學習上的難題等等,其實計算機都可以幫助你。可是學生往往在游戲上興致高,樂于花時間,而在真正實踐方面缺少運用,意識上也較淡薄。

        例如,如果一堂新課上好,學生多掌握了相應知識點,讓學生自由學習幾分鐘的話,很多人往往喜歡打游戲,上QQ等,僅僅限于娛樂這方面。

        四、學校提供展現(xiàn)信息技術作品的舞臺較為缺乏,展示方式也較為不便

        在學校,往往有美術周、體育節(jié)、歌唱比賽、手工作品展覽等等,這些都可以現(xiàn)場聲色展示。但是往往對信息技術作品缺乏一個展示舞臺,比如很多學生能夠設計比較精美的生日賀卡,但是大家往往只能在計算機課堂上展示給大家看看,而沒有在全校展示的平臺,而且電腦作品轉變?yōu)楝F(xiàn)場展示的實物作品或能現(xiàn)場觀看的電子作品,也有諸多不便之處。很多作品只能“藏在深閨人不識”。

        那么,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技能應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用中悟學”,是信息技術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

        下面試述突出信息技術工具性和實踐性的幾點嘗試。

        1.教學內容的制定要與學生的“用”相結合,用中悟學。

        根據(jù)信息技術教材所設置的內容,教師在選用時,可有所保留有所選擇,可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做到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畫筆”,學生可以利用它來設計賀卡,送給他人;“Word文字處理”,學生可以利用它寫作文、記日記、制課程表、寫信等,特別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文字處理后利用多媒體供大家參閱;“PowerPoint”,學生可以利用它來制作本班的秋游相冊集;“媒體播放器”,學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歡的樂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都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學生學起來就會有興趣,樂于學。

        2.課外活動中組織各類競賽,發(fā)展學習興趣,促進實踐運用。

        課外活動中,往往有語文的作文競賽,數(shù)學的奧數(shù)競賽,美術作品展示,“六一”的歌唱比賽等等,但是往往信息技術方面的競賽缺乏,因此,教師可別出心裁地組織各類競賽。

        學校組織開展的信息技術競賽可以有:“中文輸入比賽”、“繪圖比賽”、“優(yōu)秀電子報刊展示”、“網(wǎng)頁制作比賽”、“機器人比賽”等。通過這一系列的競賽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電腦操作水平。也可把學生的作品放在校園網(wǎng)上展示,一段時間后,組織評比、總結、反饋,對好的作品予以表揚。展示學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過程與最終成果),對于被展示者來說是一種鼓勵,對于其他同學來說是樹立了一個追趕的目標,是一種鞭策。

        3.與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相整合,利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學習學科知識。

        與教學內容結合,不但可以掌握學科知識,還可以復習鞏固信息技術課堂所學的知識,在運用中鞏固加深。

        下面就各個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舉例如下:

        語文學科:在信息技術課Word的教學中,一定有語文學科的內容,我在上課時讓學生輸入本學期學的古詩文、精彩的課文片段等;在網(wǎng)絡上搜索作品和作者的介紹;特別是演講比賽,需要大量的素材,更需要網(wǎng)絡的幫忙。

        數(shù)學方面:在Excel的教學中一定包含了數(shù)學的相關知識,如果僅僅教授一些信息技能,印象不深,運用不強,可能學了就忘了。如果教師就以學科成績作為一個載體來教學,學生針對自己熟悉的操作內容,學起來事半功倍,同時對Excel強大的數(shù)據(jù)整合、處理能力就會記憶猶新,更深刻感知Excel在生活中的強大作用。

        第9篇:美術學科知識點范文

        一、合理設計實驗,讓抽象的美術知識在具體實驗中得到直觀體悟,讓學生自己獲得第一手知識經(jīng)驗

        美術課教學的很多術語或作品都是比較抽象和生澀的,學生很難一下子理解或感悟得到的。比如色彩的冷暖性質,很多學生弄不清楚色彩的冷暖感覺,而教師一般都會告訴學生說:這是由于我們看到紅、橙等色彩時會聯(lián)想到太陽、火焰等高溫高熱物質,所以產(chǎn)生暖熱的感覺,而看到藍色、綠色等色彩時會聯(lián)想到冰川、湖海等低溫冰冷的物質,從而產(chǎn)生寒冷的感覺。這么教學是沒錯,但學生很難較好地體會到色彩的這種冷暖感覺的存在。所以在教學色彩冷暖感覺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親身體驗色彩帶給人的這種冷暖的感覺。首先我用兩個玻璃杯,一個裝著橙色的冷水,另一個裝著藍色的溫水,讓學生觀看兩杯水并判斷哪杯水的溫度高。結果,同學們都認為橙色水溫度較高,藍色水溫度較低。此時我讓同學上來用手試試哪杯水的溫度高。同學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原來藍色水的溫度才是高的,這時候同學會驚訝于為什么憑視覺判斷會產(chǎn)生這種失誤,這就引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時候我通過播放大海、冰川、湖泊、陽光、沙漠、火焰等幻燈片給同學看。讓學生說出哪些照片給他冰涼的感覺、哪些照片給他溫熱的感覺?這時學生都回答說:陽光、沙漠、火焰有溫熱感,而大海、冰川、湖泊給他們冰涼感。我又讓學生總結這些自然界圖片的色彩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大海、湖泊、冰川呈現(xiàn)的基本都是藍、綠等色。這時候我才告訴學生說:色彩本身沒有溫度差,只是由于我們的生活經(jīng)歷讓我們積累了某些經(jīng)驗,當我們看到藍色、綠色等色彩時會潛意識地聯(lián)想到低溫寒冷的物質,錯覺這些色彩有寒冷感。當看到紅色、橙色等色彩時會聯(lián)想到高溫高熱的物質,錯覺這些色彩有溫熱感,這樣學生就能通過實驗來獲得體驗。這時我打開了教室的紅、橙色光管(我把教室里六條光管中三條包上了紅色、橙色彩紙,三條包上了藍色、綠色彩紙),學生都說感覺到溫暖了,過一會我又打開了藍、綠燈光,學生又能感受到?jīng)鏊母杏X了。通過這樣三個層面的實際體驗,學生已能夠深刻體驗到色彩的冷暖性質了。抽象的知識通過實際的實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了具體的經(jīng)驗。

        體驗式教學的特點是“少說多做”。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更多的讓受教育者親身參與的主題活動,才會讓受教育者得到收獲。因為領悟力不是老師教給的,而是自己從親身經(jīng)驗中體會出來的。我們的身體是極有智慧的,當一些經(jīng)驗通過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作用之后,它就開始在身體里儲存起來,并在需要的時候為我們所用。所以,我認為美術課的教學有時候一些術語很抽象,假如讓學生慢慢領悟和體會需要花大量時間,有些學生還很難體會得到。教師完全可以通過有目的性地設計一些實驗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體驗形成個人經(jīng)驗,從而加快學習進度和提高學習質量。

        二、綜合利用、橫向聯(lián)系化抽象為直觀,利用其他學科知識來解決抽象的美術學科知識點,實現(xiàn)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一直是教育界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試圖攻克的難題。寓教于樂中的“樂”字應包涵兩層意義:一是指教師把傳授的知識融入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二是指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绑w驗式學習”的提出為這方面的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在這里“樂”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并非教師單方面制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于“樂”的真正實現(xiàn)和真實效果。

        在教授書法課的時候,雖然書法藝術是中國的傳統(tǒng)國粹,但因為現(xiàn)代書寫工具的變革使得寫書法的人越來越少,學生對于書法的了解就更少,也因為書法學習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學習書法缺乏興趣,這就需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書法的線條美感。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懂得它的美才會去追求美。書法其實也就是線條的藝術,但是剛接觸書法時學生對于線條美根本就沒有什么概念,可能講課的老師講得自己陶醉于其中,可是學生就是一頭霧水,根本感受不到線條的美、線條的韻律、線條的生命與氣質。

        我在教授書法線條美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自己精心收集了張繼剛、陳維亞、楊麗萍、黃豆豆等舞蹈大家的優(yōu)秀舞蹈作品和一些優(yōu)秀戲曲舞蹈作品,在講解書法線條美時給學生播放這些優(yōu)秀舞蹈,通過講解舞蹈演員的身段快、慢、剛、柔、輕、緩、虛、實結合音樂旋律所形成的旋律、韻味、律動、節(jié)奏等美感。再讓學生加以研究書法線條的起、承、轉、合、剛、柔、輕、緩、虛、實的變化。通過具象的舞蹈身段、舞蹈線條來感受音樂旋律的悠揚跌宕,將書法線條、舞蹈線條、音樂線條進行對比和結合、讓學生多層次、全方位地感受線條美。也讓學生在悠揚的音樂和美倫美奐的舞蹈當中學習書法,讓學習變得多姿多彩,在輕松快樂充滿美感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通過體驗能使學習者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習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視、可聽、可感的教學媒體努力為學生做好體驗開始前的準備工作,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體驗式教學采取游戲、實驗等形式,切合學生的實際,既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舒緩學習壓力,又可以有所學,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同時通過其他學科知識的結合讓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獲得更立體的知識經(jīng)驗。

        三、虛實結合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從而獲得切身的體會和經(jīng)驗

        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情境化學習,在這里學習過程被置于各種虛擬的或真實的情境之中。其關鍵在于教師在實施情境化教學理念時應該對其保持一種發(fā)展的眼光和態(tài)度,意識到情境化學習能讓學生獲取更好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從而獲得深刻的體會。虛擬情境應力求逼近真實的情境,在引導學生體驗時要盡量使學習者從外在的環(huán)境和內在的心境兩方面都感到自己正處在生活的空間中。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武宣县| 洞口县| 静海县| 蒙自县| 犍为县| 新泰市| 阜城县| 张北县| 大冶市| 航空| 武穴市| 拜城县| 贵阳市| 扶余县| 吴堡县| 讷河市| 维西| 灵石县| 临湘市| 报价| 象州县| 彝良县| 钟祥市| 中阳县| 三亚市| 萝北县| 隆德县| 黔江区| 太和县| 曲阜市| 保靖县| 镇原县| 铁岭市| 静海县| 定西市| 岢岚县| 江达县| 金湖县| 鹿邑县| 历史| 四子王旗|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