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職計算機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2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筆者覺得光靠課堂是不夠的,還要向外延伸,建立網絡,如今的計算機應用早已經離不開網絡,適當增加一些有關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是完全必要的。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教師一定要在課前精心制作好課件,運用投影儀和大屏幕,先講解后練習,效果會更好。筆者還針對大部分學生家家都有計算機的實際情況,把有關課件、部分模塊習題和模擬試卷及其答案、計算機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等教學資源建立在網絡上,供學生下載自學和練習。,這就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總之,在計算機禱訓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指導、講解和演練,學生如何自己的去學習和訓練,上機操作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加強上機操作環節,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靈活安排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效果,強化上機操作,突出技能技巧,注重雙邊教學,抓好信息反饋,建立網絡資源、發揮網絡作用,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由此而言,基于教學中的網絡運用與課程資源共享,實現計算機教學的踐行與發展體現于如下幾個方面:
一、靈活安排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效果
在教學順序上,可根據教學需要,不完全照搬課本目錄。如筆者把數據庫放在Windows操作系統和Word文本編輯的后面進行講解,學生對計算機及其功能的認識就比較容易由感性向理性過渡,對計算機如何處理信息的過程就想急于了解和掌握,從而引起學生動手操作計算機的興趣和愿望。在教學內容上,筆者還適當演示、操作一些游戲,目的是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人說會用計算機玩游戲的,學計算機知識肯定快,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興趣是學好計算機知識的前提,學生會玩游戲或會打字,這說明他們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開、關計算機自如,能夠比較順利地調出游戲程序和文字操作系統,這就為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知道打開了大門。為了讓學生更快的獲得新知識,在教學教學實踐中,筆者還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把他們分成若干課題小組,每組10人,并分別交給他們不同的任務。
“任務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并通過舉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任務學習”教學模式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任務的設置,任務設置的太簡單,沒有挑戰性,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然而如果任務太難,又起不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反而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就產生畏難情緒。鑒于此,在任務的設置上,要體現層次性。對于基礎不同,天賦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讓他們都可以在自己能力的范圍之內,通過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讓他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有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能促使學生不斷探求新知識,激發課題小組的協作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及遇到困難時的心理素質,都是非常有益的,從而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筆者還按照學生易于掌握的順序合理安排,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動手操作,完成由不知到知的過程,逐步掌握更多的新知識。
二、強化動手操作,突出技能技巧
實踐性教學歷來是中職學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計算機實訓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演練示范、指導以及學生的動手操作,而前者是為后者服務的,實踐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但不等于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教師的示范指導是學生技能的關鍵環節,通過示范,使學生獲得關于練習方法和實際動作的清晰表象。教師的示范運用是規范的,示范的結果是準確的,示范的速度應緩慢進行,對技能操作的關鍵動作應重復進行。有了示范指導,可克服學生訓練的盲目性,縮短訓練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效果,其目的是讓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因此在教授計算機知識時,一定要從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出發。教師通過演練可以使教學過程具體化、直觀化,而學生在比較系統的了解計算機專業理論之后,只有通過上機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教師在做演示操作過程中,還要經常提問并把知識要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完成技能訓練,這樣多次反復操作直至熟練掌握為止,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三、注重雙邊教學,搞好信息反饋
教學活動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講解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新知識。如果教師只顧自己講解,不考慮學生能否接受,就失去了講解的意義。因此必須搞好學生的信息反饋,特別是計算機實訓教學,更是如此。筆者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巡回來指導,檢查學生的上機操作練習,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某一問題都感到困難時或普遍存在某一錯誤時,立即叫學生暫停操作,對這一問題進行補充說明或糾正錯誤,然后再進行操作技能訓練。同時要求學生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特別是在完成試題過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對于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筆者都分門別類,對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統計講解,對個別問題進行個別指導。這里耐心是很重要的,對于反饋到的共性問題,筆者還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分析自己是否在教法上有問題。在教學中如果忽視反饋這一環節,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出現障礙就不能及時消除,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
1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
談到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特色,很多人似乎比較模糊。一種是認為計算機專業就是能熟練使用一些辦公、動畫或平面圖像處理之類的軟件;另一種則極端的認為,計算機專業就是只要與計算機沾邊的什么都要學,包括硬件、軟件以及網絡。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改革與發展一直是我們不斷探索的難題,因為計算機專業涉及的方向太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學校的教學計劃要想跟上技術的更新真的太難。據了解,現在的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幾乎離不開幾大塊:應用設計類、網絡類、軟件開發類。但由于中職生自身的素質因素,我們的課程難度也是一簡再簡,樣樣都學一點,可是樣樣都不精。學生覺得學著沒用,對口就業率低,教師沒有成就感,專業特色難以體現。
2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反思和建議
曾讀到朱孝平同志《職校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堂教學》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中職生課堂教學的三點要素,即適宜、有用、有趣。其中一些觀點給人啟發,對當前中職的專業課堂教學具有很好的指導借鑒價值。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以及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特點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
2.1適宜
文中提到,“適宜”就是要“學得會”。具體措施就是要過濾掉過難的內容,教育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多實踐。對于計算機課程,我們的教學改革也在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但問題是,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做得不夠就是做過了頭。比如,對于“過濾掉過難的內容”,我們為了精簡課程內容,降低難度,很多中職學校將程序設計類課程全部減去,目的就是不要為難學生。因為這類課程理論性、邏輯性比較強,怕學生學不會,學生似乎也開發不出能用的軟件。然而,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如果連最基本的程序設計方面的思維都不具備,作為專業教學管理的主體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也不將這類課程納入,那就是教育的失職。因為程序設計可以說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不論是計算機專業的哪個方向,只是在偏重程度上有所區別而已,但絕不是完全沒有。再如“多實踐”。我們的很多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由于硬件要求高,設備更新速度慢,耗材量大,成本高,導致學生只能淺嘗輒止,吃不飽,甚至讓理論學習占用了原本實踐操作的時間,對學生來說卻是不公平的。這就是做得還不夠。
2.2有用
文中提到,“有用”就是所教的內容學生能在現在或將來用得著。我覺得這里的有用應該分隱性和顯性兩種。在部分中職學校,很多學生比較抵觸文化課,覺得沒用,因為有些同學覺得自己不打算參加高職高考,再加上本來基礎就不好,學起來更加痛苦。在這方面,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加強學習目標和職業規劃方面的引導。例如,學習語文能培養一個人感性思維能力,加強洞察和理解力;學習數學能培養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思考的嚴密性和嚴謹性。這些對專業學習都是尤為重要的,我們培養的中職生不應該總是定位在只會動手而不會動腦的機器。正是這兩種思維能力的欠缺,中職生在面對程序設計類課程時望而生畏,面對平面圖像處理、動畫設計、網頁設計類課程時則只會照貓畫虎,不能理解別人的作品特色,不會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更沒有屬于自己的創新理念,從而把技能學死。所以,這些文化課帶給學生的就是隱性的“有用”。而顯性的“有用”就是專業類課程了。然而,這個“有用”又因為標準制定者的主觀因素而出現定位模糊或錯位的現象。例如學習某款軟件時,由于軟件版本的更新,就糾結于學習老版本是否有用;某種編程語言的流行,就糾結于曾經學過的某種語言是否有用。誠然,學習最新版本和最熱門的語言當然更好,但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太快了,一味追求最新永遠不現實。教師或學生都不能以此找到不教或不學的理由。再者,就是在面對中職生時,我們總是談理論必色變,似乎如果重視理論學習就是違反了職業教育的規律和原則。學生難掌握,就認為學起來沒用。任何一門學科和技術都離不開基礎理論的支撐。技術方法更新很快,但基礎理論是不變的,尤其是計算機專業技術。如果只教給學生怎么做,而不告訴他為什么這么做,那么學生就變成了只會收割不會耕種的農民。我們只圖學生在某個具體的任務上學得快,做得好,老師學生都輕松了,可是技術更新了,老的技術淘汰了,學生由于缺乏基礎理論的學習,不能自我更新和提高,于是又歸零了。
2.3有趣
文中提到的“有趣”就是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愉悅感。對于計算機專業教學來說,由于操作類課程諸多,要做到有趣卻是不易。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都需要教師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現在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教師要想嚴格施行,必須要為每節課付出艱辛的勞動和大量的心血。如果一個老師不是具有強烈責任心和教育熱情,真的很難堅持。再加上由于計算機課程更新速度很快,某門專業課的任課教師也通常是經常變換的,這學期為每節課搜集的材料下學期就可能由于課程的停開就作廢了。因此,很多專業教師也不太愿意為了只上一個學期的某門課而花費那么多心血。因為畢竟按照傳統課堂,按部就班的上課完成教學任務更加輕松一些。職業教育不同基礎教育,通常情況下,基礎教育學科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不大可能在短期內頻繁變化,教師所教的學科也永遠是固定的,所以教學資源可以使用很久,教師愿意主動花時間投入。因此,對于職業學校來說,一方面作為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除了要加強教學質量監督和管理外,也要將激勵措施作為常態來施行,讓教師覺得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聽取和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利用學生的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激勵教師主動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另外,“有趣”還要跟“熱鬧”區分開。有些課堂看似熱鬧非凡,實則華而不實。“有趣”必須建立在充實的課程內容,巧妙的環節設置,生動的思維啟發,立竿見影的實踐效果上。不能片面認為師生互動了,學生開心了,就認為是一節好課。現在很多的公開課,優質課都在一味強調課堂的活躍性,學生的主導性。但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課都能以此為標準,對于一些理論性比較強,難度較高的課程,我們也不能一味排斥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例如,程序設計類課程,一個算法的學習對于中職生來說,如果沒有教師對原理的分析講解,即便在教師的引導下一味靠學生自己探究,摸索是很難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時候,學生能專注地跟著教師精彩的分析和引導,積極思考,循序漸進,然后豁然開朗,也不能說就“無趣”。因此,形式是給別人看的,而效果才是自己真實的感受。
一是課程地位的特殊性強,但學習的內驅力弱,學習的韌性不足。根據就業市場的信息表明: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各項工作的基礎,無論從事軟件開發還是從事軟件維護,該技術都占較重要的份量,尤其是就業前景較好的計算機維修師、網絡管理、軟件維護人員等,業內該課程所占的技術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達到100%。但多數學生對門課的重要性、特殊性的認識并不到位,認為全部是硬件知識,一看就會,學生常常會輕視,容易滿足于"眼見為實",鉆研不深,一知半解。還會覺得組裝與維護課程無非就是拆拆裝裝,也遠沒有計算機設計、網站制作等課程有意思,課程比較枯燥,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二是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強,學習的運用能力弱。《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理論性、基礎性、應用性相統一的課程,要學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論與技能素質的支撐。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從基本理論素養到動手能力都不相適應,知識運用能力弱。
三是課程教材、實驗設備更新不及時,甚至嚴重滯后,與計算機硬件軟件發展不相匹配。由于教材從編寫到出版,需經過一段較長時間,而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卻在不斷升級,性能日益提高。如著名的摩爾定律就說明了計算機行業的硬件產品每隔18個月就完全翻一番,而新的計算機產品、技術與相對滯后的教材內容相矛盾。而大多數中職院校教材并不是每年都更新,所以授課教材上的知識點往往落后社會科技發展五六年時間,學生覺得課本上的知識過于陳舊,學了也無用。其次,實驗的硬件設備更新不及時。計算機硬件更新換代快,而由于教學經費的問題學校實驗室的硬件設備不能經常更換,這就造成了學生練習用的設備滯后于現實的主流硬件設備;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大打折扣。
教學改革與反思
一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改變傳統“一支粉筆一堂課”的教學模式。從信息論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觸覺信道帶寬為1,聽覺為100,視覺為10000,充分利用視覺信息,更能讓學生接受。因此,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它直觀、形象、生動的演示功能,給學生帶來多感官、多種類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具有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是一種適應21世紀素質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學模式。
二是增加教學實踐在課程教學中的比例,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擺脫傳統理論教學,注重勞動技能培養。《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注重實際操作的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完成計算機硬件的組裝、軟件的安裝和處理各種微機故障,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只能通過大量的實踐環節教學去實現。為此,我校建立專門的計算機硬件實驗室,計算機教研組專門制定了實驗單元的目標、內容和能力測評標準,使學生在專業理論、專業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職業化的、全方位的培養和鍛煉,為最終具備計算機維修技術員的職業核心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教育技術以及互聯網資源彌補教材的滯后性,讓學生及時掌握計算機前沿知識。
(一)充分利用我校的電子白板教室資源,在講述課程的時候,完全擺脫了課本教材的束縛,例如在講述CPU的知識的時候,由于課本教材內容相對陳舊,仍然停留在雙核時代,對當前較為流行的酷睿i7/i5/i3等系列的CPU介紹幾乎沒有,而這些高性能的CPU是現在主流配置也是學生急于學習的興趣點,相對于互聯網上對于酷睿i7/i5/i3系列的介紹資源則是豐富多樣,我經常像這樣直接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整理學習教案課件,讓學生掌握第一手資料,教學效果良好。
(二)課后我還專門開通了教學的博客和微薄,課后作業和教學的一些難點和重點一般通過微博或博客發表出去,利用互聯網的通訊也增加了學生和老師在課余時間的互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授課更好的開展起到了鋪墊作用。
(三)通過互聯網直觀授課不但讓學生拓展了學習知識視野,更是直觀的給學生演示了如何使用互聯網搜索資源,讓學生更好地利用互聯網去學習知識。例如CPU發展至今,種類繁多,每一代CPU都有自己的特質,CPU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質,有自己的代表產品,這些產品有哪些優點?推廣過程中出現了那些問題?那些CPU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研發新的CPU時主要的問題是什么?每代CPU之間的區別?等等這些問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給學生一一講述,我們可以直接布置學生作業,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完成這些作業,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去學習,去探索;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結束語
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工具課程,熟練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知識應該是中職生的基本技能,更是中職生向上求學和提前就業的基石。
參考文獻
[1]張世偉 淺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的教學.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7,(5)。
應用型計算機人才培養是現如今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育工作中心。在現如今這個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之下,中職計算機課程具有一定就業優勢,所以在中職教育體系之中一直廣受關注,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互聯網+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體系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云課堂教學也是在這一背景下而涌現出來的全新教學理念,將其應用于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活動之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改善傳統教學課堂學生操作能力不足等弊端。為了能夠將其價值有效發揮出來,筆者也就其應用優勢以及具體應用措施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云課堂背景下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優勢
基于云課堂背景開展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計算機教學效率[1]。云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在云計算教學體系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本就是由課程信息、活動交流、資源建設管理、信息記錄等模塊而構成的,將其應用于計算機教學課堂之上,就能有效發揮出其教學功能強大等特征。教師在課堂之上可以結合教學實際需求來合理應用各個功能模塊,從而有效實現教學內容傳遞、教學評價支持、教學活動支持等效果,最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還能有效優化計算機課堂教學體系。在課堂教學領域之中,云課堂還可以積極借助于自身強大的交互功能來來促進師生交流、生生互動與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可以借助于云平臺、論壇以及聊天室等模塊來展開交互活動,從而有效發揮出學生主體作用,真正讓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中掌握計算機教學內容。
二、云課堂背景下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優化對策
(一)借助云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計算機教學期間,實訓教學可謂是中職二年級學生教學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重要部分[2]。為此,及時優化計算機實訓教學體系,是有效提升計算機教學實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可以針對中職學生呈現出來的自主性不足、學習獨立性不足等問題,從學生專業學習興趣著手來為學生構建實訓教學平臺,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接受度,從而有效提升教學實效。例如,在進行路由、交換命令使用等基礎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趣且便于學生理解“云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從基礎化計算機實訓內容著手來讓學生感知云課堂魅力以及應用價值,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之后有效應用奠定基礎。
(二)借助云課堂資源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在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期間,考慮到教材資源有限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期間還可以借助于云課堂上的豐富資源來豐富計算機課堂教學內容,以此來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選擇,這樣就能有效優化整個計算機教學環節。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計算機課程理論知識教學的時候,即可為學生借助于云課堂上豐富的視頻、圖片等資源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這能降低理論知識抽象度、提高學生掌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于云課堂所具備的交互性功能來為學生構建互動教學情境,這能有效為師生互動提供良好保障。例如,教師在進行“搜索引擎”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期間將搜索游戲競賽應用于課堂之上,同時讓游戲過程中獲勝的學生分享自己搜索經驗,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計算機操作樂趣[3]。在完成教學情境構建之后,教師還可以以任務的形式來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以“幻燈片創建超鏈接”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針對于學生學習期間存在的問題來指導學生合作設計一個幻燈片任務,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實訓中得到提升。最后,教師還可以借助于錄播、直播等形式來將教學過程上傳到云課堂平臺上,這樣就能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與反思提供資源,從而有效提升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效果。
(三)加強云課堂教學微資源建設在云課堂背景下的中職二年級計算機教學質量要想得以保障,教師還需要加強云課堂教學微資源建設,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意義非常,同時還能真正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有效結合。在微資源建設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確保主題明確、內容針對性強,時長可以控制在10分鐘之內,滿足網絡傳播與播放要求。其次,教師在制作的時候,最好是為學生設計一些互動環節,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與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計算機操作積極性,最終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Flash動畫制作”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前為學生制作微課程資源,立足于教學目標來制作微課,然后將這一課時重難點集中于微課視頻之中,制作完成之后將其上傳到云課堂之上,而學生在平臺之上則可以自主預習與思考,并且按照視頻之中提出的任務要求來制作出相應的動畫視頻,這樣學生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動手能力以及計算機操作能力。其次,課堂之上教師就可以基于此來進行教學,解答學生疑惑,在整個課堂期間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最后教師在即將結束的時候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以此來有效鞏固教學內容,并且要求學生將完成的作業到云課堂平臺之上,教師則在上面直接評價,學生相互之間也能評價與討論,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
就業導向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計算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這也給中職計算機教學帶來了廣闊的空間。但是近幾年中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非常低,究其根本原因是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不符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所以,中職院校必須從市場需要出發,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使中職畢業生符合市場的需要,才能提高就業率,使畢業生學有所用。提高計算機畢業生的就業率,必須要是計算機課堂教學與企業要求接軌,基于就業為導向背景下對傳統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非常有必要。
1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呆板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專業學科的知識也隨著發展,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師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計算機教師必須緊隨學科知識的發展而發展,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識,并要在短時間內,把這些知識在計算機課堂上傳授給學生,難度非常得大。不少教師專業技術水平非常高,但在教學方法的處理上并沒有動腦筋,他們更多地還是喜歡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想方設法將更多的專業知識教授給學生,而學生也只能一味地接受。即使有一些操作練習,也大都是機械式的模仿。更新的計算機知識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在長期的被動學習中感到疲憊甚至是厭惡,學習效率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1.2過于重視成績而忽視能力的培養
考試的內容主要來自教材,教材的內容較為落后和刻板,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取得好成績,但動手能力非常的弱。許多考試成績優秀的畢業生,在正式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非常差,以致在工作中頻頻出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不僅要在學期末進行學期考核,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都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進而改正,逐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1.3計算機教師的素質偏低
計算機專業知識變化快,信息量大,對于計算機教師而言,及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非常的重要。但是,教師上崗以后,學校就忽略了對教師專業的培訓。由于教師的活動范圍較小,與市場和企業的接觸幾乎為零。所以,教師即使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由于對市場和企業的需要缺乏了解,所以,不能從市場的實際需要出發傳授有用的知識給學生,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必定不受歡迎。中職計算機教師的動手能力比較弱,不能及時且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操作。
2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2.1以就業為導向的概念
中職生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畢業后的實際應用。反思當下我們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結合中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時暴露的問題,我們可以輕松得出結論: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能提高中職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就業率的提高。
以就業為導向就是以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為導向,而不是盲目地去教;就是要徹底解決困擾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一些問題,以順利就業為目標科學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后面向的是市場的需要,所以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根據具體崗位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進而實施。中職學校只有打通市場,了解市場的所需,把學生培養成市場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提高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在就業競爭激烈的今天尋得一席之地。
2.2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不同于其它學校,它的教學應該跟隨市場需要的改變而調整。強調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變革傳統,建立起全新的教學思路,一切從實際出發。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等都要從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這個角度出發。要研究社會、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將這些要求及時融入到計算機課程教學計劃中去,按照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同時還要隨時關注社會和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適時對原來的教學模式予以調整。
2.3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職學生的專業能力直接決定他們的就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強化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技能的培養。要積極吸收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加強學生的技術實訓操作。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對專業能力提升的實際需要,幫助他們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成為既有知識又能動手的優秀人才。
在具體的實踐操作訓練中,要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目標。在具體的模擬、演示和實驗過程中,要突出實用的原則,多放手讓他們自己不斷地練習實踐,從而實現自我能力的提高。中職學校與相關專業的企業達成合作共識,不定時的組織學生到企業去進行實習,讓學生講專業知識運用到企業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橢圓形工具組時,根據學生繪畫的實際需要,對所使用的工具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同步的進行操作。對實例中出現的操作如“交互式透明”等工具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自我思考和操作當中掌握要領。
2.4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對教學的作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普遍偏低,不注重與社會市場的聯系。教授給學生的知識較為陳舊和死板,和市場嚴重的脫節,不能使學生符合市場的需要。所以,必須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總之,以就業為導向,對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符合市場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社會需求;策略
中圖分類號:G5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0―0074―02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中職學校開設計算機課程已久,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在教學中如何適應社會需求,需要教師不斷總結、探索。通過對實際教學進行觀察,對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歸為以下幾點:
1.計算機教學偏離就業目標
在一些中職學校開展的計算機教學中可以看到,教師大多以課本為主要教學依據,以講授書本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未能將其與就業相結合。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學生在就業時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21世紀是一個知識信息化的時代,科學技術型人才能真正受到社會歡迎。尤其是在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導的產業發展下,社會對計算機應用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當前的中職計算機教學卻并未能切實做到這一點,偏離就業目標,不從社會實際需求出發的情況時有發生。
2.計算機教學不重視實踐運用
中職學校對計算機教學課程安排的課時一般不多,這就導致教師無法在講述了基礎知識或基本操作之后再安排課程進行實踐和運用。但是,計算機又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實踐課程,是將所學書本知識加以運用的課程。因此,如果教師不重視計算機課程的實踐,而是空洞地講述理論知識,那么,很有可能會讓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理論知識階段。久而久之,甚至會讓學生覺得理論知識枯燥無用,不愿再認真學習計算機課程。這樣一來,既無法對理論知識理解透徹,也沒有掌握實踐運用的方法,必然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除此之外,還有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將知識點口述一遍,讓學生記住即可。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下,無法進行自主思考,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動手實踐也就無從談起。
3.計算機教學設備陳舊
計算機學科在中職學校所有開設的專業中是知識變化最多、更新速度最快、硬軟件設備要求最高的一個學科。而一些中職學校在對計算機機房設備更新和軟件升級方面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導致計算機教學設備過于陳舊,既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計算機技能操作,其使用的設備或電腦系統也是許多年之前的舊設備、舊系統,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也就更加談不上符合社會的需要。
4.計算機教師缺乏相關培訓
中職學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有十分明顯的不同,他們來源較廣,基礎較差,對學習的興趣也并不濃厚。這就要求在中職學校任教的計算機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能夠針對學生這些特點制訂相應的、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中職計算機教師除了專業知識和授課方法掌握較好之外,并未能針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計劃制定和調整。并非教師不愿意做出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而是許多教師無從下手。因此,這就需要中職學校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師進行教學教法的相關技能培訓。除此之外,計算機專業知識變化十分迅速、更新很快,一些教師可能會出現對計算機新知識、新軟件缺乏了解和學習的情況。這也會對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也應該積極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技能培訓。
二、實施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之策略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是由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所決定的。其最后能否成功就業是由理論、技能、素養等多方面共同決定。中職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為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培養一批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將社會需求作為教學導向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實踐?通過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結合我國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實際,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將社會需求與教學目標相結合
作為一名中職計算機教師,要想在實際教學中實施這一教學模式,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僅要認清當今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要,而且要對自己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教師不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尤其是計算機學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師只有將社會需求融入到教學目標中來,兩者相互結合、有機作用,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2.創設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學習基礎原本就較差的中職生而言,興趣更為重要。教師只有善于在計算機課堂上創造設計良好的學習氣氛,將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引入學生所學其他課程,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氣氛。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已經學過的英語、語文等課程的內容引入到教學課堂中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其將已經學過的內容制作成幻燈片,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色彩豐富、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元素,帶給學生多重的感官刺激,并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其中。以此來實現讓學生不僅掌握基本操作知識,而且能夠自己動手實踐的目標。
3.對實踐環節重點關注,維持良好學習氣氛
雖然中職計算機課程安排的課時不多,但是在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實踐環節進行重點關注。例如,教師在對PowerPoint相關理論及操作知識講解完畢之后,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掌握水平和原有知識選擇一些合適的課題讓學生利用PowerPoint軟件自主制作一些課件,并且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踐中,而且能夠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快樂,讓良好的學習氣氛得到持續。另外,上機課也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實踐方式。中職學校計算機上機課程的課時一般有限,因此,教師要充分對其進行把握和利用。要提高上機課的效率,要有步驟、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上機課。并且在學生上機操作時,教師要在學生中進行巡視和檢查,對未能專心上機的學生及時進行糾正,對有疑問的學生及時進行解答,了解學生對知識點和實際操作的掌握程度。
三、結語
總之,中職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實際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且更要對如何做到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來進行教學。隨著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日益革新,教師也應該不斷豐富自身所學,及時了解最新動態。教師還應在日常教學中對教學方式和內容不斷進行反思、完善、創新,將兩者相互結合,爭取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辛紅.淺談計算機網絡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2).
[2]吳慶松.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探討[J].才智,2011(10).
[3]王仁清.職業技術教育應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4(11).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 中等職業學校 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
一、端正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意義
目前,現代企業的崗位需求越來越趨向于實用型與高端型兩個層次,也就是說對人才的需求會向不同的區域越級發展。一是表現為擁有高端知識的知識型人才,即為腦力方面的學術專家;二是以技術經驗為代表的實用型人才,即為體力方面的技術專家。所以,在本科教育普及的社會里,一次畢業遠不足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本科畢業乃至研究生畢業也同樣需要二次學習,這便是工作能力的訓練。中等職業教育雖在人文知識程度上達不到本科標準,但就職業規劃而言,卻超越于文科大學,興盛于現實社會,中等職業教育業成為企業最歡迎的人才培訓基地之一。雖然國民學歷的普遍提高,擁有職業技能的人卻逐漸減少。針對實際教學,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將熱門學科分為行業技能和專業技能。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計算機專業如今已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技術。其中,最為熱門的專業便屬計算機應用技術或網絡信息技術。因為,跨世紀的技術創新和網絡建設不僅實現了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而且還為我國教育事業和人才資源的建設開發提供了劃時代的助力。眾所周知,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消費的支撐,主流消費產品往往決定著這個時代的商業潮流。電子商務的盛行即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網絡消費將成為主導這個時代經濟體制的主要產業,不懂得如何運用網絡的人將就此被淘汰。所以,學習計算機專業就是適應了商業潮流,符合了社會對人才發展的客觀要求。
中職教育中的計算機專業常以網絡技術和硬件技術居多,固然計算機教學便要多聯系實際,依靠社會中的信息平臺,積極培養學生的應急處理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傳統計算機教學的弊端主在書本教材式的單一講授。學生在課堂練習中,缺乏對現實機器的硬件認知與軟件維修以及對計算機技術模塊的充分理解,不能具體知識具體對待,更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對計算機技術予以深刻的練習與反思。同時,中職計算機教師也普遍缺乏對計算機應用實踐的教學設計。為了使中職計算機教育實現質的飛越,改革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手段勢在必行。
二、樹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定位
中等職業計算機教育的培養目標即指培養具備計算機特定職業特點或滿足職計算機行業群體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以發展高端人力資源為主要目的,強化院校教學質量和教學規模的基礎建設。具體而言,一是中等職業教育活躍于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技能型人才。與初等或高等職業教育相比,略傾向于企業運營范疇,不屬于深層次的研究或是低級水平的初學。這些技術人才不但擁有足以勝任崗位要求的文化理論知識,而且在實踐操作中擁有扎實的技術處理能力;二是中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實現就業機會,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就是要面向社會企業或工廠的職業崗位需求,具體設置專業化的學科建設和技術化的崗位實踐。
具體而言,一是使中職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應用,學習涉及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 二是根據行業需求,培養中職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信息的過程,培養工作能力與創新意識。
三、實現中職計算機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與信息化
我國中等職業計算機教育事業正走在前沿產業的發展之中。21世紀信息技術終于改變了計算機教育的固化體制。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促使我國中等職業計算機教學,積極建設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訓練的實用型課程。這種計算機教學模式還在互聯網的信息共享中實現了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在教學工作中實現學習化教學,利用職業化和專業化的中等職業教育思想引導學生向信息化與現代化發展。
中等職業計算機教育所培養的是能支持計算機產業的實用人才。它以職業教育的崗位能力為主要內容,依據信息崗位需求來設置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課程。從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應用設計的理念開始著手,組建計算機信息設計基礎和網絡應用等課程來從單一到綜合培養學生的上崗能力。努力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改革。亦可引進工作經驗極深并擁有高級職稱、高學歷和高技能的人才,或者直接從名企聘請實踐經驗足和授課能力強的計算機軟件工程師、網絡工程師、高級計算機教師來完成授課。并建立中高等職業院校的技術交流與教學互動,實現中高職校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慧. 關于《網頁設計》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7(10).
【關鍵詞】計算機;德育教育;中職生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的本領,也無甚用處。計算機在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得以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更應滲透德育教育,以人為本,以德育人,以技為先,從細微處讓學生得以德育的教化與熏陶,潛移默化,才能德才兼備,讓我們的學生不止有優秀的成績,優越的專業技能,更具備優良的品德與修養。
一、責任——愛國教育
滲透:在給學生上第一節計算機課時,會詳細介紹計算機發展史。從最初我國發明的算盤,到1666年,英國發明的機械計數機,再到1946年美國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再向智能化的計算機方向發展。一路走來,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完整的呈現了人類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化的提升和經濟的顯著提高。更會著重向學生講述,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計算機蕊片是美國,許多軟件都是英文版的,先進的技術是日本的,而我國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發展水平與國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上進心、責任心和危機感,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為國爭光的堅定意志和信念。
拓展:教學中,也要讓學生看到國產軟件開發與發展的希望,樹立信心和激情。在講計算機的發展時,可多向學生介紹我國在計算機事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如1958年中國第一臺數字電子計算機誕生,到1973年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的研究成功,到2000年高性能計算機“神威”的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我們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獨立研制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在學習文字處理軟件時,向學生推薦北京金山公司的WPS2000,它是我們中國人自主研發,適合中國人使用的優秀文字處理軟件;另外還向學生重點介紹國內軟件開發界的著名人物和公司,為學生樹立榜樣,激勵他們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也樹立畢業后進入明星企業的就業目標。
反思:胸懷祖國,才能倍有奮斗拼搏的激情和動力。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一片丹心照漢青,陳景潤的數學桂冠,都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爍爍光芒。中職教育培養的是社會所急需的專業技能性人才,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一方面能讓學生加深對我國計算機發展狀況的了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本專業的就業方向與未來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希望和曙光。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并充分認識到我國計算機發展的薄弱現狀,激發學生的奮斗意識和對祖國的責任心,正確把握人生的方向,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去探索。
二、自主——創新教育
滲透:如在學習FLASH課程時,講到“制作逐幀動畫”這一節時,教學的目標是如何使用關鍵幀制作動畫,這一任務的學習不應該由老師枯燥的講述,模式化的演示,而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由他們自由發揮實現。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一起學習和操作,共同思考和探索演練。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來看,各有特色,不僅成功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和任務,也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提高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又如在學習電腦組裝與維修時,告訴學生不要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知識和技術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要不斷與時俱進,有所創新,吸取最新的技術。讓學生自己研究如何組裝一臺電腦,研究各部分零件的組成與功能,并且在維修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自己的摸索,很容易就能把電腦組裝好,并熟悉掌握各項性能,為維修又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親自實踐要比教師單純的演示和指導更加能鍛煉學生的組裝和維修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和空間。
拓展:中職計算機教育跟普通基礎教育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有所不同,它面向就業,目的在于培養技能型人才,著重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為班級教學、個別化教學、小組教學和網絡教學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討和研究,勇于思考和創新;另一方面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把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方法轉化為協作學習、情境教學、會話協商、問題教學等多種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激活創新思維。
反思:德育教育的實施應充分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創新動機需要激勵,創新能力需要終身培養。我們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和科學的人才培養觀,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教學中推陳出新,寓教于樂,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模式,清楚認識到創新是建立在知識的傳播、轉化和應用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知識創新,都離不開教育的支撐。古人曾經說過:“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讓學生樂問、善問、善思、善學,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三、明辯——網絡道德教育
滲透:在學習網絡基礎知識時,首先給學生舉了幾個事例:某中職學校的兩名學生晚上在學校跳墻出去上網,通宵玩游戲后腦子昏沉回學校的路上被卡車軋死;某地一18歲女孩因沉溺于網絡聊天,從家里偷錢私跑出去找網友,以致被網友拐騙等等。使學生認識到網絡不僅有知識和信息,也有陷阱和灰暗,必需擦亮雙眼,有選擇地借鑒、抵制網絡陷阱的誘惑。面對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使學生自律自求、自我保護,培養他們的道德主體性。
拓展:在日常教學中,首先教師自身要提高網絡知識,掌握網絡工具,提高網絡道德素養,與學生在網絡平臺平等無礙的交流,并有具體性針對性的對學生上網開展垂范與指導;其次要教會學生具有鑒別能力,合理取舍網絡信息,并謹慎交友,正確處理現實和虛擬的關系,在網絡交流中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再次還要向學生和家長推薦優秀的學習網站,鼓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有益的免費資源,自己獨立設計網頁或制作網站,主動占領網上陣地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
反思:網絡為學生打開了面向世界的大門,與此同時,網絡的開放性帶來信息的多元化,網絡的兼容性導致上網成癮,網絡的虛擬化迷失心智,網絡的無序性造成網絡侵犯,在這個良莠不齊,豐富多彩的信息充斥其中的網絡時代,我們不能剝奪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一味的約束和限制只能引起他們的反抗和叛逆,我們要變堵為導,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將網絡道德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從道德角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提高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尊重他人的網絡行動,不利用網絡毀謗、攻擊別人,自覺、有意識地抑制和譴責非法的網絡行為。
四、做人——職業道德教育
滲透:在教學計算機病毒知識時,可以通過實例讓學生明白,計算機病毒一旦爆發對人類的生活、安全和生產將會產生巨大的危害性,它會損壞計算機的軟件,破壞存儲的數據,造成系統崩潰,甚至使互聯網癱瘓,造成全世界直接經濟損失達到數千億元,一些反病毒專家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所以任何目的的設計和傳播計算機病毒都是違法的,不道德的,教育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身邊關于計算機安全的信息,重點學習職業道德的精髓,培養他們的行業工作操養和職業道德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
拓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具體策略有:教師要革新教學方式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對書本知識精講少講,將枯燥的概念、原則等結合生動豐富的課件或目前最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在愉悅的氛圍中無形滲透職業道德教育;也可開展情境教學進行職業環境模擬,在實踐教學環節,突出規則意識,讓學生扮演某種職業角色,讓他們親身體驗該角色的行業期待和社會需求,在實踐中完善和改進自身的不足;課下,也可組織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實地參觀本地區優秀的職業道德教育資源,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能和知識為居民提供無償服務,利用課余時間有目的有計劃的對本地區某一行業道德狀況進行調查并分析等等實踐活動。
反思: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專業實用型人才為主的教育,加強學生的職業責任感,職業意識、敬業精神和職業紀律,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我們經常能聽到許多運用計算機技術違規者大都是行業內的精英人物,我們教會了他們過硬的專業技術,他們卻用來滿足個人私欲而損害國家,人民的利益,這與職業道德教育的缺乏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將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課教學、實訓操作以及社會、校園文化活動緊密結合,既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又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腳踏實地、獨立考慮,勇于發明的科學肉體”。
五、結論
當前中職計算機的德育教學與社會和時代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偏差,我們要把愛國教育、創新教育、網絡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去引導、啟迪學生萌發愛國主義熱情、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并形成學校、社會、個人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讓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用型技術人才,“文理兼修,心懷天下”,方能“山川皆納,氣蓋乾坤”!
參考文獻:
[1]牛率仁.如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J] .成長之路,2011(20).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重視操作實踐的學科,學生的自主探究是計算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理論闡述
吳建輝認為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分組任務驅動有四個環節:創設情境―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本文將以這四個環節為基礎,以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課學習主體,提出適合學習主體的具體的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并將其完善為創設情境―建立分組―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效果評價五個環節,以下將針對這五個環節進行具體闡述。
第一,創設情境。創設一個符合學生實際的情境,提升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
第二,建立小組。學習小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條件,一是要求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整體把握,了解每個學生的長處、短處、性格特征、學習成績等基本情況,這是保證合理分組的一個重要條件。二是小組人數的確定,一般來說,在計算機學習中,每個小組人數保證在4~6人比較合適,人數過少無法集思廣益,人數過多又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來,無法顧及每個學生。三是保證每個小組的整體實力相當,保證每個小組的平均成績,小組成員的性格特點、長短處保持均衡,這樣才能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一個相同的起跑線,保證各小組之間進行公平競爭,激勵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確定任務。這一環節是整個教學方法的主線,任務的分配由教師負責,這一環節的內容如下:一是任務量的布置量和難度要適中,因為任務過分復雜或任務量過大,學生很難按時完成,會直接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任務過于簡單或任務量太小,沒有挑戰性,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失去分組討論的價值。二是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的學習環境,比如學校機房的數量和機房的上機情況。三是課前任務的布置:教師分配給學生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學習內容,經過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討論出問題的解決方式,下一次課時由教師隨機抽取學習小組,由小組代表進行課前發言和程序展示,并且由老師或其他小組的同學向該小組進行提問,考查小組的任務落實情況。四是課上任務的布置: 在課上遇到值得討論的重點和難點可以交給學生進行課上討論,由于課上時間有限,所以要注意小組討論的時間,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展開激烈的討論,實時解決課上遇到的各種問題。五是課下任務的布置:教師將課下任務分配給學生之后,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考查每個小組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打分,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第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是整個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環節。教師布置好學習任務后交由學習小組自主探究、獨立完成,對于較難完成的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線索,如提示需要查閱的資料。一是組內學習,這一環節需要發揮小組內各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小組成員經過獨立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并通過合作討論互相交換想法,在小組討論中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更有助于培養同學之間的感情。二是小組之間的學習,由各個小組將討論出的問題解決方案整理出來,在小組內選出一個代表,通過各個小組代表互相討論,對解決方案進行指出和修正。
第五,效果評價。效果評價分為四個內容:W生自主評價、組內評價、各小組互評及教師評價。一是學生自主評價,學生通過自己回顧反思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思維進步方式和組內討論參與度,對自己進行一個全面的主觀評價。二是組內評價,由小組成員通過近期的組內討論對小組成員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知識的掌握度進行客觀評價,使學生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三是各小組互評,各小組之間可以針對教師分配的任務隨機提問,考查小組整體的任務落實情況,并以此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在小組間形成競爭意識,使各小組形成集體意識,增強各小組的凝聚力,鼓勵各小組互相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四是教師評價,教師通過課上隨機提問結果來檢查學生的任務落實情況,并以各小組對問題的參與度與回答情況為考查依據,以這兩項為依據為每個學生打分,計算出每個小組的平均成績,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
三、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使用路徑
將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計算機教學時需要考慮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特點,根據傳統課堂的各個環節進行課堂創新,以“PPT建立與使用”一課為案例,以下是該教學法在傳統課堂各環節中的創新性應用。
第一,在課堂導入環節使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計算機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堂導入教學中可以使用生活實例,提出在生活中會遇到的計算機難題,引導學生學會這些難題并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在展開教學前引入某一公司要開會進行年度財務狀況討論,詢問學生該使用哪一種計算機技術進行會議展示?使用過程中又會聯系哪些已經學過的課程?這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思考與解決任務過程中成功導入了新課教學。
第二,在教學演示環節使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職學校進行計算機知識教學時主要是教師先將計算機知識與操作流程傳授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操作流程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傳統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當教師進行教學時不能將操作過程記在心中,導致后期上手實踐時出現困難。在這堂課進行演示時,教師首先示范如何建立PPT文件,如何根據財務報表數據在PPT中插入財務圖標進行展示,教師借助任務教學法可以在操作演示過程中隨機布置給學生操作任務,如將一個全新的財務表格下發給學生要求其在后期訓練時將該表格轉化為餅狀圖并插入PPT,學習任務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帶著學習任務去觀看教師操作流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操作知識,深化操作流程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
第三,在課程知識深化環節使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職學校進行計算機教學應該認識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尤其是計算機這種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教師要注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積極鼓勵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進行課堂知識深化。教師可以在這一環節將學生分組,在分組時應該保證小組內部成員計算機操作能力有所差異,在小組討論環節計算機學習情況好的學生能夠幫助學習情況較差的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小組合作進行課堂知識討論時,學生能夠打破因為不懂知識帶來的羞恥感,能夠積極向學習好的同學去學習,學習好的學生在講解過程中又加深了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看待同一問題會有不同角度,反而學生進行討論能夠完成知識深化過程,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提出新看法與新問題,此r學生與教師再進行問題討論就能完美解決學習困難。
第四,在實際上機訓練過程中使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其他知識型教學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機訓練,及時進行上機訓練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在操作能力上的漏洞,此時教師可以讓小組同學進行操作能力展示,小組成員推選能力較好的同學或者抽簽選取同學進行展示,將做好的“公司財務狀況”PPT向全班同學展示,模擬公司開會情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整個教學班面前進行展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鍛煉學生在公眾場合的表現能力。尤其是小組抽簽決定某個同學進行能力展示時,整個小組同學被抽到的概率都是一致的,因此每一個同學都會加強上機操作訓練,整個小組內部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在進行課堂展示時不僅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還能幫助學生小組提升合作能力。
第五,在學習效果評價過程中使用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布置計算機教學任務能夠及時檢測學生上課學習情況,點評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表現良好的地方,建立小組激勵制度,各學習小組之間可以相互點評展示狀況,讓展示能力較好的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學習獎勵,表現不夠好的同學有上進的動力,還可以使用量化分管理制度,將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劃定分值并進行學習情況記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反思是哪一環節出現問題并及時改正,量化制度能夠公映每個小組真實學習狀況,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師課后布置課后作業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采用分層任務驅動法,針對學生學習狀況布置差異化任務,讓學生在自身學習能力基礎上完美完成學習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找到自身成就感與自豪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包含著五個基本環節,假如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引入分組任務驅動教學法,傳統課堂各個環節都能夠使用該方法進行教學優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知識、完成任務,學生小組合作、共同進步,最后達到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優化計算機教學質量的目的,讓學生知識技能和操作技能達到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劍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9).
[2]丁海燕.計算機專業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方案[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9).
[3]祝元仲,魏小琴,河汶靜.任務驅動與分組教學法在《C++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
[4]王 琪.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專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