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想象力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想象力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想象力的特點

        第1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職業理想的四個特點是社會性、時代性、發展性和個體差異性。

        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斗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它是人們實現個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手段,并受社會理想的制約。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與人的價值觀、職業期待、職業目標密切相關的,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相關。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上海「香特莉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網站7月5日發佈了一則《告顧客書》,稱因公司內部暫時停業整頓,部分門店於2012年7月7日停止營業,公司所有發行的西餅券及來福卡在有效期內可至淮海店購買或提貨。目前,「香特莉僅剩淮海中路店還在營業,市面上還剩價值50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西餅券和來福卡未回收。「香特莉的未來會怎麼樣?「香特莉表示不方便透露,公司已經在做案例分析和新的營銷方案規劃。

        怎麼也不曾想到,享譽上海灘,巔峰時期曾開設了80多家門店的西點名牌「香特莉,如今竟雪崩般坍塌,短期內迅速地「縮水到只剩下一家門店。一邊是企業因故停產,員工休息,廠區冷清淒涼,一邊是「碩果僅存的獨家門店喧鬧異常,許多市民從四面八方專程趕來,冒著酷暑蜂擁而至,唯恐手中的購物券成廢紙一張。現場亂象叢生,以致需請來警察前來維護秩序。

        究竟是通脹之罪還是模式落後?「香特莉為什麼不香了?「香特莉公關總監謝靜並不諱言是因為業績不佳。她說,受租金、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增加,以及糕點市場激烈競爭的影響,「香特莉從2012年年初就進入了關店調整階段,到7月7日決定關閉除淮海中路店外的所有門店,而保留最後一家門店也是為了解決消費者手中的提貨券卡。

        老牌西點的沒落

        7月17日下午3點,「香特莉淮海中路店,貨架上的面包西點早被搶購一空,約有30餘名消費者拿著提貨券或卡排隊等候購買。而由於商品的種類和數量有限、等候時間過長,一些消費者顯然有些不耐煩。

        市民徐小姐拿著厚厚一疊西餅券來提貨,「店裏只有三個品種,每種拿了點大概花了兩百元。但這麼多券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用掉,因此還剩下七八百元。

        據徐小姐所言,她很早之前就感覺情況不對。6月3日下午,她前往離家不遠的「香特莉西餅屋海興廣場店,發現居然關門了,換成了另一家新店正在裝修。「一打聽,原來已經關了好多天了。無奈,徐小姐只能打道回府。

        7月初,不死心的徐小姐又先後跑到了東安路店和金茂店,結果也吃了閉門羹。7月13日傍晚,徐小姐來到了淮海中路旗艦店,結果還是大門緊閉。「門上貼了張紙條,大意是近來因天氣炎熱,電費激增,為此營業時間提前到下午5點結束,以控制成本。一個多月來,為消費掉手中的提貨券竟浦西浦東跑了一大圈。

        「香特莉到底怎麼了?生產工廠大門緊閉,官網公示的辦公地點不見公司蹤影,撥打各門店電話不是空號就是被告知「撤櫃或「易主,究竟是規劃中的門店調整,還是經營不善?門店在突然之間關得如此之快,市民手中的面包券是不是要變成廢紙?「香特莉對此顯然並無積極應對之策,直到門店出現混亂場面,輿論對其發出警示和批評後,才急忙「安民告示,承諾提貨券卡不會過期,一定會讓消費者全部實現兌換。

        然而即便如此,這唯一一家營業的「獨苗店也因原料、製作及「節約成本等方面的緣故,好幾天都提前打烊,閉門謝客,而即便開門營業,櫃臺裏空空如也,消費者需要等待好幾個小時才能如願。這些,都引起頂著烈日揮汗前來的顧客嘖有煩言,火冒三丈。

        通脹之罪 or 模式落後?

        作為上海老牌西點,很多上海人對「香特莉的印象特別深刻。1992年,「香特莉首先出現在報紙上,不是因為西點,而是一次支持教育事業的捐贈。一年後,在同一份報紙頭版顯眼處打出了一則廣告:「哪兒來的香噴噴,翻開內頁就知道……以營銷理論來看,這種手法放在今天,依然頗有新意。不久後,「香特莉首家店剪綵揭幕,請到了香港紅星周潤發、葉倩文,南京西路上一時間人山人海,馬路擁擠、交通堵塞。

        1996年,一張「『香特莉推出裱有迪斯尼卡通動物的蛋糕、吸引上海小囡的照片,上了報紙的要聞版。接下來的數年間,「香特莉以其西餅、月餅搶占上海灘,鼎盛時擁有80多家門店。2003年以來,「香特莉商標連年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並先後多次被授予「全國優秀餅店、「中國名特優新月餅等榮譽稱號……

        然而如今,時過境遷,時代在變,「香特莉卻沒變。在食材、租金、人工成本飆升的「通脹時代,當大陸近年湧現的一家家新式西點品牌如85度C、面包新語向傳統西點業發出挑戰的時候,「香特莉顯然敗了。

        在近年來的通脹壓力下,大部分零售商都在虧損。「從2006年到2010年,僅租金一項至少翻了一倍,多的會漲兩倍以上,加上其他成本上漲,近九成餐飲企業都是勉強維持。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說。據「香特莉工作人員稱,「香特莉採用的中央工廠配送模式不敵「現烘現賣,近幾年一直虧損。2012年2月份開始,西點的製作量比以前已經減少了不止50%,廠裏工資發不出來,人員流失也很嚴重。

        相關營銷專家也表示,諸如85度C等西餅店內現場烘焙的「前店後工廠模式是一種有形展示,「香特莉沒有及時跟上市場前進的步伐,自身轉型存在問題,自然就敗下陣來。85度C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現烘焙現賣能夠更加新鮮,且不用添加防腐劑,更受消費者青睞。

        然而對此,一家中央工廠配送模式的西餅店公司負責人則不以為然,他指出,現場烘焙模式有三大瓶頸:「首先,其品質難掌控,相比中央工廠統一生產,各家門店現場生產對其質量以及品味掌控難度更大;其次,人員缺口很大,由於現場烘焙需要大量面包師,而隨著開店數的增加,面包師遠遠不夠,限制其擴張速度,諸如85度C就面臨人才難找難題;最後,投入大,相比中央工廠配送的傳統西餅店,一家現場烘焙西餅店投入是前者的5倍,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傳統的西餅店隨著門店的增加,其成本反而會下降。

        其實,西點行業目前競爭激烈,要想取得市場,最終還是要有好的產品。不論是傳統的中央配送模式,還是現場烘焙模式,都離不開優質的產品。

        第3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是建筑工程項目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建筑機電安裝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質量的好壞和使用水平的高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水平的發展,對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為用戶提供安全、高效、經濟、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涵蓋的內容非常多,主要包括機械設備工程、電氣工程、電子工程、自動化儀表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電梯工程、管道工程、動力站工程、通風空調與潔凈工程、環保工程、非標設備制造工程等。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機電安裝工程項目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為了更好的保證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順利開展,必須進行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合理、規范的管理。根據管理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圖紙設計管理、組織管理、合同管理、施工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六個方面。

        一、機電安裝工程項目的特點機電安裝是一個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廣,學科跨度也很大,雖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強。其施工活動從設備采購開始 涉及到安裝、調試、生產運行 竣工驗收各個階段,直至滿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產為止。機電安裝施工過程中,涉及施工過程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 新材料、新設備等新興技術。目前工業規模日益擴大,安裝工程也越來越大。大型工程對吊裝、裝配、檢測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不斷更新施工技術及施工設備。機電安裝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與建筑構筑物相比較,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其特點主要表現為對質量評估方法、工程驗收和售后服務手段的區別

        二、 機電安裝工程中的項目管理

        1、圖紙設計管理

        圖紙設計是建筑施工前期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整個建筑施工唯一的參考和指導。建筑工程圖紙設計工作主要是由建筑投標和招標兩方面達成一致的產物,建筑施工者只是在按圖紙執行指令。對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管理來說,圖紙設計管理主要是保證設計圖紙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數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內容的完整性。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要充分體現施工設計圖的系統性、協調性和有效性。設計圖的系統性,要求圖紙是系統的圖紙,系統的圖紙能概略表明各項工程施工的組成系統及聯系關系。設計圖的協調性,要求各項工程圖紙之間能相互說明,互為解釋。說明各種設備、設施的平面位置、說明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說明各種原材料的特性、參數的設備材料表。各圖紙的標注重復是允許的,但必須保證這些標注的協調一致,保證各圖紙之間的協調一致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的重要方面。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的有效性,必須在設計單位的資格證書允許范圍內的設計,這樣才是有效合法的設計施工圖紙,才可成為施工結算的有效依據。

        2、組織管理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管理中組織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組織管理的成敗直接關系著這個工程是否能按時保質完成。

        為了更好的實施組織管理,我們應該建立適宜的、具有良好執行力的組織團隊,并做好組織管理計劃和責任分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簡潔、暢通的組織溝通渠道,以保證信息的及時、全面、真實的傳輸和反饋,同時應注意合理、及時的解決組織管理中的矛盾沖突和意見分歧,;加強團隊整體的理論水平,保證組織管理的權利和義務落實。

        3、施工進度管理

        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是在裝修施工開始之前進行的,并需要在裝修開始時結束,所以其進度會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的進度管理是反映整個施工隊伍組織水平的高低,反應能力的快慢,施工設備的利用率等各個方面。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進度管理需要將施工總計劃中的各個小部分目標和控制點按施工工程分解到每一項、每一天的工程目標中,并嚴格按照計劃編制詳細的日計劃、周計劃、旬計劃、月計劃,并在明天休工之前半小時召開施工總結、協調會議,總結當天的工作完成情況,安排接下來的工作開展計劃。項目管理者必須不定時檢查施工進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計劃完成相應工作。保證機電安裝工程按期竣工。

        4、質量管理 首先,對于任何一項工程而言,都離不開質量上的管理,對于工程質量管理不僅僅是項目管理上的核心內容,也是項目收益和價值在管理上的體現。質量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大型的機電安裝工程中的體現更加的明顯,由于大型機電安裝項目的質量是一次性完成的,并且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其返工就非常的困難,因此更加需要一個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對機電安裝工程進行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要始終貫穿安裝工程的每個階段,從工程的施工準備、材料選擇和人員素質的選擇等方面就要開始對工程質量上進行全面的計劃和控制,同時在過程的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做到主要以項目經理為主,項目的總工程師、職能部門負責人,工長等組成一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且這個體系要一直延續到工程的驗收階段。

        5、安全管理 除了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以外,項目部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來強化安全控制工作:首先,組織機構建設。項目部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體系,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的總負責人,生產副經理和項目總工程師是項目安全生產的直接負責人,橫向包括各職能部門,縱向包括上自項目經理、下至操作工人,切實做到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安全機構,每個人都有明確的書面的安全職責,由項目質量安全具體負責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及安全活動組織工作。其次,安全管理策劃。項目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編制機電安裝工程安全施工組織總設計,編制專項工程或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對較重要的冷凍機房、水泵房、冷卻塔室、發電機房和高低壓配電室等編制單項工程安全技術方案和措施,從制度、人員、材料、設備、技術、資金和施工環境條件等各方面做出策劃和安排,確保安全施工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第4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男同性戀:身體意象;性客觀化理論;內化同性戀污名;AIDS/HIV

        分類號 R395

        1 引言

        身體意象(body image)是指個體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看待他人對自己身體的評價(corey,1996)。身體意象是一個多維度的結構。Rucker和Cash(1992)認為身體意象包括兩個成分:一是知覺成分(perceptualbody image),如對體型的估計;二是態度成分(attitudinal body image),如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三方面對自己身體的關注。而后,Cash(2002)進一步將態度成分區分為評估一情感維度(evaluative-affective)和認知一行為投入維度(cognitive―behavioral investment)。前者涉及到對身體外觀的自我評價,如身體意象不滿意(body imagedissatisfaction);后者涉及對身體外觀重要性的認知評估和行為表現,如與身體外觀相關的自我圖示(self-schemas)。身體意象存在消極的方面,稱為負面身體意象(negative body image)或身體意象失調(body image disturbance),是指個體對身體的消極認知、消極情感體驗和相應的行為調控(陳紅,馮文峰,黃希庭,2008)。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則可能是負面身體意象最嚴重的表現之一。

        過去對身體意象的研究更多關注女性,而近年來男性的身體意象逐漸成為研究熱點(Martins,Tiggemann,&Kirkbride,2007)。其中,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備受關注,一方面因為男同性戀具有特殊的社會文化身份,他們在身體意象上表現出獨特的特點。另一方面由于男同性戀人群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既富有爭議又不可忽視的群體,對其身體意象的研究不僅具有健康意義,更具社會文化意義。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更容易出現負面身體意象、身體不滿意和進食障礙等(Morrison et al.,2004;Kaminski,Chapman,Haynes,&Own,2005;Tiggemann,Martins,&Kirkbride,2007)。同時,男同性戀表現出對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體的追求(Yelland&Tiggemann,2003)。針對這些結果,研究者們提出了一些理論解釋,包括性客觀化理論(sexualobjectification theory)、內化同性戀污名(internalizedhomonegativity)、性別角色假設、進化心理學假設和AIDS/HIV假設等。這些理論為理解男同性戀身體意象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2 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特點

        這里體現了男同性戀與其它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人群在身體意象上的差別,需要探討兩個問題:一是男同性戀在身體不滿意和進食障礙等負面身體意象的水平上與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異;二是男同性戀所追求的理想身體(idealbody)與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異。

        2.1男同性戀的負面身體意象

        研究者們在身體不滿意、進食障礙等方面探討男同性戀與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異,在身體不滿意方面,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表現出了更高的身體不滿意(如Kaminski et al.,2005;Tiggemann etal.,2007;Boisvert&Harrell,2009;Carper,Negy,&Tantleff-Dunn,2010,),也表現出了對體重的過度關注(Peplau et al.,2009)。Levesque和Vichesky(2006)以64名男同性戀為被試,發現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更不滿意自己的整體外觀或其他身體部分(如上半身等),更希望自己不要超重。Morrison等(2004)進行了一項元分析研究,這項研究檢驗了20項相關研究數據,包括984名男同性戀被試。研究發現,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更易出現身體不滿意,但是兩者差異的效應值相對較小(d=0.29)。在六個以進食障礙量表(Eafing DisordersInventory)的身體不滿意分量表為測量工具的研究中,其效應值處于中等水平(d=0.40)。Boroughs,Krawczyk和Thompson(2010)則發現,少數性取向男性群體(sexual minority men)(主要包括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等)的身體變形障礙(bodydysmorphic disorder)水平要高于男異性戀。也有研究關注與男性進食障礙相關的因素,發現在控制整體心理健康這一因素后,男同性戀性取向同樣可以解釋進食障礙的一部分變異,說明男同性戀的一些獨特經歷可能與進食障礙存在聯系(Russll & Keel,2002)。這些研究數據都表明,男同性戀可能具有更高的身體不滿意和進食障礙等,他們具有更高的負面身體意象。

        2.2男同性戀的理想身體

        既然很多研究支持男同性戀具有更高的身體不滿意和進食障礙等負面身體意象,接下來的問題是男同性戀渴望擁有怎樣的理想身體外觀。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理想身體主要包括兩個要點:瘦(thinness)和肌肉(muscularity)。Yelland和Tiggemann(2003)的研究包括了三類人群:男同性戀,男異性戀和女異性戀,結果發現,男同性戀在追求瘦(drive for thinness)和追求肌肉(drive for muscularity)上都顯著高于男異性戀,而在追求瘦上。男同性戀與女異性戀則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男同性戀既想要瘦,也想要肌肉。Kane(2009)認為,早期研究主要采用臨床被試,在病理性和女子氣上都更高,所以得出的結論是男同性戀更追求瘦而顯年輕的理想身體。而近來研究的被試人群擴展到了社區和網絡,發現男同性戀不僅追求瘦,也追求有肌肉的身體。很多研究支持這一觀點,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表現出更高的追求纖瘦、追求肌肉和害怕肥胖等傾向(Kaminski et al.,2005;Boisvert&Harrell,2009;Carper et al.,2010)。但也有研究發現,男同性戀和男異性戀都渴望自己的身體可以更瘦、更有肌肉,只是男同性戀的身體不滿意更高(Tiggemann et al.,2007)。

        結合身體不滿意和進食障礙來看,有研究發現,男同性戀最不滿意的身體部分是體毛(bodyhair)和肌肉,而對于自己的身體吸引力,男同性戀則認為體重和肌肉對自身的身體吸引力最重要(Martins,Tiggemann,&Churchett,2008)。Blashill(2010)的研究同時考察體重不滿意(body fatdissatisfaction)、肌肉不滿意(muscularity dissatis―faction)和身高不滿意(height dissatisfaction)在男同性戀身上的消極作用,結果體重不滿意對飲食節制(dictary restraint)和抑郁的預測作用要大于肌肉不滿意,而身高不滿意則與飲食節制和抑郁不存在顯著聯系。Smith,Hawkeswood,BodeH和Joiner(2011)的研究也發現,不管是男同性戀還是男異性戀,體重不滿意比肌肉不滿意對進食障礙的預測作用更大。以上兩個研究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男同性戀理想身體的第一層目標是不要肥胖,而擁有肌肉則是其第二層目標。

        3 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理論解釋

        研究者們在探討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特點的同時,也對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做出了理論假設,并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對這些假設加以驗證。

        3.1性客觀化理論

        性客觀化理論最初由Fredfickson和Roberts(1997)提出,他們對性客觀化的定義是:個體體驗到自己被看作為一個身體或身體各部分的組合,自己的價值被以對他人的用途來衡量。該理論認為,生活在性客觀化文化中的個體會采取其他觀察者的視角來評價自己和自己的身體,并努力去達到他們的文化所強調的性理想和身體理想。性客觀化理論雖然起初被用于描述和解釋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性客觀化現象,但該理論同樣適用于其他性客觀化群體,男同性戀就是其中之一。男同性戀的亞文化使他們的身體被客觀化。男同性戀亞文化是一個關注身體的亞文化,這一文化給身體外觀、纖瘦和肌肉賦予了很高的價值(Wood,2004)。它通過媒介和其它相關的信息,向男同性戀灌輸其強調的身體外觀和身體吸引力標準,激發男同性戀內化這些信息,形成自我客觀化(self-objectification)。自我客觀化又激發男同性戀的身體羞恥(body shame,),增加出現失調性進食態度和進食行為的概率(Martins et al.,2007)。同時,男同性戀文化建構了一個身體吸引力的理想結構,而這一理想結構是大多數男同性戀所無法達到的,對身體外觀的看重也強化了個體對實際身體意象和理想身體意象差距的感知,導致負面身體意象和身體不滿意,進而誘發一系列的負面身體實踐,如過度鍛煉和進食障礙等(Duncan,2007;Gil,2007)。Drummond(2005)的研究對14名18~25歲的男同性戀進行深入訪談,發現年輕的男同性戀一方面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和文化阻礙,可能使他們在身體和情緒上受到傷害。另一方面,他們的這種狀況又驅使其更關注自己的身體,更看重他人對他們的感知和看法。Legenbauer等(2009)的研究也發現,與其它性取向人群相比,男同性戀具有最高水平的社會文化理想內化水平(internalization of socio-cultural ideals),這使得男同性戀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吸引力。男同性戀所處的審美驅動的文化(aesthetic-driven culture)促使他們更可能去關注身體,為性客觀化提供了途徑。

        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中存在兩個載體:一是媒介(media)。當今男性吸引力的標準是以肌肉建構為基礎的,例如廣告等給男性的身體不安全感提供了途徑,它們傳播了這樣一個信息:男性需要不斷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身體,因為他們的身體外觀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他們的同一性。Christopher(2009)的研究發現,媒介的影響對男性身體意象存在預測作用,和男異性戀相比,男同性戀會更大程度地內化媒介信息。McArdle和Hill(2009)的研究也發現,與男異性戀相比,在男同性戀身上,媒介的影響與身體不滿意和自尊的聯系更緊密。Carper,Negy和Tanfleff-Dunn(2010)的研究同樣發現,男同性戀更易受到媒介的影響,這一影響在性取向和身體意象關注之間起顯著的中介作用。這些研究都表明媒介在傳遞男同性戀身體信息上的作用。

        另一個載體是男同性戀群體或社區(community)。男同性戀文化中,群體和社區為男同性戀傳播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就包括理想身體外觀的標準。Hospers和Jansen(2005)的研究認為,男同性戀社區給予男同性戀的理想身體壓力要更大于其它社區。同時,跟男異性戀相比,男同性戀更大受到了同伴對身體吸引力的影響。男同性戀更易受他人所說和所想的影響而努力提高自身的身體外觀(Yelland&Tiggemann,2003)。Meany。Walen和Davis-Gage(2009)對男同性戀進行訪談,發現男同性戀對身體的看法受到了社區的影響,被試描述了成為男同性戀社區成員的相似期望:瘦、有肌肉和有吸引力。

        研究者們通過實驗或調查來進一步驗證性客觀化理論在男同性戀身上的適用性。Martins,Tiggemann和Kirkbride(2007)進行了兩個研究,一個研究采取調查方式,測量被試的特質性自我客觀化(trait self-objectification),發現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表現出了更高的特質性自我客觀化、身體羞恥和身體不滿意,同時,身體羞恥在特質性自我客觀化與身體不滿意之間起中介作用。另一個研究則采取實驗的方式,通過控制情景誘發被試的狀態性自我客觀化(state self-obiectification)。實驗包括68名男異性戀和57名男同性戀,被試被隨機安排要求在鏡子面前穿女式游泳衣(swimsuit)或毛衣(sweater),穿游泳衣而不是男士泳褲會誘發男性的自我客觀化,檢驗發現,在穿游泳衣的被試身上的自我客觀化水平確實高于穿毛衣條件下的被試。男異性戀在兩種條件下的身體羞恥水平和吃零食數量并沒有顯著差異,相反,男同性戀在穿游泳衣條件下則報告了更高的身體羞恥,吃了更少的零食。這說明,實驗控制下的狀態性自我客觀化誘發了更高的身體羞恥、身體不滿意和飲食節制。Kozak,Frankenhauser和Roberts(2009)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自我客觀化程度高于男異性戀,男同性戀對他人的客觀化程度也高于男異性戀,這說明,在評價他們自己或其他男性身體時,男同性戀更傾向于關注表面和外部的表現。而男異性戀在做這些評價時則更關注身體的功能,例如身體健康、身體強度等。Wiseman和Moradi(2010)的研究以少數性取向男性群體為

        被試,發現內化吸引力的文化標準(intemalization of cultural standards of attractiveness)在性客觀化體驗與身體監管(body surveillance)之間起中介作用;身體監管在內化吸引力的文化標準與身體羞恥之間起中介作用;身體羞恥在身體監管與進食障礙之間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說,性客觀化受到了社會文化標準的影響,影響男同性戀的身體監管,身體監管可能使男同性戀產生身體羞恥,進而導致進食障礙,這是一個一系列的過程。總之,性客觀化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認可,但為進一步明確其作用機制,后續的深入研究還需要繼續進行。

        3.2內化同性戀污名

        內化同性戀污名是指男女同性戀和雙性戀者內化了主流社會指向他們的消極態度和信念,從而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產生消極態度和信念(Jackson,2008)。Reilly和Rudd(2006)的研究發現,對同性戀身份的消極態度(內化同性戀污名的一個指標)能夠顯著預測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和自尊。Strong(2005)對40至60歲的中年以上男同性戀進行了深入訪談,分析發現,被試有意識地經歷了內化同性戀污名,在他們人生的某些階段,由于自己的男同性戀身份而產生消極情緒。并且,對大多數有此經歷的人來說,內化同性戀污名對其身體意象產生了消極的影響。Kimmel和Mahalik(2005)結合少數壓力模型(minority stressmodel)來研究與污名相關的壓力對男同性戀的影響。該模型認為,男同性戀和其他少數群體的成員一樣,會經受與污名化相關的慢性和彌散性壓力,其中包括內化同性戀污名、污名期望(expectations of stigma)和歧視事件等,這些都可能是壓力的來源。污名期望是指男同性戀對因其性取向而受到社會拒絕和歧視的預測。這些因素一方面促使男同性戀渴望擁有強有力的身體,以防御和反抗他人的歧視,另一方面這些因素也可能會因自身的內化羞恥而發展為消極的身體意象。他們的研究對357名男同性戀進行了網絡調查,發現少數壓力模型與身體意象不滿意存在顯著聯系,印證了少數壓力模型的假設。不管是內化同性戀污名,還是少數壓力模型都強調污名和歧視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該假設的影響途徑還需要今后研究加以驗證。

        3.3性別角色理論

        該理論一方面從男同性戀和男異性戀在男子氣(masculinicy)和女子氣(femininity)上的差異人手,認為具有高女子氣的男異性戀更可能關注自己的身體意象,出現進食障礙。該理論認為,男同性戀可能也具有高水平的女子氣,這可能導致了他們也更關注自己的身體,更易出現負面身體意象(Jackson,2008)。另一方面,研究者認為男同性戀存在高度的性別角色沖突(gender role conflict),使他們與傳統男性規范產生沖突,在傳統男性規范的壓力下,男同性戀不能像男異性戀那樣處理沖突,這可能使男同性戀體驗到提高身體吸引力的壓力,以讓自己被社會接受,或被其他男同性戀渴求(Blashill&Vander Wal,2009;Sanchez,Greenberg,&Vilain,2009)。 Strong,Singh和Randall(2000)的研究發現,高女子氣低男子氣的男同性戀比高男子氣,中低女子氣的男同性戀報告了更高的身體不滿意。Jackson(2008)的研究發現,在男異性戀身上,性別角色沖突與進食障礙不存在顯著聯系,但在男同性戀身上,兩者則存在顯著聯系。Blashill和Vander Wal(2009)的研究也發現了性別角色沖突對進食障礙的預測作用,同時,社會敏感性(social sensitivity)在兩者的關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這可以理解為,性別角色沖突導致了個體對他人情緒或行為的高度敏感性個體更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致使個體產生進食障礙的危險性增加。以上的研究支持了性別角色理論的假設,但也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這一假設,如Russell和Keel(2002)的研究認為,男同性戀的女子氣并不比男異性戀高,這對性別角色理論的前提提出了質疑。而Hospers和Jansen(2005)也發現,男同性戀的身體不滿意度和女子氣之間不存在相關。Blashill(2011)進行了一項元分析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女子氣與肌肉不滿意之間沒有聯系,相反,男異性戀的女子氣與肌肉不滿意存在顯著負相關。鑒于這些不一致的結論,這一假設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3.4進化心理學假設

        有研究者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性別內競爭假設(intrasexuaI competition)(Lj,Smith,Griskevicius,Cason,&Bryan,2010),認為性別內的地位競爭的目的是吸引伴侶以達到適應環境,性別內的地位競爭導致了對理想伴侶的關注,對女異性戀和男同性戀來說,要得到這樣的關注就要提高自身的身體吸引力,如變得更年輕、讓身體外觀更具吸引力。Li等(2010)的研究對四類被試(男女同性戀和男女異性戀)進行實驗,考察在競爭和不競爭兩種條件下,被試在身體意象和進食態度上的差異。實驗中的競爭和不競爭兩種條件都不涉及身體吸引力方面的差異,而主要是從興趣、學業和就業等方面的高低地位差異來考察。結果發現,在男同性戀被試身上,性別內競爭提示詞導致了更大的身體意象不滿意和更嚴格限制的進食態度,這一效應同樣體現在女異性戀身上,但這一效應在男異性戀和女同性戀身上并沒有體現。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性別內競爭假設。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擇偶或選擇伴侶是一個重要的主題。男同性戀之所以報告了更多的進食和身體意象關注。可能是因為男同性戀和女異性戀一樣,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吸引男性(siever,1994)。而男性一般更看重伴侶的審美價值(aesthetic value),即更關注伴侶的外貌身體特征。相反,男異性戀和女同性戀的共同目標是吸引女性(一般更看重穩定和權力),所以他們則追求高社會地位和穩定的高收入(Lacey,Reifman,Scott,Harris,&Fitzpatrick,2004)。Lippa(2007)的研究也支持這一結論,在選擇伴侶的特質時,男性更強調身體吸引力,而女性更強調誠實、幽默、熱心、可靠等特質。但性取向的不同也會導致一些差別,同性戀更少強調伴侶在家庭和婚姻中的特質,男同性戀看重伴侶年齡、手、牙齒、可靠、誠實、金錢等。可以看出,男同性戀在選擇伴侶時既強調身體吸引力,也強調女性在選擇伴侶時的一些特質。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Li等(2010)的假設,男同性戀的伴侶選擇是更看重對方的身體,男同性戀也努力提高自身的身體以吸引伴侶。Meany-Walen和Davis-Gage(2009)發

        現,男同性戀被試表達了對友誼(companionship)和接納的關心以及害怕孤獨的傾向。他們認為如果擁有了理想的身體外觀,自己就有更大的可能獲得友誼和幸福。總之,男同性戀意在吸引男,而男性在擇偶時注重身體外觀。這激發了男同性戀對身體的關注,并可能導致負面身體意象。

        3.5ADIS/HIV假設

        1978年,美國出現首例男同性戀感染AIDS,而隨后則引起了80年代關于男同性戀和AIDS關系的大爭論,AIDS甚至一度被認為是男同性戀的癌癥。AIDS與男同性戀的這種聯系造成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很多男同性戀具有恐懼AIDS的癥狀,由于AIDS存在艾滋消瘦癥候群(AIDS wasting syndrome),早期HIV感染會出現一系列身體上的癥狀,身體消瘦是其典型表現之一,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癥狀的關注使男同性戀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在男同性戀的人群和社區中,不管是不是真的生病,過于瘦弱都被認為是生病的象征。相反,有肌肉的身體就被看作是健康而有吸引力的標志。所以,兩方面的影響使得男同性戀更關注自己的身體,追求有肌肉的理想身體(Neal,2005;Strong,2005;Levesque&Vichesky,2006;Tiggemann et al.,2007)。Drummond(2005)的研究同樣支持這種假設,認為過于瘦弱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表現,特別是可能被認為患有AIDS。所以,很多男同性戀為了保持體型和肌肉會去進行健身。但是Kane(2009,2010)則認為這一假設還有待考證,因為AIDS與男同性戀身體理想的聯系正好與上世紀80年代對AIDS的大討論相映,但男同性戀對身體外觀等的關注在80年代前就存在。Kane認為這樣的結果缺乏歷史一致性。總之,雖然存在部分質疑,但不可否認,當代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可能受到了ADIS/HIV因素的影響,該假設給理解男同性戀身體意象提供了一部分參考,缺乏歷史一致性的問題可能只是說明,還存在其它的相關因素會對其身體意象產生影響。

        4 小結與展望

        男同性戀具有特殊的社會文化身份,心理學界的研究一直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因此,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被打上了深刻的社會文化烙印。通過以上的回顧,可以發現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特點達成了初步共識之后,研究者們在努力通過各種理論假設對其特點做出解釋。與男異性戀相比,男同性戀具有更高的身體不滿意、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外觀以及更嚴謹的進食態度等;他們患進食障礙的可能性也更大;并追求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體。男同性戀在身體意象上呈現出這些特點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總結了幾種理論假設,每種理論都有其合理性,并得到了部分研究的支持,這些理論假設事實上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整合的趨勢也漸漸顯現出來。未來關于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研究仍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4.1整合的和多樣性的研究取向

        研究者們都試圖將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放在社會文化的范疇內進行討論,不管是哪種理論,都在強調社會和文化的作用,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每種理論都可能存在著聯系。性客觀化理論是現在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進行解釋的最被看重的理論之一,但在其理論解釋中,同樣涉及到社會文化所給予男同性戀的理想身體標準的影響,也同樣涉及內化同性戀污名的作用。Wiseman和Moradi(2010)的研究就發現,性客觀化理論所強調的身體羞恥同樣受到了內化同性戀污名的影響。Andorka(2007)的研究也試圖探討性客觀化理論和內化同性戀污名之間的聯系,雖然他的研究并沒有發現兩者的顯著聯系。但這種嘗試是有意義的。此外,AIDS/HIV假設也要得益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同性戀權益運動和80年代的AIDS討論,這些社會運動恰恰是社會文化的推動力量。所以,整合的趨勢將是未來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理論解釋的一個方向。

        另一方面,每個假設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驗證和補充,比如性別角色假設的部分假設還存在爭議,如是否男同性戀人群的女子氣水平更高,女子氣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預測作用有多大。另外,如進化心理學取向的研究還不多,這個較新的角度在解釋男同性戀身體意象上還有很多可探討的議題,從擇偶繁殖(雖然男同性戀不能在伴侶之間繁殖,但這也恰恰是可以討論的地方)和競爭生存等角度,男同性戀特殊身份的進化心理學意義很大。因此,現在關于男同性戀身體意象的理論解釋研究正處于百花爭鳴的階段,體現了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4.2小群體網絡調查和現象學分析的研究方法

        以往研究應用最多的方法是網絡調查和現象學的深入訪談,而且這一領域的研究被試量都不大,屬于小群體研究(Kane,2010)。一方面,這可能要歸因于男同性戀群體的特殊性使其保持著隱蔽性,很多男同性戀做不到對外暴露(劉俊,張進輔,2009),所以研究者往往不能招募到大量的男同性戀被試來參與調查或實驗。多數研究都是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而實現的,因為網絡是男同性戀的一個重要載體,網絡調查不需要他們對外暴露身份。所以,這種方式在操作性上都比較可取。但網絡招募被試可能會存在一些偏差,如網絡招募的被試相對低齡化,可能會忽視較長年齡段的同性戀被試。所以,未來研究在招募被試時一定要考慮取樣偏差的問題,在結果推論上也要在年齡等變量上做到嚴謹。另一方面,同性戀的身份具有濃厚的社會文化色彩,加之同性戀人群的隱蔽性,現象學分析的方法得以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得以應用。通過深入訪談和分析的方式,研究者可以從個案中獲得對他人經驗的深度理解,解釋男同性戀身體意象背后的社會文化意義,并提出假設或理論。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實證的研究范式,尤其是在建立理論假設后,可行的實證研究可以為理論假設提供更有利的證據。所以,現象學分析的方法在研究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上具有很大的理論和應用可行性。但現象學的深入訪談和分析同樣需要遵循嚴格的標準,同樣要做到嚴謹,未來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網絡調查更多屬于定量研究,而現象學訪談和分析更多是定性研究,兩種研究取向都有其利弊,得到的結果也各有補充,在對男同性戀身體意象進行研究時,分別采用兩種取向或兩種取向的結合都是可取的。

        4.3文化特異性的國內研究方向

        第5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腎細胞癌;CT;影像特點;病理分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17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243-01

        腎細胞癌在臨床上又被稱為腎癌,是一種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大多數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通常在健康體檢中發現。早期準確的診斷與科學的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有利,隨著CT技術的逐漸普及,對于腎細胞癌的診斷準確率逐漸提高。本文就腎細胞癌CT影像特點與病理分型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為提高腎細胞癌的CT診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間收治的經過手術病理證實為腎細胞癌的患者共3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38歲至65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5.0歲。患者臨床癥狀主要為腰痛、乏力、水腫、血尿等,其中28例為透明細胞癌,4例為狀癌,1例為集合管癌,1例為顆粒細胞癌,1例為嫌色細胞癌。患者病灶直徑為1.2cm至4.5cm不等,平均為3.6cm。

        1.2檢查方法對所有患者使用日立螺旋CT掃描儀進行檢查,所有患者在接受檢查前均空腹24h,并喝1000ml水。首先進行平掃,再進行增強掃描,增強掃描前對患者靜脈推注20ml優維顯,推注速度為3mls,并于注射后20s進行皮質掃描,45-60s進行髓質掃描,60-90s進行實質掃描。

        1.3統計學方法本文所有數據使用SPSS14.0軟件進行分析與統計,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以P

        2結果

        2.1CT影像特點本文透明細胞癌患者CT平掃呈現低密度,并顯示血流豐富,增強掃描可見不均勻強化,且實質強化程度較皮質更低。狀癌患者CT平掃呈現均勻低密度,且顯示血流豐富,增強掃描呈現均勻強化。集合管癌患者平掃呈現稍低均勻密度,增強掃描顯示病灶輕度強化。顆粒細胞癌患者平掃呈現低密度,增強掃描顯示強化不均勻。嫌色細胞癌患者平掃顯示為均勻低密度,增強掃描為輕度持續性強化。

        2.2病理分型本文透明細胞癌患者與顆粒細胞癌患者其腫瘤切面均呈現灰黃色,于顯微鏡下對腫瘤細胞進行觀察可見其體積較大,且呈現透明顆粒狀,形狀多為圓形,間質中毛細血管豐富。狀癌的腫瘤為實體腫瘤,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多為狀排列,間質中存在嗜酸性胞漿或嗜堿性胞漿。集合管癌的腫瘤體積較小,顯微鏡下顯示腫瘤細胞呈腺管樣排列。嫌色細胞癌腫瘤為實體腫瘤,顯微鏡下可見細胞膜明顯,細胞核周圍有光暈。

        3討論

        腎細胞癌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其病理分型主要為透明細胞癌、狀細胞癌、顆粒細胞癌、嫌色細胞癌、集合管癌等,且以透明細胞癌最為常見[2]。腎透明細胞癌的CT影像學特點主要為平掃時顯示不均勻低密度,且病變部位血流豐富,增強掃描就有明顯強化。狀細胞癌則多發于遠曲小管或近曲小管上皮細胞,CT平掃顯示血供較少,而可見明顯強化。嫌色細胞癌CT顯示髓質強化程度明顯低于皮質強化程度,且為持續強化型。集合管癌的CT影像表現可見少血供,平掃時為低密度而增強掃描時為中度強化[3]。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35例腎細胞癌患者28例為透明細胞癌,4例為狀癌,1例為集合管癌,1例為顆粒細胞癌,1例為嫌色細胞癌,由此說明透明細胞癌的發病率更高。對患者的病理分型結果進行分析可得,透明細胞癌與顆粒細胞癌在顯微鏡下特征明顯,細胞呈現明顯透明顆粒狀,且間質中毛細血管豐富,故CT檢查時顯示出血流量豐富的表現。狀癌在顯微鏡下多呈現狀排列,而集合管癌在顯微鏡下則為腺管樣排列。而將患者的CT影像學表現與病理學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可得,腎細胞癌的CT影像學特點不明顯,單純采用CT進行診斷缺乏代表性與特異性,因此不建議對腎細胞癌患者進行診斷時,僅依靠CT檢查結果進行評判。

        綜上所述,腎細胞癌CT影像學特點對于該疾病的臨床診斷具有輔助價值,掌握CT表現能為此類疾病的診斷提供科學依據,但不能僅憑CT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準確分型。臨床上對于腎細胞癌患者的診斷應結合病理學結果與CT影像綜合考慮,以達到提高診斷準確性的目的。通過早期準確的診斷,能幫助醫生更好地選擇治療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改善預后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玉林.病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5-260.

        第6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ERP管理思想

        主要體現了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思想,還吸納了準時生產JIT(Just In Time)、精良生產、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進管理思想。ERP既繼承了MRPII管理模式的精華,又在許多方面對MRP II進行了擴充:

        在資源管理范圍方面:ERP擴展了管理范圍,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制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制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完整的供應鏈;并對供應鏈上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在生產方式管理方面:在90年代初,許多企業為了緊跟市場的變化主要采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以及JIT等生產方式,并由單一生產方式向混合型生產發展,ERP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環境,滿足企業多元化經營需求。

        在管理功能方面:ERP除了MRP II系統的制造、分銷、財務管理功能外,還增加了支持供應鏈上中供、產、需各環節之間的運輸管理和倉庫管理,并支持生產保障體系的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設備維修和備品備件管理等。

        在事務處理控制方面:ERP通過在線分析處理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售后服務及質量反饋,可將設計、制造、銷售、運輸等集成起來,并行處理各種相關作業,為企業提供對質量適應變化、客戶滿意績效等關鍵問題的實時分析能力。

        在財務管理方面:ERP系統將財務計劃和價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了整個供應鏈上。

        在跨國(或地區)經營事務處理方面:ERP還可以滿足跨國經營的多國家地區、多工廠、多語種、多幣制應用需求。

        ERP技術特點

        ERP也代表了當前集成化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的最高技術水平。ERP技術及系統特點包括:

        ERP更加面向市場、面向經營、面向銷售,能夠對市場快速響應;它將供應鏈管理功能包含了進來,強調了供應商、制造商與分銷商間的新的伙伴關系;并且支持企業后勤管理。

        ERP更強調企業流程與工作流程,通過工作流實現企業的人員、財務、制造與分銷間的集成,支持企業過程重組。

        ERP更多地強調財務,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這使得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ERP較多地考慮人因素作為資源在生產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培訓成本等。

        第7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發展歷程;定義與特點

        [abstract]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s building t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link. Only by constantly strengthen and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better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they can bette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level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中圖分類號:K826.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興起的歷史條件,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的簡史

        工程項目的歷史悠久,相應的項目管理工作也源遠流長。早期的工程項目最主要的是建筑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房屋(如皇宮、廟宇、住宅等)建筑、水利(如運河、溝渠等)工程、道路橋梁工程、陵墓工程、軍事工程(如城墻、兵站等的建設)。雖然不知道當時的項目管理情況如何,但是它一定有一套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有詳細的工期、費用上的計劃、安排和控制,也一定有嚴格的質量檢驗和控制。但因為當時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認識能力的限制,歷史上的項目管理是經驗型的、不系統的,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項目管理。

        現代工程管理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但在20世紀30年代也有較早的發展,在將近50年的發展過程中,大致經歷了以下的幾個階段:

        1.1上世紀30年代,由HenryL Gantt發明的橫道圖,又稱甘特圖,已成為計劃及控制軍事工程與建設項目的重要工具。

        1.2上世紀50年代,網絡技術應用于工程項目,主要是應用于美國的軍事工程項目的工期計劃和控制中,并取得了成功。

        1.3上世紀60年代,大型計算機用于網絡計劃的分析中。但由于當時計算機尚未普及且費用較高等問題,使項目管理尚不十分普及。

        1.4上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將信息系統的方法引入項目管理,提出了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整個70年代,人們對項目管理過程和各種管理職能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研究,項目管理的職能在不斷擴展。同時人們研究了在企業職能組織中的項目組織的應用,使項目管理得以在企業中推廣。

        1.5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機的普及使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應用走向了更廣闊的領域。這個時期的項目管理工作大為簡化,高效,使尋常的項目管理公司和中小企業在中小型項目中都可以使用現代化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手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1.6上世紀80年代,項目管理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包括了合同管理,界面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組織行為和溝通。在計算機應用上則加強了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和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研究。

        1.7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項目管理的方式在運作上從根本上改進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其應用領域擴展到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開發、制藥業、金融業等行業乃至政府機關,并開始發揮著越來越大作用,全面地參與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當中,并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這也要求項目管理人員具有系統的項目管理知識和一定的經營技巧。

        作為現代管理科學的一重要分支學科“工程項目管理”,1982年引進到我國,1988年在全國進行應用試點,1993年正式推廣,至今已近三十年,取得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探析

        2.1工程項目管理的定義。那什么是工程管理呢?作為學科的分支其科學的解釋應為工程項目管理是按客觀經濟規律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的系統管理活動。而在《中國工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對工程管理所下的定義是:工程項目管理是項目管理的一大類,是指項目管理者為了使項目取得成功(事先所要求的功能和質量、所規定的時限、所批準的費用預算),對工程項目用系統的觀念、理論和方法,進行有序、全面、科學、目標明確的管理,發揮計劃職能、組織職能、控制職能、協調職能和監督職能的作用。簡單地說,工程項目管理就是為了項目的成功,對工程項目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動。

        2.2工程管理的特點。工程管理目標明確,是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和專業性的管理工作。工程項目管理是一次性管理。這是項目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最顯著的標志之一因為項目是一次性的,決定了項目管理也是一次性的,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很難有糾正機會。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種全過程的綜合性管理。項目的生命期是一個有機的成長過程項目的各個階段既有明顯的界限,又有相互銜接,不可間斷這就決定了項目管理應該是項目生命周期

        全過程的管理。

        項目管理是一種約束力很強的管理。項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其明顯的目標和時間限制既定的功能要求以及質量標準和預算額度,決定了項目管理約束條件的約束強度比其他管理更高。

        項目管理的重要特點在于項目管理者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在合理應用而又不超越這些條件的情況下,完成既定任務,達到預期的目標。

        2.3工程項目管理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工程項目管理的有其獨特的主體,客體與目的,有其不同的管理職能,有管理的生命周期,有管理的特點。

        工程項目管理的主體是一個多主體的管理。因為工程項目涉及建設單位、承包商、咨詢單位、供應商、用戶、政府、金融機構、公用設施和社會公眾等眾多利益相關方。建設單位的管理就稱之為建設項目管理(OPM);設計單位的管理就稱之為設計項目管理(DPM);施工單位的管理就稱之為(CPM);供應商對供應項目的管理稱之為供應項目管理(SPM);咨詢單位對咨詢項目的管理就稱之為咨詢項目管理;政府對工程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就稱之為政府監督管理,所以,認為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多主體的項目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的目的是實現工程項目的預期目標,包括工程項目的時間、費用、質量和安全等目標,并使項目利害相關方都滿意。

        工程項目管理的職能有策劃職能,決策職能,計劃職能,組織職能,控制職能,協調職能,指揮職能,監督職能。

        工程項目具有生命周期屬性決定了工程項目管理也具有生命周期性。工程項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項目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和使用階段,而項目的實施階段包括設計前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動用前準備階段和保修期。

        3、結語

        第8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社會聲譽決定獨立學院的生存,教學質量又決定著學院的社會聲譽,而師資隊伍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主要因素[1]。由于獨立學院師資隊伍構成同母體學校相比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之處,生源與培養目標有其特殊性,要求其師資隊伍也應具備相應的特殊性,構建一支有特色的師資隊伍是獨立學院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2],只有把握好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自身特點,確定相應的的師資隊伍培養方向,明確三本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高輸出人才的教育質量,改進教學質量監督管理制度,才可以促進學院在競爭面前得以生存并且取得不斷的發展。

        一、獨立院校教師隊伍的組成及相關優缺點

        從獨立院校教師隊伍的組成上來說,主要由專職教師、母體院校教師(以下簡稱本部教師)和外聘教師三部分組成。下面我就談一下對于這三類教師的優缺點:

        (一)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是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力量[3]。對保障學院整體教學質量水平的穩定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獨立學院的專職專任教師大多數為年輕教師,根據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本身特點,其主要優缺點如下:

        1、優點:

        (1)年輕教師較多,接受和吸收新事物能力較強,在思想上能夠較好的和學生進行溝通。

        (2)年輕教師有沖勁和創造力,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便于學院進行定向培養,是三類教師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隊伍,有較大的教學質量水平提高空間。

        (3)年輕教師對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的熟練度比較高,能夠制作出現代化的教學課件,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更好的吸收和理解。

        (4)由于專職專任教師是學院直接聘任,據有相對的穩定性,處于學院的直接管理之下,便于學院教學質量管理部門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并且直接的管理和指導,有利于保證學院的整體教學質量水平。

        2、缺點:

        (1)獨立院校的專任教師教師來源相對單一,主要以招聘來的師范類畢業生為主,教學經驗較少。在教學過程中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缺乏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學院專職專任教師由于有很多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所以在所授課程的選擇面上比較窄,只能承擔一些公共課程和基礎課程。使學院在對于教學資源的平均發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3)由于專職專任教師中新教師較多,需要進行不定期的長期或短期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學進度的正常進行,并且會牽扯教師一定的精力。

        (二)本部教師(即母體學校教師)

        本部教師(即母體學校教師)是獨立學院的主體力量,在三類教師中數量比例是最大的一部分,對保障學院正常教學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部教師大部分以母體學校授課教師為主,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主要特點為:

        1、優點:

        (1)本部教師大部分以母體學校授課教師為主,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較好的保證學院整體教學水平的穩定。

        (2)本部教師教學分布于全院各個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當中,覆蓋面較廣,是三類教師中數量最大、整體教學水平最穩定的隊伍,是獨立學院中重要的主體力量。

        (3)本部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穩定的教學水平,能夠采用適合學生吸收理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4)本部教師隸屬于母體學校的管理之下,在教學質量的管理上比較規范,一旦在教學中出現問題可以通過學院教學部同本部教務處直接溝通解決,能夠有力的保證學院的整體教學質量水平的穩定。

        2、缺點:

        (1)本部教師一直以來都是面對本部的一本學生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都是按照一本的學生水平制定的,由于三本和一本學生在整體素質上的差距,本部教師授課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理解困難,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2)本部教師由于來自母體學校的不同學院或系部,在授課安排和管理上,會給獨立學院教學部造成一定的困難和不便。

        (三)外聘教師

        獨立學院中的外聘教師是指學院為了增加專業課中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所聘請的相關專業單位中,具有教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以醫學院為例,外聘教師主要由相關醫院中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大夫,取得高校教師資格和職稱后,學院聘請其教授相關專業課程。外聘教師的主要特點為:

        1、優點:

        (1)外聘教師作為雙師型教師,對于相關專業的實踐經驗非常豐富,非常符合三本獨立學院培養學生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學目標。

        (2)外聘教師在工作單位長期從事專業工作,以醫學院為例,外聘教師是某個科室的專業大夫,其在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病例,這些實踐病例能夠在專業課的教授中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達到更好地理解相關專業知識的目的。

        (3)外聘教師在工作單位長期從事專業工作,以醫學院為例,外聘教師是某個科室的專業大夫甚至專家,其在工作中會接觸一些國內甚至國際上具有先進性、前沿性的專業性課題和知識,這些課題和知識的講授會保證學生知識系統的不斷更新,更好的和社會接軌。

        2、缺點:

        (1)外聘教師雖然具有大量的經驗,但由于長期從事專業工作,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多,在相關知識的傳授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2)外聘教師基礎知識薄弱,教育理論欠缺,多媒體制作技術生疏以及系統講解能力較差[4]。

        (3)外聘教師只能從事相關專業的專業課程的傳授,教授的課程相對單一,使學院對于教學資源的平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二、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培養方向及相關辦法

        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與“一本”、“二本”院校相比,具有明顯的復雜性、多樣性、特殊性等特征。因此要為學院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提供一個穩定的主體力量,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針對專職專任教師隊伍的培養方向,應當將建立一支穩定、長效、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作為專職專任教師培養的首要目標。對青年專任教師應當采取堅持并加強崗前培訓、堅持教學實踐和教學督導、定期進行教學交流[5]、集體備課、入院后就進行學科定向培養等方法進行師資隊伍建設。對聘請的其它院校離退休教師或專家作為學院專職專任教師的,應以稀缺型、專家型、學術權威性教授為主,以其是否有利于學科和專業建設,是否有利于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提高為標準。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揚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結合青年教師富有創造力、可塑性強,計算機水平高的優勢將專職專任教師隊伍打造成獨立院校穩定持續發展的精英力量。

        2、對于本部教師隊伍獨立學院應當以監控和督導為主,積極配合本部教師制定出一套符合“三本”學生自身特定的教學實施方案。教師要認真備課、及時跟更新教案、注重教學研究、精選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每學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后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對優秀任課教師學院給予一定的榮譽表彰和物質獎勵,對個別在教學上存在一定問題,經學生反饋或教務處溝通后,還沒有改變的教師,采取一定出發的措施,直至取消其在我院的授課資格,以達促進學院整體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目的。

        3、對外聘教師隊伍的培養,主要通過崗前培訓、試講制度、抽查聽課制度,教學反饋等方法對外聘教師隊伍進行培養。對優秀和良好的外聘教師簽訂長期的聘任合同,以保證學院教學水平的穩定性。對適中和合格的外聘教師實行短期合同聘任制,并根據其改進情況在作出是否續聘的決定。不合格的外聘教師在教學部備案取消其在我院的授課資格,從而保證學院的整體教學質量水平。通過對外聘教師加強監督和管理,在教學中發揮其實踐經驗豐富的長處,改進其在教學經驗方面的不足,從而達到“揚長避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作用,將外聘教師隊伍建設成為獨立學院必要而有益的補充。

        4、對全院教師進行教學質量反饋管理,隨時了解學生對教學及管理的評價,及時有效溝通信息客觀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組織學生座談會、建立學生反饋員隊伍、問卷調查等方式及時反饋,由任課教師因勢利導的進行改進和調整,從而全面提高學院教學質量水平。

        5、成立由專家、院領導、系部主任、相關專業老教師組成的教學督導組對全院教師進行教學督導。

        綜上所述,由于獨立學院教師隊伍有其自身不同的特點,所以應當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師采取不同的方法,確立相應的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獨立學院整體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并且不斷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蔡玉峰,陸漢棟,汪雪蔚等.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07,(6):34-36.

        [2]洪菊云,易圖永.獨立學院構建特色師資隊伍的思考[J].職業圈雜志,2007,(17)

        [3]楊海濤,蔡紅星,時統君.醫學院校醫師法學本科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1):58―59.

        第9篇:想象力的特點范文

        關鍵字:輸送電力 系統連接 供電可靠性 高次諧波

        中圖分類號: F4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電力系統概述

        何為電力系統,它的定義有很多種。可以認為它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由多個單元設備構成的集合體,通過構成單元設備間的協調和競爭,作為一個集合體來表現各構成元素的固有性質及其它特性與特征。”還可以說,電力系統工程學是借助計算機的作用,將具有這種性質的系統模型,進行適當的分析、規劃、設計、應用等的一門技術。

        電力系統是以產生、轉換、輸送電力(電能),并把它分配給用戶為目的而組成的系統。更具體地說,電力系統的目的是供給用戶這樣的電力:①良好的電力質量(電壓、頻率恒定,高次諧波少的電力),②持續供電,③便宜,④對環境影響小。電力系統的組成也有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斷路器、配電線等。

        發電站有核電站、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站(包括抽水蓄能電站)、燃氣輪機發電站等。輸電線大致可分為架空和地埋兩種。此外,為了轉換輸電線電壓把電配送到各地,還設有變電站和配電站。還有,在輸電線末端通過配電線路(和輸電線路一樣可分為架空配電線和地埋配電線兩種)連接到發動機和發熱、照明等各種負荷(用戶)上。

        在電力系統工程中不僅可按功能把以上所說的電力系統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還可以按負荷硬件的不同分為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斷路器、配電線等,也可以作為一個系統來進行規劃、運行(調節)、分析等。

        2 電力系統的特征

        2.1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其它形態的能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是二次能量 電力在自然界不能直接以其可以利用的形式存在,它必須從一次能量(水力、煤、石油、液化天然氣(LNG)的化石燃料、核能等)轉換而來。這種轉換的效率,除了水力發電以外都不太高。

        (2)儲存困難 電能不能以其自身的形式儲存,為了儲存必須轉換成位能(抽水蓄能發電)、動能(飛輪)、化學能(蓄電池)等其它形式。為了儲存電能,人們正在進行各種儲存方式的研究,但是很難做到儲存效率高、成本低。

        (3)安全、清潔,能夠很容易地轉換為其它各種形態的能量 由于這種特征,電在當今社會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不只是電的消耗量增加,在全部能量消耗中電的消耗比率(電力化比率)也在增加。

        2.2根據以上電能的特征,電力的供應具有以下特性:

        (1)與煤氣及自來水不同,電能儲存困難,而且電力供應商要調節電力需求(負荷),為滿足需求對系統進行干預,這比較困難。因此,從事系統運行的技術人員必須一邊維持規定的電壓和頻率,一邊調節發電輸出使之與負荷相匹配。

        (2)由于電力需求正在持續增長,所以電力系統也隨之不斷擴展。例如,它不像化工廠那樣拋棄陳舊的設備,建設一個全新的工廠(設備更新),電力系統是以不斷地在原有系統上增加新設備來擴展的。

        (3)可利用的能源不是局限在電力需求的地點附近。通常,水力資源往往存在于距負荷中心(大量需求的地點)很遠的地方,輸電線路很長。煤礦燃料的產地也遠離電力需求地點,這種情況下是先在燃料產地發電再送到需求地點,還是采取什么方法把燃料送到距需求地點近的地方來發電,應當從經濟方面和環境方面考慮作出決斷。

        3 系統連接的意義

        歐洲時行了電力系統的跨國連接。系統連接的優點可以概括為提高了供電可靠性與經濟性兩個方面:

        (1)供電可靠性 發電站和輸電線出現故障時,能夠得到其它系統的支援。

        (2)經濟性 負荷的變化可以相互抵消,減少了供電的備用容量,可以按經濟規模來采用單機容量大的機組經節約固定資產費用,減少瞬間波動的備用容量,可以大范圍地進行負荷經濟分配從而節約了燃料消耗費用和運行費用等。

        如果從上述供電的可靠性和經濟性方面來看,簡單系統中發電機產生的電和負荷的需求必須是一對一平衡的,一旦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發電機脫落,或是負荷過大而導致停電事故,必須采取對策。

        如果每一個系統都有備用容量,那么就會加大設備的投資,導致發電成本的提高。如果在負荷端把各個單一系統連接起來,只需要很小的備用容量就可以滿足系統的需要,能夠提高常用設備的運行效率。

        系統這樣連接的好處很大,但是如果用低壓電連接,連接線上很難流過很大的電功率。現在的電力系統中為了能夠把大多數的發電機相互連接,必須在連接上流過很大的電功率。為此在連接線上的電壓采用超高壓(275kV,500kV)可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

        4 電力系統工程中的問題

        電力系統如何經濟地以足夠的可靠度完成任務,實現系統本來的目的,是電力系統工程課題。它大致可以分為與系統開發擴展規劃有關的各種問題和系統的運行調節問題,以及從底層支撐這些的系統分析三部分(如圖1所示)。運行和調節有相似之處,但是運行在時間上更強調長期,調節則是以較短時間內的事情和現象為研究對象。

        圖1 電力系統工程項目分類

        與開發擴展規劃相關的課題,包括負荷需求預測,供電可靠度,發電設備的擴充和發電規劃,電力系統的構成和輸配電設備的擴充,電力系統的連接等問題。運行調節包括水力火力發電系統的經濟運行,火力發電站的起動和停止,電力系統的連接,頻率、電壓調節等重要課題。系統分析包括時間域的暫態浪涌分析、高次諧波分析、軸的扭振、暫態穩定性、靜態穩定性(長時間內的動特性)、電壓穩定性與電力潮流計算等。

        參考文獻:

        [1][日]大澤靖治 電力系統工程[M] 張建華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02

        [2]牟道槐 電力系統工程基礎[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01

        [3]詹紅霞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及新技術應用[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09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免费 | 日本喷奶水视频中文字幕97 | 先锋在线资源日本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