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連菲冰”為你整理了這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瓜州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緊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集中實施村莊綠化、亮化、凈化等工程,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不斷提升鄉村生態宜居環境。
一是制定措施抓落實。根據《酒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全域無垃圾治理集中攻堅行動方案》要求,制定印發《關于認真做好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六大行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瓜州縣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扶持辦法》等政策文件。動員全縣農村鄉鎮制定工作措施、強化責任落實、以“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工作原則,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突出重點抓整治。按照“示范帶動、試點實施、有序推進、逐步覆蓋”的原則,采取“拆、改、建、管”相結合,壓茬推進農村“風貌革命”。積極爭取375萬元專項整治資金,以“三清一改”創建標準,動員全民集中排查整治村莊內外、房前屋后等衛生“死角”和“頑疾”,全面清理垃圾堆、柴草堆、糞土堆等三堆,切實做到無盲區、無死角、全覆蓋,目前已完成清潔村莊創建38個,完成任務100%。
三是示范推廣抓廁改。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質量的重要抓手,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以“衛生旱廁、入網水廁”為主,“一體化生物處理、三格化糞池、入網水沖、雙坑交替式”為輔的戶廁新改建模式,整村實施“廁所革命”。2020年,全縣新建農村衛生廁所7400座(其中:水沖式廁所303座,衛生旱廁7097座),占任務數的101%,全縣累計改造衛生戶廁13700座,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64%,建成農村衛生公廁32座,鄉鎮污水處理項目12個。
四是建章立制抓成效。制定出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方案》,有效解決各農村鄉鎮生活垃圾亂堆放、無處理的問題。按照全域無垃圾和“三沿一部”環境整治的要求,大力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統一轉運處理”的農村垃圾清運模式,不斷健全完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至目前,全縣13個農村鄉鎮配備入戶垃圾桶8667個,垃圾箱727個,垃圾斗552個,垃圾轉運站552個,垃圾轉運車輛25個,建成9個鄉鎮垃圾填埋場,垃圾處理終端設施覆蓋率100%。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cuobie100”為你整理了這篇自然資源局“六穩”“六保”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自然資源局“六穩”“六保”工作總結
一、助力脫貧攻堅
(一)堅持脫貧工作重心下移
堅持工作重心前移,服務重心下移。局領導、幫扶責任人和有關股室負責同志要經常深入脫貧工作聯系點,結合幫扶對象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和具體措施,駐村工作隊員堅持在村同吃同住同勞動,摸清民意,寫好脫貧工作日志,及時向局報告脫貧工作進度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二)建立督查機制
建立脫貧工作督查和定期總結制度,局辦公室、人教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幫扶聯系村檢查工作人員任務完成情況、駐村工作隊員在崗情況、工作情況、局各項脫貧措施的落實和完成情況等,檢查結果列入局相關股室和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作為評先樹優的依據,進一步增強脫貧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形成“撲下身子、深入一線、真抓實干、克難攻堅”的良好風氣,全面推進脫貧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三)積極爭取項目扶持
在加大對脫貧聯系村的脫貧項目建設的同時,利用部門優勢,積極向上級或相關部門進行匯報銜接,為幫扶聯系村爭取土地整治和基本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項目建設,努力改善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對脫貧工作做實功、用實勁、求實效,抓緊研究和對接政策脫貧,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發揮基層國土所和駐村干部作用帶頭作用,盯住目標、狠抓實干,確保我區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四)優化項目用地保障
堅持靠前謀劃,精準服務,抓好脫貧項目用地選址和審批服務,為幫扶聯系村基礎設施和學校、醫療點、鄉村舞臺文化場所等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完成幫扶聯系村農村土地及房屋的確權、登記、頒證,明晰農村土地權屬,支持農戶在不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和支持農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五)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
抓住關鍵時間節點,舉辦一些重點突出、影響力較 大的主題宣傳活動。幫助貧困村做好“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為幫扶村送栽景觀樹苗,清理道路雜物,美化村內環境,改善村容村貌,為戶貧困戶(監測戶、邊緣戶、重點戶)等進行戶容戶貌提升。推動扶貧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有效落實。繼續強化扶貧工作人員培訓,不斷提高扶貧工作干部隊伍的政策水平與執行力。
(五)積極做好疫情防控
駐村工作隊全力主動配合所駐村做好中央和省市區關于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到村到戶、到家到人,不留死角。局班子成員深入到幫扶村,慰問疫情防控一線的值守人員,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腸、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同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優先保障畜禽養殖等設施農用地需求,確保疫情期間市場供應。
2020年,我局扎實做好大東鄉大東村委會以及金安鎮光樂村委會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共有建檔立卡戶21戶78人,已脫貧21戶78人。
二、保障被征地合法權益
(一)征地拆遷開展情況
完成征收土地1086.72畝,一是完成金安加油站項目5.17畝、文化變電站項目61.63畝、文化工業園區4號路49.7畝、中節能文化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17.19畝、良華屠宰場86.85畝、文化金馬建材攪拌站34.79畝、七河攪拌站項目115.13畝,漾弓江流域生態治理及城市防洪工程項目(護城河)116.26畝,新團片區600畝的征地工作。二是積極配合涉及征地拆遷的束河、金山、祥和、開南等街道開展了西山片區、尚義片區,八河片區、祥和片區,金山工業園區、新團片區、文化片區等地上附著物的賠償工作。
(二)建設用地報批情況
根據區政府的安排和具體建設項目實施的需要,為進一步及時保障古城區重點項目用地,2020年以來己審批了兩個批次共6.1507公頃,組織了上報三個批次用地件共計10.7916公頃(161.874畝),下一步根據項目需要還須及時組織相關用地報件,進一步做好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
(三)土地供應情況
通過網上拍賣供應四宗11.5494公頃(173.241畝),成交總價26362.44萬元。目前組織的兩宗77.33畝土地的供地方案,經區政府同意方案已經上報市局進行審批。同時組織了網上公開拍賣出讓四宗0.6737公頃(10.11畝)國有建設用地。
(四)認真開展好征地過程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嚴格執行征地法定程序、征地補償安置區和認真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等相關政策,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
三、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020年3月,我局委托云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結合汛前排查對我區范圍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并于2020年4月、5月及時向各責任單位下發了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相關通知,協同古城區應急管理局編制了古城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急預案。通過汛前排查,我區確定在2019年的基礎上核銷8個隱患點,同時新增5個隱患點,故我區2020年隱患點有98個。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江一線,類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在汛中,我局在云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排查的基礎上對一些重點監測的隱患點,重大建設項目,學校、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區域進行了專門排查,新增了1個隱患點。在排查明確了地質災害防范的重點區域及隱患點、危險點后。與各鄉鎮、街道簽訂了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了區、鄉、村、村小組四級監測網,積極與氣象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及監測信息網絡,通過電話、短信、微信、傳真等方式,確保每一位監測員能及時接收到氣象預警預報信息。為保證對重點區域的監測,各個鄉鎮村都設有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員,古城區2020年設置監測人員102名。同時加強應急值守,保證24小時通訊、信息暢通,保證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能及時發送給到責任單位和有關人員,以便廣大基層干部群眾能提前做好應急準備。今年我區未發生大中地質災害等嚴重事故。
四、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為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我局采取掛圖督戰、局領導親自抓、親自管的工作模式。按照目標上圖、任務上圖、進度上圖、責任上圖的督戰方式,嚴格落實工作階段任務,做到各項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督查。
一是加緊實施金沙江流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國家下發古城區符合條件納入生態修復任務的是53個礦山97個圖斑,治理總面積186.57公頃。范圍為古城區文化街道、大東鄉、金安鎮、開南街道、七河鎮。本次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從2019年底開始,至2020年9月底結束,分為摸底排查、綜合治理和檢查驗收三個階段。古城區生態修復工程分為六個施工標段,目前已全面進場施工,已完成28個礦山近120公頃的修復任務。
二是大力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正在實施的項目有:文化等兩個社區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建設規模為170.8033公頃,新增耕地面積為4.6738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833.15萬元,工期六個月,已如期完成全部施工建設,正進行設計變更。七河前山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254.0373公頃,新增耕地12.4178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869.48萬元,工期六個月,已如期完成全部建設,現正進行設計變更。古城區開南街道辦事處良美等2個社區國土綜合整治(體質改造)項目,本項目建設規模為294.7260公頃,計劃新增耕地1.0360公頃(全部為水田)該項目預算投資為3000.00萬元,工期六個月,現已完成監理招投標及施工招標。
五、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發展
(一)百村行動計劃
麗江市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鄉村振興“百村行動計劃”第一批示范點名錄中古城區有4個示范點,分別為大東鄉建新村委會江邊村民小組、金江鄉金江村第三村民小組(邑馬珍村)、金安鎮增明村、七河鎮金龍村。再增加綜合條件較好的七河鎮北排村打造為古城區鄉村振興的示范先行村。本批鄉村振興規劃“百村行動計劃”共5個村。我局全體職工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局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各職能股室的配合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提升服務,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切實履行規劃管理職能,加強和推進鄉村振興規劃工作。
(二)麗江市古城區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先行”機制,被認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亮點。中央也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三)全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用地保障
全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為2個,一是文化街道魯準羅集中安置點,安置48戶179人(其中15戶47人為建檔立卡戶,33戶132人為隨遷安置戶),安置點總面積為89.29畝,拆舊區面積為37.72畝。二是金江鄉普勤北山集中安置點,安置29戶104人(其中6戶23人為建檔立卡戶,12戶38人為隨遷安置戶,11戶43人為插花安置戶),安置點的總面積為43.85畝,拆舊區面積為17.12畝。為全力支持古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用活城鄉建設用地項目政策,我局前后組織編制并上報了兩批增減掛鉤實施方案及拆舊復墾方案,兩批方案共涉及448.971畝的拆舊復墾工作,用于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新區用地133.14畝。目前,第一批增減掛鉤項目已完成外業復墾及內業資料整理工作,并已通過區級自查自驗及市局初驗,正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整改。同時于2020年6月,實施了第二批增減掛鉤項目的外業工作,現已完成70%,擬于年底申請市級驗收。
(四)全面完成建檔立卡分散安置戶拆舊復墾復綠工作其余分散建檔立卡安置戶為32戶,涉及大東鄉、七河鎮、金江鄉、金安鎮、文化街道,拆舊面積為9.3189畝,目前已完成復墾復綠工作,舊房拆除及復墾復綠率達到100%
六、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
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我們堅持“嚴”字當頭,嚴格審批程序,嚴把“一書三證”《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審批關。一如既往嚴格按照《麗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及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來開展建設項目規劃審批工作,堅持統一規劃、節約用地、合理配置資源的原則,嚴格遵守規劃法和行政許可法程序。累計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9282本,不動產登記證明3491份,出具首套房證明4039份,公租房證明2004份,核稅單1059份,日常查詢證明3008份,司法查封及解封360件,遺失公告54份。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進展順利,通過云宅調信息采集工作已完成,作業單位正在用航拍的方式進行外業測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153件。認真落實省、市有關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限的要求,將一般登記、抵押登記時限分別壓縮至5個、2個工作日,涉及企業的一般登記及抵押登記壓縮至2個、1個工作日。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為照顧和方便老弱病殘孕、軍人等特殊群體辦證,專門設置了辦證綠色通道,針對符合登記條件的老弱病殘群眾提供免費上門服務,共提供上門服務15次,贏得了辦事群眾的好評。古城區不動產登記中心便民服務再升級,即開啟不動產登記證書EMS快遞寄送服務,除原有的自行領證方式外,外地群眾還可以選擇EMS寄遞服務,即可省去第二次跑腿的麻煩,實現EMS上門送證服務,上半年共辦理27本證書EMS快遞寄送服務。加快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抵押登記受理窗口前置到銀行,目前已經在古城區農信行、工商銀行及玉龍農商行設立了3個便民服務窗口正式辦理業務,并實現了1個工作日辦結。實行回訪制度,每個周隨機抽取上個周任意一天當中的10個業務對辦理人進行電話回訪,另外對辦理過登記業務的56家企業進行實地走訪或電話回訪,進行滿意度調查,征求對登記工作的意見及建議,截止目前回訪滿意度為100%。進一步優化“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與房管、稅務部門的通力合作,已經實行房屋交易、繳稅、登記“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目前設置兩個綜合受理窗口,專門受理存量房交易轉移登記業務。
奮斗目標是:全省接待國內游客3.3億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50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15%和15%;旅游總收入2900億元,同比增長19%。
一、立足全局,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
(一)積極融入全省發展戰略。緊緊抓住全省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機遇,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爭取省委、省政府上半年召開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爭取省人大支持下半年完成《山東省旅游條例》修訂工作,從立法和政策層面確立旅游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定位。借助黃河三角洲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將旅游業融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建設,重點支持黃河口生態旅游區、黃河水城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以打造溫帶濱海旅游連綿帶為目標,全面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業規劃》,重點開發濱海度假酒店集群,力爭年內開工一到兩個重點項目。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持,選擇一處較大島嶼或宜于封閉的半島,爭取享受國家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有關政策。利用國家準許外國籍郵輪在華多點停靠政策,加快半島郵輪碼頭建設,著力構建青島、煙臺、威海三大停靠港,逐步將青島港打造成郵輪母港。
(二)高質量推進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始終把旅游大項目建設作為旅游發展的重點。三季度召開第三次全省重點旅游項目建設現場會,重點推動改造提升一批傳統重點旅游項目,規劃建設一批休閑度假高端旅游項目,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力爭全年新增4a級以上旅游景區15個,完成旅游投資1000億元。推動泰山、“三孔”、蓬萊閣、劉公島、嶗山、南山等著名景區,配套開發演藝、餐飲、住宿、購物項目,延長游客滯留時間。抓住國家扶持紅色旅游項目建設機遇,加快發展以沂蒙老區為中心的紅色旅游。加大旅游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力度,推出一批市場潛力大的重點項目和創意,參加國際性、區域性重大經貿、旅游招商活動。抓好省委、省政府去年在香港、日本、韓國舉辦的大型招商會簽約旅游項目的跟蹤落實。發揮《全省重點旅游項目進度數據庫》的作用,對在建、擬建、簽約重點旅游項目進展情況實行月調度和動態管理。進一步開放規劃設計市場,引進國外著名旅游規劃咨詢公司進入山東旅游規劃市場,與國內、省內旅游規劃設計公司共同參與重大旅游項目和重要旅游城市、跨區域旅游規劃的編制工作。建立省重大旅游項目專家評審制度。與省相關部門合作,研究制訂《新文化旅游遺產標準》,引導重點旅游項目強化文化支撐,精細施工,高效管理,培育“遺產型”旅游項目。
(三)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參與三次產業結構性調整,著力將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的精品培育成旅游產品。大力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林業、商業、水利、地質、海洋、環保、氣象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共同開發產品、培育市場、完善保障機制,引導旅游消費。圍繞推動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加強與文化部門合作,探索建立部門合作機制,共同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培育文化節慶、旅游演藝以及非物質文化旅游產品,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經濟優勢。
(四)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繼續實施旅游大企業培育工程,全省重點培育10個左右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選擇一批規模實力較大的旅游企業集團,如山東銀座旅游集團、煙臺南山旅游集團、青島城投旅游集團、山東藍海酒店集團等,支持其開展跨地區、跨行業戰略重組。支持山東黃金集團、魯信集團、青啤集團、煙臺張裕集團、濰坊景芝酒業集團、德州皇明集團等,將旅游板塊做大做強。支持魯商集團利用其商業網點和銷售平臺,進行食、住、游、購、娛旅游要素一體化開發試點。打破部門、行業、所有制界限,整合資源,組建一批以旅游為主業的綜合性旅游大企業集團。
二、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建設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產業
(五)推動各級旅游目的地服務體系升級。以“五級聯動創優工程”為抓手,一是在縣級以下重點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利用中央和省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強旅游項目、交通、住宿、餐飲、娛樂、購物、旅游引導標識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縣域旅游服務功能;引導旅游強鄉鎮、旅游特色村突出生態、鄉村、民俗特色,完善旅游要素,提高接待服務質量,力爭全年新增3—5個旅游強縣、30個旅游強鄉鎮、50個旅游特色村。二是對照優秀旅游城市評選條件,指導全省35個優秀旅游城市嚴格按照國家優秀旅游城市標準修訂城市旅游規劃,重點加強城市旅游集散、咨詢、救援、自駕車營地體系,城市特色街區、城市美化亮化和夜生活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城市旅游功能和旅游要素的聚集度,加快從“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轉變。三是引導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泰安、濟寧曲阜全省首批6個優秀旅游城市,學習借鑒杭州、大連、成都創建最佳旅游城市試點市的經驗,結合當地自然資源、文化景觀以及城市發展水平,高水平規劃籌劃,開展最佳旅游目的地創建工作。重點培育在國內外有特色、有競爭力的項目,加強對唯一性、代表性文化資源的保護,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旅游基礎設施和多語種的旅游服務體系,提高游客和市民的滿意度。下半年,省旅游局組織國內外專家對啟動創“最佳”的城市進行評估檢查,擇優向國家旅游局推薦,打造二至三個國際知名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1) 測繪工作計劃
2011年人民檢察院工作計劃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點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計劃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點
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規劃
縣地方稅務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及2011年工作思路
水管所年終工作總結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六)開展“旅游質量提升年”活動。將2011年確定為“好客山東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出臺《好客山東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加快旅游服務的標準化建設,逐步形成一整套涵蓋旅游基礎設施、旅游配套設施、旅游接待服務、旅游安全管理的旅游標準體系。深入宣傳推廣《好客山東旅游服務標準》,在全省服務業行業組織開展“好客山東”服務競賽活動,評選出“好客服務”100名金質獎、1000名銀質獎、10000名銅質獎,營造人人代表“好客山東”、處處體現“好客山東”的社會氛圍,履行“好客山東”的莊嚴承諾。把《好客山東旅游服務標準》落實情況納入對優秀旅游目的地、省級旅游強縣、旅游強鄉鎮、旅游特色村,以及星級飯店、a級景區、a級旅行社的創建標準和復核、暗訪內容。以貫徹《旅行社條例》和《實施細則》為契機,加大對旅行社的管理,嚴肅查處超范圍經營、虛假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運用市場機制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扶強扶優、優勝劣汰的旅行社管理機制。嚴格對外省旅行社駐魯辦事處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全面加強旅游誠信建設,開展誠信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健全完善旅游目的地環境評價體系,組織開展游客滿意度測評,定期《山東省旅游質量公報》。
(七)加強旅游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正式啟用旅游衛星帳戶統計體系,建立山東旅游資源數據庫。發揮信息化在提升服務質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旅游數字化平臺建設,形成覆蓋全省各級旅游管理機構、各旅游企業的省級目的地數字旅游服務系統。進一步完善“12301”旅游服務熱線功能,暢通投訴渠道。加快推進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飯店的數字化建設,全省4a級以上旅游景區、4星級以上旅游飯店以及3a級以上旅行社要逐步實現數字化管理。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推廣旅游品質保障系統。整合各類旅游“一卡通”,推廣使用“好客山東旅游卡”,完善提升功能,形成全省統一,集旅游咨詢、城市交通、游覽、餐飲、住宿、購物、娛樂于一身的便民利民惠民“旅游一卡通”。
(八)認真落實全國旅游減排規劃。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廣泛引入低碳發展模式,鼓勵支持各類旅游企業廣泛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節水、減排技術,實行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高效照明改造。突出抓好旅游飯店、旅游景區的節能減排。爭取國家旅游局支持,依托德州皇明集團太陽谷微排國際酒店制訂國家星級旅游飯店節能標準,力爭全省旅游飯店、旅游景區節水節電量每年同比下降5%,提前一年實現國務院提出的星級飯店、a級景區用水用電量降低20%的目標。大力倡導低碳旅游方式,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費,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三、轉變市場營銷方式,培育旅游消費熱點
(九)將“聯合推介、捆綁營銷”的重點由推介形象為主向推介形象、營銷產品并重轉變。圍繞打造“好客山東”旅游產品品牌體系,強化全行業的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意識,區分不同市場需求,加大產品開發營銷力度,增強市場競爭力。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涉旅企業參與的原則,形成產品開發營銷的工作機制和政策引導機制,加快實現從以資源換市場向資源換市場、市場換市場“雙輪驅動”的轉變,即依托9400萬人口龐大的省內旅游市場,與友好城市、主要客源地、區域旅游合作伙伴等建立市場互換機制,互為客源、互為市場、互利共贏。各市要重點面向國內市場,通過區域旅游合作,推出地方特色鮮明的區域性旅游產品。省旅游局重點與港中旅、中青旅、上海春秋國旅、康輝國旅、攜程等戰略合作單位以及境外大旅行商合作,面向日韓、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主要入境旅游市場,組織引導旅游企業開發推出一批歷史文化、濱海度假旅游產品。與北京、上海、廣州等歐美遠程游客中轉站城市合作,推出一批對接連線的旅游產品,間接吸引歐美遠程游客。全省重點培育“觀世博、游山東”和“好客山東賀年會”兩大產品。“觀世博、游山東”要以“唱響好客山東、喜迎世博賓朋”為主題,以文化旅游和濱海生態旅游為重點,整合全省重點旅游景區、重大旅游節慶活動以及魯菜資源,擴大影響面,增強吸引力。在辦好首屆“賀年會”的基礎上,7月份啟動“賀年會”籌備工作,提前動手,創新策劃,豐富內容,科學安排,辦一屆高水平的“賀年會”。
(十)將市場開發與培育旅游消費結合起來,促進國內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場協調發展。加大對發展旅游消費重大意義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各級各部門對發展旅游消費重要性的認識。繼續組織開展“山東人游山東”活動,與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教育等部門合作,推動開展職工帶薪休假旅游、修學旅游、老年旅游以及家庭旅游。與省郵政公司合作,實施“旅游下鄉工程”,發揮城市帶動農村、旅游帶動農業的作用,實現城鄉旅游市場的互動。出臺《山東省全民旅游休閑綱要》,進一步完善旅游惠民措施,擴大出游規模,提高出游率,培育城鄉居民新的生活方式。加強區域旅游合作,開展“全國百城游山東”活動,重點開發環渤海、長三角市場,拓展珠三角、中原、東北、西北市場。把旅游商品、旅游紀念品開發作為擴大旅游消費新的增長點,培育一批山東著名旅游商品、旅游紀念品品牌,創建旅游商品營銷聯盟,推進聯銷經營。緊緊抓住世界經濟普遍回暖、入境旅游市場日趨活躍的機遇,大力開發入境旅游市場。對日韓、港澳臺、東南亞等近距離入境旅游市場,實行“以出境游促入境游”,建立客源互動機制,促進主要入境旅游市場實現較快增長。進一步完善入境旅游獎勵政策,調動旅游部門、旅游企業開發入境旅游市場的積極性。將出境旅游納入統計考核指標。 [2] 測繪工作計劃
2011年人民檢察院工作計劃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點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計劃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點
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規劃
縣地方稅務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及2011年工作思路
水管所年終工作總結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十一)創新魯菜,發展文化主題酒店,培植旅游消費新的熱點。以“賀年會”為平臺,實施魯菜振興規劃,擴大魯菜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餐飲在旅游要素構成中的市場份額。爭取以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魯菜創新發展的意見》,重點支持魯菜創新和人才培養。按照養生、綠色的原則,加快魯菜標準化建設。在星級飯店、旅游餐館,以及納入“魯菜館”管理的社會餐館等,全面推廣魯菜,支持涉旅飯店、餐館等培育1—2個特色魯菜菜品。著力培育以魯菜為主體的“賀年宴”品牌,將“賀年宴”打造成弘揚魯菜文化、培育創新型魯菜人才的重要平臺。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飯店品牌,支持鼓勵發展形象鮮明、有齊魯文化特色的主題文化酒店。將“山東客棧”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文化主題酒店。
四、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和旅游部門建設,為旅游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十二)全面推進職業化導游團隊建設。嚴格職業化導游團隊的準入。對職業化導游團隊導游實行分級管理,推薦一批高素質的職業化導游,參加接待國家級、省級、市級不同層次的重大政務接待活動。對在崗并經過考核合格的職業化導游員給予一定的政府津貼,并享受不同的出國考察、獎勵、免費培訓政策。實行動態化管理,對不符合職業化導游團隊條件的導游實行退出機制。支持泰山、三孔、蓬萊閣等著名景區開展聘請退休老教師、老專家等從事高層次導游服務工作試點。
(十三)加大旅游人才選拔培訓力度。組織魯菜研究所、山東旅游項目策劃中心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高管人才。上半年省市旅游部門、旅游企業聯合,舉辦大型山東旅游人才招聘會,聚合各類人才參與我省旅游建設。以服務全省旅游發展為基點,充分發揮山東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在旅游培訓、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山東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培育成全省旅游人才培訓的主渠道。鼓勵和組織有關高校與專家開展山東旅游的重大課題研究。支持省內高校重點旅游學科建設。進一步健全省、市、縣、旅游企業四級培訓體系,加大對旅游培訓的投入,提高培訓層次和質量。
(十四)加強旅游部門執政能力建設。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市縣旅游部門加強旅游執法隊伍建設,創造性地落實“三定方案”,全面提高旅游執政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強旅游創新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省旅游專家委員會在旅游創意、項目策劃、產品營銷等方面的作用。繼續舉辦“旅游創新獎”,用好“旅游局長博客群”,廣泛吸納網友的意見建議。大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常態化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旅游行業協會建設,更加重視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進一步轉變作風,強化調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實。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各級旅游部門要結合“文明機關”創建工作,大力弘揚“熱情好客、認真辦事、創新務實、勇于奉獻”精神,培育“好客山東”機關文化,率先成為“好客山東”的踐行者。
3 測繪工作計劃
2011年人民檢察院工作計劃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點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計劃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點
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規劃
縣地方稅務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及2011年工作思路
古縣工業和信息化局成立于2019年3月9日,主要承擔工業和信息化、商務、國有資產管理、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兩園一區”的規劃建設及規上企業經濟運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外出口、非煤企業小升規指標運行情況等工作,成立后,局班子成員積極調整工作狀態,全身心投入工作,各項工作正在逐步進入軌道。現將近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增加值完成情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市定任務完成增速6%,截止12月底我縣累計預計完成30.9億元,預計累計增速1.5%;工業企業市定實現利稅上升6%,由于12月份還沒有統計回來數據,截止11月份我縣累計實現利稅13.47億元,同比下降33.35%;制造業市定增加值占比上升0.5%,截止12月底,我縣制造業增加值占比下降3.9%;煤炭產業增加值市定占比下降0.5%,截止12月底,我縣煤炭產業增加值占比上升4.2%;“小升規”企業市定完成3戶,我縣完成3戶。
2.社零指標完成情況:2019年市定目標任務增速7.5%。截止12月底,完成12.4億元,預計增速8.2%。
(二)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1.基本情況
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采用“一區兩園”的模式進行建設,包括澗河工業園、華寶工業園,涉及古縣岳陽鎮、古陽鎮和北平鎮3個鄉鎮,規劃面積約11.01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0.91%。澗河工業園規劃面積約8.3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北起古陽鎮古陽村、南至岳陽鎮辛莊村,東西至澗河兩側自然山體及西側南坡村、喬家山村兩條邊山溝,南北最長約12.9公里、東西最寬約4.6公里。北起古陽鎮古陽村、南至岳陽鎮辛莊村,東西至澗河兩側自然山體,南北最長約18.0 公里、東西最寬約1.6公里。
華寶工業園規劃面積約2.66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北起北平鎮上寶豐村、南至北平鎮賈寨村,東西至藺河兩側山體,南北最長約6.0公里、東西最寬約2.0公里。
2.經濟開發區目前申報情況
9月11日省開發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對我縣設立開發區可研進行了評審,會議原則通過。11月20日省開發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臨汾市設立園區與焦化產業布局專題會議,對我縣設立焦化產業園區進行了確認,進入征求意見環節。12月3日,省商務廳就修改后的可研文本再次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征求的5家單位都出具了確認意見。目前省商務廳正在起草關于成立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報告,提請省政府常務會批復。
(三)緊盯項目建設,推動企業發展。
山西國新中極氫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立方的高純氫技改項目落地古縣,完成可研編制;山西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200萬噸焦化項目土地手續已辦結,正由北京中環設計院進行工程設計;由古縣正泰和古縣利達合資成立的山西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的192萬噸/年焦化項目,已完成企業注冊、產能合并以及企業承諾,目前已上報至市工信局,年前有望立項;古縣岳鑫氣體有限公司和古縣乾通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古縣永樂區塊、永樂北區塊煤層氣開發項目推進順利;古縣新源盛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特種微纖維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正在進行設備安裝,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真正融入全市協同發展大趨勢。
(四)深化入企服務
“萬名干部入企進村服務”是提升主動服務基層和群眾、促進干部作風轉變、推動工作落實的有力舉措。我縣根據上級會議及文件精神,按照統一組織、上下聯動、分級負責、精準服務的原則,同步開展、同步啟動。共抽調干部80人,組建13個入企服務小組,包聯幫扶25個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擬培育入規企業2家)。各入企服務小組開展政策宣講,有針對性地幫助落實,推動了降稅降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鼓勵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涉企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各入企服務小組精準摸排,共摸排線索6條,分別涉及環保、工信、應急管理、金融等部門。在企業問題訴求方面,各入企服務小組共收集8條,并已經全部承諾辦結。
(五)精準發力抓科技創新
我縣經濟發展處在新常態,新舊動能轉換需求迫切的一個時期,我們以“企業上云”、“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為契機,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開展示范應用,以點帶面多層次延伸。通過政策引導、龍頭企業帶頭,鼓勵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的單項或集成應用。
6月3日,我局在古縣聯通會議室,舉辦了“企業上云”推進培訓會,全縣有16家企業參加了培訓。省聯通公司“企業上云”項目專家和一些國內知名軟件公司的代表進行了產品推介,使企業對“企業上云、兩化融合”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了解。古縣正泰煤氣化有限公司和古縣利達焦化有限公司與古縣聯通公司簽訂了“企業上云”合作意向書,為我縣工業信息化建設,“企業上云、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開了個好頭。
(六)扎實推進中小企業清欠工作
1.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基本情況:經統計,我縣政府部門、大型國企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共計18357.56萬元,主要涉及教育、交通、住建、水利等項目工程欠款和采購設備款。
2.目前進展情況:截至11月底,共償還11292.69萬元,清償比例達到62%,完成了年底前完成50%目標任務。
(七)加強成品油市場管理
為進一步推動成品油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按照省、市商務局的相關要求對成品油市場進行了有效監管,對全縣17家加油站進行了年檢,除一家加油站因故不能正常年檢,其余加油站都進行了年檢。繼續加大對黑加油窩點的排查力度,有效的杜絕了劣質油品上市銷售,排除了隱患、凈化了市場,確保了全縣人民的用油安全。
(八)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
1.電商扶貧情況:2017—2019三年來村級電商服務范圍要達到了77個,其中38個貧困村實現了全覆蓋,圓滿完成了省市下達的“雙七十”的任務目標。
2.網絡扶貧情況:今年我縣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承擔了電信普遍服務建設項目、基站升級改造項目。移動公司斥資1012.76萬元,建設4G基站。聯通公司斥資2700萬元,建設寬度網絡、基站和基站升級改造。項目完工后,將解決剩余23個貧困村的4G網絡信號全覆蓋。項目投資已全部完成,施工方正在加緊施工,年底前可完工,并交付使用。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生產要素制約突出。一是資金緊缺制約企業發展。我縣大多數中小企業面臨嚴峻市場競爭,急需升級改造,由于資金緊缺,銀行貸款難度大,企業發展舉步維艱。二是高端人才短缺導致企業生產效能普遍不高,依舊停留在勞動力聚集型產業的道路上,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產能嚴重受限。
(二)工業產業單一。在產業結構上,由于地域資源特點,長期形成了煤炭、焦化一業獨大,戰略性非煤產業發展較慢;在產品結構上,高新技術產品少,高附加值產品少。
(三)市場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從我縣目前商品市場現狀來看,市場配置欠合理,市場功能化較脆弱。小規模市場多,大規模市場少;綜合性市場多,專業化市場少;服務于本地購買力的市場多,具有區域性輻射功能的市場少;僅限于商品購與銷的粗放型市場多,具有集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于一體的現代多功能市場少。
(四)風險防范點。由于焦化企業去產能,“上大關小”,可能有部分企業職工失業,所引發的職工再就業問題。
(五)電商網點運營效果不理想。電商平臺運營缺少資金,缺少人才,沒有發揮出電商在脫貧攻堅戰中應有的作用。
三、2020年工作要點
(一)主要指標情況。根據市定目標完成全年任務
(二)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按照省市縣政府關于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規劃設立研討會議精神,我縣依托古縣澗河工業園區和古縣華寶工業園區,打造產業集聚區,一是在澗河工業園區準備打造500萬噸級的焦化項目,抓好山西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192萬噸/年炭化室高度為7.65米的頂裝焦爐項目,山西國新中極氫能源有限公司國新正泰新能源公司年產1000萬立方高純氫技改項目,古縣新源盛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特種微纖維生產二期建設項目,推動我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在華寶工業園區打造200萬噸級焦化項目,建設以現代煤化工為主的產業園區,目前項目已開始“三通一平”工作,待項目批復后即可建設。
(三)著力加快平臺建設,強化集約發展意識。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管理機制,確保園區建設快速推進。在氫能源、現代煤化工、新型建材等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備、設施齊全的園區發展體系,確保園區承載能力快速提升。進一步加大引資爭項力度,確保企業入園數量明顯增加,園區簽約項目快速建設。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企業能力。一是繼續推進培育“小升規”企業1-2戶,培育對象為古縣新盛源材料有限公司、東瑞煤業、恒光熱力有限公司,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三是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推進電商企業建設村級服務網點,提升村級服務站服務能力。擴大貧困村電商服務覆蓋范圍,指導服務站點為村民提供網購網銷、網訂店取、繳費服務、取送貨品、網上創業等服務。四是強化“企業上云”推進。樹立1家標桿企業,逐步有序推進,力爭企業“上云”實現新突破。五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理順體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