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

        第1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葉桉、劉琳在《職教論壇》2015年34期撰文,肯定當代工匠精神是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呼喚,創新性地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職業院校德育和素質教育中以培育當代工匠精神,從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論基礎、邏輯關系和模式機制入手,著力闡發紅色文化的精神動力、普遍價值和特殊意義在培育職業院校當代工匠精神的主體地位和導向作用,為職業院校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開拓了新思路,創造了新途徑。

        當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從傳統時代的工匠技藝與民間文化吸取營養,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內涵精華。然而傳統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現實中產生的,不可避免存在著局限性,因此,在對傳統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繼承和揚棄的同時,培育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緩。紅色文化的內涵、價值、作用,既與傳統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條共貫,又呈現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獨特哲學品質,紅色文化一方面豐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內涵,使之具有時代精神、紅色烙印、民族特點和社會責任,繼而成為普世的觀念;另一方面,為職業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質教育拓展了新空間、新理念、新方法。以此為橋梁紐帶和平臺管道,可以為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支撐闖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徑。

        從理念層面上作者指出:1.應在“文化時代”以紅色文化凸顯職業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紅色文化弘揚創建職業院校文化氛圍;2.應通過紅色文化內涵與當代工匠精神的科學對應分析,找準和構建紅色文化傳承與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對接點和融合面;3.應把握紅色文化促進當代工匠精神培育協同創新的正確路徑,將紅色文化納入職業院校辦學指導思想、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等頂層設計和各個環節之中。

        在操作層面作者建議:1.首先要在紅色文化引導下建構職業院校當代工匠精神理論模型。2.要加強紅色文化推動職業院校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實證研究。3.要堅持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立足當代文化思想發展規律和把握文化理論研究的前沿,基于當前職業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建立健全存在的問題和當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狀況,凸顯紅色文化在革新職業院校辦學理念、突出辦學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等方面對培育當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響。4.要遵守科學的教育教學規律并善于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傳統與方法,將紅色文化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頂層設計內容之中,有機地與職業院校文化建設、與學校黨政工作共同部署、協同進行,在制度層面、在載體層面和表現形式上發揮紅色文化作用,為形成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當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圍。

        第2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關鍵詞:地方文化;大學生;職業素養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有學者[1]認為大學生就業難實際上是一個結構性過剩問題,可表現為,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人才過剩;欠發達地區存在著大量的空缺崗位,難以吸引人才。在當前就業難的大環境下,高校教育除了注重日常課程和課外實踐,培養職業技能外,更應該重視職業道德、職業行為和職業意識等職業素養培養[2],提升精神品質。而地方文化是特定區域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如永州地方文化的代表舜文化、柳文化、濂溪文化、紅色文化等。將地方文化主題融入大學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各方面素養[3],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心態和價值取向也有著其獨特的功用。

        1職業素養的內涵及大學生存在的問題

        職業素養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除職業技能外,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意識也涵蓋在其中[2],是衡量一個優秀職業人所應具備的全部內涵和外延等各方面素質的標準。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的擴招使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導致當代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上出現了各種困擾、挫折和沖突,產生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問題[4]。同時,大學教育在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外,往往會忽視其他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培養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大學生職業道德,規范職業行為,拓寬職業意識,對在校大學生今后就業、創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地方文化教育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2.1弘揚地方文化有助于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

        地方文化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永州地方文化的代表舜文化、柳文化、濂溪文化、紅色文化等其固有的凝聚力和豐富內涵是德育最好的教材,能夠培育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目標。

        2.2增強地方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將地方文化融入大學教育,充分利用地域的人文資源,營造擁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圍,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樹立健康人格,培養學生誠信正義、直面挫折、樂于奉獻的精神,使學生成為有責任心、自信心,敢于面對困難的人才。

        2.3融入地方文化教育有助于拓寬大學生就業思路

        當代大學生對就業環境要求較高。擇業時優先考慮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而融入地方文化有利于學生了解地方發展、了解社會需求,同時也能使大學生們更加樂于奉獻、扎根基層,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地方發展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3以永州地方文化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意義

        3.1以“舜文化”為依托,提升職業道德

        “舜文化”以“誠”、“孝”、“仁”、“中”、“和”為核心范疇,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實踐途徑相結合,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3]。高校推行“舜文化”教育,不僅能幫助大學生提升職業道德素養,更能促使學生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關愛他人。理論教育方面,高校結合當前德育課程,將“舜文化”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培養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形得到體驗,形成共識;實踐教育方面,可以有組織的,深入“舜文化”發源地九嶷山等進行實地考察,學習“舜文化”的內涵,也可以有針對性的組織志愿服務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行動中體會“舜文化”的內涵和服務社會、關愛他人帶來的成就感。

        3.2以“柳文化”和“濂溪文化”為依托,規范職業行為

        柳宗元在《寄許京兆孟容書》中提道:“懃懃勉勵,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勤政廉政、愛國愛民,可謂德才兼備;周敦頤在《周子全書》里《通書》章《誠下》篇寫道“誠信,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深入學習“柳文化”和“濂溪文化”,構建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校園環境,對于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而言必不可少。首先堅持正面灌輸教育,深入發掘地方文化,樹立“廉潔、誠信”的典范,通過正面典型來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其次注重實踐體驗式教學,通過大學生課外實踐活動、評獎評優、師德師風建設等,讓大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熏陶與教育,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再次加強宣傳輿論媒體的作用,發揮互聯網、QQ、微信、微博等平臺的作用,大力宣傳廉潔、誠信等知識,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3.3以永州紅色文化資源為依托,拓寬職業意識

        永州是當年的途經地,有著老山界、墻等一大批紅色文化歷史遺跡,蘊涵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擁有李達、等歷史名人,這些都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而當代大學生就業意識缺失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從眾性、依賴性等方面[5],融入紅色文化資源,不僅能讓大學生感受革命歷史,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能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不畏艱辛的工作意識和精神。學校可以依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校園文化,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可以將紅色資源教育開發為學習課程。在高校的課程教育中,借鑒和引入優質的紅色文化資源意義重大。可組織對紅色文化資源比如精神、的風格、李達“真正的人”進行整理,編寫教材作為大學生的選修課程進入課堂。可以開展“重走路”、組織學生到革命圣地參觀學習等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追憶革命先烈在艱苦卓絕而又輝煌無比的奮斗歷史,讓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接受教育。

        參考文獻

        [1]曹洪軍.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的專業結構性矛盾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1.

        [2]賈義保.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J].理論月刊,2009,08:129-131.

        [3]楊濤.永州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4.

        [4]楊宏.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第3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一、農村初中建設校園紅色文化的迫切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媒體信息充斥著社會的每個角落,內容極富誘惑力。青少年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充滿興趣,分辨能力卻很薄弱,最容易受到網絡不健康信息的影響。與之相對應的是校園生活單調乏味,傳統的德育方式蒼白無力,班會課常常是老生常談,學校教育所提倡的“主流文化”“主流價值”正日益式微。加之,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家庭監管無力,于是農村學校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生”。這種危機愈演愈烈,令家長、老師都感到頭痛。加強校園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的建設,提升正能量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二、農村初中建設校園紅色文化的誤區

        在農村,教育者們普遍對校園紅色文化內涵缺少系統的認識,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簡單化傾向,學校領導關注最多的是校園墻壁文化的布置,但忽視了對校園紅色文化的活動過程建設。

        短期化傾向,主要表現為“三分鐘的熱度”,興致勃勃地嘗試了幾周之后,由于看不到明顯的效果而慢慢放棄了校園紅色文化建設的努力。

        形式化傾向,表現為形式主義、做樣子,為了評比的進行而展開,評比結束后立刻“回歸自然”。

        三、農村初中建設校園紅色文化的幾點建議

        1.提升意識,強化育人觀念

        黨的“十”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廣大青年能夠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強紅色文化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負起一代人的歷史重任。這告訴我們,作為教育者務必以《中學德育大綱》為指南,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政治方向,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目標。

        2.與時俱進,提高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信息、信息社會、教育信息化的認識和態度;二是信息能力,即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分析、處理、傳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在信息化時代,教育者只有熟悉了網絡特征,才能夠更好地接近學生、教育學生。

        3.積極創新,豐富活動形式

        葉瀾教授認為:“學生每天在校的校園生活就是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正是這些日常生活的方式,對每個學生在校園中的地位與心理健康,自我認識與社會交往以及一系列的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持久和深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初中生,校園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盡可能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完全可以成為一種豐富校園活動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的重要手段,如我們可帶領學生走進一些傳播正能量的網站,通過網絡參觀一些紅色教育基地,觀看紅色影視,了解國際發展形勢,感受中國力量,學習黨的重要思想理論,等等。

        行為方式是在一定價值觀和態度的指導下形成的,也是一定價值觀和態度的支持力量,但是行為方式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和態度往往只能在行動中才能得到體會。因此行動可以改變人的價值觀和態度。

        面對時代的大潮和農村教育的現狀,教育者必須站在現代化潮流的浪尖上,深切認識文化育人的作用,敢于革新,善于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勇于探索校園紅色文化建設的途徑,為培養國家需要的現代化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葉 瀾.“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集[M].上海:三聯書店,1999:43.

        第4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關鍵詞:紅色資源 志愿者服務

        一、開展紅色教育,挖掘精神內涵

        從1995年公布第一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到2009年公布第四批,共公布353個愛國主義基地。這些基地是中小學以致高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紅色教育資源,開展紅色旅游和社會實踐活動,更應該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很多學校都與這些愛國主義基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關系,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關系,有著不可割舍地緣人文關系。很多學校的誕生、發展、命名、校訓都與這些愛國主義基地有關。很多學校都與這些基地簽訂了共建協議和資源共享協議。

        武漢市京漢學校與武漢二七紀念館就是典型的種種關系。京漢學校的前身是江岸車輛廠子弟學校,2006年移交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管轄,與江岸鐵三小、二七民族中學合并,更名為武漢市京漢學校。江岸車輛廠是京漢鐵路的發源地和核心。1923年2月爆發的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江岸區是這次罷工的重點地區,罷工的主力軍就是江岸車輛廠的工人,在這次罷工中有52人慘遭殺害,300多人受傷,1000多人開除流浪,涌現出施洋、林祥謙等一批英雄人物,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京漢學校就是為了教育培養江岸車輛廠子弟而建立的,秉承二七革命傳統,學校植根于這片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洗禮過的熱土上,應充分利用好二七紅色資源,充分挖掘二七精神深刻內涵,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經過反復研究和深入挖掘,把二七精神總結概括為四個方面: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團結一致嚴格守紀的團隊精神,前仆后繼赤字以恒的堅毅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二、依托紅色資源,開展服務學習

        1995年把武漢二七紀念館作為第一批愛國主義基地向社會公布。京漢學校毗鄰二七紀念館,雙方簽訂共建協議,把二七紀念館作為京漢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期開展系列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緊緊依托自己獨具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和服務學習。

        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參觀二七紀念館,聆聽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尋訪英雄的成長足跡,了解革命志士們的奮斗歷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京漢學校以二七紀念館為主陣地,開展服務學習。學生參與到社區服務活動當中,在社區中承擔相應的公民責任,從而強化公民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增強公民行為能力[1]。京漢學校把二七紀念館當作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的第二課堂,每學期與紀念館合辦一期講解員志愿者培訓班,學校選派20名優秀學生到二七紀念館參加培訓,培訓后成為二七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承擔大型紀念活動和大型團隊參觀活動的講解任務。每年二月七日、清明節、烈士公祭日,學校都組織全體學生到二七紀念館憑吊烈士,開展紀念活動。學生志愿者每月到紀念館參加維護館舍、清潔場館、綠化環境工作。做到志愿行動、服務學習與二七精神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將二七精神、愛國主義化著學生的品格、能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服務學習之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三、拓展服務學習,樹立責任意識

        服務學習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參加社區活動來滿足社區需要,為社區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強調學習與服務并重,使學生服務學習做到關注社會,培養社會責任[2]。服務學在自己的“學習社區”“生活社區”開展外,還要向更為廣闊的社會公共領域拓展。

        京漢學校的服務學習就是以二七紀念館為中心不斷拓展,形成橫向輻射其路徑是:“二七紀念館――所在社區(長湖地社區)――所在區{江岸區}――所在市(武漢市)”,例如,學雷鋒志愿者走進長湖地社區,開展尊長敬老,助殘幫困,清潔環境、普及生態知識等服務活動,了解社區的生活狀態、環境狀況、以及社區的需求,學生中的電腦高手教社區老人使用電腦和手機,幫社區工作者整理電腦資料,使學生樹立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了是社會責任感。

        縱向連串服務活動:以“二七紀念館――江岸車輛廠――施洋公園――林祥謙紀念館――二七工會舊址――鐵路系統”為主線開展服務學習。例如,鐵路小衛士志愿者和鐵路民警、車站職工深入社區、鐵路道口、火車站發放宣傳資料,宣講鐵路安全知識。到施洋公園瞻仰烈士雕像,到林祥謙紀念館做保潔工作,到江岸車輛廠看望慰問老職工。

        深入扎實的志愿者活動,使服務學習開展得有聲有色。服務學習活動呈現多樣化,向縱發展,還有“兩型環保志愿者”“義務服務小志愿者”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學生在是實踐中理解和體驗社會公共生活,學生的自我價值得以體現,承擔公民的基本責任和義務,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

        第5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關鍵詞: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淺談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收錄日期:2012年3月19日

        一、引言

        《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對紅色旅游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了如下界定:“紅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紅色旅游是精神文化產品,是建立在紅色資源基礎上,不僅具有觀賞性、休閑性,而且蘊含有政治性、教育性,具有很強的文化經濟和政治功能。

        旅游可持續發展思想有三個方面的實質含義: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是既滿足當代人旅游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發展。發展紅色旅游的意義重大:一是紅色旅游已經成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嶄新方式方法,是當代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新形式;二是紅色旅游正在促進紅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使貧困落后紅色旅游區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三是紅色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特色旅游,豐富了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內涵。

        二、影響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目前,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三大類:旅游區、旅游客源市場以及旅行社。

        (一)旅游區因素

        1、可進入性差。紅色旅游資源分布的地理位置大多在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受地理條件、財力水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不利因素決定了其可進入性差,尤其是地理可進入性差的問題比較突出。這樣的交通條件難以滿足游客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要求。

        2、缺乏科學規劃和長遠發展眼光。很多地區的管理者簡單的把紅色旅游資源當作經濟產業來對待,對資源保護管理不力,缺乏全局觀和長遠考慮,片面強調眼前經濟效益,忽視環境和社會效益,導致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

        3、距客源市場較遠。旅游客源市場一般都來自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地區及城市,而紅色旅游區一般地處偏遠山區,而且由于基礎交通設施不完善,導致游客在由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之間流動過程中產生較大的貨幣和時間成本。

        4、缺乏對資源的整合,產品建設單一。大的方面來說,缺少立足全國的規劃和統籌,各地紅色旅游依然處于自發的點狀發展,缺乏對大環境的考慮;小的方面來說,紅色旅游資源沒有與當地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僅僅是單獨發展,沒有形成聯動效應。

        5、產品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展示手法單調。紅色旅游產品多為戰爭舊址、偉人故居、紀念館、紀念碑等。一個地方雖有多處,但展示手法大多雷同,缺乏游客的參與互動,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強,容易讓游客產生枯燥的情緒。

        6、發展資金不足。紅色旅游區的收入主要來自政府撥款和門票,依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紅色旅游景點門票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紅色旅游景點門票價格要按照保本微利原理合理確定。另外,在上述文件中,特別規定對老年人、現役軍人、未成年人及學生等實行優惠,對殘疾人、兒童等實行免票;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景點,應對大、中、小學學生集體參觀實行免票;學生個人參觀實行半票。這當然與紅色旅游不僅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密切相關――紅色旅游已成為黨和國家開展愛國主義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載體。這在目前景區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門票來支撐的背景下,紅色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顯然是達不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的,而其他的如吃、住、購、娛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這無形之中制約了旅游區的發展。

        (二)客源市場因素。紅色旅游的客源市場構成有其自身的特點,而這種特點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紅色旅游發展的絆腳石。

        1、客源以國內游客為主,國際游客很少。紅色旅游資源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對大部分外國游客吸引力不強,表現為紅色旅游區與其他類型旅游區(如以黃山為代表的風景名勝旅游區)相比,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場,而且是購買力較強的市場。

        2、主要客源來自青少年學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公費旅游的黨政機關干部。首先,青少年和老人紅色旅游的動機主要是對旅游區、革命先烈的特殊感情,他們給當地紅色旅游區的收入貢獻是很有限的;其次,部分領導干部到紅色旅游區是頂著紅色旅游考察為名,到旅游區吃、喝、住、用基本是免單,這些無疑都給紅色旅游區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三)旅行社因素。旅行社的管理服務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到紅色旅游者的特殊性。當前參與紅色旅游的人主要集中在政府人員、教師、學生以及老、老革命等群體,他們有不同于一般游客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具體表現為多樣的旅游需要和動機,主要有:接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教育和革命熏陶、了解革命歷史增長歷史知識、重溫革命記憶、找尋紅色記憶。但是有些旅行社沒有考慮到紅色旅游者的這些特殊需要,仍按以往的接待方式和服務內容來接待游客(特別是體現在導游人員的導游詞講解上,導游仍按原來的固定模式記憶、背誦,重娛樂性而輕紅色文化),造成部分年輕游客,如兒童、少年由于紅色氛圍缺失而無法深刻領會紅色精神,而部分年紀大的游客,如中老年人,認為講解空洞、照本宣科、缺乏深度,紅色旅游體驗貧乏。另外,紅色氛圍營造的也不夠,有的旅游車上播放的電影不是與旅游目的地有關的紅色影視作品,卻仍然是娛樂歌舞之類。

        三、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建議

        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增強旅游區的吸引力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可進入性水平。要充分利用紅色品牌效應,積極爭取投資,從制約本地旅游發展的食、住、行問題入手,逐步優化提升區位條件。由于紅色旅游資源的特殊意義,政府有關部門要增加對紅色旅游區的經濟投入,完善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游客不僅進的來、出的去,而且是容易進、容易出。

        2、提升旅游區的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旅游區管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旅游區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提升旅游區管理人員的素質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解決:一是加強對現有管理服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以滿足旅游區的切實需要;二是通過向外招聘新的有經驗的管理服務人才來替換現有的不稱職的管理服務人員,以此提升整個景區的管理服務質量。

        3、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其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開發。紅色旅游可以與其他特種旅游相結合,通過互補發展來開拓市場。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除了不斷深入挖掘自身紅色內涵、開發具有獨特性的旅游產品外,還應注重與周邊區域旅游產品的協作,比如鄉村游產品、大自然游產品、綠色生態游產品,通過與其他產品的組合、搭配來提升自己的吸引力,開拓新的旅游細分市場。

        4、紅色旅游產品內涵的挖掘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不同的紅色旅游區由于其所承載的紅色事件不同,其所蘊含的紅色旅游內涵也不相同。具體到某一特定的紅色旅游區,就是要根據其所特有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出與眾不同的具有地方和時代特色的紅色旅游產品。旅游消費從根本上說是文化消費。要加強黨史研究,結合紅色旅游區特有的革命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和地域文化來深入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設計推出對市場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另外,紅色旅游也要注意從文化觀光向體驗型文化觀光轉變,通過游客的參與、體驗、升華,提高其對市場的引力,讓游客愿意接受、樂于接受。

        5、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防止紅色旅游產品商品化、異質化。旅游目的地的投資和旅游必然給當地的居民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這其中有積極的因素,但也有消極的,如投資商為了盡快收回成本而對旅游區的過度破壞性開發,游客的言談舉止也會對當地居民產生文化沖擊,一旦這種過度開發和文化沖擊破壞了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那么往后的紅色旅游也就很難再繼續開展下去了。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要主動擔當起保護紅色旅游資源的重任,在紅色旅游開發利用上起舵手作用,引導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

        (二)深化、開拓、優化旅游市場。深化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目前的紅色旅游市場主要是由老一輩革命家、青少年和政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構成,其旅游動機多樣――老一輩革命家多是源于對革命老區的深厚情感,或故地重游、或尋找革命記憶;青少年多是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政府事業單位更是將紅色旅游看成是黨員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這些獨特的旅游動機,使紅色旅游較之普通旅游,對某些特定的旅游市場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但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萎縮,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對紅色旅游區的經濟貢獻有限,因此必須深化市場細分,開拓新的市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中國也越來越被世界所了解,對中國紅色歷史感興趣的外國人也在逐漸增多,因此紅色旅游區也要試著對這一細分市場進行開發,使紅色旅游市場多樣化。

        (三)發揮旅行社的龍頭作用。旅行社的管理人員要充分考慮到紅色旅游者的特殊需要。首先,紅色旅游的定價不宜太高,這當然是與以老人和青少年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旅游群體的消費能力有限相聯系的;其次,紅色旅游要營造特殊的紅色氣氛。比如,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在開往旅游區的大巴上播放娛樂歌舞片,而應該播放一些與此次紅色之旅有關聯的紅色影視,為之后的紅色之旅創造出足夠的氣氛。同時,旅行社給旅游者安排的賓館以及飯菜也要有點紅色氣息;再次,旅行社導游的導游詞要有特殊的要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干巴巴的講解一個景點,而應該更多的帶上對那個年代特殊的感情在里面。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R].2004.12.

        [2]田道勇.淺談旅游可持續發展[J].人文地理,1996.6.

        [3]張群,劉建平等.紅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發展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06.11.

        [4]蔡志明.在楚州舉行的紅色旅游與發展論壇指出發展紅色旅游應以“紅”帶“綠”[N].新華日報,2005.11.

        [5]段迎豪,余炳炎等.紅色旅游景區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旅游報,2005.8.

        [6]彭宇.紅色旅游也要可持續發展[J].中國旅游報,2004.10.

        [7]何建民.重慶紅色旅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考[J].旅游管理研究,2011.1.

        第6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關鍵詞:井岡山;劇目表演;紅色文化;教學

        舞蹈劇目排練課是舞蹈教學中一門不可缺少的必修課,經常通過國內外各種體裁與形式的舞劇來進行教學,能充分地體現學生基本技術能力、技巧成熟水平,這是經過舞臺表演來檢驗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實現課堂訓練到舞臺訓練的橋梁。旨在培養學生綜合的、全面發展表演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學習劇目學會刻畫角色,塑造人物形象,掌握舞蹈表演能力,使學生以自身創造性的舞臺行動對作品進行直接地體現,是教學訓練的綜合體現,也是其訓練的結果與目的。作為本科的教學,在于從教室教學為主轉為以舞臺表演、社會藝術實踐為主要陣地,通過對作品的學習、表現和創作,促進表演自身以及對表演規律,表演理論、表演作品、創作研究的提高和發展。為此,劇目課是演員能夠達到的舞臺表演,進行藝術創造的重要訓練課程,培養教育專業能演、會教、善研究的橫向型人才。它是一門重要的實踐課程。劇目課分為保留劇目、新創作劇目、社會藝術實踐三大內容,在保留劇目里包含了中國民間舞蹈、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當代舞蹈等劇目。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進行集體舞的課程訓練,培養學生的互相默契配合的舞蹈意識,掌握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類別的作品;進行單、雙、三人舞的學習與訓練,培養學生獨立、事力的表現力及藝術個性。根據學生的不同條件和長處而選取創作有針對性的作品,進行強化訓練;進行中小型舞劇、舞蹈詩、綜合文藝晚會的學習與訓練,培養學生對舞劇中任務的塑造與刻畫,接觸不同形式的舞蹈表演,提高學生舞臺表演能力的綜合訓練;準備、策劃、編排畢業晚會等等 。

        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是由中國井崗山干部學院、同濟大學、井岡山大學共同編創的一部音樂舞蹈史詩,由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學生演出。它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節目概括濃縮了一大批革命先烈的偉大理想。節目分《序》《引兵井岡》《星火燎原》《偉大創舉》和《尾聲》五個部分,融匯了舞蹈、聲樂、戲劇、朗誦、情景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全景展示了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歷史,藝術地再現了井岡山斗爭時期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經典演繹了廣泛流傳的井岡山紅色歌謠,深情地頌揚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將它作為舞蹈劇目表演課教學的典范教材,是井岡山紅色文化教育的積極體現。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巧和劇目表演的過程中同樣能學習到井岡山革命精神的崇高內涵,從而做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

        在舞蹈專業課《劇目表演》的教學中,將技能訓練與紅色地方風格特色相結合,使學生在簡單的動作練習中培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舞臺感覺。挖掘學生的個人表現力和擅長的舞蹈,著重培養個性,使他們了解自己適合和擅長的舞蹈,增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舞蹈教育教學的相關課程中,使學生深刻理解“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在以井岡山精神內涵的紅色教育中,使學生了解掌握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和井岡山精神內涵所特有的美學特征,培養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美學修養。除課堂學習外,結合專業的特點和濃郁的井岡山精神內涵,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校內外演出活動,把井岡山精神內涵和其時代價值傳遞給每個人,從而接受井岡山革命精神的洗禮,更加精力充沛的學習和工作。

        在具體的《劇目表演》教學內容上通過將《三灣來了毛委員》《為有犧牲多壯志》《成長》加入到二、三、四年級的劇目排練教學中來鞏固舞蹈劇目排練課的基礎訓練以及對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更深刻理解。通過劇目《繡軍鞋》的排練教學,讓學生學習了解江西贛南采茶風格的舞蹈。通過劇目《序》的排練教學,讓增強情感教學在本課題中得以體現。通過劇目《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的排練教學,讓學生的舞臺表演個性得以解放。在教材的選擇上,突出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中劇目的時代特征,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由任課教師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根據實情際況因材施教制定課程,鼓勵教師自編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創新,有效地應用于教學,為編寫教材奠定基礎。體態與動作方面,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之上,應時展的需求,進行發展與創新。在實踐中要求學生完成基礎和專業課程外,大量增加舞臺表演、教學輔導和小作品創作實踐活動。加強與實踐基地方的學術交流,進一步拓寬人才培養思路,鍛煉和打開學生的社會視野,以更加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為開放式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為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進,從原來注入式教育發展為啟發式教學,強調因材施教的特點;由言傳身教的單一教學方式,轉變到課上訓練課下研討的復合型教學方式;把教法與學法相統一,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四邊性,努力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尋求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學生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悟性。另外,本臺節目能把技能訓練與藝術表現相結合,在我國傳統的舞蹈教學中,存在著重技能、輕藝術的狀況。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弊病在國際學術交流的比照中愈顯突出。在教學中我們堅持技能訓練與藝術表現要求同時并進的原則,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藝術體驗、領悟和表現能力獲得顯著提高。事實證明了演出實踐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它極大地促進了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并使教學水平大幅提高,激發和促進了師生舞蹈創作的熱情和水平的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技術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呂藝生.舞蹈大辭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第7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關鍵詞:紅色旅游科學發展觀

        發展紅色旅游,是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先進文化和振奮民族精神,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壯大旅游業支柱產業地位的一項政治、文化、經濟和戰略性工程。目前,經過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黨中心、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集中強勢的宣傳下,紅色旅游已經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總結多年來我國紅色旅游發展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教訓,深入研究和探討如何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科學有效地利用紅色旅游資源,最大化地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促進紅色旅游的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

        紅色旅游應遵循的發展規律

        紅色旅游承載著多元平衡的發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陣地,也是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綜合性經濟產業;既體現一種政治行為,又體現一種經濟行為。有效地發揮紅色旅游的各種功能,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來發展。

        堅持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發展紅色旅游,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紅色景點革命傳統教育的屬性。“紅色”是紅色旅游的內涵、資源、特色、品牌,是紅色旅游的突出特質。紅色旅游必須考慮資源特色和社會影響,保持紅色資源的真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嚴厲性,這是由紅色旅游發揮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決定的。因此,發展紅色旅游,一要力避輕視歷史,紅色旅游本身就是歷史旅游,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二要力避在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和經營中,不要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真諦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紅色旅游景點重復建設和紅色產品雷同開發。四要力避不切實際地盲目貪大求全。

        堅持旅游經濟的發展規律。紅色旅游不僅僅是一種宣傳教育性的政治活動,從本質上講,它更是一項旅游活動、一個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因此,和開發其他旅游產品一樣,必須牢牢把握旅游經濟脈搏,按照旅游經濟的規律,始終以市場需求和公眾愛好為導向來開發紅色旅游產品。紅色旅游消費需求如何滿足,直接影響著資源向效益的轉化,這是檢驗和評價紅色旅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標志。為此,應當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提升產品化水平。紅色旅游作為一種旅游產品,只有把紅色旅游的主題回歸到歷史文脈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證其旅游產品的獨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續性。同時,紅色旅游產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建好紅色景點、紅色基地、紅色旅游線路的過程,也就是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要培育紅色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就應當在保證思想性的前提下,從創新性、豐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構建,努力提高其觀賞性、趣味性和可參與性,達到寓教于游、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產業化水平。現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文化內涵,延長客人居留時間,將旅游產品中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變成可看、可欣賞的產品,并與娛樂休閑、購物、居住等多個要素搭配起來,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費中獲得享受。因此,應當深度開發紅色旅游產品,形成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的產業體系,實現紅色旅游產品從經營資源向經營文化升級,從追求數量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

        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觀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現在不僅在國際上受到普遍關注,在我國也同樣得到高度重視。勿庸置疑,旅游業的存在依托于對環境、資源、生態、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旅游業的存在與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有著天然的一致性。而以紅色歷史遺存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對其開發、保護和利用成為旅游業面臨的可持續發展課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非凡性決定了發展紅色旅游必須抓住三個重點,處理好兩個關系,實現五個效益。

        第8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把思想建設作為核心

        同志在黨的十中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在從事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行動的指導。用正確的、科學的觀念來武裝大學生的思維意識,學校要重視對思想建設方面的三觀教育、理論教育以及人生理想與人生信念科學樹立方面的教育。讓大學生在校期間能夠認識和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心存大愛、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巨大的幫,對于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和和諧社會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大學的思想建設要注意用正確的觀念引領學生,對于提倡、允許、堅持的東西,有明確的認識與正確的理解;對于反面的、有礙國家建設、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觀念,要堅決予以拋棄。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黨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時代精神等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展現給大學生,把具體的內涵注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用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引領教育新方向。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黨的十報告中,同志強調了結合健康目標開展“成長教育”。伴隨著健康內涵的多元化,大學生的健康內涵也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人際健康三個方面。對大學生實施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輔導教育人員的重要職責。大學生教育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既是現代化教育的具體特點,也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新課題,更是來自大學生心理健康需求的真情呼喚。筆者認為,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教育的全過程進行滲透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關系到大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在大學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和政治輔導員的工作中,必須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教學的途徑與方式上,要改變一貫的說教式教育,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利用各種活動課和班團活動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拓寬教育空間等。

        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由于各種原因,有的大學生可能在學習與生活中出現心理問題或障礙。對于這些學生,學校要予以重視,教育人員要積極主動地對這些學生進行細致、耐心的心理輔導,協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通過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建立起一種心理健康的溝通渠道,從而使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得到科學合理的優化,使家長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教育觀的具體內容,并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得以應用。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見于形,而要達到發揮效用的目的。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把“形”所體現的組織作用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內容結合起來,從根本上做好心理咨詢與輔導。

        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了“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有所教”“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等詞匯。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但是由于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家庭狀況差異化明顯以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等原因,在學校里還存在著一些學業困難生、家庭經濟困難生和擇業困難生等。對于這部分學生,學校要予以重視,并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然后通過相關部門的舉措,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樹立信心,正視人生,健康成長。

        與時俱進,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網絡無疑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渠道,對大學生的生活、思想、學習有著重要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拓寬教育渠道,占領網絡陣地。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落實高校網絡管理的精神,加強網上輿論的引導,深化網絡的道德教育,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系,廣泛地開展網絡文明計劃;要切實利用網絡手段開展相關理論的工作,從新的教育渠道解決大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的紅色網站,積極運用網絡手段推廣和貫徹理論工作;還要加強對網絡秩序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密切聯系,校園里各種各樣的活動為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要利用這種載體,把紅色文化推廣好,讓它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從而在紅色文化的氛圍內,能以較快的速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時,還要利用學校這種載體,挖掘和加強學校的典型示范教育,用發生在同學身邊的實例,發揚榜樣的力量,以理論育人,以感情力量帶動更多學生走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中來。教師或輔導員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整理,利用有效的宣傳工具把這些精神食糧進行推廣與示范,對思政教育有效滲透作用巨大。

        結束語

        第9篇:紅色教育內涵和價值范文

        一、融入企業精神教育,深化引導,為油田立業固魂

        1905年誕生的延長石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結晶,1944年5月,主席為時任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干”,是對延長石油的最高褒獎。從此“埋頭苦干”成為延長石油的精神之魂,成為延長石油獨特的精神財富。“埋頭苦干”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義。延長油田高度重視企業精神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企業精神注入動力之“鈣”,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其內涵,運用時代的語言和方式,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做到接地氣、有底氣,凝魂聚力,促進企業發展。

        1.深化宣傳教育,多層面引導員工認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前提、是基礎,員工內心認同才能自覺踐行。油田把宣傳教育作為基礎工作來抓。通過自辦媒體和網絡陣地開展立體宣傳,使員工耳濡目染,熟記于心。舉辦干部講堂、延長油田大講堂、道德講堂、經典誦讀、傳統教育報告會、形勢任務宣講活動,引導員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內化于心。開展以“講誠信、尚友善、知感恩”、學雷鋒及紅色旅游志愿者服務、幫貧扶困獻愛心最美延長石油人評選等主題活動,促使員工實踐養成,體現于行。

        2.樹立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先進典型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桿,具有示范引領作用。油田一貫注重評優樹模,培養典型,表彰先進。持續開展“勞動模范”、“生產標兵”、“先進工作者”等評選表彰活動。舉辦勞模宣講會和勞模精神演講比賽以及“油田榜樣”、“身邊好人”等宣傳活動。在油田形成了崇尚勞模、學習典型的良好風尚。

        二、創新文化培育,引領企業治理價值新航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宗源和基石,油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延長石油集團文化為指導,以落實公民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切入點,創新企業文化建設。面對油田資源、管理等諸多矛盾,立足于油田“人”和“井”兩個關鍵生產要素,把發展企業軟實力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實施以“關愛員工、呵護油井、發展延長、奉獻社會”為價值取向的黨建文化管理工程。“發展延長、奉獻社會”是企業使命,體現著愛國的責任與擔當,“關愛員工、呵護油井”體現了人本思想,關心員工的成長和生活,激發員工愛崗敬業,以油井為平臺,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企業效益。治企理念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油田的獨特表達,也實現了人、井、企業、社會和諧良好的循環閉合。

        三、發揮國有企業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引領作用

        1.推進轉型發展,提升質量效益。通過深化改革,苦練內功,激發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源的活力,全力穩定產量、提升質量、強基固本、增加效益,實現勘探開發、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的整體升級。注重安全環保、節能減排,努力打造本質安全、綠色生態油田。完成由外延式增量向內涵式增值的發展方式轉變。

        2.支持地方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積極主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油田每年貢獻稅利分別占到延安、榆林兩市財政收入的80%和18%。油田的建設發展推動了當地鄉村和小城鎮建設,提供了就業崗位,促進了交通、道路、水利、農田、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地方機械、運輸、餐飲、金融、通信、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和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成為陜北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財政支柱。

        四、突出重點,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圍繞油田轉型發展戰略,發揮黨委政治引領優勢,突出抓好黨員干部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主體作用,引導黨員領導干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了“公司領導接待日”、“百名機關干部下基層當采油工”、“領導干部講好三堂課”、中層干部“記日志,亮成績,練好基本功”、黨員“佩黨徽,做表率”五項活動。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管理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明顯提高,實現了黨群干群雙向信任。全面推行競聘上崗,開展機關與基層干部“上掛下派”,注重綜合能力提升。深化創先爭優,建立“531”、“6363”黨建示范工程,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理念”等系列先進經驗。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久久国产午夜视频影院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