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

        第1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小學體育健康;新課程;基本理念;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4)01-0073-01

        首先,健康第一的理念,涉及的是基本教學態度的問題。要求教師不能像以前那樣只是通過教學技能去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體質,而是更要關注心理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達到身心的全面發展,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在整個的教學計劃里有一個整體的規劃,然后具體到單位計劃里,甚至在教案里面都有所體現。當然并不要求每一節課都要體現所有目標,每一節課可以以一個目標為主,例如通過一個單元教學主要是發展學生身體機能,而下一個單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再下一個單元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健康第一的原則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

        在健康第一這個指導思想下,我們要考慮到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那么就要求教師要具備這些方面的知識,在觀念上必須進行改變。

        其次,激發興趣。在中小學里,激發興趣是體育課非常重要的一環。興趣指的是對某種事物的積極的持續的評價和態度,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是我們體育教學中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還是以中長跑為例,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通過中長跑要達到什么目標,使學生獲得什么,必須要有明確的認識,并且體現在不同階段的教學活動中。要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培養起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的訓練方法太枯燥單調,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甚至還沒有開始就充滿了畏懼情緒,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會很艱難。因此教師在備課上要下很大的工夫,從小學階段起就要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激發興趣。這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實現,如在小學低年級通過游戲的方式,在高年級通過情景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實際上學生是很喜歡體育課的,關鍵是教師把激發興趣的理念牢牢地記在心里,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方案來。

        第三,學會學習。只有引導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使學生對體育課有了基本的認識,才能達到第三個要求――學會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激發興趣的目的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而這只能通過教學去實現。這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同樣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這些要求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怎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解要準確,如何主導,與以前的認識不一樣,學生的主體性更寬更廣,并且這種主體是在學生已經有了興趣的基礎上,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有了動力,就有了自主學習的可能。第二個方面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必須要有方法,有手段,不能生硬地去教,要通過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師生自主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順利地接受。例如在教學組織中,我們通常是教師講解示范,然后學生練習,而現在,在練習過程中很多老師加進了學生討論、然后創編和展示的過程,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態,并親身體會練習給他們帶來的身體變化以及對自我不斷的超越。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就會喜歡體育活動,并轉為一種終身的持續的對體育活動的積極參與的態度。

        第四,關注差異。教師要隨時掌控課程的過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以后的教學工作方向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新的課程標準基本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性培養,把學生的健康意識、交往合作意識作為重點。對于同一教學目標、教材內容,采用新穎獨特的教法,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使一些單調枯燥的教材內容,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愉快、和諧的情感與氣氛,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滿足學生的需要,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發展體育能力和個性,增強體力和智力,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確保人人皆有所獲,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快樂體育”,簡而言之就是寓教于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著重圍繞《新課程標準》進行改革,走進學生心靈,尊重學生的選擇。我們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上,應該讓學生喜歡并且會進行體育鍛煉。看看我們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關注的是教學計劃、內容是否完成,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出現了喜歡體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怪現象。

        體育健康新課程標準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因此,新的體育健康課程標準完全符合國家對教育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五,注意課前準備。每一堂體育課,體育教師都應該有完整的課時教學計劃。課時教學計劃不僅要寫在教案本上,還要把它印在腦海中。體育教學計劃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計劃,非體育學科教師可以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去上課,如果體育教師拿著教案邊看教案邊上課,那么這節體育課的效果肯定不是很好。把教案熟練記在腦海中,同時還要制定好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充分利用30分鐘基本教學時間,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主動性,完成課堂教學目標。達到育人為本,提高質量的目的。

        第2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 高職體育課程 學科為中心理念 學生為中心理念 社會為中心理念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前 言

        近年來,我國不斷對基礎教育,包括中小學體育理論、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大學課程理論建設與改革也在這種大背景下也不斷深入。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也與時俱進地嘗試著運用新的課程理論,結合自身辦學的特征進行著積極的理論探索與實踐。但由于高職教育定位的模糊,即強調屬于大學教育序列,又有和本科教育以及培養目標顯著的差異,是繼承本科院校學科為中心課程理論體系進行高職課程設置,還是以基礎教育以學生為主的課程理論,或者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課程設置。所以,使得近幾年高職教育的課程理論探索、課程設置、課程實踐等的改革較為混亂,高職體育課程也難以幸免。高職體育雖然作為高職課程設置當中的必修課,但其課程在高職院校內的地位與改革的成效難以令人滿意。本文通過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現狀的回顧,結合三大課程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的影響,即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學生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的影響,給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建議,希望為高職體育課程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現狀與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歷史原因,我們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與理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傳承了前蘇聯教育教學理念,客觀地講,在特定時期與特定的教育學段前蘇聯的教育教學理念并非一無是處,比如它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但也表現出其課程設置固定、陳舊、不重視個體差異、扼殺創造力等致命弱點。鑒于此,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對基礎教育、大學教育進行了密集式的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的表象就是課程設置的調整與改革。課程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有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學生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即三大理論。但相對其他課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緩慢,尤其是高職體育課程的改革更為滯后,高職體育課程授課內容混亂,高職體育定位不準等突出問題。上世紀末到現在的近十幾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數量呈爆發式速度增長,根據教育部官方網站統計,截至2011年,我國各級各類高職院校數量為1215所,而上世紀末全國只有161所高職院校。高職院校規模和數量的高速擴張,并沒有使得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加快步伐,很多高職院校還在沿用大學本科體育教材,即便是使用一部分高職教材,教材的內容多以競技項目為主,跑、跳、投依舊是課程的核心,統一課時、統一授課內容、教法落后陳舊、課程缺乏科學性與開放性,很難體現高職的辦學特色與學生的需求,體育課程設置與高職培養目標嚴重脫離,高職體育課程在高職院校被邊緣化。一部分高職院校也嘗試進行改革,根據就業導向作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即,不同的專業學生教學的內容有所不同,體現基礎課程為專業技能服務的特色,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即,違背了終身體育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只講為專業技能服務,忽視了體育技能與以人為本的健康理念。所以,根據以上現狀與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滯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三大理論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著高職課程改革的方向。

        三大課程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的影響

        1.學科為中心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學科為中心課程理論也叫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它形成的歷史較為深遠,從代表實質主義課程理論的斯賓塞,代表主知主義課程理論的赫爾巴特,到20世紀中期的代表學科結構課程理論的布魯納,這些理論與人物,在不同時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動著學科為中心課程理論的發展。根據對以上課程研究與解讀,學科為中心課程設置理論主要概括為:課程的內容設置與學習、培養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成為一個研究型的學術人才,成為該學科的研究與應用成員,它不但要求學生要學習該學的知識,并能加以運用與拓展,并能為該學科自身發展服務。學科中心論的出發點是學科本身,主張學校課程設置應以各科知識的分類為基礎,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目標,不太重視學生的意愿,以及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知識。我國本科以上大學教育主要以學科為中心進行專業課程設置,主要是目的是培養應用與研究混合型人才和專業研究型人才。

        學科為中心課程理論與我國沿襲前蘇聯的教育教學理念有相似之處,注重基礎。高職體育課程內容基本沿用大學本科教材,加之,前蘇聯教育教學理念根深蒂固,雖然現在很少使用前蘇聯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體育課程的設置與內容,但思維的慣性與改革的惰性,高職體育課程還是以專為主,注重體育學科教學,即過于注重培養學生各式各樣的體育動作技術掌握能力和達標水平。田徑、武術、球類幾乎占了課程時數的全部課時,這樣的課程設置內容,體育課教學很容易成為專業體育訓練課,人為地割裂了體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也缺乏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聯系,忽視了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以及人格教育的功能。它無疑對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的體育技能是有利的,但這種專業體育技能,學生需要不需要?學生能不能掌握與運用?學生的需求與社會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不能體現課堂教育教學的時代性,知識性。

        所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的影響是過于注重體育技術教學,造成課程設置內容過于專業化,課程內容陳舊,不能滿足學生與社會需求,也認為把體育課從整個高職課程體系中孤立起來。

        2.學生為中心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世界經濟與技術的繁榮與革新,也給教育領域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但最早提出學生為中心論的不是在歐洲,而是美國教育家杜威(J.Dedey),早在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以美國教育家為主開始反思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反思的根源來自受教育群體的分化,學生對個體的差異以及對將來自己職業的不同向往,為了滿足個體差異與學生的需求,美國教育家給出了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個性課程設置的良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指導的課程內容,最大化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但學生為中心理論指導的課程內容,很長時間內的初衷是為了顛覆學科為中心理論,反對學科為中心理論,只講求知識,不考慮個體的差異與需求,把知識無條件地強加給學生,學生必須進行這些知識的學習。但學科為中心理論帶來一個極大的實際操作問題,即,學生群體的增大,勢必造成學生分化的越細密,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學生自主選擇體育教學內容,很多學生填寫了如:高爾夫,橄欖球等項目,但這些項目因師資與經費的問題不能開展,這又極大地挫傷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為了增強高職工科專業學生體能,開設的舉重課幾乎沒有學生愿意參與。

        以學生為中心理論無疑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內容的影響是積極的,它極大地扭轉了只注重知識教學,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與需要等問題,但不講求高職院校本身的體育課程資源,特別是師資與資金,只談以學生為中心指導體育課程設置,將給體育課程的實踐帶來很多難以實現的障礙。

        3.社會為中心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社會為中心理論課程理論是指:課程設置的內容要具有社會功能,關注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主張課程內容應該讓學生能更多的了解社會、適應社會,適應自己要從事的行業與職業,它主要是對學科為中心課程理念的批判,認為學生不應該成為知識的奴隸,要讓學生通過課堂學到適應社會的能力,與解決一些問題的辦法。近年來,高職教育課程理念也對這一觀點進行了研究與推廣,但由于對該理念解讀得不夠充分,社會為中心理論理解出現偏差,比如衍生的就業導向理念,或者是職業導向理念,無論是就業導向理念還是職業導向課程理念,都主張體育課程的設置,要與學生所學專業課程結合,為高職學生培養目標服務。但這無疑忽視了“健康第一”的體育課程鍛煉目標,也進一步矮化了體育課程在高職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所以,以社會為中心的課程理論對高職體育課程的影響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有其進步的一面,重視學生職業培訓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由于過于強調社會的適應性,為高職學生培養目標服務的功能,忽視和矮化了體育課程鍛煉的基本功能。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高職體育課程理念應該更新,拋棄和批判學科為中心理念。

        (2)應該重視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與需求,但要講求實踐的可操作性。

        (3)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及保證體育課程在高職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2.建議

        (1)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進行調研,組織專家進行討論,找出適合我國高職教育與體育健康教育相結合課程方案,并形成統一的指導方案。

        (2)無論什么樣的課程設置理念,都要以素質教育與健康教育為基礎,不能矮化體育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體系內的地位與作用。

        (3)把學生為中心理念與社會為中心理念進行整合,一方面重視學生的需求,增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堅持鍛煉、教育、學生的需求前提下,提出新的課程理念。

        (4)規范高職體育教材,把以學科為中心理念指導的教材剔除出來。

        (5)在統一體育課程理念的前提下,構建新的高職體育課程新體系,這一體系,要能體現鍛煉價值、情感教育、社會需求、職業特色四大培養功能。

        參考文獻:

        [1]李玉萍.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學生體育鍛煉價值取向分析[J].職教通訊(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3(204).

        [2]毛振明.對建立有中國特色體育課程和體育教材體系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 (22) 3: 86-92.

        [3]教育部.體育與健康標準[z].2003.

        [4]陳壽根,謝斌.“素質本位”高職體育課程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8(11):53- 56.

        [5]姜生成. 高職體育“崗位主導”的教學模式探析[J].2008(7):72-73.

        [6]顧淵彥.當前教育改革形勢及體育課程改革動態.在南京市體育專業委員會換屆改選大會上的報告.2002/10/1.

        [7]王新.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教學研究與實驗,2010(3):185-187.

        第3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程 教學方法 創新 課程改革

        一、對體育課程中資源的改革和利用

        體育課程以往的教學理念過于古板、沒生氣,對此學生積極性不高。要滿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就要對體育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資源的創新和大膽的改革,打破并改造傳統的體育項目,對新興運動項目運用到其中。例如:將以往投鉛球和跳高等項目,改為炸“碉堡”、“跳馬”的游戲形式,還可以利用學生平時愛玩的游戲和運動,結合到體育課程當中來,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體育新課程的價值得以體現,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二、新課程的教學方法要多元化

        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學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重在學生是否喜歡和適應其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的體育學習中,主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理念、心理理念,根據其特點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我們在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上,要將體育新課程從設計到實施有效地運用到其中。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例如:在足球項目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和交流學習,并總結出在其比賽中傳球的技巧、和角度的把握,通過親自實踐、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索,打破在教學中傳統示范、講解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方面的興趣和感性方面的認識,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實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電視、錄像、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現其魅力和鍛煉方法及技巧,來實現體育新課程理念的目標。

        三、創新教育融入體育課堂教學

        (一)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上,不僅要對理論學習的主體性進行加強,還要加強培養多種素質的教學方式

        老師要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啟發和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體育教學的內容,可以通過故事情節、角色、游戲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進行學習、鍛煉,從而達成目標。在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上,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啟發式、發現式的教學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優化教學質量,使教學由枯燥型轉變為快樂型,使體育課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

        (二)在新課程理念中的師生關系與傳統的觀念不盡相同,其表現在,傳統的觀念上呈現為‘一朝為師,終身為父’的舊觀念,在課堂上一味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視而不見

        而現在的老師在學習中與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老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應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新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引導學生,而學生根據自己喜好進行自主的發揮,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增加興趣。師生關系的和諧性、友好性,培養了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發展。

        四、課外的體育活動要充分利用

        體育教學的新課程要想有效的完成,我們體育老師除了教學過程中要搞好課堂教學外,還應注重課外的一些體育活動。課外活動的充分利用,會對體育教學新課程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會更有效地完成。所以,在中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應有目的地、有計劃的開展多式多樣的有關體育方面的活動,比如舉行有趣味的運動會、運動項目考核等,以此實現體育教學的內、外結合。對課外的體育活動,在滿足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上,我們還可以將傳統項目與新穎、有活力的體育項目互相結合地進行。還可以通過建立俱樂部的形式,把比較流行的運動項目引進學校來,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自我練習。不僅使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鍛煉,還豐富了課余生活,讓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得到了有效地緩解,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五、學生終身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分析

        自體育教學新課程理念改革以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其能力的鍛煉和培養。老師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和其能力的提高,要加強對學生在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鍛煉。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的特點,來制定課程的教學內容、方式,促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培養積極的自我價值觀,增強其終身體育的意識。初中體育課程以往都要求學生在許多運動項目上都要學,而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了抵觸,因此嚴重地導致了其厭惡心理,失去了對學習體育的興趣。初中體育新課程改革的亮點,是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體育新課程的改革,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找到了自己的運動愛好和專長,增強了學生自我價值觀。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發揮新課程改革的作用。老師應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創新學科中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嘗試創新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完善初中體育教學內容,有效地提高和鍛煉學生,才能開創體育教學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第4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運動;健康;教學

        體育課的教學中,積極的情緒有增力效果,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當今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學校體育教學也在進行著全面的改革,在這次改革中,體育老師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課程理念下,對體育老師而言,任務更為艱巨。大家都是從頭開始,沒有借鑒的條件,且體育教學具有區城特點差別較大,城鄉特點差別較大。體育教學工作就沒有統一模式,然而新理念下的體育教學又不能停止不前,為減小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實效性,有必要研究新課程理念下,兩條主線(運動主線和健康主線)怎樣才能平衡發展。

        一、健康以運動為載體

        “沒有情緒的運動和沒有運動的情緒,對有機體都是有害的”(minc,1967)。這一結論闡明這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沒有強烈的情緒體驗,總出在沒有身體活動的靜止狀態,較于能導致某些內環境紊亂,也就是說,身體運動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對抗負情緒的使用,人體通過身體活動釋放的不僅是能量,同時也釋放了積壓負性情緒。同樣,沒有任何情緒地從事活動,也不可能動員身體各個部分機能作為一個有機體去參與,也可能帶來一些不良后果,我們可能有這樣的經驗,淡漠地、毫無熱情地去做某事,不僅效率低,也容易出現錯誤,以這種狀態做運動也容易受傷。

        《新課程標準》將體育與健康課學習的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五個學習領域構成了體育與健康課的內容體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某一學習領域不能脫離其他學習領域而獨立存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學習領域的目標主要是通過運動參與與運動技能的學習而實現的,而不是主要通過“知識教育”的方式來實現的。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學習領域目標主要是通過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的學習而實現的。體育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原因和項目自身趣味性的原因,會導致一些課不受學生喜歡,但不能否認這些課價值的存在,如果一味地遷就學生,隨意刪除一些重要的、但趣味性較低的項目(如前講到耐力項目),這樣不利于實現課程目標,談不上兩條主線的平衡發展,而是兩條主線都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

        二、不良體育情緒的轉變過程

        根據凱爾曼的態度改變三階段理論,不良體育態度的轉變要經過三個階段:服從階段,從表面上接受社會、學校的規定或老師的要求,外顯行為與別人一致以避免懲罰或得到獎勵。它是完全被誘因控制的行為,一旦外顯消失,服從就會立刻停止。;認同階段,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息或群體規范,使自己的態度與他人要求相一致。如看到為國增光的運動員感人事跡而下決心,堅持體育鍛煉,或受到體育老師的感染而客服怕苦怕累等。可見,認同是自己主動接受他人的觀點,或受其吸引,而不限于外部獎懲的控制;內化階段,真正從內心深處想念并接受他人的觀點。并將新觀點、新思想納入自己的價值系之內,成為有機的組成部分。內化是個人的理智行為,是使個人經情感作用所認同的態度與自己原來的態度、價值觀協調一致的過程。

        在體育教學中,要轉變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不良態度需要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每個體育老師都會遇到,由于各種原因,每個班總會有部分學生有不良體育態度。同時,由于運動項目自身所具備的趣味性的不同,導致學生態度的不同,如田徑中的耐力項目與球類運動。多數學生不喜歡枯燥、又累又苦的耐力項目,更熱衷于球類運動,但各個項目對身心的鍛煉價值都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如能力項目雖然有苦又累又枯燥,但對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心血管系統功能和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是很有效的。而球類運動對鍛煉學生靈敏、反應能力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很有效。由于這些原因,不良體育態度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體育老師必然要用一段時間來轉變學生的不良體育態度。

        三、運動與健康的實質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四個基本理念,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課程的價值在于:一增進身體健康;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能。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和課程的價值告訴了我們,只要運動目標和健康目標都實現了,才算實現了課程目標,即運動是一條主線,健康是一條主線,只有兩條主線平衡發展,才能實現課程目標。

        學生不喜歡的體育教學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也就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積極的情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喜歡的體育教學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不良的體育態度是客觀存在的,轉變學生不良的體育態度需要一段時間(不是一節課或兩節課就能完成的)。在新課程理念下,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堅持兩條主線的平衡發展,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啟偉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6年5月。

        [2]?賴德勝《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1年7月。

        第5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和綜合分析等方法,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考框架下,結合中小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考慮其各種指導因素并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研究,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理念,從而共同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considering various guiding factors, using literatur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tc., in the new curriculum framework of teaching design think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t hopes to provide new ideas, new methods and new concept to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創新;素質教育;準備活動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concept; innov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preparations

        0 引言

        新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為學校體育課的教學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它具有更深入、更規范、更科學、更有針對性等特點。準備活動是學校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身體鍛煉的效果,中小學生屬于體育運動的特殊群體,本文結合中小學生(即兒童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體育課準備活動,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1 準備活動的任務及作用

        1.1 準備活動的任務 體育課準備活動是遵循人體生理機能的變化規律,逐步提高學生身體機能的活動能力,使有機體由安靜狀態過渡到練習狀態。

        1.2 準備活動的作用 通過準備活動能提高機體的功能,如通過準備活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水平,提高機體代謝水平,增強肌肉的仲展性、柔韌性和彈性,預防運動損傷等;此外,準備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2 新課程理念下準備活動的內容和負荷

        2.1 新課程理念下準備活動內容的主體地位 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內容不論怎樣千變萬化都離不開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的內容。但是傳統的準備活動方式如徒手操、慢跑等使得學生容易厭倦,新課程背景下比如街舞、太極拳、瑜伽和體育游戲等,就可以吸收到準備活動中來,起到迅速調動學生的興奮性和積極性,以充實準備活動的內容,提高準備活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

        2.2 準備活動的負荷 在準備活動的負荷方面,中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時間控制5-10min,準備活動后心率達到120次/min;身體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出現負荷過小或過大的現象,要讓學生明白,負荷太小,起不到準備活動的作用,負荷過大,就會影響基本部分的學習。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應該改變過去由教師控制負荷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控制負荷的大小。這就要求在準備活動的練習中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問讓學生自由支配,并教給學生自己測定負荷大小的方法。

        3 新課程理念下準備活動的組織方法

        3.1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改變體育課上只由教師或體育委員帶操的做法,讓學生獨立地或自由分組參與準備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養成做準備活動的習慣,可以用音樂代替口令,在準備活動中配以節奏明快的音樂,提高學生興奮性。中小學生神經系統發育的特點決定了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并且第一信號活動占優勢,因此,準備活動講解要少而精,同時講解要抓住時機講解時語言要生動、形象。

        3.2 師生是有機的統一體 “盡量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服務。因此,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愛好和需求,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地準備:查閱資料、收集新鮮的信息,而且要巧妙的把這些東西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去,這都需要技巧。教師參與到其中去進行引導和協作,能使課堂氣氛變的得更加活躍和融洽,能提高學生練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也會變得更加顯著。

        3.3 體育課準備活動教學要開放化 不應再是以教師為主的傳授性教學為主,而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嘗試性教學為主,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興趣和水平目標來安排課的內容,內容應以協作性和互為主,重視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教學時不應讓學生清一色地去吸取某些知識、技能和具備的某些能力,而應多給學生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為終生體育奠定基礎,因此,教學時不應強求一律。體育教學要始終貫徹一個主題——健康第一、快樂體育、以學生為主。

        3.4 選擇適宜的教學場地 中小學生運動系統特別是骨骼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所以運動場地的選擇非常重要,過硬的地面進行反復跑跳練習容易影響骨骼發育,對膝關節不為骨骼的骨骺端刺激太大,容易引起骨骺段受損,從而影響身高的發育,所以,中小學生在準備活動的時候,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塑膠場地進行,爐渣地面彈性也比較好,最硬的就是水泥地面,所以避免在過硬地面進行反復的跑跳練習。

        4 結論

        4.1 實踐教學中的創造性 我們對待學生時要把握好收與放的度,做任何事都必需要教他們方法,我們就應該充分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了解、影響、激勵、鼓舞。”不難發現,用舊的方法研究體育教學無非是一種重復和累贅,用新的方法和新的視角去研究體育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2 保證準備活動的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構思,引導學生與你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保證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就不是一句空話。

        4.3 準備活動的改革和發展 對于新的課程理念,課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動的有力支持,教研活動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為教學改革服務只有我們勇于實很好地體現,繼而貫穿到體育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以適應體育課準備活動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錫讓.人體生理學[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5.

        [2]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C].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

        第6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 公共體育 體育教學

        前言

        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布實施以來,全國范圍內正如火如荼地掀起新一輪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和實驗,廣大的高校體育教師力爭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束縛,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對新的學習目標領域的出現,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這也是許多教師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對新課程眾多要達成的學習目標感到困惑和不適應的原因。那么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如何改造舊的教學方法,借鑒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使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高效、實效?現作以下的探討。

        1. 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

        (1)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

        傳統高校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主要評價教師認真備課、認真上課等教學常規以及學生的運動負荷、運動強度等量化指標,并通過檢查監控將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納入統一的規范中,將教師“管住”。教學的目標重“結果”,輕“過程”。傳統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以絕對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為“達標” 而“達標”,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與學習行為表現,致使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2)教學方法

        實踐證明,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們的體育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方法往往是一種被動式的教學,體育教師比較注重傳授式的學習方法,相對忽視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3)教學內容的選擇性和差異性

        傳統體育教學是以競技運動的技術規范來確定技能學習的要求的,無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動基礎如何,都必須以學習與掌握具有嚴格確定性的運動技術為學習目標,教學活動也是把學生假定在同一學習起點上,按照統一步調組織教學,其結果是一部分學生因跟不上學習而喪失學習信心,一部分學生則因缺乏特長發揮的機會而喪失興趣。

        2. 新《課程標準》對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對策

        (1)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體育與健康課程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即必須在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程的組織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都真正體現“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為此,在課程內容和結構方面應改變過去按運動項目劃分教學內容的方法,而以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作為主要依據,并按照健康的要求,選取與體育關系密切的生理、心理、衛生保健及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實處。如:增設體育實用課程,開設休閑體育、網球、定向運動等等;結合自己學校自身的特點,開展多項體育俱樂部,提供學生的體育內容的選擇范圍,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2)建設體育運動項目,作為教材教學的創新

        《新課程標準》指導了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學生、教師的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使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新課程標準》實施建議指出:現代競技運動項目、新興的運動項目、民間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生自我創編的體育運動項目、社區體育運動項目等都可以成為體育課程資源,教師不只是“教”這些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特征的運動項目,而是要通過這些運動項目的教學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教會學生獲取必要的知識技能,使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我們除了使用這些原本的運動項目作為教學手段外,還要學會改造和建設這些運動項目,使它們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3)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但以往的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講解示范和學生的模仿練習,而忽視學生學法的研究,師生間只是通過知識和技能等信息媒介進行溝通,所以很難形成互動、合作關系。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都是主體,教師的主體表現為引導性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則表現為發展性。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特點,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會自學、自練、自檢,具備自我調控的能力,做學習的主人。我們以往只研究和強調教師的教法,而忽視學生的學法,把體育學習只理解為根據教師的講解示范,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學生幾乎沒有發言權。關于“主導論和主體論”之間的爭論至今還在持續。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的情況:如果強調主導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充分體現;如果強調主體論,課堂的教學秩序將被打亂。而課堂秩序混亂恰恰是教師的大忌,這涉及到教師的權威和組織能力,如果教師沒有能力控制好課堂秩序,他將無法在學校立足。權衡利弊,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非常正常了。事實上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都是主體,教師的主體表現為引導性主體,學生的主體表現為發展性主體,其主次關系是不同的,教師的引導性主體最終還要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性主體。如果課堂秩序亂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那么就不應該本末倒置,尤其是體育教學。學校是培養學生個性的理想場所,教師要善于啟發、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通過自學、自練、自檢、自我調控,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學習的主人。

        (4)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運動興趣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體育活動特別重要。但由于體育課既不影響學生的學習,也不影響他們今后的就業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壓力,所以只有學生本人感興趣時,才能自覺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體育課教學應將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學生多學或少學一些競技技能,學生掌握的運動動作是否很規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因此,有了興趣和欲望,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去上好體育課,才能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才能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5)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評價都是以技能學習的結果為主要依據的,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技能學習過程對學生發展的價值。隨著對技能本身教育功能認識的轉變,體育課程評價的功能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只是檢查技能掌握的情況,更要關注學生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情況,注重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對學生的評價,在評價內容上,從關注技能學習的結果,即技能的掌握情況,轉移到更為關注學習過程中積極的情感態度、創新意識與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評價方法上,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注重質的分析與把握。在評價主體上,將學生被動接受評價轉向主動參與評價,使評價變成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應建立這樣的效率意識:一是符合學生特點、能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的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二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能的教育價值(而不是最快掌握技能本身)的教學是最高效的教學。

        (6)新課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將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這與傳統的教學大綱所規定的運動項目的教學有了本質的區別,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根本出發點。首先,教學方法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創造性。創造性來源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興趣,教師要在課堂中營造民主的氣氛,給學生思考、想象、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機會。其次,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合作意識,克服“應試教育”那種狹隘的教學活動,在民主中競爭與在競爭中合作要貫穿課堂始終,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最后,妥善處理好體育教學與運動技術的關系,克服過于注重運動技術的傾向。學習運動技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學習的發展,真正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結束語

        總之,新《課程標準》對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發展,更好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推進課程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第7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詞:高中體育;新課程背景;素質教學創新;實踐與探討

        在新課程理念精神的強烈召喚和有效催生下,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逐步走向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開放式發展態勢,然而“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為,必須歷經一個不斷適應和逐步完善的較長發展過程”。作為素質教育形勢下的人民教師,我們必須主動適應時展的要求,在認真從事教育教學實踐的同時,既要勤于學習又要善于總結工作的成敗得失,從而形成具有創造力的個性化教學特色,為進一步發展新時期教育改革事業作出應有的努力。

        一、對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現狀的簡要解讀與分析

        近幾年,在新課程理念的春風吹拂和教改大潮的有力洗禮之下,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逐步呈現老樹泛綠之勢。然而,從社會觀察和教學調研中我們不難發現,尚有許多地方還有待于在進一步的改革發展中加以認真調整和逐步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新課程理念的“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意識”,高中體育教學依然普遍存在“重體能技能訓練而輕心理健康教育”的現象。

        2.受傳統觀念和應試教育的習慣性影響,除了少部分準備參加體育專業高考的學生之外,絕大多數高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課程和體育活動量與國家要求相比依然是質量不高、相差甚遠。

        3.部分高中體育教師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以及他們的短視行為和急功近利心理等因素,課程教學的先進方法和手段創新淺嘗輒止、浮于表面或者說華而不實,始終存在著“陳瓶裝新酒”“穿新鞋走老路”的革命不徹底現象,那種“學生喜歡體育活動而不喜歡體育教學”的心理始終沒有消退。

        4.“書包減肥”工程沒有真正地落實到位,體育教學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就像是那句歌詞一樣——“想說愛你,真的是不容易”。

        以上情形,已到了非說不可、非改不可、非徹底不可之勢,應當引起相關方面尤其是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和深度反思。

        二、對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初步創新和實踐體會

        眾所周知,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因素是以生為本的能力發展問題。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始終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一原則做足文章、深做文章。

        1.堅持體育與健康理念,全面開展情感實踐創新

        關于這一點,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經精辟地指出:“對于學生的成功教育,首先要講求心理學化。”就是說教學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沒有情感的滲透和投入,體育課程就是毫無活力和美感的機械化教學。

        本文以高中女生體育學習為例。由于高中女生進入青春期發展階段,她們的女性心理特征已經表現得十分明顯,如性情敏感、含蓄害羞、心理脆弱和好靜厭動等,因此她們對運動量不大、運動強度自由調整、便于自我調節的排球和乒乓球之類的運動項目最感興趣,而對于鉛球和800米跑之類的體育項目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學校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打造專業體育人才,而是促進學生在體能、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綜合性發展”。為此,執教者在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上,可以選擇排球、乒乓球和韻律操之類的運動項目作為女子體育學習的敲門磚和推進器,以不斷激發她們的課程學習情趣。

        2.堅持跨學科優化整合,努力贏得綜合教學效果

        雖說體育是一門相對獨立的技術型課程,但是并非與其他學科毫無關聯之處,恰恰相反,將高中體育與其他學科進行巧妙地優化整合,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符合學習需要的情況下贏得高中生的信任和青睞,還可相互促進,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體育運動與歷史課程的聯系教學,在足球教學中,可以告訴學生關于足球的歷史發展故事:世界足球史最早發源于我國的唐朝宮廷,從北宋開始逐漸發達起來,歷史人物高俅就是因為踢得一腳好足球,才得到時為端王、后為宋徽宗的賞識而快速發跡。再如,體育運動與音樂學科的聯系教學。在體育運動正在進行時,我們可以播放音樂來為學生加油提神,以有效遷移他們的思想注意力,變相減輕其運動疲勞程度;在激烈體育運動結束之后,可以借助一些柔和舒緩的輕音樂來幫助恢復學生的身心狀態,從而有助于他們迅速投入新的學習當中。

        3.堅持藝術化體育教學,有效培養學習能力素養

        第8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關鍵字: 初中體育;新課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223-01

        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處理好面向全體學生與差異性發展的關系,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長期以來,體操、田徑、籃球、足球,武術、排球??都是一人包攬,體育教師勉為其難,敷衍的現象就在所難免了。再者,我國農村學校多,辦學條件差,場地、器材缺乏,體育師資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綱》要求,使學生達到應有的技能、技術是很難辦到的。

        1新課標下初中體育課的新特點

        1.1體現健康第一。

        體育新課標反映出來的最大特點是課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初中體育教師對于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已經不再過分追求加大運動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運動技術的傳授。一種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與促進所有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已經有了初步體現,初中體育教師已經把教學的主要精力投放到關注全體學生的健康。

        1.2突出學生的主體低位。

        初中體育教師對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這一點,認識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具體表現在初中體育教師思考問題時的立足點已經發生了變化,例如在許多初中體育教師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學生活動"這一欄,表明了中學體育教師思維方式的轉變,而不再像過去那樣,用傳統的技術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增加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合作學習的機會也在增加,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 學生的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

        1.3課程設計有創新。

        初中體育教師們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對教學的認識,從教師在"課的設計"使用的語言中可以看出與過去有著明顯的變化,初中體育老師從學生興趣需要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出生動活潑的教案,這表明了教師對各種教學活動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有針對性地設計出最能表現自己獨特構思的個性化教案,而這些構思與設計又是與課的教學目標直接聯系的,這也說明了初中體育教師已經走出了傳統教學一些陳舊觀念的束縛。

        2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對體育課堂教學不重視。

        當今學校教學雖在向素質教育轉軌,雖已經實行新課標,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只追求升學率,為了其他學科或者活動有更多的時間,就隨意占用體育教學時間,縮短體育課時,更有甚者,將體育課用作勞動、開會等,體育課的實踐時間被剝奪,體育課長期處于如此被輕視的地位。

        2.2體育方面投入資金不足,場地器材嚴重缺乏當前,很多學校體育課面臨的問題,就是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體育教學所需的器材以及場地每年都要進行維修,學校對這塊投入的資金非常有限,遠遠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嚴重制約了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還有一些學校購買了體育器材,但是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缺乏專門的保管人員,也造成了學校在體育器材上的匱乏。

        2.3學生個體差異性未被重視。

        在體育新課程標準教學實踐中,初中體育教師有著不同的理解,對新課程標準理念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雖然都是依據基本理念來精心設計授課內容,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刀切的想象依舊存在,統一講授授課內容,讓學生統一接受課堂知識,體育教師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對于未進行選項教學的學校來講,在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

        3提高初中教學效果的策略

        3.1認清體育課的角色。

        體育課不被看重是正常的,幾十門課業總得有個輕重排序,但體育課若遭受歧視,那就屬于社會的一大時弊。體育課雖是小三門之一門,但它在現代教育過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貶低它、扭曲它、擠占它甚至打壓它的種種言行,當然都該受到嚴肅批評。即便排在全校課程系列的末尾,也并不丟臉,把握不住自己的立身之本,才是最可羞愧也最為無救的敗北。

        3.2轉變體育老師的思想觀念。

        初中體育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把素質教育貫穿到課堂中去。體育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做法,把體育教學從傳統的以體育知識技能的灌輸與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為中心。同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發展,切忌"分數第一"的短期行為。另外,體育教學中面對的學生個體都存在較大的差異,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實現健身、健心、適應社會三者的有機結合,體現出健康三維觀。

        3.3學校要加大體育投入。

        學校方面要更新辦學指導思想,加大對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學校的指導思想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改變以往只顧追求升學率的片面做法。同時,要加大對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購買必備的體育教學器材,并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所購置的器材進行管理。學校、社會和家庭要互相溝通,相互配合,加深對體育教學的認識,確保實現預期的。

        參考文獻

        [1] 呂忠榮.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困惑與對策[J]. 基礎教育研究,2011(2)

        [2]高松山,林森. 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師教學分析[J].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 (2)

        第9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程理念范文

        摘 要 本文以四川省綿陽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學為例,通過文獻調研、訪談、數理統計等方法,分析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變化特點,調查了當前綿陽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實施現狀,概括了他們實施體育新課改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并得出了較為重要的結論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完善高中體育新課改的方法與途徑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 綿陽市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 新課改 現狀

        一、前言

        我國從2001年開始實施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育與健康課在改革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10年四川省綿陽市也開始實施高中體育新課標。從我國各省市開展的情況來看,新課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然而,綿陽市在實施新課改時是否順利,教師在上課時是否遵循了新課改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新課改的五個領域目標,新課標具有哪些新的特點及變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因此,本文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變化特點進行分析,對綿陽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學實施新課改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為高中體育新課改提供了參考性意見。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綿陽市的南山中學、綿陽中學、普明中學、實驗高中、綿陽一中這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學課改情況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查閱了大量新課程改革的文獻和國內外有關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文獻。

        2.訪談法

        走訪了成都體育學院數位課改方面的專家,以及綿陽市五所一線教師,對新課改的實施及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

        3.數理統計法

        通過excel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

        4.比較分析法

        對五所條件不同的學校實施體育新課改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新課改的變化特點

        1.明確了課程性質

        在課程性質方面,《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了本課程的三個特性,即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1]。新課標全新定位了課程的性質,從三個特性不難看出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更加全面了。

        2.全新的課程理念

        體育新課改全新的課程理念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第二,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努力體現課程的時代性。第三,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第四,注重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1]。

        3.課程目標的改變

        新課改將課程目標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2]。這一目標的確定將為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出適應現代化需要的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

        4.教學內容的改變

        新課標要求新課程內容應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3]。改變以前課程“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5]。

        5.學分制的實施

        新課標將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高中三年學生必修11個學分。其具體學分分配如表1:

        表1 體育與健康學分分配表

        必修必選 學分 學時 必修選學 學分 學時

        田徑類項目 1個 18個 田徑類項目

        共9個

        共162個

        健康教育專題 1個 18個 球類項目

        體操類項目

        水上或冰雪類項目

        民族民間體育

        6.評價方式的改變

        體育學習的評價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4]。新課標改變了原有的評價方式,按五個領域目標的達成情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的過程評價綜合判定,這樣就能準確、全方面地評價每個學生。

        (二)綿陽市五所高中新課改實施的現狀

        1.體育教師對新課改目標、理念的了解程度

        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內容、目標等方面的把握和理解,是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而通過對幾所學校的老師進行訪問調查表明,大部分的體育教師表示對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理念比較清楚,但是還有一小部分的教師對課改的目標、理念等不是很清楚,更有一部分老師不知道,這對體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是非常不利的。

        2.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實施情況

        新課改要求把學生感興趣的民族民間體育活動和新興運動項目引入體育課堂,以適應時代要求,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但在統計時發現,幾所學校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并沒有把充滿樂趣的民族民間體育活動和新興運動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依舊如初。

        3.課程具體目標的實施情況

        新課改把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具體地分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希望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達到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從表2可以看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只有25%左右的老師運用新的教學目標,而大部分老師還是不能轉變舊的教學目標模式,致使新的課程目標形同虛設。

        表2 五所學校的體育教師運用新課程目標的情況表

        南山中學 綿陽中學 普明中學 實驗高中 一中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6人 6人 4人 2人 2人

        海德洛特的教學目標 13人 14人 10人 8人 5人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 1人 3人 2人 無 1人

        運用新目標所占比例 30% 26% 25% 20% 2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 中文字字幕乱码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在线天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