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第1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課堂教學

        認真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將之“系統(tǒng)進教材、生動進課堂、扎實進頭腦”是今后一定時期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核心任務。本文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基礎課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提高認識,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基礎課教學本身的內在要求。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由基礎課的課程性質決定的

        基礎課既是一門理論知識課,又是一門思想教育課。作為理論課,基礎課必須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xiàn)在當代的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發(fā)展的新境界,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是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教學要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最新發(fā)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到教學之中。

        作為思想教育課,基礎課必須面對現(xiàn)實,解決學員的思想問題,提高學員的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一系列獨創(chuàng)性的重大理論觀點,系統(tǒng)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fā)展中大國如何加快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因此,基礎課教學要體現(xiàn)思想教育性,增強時代感,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徹到教學之中。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本質特征的要求

        的教學內容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本質特征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統(tǒng)一。

        1.是實踐的理論。早在1845年,馬克思就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边@段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銘文,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學說的本質特征。它來源于實踐,能動地指導實踐,并隨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典范,它既堅持了基本原理,又注重結合中國實際,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及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國社會進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有著鮮明的實踐特色。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實踐性的要求。

        2.是科學的理論。它正確反映了世界的本質及其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經受了實踐的檢驗,但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真理發(fā)展的道路。堅持的科學性,就要求我們不能把基礎當作凝固不變的教條,而要在堅持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發(fā)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教學是堅持的科學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內在要求。

        3.是革命的理論。的革命性集中表現(xiàn)在它的階級性上,它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改造自然和社會服務。堅持的革命性,就要求我們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的指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的創(chuàng)新,在新形勢下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課堂教學是的革命性的內在要求。

        二、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切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一)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調整教學內容。

        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內容??偟恼f,就是以基本原理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紅線,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基本原理的有機聯(lián)系,從繼承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角度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基本原理的結合點。

        具體說,第一,緒論部分,突出的本質特征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進一步說明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充滿活力的理論體系,從總體上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基本原理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實質的具體體現(xiàn)。第二,唯物論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哲學依據、理論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和體現(xiàn)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辯證法部分,突出唯物辯證法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xiàn)的辯證法。第四,認識論部分,突出實踐的觀點和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原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源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并在實踐的基礎上發(fā)展的科學理論。第五,唯物史觀部分,突出生產力觀點、文化觀點和人民群眾觀點,突出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等原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第六,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典范。

        (二)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語言增強學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形式上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學員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學的理論只有被學員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認同,才能在他們心中扎根結果,才能成為他們的自覺追求和自愿行為。所以在課堂講授中,要針對學員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維方式,采用深入淺出、簡單明了的語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話語代替艱深晦澀的理論文字,用簡明扼要的觀點代替邏輯的思辨。

        2.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學員的感染力

        學員對理論的理解和接受,來源于對理論的感性認識,而感性認識之所以產生,來源于具體生動的事例。因此,在課堂講授中,要選用學員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具體生動的事例。講改革開放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不能只講過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創(chuàng)匯、財政收入翻幾番等這些與學員距離較遠、關系間接的數(shù)字。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從學員實際生活所發(fā)生的巨大進步中挑選事例,比如從具體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訊、醫(yī)療、教育、交通、社保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條件改善說起,用具體生動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勵學員,從而增強他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激情。

        3.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學員思想的滲透力。

        (1)變“說教式”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聯(lián)系實際的理論。在教學內容中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方法的具體要求:一是講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賴以產生的歷史和現(xiàn)實根據;二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武器,直面現(xiàn)實,正確分析、科學回答現(xiàn)實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學員中普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熱點問題進行“冷”分析,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回答。

        (2)變正面講授為“問題”剖析法。不要空對空,純理論,更不要回避問題,回避現(xiàn)實問題的理論必然蒼白乏力。我們在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的基礎上,分析我們黨肩負的新任務、面對的新挑戰(zhàn)、面臨的新問題,激發(fā)學員的好奇心,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引起學員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進而運用的基本原理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學的回答,使教學過程成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員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變單向注入式為學員積極參與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學員關心的問題,也是教學內容必然涉及而在課堂教學中又必須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員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可采取討論、演講、辯論、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調動學員參與課堂,從而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

        總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員是一項長期性的戰(zhàn)略任務,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項工作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效。

        參考文獻:

        第2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哲學;變革;唯物主義;實踐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5-0038-02

        19世紀40年代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和哲學的誕生,標志著人類哲學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哲學到底在哪些方面實現(xiàn)了根本變革?這些變革的意義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對于我們全面認識哲學有著重要意義。

        一、哲學的根本變革

        在整個哲學史和認識論上的深刻變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哲學的研究內容上,哲學使唯物論和辯證法以及唯物主義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之間由分離走向了統(tǒng)一。哲學并不是對以往舊唯物主義和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辯證法的簡單相加與堆砌。它是在對以往哲學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做出了具有思維方式轉變的根本性創(chuàng)新。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曾經說過:“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盵1]16這里馬克思明確地指出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從而能夠將辯證的觀點融入舊唯物主義,實現(xiàn)唯物論與辯證法二者的結合。但同時也指出“在它那里,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fā)現(xiàn)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2]218從馬克思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在肯定黑格爾辯證法的同時又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在這里我們應該知道,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不僅實現(xiàn)了辯證法的唯物主義改造,更在于發(fā)現(xiàn)了存在于黑格爾辯證法思想中,能夠用于剖析和透視社會結構與整個歷史的唯物主義的哲學視角,這對馬克思哲學的其他方面的變革也有重要意義。馬克思的哲學不但使哲學在理論發(fā)展上達到了質的飛躍;而且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這種統(tǒng)一立足于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從而使他的哲學能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而指導實踐活動的展開和發(fā)展。

        第二,哲學實現(xiàn)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實現(xiàn)了由理論哲學向實踐哲學的徹底轉變。自古希臘以來,在西方哲學界中占主流地位的便是一種過分崇尚理論,而貶低實踐活動,蔑視讓哲學回歸現(xiàn)實生活的理論傾向。近代哲學家只看到哲學是知識,而沒有看到哲學更應該被理解為人的實踐活動。哲學則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它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世界和實踐,不是把哲學看成是一種理論體系哲學,而是看成一種相對的、開放的屬于現(xiàn)實生活的實踐哲學體系。理論哲學的思路是認為僅僅在理論活動的圈子里就能構建出整個世界,而不需要經過實踐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實踐哲學的思路則是認為理論活動盡管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仍然歸根于生活實踐的一個部分,它在構建整個世界時必然要立足于實踐活動之中,而不能超越實踐活動。這兩種思路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理論活動和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關系是怎樣的。伴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理論哲學越來越表現(xiàn)出自己的局限性,它的思維方式的出發(fā)點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理論思維的主體是人,而人是存在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現(xiàn)實中的人不可能脫離實踐活動,所以當理論哲學在認為理論活動可以獨立于實踐活動時就是錯誤的。馬克思突破了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他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去理解哲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問題,認為哲學只有回到生活中,立足于實踐,進而用以改造實踐,才能發(fā)揮出它的作用。這種獨特的視角使哲學的面貌煥然一新,也使哲學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第三,哲學第一次將實踐的觀點引入了認識論,為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開辟了廣闊道路。在認識論領域中,圍繞著認識本身,即人們能否認識世界,以及如何能認識世界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各派哲學家們對此爭論不已。各派唯心主義者在哲學基本問題上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系,他們把意識說成是世界的本原,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無論是認為感覺經驗是認識的最終來源的主觀唯心主義,還是把概念說成是造物主的客觀唯心主義。它們都是以唯心主義為前提的先驗論,認為認識是意識的自我認識。這種前提性的錯誤導致它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論。舊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但是它們把這種反映看成是消極的、被動的照鏡子式的直觀地反映。而不了解實踐活動才是認識的真正來源,實踐活動本身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

        哲學在對待認識的問題上,首先是以唯物主義作為自己理論的基本前提的,駁斥一切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在哲學看來,人的認識對世界的反映,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認識的特性有二個:其一是摹寫性,其二是創(chuàng)造性。但是認識的目的絕不可能是簡單地模仿,而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出新的東西。實踐對認識的作用表現(xiàn)在: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以及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對認識的這些作用賦予了實踐在認識活動中的偉大作用,也只有實踐才能充當認識過程中主客體之間的橋梁,從而使主客體之間達到統(tǒng)一的效果?!叭藨撛趯嵺`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1]55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具有歷史性和階段性,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受不斷變化的實踐來檢驗。所以認識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上又表現(xiàn)出它的相對性。實踐是永無止境的,認識的發(fā)展也不會有終點,所以不可能存在所謂的終極真理。哲學也絕不可能是那種終極真理,而只是為認識真理提供了正確的方法論原則而已。

        二、哲學變革的意義

        哲學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去詮釋對哲學的理解。它絕對不是對以往舊哲學的簡單延續(xù)與機械模仿,而是對傳統(tǒng)哲學的徹底變革。

        一方面,哲學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為人們正確看待自然和社會的變化發(fā)展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結合,不僅對哲學基本問題有了正確的回答,還提供了在此基礎上關于整個世界的方法論原則。由于整個世界是相互聯(lián)系的,所以必須從這一前提出發(fā)樹立聯(lián)系的、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萬物都蘊藏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事物的發(fā)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些辯證法思想為我們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chuàng)立使人們對歷史的演進過程有了規(guī)律性的認識,社會歷史不再是單個人和群體可以隨意操縱和擺布的僵硬局面,而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發(fā)展的。此外,馬克思還看到了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它是客觀的,不是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能選擇和決定的,不能被超越。這一觀點奠定了整個歷史發(fā)展的基石,徹底反駁了人可以主宰歷史的荒謬論斷。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創(chuàng)造者是人民群眾,而不是活動在歷史表面的英雄人物,充分肯定了人民群眾的作用,調動了最廣大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梢哉f,的歷史唯物主義為近代以及未來人類社會的走向都起到了引導作用,為人們把握歷史提供了方法論原則。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唯物史觀的正確性被一步步的現(xiàn)實社會所驗證。對我國而言,唯物主義歷史觀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和出發(fā)點,在新時期的今天,我國社會發(fā)展面臨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才能指導我們去研究這些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盡快實現(xiàn)我國的現(xiàn)代化。

        另一方面,哲學吸納了實踐觀這個新元素,使哲學成為唯一能動的實踐哲學。人的實踐活動是指人作為主體見之于客體的有意識的能動物質活動,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形式,其中生產實踐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生產實踐活動中,我們要處理的主要關系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應該學會兼顧兩方的發(fā)展與和諧。如果過分地向自然界索取,那么只會適得其反,使環(huán)境惡化,從而制約人類的發(fā)展。只有樹立科學的實踐觀,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注重自然環(huán)境的承載力,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界的和諧。在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活動中主要體現(xiàn)的是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利益關系,這是在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中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茖W實驗活動的開展則不僅有利于科學技術水平的向前推進,關系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從長遠來看,影響到對未知世界的開拓程度。在當代社會,哲學的實踐觀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成為無產階級在治理社會中的指導思想。它也應該成為全世界處理當今矛盾沖突的重要理論借鑒。當今社會,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利益沖突十分尖銳,各種不和諧的因素日益暴露,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歷程中,自我們黨執(zhí)政以來,始終以為指導,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樹立科學的實踐觀,從而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例如,我國根據當今世界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制定的科學發(fā)展觀就是在協(xié)調各方利益關系的基礎上確立的科學理論。它符合經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順應世界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我國三代領導集體思想的繼承與進一步發(fā)展,也是我國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要建立的未來和諧的理想社會必須要以此為指導。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3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剩余勞動 剩余產品 剩余價值

        基金項目: 2011年第三批陜西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整體性視角下的“原理”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研究(陜教工宣〔2011〕8號);咸陽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基本原理》教學中的整體性問題研究(編號:200802027)階段性成果。

        在“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程教學中,必須著眼于的整體性開展教學及研究工作,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找準完善和發(fā)展基本原理范疇體系的現(xiàn)實基礎;堅持經典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原則,找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節(jié)點;堅持“精”與“管用”相結合的原則,找準講授“原理”的基本點;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找準講授“原理”的現(xiàn)實針對性。只有做到“四個堅持”,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fā),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以解決學生的思想疑慮,消除學生認識偏差,提高學生對科學性的認識,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基本原理,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原理”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yōu)秀課程。在“原理”課程第四、五章(《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版)的講授中,學生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無剩余價值提出質疑,對此問題我認為應該結合我國現(xiàn)實加以分析,才能使更加貼近實際,更具鮮明的時代感,這樣才不失理論的生機與活力。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特有范疇,否認社會主義經濟存在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被排除在社會主義經濟之外,這極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其實剩余價值是商品經濟的普遍范疇,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只要存在商品經濟,都存在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規(guī)律就必然發(fā)生作用。隨著商品經濟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沖破傳統(tǒng)經濟理論的束縛,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客觀現(xiàn)實對剩余價值理論進行再認識。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剩余價值及規(guī)律對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普遍意義,自覺地運用剩余價值規(guī)律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從“原理”課程教學角度來講,也有利于解決學生的思想疑慮,消除學生認識偏差,提高學生對科學性的認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馬克思關于剩余價值的一般論述

        剩余勞動、剩余產品是任何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如果勞動者的全部勞動時間和全部勞動產品,都只能滿足勞動力再生產,那就沒有積累,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實現(xiàn),就只能進行簡單再生產甚至萎縮性再生產,也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歷史階段,盡管剩余勞動的歸屬和表現(xiàn)形式有所不同,但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卻始終存在。馬克思指出:“一般剩余勞動,作為超過一定的需要量的勞動,必須始終存在?!盵1]恩格斯也指出:“勞動產品超出維持勞動的費用而形成剩余,以及社會生產基金和后備基金靠這種剩余而形成和積累,過去和現(xiàn)在都是一切社會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發(fā)展的基礎?!盵2]可見,如果沒有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就沒有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角度研究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由工人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本質上反映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從量上看,剩余價值是商品生產所要追求的“余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剩余價值時,有多次是在商品生產的“余額”和“果實”意義上來講的。在分析資本總公式時,馬克思指出:資本運動過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預付貨幣資本額加上一個增殖額。我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余額叫做剩余價值?!盵3]在分析資本形態(tài)變化及循環(huán)時,他說道:剩余價值是“勞動力的剩余勞動使產品價值超過產品形成要素的價值而形成的余額,也是資本的果實?!盵4]追求生產的“余額”和資本的“果實”,是任何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征,當然也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征,這個“余額”和“果實”的價值必然表現(xiàn)為剩余價值,沒有“余額”和“果實”,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就無法進行下去。從質上看,剩余價值是剩余勞動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余勞動。剩余勞動、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的邏輯關系是:剩余產品是剩余勞動的物質成果和物質表現(xiàn),而剩余價值則是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的實物形式的貨幣表現(xiàn)。沒有商品生產的社會,就沒有價值范疇,因而剩余產品也就不可能表現(xiàn)為剩余價值形態(tài)。這種關系只有在商品經濟社會才能實現(xiàn)。

        建立剩余價值理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馬克思承認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的普遍性,但并未由此引申出剩余價值的普遍性,這并不足為奇。這是由于馬克思當初設想,人類社會經濟形態(tài)依次經歷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建立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基本特征之一是沒有商品生產和貨幣交換,然而現(xiàn)實并非如經典作家所料。

        商品經濟條件下,只要承認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就必須承認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把價值歸結為勞動和剩余價值歸結為剩余勞動,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如果只承認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卻否認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顯然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那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剩余勞動的必然存在及在價值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剩余價值也就順理成章。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剩余勞動轉化為剩余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存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剩余勞動始終存在,那么剩余勞動必然要物化為剩余產品,價值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剩余價值;勞動者的勞動時間也必然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形成勞動者直接的個人收入,剩余勞動時間形成剩余價值。這種剩余價值是社會主義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堅實基礎。沒有剩余價值,就不可能有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并非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范疇。如果我們把這些概念獨特的資本主義性質丟掉,那么它們?yōu)橐磺猩鐣a方式所共有。

        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企業(yè)是市場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商品生產者的企業(yè)的生產目的仍然是不斷追求剩余價值,因為,價值是社會財富的表現(xiàn)形式,剩余價值是社會財富增長和積累的表現(xiàn)形式,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越多,自然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財富就越多。如果否認這一生產目的,單純強調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就會出現(xiàn)不計成本、不講效益和積累、不顧擴大再生產和資產增殖、分光吃凈的現(xiàn)象。

        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國主流經濟學只準講凈產值,而不講利潤?,F(xiàn)在雖然承認了公有制企業(yè)的利潤發(fā)展目標,但卻不贊成以剩余價值為目標,這是不符合馬克思經濟思想的。馬克思曾明確提出:“剩余價值和利潤實際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數(shù)量上也相等,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個轉化形式?!盵5]馬克思的論述為確立公有制企業(yè)追求剩余價值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確立剩余價值范疇的重大意義

        作為價值增值的剩余價值范疇,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特有范疇,而是市場經濟的普遍范疇。剩余價值理論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為適應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應當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這種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必然會推動經濟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

        市場經濟的局限性決定了國家加強對宏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性。增強國家財力是國家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剩余價值,不僅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企業(yè)的發(fā)展基金、集體的福利基金、國家的稅金、社會保障基金以及國家的財政儲備等,都來源于剩余價值。沒有剩余價值,企業(yè)連簡單再生產也無法維持,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就會失去財力來源,沒有剩余價值的增加,就沒有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益活動就無法進行,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就不可能實現(xiàn)。因此,沒有剩余價值國家就很難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很難得到健康發(fā)展。

        這里有必要指出,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時,為了揭示資本家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對立關系,特別強調了剩余價值歸屬上的階級對立,即“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由此,剩余價值就成了資本主義的特有范疇,認為社會主義經濟不存在剩余價值也就成為必然。今天我們理解剩余價值這一概念時,應更側重于剩余價值的來源。在勞動生產率極大提高的現(xiàn)代社會,工人的勞動顯然由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兩部分構成,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形態(tài)也必然包括必要價值和剩余價值兩部分。只不過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剩余價值部分由勞動者共同所有,體現(xiàn)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剩余價值歸屬上的變化并不影響它本身的存在,因此,對剩余價值這一范疇的理解也應反映社會實踐的變化,把握它的一般性。

        開展對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的研究,一是要深化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堅持馬克思剩余價值的基本原理,這是研究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則。二是深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認識和總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根本原則,實現(xiàn)理論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在深化對剩余價值理論的認識時,要充分肯定這一理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但又不可因此就給它貼上永恒的資本主義標簽,而要運用唯物史觀,把這一范疇放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進行分析。理論總是以實踐為依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應正視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探討,把這一范疇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體系之中,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進程和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

        第4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實踐;實踐本體論;實體

        中圖分類號:B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9-0045-02

        對于哲學是不是實踐本體論的爭論學術界尚未能達成共識。這種爭論本無對錯之分,因此,本文通過綜合介紹實踐和實踐本體論的各種觀點來闡釋世界的本源,并說明實踐觀及其本體論間的關系。

        一、實踐的本質及馬克思對實踐的批判和超越

        1.實踐的本質

        在馬克思哲學里,實踐即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它是指人類所特有的活動,與其他動物消極適應自然的本能活動有根本區(qū)別;它是人們改造客觀事物的活動,必然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不是單純的主觀活動。

        在認識論的層面,實踐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得到升華的基礎,是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著巨大的反作用。實踐是人與世界對立統(tǒng)一的基礎;在歷史觀的層面,全部的社會活動是實踐的,人類的歷史就是實踐的發(fā)展史,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發(fā)展的基礎。

        2.馬克思對實踐的批判和超越

        實踐這一種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事實,早就引起了哲學家的注目,把“實踐”這一概念進行哲學上闡釋的卻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實踐”概念和倫理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爾那里,他又把整個實踐劃分為“需求——勞動——享受”這三個階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就是勞動。勞動之于實踐又更近了一步。馬克思在此基礎上指出“勞動是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正是這種有著進步意義的活動使人類的存在有了真實的意義。

        馬克思說實踐是“感性的人的活動”,這也就體現(xiàn)出了實踐不同于先驗性的經驗事實,他表明實踐本身就具有了本質的范疇。馬克思之前哲學家對實踐的解釋都有失偏頗:康德認為實踐是一種個人的倫理經歷;黑格爾則認為實踐是一種理性的活動;費爾巴哈直接將實踐認定為“卑污的猶太人的行為”。馬克思在總結前人理論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對實踐的本質進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類自覺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里第一次提出實踐的哲學范疇。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不徹底,使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的領域占了上風,“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边@立即就將哲學與唯心主義以及原先的舊唯物主義徹底的劃清了界限,指出了實踐作為社會生活的本質,以全新的姿態(tài)揭示了實踐的決定性作用和重大意義,闡釋了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哲學的基本觀點,更為全人類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擲地有聲地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能改變世界的就是實踐。

        二、實踐本體論

        1.實踐本體論的誕生

        哲學上的本體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謂本體論,是德國的哲學家郭克蘭鈕在《哲學辭典》中最早使用的。雖然在我國關于本體論的爭議很多,但是理論上的傾向是很明顯的,在經過批判唯物主義到否定唯物主義,得出了一個結論: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義又超越了唯物主義。

        一般來說,本體論就是存在論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間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圖來解釋和說明關于宇宙間一切,并獲得宇宙間的普遍規(guī)律。

        那么的本體論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學的方式來思考,所有的哲學都是應該有其本體論存在的,如果沒有本體論的存在,那么哲學理論的闡釋和作者自身觀點的提出與發(fā)展就不會產生。馬克思雖然沒有直接的提出其本體論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觀點的基礎上,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點上,提出了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唯物史觀。

        實踐本體論是從哲學中就實踐這個概念產生的一個理論,學術界對此觀點的爭議依然持續(xù)不斷,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一些學者認為,實踐本體論強調的是“新唯物主義”這集中體現(xiàn)在哲學的實踐性特征之中,將實踐的觀點作為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2.實踐本體論的本質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曾指出:黑格爾沒有認清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他將這種發(fā)展僅僅歸結于民族和民族意識。在這里,馬克思的確是和舊的哲學分道揚鑣了,他把自己的哲學體系建立在以實踐為基礎之上,使得實踐哲學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開創(chuàng)性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

        第一,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這也就是說,馬克思將哲學從抽象的、純粹的思維領域轉至客觀實在的世界,把人們的思維從虛無縹緲的經院哲學中拯救出來,轉而關注現(xiàn)實,激勵人們用實踐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

        第二,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以實踐作為基本點,揭開了人的本質,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明確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蓖瑫r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導言中他又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边@也就是說能夠成為物質力量的理論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離不開實踐的。那么也就是說,要用實踐的觀點去理解和解釋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用歷史的眼光來揭示人的本質,將人作為改造世界的主體,把哲學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來。

        3.學術界實踐本體論的爭議

        我國學術界對本體論的爭議主要有三種看法,一是實踐本體論,認為實踐是整個馬克思哲學體系中的重心,哲學本體論就是實踐本體論,二是物質本體論,認為馬克思哲學是物質本體的唯物主義,三是物質實踐本體論,同時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和物質即自然界在發(fā)展中的優(yōu)先地位。

        有兩種不同于實踐本體論的觀點:一種認為物質本體論在馬克思哲學中更具有主導性,實踐本體論導致哲學的發(fā)展受到限制。另一種認為物質--實踐本體論認為這兩者是可以合而為一。物質——實踐本體論是一種結合兩種觀點中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部分而產生的一種思想。雖然哲學中說,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都是相互影響的,但是通過對哲學的學習,發(fā)現(xiàn)對于本質本體此類的對一個理論是有重要意義的概念,是要從根本上指出理論的本質的。但是此物質——實踐本體論看似是全面的,其實將哲學中的兩部分結合為一個本體論,不能從根本上說明馬哲本體論的問題。

        三、實踐與實踐本體論

        1.實踐是實踐本體論的重要依據

        哲學的本質性理論就是實踐本體論。當實踐被認定為一個普通的經驗事實之時,它的本體性內涵就遭到了忽視。作為一個經驗事實人們就不得不從主觀與客觀的角度去解釋實踐、定義實踐。這樣一來人的能動的實踐活動就成了一般的經驗事實,而喪失了它原本的內因、動力,這也就形成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領會。實際上,實踐是立足于當前,面向著未來的能動的實踐,它既實現(xiàn)了人的非凡特質,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實質也超越了一般的經驗事實。

        因此,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來說,實踐不能被簡單的當做一個普通的經驗事實來處理,具有了本體特征的實踐本體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學性。

        2.實踐體系化-實踐本體論

        哲學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對人化世界發(fā)展變化中的客觀規(guī)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義有著重大的影響的學問。實踐本體論著眼于人化世界的實踐性、為我性和主體性,力求從實踐的方面來理解世界,從為我性出發(fā)來考察人化世界對人意義,從人化世界的客體的意義中揭示出人的主體性,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體性和發(fā)展人自身的主體性。實踐既是基礎還是本質又是人類關系的“源泉”,那么我們所說的“實踐本體”就是指:“人類的存在只是一種實踐中的存在,人類社會的存在也只是一種實踐中的存在,人類社會的存在也只是實踐活動的存在,人類通過這種實踐存在來理解和把握世界?!边@樣,就是把人類的存在和人類社會的存在歸為總體的實踐活動本身,實踐作為本體這一意義比實踐是基礎、本質和源泉體現(xiàn)得更加鮮明。

        這種實踐本體論的特點是把實踐限定在人類社會的范疇之中,對整個世界作本體論或形而上學的探討,所以必然要反對物質本體論。有學者說;“實踐唯物主義否定舊唯物主義抽象的物質本體論,否定那種以“實體”為核心的靜態(tài)的、一經把握就永恒不變的“本體”。實踐唯物主義不是歷史上的那種本體論,但它在實質上又確立了現(xiàn)代以人類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本體論,即實踐本體論?!?/p>

        學術界公認:認識來源于實踐,并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也是發(fā)展真理的過程,所以實踐觀是認識論的基礎。實踐本體論過度的強調了實踐的現(xiàn)實性,而忽視了認識的作用,說實踐是構成了現(xiàn)存世界的本體。理論和實踐是統(tǒng)一的整體,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依存的,認識以實踐為基礎,實踐反作用于認識。所以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就是的一個特征。這就是認識、發(fā)展、實現(xiàn)真理的正確途徑,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何中華.馬克思實踐本體論:一個再辯護[J].學習與探索,2007,(2).

        [2]王于,陳朗.“實踐本體論”及其革命意義[J].哲學動態(tài),1988,(3).

        [3]王于,陳志良,楊耕.我們時代的旗幟——實踐唯物主義[J].江海學刊,1989,(2).

        [4]本書編寫組.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鄧曉芒.實踐唯物論新解:開出現(xiàn)象學之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7]張世英.新哲學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第5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變枯燥無味為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

        當代教育家包羅?朗格朗說:“教育和教學不能逃避支配人的行為的偉大法則,那就是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有效集中注意力和穩(wěn)定積極的學習情感,以及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和努力進取的學習精神。這是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活躍的學習動機。在歷史教學中應注重課堂教授藝術,采取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內驅力。

        首先,使學生明確歷史學習的目的。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歷史教師教學中應花一定的時間,切合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使學生了解必要的歷史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我們了解過去、把握現(xiàn)在、展望未來,以及有利于我們從歷史中吸取營養(yǎng),“以史為鑒,接受教育、提高認識、掌握技能、服務社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就能激發(fā)他們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創(chuàng)設教學新情景,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歷史闡述的是過去的、不可再現(xiàn)的事物,很多內容單靠教師簡單乏味的講解,學生聽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形象生動、風趣幽默、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語言,力求將簡單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情景場面,單調乏味的圖畫形象化為栩栩如生、富有特色的歷史再現(xiàn),使學生覺得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興趣盎然地隨著教師的巧妙誘導而進入一個親切、印象深刻的過去世界,產生一種真實的心理感受,從而使學生既能學到歷史知識,又能接受藝術般的熏陶,為之感染,為之興奮,這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感,刺激了他們的思維,其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在輕松親近的氛圍中悄然增強,帶著濃郁的興趣投入到歷史

        課的學習之中,為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此外,也應考慮到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吸引力。例如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密度,可以將歷史教學過程進一步形象化,直觀化、生動化,歷史的再現(xiàn)重演或模擬能讓學生在新奇、親近的情景中愉快學習,也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供信息交流的機會和舞臺,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變單向傳遞到多邊互動的教學活動

        法國教育家加里說:“教學法就是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統(tǒng)一起來的方法”。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突出表現(xiàn)為單向的信息傳遞渠道,即由教師自導自演,進行填壓式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常常是,教師教的頭頭是道,學生聽的昏昏沉沉,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缺乏活力,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滿以為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卻暈暈乎乎,似懂非懂,不知所云。這種狀況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受到束縛,阻礙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為此,必須由單向傳遞改變?yōu)閹熒餐瑓⑴c,教法與學法相結合的多邊互動的教學模式。

        第一,提問是教學活動中加強多邊互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博士說:“什么是學問?學問就是要學會怎樣問,就是要學會思考問題?!睔v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教育目標精心備課,巧妙設計出富有啟發(fā)性、指導性的問題構思巧妙的提問是對學生思維活動的一種有益刺激與訓練,它既能引起興趣,又能激活思維,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識,又能產生發(fā)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去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在這里,教師的設問顯得十分重要,必須結合學生思維特點,理解能力和現(xiàn)實情況,由表及里,由淺及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層層推進,逐步深入,讓學生本著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積極的綜合判斷、分析推理,最終由自己得出結論。同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大膽質疑,給學生創(chuàng)造性問題和答案,及時鼓勵表揚,以鼓勵他們體驗和掌握學法的信心,加強雙向或多邊信息傳遞,豐富教學內容與思維的含量。

        第二,討論法也是加強課堂多向交流、促使學生主動思維,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注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質疑、探討、研究、總結,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鍛煉和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為了確保討論課的成功,教學前應先確定主題,提供有關資料,或布置學生在課外搜集,查尋有關材料,然后在課間圍繞確立的主題展開討論。通過學生分組討論,確立學生代表進行發(fā)言,亮出觀點,提出論證,自圓其說,最后由教師對討論活動進行品評總結。教師對討論活動中學生的各種思路、觀點應進行全面客觀的點評,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評說對問題的認識及邏輯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升華與提高。這種課看起來松散,很不規(guī)范,缺乏程序,但是,它卻讓學生主動參與,自覺活動,真切地體驗到自己是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見解,活躍思維,體驗參與教學的,既有利于喚起學生的頓悟,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靈感與求異的火花,產生突破性的發(fā)展,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信心,鍛煉思維品質,增進知識的交流與吸收,使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獲得充分的激勵與調動,學習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這樣的教學過程真正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互助互動,雙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歷史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變要學生會為學生會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具有能夠揭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皼]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舊的教學過程,強調教師的“教”、教的責任僅僅是由教師將書本中的結論性知識裝入學生頭腦的記憶庫,有的甚至是對書本知識的簡單呆板的復述重敘,不管學生能否理解與接受,就是要求學生一定學會。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和自覺性,是被迫學。整個教學過程及答案的構建等是由教師一人承擔,學生似乎是旁觀者,不是學習的主人。學會的僅是教師早已設計好的思維套路與標準答案。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本不能適應現(xiàn)今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

        “授人以魚,一餮得益;授人以漁,終身受益”。教師的任務不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要學生記住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應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要將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不但要教會學生“學會”,還要教學生“會學”,突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應不失時機地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歷史科學思維方法的教授、介紹,主要是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方法論傳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xiàn)象、解釋歷史事件,評價歷史人物,探究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向學生展示自己分析、判斷、綜合、解決某一歷史問題的具體思維過程,說明自己分析問題所采取的“史觀”和“史法”。通過實例的講解示范,加強引導于訓練,提高歷史思維的水平,有助于學習過程中的內化和遷移,這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重要前提。

        第6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互動教學 多媒體 兩課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6-0039-02

        《基本原理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是大學生最難以領會和掌握的一門公共課。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尤其是老師手捧課本、獨白式地進行灌輸說教的模式難以真正達到教學目標?;ヂ?lián)網的發(fā)展、計算機教學應用的普及給我們的“概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機會?;咏虒W模式就是一種運用現(xiàn)代先進的教學理念,尤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理論的有效教學模式。它可以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主體功能,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學生相互之間全方位的情感交流、課程知識內容的對話,從而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相互合作的團體精神。而且利用現(xiàn)代科技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獵取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思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兩課”的教學目的。

        一、“概論”課的教學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現(xiàn)在,包括“概論”課在內的“兩課”教學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脫離現(xiàn)實世界的基本狀況和實際生活。許多講授“兩課”的老師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有著近30年“兩課”教齡的馬昌海老師在談起“兩課”教學時說:“思政課相對而言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加之現(xiàn)在的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化。要是一味采取灌輸式教學,的確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钡拇_,即使授課老師敬業(yè),備課很認真,理論闡述完善而透徹,甚至為了不時地提起學生們逐漸衰減的興趣而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但由于其教學形式是單向的“一言堂”或者“滿堂灌”,課堂效果或秩序依然不佳。從考試的結果看,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并不理想??傊瑐鹘y(tǒng)教學模式下的“概論”課的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效果令人堪憂。教學效果令人擔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性原因,也有新情況和新問題。概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概論”課的教學內容重復多

        由于這種課程注重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而理論又大而全,一定的容量下就沒有與中學的教學形成層次上的差異。1996年國家教委印發(fā)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基本上涵蓋了大學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內容,所以,大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就已經對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甚至在高考壓力下,還超出了中學的基本教學范圍而“提前”學習了大學的“概論”課內容。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用性”不如專業(yè)課強,從而造成與國家教委和學校的高度重視相反的結果,即事實上被邊緣化了,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理論深度上都被打了折扣,這樣就與中學形成了重復。毋庸置疑,高校的“概論”課如果不添加新內容,或改變教學模式,學生必然缺乏新鮮感,不認真聽課,從而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2.“概論”課的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感和針對性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大學生又處于即將走向社會的重要階段,他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對社會和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是中學生不可比擬的,而且,許多現(xiàn)實問題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職業(yè)規(guī)劃。如果說在講政治的年代政治課是非常吸引人的話,那么在當今社會價值多樣化,尤其是高度經濟化取向的年代,思想政治課的低下回報率給這種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zhàn)??梢哉f,“概論”課沒有很好地把握時代精神的脈搏,沒能科學地解釋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和現(xiàn)象。大學生更傾向于在大眾傳媒和互聯(lián)網等平臺上獲取與時代問題相關的信息,并在上面尋找答案。由于“概論”課教材編寫的特點決定了它相對于我們所處時代的社會現(xiàn)狀的滯后性,“落后于社會發(fā)展少則5年,多則10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門缺乏現(xiàn)實“實用性”和“價值回報”的政治理論課如果再缺乏時代感,與大學生的處境沒有絲毫關系和針對性,怎么能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呢?這種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又怎么能提高呢?

        3.傳統(tǒng)的“概論”課教學方式單一,缺乏互動性的教學創(chuàng)新、新技術手段的運用。

        在信息膨脹的時代,我們不能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里止步不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能動性被極大地忽視了,這在高度強調個體主動性的時代,明顯地脫離了時代精神的需要,從而導致教與學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脫離?,F(xiàn)代教學理論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性放在更高的地位上,如果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那么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教學效果自然不好。傳統(tǒng)的忽視新教學技術手段的教學模式與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于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來說,各種圖形、影像、聲音、動畫都已是其生活和學習中熟悉的一部分,而傳統(tǒng)的依賴嘴、粉筆和黑板的教學模式似乎更顯得陌生起來了,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手段,建立師生互動機制、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氛圍,是完全可以把學生的心拉回到教室里??傊?,讓學生在較為鮮明的感性認識中輕松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讓他們在現(xiàn)實的師生互動中學會尊重老師和同學,培養(yǎng)個人品德,這就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根本目的。

        二、“概論”課互動教學的實踐探索

        筆者在從事“概論”課的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一些互動式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筆者對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09級大二本科學生200多人、化學院155人、09級旅游管理和應用數(shù)學班等共500人的教學中,通過分組自由選擇案例講解、討論辯論主題、PPT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方式,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學的實踐;并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計入課程的平時成績。下面就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取的幾種典型的互動教學模式:

        1.啟發(fā)提問式

        該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性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方法。它要求教師事先準備好問題材料,在上課時給學生觀看,并提出啟示性問題,讓學生進行短暫思考后進行對話式回答。在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提示和引導,以保證循著預定的方向進展;最后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點評,并引出要講的知識原理。筆者在講第五章“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時,在制作的PPT課件中,首先提醒學生回顧第一章中講到的“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性,事物是變動、發(fā)展的”;那么,按照這一條規(guī)律,和任何社會一樣,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其產生、發(fā)展、最后滅亡的過程,而這正是的唯物史觀所要論述的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的表現(xiàn)。通過這幾句簡單的串聯(lián),就把第一章和第三章與隨后要講的第五章內容聯(lián)系起來了,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基本原理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邏輯整體,彼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隨后再展示幾幅當今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等方面的畫面,最后提問:“我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似乎感到美國、西歐等發(fā)達資本主義依然很強大,而且看不到滅亡的跡象。這該如何解釋?”讓學生做短暫的思考,并回答問題。由于學生們認識較膚淺、不全面,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么說資本主義繁榮是假象,要么說理論可能出現(xiàn)了錯誤。對于這些各種各樣片面性的補充性回答就成為學生試圖尋找最終完滿答案的吸鐵石,它使得學生們帶著問題、帶著主動性的思考認真地聽教師逐步解釋資本主義的新發(fā)展。這樣,學生們感到時間不再是漫長的,而教師也不再為無人提問和聽講犯愁。

        2.討論法模式

        選擇某個適合討論的主題,最好是有兩組同學持不同看法的問題,讓他們進行辯論,教師同時記下各種典型的不同意見。這種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發(fā)言,越是具有對抗性的論點越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思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深入思考問題,把理論與親身經歷和現(xiàn)實實踐結合起來,找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連結方法,而且在學生的相互交流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精神、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師也需要思考、處理和整合各種不同意見,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和提高。筆者在了解到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有許多在社會上打工的情況后,從學生們提出來的分組討論主題中抽取一個相關題目,“大學生畢業(yè)去向:是就業(yè)還是讀研?”讓兩組持相反意見的學生進行辯論,陳述各自的理由,同時也穿插性地給學生們引入辯證法的一些原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統(tǒng)一、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的社會理想等方面的知識,讓他們自覺地把這些原理、要點與他們的論述結合起來,既言之有據、又言之有理。既達到了對專門知識的活學活用,又讓他們看到了自己和對方的不足之處;讓他們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從而學會寬容地對待別人的意見看法,辯證地看待社會思潮和個人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這樣他們對辯證法和矛盾規(guī)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3.制作課件式

        就某個主題或者小節(jié)單元知識,讓學生制作PPT多媒體課件,促使他們領會書本知識,圍繞知識或問題,使用包括互聯(lián)網在內的各種信息資源收集材料,同時也學會使用PPT多媒體軟件,這對于師范類學生也是一項必須掌握的技能。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學生們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與各種各樣的材料聯(lián)系起來,因為搜集的材料案例要與“概論”課相關小節(jié)的內容有聯(lián)系。不能只顧搜集而不做評析??傊镜囊缶褪且獙W生搜集材料案例和運用原理知識得當,思想觀點正確,具體分析要深入和透徹。搜集材料和制作課件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習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為教師搜集教學案例、圖片和視頻等資料提供幫助??梢姡@也是一種教學相長、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方法。此外,教師讓其他學生提出意見,綜合評分,用激勵機制促使學生認真對待多媒體制作實踐,從而達到提升師生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水平和質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還鼓勵、推薦課件制作優(yōu)秀者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

        除了上面三種課堂教學互動模式外,筆者還和學生進行網上交流。目前,計算機和網絡已普及,它已成為師生交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平臺。由于“概論”課一般都是幾個班同學在一個教室里一起上的公共大課,人數(shù)多而學時相對又少,在課堂上要想實現(xiàn)每個人都能夠充分參與互動是不可能的。那么,開辟課外網絡教學和交流空間就是一個克服課堂上師生互動局限性的有效途徑,還可以與學生們討論教學方式的變換,共享好的意見和感想,貼近學生實際,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教師要根據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找到把理論知識與大學生切身利益和關心的問題最佳地結合起來的切入點,從而使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更有新鮮感、時代性。而且,這個平臺具有即時性、開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優(yōu)點,互動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教師和學生平等相待,學生也不再有課堂上教師尊嚴的約束,而會敞開心扉告訴教師內心真實的想法,這就有效的彌補了課堂交流的不足,實現(xiàn)政治思想理論課的真正目的。

        當然,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互動模式教學也不是一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運用得好固然會提高教學效果,但運用得不好、忽視本課程的基本特征及具體教學情境,反而會適得其反。對于“概論”課的互動教學來說,首先是方向性的把握?!案耪摗闭n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決定了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教師要本著對國家、對民族前途命運負責任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掌握互動的度和方向,不能讓課堂成為發(fā)表偏激言論的自由空間。第二是課堂氣氛和節(jié)奏的掌控。同學們對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關注應得到鼓勵和引導。教師要結合當前社會實際,精煉教學內容,不回避熱點、難點問題,用科學的理論進行分析,使學生明確是非,正確認識社會現(xiàn)狀和改革開放遇到的困難。第三是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教師要合理地把握知識內容與學習、思維能力以及PPT等多媒體技術使用之間的平衡,不能走向諸如“唯媒體論”的極端。最后,教師還要注意互動教學的適用條件。教師要做到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注重啟發(fā)獨立思考和平等討論問題。不能忽視理論學習、經典著作的閱讀。理工科學生、文科學生的差異性:前者偏安靜,需要互動偏多;后者偏動,要注重閱讀和知識。

        參考文獻

        第7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準教學理念是教師對教學活動內在規(guī)律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基本態(tài)度和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首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理念的定位上要堅持三個原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做到導向準確、把握準繩、堅守準則。始終堅持知識教育和價值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思政課是知識性和價值性相統(tǒng)一的課程,表面看來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主要體現(xiàn)的是知識的準確和邏輯的完整,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名稱已經明晰了課程的性質,即理論性、政治性、思想性,其中政治性是前提,理論性是橋梁,思想性則是目的,思想的核心是價值觀,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高校思政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材知識體系因其內在的價值觀的支撐和價值導向,本身就是價值觀教育的基本資源,要依托并發(fā)掘教材,只有把知識與價值觀念對接,才能在提高學生理論思維能力的同時提升價值評價能力。教師只有在教學理念上認定這一導向,才能在教學中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才有傳播優(yōu)勢和權威解釋權,才會在增強理論自信的同時做到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tǒng)一。例如,《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運用正確的哲學思維方法,只有運用的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堅持理性思維,才能看清形勢,指導教學?!毒V要》、《概論》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是附加的偶然的內容,而是其教學內容本身,是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現(xiàn)代表達和中國形態(tài),要把它作為核心內容統(tǒng)領全部課堂教學。準確把握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相結合的原則。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要站在人的本質是理想性與現(xiàn)實性的對立統(tǒng)一這個高度。一方面人的實踐活動肯定人、確證人,生成人的現(xiàn)實性本質。另一方面,人的實踐活動又使人不斷超越、否定現(xiàn)實,從而使人的本質具有理想性特征。還要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更是體現(xiàn)了理想性與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一,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構建立足于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思想道德的實際水平,使之真正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可以接受和履行的東西,從而發(fā)揮引導、規(guī)范和調節(jié)人們行為的作用,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活的健康有序,另一方面,又是中華民族美好明天的愿景。思政課教師必須清楚,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要立足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立足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僅要與國際接軌,更要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圖景和精神追求。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信息社會、開放的時代,高校思政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不僅是技術的,還是文化的、思想的,更是意識形態(tài)的,信仰危機的實質是價值危機。把握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相結合這一教學準則,才能在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做到依托教材而不限于教材,不回避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即注重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實規(guī)范性又彰顯其超越性。努力貫徹宏觀與微觀相交織的原則。教材內容是核心價值觀科學性的源泉,價值觀教育需要系統(tǒng)深入的認知作為思想基礎,如果弱化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只強調價值導向,學生就會覺得這不是一門科學,如果弱化價值性,就起不到引領作用。宏觀就是指注重諸價值共有的精神實質,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于教、融于課程體系,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其內在躍動的靈魂。在完整的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的框架內,價值觀才能在其中發(fā)酵,才能邏輯連貫、脈絡清晰。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核心價值觀不會在講述的過程中被削減弱化。微觀上,思政課的每一門課程和每一個年級的學生特征制約著價值觀教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同的課程應有不同的內容;不同年級的同一內容也應有不同的程度,只有具體細致的安排,才能重點突出,才能尋找到教材、學生和價值觀教育的最高契合度。教學中堅守這一準繩,才能做到宏觀上總體統(tǒng)籌,微觀上細化運作,核心價值觀才能入腦入心,才能轉化為大學生的人生信仰。

        二、教學內容

        講得明教學內容是對教材的二次創(chuàng)造和加工,這種創(chuàng)造和加工是根據社會環(huán)境和學生實際對教材的深入解讀。實現(xiàn)教學過程在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謀篇布局,從觀念體系、知識體系向學生的價值取向、信仰追求和自覺行動有效轉化,達到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并切實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指引和精神力量。這一目標的基礎是做到兩個契合,使教學內容呈現(xiàn)觀念明晰、事理明達、是非明鑒。核心價值觀同大學生的實際相契合。學生對思政課是否有學習興趣與教學是否符合學生的需求有直接的關系。思政課的實效不理想,問題的癥結是知識沒有轉化成學生的價值觀念,頭腦中沒有價值觀念的支撐,自然就缺少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法去應對日益復雜的現(xiàn)實生活。價值觀的教學具有根本的目的性,人的社會化主要是社會價值觀念的內化。青年階段是個人與社會對立統(tǒng)一關系最激烈的時期,在表現(xiàn)出自主性和理智性的同時,還存在不穩(wěn)定性,表面性、功利性和矛盾性,面對大量信息時,選擇和甄別往往不知所措,產生迷茫與困惑,選擇就會跟隨當下的社會流行觀念。核心價值觀指明了作為個體的理想生活方式和目標追求,其形成是一個塑造人格,教化人心的過程,基本的力量來自大學生個人對基本價值的認同與信仰。首先,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關注他們的心理需要和思想特點,重視心靈的溝通,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從他們所思所想中尋找正能量,提升對價值觀的理解認同,讓價值觀為現(xiàn)實生活的主要問題提供合理的解決思路。其次,從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fā),把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使價值觀真正作為學生在生活中面對各種選擇判斷過程中的標準,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不斷驗證核心價值觀對于人生歷程的價值,體驗到核心價值觀的強大邏輯力量、實踐力量和物質力量。核心價值觀與社會熱點相契合。核心價值觀在本質上反映了制度的性質,反映了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圖景和精神追求,必然會融入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當代中國正處在大變革的特殊歷史時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市場化、現(xiàn)代化和社會主義改革這三大社會變革濃縮在同一時空中進行。社會經濟結構重構,階層分化,階級歸宿感淡化,原有的單一的價值理念與模式被打破,必然引起價值重估,各種思想和思潮的激蕩、沖擊人的思想。人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熱點問題大量出現(xiàn),其形態(tài)多樣。首先,教學中要把重大的理論問題、學生關心、疑惑的社會熱點問題同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核心價值觀緊密契合,對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進行全面、客觀、理性的分析,特別是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存在的負面影響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理性引導。理論必須回答這些重大問題才能站得住腳,也才能為學生提供指導,并因之贏得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尊重。其次,要突出民族性、時代性和先進性,既不回避西方的市場、民主、自由,更要弘揚“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的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讓學生在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

        三、教學方法

        第8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這是“05新方案”實施的落腳點和目的所在,是檢驗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否具有實效性的最佳標尺。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應該具有如下四種力量:

        一、真理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什么在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到現(xiàn)在都被一些人當作僅是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工具,其根本原因,就是課堂教學缺乏真理的力量而變成了政治的說教,從而導致學生本能的拒斥與遠離。

        客觀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不容否認的意識形態(tài)的特性,這是因為作為無產階級解放的學說,其學說本身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作為一種觀念上層建筑,“它是一定經濟和政治的反映。這種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不能不受一定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制約,同時也不能不受反映者主觀素質的影響。哲學社會科學從總體上、本質上是屬于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在階級存在的條件下,它直接或間接地受著階級利益的影響。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規(guī)律?!睂Υ?,教師無須諱言,如果那樣,不僅只是回避問題,也無法把握的本質,更是喪失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課程不同的質的規(guī)定性。但教師卻不能因為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而否定它所包含的真理性,或者只強調其意識形態(tài)性而遮蔽科學性,因為理論除了它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外,更主要地在于它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揭示,這才是從產生直至今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具有真理的力量,第一,要求教師辯證處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意識形態(tài)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在意識形態(tài)性方面,著重價值引領;在科學性方面,凸顯規(guī)律揭示;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覺依據“真理是主觀對客觀的正確反映”的定義,著重闡述理論為何是一個符合社會客觀存在和指明人類發(fā)展方向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才能有效消除學生認為只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的偏見,從而自覺接受理論。

        第二,要求教師辯證處理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在闡述理論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的過程中,教師應自覺避免兩種錯誤:一是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將當作絕對真理,得出“唯有馬克思”的結論。二是夸大真理的相對性,將當作相對真理,得出“已經過時”的結論,這兩種錯誤的原因皆在于割裂了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tǒng)一,或用絕對性封閉與窒息了理論的發(fā)展,或用相對性消解了的當代價值,皆背離了與時俱進的品格,使得變成無法解釋當今現(xiàn)實的僵死的教條,從而降低了學生對的認同感。

        第三,要求教師辯證處理灌輸與內化的辯證統(tǒng)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離不開灌輸,但灌輸卻不是強制接受,而是重在說服、啟發(fā)與引導。因為真理是不懼任何權威的,因而要求教師在傳遞真理時,不能以強制方式讓學生接受,而是“以理服人”,必須擺事實講道理,“要充分運用真理的力量,把道理講清楚、說明白,講得讓學生信服,從而讓大學生從內心相信并接受真理?!比缭凇爸袊F(xiàn)代史綱要”課程中講為什么中國選擇了問題時,就要把它放到當時中國社會的歷史境遇中,用分析與事實說明中國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契合歷史發(fā)展需要與中國人民自覺選擇的辯證統(tǒng)一。

        二、邏輯的力量

        為什么有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什么價值,學不到什么東西,其根本原因就是課堂教學內容與水平沒具有邏輯的力量,只給了學生現(xiàn)成的結論,而沒有給學生以批判的武器。

        不可否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的確存在著與中學政治課某些內容相重合的部分,但大學教師卻要自覺認識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是一個富有思想內涵理論素養(yǎng)的體系,它即使與中學內容有所重復,也應在相同問題上講出新意與深度;它不是簡單講故事、舉事例,而是要向學生講授的基本理論與思想內核;它不能只授人以“魚”,而是追求授人以“漁”。因為在當今變化發(fā)展的時代,知識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飛快,再好的儲存器、再好的記憶力面對知識的飛速更新也是無濟于事,把握邏輯、學會思考、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益。因而課堂教學必須呈現(xiàn)思想的內在魅力,引導學生從接受結論到學會思考。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具有邏輯的力量,第一,要求教師具有把握教學體系的整體框架、發(fā)展脈絡與思想精髓的能力。因為整體框架實際上從橫向維度展示著一門課程的整體風貌,而發(fā)展脈絡則是從縱向維度體現(xiàn)出教材內容的發(fā)展理路,只有把握主軸,才能保證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的連貫發(fā)展。理論精髓則是在基于對整體框架和發(fā)展脈絡的雙向把握基礎之上對教學內容要義的凝聚,只有把握主旨,才能使教學體系具有思想的靈魂統(tǒng)領。在此基礎上,整個教學內容才能富有邏輯、突出重點與條理清晰。以“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程為例,其課程的整體框架是由內在關聯(lián)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相構成,哲學是理論的基礎,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而政治經濟學是唯物史觀的典型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則是理論的歸宿或落腳點,三個構成部分成為不可分割的“一整塊鋼鐵”,表現(xiàn)出理論的基本風貌。其課程的發(fā)展脈絡則是追求“人類的解放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價值理想,它是貫穿三部分的主軸,而課程的精髓則是理論與以往學說最顯著不同的實踐性的特質,“原理”可以說是以實踐為基礎,實踐一勞動一斗爭分別成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的基石,建構關于人的解放包括人的自然的解放、人的經濟的解放和人的政治的解放的理想與奮斗。這樣,整個教學體系就以“人類的解放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為主軸從縱向厘清了“原理”課程的中心線索,又以實踐一勞動一斗爭為基石從橫向展開了“原理”課程的主要內容的授課,通過縱橫交錯與點面結合,從而實現(xiàn)原有的三個部分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xiàn)“原理”課程教學的整體性與邏輯性

        第二,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追問、反思與批判的精神。如在教授哲學基本問題時,就可以采用問題層層追問和思考逐漸遞進的方式: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是如何表述的?問題二:哲學基本問題能夠簡單地、 直接地歸結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嗎?問題三: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在遠古時代是以什么方式開始萌芽的?為什么恩格斯說靈魂不死的觀念在那個階段是一種真正的不幸?你如何看待靈魂不死?問題四: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在中世紀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什么叫唯名論和唯實論?問題五:為什么說哲學基本問題只是在近代哲學中才被十分清楚地提出來了?問題六:哲學是如何克服近代哲學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探討上的局限性的?這樣,既幫助學生逐步深入對哲學基本原理的認識與理解,又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得不跟老師一起思考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學會追問、學會反思、學會探求。

        第三,要求教師著重訓練學生從前提到結論發(fā)現(xiàn)內在關聯(lián)與邏輯演繹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覺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倪壿嬐评砟芰?,找出連接前提到結論的關鍵中介點,展示演繹的過程,如在講述資本主義發(fā)展何以到全球化的過程中,就可以從資本主義追逐利潤出發(fā),通過地方市場一世界市場一世界歷史一全球化的內在關聯(lián),解釋全球化形成的原因與機制。課堂教學只有在這樣的思考和訓練過程中,才能改變學生忽略過程,只記結論,不求甚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既能夠知其所以然,又能培養(yǎng)思考的內功,實現(xiàn)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的統(tǒng)一,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藝術的力量

        為什么有些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講的道理沒錯,但就是聽不下去,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些課堂授課缺乏教學的藝術,講課味同嚼蠟,了無生機,激發(fā)不了學生聽課的熱情與興趣,從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坦率地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和專業(yè)課程相比,大多數(shù)學生在走進課堂前對課程的抵觸心理普遍存在,他們往往抱著先入為主的看法,帶著聽聽看,好聽就聽,不好聽就看事先已帶的其他書的想法來上課的。所以,對于擔任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師而言,要面對的挑戰(zhàn)在一定意義上遠甚于專業(yè)課的教師,因為一個專業(yè)課的教師即使課上得不好,學生至多懷疑其教師沒有水平,但卻不會懷疑這門科的存在價值和學術性質,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卻不然,如果教師上不好課程,學生不僅質疑教師的能力與水平,而且常常否定這門課的存在價值。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一定意義上,更需要教學的藝術,“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講得準確是科學,講出吸引力是藝術。要使大學生愿意聽并且相信我們講的道理,就要求教師在吃準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深入鉆研講課藝術,以高超的講課藝術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具有藝術的力量,第一,教學的開端要引人入勝。課程的第一堂課要講得精彩,它往往是改變學生對這門課的抵觸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對課程興趣的關鍵一步,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就“原理”課來說,很多學生在沒有上課之前,就對這門課的學習抱著無奈的心態(tài)和錯誤的看法,認為就是空洞的說教等。所以,在第一堂課可以有意識的圍繞著“哲學只是少數(shù)人才能學習”、“哲學家不是天才就是瘋子”、“已經過時”、“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說教”等來自學生的偏見或誤解,有的放矢展開教學,因為這些偏見,許多學生或多或少都有,所以,他們聽得非常認真,并且往往自我對照,聽課的熱情與興趣就被有效地激發(fā)起來了,接著再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如運用哲學家的名言說明哲學的魅力,運用“沒有馬克思會怎么樣的假設”思考的價值等,消除他們對哲學、對哲學的誤解,也讓他們明白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從而帶著無偏見的心靈和積極的心態(tài)走進課堂。而在其后每一專題的教學中,也要力求課堂開端便吸引眼球和注意力,調動學生聽課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如在講否定之否定原理時,便借用當時報紙上登載的“奧巴馬登長城嘆歷史滄?!钡膱蟮?,引出對傳統(tǒng)文化問題的思考。

        第二,教學的深淺要把握恰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遵循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自覺認識到作為教學活動對象的學生,他們的知識背景與思維水平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的接受與課堂的效果。因而,教師在了解學生現(xiàn)有能力與水平的基礎上,需要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度,低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給予學生學習以挑戰(zhàn),學生聽課的興趣也就無法調動。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太多,講述的內容太過深奧難懂,給予學生的挑戰(zhàn)太強,以他們的能力不足與應對,如把“原理”上成與哲學系專業(yè)課那樣,這樣的教學也同樣是無效果和無意義的。同時,教學的表達也要深入淺出,“鮮活而不蒼白,生動而不呆板,親切而不生硬,從而引發(fā)深入思考?!?/p>

        第三,教學的方式要靈活多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恰當轉換。如在講授比較深奧的理論問題時,則以教師循循善誘的授課為主;而在講到和學生生活比較貼近的問題時,則以學生討論方式為主,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形成教學互動與思想碰撞。在抽象的內容可以運用圖片時,不妨適應當今傳媒表達具象化的特點,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在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的講述中,也可以通過與之相關的視頻,配合教學,通過畫面,加深印象。只有這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因其恰當與靈便的教學藝術,才具有了吸引力。

        四、情感的力量

        為什么有的教師上完課后,學生給予課堂的評價是“心靈的洗禮”,這是因為課堂教學具有情感的力量,直抵學生心靈深處,引發(fā)了學生情感的認同,從而使他們從內心真正喜歡上了思想政治理論課。

        這是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既是知識傳遞與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也是一個人際交往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的儲存知識的容器,教師也不是傳遞知識的工具,教育從最本真的意義而言,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正如勞凱聲教授所言“教育的任務首先不在于教會受教育者多少知識和本領,它最基本的任務是教他們如何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中的真誠、善良和魅力,教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融入社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币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除了要用理論的深刻去引導學生外,還需要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動心靈,充分發(fā)揮在知到行的轉化過程中情感所承擔的“催化劑”與“調節(jié)器”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具有情感的力量,第一,要求教師把關愛學生,引導學生思想與生命的成長作為教學的起點和目的。大學階段是青年人生成長非常關鍵的時期,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課程中擔負著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使命,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德行與智性的成長。因而,教師既要對教學與其生命存在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一個教師僅僅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當作一種職業(yè)或一種工作任務的話,那么其行為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任務的完成,何以打動心靈、直抵生命;如果一個連自己的教學都不熱愛的教師,課堂又何以具有感動生命、引導意義的力量與實效。一個不了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教師,又何以成為一個好老師;一個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教師,又何以傳道育人;只有理解學生的困惑,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契合學生的真正需要,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成其為人”。

        第9篇:結合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認識

        祝敏毅、白欽先著,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魯迅在《過客》里描寫的過客總是在走向未知,他問老翁,“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個所在么?”老翁說,“前面是墳”?!翱墒亲咄炅藟灥刂竽?”老翁道,“那我可不知道。我沒有走過”。但小女孩說,“不,不,不是的。那里有許多許多野百合,野薔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們的”。在現(xiàn)實的社會與經濟活動中,人們常常說各種事物之間的認識方式是相互滲透的、相互結合的,是互為條件的、辯證統(tǒng)一的,這些說法的正確性完全可以使人無可置辯。但正因為無可置辯,也就沒有了什么實質性的內容,于是這些辯證的術語就常常成了人們逃避矛盾的遁詞,而在這些遁詞下面所掩蓋的可能正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論。

        由白欽先和祝敏毅撰寫的《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認識》試圖將金融學中金融衍生產品風險在金融市場中的主客體關系納入哲學價值認識的層面來討論,在金融學與哲學的交叉和邊緣地帶,搭起上下溝通的橋梁。把價值和價值認識理論納入實踐的范疇,賦予金融衍生產品的價值研究以一定的內涵,彰顯哲學的價值理論研究的真正價值意義。這不僅對經濟學、金融學,而且對哲學發(fā)展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而以往的哲學,一般認識論、科學方法論以及專門科學方法論和具體科學方法論是在不同層次上分別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孤立地)加以研究的。這樣,一方面,哲學的認識論就顯得聳入云端,不著實地;另一方面分門別類的具體科學研究(如經濟學與哲學)又缺乏相互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概括。顯然,作者針對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認識研究,是為哲學認識論通向金融及金融工程學領域這門具體科學架設了一座橋梁,集哲學與金融經濟學思維于一體,為金融理論書籍闖出了新路子。

        本書從一個新的角度,對如何進行金融創(chuàng)新及如何應用金融創(chuàng)新提出了大膽獨到的見解,為人類防范金融風險的發(fā)生提出了警告。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在美國由“次級貸款”而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整個世界都為之困擾,而由于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引發(fā)的諸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及雷曼清盤等一連串事件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讓整個世界無論是金融強國還是金融產品匱乏的發(fā)展中國家都見識了虛擬經濟的力量。雖然對這場危機原因的研究已經大體告一段落,但是,圍繞這場實際災難的反思才剛剛開始。金融衍生產品作為一種金融創(chuàng)新,作為一種新的技術產品,它的出現(xiàn)、使用及其發(fā)展對于解放人們的思想和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在思維與認識上把科學理想化、絕對化,把金融衍生產品視為金融市場上一種絕對的真理,那么將會不可避免地再次導致世界金融危機的悲劇。而需要我們警示的是,這種偏激的價值認識已經成為經濟學、金融學和金融市場的主流意識,具體表現(xiàn)在:第一,金融創(chuàng)新的工具理性導致了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變及整個社會的病態(tài)發(fā)展。第二,金融衍生產品已經成為經濟學、金融學和國際金融市場中一個絕對的現(xiàn)代信仰,是對科學的褻瀆。第三,金融衍生產品所內含的科學價值理性,在經濟學、金融學和國際金融市場中并未得到任何的體現(xiàn)。第四,專業(yè)研究領域的細分使科學的求真價值本質弱化。第五,科學理性已經被追求功利意向的技術行為所遮蔽。第六,世界工業(yè)化和全球金融化的趨勢,使科學的趨利傾向日益顯現(xiàn)。誠然,金融衍生產品是人們?yōu)閷崿F(xiàn)趨利性目的而設計的程序,但無論是工具理性還是價值理性,歸根結底都是圍繞人來展開的,人是金融市場的主體,是金融市場系統(tǒng)運行的核心。如果過于單純地強調金融衍生產品的工具理性,而忽視其價值理性,那么,金融行為學最終也會把自己逼到尷尬境地招致扼殺的同時,毀滅世界經濟。在1000萬戶美國人盡情地享受著“人人有房住”的美夢時,他們也得飽嘗由于次貸危機帶來的惡果;當一些經典經濟學家沉浸在由于不斷創(chuàng)新產生了日益眾多的金融衍生產品,從而推動了美國金融市場繁榮的喜悅時,他們也得接受人們對其所導致的金融崩潰與災難這個后果的無情指責和鞭撻。

        《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認識》依據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以金融衍生產品在金融市場的創(chuàng)新實踐,以美國次貸危機作為市場活動分析的主線,通過對金融衍生產品在市場活動中的五種風險形態(tài),以技術工具的多面性、多視野、多角度特征的負作用和負效應作為切入點,對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不確定性進行了分析。對在金融市場中,金融衍生產品其本身的科學求真價值理性的終極價值理念已被功利化的工具價值所遮蔽、僭越而日趨弱化現(xiàn)象進行了揭示。從本體論的角度分析了人與世界的關系,通過考察人與世界這兩大物質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比較詳盡地分析了人應該如何認識由人創(chuàng)造的技術工具――金融衍生產品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負作用和負效應,金融衍生產品在化解轉移風險的同時也積聚提升了風險,在推動金融市場發(fā)展的過程中也不斷生成金融危機,給人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災難性后果。從認識論的角度探討了對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認識,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我們認識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價值理性的兩個本質屬性。從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尋求科學與技術、經濟與金融、社會與人類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的規(guī)律,追求技術工具――金融衍生產品正負價值之間的統(tǒng)一,追求其工具價值和價值理性在實踐中相互引導、相互促進和彼此趨近于對方的特征,以及建立公正、合理、規(guī)范的金融市場新秩序,是作者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广南县| 团风县| 恩施市| 阿巴嘎旗| 德阳市| 庄河市| 筠连县| 攀枝花市| 包头市| 获嘉县| 博野县| 瑞金市| 清徐县| 雷波县| 绵阳市| 东安县| 金坛市| 富宁县| 迁安市| 大港区| 周宁县| 泸定县| 长乐市| 长顺县| 平乡县| 南溪县| 应用必备| 乌拉特后旗| 壶关县| 焦作市| 穆棱市| 永兴县| 新和县| 平南县| 米易县| 始兴县| 衡阳市| 图木舒克市| 虹口区| 日喀则市| 武胜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