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7-0028-04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離開了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了“無源之水”。優質教育資源是學校教學、管理和科研的重要支撐,也是縮小城鄉教育在內涵、質量上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載體。
教育資源是從事各級各類教育活動的條件和基礎,是學校發展的主要前提,也是衡量學校發展水平的主要標準。國內最早使用教育資源概念始于1982年,出現在經濟學領域。主要指在教育過程中所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條件的總稱。[1]例如,信息資源、技術資源、文化資源、課程資源等。優質教育資源是相對于一般教育資源在教育目標的達成上具有更快、更好效果的教育資源集合。共享是指資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隨著互聯網的開放,共享已成為一種精神。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主要指基于網絡資源分享,即數字化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一切教育資源。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化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它是一個體系完整、功能完善、組織有序的信息體系。其實現不僅需要數字化信息、技術、設備、經費、人力等資源作基礎,還需要制度、政策、法規、機制等手段作為保障。建立優質教育資源的綜合協調機制,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共享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是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關鍵。
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申請指南中明確提出“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研究”這一目前教育信息化急需解決的課題,這說明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應進一步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然而目前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面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教育的均衡發展提出了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必須盡快找到相應的對策,以此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一、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面臨的問題
如何擴展優質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2]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三大構成要素:一是共享的參與者即主體,包括優質教育資源的生產者(學校、電教館、出版社、教育資源制作公司等)和使用者(主要是學習者和教師);二是共享的對象即客體,即優質教育資源;三是共享的中介。包括共享的平臺、制度、機制、技術等。這三要素之間的互相關聯決定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質量。如今,優質教育資源不能充分體現它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原因就在于共享構成的三要素之間達不到一定的平衡狀態。主要體現在:
1.共享主體與客體的不對稱――共享的觀念差
把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看成是搭順風車的行為,只愿共享,不愿共建。認為優質教育資源一旦共享,就具有公共行為,是一種純粹的免費、無償的行為。并且有相當大一部分共享主體認為:只有優質教育資源彼此擁有者之間才能共享。這種主客體的共享不對稱,導致了客體完全依賴于主體,并認為主體是自然行為;而主體認為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客體才能具有某種行為,把很大一部分客體排除共享的范圍之外。
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的目的是使優質教育資源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充分和深入的應用,發揮最大效益和效能,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很多人認為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唯一解決途徑就是搭建標準化的、可操作的共享平臺,卻忽視了需求者的需求導向。這種共享的“不對等”性,把需求者作為一個“客體”看待,所以國家花大力度開發和搭建共享平臺,其結果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需求者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因為“優質”往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種相對性就說明在進行優質教育資源配置的過程中應該按需配置,而不是把優質教育資源按“超市”一樣放在一個平臺上。
有人指出如果不考慮投資主體問題,在網絡環境中,完全可以實現全國甚至全世界共建一個教育信息資源庫,所有網絡終端用戶均可共享同樣的教育信息資源,從技術上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絕對公平。[3]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普及的深層次意義并不是讓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同樣的資源,當然這是一個首要的前提,而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在適合孩子發展的需求下提供這種需求下的優質教育資源。所以優質教育資源應是多樣化的、多元化的、豐富的。
2.共享中介的失衡――國家政策、體制和制度障礙
教育不均衡的差距在逐漸的擴大,這也成為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面臨的重要議題。這種不均衡的差距已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不和諧。教育發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教育政策是影響教育資源配置格局的決定性因素。政府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主體,政府的角色定位對教育政策取向至關重要。因此,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格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調整教育資源配置格局,政府必須有所作為。[4]優質資源的建設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沒有政府財政的政策性保障,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就是“紙上談兵”。之所以幾乎所有的優質教育資源都集中在發達地區,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發達地區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比例相對較大。
并且,政府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體制、互相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沒有統一的協作協調方案、缺乏權威的組織機構進行統籌規劃等都是體制和制度。[5]但應注意,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不僅僅是政府與學校的事情,應引導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投入,支持資源的開發與推廣。建立起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政府與學校主要是公益性,中央財政應對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給予補助,而地方學校得到中央財政補貼建設的優質教育資源應遞交到國家資源中心,供全國人民使用,這也是實現全民學習的有力保障。各類企業和公司主要是盈利性。但盈利性的益處就是按需所購買,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特定的群體對特定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政府為鼓勵企業與公司積極參與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應通過減免稅收、貼息貸款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以此來降低優質教育資源的價格,并且政府可以為欠發達地區購買企業和公司制作的優質教育資源,使其有一定的運行動力。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和公司等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并且建設完成的優質教育資源應全部免費向所有人開放,這種全社會參與的共建共享聯動機制是優化共享的最佳保障。
3.共享客體與中介之間的不協調――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標準化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不僅要考慮平臺的整體性、目的性、層次性和穩定性,還要考慮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自身的基本規則,即應是內因和外因統一協調的規則。[6]
但目前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標準化。國內在探索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做了很多實踐性的努力,例如中央電化教育館開發建設的優質教育資源庫、上海教育資源庫等,都通過各自的平臺對外選擇性開放,也就是說不同的發達地區都有各自的優質教育資源庫和優質教育教育共享平臺。雖然不同地域選擇的新課程改革的教材版本不同,但大部分優質教育資源的內容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這導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費。并且不同地區之間建設的平臺都遵循自己的標準,限定了平臺與平臺之間的互操作,這種“孤立”的優質教育資源給共享帶來極大的困難,沒有統一的標準,給普及共享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的經驗總結。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活動,即制定、及實施標準的過程,成為標準化。在進行現階段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經驗總結時,應制定未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標準,有了標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就有了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使優質教育資源最大化地重復使用,而不是重復性建設。
4.共享客體的自身發展――優質教育資源的不斷演化與更新問題
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對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地自我更新,優質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應是一項持久的、動態的系統化工程。我們應以社會對學生未來發展的要求,不斷地更新優質教育資源庫,使優質教育資源能真正體現促進學生真實的發展。整合師生需要的生成性資源,建成與各學科門類相配套、動態更新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例如廣州市天河區“天河部落”區域學科資源共建共享模式,與傳統思路有很大區別,側重于建設面向學科實用價值的生成性資源(教學設計、反思日志、主題資源包等),而不是簡單地建成各種靜態資源(課件、素材等),這樣就給教師提供了達成學科目標而進行深層次加工的實用型優質教育資源,從而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并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7]
現在,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已有很多成果,但這些資源庫甚至是幾年前或者十幾年前的思想。從傳統的學習方式到信息化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自然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優質教育資源庫的不斷演化與更新就是要不斷整合,以適應信息化學習方式。
二、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對策
教育資源與學生的學習、老師的教學息息相關。優質的教育資源合理、均衡地分配也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如今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已不僅僅影響在教育公平的發展上,還涉及到社會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房價,在優質教育資源配置比較好的地方,房價會高出同等區域中優質資源配置較差的地方很大一截。這說明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已不是僅僅為了實現教育公平這一方面,還涉及社會的和諧發展。為此我們必須找到合適的對策來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1.“回到原點”,探討促進學與教方式的發展,實現學生真實的、真正的發展
“原點”,具有“起點”和“終點”的雙重性。作為起點,是一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起點,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基本要素。作為終點,是原點發展的文化積累的結果,是起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原點”是一個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范疇。抓住了原點,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優質教育資源是支持學與教方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原點,終點是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要充分認識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的重要性,優質教育資源對教育目標的達成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教育資源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教育發展的起點是學生的發展。在進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進程中,應首先以學生與教師的需求為主,而不是硬性地將所謂的優質教育資源“塞”給學生與老師。這種在共享過程中的“不對等”性,是制約優質教育資源不能普及共享的主要因素。雖然欠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相對落后,但我們不能忽視欠發達地區學生與老師的存在,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否則即使國家投入大量的經費,開發了大量的平臺,表面上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但實質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仍然不能使用,最后也促進不了學生真實的、真正的發展。
2.以教育信息化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為出發點,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理論體系和科學方法
教育部提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應以“硬件、軟件、資源建設、人才培養”和“教育行政部門分工與分類規劃”設計思路出發來制定和實施教育發展戰略規劃模式。[8]深化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共享,抓住“影響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因素”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模式”這些重大問題,探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為實現泛在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根本性保障,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大突破。
3.創建現代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發展工程,為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標志性示范研究成果
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發起成立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聯合全國的優質中學,建立優質教育資源數字化開發、集成與共享的平臺機制。該聯盟堅持公益性、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以此實現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實現聯盟學校有節點,班班有群組、人人有空間、資源能共享、宏觀管理等。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動力。結合“國家基礎教育聯盟”的經驗,通過“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示范項目”探索建設并基本形成“國家、省、市、縣、校”五級資源平臺的互聯互通模式,創建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發展工程,全面實現我國基礎教育的現代化。
4.加強校際之間的合作機制,通過多種服務模式加強學區間合作,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應以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發展前提。區域內校際之間可以互相協作,例如校際之間可以互相選課,認可學分;校際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與協作;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為學生提供全新的課程與教學模式。
現階段,我國校際之間在教育信息資源開放性差,以及資源內容實用性差等是導致區域間資源配置和應用成效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加強校際之間的互相協作過程中,要以優化區域資源庫內容和質量為目標,制定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加強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程度,實現資源跨校共享。[9]可以通過單獨管理服務、單獨合同特殊服務、共簽合同服務、單獨合作服務。共同合作服務、共同協作服務、復合合作服務等多種服務模式來提高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服務的效率與水平。[10]然而在進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服務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多種服務模式共同使用來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以“服務”為出發點更能充分尊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者,并且能充分發揮學區之間的各自特色,通過利益互換促進各自的發展。
三、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未來發展的新特征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也是未來實現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我國基礎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新的理論框架,使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有了更高的目標定位。
未來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研究,應包括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支持模式、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運行模式、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保障模式、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激勵模式、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制約模式、優質教育資源的評估模式。難點在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理論基礎、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研究,尤其是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評估,評估之后提高更好的優質教育資源的管理和服務。具體特征為:
(1)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多維度、多主體、多層次的“四多”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公平競爭、規范交易的系統環境,幫助所有師生和社會公眾方便選擇并獲取優質資源和服務,進一步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和未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2)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城市化對我國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影響,基于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實現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模式下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學習方式必定會打破傳統的學習理念,提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
(3)基于不同地域特色,探討未來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發展的實施狀態、類型、模式,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開放合作的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評估與監督,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發展的輻射與引領作用。
(4)以“目的理性”的思想為指導,從人文的研究視角,重點關注機制、制度、社會關系、人的主觀性等對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影響。探索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透過“工具表象”揭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人的行為規范。實現基礎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創新實踐探索,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結束語
教育學對教育資源的關注并不是因為它的經濟價值而是教育價值。從經濟學角度界定教育資源,不僅意味著研究領域局限在教育中的經濟現象,也決定了其研究方法對經濟學的依賴,不利于對教育資源配置的深化研究。教育資源雖然從經濟學范疇提出,但并不等于教育學不能研究教育資源,教育學對教育資源的關注并不是因為它的經濟價值而是教育價值。
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然而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顛覆性影響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教育資源配置的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信息技術帶動下的教育資源普遍呈現數字化、網絡化等發展趨勢,盡可能地在最大限度內滿足所有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者。
擁有可供共享的資源、具有共享資源的意愿和實施資源共享的計劃,否則資源共享就是一個空洞無物的概念,非此則不能按需提供幫助。其中人的因素是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有效共享的核心要素。“資源共享”的意義是指互惠,即每個成員都有一些可以共享給其他成員的有用事物,并且每個成員都愿意和能夠在其他成員需要時提供這些事物的伙伴關系。
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有限性的,以“優化”共享為宗旨,而不是共享的絕對化。共享是一個“相對”共享,所以應立足“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宗旨,而不是過度夸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絕對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責任主體是行政部門。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必須有政府部門的直接參與,沒有國家政策性的保障,優質教育資源不可能得到普及共享,也起不到引領和輻射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卓.教育資源配置問題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2]陳振華.關于優質教育資源發展方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5):44-48.
[3]熊才平,何向陽,吳瑞華.論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革命性影響[J].教育研究,2012(6):22-29.
[4]許麗英.教育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縮小政策差距政策轉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7.
[5]文庭孝,陳能化.信息資源共享及其社會協調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3):78-81.
[6]程結晶,黃晶晶,潘琰.區域性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途徑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4):125-129.
[7]胡小勇.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區域性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理論框架與個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8]桑新民,劉永貴,梁林梅等.教育信息化新階段的戰略思考與頂層設計研究論綱[J].電化教育研究,2011(3):5-13.
國外網絡教育資源的興起與發展: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簡稱MIT)建設了“開放式課程網頁”(簡稱OCW),經過幾年的建設和完善,2002年9月,將部分優質課程向社會免費開放,在全世界教育界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其開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理念被各國知名高校和教育機構所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學校和各級教育相關組織機構開始效仿、實施網絡教育課程計劃。如:2003年,西班牙、葡萄牙發起的UniverseNET開放課程項目;同年,越南富布萊特經濟學院建設了FETPOCW開放課程項目。第二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實施了USUOCW項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設了JHSPHOCW網絡課程資源項目;美國索菲婭社區學院建設了以社區教育為主的Sofia教育項目。
二、國內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與現狀
1.早期信息化教學開展形式——遠程教育我國信息化教學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隨著電視機的出現開創我國電視大學的先河,之后幾年全國各地多所大學成立了業余廣播大學,1999年,教育部批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5所高校作為現代遠程教育首批試點學校,到2003年陸續批準68所高校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遠程教育試點。到2003年底全部試點高校遠程教育開設課程達到18,493門,注冊在讀的學生達到94萬人之多。2004年之后,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電視大學遠程教育規模逐漸下降。
2.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工程——精品課程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我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該項目由國家教育部提出并設立,高校是基本參與單位,目的是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模式,拓寬教學渠道,運用信息技術積極推動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利用,從而實現師資隊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全面優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從2003年開始,經過8年的建設,到2010年共3830門高校優質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其中包括2549門本科課程,1009門高職高專課程,209門網絡教育課程,63門軍隊院校課程,囊括了全國31個省市(除以外)的456所高校。課程類別涉及哲學、經濟學等13個學科,所有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源全部上網并免費向社會開放。
3.信息化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網絡教學網絡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把教學資源擴展到因特網所覆蓋的任何場所。繼2003年國家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將高校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展示給社會之后,全國高校逐步開始建立教育資源庫和網絡教學平臺,高校自建或高校間聯盟進行建設。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率先將本校優質課程資源面向本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開放,2001年廣東省教育廳在全省高中范圍內實施了“一五一”工程,在“十五”期間,共建立了一百個專題網站和五十個網絡教學公用資源庫,進行了100項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利用的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網絡教學,部分高校之間結成課程建設聯盟,部分省市將所屬地區高校的網絡課程統一放在省級教育網絡平臺向社會開放。
三、網絡教學資源納入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
【關鍵詞】教育公平;義務教育階段;擇校;教育資源
一、教育公平與擇校的內涵
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具體來說,教育公平的內涵可從三個層次進行分析:一,起點的公平:確保所有適齡入學兒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義務和權利。二,過程的公平:為受教育者提供相對公平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三,結果公平: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具體表現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同等水平、同等層次的教育后達到一個最基本的標準。
擇校是指學生對自己就讀的學校或家長對其子女就讀的學校的一種主動的選擇。在義務教育階段具體來說就是指家長放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按學區免費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主動選擇其他學校就讀的教育選擇現象。為了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是學生選擇學校的目的,進而增強自身全面發展,使自己將來在社會中更具有競爭力。擇校的本質就是在教育資源差異下,學生對于有限的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
二、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現象所引發的教育公平問題
首先,擇校擴大了學校之間的差距,加劇了社會分層現象。小學、初中的擇校風愈演愈烈導致學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生源無序地向名牌學校流動,使得一些名校越辦越大,大到一個年級多達20個班級,一個班級多達80人;而薄弱學校卻因生源不斷流失,學校競爭力也隨之不斷減弱。“一般學校吃不飽,名牌學校吃不了”的現象,生動現實地反映了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招生中出現的常見結構性矛盾。擇校現象還會導致社會心態的失衡。因為學區、學校間不同,使得社會特別是學生家長無法接受因居住地限制造成“同價不同質的教育”的不合理現實。這體現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
其次,熱點學校“兩頭沉”現象突出,人均占有教育資源相對較少。在重點校,一般一個班都在60人,教室擁擠,學生得到教師的關愛相對較少。據調查,在很多重點校的班級,教師對學習成績較好的上游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關愛較多,中間學生則關注較少,出現了這種“兩頭沉”的現象。而在普通學校,由于學生較少這個問題并不突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對學生的關注就更多,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這一點來看,普通學校的學生人均占有教育資源相對多些。
然后,教師待遇差別大,造成師資力量上的懸殊。由于薄弱學校區位差,生源差,辦學效益不好,相同學歷、相同職稱的教師與其他學校教師待遇無法相比。“人心思動”已是薄弱學校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思想狀況。教師是學校的靈魂人物,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師待遇上的差別必然會使薄弱學校高素質教師的流失,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就會下降,從而導致惡性循環。所以擇校所造成的教師待遇差別大,會造成與優質學校師資力量上的懸殊。
最后,擇校過程中的一些不規范操作破壞了公平的擇校環境。當前擇校市場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逐步形成了一種“擇校經濟”。而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缺失導致在擇校過程中出現了破壞公平的擇校行為和不規范化操作,如亂收擇校費,甚至以擇校費的高低來決定入學名額的交易。嚴重破壞了公平的擇校環境。再如以人情關系和暗箱操作來決定學生入學資格的不透明的擇校行為,是有失公正的。這種不規范行為嚴重破壞了擇校環境的公平發展,影響教育公平。
三、義務教育階段出現擇校熱現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義務教育階段地區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是擇校出現的直接原因。經濟水平的發達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中國是窮國辦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歷來偏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統計,發展中國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國教育投入僅GDP的2.66%;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教育經費是42美元,我國僅占12.96美元,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1/3。另外,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對教育資源的投入程度。我國東西部、城鄉之間經濟水平的差也致了地區間、城鄉間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
(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之間師資力量分配不均是擇校出現的客觀原因。人們追求好學校看重的實質上是學校的師資力量即軟件。造成師資力量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教學環境的好壞、教師待遇的高低等等。而另一方面,學校的硬件設施以及各方面的條件也與經濟發達水平是直接聯系的。教師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工作環境都傾向于經濟相對較發達地區的學校。這造成了師資力量分配的嚴重不均,好學校越來越好,弱學校越來越弱。
同時,為了實現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降低建設成本,各地都在實施建設教育城域網。據統計,全國目前已有數百個教育城域網,而且城域網建設還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任何事物從“無”到“有”都需要一個建設的過程,而“建設”并不是最終目的。教育城域網也是如此,它的核心是教育,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才是它存在的最終意義。那么,當基礎設施完善后,又該如何科學、有效地建設呢?
一、軟件環境的內容
從目前已經成熟的教育城域網來看,其軟件環境的內容總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信息類
作為當地教育部門對外宣傳的窗口,信息是教育城域網的一項重要功能。基本上每個教育城域網網站都設有新聞動態、政策法規、公告通知、辦事指南、校園(教師、學生)風采等欄目,通過及時、全面地最新教育信息,不僅向外界展示了本地優質的教育資源,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知情權,也為群眾辦事提供了便利。
(二)教學資源類
網絡教育資源突破了傳統資源的多重限制,具有數字化、多樣性、共享性、擴展性、易操作性等優點。高質量和豐富的各類教育資源是教育城域網的靈魂,通過資源共享,實現了教育均衡發展,提高了整體教學質量。它包括:
1.教學資源庫等;
2.數字化圖書館、電子期刊等;
3.遠程教育、音(視)頻點播、網絡課堂等;
4.研究論文、教學經驗、學習心得等;
5.學科網站。
(三)教育軟件類
1.管理軟件類。包括視頻會議、學籍管理、辦公自動化、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網絡管理、檔案管理等。
2.教學軟件類。包括仿真實驗室、電子教室、電子排課、在線考試、智能組卷系統等。
(四)信息交流類
包括教育論壇、教育博客等。這些平臺為師生提供了跨學校、跨學科、跨區域交流的機會,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了學生主體發展。
二、軟件環境建設的意義
基礎設施只是教育城域網服務于教育教學的基礎,軟件資源才是它的靈魂。一個好的軟件環境可以給當地的教學、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可以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可以提高師生的信息化水平、專業水平與學業水平;可以推進地區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整體發展;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等等。
當教育城域網剛剛興起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教育城域網僅僅成為一個信息的平臺。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軟件環境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利用各種辦法來加快軟件環境的建設與應用,使教育城域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軟件環境的建設及措施
與硬件建設相比較,軟件環境建設實施難度更大,需要的資金量更大,建設的周期更長,涉及范圍也更廣,其中不僅涉及到分析、設計、開發等技術層面的東西,更涉及到人員的培訓、應用等等。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通過整體規劃、多方合作持續不斷地進行。
(一)統籌規劃,分步措施
由于軟件環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性、持續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通過科學的評價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建設方案,分階段、分步驟來實施,不能盲目求成。
(二)多方合作,共同建設
軟件環境的建設不是靠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部門就能夠進行的,它的整個實施過程包括平臺開發、資源建設、管理維護、操作使用等多個環節,涉及到教師、學生、教育管理部門等等。而目前大多數教育城域網仍存在著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門職責交叉、管理混亂、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等問題。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本著“共同建設、服務教學、互惠互利”的原則,做好部門之間、學校之間、部門與學校之間等的合作、組織與協調工作。
(三)根據實際,實施策略
由于軟件環境的建設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在規劃建設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市場調查和需求分析。雖然當前成熟的建設途徑有多種,但各個地區的自身情況差異很大,因此,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地區的建設策略,不能盲目跟風。
(四)科學存儲,有效管理
教育資源科學的存儲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目前教育城域網教學資源的存儲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集中式存儲方式,一種是分布式存儲方式。前者的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區域教育資源中心的設備優勢、管理優勢和技術優勢,用戶檢索資源以及資源的管理和維護也十分方便。但容易出現資源中心出現瓶頸擁塞,網絡負載過重等問題,從而導致資源的可用性也不高。另外,集中式存儲使得資源管理和維護的任務集中到資源中心管理機構,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維護其日常運轉。而后者被目前大多數的教育城域網所采用,通過對分布存儲的資源實現目錄集中統一管理的分布式資源網絡系統,有效解決了大范圍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問題。
(五)資源共享,促進均衡
教育資源的共享,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由于目前各地區、學校存在的狹隘思想,形成了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阻礙了本地區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積極鼓勵縣區、學校建設縣(校)本資源庫,并通過有效措施實現資源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共享。
(六)以應用促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教育資源; 經濟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在中等教育中處于戰略領導地位,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促進職業教育基礎管理規范的建立,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核心。而中職教育資源配置具有區域性,均衡的教育資源配置將會對不同區域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有較大影響,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也是對教育資源評價的指標之一。
一、我國中職教育現狀與不足
1.中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狀態
我國自2009年開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發展國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已經擴展到和普通高中相近,各方面水平都取得了提升,結構逐漸完善。雖然有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但中等職業教育的形勢并不一片看好,首先因為狀態不穩定,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和高中階段的基本教育水平相比,其教育資源配置和教育技術明顯存在不足;其次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有限,經費的不足使得其發展整體受限;并且,目前的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培養出的勞動人才還不能夠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
2.中職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中等職業教育必須滿足人們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當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一個高度的時候,需求的增加使得教育資源出現相對的稀缺性,因此,要彌補教育資源的不足就應該合理有效地將現有資源進行分配,這也是體現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
作為國內接受教育人員范圍最廣,與社會多方面因素緊密相關的教育類型,中職教育首先面對的還是最廣大的鄉村地區。
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整合中職教育資源配置
1.加大財政投入核心建設提高配置水平
校舍質量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的整合提高是縮小不同經濟地區間教育資源配置差異的核心,其中教育資源配置水平低的各個區域應該要加大投資力度,著重提升教育質量,積極加強數字化和網絡應用化教育的設別資源的配置,對這些資源儲備的薄弱環節有所突破才能使中職教育的技能型培訓功能最大發揮。
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受限,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發展條件與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向適應,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中西部經濟落后,很大程度影響了各個區域的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的配置和發展。因此,要從根本入手改善國內中職教育資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一定要加大財政投入加以扶持。
2.確定發展規劃優化配置結構
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重在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其發展目標應該明確發展道路需要合理科學的規劃。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的配置結構需要優化,才能將現有教育資源整合使得其和區域經濟發展更好地融合。
把握中職教育資源的配置水平總體趨勢,再個別環節加強建設,例如:廣東和四川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和宿舍環境等方面對教育資源水平進行提升,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中職教師隊伍中是廣東省應該大力規劃的方面。四川省的固定資產投入應該加大,教學條件較為艱苦也是需要改善的重點,多媒體設備教育的推廣和建設力度應加大。
而一些偏遠地區如甘肅,河北等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確實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時難以全部將中職教育資源配置體系完善,但是可以選擇多方面不足中的某一點為突破,積極改善教育資源配置差異性。
3.中職教育資源的“城鄉統籌”
中職教育的主要學生來源于廣大的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就是這個教育領域內多方面因素條件,比如財力、物力和人力的總和,三者為提高整體效率可以互相轉換。優質的教育資源是稀缺也是人們最求的,在經濟貧乏的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性更加明顯,而“城鄉統籌”更多有助于城鎮農村兩者的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城鄉統籌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機制,讓資源共享流通,注重兩者發展的相互協調。城鎮帶動鄉村,鄉村中職教育資源配置的完善也將提升地區經濟水平。
三、總結
總而言之,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確定規劃發展戰略目標,縮小中職教育資源配置的地區差異性,使其與區域經濟發展相融合相適應是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希望可以給改善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區域差異大,與區域經濟融合度低的現狀。
參考文獻:
[1]蘇志剛.城市化進程中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4)
[2]劉常青.職業教育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4(26)
[3]馬樹超,等.中等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的成績、問題和對策[J].教育研究,2011(05):52-57.
關鍵詞:遠程教育;資源共享;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5-2578-02
Study on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HAO Hai-tao
(Zhongshan Radio & TV University, Zhongshan 528403, China)
Abstract: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education in China. Considering actual situation of Zhongsh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a series of detailed program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1 遠程教育資源共享的現狀和意義
隨著社會科技與現代教育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已成為中國建設與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重要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要發展現代遠程教育。通過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建立開放性、標準化、信息化和社會化的學習平臺,共享開放的網絡教育資源,實現終身學習。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是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特色,建立良好的資源共享機制對提高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遠程教育資源共享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邊實踐邊研究,至今已初步完成了具有分布式特點的資源庫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但在實際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約資源共享與管理的現實問題,例如資源共享與管理體制不完善、優質資源匱乏、網絡設施和服務平臺差異大、資源標準不一、共享與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為了實現遠程教育的資源共享、方便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針對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結合中山廣播電視大學實際情況,本文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了探討。
3 遠程教育資源共享與管理實施方案
3.1 更新觀念
遠程教學所具有的開放性、協作性、交互性等特點決定了我們在遠程教育資源共享中要樹立起開放、協作與交互的觀念。
首先,要搞好校內的網上教學資源共享工作,校內的課程教學充分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益,校本品牌的網絡課程要走出去引進來,不僅要共享網上教學資源,還應共享校外的教學支撐服務體系。 其次,網上資源建設要加大經費投入,減少重復建設,協作開發豐富的高質量的網上教學資源、試題庫及網上測試系統,保證網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如通過認證或收購建立電大系統共享的課件庫,盡量減少學校自行建設課件的重復,保證國家投入的經費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產生最大化的效益。
教育資源建設和學習過程要互動結合。老師和學生一方面是資源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又是資源的創建者,他們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不斷創建新的資源。人人都共享資源,人人又創建資源,使資源庫變成一種動態生成式的資源庫。資源共享是人類智慧的共享,而且需要互動的共享,這樣才能水漲船高。如果孤立的建設資源如同封閉地搞經濟建設,一則閉關自守,搞重復;二則沒有使用已有的成果,進步不大,最終是效益不高。
要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起資源共享的形式和管理機制,形成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的滾動發展機制。
3.2 建立有效的共享機制和制度保障
對于遠程教育,國家已經制定出了一系列相關標準。教育部于2000年成立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力求在跟蹤國際相關遠程教育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的遠程教育標準。科技司正式啟動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研究項目。教育部制定了《網絡課程(課件)評審標準》 用于遴選優秀課程教材資源。
中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決定了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特有的資源共享機制。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通過中央、省級以及縣市級廣播電視大學三級統籌規劃管理,制定學分互認的政策,協調教學資源的共享,從政策上既鼓勵推動共享,又保持地方自身的特色。
這種機制對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和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3 實施服務平臺
到目前為止,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已建立健全了中央、省級和縣市級三級網絡教育資源服務體系,中山電大的服務平臺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山電大已建成中山電大網站服務、電大在線學習平臺以及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庫節點資源庫(以下簡稱節點資源庫)學習平臺服務體系。
每個服務平臺的用戶只通過瀏覽器即可使用本平臺的各種資源。信息基于數據庫保存的網站架構配置,可提供信息交流的模塊,亦可采集網上的用戶數據反饋如在線咨詢中心等。可以通過授權、審核等步驟控制不同類別信息的內容;作為基于Web的資源庫管理平臺,集資源管理、優化、積累、檢索、使用為一體,其資源規范以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基礎教育項目的規定為準則,能夠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學校自有資源、共享資源庫管理平臺及其它資源庫內的各種教育資源。
3.3.1 網絡設置和管理
網絡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必須重視技術系統的優異性。通過規劃網絡結構以及設置軟硬件進行網絡設置、流量控制,有效的管理資源,從而更好的提供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如中山電大在網關進行服務器組的流量、網絡訪問實時監控,并制定相應的帶寬、流量控制、上網權限以及網絡準入設置策略等,從網絡數據傳輸角度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高效的運行。如圖1所示,通過網關設置,提高服務器的服務能力。
通過網關的流量設置,控制網內其他上網用戶的流量和會話數,保證服務器組的網絡帶寬。通過服務端口設置,校外用戶可以訪問三個服務平臺,而校內用戶則可以訪問除此之外的FTP資源、視頻點播、數字化圖書館等。
3.3.2 服務安全設置
電大系統的各級網絡教育資源服務體系都通過訪問控制權限、注冊賬戶及密碼方式進行安全控制。通過訪問控制策略設置,控制用戶訪問服務平臺的資源。跟據用戶屬性對注冊用戶分配相應的訪問權限,規定用戶可訪問和可管理的資源類型、數量等。如:在網關開啟殺毒、入侵檢測防御功能,降低服務器感染病毒的隱患;在電大系統的在線平臺把不同的訪問與管理資源權限分配給教師和學生;在節點資源庫中對不同的用戶設置不同的權限進行資源訪問和管理,如圖2所示。
3.4 建立健全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與管理方式
遠程教育資源包括教學文本、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及視頻、CAI課件、案例、試題試卷等多維信息的網絡課程資源,涉及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會計學、法學、英語等品牌專業,合理的利用和管理這些豐富的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與兄弟電大、下屬單位共享這些資源,則能促進優質教學資源交流、拓展其應用,這也是資源庫得以拓展和延伸到各教育單位、各社區,使庫存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共享的必要前提。
對于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和管理方式,電大在線平臺的資源通過授權訪問,節點資源庫把優質資源分為免費,付費,共享三種,其中付費資源主要是保護一些優質課程資源的知識產權。如圖3所示,當課程資源管理者上傳資源時,要把被上傳資源進行合理的歸類和共享方式的設置。
4 總結
本文對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共享與管理機制的進行了一些探討。在遠程教育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如何建設豐富的精品課程是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向華,張彥潔. 網絡環境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影響[J]. 現代情報,2002.22(9):39-40.
[2] 張學波. 建立網絡教育優質資源共享機制的探討[J]. 中國電化教育,2005(4):68-71.
[3] 鄧辛濤. 遠程教育技術標準的研究與應用[J]. 中國遠程教育,2002(2):6-9.
[4] 馬費成,裴雷. 我國信息資源共享實踐及理論研究進展[J]. 情報學報,2005.24(3):22-24.
[5] 劉亞紅. 試析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J].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3):69.
關鍵詞:教育資源共享;共享模型;協作服務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8-0072-03
一、引言
高等學校的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資源日益豐富。然而,受地域經濟發展影響,仍然存在著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因此,探索積極有效的高校知識資源整合與共享新機制是當下非常有價值的課題[1]。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規定高等教育要“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顯然,整合高校教育資源,促使優質資源共享已成為趨勢。目前,高校教育資源已形成了一些較好的共享載體,如高校戰略聯盟[2]、大學城[3]、大學園區[4]、教育共同體[5]等。這些載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校際間的資源共享,但由于沒有在整體架構下很好地考慮并解決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問題[6],從而形成共享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受益面窄的局面。為實現各類具有共同屬性的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一種新的高校資源共享模式。Kerry等[7]以兩所英國大學為例,探討了高校知識共享的不同模式及重要性。Robertson等[8]對美國高等農業學校教學交流及資源共享的需求及現狀進行了調查,提出了建立教學法交流與資源共享網站的必要性。文[9]以提高高校資源的利用率為出發點,提出了基于SOA的Web服務組合的校際間資源共享協作服務的方案。本文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剖析了高校分布及資源共享現狀,研究并提出了B/S融合C/S架構的高校資源共享模型,為區域高校間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提供參考模型。
二、共享模型設計
開放共享是實現教育資源價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徑,對數字教育資源的應用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10]。探索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設計教育資源共享模型,實現資源跨校共享是集約建設的核心任務。
1.構建策略。集約建設應率先支持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依托區域內高校優勢資源,實現師資、課程資源、教科研項目、實驗室等共享共建,通過信息化方式實現統一管理。高校資源共享平臺的搭建應突出政府職能,平臺由職能部門統籌負責,依托云數據中心,設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督促各高校及時上傳、更新資源。通過此種方式,實現區域高校教育資源統籌規劃建設,達到降低成本,提升教育質量的目標。
2.平臺結構。為了實現高校資源共享和協作服務,構建了區域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模型,模型結構如圖1所示。
模型提供了Web瀏覽器終端和移動終端兩種服務方式,構建了5層資源共享體系。(1)服務終端應用層,面向終端用戶提供校際間資源共享信息及服務。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終端隨時、隨地進入共享平臺,瀏覽信息、下載資源、申請并使用資源。(2)高校資源共享應用管理層,對平臺中的各功能模塊數據進行管理。根據高校資源共享平臺中提供的各類共享服務,設置多級管理者權限,分別對不同類型的共享資源與服務進行管理。(3)共享服務層。提供協作業務的Web服務注冊和管理,并根據高校校際間的資源共享和協作服務的業務需求對已注冊的Web服務進行組合、授權,通過流程監控對各高校提供的Web服務進行統籌調配以獲得最優的Web服務,以高效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與消息傳遞,向用戶提供更好的共享高校資源的服務。(4)原有高校資源集成接口。提供Web服務封裝規范和準則,將各高校現有的Web資源進行Web服務封裝,集成到高校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單一的服務接口實現資源及服務的共享與聚合。(5)服務管理。依據信息標準、安全準則、共享規范等對高校資源的共享和協作服務進行流程、性能及安全管理。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模型的5層架構中,共享應用管理層是共享資源集成與管理的關鍵部分,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易用性、執行效率和數據的安全性。
三、實現方法及驗證分析
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在架構設計上要考慮開放資源的訪問形式和部分服務的校內管理模式,因此,在系統設計中采用了B/S融合C/S的架構,B/S架構面向區域內師生提供共享服務門戶,而部分資源的管理與數據維護采用C/S架構提高處理效率,保障數據的安全性。
1.平臺實現技術。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模型,綜合應用PHP、Python、Django、JAVA、Mysql等技術工具,開發了一個“寧夏高校教育資源集約平臺”,系統界面所示。
系統提供了高校和資源屬性分類的兩種資源整合方式,涉及了教科研管理、在線課堂、實驗室預約開放等功能。
2.共享資源的分類設計。①教科研管理,教科研項目的開展與實施,建立在優質項目團隊的基礎上,此功能模塊為高校教師開展項目研究提供在線項目發起、團隊組建、項目交流與評審等功能。在平臺注冊的高校或企業,根據研究需要可在線發起項目,專業興趣相投或科研方向一致的高校教師或企業工程師共同組建項目團隊,通過網絡平臺項目計劃,分配建設任務,項目組成員根據自己的權限在線完成項目進度監督、項目成果提交、在線研討、中期評審等工作。②在線課堂,此模塊提供了在線教學方式,地區內各高校的教學名師可注冊在線課程,通過在線教學、指導、作業、答疑方式、考試等方式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允許區域內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互J學分。③實驗室預約開放,在高校資源共享平臺上注冊的高校,可根據現有實驗室利用情況,將部分投資大、利用率不高的專業實驗室推向平臺,面向區內所有高校通過協議方式提供共享服務。鼓勵具有優質實驗資源的高校或企業面向全區高校共享實驗項目、服務器、實驗設備等。共享實驗室可以通過協議方式,收取實驗耗材、實驗管理與維護成本費,并提供實驗項目技術指導,有需求的高校或在校師生網上實名注冊通過后便可根據使用要求在線提起預約,并按協議支付相關費用。
高校教育資源集約平臺除以上核心功能模塊以外,還應提供專業競賽、創新項目、大學生社團、校企合作等功能模塊。共享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可促進區域內高校的深度合作,但前提是要有政策保障體系,要完善教育資源共享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科學的利益共享和分擔機制。此外,引入市場機制,進行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由受益方高校和學生向資源提供方高校支付必要的成本費用,使教育資源共享工作順利、穩定地開展,并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在地區內打造“時時、處處、人人”的高校學習環境,不斷推進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地區高等教育質量。
四、總結與展望
本文結合寧夏地區高校教育資源現狀,論述了寧夏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模型的設計方法。提出了融合了B/S和C/S的系統設計思想,采用多種技術實現了寧夏高校資源集約平臺驗證系統,所提出模型和方法可為區域內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共建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勁松,謝雙媛,等.MOOC:高校知識資源整合與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8.
[2]金鳳,朱洪鎮.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戰略聯盟研究[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8,(6):121-123.
[3]吳國文,蔣純.大學城高校資源共享與協作發展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3,(23):81-84.
[4]翟玉人,董悅,高晶.沈陽北部大學園區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共享的研究[J].計算機實驗與管理,2011,(5):199-201.
[5]張福生.以共同體為載體進行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成就、問題與展望[J].中國教師,2011,(19):43-46.
[6]蔡寅,李衛東,李鉑.地震行業數據整合服務架構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4,(3):43-46.
[7]Kerry E. Howell,Fenio Annansingh.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sharing in UK universities:A tale of two cul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32-39.
[8]J. Tanner Robertson,Sarah Lancaster,et al.Post-Secondary Agricultural Teaching Faculty Need for a Methodologies Resource Sharing Web Site[J].North American colleges and teachers of agriculture,2011:21-25.
關鍵詞:學區房;教育資源配置;外溢效應
一、“學區房熱”現象
自1998年以來,我國房地產迅速發展,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比重基本保持在18%,房地產投資在GDP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7年房地產增加值占當年GDP總額約10%。2008年,我國房地產業受到宏觀政策積累效應和金融危機效應的雙重打擊,呈現市場交易量萎縮,價格增幅放緩,資金鏈條偏緊的局面。其中,成交量不足是最大的問題。以南京市為例,2008年,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42401套,與去年相比減少50122套,同比降幅54.17%。在南京樓市持續低迷的時候,學區房市場卻可以用“高價少房”或“有價無房”來形容,熱度不但絲毫不減,還有越演越烈之勢。
關于學區房,至今政府和學術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名牌中小學周邊能夠對口入學的住宅”。從業內角度來看,“學區房”這3個字特指重點小學周邊的房子。本文所指的“學區房”是指位于被當地教育局劃分為名牌小學學區內,能夠對口入學的住房。
以南京市為例,從學區房成交量上來看,據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二手學區房的成交量僅占5-8%,進入2008年后,成交量翻兩番,高達10-15%。2009年1-3月,二手學區房單月成交量繼續同比增長10-15%,每月售出60-70套,僅1-3月就售出200多套,相對于2008年總銷售量600套而言,有明顯增幅。
從價格上來看,瑯琊路小學、力學小學、拉薩路小學是南京市民口中的“三大名校”,就筆者對2008、2009年4月價格漲幅情況調查來看,3所重點小學的學區房價格較非學區房價格平均要高3000-4000元/m2左右,即使在2009年房價普遍下跌8.9%情況下,4月份學區房價格還是穩中有升。
種種數據表明,相比于南京景觀、寫字樓等物業的低迷,購房者寄希望于房價的進一步下跌,遲遲不肯下單的狀況,學區房卻炙手可熱。目前,“學區房熱”已凸顯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現象,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個重要話題,不能不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學區房熱”背后的原因。
二、“學區房熱”的原因分析
價格是調節市場一只無形的手,但在學區房面前卻顯得失靈了。為什么學區房在銷售淡市中呈現出如此巨大的魅力?供給和需求是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價格的基本工具。據調查報告顯示,南京對學區房的供給與需求比率為1∶10。也就是為了得到1處學區房,有10個人在競爭。一方面,需求過于旺盛導致成交量上升,另一方面,供給嚴重短缺引起供求關系的脫節導致了學區房價格上漲過快。本文將從供求角度探析“學區房熱”的原因。
(一)需求過于旺盛
對住房的需求可以分為3種,自住需求、投資需求、投機需求。學區房的主要買單者是望子成龍的家長,他們購買學區房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教育投資購房,在孩子完成小學教育后,將房源拋售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學區房的需求主要是投資需求。旺盛的需求,成全了市場,導致學區房的成交量節節攀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政府的消費政策引起旺盛的需求。政策性影響對房地產市場顯而易見。2008年以來,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購房退稅、購房入戶及取消二套房貸和外資購房限制等相關政策來刺激樓市。這些政策的出臺對外地購房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樓市,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教育、社保的負擔較重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學區房僧多粥少的局面。
2、社會對教育的訴求是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加快,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而教育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需要循序漸進,也需要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居民,尤其是城鎮居民的消費意向正由原來以物質消費為主的“硬”消費向以子女教育為主的“軟”消費轉變。
3、消費者的預期心理也加劇了需求。“買漲不買跌”,當買房者發現購買學區房的人很多,供不應求,就會縮短買房時間。目前市場上對學區房的需求呈現出長期性和穩定性,價格進一步的上漲具有很大現實性。據相關人士估計,2009年南京學區房的價格有望突破20000元/m2。
4、良好的收益性導致需求過于旺盛。購買學區房的需求以投資需求為主,因此,投資收益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主要因素。對家長來說,一方面投資學區房,可以讓孩子上名校,獲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即使孩子還沒到學齡或者根本沒有教育方面的需求,學區房豐厚的租金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投資學區房,具有很好的抗跌保值性。學區房的收益性使它成為理想的二次置業產品,這一點,可以從學區房交易量季節性的弱化中得到證實。
(二)供給嚴重短缺
如果學區房的供給富有彈性,則需求增長時,供給量顯著增加,住房價格的上漲則相對有限,即需求的增長主要帶來的是成交量的增長而非價格增長。反之,若土地資源和開發管制,導致供給缺乏彈性,則住房供給量的增長有限,但住房的價格將出現大幅度提升。學區房供給的短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增量明顯不足。從供給增量市場來看,影響學區房增量供給的兩個重要因素是土地和建設年限。老學區一般位于基礎設施比較完善,交通發達,規劃基本完成的城市中心地段,可用于建設的土地資源幾乎沒有。即使學區進行適當調整或名校相繼成立的分校,畢竟僧多粥少,供給也相當有限。所以總體來說,學區房的增量在短期內不可能有較大的增幅。同時,房地產增量市場屬于寡頭壟斷市場,開發商處于強勢地位,追逐利潤是開發商的目標,價格當然不會低。
2、存量總體不樂觀。從存量市場來看,屬于壟斷競爭市場,價格機制仍然有效。學區房的存量交易以二手房為主。在二手房市場上,影響供給量的不是要素價格、開發商數量等生產性變量,相反地,它是經濟、人口統計等非生產性要素。雖然學區房價格高企時,將有激勵使業主拋售住房。但是由于總體供給短缺,很多學區房待價而沽,業主占有價格的主導地位,并且這種供給隨時可以轉化為自住性需求,具有不穩定性。同時,房地產市場的不規范導致房地產中介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控制供應量,進一步加劇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三、“學區房熱”的外溢效應
需求過于旺盛,供嚴重短缺這種供求關系的嚴重脫節是一種不均衡狀態,必然會導致家庭對學區房展開競價。美國經濟學家費里德曼認為價格可以決定誰得到產品,價格是無人性的。單純價格的競爭將會給社會帶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
(一)引起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教育早已不再是一種特權,教育公平觀念正由量的公平向質的公平轉變。市場通過價格機制配置優質教育資源,使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學區房政策的本質是把教育資源和商品住房掛鉤。這種捆綁式流通在提高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也考驗著不同家庭錢袋的深度。學區房高企的價格讓窮人“望樓興嘆”,毫無選擇權利,而富人則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購買學區房并享受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種選擇機會的不平等導致享用的不平等,造成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二)形成城市的“藩籬”
其實,學區并不是我國的首創,一些發達國家早就有了學區制度,且已影響到了城市的形態和社區的隔離。好學區就等于富人區,壞學區就等于窮人區,造成城市的藩籬。
由于榜樣和同伴的影響下,好學區產生正外部性,土地租金溢價曲線具有正斜率,且高收入家庭的溢價曲線高于窮人。隨著高收入家庭(素質相對較高)數量增多,正外部性越強,溢價值越高,這種自我強化的變化表現為學區中高收入家庭數量增加,直至到達分離均衡。在我國,房地產發展不過短短數十年,富人區和窮人區的分界還未形成。但學區房高企的價格和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憂慮,我國的學區制度是否會像美國等發達國家一樣,形成新的城市藩籬,成為分隔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界限?居住的區隔,使不同收入群體難以交流,不利于社會流動,形成貧窮與富裕兩類馬太效應。
(三)導致消費擠兌現象
當人們收入即定,家庭開支主要轉向學區房時,必然會縮減其他方面的支出,如食品、衣著、汽車、旅游消費等。此種行為橫向上,一方面影響了人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不利于其他行業的發展,尤其在經濟偏冷時,對于我國經濟增長是一種負效應。縱向上,不利于我國的住房結構改革。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家庭財富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住房改善和更換的要求凸顯。但由于功能衰退的舊學區房價格高企,活躍市場,導致對改善型住房的支付能力降低,不利于拉開我國住房消費層次,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四)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公辦名牌小學錄取學生時一般實行房產證、實際居住地和戶口本三證合一的錄取方法。而學區房大多數為二手房,在購置學區房時,常常發生原戶主遲遲未將自己戶口遷出,而購房者則未能將自己及家人的戶口遷入,從而無法真正做到買房落戶,對口入學,此類現象發生不在少數,引發了社會的不安定,甚至由此引發民事、刑事案件。
同時,由于學區制度引起“馬太效應”,本質上是社會強勢群體對社會弱勢群體平等的教育權的掠奪,必將加速社會財富和權力的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最終會引起社會的振蕩,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結論
學區房市場需求旺盛與有效供給不足,是造成“學區房熱”的根本原因。其外溢效應根結在于對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的競價。為遏制“學區房熱”負面效應,本文提出如下建議:第一,從我國國情來看,“政府和學校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普遍性的優質教育資源需求”是教育發展的核心矛盾。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是從根本上解決“學區房熱”現象,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關鍵。第二,孩子能否成才,其內部因素是關鍵,即使在古代物質匱乏的環境中也產生很多大儒。因此,發揮教廷教育作用,激活孩子的自我成才意識,是減緩學區房需求的重要手段。第三,制定相關的住房政策和房貸政策,遏制“超前需求”,是緩減當前狀況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楊飛.中國高房價成因的供求分析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2009(5).
2、劉洪玉,鄭思齊.城市與房地產經濟學[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史姚順,李慧.從平等和選擇的角度解讀公共服務[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8(3).
4、課題組.新時期浙江基礎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建議[J].浙江教育科學,2008(4).
5、(美)阿瑟?奧莎利文.城市經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吳新蘭.困境與對策:教育投資購房現象評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6(4).
關鍵詞: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1-0026-02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它肩負著“啟蒙”和“奠基”等重要任務。在我國,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學前教育的這種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前教育,提高各類幼教機構的保教質量,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諸多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見,為我國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
當前,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要解決的問題盡管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解決的還是一個認識問題。在本文,我們主要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一、公共性
這里的“公共性”,主要是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服務的對象而言的。“公共性”可謂是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一個特征。根據對公共服務體系和學前教育基本屬性的認識,學前教育服務體系的“公共性”應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學前教育服務體系結構上的開放性。即該服務體系必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面向和服務于全體社會成員,而非少數社會成員或某些特殊的社會階層。由結構的開放性所決定的服務對象的全體性是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公共性最集中的表現。二是學前教育服務體系的內在價值性。所謂價值就是指這個服務體系是有用的。通過該服務體系能滿足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需求,并能保證所有適齡幼兒都能接受基本的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這是因為在當代社會,學前教育逐漸具備了成為社會公共產品的基本條件,而價值性或功能性是所有社會公共產品必不可少的內在屬性。一個沒有與社會或個體需要發生實質性聯系的產品是不可能成為社會公共產品的。三是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性質上的公益性、普惠性和非競爭性。在過去,由于學前教育的非義務教育性質和特點,使各種社會力量舉辦學前教育的動機更多傾向于經濟利益。他們注重的往往是學前教育的贏利性、經營性和競爭性等,這一點在各種私立幼兒園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和典型。當前,隨著對學前教育重要性認識的逐漸提高和國家財力的增強,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可以這樣講,改變對學前教育屬性的傳統認識以及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的。既然現在把學前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公共產品來看待并提出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那么,這個服務體系就應該具有公益性、普惠性、非贏利性和非競爭性等性質和特點。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舉辦學前教育以及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就更應該是社會的一項公益事業。正如有人指出的,“根據市場經濟理論及對學前教育產品屬性的分析,學前教育是具有強大外部效應的準公共產品,涉及到廣泛的社會公共利益,應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1]。
二、政府主導性
這里的“政府主導性”,主要是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及組織管理而言的。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很重要的是要堅持學前教育構建和組織管理中的政府主導性。一方面,它是由公共服務體系本身的屬性和特點所決定的。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團體和私人機構等為補充的供給主體,并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基本的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務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一系列有關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機制和服務政策等的制度安排和實踐操作。在現代社會,任何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總是與政府的主導作用聯系在一起的。或者說,發揮政府的主導性是任何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一個核心要素和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這也是由政府在現代社會中所承擔的職責和職能所決定的。在現代社會,政府往往又被稱為公共政府,它主要充當著各種社會組織協調和管理的角色,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組織、領導和管理。因此,構建任何公共服務體系都只能是政府的事,其他個體和組織都難以替代政府的該項職責和職能。在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上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有人指出的,“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關鍵在各級政府,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這一問題才能真正、徹底地得到解決”[2]。
三、多元性
這里的“多元性”主要是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舉辦機構或主體而言的。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現有的學前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學前教育、尤其是優質學前教育的需要,其突出表現就是“入園難”、“入名園更難”和由此導致的“高收費”現象等。正如有人指出的,“隨著近年社會對學前教育之于個體全面健康發展和國民素質提高的重要性認識的日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社會反映強烈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的實質是‘供’‘需’之間的突出矛盾的集中反映”[3]。針對這一問題,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就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作用,主要包括增加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以及創辦更多的、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公立幼兒園,并發揮公立園在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還要大力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學前教育,特別是要鼓勵他們創辦各類保教機構,并通過國家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這些保教機構的收費標準,以淡化其贏利性。總之,只有實現學前教育機構創辦主體的多元化,用更多的社會資源來化解當前學前教育中的供求矛盾,才能構建滿足社會需求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四、均衡性
這里的“均衡性”主要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教育資源配置。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必然涉及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問題。從理論上講,作為一種公共服務體系,現行的學前教育機構應該保證全社會享有公平和平等的學前教育,這在客觀上要求實現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性。但在我國,由于受城鄉二元結構和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教育資源(包括學前教育資源)的配置實際上是很不均衡的。其主要表現:一是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城市教育資源的配置在總體上好于農村。二是不同地區之間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東部教育資源的配置優于中部,而中部又優于西部。這種學前教育資源配置事實上的不均衡,也影響了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因此,通過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和采取一些特殊的補償措施,實現學前教育資源在城鄉之間和不同地區之間配置上的均衡,也是當前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實現學前教育資源配置上的均衡不能采用“削優補差”的方式,而只能通過增加投入來達到均衡配置學前教育資源的目的。具體說是:1)各級政府要大力興辦公辦園,包括鼓勵優質公辦園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等,并通過發展和壯大公辦園來體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2)要積極扶持各種社會力量舉辦民辦園,既作為公辦園的有益補充,又可為社會提供接受學前教育的多種資源和選擇。3)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居民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以此作為增加學前教育覆蓋率的重要措施。劉延東在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在城鎮化進程中,小區配套幼兒園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的有效手段[4]”。4)要重點建設農村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公立園。這是因為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入園率最低,是學前教育最為薄弱的地區,也是需要加強學前教育的重點地區。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通知》中提出,根據“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地方為主,中央獎補;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立足長遠,創新機制”的原則,在“十二五”時期,中央財政將安排50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五、創新性
“創新性”主要是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構建中制定的配套政策和制度而言的。作為一種新的公共服務體系,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一方面固然需要增加投入和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另一方面還必須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這是因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體制創新是所有公共服務體系的三個主要特征、表現和要求。同樣,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也需要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設計與完善,并通過制定和實施新的政策來為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必須堅持改革創新,著力破除制約學前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六、保障性
“保障性”主要是就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質量而言的。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首先要保證和滿足全社會對接受學前教育的基本需求,使所有適齡幼兒有學上,有園入,即所謂的“保基本”,當然這只是一個最低要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還必須建立在有質量保障的基礎上,要讓適齡幼兒接受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因此,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還必須樹立質量意識,通過樹立新的辦園理念、改善軟硬件條件和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等措施來提高學前教育的總體質量和水平。
總之,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當前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目標和內容,而做到“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是其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丁金霞,龐麗娟. 社會體制轉型與學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 學 前教育研究,2010(3).
[2]張愛華. 以質量為核心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專訪中國 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教授[J]. 教育導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