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等生的教育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個性 體育教學 個性 人才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14
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給高等教育提供了保障。由于師資力量充足,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有專業的體育教師輔導,有完善的體育器材可以利用,使得高校的體育課非常具有活力。近年來,國家對高校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高校的扶持力度也較大,所以,高校的發展處速發展階段,給學生帶來的資源也非常豐富。在高等專科學校的校園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大學生,所以接觸起來也比較容易,只要教師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處處為學生著想,在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個性,一定能給高專體育課帶來新的生機。
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的策略有很多種,只要是對學生個性發展有利的都是值得推廣的。體育教學具有特殊性和規律性,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對體育知識的講解本身就是一種技能的傳遞,體育課還是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高等專科學校里體育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個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高專的學生個性成熟、思維開闊,只要體育教師加以教導,就可以完全激發他們的潛力,合理運用體育教學策略,配合學校先進的體育教學技術裝備,發揮高等專科學校的優勢。個性教育是新時期的教育主流,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需要。在當今社會,無論中學還是大學都缺乏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學校只顧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阻礙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文主要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探究高等專科學校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個性。
一、體育教師利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形成個性
(一)體育教師工作認真負責
眾所周知,高等專科學校的體育教學注重專業化訓練,作為培養人、鍛煉人的課程,體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增強對教學的重視,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將教學看作是任務,應該把教學看作是責任。體育教師在工作中要按照教學要求合理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積極推進體育工作穩步前進。體育教師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體現。每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善待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二)注重榜樣的力量
教師在學校里的主要工作是教學,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尤其是體育教師,要給學生樹立陽光、健康、積極、樂觀的形象,利用榜樣的力量去激勵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每一名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都希望在校園里迅速成長,然后利用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為將來就業做鋪墊,體育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幫助學生擺脫困擾。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必須熱情洋溢,給學生以溫暖的感覺,給學生在思想上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三)體育教師要具有創造力
要想學生具有個性,體育教師首先要具有個性。因為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教師每天要面對很多學生,所以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學生對體育失去興趣。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并沒有統一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要選擇一種適合學生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將教學內容全部教給學生。體育教學要勇于面對困難,用創造性的思維去解決工作中的各種人際關系和師生矛盾等問題。
二、在體育教學中真正把課堂的主人還給學生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尋找學生的興趣點
在高等專科學校里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千差萬別的個性使得學生的性格和特長都不一樣,所以在教學時體育教師必須要遵循學生不同的水平安排教學活動,增加一些具有個性化和開放性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尋找到快樂。我在實際教學中常會遇到教同一個體育知識,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就會很快掌握,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要學很多次才能學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課堂要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那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
由于學生的潛力各不相同,所以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一樣。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的潛力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響,最終決定著學生成長的速度。先天因素的確是影響學生智商和情商的關鍵因素,但是后天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的教學、家長的引導、社會的影響都會給學生的個性發揮和潛力再造帶來影響。高等專科學校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非常重視,對體育傾注的心思也很大,所以給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相當豐富。
(三)為學生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高校的教學體制比較健全,為學生的個性發揮提供了寬闊的空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都非常用心,他們希望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提高自己的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學生學習需要學校和教師提供有利條件,將教學氛圍調節到最佳狀態。體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現在很多學生出現厭煩體育課的情況,他們不愛運動,不愿意做集體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會積極地引導學生,運用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育課堂。
三、優化體育教學內容和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根據學生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現在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學大多是“課內學知識,課外求發展”,將基礎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忽視個性發展。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學生都有自己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但是覺得離不開教師的教學。體育教師在備課時要按照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工具和內容,爭取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體育教學值得關注的,網上會傳出高校體育教師體罰學生的新聞,這種做法絕對不會在我的課堂上出現,因為我非常關心學生。
(二)打破傳統,營造個性化的課堂氛圍
傳統的體育教學影響學生個性發揮,新的體育教學觀念是體育教師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為學生營造開放性和個性化的課堂氛圍。體育教師要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把教授學生體育知識轉換為教授學生體育學習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在高等專科體育教學的課堂上注重平等和諧的氛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鍛煉,把學生的需求作為自己教學的目標。
(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
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值得推廣,其中運用最廣的有趣味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目標激勵法和比賽競爭法等。體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比如當教師講籃球比賽規則的時候,不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可能會感到乏味枯燥,這時我會利用趣味教學法進行教學,給體育課堂帶來樂趣。
現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發展,我會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促進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形成鮮明的個性。
參考文獻:
[1]錢應華.新時期高專體育教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體育世界,2008(3).
關鍵詞: 中等生 關注策略 農村初中數學教學
一、研究的緣起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的理念已深入每個數學教師心中.可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習慣于“抓兩頭”,注重培優輔差,忽視了對中等生的重視和發展.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普遍現象:課堂中,優等生思維敏捷,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理所當然成為課堂寵兒;后進生也會因不足明顯贏得老師的關注和幫助;中等生品學一般則顯得平淡無光,最容易被教師的遺忘和忽略.而在一個班級中,中等生的人數最多,成績波動也較大,既可上升到優等生隊伍,又可下滑到后進生行列.因此中等生的激活與進步是整體提高班級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中,應加大關注力度,抓準關注點,尋找有效關注中等生的策略.
二、中等生缺乏關注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無法為中等生保駕護航
農村初中學生家長大部分文化水平比較低,家庭教育對小孩學習的幫扶不夠,而中等生在學習上是最需要幫扶的一個群體,但受制于家庭教育的環境和質量,家庭教育無法為中等生保駕護航,中等生較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前進的步伐較慢.
(二)應試教育阻礙了中等生的發展
農村學校校園小,硬件設施比較落后,優秀的學生容易流向城里,為了要留住這部分孩子,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只有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優等生和后進生身上,搞提優補差,推行“抓兩頭”的做法.讓優等生更好,以應付各種競賽考試,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尖端人才,為學校爭光;幫助后進生,積極推行轉差工作,以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考核評估.中等生既沒有學習上的優勢,又大都安分守己,自然就難以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關注.
(三)自身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擾
有些中等生意志薄弱,一遇到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步驟比較繁瑣的習題,或者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聽是難題或一看題目較長就會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從而影響學習質量的提高.據調查:72%的中等生對自己的性格缺乏全面分析和正確認識,忽視自身優勢,只為自己的不足或短處自怨自艾,“自卑心理、抑郁心理、閉鎖心理、焦慮心理”等在中等生中普遍存在.由于自身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擾,中等生往往感覺到老師對他們不夠重視和關心,對老師的“情感偏移”也會感到不滿,老師的教育成效就會大打折扣,反過來也會影響教師對中等生的關注.
三、關注中等生策略的實施
那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對中等生的關注,如何讓中等生向優等生轉化呢?什么是我們的突破口呢?
(一)喚醒沉睡的心靈——關注中等生的內心世界
中等生就像一座沉睡的火山,需要老師去關注,我們在關注他們時,首先需要關注其內心世界.
1.讓中等生知道:自己很重要——消除配角意識.
一所學校,中等生占約40%,他們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一個群體,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抓兩頭”,更要“促中間”,中間學生成績的提升,對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我們要把這一想法告訴中等生,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被老師遺忘的學生,老師不僅關注他們,而且很重視他們;同時,教師要引導中等生正確認識自己與其他群體的差異,特別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以此悅納自己,不再活在優等生的光環的陰影下,消除配角意識.
2.讓中等生懂得:成功不拒絕失敗——喚醒成功意識.
中等生的性格往往比較內向,這種性格在學校教育上就表現為:上課不愿舉手發言、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和各種競賽活動等,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怕失敗、怕同學嘲笑.那么在課堂中,可以用微笑、點頭、眼神等方式與中等生在課堂中交流,向中等生傳達我在關注你的信息.教師對中等生尤其需要及時地激勵、表揚,如“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解題思路十分有創意”、“你的補充很不錯”等;對中等生課堂教學中思路有錯誤的,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可說“你對課堂的貢獻是很大的,你可以啟發大家朝另一個方向走”,教師要想盡辦法喚醒中等生的成功意識.
3.讓中等生堅信:凡事還得靠自己——增強自主意識.
“解鈴還須系鈴人”,問題的解決關鍵在學生自己.不管老師告訴他們多少大道理,最后都必須強調: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只是引路人,起引導作用,有時甚至可以與他們同行,但是要想真正有所提高,向前邁一步,還得靠自己.尤其是數學學科,碰到難題,不要輕易地放放棄,讓他們堅信“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實”.數學老師還要經常性地指導中等生自我設定數學學習目標,要求他們確定追趕的對象,榜樣人物.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也要體現中等生必須“跳一跳”才能實現的預設,用較高的目標和要求來增強他們的進取意識.
(二)聚焦課堂——關注學習的主陣地
課堂是中等生學習的主陣地,對中等生的關注,教師應該做到:
1.思維模糊處,點撥.
數學其實是概念相當細化的一門學科,它具有的嚴謹性與科學性決定了其學習時必須思維清晰.而思維的模糊處,就是思維還處于混沌狀態,對詞語、句子的理解還很模糊.中等生在學習時,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解題往往就題論題,思維發散能力較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解決新問題時,無法找出問題與方法的交接點,思維呈現模糊狀態,此時就需要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一定的思路點撥和方法指導,把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處引向光明處,從而形成正確的思路.
例如:下列函數在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內,自變量越大,函數值越小的函數有哪幾個?
當k>0時,在圖像所在的每一象限內,函數值y隨自變量x值的增大而減小.當k
對于函數性質中“在圖像所在的每一象限內”理解模糊,導致思路不清.
【教師點撥】
(點撥:問題的關鍵在于自變量x≠0,符合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必須是在圖像所在的每一象限內.)
(2)引導學生畫出草圖(由圖像可知在每個象限內y是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并不是整個取值范圍內)加深印象.
【正解】③⑤
2.思維受阻處,引問.
中等生的知識理解能力相對薄弱,缺乏思維的嚴謹性和深刻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方向選擇往往跟著感覺走,當思維遇到障礙而不能進一步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時.教師要善于洞悉學生的數學思維,分析受阻原因,在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在關鍵處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和提問,為學生架一座橋,促使學生產生“頓悟”.引問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打破思維定勢,開拓思路,突破難點,讓學生在更高層次上繼續思考.最重要的是讓中等生有繼續做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例如:如圖,直線m∥n,m、n之間的距離為3,A為直線m上的一個動點,B、C為直線n上的兩個動點,連接AB、AC,滿足AB+AC=12.
(1)請就圖中的情形用尺規作出ABC的外接圓O;
(2)設O的半徑為y,AB的長為x,求y與x的函數關系式;
(3)當AB的長度等于多少時,O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積,試判斷此時ABC的形狀.
【分析】此題為九年級復習階段綜合性較強的代數與幾何一體的實例.考點:外接圓;圓周角定理;相似判定定理;二次函數最值問題等.筆者對此題采用兩種研究方式,其一是在課堂中作為典型的綜合性例題來講;其二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課外留做題.但無論哪種形式,通過觀察學生做題軌跡及傾聽學生做題思路,都表現出中等生思維受阻這一問題.尤其是問題2,大部分學生都會受阻,束手無策.但是只要步步為營,只要理清思路,一步一步落實知識點,筆者認為此題對與中等生來講還是具有很好的研究價值,具有可做性的.要鼓勵中等生研究,讓他們品嘗獲得成功的喜悅.
【學生思維受阻表現】
(1)不到半徑與AB,AC有何聯系?茫然,產生畏懼心理;
(2)對圓周角定理及相關的推論理解程度不夠,導致無從下手;
(3)半徑y在圖中的定位,輔助線的添加成為難點.
許多同學解題思維受阻,常常由于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的,這時如果再仔細重審一下題意,挖掘出隱含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就有可能打開思路,排除障礙.
【引問】
引問1:請重新審題,題目中的條件用完了嗎?
引問2:直線m∥n,m、n之間的距離為3,可以得到什么小結論呢?
(學生思考容易得到ADBC,AD=3,但思維還是受阻,看不到突破口.)
引問3:ABC的外接圓O,能做條件用嗎?圓有很多定理推論,對此題有說什么幫助?
引問4:(突破口)挖掘已知條件中隱含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1)整理以上問題條件我們發現:有一個RtADB,AB=x,AD=3,那么能不能構造另一個相似直角三角形,有一條邊AC=12-x,另一條邊和y有關;
(2)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90°可以構造RtAEC,那么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學生思維受阻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對,此時若能轉換一下思維的角度,就可使思路順暢起來,從而找到解題突破口.比如:正面解題受阻,可逆向思考;定量處理遇到困難時,不妨從定性的角度想想;一般情形受阻時,可試試特殊情形.有時解題思維受阻是由于數形分離原因造成的,那么,此時若分析題目的數形特征,從形覓數,數中思形,把抽象的“數”轉化成直觀的“形”,往往能找到解題的切入點,解除受阻思維.
再如:以下這例題是非常典型的一例從“數”“形”解題思路: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函數的圖像解決交點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把解方程的問題轉換為根據函數圖像找交點的問題.
從學生實際的課堂表現看來,大部分學生覺得此題很難,一時間無從著手,思維受阻,甚至呈空白狀態.
【引問】教師的引問很簡單:“同學們!你們用了什么方法去解題?如果沒有頭緒的話,可能是角度不對,不妨換個思維角度,用圖像法試一試呢?”
通過引問之后,學生的思維出現“頓悟”狀態,一下子有了感覺,思路打開了.當然我覺得我們的目的不是教學生怎么做這個題目,畢竟題是做不完的.但通過這個題目,通過這樣的引導,卻打開了學生的解題思維.
3.思維錯誤處,糾正.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是成功的開始.學生所犯錯誤及其對錯誤的認識,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錯誤不過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做的某種嘗試,它只能反映在數學學習的某個階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終的實際水平.正是由于這些假設的不斷提出與論證,才使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因此,揭示錯誤是為了最后消除錯誤.
例如:分式復習課中的一個例題計算:
【思維錯誤表現】
此題對中等生來說容易出現張冠李戴,原式=2(x-2)+5(x+2)-4(x+3)=3x-6,這是一種把方程變形(去分母)搬到解計算題上的錯誤.
【分析】分式這章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它是整式四則運算的進一步發展,是代數式恒等變形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進行分式四則運算時,實質是分式基本性質的運用.因此,學生正確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是掌握分式運算的關鍵.所此在上課時教師要反復強調.教學中,在學習完分式方程之后,很多學生在進行分式四則運算時出現去分母的情況,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兩種.
(1)對算理的不清楚.
分式四則運算運用的是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與通分,而“去分母”是在分式方程中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完成的.很多同學在學習時知識混淆,造成失誤.
(2)知識的慣性思維嚴重.
復習課之前剛學習完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應用,復習課上分式四則運算的復習,學生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還依然后受分式方程的運算步驟影響,或者說是學生在學習時的一種思維慣性.
四、對實踐效果的分析
在實踐中,筆者欣喜地發現在教師的精心教育與培養下,中等生有了很大的改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增強
學生改變了過去的“老師講,我聽,老師寫(板書),我抄(筆記):老師布置作業,我完成;老師要考的內容,我就背,我就記”的被動學習、被動思維、封閉式的單一吸納和傳承知識的學習方式,真正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學習的效果取決于自己的學習熱情.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在課堂上不再是“聽眾”,而是積極的學習參與者和思考者.
(二)中等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較好的發揮
通過對學生細致的心理輔導,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這種學習的內驅力又變為“我能學好”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品質、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緒、情感等這些個性中最活躍、最核心的因素得到充分調動,進一步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和決心投入到學習中.此時,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奴隸,而是學習的主人,遇到困難時已有初步的解決策略,進行調控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在學生身上初步構建了有利于他們積極、自主、持久地學習的內部動力系統.
(三)中等生的學習成績進步顯著
經過一年的教學,中等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轉變,和原來比學生在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方面呈現較為明顯的差異.正是中等生這股中堅力量的加大,使我任教班的平均分,前三分之一的成績均遠遠高出區常模,在優等生的發展上也遠遠超過了平行班,在期末考試中,優秀(90分)以上的學生兩個班有20人,占年級的三分之一還多(實際應是五分之一),這其中歸功于有三分之一的中等生轉化為優等生.
在數學教學中,抓住關注點,有效地激活中等生,不僅讓“沉睡的火山爆發”,激活無窮的潛能,而且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學習數學良好形勢,中等生推動著優等生的前進,也帶動后進生的發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緒培,伊紅.初中數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季求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一、情感策略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是非智力因素。注重學法指導,加強能力培養。根據教學內容和中等生、后進生的實際,采用開設學法課、舉辦講座、個別矯正等形式,改變死記硬背的壞習慣,引導他們課前根據學習目標預習教材:在復習、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前提下完成作業;在掌握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操作;按照就近、自愿的原則,養成學優生幫中等生、后進學生的習慣,組織以計讀、做、算、繪等基本技能為內容的各種競賽活動,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思維能力得到培養。無數在創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都表明,成功的決定因素首先不是他們的淵博知識而是他們的創新人格。源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是創新的靈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促進和提高學生情感智慧的發展。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對物理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學家崇尚科學的情感與價值觀、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品格修養,追求科學的頑強毅力和獻身科學的奉獻精神,發揮科學史可以開發人的智能的功能,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二、氛圍策略
在創新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讓中等生、后進生充分參與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按中等生、后進生的實際水平制訂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方案,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給予他們同優等生同樣的施展才能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與補充,教師的點撥和總結,中等生、后進生積極地動腦思考,動手表述,使興趣由分析問題得到培養,由解決問題得到提高。一句話,就是營造一種有利于開展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創新教學的特征之一是問題性。學生對問題產生困惑并產生求解問題的愿望,是創新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創造性地創設問題的情境,營造一種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討論,獨立地發現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多種求解的途徑。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告訴”的方式讓學生“占有”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創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教學中師生要積極開展雙向交流,各抒己見,開放彼此對問題的認識、觀點、看法,闡明各種觀點、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進行討論、驗證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要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創新教學的特征之三是個性化。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就沒有特色。創新教學的課堂要營造一個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松氛圍。要使學優生發揮特長優勢,使后進生不因為有錯誤觀點而受到熱潮冷諷,要消除后進生對學習的“恐懼”,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方法策略
靈活的思維方法與創新活動密切相關。方法策略就是在實施創新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創新方法,這是訓練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掌握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介紹其結果。這樣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時它也是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的手段。創造從懷疑開始,懷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維的發散性,就是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抑制甚至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中等生;學習積極性;策略
新課標強調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視少數學習成績好的A層學生和一些學困生(C層學生),卻忽略了大多數B層學生。而這些中等生在不被重視的情況下就會逐漸降低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失去學習興趣,淪為學困生。結合教學實踐,筆者尋找了提高初中中等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中等生學習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1.客觀原因
一部分B層學生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不錯,但升入初中后,隨著環境的變化或者教師的影響,還有同學、社會的誘惑,認真學習的思想發生了動搖,行為上也出現了偏差。因而導致了一段時間內學習效率十分低下,當自己覺醒時,發現已經落下了不少知識,再補時困難重重。于是這部分學生處于常立志,常后悔,最后不思進取的狀態。
一部分中等生的學習方法不得當,導致學習效率不高。他們對學習內容比較模糊,不能從“理解意義”入手,課堂聽課雖然認真,但抓不住要點。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是趕作業,亂套題型,解題沒有章法,無效勞動,無效思維。
也有一些過分自信的學生,認為自己學會了,會解題了,覺得自己成績也不算差,就不再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練習,自以為自己知道怎樣做,在寫計算過程或演算步驟時就表現得毫不在乎。當遇到一些有挑戰性的題目時就抱住不放,想顯示自己的“水平”,這樣好高騖遠的態度對自己學習是無益的。
另外,還有一個使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客觀原因,就是數學課程本身的變化。中等生大多較為馬虎,思想也比較懶惰,而初中階段增加了幾何內容,難度上增大了不少,一些學生一下適應不了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和跳躍,因此,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變得自卑,成績也出現了下滑。這些客觀的內部或外部原因導致了中等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下降。
2.主觀原因
一部分B層學生由于對自身認識的欠缺,缺乏充分的自我肯定,認為自己不聰明學不好數學,而在學習中表現出消極的態度。如,在學習數學時馬馬虎虎,得過且過,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對數學學習的投入更是不用說了。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可能再上一個新臺階。有一部分B層學生本來具有提升的空間和潛力,可是他們對待數學學習的態度不認真,能自己做出來的題目卻懶得思考,選擇抄襲他人的作業;不愛看書,表示看不懂等。
一部分B層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極的心理狀態,如挫敗感、自卑感和孤獨感嚴重,逆反心理嚴重。在畏難情緒的支配下,他們表現出了對學習無所謂的態度,學習成績忽上忽下,十分不穩定。
另外,有一些學生由于父母是外來務工人員,學習方面缺少家長的關心和指導,他們通常在教師的逼迫下才進行學習,十分被動。這部分學生依賴心理強,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思維轉,從不主動制定學習計劃,課前也不愛預習,教師上課教什么他們就學什么。但缺乏實際的參與課堂的思考,聽懂了例題卻不會舉一反三,學到知識但不會運用知識。
要提高中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教師就要針對以上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從而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
二、提高中等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
1.提高對中等生的關注度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多加關注中等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教師對優等生和學困生關注度很高,潛意識中對中等學生的管教不夠嚴格,認為只需要促進其學習進步就可以了。中等生的自我評價通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等生往往認為自己是被忽略的那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不被教師關注和重視,得不到教師的關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花費更多的精力,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哪怕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鼓勵和溫暖的眼神,初中生那敏感的心靈一定也會覺得溫暖無比,認為自己在教師眼中是重要的,是被關注的。這樣,學生才會對自己充滿信心,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也為了自己今后能夠更加引起教師的注意與重視,他們便會主動努力學習數學。
2.建立個性化學習檔案
由于中等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很多,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建立個人學習檔案,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檔案主要是針對學生自身學習而自主建立的。當然在建立檔案時,教師也要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弄清楚自己究竟屬于那種學習類型,分析其根本原因。師生共同觀察學習表現并記錄到檔案上。學習檔案上應體現成績的變化、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在家庭作業中,還可以請家長配合填寫檔案,以便教師了解學生課下的表現,找對指導方式。當學生對自身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后,才能順利實施指導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教師要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以身作則,平等對待學生,用自身淵博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課內外都要熱愛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回報給教師以理解和信任,并且樂于接受教師。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才會更融洽,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和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的高低。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本學情。
(1)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中等生學習主動性不高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運用有效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可以由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或現象來引入,也可以由有趣的故事來導入,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導入新課。這樣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是和現實生活有很大關系的,從而產生學習的內驅力。
(2)教師還要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學習中,中等生往往不愛發言,思考的積極性不高,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每個學生都帶著任務進行學習,并且中等生在小組中能夠發揮幫助學困生的作用,還能夠得到優等生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身的責任感。久而久之,中等生會更熱愛數學學習。
(3)在教學中,教師要對中等生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設計一系列能夠讓后進生提高興趣、中等生不但會做,而且能夠使他們通過做這些題目,認為自己也具備成為一名優生的條件的習題。這樣,學生才會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4)利用競爭、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在游戲或競爭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并且保持了高度的注意力,在實際的參與中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且對知識的記憶較為深刻。比如,在學習有理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組數據進行分辨和判斷,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這樣學生就很快就記住了有理數的定義,并能夠一眼判斷出哪些是有理數。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1)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在課堂學習中,一些中等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時,教師要及時進行糾正。部分中等生受家庭環境等影響,對學習并沒有耐心,或是信心不足,教師要多加鼓勵和幫助。總之,運用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優點,改正其缺點。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中等生往往思維較懶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的理念為指導,摒棄傳統的、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方式,多留給學生一些的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多為學生留一些自我消化知識的時間和探索新知識的空間。只有通過自己大腦思考出來才說明自己開始走入教材、走進課堂中來了。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聽課能力,參與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磨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6.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中等生學習成績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得快、忘得也快,以致于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愿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及時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可以在教學時段通過適量練習來鞏固,也可以在知識的教學中不斷重現舊知識加以鞏固。研究表明,后者對知識的保持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對知識、方法的歸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綜合練習,有利于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通過研究題目的類型、涉及的知識、方法,做到統一歸類,學生才能夠在練習中做到觸類旁通。
7.完善課堂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課堂評價的重要作用。對中等學生,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學習情況,鼓勵其勇于探索知識,肯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優點,即使是很小的細節,也要表揚他們獲得成功的努力。這樣有助于提高中等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初中生心理較為敏感,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抓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同時也要多關注中等生,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有針對性地對其學習進行具體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中等生學習能力才會得到發展和提高,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葉學文.關于“中等生”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2]尹莉鋒.激活你的課堂:如何調動中等生、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J].高考(綜合版),2015(10).
關鍵詞:解題能力 數學 中等生 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b)-0165-02
通過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發現,中等生學習認真,基礎知識也較為扎實。但是,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卻經常出現錯誤,而據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等生相對來說普遍存在思維深度比較差以及開拓力和創造力能力較低的問題,以至于在解題的過程中不夠靈活。鑒于此,為了提高中等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文章就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針對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能力的訓練策略進行了分析。
1 加強應變能力的訓練
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法多用等是提高學生思維積極性和靈活性,防止學生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形成思維定勢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應變能力和綜合利用所學習與掌握的知識解答數學題技能的重要途徑。因此,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的能力,任課教師應有時得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以及一法多用等來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例如: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養成廣范圍、多角度、突破常規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中等生在解數學題時思維的靈活性;在解一道平面幾何題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用常規的方法給予證明,還可以引導學生用代數的方法給予證明,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如“這個問題能夠使用三角方法和解析方法來進行求解嗎?”“對比以上幾種解題方法,你覺得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各是什么?”“以上幾種方法相互比較來說哪種方法更加簡便?”等等,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還通過代數方法、幾何方法以及三角方法和解析方法等多種解題方法的運用,實現了以上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和深化鞏固,使得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創造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
2 加強“通解”基礎上的“巧解”訓練
“通解”和“巧解”都是解數學題的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其中,“通解”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解決某類數學題的常規方法;而與“通解”相對應的“巧解”指的則是相較于常規的解題方法來說,想法更為獨到,證法更為巧妙,計算更為簡便的解題方法。筆者在開展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年數學考試中的題目進行整理和分析發現,幾乎所有數學試題都在所考察的常規解題方法的范圍之內,但是在這些數學試題中有很多也不排除用“巧解”來進行解題。同時對比優等生和中等生的數學解題習慣也可以發現,中等生相較于優等生而言,在“巧解”的運用上明顯存在不足。
據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中等生普遍學習態度比較認真,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比較扎實,在這樣的前提下,符合一般思維規律的“通解”對于他們來說,不但更自然流暢、更容易理解,同時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所以,中等生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相對來說更傾向于使用“通解”。但是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部分適合采用“巧解”的數學題目如果采用“通解”的方法,往往會存在計算量大,或者是計算過程過于繁瑣等問題,并影響到最終的解題質量和效率。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要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的能力,就一定要重視加強“通解”基礎上的“巧解”訓練,而在訓練時,主要應注意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巧解”訓練一定要在確保學生切實掌握解決各類數學題的通法,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有關解題通法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與符合一般思維規律的“通解”不同,“巧解”是“通解”的升華,是牢固掌握“通解”的基礎上,在反復思考一個問題時,突然出現的一個巧妙想法或者是靈感。因此,要通過中等生“巧解”能力的提升,促進其靈活解數學題能力的提升,就一定要加“通解”基礎上的“巧解”訓練。也就是說,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的能力,讓其掌握“巧解”的技巧,一定要在確保學生切實掌握解決各類數學題的通法,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有關解題通法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其次,要注意通過對“通解”的反思與回顧,來引導學生去自然而然地發現“巧解”,運用“巧解”。這種通過反思“通解”,引出“巧解”,并最終實現“巧解”巧妙靈活運用的訓練方式。不但能夠為“巧解”的引出和運用進行思維鋪墊、創造思維情境,還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和體驗整個思維過程,既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靈活性,同時又解開了“巧解”的“神秘面紗”,讓不擅運用“巧解”的中等生感到“巧解”不再遙不可及,從而通過“通解”和“巧解”的有機結合,讓中等生從大量的、繁瑣的運算中脫離出來,并且利用從“通解”到“巧解”的思維過程,進一步優化了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求簡意識。
3 加強智力趣味游戲的訓練
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智力趣味游戲,例如:撲克牌算24點、下棋、急轉彎等的合理運用,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從而實現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數學解題能力的目的。以撲克牌算24點為例,一方面,由于撲克牌算24點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算法,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必須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靈活性;另一方面,由于在撲克牌算24點的過程中,一種方法的運用不一定會得出24,所以,學生必須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推理,這對于學生解數學題過程中推理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最后,在玩撲克牌算24點的過程中,由于游戲中牌的點數不同所運用到的計算方法也不同,所以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思維始終處于高速運轉的狀態,而且還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算出24才能夠贏,所以,撲克牌算24點還有助于學生快速反應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而思維能力和思維靈活性、推理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的提升,均有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發展,對學生解數學題的過程中解題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綜合全文的分析可知,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加強應變能力的訓練、加強“通解”基礎上的“巧解”訓練以及加強智力趣味游戲的訓練等幾種方法均有助于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的能力。然而,在開展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卻要注意,提高中等生靈活解數學題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卻不僅限于以上幾種,只有在全面了解中等生的身心特點、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前提下,據此對教育教學的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完善,才是提高中等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楊俊林.中學生數學解題錯誤心理歸因及教學對策[J]. 中學數學教學,2011(3):21-24.
關鍵詞:班集體 人際關系
協調策略
在校青少年由于受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以及自身智力、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影響,不少同學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這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加強中學生人際交流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促使班集體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班集體中同學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團結的紐帶,是學生完美個性形成和發展的肥沃土壤,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客觀地說,任何一個班集體都存在著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他們的心理狀態、行為表現、人際關系處理各有差異。如何有效引導三類學生協調好班集體的人際關系,我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深切地體會到,科學地運用“三變”策略可以取到理想的效果。
一、培“優”,轉“傲氣”為“和氣”
每個班的優等生,在班集體人際關系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層次的學生是班上的骨干,是老師表揚的對象,“管”別人的機會多,自我感覺良好。無形中在一般的同學心目中成為榜樣和權威。但是,他們身上往往也表現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有的優等生,在班里處處“拔尖”,感覺比別人高一等的驕傲情緒;有的當了班干部,指手劃腳吩咐其它同學干這干那;有的在學習上不關心人、幫助人,生怕別人超過自己;特別是個別優等生,由于得了獎、出了名便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態度,目中無人,全身上下一股傲氣,難以和同學相處。
對這類學生,班主任應平平他的傲氣,使"傲氣"轉"和氣",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建立互幫小組。在班集體中建立優等生和中等生,優等生和后進生互幫小組,這樣有以下幾大好處:
(1)學生相互接觸,每個學生都各有所長,對優等生也是一種教育,有利于克服優等生的驕傲自滿情緒。
(2)可以增進優等生和中等生,優等生和后進生之間的友誼,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
2、進行對比教育,建立優秀生檔案。一方面搜集優秀生學習、工作、活動的相關材料;另一方面,多方搜集外班優秀生的材料。通過對比,在橫向與縱向上進行比較,使優等生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召開專題會議。組織全班或建議組織班聯、全校優等生開展活動,談理想、談體會。讓優等生充分認識自我、剖析自我、消除傲氣,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事物,和諧地與他人相處。
二、扶中,轉“滿氣”為“朝氣”
中等生,是被老師認識最遲的一個群體。因為班主任老師常常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培優轉后上,即所謂抓兩頭,帶中間。而實質上是帶而不問,帶而不管的。他們在學生群體中處于中間地帶,不被老師注意,全身散發一種“滿氣”: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滿足現狀,欲進畏難,缺乏遠大理想和進取心。對周圍的事物持觀望態度,把自己置于班集體中的“局外人”。希望不被老師批評,也無所謂得到老師的表揚。如何將他們身上的“滿氣”換成“朝氣”呢?我們認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心理調整法。班主任要準確把握中等生的思想動態,對癥下藥。一般情況下,中等生的共同特點是:認為自己在班內無所謂,教師只關注優等生,而自己即使成績好,有特長,教師也看不到,從而逐漸喪失好勝心,保持平庸的狀態。所以班主任要調整他們的心態,培養堅毅的意志,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2、活動激勵法。班主任要挖掘出中等生的潛力,激發他們的進取心。他們多缺乏自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才能特長的機會,比如開展各種競賽活動,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發揮特長,久而久之,就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煥發朝氣,其內在潛力會挖掘出來。
3、目標創優法。對中等生要分階段提出要求。對此不能急于求成,要幫助他們認識到滿足中等層次就是甘居落后,安于現狀就是倒退,給他們加壓,使其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另外引導他們制訂爭先創優,趕超優等生的進步計劃,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加入優等生行業。
三、轉后,轉“泄氣”為“爭氣”
后進生往往給人的印象是:學習落后、紀律松散、作風懶散、思想上不求上進,經常無端地添麻煩。老師頭痛、家長無奈、同學嫌棄。大多數后進生缺乏責任心,得過且過,在日常學習,班級活動中,習慣自卑、怯弱、冷漠。總之,對未來感到茫然,缺乏信心,消極泄氣,但他們的內心世界渴望被人尊重,希望和其他同學一樣,享受學習生活的樂趣。
如何使后進生擺脫困境,由"泄氣"變為"爭氣"呢?
1、發現閃光點。班主應密切關注后進生在學習生活、班級活動中的表現,對其小小的進步及時在班上肯定、表揚、鼓勵,使其樹立“我能行”的信念,調整扭曲的心態,消除“我不如人”的自卑泄氣心理。改正缺點、奮發向上。
2、捕捉動情點。教師、同學應多給他們以關愛,尊重他們,誠心做朋友,寬容他們,他們一時改正不了的毛病,應通過談心、交心,摸準他們的思想脈搏,抓住引起他們情緒波動與思想斗爭事件,貼近他們的心靈,以無限的關愛促其轉化。
3、抓住轉折點。由于后進生認識能力和分辨能力差,意志薄弱,取得進步后易出現反復,所以班主任應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態度,耐心扶持其進步。做到“扶上馬,送一程”, 應多組織一些活動,發揮其特長優勢,使其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是轉化的巨大動力。
一、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信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礎。學習數學也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本人發現有的學生對于學好數學信心不足,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信心的話,他一定會對數學產生興趣,喜歡學數學,并會覺得數學很容易學;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好。反之,則會對數學產生厭惡感,討厭學數學,會覺得數學很難學;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差。所以一定要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具體方法有:
1.在平時練習中樹立自信。在布置作業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習題;對中等生布置比較容易的習題。
2.在單元測試中樹立自信。教師在編寫單元測試題時,盡可能適合于中等生,題目以基礎知識為主,盡量簡單一點,使中等生答題時感到容易。
3.在老師的鼓勵中樹立自信。初中的學生,沒有哪個不喜歡聽到老師表揚的,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認可是每個中學生最開心的事情。
4.在開展興趣教學中增強信心。興趣是信心的助推器,有興趣自然就會信心備增。在教學中盡可能地把課堂教學興趣化,多開展活動課,提高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習好數學的基礎
可以說數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科。學習數學主要是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獲取知識,重視的是方法;應用知識,強調的是策略。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應用知識的策略可以說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但都離不開知識這個基礎。人就是在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智力得到開發,思維得到發展,變得更聰明。為此,我們家校要多聯系,老師和家長都要較全面地了解孩子目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只有把基礎打好,才能解答靈活、多變的數學問題。我們輔導時應注意:一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以引導、點撥為主;二要有信心和耐心,復習與檢查相結合;三要多鼓勵少責備,讓孩子感到有希望,使孩子減輕思想壓力和增長興趣,孩子才會更努力地學習。
三、指導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數學不能死記硬背,要靈活應用巧妙的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績。有的學生雖然很勤奮,但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效果總不見好。不同的學生,如果采用同一種學習方法,學習效果肯定會大不一樣。因此每個學生都必須采用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數學。所以教師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指導他們選用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開展學習方法指導活動。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學好數學應該沒什么問題。
1.課前預習
2.上課認真聽講,適當做些筆記,積極參與課堂練習。
3.課后及時完成作業,對課本上的習題,特別是每章節的復習題,盡可能全部做好。
4.課堂聽不明白的地方,及時與同學探討或詢問老師。
5.及時做好考前復習。
四、解決粗心“失分”
粗心“失分”歷來是學生懊惱、家長頭疼和老師棘手的普遍性問題。從外顯的成績來看,粗心“失分”無疑是對學習自信心和進取心的重大打擊;從內隱的素質來想,粗心“失分”體現了學習習慣培養及學習策略優化的重要性;簡單一句話:“粗心就是不認真!”
解決的辦法:
1.讀題、審題要練就火眼金睛,能揭穿題目陷阱;(平時要重視典型分析,加強對比分析。)
2.訓練計算的正確率,提高計算的效率,增強計算的能力。(計算有口算、豎式計算、混合運算、簡便計算,估算等等,訓練要有側重、有針對性,日積月累、持之以恒,才能使計算更專心、更細心)
3.解決問題思路要清楚、方法要靈活、策略要優化(看清楚條件和問題;想清楚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系;理清楚解題的思路、寫清楚解題的步驟;畫出圖表幫助分析。)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
五、教育學生開展互助學習的活動
即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班上的幾個尖子生擔任組長,每個小組都有3-5名中等生和差生,組長必須負責提高兩名以上組員的數學成績。組員可以自由組合,當然每個小組的優、中、差搭配基本一致。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競賽,小組與小組之間也進行合作。在小組競爭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在學習互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學習互動中,中等生的數學成績提高最快。
六、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
關鍵詞: 作文評價 個性化 評價體系
寫作是現代文明生活必需的,是學生個性的重要表現形式。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邊天”,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下直接體現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高低,作文評價對作文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改這個大背景下,作文個性化評價體系作為一個全新的課程評價理念,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作文個性化評價體系中還未被深入研究的評價時教師應具有的素質、對中等生的評價及對男女生的不同評價進行再探索。這對作文評價體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作文的個性化評價的概念
綜合心理學、教育學理論,我們認為“作文的個性化評價”是一種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淡化統一標準,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的個體個性及寫作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發展的作文評價方式。
二、作文評價要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語文課程標準》一書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需要”,要“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1]。作文評價更是如此。作文本應是學生展現情感體驗與個性特點的學習和創造活動。然而多年來,應試教育往往對學生的個性視而不見,對大家采取“一視同仁”的訓練方法,造成學生個性的棱角在學習中被日益磨平,于是作文失去了最本質的東西。為了讓學生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己,教師必須拋棄傳統應試教育觀念,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給學生一個開放自由的寫作環境,讓學生的個性找到生存空間。
三、作文評價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說道“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高”,“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2]。當前,教育評價總是用成人標準統一衡量不同的學生,用教師的主觀意識塑造學生,而不考慮學生的自身因素。用呆板的標準培養一批批應試機器,嚴重制約學生個性發展。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教師應該依據課標理念進行個性化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四、作文的個性化評價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為了使作文的個性化評價更正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素質。
如果自己都沒有良好的心理品質,那么如何能引導學生的個性往正確方向發展?語文教師要擁有自己的個性。“成就卓越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上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形成了自己的風格”[3]。如此看來,個性化教學中,要想讓每一個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一定要有一個充滿靈氣、有個性有思想的教師。平庸的教師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對學生個性發展很難起到積極影響。而富有個性魅力的教師,則容易使學生的個性受教師影響而朝健康方向發展,進而在他們的作文中表現出來。
2.評價要照顧全體學生,尤其不能忽略中等生。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總是“抓兩頭,促中間”,即通過對優等生的促進和對后進生的轉化帶動中等生提高。這種初衷演變到最后卻成為“抓兩頭,舍中間”的局面,導致人數眾多的“中間層”長期受到漠視。
同樣,作文評價時,教師經常關注優生范文和后進生的典型病文,而忽略較不典型的中等生作文。時間久了,這些中等生便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認為就算自己努力也不可能像優生那樣出色,于是他們變得消極、孤僻、自卑、焦慮。
作文的個性化評價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個性良性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抓兩頭,促中間”的做法。中等生由于長期處于被動地位,變得膽小,不善交際,他們在作文中往往不愿表露心聲,沒有寫作個性,個體個性變得平庸無奇。我們在他們的作文中很難找到與眾不同和有突出優點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評價時多給中等生一些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有被重視、被關懷的感覺,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寫作鍛煉中慢慢培養并顯露個性。
“有關研究發現,中等成績學生對教師評價行為的知覺明顯優于成績差的學生”[4]。“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教師評價行為知覺的優劣與其學習心理的關聯是最高的,教師優化其評價行為最有可能對學習中等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積極影響”[5]。在作文評價中,教師“不僅應以積極的態度為他們創造機會更快地促進中等生個性健康發展,而且要加強對中等生進行成功教育”,“讓他們打破對‘成功’的神秘感”,再“大力開展‘表現’教育”,“使之在‘表現’中增強興趣,優化個性”[6]。每次講評作文時,多選用中等生作文示范講評,并對作文中的微小亮點予以公開表揚等,讓廣大中等生在作文個性化評價中得到全面關注,讓中等生的個性在愛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3.作文評價要因性別而異。
男女生在寫作上存在很大的性別差異,因此作文的個性化評價要因性別而評,使男女學生各自揚長避短。一般說來,男女生在寫作上存在以下幾種差異:
對作文體裁愛好的差異。“女生與男生相比,更喜愛形象思維;男生與女生相比,更喜愛邏輯思維”[7]。“一般來說,喜歡記敘文的人數女生超過男生,而對說明文、議論文的愛好,男生卻超過女生”[8]。
作文取材范圍的差異。女生比較喜歡以家庭及身邊小事為題材,而男生更喜歡和個人志趣愛好相關的題材。因為女生比較感性也較敏感,而男生則充滿強烈的男子漢色彩。
寫作態度的差異。女生比較依賴教師的指導,男生則較獨立;女生審題構思較細心,男生則較粗心;女生較害羞,男生通常落落大方。
針對男女生的這些差異,教師評價時要做到男女有別,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對于女生喜歡的記敘文,評價時應適當放寬對男生的要求。反之,對于男生喜歡的說明文、議論文,對女生的評價要放寬要求。在作文取材上,可以多鼓勵女生寫理性的題材,男生寫一些感性的題材。在寫作態度上,當女生表現出獨立的一面時,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當男生在審題上比平時細心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鼓勵。當然要注意不隨意挫傷他們的細心和獨立性。對于羞澀的女生,評價時應該充分維護她們的自尊心,不要當著全班的面批評她們,更不能譏笑、諷刺她們。要對男女生的差異因勢利導,在合作評價過程中,促進男女生之間個性互補,使他們的個性更豐富地發展。
總之,個性化作文是寫作個體釋放思想的生命律動,只有徹底突破傳統作文評價標準,建立全新的作文個性化評價體系,才能使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律動更精彩。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22/21-22/22.
[3]楊麗萍.語文教育與個性培養[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系,2003,28/29.
[4]趙希斌.中小學生對教師評價行為的知覺及其心理發展關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03.
[5]趙希斌.不同學習成績學生對教師評價行為的知覺與其學習心理的關系[J].教育學報,2006,2(4):95.
[6]隋秀芝.關注“中等生”[J].文教資料,2006,二月號上旬刊:131.
賞識教育是一種開發潛能同時保護孩子可持續發展資源(靈性)的教育。賞識教育是唯一能讓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樂成長的素質教育。筆者認為,賞識學生是美術專業教學活力的源泉。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賞識,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課堂充滿活力,進而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
一、賞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在大力推廣教育改革的今天,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已是必不可少。教師苦教、學生死學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賞識教育成為教師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師生之間觀點上的一些不和諧的音符采取一種積極、寬容的態度對待和處理。教師要允許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并應當主動地發現學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學生的優點。按照傳統,教材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不容置疑。教材安排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在教學大綱的統領下,教師面對學生統一安排、統一要求。然而,往往存在一些“不務正業”的學生,他們對課程要求視而不見,另有所好,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極強的個性差異。
有些學生平時貪玩、好動,學畫的積極性不高,對待專業上的繪畫技能或回答問題只是一般更甚至是不盡如人意,長此下去我們老師最怕的就是學生會喪失繪畫的興趣。若不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從鼓勵進步的角度去評價,而是敷衍式地、不合實際地去表揚:“做得很好”,不但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被看成是諷刺,會疏遠雙方的情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表揚應有實在的內容才能體現出賞識者的真誠。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施賞識教育
1、讓學生把課堂當成表演的舞臺。在課堂上經常鼓勵、賞識孩子們在課堂中的表現,表揚的話語無處不在,承認孩子的差異,甚至欣賞差異,允許失敗,課堂上老師一次又一次的贊賞,使學生在老師及同學們的賞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會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滿懷信心獲取成功。
有人說過,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教師采取講授式,“我講你聽”、“我教你學”,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加上教師有意或無意地偏愛某些學生,使得課堂出現了“一邊倒”——回答問題成了少數學生的“專利”,大多數學生由于在班級里美術專業成績不理想所以會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常常是不敢問、不想問、不善問,怕遭到同學的譏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為了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我放下“教師”架子,甘當“學生”,常常采用“問得好,這是很多初學者的困惑,我們一起來學習”。以此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老師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你真行,滿有思想的”、“你這問題問的不錯,可以上臺當小老師嗎?”等賞識性語言。
由此可見,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賞識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就得讓學生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并以此為契機,激發他們的“靈感”,開發其特長和潛能,促使個性自由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我們今天素質教育中所強調的“具有獨立人格、自我完善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三、分層實施賞識教育
在開展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賞識策略。
1、表現突出的尖子生。尖子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教師通過賞識他們的才能,進一步拓展這些學生的創造力。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創作好的作品,在參加比賽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與指導。讓尖子生能有更高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樹立不斷開拓進取的毅力。
2、發展潛力巨大的中等生。在班級里中等學生所占比例往往是最大的,所以尤其不要忽視中等生,教育者應明智地看到,美術學習中等生無論是在思想創新、專業學習成績還是在其它各方面,雖居中間狀態,但他們很有塑造的潛能,中等生既自尊又自卑,既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也害怕受到老師的批評。因此 ,我們要善于 “豎起你的大拇指”,老師的“賞識”能滿足他們自尊的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并成為其前進的內驅力。
在教學的全過程中,要留有讓中等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要多引導和鼓舞中等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見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創造性的潛在能力。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發展,促進他們發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力量和優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四、關于賞識教育的一些反思
1、要把“賞識”與“批評”結合起來
“只要表揚不要批評”,這是賞識教育的誤區。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說,“我這孩子要哄、要捧”。如果認為這就是賞識教育,那是片面的,有失偏頗的。賞識教育也包含批評。青少年,由于知識閱歷的不足,缺乏足夠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這些,如果老師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甚至違心地表揚,這樣下去,學生就會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弱點,失去努力的方向。在這樣表揚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質差,不能經受挫折,一旦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出現失敗,就會怨天尤人,找出若干理由來原諒自己,終究不能成長為有用之才。因而賞識教育不是不要批評,而是批評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適當的氛圍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評,要以幫助提高認識的語氣和態度,誠懇地提出批評,要把批評與賞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批評中有賞識,賞識中有批評。
2、賞識教育要有耐心,要能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