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改革創新精神的內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數學 多媒體 創新
教育改革創新的指導方針指出,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方向就是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多媒體技術諸如計算機、網絡、投影進入課堂教學已成為時世所需,并且在實踐中日益呈現出其獨特的優越性、廣泛性和前瞻性。
一、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探究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和培養學生主動創新精神有著重大針對價值和現實意義。一是可以通過改革傳統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學結構,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創新精神培養方法和途徑。二是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實際運用,進一步優化數學等學科教學結構,逐步形成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教學模式。三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做大做強教育工作,加快學校教育科學可持續發展步伐。
計算機及網絡等多媒體因為其較強視聽感染能力和非線性快速交互功能,授課教師如果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渲染教學氣氛,可以通過外在沖擊力和感染力來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不斷鼓勵學生去發現、去認識、去創造,促進學生在情感和行為上都能夠積極地參與教學全過程,進而能夠在有限時間內獲取豐厚知識和實際能力,真正實現現代教學改革創新精神。
作為一名從事一線教育的老師應該對現代信息技術全新審視、正確對待,并逐步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結構,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激發其內在因素和感知程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而不斷培養出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內化于課堂內外教學實踐,不僅能夠以一帶之地促進教學模式改革,也為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意識的培養造就提供了良好環境。
現代教育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就是對學生全面能力的養成和教育。在數學等學科課堂教學中重視和推進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引導培養,和素質教育的宗旨非常合拍,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一貫主旨。因此,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之有效結合,以改革創新精神著力構建適應性和針對性都很強的教學目標和學習模式,對推進教育現代化、對提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等各個方面都具有現實意義。
二、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重視課堂教學結合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我國主要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興起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投影儀等硬件和辦公軟件制作教學課件,直觀地把重點、難點或不易直接觀察的現象演示出來,有聲有色地進行課堂教學。但是單憑這種方式來搞好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從根本上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習方式變革。信息化社會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思想、教學手段、教育方式和教學模式,從更新理念上促成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育技術和教學資源多個方面都要有一個質的變化。
1、信息技術的特點
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和驚喜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特點:一是知識含量非常龐雜。人們可以隨意通過互聯網瀏覽、收集和處理無窮無盡信息,而且絲毫不需耗費我們很多時間。教師就可以依其所需來篩選、甄別、利用這些信息,并把這些信息作為課堂教學的資料庫和知識源,同時也減輕了他們對圖書館、音像書店等傳統信息媒介的依賴性。二是來源渠道非常多樣。現代信息技術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多樣、涵蓋量大。人們可以盡情選擇利用什么方式,來展現最能表達清楚自己意圖的表達方式。三是交往途徑非常便捷。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而且正在挑戰我們的傳統交往途徑,人與人互動、人與機器互動已經顯現出其獨特便捷性和迅速性,而且這種互動跨越了時空限制,使信息流動更加暢通,使學生學習和接受信息更加便利。四是攝取知識非常直觀。相對于某些難懂、復雜知識內容,過去主要依靠教師聲嘶力竭"滿堂灌"向學生教授,現在可能僅僅依靠一段視頻、一段音像、一段圖文就能解決,而且更易于讓學生掌握和消化。
2、數學教學應與多媒體有效結合
數學課堂教學因為其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徑,利用它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枯燥的幾何圖形在計算機的演示下有聲有色的動起來,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容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多媒體技術發展到今天,運用現代化技術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徑,但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現行的教學方式的,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在教學中,必須深入研究和恰當地設計、開發、運用多媒體,使之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優化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創新精神,才能體現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閻立欽:《創新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段繼楊:《創造性教學通論》,東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揚名聲、劉奎林:《創新與思維》,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6月版。
[4]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
[5]王焱明:《教學創新與創造思維的培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6]文 :《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解讀"》,載自《北京教育技術研究》2004年第4期。
[7]武景香:《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潘傳振:《例談網絡資源在教育科研中的應用》,新課程研究2007年。
摘 要: 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存在問題。要進一步改進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采取新舉措新辦法解決現存問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要深刻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加強創新精神培養,借助大學精神的引導和促進,真正使創新精神成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
關鍵詞: 創新精神 創業教育 大學精神
2014年,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總理首次正式公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行了闡述,掀起了創新創業的熱潮,一場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正在醞釀積蓄。高校積極響應“雙創”熱潮,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現狀
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各地政府和教育機構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資金、政策、條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條件。各個高校積極制訂創新創業教育計劃,開發各類相關課程,聘請專家、企業家舉辦創新創業競賽,建設大學創業園、科技園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搭建面向全體大學生的服務平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斷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高,創業率逐年提升,取得優秀的成績。同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困難。
第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得到社會各級各界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熱情上漲,但是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大學生專業培養體系之外,成為一種臨時性、非確定性的學習項目。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學元分立,沒有真正融入當前的教育體系。第二,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多樣,平臺豐富,有創新創業大賽、講座、實踐活動等,但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指導,幫扶不到位,實際操作流于形式。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僅限于競賽、講座、活動等形式。第三,師生和家長對創新創業教育有認知偏差、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對創新創業教育功利性的評價,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為了培養企業家、科學家,忽視創新創業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第四,缺乏具有創新精神、創新理念、創業意識和業經驗的教師隊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往往依靠某個負責創新創業工作的部門,依靠部分創新創業兼職教師或者輔導員,部分教師缺乏創業經驗,大多紙上談兵,教學方法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不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和熱情。第五,一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落實不到位,往往將培養重點放在部分有創業意向的學生身上,培養他們的創業技能,或者培養部分有可能在各類競賽中獲獎的學生,忽視全體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同時,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處在各類信息的末端,聽從教育機構、學校、老師的安排,成為被動的教育接受者。第六,大學生創業率低,科技含量低。據統計,美國的大學生創業率平均每年達到20%,而我國只有其十分之一,且以科技含量低的創業活動為主。
二、創新創業教育本質探究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是促進大學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社會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針對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2010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創新創業教育不是新出的一門素質教育課程,而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創新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創業是創新的實踐。只有具備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根據所學所識,勤于鉆研、勇于突破、敢于失敗,不斷追求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在創業過程中取得成績。可以說,創新是創業源源不絕的動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勇于挑戰的品質,積極樂觀、百折不撓、善于解決問題的精神。“創業精神代表著一種突破資源限制,通過創新來創造機會、創造資源的行為,而不是簡單地體現在創造新企業,或體現在創新上”[1]。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技術本領,不是鼓勵所有大學生畢業后走上創業之路,不是在短時間內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而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讓他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勇于面對挑戰,在工作中創新,變不可能為可能,創造更大的成果。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對象不僅僅是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對于未來從事崗位工作的大學生也很重要。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不能僅以創造了多少家企業來衡量,要重視具備創新精神的大學生在社會工作過程中創造的價值。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長期投入,需要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將其作為‘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有效組成部分加以看待,切實改變創新創業教育‘自說自話,自辦自事’的狀況”[2]。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需求,并提起價值關照。我們需要擯棄功利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觀,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加強實踐,增強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鼓勵教師開展創業實踐,建立一支有創新精神和創業經驗的優秀師資隊伍,大力推進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三、大學精神與創新創業精神培養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校目標應該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大學作為相對獨立于社會的教育機構,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和再生者,代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參與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以造就人的品質為其目標。有學者將大學的責任概括為“鉆研學問、育人啟智、傳承文化、推進文明”[3]。創新是大學精神的特質,要培養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就要依托大學精神的引領和促進。大學精神是大學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淀形成的共同價值追求,對大學精神的概括以陳寅恪先生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為著名。陳先生堅持獨立、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為現代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大學精神深藏于大學之中,是經過幾代大學人的長期積淀形成的獨特氣質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陳寅恪先生將大學精神概括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種堅守獨立自由的意志,探索真理,發揚真理的信念為當代大學生培養創新精神提供重要的啟示。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經歷了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育人模式隨著社會和時代的進步積極做著調整,但是大學不應迎合社會,教育應有一個獨立于社會的辦學思想,不為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準繩。這個就是對人的思考,對真正的人思考,對培養真正的人的思考。弗萊克斯納曾經說,大學不是風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必須經常賦予社會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社會想要的,而是社會需求的。大學不是社會的附庸者,應為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和引領作用。目前,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事例數不勝數,大學正在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貢獻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們的人才培養仍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批判精神、獨立思想的培養還有待加強。創新是人的本質。通過大學精神的培養與發揚,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一,變革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大學的去行政化要加快進程,推進教育改革,轉變功利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不是大學的“員工”,學生不是大學這一工廠生產的“產品”,就業率更不能成為衡量“產品”是否合格,“員工”是否敬業的標準。教師和學生是大學的主體,是大學的服務對象,重新營造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好氛圍。改革各類管理制度,簡化各類考核,清減各類信息材料的填寫,讓教師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教學和科研,促進教師創新意識和精神形成,為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加輕松和寬容的制度環境。
第二,增強大學人文關懷。長期以來,實用主義思想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學科的學習以是否有用,是否幫助就業衡量。同時,由于大學學科分類過細,文理工之間幾乎沒有交集,缺乏溝通和融合,忽視人文學科在通識教育中的基礎地位。社會上功利主義橫行,成功學大肆興起,金錢論、權力論橫行,社會缺乏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大學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大學生人格的培養、精神的熏陶,鼓勵學生自我探索,激勵具有人文關懷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具備科學的學習態度、客觀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大膽的創新精神。正如“錢學森之問”,我國的大學可以培養出一流的工匠,卻培養不出大師,可以培養出聰明的學生,卻培養不出真正的人。人文關懷的缺乏導致人文精神帶給人性的想象力、抽象思維、勇于創新、敢于失敗的能力,只有摒棄科學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辦學觀念,加強人文和科學融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大學生的創新精神。
第三,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大學出臺各項制度為教師定下科研任務,確定數量和期刊等級,并以此考核教師,與工資福利掛鉤,導致教師為發論文而發論文,為科研而科研,疲于應付,部分教師產生抗拒心理和倦怠情緒,致使當下科研環境普遍浮躁不安,各類學術不端行為層出不窮。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加寬容的環境,更加包容的心態,允許失敗、允許等待。
創新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態勢,做好這項教育必然要求我們認清其真正的本質內涵,將創新精神的培養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將其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培養體系中,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⑺劓.談高校的創業文化建設[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3):69-72.
[2]劉玉威.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示[J].科技創業月刊,2015(24):14-18.
“人文”二字,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在中國,“人文”一次最早出現于《易經》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經》中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中國古代的人文,是指禮教文化,一方面強調內心修養,使人成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強調掌握禮樂儀文、琴棋書畫等文化藝術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認為“人文”指的是教養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中,出現了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思考。
現代學術界把人文精神定義為依靠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內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對人生的的意義與價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對人生的價值的終極關懷和現實關切相結合為原則,以實現完整人性為基礎,以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對人的生存發展起著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為人文科學的歷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是通過授予受教育者的歷史知識,使其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發展,通過歷史熏陶的與涵化,提高其自身修養與素質。學會做人。
二、中學歷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歷史乃人文之本,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歷史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從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穩定的心理素質、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從人的角度重塑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歷史學是對人類既往生活的記載、認識,歷史學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例如從“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報國”的岳飛,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等歷史人物所表現的都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正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歷史教學中,我們提倡人文精神,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了為祖國勤奮學習的目的。[
2、通過悠久的文化遺產的教育提高人文素養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家。千百年來,這些豐富的遺產激勵著每一位華夏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是我們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如中國古代的瓷器,通過對瓷器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它能表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進程,反映每一個時期的時代特征。通過啟發、誘導,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審美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如:唐代婦女多彩多變的服飾,處處顯示出靚麗、濃艷的色彩,各種造型都很豐滿,雍容之中顯示著富庶,這些,無一不說明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飾所呈現出的包容、開放、大氣、進取的文化精神,是我們培養人文素養的寶貴財富。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學生從內心確立其對真、善、美價值的追求,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3、通過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創新勇于探索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無限創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眾多領域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歷史上通過改革創新而帶來了社會大治的史實舉不勝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為加強自己的統治,恢復和發展經濟所采取的各種政治經濟改革措施等。這些改革無一不表現出改革所具有的銳意創新、不墨守成規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這些改革為國家政治上的清明、經濟上的繁榮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結束語: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創造和發明的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創新連綿不斷。文學藝術、建筑、醫學、天文歷法、科技創造,尤其是四大發明無一不彰顯著中華民族文化創新的燦爛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培育了中華民族豐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這種豐厚的人文精神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揚。作為史學工作者,我們今后應該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升華教材知識,在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鳳飛論歷史教育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當代教育論壇2006.2.
[2]陳長華歷史教育應弘揚人文精神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9.
[3]樓宇烈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夏毅輝試論孔子的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1.2
[5]袁英慧歷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匯2008.7
[6]余偉民歷史教育與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精神境界 民族精神 時代精神 創新精神
[作者簡介]劉曉紅(1966-),女,遼寧營口人,營口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分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術學。(遼寧 營口115000)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8-0186-02
人生境界或精神境界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濃縮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大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學習技術,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要引導學生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使他們注意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質,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藝術家一般在表現藝術作品時,會反映一定的道德規范、政治思想等因素。高校藝術教育的受教者大多是青年大學生,他們學習藝術的目的性不明確,而且缺乏興趣,但渴望提高自身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的需求較為強烈。影像視覺文化的來臨使讀圖式的文化消費成為主流,過多地依賴直觀圖像思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使高校學生的聯想、思辨能力下降,獨立思考能力喪失,個性化創作能力退化。社會工業的快速發展使人們過度地追求物欲和功利,人的情感、直覺、感受力受到了壓制,更多的大學生感到了嚴重的精神危機。
高校通過藝術教育的審美活動不僅可使大學生完善人格,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念,還能使其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增強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做把握藝術改革創新脈搏的先行者。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出了“國民教育”“人民精神”建設以及“弘揚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問題。教育部的專家們指出,“不重視美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影響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弘揚民族精神,在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土壤中健康成長
教育部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和外國的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校藝術教育的第一項重要的任務是繼承、發展我們中華民族優秀藝術文化傳統。藝術教育自然應該以自己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作為基石,繼承、發展我國藝術文化特有的品格。一個多世紀以來,西方文化的物質優勢和國際霸權,空前地動搖了部分中國人堅持自身文化立場的自信心和現實基礎,妄自菲薄、崇洋的心理畸變成一種社會心理,一些大學生也成為洋文化的追隨者。人們逐漸淡忘了民族傳統文化,與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離得越來越遠,從中我們窺視到我國對藝術教育,特別是對傳統民族藝術教育重視的程度還不夠。現在,我們唯有在學校教育理念中加強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這一課,才能讓年青一代在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土壤中健康成長。
同志于2006年4月21日在耶魯大學的演講中精辟地指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一個民族沒有優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我們要根據不同類型學校的特點,適應不同對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把民族精神的內容融于學校的藝術教育課堂教學之中。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組織他們觀看各種形式的藝術演出,盡可能地使他們多接觸不同門類的藝術現象。還可以定期舉辦藝術講座,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最終完成大學生對藝術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在高校的藝術教育即審美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面向全體大學生自始至終貫穿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精神。從藝術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方面來說,要選定、開設豐富的藝術教育課程。藝術教育的課程內容十分廣泛,不同的院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地開設藝術類選修課程。要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探討。如理論型欣賞課、實踐課、合作型排練課。在藝術教育課程的開設上,布局要合理,按文學、音樂、繪畫、舞蹈、戲劇、雕塑、影視七大藝術來設置,重點要突出,要注重民族民間文化,兼顧認知與創造力為特點的藝術課程體系。通過多種渠道,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直接與間接,讓大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熱愛民族藝術,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民族藝術驕傲和自豪。
二、激發時代精神,做把握藝術改革創新脈搏的先行者
藝術是一個時代文化和社會最敏感、最直接和最富于象征的表現。學校藝術教育只有在繼承傳統、保持民族性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其時代內涵,在大學生的心中形成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藝術文化,才能使我們的精神家園始終清新怡人、魅力常在。《國家藝術課程標準專輯》在前言中明確指出:“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劇場、戲院、音樂廳、美術館,而是更為廣泛地進入電視、電腦、網絡等大眾媒體,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審美鑒賞能力是審美感受能力的深化,它使審美主體上升到一個能區分美與丑、崇高與卑下、高雅與庸俗的審美判斷、鑒賞境界。一幅幅優秀的歷史畫,本身就承擔了特定的精神使命,闡釋豐富的歷史內容,起到了教育民眾的偉大作用。審美鑒賞能力的提高還需要欣賞者能深入到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即人的豐富的內心生活和精神世界,才能夠理解人類的心靈所具有的劃時代的意義。欣賞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就會領悟到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心聲,體悟到中國人民與苦難生活頑強斗爭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并成為激勵我們奮斗前進的最強音。
藝術是把握時代脈搏的先行者,社會各個時期的哲學思潮都推動著藝術的發展,藝術作品像鏡子一樣展現了各個時代的特征,同時藝術也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更加豐富,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志之一。歷史上一些曾燦爛于世的文明古國之所以從輝煌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與時俱進、求變求新。許多杰出的藝術家都是名垂青史、受人崇敬的愛國者,他們總是能夠站到時代的前沿,感受時代的變化,捕捉生活和人們內心的律動,集中概括那個時代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發出最能體現那個時代的聲音。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的發展、成熟時期,通過藝術教育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審美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非常重要。高校藝術教育在當今時代,要求大學生做把握藝術改革創新脈搏的先行者,要自覺通過藝術教育高揚時代進步的主旋律,共同激發時代精神。
三、培養創新精神,以多元藝術文化維護國家文化戰略
按照人生意義、價值的高低,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第四個境界是“審美的境界”,人們的行為不再只是出于道德義務的強制,而是出于人與世界融合為一的需要和追求。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指導方案》中要求:“在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學習實踐中,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學習藝術理論、參加藝術活動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了解、吸納中外優秀藝術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我們既要通過學校藝術教育進行國格教育和國恥教育,使人們自覺維護國家權益和尊嚴,以喚起健全的民族情感,又要通過學校藝術教育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注重引導學生們保持謙遜理性的民族心態,以自信的姿態和敞開的胸懷對待世界各民族文化藝術。在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中,并不意味著在文化建設上閉關自守、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應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種健康有益因素,促進民族藝術文化體系更加豐富和完善。《國家藝術課程標準專輯》還強調“藝術課程使學生有機會接觸豐富的藝術信息,認識和理解本民族與世界各地藝術的歷史、文化意蘊,感受其特色,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熱愛和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參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以目前日本和韓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為例。在經歷過經濟蕭條的時期后,他們在學習、引進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大力地發展、培植本土的民族文化藝術,將各種產品和文藝影視作品大量地對外輸出,為日、韓帶去了巨大的商業利潤。千百年來,我們的學校藝術教育也主要是通過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歷史傳統、民風民俗、人文景觀,保存完好的歷史古跡、飲食文化和婚喪習俗,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內涵交匯成的絢麗多姿的多元文化作為可開發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今天,我們的藝術教育要以民族性和開放性兼備的多元藝術文化維護國家文化戰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實現共同的價值目標。這是社會生活的基礎,是高尚藝術、主流藝術的價值核心,也是需要加以明確闡釋和把握的藝術蘊涵。將課本劇引進校園也是提高和培養大學生審美創造力的一種方法。要從藝術教育課本中選出文學性、趣味性強、藝術價值高的課文,改編成戲劇,自編自演。具有參與性、游戲性、形象性和開放性的藝術實踐課本劇,會極大地滿足大學生開拓創造的心理需求。此外,藝術教育還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社區文化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場所,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積極開展有關藝術教育方面的活動,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如加強校園社團的合唱團、舞蹈團、文學美術社團、樂隊的建設,定期開展科技節、文化節等活動都有助于大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要讓大學生親自去組織、去感悟、去體驗藝術,走上街頭廣場,為市民演奏各種形式的音樂等都是高校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網絡傳播的手段,將探究性、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在網上拓展,也是培養大學生審美創造力的方法之一。從戰略的眼光看,我們在學校實行這樣的藝術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又可增強其人格力量。只有廣泛借鑒世界優秀藝術文化成果,以民族性和開放性兼備的多元藝術文化為廣泛的精神共同體,自覺地建立起強烈的民族自信心,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境界追求。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是由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它支配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為準則。當今高校必須用精致的藝術教育形式給學生以教益和向上的力量;要鼓勵大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在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土壤中健康成長;激發他們的時代精神,使其成為把握藝術改革創新脈搏的先行者;培養創新精神,以多元的藝術文化維護國家文化戰略。高校藝術教育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豐富的現實內涵,對提高大學生的精神境界追求起著特殊的價值與作用。
[參考文獻]
[1]關于組織申報“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和國防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的通知(教科規辦函[2010]08號)[Z].2010-06-08.
[2]李小偉.推動學校藝術教育均衡發展科學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0-10-11.
[3]關于下發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家教體藝司函[2009]47號)[Z].2009-12-17.
一、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需要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黨的十七大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指明了方向,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局,全黨全社會的一切工作包括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這個大局來思考、來謀劃、來開展。在組織工作中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一個重要保障,就是廣大組工干部要進一步認清世界大勢、國家大勢,不斷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增強迎接新挑戰、完成新任務的緊迫感,真正成為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模范。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通過開展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進一步把思想統一起來、意志凝聚起來,使廣大組工干部在思想認識上緊跟大局,業務工作上服務大局,能力素質上適應大局;精神狀態上符合大局。可以說,黨和國家的大局是組織工作的根基,圍繞大局開展工作是組織工作的靈魂,加強自身建設是做好組織工作的保證。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實質,就是把組織戰線的全體同志動員起來,團結一心,為完成黨的歷史任務而奮斗。
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人事工作,需要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對黨的建設作出了“一條主線、五個重點、一個目標、六項任務”的總體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舉措、新要求。這些重大任務,都與組織工作有著密切聯系,有的需要我們去組織實施,有的需要我們配合完成。如果沒有思想上和能力上的充分準備,沒有頑強的作風和高昂的斗志,這些任務是難以完成的。這就對組工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作風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切實抓好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才能使廣大組工干部把握總體部署,明確重點任務,積極投身改革創新;才能更好地做到公道正派、任人唯賢,推動干部工作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進程,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才能砥礪意志品格,提高素質能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效率質量,使各項工作達到新的要求。反言之,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成果,最終都要體現和落實到完成十七大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部署上來。只有這樣,組工干部的新形象才能真正樹得起來、立得牢靠、經得起檢驗。
三、落實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需要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十七大對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組織人事部門承擔著在黨委領導下管理黨員、管理干部的重要職能,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做到的事情,組工干部應當帶頭做到。這是組織人事部門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對組工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所謂帶頭,就應當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就應當標準更高、要求更嚴。要通過開展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使每一名組工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宗旨意識更加牢固,在對黨忠誠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對已清正、對人公正,堅持原則、廉潔守紀,在政治品格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知榮辱、重操守,在道德修養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勇于開拓、奮發有為,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在創造一流工作業績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甘于寂寞、埋頭苦干,甘當人梯、默默奉獻,在保持和發揚優良傳統作風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親”的形象,贏得各級黨委、各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尊重。提出“三最”要求的實質,就是組織人事部門、組工干部在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這個根本問題上,要走在全黨的前列。
四、鞏固和發展解放思想主題實踐活動成果,需要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
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首尾銜接、環環緊扣地開展活動,需要不斷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課題、新考驗,及時調整和豐富其內容與形式,那種指望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靠一兩次活動就解決所有問題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如果停滯下來,不僅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且過去已經取得的成績和進展也很難保持。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也是一項厚積薄發的工作,需要樹立長遠眼光,扎扎實實做好練內功、打基礎的工作,通過日積月累、長期磨練,逐步提高組工干部隊伍的職業素養。有些活動可能一時看不出明顯效果,甚至似乎與工作實際離得比較遠,但是從長遠來看則善莫大焉,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持久的動力。需要指出的是,這次活動與以往各次活動既是聯系著的、一脈相承的,又有著明顯的區別:(1)這次活動以“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為主要內容,其內涵更加豐富,要求更高;(2)以前活動中要求樹立的是“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的形象,這次明確提出的“四可”形象,涵蓋更全面;(3)以往的活動都是年度活動,這次要搞三年,持續推進的力度更大。可見,這次活動不是以往活動的簡單重復,而是新起點上的新要求、新實踐,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創新。
關鍵詞:湖湘文化;高校學生;社會實踐;關系;傳承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 G8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3-145-2
0 引言
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就需要充分發揮各種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為大學生個性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湖湘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歷史發展的腳步,蘊含了多種精神內涵,在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以及精神品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湖湘文化的概念及精神內涵
1.1 湖湘文化的概念
當前對湖湘文化概念的解釋有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認為,湖湘文化是指由湖湘地區的原住居民、移民以及流寓者,所創造并逐漸積累起來的文化精神,一部分學者認為,湖湘文化是指生活在湖湘地區的各族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總和。但是,總地來說,湘湖文化具有區域性和歷史性兩大特點,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生成、演化并興起的一種屬于湖南省范圍內的傳統文化。湖湘文化內容豐富,涉及物質、精神、觀念等多個方面,覆蓋范圍比較寬泛,包含基層群眾以及中上階層所有社會層面。
1.2 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涵
湖湘文化的形成基礎為楚風,并且在演變過程中受到了歷史因素的影響,所以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涵既包括湖湘傳統的精神品質,如勤勞、勇敢、奮斗、愛國、簡樸等,又包括具有歷史時代特色的愛國情操、艱苦奮斗、實踐務實等精神品質。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涵可以概括為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四個方面,在這四方面精神內涵的影響下,湖湘文化展現出強烈的政治意識、博大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獨立創新的開放發展姿態,造就了大批湘湖杰出人才。
2 湖湘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
湘湖文化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能夠對人的思想意識以及精神理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高校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存在關聯性和互動性,實現湘湖文化與高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對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1 湘湖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之間的關聯性
湘湖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之間的關聯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兩者的作用對象及目標存在關聯性,湖湘文化內容與社會實踐能力內容存在關聯性,互相文化與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過程存在關聯性。首先,湖湘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所作用對象都是高校學生,兩者的目的都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在社會立足。其次,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高低是通過學生的綜合素質反映出來的,而衡量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為價值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為湘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湘湖文化中的精神內涵,還能夠推動高校學生思想文化建設,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最后,如果對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便是傳承和發展湖湘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而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具體表現內容,來自于湘湖文化,而又超越和重構著湖湘文化。
2.2 湘湖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之間的互動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最主要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傳承與發展過程中起到價值引導和方向選擇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領湘湖文化,為湘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次,能夠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展現出湘湖文化魅力及內涵,為高校學生提供精神支柱,堅定學生的文化信念。同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湘湖文化傳承和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湘湖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從這幾方面可以看出湘湖文化與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之間存在互動性關系。
3 湖湘文化在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中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3.1 湘湖文化中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愛國主義精神是湘湖文化的重要組成,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謀和,是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體現,在傳承湘湖文化的時候,必須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首先,高校學校應該大力開展各種文化實踐活動,借助學報、學校論壇、學校社團等,對湘湖文化進行大力宣揚,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圍,使學生通過了解歷史文化,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榮辱感,樹立遠大志向。同時,組織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比如參觀博物館、參觀革命圣地等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濃郁的民族氣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3.2 湘湖文化中開拓創新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而湘湖文化中則蘊含著艱苦奮斗的積極進取精神,所以就需要在高校學生社會之間傳承和發展開拓創新精神。高校應該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互動,如演講比賽、科技競賽等,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堅定學生的奮斗目標,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同時,還應該加大對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的支持力度,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充分發揮湖湘文化“敢為人先”的精神,激勵大學生勇于開拓,不斷創新。
3.3 湘湖文化中求真務實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湘湖文化的形成和演變一直是以求真務實為基礎的,強調社會實踐和客觀事實的重要性,這也是當前社會對高校人才所提出的社會實踐基本要求。高校應該積極組織深入基層民眾,使學生了解到群眾的生活狀況、生活面貌等,認清我國的基本國情,了解民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增進學生與民眾之間的情感,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有效落實。同時,還應該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形勢,充分發揮學生專業優勢,使W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斷鍛煉、提高自己,推動湘湖文化的轉型。
3.4 湘湖文化中開放進取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湘湖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特點,提倡革新、創新進取,反對因循守舊、泥古不化,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著明顯的時代特點,將湖湘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對培養大學生開放進取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學生應該認清社會發展形勢,強化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明確自身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并以此作為奮斗目標。同時,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應該積極發揚協作意識,保證專業化、市場化的社會秩序和諧運行。并以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職業道德規范作為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契約觀念合格法制觀念。
4 結束語
高校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和主力軍,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不僅決定了自身未來發展高度,也會對各項建設事業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需要以高校學生社會實踐為載體,保證湘湖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繁榮發展,充分發揮湘湖文化力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取向,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趙本綱.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中的傳承與發展[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4(2):34-37.
[2] 朱文雅.論湖湘文化對塑造當代大學生人格的影響[C].湖南省研究生創新論壇――湖湘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分論壇,2012.
為何評?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國開展教學成果獎勵活動是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對我國教育領域人才培養工作、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果的檢閱和展示。教學成果作為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是教育工作者們經過多年艱苦實踐獲得的創造性成果,充分體現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們在教書育人、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成就,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創新性。
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現階段我們同發達國家的教育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質量上。因此,著力推進我國教育內涵式發展,堅持走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重點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戰略重點與路徑選擇。著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就要更加重視研究與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切實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基礎教育要深化課程改革,推進教學方式轉變,進一步提高教育水平;職業教育要推進校企合作,堅持市場導向,面向社會需求,深化辦學模式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高等教育要實施教學質量提升與教學改革工程,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建設特色學科和專業群,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針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補齊各級各類教育的“短板”,推動全面協調發展。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繼在高等教育領域成功舉辦六屆后,首次以國家獎的名義擴展至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領域頒發,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類教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具體體現。不僅有利于激勵廣大教師長期投身教學一線,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也有利于系統梳理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共享改革創新經驗,共同提高教育質量。
怎么評?公平公正基礎上突出實踐性、創新性
評審是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關鍵環節。為了保證評審的公開、公平、公正,教育部在《關于開展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的通知》中,對評審原則、評審標準、評審方式、評審組織、異議處理等做出明確要求,評審要經過網上初評和會議終審階段,強調專家評審,加大公示力度,加強社會監督。
在評審過程中,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嚴格實行“管評分離”,評審工作委托中國教育學會具體實施。中國教育學會架構了評審專家委員會、網評專家庫、會評專家組三級評審組織,在專家遴選過程中,強調權威性、代表性和專業性,兼顧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比例的平衡。最終,從全國遴選出1600多名專家建立網評專家庫,從中隨機抽取800多人參與網絡評審,成員覆蓋29個省份。會評階段,會評專家組成員100人,覆蓋23個省份。
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評審標準上,著重考察申報項目是否針對目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辦法;是否具有創新性和應用推廣效果。評審流程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開展,所有環節結果均由評審專家票決產生,保證了客觀性和公正性。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兼顧高等教育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成果。在同等水平情況下,向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和一線教師傾斜,優先獎勵長期從事公共課、基礎課和實驗實踐教學的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所取得的成果。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分析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中,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3個層面的具體獲獎情況是:基礎教育類特等獎2項,一等獎48項,二等獎367項;職教類特等獎1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0項;高教類特等獎2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0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政策的變化
從7屆教學成果獎勵的目的來看(表1),1997年以后的獎勵目的盡管沒有明顯變化,但仔細分析仍略有調整。1997年的《辦法》強調“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充分肯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成果,確立教學工作在學校的中心地位。”2005年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強調了“實踐”和“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2009年則進一步強調“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
表1 教學成果獎評審目的分析
年份 目的
1994 獎勵取得教學成果的集體和個人,鼓勵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1997 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充分肯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成果,確立教學工作在學校的中心地位。
2001 調動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2005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動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009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動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聚焦改革重點難點問題
2014年評選出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類,共有1320個項目獲獎。其中,經國務院批準5項成果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教育部批準,148項成果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167項成果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縱觀各領域教學成果,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基礎教育領域的獲獎成果有這樣幾個特征:一是切實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二是致力于破解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難點問題,三是體現了綜合改革的思路。許多優秀教學成果堅持素質教育基本理念,突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還有一些成果致力于破解素質教育的重點難點問題,如德育問題、評價問題、育人模式改革問題,探索出一條條教育教學的新路子。
(2)在職業教育領域,則涌現出一批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具有創新性和推廣價值的成果。如針對重技能輕素養問題,有的成果探索了學生職業基本素養培養體系,深化了職業素質培養的內涵。還遴選出一批注重中高職乃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銜接的成果,對打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培養通道進行了有益探索。
(3)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始終是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命題。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特等獎成果均聚焦于此。據介紹,在評選標準上,本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審,著重考察成果的適用性、創新性、導向性和示范性。聚焦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難點,回應時展的新要求,成為獲獎成果的顯著特征。
獎勵的范圍和數量均有大幅增加
1994年國務院的《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對申報成果提出了3個條件:第一國內首創的;第二,經過2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第三,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1997年以后對獎勵分等提出了具體標準:特等獎要“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有特殊貢獻”,一等獎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二等獎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4年各獎勵等級的標準是:特等獎應“在教育教學理論上有重大創新,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取得特別重大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有突出貢獻,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一等獎要“有重大示范作用,產生重大成效和較大影響”;二等獎要“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產生顯著成效,發揮重要示范作用”,并且要求特等獎和一等獎成果應不少于4年的實踐檢驗,二等獎不少于2年的實踐檢驗。從各年度教學成果獎分等評審標準來看,在評審標準越來越嚴格和具體的形勢下,獲獎成果數量逐屆增加,本屆獲獎成果更是大幅增加(表2)。這也體現出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的指引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積極地進行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實踐,針對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將改革創新的理念落到實處,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
能源電力類成果獲獎情況
在2014年高等教育類國家級教學成果中,有關能源電力類的教學成果(表3)共計11項,職業教育類有3項成果(表4)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縱覽這些成果,從改革主題及趨勢來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創新能力培養、專業建設是研究重點。其中,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最為集中,課程體系改革也受到普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化是各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企業文化;滲透力;震撼力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成功的實踐經驗,二者的融合對企業實現持續、穩定、健康、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 培育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優秀企業文化在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員工人文素養、提升公司社會影響力、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促進公司科學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公司面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電網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挑戰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在中部崛起的繁重任務,要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就必須加快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國家電網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企業文化支撐和促進公司發展的作用,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程,為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2 培育“大局”供電企業文化
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在企業中不斷培養全體員工的“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將是電力企業文化的核心,教育員工不斷樹立一盤棋的觀念,樹立全國電網大一統的觀念,樹立為全國改革發展做貢獻的觀念,特別要樹立一切圍繞黨和國家大局出發服務全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觀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觀念,并以此為核心,構建企業文化建設,才能使電力行業‘!優質服務”工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優質服務”工作以深刻的思想內涵。
3 培育規范的服務文化
國家電網公司是客戶數量大,涵蓋范圍廣,服務層次多,服務要求高的企業。因而須努力培育規范的服務文化。一是要不斷加強全體員工的素質培養,用“安全文化”建設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設備健康水平。二是必須加強規范服務,使優質服務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強化服務工作的效率,既要杜絕內部之間的扯皮,又要防止部門和員工的拖沓和不當做為。
4 培育供電企業文化的滲透力、影響力和震撼力
①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程。大力推進基層企業文化創新實踐,建立企業文化人才庫,培育一批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編輯企業文化員工培訓教材,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價值體系研究,廣泛吸納優秀企業文化成果,加快形成國家電網集團文化框架下的電網企業文化體系,打造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省公司企業文化。②樹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結合貫徹企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依法從嚴治企、“三節約”活動等中心工作,增強公司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增強全員節儉意識,推動公司科學發展。③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社會影響作用。大力宣傳公司各類勞模、先進的感人事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勵廣大干部員工自覺踐行企業文化,并把先進典型積極推向社會和更高層面,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社會影響力。④企業文化的教育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文化取得了較大發展,但也不難發現價值觀念陳舊落后、文化建設流于形式等問題依然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以企業文化來引導和武裝員工,進而加快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步伐,進一步提高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有效性。⑤發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因為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要靠正確的思想教育去統一;企業文化建設氛圍的形成,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強化;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的培育、提煉、升華,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證;企業文化的發展進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動。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學理論武裝員工,堅決摒棄低級趣味、腐朽庸俗的世界觀、價值觀。
5 結語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人才的成長規律和培養途徑,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知識結構合理、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人才隊伍;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學習力、創新力和執行力建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同時,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文化陣地建設,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到位和文化建設的科技含量,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黨刊要做好“喊號子”的榜樣。黨報黨刊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是媒體矩陣中的輿論引導的中流砥柱。這要求黨刊一定要比社會媒體、基層媒體更加深刻理解黨管媒體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必然,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刊姓黨”的根本辦刊原則,堅持把“政治家辦刊”落到實處。
李紀恒強調,黨的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發揮著“喊號子”的作用。這既需要我們在宣傳報道的內容中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帶頭把維護核心地位作為首要的政治紀律和黨性原則;還需要我們運用好手中的權威發聲平臺,在對中央和自治區的方針政策、推動各項工作的宣傳過程中,更加精準地把握新聞輿論工作的“四個牢牢堅持”,更加堅定不移地把維護核心、看齊核心貫徹落實到黨刊宣傳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特別是在樹立媒體形象、提高宣傳格調上做好榜樣,為主流媒體和社會上各種類型、各種受眾對象的媒體做好表率,把“號子”喊整齊、喊出氣勢。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更加自覺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黨刊要發揮好“主導輿論場”的作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是主流媒體當前和今后幾年必須做好的功課。作為黨刊,要在第一時間帶頭大力宣傳自治區的發展成就和實踐經驗,深入闡釋今后一個時期全區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全面報道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推動黨代會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促進黨代會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李紀恒明確強調,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始終堅持正確導向,唱響時代主旋律,這是黨刊事業必須牢牢遵守的規矩。黨刊的受眾群集中于領導干部與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內容取舍直接影響其對輿情的分析研判,直接關系到意識形態安全。我們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更要時刻具備鮮明的政治立場、政治敏銳性、政治判斷力。在濃墨重彩地開展正面宣傳,全方位多角度講好內蒙古故事的同時,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域主導權、主動權、話語權,堅定不移地成為主流話題的議題設置者與解讀闡釋者,做到凝聚人心、提升士氣、激濁揚清。
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黨刊一定要“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李紀恒強調,新聞媒體要有效凝聚全社會力量,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指導新聞輿論工作。h的新聞輿論工作面對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方式,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深化改革、推進創新尤為重要和緊迫。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是難以把內蒙古故事講出彩的,更遑論豎起導向、鼓起干勁、聚起人心。當前,黨報黨刊的創新發展尤為緊迫。要改進傳統的新聞宣傳理念和方法,關鍵在于以創新思維引領“內容為王”理念,提升寫作本領、提升策劃能力。既拿得出來自基層、來自實踐,“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打動人心的新聞佳作,也拿得出真正能夠反映服務指導中心工作的調研精品,更善于將一系列有“發言權”的作品通過整體策劃實現宣傳實效的進一步升華,把黨刊辦成長于思想深度、富于時代內涵的“藝術品”。
“不日新者必日退。”媒體融合發展,這既是戰略任務,也是緊迫任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黨刊影響覆蓋面能到多遠。信息傳播平臺日新月異,事實證明,沉迷于老辦法、老調調、老習慣沒有出路,盲目照搬他人的辦法、調調、習慣也往往落得碰壁。從相“加”變成相“融”,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媒體的本質要求是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在各個傳播平臺上推出相應受眾群體歡迎的內容,這要求主流媒體要在自身優勢的前提下確立不同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模式,特別是利用好黨刊的思想理論強項,突出權威性與影響力,既在紙質刊物上拿得出夠深刻的深度大作,也在網站、微信等平臺拿得出易學易用的精悍短文,實現分眾化、特質化發展,打造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爭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黨刊工作者既要“居高”也要“沉下去”。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是黨報黨刊事業永續發展、贏得市場競爭的先天優勢與動力源泉。蒙古馬精神是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這要求黨報黨刊還要不斷強化新聞觀教育,加強業務培訓,建立完善考核機制,著力提高業務水平,著力轉變工作作風,以自身的“一馬當先”帶動全社會“萬馬奔騰”。
李紀恒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者做的是宣傳人、引導人、凝聚人、激勵人的工作。胸懷大局才能達到新聞輿論工作的新高度,這要求黨刊必須做到“居高聲自遠”,要從自治區黨委的工作大局出發,觀大勢、謀大局、抓關鍵,善用媒體特有的方式和語言闡釋各項決策部署,精心策劃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響力的主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