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的收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重視課本現有的教學資源,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要教師有機整合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和深度開發,讓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前備課時要細讀教學要求和目標.根據教材和課標制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學法,以及課堂講授內容,例題,拓展,練習題等,認真備好每一個環節。在上課前還要根據學生上節課學習情況、作業情況、預習情況作調整。例如在學習《可能還是確定》這一課時,課前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因為沒有骰子,而沒有做擲骰子的實驗,就臨時改變原來備課設計,準備好學具,用替代物(不是現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讓學生上課做實驗。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感受數學的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二、加強集體教研,提高課堂實效
加強集體備課,合作開展課堂教學,組織教學研討。利用教研、聽課、評課活動,與同事交流資源和經驗。可以利用其他同事已有的資源和經驗。每個老師都會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體現在教學中,把自己和他人的資源進行了整合,最終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認真聽取別人的見解,學習別人的優點,甚至“拿來”為己所用。例如《7.3實踐與探索》問題2時,我就用在公開課上聽到的一道練習題作為拓展題,發現效果很好,學生不僅能鞏固所知識,而且能很好的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防止思維定勢。
三、收集整理各種資料,增強課堂實效
通過查找所上課的專業書籍,和一些教育雜志。里面有教學理論,有教學案例,有教學過程的反思,都是很實用的。參考資料獲得的教學資源也比較有用。參考資料通常情況是一線的教師編寫的內容,有的放矢,比較詳細。但是也有發現錯的時候,若是這樣,教師就不能被動的被它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大膽的質疑,并作出修改,這是教學中常有的現象,通過這樣的修煉,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圖片資料收集的途徑有雜志圖片、專業圖冊圖片、旅行過程中照片和網絡中圖片資料;影片視頻資料收集的途徑是購買影視作品碟片、用DV錄制表演現場、下載相關影視資料等。除了個人努力收集積累教學資料外,還可以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其他教師擁有的資料,通過交流互補,實現資料共享,增加更多積累。
可以利用網絡收集課件,資料,試題,教案等。網絡的資源比較豐富、生動、直觀,但是收集到得資源有時不符合自己的教學思路或不適合自己的學生,還需要重新修改;或是有的網絡資源太過于復雜,學生不需要那樣過多的學習,此時自己還要重新整理內容。 另外由于條件有限,如沒有多媒體教室,有的網絡資源,例如課件就無法直接展示給學生,還需要自己重新整理轉化,才能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四、積累教學資源,寫好課后心得或反思
教師把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活動,課堂進展情況等反映出來的經驗、教訓梳理成文字,為自己以后的教學工作做好借鑒;如收集學生錯題,記錄學生平時作業以及測試題中易出錯的題目,讓學生糾錯練習的同時,也注重在平時課堂教學中予以強調和重視。如學生的想法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學資源。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在同學們思考和討論后,經常會有超乎教師的課堂預設而得出多種方法或結果。
論文摘要:本文以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和文獻資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現狀,并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資源庫建設在技術、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建設適合學校教育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庫成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自2000年全國上下掀起依托校園網建設教學資源庫的熱潮至今,各級各類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政府資金投入、學校領導重視程度和辦學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學資源庫建設在各級各類學校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現象:中小學、本科院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蓬勃發展;而介于其中的高專層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有些高職高專院校已搭建起了教學資源庫,但在資源建設原則、分類標準、系統管理平臺、模塊設置等方面的研究都還很膚淺。教學資源庫建設滯后狀況已成為高職高專院校提升發展、實現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瓶頸,因此通過調查分析目前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釗一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是很有實際意義的。為此,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課題組,于2010年2月至4月就教學資源庫建設問題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我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整個過程,纂寫本文旨在讓我們了解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為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資源庫的下一步建設提供客觀依據。
1.調查目的、對象和方法
1.1調查目的。
了解教師和學生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和學的總體情況;了解師生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教學資源及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調查結果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1.2調查對象。
為了使獲得的調查資料更具代表性,我們進行了廣泛性的問卷調查。柳州師專共有10個系,41個專業,我們分別以理科教師、文科教師、理科學生和文科學生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1.3調查方法。
1.3.1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的題型包括16道選擇題和1道簡答題,調查內容涉及教學資源的類型、內容、利用情況,教學資源庫的結構、管理體系,以及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發放問卷 20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04份,其中理科教師問卷75份,收回58份;文科教師問卷75份,收回62份;理科學生問卷925份,收回838份;文科學生問卷925份,收回8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高達90.2%,問卷調查成功。
1.3.2個別訪談:通過對50多位教師和學生的個別訪談,面對面地了解教師和學生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客觀需求狀況和真實想法。
1.3.3文獻資料法:查閱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相關的文獻資料和信息。
2.調查結果匯總與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數據的整理、匯總和統計,現就調查結果作如下分析。
2.1教學資源的總體利用率不高。
32.14%的文科教師、20.3%的理科教師、35.6%的文科學生和27.2%的理科學生表示“經常使用教學資源" ; 53.57%的文科教師、52.4%的理科教師、52.8%的文科學生和48.3%的理科學生表示“有時使用教學資源”;14.29%的文科教師、27.3%的理科教師、11.60%的文科學生和24.5%的理科學生表示“從來不使用教學資源”。結果顯示,文科老師和學生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師和學生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要稍高一些,但資源總體利用率偏低。造成教學資源總體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教學資源的新穎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強。由于很多教學資源是通過對原有庫存資源的數字化處理、隨書光盤的復制等方式獲得的,資源內容陳舊,資源類型較為單,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實際需要,難以直接應用于一線的教學活動,造成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相關職能部門對教學資源庫的宣傳力度不大,有很多師生尚未知道在校園網上已搭建起了一個輔助于教學的教學資源庫平臺。第三,教學資源庫的資源分布不均勻,文科類資源較多而理科類資源較少,造成了文科老師和學生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師和學生高很多。第四,教師使用教學資源庫的意識不夠強。主要在于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2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不能充分滿足師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輕質“的現象。
對于問題:“您覺得教學資源能夠滿足您的教學(學習)需要嗎?"3.57%的文科教師、8.5%的理科教師、33.33%的文科學生和26.96%的理科學生表示“完全滿足”;64.29%的文科教師、39.2%的理科教師、50%的文科學生和48%的理科學生表示“基本滿足”;32.14%的文科教師、52.3%的理科教師、16.67%的文科學生和25.22%的理科學生表示“不能滿足”。此外,對于問題:“您覺得教學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有何關系?”調查顯示有69%的師生選擇答案“重數量輕質量”。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第一,教學資源的收集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通過錄制電視教學節目,采集庫存錄像帶和錄音帶,以及轉換教學隨書附帶光盤等方式收集教學資源。第二,教學資源庫的管理隊伍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缺少專門的資源庫建設和管理技術人員,教學資源的補充和更新率偏低。第三,為了突出教學資源庫海量信息的特點,我們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資源數量的收集上,從而忽視了對資源質量的把關,這是造成教學資源質量不高和實用性不強的主要原因。
2.3教學資源素材類型較為單一且專業性針對不強。
通過個別訪談顯示,教學資源庫以視音頻素材為主的教學資源已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要,85%師生需要的教學素材類型包括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動畫類素材和試卷類素材等多種媒介資源。造成教學資源素材類型單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對教學資源庫應該包括的內容和形式缺乏全面認識,對于高職高專院校需要怎么樣的教學資源缺乏必要的考慮。第二,投人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資金很少。每年驗收入庫的教學光盤價值不足千元。第三,現有教學資源庫是在原有的簡易視音頻教學資源中心的基礎上發展搭建起來的,所以存在視音頻類素材多而其他類型媒介資源少的現象。
2.4教學資源提取不夠方便、快捷。
對于問題“您認為教學資源的提取是否方便、快捷?”,35%的文科教師、38%的理科教師、42%的文科學生和34%的理科學生選擇答案“是”;65%的文科教師、62%的理科教師、58%的文科學生和66%的理科學生選擇答案“否”。另外,通過對師生個別訪談了解到,師生認為教學資源庫的資源查詢方式單一,致使他們很難查找到所需的資源,建議增加資源檢索方式。造成教學資源提取不夠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資源查詢檢索方式單一,庫內資源導航系統不夠完善,是造成資源提取不便的主要原因;第二,資源的分類不夠準確,特別是對于邊緣化資源的分類缺乏一定的分類標準。
2.5師生希望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熱情很高。
對于題簡答“您希望加入到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隊伍中嗎?”,有86%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把資源上傳讓全校師生共享。對于問題“您認為要建好教學資源庫需要整和哪幾方面的力量?”,絕大多數師生選擇需整合全體教師、專職技術人員、學生和領導等力量進行建設教學資源庫。由于教學資源庫管理系統功能不完善,因而師生希望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愿望尚難實現。
3高職高專院校資源庫建設的幾點建議
3.1重視教學資源庫建設。
首先,應加大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資金投人,雄厚的資金投入是建設好教學資源庫的前提和基石。其次,應由相關職能部門組織成立一支專門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和管理隊伍,認真對教學資源庫進行總體規劃。教學資源庫建設涉及大量的人員和部門,且建設周期長,是一項系統工程川;同時,由于教學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人們對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會出現大量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教學資源,不易管理和利用。為了更有效地建設好各種教學素材,使其在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有更強的保證,避免重復建設,保障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根據專業特色和學科設置狀況,有針對性地規劃建設適合實際需要的學科教學資源庫是十分必要的。
3.2拓展和整合教學資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時對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
資源的收集是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礎,是建設過程中最重要、最艱苦的環節。目前,教學資源的收集渠道還比較單一,主要通過錄制電視教學節目、采集庫存錄像帶和錄音帶等方式收集教學資源。今后應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建設教學資源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購買、下載、自制和剪輯等多種方式收集資源,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庫的內容和形式。
3.3進一步規范教學資源的入庫標準和分類標準,并制定資源從收集整理到最終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
信息時代的各種資源豐富多彩,制作和的工具千差萬別,為了能夠達到在校園網上運行、查閱,順利下載的要求,最終實現校際間資源的交流和共享,我們應對各種類型的資源制定相應的人庫標準,對制作、、人庫的各項技術指標需符合國家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辦公室頒布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規范》中提出的明確要求。在資源的分類原則上,根據我校專業設置情況,主要參照《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對人庫資源按學科進行分類。資源從收集到最終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大概可分以下幾步:第一步,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力量,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廣泛收集教學資源;第二步,對所有要人庫資源進行統一加工整理使其符合人庫標準;第三步,明確采集素材屬于哪一個學科或專業,并按國家專業目錄規范進行統一編號、分類歸檔;第四步,把分類好的教學資料上傳到FTP服務器上,通過在后臺管理平臺鏈接最終實現廣大師生共享。
3.4進一步優化、改進教學資源庫管理系統平臺的服務功能。
構建良好的數字化資源庫管理平臺是資源有效利用和實現規范化管理的前提條件。目前搭建的管理平臺功能較簡單、提供的服務單一,已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要,下一步我們要建設的管理平臺主要應提供以下幾方面的服務:①用戶管理服務功能;②提供方便快速的資源檢索服務。所有人庫資源按學科、模塊、章節樹狀目錄的形式在教學資源庫頁面呈現,方便用戶瀏覽、查找資源,同時在主頁面提供分類檢索、關鍵子查詢功能,為用戶查找資源提供快速通道;③提供師生共享共建資源服務。為師生們提供方便的資源上傳、下載、下載和評論等功能,讓師生們更好地參與到資源庫建設工作中來。
3.5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滾動發展、動態發展的系統工程,課程內容在不斷更新,資源庫的技術在不斷發展。
因此它不是某些人或某個部門的事,而是需要全校師生長期共同參與,。首先,電教科作為具體負責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師生了解建設教學資源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工作中來;其次,為了充分調動師生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建立建全激勵機制和制定有效的實施政策,把師生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表現作為教師考核、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的參考依據,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條例,只有這樣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才能長期不懈地進行下去。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教學;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資源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
1.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中職學校招生時沒有設立“門檻”,中職學校招到的學生多數是中考成績比較差的所謂“后進生”,這些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不能很好地適應相應專業的學習需要。如,筆者所教的一個高二班級,筆者問學生的問題是:“上旬、中旬和下旬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讓小學生都能回答,但偏偏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不知其含義。這充分說明部分的學生在以前中小學學習的時間沒有形成一定的文化基礎,給現在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老師剛剛講完的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對這個問題加以變化成另一個新問題,學生就表現得不知所措,專業的應用和應變能力明顯不足。
2.教師在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和困惑
教師僅僅依靠一本書、一支粉筆和幾份試卷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了,因為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行為也在不斷的變化,如果教師仍然墨守成規,那么取得的教學效果必然甚微,專業課的教學必須要進行改革。教師要因地、因時和因人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多媒體教學工具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網絡教學情境下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學結合的優勢分析
1.多媒體教學界面新穎,網絡教學資源形式多樣
網絡資源信息集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為一體,極大地豐富了信息內容的表現力,有助于人們知識結構的更新和重構。通過網絡多媒體教學方式,不僅增加了中職學生學習專業技能課的興趣,而且這種耳目一新的教學形式會把知識點無形地強化在中職學生的記憶里,大大提高了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和中職學生的學習效率。
2.網絡教學資源內容豐富,課堂教學信息量大
網絡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最新的教學大綱、教學資料,眾多模式的教學軟件、網上教程、網上練習等等。此外,還有豐富的教學案例可供教師互相交流、借鑒。教師可以通過拿來主義,選擇一些名家的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稍微加以變化后再展示給學生,這樣比以前采用“填鴨式”枯燥無味的教學來說更吸引學生的眼球,而且學生通過與大師的溝通,會更容易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3.教育現代化技術普及,網絡教學資源獲取便捷
現在多數東部地區中職學校搞教育現代化建設或數字校園建設,基本實現網絡校校通、班班通,并且大多數教室已經安裝了多媒體投影等設備。教師不論在辦公室還是教室都可通過網絡終端的計算機隨時隨地獲取網絡教學資源,不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而且可以立即展示給學生。
4.網絡教學資源信息共享,師生交互性強
網絡上的資源可供所有網絡用戶隨時訪問,不像傳統媒體信息那樣,資源共享性要受信息載體數量的限制。教師可以將網絡資源加以整合,開發成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架構,并掛在學校的網站上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網絡信息具備雙向傳遞功能,這種雙向交流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異步方式,學生在接收到網絡信息以后,可以即時QQ群或非即時網絡論壇提供反饋。
三、對現有中職會計專業如何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幾點建議
1.做有心人,平時注意對會計專業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
教師平時注意對會計專業課程的有關專家的優秀視頻、課件、音頻、試題等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收集,并對其進行歸類整理提煉,形成屬于自己的系統化、專業化的教學資源。如,《基礎會計》課程、中華會計網校等許多家網站上都有相關的教學視頻、音頻、課件和試題。我們只要日常注意收集相關資源并對收集資源進行比較、分析、選取和修改,進而保留適合中職學生教學簡單易懂的部分以備教學使用。借鑒專家的優秀資源比閉門造車來得更高效快捷,同時也節省大量的備課時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2.團隊合作,共同研究網絡教學資源并按專業課程分章節對教學資源進行模塊化構建
通過會計專業的教研組活動,大家把自己收集整理的會計專業相關的教學資源毫無保留地拿出來共同研究討論,并結合大家平時上課的實際應用情況和反饋教學效果,按課程分章節整合并結合知識點形成模塊化教學資源架構。這樣既發揮團隊的作用、減輕了個人整合教學資源的負擔,同時又彌補了個人在某些專業方面的不足。
3.對整合后的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會計專業特色教學專題網站以便教學資源共享
對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整合后的會計專業多媒體教學資源,我們應在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下開發成具有學校專業特色的教學專題網站,把成果展示出來讓廣大師生都能看到并使用,達到真正的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就可以直接訪問并實施教學,學生課后對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或存在的疑惑也可以訪問網站進行多次學習,這樣才能發揮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應有的作用。
4.通過建立教學討論群或博客,增強師生之間對會計專業課相關問題的交流討論
僅僅建好會計專業網站,把相關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放進去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在網站上建立討論區、博客或者建立由會計專業師生組成的QQ討論群,實時或非實時地解決師生、教師之間的交互問題。通過反復的交互和反饋,把學生和老師對現有會計專業的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反映存在的不足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才能發揮會計專業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網站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 精品課 應用規則
精品課是一種示范性課程,是由合理的教學團隊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傳授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和組織相關教材建設的課程。精品課具有表率性、榜樣性,精品課的示范性還要求精品課具有資源共享性和服務性。為了更好地實現精品課教學資源的共享、服務于課程教學,要求有多方面、多形式的載體來完成,教學資源庫是一種很好的載體。
由于教學資源存在多樣性和復雜性,會出現大量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種類的教學資源,而且不同人群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資源有所差異;同一人群不同時期使用資源有所差異等因素,都要求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具有多維立體化的特性。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可以減輕教師在教學中的負擔,減輕教師在課程準備、典型例證、總結復習、作業布置和檢查考核等過程中大量材料收集的工作量;為教師組織教學工作的方法和步驟等提供參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參考資料、例題佐證和知識回憶等。而基于精品課的教學資源庫便于將包括教育名師等優秀教師資源整合在一起,融合優秀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手段、科學的教學方法、典型的教學例證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形成該課程的完整的教學體系。要建立好的教學資源庫就要從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目的和核心出發。教學資源庫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學中的教與學、服務于教學中教與學的主體。所以一個好的教學資源庫要從兩個教學主體出發,針對教學中的教和學來建立,主要圍繞教學內容、教學工具、教學手段、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考核等展開。
一、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
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可以根據教育部起草的《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融合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網絡課程建設、資源建設的評價、教育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以服務于教學為核心,兼顧建設內容、建設形式等多方面。建立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原則如下:
1.內容的層次性和順序性。包括整理的素材的層次性和順序性,管理系統處理和應用素材時的層次性和順序性。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一個重點是素材類教學資源的建設,包括媒體素材、試題、試卷、文獻資料、課件、案例、常見問題解答和資源目錄索引類。大量素材類教學資源的收集是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的基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收集上來的大量教學資源具有重復率過高、層次混亂、內容無順序、針對性不強和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直接影響教師的使用和學生的學習。所以首先要將大量的資源進行篩選,選取有代表性的、針對性強并符合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的資源。同時要注意選取的資源的層次性和順序性,突出基礎部分,把握提高部分,把先導知識放前,按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將教學資料整理成順序性強、層次分明的結構,以方便和滿足教師和學生不同需求者的要求。
2.形式多樣性。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形式的多樣性也包括素材樣式的多樣性和應用樣式的多樣性。素材的多樣性要求資源的形式滿足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包括教師教學的準備資料、參考資料、使用資料、提高資料、評價資料等;學生的學習資料、自學資料、提高資料、自評資料等;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和成功案例等。應用的多樣性關鍵在于將素材類教學資源分類,按照功能和應用目的整理成如題庫、試卷模擬、文獻資料、課件、教材、教案、學習筆記、教學心得、學習心得、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相關的功能模塊。
3.建設的群體性。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料庫的建設要把握服務于教學的特點,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來考慮。教學中的教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但教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考慮應用的群體特征,最好調動各種群體參與到建設中,這有利于資源的積累和成果的歸屬感,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性。
4.可升級。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不斷收集和不斷維護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學校的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社會的需求不斷變化的,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這就要求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要注重時效性,根據課程的要求及時升級,不斷收集、更新資料,同時對內容層次和表現形式做出調整。另外,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要求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不斷更新內容和相關的資源。
二、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應該注意的細節
為了讓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提高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建設時除了要遵守建設原則外,還要考慮很多的細節,解決一些關鍵性問題,主要細節體現如下:
1.管理平臺。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必須有完善的管理平臺。管理平臺可以很好地解決資源庫的維護、資源的交換、資源的分類管理、資源的檢索管理、資源的等功能,并且實現安全管理和用戶管理,為用戶分配權限。
2.交互平臺。交互平臺是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重要形式之一。資源庫中資源收集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交互平臺,由參與建設的各群體將資源通過交互平臺進行審核、評定,最終。另外,通過網絡作業、探討問題、輔導、答疑等工作都離不開交互平臺。
3.資源檢索。面對資源量龐大的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檢索的地位非常重要。通過檢索,應用者可以快捷地獲取所需要的資源,節省大量的時間,方便應用者的使用。針對不同的資源,需要的搜索方式在資源庫建設時也有所不同,要結合目錄搜索、關鍵詞搜素和全文搜索等多種搜索方式。
4.系統環境。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要考慮運行環境,尤其是網絡環境,校園網是非常重要的途徑。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是通過校園網進行的,教學資源庫從搜集資料到應用都是通過校園網完成的,所以資源庫的建立必須要得到校園網的支持,以提高資源庫的運行效率。同時對教學資源庫的硬件環境也有要求,承擔資源庫的服務器應該是專業服務器,并配以最新殺毒軟件以及防火墻等相關軟件。
5.系統操作。基于精品課的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以精品課為基礎,精品課所針對的教師和學生是特定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充分考慮人群的應用,本著簡潔、易操作的原則開發,并在應用以前進行計算機和系統的操作培訓。
教學資源庫建設中要注意的兩個關鍵性問題體現在:一是資源評定。由于在建設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時,鼓勵和調動各個群體共同完成資源共享,所以資源量可以快速積累起來,但隨之而來的是資源質量的參差不齊,有很多資源沒有明確的專業特點和課程特點,枯燥乏味,甚至一些低級的資源,會誤導學生學習。所以審核很重要,但對審核者來說工作量大,要求專業性強。解決的途徑可以依靠資源評定管理,在系統開發時增加資源評定機制,由資源需求人員和資源人員對比相同類型資源,為資源評定分數,管理人員可以參考資源評定分數和資源訪問量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審核資源并。二是資源歸類。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形式要多樣性,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資源的歸類問題,管理者需要將提供的所有資源歸類,處理相關鏈接。但有些文字性資源界定類別比較困難,有些資源同時屬于多個類別,對于這樣的資源無疑會增加管理者的工作量。解決途徑可以從資源的提供開始,由資源提供者在提供資源同時,注明資源所屬或應該所屬,由資源應用者推薦所屬,由管理員審核歸類。
遵循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原則,把握建設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和關鍵技術,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資源庫的建設,建設可以分為四步來完成:分析精品課課程體系,確定需求,確保資源建設;整合精品課成熟資源,組建合理的階梯層次并且分工明確的開發團隊;貫徹建設原則,運用新技術分析和解決細節問題;建立運行機制,保證資源建設的長期性和持久性。
三、教學資源庫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應用者在應用教學資源庫時,應該根據自己的課程目標、學生的層次水平、課堂教學任務和課程進度等,選擇合適的資料,參考優秀的課程設計,設計適合自己的課程組織方式。學生應用教學資料庫相應功能時,選取資料要按照課程進度,注意選擇資源的順序性和層次性,由淺到深地選擇適合當前階段的資源,選擇和創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和學要遵循一定的應用原則:
1.選擇性應用。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所包含的資源從內容到形式都很豐富,但每一種資源所對應的人群有所區別。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不同,課程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其他專業是不同的。同一門課程在本、專科不同層次人群中的培養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在資源庫應用時,一定要有所選擇,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取適合本專業、本層次的教材、文獻、題庫、個案分析等資源。即使是針對一節課、一個案例,采用不同的教學法收到的教學效果也有所不同。
2.靈活性應用。在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中應用資源時,一定要把握靈活性原則。一方面這些資源本身就具有靈活性,同樣的知識既可以做題庫的內容,又可以出現在課件、教材中,同樣的內容既可以作為學習內容,又可以作為案例來處理,同樣的工具既可以作為操作課程,也可以作為教學工具。另一方面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多元化,要求教學資源能夠靈活應用其中。另外,教學中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如突發的靈感,也要求教學中能夠靈活地把握教學資源的使用。
3.創造性應用。多維立體化教育資源庫的建立是為了方便教學、為教學提供資源和參考,真正把教學資源應用于教學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將資源有目的地進行調整,不能按照以往的經驗和別人的套路照搬。要將所有的資源結合自己的風格有計劃地組織成一個完整個體,讓每一節課、每次教學活動都是一個和諧的整體,這些都需要有創造性。另外教學用到的教學方法、工具和手段在應用過程中本身就具有創造性。
總之,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從教和學入手,以應用者的應用為目的,充分考慮應用者的應用要求。建設基于精品課的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可以很好地優化教學,提高課程質量和方便教學,但在把握建設原則的前提下,一定要認清建設的艱難性和長期性。同時在教學資源庫的應用中也應該有選擇、有創造地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輝,李軍,丁淑杰.以學生為本的立體化教學資源生態系統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09(3).
[2]王仁祥,許黎惠.面向網絡的立體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實踐的思考[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9(1).
【關鍵詞】校園網 資源共享 開發與應用
搞好校園網建設,構建現代化的教育環境,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形成現代教育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校園網的建設與管理
當前許多學校都在建設校園網,校園網的建立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這是一筆巨大的教育資源,要使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必須強化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實行按章治校,依規辦事。其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硬件方面,包括網絡的使用規范,上網的規范,室場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點教學平臺、電子講臺、計算機的管理操作制度,維修保養制度等。二是軟件方面的,包括網絡教室及計算機軟件的配置更新規范,教學軟件、工具軟件的培訓推廣應用制度,軟件的購買、收集、制作制度,光盤、音像制品、素材庫軟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此外,還有對教師工作的評估激勵制度等。只有完善各方面的規章制度,為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基礎設施平臺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網絡教學資源的基本構成
1、要實現資源共享,為教育教學保駕護航,“建庫”是勢在必行的。網絡教學資源包括三種類型:一是教學資源庫,包括各種媒體素材庫、題庫、案例庫、教材庫、課件庫等。二是網絡課程,是指課堂教學的流媒體視頻錄像,或經過編輯的、聲像圖文并茂的、以知識點或知識單元為模塊,以知識結構的邏輯關系或認知關系為線索構成的知識系統。網絡課程的特點是交互性、開放性、共享性、協作性和自主性,可直接用于網上學習的一門完整的課程。三是教學網站,主要是指向優秀教師或教學小組開放一定的網絡空間,下放一定的管理權限,使他們能夠開設自己的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庫或學科教學網站,存放自己平時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學資源、教學課件、數字講義、研究論文、心得體會等,向全校教師開放,并定期進行更新、維護與管理,可進行互動式的網上輔助教學。
2、在校園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區。有的學校熱衷于搞課件的開發,動員教師做課件,但是一個教師開發的課件,別的教師并不一定喜歡用。而且,凡是制作過課件的老師都知道,開發一個課件要用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建議是否可采取下面的辦法:
①購買、收集和改造。凡是教育部門配合教材發行的光盤、錄像、錄音、投影片、都應及時采購到位。同時還可以通過上網進入教育部的教育信息資源庫、兄弟省市教育網頁下載,在教育電視、衛星電視上轉錄各種資料講座、課例等,還有是從國家、省、市、兄弟省市教研電教部門收集。同時,我們把購買來的課件經過編輯、增刪以達到適合使用。只有在沒有現成的課件給予參考借鑒時,才決定自制。
②設立教師電子備課系統。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教育教學素材庫,廣泛收集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文字、音、像、圖片、動畫等素材,分門別類的進庫,方便教師在備課的同時較快的造課件,將資源共享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三、基于校園網,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的若干途徑
1、建立學校主頁,通過主頁進行知識交流和傳播。
學校的主頁,是外界了解學校的一個很重要的窗口,因此,在主頁上可以設置“學校簡介”、“校長介紹”、“校園風景”、“教師風采”、“學生天地”等欄目,以介紹學校基本設施和師資力量。除了這些欄目以外,還可以根據學校的“校本課程”、設計情況設置了幾個特色欄目,實現網上教學和交流的目的。如“心理發展與指導中心”、“名師指導”等。
2、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實現現代化教學。
每個教師都可以運用網絡進行教學,還可以利用網絡和視頻點播技術實現一個老師同時上全年級的課。教師可以自制主頁,將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形成網頁的形式供其他老師和學生分享;教師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實現網上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教師們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積極探索和實踐,又在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驗證和理性思索,
3、利用校園網實現資源共享
校園網中的多媒體系統管理就是對網上信息的收集和共享的管理,包括圖元庫建設和共享:圖形素材的維護、選取與統計;素材描述記錄的維護;聲音庫建設和共享:聲音素材描述記錄的維護、聲音素材的統計;視頻庫建設和共享:視頻素材描述記錄的維護、視頻素材的統計;課件庫建設和共享:課件描述記錄的維護、課件描述記錄的統計;課件制作經驗庫的建設和共享:字、圖形、聲音、視頻和動畫文件的處理和集成為多媒體課件,包括非線性數字視頻編輯系統、字幕編輯系統、光盤制作系統和課件制作工具。
4、利用校園網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在年級辦公室的終端計算機上利用電子備課系統、Internet等資源完成課堂教學的備課,并且將備課內容存儲在自己的文件夾下以備上課使用。要實現校園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必須在特定的教室(有一臺服務器,一臺教師機,學生每人一臺學生機,形成一個局域網,服務器和教師機有各自的IP地址,而學生機要上Internet,必須通過網管服務器)里上課。學生輸入自己的帳號和密碼進入學生終端機,而老師則可以輸入自己帳號和密碼進入教師機,由于權限的設置,教師用自己的帳號登錄后可以查看每個學生機的內容,但不能修改;但學生利用自己的帳號登錄后只能查看和修改自己文件夾的內容和教師機共享出來的文件夾。
上課之前,教師利用校園網將存儲在年級辦公室的備課內容調出來,或者拷貝到教師機的硬盤上自己的文件夾中。上課期間,教師要講解的內容不僅顯示在學生機的屏幕上,也可以在投影儀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學生將完成的作業存儲到一個映射盤上,以供教師檢查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以上僅僅是筆者對基于校園網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共享交互平臺的開發與應用的初步探討。可以說,校園網的應用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運用好它,教育教學工作將如虎添翼。這些都有待于我們不斷的研究、探索、開拓、創新,以創出一條符合中小學實際發展的教育現代化之路。
【參考文獻】
1、段新煥 我校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
2、郭鋰 關于網上教育信息資源庫建設的探討 《教育技術研究》2002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數據庫;課件;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5-8374-03
1 需求及現狀
如今隨著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進步,校園網已經成為教學環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使得所有學校對如何建設網絡化的教學資源平臺提出了思考。實施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基礎之一就是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為了加強校內現有教學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縱向積累學校特色資源,橫向收集分散教學資源,使其更好的服務于教師和學生。因此,我們亟需構建一個基于校園網的教學資源庫。
1.1 目前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的問題
1)輕軟重硬:目前的教育監測指標和硬件掛鉤較多,如學生占用教學行政用房比例,學生占用科研儀器設備比例等,這使得很多學校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投入較大精力和財力,而輕視了相關軟件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甚至忽視了該有的配套軟件資源建設方案和措施。
2)輕質重量:目前,現有的教學資源庫中一般只是試題、課件、教案、教學錄像等教學資源的簡單堆積,在學習資源的呈現以至學習環境的設計上仍以教為主導,導致只是簡單的課本搬家,將部分教案搬到網上。
3)管理不規范:缺乏統一標準,對教學資源分類不清,內容龐雜凌亂、課件包含重疊,不便于教學資源的使用和交流。
4)技術系統不完善:現有的教育資源庫在如檢索資源、在線測評、在線交流等功能方面不夠完善,師生不能方便地上傳和修改資源,安全性差等。
1.2 研究的意義
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庫系統的建設將發揮出校園網的作用,提高辦學質量與效益,也是適應當前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同時對廣泛存在的資源和無針對性的開發利用現狀來說,也是一套切實有效的資源建設策略和應用行動方法。
2 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功能
根據設計,教學資源庫應該具備資源管理功能和系統管理功能。這樣可以較好地實現教學資源庫的管理和應用。
2.1 資源管理功能
資源管理系統應包括如下功能:
1)對素材具有分類和編制的功能;2)具備記錄編輯功能,如錄入、刪除、更改等基本功能;
3)具備素材檢索功能;4)具備導航、預覽的功能;5)具備遠程提交功能;6)素材的傳輸、審核管理功能;7)評論錄入及顯示功能;8)支持文件下載功能;9)具備數據備份的功能。
2.2 系統管理功能
要使整個系統運行得安全可靠,各功能模塊必須設計合理,相得益彰,才能保證資源的最高使用效率,具體包括如下功能:
1)用戶角色管理:包括用戶分組、用戶注冊和用戶賬號管理、用戶授權和認證管理。
2)網絡安全、故障管理:借用事件查看器查看事件記錄,收集有關軟硬件問題、系統問題的信息和訪問信息,分析并排除故障,保證網絡提供連續可靠的服務。
3)網絡性能配置管理:對硬件平臺進行檢測,保證穩定性和可擴充性要求,合理設置服務器參數,維護網絡配置數據庫,提高網絡性能。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教學 機遇 挑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4-0171-02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網絡的普及,巨量的與使用者相關的數據隨之產生;隨著人們儲存、分析、使用數據能力的不斷提高,大數據的戰略價值逐漸被人們認知。2012年美國政府通過白宮網站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承諾將提供資金發展大數據技術,提出通過對海量和復雜的數字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從中獲得真知灼見,以提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預測能力。這一倡議將大數據的價值上升到國家層面,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世界的目光開始聚焦大數據。大數據的出現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通過大數據可以提煉出規律,形成知識;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在巨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大數據為人類預測未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決策依據。
大數據意味著巨量的數據,其來源是多樣化的,政府、企業、媒體,甚至工業設備、汽車等都能產生巨量的數據。大數據的特征除了體現在數量巨大之外,還包括繁雜的種類和快速的處理技術等。大數據收集需要很大的經濟成本,大數據的應用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但大數據的戰略價值卻是不能被忽視的。作為一種資源、一種技術,大數據可以幫助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推進;可以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商業利潤;而對于高校教學而言,大數據的出現及其應用技術的普遍推廣,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必然會帶來很大的沖擊,一些學者已經開始對此進行研究,主要成果包括:梁文鑫結合大數據時代背景和數據應用的典型案例,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分析了其對課堂教學帶來的變革,他認為,基于大數據的應用,教學決策將跨越人類的有限理性,從依賴存在于教師頭腦中的教學經驗轉向依賴于對海量教學案例的數據分析;同時,對于學生發展的判斷依據也從教師有限的理性判斷轉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數據分析。[1]陳律強調了在教育領域進行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學習分析技術,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經驗式模式,既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又能改進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式,并通過信息數據分析完善教學過程。[2]朱建平和李秋雅通過在線教育質量不斷優化的案例,從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個性化教育、統計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專業課程建設等六個方面分析了大數據應用對傳統的大學教育教學帶來的巨大的沖擊和深遠影響。[3]王林毅和于巧娥從人才個性化發展、教學方式革新、教育開放化、處理科學化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大數據應用對傳統教育的挑戰,他們認為教學模式的變革可以通過大型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科學體系化的數據分類、大數據意識的樹立與提升、科學化的數據分析方法的創建來實現。[4]王聚杰認為在高校教育方面,大數據技術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了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教學改革的思路,提出高校教師應采取的應對措施。[5]綜上所述,國內一些學者近幾年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應用將會對傳統高校教學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并對此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成果。然而在踐層面,就我國高校教學而言,目前對于大數據的價值認知及其應用目前還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其大數據意識的確立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深層次應用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本文將結合大數據的特性,探討我國高校教學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面臨的機遇
通過對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應用,高校可以進一步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優質化的教學服務,同時,也可以對今后的教學發展進行科學的預測,進而為自身長遠的發展規劃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決策更加科學
對于高校教師而言,傳統的教學決策更多地是依賴以往教學過程中積累的教學經驗,教齡的長短以及生源的變化等都會制約這一決策過程的科學性,也即是源于人類自身的有限理性,這一決策過程始終是有局限性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而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海量的歷史性教學數據以及學生數據的統計分析,高校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分析、反思和預測將更加科學客觀,教學方案的制定也會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其最終的教學決策將會變得更加科學有效。同樣,對于高校而言,通過各類相關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其對今后教學發展規劃的預測將更具廣度和深度,進而能夠制定出更加科學的長遠發展規劃。
(二)教學設計更加合理
大數據時代需要人們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研究。數據挖掘的主要目的,是發現隱藏在大量數據之下的社會規律,并對事物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判斷,即描述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6]對于高校教師的教學設計而言,通過對每個學生相關的學習數據的整理和挖掘,可以系統掌握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以及其中的各個關鍵環節,如教學難點、學生興趣點、關鍵知識點等,從而可以更加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而對于學校的整體教學而言,同樣可以依據教師、學生、教學資源等相關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進行更加合理的設計。
(三)教學方式更加個性化
大數據的核心是預測。它是把數學算法運用到海量的數據上來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對于高校而言,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相關的各方面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獲知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學習規律,并對其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進行科學的預測,進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可以針對具體的班級,也可以針對每個具體的學生,由此,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
(四)教學效果評估更加客觀
教學效果評估是檢驗高校教學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標之一。就數據指標而言,傳統的教學效果評估主要是根據一些結構性數據,如學生的考試成績、滿意度調查以及就業質量等,而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可以在傳統教學效果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大量有關學生的非結構性的微觀數據進行更加全面的教學效果評估,如圖書借閱量、微博與微信等新媒體的應用記錄等,與傳統的評估模式相比,這樣的評估過程更加立體、更加全面,而且以此為基礎進行的教學改革也會變得更加科學和有針對性。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面臨的挑戰
置身在大數據時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高校應借助大數據技術,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決策的科學性,進而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質量更高的教學服務,但就現實層面而言,面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高校依然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一)大數據的收集
高校關于教育教學的數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資源數據,二是有關學生的非結構性數據。教學資源數據多為結構性數據,可以通過學校各相關部門進行系統的收集,如通過教務處可以獲取學校整體的課程資源、試題資源、實訓室資源等相關數據;通過教學督導部門可以獲取學生對教師及課程資源的反饋信息數據等;又如通過圖書館,可以獲取學生在使用圖書館服務時會留下巨量的借閱記號、閱讀痕跡等數據,當然,教學資源數據的收集也包括校外相關數據的收集,如各相關高校的教學資源數據以及在線教育資源數據等,總體而言,上述關于教學資源數據的收集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且需要進行系統地數字化的處理和保存。
與教學資源數據的收集相比,對于學生相關非結構性數據的收集難度要大得多。此類數據的收集需要確保學生是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信息,而非在人為控制的環境中,在這一原則下,上述通過圖書館的數據收集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方式,同時通過各教學組織單位以及學生管理部門的記錄也可以收集到相關的數據。另外,通過其他社會組織、商業組織及網絡媒體獲取的關于在校學生和畢業生的相關數據信息,但此類信息數據大多涉及個人隱私,學校必須對其嚴加保密,嚴防泄密,堅定地維護學生的隱私權。
(二)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
大數據應用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高校對于大數據的收集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一個最重要的動因就是通過全面、深入的數據分析來提高教學質量,并提高對自身以及學生長遠發展趨勢的預測能力,這需要高校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熟練掌握大數據應用技術,并在科學、可靠的數據分析模型基礎上對數據資源進行挖掘,亦或是高校與專業數據分析機構加強合作。由此,在高校內部強化大數據應用人才隊伍的培養已變得十分迫切。
(三)大數據專門機構的設置
大數據不僅代表一N技術,更體現出一種思維,處理大數據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掌握技術的人才。對于高校而言,面對大數據應用的必然趨勢,要提升教學質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成立專門的大數據機構。而且高校關于教學和學生相關數據的收集和應用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其核心步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數據的收集,包括教學資源數據的收集和學生相關數據的收集;其二是對這些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第三是數據處理,即通過數據分析為教學改革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以上工作僅僅依靠圖書館、教務處、就業部門或某一具體的教學單位等單一的機構是無法完成的,這就需要學校設置專門的大數據組織機構,協調學校各相關部門,建構科學可行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模型,并以全面詳實的統計數據歸納分析相關的關聯關系,為學校的長遠發展規劃和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的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數據的收集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高校可以對學生的教學需求以及自身的辦學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可以改變以往經驗式、單向度的教學模式,實現更加個性化、優質化的教學效果,進而在人才培養領域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梁文鑫.大數據時代――課堂教學將迎來真正的變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01):14-16.
[2]陳律.大數據背景下學習分析技術對教學模式的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24):15-17.
[3]朱建平,李秋雅.大數據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4(09).
[4]王林毅,于巧娥.基于大數據的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評論,2015(05):114-116.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音樂教學翻轉課堂
前言
新媒體技術可以實現學生的碎片化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新媒體技術能夠加強師生的交流溝通,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及藝術修養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新媒體設施陳舊、教學理念落后及教師新媒體素養不足等問題,不利于高校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一、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的不足之處
新媒體視域下,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教育手段呈現出顯著的信息化特征。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加強師生的交流溝通,能夠提升高校音樂教學的質量。但是在實際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如下問題,要求高校開展音樂教學改革。首先,高校的新媒體設施較為落后,先進的教學設施是新媒體技術應用的基礎,目前高校的新媒體設施仍舊停留在傳統的多媒體設備中,缺乏專業的教育平臺網絡設施及相關硬件設備,對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負面影響;然后,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仍舊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沒有認識到新媒體視域下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最后,教師的新媒體素養偏低,高校音樂教師具備的新媒體素養會對新媒體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產生影響,有些高校音樂教師不能夠通過互聯網及相關軟件進行教學資源的采集與整合,不利于高校音樂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升[1]。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高校音樂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將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轉變為多元化的新媒體教學法,應用新媒體視域下的多種媒介,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加強學生和音樂的交互,有助于高校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礎上,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多媒體教學平臺,為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提供網絡平臺,實現網絡音樂學習資源的共享。比如,中央音樂學院建設了中國音樂學院全球音樂教育聯盟新媒體平臺,該新媒體教育平臺將“全球音樂教學聯盟”的音樂及學術共同體作為基礎,實現跨終端及多語種的資源信息共享,不僅可以為教師開展新媒體教學提供便利,還可以促進本校和國外音樂院校的交流,切實促進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教學資源
在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多種新媒體教學資源,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音樂愛好,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學資源,實現音樂教學信息的整合,有助于高校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以《黃河大合唱》教學為例,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采用的理論講述式教學方法,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黃河大合唱》不同唱法資料的收集,引導學生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及民族唱法視頻的收集,并收集這三種唱法的相關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聲樂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音樂技巧和知識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教師的新媒體素養
高校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指導下開展的,高校音樂教師具備的新媒體素養,會對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成效產生影響。因此,高校音樂教師需要在樹立全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認識到自我學習與提升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自身的新媒體素養,確保自身能夠有效應用新媒體進行進行新媒體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應用,促進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在此基礎上,高校需要定期開展音樂教師的培訓活動,提高教師對新媒體的重視,確保高校音樂教師可以正確應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2]。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教學資源;資源庫
教學資源庫.作為一個信息服務平臺,功能有:教學、交流通訊、檢索、教育信息資源等。教學功能無疑是教學資源庫的核心與主體。現代信息技術使英語教學資源不僅能支持教師備課、課堂教學,而且使基于網絡的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成為可能。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比網絡本身的建設更重要也更困難,它的建設必須發動廣大師生共同參與。
1理論根據
根據教學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搜集和整理教學資源。共同開發出一個能實現高度共享。而且教學資源豐富的數據庫。其教學意義非比尋常:可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教師備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信息時代的來臨,尤其是數字化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運用。給大學英語的教育教學提供了空前的便利與支持,給英語教與學帶來了革命性的意義。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為特征的數字化教學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革新的主要實踐傾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以及必要的學習資料(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或Internet上的信息等)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為了支持學習者的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習者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
2構建意義
網絡教學資源庫是依據一定的規范與標準將多種媒體素材的教學資源進行收集與管理,為教學提供資源服務的軟件系統。建設過程包括資源收集、資源分類、資源轉換、資源入庫和后期管理。經過短期建設即可初具規模,資源的增添、刪減等管理很方便。如利用現有的學校的網站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開辟大學英語專欄,構建大學英語資源庫,便可初步解決英語資源缺乏的問題。英語教師本著“拿來主義”收集適合本校學生的英語資源。分門別類放到網站上,供學生在線學習或下載欣賞;并利用網絡論壇或博客開展“英語角”,讓非面對面交流的低焦慮環境激發學生參與英語交流的興趣。
所有的視聽資料、練習設計皆以“視聽說”為中心,既便于教師上課,又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性、開放性和無限性特征,獲取大量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并把這些零散的、不完整的資源系統有效地整合成一個完善的英語教學資源。整合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過程。整合后的英語教學資源庫可直接充當另一位有求必應的教師,在八小時以外為學生授業解惑。學生在千里之外、八小時之外都可通過鼠標的輕輕點擊而迅速進入英語教學資源網站,任何疑問頃刻之間即可得到解決。由此,教學活動空間得到極大拓展。
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營造的外語學習環境更能體現學習過程的交互性、開放性和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樣特性(視聽)更有利于語言技能的形成和知識的獲取及保持: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存儲、調用和數據處理特性可實現更有效的教學資源組織與管理,同時使學習評價過程更為量化、客觀;數字技術的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的結合有利于實現能培養創新精神和促進信息能力發展的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學習。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有機融合的范例,是推動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技術支撐。通過學校的英語教學資源網站,收集和整合多樣化的英語教學資源,包括文獻資料、教材、教參資料、考試試題、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并將它們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按照資源類型,上傳時間等),便于教師進行查閱.靈活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學生也可以通過對這些教學資源的利用.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開拓視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可針對教學方面的問題參與網上研討。通過這一平臺,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困惑進行有效地指導;教師之間可以針對學生教育、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等問題參與討論,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探討可行方案。學生之間可以就知識內容及學習方法、學習感受等進行互動交流。從而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教學資源庫應有專人建設、管理、維護。此外,還應積極調動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形成“共建共享”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實現資源庫內容不斷更新、充實,另一方面保證資源的時效性,從而實現資源庫內容豐富、質量上乘,更好地為外語教學、為廣大師生服務。
3注意問題
“教師素質的高低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學科長遠發展的關鍵。”所以,我們應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工作,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多媒體網絡教學的順利開展,要求教師對計算機基礎和網絡知識必須熟練。否則,一旦上課出現問題,就會耽誤許多課堂時間,無法完成已準備好的教學內容,從而大大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此外,建議學校配備技術合格、責任心強的計算機專業人員維護語言實驗室的正常運行,保障機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維修,配合任課教師,共同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所以,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將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的能力,最終導致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