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保險的資產配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關系到所有參保職工的利益,涉及面廣,運營成敗關乎社會的穩定。一直以來,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金的轉軌成本、未來收支缺口分析、財務收支平衡測算等方面,隨著個人賬戶基金的逐步做實,基金的投資功能迫切需要發揮出來,關于基金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的研究正逐漸成為關注的熱點。
由于養老保險基金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投資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是養老保險基金必須堅持的投資原則,分散投資、實行資產組合管理是養老保險基金必須采取的方法。在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資金運用改革將要開始之前,本文從分析養老保險基金資金運用的現狀出發,針對基金資產配置面臨的潛在風險,研究適用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并用模擬方法探討策略的可行性和資產配置帶來的好處,為資金運用改革提供切實有效的對策建議。
一、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用現狀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關系到所有參保職工的利益,涉及面廣,運營成敗關乎社會的穩定。一直以來,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金的轉軌成本、未來收支缺口分析、財務收支平衡測算等方面,隨著個人賬戶基金的逐步做實,基金的投資功能迫切需要發揮出來,關于基金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的研究正逐漸成為關注的熱點。
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2.01億人,占總人口的15.2%,基金規模達到7191.4億元(2007年年末)。參與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部門包括中央、省、市的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考慮到基金的安全性和實際基金的積累不足,基金一直沒有進行有效資金運用,沒有發揮投資功能,沒有參與分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自2006年以來,我國選擇一些省份作為試點進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做實工作,個人賬戶基金正在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實賬化使基金投資運作成為可能,而整個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巨大的長期收支缺口,也使基金獲取適當的投資回報變得非常迫切。
巨額的養老保險基金沒有進行投資,獲取投資收益以提高養老保險系統的償付能力,減輕未來的支付壓力。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日益完善,發揮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職能的外部環境條件已比較充分,進行養老保險資金運用改革,發揮基金的投資職能已變得比較迫切。表1給出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潛在收益損失比較,從中可以看出養老基金積累的數額越來越大,而獲取投資收益的能力卻非常小,大部分年份,無論是社保基金的投資還是名義上存在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都遠遠低于經濟增長率,有兩年記賬利率明顯低于通脹率。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不僅沒有參與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沒有實現有效的增值,而且面臨通脹帶來的貶值風險。國際上公共養老基金的收益率在7%左右,對比這個數字,在經濟快速增長環境中,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合理的投資收益率應在高于7%,基金投資功能急需發揮出來。
二、養老保險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比較
發揮養老保險的投資功能,首先要確定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養老保險基金規模大、可投資時期長,動態的看投資問題,實質是對養老基金持有金融資產在不同類型、品種間進行配置的問題。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根據資產組合原理,通過調整持有各種不同類型資產的持有比例,投資者可以設計出不同期望收益和方差的資產組合。有效地資產組合要么滿足在期望一定的情況下方差最小,要么方差不超過一定范圍時能使期望收益最大。養老基金的資產管理者根據資產配置的目標在一系列有效資產組合中進行選擇。表2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配置類型的基本分類,具體選擇何種類型取決于管理者的戰略目標。我國目前盡管面臨潛在巨大的收支缺口,但近期的收支缺口和積累不足是由于轉軌成本形成的,轉軌成本可以采取基金系統之外的方法解決,再由于目前金融市場還不成熟,因此保守的目標比較適合,如選擇低風險、持有資產與負債匹配等目標。
目標一旦確定,資產配置行動將從兩個層次上逐次展開。這兩個層次分別為戰略性和戰術性資產配置層次。
1、戰略性資產配置策略的制定。戰略性資產配置是指根據資產組合原理確定各種資產(典型的如債券、股票、現金)的持有比例范圍,并在確定后維持平衡或相機變動。具體各種資產比例根據對收益的要求、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收益關系確定。保守型持有高風險資產如股票比例較低,激進型則較高。如國外有的養老基金投資于長期債券、股票和現金及等價物的資產比例固定在30%、60%、10%附近,并且允許基金經理在該比例基礎上浮動5%。
盡管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但尚處于人口紅利時期,而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建立時間短,參保職工中在職繳費職工占絕大比例,尤其是個人賬戶中規模較大的支付在30年以后才會發生,因此,養老基金還處于積累階段。對于個人賬戶,資產配置策略中恰好應該以持有資產股票等高風險資產為主。統籌賬戶沒有像個人賬戶投資期限那樣長,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統籌賬戶的未來債務期限結構來確定債券和股票的最優比例。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采用的幾種比例見表3。
2、實施資產配置戰略的動態策略。戰略性資產配置決策制定后,需要跟蹤資產組合,對資產組合實施動態的管理,并相機調整,根據調整方式不同,具體策略有強制再平衡、戰術性策略和保險型策略。
整個養老基金宏觀層面的資產組合配置中,當實際持有某資產超出既定比例時,通過買入表現較差的資產,賣出表現較好的資產將配置回歸到既定長期目標上。這種策略稱作強制性再平衡。當出現以下兩種情形時采用戰術性資產配置策略:一種是如果資產組合中某類資產表現明顯好于其他資產,如牛市導致股票好于債券,這時股票在整個組合中的比例上升,超過既定的比例范圍,則將新增繳費投資于債券但并不賣出股票。第二種情況是如果股票市場突然大幅下降,戰術性策略繼續持有債券,但當有足夠的信息證明股票市場已經出現機會,養老金管理者確信股票價格已經被低估,就會主動買入大量股票,從而增加資產中股票的比例。戰術性資產配置利用金融市場的錯誤定價短期內超比例配置低估類資產,市場恢復后再回歸長期戰略,是一種積極的配置策略。保險型資產配置策略與再平衡策略、戰術性資產配置決策恰好相反,當某些資產表現較差(如價格下跌)時,保險型資產配置策略減少對這些資產的投資,而當其表現較好時,就增加
在其上的投資。在市場表現持續上揚或下跌時,保險型策略優于其他策略;在相對平緩但波動性很強時,其表現差于其他策略。保險型策略較少被使用,當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持續趨勢時,該策略使用最好。
3、對現金及其等價物的投資。現金及等價物一般在資產配置中占有很小比例,但保持足量的現金資產非常必需:一是養老基金的繳費收入轉用于退休支付需要一段時間,二是投資長期資產需要等待合適的機會,而現金資產為這種等待提供暫時存放的處所。現金資產有很多種類型,如短期國債、商業票據,短期拆借、協議存款等。目前養老基金的現金資產是活期和協議存款,養老基金應當考慮拓寬持有現金工具的形式,在不影響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優秀的管理者應當合理地分析繳費收入、投資收入和養老金支付。通過持有少量現金,審慎地建立現金平衡。在所有資產類型中,現金資產收益最低,因此,持有現金資產的數量應當受到限制以提高收益率。
三、實施資產配置策略的模擬分析
我們在本段給出實際環境過去和未來兩種情景進行模擬,詳細解決第一部分提到的幾種風險不利情況下的管理方法。
下面我們通過模擬方法考察資產配置策略在養老基金中的使用效果。1998年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普遍建立,我們將模擬的時間設定為1998年7月-2008年7月。該期間,我國的經濟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和美國次貸危機(后演變為全面的金融危機)的洗禮,時間跨度超出一個經濟周期,并且期間金融市場逐步完善,因此,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考慮資產在現金、債券和股票分配的組合方法,組合1不同產品上依次的配置比例固定為10%、30%、60%,組合2的比例固定為10%、60%、30%,根據股票上的比重大小不同,組合1可以被認為是激進型組合,組合2被認為是保守型組合。表4模擬出兩種組合的逐年收益率,11年中,組合1年均復合收益率6.6%,組合2年均復合收益率6.1%。
假設用1998--2007年間的結余資金完成資產配置,則配置前與配置后的收益比較作出柱狀圖(未考慮2008年新增結余)。根據模擬分析可得,經過11年的積累,組合1基金積累值是實際積累值的2.5倍,組合2積累值為實際值的1.8倍,可以看出,由于養老基金投資功能的缺失,僅十幾年的時間,養老基金的潛在收益損失達到了所有職工繳費形成的結余總額。由此可見,養老保險基金急需實施投資戰略,確保基金實現增值。
四、執行投資戰略面臨的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
選擇合適的資產配置戰略,進行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用,可以獲得高收益,同時也將基金暴露于風險之中。目前環境下,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投資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法律政策風險。法律政策風險主要來自于立法、政策制定和監管部門。他們制定、修改和監督執行有關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監管的法律體系還不完善,行政指導對基金的管理有很大的影響。法律不健全和政策的不穩定對養老基金資產組合的配置有很大的影響。堅持依法監管、保持政策穩定性和持續性、努力體現監管的前瞻性是降低該類風險的關鍵。
操作風險。我國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制度還沒有建立,基金的內部管理還不夠透明,缺少社會監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資產管理機構,并且需要良好的行政管理與投資管理的協調機制。因此,在投資職能發揮的初期,組織能夠有效運行至關重要,其中的關鍵包括如投資部門能夠具有足夠的權限和充分的資產管理能力,監管機構是否有效監督投資部門發揮投資職能,基金的行政管理部門能夠以正確的方式與投資部門協調運作等。科學合理的投資體系不只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還要適應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建立投資主體性組織,明確投資機構的權責范圍,建立制衡、透明、有效的監督機制是降低該類風險的關鍵。
通貨膨脹風險。持續的通貨膨脹使名義工資上升,盡管這使基金的繳費收入增加,但從長期看,由于養老金的給付水平也將根據通貨膨脹率來進行調整,通貨膨脹又使養老基金的支付增加。總體上,通貨膨脹使養老保險的債務規模大幅增加,并迫使基金提高繳費率或提高投資收益。從長期看,只有養老基金的投資收益戰勝通貨膨脹,才不會被動地提高繳費率。按照國外的經驗,大比例的股票投資可以抵御通貨膨脹,股票能夠在抵消通貨膨脹后提供6%-9%的年實際收益率。因此,資產配置決策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威脅時,需要衡量對基金持有資產價值和增大股票持有比例的利弊,從中作出選擇。
市場風險。養老保險的資金置身于金融市場,基金就面臨著市場風險。按照資產組合理論,投資充分分散可以消除非系統風險,從而降低市場風險。但養老基金不應過度分散資產范圍。在積極投資策略下,基金通過承擔額外風險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時投資可能會大比例集中到幾項資產上,這就產生了過度投資導致的集中風險。市場風險管理的原則不是消除風險,而是用一種可承受的風險代替不可承受的風險。管理者通過建立并執行科學的反應機制,當風險因素觸及規定時及時對信息做出反應。
資產與負債匹配風險。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期限長,投資時間跨度上可能伴隨著養老金發放數額的大幅調整,養老保險政策的巨大變動,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這都會改變養老保險基金承諾給付責任的期限結構改變,從而使資產難以與負債進行現金流的匹配。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精算分析,對未來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做出科學預測能有效降低該類風險。
五、結論
由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在巨大的潛在收益損失,基金資產配置戰略急需實施。有效發揮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職能,對參保職工、政府和整個社會對有積極的影響。在目前金融市場不夠完善,缺少足夠的投資管理經驗的前提下,投資戰略的執行方法需要細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論證,但制定并實施投資戰略已經非常合適。即使基金完全在低風險資產上投資,獲得的收益也會遠高于現有利息收入水平,在近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股票市場進入熊市時期,持有股票類資產也將獲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收益。
關鍵詞:壽險公司;資產配置;資金運用
隨著我國保險業的不斷發展,截至2007年3月底,保險業總資產達到2.24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04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6344.1億元,占比31%;債券投資9910.2億元,占比48.5%;股票投資和證券投資基金3732.6億元,占比18.3%。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在不斷放寬,從投資銀行存款、債券、基金、股票等金融資產,拓展到股權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實業投資。雖然多元化的投資可以分散風險,但是如何在資產回報和承擔風險間尋求合理平衡,就需要保險公司合理配置資產。
一、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意義
壽險公司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潤,擴大積累和增強公司的償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積累資金向投資的轉化,通過資本市場等渠道,向外輸出資本,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一)壽險資產配置對公司的意義
壽險資產的配置直接關系到公司經營的穩定。首先,壽險公司要實施經濟補償功能,壽險資金就必須不斷保值增值。在壽險公司的經營過程中,壽險資金面臨著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如果不對壽險資金進行合理配置,收取的保費將不足以保證履行將來的賠付義務,公司的經營費用也沒有辦法保證,這就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
其次,壽險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壽險公司往往通過降價進行展業。費率的下降使得壽險公司的承保利潤越來越小,甚至出現利潤為負的情況,因此壽險公司更加需要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來確保壽險資金的保值增值,這樣才能通過價格競爭來穩定或擴大市場份額。
(二)壽險資產配置對資本市場的意義
2006年《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保險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加快保險市場發展,推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及外匯市場的互動與協調,對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壽險資產配置和資本市場是互動互補的關系。壽險資產配置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資本市場來完成,壽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可以擴大資本市場的規模,推動資本市場的成長和結構的改善,同時壽險公司作為穩健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減小資本市場的波動性。
二、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資金規模限制
(一)壽險資金的來源及性質
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前提是壽險資金的來源。壽險資金的來源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作為所有者權益項目的自有資金;另一部分是作為負債項目的有償借人資金。具體來源包括:壽險公司的資本金、保證金、各類準備金、公積金、未分配盈余等。其中各類準備金占據壽險資金的絕對比重。
壽險資金的性質取決于壽險資金的來源。壽險資金的主要構成是各類責任準備金,從而準備金決定了它的性質,而準備金是由其經營的業務產生的,因此壽險資金是由壽險公司的業務性質決定的。目前,我國壽險公司的產品主要有人壽保險、年金產品、健康險、意外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等。人壽保險和年金產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壽險產品,因此可以根據它們的性質來探討壽險資金的性質。壽險和年金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和儲蓄,從而壽險資金的性質實質上是一種社會儲蓄資金,是一種延遲的消費資金,即把初次分配中用于社會消費的一部分資金通過再次分配轉移到投資領域,用于社會擴大再生產。壽險資金的這一特性不僅決定了壽險資金投資的必要性,而且也決定了壽險資金運用的限制。
(二)壽險資金來源對投資規模的約束
壽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表現為資金不斷循環流動的過程,資金流動過程的起點是壽險資金的流人,即資金的來源,資金流動過程的終點是保險金的給付和理賠。從資金流動的整體特征來看,表現為大量資金不斷地往返運動。由于風險事故的不確定性,必然形成一個最低規模的資金存量,使保險投資成為可能。壽險公司只有具備一定的資金來源才能進行投資運用,資產配置才會成為可能。壽險資金來源不僅會約束壽險投資的規模,而且會約束資產配置的結構。
壽險資金的來源對投資規模的約束體現在對初始規模的約束和存量規模的約束。初始規模使投資具有可能性,而存量規模則使投資具有連貫性和可調性。無論是初始規模還是存量規模,都表現為對壽險資金投資規模的約束。
三、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投資限制
保險投資與一般的投資活動沒有本質的區別,一般的投資原則同樣適用于保險投資。但是由于保險經營的特殊性和保險投資資金的負債性、返還性,壽險投資不僅要符合投資的一般要求,還要符合保險經營的特定要求,這些要求不僅影響到保險投資的風險、收益,還影響到壽險投資的規模、方向和結構。
1948年,英國精算師Pegler提出了保險投資的四大原則:一是保險投資的目的是獲取最大的可能收益;二是為了保障資金的安全,保險投資應盡量分散;三是投資結構應該多樣化,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應當根據未來趨勢選擇新的投資方式;四是保險投資政策應該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應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
(一)壽險投資的一般條件限制
1.安全性條件
保險公司屬于風險規避型的投資機構,對保險投資的風險邊際損失反映比較敏感。保險公司的效用曲線雖然會隨著投資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即風險越大,其帶來的投資收益的邊際效用越來越小。
2.流動性條件
壽險公司始終會產生資金的流人和流出,由于死亡率和退保率等因素,資金的流人流出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為了保證保險金和退保金的給付,保險投資必須保持一定的流動性。
3.收益性條件
由于壽險精算費率都有預定利率規定,這是保險公司的最低收益率要求,保險公司要保證給付和盈余,其投資收益必須要超過保單的預定利率。因此,壽險公司作為風險規避的機構投資者,要同時考慮三方面的投資約束,這就需要壽險公司在資產配置上做好選擇。高度的風險規避就需要壽險公司多持有現金、銀行存款等無風險資產;流動性要求就需要壽險公司保持較高比例的金融資產,控制投資于地產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資產比例;收益性要求又需要壽險公司投資于股票、風險投資等風險資產。
(二)壽險投資的特殊條件約束
由于壽險資金的特殊性,壽險投資必須在既定的規模和結構的約束下實現保險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1.對稱性條件
對稱性條件約束要求壽險公司在業務經營中注意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對稱性,也就是壽險投資要使投資資產在期限、收益率和風險度量方面與資金來源的相應要求相匹配,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例如資本金、總準備金等一般可配置長期資產,各種準備金則要根據責任期限的長短來分別配置資產。當然,對稱性條件只要求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大體一致,并不要求配置的資產在償還期、收益率、風險度量等方面與資金來源保持絕對一致,否則就會影響壽險資產配置的靈活性,以及資產組合的投資收益,而且實際業務中要做到絕對對稱基本沒有可能。
2.替代性條件
替代性條件約束要求壽險公司在制定投資策略時,根據資金的來源、保單的性質、期限以及保險金給付的情況對投資目標進行定位;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種投資形式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對立統一關系,尋求與壽險公司業務相適應的資產結構形式;最后在某一投資目標最大化的前提下,力求能使其他目標在既定的范圍內朝最優的方向發展,或者犧牲一個目標來換取另一個目標的最優化。
3.分散性條件
分散性條件約束要求壽險投資策略的多元化,資產配置結構的多樣化,盡量選擇相關系數小的資產進行資產配置,以降低整個壽險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分散性條件是安全性條件的直接要求。為了滿足這個要求,首先,壽險公司的投資產品要多樣化,在保險法允許的范圍內采取多項投資,盡量分散投資風險;其次,在投資地域上要盡量分散,對股票和債券的投資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分散;再次,投資資產規模盡量分散,投資于同一行業的資金規模不能過大;最后,適度控制壽險投資的結構和比例,即投資于某種形式資產的最高比例限制和對某項資產的最高比例限制。
4.轉移性條件
轉移性條件約束指壽險投資時壽險公司可以通過一定的形式將投資風險轉移給其他方,以降低自身的風險。最常用的風險轉移方式有:一是轉讓,即通過契約性的安排讓合約的另一方承擔一定的風險,如通脹時期的浮動利率債券;二是擔保,如保單質押貸款、第三方保證貸款等;三是再保險或購買風險證券化的保單,將風險轉移給再保險人或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四是套期保值,壽險公司通過持有一種資產來沖銷持有另一種資產的風險,從而達到降低自身風險的目的。
5.平衡性條件
平衡性條件要求壽險公司投資的規模與資金來源規模大體平衡,并保證一定的流動性,既要防止在資金來源不足的情況下進行投機性的賣空買空交易,增加投資的風險性,又要避免累積大量資金不運作或少運作而承擔過高的機會成本,無法保證將來的保險金給付要求。
四、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渠道限制
壽險公司作為一個企業,要對壽險資金進行有效運用,使之保值、增值。現代經濟中壽險資金可以投資的渠道受到監管機構的嚴格限制,雖有所放寬,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壽險公司的投資資產類別一般可以分為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固定資產以及貸款、產業投資、融資租賃、產權交易等方式。
表1反映了我國保險業2000年~2006年間銀行存款、債券和證券(基金和股票)三類資產的實際投資比例的變化情況。
、當前壽險公司資產管理的趨勢
簡單地從傳統資產配置的方法——有效邊界分析確定合理收益均衡的資產配置方法,由于沒有考慮負債的特征,對于保險業而言并不適用。保險資金資產配置要引入資產負債管理的思想,充分考慮保險負債和資產的特性。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利率的管制放松,利率的波動更加難以預測。因此,保險資金資產配置首先必須建立在對保險負債和資產價值及其利率敏感性的準確評估的基礎上。壽險公司的資產項目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價值相對容易確定。而壽險公司的負債項目主要是各項責任準備金,其市場交易很少,價值確定比較困難。在利率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負債的法定評估——法定準備金相對能夠代表負債的真實價值,但在利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準備金的波動也會很大。
眾所周知,保險公司上半年業績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的異常火爆導致險資投資收益大幅提升。上半年,國壽、平安、太保、新華的投資收益增速分別為118.3%、149%、78.0%和119.5%,投資收益平均增速高達116.2%。
權益投資火爆驅動凈利潤和內含價值獲得高增長,一般而言,投資回報差異/經濟經驗偏差是內含價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該因素的影響占比在40%以上。數據顯示,國壽、平安、太保、新華內含價值增速分別為13.6%、15.4%、13.2%和16.4%,內含價值平均增速為14.6%。
在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高增長的基礎上,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NBV)的高增長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數據顯示,4家上市保險公司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841.85億元,同比增長67.1%,這相當于2014年全年凈利潤的94.5%,2015年半年就幾乎完成了2014年全年的利潤。在凈利潤高速增長的同時,NBV同比增速均超過38%,此前NBV的增速區間位于-5%至20%左右,2015年中期的增速刷新了價值類指標增長的新高度。
從凈利潤高增長的驅動因素來看,投資和保費的雙輪驅動仍是保險行業利潤和價值高增長慣常力量。雖然歷史上持續存在的倚重投資的趨勢依然延續,但是保費的快速增長也已經顯示了強勁的發展潛力。
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實現投資收益2505.6億元,同比增長121.4%,投資收益增速達到近年新高;另一方面,從資產減值的角度來看,上市保險公司上半年資產減值30.25億元(剔除平安銀行的減值部分),同比下滑77%。上半年資本市場的單邊上漲使投資呈現出無減值、高增長的難得好局面。
從資產端來看,上市保險公司上半年凈資產規模為8277億元,較年初增長12%,這一增速略高于2014年同期。凈資產的改善一方面受益于凈利潤的增長;另一方面受益于投資浮盈的累積。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為6301.25億元,同比增長14.2%,新單保費同比增速超過37%。由此可見,保險公司雙輪驅動業績增長在上半年的表現堪稱完美。
從規模保費到價值增長
對保險公司而言,保費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新單保費增長上,在保險行業紛紛向價值轉型的前提下,保費的價值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比規模增長更重要。2015年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實現新單保費收入為2287.24億元,同比增長36.7%,占到當年總保費收入的36.3%。新單保費實現了從規模到價值的高增長,如果這一趨勢能夠延續下去,對保險公司的價值提升至關重要。
中報顯示,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保費價值增速創新高,最超市場預期的是一年期新業務價值的快速增長。上市保險公司實現一年期新業務價值463.6億元,同比增長40.9%。這一增速水平基本上是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新高,這直接導致4家上市保險公司NBV同比增速均超過35%。
長江證券認為,保險公司NBV的快速增長有兩個原因:一是新單保費的快速增長;二是新單保費結構中個險保費占比的快速提升。
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新單保費快速增長,同比增長36.7%,其中個險新單保費占比快速提升。保險公司新單保費的持續提升主要受益于人的較快增長、低利率市場環境下費改產品的大量銷售。
年初至今,國壽、平安和太保人增速均在20%以上,新華也在10%左右。人的較快增長一方面來自于保險公司推動的增員戰略;另一方面也與市場的就業環境相關。從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的變動來看,支出水平略有提升,上市保險公司共增長了36.9%;管理費用保持了平穩較低水平的增長。
從費用變化來看,人的高增長并未導致保險公司管理費用和手續費用的快速上漲。長江證券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目前人增員門檻持續下滑,但人留存等方面難度依然在提升,雖然增員人數擴張,但尚未帶來保險公司費用支出的增加。人人數擴張的持續性、穩定性和有效性尚需拭目以待。
而險種和渠道結構的分化,尤其是保費銷售渠道中個險渠道的快速提升,反映了目前保險公司重投入、重個險的戰略效果初步顯現。從上半年個險渠道新單保費增速來看,國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為55.3%、48.3%、33.6%和42.5%;從個險新單保費占比來看,上述4家保險公司分別為29.4%、74.8%、74.4%和19%。
由此可見,上半年,保險公司個險新單保費增速和個險新單保費占比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太保,個險新單保費占比從2014年中期的50.6%提升至74.4%,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表明其向高價值的個險戰略轉型真正落在了實處。
除了渠道變化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轉變在于險種結構的潛然改變。進入2015年以來,此前被保險公司視為沖規模法寶的分紅險和萬能險正在逐漸喪失市場的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傳統險和健康險的快速崛起。這一結構的變化在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的保費結構中得到了明顯的驗證。中報數據顯示,平安和新華在新單保費中分紅險的占比分別下滑至45.9%和4.8%。
雖然近幾年保險行業一直在倡導并實施價值轉型,有些保險公司甚至做好了幾年利潤率下降的準備,但從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期利潤率的指標來看,保險公司綜合利潤率水平基本上都是穩中有升。其中太保的表現尤為突出,綜合凈利潤率提升10個百分點。如果從分渠道利潤率來看,利潤率表現則呈現較大的差異化。在個險渠道方面,平安和新華的利潤率與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太保的利潤率提升4個百分點,只有國壽的利潤率下降了9.2個百分點;而在銀保渠道方面,上市保險公司的利潤率基本呈現穩中有升的格局。
從新業務價值的敏感性來看,4家上市保險公司新業務對于投資收益率的敏感性都有所提升。在費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加速的前提下,分紅險占比快速下滑,固定成本類的傳統險占比得到快速提升,導致保險公司新業務對于投資收益的敏感性有所提升。
高投資收益率不可持續
毋庸置疑,2015年上半年是最近幾年來保險行業形勢最好的一段時間。在全行業價值轉型的前提下,保費端呈現出可持續性繁榮的態勢,另外,投資端受益于資本市場呈現出的爆發式增長,也取得了多年來少有的高收益率。截至2015年6月末,平安、國壽、太保和新華的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7.7%、9.1%、6.6%和10.5%,總投資收益率水平僅次于曾經同樣風生水起的2007年。
上半年,4家上市保險公司除了總投資收益率處于自2007年以來的歷史高位,凈投資收益率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平安、太保、新華、國壽的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1%、4.9%、4.8%和4.37%。雖然受到降息的負面影響,凈投資收益率同比有所下降,但凈投資收益率仍比歷史平均水平略高。
由于上半年資本市場行情較好,各家保險公司不約而同較2014年末均增加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使得權益資產的占比較高,投資收益率獲得大幅提升。而且,為了對沖多次降息的影響,各保險公司調低了固定收益類的定期存款和債券的投資比例。4家上市保險公司股票和基金合計占比的數據顯示,新華和平安較高,分別為15.3%和14.8%;而國壽和太保則相對穩健,分別為11.6%和10.4%。此外,除新華外,其他3家保險公司都增加了非標資產的配置比例,這進一步提升了投資收益率的水平。
國泰君安認為,由于險資投資收益率的統計口徑不完全一致,投資收益率指標的比較僅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各家保險公司的年化口徑并不一致,例如,太保的年化口徑較為保守,僅將固定利息的投資利息收入及投資性房地產租金收入進行年化考慮,這是太保總投資收益率明顯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收益率的分化表明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的結構有所分化。從2015年上半年新增資產的配置方向來看,非標類資產和權益類資產是保險資金主要的配置方向。
從大類資產的配置方向來看,在固定收益類資產和權益資產配置的比例方面,平安和太保的節奏較為一致,國壽和新華則基本同步。具體而言,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平安和太保保持了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資產的共同增長,其中權益類資產的增速更快;國壽和新華則僅維持了權益類資產的快速提升,固定收益類資產在新增資產中的配置比例明顯下降,甚至呈現環比負增長的情形。
總之,上半年在大類資產配置上,保險公司的共同點是重點增加了權益資產的配置,只不過各家保險公司的配置比例有多有少。
具體來看,上市保險公司2015年中期股票、基金類金融資產的規模及占比,平安、國壽、太保和新華的占比分別為14.8%、11.6%、10.4%和15.3%;股票占比分別為11%、5.3%、4.3%和7.7%,股票資產占比較高的是平安,較低的是太保;基金類資產中大部分公司傾向于配置偏債型基金產品、分級A以及貨幣基金類產品。
從固定收益資產的配置來看,降低定存類資產占比,同時增加債權計劃、保險資管產品等非標類固收產品是保險公司重要的配置方向。但從具體情況來看,4家上市保險公司對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各有倚重,并有所分化。
新華全面減持固定收益類產品,定存和債券類資產主動下滑,信托計劃等由于產品到期被動減少;國壽在定存和債券投資規模下降的同時,適時增加了保險資管計劃和非標理財產品;平安對主要固定收益類產品均有增持,重點投資方向是債券、理財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太保則主要增持了定存和理財產品計劃。
從債券配置結構來看,前期降低國債增加企業債配置的趨勢略有緩解,當前國債配置比重基本上穩中略升,企業債的配置比重略有下降。與企業債相比,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和其他非標類產品的收益率對保險公司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過,相比于2014年底,保險公司凈投資收益率均有所下降,2015年上半年的三次降息對保險公司凈投資收益率的負面影響較大,凈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已成定局。考慮到保險公司非標資產配置空間和下半年債券收益率的變動,全年凈投資收益率基本將維持在4.5%-5%的區間。總體來看,凈投資收益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從2015年上半年來看,保險公司賬面浮盈有所增加并持續累積,年初,各保險公司浮盈占凈資產的比重約在5%以內,截至2015年中期,保險公司賬面中浮盈占凈資產的比重在8%-10%左右,其中國壽占比較高在9.6%。保險賬面浮盈占權益投資規模比重在10%左右,這意味著市場向下波動10%左右主要是對浮盈的侵蝕而不會損害凈資產。
凈投資收益率有下行壓力
如上所述,2015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凈利潤的快速上漲主要受投資和保費的雙輪驅動。從承保端來看,保費的快速增長受益于人的擴張和費率改革的市場化,低利率環境之下保險公司重個險、重價值的良性循環得到有序的運行。從投資端來看,上半年保險公司在非標和權益類資產上的配置更加積極,剛好與資本市場的上漲行情相匹配,這成為投資收益率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
2015年下半年的經營環境或許會有些許變化,但低利率的持續對保費的增長是一利好因素,因此,保險公司保費高增長還將延續。同時,伴隨著險種渠道結構和繳費期限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產品價值類指標依然會保持較好的增速。
在投資端方面,6月下旬以來,資本市場的大幅調整已經給權益類投資帶來較大的波動性,甚至這種波動會貫穿整個下半年,不過,從上半年險資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和較高的浮盈情況來看,這種波動尚不足以大幅侵蝕凈利潤。
此外,在低利率環境之下,保險公司凈投資收益率必然會面臨一定的壓力。對于股票波動的影響。在國泰君安看來,一方面,截至6月末,保險行業浮盈規模占權益資產比重在10%左右,市場震蕩尚不會形成大規模的減值;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權益資產配置的靈活性較強,股票和基金配置結構中對偏債類基金的配置偏好會有提升,因此,對下半年股票市場的投資無需過度悲觀。
從當前保險行業基本面來看,投資方面基本上持平于歷史表現,但承保方面明顯優于歷史表現。從P/EV估值水平來看,當前保險行業估值水平位于1-1.3倍,歷史估值底部在0.8-1倍左右,較高區間位于2.5倍左右,當前估值水平基本位于歷史偏低位置。
雖然保險公司中期業績大增是保費和投資雙輪驅動的結果,但從營業收入的角度來分析,可以發現投資收益大幅提升是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原因。
保險公司的營業收入有兩大組成部分,分別為已賺保費和投資收益,平安因為包含銀行業務、證券業務、信托業務等,業務結構較為多元化,因此,已賺保費與投資收益兩項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略低,為81.7%,其他3家公司已賺保費與投資收益兩項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在99%以上。
對營業收入的兩大組成部分進行分析,可以看到主要是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支持保險公司上半年業績快速增長。4家公司上半年已賺保費平均增速為13.5%,其中平安為20.4%,國壽為18.4%,新華為8.7%,太保為6.7%;而4家公司上半年投資收益平均增速為116.2%,其中平安為149.0%,新華為119.5%,國壽為118.3%,太保為78.0%。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國壽和新華兩家公司在2015年中報中公布了內含價值變動分析數據,可以看到投資回報差異(經濟經驗偏差)是內含價值正向變動的最大影響因素。其中國壽內含價值期末比期初增長619.16億元,投資回報差異的影響為264.11億元,影響率達到42.7%,其他影響因素包括預期回報、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等;新華內含價值期末比期初增長139.87億元,經濟經驗偏差的影響為74.91億元,影響率達到53.6%,其他影響因素包括期望收益、新業務價值等。
不過,中報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是,由于各家保險公司壽險業務發展戰略不同,因此,無論是保費增速、質量還是保費結構均有較大的分化。4家公司中,太保價值轉型進行得最徹底也最堅決,近年來不斷主動收縮銀保渠道的占比,大個險經營體系初步成型,太保個險續保保費增速是4家公司中最快的。
中報數據顯示,太保上半年在個險新單規模保費增速慢于其他公司的前提下,個險總保費增速最快。而且,個險總保費的占比持續擴大,上半年個險總保費占比為83.1%,個險新單保費占比為74.4%,優勢較為明顯。
總體來看,4家上市保險公司的退保率自2010年以來是持續上升的過程,這主要是由于銀保渠道銷售的部分產品客戶退保率較高。相比而言,新華和國壽退保率處于較高水平,預計未來仍有上行壓力,特別是新華,未來兩年的退保壓力仍然較大。而平安的退保率在行業中最低,主要是由于其銀保渠道的規模最小,但2015年中期較2014年中期也上行了0.6個百分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退保率達到了2014年全年的水平。太保近年主動收縮銀保渠道規模,且成效明顯,2015年中期退保率已經較2014年中期開始下行。
而在產險業務方面,太保主動進行壓縮,平安則繼續高速增長。上半年,平安產險業務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增速;而太保因為2014年下半年以來綜合成本率的壓力較大,為提高業務質量,公司主動調低了產險業務的增速,上半年總保費增速只有0.4%。兩家公司的產險業務結構類似,車險業務均占到3/4。
平安2014年中期以來綜合成本率和綜合賠付率都大幅下行,一方面,在車險領域,平安電銷渠道業務占比較大,截至6月末,電銷渠道保費占比為28.5%;另一方面,在非車險領域,平安擁有優勢險種保證保險,2014年全年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占非車險收入的比例為47.1%,保證保險的綜合成本率僅有70%左右。而太保2014年以來綜合成本率和綜合賠付率情況都比較嚴峻,2014年綜合成本率高達103.8%,雖然2015年中期重新扭虧為盈,但全年承保盈利仍面臨一定挑戰,有賴于下半年對業務質量和費用、賠付等支出的把控力度。
目前來看,2015年保費實現較快增長的趨勢沒有變化,保費端對保險公司而言暫時無憂。由于目前保險公司的產品仍以分紅險為主,保費增速與上年投資收益率走勢一致。2014年投資收益率較好,因此,2015年保費增速仍會較快增長。而且,銀行理財產品等保險替代產品的投資收益率下行,使得保險產品具備一定的吸引力。
保險資金運用的本質在于資產與負債的相互匹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對委托人委托資金運用時,必須在同時考慮資產和負債的基礎上進行投資決策,對資產與負債進行整體協調與動態匹配,為資產委托人提供長期穩定的預期收益,滿足委托人的負債需求。所以,為了更加合理運用委托人的委托資金,作為專業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在公司內部建立科學合理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探討的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如何通過對委托人的負債需求分析,結合委托人負債的各項要求和變動信息,做好委托人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提出資產配置方案。
二、委托人的負債需求分析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對資產委托人各項需求進行持續跟蹤了解。所以,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當定期與委托人的資金運用部或投資部進行溝通交流,主動了解委托人委托資產的收益率要求、負債現金流、負債久期、經營環境變化等信息,在資產配置管理中充分考慮委托人的負債需求,做好委托人賬戶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一)收益率分析
由于不同委托人以及同一委托人不同賬戶的預定利率或保底收益率要求不同,在實際的資產配置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分析委托人資產的業務性質和負債成本需要,特別是委托人為其保險客戶提供最低保障收益的總體情況和分賬戶情況。在制訂投資計劃時,要確保投資組合的收益率能夠滿足委托人的預定利率要求。
(二)久期/凸性匹配分析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根據委托人提交的負債期限、久期等測算指標,靈活利用久期免疫策略,在資產配置策略中為委托人制定投資資產的期限結構、久期目標,使得資產和負債的久期盡量符合負債方要求,并對久期缺口進行持續追蹤,減少利率波動對公司資產凈值的影響。
(三)現金流分析
保險公司最大的風險是突發償付危機,現金流匹配的目的就是通過合理規劃資產未來的現金流(綜合考慮續期保費收入),確保中長期內不會出現流動性危機。所以,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根據委托人提交的負債現金流、退保率、保費收入等指標,結合未來現金流需求,制定資產方流動性管理原則,包括流動性匹配方案和非流動性資產控制等。
(四)財務風險分析
在對委托人資產的投資管理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常面臨委托人因為受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約束,被動地做出一些投資決策,而這些決策往往是不利于資產受托方。分析保監會的償付能力監管,其關鍵之處在于對資產和負債合理評估,進而確定保險公司實際資本額度。所以,筆者認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將委托人的償付能力約束、風險資本約束等納入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體系中統一考慮,分析資產配置策略對委托人償付能力的影響,并深入分析大類資產配置與償付能力充足率之間的動態關系,為資產配置的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三、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在對委托人賬戶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筆者發現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核心是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這三方面,所以,以下筆者將重點探討如何做好這三方面的匹配管理。
(一)流動性管理
1.評估現金流匹配情況,提出資產配置建議現金流匹配是分析流動性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根據委托人未來5年或10年內凈負債現金流分布情況,確定委托人資金對投資資產期限匹配要求的負債屬性。其次,依據目前委托人的固定收益存量資產和權益資產(權益資產可做某些形式的現金流假設)等數據,計算出未來每年由到期本金(權益資產的到期市值)和票面利息(權益資產的投資收益)形成的資產現金流。最后,將委托人每年的資產現金流與負債現金流進行對比,即可評估資產負債現金流匹配狀況,適當時機做出對委托人存量資產及新增資金的配置建議。
2.評估融資杠桿,設定比例上限約束融資杠桿對公司流動性及公司財務的整體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過設定資產的融資杠桿比例上限,控制融資規模。比例上限設置的原則是,必須滿足賬戶保險資金的負債特征要求,即充分考慮保費資金的滿期給付、保險責任支出及退保支出等短期流動性需求,能夠在負債方遇到集中給付等突發事件時提供足夠的資金流動性,保證賬戶投資與承保正常運轉。一般賬戶的債券回購融資杠桿比例,必須符合保監會規定的不得超過保險機構上季末總資產20%的比例上限。分賬戶的比例上限由資產公司結合各賬戶的不同特性分別設定。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每天監控分賬戶和總賬戶的融資杠桿,定期對杠桿的使用提出建議。
3.評估非流動性資產,設定比例上限約束非流動性資產有兩個跟蹤統計口徑:狹義非流動性資產(低流動性債券和其他類別非流動性資產)和廣義非流動性資產(中低流動性債券和其他類別非流動性資產)。其中,其他類別非流動性資產包括憑證式國債、固定到期日的存款(不含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鎖定期的限售股票、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另類資產(包括不動產投資、基礎設施股權、PE投資)等。評估和控制非流動性資產的比例對于保持委托人賬戶的整體流動性至關重要。對非流動性資產的管理,從委托方角度主要考慮賬戶現金流預期及流動性要求,如未來退保率大幅上升可能產生賬戶臨時資金頭寸需求,以致需通過大幅減持投資資產滿足短期流動性;同時從受托方角度主要考慮資產的收益性以及策略執行可行性,要評估非流動性資產的收益是否得到流動性溢價以及各類資產對流動性的需求。在綜合評估資產負債對非流動性資產的需求和影響后,對委托人賬戶設定非流動性資產的最高比例,以確保委托人賬戶整體流動性處于良好的狀態。
(二)久期管理
傳統的方法一般采用久期、凸性來測量資產負債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來調整資產負債的匹配度,以保證資產和負債久期基本匹配。在操作上,這主要表現在可以利用久期缺口對委托人的資產和負債組合進行所謂的久期免疫管理,使委托人的資產和負債分別受到的利率變動影響能相互抵消,資產組合的久期與負債組合的久期差額為零。久期免疫管理策略只適用于資產和負債的現金流完全確定或有極高的確定性的情形,而保險資金因為可投資品種的限制以及負債久期的不穩定性和不準確性,資產和負債的久期難以保證絕對的匹配,久期免疫管理在實際操作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所以,追求久期匹配并非最佳策略。在實際的投資操作中,筆者認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根據委托人賬戶的特點,對負債變動進行前瞻性的深入分析,獲取賬戶負債久期變動的方向;其次,結合資本市場可投資資產久期情況,確定賬戶的久期管理目標和范圍;最后,在利率預期存在的情況下,利用久期缺口在不同的利率環境中對保險公司的經濟價值帶來的影響不同,可以實施主動的缺口管理,即主動承擔缺口風險而獲得收益。
關鍵詞: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投資組合;指數化投資
中圖分類號:F830.4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7)10-0079-04
一、保險基金保值增值與投資風險評析
由于保險經營對象的特殊性、經營資產的負債性、保險基金的返還性以及影響范圍的社會性,都決定著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至關重要,這是保證保險償付能力的基礎。影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因素有實際賠付率、投資收益率、營業費用率、業務增長率、賦稅率和紅利分配率,而其中投資收益率的影響程度日益顯著。這是因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金融在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更為突出,投資型、萬能型、分紅型的保險品種作為金融創新產品符合民眾需求增長很快,而這些產品比傳統保險產品更注重投資收益。我國從2001年推出投資類產品,而今這些險種已占據主要地位,至2005年人身保險產品中傳統型普通壽險繼續呈下降趨勢,而隱含投資收益的險種大幅增長,尤其是萬能壽險。(見表一)
資料來源:《中國保險年鑒2006年》數據整理,第36頁
可見,現時代的投保群體不僅關注保險保障功能,而且還熱切期望分享保險專業公司的投資收益,而現時我國保險投資收益并不理想。(見表二)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數據編制
從中可以看出,2001年-2006年的投資收益率在2.6%-5.8%區間波動。專家指出,3%的投資收益率是當前我國保險資金的保命線,通常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要達到7%才能夠得到良性發展。
其實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實際效益一方面受制于投資環境,另一方面還受制于業務品種結構以及承保質量,尤其是壽險業務需長期投資,其面臨的投資風險又自然與經營風險相連。這些風險可概括為:精算風險(實際死亡率、傷殘率、費用率偏離預定比例,保單中自愿退保、不喪失現金價值、保單質押貸款選擇權的行使,這些都會導致壽險公司資產與負債不確定),系統性風險(利率風險、通脹風險、匯率風險,實施再籌資、再投資發生的市場價值變化,也會導致資產與負債不匹配),信用風險(投資對象信用問題),流動性風險(投資不能及時變現),業務操作風險(結算風險和技術風險)等。根據美國保險業1996年-2000年的測算,保險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為:保險風險20%,信用風險1%,利率風險11%,商業風險4%,保險分支機構投資風險23%,保險資金風險41%。上述數字表明,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是保險公司最大的風險源。(注1)
由此可見,要真正實現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目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或保險專業投資機構必須在資本市場尋找到風險適度的獲利工具,并合理配置成投資組合,以有效規避各類風險。目前,我國的保險基金投資總體上還處于發展起步階段,我們可以充分借鑒國外發達資本市場的成功經驗,在逐步完善的資本市場中積極尋找有效的投資技術,最大限度規避風險,滿足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
二、有效規避投資風險的策略選擇
(一)保險基金投資的國際經驗
1、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保險公司主要是依靠投資組合來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彌補經營虧損取得經營利潤的。發達國家的保險業早在上一世紀70年代后期,投資業務與保險業務就形成并重格局成為兩大主導業務,而且投資收益逐漸成為保險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見表三)
1975-1992年六國保險公司綜合盈利率構成狀況
單位:% (表三)
資料來源:王緒謹,海外保險投資方式研究,金融研究,1998,5
2、建立與保險資金運用相匹配的風險管理體系。保險公司最主要的風險集中于資產與負債在數量、期限和結構等方面的不匹配。因此資產負債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ALM)越來越受到國際保險界的重視,并被廣泛運用于保險投資風險的管理之中,尤其成為壽險公司投資管理工作的核心。美國法定壽險會計規則將壽險公司的資產劃分為認許資產和不認許資產,認許資產指在資產負債表上計列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以及能迅速變現的投資資產,諸如債券、股票、抵押貸款、擔保貸款、保單質押貸款和不動產,還有可攤回的再保險賠款、再保險傭金和費用等;不認許資產主要指流動性差,其價值全部或部分不能在法定資產負債表上計列的資產,諸如辦公設備、家具、汽車、一定期限以上無擔保應收的保費以及公司雇員的貸款和預支款等。負債則分為對投保人的負債和對保單持有人的盈余。美國保險監管局對壽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確定就是依據法定資產負債表中的認許資產與負債的差額來衡量的(注2)。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負債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壽險公司的投資策略。
3、運用信用評級機制約束保險投資。發達國家對保險公司實施信用評級取得成效,信用評級是一種外在監督約束力。如果保險公司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管理不到位,或存在嚴重缺陷,就必然會影響其評級等級,從而降低其市場上的公眾形象,影響其未來發展前景。全球50家最大的商業保險公司中,已正式評級的有35家,另外實行公開信息評級的有12家。
4、優化保險資金內部風險管理體制。事實證明要取得理想的投資收益,保險公司內部就必須建立完備的保險資金管理體制,形成協調有效的投資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考核監控系統,并制定公司中長期投資策略,對保險資產進行戰略性分配和風險控制。
如前所述,國際經驗表明保險基金往往采用投資組合策略。通常保險基金的投資組合表現為市場多種金融工具的靈活配置,主要目標是為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對于保險資金投資的非系統風險,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投資工具規避風險。對于系統性風險則可以采用指數化投資組合方式來加以控制,即把具有廣泛市場代表性的股票指數作為市場組合的替代品,或者采用復制跟蹤市場指數的策略,以某一市場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作為投資對象,以成分股市值所占的比重作為投資比例,以期獲得該市場的基準回報率。美國和加拿大的保險基金都采用了指數化投資,并取得了成功。指數化投資運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指數化投資的主要優勢恰好滿足保險基金的運用原則。須知任何投資都要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原則,而保險基金的保障功能決定了其投資原則的安排順序是: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即在保證投資基金安全的基礎上,保持必要的流通性,提高基金的收益率。而指數化投資策略具有的主要優勢恰好與之吻合。
(二)我國保險基金投資的策略選擇
國際經驗證明,保險資金投資效益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引起保險界的高度關注。我國保險界要改變以往只注重保險市場份額的擴展,只考核保費收入指標,而忽略保險業務構成以及保險投資收益增長的現象。從長遠趨勢觀察,保險資金有效運營是保證保險業務良性循環的根基。而保險投資組合策略是保險資金取得穩定收益的科學方式,現資組合理論的真諦就是充分運用各種具有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資產進行多元化投資組合,有效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現時投資組合的資產類型主要有債券、股票、貸款、不動產和實業投資。
基于保險投資的特殊性質,保險投資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排序十分鮮明,保險投資組合務必要把握好。其一,保險投資屬于風險規避型的投資,對投資風險損失敏感,保值應是保險資金第一考慮的要素。因此績效優、成長性好、具有穩定收益的品種是保險投資的首選,而今政策對投資已增長100%的藍籌股取消了限制,并準許保險直接參與金融業的同業拆借,這無疑更有利于保險投資組合的配置;其二,保險承保風險的不確定性以及保單持有人行使選擇權的隨時可能性,使得保險投資還必須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便應對及時兌現賠付需要。因此保險投資組合中銀行存款、債券、股票、貸款和不動產、實業投資要保持一定比例合理配置,而投資渠道的放寬為保險投資組合的配比提供了必備條件;其三,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承諾是保險投資收益率的最低要求,而要提供保險優質的服務以及顯示公司的競爭實力,則需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保險投資組合策略要考慮將不同收益率、到期日、流動性和風險度的投資資產進行合理配置,并進行有效管理。保險投資組合管理的內涵,由資產配置、主要資產類型的權重調整以及在各資產類型內選擇合適品種三類活動構成。
實施保險投資組合管理必須采用的技術原則。首先是規模匹配原則,即保持投資規模與負債規模的匹配。這種匹配需充分考慮承保風險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形勢波動性所導致的資產和負債價值的變異情況,以便保持動態平衡。我國以前的保險資金管理是按單個品種逐一規定投資比例,現調整為對單一主體投資比例的控制。這一調整為保險機構自主決定配置投資結構和比例提供了靈活性。保險投資主體可發揮主動性,充分利用市場時機,優化投資組合,保持資產與負債規模匹配。第二為結構匹配原則,即根據業務類別,保持長、短期負債分別對應于長、短期投資,外匯業務則需選用相同的幣種投資規避外匯風險。要保持壽險的投資期限和負債償還期一定程度的匹配關系,還需要依據資產平均到期日和負債平均到期日的比率決定投資。以前我國長期壽險、終身壽險和兩全保險都難以找到相匹配的投資品種,國內20-30年長期有固定收益的債券供給缺乏。而今開放了境外投資渠道,全行業的保險公司不論中外性質、不分規模大小投資權力一致,均可運用自有外匯或購匯,到美國、英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成熟資本市場投資,可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投資品種,選擇長期固定收益品種,彌補國內短缺,改善資產負債的匹配狀況。必要時還可涉足成熟市場的股票、股權和證債化產品,拓展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的空間。第三為綜合平衡原則,即力求使保險投資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達到綜合平衡,以便能在可接受風險程度上獲取收益的最大化。保險投資在不同市場、貨幣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全球化的配置,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多樣化的投資選擇有利于提高投資收益,幣種的分散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適量運用也有利于降低匯兌損失,對沖匯率風險,保持流動性。
我國保險投資正逐步根據自身業務的性質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在規避非系統性風險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我國的保險總資產2005年為15526億元,而到2007年6月增長到25334億元,保險資產管理的余額也從2005年的14315.8億元增長到2007年6月的23074億元。投資配置也不斷調整,2005年末保險資金債券投資比例達52.3%,銀行存款占37.13%,權益投資為1223億元,占8.98%。而到了2007年6月底,保險投資股票、基金的資金達到4492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比例19.47%(注4)。保監會在年初還專門研究保險投資政策,鼓勵加大公用建設、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為人壽保險資金開辟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2007年進行基礎設施投資新試點,目前已在京滬高速鐵路項目首期投資100億元,總額100億元的“泰康開泰鐵路融資計劃”已發行。此外還試點“債權投資計劃”,有選擇地試點股權投資計劃以及資產證券化方式。境外投資新辦法出臺后,海外投資將正式啟航。凡此種種說明我國保險投資在規避非系統性風險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經驗,投資收益呈不斷上升態勢。
與此同時,運用指數化投資規避系統性風險也已提上議事日程。股指期貨即將推出,保險界也準備嘗試運用股指期貨規避投資風險。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即將推出為保險基金指數化投資的安全性創造了條件。現在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各項準備已基本完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將適時推出股指期貨。股指期貨的推出將對我國資本市場帶來重大影響,它將改變我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的單邊市狀態,市場將迎來一種全新的交易格局。
股指期貨的推出將為規避保險基金投資的系統性風險提供重要條件。由于股指期貨具有做空機制,能夠完善市場定價功能,隨著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保險基金可以將股指期貨空頭與指數基金多頭相配合來改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結構,構造一個合理的收益組合,從而有利于化解我國股市多年來單邊運行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途徑,保險基金投資指數基金,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進行風險轉移,把投資組合風險控制在浮動范圍內。另外股指期貨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有利于保險基金迅速改變其資產結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或保險投資機構在實施資產配置、主要資產類型的權重調整以及在各資產類型內選擇合適品種的活動中,要定期總結、考量投資收益和潛在風險。雖然我國現時還未對保險公司實行評級,但我們也可嘗試請國際著名的評級機構定期評級,以使保險投資更有實效。
參考文獻:
[1]杜聰慧.基于組合保險技術的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策略分析.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6;9
[2]中國保險年鑒2006年.中國保險年鑒編委會,2007
[3]孟昭億.保險資金運用國際比較.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小美一家是個典型的高收入家庭,夫婦二人都有較高的學歷和理想的職業,老公在北京某銀行的西城區支行任客戶經理,年薪近20萬元(稅前)。她本人從事的工作和知識產權相關,年薪25萬元。公公是做建筑工程的,一年的稅前收入有50萬元,婆婆在家照顧孫女及做家務。
他們一家5口居住在公公購買的100多平米的自有商品房里,沒有貸款,屬于城市金領一族,目前沒有過多的經濟壓力。但小美想再買套房,和老公搬出去住,即便小點也可以,70平米左右,按北京現在的房價,得300萬元。公公可以幫助他們100萬元,另外的200萬元需他們自己想辦法。目前小美家擁有現金及活期存款2萬元,定期存款20萬元,股票市值6萬元,一輛15萬元的車。
鑒于小美重返職場,婆婆一人照顧孩子有點吃力,他們便請了個月嫂專門來照顧孩子。月嫂費每月7000元,加上日常開銷,家庭每月的花銷達15000元。這部分開銷全是小美夫婦在承擔,公公的錢另存,做他們二老養老用,小兩口也不用額外再給父母贍養費。
未來3年內,小美希望買房的愿望能實現。另外,小美和她老公都35歲了,也想規劃一下自己的養老。她該如何理財,積攢購房金及養老金呢?
理財目標:
1、積攢200萬元購房金
2、儲備養老金
“為保證收益的穩定性,可拿20%的投資資金購買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好于定存,但又可保障大部分本金的安全。”
魯丹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個人銀行投資保險產品部副總裁助理。
家庭財務分析
由于小美公公的收入僅作為二老養老用,暫且以小美夫婦收入與支出為主,進行家庭財務分析。
總體來講,目前,小美的家庭負擔較輕,沒有負債,可以輕裝上陣,開始進行家庭財富積累。
家庭資產配置診斷及建議
診斷:配置單一,比例失調
在目前小美家庭共28萬元流動性金融資產中,定期存款20萬元,加上現金及活期存款2萬元,占比高達79%。錢存在銀行收益甚微,甚至可能造成縮水。
另外,目前的家庭資產配置中,除了存款,只剩股票這一風險性投資。品種較為單一,也起不到獲取較高的風險調整后收益的配置效果。
配置建議
首先,留取應急開支。由于小美夫婦均有穩定收入,且收入約為日常開支兩倍,因此可留目前總資產的較少比例,如10%作為應急開支。
配置方式:不推薦目前的活期存款,建議購買貨幣型基金,或開放式理財產品。
其次,放眼全球,進行全方位資產配置,不僅可以增加投資品種,還可以布局全球市場。
風險承受能力假設:小美夫婦目前35歲,正值事業上升期,收入穩定。但小美希望3年內能完成買房的愿望,因此均衡型的配置方式(適中的風險偏好)可能比較適合。按星展資產配置模型,可選擇均衡型配置方式,48%投資于股票、40%投資于債券、2.5%投資于另類投資(包括商品、黃金等)、9.5%投資于現金(也即上述應急資金)。因此,從投資品種上看,可以適當增加股票及債券類資產的比例。
配置方式:QDII股票型基金,可以用每月收入進行基金定投,以攤薄成本。
再看債券,在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的格局下,企業債券表現將好于政府債券,特別是高收益債券。整體來看,債券波動性比股票小。由于小美剛剛重返職場,且要照顧孩子,建議用基金形式投資于債券,省心又省力。
配置方式:
1、QDII債券型基金或股債平衡型基金
2、國內債券型基金
同時,為保證收益的穩定性,也可拿20%的投資資金購買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好于定存,但又可保障大部分本金的安全。
在貨幣配置上,由于人民幣已打破升值預期,2014年以來已貶值近3%,可考慮適當配置一些外幣,以分散風險。
如何實現買房愿望
現狀:房價300萬元,資金缺口200萬元,3年內家庭流動性金融資產可達約28萬元+17*3萬元=79萬元(不考慮投資收益);每月稅后收入約3萬元,每月開支1.5萬元,因此每月結余約1.5萬元。
建議:首付150萬-160萬元,余下部分貸款。假設貸款140萬元,貸款期25年(貸款還至60歲),按目前貸款利率,每月還款額9500元左右。若收入和開支不變,每年還能結余6萬多元。這樣,既能保證首付后仍有一定資金應急,又能使開始每月還款后,仍能有資金進行投資。
如何規劃養老金
鑒于小美夫婦較年輕,且3年內打算買房,可采取細水長流的方式進行儲蓄。建議購買年金計劃,使退休后的生活更有品質。按保險配置的“雙十定律”,即家庭保險設定的適宜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以大都會幸福一生年金計劃為例,每年交費3萬元,繳20年,從55歲開始,每年可以領取年金約3.2萬元,直至終身。另外,若在55歲前發生意外,至少返還所交保費的110%,而且年度分紅在一定程度上可對沖通脹影響。若小美夫婦還沒有購買重疾險,建議在購買年金險前,先配置重疾險,為家庭保駕護航。
“鑒于3年內買房需求和當前情況下的資金缺口(200萬元)較大,建議小美在第三年買房。可首付170萬元(父母給的100萬元+兩年積累50萬元+存款20萬元);20年公積金貸款40萬元;20年商業貸款90萬元。”
任立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公司資深業務經理。
綜合保險和投資理財建議
購房建議:考慮到3年內買房需求和當前情況下的資金缺口(200萬元)較大,建議小美在第三年買房。可首付170萬元(父母給的100萬元+兩年積累50萬元+存款20萬元);20年公積金貸款40萬元;20年商業貸款90萬元。這樣,20年房貸的本金130萬元加每年的利息約7.8萬元;兩人每月按揭還款約為12000元。若兩人的工資收入保持不變,每年還能節余10萬元(暫未考慮房屋裝修等因素),不至于對家庭生活造成大的影響。將來結余多了,還可考慮做些提前還貸,以減輕還貸壓力。
保險計劃:考慮到兩人都為工薪階層,以工資性收入為主,且兩人年收入差別不算很大。但因買房會形成或有負債130萬元及利息,加上孩子幼小,建議兩人現在要有足額的自身保障額度,以抵御因疾病、意外、身故等人身風險給家庭財務帶來的困境。向小美夫妻二人推薦中德安聯的安聯安康福瑞兩全保險(B款)和附加安聯安康福瑞長期重大疾病保險(B款),同時投保聯眾附加意外傷害保險和安聯附加安康守護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兩人的計劃和保額基本相同,合計保費每年40880元,基本控制在其年收入的10%以內,并兼具未來養老功能。
保險利益說明:
①身故給付:兩人均為50萬元的安聯安康福瑞兩全保險(B款)和50萬元的安聯附加安康福瑞長期重大疾病保險(B款),交費20年,保至70歲。在未發生重大疾病理賠的情況下,兩人各自享有高達50萬元的身故保障。
②滿期金給付:若生存期滿仍生存,且未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每人給付50萬元。
③重大疾病給付:若被保險人在等待期滿后,首次出現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賠付50萬元;若因意外導致的上述重大疾病發生,賠付不受等待期限制。重大疾病特有3次賠付機制,最高可達保額的3倍。
④意外身故/傷殘:若被保險人因意外身故或傷殘,最高可獲得100萬元賠付。
⑤意外傷害醫療保障:被保險人若因意外事故導致的傷害,每次以3萬元為限,扣除免配額后,可報銷實際支出的醫療費。
【關鍵詞】保險 資產負債 償付能力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保險業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國內金融改革不斷深入,保險行業自身也從高速增長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而在快速的發展壯大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日趨明顯,如保險公司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償付能力不足、利差損嚴重等,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為是資產負債管理問題。資產負債管理是現代保險經營管理的核心,是現代金融理論和管理技術的關鍵。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對保險公司所擁有的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風險程度,類型、數量大小來進行控制與選擇,從而在兩個方面——結構和總量上實現最優化的動態管理,使得企業盈余最大化。
一、資產負債管理面臨的挑戰
保險公司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理解不充分。資產負債管理還沒有引起保險公司足夠的重視,公司對于其概念還存在偏差。例如有的公司認為只要盡力拓寬業務范圍,把保費收入做大,一味的看重保費收入就可以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不關心資產與負債是否匹配,這顯然是極其片面的想法,有的公司雖然了解資產負債的理念,但卻將其看成一種數學模式,或者技術手段,認為只要交給技術人員算出數據就完成了,這顯然也是錯誤的想法。在資產負債管理中,需要建立包括投資、精算、銷售以及財務等各個部門緊密合作的體系結構,并保證各環節的信息溝通順暢及時。這是一個貫通的體系。然而,我國保險公司目前都主要采用縱向的組織結構形式,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彼此分離,各有獨立的部門進行控制,沒有達到相互交流和融合的關系。
來自外部的挑戰。隨著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不斷提速,保險機構在資金運方面將具備更大的自主性。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保險機構自身也將更多承擔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的責任。保險公司需要應對來自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和執行新的會計準則所帶來的挑戰。眾所周知,保險公司的經營易受利率波動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壽險公司,負債期限長。利率的波動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產品定價的合理性,投資收益能否滿足最低保證收益的要求等。而在新的會計準則下,保險公司對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方式的發生了改變,也增加了報表管理難度。因此,保險公司在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時,不僅要注重理論的分析,更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恰當的反應。
公司實務應用的局限性。資產負債管理的技術與理論一般較為復雜,理論當中還存在很多難點,仍缺乏統一的標準。同時,沒有任何一個指標可以反映問題的全貌,每個指標僅能反映資產負債管理的某個方面。從行業的實務情況中也能發現,在常用的利率免疫、現金流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等方法中對各項指標的計算方法還有不足,例如對久期的計算方法還有待商酌,對收益率的算法不盡相同,沒有將資產現金流與負債現金流結合考量,部分算法缺乏理論支持等等。
二、對保險公司的綜合性建議
充分考慮公司償付能力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約束。我國保險監管部門通過對比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額度與最低償付能力額度,來判斷一家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否充足。實際償付能力與公司認可資產的比例密切相關,因此保險公司可以據此靈活配置資產:在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時,可以配置認可比例低的資產,以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 在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時,應優配置認可比例高的資產,以盡可能提高公司的實際償付能力額度,使償付能力滿足監管的要求。
根據業務結構不同合理安排投資品種和期限的原則。保險公司所經營的險種大體包括但不限于兩類,一類是出險頻率低,每次損失高的,這種資金的流出數量和時間都是不確定的,一類是出險頻率高、每次損失金額低的、資金流出穩定的險種,為保證保險公司及時支付賠款,保險公司在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應該分別配置投資資產,充分考慮險種類別、業務結構的不同,特別注重對低頻率高損失業務所對應的資產的流動性配置,以保證公司資產能滿足償付責任的需要和債務的及時賠付,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
保險必須先行
從整個社會來看,總會有一些人發生意外傷害事故,也總會有一些人患病。各種危險隨時在威脅著人們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采用一種應對人身風險的方法,即對發生人身風險的人及其家庭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理財專家在編制家庭理財計劃時,一般建議富有家庭按最高不超過家庭收入的20%比例購買保險,為家庭構筑起安全的心理防線。人身保險的特點是通過訂立給付性保險合同,支付保險費,對參加保險的人提供保障,以便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人身保險的保單,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具有儲備性。它不存在超額保險,重復保險,代為求償的問題。
李先生是一位擁有高學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典型成功企業家,并且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2000年底,李先生為自己投保了定期壽險100萬元,為兒子投保了定期壽險30萬元。2001年5月又加保了定期壽險500萬元和重大疾病保險50萬元,附加住院醫療保險10萬元。2002下半年開始,李先生感到自己飯后有輕度腹脹感,但一直未在意,后來逐步發展成為胰腺癌,并于2003年10月離開人世。最終,保險公司前后共理賠張先生660萬元。對于他的事業來說,660萬元并不是一筆巨款,但卻使他的妻兒有了未來生活的巨大保障。
李先生是一個投資意識較強的人,盡管擁有非常成功的事業,但仍把保險當作一種重要的投資理財工具,用來給自己和家庭規劃未來。所以說,人身保險不僅僅是一種保障,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健康、幸福、美滿的新生活方式,體現的是珍惜現在,安排未來,規避風險的生活態度。
保險是在風險發生以前,人們就主動采取措施來轉嫁風險帶來損失的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如果事先沒有購買,那么一旦風險發生,就無法獲得補償。保險業有一個比喻用來解釋保險的意義非常形象,就是說“保險是備用胎,是防盜門。”我們需要保險是因要防患于未然。所以無論是個人履行對家庭的責任,還是企業更好地實現持續發展,保險都應該先行。
家庭配置資產DIY
理財首先是一種理念,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理財顧問。在家庭資產的配置中,可以借助一些公認的準則來指導我們的行為。
雙10定律
所謂雙10定律,就是家庭保險設定的適宜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與此同時,在家庭成員間保險費用配比還應當遵循6∶3∶1原則,即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家庭成員購買保險的保費和保額應當占整個家庭保險資產的60%左右,為次要收入來源家庭成員購買的保險比例為30%,為孩子購買保險的適當比例為10%。
從根本上說,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家庭今后的正常生活所需,只有在保障了家庭的日常需求之后,投資者才有余力去進行家庭理財活動。
目前,一般的工薪階層都會有社保、醫保、失業保險等政府統籌項目的保險,但就其保障程度而言,顯然還不能完全滿足一個家庭的全部保障需求。
某個家庭成員的一次大病開支或許就會將整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拉入窘境,因病至貧的案例在目前醫療費用昂貴的環境下并不罕見。家庭保險雙10定律適用于大部分家庭的保障需求。
4321定律
家庭基本情況
年收入50萬~80萬元,有社保,未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太太廖靜32歲,全職家庭主婦,無社保,但購買了國壽康寧終身重大疾病保險(保額20萬元)。女兒2歲,尚未購買保險,夫妻打算讓她在國內讀完碩士后再工作。周先生家庭月支出2.3萬元,包括購物、美容、健身消費等,逢年過節等其他費用5萬元/年。雙方父母都有退休金。
周先生家庭現有自住房一套,市值300萬元,商鋪一套市值230萬元,租金1.2萬元/月;活期存款50萬元,定期存款80萬元,基金市值140萬元,自有企業的股權200萬元。王先生希望在2年后退休,享受提前退休的快樂。
理財目標
1 女兒在國內的大學本科、碩士階段的教育費用。
2 籌備養老金,47歲退休開始擁享金色晚年。
3 做好家庭現有資產的管理,使財產保值增值。
4 配置合適的保險產品,保障家庭財產安全和滿足健康、養老的需求。
財務目標診斷
周先生雖已45歲,但由于奔忙企業經營,晚婚晚育,孩子年幼,處于家庭的成長期,子女教育金、養老金的妥善安排和積累時間高度重疊。金融資產配置中,絕大部分是低收益的銀行存款及基金投資。人到中年應適當配置中低風險的保本收益型金融理財產品,并將部分資產投資于風險較高收益的股基、投資型保險等產品。只有進行資產的合理配置,通過平衡、組合、持續的投資才能兼顧實現各個理財目標。
養老宜動靜結合
考慮到現有家庭支出中包括孩子的費用,孩子成年后,夫妻雙方的日常支出會略為減少,但2年后退休,退休后的年支出仍較大。依照現在的生活水準,周先生家庭支出32 6J7元/年。假設通脹率為4%,籌備的養老資金收益率至少達到6%,方可抵御通脹。按40年的退休生活算,在周先生47歲退休時需籌劃892萬元的養老費用。
周先生有社保、醫保,可減少一部分自有養老資金的籌備。周太太年輕,不妨購買一份社保和醫保,構建基礎的健康和生存保障。商鋪每年14.4萬元的租金收入,是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綜上所述,周先生仍需自籌近400萬元的養老費用。可采用以下理財方案,見表1。
周先生企業每年收入支付了生活費用后,仍約有30萬元的結余,2年累計60萬元,與現有基金140萬元統一設立養老儲備專戶,并對現有基金產品組合進行檢測。由于養老儲備費用剛性,籌備時間短,投資的金融理財產品應側重于風險較小的穩健型產品。
按此產品組合,2年年化收益預期達到15%,中長期亦可獲得穩健的收益。退休時該養老專戶可累積至250萬元。另外可考慮配置保險年金(分紅型)產品,加上2年后周先生退休時,企業結算的股權資金和其他一些款項,完全可滿足養老需求。
子女教育費用盤算
由于孩子年幼,尚未進行任何教育和保險的規劃,應立即籌劃教育費用。高中之前的養育費用,可從家庭日常支出中支付。大學本科、碩士階段學費,可設立專戶籌劃,不妨購買躉繳型萬能險、投連險產品,該類賬戶調換便利,易于管理。更重要的是靈活性強,領取便利。按現有的大學教育費、生活費5萬元/年計算(假設學費增長率為6%),16年后讀大學時需籌備76萬元。
建議從現有定期存款中拿出20萬元,投資萬能和投連險,按9%的投資收益即可累積孩子大學階段的教育費用。萬能險繳費靈活,支取便利,可躉繳10萬元,以補充教育費用。購買萬能險時,可為孩子附加配置保額10萬元的重疾險和醫療保險。另一部分可購買投連險,有些賬戶免初始申購費,5種不同類型的賬戶間免費轉換,網站自行操作,領取便利,見表2。
保險兼顧意外和醫療
目前周先生有社保,妻子除了20萬元的重疾險,尚未購買其他任何商業保險。作為家庭經濟支柱,周先生更應考慮買保險,尤其要購買重疾險、健康意外保險及定期壽險,并適當配置養老年金(分紅型)產品。周先生已40多歲,購買返還型重疾險等產品費用會很高,建議采用年金型保險(分紅型)附重疾險產品。周太太除已配置的重疾險,還可配置意外、醫療和養老年金(分紅型)產品來化解家庭潛在風險并取得收入,夫妻兩人的保險配置見表3和表4。
通過配置重大疾病和健康產品,保障了周先生及太太的健康需求;周先生高額的壽險和意外險配置,萬一發生不測,有40萬~140萬元的保險核賠保障,為家庭風險構建了一道堅實的防火墻。
另外夫妻兩人可考慮各購買一份分紅型的養老年金產品。周先生55歲,太太45歲開始每年各領約2萬元,既強制儲蓄,又可獲得保險公司專業投資理財的額外紅利收益。另外,周先生60歲、太太50歲(需立即購買社會保險)可從社保領取一份養老保險,還有社保醫療的保障。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月領額至少可滿足每月養老費用支出中的50%~60%。
存款重新配置
周先生的養老保險每年投資總額近10萬元,可從活期存款中支付,2年后可從企業股權等款項中支付保費。除養老和子女教育專戶規劃外,現有的銀行存款調整如表5所示。
房產投資亦是資產保值增值的一種方式。在房產市場低迷,房價較便宜時適當購置些小戶型房產進行投資,獲得穩健的房租收益,但需測算投資回報率,如年房租收入能達到投資額的4%~10%,則可考慮投資小戶型房產。如今后房產市場有一定的投資機會,仍可考慮投資寫字樓、商鋪。在投資房產時重點是要考慮資產的流動性,固定資產的投資比例不宜過高。理財投資切忌貪婪,每年按10%的投資收益,將每年收支結余的款項按高中低風險產品的比例投資,資產會在日積月累中增長。
特別注意事項
周太太現年32歲,社保規定繳納滿15年即可在退休時領取,如原繳納過社保,當全職太太后中斷了社保的繳納,不妨現在繼續繳納社保至退休,即可擁有社保和醫療保險,老年時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和醫療保障。另外,要為孩子辦理少兒社會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