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第1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9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

        法律意識是指人們對于社會中的法以及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和態度的總稱。[1]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指在校的大學生群體對現行法律制度運行效果的認知、情感、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2]自2008年以來,第一批“90后”大學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到現在,“90后”大學生成為高校的構成主體。近年來,高校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事件頻頻發生以及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例子屢見不鮮。因此,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勢在必行。

        一、“9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困境

        1.培養途徑單一。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已成為大學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90后”作為新一代接班人,需亟待提升法律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高校普遍開設法律基礎課,成為“90后”大學生提升法律素養最主要的渠道。課本內容主要集中在法條和抽象性較強的基礎法律概念上,教師以單項講授為主,重視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忽視了更為重要的法律意識教育。法律基礎課實踐性較為突出,但課時較少,明顯制約了教學效果。單一的培養途徑,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升。2.法律意識淡薄。“90后”大學生對法律學習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認識,存在忽視法律教育的傾向。他們認為了解一些法律常識,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就能很好地生活。雖然經??吹交蚵牭缴鐣嫌嘘P法律的事件,但總覺得那都是別人的事情。使得學生很難主動獲取一定的法律知識,法律知識匱乏。同時,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90后”大學生存在“權大于法”的錯誤觀念,使得“90后”大學生對法律的認知水平不高,對一些法律觀念和法制概念缺乏正確認識,導致法律意識淡薄。3.運用形式僵化。對法律知識的運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強弱的重要標準。我國“90后”大學生在對法律的運用上,存在“知與行”的偏差,不能將學到的法律知識正確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且理論和實踐不能同步,有時雖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但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法律手段以及法律經驗作為支撐。對知識沒有深入掌握,具體實踐經驗缺乏,導致運用形式僵化,不能靈活使用。

        二、“9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價值

        1.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是大學生適應、融入社會的重要條件。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下,“90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正面臨多重挑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等道德領域的失控現象沖擊著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正確形成。由于“90后”大學生人生閱歷尚不豐富,在成長過程中易受到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使之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有利于規范引導思想,樹立正確三觀。2.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障。大學生法律意識提升,有利于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嚴格恪守知行一致,形成強烈的守法意識,自覺遵守法律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責任感,增強護法意識,敢于同違反國家法律與校園規章制度的行為作斗爭。有利于形成依法辦事的意識,養成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構建和諧校園。3.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維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培養,是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法律意識提升,法律認知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強“90后”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形成良好的法律素養。提高法律知識的運用能力,提升權益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合法利益。由此可見,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中流砥柱。

        三、“9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途徑

        1.實行依法治校,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完善高校規章制度建設,堅持依法治校,為“9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良好示范作用。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法制教育經常化,將其同校風校紀教育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資源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同時,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要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違章必罰,使學生在最直觀的法律環境中樹立法律意識,感受濃厚的法制氛圍。2.改善教學方式,傳授豐富法律知識。教師的課堂知識講授是大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要優化學校主課堂地位的作用,完善法制基礎課的教學方式。充實教學內容,減少條文式、抽象性的內容。適當引進案例教學和開放式教學以及翻轉課堂等教學新模式,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正確法律意識,提高學生用法能力。3.注重法律實踐,促進法律知識合理運用。法律意識的培養不能脫離法律生活與法律實踐,高校要運用各種資源,為培養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創造條件。以“90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總體情況為切入點,將其融入到高校日常發展建設體系中,成立法律社團、組織模擬法庭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的立法討論,發表自己的相關意見。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提高大學生參與法律的熱情與實踐能力。4.強化自我教育,提升自身法律素養?!?0后”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心理與生理正在高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穩定。遇事反映強烈,情緒易沖動,受挫折能力弱,明辨是非能力差。因此,大學生要激發自我覺醒,重視法制思想的學習,內心形成堅定法律信仰,樂于接受法律行為規范。自覺培養法律意識,從法律的高度分析、認識和解決問題,成為一名法律素養提升、全面健康發展的優秀大學生。

        參考文獻:

        第2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一)缺乏基本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識淡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針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卻稍顯拖沓。激烈的社會競爭帶來了人們對利益的過分關注,浮躁的社會風氣嚴重影響了文明社會的發展。在高校法律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對法律的敬畏與信仰的情況,嚴重阻礙了學校的法律教育工作開展,且給學生的個人修養及道德水平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例如,近年來,大學生陷入網絡借貸糾紛的案例屢見不鮮,其中不乏一部分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金錢、奢侈品的過度追求,從而造成了與個人經濟情況嚴重不符的高消費,最終釀成了難以挽回的后果。這些案例的發生,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和個人法律信仰的缺失,在面對金錢和利益的誘惑時,無法分辨對錯,最終造成了嚴重后果,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二)高校法律教育培養模式落后,質量偏低。目前,我國的高校雖然已經認識到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仍在存在著一定的局限,主要體現在教育模式較為落后,教育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高校的法律教育僅依靠法律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專業教師資源緊張,很多教師既要承擔自身法律專業的教學工作,又要承擔學校法律普及教育的工作,導致教師工作壓力巨大,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是分身乏術;另一方面,非法律專業的教師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教育常識,無法結合本專業教學內容進行法律教育的普及,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再次,教學的方法仍在停留在過去灌輸式的教育模式當中,教學手段及方法落后,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造成法律教育和普及的工作無法真正落地,自然發揮不了其效果。(三)高校對學生的思想建設過于松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離不開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很多學校普遍缺乏對大學生行為習慣、個人修養及思想政治覺悟的管理與約束,只抓學業而放松了對學生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的培育工作,造成了法律教育的嚴重滯后。例如部分大學生利用課業時間進行網絡直播等活動,或在互聯網平臺恣意一些不合規范的言論,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學校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監管,甚至針對此類事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但造成了學生學習成績的退后,更造成了部分學生沉迷于虛假的網絡世界,在金錢和利益面前失去了個人的原則和底線,從而釀成了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中發揮的重要價值

        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與提高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對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內化大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對責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識的感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學思政教育強化了對大學生思想與價值觀的塑造,大學教育的開展,不僅是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是對學生思想品德、道德觀念與行為習慣的塑造和糾正,只有以良好的德行為基礎,才能強化對法律意識的普及和培養,如果一個學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品質,道德底線低下,自我管理放松,那么法律就會成為約束大學生的最后一道屏障,這無疑是與高校教育的理念和目標背道而馳的。大學生是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的未來實現者,大學生的思想與價值觀念,影響著其法律意識的建設,更影響著國家未來的命運。將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是強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念的重要手段,對提升大學生群體的整體素質與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就目前的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而言,存在著形式大于內容、理論大于實踐的弊端,部分大學的法律意識培養流于形式,成為了應付教育部門的空口課程,高校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缺乏重視,法律意識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模糊,嚴重阻礙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而將法律意識的培養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以法律的威嚴和其強大的約束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指導與精神指引,這就提升了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深刻性與內涵性,由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觸動了大學生對法律的敬畏,強化了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推動了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與提升工作的改革與推進。

        三、基于思政教育的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策略

        (一)完善思政教育平臺的搭建。針對目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中所存在的“形式大于內容”、“理論大于實踐”的弊端,要實現法律意識培養與大學思政教育的有效對接,需要基于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教學架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搭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一方面,大學教師應加強對法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清醒認識,學??梢越M織培訓、座談等形式,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工作的開展進行深度的分析和解讀,提高思政教師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視程度,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從價值、理念、目標、方法、評價等多個維度,促進以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為基礎的大學思政教育平臺的建設[2];另一方面,將法律意識培養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具體模塊,通過法律意識、法律責任、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法律條例等內容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促進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滲透,引入法律專業的教師或從社會上聘請法律專業的指導教師和專家,定期對大學思政教育的開展工作進行蒞臨指導和授課,從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中法律意識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發展。(二)創設法律意識教育的氛圍。法律意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需要結合內部與外部的雙重影響。所謂內部的影響,就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意識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法律素養進行約束,引導大學生由內而外改變自身行為,加強法律意識;而外部的影響,就是通過校園文化和氛圍的建設,為法律意識的滲透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由環境影響人、由環境約束人、由環境改變人。在法律意識教育氛圍的營造中,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家庭和校園的環境,將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的目標、要求和思想內涵進行深度提煉,借助校園網站、專欄、板報、校報、電視、廣播站等媒介進行傳播,粘貼標語、開展座談、分享會,在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各方面反復進行滲透和引導,潛移默化的約束大學生行為和思想,促進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落地。(三)建立有效的評估與反饋機制。要實現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與思政教育的對接,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應確保思政教育的開展應建立在科學的評估與反饋機制上,學校應根據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和提高的具體要求、目標、任務、結果等要素,結合思政教育的形式和體系,建立針對性的評價與反饋制度,通過定期對教育結果進行考核,利用學分、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學生自評、星級制、積分制等評估機制,評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從中總結寶貴經驗,從而不斷優化與改進現有的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法律意識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滲透。

        第3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培養路徑

        基金項目:本文是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校學生管理程序的法治研究》(項目批準號:10JDSZ3047)的研究成果之一,該研究項目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資助。

        1995年12月,國家教委、中央綜治辦、司法部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法制教育要以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為核心”。因而高校的法制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順應潮流,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把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內容。

        一、問題的表現

        法律意識是指人們對法律現象和法律制度的看法與態度,其中主要是指人們重視法律、自覺依法辦事的思想意識,其核心是一個人的法律心理與法律觀念。大學生通常正處于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其思想與其行為之間通常存在著諸多矛盾,反映在其法律意識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有相當的維權觀但缺乏相對的法律責任意識?,F代大學生對自身的切身權益維護意識逐漸增強,在我們的學生日常管理過程中,當學校為了保障學生宿舍安全進行嚴格的內務檢查時,許多同學提出老師侵犯了其隱私權;當學校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嚴格執行一日操行分制度時,許多同學提出學校干涉了其自由權。在維權手段上,多數同學選擇了法律,根據上海一位學者的問卷調查:當你問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怎么辦?”時,有75.9%的同學選擇利用法律手段來解決;當你問到“你學習法律知識的目的是什么?”時,有85%的同學選擇到了維權。[1]可見,借助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觀念已經扎根于當代大學生的意識之中了。但相反,許多大學生缺乏起碼的法律責任意識,當讓他們參與民主選舉時,多數同學敷衍了事;當時我們宣揚公益意識時,熱情參與并身體力行的同學總是不多;當有的學生違紀違法后要接受處理時,總是不斷強調“畢竟還是個學生”,希望免罰或者從輕處理,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他們這樣身份的群體給予了過度的寬容,造成了現代大學生對于自己責任持淡漠態度。

        2、有粗淺的正義觀但缺乏依法維護正義的意識。正義觀是一種良好的精神傾向,正如亞里士多德所明見的那樣,正義乃是一種關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美德。“正義本身乃是他者之善或他者之利益,因為它所為的恰是有益于他者的事情”。[2]但是正義的實現是不得以非正義的方式進行的,所以我們需要構建秩序的法律,要求以良法來匡正正義。當代大學生中多數還是有強烈的正義觀,但是許多同學缺乏依法維護正義的意識,當自己或朋友的合法權益遭到侵犯時,采取召集一批朋友或同學進行報復或私自去尋求“公道”,結果往往造成打架等群體沖突,甚至發生違法犯罪行為,使得有理也“說不清”了。近幾年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的上升趨勢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點,大學生這種對法律的不信任和逃避的態度將嚴重影響到學校乃至社會的正常秩序。

        3、有一定的法治觀念但缺乏自律與守法的意識。使人們處于一種自由而又有序的狀態是法治社會追求的目標之一,但是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有遵守法律的意識與行為。大學生通過學校的法制教育、社會的法制宣傳及自身的理性思考,從道理上,多數都認為自由而有序的法治社會是值得我們追求的目標,應當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大學生具體的日常生活中,考試缺乏誠信、違反校規校紀甚至被認為“能夠鉆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值得尊重的人”,這充分表明了大學生在對待法律的態度上知與行存在著較大的反差。許多大學生雖然知道守法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對守法行為和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卻總是以個人利益優先而規避規則或違反法律。

        4、有零散的法律知識但缺乏正確的法律觀念。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當前,我國非法律專業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還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由于學生對待這種基礎課不予重視,很多同學知識為了應付考試,老師也因課時有限而只是略講一些法律理論常識,所以許多大學生只是了解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識,而沒有具體形成一定的法律觀念。不少同學還是堅持“權力至上”的觀念,根據一位學者的調查,我們的大學生中還有近43%的人認為“只有私下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應求助于法律”。[3]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的法制教育都是表面文章,他們不可能將所學的法律知識與法律精神內化為自身的東西,也就不可能具備守法的優良品質,從而也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法治社會。

        二、培養的路徑

        正是由于大學生處于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期,其思想與行為由不自主走向自主,在其法律意識中也反映出了上訴諸多的矛盾,要想化解這些矛盾,達成良好的教育實效,就必須從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成因上著手,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相互配合、相互溝通,形成強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合力。

        1、從家庭到學校,全面強化大學生的主體責任意識。家庭是對大學生開展法律教育的一塊十分關鍵的陣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子女的法律思想,家長除了以身言教之外,對于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子女不能過于包容與遷就,更不能認為他們還小就事事包辦,而使得他們養成強烈的依賴感,從而導致缺乏個人義務感與社會責任感;高等教育與管理雖然要以人為本,但是自己的學生還處于走向成熟的成長階段,除了對他們進行思想上行為上的正確引導外,也要讓大學生獨立面對困難與挫折,不要總以“畢竟還是個學生”為理由而對犯錯的學生過于寬容,要讓大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過錯負責,這樣可以避免他們太縱容自己,有利于其養成獨立的主體責任意識??傊ㄟ^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通過教育與實踐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作為法律主體應該享有的權利,也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不是法律強加的,而是享有正當權利的必然選擇,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把我們的大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成為一個有理性頭腦的人。

        2、從學校到社會,建立正當有效的法律規范運行機制。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問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4]良好的社會環境將促使人身心健康發展,骯臟的社會環境將污染人的心靈,“孟母三遷”的故事也說明了也這個道理。當代青年大學生思想開放,觀念更新很快,目前他們所處的周邊環境,從學校到社會,都存在一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權力濫用和司法腐敗等丑惡現象,給大學生思想上造成了混亂,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法律的信任感,也阻礙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因此,從學校到社會,都有責任優化法治環境,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首先,高校自身的“法治”狀況會直接影響對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效果,我們高校的管理應當做到“依法治校”,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高校的“法”,除了國家關于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規,還包括高校內部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的確立要經過科學的調查和認真的討論,這些制度的內容要有連續性和可操作性,這些制度的運行要有合理明晰的程序與路徑。尤其是學生管理規范方面,在獎勵、處分學生等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規范上,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正當程序與救濟機制。通過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為學生樹立“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的典范,為大學生養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我們也要呼吁政府加強政治體制改革,大力整頓吏治,反對腐敗尤其是司法腐敗,以免妨礙青年大學生現代法治觀念的養成,以免使大學生對是不是應該相信法律而產生困惑或懷疑。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確立重要的不是言語的說教,而是行為的感召,不是一般的倡導,而是具體的示范,法律至上不僅取決于法律規定了什么,政府號召了什么,更取決于法律在政府那里被怎樣尊重、服從與嚴格執行。[5]

        3、從理論到實踐,全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識,我們還必須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只有對法律抱有正確的態度,守法才能具有正確的基礎,行為才能端正。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過“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他形同虛設”。[6]因此,我們不妨在這里反思:我們高校的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什么?我認為應該是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法律觀念。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加強與改進我們的法治理論教育工作,由于課時的限制,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要著重結合大學生身邊的法律現象進行理論探討,讓學生參與討論,老師要注意邊講解邊引導,讓學生從身邊的實例中發現法律、認識法律、理解法律。同時,建議學校盡可能地多開設一些能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與法治精神的選修課與法律講座,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環節進行講解與宣傳。要想真正達到實效,就還要求我們的相關課任老師要加強對現代大學生心理狀況有所了解,既能深入淺出地講授相關法律原理,又能有針對性剖析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中的癥結。另一方面,我們高校具體的學生管理環節也要注重培養大學生守法品質的形成,除了鼓勵大學生利用學校一切有效的資源開展法律宣傳活動,普及法律意識,提高法律意識之外,我們還有必要修正我們學生管理規則,通過具體的正當的管理程序細化管理權限,避免學生管理工作的隨意性,讓學生在校園環境里就能深刻地體會到正當管理程序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要從實際生活中對大學生的誠信守法表現進行嚴格考核,個別大學生有了違法違紀行為也不能包庇與姑息,讓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或違紀責任,因為僅有法律知識或紀律觀念而沒有實際行動,也就無所謂守法。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之中,讓每一位大學生的誠信守法情況都有所記載,讓每一位大學生以獨立的姿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p>

        參考文獻

        [1]湯景楨,對上海市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狀況的調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8):33

        [2]轉引自:[美]E.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27

        [3]張淑玲,大學生法律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法學雜志.2002(1):34

        [4]轉引自:趙春霞,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思考[J],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4):64

        [5]劉佳.中國法制化的觀念基礎[J].中外法學.1999(5):23

        第4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德宏師專

        一、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觀念的現狀

        法制意識觀念是指人們關于法現象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的統稱,是人們認識、遵守和自覺維護法制的思想意識。法制觀念表達了人們對法制的理解和把握,情感和評價,意向和要求,信仰和追求。

        二、問卷調查分析狀況

        (一)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為客觀反映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狀況,通過以問卷的方式于德宏師專在校學生進行調查,總有500份,分別向法律專業和非法律專業的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在校生進行抽樣調查。問卷涉及到了關于侵權、婚姻、個人隱私、道德倫理、刑法以及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從整體著眼,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很薄弱,法制意識觀念有待提升的幅度很大,大學生對法律是感興趣的,但只是懂而不會去實踐,很多人認為法律就是來保護好人懲罰犯罪的。

        (二)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 婚姻方面。從問卷分析來看,當代大學生在看待戀愛和婚姻觀念上比起傳統觀念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對待擇偶上也變的多元化了,據結果顯示更多的人是變的理性化了。問卷中有88%的人認為婚姻就是一種責任,有26.2%的人對閃婚閃離的現象相當排斥,認為那是一種不負責、不理智、不明智的行為,大家都認為婚姻都是建立在對對方的尊重和信任上,沒有尊重和信任便無法繼續維護一個婚姻,還有的人認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而不僅是兩個當事人那么簡單,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無法正確看待婚姻及戀愛,還有的說自己就是不婚主義者。

        2. 個人隱私方面。據調查顯示,當被問到個人隱私范疇時,有67.6%的人認為個人日記、信件為個人隱私,有13%的人認為姓名、體重、年齡為個人隱私,有33.4%的人認為個人財產狀況為個人隱私等;其實,在問卷中索涉及到的答案都是屬于個人隱私的范疇。據調查顯示有35.4%的人的日記、信件被偷看過,有18.8%的人的個人情況被公開,有27.6的人受過垃圾短信的騷擾,有12%的人的住所遭過侵害等;但是大部分的人只要自己的合法權益收到侵害就只會自認倒霉不懂的用法律的途徑來解決。

        3. 侵權方面。在問卷中,當被問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5.8%會自認倒霉,有36.2%的人認為可以進行和解,有52%的人認為可以向媒體投訴,有53%的人認為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調解,有24.4%的人認為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有15.2%的人認為可以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等等。從問卷分析中還可以看出認為用法律途徑的方式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比例是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會用法律來解決的可能比較少。

        4. 刑法方面。據調查結果顯示,有12 %還不知道我國法律規定的成年年齡或者刑事責任年齡,有61.8 %認為只要自己獨立或自己可以獨立承擔責任就算是個成年人了,有 9%認為只要是實際脫離父母就個成年人了,有15 %認為只要自己工作了或者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算是成年人了。據調查結果顯示,有8.8 %認為年滿十四周歲就是我國刑事責任年齡,有39 %認為年滿十六周歲,有25.2 %認為是年滿十八周歲。從這些結果顯示看,大多數同學對我國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還不夠明確,客觀的來說,相當于同學們還不知道如果在不同年齡犯罪會帶來怎樣的后果以及該負怎樣的責任。

        5. 物權方面。從問卷中結果顯示有 37.4%同學認為撿到東西應該交給學校,讓別人來認領,有 18%認為撿到東西算是自己的,嫌麻煩就不還給主人;但是,也有同學的意見不一,有59 %同學認為上交撿到的東西是應該的,是在相互幫助,也有不少同學的思想很理性認為別人弄丟東西希望撿到的同學能夠物歸原主,人都是相互的,要舍己為人,相互體諒,這些也體現出了不同的價值觀。

        6. 法制教育方面。在我們學校里,學校都是通過舉辦法制宣傳的活動或者舉辦辯論賽的形式讓同學們獲得法律知識,據調查分析,有48.8%的人是通過觀看法制宣傳片來接受法制教育的,有32.6%的人是參加法律咨詢獲得的,有42.2%的人是聽取法律講座獲得法制知識的,還有30%的人是通過上網來了解法律。從這些數據分析來看,大學生需要了解法制教育的空間很大,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法制意識,對法律有一定的興趣,但是真正懂得法律內涵的卻甚少。

        三、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缺失的表現

        (一)大學生自身因素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失來自大學生自身因素。對于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感到茫然,從而進一步會對法律信仰的缺失,大學生這種思想的片面性將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其次,由于大學生的個性突出、感情脆弱、心理自我調解能力差,這也是身心發展失衡的突出表現;最為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一點就是價值目標的功利性,大學生在價值目標上比較急功近利,這種功利還表現在大學生的學習上,對待專業課的學習要比法律基礎課重視得多,大多數學生在對待法律的學習上都是基本在應付,認為在學校學習法律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

        伯爾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將法律知識和意識轉化為法律行為需要內在的法律信仰作為堅實的依托和動力。這說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缺乏堅定信仰。這也是從客觀上制約了大學生對法律的認同,動搖了法律信仰性。

        (二)社會不良影響

        當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主義建設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現代社會存在著以個人意志代替法律的現象,“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執行力度仍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需要用實際行動來增強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

        (三)高校教育的偏頗

        高校在教學上設立的教育偏頗是大學生法制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高校的課堂教學普遍重視對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往往忽視了法律素質、道德素質等方面的教育。雖然高校教育中開設了法律基礎課,但是更多的是重視對大學生道德方面的培養,法制教育往往不被重視。據在學校調查大學生對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的結果顯示:85%以上的同學承認上過這門課,其中約93%的同學表示基本沒什么效果,30%的同學承認基本沒上過這門課。同時,由于就業的巨大競爭壓力,高校大學生普遍認為只有把專業課學好,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于是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專業知識上。學校開設的這門課只有在考試時才被重視起來,為的也只是順利通過考試,修滿學分。

        (四)家長對孩子的法制教育的忽視

        家長忽視對孩子的法制教育是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缺乏的重要的外在因素。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林斯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說明父母在對孩子受教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思想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很多家長過分看重孩子的成績,在他們看來成績就是衡量學習的唯一標準,卻忽視了法律道德的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有些家長不重視法律素質的形成,同時孩子們對法制教育也變得無所謂,才逐漸造成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淺薄。

        四、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觀念的途徑

        (一)進一步提高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

        要進一步提高教育部門和高校領導教師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解決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檢查評價機制,使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

        為了對法律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之外,學校還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例如組織大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專題片;舉辦法律知識方面的競賽和關于大學生學法用法的演講比賽;指導學生模擬法庭、重點案例分析、以案說法;組織學生法院旁聽或者結合實際聘請一些法律專家到學校做法制講座等。

        (三)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多維立體式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

        法制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網絡化進行法制教育,就是要發揮整體教育的作用,從不同途徑和角度去發揮作用。

        (四)有效利用網絡這個平臺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

        為了整合更多的優勢資源,開辟更廣的普法渠道,建立專門的法律知識普及方面的網站作為大學生法制意識的一個有效平臺和重要窗口。普法動態,新法速遞,法律課堂的視頻,條文解釋,案例分析等;都可以加入法制教育的平臺。通過網上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增加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黃柯.對加強大學生法制觀念教育的探討[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5).

        第5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一) 法律知識來源及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42.1%的學生的法律知識主要來源于課堂,47.3%的學生法律知識來源于電視、電臺和報紙,受家庭影響及其他來源的占10.6%。說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來源廣泛,但課堂與其他傳播媒介占據主要部分。當問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時,只有20%的同學認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煩首先想到法律途徑解決,沒有法律我就沒有辦法生活”,63.3%的同學認為“法律比較重要,我有時會嘗試使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另外16.6%的同學認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沒作用。約1/2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強弱受學校的影響最大,約1/3的學生認為社會是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最大因素,家庭及個人因素只占20%。從中可以看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同學對法律的認識僅限于理論層面,還沒有滲透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校組織的一些宣傳活動或講座只有43.3%的同學覺得能學到一些東西,剩余56.7%的同學覺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費時間,或者沒有參加過。

        (二) 主動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應用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仍然不高,問卷中,試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同學只有10%,90%的同學選擇暫時沒試過。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學生完全沒有這個意識。買了某種價值不菲的商品但后來現被騙后只有46.7%的同學會利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40%的同學選擇直接到商店找負責人賠償,6.7%的同學選擇把商品扔了,當買個教訓,6.6%的同學選擇“到處跟別人說這個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買。”這說明學生的維權意識普遍不強。但可喜的是,當問到“當你真正處于一件法律案件中”有83.3%的同學認為自身法律意識不夠,但懂得咨詢專業人士,16.7%的同學則認為自身的法律知識足夠,而且懂得咨詢專業人士。法律本身是一門學理性極強的學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理論,就難以用理論解決現實存在的法律問題。

        (三) 守法、護法意識。由于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局限,大多數學生的法律意識處于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雖然有較高的守法意識,但自覺性仍有待提高。對于一些輕微的違法違規行為,有40%的同學堅決不做,56.7%的同學選擇會視情況而定,還有3.3%的同學則不介意,跟大眾一起做。對于一些來路不明的自行車63.3%的同學認為自己不會去買,36.7%的同學則會買,因為很喜歡。

        (四) 法制觀及對法律的信任度。當問及“一次你的一個親密無間的朋友,向你借600元生活費,答應三個月之后還,你會要求他(她)寫借條給你嗎?”時,46.7%的同學認為不用寫,30%的同學認為寫不寫都無所謂,只有23.3%的同學認為應當寫。大多數同學的法律意識還停留在法律心理階段,只是基于自身日常生活對法律現象的一種表面的、直觀的感性認識,遠沒有形成高水平的法律思想體系。“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與普通人一樣犯了罪,應當公平對待。該選項得到了96.7%的支持率,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念已經深入民心。守法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任何人犯了罪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另外,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同學都希望能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意識。這說明同學對法律意識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認識,希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

        (五) 基本法律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在調查問卷中,我們設計了10道具有固定答案的題目考查同學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各題答對率如下:

        9、你知道《勞動法》里面規定試用期最長是多久嗎?30%

        11、父債子還,是否正確?76.7%

        14、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嗎?67.7%

        16、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43.3%

        17、劉某現在17周歲,父母雙亡,主要靠自己打工維持生計,則劉某屬于?26.7%

        18、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別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民法規定稱為?66.7%

        19、刑法規定應負刑事責任最低法定年齡是10%

        20、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40%

        21、投毒殺人,當被害人服毒后尚未死亡之前,犯罪悔悟,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搶救,但搶救措施未生效,被害人死亡,這種行為屬于。60%

        22.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是。33.3%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是明顯欠缺的。在嚴峻的就業形勢的壓力下,大多數同學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專業科目的學習上,從而忽略了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有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明顯增多,占社會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續上升。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法,不知法。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那么,即使是當自己的正當權益被侵害時,也不懂如何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問卷調查的基本結論是: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仍亟待增強。

        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修養,提升法律思維水平,不僅是我們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的法律權威。

        另外,在學習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培養:

        ①法律至上意識。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過“在法治社會中,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他形同虛設。“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是人們對法律的一種尊重。法律的權威不僅來源于其強制性,更源于人們對法律的尊重、信賴和崇尚。

        ②公民意識。培養公民意識就是培養樹立人人平等的法治觀念,權利與義務辯證統一的觀念,民主與法制辯證統一的觀念。從而正確認識自己與國家的關系,與人民的關系,以主人翁的態度正確對待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

        ③主體意識。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主體經濟,只有作為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成為真正主體是,才會有競爭,有效益,有資源優化的配置。也才會有市場經濟本身。因此培養自身的主體意識,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獨立的主體地位,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這樣才能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④守法意識。樹立正確的守法觀念,自覺守法,用法,護法。

        ⑤法律保護意識。既要學會將自己的權利法律化。比如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保護等,又要認識法律不僅是懲處犯罪的工具,更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有效武器,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敢于并善于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范本二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級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 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了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

        a、農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

        a、有 18% b、沒有 82%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并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 32%

        b、缺乏法律知識 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并解決現實問題 28%

        ⑸、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12% b、偶爾 74% c、從不 14%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對象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⑹、你知道《勞動法》里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22% b、六個月 48% c、一年 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并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42%

        第6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法制教育;法律素養

        必備的法律素養是立足社會的基本要件,而法制教育則是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重要途徑。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實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直接關乎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進程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當前部分大學生法律素養缺失的表現

        1.法律信仰缺失。

        大學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法律規范缺乏信任,部分大學生認為法律不能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立法工作并沒有廣泛征求民眾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將自己置于被統治階級的地位,質疑法律的公正性。他們往往對法律“嗤之以鼻”,有時寧愿選擇“息訴寧人”,甚至是不夠理性的辦法去解決,也不愿依法維權。二是對法的適用缺乏信仰,沒有形成法律至上的觀念,法律的權威并沒有在大學生心中真正樹立起來。不少大學生認為在當今中國,權力被置于法律之上,“關系”比法律更重要,不少大學生認為打贏官司主要看關系,靠領導的“批示”,法律只不過是當權者的文字游戲而已,當權力被用來謀取私利時,執法不嚴、司法腐敗便不足為奇,這種“權大于法”的思想觀念嚴重削弱了大學生對法律的敬仰,如果這種錯誤的觀念持續占據大學生的思想陣地,難免會導致一些大學生目無法紀,偏離正確的成長軌道。

        2.法律意識淡薄。

        大學生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思想比較單純,法律意識也相對淡薄。當代大學生大多只關注自己的專業知識,而不關注國家時事政治,對于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價值理念也是置若罔聞。即便偶爾會關注法律,也只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法律問題,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法律意識淡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對等觀,法律上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大學生認為制定法律就是為了約束人們的行為,這是“義務本位觀”的思想在作怪,缺乏權利意識,沒有意識到法律對公民權利的保護。二是法律知識貧乏,缺乏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了解一點皮毛知識就認為自己掌握了法律,因不知法、不懂法而導致法律認知出現的偏差,勢必會影響大學生的行為選擇。

        3.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知識的學習最終要轉換為法律能力,即守法、用法、護法的能力。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全民守法”對大學生的法律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大學生不但要做到不違法,還要用所學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并且要敢于抵制違法犯罪行為。大學生法律能力的欠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守法能力較差,守法是對大學生最低的要求,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持續上升足以說明大學生缺乏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用法能力較弱,運用所學法律知識維護合法權益,這是法律能力的較高層次要求,但在具體事件中,他們卻不知從何做起。三是護法能力不強,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不少大學生持“事不關己”的心態,缺乏同違法犯罪斗爭的勇氣,這種心態無形中縱容了違法犯罪行為,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外部環境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受兩千多年“人治”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民眾僅僅把法律當做一種工具,而忽視了法律自身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正義等核心價值[1],而“義務本位”的觀念也在阻礙著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判斷和法律意識的形成。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帶給國民物質富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諸如利益分配不公、等現象在不斷吞噬著大學生對法律僅剩的些許信任。在“拼爹”“拼關系”的年代,大學生的心理難免失衡,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難以抵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喪失理智,不惜觸犯法律。[2]此外,不健全的法制建設和法制環境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立法法》第五條明確規定要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但在實踐中,大學生很難參與立法,對法律法規的內容并不知曉,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大批法律法規的“快速”頒行,使大學生對我國龐雜的法律體系和法律規范產生了陌生感,導致法律很難被信仰,加之有法不依現象的存在和司法不公時有發生,法律虛無主義的思想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有蔓延的勢頭,消極的失落感極大地制約著大學生學法、用法、守法的積極性。

        2.現行教育體制存在缺陷。

        雖然當前依法治國被黨和政府置于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但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似乎并沒有被真正重視起來,不少高校偏重德育而輕視法制教育。其一,課程設置不合理,高校非法律專業接受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自2006年思政課課程改革之后,法律基礎部分嚴重縮水,而在有限的課時內,大多老師并沒有把法律信仰的教育作為法治教育的核心,而是不遺余力地講授一些具體的法律規定,并沒有實現從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的轉換,法律基礎課的任務是要大學生體會法律精神,而不是教給他們一件法律工具。其二,大班上課,教學效果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公共基礎課往往是大班授課,一些老師的授課也是“流于形式”,加上學生本身對該課程的重要性也沒有正確的認識,課堂授課效果難以保證。其三,部分教師沒有法學功底,當前很多高校的法律基礎課是由思政課教師來授課,他們大多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法律知識,很難有效地向大學生傳遞法律精神。

        3.大學生思想不夠成熟。

        首先,不少被家長“溺愛”出來的“90后”大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抗挫折能力較差,情感容易波動,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很好的作用。價值的多元化沖擊著大學生的頭腦,特別是一些網絡負面信息通過微信、微博等途徑扭曲了不少大學生原本純潔的心靈,而就業壓力的逐年上升也導致大學生心理負荷過重,致使大學生的身心處在矛盾和疲憊的狀態,一些與法制觀念背道而馳的不良思想則乘虛而入。其次,大多大學生容易感情用事而缺少理性的分析,當他們看到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時,就會徹底否定法律的公正性和價值,甚至會夸大法制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法律感到茫然而陷入消極的狀態。再次,功利化的學習目的也是制約大學生法律素養提高的重要原因,不少大學生認為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將來就業關系不大,不如專業課重要,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目的就是能順利拿到學分而已,這種思想上的輕視自然會影響法制教育的效果。

        三、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策略

        1.重視大學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法律信仰是法制教育目標的最高境界,法治的實現需要良好的法治土壤和民眾的認同,作為未來民族復興希望的大學生,其信仰取向將直接影響我國法治建設的興衰成敗。[3]唯有堅定對法律中所蘊含的自由、平等、正義等法治精神的信仰,相信法律的正能量,堅信法律能有效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懲治違法犯罪行為,才能激起大學生學法、守法、護法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法治思維方式。當然,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一個學期有限的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就想形成對法律的信仰無疑是癡人說夢。法律信仰也絕不是被灌輸出來的,法律條文本身也不足以喚起人們對它的信仰,只有當內心深處的價值評價標準與現實社會中法律的公平正義出現契合時,法律才能被信仰。法律信仰的教育首先就要求大學生要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要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打破“法即權、權即法”的錯誤認識。其次,要突出以法律信仰為核心的“法”的原理性教育,把課堂教育改革為一種基于法律信仰培育的知識傳播,而不單純是法律條文的枯燥講解[4],要重視法律精神和立法思想的宣傳,而不是單純的普法課;再次,任課教師要善于進行“引導”教育,面對出現的社會負面現象不能采取“回避”的態度,而是要將其作為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一定的教學藝術,使大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法律,最終信仰法律。

        2.改革高校法制教育培養方案。

        首先,高校要重視大學生法制教育,不能將法制教育與德育混為一談,試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法制教育,更不能隨意縮減法制教育的課時,否則會導致學生質疑法律的重要性而降低學法的積極性。其次,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創新,一方面,把法制教育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課教育結合起來,健全學生的人格;另一方面要改革創新教育方法,多采用具有吸引力的案例、實踐、情景教學法,理論聯系實際,將學生的“知”與“行”相結合,調動其學法熱情。再次,要盡可能多地開設法律選修課程,開展校園法制教育實踐活動,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提高更多學生的法律意識。

        3.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法制教育。

        首先,以家庭法制教育為基礎,家庭法制教育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系統工程中最基礎的一環,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諧的家庭氛圍、正確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長自身的法律意識都對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以高校法制教育為根本,高校法制教育除了課堂教育外,要引導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開展各種各樣的法律實踐活動,宣傳法律知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再次,以社會法制教育為輔助,社會法制教育也是大學生法律素養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政府應主導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普法教育,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

        4.凈化社會法制環境。

        首先,凈化社會法制環境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體要遵守法律原則和道德底線,堅持正確的法制導向,傳播正能量。其次,要規范網絡行為,當今社會,網絡已儼然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社交的重要工具,但網絡的負面性已被眾人所詬病,大學生網絡犯罪的新聞也層出不窮,因此要凈化網絡輿論環境,培養網民言語責任意識,健全互聯網的監督管理,讓網絡更好地成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載體。再次,凈化社會法制環境還要規范執法和司法行為,政府機關要做到嚴格執法,司法機關要堅持公正司法,以確保法律的權威和正義,杜絕徇私不公、貪贓枉法等現象,充分發揮法律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促進大學生堅定對法律的信仰。

        參考文獻:

        [1]田大治.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2]張康.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

        [3]張大方.大學生法律信仰培育體系的構建[J].法制博覽,2014,(2).

        第7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職生;法制教育;法律意識

        一、高職學院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國家明文規定,要求將法律基礎課列入大學生教學計劃,但是高職院校對該門課程的投入卻非常有限,很多高職院校只注重學生技能方面的培養,對于學生法制知識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一些高職學校僅僅通過法制教育月的宣傳,讓高職生在短暫的時間內去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這幾乎沒有多大效果。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夠重視,沒有將其列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而對于學生的法制教育僅僅是依賴于教育活動月法律知識的宣傳以及老師平時的口頭傳教。

        2.高職院校任課教師法律水平有限,尤其是以思政教師代替法制教育老師。很多非政法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大多是由思政部的工作人員擔任的,而這些老師基本上都不是法律專業出身,對于法律的認識還是不夠透徹,由于任課教師法律理論知識的欠缺,使得學生上課的效果不是很好,在這種情形下,當代高職生對法律課程不重視,就不難理解了。在法律課程的教學中,一些高職教師只是注重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高職學生法律觀念、法律意識的培養。這樣的教課模式,對于學生培養良好的法律意識不會有很大幫助,大大削弱了高職院校法律教育的效果。

        3.法制教育僅限于小小的課堂,無法與課外結合。法律是實踐性和理論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當前,在高職法律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方法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沒有給學生提供參加有關法制社會實踐的機會。高職院?;旧习逊苫A課當成高職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也僅僅局限于學校安排的課本,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的實例。以至于高職生對法制教育的認識和了解僅限于理論,根本無法意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4.從高職院校的生源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法律的認識意識不強。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董瑤輿教授通過他的法律意識調查報告顯示出:“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币话愀呗氃盒5纳吹鼗A弱,對法律的學習意識淡薄,一般都不會主動去加強自身的法律知識。由于高職學生心理不夠成熟,不懂法律,很容易走上歧途。因此,高職院校更應該注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5.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素質,嚴重影響到法制教育的質量。高職院校中,個別輔導員公德缺陷和法律觀念陳舊,無法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輔導員將影響一批學生的成長,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決定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觀念。輔導員的能力及創新性,決定著法制教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如果輔導員法制教育活動的開展僅僅限于說教,沒有擴展到第二課堂,這樣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認識就不會深,同時,近兩年高職院校不斷擴招,輔導員帶班也越來越多。導致輔導員幾乎沒有精力開展多樣化的法制教育活動。

        二、解決措施和改進辦法

        1.堅持依法治國政策,落實高職法制教育。我國堅持走依法治國的道路,加大力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法制國家。國家財政部門應該加大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力度,而非僅僅注重本科院校的推進與發展。法制教育的價值在于倡導法制精神,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公民,滿足法制社會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在加強學生技能應用能力培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法制教育的建設,開設一些必要的法律基礎課程。

        2.加強專業法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法律素養是搞好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關鍵。高職院校應該將法律專業教師納入人才招聘計劃。嚴格考核教師的法律專業知識,提高法制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高職院校還是要根據學校實際的情況,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準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強對教師培訓,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師的法律水平。為學校培養理論加實踐型的法律專業人才。

        3.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豐富法律教育內容。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沒有其固有的教學模式。在強化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我們更要重視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在選擇法律教學案例時,應該優先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要利于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二是教學案例應具有思想教育意義。實踐證明,多種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單一的法律課堂教學效果好。為了學生的成長,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例如組織大學生觀看以法律為專題的教育性電影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舉辦法律知識的辯論賽;開設法制宣傳欄,主題畫報,開展法律知識咨詢活動等:請專家來院校開設大學生法制主題講座會等,營造濃厚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

        4.激發學生興趣,加強高職生維權意識。以學生周圍的法律事件為例,將法律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這樣還可以使學生在案例講解中輕松的學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更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是加強學生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5.塑造一支具有較強法律素養的輔導員隊伍。首先輔導員自身要有加強綜合素質的學習意識,尤其是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斷鼓勵輔導員晉升學習,尤其是心理和法律專業方面的學習。同時學校應該為輔導員提供專業的法律知識培訓班,學習開展法制教育的先進理念。在開展法制教育活動結束后,要加強各輔導員間的交流,不斷改善和提升法制教育的形式和效果。同時還應該增加輔導員的數量,減少輔導員帶班數,以提高帶班質量,完善班級學生法制教育建設,使法制受教育面達到100%。

        第8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論文摘要】在高等學校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大學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目前在校大學生中不懂法甚至違法的現象,暴露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問題。

        大學生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他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其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如何,將直接關系和影響著我國社會的法制建設。特別是在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對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搞好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一、高校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

        (一)道德和法律的關系

        任何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都需要社會調節機制來維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會的兩大調節機制,兩者共同擔負著調節社會關系和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把某種價值體系、價值觀念、行為和觀念的準則灌輸到人的意識中,使其形成相應的信息、品質和習慣,達到自我調節控制和自我監督的目的。法律代表了階級的意志,是推行國家、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強制手段。人們行使權力、履行義務,不僅要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還要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

        道德和法律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種社會規范:

        首先,道德與法律聯系密切,在調整規范人們的行為方面具有互補性。

        其次,在調整、規范人們的行為方面,法律并不是萬能的,除了受到以社會為基礎,法律不可能超出社會發展需要“創造”社會以及法律自身條件的約束外,還必然要受到道德等其他社會規范的制約。

        最后,法律以道德為價值取向,并以道德為社會支持。“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如果法律背離了人類基本的道德精神,將失去約束人們行為的道德基礎。

        (二)高校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

        1.高校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關系的現狀。在我國現行的高校教學大綱和教學實踐中,高校的法制教育一般從屬于德育教育,并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在有些高校甚至全部是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只是德育教育的一個補充。

        筆者認為,在我國當前市場經濟體系已經逐步成熟,法制體系建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的情況下,雖然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有其必然的聯系,但將法制教育從屬于德育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是不合理的。正是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比例關系的失衡,導致了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甚至發生違法問題。綜觀在校大學生發生的不同方面的違法問題,一方面是其本身道德素質低下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法律意識的不足和淡薄造成的。

        2.高校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應當并重?;谏鲜鰧Φ赖潞头申P系的分析可以得出,道德和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方面是相互依存,共同發揮作用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法律意識的培養僅靠德育教育還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我們說提升人的品質,應當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結合的形式。

        加強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法律意識融入到大學生的道德觀念中,將道德內化為大學生自身的觀念,使法律至上的意識升華為大學生更深層次的道德義務要求。法制教育的價值在于倡導法制精神,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公民,來滿足法制社會的需要。

        二、在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緊迫性

        (一)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減少大學生違法行為,維護校園安全與穩定的需要

        (二)加強法制教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前幾年,犯罪大學生多出自民辦大專院校,而現在來自重點大專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學生較往年明顯增多。據上海一項關于“校園犯罪”的調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學生中有16人來自重點院校,占了總數的31%.在大學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碩士生。這些重點院校的大學生頻頻犯法說明我們不能只重視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已經迫在眉睫了。法制教育本身及其產生的結果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素質、思維方式、精神狀態等各方面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其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任務

        大學生畢業后是要踏上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法制意識強的畢業生能夠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為國家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法制意識差的畢業生可能有意或無意的違法違紀,甚至走上違法的道路,造成終身的遺憾。

        三、目前在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目前高校已經把法律基礎課列入教學計劃,但是對該門課程的投入卻非常少。由于法律基礎課的課時有限,在很短的時間內要讓學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還不夠重視,只是將其作為一門普通的課程來對待,而沒有將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綜合素質與修養的重要舉措。

        (二)法制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課師資是由社科部、學工處、德育處、團委或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擔任。他們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影響了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對法律課程不重視就不難理解了。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一

        法制教育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未能給學生提供參加有關社會實踐的機會。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礎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礎知識的內容僅限于幾部法律,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的內容。

        (四)法制教學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評價法制教育效果好壞的惟一辦法是閱卷考試,考核的內容主要集中于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識,惟一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學生追求的僅僅是該課程的分數,考完后就將法律知識放在一邊了,并未真正的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四、加強在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法律基礎課有其自身的科學理論體系和教學規律,必須根據其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強化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我們要重視案例教學法。在選擇法律教學案例時,應選擇那些既有利于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案例。

        (二)開展靈活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

        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如組織學生觀看、收聽法律專題的電視片或錄像帶等,讓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舉辦法律知識競賽、辯論賽、“模擬法庭”,開設法制宣傳園地,開展法律知識咨詢活動;利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列席旁聽審判過程,增加其對法律學習的感性認識;請法律專家、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來高校開設大學生法制講座等活動,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實踐證明,多種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單純的法律課程教學效果更好。

        (三)加強法律課教師的培養

        提高教師隊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關鍵。高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不同的學校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準的精干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四)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現在,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和思想倫理觀念急劇變化。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交往、自我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此,高校要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狀況,最大程度上預防和避免因心理問題引發的違法行為,從而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五、結語

        高校在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涉及課程設計、教學安排、教師選拔、教學方式、考試考核等多個方面。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系統教育工程,特別是德育教育與法律教育的有機融合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探討。只有充分發揮各部門、各單位的職能才能使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大學生對法律有科學的認識、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們不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崔長珍.關于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6,(3).

        第9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法律素養

        一、 我國大學生法律素養的現狀

        黨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國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一治國方略的實施,使得依法治校也成了發展教育事業的一項基本要求,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在學法、用法、守法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然而就總體上而言,大學生的法律素養不高,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法律基本常識欠缺

        法律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公共課,基本上各高校都安排大班授課。另外,教材內容也過于籠統和簡單,基本上只做些原則性、概括性的介紹。學生對該門課程也持有無所謂的態度,教育體制和學習理念的落后導致學生的法律基本常識欠缺。

        2.尚未形成法律思維方式

        所謂法律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來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和取向。目前大學生由于法律知識的匱乏,以及社會各種因素的負面影響,普遍沒有形成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使得他們對維護自身權益方面缺乏統一認識,在用法、守法方面也沒有明確清晰的概念。

        3.違法違紀行為有增無減

        近年來,大學生犯罪現象日益增多,不僅給社會帶來了嚴重影響,也大大破壞了社會的安定團結。大學生的犯罪手段和犯罪種類不斷增加,學校法律教育的匱乏也是導致這些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雖說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優秀人才,然而一旦他們的意志不夠堅定,理念不能與時俱進,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對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造成影響,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加上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年少氣盛導致他們難免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激情的背后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后果。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做事只憑主觀臆斷,對他人和社會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三、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途徑

        在管理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法制理念,在處理問題過程中要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才能夠填補法律在他們生活中的缺失。

        1.思想上重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輔導員除了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還要重視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育人首先要從思想上入手,要更新他們的思想,改變他們的錯誤理念。輔導員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向學生傳播傳統的道德觀念,例如“誠實守信”“以和為貴”“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傳統民族精神,不斷地利用道德觀念對學生的法律素養施以積極影響。此外,不斷給學生講解各種法律故事,培養學生的法律觀念。

        2.培養大學生解決糾紛的最佳方法

        想讓學生從內心接受,讓學生徹底信服,輔導員要做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不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另外,對待學生要秉持公平的態度。只有從自身出發,做好榜樣,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尋找最佳的解決糾紛的方法。使學生在面臨糾紛時能冷靜下來,不意氣用事,用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

        3.拓展課外活動,培養大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

        法律實踐活動是大學生素養提高的重要一環。課余時間,輔導員可以帶學生旁聽一些法庭審理,事后讓學生參與討論和評價。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普法宣傳,一方面可以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

        4.營造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氛圍

        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法治化是高校貫徹依法治校理念的重要體現,是高校能否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法制化的校園,公平正義、平等和諧的校園環境,是學生的法律素養提升的前提。

        實踐證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可能自發形成,必須要進行培養,其形成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高校輔導員,首先要有耐心、恒心和決心,通過群體法律意識和社會環境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社會輿論、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予以積極熏陶,使其成為具有現代化法制觀念的新型人才,這也是我國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方略的重要體現和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陳若冰.關于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思考[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精品福利视频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国产精品500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