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世紀的課程改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教育觀學習方式建構主義數學應用能力
21世紀以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與時俱進地展開了全國范圍內的新課程改革運動。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屬于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學數學教育,也必須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其教育的理念、價值和內容不斷進行變革。本世紀十余年以來,我國數學教育觀不斷更新,從數學教育觀的變化發展中,人們得到不少啟示。
1、我國數學觀的變化
當今世界,新知識急劇增長,科學技術一日千里,各個領域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客觀上要求人們具有更高的數學修養。高科技的發展、應用,把現代數學以技術化的方式迅速輻射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儲蓄、售貨和個人電子產品將高速發展,數學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因此,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數學更注重應用。而對對數學本質的多元化認識(數、量、序、邏輯、符號、構造、空間形式、數量關系、結構、模式、語言、藝術、技術、文化等等),使得人們更辯證地看待數學的本質特征。
2、我國數學教育觀的變化
2.1數學面向大眾
“數學產生于學生的數學實踐”這種意義上的數學教育包含著深厚的人本主義情懷,將極大地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和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新世紀數學教育建立在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數學的現展、數學教育的人本主義以及學習者的心理特點和潛在能力的全面調查與研究基礎上,面向全體學生,服務全體學生。
2.2數學教育的價值與功能與時俱進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03年版)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一提法反映了義務教育階段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著一種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和實踐體系。但是何為有價值的數學?何為必需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與無價值的數學以怎樣的標準劃分?這引起了數學界與數學教育界的探討與研究,經過一系列的調研、觀察與反思,新的提法應運而生,它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這一提法,體現了21世紀以人文本,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理念在數學教育中落到實處。
2.3數學學習方式更具探究性,培養學生對對數學美的欣賞和數學交流能力
一個搞數學的人,他要搜集、發現、創造或表達關于模式的事實和思想。數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躍的過程,這和被動地掌握概念和程序很不相同。事實、公式和信息有多大價值只有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有效的數學活動。數學應用就是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實施新課標,就是要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其能夠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進行思考,找到應用數學的契機。生活造就了數學,數學又服務于生活。就像國際數學教育權威弗賴登塔爾說的,數學必須“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
2.4數學課程內容有了較大的改變
鄭毓信先生指出:“數學是一種模式的建構活動,而且模式本身就是數學研究的對象。” 這種觀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傳播。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義務教育階段增加了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量與計量、方程與關系等內容,高中階段增加了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應用數學、離散數學、微積分內容,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基本領域了解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全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從普通的人類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
2.5 強調“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
在教育領域中常常談論的建構主義具有認知理論和方法論的雙重身份。從方法論觀點來講,“人類是認識的主體,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今天人類具有高度發展的組織知識的能力。”從認知理論觀點來講,“知識不是通過感官或交流被動獲得的,而是通過認識主體的反省抽象來主動建構的。”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從學生主體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出發,尋找最適合學生的高效學習方法與模式,并引導學生發展對現實世界數學的感覺及數學思考的能力。
2.6從單純關心考試,過渡到同時對數學思想與數學文化的關注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但逐漸過渡到同時關注數學問題中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數學思維與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人類巨大的精神財富。數學的嚴謹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數學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選修系列對數學史的加入是學生更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3、結語
21世紀,數學已經變形為一個豐富的數學科學的集合體,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數學是一門朝氣蓬勃、富有生命力的學科,因此,在當代的數學教育中,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更新數學教育觀,重視數學課程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才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田曉娟.重視“數學應用”,滲透“數學建模” [J].科學教育,2008,14(2):6.
論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隨著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課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遵循新的設計理念,改變傳統的資源設計思想。因此,擴大資源開發主體,選擇恰當的設計原則與方法、以先進的教學理論為指導,設計面向學習者的“學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等新型資源設計理念的貫徹,保障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質量,能夠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領域的涌動,使信息化教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教育超越了時空開始向所有人開放,實現了學習的開放化和個性化。教育信息化改變了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傳統的印刷資料等教學資源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時代的教學需要,以信息時代的技術發展為基礎設計、開發、存儲和處理支持教與學活動的新型教學資源—信息化教學資源,由于其處理數字化、存儲海量化、管理智能化、顯示多媒體化、傳輸網絡化、交互性強等特點,有效地滿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各國政府都在探索課程改革,我國政府為了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和全面提高國民素質,首先在基礎教育領域實施了新課程改革,以實現培養目標的調整和人才培養方式的轉變,培養大量符合信息時代要求、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一、新課程改革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全體發展,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針對傳統教學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關注個體差異,選擇適合學生學習需求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和全面實施,都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新課程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內容是面向學生的“以學為主”的“學習型”資源。要求改變過去資源建設主要為教師教學服務的“以教為主”的“助教型”資源建設思想。新課程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不但要便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還要支持學生為中心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如研究型學習、協作學習、問題導向式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等,倡導體驗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使新課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既能幫助教師“教”得更好,又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快、更好、更輕松。
2.新課程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結構是“主題單元型”的系統化和結構化資源。需要根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對教學資源進行精心設計,改變過去對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媒體素材的簡單堆積和對教學內容的簡單呈現的做法。在“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主題進行深度挖掘,引導學生思考,以啟發、探索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體現教師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角色。
3.新課程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在形態上重視動態智慧型資源建設。以往的資源大多以靜態素材庫、課件庫、教案庫、試題庫等形式存在,以硬盤或光盤為存貯介質存放在服務器上,供師生下載使用,資源內容更新緩慢,沒有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優勢,將各地的智力資源利用起來。隨著互聯網的核心轉向人力資源的“互聯”和人的智慧的“互聯”,“人”作為一種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將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繼續加強著眼于“物”的靜態的資源庫建設的同時,要加強發展著眼于“人”的動態資源建設,使師生在交流、互動與合作中發展。
4.新課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智能化的知識管理”型資源。從資源系統性和結構性出發的傳統管理模式,難以適應信息更新快、傳播迅速的信息時代的要求,學習者和教師面對越來越多的教育信息資源,要能準確、有效、迅速地對海量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必須改變傳統的資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識管理”方式,使知識的獲得、儲存和傳播更優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種智能技術,使師生借助知識管理平臺共享和利用知識,激發師生生產和創造知識,豐富信息化教學資源。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理念
信息化教學資源要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必須改變傳統資源設計理念,體現新型教學資源設計理念,具體表現為:
1.選擇恰當的原則與方法指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針對不同類型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國內學者提出了一些資源設計的原則.主要有多媒體軟件、網絡課程和網絡課件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原則,例如網絡課程的設計原則是:(1)個性化;(2)協作化;(3)多媒體;(4)動態化;(5)交互性;(6)共享性。還有學者提出了網絡課件的設計原則包括:(1)交互性原則;(2)界面直觀友好原則;(3)培養創新能力原則;(4)科學性原則;(5)協作性原則;(6)教學設計原則。其中教學設計原則指出要注意分析學習者的特征、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結構、設計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知識表現形式,設計能夠有力地促進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學習策略。除了這些針對特定類型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原則,國外還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應共同遵循的原則與方法。英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署向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的十條原則與方法,具休為:(1)說明信息化教學資源與非信息化教學資源相比較的優越之處;(2)提供合適的教育刺激和反饋;(3)提供適合學習者的挑戰性任務;(4)適當的情景下,鼓勵協作學習;(5)讓使用者可以發掘、改造、鑒別資源,以滿足其特定需求;(6)在適當的情景下,讓學習者可以選擇和安排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順序;(7)支持用戶定制資源;(g)根據學習目標,恰當運用多種媒體(如圖表、動畫、圖片、視頻和音頻),吸引學習者參與學習;(9)在適當的條件下,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記錄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臺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在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過程中,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指導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的一般原則與方法,還要根據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內容、類別與形式遵循特定資源的設計原則,精心設計信息化教學資源。
2.要以先進的教學理論為指導,設計面向學習者的“學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教學是一項以幫助人們學習為目的的事業”。設計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當前許多教學資源是為教師的學科教學提供素材、教案、試題、課件等,以“學”為中心,支持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資源比較少,要轉變以“教”為主的教學資源設計,堅持“學教并重”的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資源設計。教學資源設計要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學”為中心的思想,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活動理論等學習理論為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教學資源,開發不僅能促進“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學”,促進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主體的多元化。
3.加強以學科知識點為組織的結構化教學資源設計。據調查,按學科知識點組織、結構化程度比較高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更受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的歡迎,但這類教學資源還不多。在當前從面向學科的教學資源設計向以主題資源設計過渡過程中,開發了一些優秀主題資源和主題資源網站,有利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探究學習。在西部信息化教學設施短缺、教師是信息化教學資源主要應用主體、其資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強的情況下,主題資源不便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在開展主題資源設計的同時,加強以學科知識為組織的結構化教學資源設計,既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又保持各學科知識點的相對獨立,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設計便于直接應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
4.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媒體技術。信息化教學資源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資源,在資源設計過程中,在確定了資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以后,選擇媒體技術時,要考慮國內各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的實際,考慮師生獲取新媒體的可能性,利用現有的媒體技術能開發的教學資源,不片面追求新技術,盡量選擇在大部分中小學比較普及的媒體技術來設計開發教學資源,注意照顧學校之間、城鄉之間的差異,選擇恰當的媒體技術,增強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適用性和推廣性。
5.提高資源開發人員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不同于傳統的教學資源建設,設計者既要熟悉教學內容、新的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知識,還要熟悉各種媒體技術和工具,具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當前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接受過專業訓練和相關培訓的人員還比較少,要開發出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必須提高教學資源開發人員的資源設計能力。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而這些誤區則會直接導致課程改革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終可能導致課程改革的失敗。
誤區一:忽略三維目標中的“雙基目標”
傳統課堂教學非常強調“雙基”目標,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新課程對課堂教學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我們發現:一是部分教師,接受新理念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追求課堂活潑,注重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忽視了“雙基”的落實;在這種錯誤理念的指導下,課程改革將會由過分注重了“雙基”的落實的極端走向只重情感而不重視“雙基”的極端。其實這兩個極端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處理好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在知識積累上就會存在嚴重的問題,最終學生會因為知識匱乏而對學習產生厭倦之情,會導致課程改革的失敗。
新課程對課堂教學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它是在注重“雙基”的基礎上還要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因此,在實施新課程改革時,在注重“雙基”的基礎上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去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學生既積累了必要的基礎知識,又鍛煉了能力,還具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實現了素質教育。
誤區二:讓學生完全主導課堂
新課程改革最大的變化是改變了課堂上師生的角色,教師由原來的主角變成了導演,學生則由原來的配角變成了主角。新課程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而部分教師對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頗,導致課堂上出現這些不良現象:課堂上教師不加任何引導任由學生自由發揮,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唱歌、跳舞、爭論等,課堂氣氛看似非常活躍,形式多樣,改變了以往課堂的沉悶。然而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活躍,而是追求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質疑、對抗時的思維活躍。在上面錯誤理解理念的指導下,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教師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教師失去導演者的身份,變成一位看客,這種看似活躍的課堂教學則會變成一部毫無內涵的泡沫劇,學生也不會得到真正的發展。
新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就是教師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簡明指出學習目標后,指導學生經過獨立自學發現疑難和問題。教師對學生講明自學要求,指導自學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自學情況,了解和梳理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在學生展示時,應給與及時的指導,在質疑時出現脫離問題核心的應予以提醒,而不是任由發揮。讓學生在教師的導演下,盡情地表現自己精彩的一面,從而使課堂內容充實,讓學生收獲頗豐。
誤區三:只褒不貶的評價模式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知識的講解是通過學生的展示來完成的。起初,大多數學生膽小、內向、不自信,展示時表現出:聲音小,不敢面向全體同學,語言也不夠流暢。針對這些情況,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大膽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絕大多數教師采取多褒少貶的方法,讓學生先建立起碼的自信心,從而達到踴躍展示自我的目的。然而,隨著這一辦法的實施,部分教師把這個辦法當作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法寶”,把多褒少貶演變成了只褒不貶,不管是否真正應該表揚,一律用“很好、很不錯”來評價。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夸獎,不但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反而使學生失去參與展示的激情。
我個人認為:在評價學生的展示和發言時,應該客觀評價,并要分情況而定。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我們應該采用多褒少貶,我們可以從他們優秀的一面做出肯定的評價。而對于那些性格外向,沒遇到挫折的佼佼者采用少褒多建議的方法,教師對他們亮點做出肯定的同時,還應該作出中肯的建議,以防他們盲目自信,從而好高騖遠。這樣才會使他們的不再盲目自信,不會好高騖遠。而對于那些因為懶惰而沒有認真完成導學案,影響展示效果的同學,應該從樹立責任心方面去評價他們,使他們樹立起起碼的責任心。
課堂教學評價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整體、全面的發展,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不同的維度,全面衡量。進而培養學生對人和事的客觀評價思想。
[關鍵詞]教育管理 課程觀 教師觀 教材觀 學生觀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是我國深化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它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與傳統高中教學模式差別很大的改革構想,是涉及基礎教育的根本性改革,必將帶來一場高中教育從理念到實踐上的全方位的新的變革。因此。轉變傳統觀念,以新的理念導引全面實施的高中新課程。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這是為新課程培養新觀點、高素質的教師的必然需要,也是決定新課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一、管理觀點的改變:實現管理的人本化
傳統管理的基礎是制度化,它注重對管理對象的規范與約束,注重對管理過程的控制與監督,它以其剛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校管理的主要對象――具有獨立人格的教師和正在成長的學生的發展。實施新課程,首先要求管理觀點的改變,即學校管理要把入的因素看做是有效管理的核心因素,要變傳統的相對束縛人的個性的剛性化管理為充滿人性化情感的“人本化”管理,達到人本化和制度化的和諧統一,促使被管理者對指令或目標發自內心的認同。實現管理的人本化,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師生為本。堅持以師生為本,就是以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為本,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以學生為本,就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性發展為本,堅持為學生服務的辦學觀念,著眼學生健康發展。優化整體育人過程,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課程觀的改變:實施新課程的核心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1.課程目標觀的轉變,要通過轉變觀念實現多維目標的整合。新課改倡導教學要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多維目標。知識與能力是體現教學和理的內核,我們應該繼承。過程與方法既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教學的操作系統,新課改注重對教與學過程的體驗。方法的選擇。是在知識與能力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拓展與開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教學的動力系統。新課改注重教與學的情感體驗、態度形成和價值觀體現,是在前兩個目標層面上對教學目標的深層次開拓。
2.課堂教學觀的改變。新課程在課堂教學定向突出了這樣幾個方面:①課堂不只是教師的舞臺,更是師生互動的舞臺。教學歸根到底是一種交往行為,是以交往為媒介,在有效的地交往與互動中,使學生內化知識,增長能力,養成情感。②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不能只把學生看成被動的接受體,而要把學生看成是有著獨特的個性、鮮活生命力的個體。教師所做的不是強制地灌輸知識,而是從內部去激發學生,不是由知識走向學生,而是由學生走向知識。③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④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育智慧充分體現的場所。
3.課程結構觀的改變。新課程注重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課程設置將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個層次,加大了學校課程設置的自。因而學校課程結構觀念的改變應以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為重點。同時,新課程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學習內容將被分成若干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所包含的各學科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每部分分成若干學習模塊進行學習。新課程建立了與之相適應的學生自主選課制度,學生可擇班上課,學校將形成教學班與行政班并存的狀態。
4.課堂模式觀的改變。由目前相對穩定單一的教學模式向開放、多樣的全新教學模式轉變。必須擯棄強行灌輸――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建立積極引導――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由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由重分數、重結果向重能力、重過程轉變;由側重于教師――學生單向信息交流的重傳遞向師生雙向綜合信息交流的重發展轉變:由重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5.學生評價觀的轉變。目前學生評價客觀上已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其主要表現在①評價功能單一,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忽視改進與激勵。②評價標準單一,注重學業成績,忽視全面發展和個性差異。③評價方法單一,注重量化評價,忽視質的評價。④評價主體錯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新課程“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基本精神的學生評價觀念,應是建立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之上的,要更注重評價的發展性、過程性和動態性。
三、教材觀的轉變:“教教材”到“用教材”
傳統課程重視“教教材”,而新課程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即教材不是唯一的、萬能的,教師只能用教材教,而不能簡單的教教材。新課程認為教材是教師為實現一定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書為主的圖書教材,又包括視聽教材、電子教材,還包括來源于生活的顯示教材。
“用教材”,就是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它倡導的是教師將個人對教材的理解、經驗和知識投入到教學中,學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學習教材,大膽闡發自己的見解。新教材是新課程理論的外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取舍,增添內容,形成具有個性的自己的教材,真正實現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
四、教師觀的轉變:從“傳授型”到“科研型”
實現由“傳授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變,是新課程對教師更高更新的要求,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新課程中,教師承擔的角色不僅僅是傳授者,而要承擔管理者、組織者、服務者、激發者、交流者、咨詢者、反恩者等多種角色。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注重本體的盡情發揮,而應更多地思考和研究如何組織和服務。要求教師在師生互動中,以研究者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教育教學活動的新動向、新問題,深入地探索、思考,及時反思,捕獲瞬間的心得體會,日積月累。新課程的注重個性化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決定了教學研究同于以體的只有個別教師參與的課程研究和經驗總結及論文的撰寫,而是人人參與的以學校為本,課堂為本的校本教研,立足課堂、珍視經驗、注重歸納、比照反思、完善設計、實踐檢驗,邊研究、邊解決、邊提高,是教師由“傳授型”向“科研型”轉變的必由之路,
這樣自覺地把教學與科研和諧地結合。才能使教學始終充滿活力,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最終成為學者型教師。
五、學生觀改變:真正實現學生與教師人格平等
實現學生觀念的轉變。就是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充當著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選擇者,學生成績的評價者等角色。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期以來,學生個性得不到張揚,創造性得不到發展。
毋庸置疑,產品設計專業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專業角度來講,產品設計抑或工業設計是一個內涵廣大的范疇,每位從業者及未來從業者都對其且應對其有獨特理解。傳統的以課程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大多還處在一種“約定俗成”的狀態,每門課程固有的大綱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教學內容的靈活配置。教學范疇及涵蓋領域的拓展對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據調研,國內絕大多數高校在設定產品設計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時,均能認識到課程大綱只是該門課程的綱領性指導,具體教學內容是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進行調整的。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為了應對教學檢查和教學評估,各高校的相關大綱卻背離了這一指導原則,對每門課的具體內容、教材選用、所占學時等均進行了嚴格限定,最后形成的文件大多已在根本上扼殺了教學調整的可能,而且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鑒于此,為了真正實現產品設計教學的靈活性及創新性,在設定新的教學體系及教學大綱時,決策者及參與教師應從實際教學需要出發,解放思想、拓展視野,從前瞻性的視角設定各門課程的大綱內容,既能形成可供考核的綱領性指導文件,同時又不過多限制不同教學主體及教學對象的再創新可能,切實實現教學大綱的綱領性指導作用。如此,才能使教學大綱能夠應對一個大綱調整周期內出現的教學及學科前沿變化。
二、系統規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產品設計核心課程的教學目標,除了需要教學大綱提供應有的路線指導和調整空間之外,還應在具體課程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系統規劃和精心設定等來確保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產品設計雖然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仍應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及學習模式。以經典的、可推衍的教學及設計理論為指導,以設計項目為中心,合理安排設計理論與實踐課題的教學次序及比重;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將“大班授課”的理論講解、“小組研討”的案例分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實時交叉學習。在保證理論支撐的前提下,教學過程中還應因應產品設計的專業特點來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這種加強不應只是口頭上的嚴格要求,而應貫穿各類課程的始終。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設計案例中,側重于設計計劃的整體實施過程;二是多個設計環節中對方案進行模型研究的能力鍛煉,包括草模、過程模型、功能模型及原型機制作等。針對第一個層面,多數設計院校傳統的做法是擬定適合的虛題,讓學生就此展開,將之前所學的理論在其中得以運用深化。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更適合的題目,擬定更合理的課題要求和標準,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充分應用。缺點是有可能流于紙上談兵,與市場無法銜接或應用價值不高等。近幾年隨著各學校產學研合作進程的推進,許多高校都開始注重并開展了與企業的項目合作,將企業的一些實題帶入課堂,給予學生更真實的設計體驗。這種方式也越來越成為時下流行的或者說被追捧的一種方式。有些老師和學生甚至覺得如果不做實題,課程作業就毫無意義。這恰恰是又走了另一個極端。因為純粹以企業的題目和要求作為課程目標和要求,時常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畢竟國內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對設計的關注和認識目前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要求往往會有各種局限,或局限于單一的經濟效益,或只求產品“改頭換面”,更有甚者,有的企業會直接提供“模板”,要求學校“參照”“改良”,其目的不言自明。如此引導,對設計教學產生的不良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尤其對于初學設計的學生,這種不良體驗會直接影響其正確設計觀的構建。當然,此問題并不是產學研合作方式的問題,而是如何操作的問題。要想改善,需要多環節共同努力。但作為教師,能夠完全控制的就是慎重選題。市場上有不同層次的企業,企業有不同層次的命題,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培養目標來選擇恰當的題目引入課堂。不能一味追求短期的所謂“成果”,而忽視了長期的、實際的效果。注重對學生正確設計觀的引導,通過課題的“虛實”結合,讓學生在全面、多樣的設計實踐中循序漸進,厚積薄發。
第二個層面一直是我國設計專業培養的弱項。這只需要簡單對比國內外設計教學的發展過程和現狀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德國第一所世界知名的設計院校包豪斯,到今天代表一流設計水平的設計學府洛杉磯藝術中心、皇家藝術學院、羅德島藝術學院等,無一例外,動手實踐環節是各學校設計課程強調的重要內容。所以,這些院校的學生往往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草模型的研究,中期模型的實驗以及最終成果模型的制作上,以此來檢驗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嚴謹度。國內的高校則不然,一般只是在專門的模型課程中,學生才會真材實料、真刀真槍干上一番,而實際上卻是把別人的設計做成模型,真是“名副其實”的模型課。除此之外,只有在少數一兩門高年級的專業課程中安排幾個或十幾個學時,讓大家實驗。實際操作中,大家往往會聰明地選擇比較省力的方式代替,從老師到學生都比較怕“麻煩”,“怕”動手。連作為大學學習最終要環節的畢業設計模型,都基本由專業模型公司代勞。這樣的代工模型對于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價值。親自動手或參與制作草模型和研究模型對于設計方案的推敲、推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避免學生只注重絢麗的軟件效果圖表達,使學生對自己設計的產品有更真切的體驗,提高產品的可用性。故此,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中,應留出足夠的動手實踐時間。制作模型的基本技能可以通過模型課程的學習及各專業實驗室的課余教學培養,讓學生掌握常用加工設備的操作方法及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實踐環節的設置,應遵循由簡入難,隨課程深入逐步加大工作量及難度。讓學生逐步建立起動手興趣,收獲動手制作的樂趣,并逐漸形成在“實踐”中思考設計、做設計的習慣。
三、明確目標,注重課程目標的考核與終極目標的實現
從產品設計基礎到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再到產品系統設計以及產品創新設計,作為產品設計的核心課程,各環節設置應目標明確,注重短期課程目標與長期培養目標的統一。系統制定各課程目標、任務書及考核標準等,要求各任課教師對課程群有整體認識,并明確自己所承擔課程的位置及作用。同時,為了使學生更加有的放矢,在課程之初,便將該課程的性質、目標、任務、考核要求及其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提前告知學生。前期課程應為后期課程做好足夠充分的知識儲備,求全不求深。具體來說,就是在低年級學習過程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廣度,促進其對設計有較全面的認識,培養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隨后,逐漸深入,注重知識的深度。先培養興趣,引之主動探索,再漸入“正規”,理性思考,最終實現感性和理性的自然融合。課程任務的制定自然也應以此為目標,合理設計。考核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計,根據不同課程特性,對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考核。考核過程可以有課程群內其他老師參與,加強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考核結果更趨客觀,也更好保障各課程之間的貫穿、銜接。
四、結語
一、把握新課程的性質,明確課程改革的目的。樹立科學理念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高中歷史教育不是為了培養歷史專業研究人才,不必過于注重和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專業性,而是要通過歷史這門課程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這是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課改的實驗中,歷史教學不能再僅僅局限于知識掌握與能力的培養,更應在此過程養成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關心自身發展和人類命運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師生共同體驗、探討、領悟歷史,大力提升師生具有歷史學科特點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研究新教材,構建既符合課標要求又適應學生實際的歷史教學內容體系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科書,它具有體例新、容量多、學術性強、難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內在邏輯嚴密等特點,它給歷史教師展示才華帶來了機遇,也給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要積極應對這種挑戰,歷史教師應該重視以下問題。
1 分析教材結構和內容體系的變化,解析其內在聯系,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人教版新教材單元設計依據不拘泥于《內容標準》,有所創新,內在邏輯嚴謹,真正體現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新課程特色。比如《必修Ⅱ》,按新課標內容標準有八個專題,先是探究中國經濟從古至今的演變,然后再來探討世界近現代經濟的發展即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歷程以及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歷程,最后探討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由中國再世界然后中國融入世界這樣一種編排體系。我們應該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認真體會編者的意圖,解析各單元和每課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
人教版教材的課文附件部分也很有特色,大致包括“歷史縱橫”、“學思之窗”、“資料回放”、“本課測評”和“學習延伸”等內容,給我們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了許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方向和活動方案,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這些課程資源為教學活動服務。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銜接,必要時為高中學生“補課”,簡要補充某一歷史問題的來龍去脈。比如:必修①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中講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四節內容,主題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突出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古代中國朝代更替,但大部分學生不太清楚,在這里老師就應該給學生補補課。必修①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第2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中,為幫助學生理解曲折的含義,建議老師們補充一些關于的歷史,既能幫助學生理解這段歷史,又能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所以,我認為注意初高中的銜接就是有關知識的銜接和歷史興趣的銜接。老師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自己的經驗做好這件事。
3 以課程標準作為指揮棒,關注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以往的歷史教學是一套教材,而現在是“一標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當然要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國家所修訂的歷史課程標準,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忽視教學目標的慣性思維,在教學中要緊緊抓住課標這個核心,并且注意拓寬知識面,關注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三位一體”表現在課程目標上,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整合。
首先,知識和能力是學生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在課程學習的“質”方面,指的是課程內容質量高低關系乃至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學應以課程資源為教學對象,面向生活,歷史教學要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會煥發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強調關注目標底線,“頂”的程度要根據學生情況處理,不能過分拔高。實際上,無論是關注“質”還是“量”,教與學就是實實在在圍繞課改精神進行富有個性和創意的實踐與探索,就是通過合理的學科知識結構、健全的思維方式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方法內化為學生一生成長的動力的過程。
其次,過程與方法納入課程目標是新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教學過程中師生都不能“套上枷鎖去跳舞”。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諧、互動開放、體驗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師自己要避免“一個頭腦兩個系統”。兩個系統一個對外,應付檢查開優質課耍弄教學手段;一個對內,“穿著新鞋走老路”。教師更不能抑制學生的學習獨立性、學習主動性、學習創造性,教師要樹立發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觀,要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再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它拓寬了課程教育目標的內涵,更加關注人的發展過程,更加強調學會學習的同時學會做人。它更注重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以及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為人類和平和發展做貢獻等人生理想。作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課程目標對于學生而言,意味著“學會求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對于教師而言,意味著觀念的更新和學科教育重心的轉移;對于本地區課程改革的實驗和推廣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三、拓寬學科知識面,主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新一輪課程改革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從教材內容的選取到知識的呈現方式,從課程結構到課程評價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全新的價值理念,這也對中學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歷史教師知識結構的水準將對歷史課程改革的成效產生顯著的影響。新的高中歷史課程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通過重大歷史事件、人物、現象展現了人類發展進程中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內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課②“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這個專題,“新課標”要求通過古代中國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基本史實,概括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再將這些特點綜合起來,認識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還要通過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原因。這個專題從涉及的歷史知識到運用的思維方法和指導理論,都是比較深奧的。這些更多更深的內容需要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素養。
四、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學生特點和教師職能
關鍵詞 工程測試 研究生課程 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26
Graduate Course Engineering Tes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form Practice
ZHAO Yan, DAI Rong, LIU Chuanbo, CHEN Zhe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explor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the formation of integrated solutions in sol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o that learning is to become an approach of drawing students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the"energy storage"of scientific thinking for their future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engineering test; graduate courses; reform practice
工程測試與信號處理課程是我院機械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碩士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與學位課,主要講授測試系統構成和測試信號處理相關知識,以及典型工程量感測方法及系統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進行工程測試所需要的傳感檢測技術、測量信號處理技術、工程測量系統及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正確設計、合理配置測試系統、提供測控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該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課程學習是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邁入專業領域、培養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引橋。為達到課程學習的目標,幾年來,針對工程測試及信息處理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只重視理論和知識的講授,而輕視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將知識的傳授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的現象,我們開展了本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和課程建設。
1 課程的發展與現狀
武漢理工大學是全國較早在研究生中開設“工程測試與信號處理”課程的院校之一。在1998年率先在機械工程碩士專業中開設了“測試與信息處理”課程。2002年,課程由機械專業的一般專業課升級為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和學位課。同時,為了強化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測試與信息處理”課程更名為“工程測試與信號處理”。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材所沿襲的,基本上是應試教育思想,“以講授知識為主”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①教材則注重基礎理論、公式推導、內容系統性,對科研和工程項目案例反映少,即使有一些例子,也只是將完整的項目拋去,只取項目中的相關部分的內容,如:信號處理方法部分,會舉出相關分析的例子、頻率分析的例子等,但缺乏整個項目的全貌。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常常產生困惑感―― “我學的知識有用嗎?能夠用在什么地方呢?怎么用呢?”長此以往的結果是使學生逐步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好奇心,只關心考試的結果。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對工程應用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通過將針對性強、直觀性強的典型工程應用和科學研究案例引入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好奇心,使他們逐步了解和體會基礎理論知識在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中的不可分割的作用,建立面向工程觀的教育理念,這是本課程改革要達到主要目的。
2 課程改革的實踐
對研究生而言,了解工程實踐活動中對解決問題時知識的集成與應用創新的過程比僅僅“知道”知識更重要。②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訓練場”,而課程的學習則成為學生進入科研實踐活動的引橋,“問題”意識的啟蒙就成為科研思維的“儲能倉”。所以,研究生課程改革的實質就是要探索能否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和培養學生在科研及工程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與探索的精神、以及知識挖掘、集成、應用與創新能力的養成。
為了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增強研究生整體素質和工程綜合實踐能力,依靠學校的重視和大力資金投入,我們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電工程實驗實訓中心,建成了“傳感器及工程應用綜合實驗室”、“振動測試系統”、“快速可重組傳感器測試虛擬實驗平臺”等多個綜合性實驗平臺。利用這些教學資源,采取實虛結合的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約30多個工程實物實驗與仿真實驗,用實驗來代替因學生理論基礎不足和缺乏工程實際經驗而造成的難懂、抽象和枯燥的習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建設上述立體化不同層次的實驗項目、將涵蓋本課程重要知識點的典型科研項目提煉后引入到教材和課堂中,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了解如何將專業知識在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中進行整合集成創新、形成解決方案的過程,從而使得課程的學習達到牽引學生進入到科研實踐的引橋的目的,為他們今后從事科研工作積累加速前行的“能量”。
我們還將據教師在車輛性能測試技術、機械故障診斷、傳感器設計等領域的研究理論和成果,提煉為課程的實驗和教學內容,逐步完善以工程測試典型項目為主線的教學內容。例如,我們選取了典型的串起測控技術各重要的理論和基礎知識點的“列車縱向沖動的檢測”作為振動測試實例,教材中將此內容單獨成章,改變以往將多個涉及局部知識的案例“灑”在各章的內容中的做法。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列車縱向沖動既有評價指標與測量方法分析(1學時)、縱向沖動關鍵影響因素及評價標準分析(2學時)、智能檢測系統的構建(3學時)、振動信號的采集與分析(2學時)。通過這個關于列車縱向沖動的測試實例,講述工程測量與數據處理的全過程,包括問題的分析、測量對象已有理論分析的研究、測試系統的構建、測量結果的處理以及實驗數據的規律性分析。
教學基本要求是是學生掌握測量與數據分析的過程及振動測量的方法。掌握對實驗方案的分析與設計,對實驗數據的歸納及相關規律的挖掘。
通過案例教學,將工程測試技術的理論用科研項目的研發過程串起來,學生“看”到了從何處入手來構建一個面向對象(這里是列車縱向沖動)的振動測試系統、構建的測試系統中軟硬件的相關知識、測試結果的分析方法如相關分析法、能量分析法、頻率分析法等是如何用于列車縱向沖動測試中的? 懂得了理論知識是有用武之地的,不是空洞的。
3 教材的改革
目前我國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目標還處于“知識本位”的狀態,這也導致大多數研究生教材的內容只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介紹而缺乏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引發的理論和應用過程的交融、提煉和探討,結果是教材內容趨于“本科化”,失去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辯駁、整合、集成的作用。
所以,在教材的改革上,我們嘗試將科研案例轉變為教學內容,如將列車縱向沖動的檢測作為振動測試實例一章的內容,并依據列車縱向沖動的檢測項目科研工作的實施規律展開內容的講述,例如,對振動測試實例的內容編寫中,首先告訴學生對列車縱向沖動的檢測這樣的一個實際問題,先得分析該問題的相關背景,前人對該問題的研究及評價方法,再通過自己研究關鍵影響因素(以確定主要測量參數)、搭建測試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測量,對測量的數據進行處理,最后是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并進而找出有關的規律。這樣,在課程內容上,就將如何“解決問題”(科研工作的目的)作為本課程教材的主線條。這就使得《工程測試與信息處理》教材側重于提高學生研究工作的能力。
教材共分兩部分:工程測試技術基礎和工程測試技術應用。第一部分講解工程測試技術的基礎理論,內容共分6章。第1~6章介紹測量與試驗的概念及相互關系,測試方法的分類與非電量測試系統的構成,測量與標定的關系,測試的輸入與輸出結果的表達,測試系統基本硬件構成,測試系統動力學基礎及測試系統動態測試的性能,測試系統動特性的技術指標、不失真測試系統構成的條件,數字信號處理及小波分析。第7章為振動測試―系統構建及信號處理方法,第8章為溫度測試―系統構建及信號處理方法,這兩章屬于科研項目的提煉,目的是用案例串聯前幾章的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清楚地學習到從何處入手來構建一個面向對象(如列車縱向沖動振動或溫度)測試系統、構建的測試系統中軟硬件(如傳感器、信號變換器、顯示裝置等)的相關知識、測試結果的分析方法(如相關分析法、能量分析法、頻率分析法等)是如何用于列車縱向沖動(或溫度)測試結果的分析中的?改變了以往理論知識脫離實際應用的現象,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工程測試技術應用能力。
回顧課程的發展和成長,是一個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過程。展望未來,有信心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努力做好研究生的教學工作,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作貢獻。
注釋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成績;不足
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代表著中國21世紀教育發展的方向。自2005年秋季開始試行新課程模式,我校改革已經推行了三年。新課程實施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上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教師要不斷反思改革中的不足,不斷完善課堂教學,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一、成績
1.教師的發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1)教師在學習實踐中的發展。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校歷史教師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和素養有明顯提高。學校和本學科組利用校本培訓、公開課、集體備課討論、自主學習、校際之間的交流研討等形式組織歷史教師學習新課程目標、理念和教學要求。通過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實踐中提高,我校專職歷史教師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歷史課堂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
(2)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新課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新課程闡明了課程的六個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課改的方向和要求。在三年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我校歷史教師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導教學。
2.優化教學實踐
(1)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面對新的教學理念,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教師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設計一堂什么樣的課才能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因此,教師們只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討論,互相發現優點和不足,共同設計課堂教學。隨著課改過程的深入,這種不自覺的商量和討論成為了自覺的、定時定點的集體備課。集體的智慧優化了課堂教學設計,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進者,推動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發展。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優化歷史課堂教學。在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校教師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打造精品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拋棄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形成個性化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不再把傳遞書本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使學生“學會學習”。
3.課堂和課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能力
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筆者注重探索學生歷史作業的改革。在傳統的習題練習之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現實熱點,在課堂和課外適當布置學生完成一些多元化、個性化的歷史作業,如歷史小論文、歷史小報、歷史漫畫、研究性課題等。這些歷史作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鞏固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能力。
二、不足
1.注重學生能力的同時忽視知識目標的達成
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重要的歷史知識。筆者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教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后兩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但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強調了基礎知識就背離了新課改的初衷,這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2.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忽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能獨霸課堂,課堂要讓學生建構。“教師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在聽課中,筆者欣喜地看到,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敢于、樂于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新課程更強調“教學是多邊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師生是平等關系”。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里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教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3.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忽視傳統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新思維;研究
從新課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到現在各個試點的全面實施已歷經十年之久,是歷次課改中時間最長、教材變化最多的一次。這就意味著每個教師都將面臨新標準、新內容、新目標等一系列的全新課題,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課改的教學工作呢?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構建新的教學思路,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建立的幾種新思維。
一、教師在課堂上要扮演新的角色
傳統教學觀念一直認為教師就是每個學科的“知識權威”,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是毋庸置疑的。新課改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扮演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管理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又不能放任自流,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做好學生的組織協調工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另外,還要指導學生為自己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有效途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方案的改進
以前教師備課主要是備大綱、備教材、備教參,這樣雖然可以加強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突出課本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卻嚴重忽視了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特長的發揮。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緊扣教材和教參,把握教學目標,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因此,教師備課時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點,設計相關的教學情境和問題;確定恰當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安排教學活動;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演示活動、實驗以及小組活動做好充分準備;設計對每個教學環節和學生的評語等。教師在備課時要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既符合學生的智能和認知水平又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
三、由重“教”轉向重“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教,要求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不太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和實際需要。這種以教定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不僅影響學生潛能的挖掘和個性特長的培養,還會壓制學生靈活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注重學生的學,也就是提倡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培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主是基礎,探究是關鍵,合作則是對自主和探究的補充和促進。在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引領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問題;以提出質疑、觀察比較、實驗分析、交流討論、歸納整理等環節去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如要點記憶法、圖示法、分類法、比較法、分析法等,通過對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和運用,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變成“會學”。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學習探究的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悅,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四、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發展的方向轉變
傳統教學中的教學目標一般比較單一,主要是注重知識的傳授,教學任務也是教師以教材為中心,傳授課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即可。只要教師抓住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全面講解,讓學生聽懂,再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加以鞏固,教學任務就算完成。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本,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學科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又要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所以,課堂教學的過程既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多種能力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環節的不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求學生預習新課,標注難點,并與其他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困難,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概括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設計和實際操作,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展示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各種鞏固練習,鍛煉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五、建立新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既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前提又是課堂教學中的關鍵因素。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是比較專職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權威。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發號施令,獨斷專行,學生只能埋頭苦學,認真聽講,順從又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所有命令,更不允許在教師講課過程中插話和提問,或者交頭接耳,否則就會受到教師的訓斥和懲罰,個別嚴重的情況還會受到體罰。這種專制式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整天提心吊膽,教師專橫跋扈,課堂氣氛十分緊張。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不僅不能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會直線下降,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建立融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而新課程的改革也倡導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要互動合作。這就要求師生互相關心和尊重、坦誠相待,平等合作。教師要真心接納和信任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和理解學生,在學習上鼓勵和幫助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敢于想象,勇于提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推動師生的交流互動,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