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創新型教學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創新型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創新型教學方法

        第1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 橋梁工程 研究創新型 教學方法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在科技快速發展和創新日異月新的今天,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研究創新型大學教育已經作為我國面向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而創新型人才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創新是大學教育應具有的主要基本素質。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加強核心課程的教育改革。橋梁工程專業作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首當其沖的。橋梁工程同時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加固與檢測、養護與維修多個過程和步驟。橋梁工程研究型教學方法探索十分有必要,橋梁工程研究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是橋梁工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各種常用橋型的構造、設計計算方法及施工與檢測維修等,并了解現代大跨度和特大橋梁的設計原理和特點、設計計算方法及施工要點等,使學生基本能夠進行橋梁方案比選、結構尺寸擬定、設計計算以及施工方案擬定等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課程教學效果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知識要點的掌握程度,而且還影響到他們專業素質和實際工程能力的養成。為此,對橋梁工程研究創新型教學方法探索,首先對橋梁工程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然后對課程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討。

        1傳統教學方法的形式弊端

        1.1單向的教育形式

        大多數情況下采用“以講為主”的教學方法,而這種教育形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些缺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由于橋梁工程涉及的知識點多,受學時的限制,而且往往都是一年分兩個學期來安排,大多采用單向填鴨式教學方式,師生之間互動較少,多數師生只在課堂上碰面,課后難有交流,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受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馬上得到實踐,在橋梁構造原理及旋工要點的感性認識方面仍然欠缺,造成學生在知識銜接上難以將基礎知識與橋梁理論聯系起來。

        1.2書本內容更新慢,新興研究方向介紹不足

        教材內容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和復習的重要參考。但是目前橋梁工程的教材版本眾多,內容繁雜,而且版本新舊程度和版本更新進度都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學時數又不斷被壓縮,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精簡教材。同時,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很多現代的橋梁設計理念和橋梁的國內國際發展都不能完全覆蓋,這就要求教課的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并且了解最新最全的實時橋梁動態發展。但工程實際中出現的新理論、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新結構在教材中無法體現,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當今橋梁工程的發展形勢,在課堂上及時補充這些新知識,特別是科研中的新成果,實現教學內容與科技進步的緊密結合。

        1.3理論與實踐教學銜接不夠

        學生有重理論計算輕實踐運用、重設計輕施工、重結構分析輕結構構造處理的思想,教學有偏重理論的傾向。橋梁工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我們通過實踐從而進一步地將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相結合。然而,我們的課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三進行橋梁工程教學,而實踐是大四才開始的,這么長的時間差顯然不能很好地將我們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從而造成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2橋梁工程研究型教學形式探索

        2.1豐富教學形式

        不同的學校對橋梁工程開設課程教學課時不同,教學內容也不斷變化,以前那種純板書的教學形式是有些落后的,這樣的教學手段已無法適應教學要求,必須推行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如采用投影儀、橋梁錄像片、三維動畫模擬(3D MAX)及PPT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就可以將以前教師講不清楚、學生聽不明白的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表現出來,大跨度橋梁、橋梁抗風的內容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橋梁的風致振動現實生活中很難遇到,學生無法直觀的體會認識,這時對于有風洞實驗室的學校就可以帶領學生去實驗室參觀風洞實驗。沒有條件的也可以提供橋梁風致振動或者風致橋梁倒塌的視頻,如塔科馬大橋視頻。有圖像視頻的教學顯得很生動,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板書時間來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時利用率。不僅如此,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有效延伸課堂教學,將電子課件(如老師上課的PPT,橋梁動畫視頻等)在校園網上供學生下載復習。

        2.2更新教學內容,介紹橋梁工程專業研究熱點及前沿學科問題引導創新研究意識,培養研究興趣

        對于年復一年的橋梁工程教學,很多教師都習慣于用過去的講義、PPT和同一版本的教材。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橋梁工程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國內的規范也一直在變。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課件,及時地關注規范的更新,關注國內國際的橋梁發展動態,及時引導學生觀看大型的橋梁記錄片。建立國內、國際橋梁工程專業網站鏈接,介紹學科前沿信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學課程的最新動態,了解國內國外橋梁的設計施工發展。介紹橋梁工程專業研究熱點及前沿學科問題,比如說橋梁顫振的最新研究,最新的風致振動對大跨度橋梁結構的影響研究,學習橋梁方向常用軟件如midas,ansys,橋梁博士等,風方向的流體軟件如fluent。在學習軟件的基礎上,學生們對橋梁的計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再介紹有價值的論文進行閱讀,引導創新研究意識,培養研究興趣,讓學生們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某些新穎的、有價值的想法和思路,教師加以幫助和鼓勵,嘗試在本科階段去,這樣將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向研究性教學上跨越了一大步。

        2.3鼓勵學生參加科研課題,積極申請大學生創新試驗,組織研究興趣討論

        在課外,建立橋梁工程課程答疑室和討論教室,有助于教師課下幫助同學理解學習,為了豐富課外生活,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項目和課題。真正地參與科研項目后,學生們會產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課余生活中不斷地去完善自己不懂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橋梁工程專業的認知。組織橋梁結構模型大賽,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橋梁模型,理解各種橋型的受力特點和結構特點,不但能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積極申請大學生創新試驗,在實驗中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同時,團隊的協作能力也將起著重要作用。對于學校有科技立項的活動,學生應該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參加學校甚至是省內的科技立項活動,在不斷的發現問題、查閱書籍、學習軟件后解決問題。這樣豐富的課余生活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每個學生的學術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研究型教學的發展,也有利于學校向研究型大學邁進。

        2.4實踐和理論課程安排

        橋梁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都很強的課程,因此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顯得尤為重要。校內的實驗教學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按實驗課題來進行各種力學和理論的驗證。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采用自己動手制作橋梁實驗模型,通過實驗去證明他們的某些假設和理論,創造性地回答理論中的結論。

        鼓勵學生到橋梁施工現場參觀并且直接參與施工,增強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某些條件不太允許的,由教師帶隊參觀講解或者找項目負責人來講解橋梁施工工藝和相關橋梁參數。這是一個手腦并用,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靈感同時發揮作用,這樣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過程,在這種探索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全面提高。

        然而,這樣還是不夠的。以長沙理工大學為例,雖然既有校內的各種力學實驗和材料實驗,也有校外的橋梁工程實習。但是,實踐時間安排不太合理。校內的各種實驗和實踐都是在橋梁工程開課之前開設的,這就造成了理論上的脫節,有些同學都不能弄懂這些理論知識是哪里來的,能運用到哪里去。而橋梁工程的校外實習和實踐活動大多是等橋梁工程課程結束后一年才開設,這樣雖然已經學過橋梁工程課程,但是理論都有遺忘,而且,雖然來到現場,但是已經記不起來當時到底哪里沒弄懂,這樣導致就知識的脫節。所以,作為從事橋梁工程教學的教師,筆者建議橋梁工程的校外實習也和橋梁工程課程理論學習同步進行。這樣及時生動的現場觀摩有利于同學們對知識的更深層次的掌握。

        以上的實踐活動都基本是屬于認識實習的范圍,認識實習只是對學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一個遞進過程,讓學生能夠更清晰的認識橋梁,認識我們所從事的領域。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除此之外,還應開設頂崗實習(生產實習)。有些學校由于時間、實習場地、安全等原因,在橋梁工程的學習中沒有安排生產實習。這樣畢業的學生,他們雖然有一定的橋梁基本知識儲備,但是真正畢業上工地工作時會有明顯的不適應和明顯的陌生感,這都是缺乏經驗的體現。所以,安排生產實習是很有必要的。

        3結論

        雖然,筆者對橋梁工程的幾個方面進行了利弊討論及對策的給出,但是由于不同學校的教學安排和筆者在教學上經歷和經驗的不同,給出的結論和對策也可能會不夠全面,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橋梁工程這門課程的復雜性,橋梁工程研究型教學方法探索及教學改革將是一個永不陳舊的話題,這就需要我們橋梁人一起努力,一起去探索。

        基金項目:長沙理工大學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資助(ZL1305),長沙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新試驗項目。

        參考文獻

        [1] 鐘華,韓伯棠.創新型、研究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范式及應用[J].中國大學教學,2012(3).

        [2] 于鳳云.教學研究型高校實施研究性教學的理性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0).

        [3] 李萍.論高校研究性教學[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5).

        第2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17-02

        創新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固有狀態就沒有新狀態,教學方法亦然。對于創新方法的研究也是要從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始研究。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演變

        對于我國高職英語教學而言,可謂是方法多種、模式多樣。經過了眾多教師的口傳身教,許多方法受到廣泛的認可,從而逐漸被課堂教學應用,成為重要的教學方法。

        1.教授法

        教授法是我國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傳統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而且教授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管是什么時期英語教學都不能缺少這種方法。傳統的教授法是一種形式和手段較為單一的教授方法。在學習的初期借助教學資源和資料為英語學習者開啟了學習之門,到那時也正為這樣簡單的形式和單一的教授方法,知識是教師強硬地灌輸給學生的,刻板僵硬,教師又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也就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惡的學習情緒。

        2.討論法

        討論法一般是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情況下為了解決一些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主要是以討論、研究、去偽存真的方式去獲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是在講授法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較為靈活的方法。以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更能提高學生的討論意識,激發了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法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口語表達的機會,無論是英語表述還是漢語表述,只要勇于開口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就為英語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保證英語學習的成效。討論法雖然優點很多,相較于教授法的缺點都能很好的糾正,但是,學生的自主討論會在一個知識點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而且像這樣的討論的時間通常都很長,這樣長時間的討論不僅花費時間,而且不一定能達到到預期的效果。討論是由學生自主圍繞主題進行的,因此,教師只是參與卻不起主要作用,容易偏離討論主題而且還不好掌控。因此,討論法并不是高職英語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

        3.講授法輔助以媒體

        隨著多媒體教學工具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時代的到來,人類迎來了教學與教學史上依靠技術發展的新的方法。講授法的弊端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等新型的輔助工具被掩蓋住。教師借助互聯網的海量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輔助以多媒體來掌控教學內容。確保了教師講解的內容足夠新鮮和別致能夠吸引學生,教師的教授也是可以與英文電影、音樂、電視節目等,將學生帶入到課堂,通過針對性的提問實現互動。同時,也避免了學生對于良莠不齊的互聯網內容無法掌控的互聯網教學的弊端。教師在其中的主導作用更好的發揮,與此同時教師也會對知識講授,不失去傳統課堂的講授優勢。

        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的創新社會發展才會不斷地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為創新的步伐更加充實、豐富、多彩。對于任何一件事都不應該停留在一個階段和一個水平,同樣停止或者是止步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倒退和不發展。教學方法也是一樣,只有對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發展,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當前取得的成就,才能不斷推進其發展。目前高職英語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已經為我國的各行各業培養出了符合專業崗位的專業人才。但是我們卻不能止步不前,一味地停留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之中。這既不符合時代的發展,也不符合高職英語教育與時俱進的要求。英語教學方式是不斷發展常用常新的,教學手段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適應英語教學實踐。

        三、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性的作用

        1.吸引學生,激發興趣

        高職英語教育應該是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其專業掛鉤的英語教育,不是單一的語言教學本身,知識的專業性較高,學生學習起來枯燥無味,課堂方法常用常新,能夠做到局部老生常談,以個性化的設計吸引學生,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促進教師不斷調整自我

        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狀況是英語專業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固守成果,不會嘗試新的方法和不愿意真正融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想法。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在不斷的刺激教師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調整修正的意識,指導教學實踐。

        3.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水平

        教師和學生同時提高的情況下,為我國培養出更多、更精、更好的高職專業學生,不斷促進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同時,也為高職院校帶來了更多更優質的學生,從而不斷促進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總之,教學方法的創新性研究是提高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高職院校教師這不僅是應該完成的任務,更是值得每一個人不斷地思考、改進、探究的重要內容。實現改革、發展、最終完善現有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適宜他們發展的條件和環境提升他們的能力,為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黃遠振著.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邰文華.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探索與體會.四川新聞網,2008.

        第3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數字技術 傳統音樂 教學 探究

        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音樂的數字化勢不可擋。互聯網和手機已成為音樂儲存和傳播的主要途徑,數字音樂逐漸成為音樂世界的主角。處在數字音樂時代語境下的傳統音樂教學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如何迎接挑戰,創新傳統音樂教學模式,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數字音樂對傳統音樂教育的挑戰

        (一)技術上的挑戰

        數字音樂是用數字格式存儲的,可通過網絡來傳輸的音樂。隨著在線音樂下載平臺的出現,數字音樂開始為音樂愛好者所熟悉。之后的便攜式數碼音樂播放器為消費者塑造了一種全新的數字音樂欣賞體驗,獲得了消費者和電子消費品生產商的追捧。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3G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將無線音樂推上了歷史舞臺并顯示出強大的優勢。無線音樂服務包括手機鈴聲、彩鈴、手機音樂點播、音樂下載(包括WAP/MMS)和在線收聽等音樂服務。據統計,目前國內市場半數以上的音樂都是通過網絡和無線進行下載和分享的。

        (二)傳播上的挑戰

        數字音樂的崛起顛覆了音樂產業原有的生產消費模式,傳統音樂載體迅速被各式新潮的MP3播放器甚至手機所取代。借助影響力巨大的iPod播放器,蘋果公司于2003年創立了iTunes在線音樂商店,這種將播放器和正版音樂“捆綁”銷售的數字音樂銷售模式(iPod+iTunes模式)充分保障了音樂版權所有者的利益,費用也在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之內。iPod+iTunes模式在商業上的迅速成功使其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被全世界拷貝,數字音樂由此進入了產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蘋果音樂商店讓人們體驗到數字音樂的魅力和極大的便捷性。而后,以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數字終端也相繼成為音樂傳播的新貴,成為年輕音樂愛好者必不可少的“伴侶”。

        (三)教學對象的挑戰

        現在的大學生多屬“90后”,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數字原住民”這一概念由耶魯大學本科勒教授創造,用來特指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具有數字時代特有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的一代人。如果說當代學生是“數字原住民”,那么當代教師則大多是“數字移民”。這就構成了一種奇特的教學關系。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80末”“90后”這一代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同時也對其音樂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一是以流行音樂為主。大眾傳媒對流行音樂的偏愛使流行音樂占據了電影、電視、廣告宣傳等傳媒中音樂的主要部分。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加上相對于傳統音樂,流行音樂通俗易懂、易于傳唱等特點,學生自然而然地更傾向于接受流行音樂。二是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選擇。網絡是現在學生主要的音樂來源,而網絡上層出不窮的音樂網站和音樂播放器為收聽者提供了更多私人化、多元化的服務,用戶可很快進入自己喜歡的音樂圈子,或發表見解或展示才華,形成具有個性化的音樂審美品位。

        (四)教學模式上的挑戰

        數字音樂的發展使音樂傳播、音樂教學極大地社會化、便捷化。我們可把基于數字音樂以“分享互動”為核心理念的新型音樂教育模式稱為數字化音樂教學模式:一是在教學內容上,數字音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多樣性、海量性。其擁有最流行、最先鋒、最經典、最傳統的音樂,還擁有最齊全、最難尋覓的音樂作品、樣式、資料等。二是在教學方式上,數字音樂欣賞方式便捷化、個性化。無論對音樂有多高的要求,在網上幾乎都能找到所需要的東西。三是在音樂的學習研究上,具有極大的聚合性、可搜索性、鏈接性、自主性、互動性及可參與性。許多音樂網站、音樂社區的知識權威性、更新速度和互動討論深度,都大大超過了課堂教學。并且,學生還可自由發揮和創造,上傳自己的音樂作品,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與此相比,傳統音樂教育的內容、方法、模式顯得單向、局限、落伍。

        數字音樂的興起使學生接受音樂知識、欣賞音樂作品、參與音樂創作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學校、教師不再是音樂資源的壟斷者,課堂也不再是學生接觸音樂的主要途徑。學生在走進音樂教室前已經接受了大量音樂知識,有極其豐富的音樂試聽體驗,因此,教師在音樂知識和資源方面的權威地位也受到影響,多數音樂課程失去了吸引力。

        二、數字音樂時代的普通高校音樂教學方法

        在數字音樂時代,傳統音樂教育在面臨各種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極大機遇。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學要適應當代數字化音樂生活環境,更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積極探索新的傳統音樂教學模式。

        (一)傳統音樂教育要體現時代性

        當代的大學音樂教育應結合“學生音樂生活以流行音樂為主”這一實際情況,不能生硬地將傳統經典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割裂開。在教學中可順勢而為,找到流行音樂與傳統經典音樂的內在邏輯聯系或外在的形式關聯,更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穿越法。教師在介紹古典音樂作品或作曲家的時候,從學生熟悉、喜愛的現代形式入手,有意識地把現代人重新演繹的版本與經典原作組合,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穿越,以達到消解學生與作品間距離感的效果。以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冬》一課為例,可先播放享譽世界樂壇的邦德女子樂隊演奏的版本:4個靚麗少女拿著外觀時尚的樂器,在電聲樂隊的伴奏下配有熱烈奔放的舞蹈。整個表演活力四射,炫麗的視覺效果讓大多數學生對這個現代流行音樂作品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講解原作品的相關知識,告訴學生這是400多年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此時學生就容易接受了。

        2.渲染法。根據學生欣賞音樂的習慣,利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詮釋一部作品,調動其感官,增強其對作品的理解效果。如過去在介紹樂器時,通常是用一張樂器圖片配上樂器音頻,而現在則選用經典的動畫片《幻想曲》來配合樂器的講解,除了圖片和音響,還具備了聲音的形象性和色彩性。

        3比較法。通過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比較,(轉第頁)

        (接第頁)加深學生對作品的印象。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名曲《今夜無人入睡》時,可先播放年輕人中的熱門歌曲《送你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再播放由帕瓦羅蒂、莎拉·布萊曼、劉歡、莫華倫等演唱的版本。通過對不同版本、不同詮釋方式的傾聽,學生對作品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傳統音樂教育要加強互動性

        學生對流行音樂的信息量往往比教師多,且學生參與熱情、表現欲望比較高,愿意彰顯自己的才華和個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多采用“交互式”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主體,發掘其積累音樂的經驗和創造力,體現參與性,強調主動性,關照多樣性,適度娛樂性,以提升其學習興趣。學生在互動過程中交流了音樂欣賞體驗,展示了音樂審美品位,擴大了音樂知識范圍。教師也以此了解了學生情況,可適時地對其課外音樂生活做出正確引導。

        (三)傳統音樂教育要重視技術性

        數字音樂的技術支撐在于數字網絡。數字網絡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音樂資料和自由的音樂交流空間。當下,絕大多數高校還沒有條件做到數字化教學,但音樂教學手段的數字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應逐步規劃建設數字化教室+數字音樂云+數字化終端+數字化教學模塊的全新音樂教學模式。一是將現在的多媒體教室改造成數字化教室,用電子白板(最好是電子雙板)代替傳統黑板、錄音機、投影儀,特別是采用電子雙板技術可完美體現教學中的知識對比、記憶存留、主副印證、多樣呈現等現代教學理念;二是用海量的網絡音樂資源和便捷的搜索、鏈接來豐富教學內容,特別是要與A8音樂公司這一類正在建設“音樂云”的公司合作建設教學云端,使教師的教學空間借助網絡無限拓展;三是用無線網絡技術來關聯教師的電子白板與學生的各種電子終端,如手機、iPad等,進行現場交互式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進入數字化狀態。

        (四)傳統音樂教育要貫穿引領性

        現在的大學生不僅傳統音樂知識缺失,而且對音樂作品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念和深度理解。所以,音樂教學不能過度娛樂化、休閑化,而是要緊緊圍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這一目標,針對學生音樂生活中的種種誤區和偏差,著力揭示優秀音樂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和價值取向。如在教學中,對流行音樂中的勵志題材、愛情題材加以巧妙應用,把其與經典音樂作品中的同類題材進行深度比較,引導學生鑒別真、善、美,摒棄假、惡、丑,追求崇高,遠離庸俗。

        在運用上述方法時,對可能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也要注意。一是穿越法、渲染法等方法都借助于其他藝術作品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挑選這類作品時,要把握好度,以免出現“娛樂過度”現象。二是應防止教師在教學中過度依賴多媒體設備,導致只有形式上的豐富而缺乏深度的引導與講解。三是新型教學方法的引入,必然會和教學大綱中某些傳統音樂教學內容有所沖突,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及教師共同努力,對現行音樂教學體系進行配套改革,使傳統音樂教育獲得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Marc Prensky.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J].On the Horizon,Vol.9 No.5,NCB University Press.

        [2]方順利,蔣興榮.走進網絡社會的學校音樂教育[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8(5).

        第4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一、創建情境,提高教學的直觀化效果

        教學過程中不可離開教學情境枯燥地解讀課本,我在實踐中總是試想著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互動活動中自己發現規律,體驗獲知的,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這一部分內容時,邀請幾個學生參與了一個小游戲:第一個同學手沾些面粉,接著與第二個同學握手,然后第二個同學又與第三個同學握手……最后,讓參與游戲的幾個同學將手攤開讓其他同學觀察。游戲結束,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的一個結論也就得到了:接觸傳播是傳染病的一種傳播途徑。

        再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學習“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部分內容時,從教學內容來看,因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傳統做法是借助于掛圖和模型進行教學,靜態的、遠離學生生活的圖形顯得呆板、無趣。我在這一節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直觀地顯現這一生理過程,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重點部位,借助于慢放、特寫的手段提醒學生注意。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直觀地感受心臟的四個腔室,隨著視頻感知血液循環動態的過程。通過該情境的創設,學生對血液循環有了很直觀的感受,很輕松地就理解并掌握了這部分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起到了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不是將知識直接灌輸,承擔著學生學習協助者的角色。實踐經驗表明,在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高,更有利于思維的深入和發散。

        二、適當留白,讓學生自主生成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自主生成問題的過程是其思維處于較高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的過程,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不能總是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還應鼓勵學生自己質疑。所以我認為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方式,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將生成性問題作為課堂的生長點,實現知識的學習。

        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一節內容時,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根據自己的自主分析,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從學生的生成性問題來看,他們會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問題1: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問題2:一粒小小的種子是如何發展為一棵大樹的?

        問題3:綠色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怎么樣?……

        問題是學生自主生成的,所以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答案,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較為強烈。此時,適當地引導就可以將學生帶進多姿多彩且無限神秘的植物界,和學生每向前探究一步,問題也會隨之而來,課堂在不斷生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行,認知和能力逐漸深化了。

        三、分組討論,多邊互動,突破重點

        面對學生課堂生成的問題,我認為我們教師不應該直接予以回答,可以留給學生幾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地予以點撥,對于學生中好的做法和思路應予以展示和分享,對于學生間共存的疑問,我們教師再集體講授。

        第5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應用型創新人才;三維教學方法;科技創新;課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3-0259-02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山東省高等教育內涵提升計劃(2011-2015年)》、《關于山東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我校作為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單位,以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1]培養為目標,強化內涵和特色發展。作為機械類相關專業開設的重要實踐課程,《數字化設計》課程擔負著培養相關專業學生三維設計理論與三維設計軟件使用方法的任務。作為表達設計結果和創新成果的重要工具,三維設計理論與方法掌握的好壞,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設計或課外設計以及畢業后的設計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強化三維設計教學方法改革,對于實現我校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的特色名校建設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一、三維設計教學現狀

        三維設計課程屬于計算機類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講述三維建模理論,并教會學生如何使用三維設計軟件進行機械產品或裝備的三維建模,建模方法與建模過程的講述是教師上課的主要內容。同時,本課程又是機械類課程,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使用軟件完成機械產品或裝備的設計,得到最終設計結果。因此,三維設計課程兼具計算機操作類基礎課和機械類專業課的特點,其操作過程雖然是固定的步驟式的,但卻也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

        現今多數院校在開設此課程時,并沒有按照課程特點對該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只是簡單的將其作為一門計算機類課程講述,按照操作步驟講解、例題練習、復習考試等常規軟件課程講解方法進行,很少體現機械類專業課程的特點,而且其學時一般較少,僅能完成基本功能講解與練習,難以進行系統的產品設計訓練,不能體現作為實踐性強的設計型課程的特色。

        二、以三維設計課程為平臺,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應用型創新人才除了具有應用型人才所具有的一線崗位生產、管理與服務的能力外,還是能夠完成各崗位各種創新活動的中層次創新人才,其主要職能是從事中小型項目與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中小型企業設備與工藝的設計與改造、中層基層單位管理與決策創新等[2]。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數居全球第一,但技術創新的效果卻并不顯著[3],說明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4,5]。

        對于機械行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除常規的設計方法、生產設備與工藝以及管理知識的學習外,還應重點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三維設計課程以軟件操作的講述為主要內容,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創意的平臺,需要引導學生在這個設計平臺上展現自己的設計創新,以三維數字化模型為載體,啟發學生在掌握傳統設計方法基礎上拓展創新思維。

        以三維設計課程為平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教師的任務就是通過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創新設計思想。通過教師的引導,有意識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創意思想。在創意表達需求的驅動下,學生自然會提高學習三維設計軟件的興趣,有利于課程教學。三維設計軟件教學和創新思維訓練相互補充、相互增強,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三維教學方法和措施

        創新[6]是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和源泉,三維模型是機械相關專業學生創新成果的主要載體,三維設計軟件便成為表達創新思想最直接、最主要的工具。如何在三維軟件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本文提出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合理安排專業教學計劃,做好課程定位

        在大學機械專業課程設置中,何時開設三維設計課程非常關鍵。若開設過早,學生尚無相關專業知識,不易引導學生創新意識;若開設過晚,則不利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我校機設、機電以及材料成型等專業的三維設計課程均開設在第5學期中后段,這時學生已完成《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幾何量公差與測量》等相關基礎課程的學習,也完成了《金工實習》等實踐課程,《機械原理》課程正在學習中,初步具備了進行機械設計的能力。教師在三維設計課程授課過程中,在學生已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基礎上,結合相關案例,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完成創新設計,鼓勵學生多參加科技創新活動。

        (二)增加產品建模實踐環節,以項目為中心帶動知識點的學習

        在開設三維設計類課程時,一般本科院校僅設置兩個學分、安排30~40個學時。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在授課時一般僅能完成基本內容講述以及這些知識點的簡單練習,沒有時間對軟件所有功能進行綜合練習,導致學生對軟件僅有零散的了解,無法系統掌握軟件功能。我校在講授該課程時,采用“實例引入知識點解析與例題講解實踐鞏固”的過程,首先通過生產中的實例引出該節知識點,讓學生帶著好奇與疑惑傾聽后面的內容,然后在知識點講解基礎上,讓學生對照課本逐一練習基本知識點,最后針對某一個或幾個關鍵知識點選擇生產中的復雜零件進行綜合練習。以實例作為課程引入,最后以企業現場產品的三維數字化建模作為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點,以應用為目標,讓實踐貫穿整個課程,便于學生系統把握整個軟件功能。

        同時,在我校作為山東省特色名校建設單位的建設規劃中,對專業培養計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訂。其中,實踐環節添加了1個學分的產品建模與仿真課程。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首先綜合概述前期課程中講述的三維建模知識點,讓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把握軟件功能;然后補充一些課程未涉及到的知識點,如高級建模方法、模型仿真方法等內容;最后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布置設計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程所學以及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完成設計,通過綜合性強的項目為中心帶動三維建模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并借此增強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三)轉變課程考核方法,多種考核方式并用

        對于三維設計軟件課程的考核,由于計算機等硬件條件以及考核題目、考核過程的限制,多數高校繼續沿用了其他理論課閉卷筆試的方法來完成。因設計軟件的理論性不強且建模過程中操作隨機性較大,采用筆試的方法完成課程考核,不易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甚至還會誤導學生偏離課程學習方向,為考試而學習。也有少數院校對于人數較少的班級能夠采用固定題目軟件上機考核的方法,但其操作局限性大,不便于當前多數高校學生數量較多的情況。

        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并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機考與筆試相結合的方法。對于理論性強的要點,或是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采用筆試考核;一般操作性的步驟采用機考完成。對于機考內容,要建立全面而且豐富的考核題庫,考前由計算機軟件隨機生成每個學生的考試內容。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分期分批完成學生上機考核,成績公平公正且考核過程不受人數及計算機硬件條件限制。

        (四)與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結合,重點培養突出人才

        課程結束不代表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后期要結合學生的各類創新競賽活動,選拔并進一步重點培養一批突出的創新人才。課程教學已經使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產品或裝備的建模能力,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要進一步引導他們參加行業內的各類創新競賽活動,結合生產實際完成復雜產品建模,進一步提高其創新能力。

        我校多年來一直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學生創新活動,如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三維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山東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通過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設計參與,進一步提高了其建模能力,并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科技創新能力。

        四、結論

        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改進三維設計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有著重大意義。以三維設計課程為平臺,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以數字化模型為載體,通過表達學生創意,培養其創新思維。通過各種新型措施的實施,近年來我校學生多次在全國三維創新設計大賽、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大賽等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這些優異成績的取得,證明了我校三維設計教學方法改革,對達到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潘懋元.我看應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07,(Z1):34-36.

        [2]黃順年,劉建國.應用型人才與應用型創新人才比較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5):51-53.

        [3]趙豐義.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路徑優化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0.

        [4]徐巍.培養創新人才探索“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7):218-220.

        第6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一直處于不斷進行之中,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使得大學語文的教學效果較差,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過于陳舊、落后于時展的潮流、語文教學的教育理念也十分落后、教育方式較為刻板、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等方面,這些問題是導致大學語文教學質量差的直接原因。只有從大學語文教育的整體層面入手進行改革才能改善現在的局面,從整體出發,統籌兼顧,既要找出語言教育的規律又要實行創新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教育實踐等,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創新潛能,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及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擴展,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時能夠深入思考,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人格。

        二、大學語文進行創新性教學的內涵

        1.堅持大學語文教學的教育目標。

        對大學語文教學的潛力進行充分挖掘,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這就是大學語文教學進行創新性教學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大學語文實行創新性教學方法的核心。

        2.優化語文教學方案。

        教師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知識點的講解,還應該同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得學生思維得到拓展。

        3.創新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是學習結果的檢驗,而傳統學課程考核方式無法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因此同樣要對課程考核的方式進行創新。

        三、對語文教材進行靈活處理

        因為學校的性質與學生的能力的個體差異性,使得大學語文教材不可能完全適用于所有學校與學生,因此在使用大學語文教材進行教學時,就要對教材進行較為靈活的處理,使教材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以下就是幾點具體措施。

        1.從不同層次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

        雖然在一所大學中許多不同專業的學生都使用同一種語文教材,但是語文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不同層次的解讀。例如,對一些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如理工專業的學生,可以將教學目標降低,在課堂中對教材的解讀集中在對教材的全面講解方面,對基礎內容的講解要到位;而對語文素養比較高的學生如文科類專業的學生或者是師范生就要將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提高,在對教材進行講解時要將重點集中在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方面,使得各個專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使自己的語文素養都能得到提高,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游刃有余。

        2.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

        要在有限的短暫學習時間內做到對語文教材的完全解讀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對大學語文教材進行解讀時,教師要根據所在學校與所教專業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語文教材內容的講解范圍進行劃分,將語文教材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對最有價值的部分進行細致的講解,整合時可以按照專題內容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劃分,形成新的學習板塊或者學習專題。

        四、創新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

        對語文教學經驗進行深刻的系統總結之后形成新的教學理論,將教學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之中,使教學理論能夠具體化,建立起課堂教學中的較為穩定的活動程序就是所謂的教學模式。只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教學模式的選擇,才能利用教學規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因此要對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并對多種教學模式進行靈活選擇。

        1.現象分析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向學生展示某一現象或者話題,在展示完成之后由教師對該現象形成的原因進行講解,并分析該現象產生的結果,最后提出如何解決該現象的方法。比如在學習保護自然環境的板塊時,語文教師可以選擇這個板塊中的幾篇課文讓學生預習,這里被挑選出的幾篇課文就是我們所說的現象,這幾篇課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人類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和生態環境下一步的發展狀況,通過對這幾篇課文的比較可以使學生對本單元的重點問題有大致的了解: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是什么?人類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然后分析:如何利用有效手段遏制自然環境的惡化?在利用這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要創設一個自由討論的環境,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進行發揮,在對話題進行討論時能夠不受限制,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巴特勒學習模式。

        巴特勒學習模式的開展方法是,先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設置一個具體情境,學生根據所設置的具體情境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發,然后開展組織教學,將所學習到的新的知識應用到組織教學之中,然后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評估,引導學生完成本課所學知識的鞏固練習,通過整個學習過程來達到使學生拓展思維的目的。比如在上述的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板塊進行學習時,可以設置一個“假如到2050年,空氣污染程度到了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地步,在我們所在的今天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的話題,引導學生對這個話題展開討論,討論的模式可以是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創造式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五、提高大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師資隊伍的建設較為薄弱是影響大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為教師在公共課方面所花費的精力比在專業領域方面所花費的精力少得多,大學語文教師的人數較少,而且在學歷、年齡、職稱比例等方面的比例劃分不相協調,教師的綜合素質也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大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都應該有所涉獵,要有淵博的知識,能夠讓學生信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滿活力,利用高超的語言藝術使學生如沐春風,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語言素養得到提高。語文教師對待生活和教學都應該有著樂觀積極的態度和熱情,進而令這種積極的力量影響到學生,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加融洽。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揚長避短,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六、總結

        第7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機電傳動控制;PLC;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091-02

        一、引言

        《機電傳動控制》是本科院校機電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課程內容涉及很廣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包括動力學方程、電磁學、PLC、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力電子學,電機拖動、交流調速與直流調速、變頻器。學生在掌握機、電、液理論知識,并能動手解決機電產品安裝、調試、故障排除等實踐問題后,提高學生的機電產品創新能力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又一難題。看懂PLC程序很容易,把現有的繼電器、接觸器按照電路圖或者安裝接線圈連接起來也很容易,一旦讓學生自己設計電氣控制電路,自己選擇電機、電器,編制程序,繪制安裝接線圖,做出一套完整的機電控制產品,學生便無從下手,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由此,使得整個課程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沒有充分掌握課程的整體知識,對于學生自身理論知識和體系的完善以及實踐技能的提升與掌握將會產生一定影響[1]。為了使學習富有創造力的學習,本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礎

        (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交流電機的定子由硅鋼片疊壓成一個整體固定在機座上,片與片之間是絕緣的,定子鐵芯的內圓有定子槽,定子繞組分三個部份對稱放在定子鐵芯槽內,用AX、BY、CZ表示。A、B、C是定子繞組的首端,X、Y、Z是定子繞組的末端。交流電動機的轉子分兩種,一種是繞線異步電動機,另一種是籠型異步電動機。定子三相繞組接入三相交流電源,產生旋轉磁場,從而帶動轉子旋轉。由于交流電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較難理解,將交流電機的拆裝動畫,工作原理的動畫視頻與多媒體技術融合起來,使三相交流電源產生的旋轉磁場,轉子的轉動活靈活現出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看到三相交流電源對電動機產生的運動,激發學生對交流電與電機的興趣,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喜愛這門課程就會去思考,電動機怎么在多媒體上面只能向一個方向轉動,能順時針轉動,那如何讓電動機逆時針轉動呢?這樣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有創新的思維,解決的辦法就是對調三相交流電源中的任意兩項的順序就可以實現電動機的正反轉。在理論授課的最后10分鐘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根據本次課的內容做經驗小結并且和同學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2]。

        (二)PLC仿真軟件與實驗教學的拓展

        使學生熟悉三菱公司的FXGP/WIN―C軟件,會對仿真軟件的主界面中的菜單欄、工具欄、編輯區、狀態欄,功能鍵欄、功能圖欄、程序編輯等進行操作。熟悉梯形圖的編寫規則,會根據項目要求編寫梯形圖。通過PC-09編程電纜將計算機與實驗設備相連接,通過PLC菜單中的“寫入”將編制好的程序下載到PLC,通過在實驗設備上面的接線完成程序的調試以及運行監控。學校的實驗設備大部份是模擬的,接線時并不經過實際的三相交流電源,繼電器,接觸器,時間繼電器,熔斷器等,并且一個實驗箱只能完成8個特定的實驗,并且實驗較簡單,與工程實際問題相差較遠,學生實驗也僅能看到指示燈有變化,看不到更真實的程序驅動控制。為了使學生能夠做更真實的實驗,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我們購買了FX2N-48MRPLC,交流電動機,CJ20J-10A、CJ20J-16A、CJ20J-25A接觸器,通電延時與斷電延時定時器,RL1系列熔斷器,學生編好程序后下載到PLC中,將220V電源接入PLC中,將380V電源接給三相交流電動機,通過PLC、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完成自己開發設計的新程序,檢驗傳感器,行程開關等在實踐當中的具體應用。在指導老師在場的情況下,動手接三相交流電,用萬用表測量三相交流電,克服了對實際電流的害怕心里,從心里真正喜愛上做實驗,敢于創新,完成自己的項目,做出富有創新的機電控制產品。

        三、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老師與學生的具體要求

        (一)對老師的具體要求

        上課前要認真背課,多找一些實例,圍繞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PLC電路、直流電機、交流電機等具體設備,對原理圖,安裝接線圖制作相關動畫,使課程形象生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除了在理論上有了解外,在實物上也有認識。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后,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未知領域的能力,使學生有創新思維。課程快上完時,要安排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核心內容是綜合運用專業基礎知識對典型機電系統進行設計,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3]。老師要開發出新實驗,如步進電機原理-單步運行實驗、三相鼠籠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實驗、直流并勵電動機實驗,使學生由難到易一步步地學習。實驗室應該全天開放,老師有時間就應該在實驗室,保證每位同學有足夠的動手能力,能獨立完成實驗報告,為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還應該提出研究型課題,使學生開動腦筋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時候,老師要成為學生的助手,給學生必要的幫助,當學生解決問題后,他們會很滿意,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大大提高。最后老師要帶學生去珠三角、長三角的工廠實習,使學生多看一些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工程圖紙,對電氣原理圖、電氣接線圖和電元件明細表能熟練的看懂。

        (二)對學生的具體要求

        學生中絕大多數在內心想把《機電傳動控制》這門課程學好,上課前學生要主動預習教材內容;上課的時候要積極的向老師提問,并做好筆記;下課后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復習鞏固。對于實訓操作,學生除了團隊合作完成一個項目外,要努力培養個人能力,爭取獨立完也實訓操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總是的能力。同時學生要注重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拓展視眼,會查閱資料并解決科研當中出現在問題。學生應該對學校圖書館當中的電子資源,CNKI中國知網、維普數據資源、萬方數據資源等會下載,并對學術論文,碩士畢業論文選擇創新點進行研究。對網上的百度文庫里面的相關資源進行下載,提取自己所需的內容。學生還應該有獨立的精神,不依賴環境和他人,自己判斷和解決問題。學生還應該有敏銳思維,去偽存真,獲得新的知識。學生還應該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對《機電傳動控制》課程了解外,還要精通本專業的其他知識和技能,會在不同學科之間合理整合,現知識的正向遷移和內化,促成創新成果的形成。且需具備過硬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有利于創新活動的持久性和延續性。

        四、創新型人才應取得的成果

        學生通過對《機電傳動控制》課程的努力學習,對各種資源的獲取,以及學校、老師的大力支持,學生要參加省級,國家級的科技創新與機電類的競賽,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開發設計出新產品,在大賽當中獲得名次。學校也應該舉辦PLC編程大賽,使學生熟練運用歐姆龍PLC、三菱PLC、西門子S7-200參加比賽,并能解決比賽中的各種難題。通過《機電傳動控制》課程的學習,學生垃圾分類筒、自動翻書機等新產品,并在廣西教育廳大賽中獲獎。

        五、結語

        《機電傳動控制》的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走在專業發展前沿。學校鼓勵老師多做科研,增強老師的綜合能力,以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企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使學生更多了解企業產品。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創新和實驗內容的更新,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通過學校學習,工廠實踐,為成為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創新能力強的學生,將廣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并為將來拿到高薪做好了淮備。

        參考文獻:

        [1]舒宇.《機電傳動與控制》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2012,(04):6.

        第8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酒店管理;教學方法;實用型人才

        酒店管理是指對酒店的經營和管理,是以管理學的一般原理為基礎的一門獨特的綜合性管理學科。根據酒店管理自身的規律,《酒店管理》課程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具體的管理工作內容,相比其他課程而言,顯得更枯燥,學生更難理解。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更好、更快地適應未來酒店業的工作,教師在講授時應既注重酒店管理理論的系統性和嚴密性,又注重酒店管理的實踐性和創新性,這樣才能培養實用型人才。

        一、傳統的教學方法

        (1)結構完善的教學過程。為了保證酒店管理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嚴密性,確保教學質量,結構完善的教學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一章節學習之前,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基礎知識目標和基本技能目標。基礎知識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要了解、掌握、理解的知識內容,講授時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啟發教學、對比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基本技能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酒店管理相關案例折射的系列問題分析、思考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更好、更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除正常的課堂講授外,要注重相關的知識鏈接,介紹成功酒店集團的經營管理經驗,拓展學生的視野;要廣泛引用相關案例,提出問題,通過分析、討論,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通過管理方面的寓言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

        每章節課程完成時,先讓學生進行小結,回顧所學知識,加深印象,同時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作業的布置分為兩類:一是基礎知識思考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掌握;二是基本操作技能題,幫助學生更深一步思考所學知識。這類題目大多是根據所學的管理知識,要求學生結合當地某酒店的管理現狀談談該酒店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思考一些管理方法的利弊等。最后布置學生應預習的后續內容,同時提出預習要求,為下次課程作準備。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適應課堂教學需要,專門制作了與課程相配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使學生更快獲得最新的知識信息,有利于知識的獲取、保持和有效運用。

        (3)技能操作和帶薪實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酒店管理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技能操作訓練是不可少的。如激發學生創造性的體驗式教學,結合酒店管理某些環節讓學生模擬服務人員和顧客進行操作演練,其他學生觀摩。之后教師組織學生根據所學的酒店管理知識對演練過程展開討論、總結,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課程、對未來職業的熱誠和興趣,甚至還可能引發出一些有價值的、有趣的、具有獨造性的提高酒店管理的理念,培養出高品質的專業管理人才。同時利用假期適當安排學生到當地各大酒店帶薪實習,通過實習,學生既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又可以學習、借鑒各大酒店的管理經驗。

        二、人性化的教學方法

        現在的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興趣不高。《酒店管理》更多講授的是各崗位的的業務范圍、工作職責、服務程序、服務質量標準及應該具有的工作技能和知識,內容枯燥,如果教學方法單調,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市場經濟下的職業教育,應該是培養社會需要、適銷對路的人才。酒店管理要以人為本,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了讓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酒店的工作,做好酒店管理工作,除了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中使用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書本之外的、酒店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1)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酒店行業的工作,除培養學生儀容儀表、禮儀禮貌、語言交際能力、應變能力、服務技能和服務技巧等基本服務素質和基礎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組織、經營、指揮、培訓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具體操作訓練中,不僅讓學生動手,還要讓學生動腦,勇于創新,從實踐中找到更好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酒店各個部門的崗位設置、設施設備管理及各部門管理要點,我們的實訓教室是根據授課內容不斷變化的,并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前廳部、客房部、餐飲部、人事部等各部門的特點對實訓教室進行裝扮、設計,模擬設置工作崗位、人員配備、工作安排、設施設備管理辦法等,各小組說明設計的原因及好處,之后組織學生討論哪個小組的設計安排最好。或設計某張賓客使用的卡片、表格時,分組完成,各組比較,選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或設計方案。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余世維、易鐘等名家講的酒店管理方面的碟片,尤其是余博士講的《賓客期望的酒店管理》,站在賓客角度來講酒店管理,加上他的演講風格生動、幽默,案例多,學生非常喜歡看。通過觀看,學生可以了解各大酒店好的管理方法,開拓學生的視野。為了加深學生印象,看完后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觀后感,談談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哪個,讓學生設想如果自己是酒店的管理人員,遇到類似情況會采用哪種方法,選擇的原因是什么……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教會了學生在不同的管理風格中作選擇,明確自己選擇的原因。

        (3)培養學生酒店行業所需的素質和能力。面對即將從事的酒店業,學生應將酒店員工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在學習、生活中慢慢樹立,養成習慣,為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

        ①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為了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要求學生應注重自身形象,講究儀容儀表、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善于微笑,能適時微笑服務。加強學生禮儀教育,將服務工作中的“三輕”即走路輕、說話輕、動作輕應用在生活中,主動禮讓他人。正確使用禮貌七聲:即歡迎聲、問候聲、敬語聲、致謝聲、道歉聲、回答聲、送客聲。鍛煉學生察言觀色的能力,做到四勤,即眼勤、口勤、腳勤、手勤。培養學生養成做事用心的態度,做好細小工作,注重細節。為了理論聯系實踐,教師還應經常組織學生作為志愿者參加學校和校外的各項會議、活動,為參會者做好服務工作,以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

        ②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方面酒店員工在付出勞動和知識之外還需要付出情感勞動,為客人服務時要保持彬彬有禮、微笑、熱情的態度,使客人產生賓至如歸感。同時,酒店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同步性,決定了員工的情感表現對客人的感知和滿意度有重要影響,這要求員工在工作中應隨時準備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酒店行業是一個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的職業,酒店基層員工工作大多是重復單調的體力勞動,勞動強度大,如果酒店制度管理缺乏情感色彩,懲罰措施多于獎勵激勵,員工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緊迫和受管制感。由于客人素質參差不齊,當挑剔的客人對服務員橫加指責時,服務員也必須保持溫和有禮的態度。隨時提供優質服務和巨大工作壓力的矛盾要求員工的忍耐性要好。沒有良好的承受挫折能力和適應性是很難在酒店行業里大有作為的,更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管理干部。因此,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模擬場景鍛煉學生的自控能力,更要在學習生活中鍛煉學生的自控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酒店業有一個原則:“100-1=0”。在整個服務中,個別員工的不負責任會把全體員工辛勤工作的成果一筆勾銷,讓客人對酒店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時,員工在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時,需要部門內部以及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和協作,所以團隊協作在服務行業中尤為重要。為了培養學生協作精神,應經常開展一些以班組為單位的集體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也可成立各種興趣愛好團體等。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管理能力,可每10名學生為一個班組,管理班級一個月,月末總結管理情況,分享管理經驗,使學生將所學管理知識應用在班級管理中。

        ④在教學中體現情感管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被肯定的需要,尊重和信任員工是情感管理的基礎。為了讓學生學會情感管理,教師要以身作則,尊重和肯定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意見,肯定學生的成績,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教師要對學生充滿熱情,以情感人,用心、用情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并善于與學生溝通,以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總之,通過傳統教學法和“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具備酒店基本服務與管理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使他們成長為以技能水平為目的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溫曉婷.現代酒店知識與管理II管理人員必讀[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

        [2]方偉群.酒店與管理公司贏的策略[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

        第9篇:創新型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方法 創新性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隊伍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是生物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生物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以及道德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和生物教學的實際效果,隨著我國生物科學的發展,以及生物學逐漸與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進行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新的知識,這一趨勢擴展到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使得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僅要求生物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有全新的教學理念和較高的教學技能。同時在通常情況下,學校教師缺乏一定的危機意識,對于生物教學的積極性不高,一些教師仍然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落后的教學方法進行生物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致使生物教學效果差。[1]

        2.生物整體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故而生物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實驗教學,但是目前的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實驗教學距離標準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生物教學實驗場地擁擠,學生不重視實驗課,實驗操作誤差,實驗結果不能達到預期等,同時,目前我國生物教科書采取“一綱多本”的政策,在選定生物教材的過程中,學校沒有充分考慮教科書的更新換代,對于教科書更新不及時,影響了對于生物知識的更新速度,因此,教師要精心選擇教學材料,同時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對生物學科重視程度不高

        由于生物學科在高考分數比例中占得不高,導致一些教師和學生對于生物的重視程度不高,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是一些學校教學安排的指揮棒,因為生物學科所占比例較低,學生和家長認為生物是不重要的,導致不重視生物學科的教學,這就大大降低了生物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沒有良好的社會氛圍,學生學習生物的動機不明確,導致了學生學習生物的內部動力不足。[2]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育創新性的建議

        1.加強生物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生物教學軟件和硬件設施建設,提高整體教學能力。由于生物科學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需要開展實驗教學,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實力,需要結合學校的實力和條件確保學生實驗設施完備。同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等更方便的使用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校興趣。同時針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需要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加強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促進生物實驗課形式多樣化。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效率。此外,要根據生物教學需要,及時購買和更新所需的實驗設備,加強對生物教學硬件設施的保管和使用,并加強對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確保生物教學設施完備。

        2.提升生物教師隊伍教學水平

        根據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實踐,生物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教學水平,提升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水平,首先,需要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促進教師充分認識到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教師是生物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鼓勵教師在備課的同時研究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創新生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可以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給教師提供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因此,為了實現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應不斷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要加強自身教學方式方法的轉型升級,這將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3.推進生物教育方法的創新

        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環境下,生物教師應避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結合學生的不同,注重學生的差異,從幫助學生成長的高度,來創新生物教學方法。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適當給予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和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生物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生們也需要發揮自己生物學校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和學生在同一時間接受生物教育,并且教師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采取合理的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探索自己,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同時要結合具體的發展實際來促進生物教學法的創新和發展,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門學科,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當然與此同時看,學生也必須改變學習方法。在教學方法上,生物教師應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讓學生探索知識,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4.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課程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日常的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教材的課程學習內容和具體實際生活有目的的聯系起來,通過生活實際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現象來吸引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學到生物科學相關的基本知識。同時,加強生物實驗課的日常學習和引導,也能吸引學生用生物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生物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組織開展各種生物知識競賽,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3]

        三、結語

        總而言之,結合當前高中生物教育現狀,雖然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許多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因此加強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育質量觀,教師要及時進行角色轉換,采用現代化的生物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促進生物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偉靖.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育教學質量――以梅州市曾憲梓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