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循證醫學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醫學影像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理念,可以改變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促使影像教學中注重發現問題、尋找證據、分析證據、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為使學生成為優秀的醫務人員奠定基礎。所以,在醫學影像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理念,可以革新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從說明循證醫學展開,對醫學影像教學中循證醫學理念的應用與教學改革實踐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醫學影像教學;循證醫學理念;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一、循證醫學說明
循證醫學是一門遵循科學依據的醫學,其核心思想是強調任何醫療決策的制定應當遵守科學依據,將醫者的專業知識、研究證據、病人的選擇結合在一起,綜合分析,提出最佳的治療方案。由此可以說明,循證醫學的三大要素為:最佳證據,也就是通過臨床試驗,深入、詳細分析試驗結果,得到最佳、最有利的醫療證據。專業知識,就是醫生通過學習及臨床治療中所得到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病人的選擇,就是病人從自身情況及需求的角度出發,選擇最適合的診療方案。因此,循證醫學理念是“循、證”,即對醫療證據進行尋找和證明。
二、醫學影像教學中循證醫學理念的應用與教學改革實踐
(一)醫學影像教學中循證醫學理念的應用傳統的影像教學的局限性較為明顯,原因在于教學活動中只單純憑借個人和少數臨床實踐經驗、醫學基礎理論教授和指導學生,這使得教學的說服力不強,對學生未來工作有很大影響。而循證醫學的提出,可以改變醫學影像教學的現狀,促使醫學影像教學中樹立循證醫學理念,注重知識培訓和臨床實踐。1.在知識培訓方面,醫學影像教學應當注意強化的內容是:(1)對循證醫學基礎知識的運用。應當在重要的數據庫、網絡檢索、循證醫學文獻等方面,對基礎知識進行正確的評估,確保循證醫學基礎知識的合理運用,并且使理論與案例相結合,以便影像教學中循證醫學基礎知識的運用,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氛圍,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2)診斷性實驗知識的運用。對于診斷性實驗知識的運用,要保證其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包含試驗設計思路、設計標準、統計學方法、試驗步驟等等。(3)相關影像學知識。學生應當將自主學習所遇到的問題,搬到教學活動中,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尋找證據、評價證據,利用證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2.在臨床實踐方面,影像教學需要注意強化的內容是:(1)在臨床實踐中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2)利用網絡資料、相關文獻等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證據。(3)正確評價證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合理性。(4)依據證據并結合影像學知識及病人的選擇,提出最佳的治療方案,執行決策方案。
(二)基于循證醫學理念的醫學影像教學的改革實踐為了充分說明循證醫學理念的應用使得醫學影像發生了變革,筆者引入一個醫學案例,即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綜合以上循證醫學理念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從循證醫學理念出發,具體分析論證以上案例的內容是:1.提出問題。即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如何?2.尋找和發現證據。在循證醫學網站、學校圖書館、中國醫學文獻數據庫中查找證據。3.評價證據。按照納入排除原則及QUAS原則,對所查找的證據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4.解答問題。64層螺旋CT是一種顯示冠狀動脈狹窄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的無創性檢查方法,但因與之相關的文獻較少,且文獻質量不高,無法準確判定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
綜合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確定循證醫學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醫學影像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理念,可以改革影像教學,使影像教學水平提高。所以,在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今天,將循證醫學理念引入醫學影像學教學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對于創新和優化影像教學有很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白芝蘭,戚威,張曉娜,等.循證醫學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32):163-164.
[2]李長勤,閆呈新,朱建忠,等.循證醫學在影像學研究生教學中的價值[J].循證醫學,2012,12(5):314-316,320.
【摘要】:用循證醫學指導臨床醫學八年制教學是一種新興醫學教育模式,循證醫學的引入對骨科臨床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分階段循序漸進的循證醫學教學過程是可行的方法,最終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成為一名終身的自我教育者。
【關鍵詞】:循證醫學;臨床醫學八年制;骨科;醫學教育
臨床醫學八年制是我國近幾年醫學教育中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長學制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是培養達到臨床醫學博士研究生水平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為各學科的發展提供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做好臨床八年制教學,為我國醫學事業輸送優秀人才,是醫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與急需解決的問題。被譽為“21世紀臨床醫學新思維”的循證醫學(Evidenced based medicine, EBM)的出現,為現代醫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用EBM,對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改善醫療質量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很有必要在八年制教學過程中重視并開展EBM教育,使我們的高素質人才具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1循證醫學的概念
1972年,英國著名的流行病學專家Archie Cochrance教授撰寫了一本名為《療效與效益:健康服務中的隨機反應》的著作,引起了醫學界極大反響。術中闡述的重要觀點:(1)有限的衛生資源應合理地應用在適當設計評估中表現有效的衛生健康服務方式上;(2)隨機對照試驗的結論比其他研究提供的結論更重要和可靠;(3)提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1992年,加拿大的David Sacket教授在JAMA雜志上正式提出循證醫學的概念,將其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證據,同時結合醫師個人專業知識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將上述因素完美結合擬定患者最佳治療方案[1]。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已經成立了多個包括中國在內的循證醫學中心或數據庫[2]。
2在八年制醫學生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必要性
循證醫學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概念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醫療決策應在現有的最好的臨床研究基礎上做出。EBM通過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分組對照的臨床試驗,系統觀察并綜合評價臨床療效、預后結果、成本效益、風險指數等終點指標,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經濟、高校的醫療服務、因此現代醫學教育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概念,引出EBM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全面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和水平,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同時循證醫學模式的提出,從根本上實現了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這種新的醫療模式反映了世界醫學的發展趨勢,代表了現代醫學的前進方向,醫學教育必須順應這一趨勢[3,4]。
八年制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高端醫學人才,我們更需早期將循證醫學方法引入教學實踐。因此在臨床教學中,我們在強調臨床經驗的同時,注意讓學生留意經驗醫學可能存在的一些弊端,例如:時間的滯后性、病人的特殊性等等,帶領他們通過專門的循證醫學期刊、數據庫,網絡資源查找最佳證據,汲取新的知識,教會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與途徑,使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轉變為學習的設計者和主動參與者。引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最終將經驗醫學和系統知識很好地結合指導臨床實踐。將循證醫學引入醫學臨床教育,不僅能培養醫學生主動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對其正確醫學觀的樹立及今后臨床實踐行為的規范具有重要意義[5,6]。
3循證醫學在八年制臨床骨科教學中的應用
2008年我院承擔了第一批臨床醫學八年制骨科教學任務,結合既往其他學制和研究生教學實踐經驗,我們在臨床醫學八年制不同教學階段,循序漸進地開展EBM教學。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骨科教學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臨床課程教學階段;第二階段,臨床實習節段;第三階段,二級學科轉向學習節段。每一階段學習任務和特點完全不同,在開展循證醫學教學的同時,要避免盲目跟風而導致醫學生對新的教學模式產生畏懼和抵觸情緒。
第一階段,在完成骨科教學常規教學任務,使醫學生對骨科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擬選擇一種常見疾病的某一種治療方法開展循證醫學教學,例如“髕骨骨折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療的療效分析”。在小班課開課前1周,布置教學目標,組織并指導學生利用PubMED、EMBASE、Cochrance圖書館、中國醫學全文數據庫等在線數據庫收集資料。利用小班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和點評,增加學生對骨科學習的興趣,初步了解循證醫學對骨科學科發展的影響,并初步掌握循證醫學的學習方法。初步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第二階段,骨科實習時間為8周,實習開始時結合臨床典型病例,推薦研究目標,如“下腰痛患者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的療效差異”,組織學生查閱相關文獻。每兩周開展小組討論一次,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下腰痛患者的病因、治療方法、療效評價”等專題討論,并組織學生對目前臨床對下腰痛治療的現狀進行點評,讓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循證醫學對骨科疾病診治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循證醫學方法,學會辯證地看待理論和實踐的異同。
第三階段,對二級學科定向為骨科專業的學生充分開展循證醫學指導,在結合自身臨床實踐經驗和文獻閱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擬定研究課題,撰寫循證醫學論文。讓學生全面掌握循證醫學的思維方法,掌握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自我教育的目標”。
大部分臨床八年制學生要經歷前兩個階段的骨科教學過程,因此應將教學重點放在這兩個階段。通過不同階段,循序漸進地開展循證醫學指導下的骨科學理論和技能學習,使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全面提高骨科學習的興趣。
4將循證醫學引入骨科教學的體會
根據近幾年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體會,我們認為要將循證醫學更好地應用于骨科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應當做好充分準備,以便能準確的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2)選擇的評價資料應該是工作中 經常遇到且重要的問題,特別是有爭議且目前尚未統一認識的問題;(3)文獻評價的原則是盡可能簡明、扼要;(4)創造必要條件,指導學生使用醫學數據庫,確定檢索關鍵詞,使研究證據的查尋方便、簡捷;(5)引導學生將患者的實際情況與摹礎研究成果有機結合,對于研究成果能否用于具體患者應該慎重決定;(6)應讓學生明確,循證醫學是從群體角度出發指導個體的醫療實踐,但并不排斥個體醫學經驗的積累,醫學權威專家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指導骨科診治仍有積極意義。
總之,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是我國未來醫學領域的骨干力量,在其教學過程中應用EBM教學模式,重視培養EBM思維,必將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使他們未來能夠不斷用新的知識武裝自己,更加合理、有效地解決我國醫學領域面臨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Sacket DL, Rosenberg WMC, Gray JAM,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 [J]BMJ, 1996
[2] 張鳴明,李幼平,劉鳴. Cochrance協作網與詢證醫學[J]. 醫學與哲學,2001,26(8):46
[3] 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4] Ismach RB. Teaching 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 [J] Acad Emerg Med, 2004,11(12):6
1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以2011級、2012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的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平時的學習成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考核的難易程度等均相當,兩組均選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教學總學時數相等,均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綜合素質很高的臨床教師任教,實習帶教老師無變動。
1.2方法2011級學生140人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婦產科學教學,2012級學生150人采用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講授。循證醫學具體方法:在見習過程中,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講解循證醫學基本理論和查閱檢索評價文獻的方法,并每隔2~3周根據在見習時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舉例示范,培養形成循證思維;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繼續鞏固并實際運用循證思維去解決問題,這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查閱、分析,并最終解決問題,最后再由教師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從而有助于其循證醫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其自學的能力。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傳統教學組和循證醫學教學組的理論考核成績
2.1.1客觀題(總分80分)成績分析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2主觀題(總分20分)成績分析循證醫學教學組病例分析題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臨床實踐技能操作成績比較對傳統教學組和循證醫學教學組的臨床實踐技能操作(總分20分)考核成績進行分析,循證醫學教學組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社會對醫學人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醫學生至關重要。只有提高了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從理論知識、臨床技能以及職業素質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將來才可能成為知名專家,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傾向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傳授,對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甚是不足,因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型學生,這些學生在就業后,不能夠很好地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夠及時地更新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個人、科室以及醫院的發展。因此,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重視臨床醫學教學方式的改革。
循證醫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遵循證據的醫學,現在,又對其進一步進行詮釋:循證醫學是將最好的醫學證據和醫師的臨床經驗、知識技能與患者的愿望價值充分的結合,從而找到最適合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不但要治療患者身體上的疾病,還要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循證醫學教學法具有以下優點:1)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起到了實施和引導者的作用;2)教學過程中不但重視理論知識、臨床技能的傳授,更加重視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3)可以及時地更新知識,有利于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傳播,實現自我更新,終身學習。4)有助于學生循證思維的培養,使學生有效做出醫療決策的橫向思維,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項目驅動式教學法 循證醫學 中醫藥研究生;科研能力
1研究方法
1 .1 問題分解
采用循證醫學標志性的PICOS5 要素分解本研究的研究問題。(1)P(participants,研究對象):江西中醫藥大學2016 和2017 級中醫藥專業研究生。(2)I(intervention,教改措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3)C(control,對照措施):傳統教學法。(4)O(outcomes,結果評價指標):論文報告質量、成績綜合評定。(5)S(studydesign,研究設計):縱向對比研究。
1 .2 研究對象
教改班為選修循證醫學課程的2017 級研究生,1 個班級共49 人。對照班為選修循證醫學課程的2016 級研究生,1 個班級共33 人。教改班和對照班的師資力量完全相同,由3 名教師主講,分別講授循證醫學概論和基本方法、文獻檢索與管理以及系統評價/meta分析制作方法3 個部分。
1 .3 教改實施步驟
(1)學生分組。由于制作系統評價/Meta分析需團隊配合,故將全班分為4 ~6 人為1 組,小組成員盡量為相同或相似專業。每組通過自薦或推選方式選出1 名組長,有一定科研經歷、科研熱情較強者優先。(2)項目擬定。研究生循證醫學課程總共32 課時。首先通過9 個課時的理論授課,讓學生熟悉、理解和夯實循證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然后,各小組通過組內討論擬定一個項目主題。項目擬定方式為學生自擬,教師協助確定。題目要求:① 研究問題有創新性;② 具備可行性,即預期工作量適中;③ 與中醫藥專業相關,最好與組內學生的研究方向相關。(3)項目實踐。系統評價/Meta分析的核心實踐環節包括:文獻檢索、文獻篩選、數據提取、質量評價、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對應第10 ~32 課時理論課程。項目驅動式教學要求包括:① 學生在學習理論課前需預習授課內容,帶著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問題聽課并思考解決方案;② 教師在課堂講授時深度剖析中醫藥系統評價/Meta分析項目實例《溫針灸與其他針灸方法治療原發性肥胖癥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讓學生逐步結合理論熟悉實踐過程;③ 每次理論課后,學生開始進行當前課程內容對應的項目實踐,由組長牽頭,小組分工協作。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通過主動分析、組內討論、組間協作等方式尋找解決方案;④ 每次課程設置10 ~20min提問時間,學生可提出實踐過程中所遇問題,教師即時答疑解惑;⑤ 設立每周課后答疑時間,教師集中解答課堂上未完全解決的疑難問題。上述步驟隨理論課程循環循序推進,直至完成論文撰寫。(4)對照班教學方法。對照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法,在理論課程中穿插講授相同的系統評價/Meta分析實例,并分組布置項目任務。但不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不要求學生隨理論課程推進實踐項目,學生一般在課程全部結束后完成項目。
1 .4 結果評價指標
(1)論文報告質量。用國際公認的系統評價/Meta分析報告規范PRISMA(PreferredReportingI-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ndMeta-Analyses)評定項目論文的撰寫質量。該清單包含27 個條目,去除2 個本研究不涉及的條目“計劃書發表情況的報告”和“利益沖突的報告”后剩余25 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報告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兩方面進行評分:最低0 分,最高4 分,滿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論文報告質量越符合PRISMA規范要求,教學效果越好。(2)學生成績綜合評定。學生成績依據個人負責部分的論文報告質量結合平時表現綜合評定,滿分為100 分:① 個人部分論文報告質量:本研究要求小組內每名學生均需主要負責項目中的一部分(如:文獻檢索、文獻篩選、數據提取、質量評價、數據分析等,每個環節的實際評分根據難度系數加權),該部分相應的報告質量評分在綜合評定中占比60%;② 平時表現:根據項目參與積極性和團隊貢獻,采用教師評價、自評互評等評價方式,在綜合評定中占比40%。在該評定方法中,某篇論文整體報告質量高并不意味著組內某名學生的課程成績一定好,反之亦然。
1 .5 統計分析
縱向對比分析教改班和對照班的PRISMA報告規范評價結果。本研究的結果評價指標均為數值型資料,故采用均數和標準差進行描述性統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組間差異采用均數差(meandifference,MD)及95%可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采用亞組分析檢驗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學生(臨床醫學類vs非臨床醫學類)對成績綜合評定得分的影響。檢驗水準取α=0 .05 。統計分析軟件采用R3 .6 .0 。
2結果
2 .1 學生基本資料
本次教改實踐歷時2 年,教改班和對照班的每個小組均完成1 篇系統評價/meta論文的寫作。教改班共49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25 人;臨床專業19 人,非臨床專業30 人。對照班33 人,其中男生15 人,女生18 人;臨床專業12 人,非臨床專業21 人。兩班學生的性別(P=0 .754)和專業(P=0 .825)構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比性較好。
2 .2PRISMA報告質量得分
教改班和對照班分別完成了9 篇和8 篇系統評價/Meta分析論文。根據PRISMA報告規范評價,兩班論文報告質量總分分別為(58 .0 ±12 .7)分和(41 .1 ±7 .8)分。組間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論文報告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各分項得分的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研究方法和討論與結論兩部分得分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討論與結論部分教改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結果部分得分絕對值高于對照班,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班標題與摘要部分得分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3 成績綜合評定
綜合考慮學生個人負責部分的論文報告質量和項目參與度進行成績綜合評定,教改班得分為(85 .6 ±5 .7)分,對照班為(81 .0 ±4 .1)分。兩班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綜合評定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按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進行亞組分析,結果均顯示教改班綜合評定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班。亞組差異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的成績綜合評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關鍵詞]循證醫學;婦產科;教學效果
婦產科學是一門臨床醫學課程,現在醫學知識在不斷進行更新,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生,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很強的理論及實踐能力,還要具備自我知識的更新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然而,目前婦產科教學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背誦現有知識的機器,不會將知識進行更新,更不會用自己的大腦去進行思考,因此,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循證醫學通過教授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形成循證思維,培養其知識更新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因此,為了順應高校教學改革的要求,進行了婦產科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醫學人才。現將教學效果報道如下。
一、教學對象與方法
(一)教學對象。
以我校2012級150名學生為試驗組,接受循證醫學教學方法,2011級140名學生為對照組,接受傳統教學方法。年齡在19-23歲,兩組學生入學成績、平時成績、男女生比例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選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教學總學時數相等,均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綜合素質很高的臨床教師任教,實習帶教老師無變動。
(二)方法。
本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以2011級、2012級三年制臨床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2012級學生150人為試驗組,以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婦產科教學,2011級學生140人為對照組,以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講授,于學期末進行理論及實踐技能考核,并對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對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分析評價。第二階段是在學生參加工作之后,對試驗組的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跟蹤調查,評價所形成的循證思維對參加工作后的影響,進行主觀分析評價。
(三)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二、結果
(一)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
試驗組主觀題及實踐技能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二)試驗組問卷調查情況分析。試驗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見表2)。
三、討論
(一)傳統婦產科教學模式的現狀。傳統的婦產科教學模式仍局限于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從而造就了一批“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生,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的限制,缺乏創新性。因而,這樣的學生將來進入到工作崗位后,會很難適應醫院的小環境以及社會大環境,一旦遇到困難,便不知所措,從而不利于個人、科室以及醫院的發展。
(二)循證醫學方法的優勢。1.循證醫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病例分析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循證醫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去發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系統性的循證思維,使學生有效做出醫療決策的橫向思維[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相關的問題,再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因此,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去驗證理論,使知識更具有系統性。通過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的主觀題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都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循證醫學的方法對于學生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2],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完整、開闊,具有創新性。2.循證醫學方法可以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循證醫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3],注重于證據、醫師和患者三方面的結合,來滿足患者身體以及精神上的需求[4]。這種教育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提出問題,然后充分利用現在所掌握的知識、相關資源以及現有的設備去解決提出的問題,并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學生經過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其臨床思維會更加縝密、系統化,醫學知識會更加豐富、前沿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提高了綜合素質。本研究對對照組和試驗組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從自主學習、知識拓展、解決問題、溝通能力以及臨床思維等七個方面進行調查,通過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的學生在臨床思維、自主學習等方面,滿意和非常滿意二者所占比例之和在這七項中均在90.00%以上。這充分體現了通過系統性的訓練,學生進入到工作崗位后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而且在面對患者進行診治時,能夠發現、分析問題并利用所能利用的條件去解決問題,更加有利于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和提升。
【關鍵詞】 循證醫學;基礎醫學;異位妊娠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39-02
循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意即遵循證據的醫學[1]。其經典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結合醫生個人的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同時考慮病人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措施” [3]。
循證醫學的證據包括:病人資料,基礎、臨床、流行病學研究,隨即對照實驗和系統綜述。就是這些證據成為了臨床決策的指南。[4]循證醫學中指出了當前所能獲得最好的研究依據,就包涵了基礎醫學的研究,因此在循證醫學革新時代到來的同時,堅守基礎醫學的研究則是格外的重要。
循證醫學帶來了臨床專業的巨大變革,從中開啟了重新審視臨床指南的歸屬[6];也許還有人仍堅持教科書,但是觀念就從此開始轉變,教科書介紹的一般是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原則,雖然也有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但是讀了以后無法真正很好地應用到臨床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重視基礎醫學的研究和文獻的檢索,則會開啟更加科學的循證醫學,真正的對循證醫學進行“真理”式的膜拜。
身處既往開來的一代醫學生,醫學院校對其教學模式、培養方法的攫取,貼近循證醫學,此傾心也油然而生。從源頭做起,從基礎醫學教育培養、研究做起,也是更加清晰認識循證醫學在臨床上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未來性,循證醫學正在改變整個醫療環境;而循證醫學也在實現更加科學的“醫病更要醫人”的理念[8]。
循證醫學最早始于婦產科學領域,同時婦產學科是第一個受益于循證醫學的學科。[8]1987年世界循證醫學之父Archie Cochrane使用氫化可的松治療先兆早產孕婦,促進胎兒肺成熟的系統評價表明,早產兒死亡率下降30%~50%,挽救了大批早產兒生命,這充分說明循證醫學在指導婦產科臨床決策的巨大作用,保證療效,降低不必要的衛生資源消耗,提高效率[8]。
循證醫學有三大要素 :①收集整理最新最好的科學研究依據:通常基于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研究和以病人為中心的隨機化雙盲臨床試驗,找到科學的準確合理的疾病診斷方法,進而實施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 ,以及更方便、更價廉的疾病防治辦法。②扎實的臨床經驗:深入學結臨床醫積累的臨床經驗,迅速對就診病人的健康狀況做出綜合評價,進而提出可能的診斷以及擬采用的治療方案。③體恤就診患者的情況:即針對每個病人對就醫的選擇,及對疾病的耽心程度到對治療手段期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8]
只有將上述三大要素進行綜合考慮,臨床醫師和病人才能在診和治療上面獲得共識,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然對于醫學教育的起始(本科)教育中,基礎醫學教育的勢頭將以循證醫學的角度開展新的教學法,將循證醫學的思維方式,結合于啟發式等教育方法,以循證思維來扎實基礎醫學知識,為后來的臨床醫學學科學習和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更加科學的臨床思維[3]。來以下以婦科最常見的急腹癥―異位妊娠為例。
患者王某某,女性,25歲,因陰道流血3天,下腹痛1天,于2010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出現陰道流血,色暗紅,量少,自認為月經來潮,昨日出現下腹疼痛,以右側為甚,陣發性加劇。當地醫院以月經不調給予止血、止痛等治療(藥名不詳),因治療無效,疼痛加劇而今日來院就診。
看到這個病例時,會讓我們想起與之有關的有多少種疾病,然其基于的大量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和研究,依據循證醫學,進行診療:
首先,提出問題。如何明確診斷,是對該病治療的關鍵[2]。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其癥狀:(1)有無停經史;(2)有無陰道流血;(3)有無腹部包塊;(4)有無暈厥與休克;體征:(1)一般情況:生命體征情況,有無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2)腹部檢查:有無病變部位的壓痛、反跳痛,有無腹部包塊,有無腹肌緊張等急腹癥的體征;(3)盆腔檢查:及婦科專科檢查:了解宮頸有無舉痛、有無搖擺痛,了解子宮有無壓痛及雙側附件有無壓痛、反跳痛、有無包塊;最后若懷疑有腹腔內出血者,可行陰道后穹窿穿刺術,若能抽出不凝血,則可確定有腹腔內出血,有剖腹探查的手術指針。當然,臨床癥狀及體征只是幫助我們對該患者的情況有一個大體認識;要明確診斷,還需要依靠科學的客觀依據―及輔助檢查。對于異位妊娠患者而言,最有意義的輔助檢查就是:(1)B超:陰道超聲的準確性較腹部B超高,其特點是:宮腔內空虛,宮旁出現低回聲區,其內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與HCG測定相配合,對確診意義很大;(2)HCG測定是早期診斷異位妊娠的重要方法,陰性一般可以排除異位妊娠,陽性則需根據B朝鑒別是宮內妊娠還是宮外妊娠,動態監測對診斷及評估治療效果有意義;(3)腹腔鏡檢查:有助于提高異位妊娠的診斷準確性,尤其適于輸卵管未破裂流產早期患者,也可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癥鑒別同時進行治療。綜上所述,根據患者有無停經史、腹痛性質、陰道流血情況、是否發熱、有無休克、盆腔檢查,HCG是否升高,B超結果,后穹窿穿刺結果等綜合評估,異位妊娠的確診及與其他疾病的鑒別亦不難[5]。
其次,查閱當前解決問題的最佳證據。根據最新最好最方便的基礎、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依據,確診異位妊娠后,治療就成為了關鍵。根據循證醫學的要求,治療講究有效、安全、方便及廉價,最重要的是評估每個患者的綜合情況,綜合考慮擬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再次,評價證據。得到證據后首先根據基礎、臨床、流行病學及循證醫學的評價原則和方法,對單個病因、診斷、防治等方面的證據進行評價、鑒別。從研究設計、資料收集、結果觀測、統計分析等方面判斷證據是否真實可靠;從臨床效用指標如痊愈率 、有效率、病死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或絕對危險降低率等方面判斷結果的重要性;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該證據是否可行,有何利弊,患者能否接受。即便是 sR也要對其每一步驟加以評價,因其質量受作者水平的影響。但高質量的sR已對單個研究的質量進行了嚴格評價,故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使用證據,實施方案。證據的使用,綜合臨床醫生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意愿,選擇最為滿意的方式實施綜合治療。如:異位妊娠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分為期待療法及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分為保守性手術及根治性手術[5]。
1 保守治療:
(1)期待療法:對于腹痛輕微、陰道流血少;無或有少量腹腔內出血、無輸卵管
妊娠破裂的證據;確診條件可靠;血HCG低于1000U/L,且繼續下降;輸卵管妊娠包塊直徑小于3cm或未探及,若具備以上條件者,可考慮期待治療。
(2)藥物治療:對于生命體征平穩;腹痛不明顯,無輸卵管破裂和腹腔內活動性
出血的表現;停經時間短,流血時間長,估計腹腔內出血少小于150ml;B超檢測包塊小于3.5cm且無明顯胎心搏動;HCG小于4000U/L;有生育要求,肝腎功能正常,血常規正常;無藥物治療的禁忌癥,若具備以上條件者,可考慮藥物治療。
2 手術治療:對于破裂型(腹腔內有出血征象,生命體征不穩);無生育要求或要
求結扎者;藥物保守治療失敗;診斷不明確者;藥物治療的禁忌癥者都應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分為:切除患側輸卵管(根治性手術治療);保留患側輸卵管(即保守性手術)[12]。
(1)根治性手術:適用于治療失敗,又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盆腔粘連嚴重;腹腔鏡手術失敗后,尤其適用于出血并發休克的急重癥患者;
(2)保守性手術:適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女性,特別是對側輸卵管已切除或有明顯病變時,可行保守性手術治療;
另外,若異位妊娠破裂后出現大量腹腔及盆腔內出血時,應盡快備血、建立靜脈通路、輸血、給氧等抗休克治療,并立刻進行剖腹探查術。
根據循證醫學的要求,對于一個異位妊娠的患者,我們必須根據患者就醫的愿望如年輕女性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是否需要采用微創的腹腔鏡手術治療等,在評估了適應癥的情況下,選擇對該患者最有效、最安全、最廉價的治療。
傳統醫學以經驗醫學為主,即根據非實驗性的臨床經驗、臨床資料和對疾病基礎知識的理解來診治病人[10]。循證醫學則強調證據,注重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就在這差別之處顯現了循證醫學理念必須深入診療全程,只有這樣循證理念才會真正植入我們醫生的職業精神中;而循證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婦產等醫學科學中,也給廣大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婦產科醫生進入臨床實踐工作中,面對諸如異位妊娠的婦產科疾病診療問題,我們在發現問題的同時,還應歸納總結,將問題變為簡明扼要的問題;此外,我們還應查證資料(循證醫學稱:尋找證據),不斷學習積累更新更好的治療信息,將循證思維真正的建立并將其轉化為診療方法。
總之,循證醫學是現代婦產科等臨床學科發展的一個方向。作為醫學院校的園丁,我們應積極開展高質量的基礎、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創造證據,為循證醫學提供“原料和營養”;為推進醫療改革創新貢獻應有的責任;然而國情決定了,科研條件不足的情況,可以查證 、用證,將新的方法、方式綜合應用診療。使現代各學科早日走入循證醫學的軌道,實現有據可循、有方法可行、有法律可依;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實現更加規范的醫療環境,國內的醫療體制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科學的制定,循證醫學必將止于盡善盡美,我國的衛生事業也將會因為基礎、臨床、流行病學等研究,使未來的循證醫學例證更加具有活力和魅力!扎實基礎從源頭做起!
參考文獻:
[1] 王 雷,任成山,趙曉晏.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與循證醫學結合對學生臨床思維的開發[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8):2846―2847.
[2] 張 靜 ,許良智.輸卵管性不孕診斷的循證醫學證據[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8):467―468.
[3] 陳華容.臨床教學中的“循證醫學”[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8):24―26.
[4] 漆洪波.教會醫學生在產科臨床實習中應用循征醫學[J].醫學教育探索 ,2004,3(4):31―32,54.
[5] HUANG J,ZHU FF,D1NG YL,et a1.Clinical analysis of an― tibical wsage in 810 eases of ccsal-3gl section[J].China Journal 0f Modem Medicine,2004,14(6):98―102.
[6] 周 波.建立醫學生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04,3(3):51--53.
[7] 藺 莉.用循證醫學指導醫學生的臨床實習[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4,3(1):34―35.
[8] MRC/ RCOG Working Part y on Cervical Cerclage. Final report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 cil/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 Mult icent re Randomi sed Trial of cervi cal cerclage [ J] . Br J Obst et Gynecol, 1993, 100: 516-523.
[9] 曾智,余敏,楊鳴 .循證 醫學 一臨床醫學發展的新趨勢.臨床薈萃,2003.18(4):240.
[10]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1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12] Daskalakis G, Papantoniou N, MesogitisS , et al.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sufficiency and bulging fetal membranes [ J ] . Obstet Gyn ecol 2006, 107: 221- 226.
關鍵詞 循證醫學 婦產科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基于證據的醫學,是指臨床醫生在獲得患者準確的臨床依據的前提下,根據自己所具備的臨床經驗和知識技能,結合患者的價值和愿望,通過分析找出患者的主要臨床問題,如診斷、治療、預后、康復等,采用最新最佳的方法制定出最適合該患者的治療措施。①②③④⑤目前,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循證醫學作為一種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單是一種新的臨床醫學教育觀,更是一種新式高效的有助于終身學習的臨床教育模式。筆者依據目前國內外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現狀,結合婦產科臨床教學特點,著重探討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的重要性及意義。
1 婦產科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國內的婦產科教學仍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根據疾病的特點系統地加以講授,每個疾病依照定義、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和治療的順序依次進行習慣性的灌輸,教師以教學大綱為基礎,采用以課堂教學為主,臨床實踐為輔進行教學,主要突出教師、課堂及教材3個中心,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強調對教科書上的知識的牢固掌握和應用,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然而,婦產科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僅單純記憶其所有的診斷指標、治療原則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婦產科與基礎醫學及其他臨床學科聯系緊密,學科間交叉甚多,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內容。此外,從一名臨床醫師的角度而言,臨床思維和判斷的實際能力要比單純的信息記憶能力更為重要。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基礎理論雖強,但主動創新的學習能力匱乏,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進入臨床后實際操作能力偏低,欠缺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不能適應當今的醫療環境。
2 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思想的重要性
循證醫學教育作為目前一種新式高效的終身學習的醫學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將現有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和醫師個人的臨床專業知識與患者的選擇結合起來并應用于醫學教育。⑥它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主要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出發點,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現有最好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證據及正確應用結果以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 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臨床分析思維,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并善于與他人協作,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實踐性很強的婦產科教學中的使用,其優勢見于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婦產科病種繁多,臨床表現各異,有時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并不完全一致。在教學中引入臨床實際案例,把學習置于現實情境中,通過對病例分析,小組討論以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2)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面對現實案例,單憑教科書上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往往感到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尋找答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也擺脫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對教科書的強記硬背進行灌輸的知識獲取方式。(3)有利培養學生人文關懷。婦產科面對的患者群體比較特殊,需要醫師更細致操作和更體貼的關懷。循證醫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治療中充分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充分體現對患者的關愛和尊重,其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醫學生對患者的理解和愛心,促進醫患的溝通,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⑦(4)有利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發展。將循證醫學引入婦產科教學中,不但改進了目前的教育理念,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充分學習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理解循證醫學的思維方式,并靈活運用到教學當中。其次,教師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知識更新理念,熟練地掌握英語閱讀、統計軟件的使用和文獻查閱的能力,能夠對現有的教學內容不斷地修正、補充,才能充分發揮循證醫學教學模式下作為引導者的作用。因此,婦產科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教學思維是促進師生共贏的教育模式。
3 婦產科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措施
3.1 改變教師隊伍的傳統教育觀念,強化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學習
教師是循證醫學教育中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必須首先從思想上了解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最終會被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取代的趨勢,并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和掌握循證醫學的理念和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時俱進更新基礎理論,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循證醫學的教育方法。
3.2 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穿插循證醫學教學模式
在理論教學中選用典型的病例設立情境模式,讓學生根據自身掌握的知識,結合患者的個人愿望和價值,在課后通過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從中選用最佳最新的治療方式。如選取一典型的宮頸癌病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包括如何正確判斷宮頸癌的臨床分期,根據現有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條件以及病人的具體情況,如是否需保留卵巢功能、有否合并妊娠、盆腔炎癥、癌癥的類型及病人的經濟水平等,選取最為適合的治療方式。由于學生知識面有限,在處理具體病例時必然會產生各種疑問,問題的解決就是循證醫學獲取證據的過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通過介紹相關的循證醫學數據庫和網絡資源,如pubmed、springerlink數據庫、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數據庫(cEBM/CC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學術期刊網、維普數據庫及萬方數據庫等,讓學生獲取所需的循證醫學證據。由于網絡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價值不一,教師還要向學生傳授如何正確評價文獻的真實性和臨床可靠性,選擇最佳的參考文獻,從而有效快速的獲取所需知識,了解相關疾病最新的研究動態,更新知識體系,擴展知識面。通過一系列證據的獲取,教師組織學生模擬病區醫師進行病例討論,應用科學的、準確的評價方法,對論據的可靠性、有效性及臨床實用性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最佳論據,指導臨床實踐。
3.3 在臨床實踐中延續循證醫學思維的培養
如何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是醫學教學中的最終目的。在臨床實習中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4~5名學生,由一名主治醫師及一名住院醫師擔任實習指導工作。首先,由每組主治醫師根據目前管床病人中出現的疑難病例和治療難點提出問題,然后在住院醫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文獻檢索查找最新最佳的證據,并對證據的可靠性進行評價,結合本身的專業知識、病例的特點和患者個人的價值及愿望提出最終的診斷或處理。最后,在各組主治醫師的主持下對學生的檢索過程和途徑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包括學生是否能正確評價文獻的真實性和臨床價值,是否能將文獻結果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是否是目前最新最佳并且是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等方面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掌握終身學習、自我引導的方法。
3.4 在畢業課題設計中強化循證醫學的理念
對于畢業課題方向選擇是婦產科學的學生,相關的帶教老師與學生一起對目前的婦產科治療方面的熱點和難點進行探討,按照需要解決問題的需要采用正確的檢索策略和途徑全面尋找相關證據,根據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評價文獻的原則,嚴格評價研究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幫助學生運用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專業知識及醫療設備的條件,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案和統計學分析方法,如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對比研究、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等,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思維,拓寬科研思路,強化循證醫學的理念。
臨床醫學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提高臨床醫師的實踐技術及科研能力,而這一提高并不能完全局限于學校的專業知識灌輸,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我們的醫學教育應尋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會學生如何自我引導及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樹立學無止境的理念和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醫學教育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徹底改變目前傳統被動的教育模式,使整個醫學教育向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更有助于培養具備臨床思維能力、科研、創新和開拓能力多方面結合的復合型醫學人才。
注釋
① 唐雯.將循證醫學理念引入高等醫學教育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2:90-91.
② Zimerman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hort history of a modern medical movement.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71-6.
③ 吳一龍,楊學寧.循證醫學與臨床研究[J].循證醫學,2001.1(1):1-4.
④ Peile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values-based medicine: partners in clin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in clinical practice, BMC Med[J].2013 Feb 15;11(1):40.
⑤ Rysavy 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4-8.
關鍵詞:循證醫學;中職衛生教育;啟發;證據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國際臨床領域在20世紀90年代后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具體是指臨床醫生在獲得患者準確臨床依據的前提下,慎重、準確和明智的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新最好的研究證據,并結合患者個人的意愿和價值,做出最佳醫療決策。它把以經驗為主的傳統醫學推向遵循臨床研究的醫學行為,使臨床醫學發生了跨時代的進步。一直以來,醫生主要根據個人的臨床經驗、上級或高年資醫師的指導、教科書或醫學刊物上的研究成果制定患者治療方案。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這樣的處置是不科學的、有可能是無效的、甚至對患者是有害的。因此,循證醫學取代經驗醫學是歷史的必然性。
醫學發展離不開醫學教育的發展。隨著國家醫學教育結構的調整,中職教育的生源數逐漸萎縮,但中職衛生教育仍是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優秀的衛生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適應醫學發展對醫學教育的新挑戰,真正為國家培養出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質的中職衛生勞動者。
一、培訓教師“循證”
師資是教育發展的首要資源和核心要素。中職衛生學校的臨床專業教師雖源于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或醫院,但大多因學校規模小缺乏校醫院,或無學校-醫院的長期合作,臨床教學信息只能主要依靠教科書,而教科書上的這些信息有些可能已經過時或并不確切、甚至有誤,因此,知識守舊、貧乏,專業化水平低,難適應醫學教育的不斷發展,是制約中職衛生教育發展的“軟肋” [1]。如何在長期與臨床實踐脫節的窘境中,幫助他們了解臨床的新技術、新技巧,學會自我更新知識,引入最新、最前沿、最具有科學性的臨床資料指導教學活動?循證醫學可作為臨床教師不斷豐富和更新內容,終身自我繼續教育的手段。循證醫學的基本步驟是:提出問題查詢證據分級評價證據教篩選證據應用證據。具體過程:如首先對某種疾病的病因、診斷、防治或預后等提出問題, 然后根據該問題進行系統、全面的文獻檢索,尋找當前最佳的研究證據,接著對相關證據的真實性和臨床應用的可行性進行嚴格評價,最后對臨床效果作出評價。通過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過程達到了更新知識、自我學習、不斷提高的終身教育目的[2]。在教師教學的準備中,如能引入循證的這種思路和方法,對于改進只依賴教材備課,更新、拓展、提升臨床知識儲備,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使學校充滿辦學活力、走上持續發展之路,提高我國中職衛生教育的整體水平和質量應該有著長遠的現實意義。
二、帶動學生“循證”
本質上,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隨著護士隊伍從以中專層次為主向中專、大專、本科多層次學歷結構的轉換,中專護士在護理大軍中比例逐漸下降。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文件精神,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為衛生事業發展培養實用性、技能型人才。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該如何改善中專生層次低、缺乏競爭力的現狀,使她們能在護理大軍中異軍突起?帶動學生“循證”應該是一個突破口。中職衛生學校的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和自身素質低,學習興趣不濃,學習自覺性不高是普遍現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再多的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循證的方法,學會查詢他人進行循證醫學研究的結果加以應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不但使學生在邁出校門的那一刻已身價百倍,而且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也能受用終身。
三、嘗試“循證”教學
循證醫學強調最佳臨床證據、熟練的臨床經驗以及病人的選擇。獲得最佳臨床證據,旨在得到更敏感、更可靠的診斷方法和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案。熟練的臨床經驗能保證對患者的狀況做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有利于識別和采用最好的證據。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尊重患者個人的選擇和愿望,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醫患互相依從關系,能保證循證醫學的科學決策達到最佳效果。這三方面需要有機的結合。中專的學生多存在學習成績差、紀律差,平時表現差等一系列問題。教學“滿堂灌”,忽視個性、過分統一化,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沒有自我主體意識,毫無批判地全盤接受,是中職教育課堂教學效果差的因果。教師設置臨床情景,提出問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組織學生參與網絡循證,查找和回顧問題的文獻證據,按照循證的原則將證據分級,最后讓學生得出有循證依據的結論,并可以對教師、教材糾錯。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交流、共同成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知識。從盲目的全盤接受知識到有選擇的批判和學習知識,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在循證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重視了學生個性差異,做到了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的潛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創新性思維和能力[3]。“循證”教學使課堂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李慶文.在衛生職業教育中滲透血證醫學理念的探討[J].科技風.2009,(2):263
目的:探討麻醉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教育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近年來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醫學臨床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觀察組在臨床教學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參考組采用常規教育方法,對兩組學生理論知識、臨床實踐得分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理論知識得分及臨床實踐得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
關鍵詞:麻醉臨床教學; 循證醫學教育; 臨床運用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25-01
醫學院學校的教學要求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理論及技能的基礎上,同時注意到各學科間的滲透及交叉,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的關聯等,從而獲得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1]。循證醫學是與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為新式高效的教學模式,為對麻醉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教育的運用進行觀察分析,筆者對近年來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麻醉專業實習生進行研究分析,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醫學臨床實習生,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19-26歲,平均年齡(23.65±3.08)歲;文化水平:本科62例,研究生38例,將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考組實習生在臨床教學中采用傳統的帶教模式,觀察組在麻醉臨床教學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具體如下:實習生在臨床麻醉中針對遇到的問題進行驗證,查尋證據,并分級對證據進行評價,篩選證據,最后充分的運用證據。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針對循證醫學的不同環節,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系統的訓練。學生與教師共同診察患者,根據患者的體征、病史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對需要解決問題進行問詢,并給出相應的診治意見,提出問題(針對治療及依據的合理性詢問學生)將具體資料庫的使用告知學生,引導其正確評價所查閱的文獻,指導學生將相關信息運用到臨床中去,學生通過查閱課本、相關文獻及咨詢教師等,對其相類似的診斷及治療方法進行詢問,觀察其可行性及可靠性。綜合分析提出問題的答案,并在以后的臨床實踐中遇到上述問題能夠準確的分析及運用。兩組實習生實習結束時,均接受麻醉相關專業理論及臨床實踐的考核,分別為100分,分數越高,效果越好。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觀察組患者理論評分≥90分41例(82%),60-89分9例(18%),平均分為(96.32±3.01)分,參考組患者理論評分≥90分26例(52%),60-89分19例(38%),
2.2 觀察組患者實踐評分≥90分38例(76%),60-89分11例(22%),
3 討論
循證醫學是近年來在現代醫學中迅速興起的體系,為臨床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相結合的產物,能夠誘導醫學教學由傳統的經驗式醫學模式轉變為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模式[2]。循證醫學核心為無論何種醫療決策均需在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在循證醫學中,醫生需要在患者最佳臨床研究證據、患者的需求及醫師的經驗的基礎上給予其診斷、治療、康復及預防等決策[3]。循證醫學是建立在傳統醫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患者為中心,在病人的診斷及治療中使用具有科學根據的醫學信息,從而實現臨床經驗與專業技能的完美結合。
麻醉臨床教學存在自身特點,具體如下:①學院層次參差不齊,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及擴大,麻醉科學習的學員逐漸增多,學院類型差異較大,同時其專業也不相同,在麻醉科學習的時間不相同,這就導致其對麻醉專業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臨床麻醉帶教老師的教學工作面臨尖銳的挑戰[4]。②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重要的二級學科,知識牽涉面廣,主要包括臨床急救、麻醉學、復蘇醫學、疼痛治療學、重癥監測治療學及其他相關的業務范圍等,涉及生物化學、解剖學、藥理學、生理學及病理生理學等基礎學科,同時本學科與外科學、內科學、兒科學等學科聯系密切,這就要求各科室醫生互相輔助治療及搶救[5]。同時麻醉專業新療法、新技術等大量涌現,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熟悉到不同型號的呼吸機、麻醉機及監護儀等。麻醉工作技能操作多、工作節奏快,教師無閑暇對學生進行講解。針對麻醉專業臨床帶教的現狀,在麻醉臨床教學中引用循證醫學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評分及實踐評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
參考文獻
[1] 甯交琳,趙弘智,王恩琴,等.TBL教學模式在臨床麻醉模擬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01):137-139.
[2] 蔡育,趙怡芳,趙吉宏,等.無痛麻醉技術在口腔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傷害口腔醫學,2014,23(01):107-109.
[3] 王暉.麻醉科三年住院醫師PBL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病變,2013,14(0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