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物保護機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問題、保護對策及計劃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柳州,自古就是人類宜居之地,從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fā)祥地到漢代至今2100多年的建城史,促成了其價值璀璨的文化遺產。在這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下,蘊藏在這個多民族聚居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格外豐富多彩、特色鮮明。
一、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回顧
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從2005年開展,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工作方針,截止2012年5月,侗族大歌、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侗戲、融水苗族系列破會群和彩調等5個項目獲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柳州山歌等21個項目獲公布為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公布了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27個項目。全市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4人、榮獲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3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7人。已建立了三江農民畫傳承基地、百家宴傳承基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傳承點19個。
二、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現狀分析
除侗族大歌等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外,代表性項目還有柳州山歌、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等。就一些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內容現狀分析如下:
(一)侗族大歌(民間音樂)
大歌,侗族稱為“嘎老”。“嘎”,歌也,“老”,既含有大之意,也含有人多聲多和古老之意;是由眾多人參與的無指揮、無伴奏的多聲部民歌,故譯為大歌。三江縣侗族大歌,在廣西主要流傳于三江梅林、富祿、洋溪鄉(xiāng)沿溶江河一帶的侗寨。通常在節(jié)日里,男女歌隊坐在鼓樓或圍在火塘邊進行對唱,用歌來表達感情,贊美大自然。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侗族大歌已受到市場文化的挑戰(zhàn)和沖擊。
(二)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傳統(tǒng)手工技藝)
侗族木質建筑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其工藝堪稱一絕,整座建筑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連枋,不用一顆鐵釘,全用榫鉚連接,結構牢固,鉚接縝密。圍繞木建筑表現出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令人擔憂的是,目前侗族木建筑由于老工匠后繼乏人,加之木材來源匱乏,木建筑防火能力極弱。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的保護和傳承面臨的嚴峻的阻礙。
(三)融水苗族系列破會群(民俗)
坡會,是融水境內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災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體聚會娛樂的盛大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是指在每年春季的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七這段時間內,融水縣各鄉(xiāng)鎮(zhèn)村屯的坡會自然呈現出來的每天一個坡會,時間排列成序,連續(xù)不斷,組成坡會鏈條,從而形成一個系列化的獨特的文化空間。然而,受現代文化的強烈沖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出現了瀕危的狀況。
(四)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傳統(tǒng)手工技藝)
據柳州白蓮洞考古挖掘出的貝類堆積層中大量的螺螄殼化石驗證,柳州人吃螺螄的歷史至少在2.6萬年左右。將米粉與螺螄結合起來制作的螺螄粉,則是柳州民間的一大創(chuàng)造。螺螄粉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的米粉做原料,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燜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吃后常使人欲罷不能,回味無盡。如今,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柳州螺螄粉制作手工技藝面臨著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挑戰(zhàn),導致螺螄粉質量參差不齊,加上老藝人有的年老體弱,技藝傳承面臨危機。
(五)侗戲(傳統(tǒng)戲?。?/p>
侗語稱“戲更”,它是我國317個劇種(其中少數民族劇種22個)中的一個,自1875年由貴州黎平縣水口區(qū)傳入柳州市三江縣及周邊侗族地區(qū)村寨中。傳統(tǒng)的侗戲演員身穿侗服,佩帶侗族首飾,以侗語、侗歌形式演唱為主,通過演員形象和表演動作的民族化,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因侗戲是一種民間戲師師徒相襲、口傳心授的藝術,自我保護十分脆弱,加之諸多客觀因素的出現,侗戲面臨戲師老化、后繼無人、受眾群體日益減少等瀕危狀況。
三、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縣、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短缺
大部分縣、區(qū)至今尚未將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特別是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往往由于經濟相對落后,很難拿出經費來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致使縣、城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短缺。
(二)專業(yè)人員缺乏、保護機構急需落實
目前柳州的非物質保護工作大都由市、縣、區(qū)文化部門抽人組成臨時工作班子,導致保護工作人員同時要兼顧本單位其他繁雜工作,難以全身心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
(三)現代文化的劇烈沖擊,傳統(tǒng)文化特征逐漸淡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都存活于一個特定的文化生態(tài)之中。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封閉地區(qū)日益開放,讓現代文化在瞬間即可傳遍全世界的每個角落,強烈沖擊著本已脆弱的傳統(tǒng)文化。
四、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策及計劃
(一)保護對策
1、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機制??h、區(qū)級政府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挖掘、整理和保護、開發(fā)經費,??顚S茫磿r撥給。
2、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專業(yè)性、技術性極強的工作,從立項申報、項目論證到措施制定、實施,都離不開專家和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參與。
3、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全社會民眾,特別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保護計劃
1、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平臺建設
即繼續(xù)每年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習基地或生產性保護基地2-3個。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平臺要有專人負責管理,積極與當地各種文化活動相結合,經常開展展示傳承活動。并每年接受上級文化部門的年終考核,對不能履行年度保護計劃的平臺,將取消其相關扶持。
2、啟動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申報工作
對侗族(三江)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苗族(融水)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仫佬族(柳城)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編制合理的保護規(guī)劃,申報成功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2個自治區(qū)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并嚴格依照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保護要求及管理辦法開展系統(tǒng)的保護傳承工作。
3、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
建成市、縣或區(qū)兩級非遺數據庫,對本區(qū)域內的非遺項目、傳承人信息準確、詳盡錄入。同時,各縣區(qū)要在本單位網站上開辟非遺宣傳專欄,充分展示宣傳本區(qū)域內的相關非遺資源。此外,市、縣區(qū)各完成1本本區(qū)域非遺叢書、1本非遺畫冊。
4、建成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
展示館將是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最豐富、展示手段最先進、服務最廣泛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不僅能將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保護起來,還可使一些重點非遺項目得以傳承、弘揚和進一步發(fā)展。
5、落實非遺保護機構
即成立市、縣(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落實人員及編制,專門負責各級非遺保護工作,并以此實現各級政府均設立有非遺保護專項經費。
[關鍵字]紙質文物;受損原因;保護修復
[中圖分類號]G2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24-0096-02
紙質文物是一個重要類別的文化遺產,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紙質文物。作為人類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紙質文物有助于人們教育后代、研究當時社會現狀,其歷史價值無法估量。在經濟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保護好紙質文物不僅有利于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更是鼓舞人們不斷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一、 紙質文物的保護現狀
在我國,紙質文物的數量相當龐大。一般說來,紙質文物包括古代文獻檔案、古代書籍和古代字畫等。據統(tǒng)計,全國共有3000多個紙質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總量高達350余萬件。
盡管紙質文物有如此龐大的基數,它們的保護現狀并不盡如人意。由于人們在紙質文物保護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技術相對落后并且缺乏比較系統(tǒng)的保護方案,導致了我國紙質文物的損毀相當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紙質文物的受損原因和保護對策就顯得至關重要。
二、紙質文物受損原因探究
紙質文物在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上都相對脆弱,再加上外部條件的不穩(wěn)定性,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一)文物本身因素
在展館中,大多數紙質文物的材料為手制紙張(如宣紙)、絲綢、綢緞、錦緞等。這些材料制作都相對簡單,在保存過程中不僅顯得脆弱,而且極其不穩(wěn)定,容易在各種條件下分解。因此,在展覽過程中會發(fā)生某些意外,例如蟲害、霉變、水災時,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害。
從化學成分來看,紙質文物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術質素、半纖維素,因而易水解、易氧化,從而變黃,硬度和耐折度降低。紙張在制作過程中加入的堿、漂白粉、滑石粉、膠料等物質填料,雖然分別起到了加強紙張機械強度的作用,但也影響了其本身的酸堿度。
(二)外部因素
在紙質文物的保存過程中,溫度若控制不好,便會受損。一方面,溫度過高,空氣的濕度便會增加,文物容易受潮,發(fā)生褪色、潮解現象。另外,空氣過于潮濕,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進而造成文物的腐爛。另一方面,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汽會大量減少,過于干燥的環(huán)境會減小紙張纖維的抗張強度。
在眾多外部因素中,有害氣體也扮演著不同尋常的角色。例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溶于水,顯酸性,嚴重影響紙張的機械性能,致使紙張變脆甚至酥化成粉末;空氣中的氫硫酸具有很強的漂白作用,使文字、繪畫材料褪色。
空氣中的粉塵也會悄悄地損害紙質文物。當粉塵落到紙質文物上時,一部分會牢牢附著在上面,隨著文物的整理、使用和翻閱,便會引起對紙張的磨擦作用,使之起毛甚至穿洞,影響作品的清晰度。另外,某些粉塵中含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而文物又為霉菌孢子的傳播和繁殖提供了極佳的場所,這都易使紙張發(fā)生腐爛。
光線貌似不起眼,實際上也是文物受損的“元兇”。光的輻射熱作用于紙張時,就會引起紙張的理化反應,當溫度高于30℃時,就會加速紙張變黃、發(fā)脆。在光照射下,會發(fā)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加快文物的分解。
三、紙質文物的保護措施
紙質文物的保護和修復是一項極富技術含量的工程。在此過程中,專業(yè)保管員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周密的方案制定、小心的操作和足夠的耐心,否則,非但沒有達到保護和修復的目的,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紙質文物的保護和修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課題,不能將目光僅僅局限于文物本身,更要懂得改善其周圍的存在環(huán)境,使其留存千古。
(一)對文物本身的保護和修復措施
1.除蟲
紙張最怕蟲是紙質文物收藏最基本的常識,蟲害可以說是破壞紙質文物最常見、最不可忽視的禍患。在實踐過程中,對文物進行除蟲處理應當是首當其沖的一件事。從物理角度講,可以在小段時間內將文物置于高溫或低溫條件下,以達到殺蟲的目的。其中,40℃~-10℃為昆蟲生長的高溫和低溫的分水嶺,溫度高于40℃或低于-10℃均能使其代謝速度變慢,生理功能失調,最終死去。從化學角度講,可以利用毒氣熏蒸法讓毒氣穿透害蟲身體,致使害蟲身體中毒快速死亡,但是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應小心操作。
2.脫酸
當紙張的酸度達到一定程度(PH值在4~4.5之間)時,其機械性能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時紙張變脆甚至酥化成粉末,因此脫酸過程必不可少。脫酸過程中,可用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飽和溶液(濃度約0.15%)或碳酸氫鎂溶液浸漬紙,約20分鐘后,紙的酸性即被中和。
3.去霉
紙質文物長霉的根本原因是文物表面滋生了霉菌并大量繁殖,因此,去霉的第一步應該是殺菌。物理上的低溫冷凍法和缺氧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經濟適用。若設備條件和技術條件允許,可以利用一些物理射線將霉菌徹底殺死。在化學方法上,可采用甲醛熏蒸法殺死霉菌,原理是甲醛能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凝固和溶解菌體類脂,可以殺滅文物表面和空氣中的霉菌繁殖體。其最大優(yōu)點是熏蒸藥物能均勻地分布到收藏室的各個角落,消毒全面徹底,并且省事省力。去霉的第二步是除去文物表面難看難聞的霉斑。去霉斑過程中,可用毛筆蘸取0.5%高錳酸鉀溶液涂在霉?jié)n污點處,待高錳酸鉀溶液由紅變?yōu)椴枭ㄆ陂g約為5分鐘),再涂2%的草酸溶液,使涂有高錳酸鉀的部位由茶色漸變?yōu)榘咨?。當茶色褪凈后要立即用清水淋洗,把殘余的化學藥劑洗去,防止紙質文物受損。
4.紙張的加固和修復
為防止脆弱的紙張在收藏過程中受損,有必要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常見的方法是把紙張夾在兩層醋酸纖維素的薄膜中間,加熱壓合,使其處在有效的“襁褓”之中,減小外力的沖擊。對于撕破的紙張,可以在紙的背面適當加一點漿糊,并粘貼上一片干凈的紙張作為“補丁”。對于存在折痕的紙張,可以在其表面噴灑少許清水,使其變得濕潤,鋪上薄薄的白棉布,再用專用的烙鐵燙一下即可。
(二)如何改善文物的收藏環(huán)境
1.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
作為影響紙質文物壽命的兩大主要因素,溫度和濕度要符合一定的控制要求。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冬天室內的最佳溫度為15℃,夏天為25℃,一年四季的相對濕度應該保持在50%~65%之間。此外,室內24小時內溫度變化值不應超過5℃,濕度變化值不應超過5%。否則,紙張纖維的抗張強度會受到很大影響,并可能滋生大量的細菌微生物。
2.室內要加強通風
閉塞的收藏環(huán)境不僅會加快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而且會使有害氣體長時間停留,最終通過化學反應損害紙質文物,因此,必須加強通風。另外,在大氣污染較嚴重的地區(qū),應控制通風的時間段和頻率。
3.改善室內采光條件
陽光中的紫外線和太強的光線環(huán)境對紙張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因此收藏室內的采光要消除紫外線并嚴格控制光照強度。窗戶的玻璃應一律改為毛玻璃或茶色玻璃,并且室內的照明燈光應以柔和的色調為主。
4.創(chuàng)造低氧環(huán)境
為有效控制有害昆蟲和微生物的滋生,可以向一些展柜內充入大量惰性氣體(稀有氣體),使氧氣的濃度降到10%以下。
5.規(guī)范操作行為
由于人的手上有大量的油脂、汗?jié)n、灰塵和霉菌等損害文物的物質,因此保管員在拿取書畫時要帶手套(白色光滑的手套),防止污染文物。另外,操作時,保管員盡量帶口罩,以免講話時唾液飛濺到書畫上。現代家具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氣體,甲醛不但對人體有毒,而且還會損害書畫,因此現代櫥柜不適宜存放珍貴紙質文物。
作為先祖文明的受益者與后代子孫的教育者,我們應對保護和修復紙質文物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些文物不僅見證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更是引導我們日后不斷壯大的最好素材。然而,這些珍貴的文物正在慢慢減少,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保護和修復紙質文物迫在眉睫,需要我們這代人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周世玉.淺談紙質文物的蟲害治理[A].文物修復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及遺產 保護工作 做法考量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288-01
一、加強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
1.探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只有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了解其特點才能使得保護的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準確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時空范圍的確定,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演變中的特點進行研究,才能對文化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保護。例如,四川省對于古蜀文明的保護工作,在保護的過程中,準確的探明古蜀文化起源于四前多年前,以時間作為主要的界限,對古蜀文化的成分進行探究,即古蜀時期人們制作各種生活用具的方法,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方式,民間傳統(tǒng)工藝,各種宗教祭祀以及禮節(jié)等,做到了文化遺產內容的完整性保護。而且效果較為顯著,已經得到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組織的認同。
2.對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準確摸底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眾多,位列世界前列。在進行保護工作時,更應當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準確的摸底。主要的非物質遺產文化涉及服飾文化、飲食文化、部分建筑文化等。內容豐富、數量繁多,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它們體現著遠古人民無限的創(chuàng)造智慧,是歷史文化的結晶。為當代研究中國名族文化的變遷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依據。例如,冀中地區(qū)對于“音樂會”的保護,是在不斷的摸索中,逐步將冀中地區(qū)的樂器以及音樂門類進行完善,才使得現在我們依舊能夠體會的冀中地區(qū)音樂的魅力。由此可見,在實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對已發(fā)現的部分進行保護,那些流傳程度不高,面臨傳承危險的文化更是我們應當保護的重點。
二、科學的結合外界力量進行保護
1.借助社會各界的學術研究力量
國內各省基本都建立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過高層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人員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進行,吸引更加專業(yè)的人才進行文化遺產的研究,提升保護隊伍的整體實力。在社會各界資源以及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幫助下,能使得文化遺產的保護資源網絡更加的完整,加強各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交流。
2.合理結合少數名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力量
四川省、新疆、內蒙古、廣西、寧夏等都是少數名族主要的聚集省份,更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拿四川省來說,省內共計有106個名族鄉(xiāng),組成了極為豐富的名族文化,T如康巴文化、安多文化、白馬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在進行保護的過程中,加強了代表性文化傳承人的建立工作,與其它保護力量協同作用,使得這些文化在四川得到完整的保護。
三、完善保護支撐體系
有效的保護工作必須建立在完善的支撐體系上。具體應當從以下幾個層面體現:
1.利用“國際非遺節(jié)”的作用。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節(jié)是聯合國批準的大型國際文化節(jié)會,對于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種活動的作用下,不僅能拉動名中遺產文化的消費,為后期的保護工作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更能提升群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2.建立特色文化保護區(qū)。這主要針對部分少數名族文化而言,通過這一方式能保證名族文化具有更高的傳承性。例如羌族文化保護實驗區(qū),在各個民俗博物館的作用下,羌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3.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法律,并加強制度的執(zhí)行力。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人員責任意識程度不高,人民群眾為充分認識到自身對于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使得破壞非物質文化的現象隨處可見,為此更應加大執(zhí)法的力度。例如,可以將《非物質遺產保護法》落實到保護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破壞非物質遺產文化的行為依法進行懲處,
四、以科學理念進行各項保護工作
1.貫徹“多元一體論”的保護方針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必須保證各項文化的多樣性。各地的保護工作,應當緊密圍繞當地文化的時空范圍進行,避免造成保護內容的遺漏,同時對于部分已經消失的文化,應當根據有關的文獻記載以及遺跡,進行科學的修復。另一方面,在保護的過程中,應當秉承平等的原則進行,無論什么非物質遺產文化都是人類寶貴的財富,都必須嚴格按照保護的流程進行。
2.制定合理的的保護目標
在世界各國非物質遺產文化保護工作逐步加強的情況下,非物質文化對于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已逐漸體現出來。為使得我國保護工作更加科學有效的進行,就必須制定合理的階段性保護目標。例如,在進行面臨傳承問題的非物質文化保護時(如制造工藝等),首先需要做好現有的成品的保護,然后加強技術的保護,鼓勵當地人民進行該項技術文化的學習。
3.完善保護工作的隊伍
推動保護工作的發(fā)展,除注重外界的保護工作外,還需要從保護機構的內部出發(fā),進一步完善保護隊伍的設置,主要包括學術研究隊伍、普查申報類隊伍、傳承學習類隊伍、開發(fā)利用類隊伍等,只有各個隊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才能進一步提升保護工作的質量。
五、總結
結合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為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必須從各個層面出發(fā),對非物質文化及遺產進行綜合分析,使保護工作更加的科學、有效。
摘要:體驗經濟是基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下的一種全新經濟形式,不再以投入、產出、利潤作為著眼點,而是關注人們消費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因此該新經濟模式必將成為今后社會發(fā)展的主流。同時,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屬性分析,其保護傳承工作與體驗經濟具備契合性。本文就體驗經濟模式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入手,探討體驗經濟模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適用性,旨在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fā)展的合理途徑。
關鍵詞:體驗經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淮陽伏羲陵廟會;遺產價值
一、體驗經濟概說
體驗經濟一~最早曾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被提到,該書曾經提出體驗經濟是繼服務經濟之后的一個新經濟形式。B.約瑟夫.派恩(B.Joseph Pine)和詹姆斯.H.吉爾摩(James H.Gilmore)在1998年出版了《體驗經濟》一書,對體驗經濟的內容專門作出了論述。體驗被稱為“是當某個人的體力、智力、以及情緒,甚至是精神層面達到了某種特定水平的時候,在其意識上所產生的一種美好的感覺①?!倍w驗經濟標準含義是“它指的是一種企業(yè)以商品作為道具,以服務搭建舞臺,將消費者作為當作服務中心,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并且值得消費者產生某種回憶活動的經濟形態(tài)②?!?/p>
體驗經濟的出現,將消費者的生產和消費過程融為一體,令消費者在消費產品的同時能夠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且這種享受不是由他人或是商家給予,而是自己真正的切身感受,是無與倫比的美好感覺。體驗經濟模式的存在,使得很多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改變了以往以追求極致的利潤為目的的經營理念,從根本上重視了消費者的體驗,該理念為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使消費者能夠真正領略到體驗所帶來的美好生活。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體驗經濟契合性分析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含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界定如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物質遺產”)是指被各群體p團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表演p實踐p表演形式p技能和知識及其有關的實物、工具p工藝品和文化場所。③非物質遺產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社會歷史的自然積淀,在對其實施研究過程中,主觀方面必須對其價值有所認同,某種遺產才能劃歸于非物質遺產范疇。并且,非物質遺產存在動態(tài)傳承性,只有通過不斷的傳承才能使其本體或精神長久保存并發(fā)展。與物質遺產相比,其特殊性不僅表現在外部形態(tài)上,還表現在其自身內在發(fā)展規(guī)律上。具體而言,包括傳承性p社會性p無形性p多元性p活態(tài)性、原真性、本土性。
(二)體驗經濟與非物質遺產契合性分析
1.體驗經濟凸顯非物質遺產價值
非物質遺產是人類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形成的寶貴財富,應該在發(fā)展過程中體現人類價值,而在體驗經濟視野下最有利于遺產價值體現。人類在學習與欣賞過程中親身體會和感受,能夠將非物質遺產來本身存在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完整彰顯。
2.體驗經濟助力非物質遺產保護
非物質遺產形式繁多,不同形式能夠展現出不同的體驗效果,且這種體驗過程具有短周期性和不可復制性,消費者在體驗非物質遺產這種“產品”的過程中,能夠產生難以忘懷的經歷,從而更加深刻的領略到非物質遺產的價值精髓,重新認知非物質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即達到了保護的目的。
3.體驗經濟推進非物質遺產開發(fā)
體驗經濟能夠為人類帶來“長久的回憶”、“難以忘懷的感受”,凸顯遺產的價值,能夠使人們在欣賞遺產過程中,產生共鳴,領略奧妙。而非物質遺產通過歌舞、音樂、民間技藝、民俗等方式,可以為人們帶來美的感受,人們能夠從中欣賞并感悟。因此,在開發(fā)利用非物質遺產過程中,融入體驗經濟模式,能夠使預期效果更加凸顯。
4.體驗經濟帶動遺產地發(fā)展
體驗經濟是服務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將著眼點放在體驗者本身,深入人類精神層面進行發(fā)掘,是現代社會的全新發(fā)展理念,為非物質遺產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體驗經濟視野下,人們參觀或欣賞某一項非物質遺產時,更注重遺產所帶給自己的難以忘懷的感受。在體驗經濟背景下,政府或文物部門可以以此進行宣傳,提高當地非物質遺產品牌競爭力,招徠更多體驗者,通過對非物質遺產適度的開發(fā),提高當地經濟效益。
三、體驗經濟視野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案例分析――以淮陽伏羲陵廟會為例
(一)淮陽伏羲陵廟會概況
淮陽伏羲陵廟會歷史悠久,包括以下重要的習俗和祭奠:“朝拜祖先并進香、民間舞蹈‘經挑舞’表演、富有勸善意義的‘守宮說唱’習俗、扣摸‘子孫窯’習俗,以及廟會吉祥物泥泥狗和布老虎等流傳下來的泥制玩具④。”每當朝祖會時,朝祖者人山人海,涌向廟堂,表示對人類祖先伏羲的尊敬之情,并求得平安保佑。祭祀活動中人們在首領的帶領下,三拜伏羲,獻上祭品并大聲高喊,以求與祖先伏羲對話,訴說自己內心的情結。還有傳統(tǒng)祭神舞蹈“擔經挑”表演,以及來廟里“求子”、“還愿”的民眾。這些習俗都表現出了傳統(tǒng)民眾對于人類祖先伏羲的崇敬之情,是當地人文精神精髓的體現。
(二)體驗經濟模式與淮陽伏羲陵廟會保護
1.彰顯遺產價值
廟會作為人們精神傳承的產物,記載著一段時期的歷史,必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而體驗經濟作為新經濟時代的標志,也迎合了廟會的歷史潮流。人們通過參觀廟會,必然能夠感受出其滄桑厚重的歷史沉淀,從中領略到人們亙古不變的民族宗教情感。參觀伏羲陵廟會過程,可以領略祭祀祖先的龐大聲勢,觀看充滿民族特色的藝術表演,品嘗當地的風味小吃,并且能夠買一些手工吉祥物祈求平安。以上都屬于體驗經濟的范疇,可完美呈現廟會沉淀的歷史價值。體驗經濟的存在,能夠將廟會中各種活動更好的展示給體驗者,讓大家在一種和諧的美好的氛圍中了解廟會,了解廟會所要傳達出的人類精神,并通過人們獨創(chuàng)性見解,為廟會增添經濟價值。無論是民間歌舞表演,還是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再或是民間的吉祥物,以及廟會大殿獨特的古建筑風格,都是民間藝術思想的體現。人們參與其中,能夠完整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所散發(fā)出的獨特魅力,而體驗經濟的存在更好的展現了這種氛圍。人們感覺、欣賞并體驗廟會中的各種活動,并通過親身參與,了解廟會的內涵,深入廟會的精神本質,更有利于其藝術價值的展現。
2.促進遺產保護
體驗經濟的引入,能夠使人們親臨廟會之中,參加廟會中舉辦的活動,感受宏大的歷史氛圍,了解廟會深厚的歷史積淀。并且,人們可以通過與廟會中傳統(tǒng)人士的溝通,產生一種無法被取代的全新認識,這種獨特的心理體驗難以忘懷、彌足珍貴。只有當人們真正認識到廟會這種非物質遺產的重要意義之后,才能從根本上重視它,關注其保護發(fā)展現狀。體驗經濟能夠展現給人們一種最具原真性的廟會組織形式,人們從中得到的是最真實的體驗而非虛假體驗,能夠保持廟會最完整、最原真的狀態(tài),展現出的是廟會所承載的最具備本土特色的風情。而這些,正是廟會原真性、本土性、完整性保護最需要關注的
角度。
3.延續(xù)遺產傳承
體驗經濟的本質符合非物質遺產發(fā)展傳承的目標。體驗經濟通過突出某非物質遺產的主題,營造出一種歷史文化氛圍,使參觀者能夠身臨其境,仿佛深入遺產本身,感受其魅力所在。并且通過視覺聽覺方面的營造,真正使非物質遺產存在的社會經濟背景得以復原,讓參觀者真正進入體驗經濟環(huán)境中。通過以上方式,可以使非物質遺產的價值及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以往任何參觀形式都無法達到此效果。而遺產價值被人們認定,就是其發(fā)展傳承的動力之一。使參觀者同遺產本身產生互動,通過游客的感知,影響游客對于廟會保護的看法,有利于游客同廟會參與者一起,探討傳承制度,促進廟會類非物質遺產有效傳承。同時,體驗經濟能夠為非物質遺產傳承人營造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以便更加充分體現遺產價值、保持遺產旺盛生命力。
4.豐富文化體驗
伏羲陵廟會的體驗者包括:本地旅游者、文化負載者、新聞媒體、商人和人文學者。多方力量的參與,從不同方面影響著伏羲陵廟會的保護傳承。體驗經濟在給予體驗者或消費者感受時,必須通過一處具體商品來進行,不能憑空體驗。該商品就是伏羲陵廟會,或者說是廟會
的價值。
就本地旅游者而言,游客參觀廟會時,能夠真正融入到廟會所帶來的宏大氛圍之中,體會深厚文化傳統(tǒng)的震撼,從而產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并且由于旅游者教育水平以及文化差異的存在,會產生不同的文化體驗。例如老人來參加廟會主要是為了拜祭祖先,為一家人平安祈福,而小孩來參加廟會更多的是為了廟會中的吉祥物以及歌舞表演等等。這些不同層次的體驗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和感受,賦予了伏羲陵廟會不同的價值意義,也使廟會這種非物質遺產更加賦有生命力。
就文化負載者而言,所謂“文化負載者”,是指:“使某種文化能夠發(fā)展傳承下去的主要內部因素,并且是文化保護和開發(fā)的基礎性力量。前來伏羲陵廟會參觀的文化負載者主要分為三類,即求子求孫者、朝祖進香者、尋根問祖者⑤。”所有的非物質遺產都要依靠文化負載者來保持其活力,一旦失去文化負載者的支持,非物質遺產也就瀕臨消亡。對伏羲陵廟會而言,朝祖進香者,即通過廟會的傳統(tǒng)祭祀活動參拜人類的祖先伏羲,表達了人們對祖先的崇敬感情。求子求孫者,是通過拜神還愿,為家中求得貴子,是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后人們精神的產物,多子多福思想的集中體現,顯示出人們追求平安,渴望幸福的美好心愿。尋根問祖者則是通過對廟會中老一輩人士的詢問,了解自己的祖先及生平信息,也是人們對自己美好命運的追求。以上均為體驗經濟背景下,體驗著通過自身參與形成的自身精神上的滿足以及感官上的美妙體驗,為伏羲陵廟會傳承帶來生機。
就新聞媒體而言,隨著新聞媒體參與伏羲陵廟會的比例日益增加,拍攝記錄廟會場景、訪問組織者及游客的記者絡繹不絕,通過媒體工作者的宣傳、采風,從總體上提高了伏羲陵廟會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為人祖廟會帶來了更多地朝拜者、觀光客。因此,媒體起到了為廟會宣傳的作用。媒體在參與體驗在過程中,并不僅僅在體驗廟會本身,還能從其他廟會的體驗者中發(fā)掘自己需要的新聞素材,并從中獲得靈感,通過自己的參與總結,形成報道,有利于伏羲陵廟會文化價值提升。
就商人而言,伏羲陵廟會為當地的商人帶來部分經濟收入。商人根據廟會的需求來經營,多數以經營高香、蓮花寶、挑子,或泥泥狗等吉祥物為主。與一般性商業(yè)經營不同,這種吉祥物的經營性質本身是體驗經濟的形式,買方與賣方之間并不是單純的利益關系,更是一種活潑、親近,更加帶著虔誠信念的祭祖關系。買方通過購買吉祥物的體驗,求得平安,感受到幸福與滿足,這就是廟會中商人能夠長久的穩(wěn)定存在的原因,也是廟會能夠長久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就人文學者而言,其主要指:“長期研究伏羲陵廟會、伏羲陵文化的地方人士,以及外來學者中關心伏羲陵廟會發(fā)展的人⑥。”廟會本身的存在,滿足了人文學者體驗經濟的需求,他們通過研究廟會歷史、感受廟會盛況、聆聽傳承者的經歷,或是觀察參與者的感情,都可以使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發(fā)揮,使他們體驗經濟的感受更加完整真實。
綜上所述,伏羲陵廟會作為一種體驗經濟形式,為各類體驗者帶來不同的體驗,影響著伏羲陵廟會的發(fā)展
傳承。
5.加快經濟發(fā)展
廟會當地政府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宣傳并開展廟會祭祀活動,并于此后數年間陸續(xù)進行廟會保護與宣傳工作。伏羲陵廟會作為體驗經濟的一種形式,為當地政府也帶來了一定效應。廟會作為遺產地歷史文化地標,延續(xù)傳承遺產地歷史文化信息,對其保護與宣傳有利于當地政府政績的彰顯。通過體驗經濟模式在淮陽伏羲陵廟會保護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體現伏羲陵廟會文化價值,弘揚政府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傳統(tǒng),展現當地深厚歷史氛圍,促進遺產所在地社會經濟發(fā)展。
四、前景展望
非物質遺產在體驗經濟視野下進行保護契合非物質遺產本身性質,遺產精髓價值能夠得到有效保護與傳承。但鑒于非物質遺產本身類型繁多、差異明顯,因此在保護與開發(fā)過程中要根據非物質遺產本身的性質與存在狀態(tài)而定。體驗經濟在非物質遺產保護中的應用前景總體來說非常廣泛,但是也要注意相對的不利影響。
注釋:
①B.約瑟夫.派恩(B.Joseph Pine).詹姆斯.H.吉爾摩(James H.Gilmore).體驗經濟[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3.
②B.約瑟夫.派恩(B.Joseph Pine).詹姆斯.H.吉爾摩(James H.Gilmore).體驗經濟[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3.
③牟延林,譚宏,劉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2.
④侯晨業(y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淮陽伏羲陵廟會的傳承與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11.
⑤侯晨業(y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淮陽伏羲陵廟會的傳承與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11.
⑥侯晨業(y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淮陽伏羲陵廟會的傳承與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11.
參考文獻:
[1]B.約瑟夫.派恩(B.Joseph Pine),詹姆斯.H.吉爾摩(James H.Gilmore).體驗經濟[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3.
[2]牟延林,譚宏,劉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2.
[3]侯晨業(y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淮陽伏羲陵廟會的傳承與變遷[D].廣西師范學,2011.
[4]夏寧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途徑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
[5]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開發(fā)[J].民間文化論壇,2005(1).
[6]賈滕.從教化民眾到弘揚文化:論地方特色廟會轉型的國家邏輯――以河南淮陽伏羲陵廟會、鹿邑老子廟會為中心的考察[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12).
[7]黃永龍.體驗經濟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遺產特征及旅游開發(fā)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2,1.
[8]王文文.體驗視角下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f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11.
關鍵詞:民俗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思考
檢 索:.cn
Abstra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has decided it to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aved the way for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and folk culture also needs to introduc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new culture protection concept, innov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and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study of folk custom, continue to study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e two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 role.
Keywords :Folk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w Thinking
Internet :.cn
當今社會是經濟、文化的兼并與包容時期,特別是獨特的地域文化很容易因外來文化的強勢侵襲而對本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和固有生活模式產生深刻的影響,進而會嚴重威脅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特別是對于地域文化的削弱,更有可能因弱化過大而被歷史所淘汰。這是相關研究者不愿看到的,在現今一體化的實際格局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意義重大的局面下,加強二者的互通,對保護我們獨特的文化,將產生極深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將傳統(tǒng)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互通分析,二者就像孿生兄弟,代表著中國的古老文化,若想真正的研究和保護它們,就必須結合發(fā)展,分開研究,民俗文化孕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得到了社會與國際的認可和了解。如,楊柳青年畫的是民俗文化中對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天津的黃會、天津的媽祖信仰也是因為民俗中對神明的崇拜和對信仰的推崇而發(fā)展壯大,甚至成為天津的名片,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就像樹根,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樹的枝葉,沒有根持續(xù)不斷的營養(yǎng)供給,枝葉是不可能發(fā)展的這么迅速,所以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
一、中國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異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總結出的文化用詞,以前的研究者一直將中國的一切古老而傳統(tǒng)的研究內容稱之為民俗文化,因為兩個概念的內在聯系太過復雜,外在表現形式又很相似所以相當一部分人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混為一談。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者認為所研究內容已經包括了民俗文化所以新的領域可以代替超越舊的方向,新的研究方向更加的鮮明生動,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與思維習慣,所以民俗文化的研究意義不大。而一直致力于對中國民俗文化研究的專家們則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不過是托生于民俗文化,而且與之相對的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在民俗文化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是將一些民俗文化重新命名,重新歸類,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重復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切從五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文化都屬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氛圍,無出其右者,而且比之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于民眾的藝術性研究,博物館式保護,民俗文化代表的最廣大人民最喜聞樂見的文化表現形式,它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加的豐富多彩,更加自由,發(fā)展與傳承以民眾為主。民俗文化的主人從來不僅僅是傳承人和專家的私有財產而是來源于生活,潤澤于生活,完善于生活,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只是把它們提取和歸納起來,只是讓大家不要忘記中國曾經的文化存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將其歸還給普通大眾,讓曾經的輝煌與精彩再次綻放光芒。民俗不是固態(tài)的,而是一種活態(tài)的生活文化現象,它以廣大人民為載體進行活態(tài)傳承,民俗是我們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代表傳統(tǒng)文化的本態(tài),它就像空氣,一直彌漫在人民周圍,為民眾提供生活的規(guī)范,是民眾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基礎。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中,就脫離不開民俗的影響。民俗依托于勞動生活,如天津的黃會、天津的媽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樓文化等,現代城市化的發(fā)展速度極快,以工業(yè)文明為主導的西方文化沖擊,我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思想內容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已經存在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慢慢開始衰敗,民俗文化的存在狀態(tài)每況愈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相對于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將有形的文化遺留與無形的文化傳承區(qū)別開來,國際統(tǒng)一運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詞語,顧名思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內容一定是以技藝、環(huán)境、表演形式等存在的,它的特色是一切的保護都以傳承為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傳承人的保護,現在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已經在慢慢從博物館式的保護為主體,轉變成以傳承為目的的保護主體。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開始走下神壇,它們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人才學習與傳承,很多舊的手工藝人,改變舊有思想,利用互聯網,利用現代的表現形式將本來已經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重新煥發(fā)了青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是創(chuàng)新,活態(tài)的傳承,它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非固態(tài)、非實物,內容以傳承人的存在與發(fā)展為一切研究的基礎,如果對傳承人的保護與研究不到位,就意味著一切的研究都是妄談,只有將傳承人的保護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才有意義與作用?,F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主要是保證生活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讓傳承人得到普通大眾的認可,他們的技藝得到民眾的尊重與了解,并且也讓古老的技藝融入現代的生活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的民俗文化項是中國的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存在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者普遍認為社會風俗、禮儀、節(jié)慶就是民俗文化但這與中國的民俗文化研究者對于中國民俗的注解有極大的分歧,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本質上的不同,所以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相存在意義是,它們的差異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所研究內容的確定性與理性的研究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內容注重對歷史的展現、對文化的再解讀、科學的研究。而民俗文化的研究內容更加繁雜,它的特點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既有新的文化傳承也有其封建守舊的一面,民俗文化的研究特性注定了它的復雜與變化,兩者的不同還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內容既有大眾也有傳承人;而民俗文化的傳承全部來自于普通的勞動人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是非物質性,而民俗文化的內容則包括物質與非物質。相同點是二者都是以人為本的保護原則、傳統(tǒng)活態(tài)程式化的特殊發(fā)展原則,而且都面臨著失去既定生存環(huán)境的危險,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及時解決。
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互研究分析
近年來普通大眾在物質生活豐富的同時也慢慢對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最能給大眾帶來文明認同感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開始為人們所關注。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得到了地方和國家的大力扶持,因為它們代表中國民族性,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更應該深入的進行交互性研究合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民俗文化的意義是它將民俗文化中的精化部分提取,讓傳統(tǒng)的、古老的民俗文化開始慢慢吸引現代人的目光進而喜歡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展與保護更不能拋棄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獨立存在,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最好的區(qū)分中國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發(fā)展與傳承的特色,不會形成千城一面的情況,不同的環(huán)境必然帶來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背景,地方特色是研究的重點,研究者必須正視和解決這個問題。
(一)許多民俗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仔細深入的研究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會發(fā)現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叉點非常多,傳統(tǒng)民俗古老而龐大,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我國古代的封建迷信內容,但其存在與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代表的是中國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自然的敬畏,其中不以物質形式存在的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內容。中國民俗文化的歷史性決定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于世界之林,傳統(tǒng)文化并不覆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部內容,但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伊始的存在面目的確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傳承的變遷而漸漸區(qū)別于之前,近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關注的同時,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也大眾化、現代化,兩者的存在都是為了將我國傳統(tǒng)民族特性保持下去。民俗文化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國家、民族、家庭、人群、鍋碗瓢盆、房前屋后、江河湖海、山川日月、文化信仰、怪力亂神,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只要涉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精神文化,都包含于民俗文化,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必然產生于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中,也必定會被民俗文化所影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fā)展來自于民俗文化,具體包括觀念、知識、信仰、道德、情感五方面的影響,題材、形式、內容的具體影響。
(二)民俗文化影響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我們熱愛生活所以我們歌頌生活,我們熱愛祖國所以我們歌頌祖國,我們熱愛家鄉(xiāng)所以我們歌頌家鄉(xiāng),這強烈的表達意愿決定了我們一定會對其進行研究,將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意愿。具體解釋就像是中國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存在,毫無疑問中國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先決條件,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又代表了民俗文化在現代生活環(huán)境下的表現形式,民俗文化就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DNA,也許我們并不能清楚的描繪但它一直都在,并且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進方向,也因為民俗文化一直都在研究發(fā)展中,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才不像無根的浮萍,無論外來文化的沖擊如何巨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改進,我們一直都記得它本來的樣子,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才具有傳承偉大中華文明的意義與價值。
窮則思變,變則思通,這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定律,中國一切傳統(tǒng)文化的出路都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只有貼近時代的脈搏,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才能讓傳統(tǒng)的文化找到新的出路,變不是拋棄舊的文化而是為了更好的繼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代表中國的價值觀,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關于其的研究一直著眼于保護與傳承,但是在推廣為目的、以實踐為原則的特色文化實體表現方面做得很不夠,結合民俗文化的靈活性,將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中國的文化表現重心,意義十分重大。提升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地位與民族意義,增加媒體重視度,在電視熒屏上通過電視劇表現古琴演奏的美妙,就是完美的提升了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度,轉化成具體的影響就是古琴培訓班人滿為患,使古琴重新走進民眾的生活,旗袍制作也是中國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色彩斑斕的道具服裝為其做了一個最好的宣傳保護,高級服裝的定義也由晚禮服向中國古典旗袍轉變,比如東阿阿膠桂圓羹不知讓多少人口水大流,山東東阿阿膠是山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走進人們的餐桌,成為進補的首選佳品,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合轉化就是將居于廟堂的文化遺產走進我們的生活。
結語
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的生存環(huán)境中都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急需加大傳承保護力度,作為同源的存在又代表中國最民間的兩種文化,如何讓這“舊時王謝堂前燕”真正的“飛入尋常百姓家”,協同保護是最好也是最事半功倍的辦法。分而治之不如和而同之,在保存兩個學科特性的同時,利用重合部分,互通研究,深入保護,深入研究的意義十分巨大,應該引起我們更大的重視,這也是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趨勢。
本文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京津冀地區(qū)民間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調查與傳承研究”研究部分,項目編號:12BG062
參考文獻
1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2-50.
2 [德]卡西爾著.人論[M]. 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21-35.
3 何華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關鍵詞】 知識審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 生產性保護; 古法造紙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稱為“非遺”)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康建輝等,2010)。在非遺保護中存在將其過度商品化、產業(yè)化而忽視對其知識屬性的考察,同時存在過分保守化而忽視非遺所蘊含知識潛力挖掘的問題,這導致非遺保護低效率,生產性保護是提高非遺保護效率的有效方式。
知識審計被認為是執(zhí)行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即通過評估組織知識資源,獲取組織現存的知識、關鍵的知識、未開發(fā)的知識來評價和分析組織知識環(huán)境現狀,以明確知識管理的需求、優(yōu)勢、弱勢、機會、威脅和風險,進而發(fā)現組織中某一部門最好的經驗并轉移到另一部門。實施知識審計更能明確組織的風險和挑戰(zhàn),確保知識管理的成功。M.A.Mearns(2008)認為知識審計是文化村落中本土知識保護的有效工具,將知識審計的方法應用于審計社區(qū)中個人的知識以及他們本土的知識,并提出對本土知識進行知識審計的十個步驟。Abigail Spong(2012)將知識審計模型應用于跨文化印象管理中,探討知識管理與文化適應的問題。據此,知識審計方法仍然缺少在非遺生產性保護領域的應用,本文將知識審計引入非遺生產性保護過程中,挖掘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知識存量、探究其傳承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提升保護效率的途徑。
為解決知識審計模型在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有效性問題,本文首先探索性地構建出非遺知識審計模型,并對生產性保護過程開展知識審計,了解其知識存量和保護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檢驗非遺知識審計模型的有效性,并針對提升非遺生產性保護提出建議 對策。
二、非遺知識審計模型的構建:一個要素評估的觀點
本文參考程娟(2007)、索柏民(2008)所構建的應用于企業(yè)知識管理及王知津等(2009)建構的應用信息資源管理的知識審計模型,并依據審計模型要素(應包括審計目標、審計對象及范圍、審計團隊、審計內容和審計方法等幾個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關系(唐華等,2011),結合非遺自身特點及生產性保護的特點,構建出非遺知識審計模型(如圖1)。
(一)非遺知識審計目標及審計團隊
非遺知識審計是利用知識審計這一手段,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問的方法對非遺生產性保護過程中蘊含的知識進行搜集整理,通過對同一時期不同非遺、同一非遺不同時期以及同一非遺不同地點的保護狀況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被審計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缺失及可取之處,并從中找到關鍵影響因素,用以實現非遺知識審計的目標——提升非遺生產性保護效能。為實現非遺知識審計的目標,需要由一個審計團隊來實施。在非遺的知識審計中,審計團隊是由當地政策制定者、學者、當地的文化精英、非遺傳承人組成。不同職能的參與者,在知識審計團隊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索柏民,2008)。在非遺知識審計中,當地政府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在于組建知識審計團隊,對知識審計結果進行利用進而為保護非遺提供政策支持;當地的文化精英主要負責對當地非遺的信息進行收集;非遺傳承人則致力于對有用的信息應用于實踐并創(chuàng)新;學者的作用在于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理并繪制知識 地圖。
(二)非遺知識審計方法及內容
知識審計的方法主要有Jay L等(2000)提出的三步知識審計方法、德爾菲(Delphi)的知識審計方法以及流程圖法、調查表法、組織系統(tǒng)圖法等一般知識審計方法。本文利用Jay L等提出的三步知識審計方法即識別目標領域內現有的知識、識別目標領域內缺乏的知識、對目標領域內的知識管理提出建議,結合非遺的定義及特點,對非遺的以下五點內容進行知識審計:(1)非遺項目類型審計,即審計非遺屬于口頭傳統(tǒng)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中哪一類。(2)非遺歷史沿革信息審計,主要是收集該項非遺的來源、發(fā)展過程、發(fā)展中的傳說及民間故事、繼承與創(chuàng)新等的信息。(3)技藝擁有者知識審計。人的傳承在非遺傳承過程中尤為重要(唐華等,2011),對技藝擁有者的審計主要是收集該項非遺的技藝擁有者人數、傳承人人數、傳承模式(個人、家族式等)及技藝擁有者的經驗、知識等的信息,并且要側重于對該項非遺工藝流程、掌握技藝的方法的記錄,知識審計成功與否取決于此部分審計是否詳盡。(4)生存環(huán)境信息審計。各個群體隨著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自然界的相互關系不斷的變化使非遺得到創(chuàng)新,非遺生存環(huán)境審計的內容包括擁有該項非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5)市場需求信息審計。非遺具有共享性、活態(tài)性,這決定其必須走進市場,有盈利才能增加對其生產性保護的動力,否則其將被置于博物館中,逐漸退出民眾的視線。市場需求信息審計的內容包括非遺的市場需求信息、非遺衍生產品的需求信息等,此類信息對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延續(xù)具有重要意義。
三、丹寨縣石橋村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分析
(一)研究方案的設計
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團隊是由學者、當地文化精英王興武以及縣旅游局組成的。本文采用對其傳承人、當地村民、丹寨縣旅游局工作人員深度訪問及對其生存環(huán)境、歷史沿革等相關資料整理歸納的方式對古法造紙技藝開展知識審計,并通過對比不同歷史時期及不同村寨的古法造紙技藝的發(fā)展狀況,獲得丹寨縣古法造紙生產性保護中的優(yōu)勢及不足,最終找到提升其生產性保護效能的途徑,實現知識審計目標。
(二)古法造紙技藝知識審計流程
古法造紙技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擁有傳統(tǒng)的手工藝流程,靠口傳親授的方式傳承,屬于傳統(tǒng)手工藝技能。
第一,生存環(huán)境信息審計。石橋村地處偏遠、交通閉塞,位于清水江上游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是造紙最佳的水資源,并且屬低山地貌,氣候宜人,山中楮樹(構樹)、花草叢生,是天然的造紙原料。青山綠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造紙條件,在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造紙和種養(yǎng)殖業(yè)。
第二,技藝擁有者知識審計。石橋村目前約有300戶人家,1 200多人,95%以上是苗族人,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人人都會古法造紙,其中常年從事手工造紙的農戶有30余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位即王興武。石橋村已成立造紙協會1個,造紙合作社2個。長期以來,因為苗族沒有文字,造紙技藝僅靠父輩或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一代代地傳承下來。造紙流程包括72道工序,堆料、蒸煮、打漿、抄紙等,每次循環(huán)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傳承人王興武說:“現在的技藝已經很純熟了,與制作古書修復用紙最好的日本小倉紙相比,我們主要因為缺少技術設備、廠房等設施及購進這些設施的資金,而達不到同等或更高質量的修復用紙。”
第三,歷史沿革信息審計。古法造紙技藝最早在漢代的《后漢書·蔡倫傳》、漢末的《天工開物》等書中有所記載。據專家考證,石橋白皮紙制作工藝屬漢唐時期造紙工藝,與《天工開物》中記載基本一致,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歷史。它是石橋苗族先民借鑒漢民族的造紙技術,由于在史籍中對樹皮為原料造紙的方法記載少,以致我們不能詳盡地了解造紙技藝的傳承年代,僅對后的發(fā)展進行了整理(如表1)。
(三)古法造紙知識審計結果
通過對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發(fā)現古法造紙傳承與保護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石橋村擁有清澈的水源、豐富的原材料等天然的物質基礎,但缺少技術設備的支持;石橋村古法造紙的技藝擁有者很多,但因收入較低以及打工潮的盛行,使絕大部分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以致從事古法造紙的人員很少;在傳承發(fā)展中缺少對造紙工藝流程以及工藝改進的詳細記載和記錄;自后石橋村古法造紙技藝經過兩次衰落,三次復興,其興衰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因素:國家政治環(huán)境、市場需求、現代技術(機械造紙、電子化)的沖擊;手工紙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古法造紙的知名度以及經濟價值;石橋村古法造紙合作社及研習所成為生產性保護的示范基地。
四、非遺生產性保護績效提升的對策建議
非遺生產性保護強調在生產、使用中保護,在執(zhí)行中操作知識、開發(fā)知識、信息知識不完備影響生產保護效能。知識審計顯然是必要的,知識審計是進行有效生產性保護的第一步。依據古法造紙技藝審計結果,認為提高非遺生產性保護績效,要從完善資料記錄、加強物質保障、提升經濟價值、擴大需求信息供給等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開展知識審計,建立“非遺基因庫”
目前對于古法造紙工藝流程的記載較為不完整,完成古法造紙工藝流程的編寫不僅可以方便今后技藝的傳承,更可以為古法造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生產性保護提供理論基礎。加強對各項非遺的知識審計并將非遺的生產流程、文化精髓等內容編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庫”,這樣可以使非遺數字化、可視化,并以此作為生產性保護時的參照,進而保障非遺傳承的原真性。
(二)增加資金支持,增強物質保障
手工技藝類非遺是經過一道道工序手工完成的,技術設備上的支持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改善質量。石橋村古法造紙過程中,曬紙這一步驟取決于自然條件,其生產效率與質量取決于天氣狀況。造紙技藝者多為農民,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昂貴的設備,這需要政府增加資金支持、增強古法造紙技藝的物質保障,可以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如專項補助、低息貸款等來改善。
(三)建立研習所,促進知識傳承
非遺包含了歷史文化知識、科學知識及美學知識,值得利用這些知識進行個體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同時可以利用教育增強非遺保護的力度,提高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效能。非遺技藝的教育與傳承可以通過建立非遺研習所、非遺博物館等來實現。設立非遺研習所,將非遺所蘊含的知識、實操過程完整地傳授給非遺技藝學習者,使其能夠利用非遺于生產生活中,使非遺得到傳承與保護。非遺博物館將非遺各個時期的技術、物質形態(tài)等以陳列的方式展出并伴隨詳盡講解,為非遺知識的傳播提供廣闊平臺。
(四)加強藝術涵化,提升經濟價值
藝術涵化的過程,可以被看作以藝術品形式的生產過程。非遺是由各族人民世代傳承得到的,與工業(yè)產品相比有其獨特性、藝術性,發(fā)揮非遺的這些特點將其制成工藝品、紀念品等旅游商品。非遺藝術涵化的過程中可以使買賣雙方都從中獲利,進而提升非遺的經濟價值,同時增強其生產性保護的動力。
(五)提升旅游體驗,促進非遺旅游化
旅游化生存可作為一種“非遺”傳承和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雙贏模式,為非遺保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和條件(王德剛等,2010)。非遺產品本身就是藝術品,其制作過程更體現著中國傳統(tǒng)智慧的精髓。開發(fā)非遺體驗式旅游活動,如在古法造紙的作坊中通過為游客提供原材料和設備,增設游客親自抄紙、設計制作花草紙等項目,不僅能讓游客在體驗中了解古法造紙技藝,提升其旅游體驗價值,并且能夠促使其旅游化發(fā)展。
五、結束語
將知識審計方法引入非遺生產性保護中還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本文僅對丹寨縣古法造紙技藝進行知識審計,并沒有將非遺知識審計一般化,在理論建設和實踐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何針對其他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生產性保護,如何將知識審計靈活地運用于各類型的非遺中,仍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康建輝,張勇軍,孔超.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芻議[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4):5-8.
[2] Alonso Perez-Soltero, Mario Barcelo-Valenzuela, Gerardo Sanchez-Schmitz, Fernando Martin-Rubio, Jose Tomas Palma-Mendez. Knowledge audit methodology with emphasis on core processes[J].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MCIS),2006(7): 6-7.
[3] Sulfeeza Mohd Drus, Siti Salbiah Shariff. Analysis of Knowledge Audit Models via Life Cycle Approach[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16):176-180.
[4] Roberto Biloslavo, Anita Trnavc ev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t in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 Case Study[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4): 275-286.
[5] Meira Levy, Irit Hadar, Steven Greenspan, Ethan Hadar, Uncovering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barriers during knowledge audi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114-127.
[6] M.A. Mearns, A.S. A. du Toit. Knowledge audit: Tools of the trade transmitted to tools for trad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61-167.
[7] Abigail Spong, Caroline Kamau, Cross-cultur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cultural knowledge audit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usiness,2012(1):22-36.
[8] 程娟.知識審計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11):28-30,34.
[9] 索柏民.提升企業(yè)知識管理能力的知識審計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5-29.
[10] 王知津,黃瑩瑩.基于知識審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09(3):1-4.
[11] 唐華,劉靜,戴華.供需知識審計與企業(yè)績效關聯性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1(12):171-172.
[12] Jay L, Bonnie R M, Doug McCaw. The knowledge audit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1):3-10.
[13] 侯洪瀾,齊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內涵的復雜性[J].社科縱橫,2012(8):129-130.
[14] 王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不解之緣[J].旅游學刊,2010(4):11-12.
關鍵詞:《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曲阜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
中圖分類號:TU-09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3)09-0050-03
1
前言
在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前行中,由于觀念、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對文物古跡及其周圍環(huán)境所造成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破壞,文物古跡的保護及其價值取向都面臨新的課題與挑戰(zhàn),觸發(fā)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近些年來所出現的《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與《關于中國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護維修理論與實踐的共識——曲阜宣言》是兩部頗具代表性的文件,本文旨在通過對兩者比較閱讀與分析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的淺見與思考。
2 概述
《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以下簡稱“《準則》”)是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制訂,于2000年10月在承德通過,經中國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后向社會公布。《準則》是在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相關法規(guī)的基礎上,參照以1964年《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威尼斯》)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文件為主要原則依據,并以《巴拉》作為參照范本而最終制定的?!稖蕜t》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準則》正文含有38條,共包括5章,分為總則、保護程序、保護原則、保護工程、附則。第二部分是《關于若干重要問題的闡述》,對《準則》中涉及的16項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解釋與論述。第三部分是《中國文物古跡保護實例》,選擇文物保護的成功實例,未進一步說明應該怎樣理解和執(zhí)行《準則》的條款規(guī)定?!稖蕜t》的制定標志著文物古跡保護工作向標準化、科學化的方向更邁進了一步,一定程度上確立了我國文物保護的行業(yè)規(guī)范。
《關于中國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護維修理論與實踐的共識——曲阜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發(fā)表于2005年10月,恰逢在曲阜舉辦的當代古建學人第八屆蘭亭敘談會和《古建園林技術》雜志第五屆二次會議期間,與會的有羅哲文、馬炳堅等當代古建學人、藝匠工師,就我國以木構建筑為主體的文物古建筑的保護維修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并達成共識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宣言》?!缎浴饭灿嬍l組成,內容不求大而全,卻體現著術業(yè)專攻的從業(yè)態(tài)度,凝聚著文物保護工作者豐富的經驗總結與深切的親身感悟。
3
《準則》與《宣言》之同
3.1關于制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82年)和相關法規(guī)明確了我國文物古跡保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但針對文物古跡保護的具體論述相對較為簡單,導致在實踐工作中對基本原則的不同理解產生了多種解釋,因此保護的結果也不盡相同。鑒于此,《準則》與《宣言》的出現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做了一定的專業(yè)闡釋。
事實上,《準則》并不是一部法規(guī)性文件,而是“在中國文物保護法規(guī)體系的框架下,對文物古跡保護工作進行指導的行業(yè)規(guī)則和評價工作成果的主要標準,也是對保護法規(guī)相關條款的專業(yè)性闡釋,同時可以作為處理有關文物古跡事務時的專業(yè)依據”,這是在《準則》的序言中對自身明確的定位。同樣的,《宣言》在第一條中便著重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guī)定的‘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去制定文物古跡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的?!眱烧呔浴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相關法規(guī)作為制定的基礎,充分體現了對于文物保護法的尊重、繼承與延續(xù),同時為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了有效的行業(yè)規(guī)范。
3.2關于文物古跡的價值
《準則》與《宣言》中對于文物古跡的三大價值均予以了肯定?!稖蕜t》第一章總則第3條中指出了:“文物古跡的價值包括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在《宣言》的第二條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以木結構為主體的文物古建筑是……具有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這樣的字眼。
當然,《準則》在第二部分《闡述》2-3中又補充道:“對文物價值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科學文化水平面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深化的?!贝司渌坪踉诎凳?,除了三大價值,對文物古跡的自身價值的理解存在著可拓展性,聯系第二部分《闡述》中著重列出的“關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條,《準則》審慎的表明既要展示文物古跡的全部價值,發(fā)揮其社會效益,又要正確引導其所創(chuàng)造的經濟效益,避免對文物古跡任何形式的損害。因此,《準則》在肯定了文物古跡的三大價值的同時,實則還涉及到文物古跡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3.3關于日常保養(yǎng)
無論是《準則》還是《宣言》,對于日常保養(yǎng)都給予了重視與強調。在《準則》第四章第29條中便提出:“日常保養(yǎng)是及時化解外力侵害可能造成損傷的預防性措施,適用于任何保護對象。必須制訂相應的保養(yǎng)制度,主要工作是對有隱患的部分實行連續(xù)監(jiān)測,記錄存檔,并按照有關的規(guī)范實施保養(yǎng)工程?!倍凇缎浴返谒臈l中強調“對柱根、屋面經常觀測進行保養(yǎng)性維修是十分必要的”。其保養(yǎng)的重點是災害和損傷的多發(fā)、易發(fā)部位,將保養(yǎng)和監(jiān)測相結合起來。對于以木結構建筑為主的中國古建筑而言日常保養(yǎng)尤為重要,易損毀、易蟲蛀、易腐蝕是木結構古建筑面臨的普遍問題,而“中國古建筑快速殘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自然因素,而是缺少維修?!笨梢姡粘1pB(yǎng)工作被視為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及時排除隱患,避免以后更多干預。
3.4關于落架大修
對于“落架大修”這一修復方法,《準則》與《宣言》都秉持了極為慎重的態(tài)度?!稖蕜t》第四章第32條有明確的示意:“要慎重使用全部解體修復的方法,經過解體后修復的結構,應當全面減除隱患,保證較長時間不再修繕。”此處所說的“全部解體修復”即意指落架大修?!缎浴分械牡诹鶙l,雖指出落架大修是使得古建筑祛病延年的徹底有效的傳統(tǒng)修繕方法,但又強調落架大修要慎重,能用其它方法解決問題的,應盡量采用其它方法。
4
《準則》與《宣言》之異
4.1關于適用范圍
《準則》在第一章總則第1條中首先開宗明義,指出其“適用的對象通稱為文物古跡?!蔽奈锕袍E的涵蓋面非常廣泛,“它是指人類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或人類活動遺留的具有價值的不可移動的實物遺存,包括地面與地下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現代史跡及紀念建筑、由國家公布應予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村鎮(zhèn)),以及其中原有的附屬文物?!币簿褪钦f,《準則》的保護對象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其基本原則和保護程序適用的范圍較廣。
與之對比,《宣言》的適用對象則限定在以木結構為主體的文物古建筑,專業(yè)針對性極強。如果說《準則》努力打造成內容豐富、涵蓋廣泛、提綱挈領的百科全書的話,而《宣言》所涉及的對象僅僅是《準則》當中的一部分,其旨在成為專業(yè)領域的實用手冊。
4.2關于理論與實踐
倘若說《準則》屬于綱領性文件的范疇,那么《宣言》則更側重于從工程實踐的角度進行總結,這與兩者的編纂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準則》的編制集中了建筑、考古、規(guī)劃、文物保護科技、法律、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資深專家,匯聚了最有代表性的共識與經驗,是對建國后幾十年來的保護工作長期實踐積累的總結,是對以往的工作經驗、理論脈絡的系統(tǒng)梳理;在法規(guī)體系的指導下將國際的內容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體現了現階段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對國際原則的理解,協調了宏觀法規(guī)與文物古跡保護具體操作之間的關系,一系列保護界長期存在的有爭議的問題在《準則》中得以規(guī)范;同時,這也是我國保護界一次國際合作的大膽嘗試,通過這個國際合作項目,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者得以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同行進行深入的交流,獲得了不少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與方法。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作為一份官方推薦的文件,《準則》具有指導性和權威性??梢哉f,《準則》在體現了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原則的同時,也成為反映我國文化特征的標準性文件。
《宣言》的制訂,其發(fā)起源于實踐界的老前輩,針對的是實踐界在文物保護工作中面臨的困境和遇到的問題,所探討的內容往往涉及十分細節(jié)、具體的現象和做法,比如《宣言》第四條中列舉由木構架腐朽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比如油飾彩畫的修復方法在《宣言》當中以第七條獨立成一條的形式加以強調?!缎浴返奶岢鼍哂幸韵碌呢暙I:強調了木構建筑有著自己特殊的損毀規(guī)律;充分反映了北京地區(qū)從清末至今的修繕經驗,成為非常有益的經驗總結;強調“四原”,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強調國情,強調我國特有的修繕方法,如更換構件、可以重建。
經驗總結固然彌足珍貴,而將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經過提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能更好地為今后的實踐活動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缎浴匪鉀Q的問題似乎更多停留在實踐的層面,一旦觸及到問題更深的理論層面則難免有這樣或那樣尚待推敲之處,關鍵在于不是用損毀規(guī)律一詞便能涵蓋方方面面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宣言》的作用和價值正是延續(xù)了中國古代建筑維修觀,而《準則》的制訂則是反思和批評這種建筑維修觀的思考。
4.3關于原狀
不改變文物原狀是保護文物古跡的法律規(guī)定,《準則》延續(xù)并擴展了這一理解?!稖蕜t》在《闡述》部分3—1中對于原狀的描述為以下四種狀態(tài):“實施保護工程以前的狀態(tài);歷史上經過修繕、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價值的狀態(tài),以及能夠體現重要歷史因素的殘毀狀態(tài);局部坍塌、掩埋、變形、錯置、支撐,但仍保留原構件和原有結構形制,經過修整后恢復的狀態(tài);文物古跡價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環(huán)境狀態(tài)?!贝颂幩栽瓲畎硕嘀匦畔ⅲ蚴浅踅ㄖ婺?,或是歷史上某次有意義的大修后狀況,亦或就是現狀。同時《準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于《闡述》3-3進一步詳細規(guī)定:“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可以包括保存現狀和恢復原狀兩方面內容。”其中,對于必須保存現狀的對象和可以恢復原狀的對象又各有明確的界定,必須保存現狀的對象包含有經過重大自然災害后遺留下有研究價值的殘損狀態(tài),在重大歷史事件中被損壞后有紀念價值的殘損狀態(tài)等。
《宣言》中對于原狀的理解也是基于文物法中明確規(guī)定的“不改變原狀”這一古建筑修繕的根本原則展開的,“‘原狀’應是文物建筑健康的狀況,而不是被破壞、被歪曲和破舊衰敗的狀況。衰敗破舊不是原狀,是現狀?,F狀不等于原狀。”《宣言》將現狀排斥在原狀之外,自始至終將文物健康的狀況等同于原狀。
可見,兩者對于“原狀”的解讀顯然有明顯差異。誠然,對于文物古跡而言,健康、安全和長久是至關重要的,將其完好地保存下來,它才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可言。但現狀即便是殘破不堪的,依然攜帶有豐富的歷史信息,不同時代的歷史信息都是有價值的,或是重大自然災害后遺留下來的有研究價值的狀態(tài),或是作為某一歷史事件的見證,或是其殘損的本身已經構成了特有的歷史價值,仍具有保護的意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判世界遺產的重要依據之一正是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強調歲月在建筑遺產中留下的痕跡。比如,在2008年5月12日的強震中被摧毀的北川縣城,其殘損破敗的狀態(tài)即是對那次觸目驚心的災難的最好記錄,值得人們小心翼翼地去保護、去紀念,而不是將其原址重建,抹去其歷史的印記。又比如,1924年倒掉的杭州雷峰塔在歷史上以其完整的宋塔形象持續(xù)了近600年。“自明代以后,雷峰塔外部木檐被毀,僅存殘損的磚砌塔身,然而雷峰塔這樣一種殘缺美在以后的400年間被人們廣為欣賞和稱道,卻沒有被重修重建”,雷峰塔自身隨著時代而呈現出不斷變化和改動的面貌?!耙虼藲埲笔抢追逅脑嫘?,而不是完整性構成了它的主要歷史價值。雷峰塔遺址殘損的真實遺存本身已經完成了表現形式與歷史價值的內在統(tǒng)一,體現了它的原真性。”
同時,《宣言》中僅是將現狀脫離于“原狀”之外,而究竟原狀是初建時之狀態(tài),還是歷史上某次有意義的大修后狀況,文中未置可否。《宣言》中反復提到保護維修古建筑的四保存原則:一是保存原來形制(包括造型、平面布局等),二是保存原結構,三是保存原材料,四是保存原工藝技術。那么,這“四原”中的“原”到底是指代的哪個時期的狀態(tài)?如果進行科學的修復,又該將其恢復到哪個階段的原真狀態(tài)?假如原狀意為初建時之狀態(tài),那么我們在故宮世紀大修之時完全沒有理由將其從整體上恢復到“康乾盛世”年間金碧輝煌的全盛模樣,而應將其恢復至1407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皇帝始建之初的風貌。
再者,《宣言》針對的主要是北京地區(qū)的木構古建筑,作為皇家建筑其自身安全系數高,保存狀況較好,且相關可考數據充足,完全可以遵照《宣言》中所言“四原”的原則進行修繕,而若應用到南方,則《宣言》所述未必奏效。以無錫阿炳故居的修繕為例,風雨飄搖、殘破不堪的阿炳故居已不得不改變其原形制,無法做到《宣言》中所謂的“四原”。又如,蘇州師儉堂的修繕,其內部門窗除樓廳采用了大量的進口玻璃窗外,其他是明瓦鑲嵌的長、檻窗。但是在江浙地區(qū),明瓦加工的傳統(tǒng)工藝已經失傳,只能對現有的幾扇明瓦窗進行整修,其余門窗采用玻璃進行替代。因此,師儉堂的修繕也無法實現“四原”中“原工藝技術”的要求。
另外,《宣言》中并未對文物古跡所謂的“健康”做進一步的闡述說明,導致“健康”一詞所指含糊不清,也是值得商榷的。如若以現代的安全標準規(guī)范去校驗文物古跡,則多數皆不符合當今的防火、抗震等規(guī)范要求,可以稱之為“危房”,我們又是否要將這些文物古跡均推倒重來,復原成如今所謂的“健康”的狀況。
由此可見,有關“原狀”之意的理解,《準則》的表述更為全面、科學與準確,實際操作的靈活性更強。
[關鍵詞]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法律問題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306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發(fā)展的不斷進步,知識產權的保護領域逐漸從工業(yè)、科技延伸到農業(yè)等領域,關于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法律保護制度也隨之出現。實際上最早的關于農作物種質保護的法律是在1930年頒發(fā)的,美國頒布第一部《植物專利法》之后,其他各國也開始進行專項立法,不斷完善關于農作物新品種以及育種者的權利保護法律。
1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分析
近幾十年來,隨著農作物種質資源的重要性不斷彰顯,一些生物海盜行為不斷出現,給植物所有國以及育種人帶來極大的損失。如跨國生物科技公司先正達公司從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獲取了一種坦桑尼亞烏桑巴拉山一帶所特有罕見的非洲植物,宣稱是自己公司經過多年研究培育出的,該公司利用這種植物獲取了極大的商業(yè)利益,還為這種植物申請了專利。后來該事件曝光后,國際上的環(huán)保組織紛紛譴責這種新的殖民掠奪行為,稱為生物海盜行為。生物海盜行為的不斷出現,使得各國深刻地意識到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必要性,國際上相關的農作物研究組織與環(huán)保組織等不斷呼吁保護農作物種質資源的重要性,許多國家也相繼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法律,建立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化平臺,不斷加大對本國或從外界收集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力度。
2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研究應用方面同其他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一樣,農業(yè)科技育種水平不高,處于弱勢地位。從當前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現狀及法律保護制度運行狀況來看,我國在理論與實踐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具體分析我國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存在的相關法律問題如下。
21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配套政策不健全
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相關法律在近幾十年不斷地完善建設中,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保護制度,包括國內公法、國內私法以及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法律制度等。雖然這些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了保護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制度性缺陷。如國內關于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司法解釋與保護規(guī)章制度。由于這些法律保護制度大多屬于行政法規(guī)層面,在實際問題上適用性不強,而且當前的法律保護制度保護范圍過小,對于農作物品種權的保護范圍狹窄,導致面對農作物種質資源糾紛時,很難利用法律手段來有效維權。
22農作物種質資源法律保護執(zhí)行能力較弱
一方面,由于國內農作物種業(yè)維權訴訟過程較為復雜,維權的成本也較高,并且在相關的農作物種質維權的法律規(guī)定中,品種權審查制度的運行還并不成熟,在審查時也沒有具體地考慮到農業(yè)種植涉及的氣候、土壤等生長條件,難以對侵權、非法獲利造成的實際損失定量,造成維權賠付結果與理想效果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在農業(yè)經濟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步伐也在加快,我國擁有豐富的農作物遺傳資源,一些跨國公司不可避免地要到我國拓展業(yè)務以及申請農作物品種權。然而由于當前我國農作物遺傳資源的相關法律保護執(zhí)法不健全,導致一些我國部分農作物品種權流失。
3強化農作物種質資源法律保護的建議對策
3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配套政策
首先,整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就目前而言,我國涉及農作物植物新品種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只是一個條例,在實際的司法實踐中并不具備優(yōu)先適用權。因此,我國有必要將相關條例、法律制度進行整合完善,將部分條例上升到法律地位。此外,除《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外,現有關于農作物植物遺傳資源管理法律法規(guī),散見于種子法、森林法等法律內容里面,內容雜亂不具有條理性,可操作性不強,缺乏綜合性管理法規(guī)。因此,我國有必要在整合現有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出臺一部綜合性、適用性強的農作物種質資源法。
其次,堅持農作物種質資源知識產權保護原則。我國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在修訂完善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制度的過程中,要在學習發(fā)達國家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上先進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自身的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制度。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本國實際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以及農業(yè)、農村、農民實際情況,維持育種者利益與農民權利的平衡,確立農民權優(yōu)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民的利益。
32提高相關法律執(zhí)法保護能力
針對當前我國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保護運行機制問題,首先,我國要在加快修訂相關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可執(zhí)行度高的法律制度,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整理、鑒定、登記、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動,都能做到有法可依。同時,針對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執(zhí)法人員,定期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相關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將國內外關于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與制度措施都納入培訓內容中,從中學習借鑒可取的法律制度與應對措施,使其不斷提升保護執(zhí)法的能力。
33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
首先,我要進一步完善農業(yè)植物種質資源異位保護體系的建設,加快農業(yè)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qū)與保護點的建設進度,為農作物引種試種、繁殖更新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我國要進一步強化對國內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與國外種質資源的引進,大力推進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創(chuàng)新,為我國發(fā)展現代種業(yè)不斷提供研究新材料。
其次,我國要進一步加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的投入力度,設立專項資金用戶維護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設施的正常運行與日常管護。同時,也要注重農作物種質資源研究、保護專業(yè)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引進高能力、高素質的科研人員,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主動性,使其積極參與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
4結論
通俗地說,種質資源是由親代遺傳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它是培育新品種的物質基礎,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為作物育種開辟廣闊天地。發(fā)展至今,國際農業(yè)之間的競爭隨著農業(yè)生物學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變得越發(fā)激烈,在此形勢下,我國要不斷地改進當前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相關法律問題,保障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完整性與戰(zhàn)略價值。
參考文獻:
[1]付深造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刻不容緩[J].中國農村科技,2014(3):32-35
[2]羅興成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
[3]劉強為什么要保護農業(yè)的“野底子”――我國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綜述[J].農村?農業(yè)?農民b,2015(9):30-31
[4]吳婭妮,王文科,孟淑春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現狀與對策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4(5):732-737
[5]付深造,張恩瑜,陳超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狀及發(fā)展建議[J].種子世界,2013(10)
[關鍵詞]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文物保護
中圖分類號:K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2-0306-01
一、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概述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及寺廟群,世界文化遺產,承德外八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承德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存)、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現已不存)、殊像寺、羅漢堂(現已不存)、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石質文物達近百件,多為碑刻、石獅、石象、石雕藝術構件等,這些石雕構件造型優(yōu)美、雕工細膩,充分展示了清王朝統(tǒng)治昌盛時期的文化、藝術水平,歷史文化價值極高。
但如今,承德外八廟的多處石質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出現剝落、斷裂、殘缺,普陀宗乘之廟石象從腰部出現通縫,隨時會斷裂;須彌福壽之廟門前石獅半個臉剝落,右前肢順紋理開裂,成了名副其實的“殘疾者”,東山門石匾字跡難以辨認;溥仁寺慈云普蔭殿丹陛石風化嚴重,高浮雕幾乎成了平雕,而且越來越嚴重;這種自然損壞嚴重影響了文物的價值和傳承。
二、石質文物病害原因
要制定石質文物的保護政策,首先要了解文物病害產生的原因,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石質文物自身材料特性
承德外八廟絕大部分的石質文物在創(chuàng)作之初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絕大部分都是承德本地盛產的鸚鵡巖(凝灰?guī)r),只有少量石碑采用北京房山產的漢白玉。通過對鸚鵡巖的分析測試和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確定鸚鵡巖為酸性的火山碎屑巖,SiO2、Al2O3、K2O高,CaO、MgO、Na2O低,礦物相主要為石英和鋁硅酸鹽礦物(高嶺石及沸石),占95%以上。比重、硬度小,顆粒細小,易于雕刻;但是巖相變化大,固結程度低,孔隙度高(46.6%)、吸水性強(吸水率達5―7%),強度低,火山玻璃及巖屑含量高,抗風化能力弱。由于鸚鵡巖的機理優(yōu)美、材質細膩、易于造型雕刻等特性,多用于室內外建筑的須彌座、欄板望柱、石碑及雕刻藝術品。
(二)氣候原因
承德市處于暖溫帶和寒溫帶過渡地帶,屬大陸性燕山山地氣候,降水充足,平均降水量為542mm,最多可達1500.2mm;晝夜溫差較大,極端最高氣溫41.5℃,極端最低氣溫-29.5℃。。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承德地區(qū)由于降水多而相對涼爽,被清朝歷代皇帝作為避暑勝地。但這種“避暑優(yōu)勢”對石質文物的保存卻有著嚴重的危害。絕大多數的石質文物都是露天保存,石材表面受到較多的降水影響,加之鸚鵡巖自身特性,同時較大的晝夜溫差也加大了石料的風化速度、讓大量可溶鹽類淤積在石料表層。當這些鹽類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石料表面產生化學作用,造成石料堿化、酥粉脫落,嚴重時會直接發(fā)生層片狀脫落,讓碑文類文物的字跡彌漫不清、石獅石像等雕塑發(fā)生致命性破壞。
(三)人為原因
承德作為旅游勝地,人流量較多,而這種人為原因也對石質文物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景區(qū)周圍游客眾多,車輛排放的尾氣和人為的環(huán)境污染已經嚴重破壞了區(qū)域的原有自然小環(huán)境。近年來整體環(huán)境惡化帶來的較多酸雨天氣,也加劇了文物的溶解和脫落。
此外,在早期的文物保護之中,采取了錯誤的措施,也是造成石質文物損害的重要原因。在早年的石質文物損害處理之中,主要采用的是澆灌方式。在面對風化、剝落、鼓起的石制品修復時,主要采用水泥進行澆注,從而加強石料本身的堅固性和抗腐蝕性。但這種方法也呈現出嚴重的弊端。水泥澆注部分與原來的石料材質有較大差異,難以實現融合,且這種相異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發(fā)明顯,部分采取水泥澆注的碑體出現明顯新舊石料的斷裂,程度嚴重于石制品的自然風化。部分地區(qū)的旗桿基座、鼎爐基座采取水泥澆注,如今卻斷裂明顯、鼓起嚴重,甚至已經危害到了建筑物的安全。這種錯誤的修復手段,也是如今承德石質文物病害的原因之一1。
三、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保護對策
在了解了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基本情況及病害產生的原因之后,結合承德外八廟實際情況及相關資料內容,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保護。
(一)健全檔案資料
為了完善外八廟石質文物保護措施,有必要健全全面完整的資料檔案,對每件石質文物的建造年代、所選材質、目前現狀、病害成因、發(fā)展趨勢、修復計劃、保護措施、數據監(jiān)測、三維掃描圖像等項目建立檔案卡,為石質文物長期保護打好基礎。
(二)及時進行保護,降低自然損害速度
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是已經存在的文物,因此材料選擇上不可更改,因此只能根據材料的特殊性進行補救措施,從而減緩文物自然損害的速度。如盡量避免石制品的露天擺放,針對無法移動的制品或必須露天擺放從而保持整體景觀美感的制品,可制作玻璃防護罩或臨時防雨防雪棚進行保護。玻璃防護罩或臨時防雨防雪棚雖然會影響景觀的觀賞,也破壞了景點的古典美感,但是從文物保護的長遠角度而言,卻是最能夠亡羊補牢的措施。
(三)制定旅游限制措施,降低人為損害
在承德外八廟景區(qū)之中,重要的碑文區(qū)已經通過設定游客隔離線的方式避免游客進行撫摩,從而減少人為損害。但在許多露天擺放的塔基鼎座、石獅石象等,卻缺乏相關的保護。因此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游客防護工作,通過加設防護欄、玻璃罩等方式,減少游客的觸摸、刻畫、題字等損害。
其次,也可根據區(qū)域的環(huán)境情況,對游客進行限制。如設定進入游客上限,從而避免環(huán)境超載;在酸雨、沙塵嚴重的天氣之中,可對部分重要文物景區(qū)進行關閉,加蓋防雨防風布進行保護,在災害天氣過后再對游客進行開放,從而減少對石質文物的損害。
(四)加強科技研發(fā)、提升保護水平
石質文物的保護最為依賴的就是科技水平,前文提到的措施只能減緩文物損害的速度,尤其是鸚鵡巖質文物的保護有其特殊性,必須采取針對性方案。由于凝灰?guī)r的主要病害為開裂和泛鹽,應采取粘接和脫鹽的方式加固,例如清洗、裂縫灌漿、細小裂縫勾縫處理、局部修補及表面防風化處理等措施。若要實現文物修復、長久傳承,應當積極進行技術研發(fā),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材料保護方法。如新發(fā)明的細菌科技就可以有效用于石質文物的保護。如孫延忠等發(fā)現2,自行篩選的枯草桿菌-Ⅱ能夠有效誘導碳酸鈣結晶,而當這種細菌獲得更多的養(yǎng)分后,能夠加大碳酸鈣的凝結亮。這種方法能否有效修補石質材料的石料空隙,加大材料的密度,從而提升抗風化、抗腐蝕能力。同時,細菌還能夠進行有效進行有效除污,如異化硫酸還原菌和異化硫還原菌就能夠有效清除石制品表面的黑色污垢,還能增加石料的穩(wěn)定性3。這種細菌在石制品的保護和修復之中,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實踐驗證尚在觀察和研究之中。
四、結論
石質文物是承德的特色之一,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針對近年來石質文物損害嚴重的情況,作為文物工作者的我們應當積極加強技術研發(fā)和人為保護,從而在減緩文物損害速度的基礎上實行更好、更長遠的修復,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文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于秀敏、于秀玲。細菌保護石質文物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9)。
[2] 吳海濤。承德避暑山莊石質文物的風化腐蝕模擬實驗[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6)。
[3] 孫延忠。微生物技術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述略[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8(3)。
注釋
1吳海濤。承德避暑山莊石質文物的風化腐蝕模擬實驗[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