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循證醫學的應用領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現代臨床醫學的迅速發展,使諸多疑難雜癥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病患生存率大大提高。臨床診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種臨床檢查手段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放射線診斷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臨床診斷以及放射線診斷在臨床醫學中的關系作出論述,以便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準確的診斷、更翔實的依據。
臨床診斷是治療疾病的先決條件,治愈疾病的前提,惟有作出正確的診斷正確的治療才能進行。現代醫學各種臨床診斷手段均取得長足進步。過去未能發現的許多病例,在先進診查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早期發現,其中放射線檢查在現代醫學診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幾年放射線診斷取得了迅速發展,為臨床診斷作出了一定貢獻。筆者試就放射線診斷以及臨床診斷及兩者的關系進行論述。
診斷是用醫學科學的方法對疾病的表現所作出的辯證邏輯的結論。也就是將問診、體格檢查、實驗室以及特殊檢查結果,結合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再經過綜合、分析、推理對所獲得的有關健康狀態和疾病本質的判斷。診斷的目的是為了防治疾病,使病人恢復和增進健康。診斷能否正確取決于檢查是否周詳、準確,思維過程是否符合疾病本身的發展進程。
在臨床工作中,必須重視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只有盡早地診斷疾病,才能得以及時的治療;遲延和錯誤的診斷必然會使疾病由潛伏狀態發展到出現臨床癥狀,由輕癥轉為重疾,由單一的病變發展成多種復雜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診斷基本方法包括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放射線、心電圖、超聲、內鏡等其他檢查。其中實驗室檢查和放射線檢查的應用最為廣泛。放射線檢查由于教學和臨床工作的需要以及其自身的發展,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因其迅速的發展豐富了臨床檢查的手段,從而對一些早期的隱匿性疾病提高了診斷水平。
放射線檢查相當于臨床上的直接望診。普通望診只能看到人體各部的外形和表面變化,而放射線檢查則可看到內臟器官以及骨骼等的解剖結構與部分功能狀態。放射線檢查與病理檢查有相似之處,二者均可觀察人體結構和器官的變化,以了解其病理性質。但二者也有不同之處,如病理學除可觀察大體病理改變外,還能用顯微鏡研究細胞和組織結構,但病理學只能在離體器官和組織上進行觀察,卻不能研究活體器官;而放射線檢查卻能研究活體器官的形態和功能,從而通過觀察到的影像來推測其病理性質。放射線檢查與化驗檢查也不相同,后者是對所送標本進行客觀檢查,所得結果供臨床診斷參考;而放射線檢查則一般須提出具體的診斷意見。在做放射線診斷結論時,必須在系統、周密調查和對各種材料綜合分析后,才能提出正確的結論。臨床醫生若忽略應做的體檢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單純依賴放射線檢查來診斷,易得出片面的結論;同樣放射科醫生單憑放射線所見,而不結合病史、體檢和有關的化驗結果即做出結論,也是不全面的。正確的診斷必須尊重客觀,必須經過唯物辯證的思維才能得出。
隨著臨床醫學研究方法學、醫學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計算機互聯網等學科和技術的迅速發展,循證醫學(EBM)正在迅速興起。循證醫學是指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將個人的臨床專業知識與現有的最佳的研究證據、病人的選擇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為每位病人做出最佳的醫療決策。同時患者的積極參與是循證醫學的重要內涵,他們對診療決策的期望、要求、合作是醫務工作者必須時時關注的課題。在醫學影像學新方法、新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必須重視,進而發展循證醫學影像學,根據EBM的理念進行醫學影像學的診斷性、介入治療性試驗和文獻評估。
循證醫學(EBM)是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與臨床實踐(臨床經驗、臨床決策)以及患者價值觀(關注,期望,需求)的結合;是運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導臨床醫生采用最適宜的診斷方法、最精確的預后估計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治療病人。EBM強調醫師應深思熟慮地將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證據,用于對每一個患者進行健康服務時的決策。使提供的醫療服務建立在目前所能獲得的證據基礎上。EBM旨在將經驗醫學上升到遵循證據的醫學科學,被譽為21世紀的臨床醫學。目前,EBM的應用領域已從最初的臨床醫學,擴展到醫學教育、醫療衛生決策、醫療保險、預防醫學、社會醫學、心理學、藥學、衛生經濟學和醫療服務購買等諸多領域。EBM的概念已被醫學界的主流思潮、病人和各級政府廣泛接受。在倫琴于1895年發現X線后的100多年中,大部分影像是以各種模擬的方式記錄在X線片上的。自20世紀70~80年代CT和MRI先后問世后,提示了平片數字成像的可能。在今天,除傳統的X線片仍是成像中最常用的方法外,21世紀后計算機技術的爆炸性發展及正在興起的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等幾個重大因素將會對成像產生深遠的影響。CT提供了更高的軟組織對比分辨率和無重疊的軸面斷層,顯著地擴大了人們對X線和解剖關系的認識。MRI對放射學最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闡明了心臟的形態和優點,由于它的無射線及能多方位顯示病變的優點,對于了解胸部體、肺循環中的血管、胸壁、膈肌區的情況及肺尖和臂叢的關系也有很大作用,對于縱隔病變的定位和定性作用也是肯定的。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不論檢查儀器如何先進,也均有其適應范圍和局限性,臨床工作者切不可盲目依賴儀器檢查,而忽視病史與體格檢查這兩項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臨床工作中必須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觀察病情,分析表現,透過臨床現象探索疾病的本質。全面考慮問題,警惕主觀臆斷,以免“一葉障目,不見森林”,防止漏診、誤診的發生。
參考文獻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導致冠心病最強力的危險因素。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調脂治療日益受到重視,國際上多項隨機、雙盲、多中心、長期隨訪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調脂治療的關鍵在于科學達標、合理應用降脂藥物。積極調脂可以延緩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和進展,有效防治冠心病,還可以穩定斑塊,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減少各種急性心腦事件的發生。調脂藥物在降低血脂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讓我們一同走近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知多少
FP記者:請您給讀者介紹一下他汀類藥物。
王教授:臨床上常用的調脂藥物有他汀類、貝特類、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天然他汀類、煙酸類等。自從1987年美國FDA批準洛伐他汀作為第一個他汀類藥物上市以來,他汀類藥物就以其獨特的功效在調脂治療方面一統天下。在預防冠心病的諸多大型臨床研究中,多項大規模、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循證醫學試驗結果一致顯示,采用他汀類調脂藥控制血脂異常,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此外,還可以穩定斑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進而改變冠心病的自然病程。這些研究打造出了輝煌的他汀神話,使21世紀成為名副其實的他汀時代。他汀類藥物在改善多種疾病,特別是在改善心血管疾病預后上的成就舉世矚目,被譽為“他汀革命”。
他汀類藥物為一類英文名字后綴為statin(他汀)的藥物的統稱,主要包括了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貝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及羅蘇伐他汀等。其中,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為天然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和羅蘇伐他汀等為合成他汀。其主要藥理作用是通過抑制肝細胞內三羥基三甲基戊二酰輔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可使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質膽固醇的水平明顯下降。近年來的研究結果提示,他汀類藥物除降低血脂外,還具有抗炎、改善內皮細胞功能和降低卒中再發危險等諸多作用。
新近,美國、歐洲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后制定和更新了一系列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防治指南,把他汀類藥物放在重要的地位,用于指導臨床治療。這些指南現在已經成為臨床規范化治療必須遵循的準則。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
FP記者:他汀類藥物在調脂上,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王教授:他汀類藥物主要作用在于調脂,用來治療高脂血癥。高脂血癥是一個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已經有冠心病、糖尿病、腦中風、外周血管病或高血壓的患者,更加需要積極進行降脂治療。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參考自己的血脂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他汀類藥物。
在常用的幾種他汀類藥物中,相同劑量下,調脂強度依次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大量的臨床研究結果還表明,長時間的降脂治療可以獲得更加明顯的好處,降脂治療時間越長,獲得的好處越大,且早期、長期應用他汀類藥物獲益更大。一般來說,較大劑量的藥物可以進一步降低血脂,不過也不能盲目增加他汀類藥物的劑量。研究表明,大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強化治療雖然可以更加明顯地降低血脂,但是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加,失去了用藥的安全性。所以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時,應選擇常規劑量,接受醫師指導。
有人擔心這類藥物會對小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其實研究顯示,8~18歲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兒,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后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激素水平或性成熟等沒有明顯影響。因此,可以說,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安全、有效的調脂藥物。當達到降脂目標以后,還需要長期服藥以維持療效,不應該隨便停止用藥。血脂雖然沒有異常,但是存在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也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他汀類藥物。
FP記者:請您談談他汀類藥物的非調脂作用。
王教授:對于他汀類藥物的非調脂作用的研究也很多,接下來,大致介紹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內皮功能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變的早期表現和最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變,也是動脈硬化形成的起始環節,而且與高血壓、糖尿病及脂代謝紊亂等多種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密切相關。他汀類藥物除了通過降脂作用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外,還可以使血管活性物質和細胞因子的合成增加或生物活性提高,增加內皮細胞活化能力,這樣內皮細胞功能障礙也隨之改善。他汀類藥物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已得到了專家們的共識,是目前最為明確和肯定的非調脂作用。
2抗動脈粥樣硬化
研究發現,對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給予他汀類藥物,可以延緩或逆轉粥樣硬化病變,還可顯著影響正在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病程進展,對已形成的斑塊也具有穩定甚至逆轉消退的作用。
3用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早期、快速、強效調脂治療能減少不穩定型心絞痛復發。對于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的患者,不論其血脂基礎水平如何,是否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手術前給予他汀類藥物治療都能夠有效地減輕術中心肌損傷,顯著降低術后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手術后冠狀動脈再狹窄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進而改善預后。
4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
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抗炎、抗氧化、促進新生血管形成和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阻止神經內分泌的過度激活等作用,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左心功能,達到延緩心衰繼續惡化的目的。
5抗心律失常
他汀類藥物對心房顫動的防治作用研究得比較多,它可通過特有的抗炎作用,減少氧化應激,改善心肌細胞生存環境,影響細胞膜離子通道功能,提高心肌細胞電穩定性等,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他汀治療能有效預防房顫的發生,還可以降低發病率、復發率和病死率,減少持續時間,也可以使手術后相關房顫的發生率降低,因此是一種安全有效預防高危人群房顫的新方法。
此外,臨床上他汀類藥物還廣泛應用于糖尿病、卒中、骨代謝疾病和胃腸疾病等多個方面。隨著醫學的進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他汀類藥物在臨床上會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中藥他汀也調脂
FP記者:除了西藥他汀,請您談談中藥他汀在調血脂方面的作用。
王教授:他汀雖然對付血脂異常療效確切,并且有眾多應用領域,但長期用藥有可能會引起肝腎損害、橫紋肌溶解、停藥反跳等不良反應,對血糖也可能有不利的影響,且隨著劑量的增加,其不良反應更為顯著。
在祖國醫學寶庫中,中醫藥在治療高脂血癥方面可謂一朵絢麗的奇葩。其別值得一提的是紅曲。紅曲是首先發現并且研究比較多的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其含有效降脂成分,即西藥的洛伐他汀類似物。另外,有研究稱,在部分品種的普洱茶中也檢測到了洛伐他汀類似物的成分,研究顯示普洱茶的主要降脂活性成分可能也是他汀類化合物。
中藥他汀中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異黃酮、微量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以有效降脂,并且能從多方面、多靶點干預,起到抗炎、抗氧化、調節免疫、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作用。第一個中國人自己進行的大型調脂臨床試驗――中國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和其他諸多研究證實,和西藥他汀類藥物比較,中藥紅曲同樣具有顯著的調脂作用以及他汀類藥物的非調脂作用和功能,故被稱為天然的中藥他汀。
多項研究表明,以紅曲為主要成分的“天然”中藥他汀用于降脂同樣是療效肯定的,其依從性及安全性很好,藥物劑量易于掌握和控制,且價格適中、毒副作用小,很適合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及老年等患者,易于被廣大群眾接受。中藥他汀的不良反應明顯較西藥他汀類少,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消化道癥狀,一般患者均可耐受,同時吃點養胃護胃的藥物會更加好。
FP記者:目前他汀類藥物在我國的使用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