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片段式作文指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分析產生畏懼心理的根源
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學生便喊頭疼。問其究竟,無非是沒興趣,無話說,寫不來。其根源主要是受作文時心理障礙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1.消極不安的心理:有的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心理壓抑,反應遲緩,既說不出,又寫不來,因而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而有的學生,精神過于興奮,心理緊張,以致無法完成寫作任務。這些消極的心理因素,造成學生作文難寫的心理負擔,導致思維活動閉合,產生厭棄作文的心理情緒。
2.養成懶惰的習慣:一個學生一旦養成某一方面的行為習慣,就會成為他們心理品質中穩固的因素。學困生大多有懶于思考、意志薄弱、興趣淡薄、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這就造成了作文教學中的障礙。習慣懶惰的學生,有一種想寫而又寫不出的矛盾心理。其原因首先是“無米之炊”,即沒材料寫。這是由于平時不寫日記,懶于觀察、思考所致;其次是“有米不會炊”,即有話寫不出和不懂得怎樣寫。加之有些教師不善于指導,使其中的大部分學生打好草稿后,懶于修改,作文本發下后,只是看一下分數了事。
3.自卑對抗的情緒:一些學生由于開始作文效果不好而常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歧視,因而產生自卑心理;作文時寫一頁、撕一頁、揉一頁,卻還是不愿請人給自己加以指導或提出修改意見。勉強寫出的作文,往往缺乏自己的心里話,盡是一些空話、套話或假話。學生寫不好作文而失去信心,往往又會產生對抗情緒。由于教師與學生在感情上形成了一道溝壑,因而教師對作文的指導,他們聽而不聞,教師的批改,他們視而不見。
二、多種渠道,培養寫作興趣
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做任何事都會有聲有色、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也應遵循這一規律。激發、保持、發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想寫、樂寫而致能寫。
1.積極鼓勵,啟發誘導,消除畏懼心理。
鼓勵,實際上是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對學習差的學生,更應該以鼓勵為主,教師鼓勵學生就等于在撥動學生創造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一開始的教學中,作必要的心理疏導是很重要的。告訴學生其實作文并不可怕,只不過要求寫清我們想要說的話而已。面對面地指導、真誠地交流會使他們感受到支持和信心。興趣培養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作文前,教師可將作文題目、要求等透露給差生,提前指導,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作文課上與課后,多給差生個別指導;介紹讀物,解釋寫作方法;差生的作文草稿或提綱擬好后,就及時給予初評,避免成文后再作“大手術”;允許學生寫自己愛寫的事物,不一定要按教師的命題去寫,以達到“我口寫我心,我手寫我文”,循循善誘,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評講作文時,教師也應以鼓勵為主。對于寫得好的學生作文及時表揚;對于差生所寫的作文,教師要努力去尋找作文中的閃光點,即使一句話、一個詞用得好,教師都要及時指出,表揚鼓勵他們,使他們對寫好作文充滿希望和信心。
2.從教材入手,讀寫結合,設置訓練。
“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作文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這也是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思想。讀寫結合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閱讀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把看到的印象、合理想象的情景落實到具體的描寫上。通過認真的閱讀,使學生體會到觀察細致才能寫得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典型課例分析,教給學生一些條理清楚、內容淺顯易懂的典型段式,由淺入深地指導閱讀和進行寫的訓練。如《翠鳥》一課,課文描述了翠鳥各部位的美麗羽毛和靈活的動作,這些描寫都與“叼魚”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閱讀,學生明白,寫動物的外形要抓其特點,(如形狀、大小、顏色等)這樣給人的印象真切。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悟出課文在寫作上有哪些方面是我們可以效仿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動物外形描寫的片斷訓練。學生們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描寫對象,這樣練筆時就覺得得心應手,如有的學生描寫美麗的大公雞,有的描寫可愛的小狗,有的寫討人喜歡的小鳥、潔白的小兔……
《我愛故鄉的楊梅》作者采用“先總后分”的段式,從楊梅果的形狀、顏色、滋味,把它們的逐漸變化和作者的感受進行了具體的描寫,引導學生理解了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具體之后,再指導學生觀察家鄉的四季柚、柑橘或紅蘿卜、黃瓜等更好地鞏固運用學到的知識。在閱讀理解的思路同寫作構思的思路統一起來后,抓住讀寫結合、讀寫相長,使讀與寫的訓練互相滲透、互相結合,這樣,讀寫對應,就能使學生讀寫能力互相遷移、互相促進。
現行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文質兼美,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設置各種片段或短文訓練,是完全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
3.感受生活,積累素材,培養興趣。
關鍵詞:分段式訓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寫作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思維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而寫作教學則是閱讀教學的創造與延伸,是對學生語文素質進行培養的主要方法與基本途徑。因為小學生在能力、年齡、閱歷、知識等各方面的特點,在進行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時,應該以新課標小學語文教材為基礎,采取分段式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是最為有利的。
一、分段依據
1.生理發展規律
小學生的年齡一般是在6~14歲這個范圍內,其自身生理發展與情感體驗都表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點。
(1)初段:這一階段指的是1、2年級,這一階段內的學生體質柔嫩,心理變化大,情感體驗隨意,對任何一種情感的控制能力都很弱,這些使得其在寫作與表達上具有不準確、單一、隨行而模糊的特點。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并不是“我要寫”,而是老師“讓我寫”。
(2)中段:這一階段指的是3、4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體質漸長,心理起伏漸穩,情感體驗也開始具有一定的理性,對情感的控制能力逐漸增強,在寫作和表達上開始變得清晰、理性而準確。在寫作能力和寫作知識上,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寫作的理解,一般表現為“我想寫”,但是“我不會寫”。
(3)終段:這一階段指的是5、6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體質增強,心理基本穩定,在情感體驗方面也更加理性,對情感的控制能力也進一步加強,在寫作和表達上則更加豐富、準確、理性而清晰。這一階段的學生通過之前幾年的訓練與學習,在寫作上的理解則表現為“我要寫”并且“我能寫”。
2.學習寫作知識的規律
因為小學生在進入小學后才開始進行系統化的語文學習,所以在閱讀方面能力嚴重不足,在寫作知識上更是基本為零。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小學生在對各種中外名篇的閱讀中,開始積累相關的文體知識、語言知識、文字知識以及相關的寫作知識等,并用其對寫作實踐進行指導。寫作知識的增長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是經過初、中、終這三個階段的積累而實現的。
3.培養寫作能力的規律
在小學生對寫作知識有一定了解之后,還應該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這一過程是為了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獲得具體的成果。隨著寫作知識的不斷累積,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也在逐步的提升著。對寫作能力進行的訓練,同樣應該依初、中、終這三個階段來實施,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每一階段的側重點,要讓各個階段都能自然的銜接,決不可出現滯后、拔高或跨越式的訓練。
二、分段式訓練的具體方法
1.文字表達能力的分段訓練
(1)初段:積累好的詞句、造句與句式變化以及對標點的使用。其中的核心是詞句的積累。詞語的積累內容為:詞語搭配、同義詞和近義詞的轉換、反義詞的替換、形近字組詞、好詞積累、常用詞語和成語的理解與歸類等;句式變化訓練內容為:“被”字句和“把”字句間的轉換、佳句積累、否定句和肯定句的分類與轉換、雙重否定句和肯定句間的轉化、修改病句等;標點使用的訓練內容為:各種標點符號的區別、用途和具體使用等。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雪孩子》一文中,有少量的生字和生詞,全文沒有注音,為的就是鼓勵學生自己去學習、積累這些生字和生詞。
(2)中段:對文本進行段落劃分和意思歸納、材料的選擇、修辭手法的運用。其中的核心是分段和意思歸納。分段與意思歸納的訓練內容為:層次與段落的劃分、對每一層次或段落的意思進行概括,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對語段的排序,分析重點段落等。材料選擇的訓練內容為:分析文章的整體和部分都寫了什么,用什么寫的,材料的詳略該如何處理等。修辭手法的訓練內容為:分析修辭手法、仿句、修辭手法的轉換等。
(3)終段:對文章進行主題歸納、謀篇布局與對特色的提煉。該階段的核心是特色提煉。謀篇布局的訓練內容為:了解文體的寫作要求以及其自身的特點,對線索與思路進行歸納,列出課文的閱讀重點等。主題歸納的訓練內容為: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對小觀點進行總結,分析中心思想等。特色提煉的訓練內容為:對寫作手法進行總結,對寫人和敘事的特色進行分析,概括文中線索,對寫作風格進行評價等。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里的《小抄寫員》一課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對作者的敘事線索進行深入分析,并總結出該文章的主題和更深一層的含義,借此來學習對長文章進行主題與結構的編排。
2.具體習作能力的分段訓練
(1)初段:寫作目標方面要訓練學生能正確使用詞語、句型和標點寫出片段作文;寫作內容方面要進行的是組詞、造句、組句成段的訓練;寫作形式方面要從日記、周記、講故事等形式進行一句話或一段話習作;寫作文體方面主要訓練的是敘事性習作。
(2)中段:寫作目標方面要訓練學生能夠以一段話為基礎,寫出多段話的短篇作文;寫作內容方面要進行段落的編排以及組織材料選用修辭的訓練;寫作形式方面要進行文章、文段的改寫、縮寫、擴寫和續寫等訓練;寫作文體方面主要訓練的有敘事、狀物、描景和記人等記敘性文體。
(3)終段:寫作目標方面要訓練學生以短篇文章為基礎,進行長文章的寫作;在寫作內容方面要進行謀篇布局、主題提煉以及特色展現的訓練;寫作形式方面可以更進一步地進行文章的擴寫、創寫、續寫、補寫以及縮寫等寫作訓練;寫作文體方面可以以記敘文為主,同時進行說明文或議論文的習作訓練。
三、進行分段式訓練時需注意的問題
1.要與教材的編排相適應
不論是哪一版的新課標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時都是以向學生提供良好的習作環境為宗旨的,都強調了要從不同的渠道來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寫、有的寫是進行寫作訓練的前提。在教學時順應教材的編排,從閱讀寫作結合、生活寫作結合等方面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2.要與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相適應
小學生在寫作上的分段教學是與閱讀教學相對應的。教材上的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相對獨立而完整的教學單位,根據課程的整體要求編排出漸進的教學順序,這是與不同年級小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相適應的,讓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訓練可以逐級進行。如,在終段的教材中,通過話題作文的形式來命題,并且讓話題和本單元的主題相同,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有話可寫,在練習寫作的同時對閱讀的能力進行提升。
3.要破除傳統寫作教學的局限
要破除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思想,要以學生為習作教學的主體。要破除按照傳統規定來布置寫作內容的教學思想,要讓作文最大限度地與學生相關,讓學生有話可寫。要破除教師權威不可犯的教學思想,要將師生置于同等地位,共同討論研究。要破除教師批改作文的傳統教學模式,要讓學生擁有修改作文的權利。
分段式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有諸多優點,但是它的缺陷同樣不可忽視,它將小學生的寫作學習過程按一定標準進行了劃分,如果無法將各階段間的關系處理好,那么對小學生的寫作訓練就會出現人為斷裂。因此,在編排整個小學六年的寫作教學規劃時,一定要統籌兼顧,做到銜接自然。
參考文獻:
[1]閆景娥.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寫作的提高辦法[J].華章,2013(4).
[2]黃先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11).
[3]楊小艷.強化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教學對策[J].時代教育,2013(4).
【關鍵詞】運用;寫作能力;語文素養
語言積累是為了運用,即最終形成讀寫技能。不會運用的積累再多,也只能算個“兩腳書柜”;在運用中形成的積累更具深沉厚重。吳忠豪教授提出語文教學應該像數學和英語課一樣,增加一個“嘗試運用”的環節。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嘗試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通過已經掌握的語言圖式來同化新的語言圖式(包括詞語圖式和句子圖式),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語文教師是語文實踐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學生上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嘗試運用”的語言實踐活動。在教學中,要引導以下幾個方面的運用:
一、詞匯積累的運用
教師在指導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語后,往往忽略了“運用”這一重要環節。如教《積累運用》中的“讀讀背背”部分,學生讀了、背了也就算完了。下面這位教師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鑒:教師在學生學完了“讀讀背背”中的歇后語后,接著說:“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平時在比較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說話、寫文章經常用到歇后語。如教師在表揚學生時曾說過:‘xxx的成績真像芝麻開花——節節高’……?!苯又處熡謩撛O情境讓學生現學現用,如師出示:今天晚上星星可真多,像______,(生:蘆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然后該老師還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地方可用上歇后語的。以后,很多學生在作文中用上了歇后語。如生①:以前參加比賽我總是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這次我一定要打個翻身仗。生②參加植樹活動,這對我來說可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再如對于教材中要求掌握和積累的詞匯,教師在指導時可要求學生“說一說”(選用單個詞語或多個詞語組合口頭造句)、“用一用”(選舉多個詞語進行情景語段寫作),通過這些訓練使文本的語言最終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二、生活語言的運用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翱陬^為語,書面為文”,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根本離不開語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到一些民諺、俗語及一些成語,用到一些對聯、廣告詞、標語、甚至網絡語言……這些生活語言形象、生動、有趣,含有豐富的知識,我們平時如果能注意分析,了解這些語言,就可以在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在書面上運用知識。如一學生在作文中寫他的媽媽是織毛衣高手時寫道“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還有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聽其聲不見其人”、“如坐針氈”、“快刀斬亂麻”等生活語言,教師都要鼓勵學生在寫作中使用,“同時在寫作講評中設立語言大眾化、生活化的評價標準,師生共同討論、評點。
三、優秀詩文的運用
學生誦讀的優秀詩文也要運用到寫作中去。教師可先讓學生準確理解詩文意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準確引用詩文,在運用中加深對優秀詩文的品味。教師平時可范用,如在鼓勵學生時可說“我相信你會‘更上一層樓’的”,再引導學生想想平時你看到的、聽到的引用優秀詩文的例子,并進行交流,然后學生自己試著用用。如一學生在說其父母的言行影響他們時,寫道: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有的老師設計了一些改寫、續寫詩文之類的練習,使學生充分理解優秀詩文的意趣和意境,并有所創新,如有的學生寫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初考”。教師可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評評同學們用得如何、改得如何。通過這些訓練使文化沉淀的語言最終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四、讀寫結合,提高表達能力
把課文的語言盡量轉換成學生自己的語言,讀寫結合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體方式有:
(一)、句式遷移。要引導學生認識句式,還要求能仿照句式寫話。這不僅能鞏固句式,還能提高句子的表達能力。如在學排比句時,可以設計相應的練習:首先出示句子讓學生填: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次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個會心的微笑是一朵花,______,______,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然后交流評價學生的答案(一句善意的謊言是一朵花,一個真誠的道歉是一朵花,一次無私的幫助是一朵花……);接著總結排比句的特點;最后讓學生自己寫一個或幾個排比句。
(二)、仿寫片段。教材在編排中十分注重讀寫結合,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課文段落后讓學生參照排比段式、因果(果因)、轉折、遞進、對比段式來寫段;學習用“總分總”、“并列式”寫段,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聯系范文,借鑒遷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們在作文命題時,還應該注意把學生閱讀時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寫作上來,也就是特級教師丁有寬提出的“讀寫對應”的理論: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以下的作文題,就是依據讀寫結合,遷移借鑒這個原理來擬定的。
范文 命題
《桂林山水》 《家鄉的小河(湖、山)》
你總是借助語文課文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傳授許多做人的知識,包容我,理解我。如同母親呵護自己的孩子,但您更像園丁培育幼苗;露水滋潤萬物一樣。
單老師,您知道我們有多喜歡上您教的語文課嗎?
單老師,您還記得嗎?那天上您的語文課時,我的座位正好在墻邊,墻上掛著許多同學們寫的小字,我便對這些小字產生了興趣,我看看了您,您正在給同學們津津樂道的講課呢!我覺得您沒有注意到我,便仰起頭深吸一口氣,對著墻上的小字,輕輕地吹出來。然后我又裝作很認真聽課的樣子。我又偷偷的看了看您,“嘻嘻”還沒發現我。于是我又深深的吸了一大口氣,對著小字又呼了出來。這回小字就像蝴蝶一樣輕輕的飛起,又輕輕的落下。我正玩的不亦樂乎時,只聽一聲“咦,于聰過來……”這時我反應過來了,是您發現了我。我慌張的站了起來。我躡手躡腳的走過去,您站在講臺上,拿著格尺,我伸出了手,只聽啪啪兩聲,我的手紅了,您說:“再有一回,獎金加倍……”同學們哈哈大笑,我坐在座位上,看著紅紅的手,心想:誰叫你上課不認真,活該!下回看你還敢溜號不……
單老師,上您的課時,我們總是覺得很輕松,很愉快。在上您的課時,我們很放松,很活躍,很積極。雖然有時會因為說話而受到小小的懲罰,但是我們并不會因此憎恨你,反而會很高興,又得到您的特殊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對語文學科有了極濃的興趣。而你的風趣、幽默,使得更加喜歡上語文。你講題時,更加覺得您講的那么透測,那么仔細。語文課總是被快樂包圍著,每一堂課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單老師,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永遠影響著我,使我不會忘記的。
關鍵詞 創造性使用教材落實習作訓練
一、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作文訓練
1、結合課文題目,教給學生命題方法
“惹目招眼標題亮”,好的作文題目往往能夠先入為主,一下子就吸引住讀者的目光。可是,在寫作的初始階段,學生作文題目往往顯得生硬、陳舊、空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不妨結合日常教學,以課文題目為藍本,對學生進行命題訓練。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教材題目大致分為這樣幾類:以中心事件命題,如《飛奪瀘定橋》等;以故事線索為題,如《一個金幣》、《散落的鈔票》等;以故事主人公為題,如《看橋人》等;以時間為題,如《下雪的早晨》……各具特色、異彩紛呈,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稍加點撥,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并逐漸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實踐中去。
2、結合課文結構,練習不同謀篇方式
《橋之思》這篇課文,緊緊圍繞一個“橋”字,以并列三段式展開敘述,一段寫橋的作用、種類;一段寫公園的九曲橋、大都市的立交橋等各種造型優美的橋對生活的點綴;一段寫搭建于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無形的橋,升華主題,寫出作者對于橋的無限思考,突出一個“思”。此類文章結構學生接觸較少,但不失為一種新型結構方式,不妨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布局謀篇的相關訓練。
教材第二單元主題是“明月”,單元習作練習是寫一寫你喜歡的月亮,雖學習并鑒賞了名家的寫月之作,但具體操作起來仍有相當的難度。反復細考之后,我決定將習作練習分解完成。第一步以資料收集、整合為主,布置學生查閱月亮相關資料,寫出“我認識的月亮”;第二步突出寫實訓練,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寫出“我眼中的月亮”;第三步進行想象訓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寫出“我心中的月亮”,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針對性指導,三部分全部完成以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所學,運用《橋之思》的謀篇方式,合三為一,最終以并列三段形式完成關于月亮的習作———《童心追月》。這種訓練,一方面打消了學生的作文顧慮,降低了習作難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了一種全新的結構方式,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以此為拓展,引導學生注意《柚子樹下》散文般優美的語言,學習《落花生》中精彩的對話描寫,把握《散落的鈔票》中傳神的動作刻畫,以讀促寫,都是值得稱道的地方。
二、聯系學生實際,細化單元目標
教材第六單元主題是“方寸世界”,《美麗的集郵冊》、《羅斯福集郵》等課文內容均與郵票有關。在單元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雖然對集郵、對郵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此前大多數學生郵票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多少集郵經歷,這樣一來,單元習作訓練中提出寫一寫“郵票中的……(歷史、自然風光、偉人名人、科學、文學作品等)”、“我和集郵”、“為某張郵票寫說明”這一訓練目標就不易完成。面對學生被激發起的對于方寸世界的濃厚興趣,我將單元目標細化為“小小郵票我設計”,讓學生在作文本上自行設計郵票,然后對自己設計的郵票進行文字介紹:介紹郵票的大小、圖案、顏色、面值、作用以及自己的設計初衷等,由于是介紹自己的設計成果,學生興趣盎然,介紹得也井井有條,作文的難度迎刃而解。
教材第十單元是關于“金錢”的單元,《一枚金幣》以童話的形式告訴孩子們:“只有付出勞動,才能獲得財富;只有付出艱辛,才會懂得珍惜?!薄渡⒙涞拟n票》以寫實的手法敘述了眾人撿拾鈔票、歸還失主的感人場面……幾篇文章使孩子對金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初步建立了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但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如何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更有效地完成“金錢”單元的習作練習呢?我決定組織一次關于金錢的實踐活動———“我們來掙五塊錢”,以此作為突破口,完成作文訓練。經過最初的嬉笑、既而的惶惑之后,學生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或在父母的幫助下擺起了小攤,或批發《華商報》成為叫賣小販,或在小區內苦心竭力地撿拾廢品,或幾經周折在小店里工……活動后,有的同學超額完成任務,當然也有的同學一無斬獲,但不管怎樣,這段經歷都豐富了他們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們的閱歷,增長了他們的見識。
三、設計多彩活動,補充作文資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習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針對學生作文習作中常常遇到的“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我也嘗試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多彩的習作活動,豐富學生寫作內容,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作為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語文教師,我發現部分學生由于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不良,對書包不加整理,被背上的大書包壓得不堪重負。于是,我突發奇想,何不以此為內容,設計一次作文活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教給他們寫作的方法,一方面敦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上課之初,我先在黑板上先寫下“減肥”二字,學生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在他們明白給“書包減肥”之后,紛紛推薦起自己身邊的“書包小胖子”,反復看、反復比的基礎上,他們的推薦理由陳述的具體而充分;給“書包小胖子”體檢和診治的過程中,他們對于書包外形和周圍人物的觀察是那么仔細;整個書包減肥過程中,他們的敘述是那么清晰而流暢……熱火朝天的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學生進行隨堂片段練習,對學生習作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相關的作文評價。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還解決了怎樣寫的問題,真是快捷而有效。
作文教學的指導與訓練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訓練成效的體現往往具有隱藏性、滯后性,但堅持下來,帶給學生的益處卻是終生的。在日常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只要耐得住寂寞,不斷鉆研、不斷探究,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就一定會尋找到最佳的訓練途徑和訓練方法,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明揚.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
[教學目標]
1.能通過交流討論,梳理出本單元“有目的地閱讀”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閱讀”的良好習慣。
2.了解怎樣在句子中寫出人物入迷的樣子。
3.體會順序詞在表達上的妙處。
4.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學會如何描寫人在入迷時的樣子。
3.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通過交流討論,梳理出本單元“有目的地閱讀”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閱讀”的良好習慣。(重點)
2.了解怎樣在句子中寫出人物入迷的樣子。(重點)
一、交流平臺:總結方法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個單元大家一起學習了三篇課文,從中你一定有所收獲,誰來分享一下?(學生自由回答)這節課讓我們帶著收獲進入語文園地的學習,看一看哪位同學掌握得牢固,并且能夠靈活運用。
2.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本單元課文的,我們學習時用上了什么方法,完成了什么任務?(學生自由發言)
點撥:在大家學習課文《故宮博物院》時,我們共同完成了兩個任務:一是設計故宮博物院參觀路線圖;二是詳細介紹一處景點。
3.請你分享完成這兩項任務的方法,或者你覺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學生自由說)
4.教師小結: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與之相關的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沒有必要把材料二再分析閱讀,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再進行分析,排序就可以了。若我們完成的任務是介紹太和殿這一處景點,就與剛才的任務側重點不同,我們就需要閱讀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再進行分析,可以忽略材料三。
5.學習《竹節人》時,大家運用了哪些閱讀方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仡櫿n文,如,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人》,相關聯的段落應該仔細閱讀,反復閱讀,而關聯性不強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如,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可以采用瀏覽閱讀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6.
師總結:讀書時,同學們應該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材料。
二、詞句段運用:關注描寫方法
生活中有無數個瞬間,怎樣定格某個瞬間,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呢?閱讀“詞句段運用”的第1題。
1.思考:你覺得哪個情景寫得最好?先朗讀你認為寫得最好的情景,再分享你的理由。
預設學生交流:
(1)第一個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跺腳拍手、咋咋呼呼”4個關鍵詞語,運用動作描寫,寫出了當時場面的熱鬧氣氛。
(2)第二個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探過來”4個關鍵詞語,運用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寫出觀戰人入迷的情景。(3)第三個片段,作者通過“上前、后退、嘰里咕嚕、閃著異樣的光、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癡癡地微笑、輕輕地舒了口氣”等關鍵詞,運用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巧用“……”“——”,寫出羅丹塑像時的認真態度和入迷的情景。
教師總結:在描寫場面時,可以采用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描寫方法,這樣可以使內容生動具體,吸引讀者。還可以巧用標點符號,給文章增彩。
2.體驗嘗試:選擇一個你印象深刻的情景,運用剛剛大家總結的方法,練習一下。
3.學生分享,投影儀展示,全班點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體會順序詞在表達上的妙處。
2.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
一、詞句段運用:學習有序的表達
1.在文章中對一種事物進行說明時,為了使條理更清楚,讓讀者更明白你所表達的觀點,你會采用什么方法呢?
2.閱讀“詞句段運用”的第2題,注意加點的部分,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總結:介紹說明事物時,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達方式來說明理由、表達觀點,可以使表達條理清楚,觀點明確。
3.創設情景,表達交流。
(1)班級里舉行“競選班級體育委員”的活動,你會用什么表達方式,向老師、同學們介紹自己?(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我競選班級體育委員的理由:一是我愛好體育運動,跑步是我的強項;二是我有能力勝任這個職位,我有責任感;三是我能帶領同學們加強體育鍛煉……
(2)你是一個足球愛好者,想向媽媽請求,每周三放學后踢一會兒足球,你會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說明理由,表達觀點?(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親愛的媽媽,踢足球有很多好處: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強;二是能強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結實粗壯;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體更健康……
二、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春日》,教師指導朗讀,齊讀。
2.理解詩意,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的畫面,體會喜悅的心情。
(1)借助資料,小組內成員用自己的話試著翻譯詩句,教師適時指導。
(2)全班交流詩句描述的場景,想象春天的畫面。
(3)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交流作者喜悅的心情及古詩中的哲理。
3.通過對古詩《春日》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一、 趣味生活,寫話大世界
1.進生活大教材
葉圣陶曾說過:“生活就是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個不停?!彼裕處煈I學生觀察生活,觀察自然,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進而進行寫話訓練,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生活在四季分明的蘇州,學生的體驗非常充實,春天鳥語花香,夏天驕陽似火,秋天碩果累累,冬天風霜雨雪……這一切都是孩子們寫話的好素材。春天的周末,家長們帶孩子踏青賞春,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美麗。柳樹、小草的嫩芽是什么顏色?不知名的野花有沒有長出小花苞?什么植物發生了變化?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起贊美春天,說說春姑娘漂亮的彩衣上,你最喜歡哪些色彩?這樣的說話內容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爭相發言,回答精彩極了。教師要適時引導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表達生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學生寫好話的重要題材。
2.“說”游戲大世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教師的寫話指導可以在游戲中引導,在游戲中調整,讓學生的寫話趣味更濃。
“玩家家”的游戲讓孩子們體驗到家庭的幸福溫暖。小蘭是個“小大人”,她的寫話中有這樣一段:“爸爸是一棵大樹,他有粗粗的樹干,多么強壯!下雨的時候,我這只小鳥可以在大樹下躲雨,和啄木鳥媽媽一起快樂地做游戲。大風吹來,我們全家都不怕。”
丟沙包、老鷹抓小雞……依然是孩子們樂在其中的游戲,老師們應抓住時機,適時引導,孩子們根據最喜愛的話題,就能真正做到有話可寫,有情可抒!
3.創電視新情節
電視已經占據了孩子的生活,成為孩子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班中五分之三的學生放學后都要看一會兒電視。這是他們自由活動的方式。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以電視作為素材,鼓勵學生對不合理情節進行大膽改編,不僅引導他們走健康之路,也使他們說話、寫話的能力得到培養,一舉兩得。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討論動畫片,往往能掀起一次次的。對于《喜羊羊和灰太狼》《巴拉巴拉小魔仙》,學生們百看不厭。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奇思妙想,做一回小小導演,設計一個灰太狼吃小羊的情節,學生們都能踴躍發言,雖然情節有些許雷同,但是語言是學生自己的,這也就達到了低年級說話、寫話的目的。
二、 趣味教材,寫話七彩橋
1.句式練習打基礎
低年級學生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訓練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寫話,不僅要求學生能寫通順、正確,甚至流利,還要求學生能使用一些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在一、二年級學生寫話的起步階段,認真在教學中挖掘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并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學習到疑問句、感嘆句、連詞成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造句形式?!耙粫骸粫骸薄耙弧汀钡鹊染涫?,通過文章中句子的呈現進行指導,學生自主造句,彰顯個性,反映生活。另外,詞語仿寫運用也形式多樣。教材中蘊藏著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便利條件,如:AAB式、ABAB式、AABB式等,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進行填空訓練。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課文插圖增想象
天真活潑的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圖文并茂,教學時可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教給學生看圖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圖意,或是想象串編故事。
讓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和想象寫下來,無論是表達圖意,還是串編故事,都需要學生思維加工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技能,包括在頭腦中有目的地產生豐富的表象。只要我們激發起他們的想象,讓他們的想象與觀察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感知到的事物也有“神”。
3.口語交際學說話
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利用這一素材的優勢,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對話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請求……”為主題的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語言、動作、表情各方面寫話,某種程度上說是課堂口語教學發言的再現。
三、 趣味繪本,寫話調色板
繪本以其豐富的內容、鮮活的畫面,將孩子們的精彩生活展現在豐富的圖畫中,簡練的語言旁白更適合低中年級學生片段式的認知和跳躍式的思維,更能激發學生由此及彼地展開遐想,為學生搭建了多思樂學的寫話平臺。學生徜徉在由豐富的畫面和生動的描述組成的動人故事中,表達的欲望噴薄而出。在這美麗而又快樂的圖文旅行中,有豐富的畫面做伴,在娓娓動聽的敘述里,孩子們 “有話可寫”。
1.“讀―畫”的樂趣
許多繪本在語言的敘述或畫面的設置上,都留有一定的空間,留下了許多“空白”,這些“空白”召喚著我們去想象,去創造。教師用智慧引導學生抓住空白處去創作,可以寫,可以畫,使學生的情感噴發。
《泰迪熊搬家》的故事受到學生的喜愛,精彩的故事結束后,請拿起畫筆,為泰迪熊畫一張搬家的地圖,尤其受到“小小冒險王”的喜愛,從而引出“叢林冒險系列繪本”,激發學生更大的閱讀興趣。
2.“讀―演”的樂趣
“楊紅櫻親子繪本故事”之一的《巧克力餅屋》,在讀到“老鼠嘰嘰和老鼠吱吱也想到巧克力餅屋里來,可他們才不稀罕做香香、甜甜的夢呢,他們是想來偷吃美味的巧克力餅的”這一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創造性角色對話表演。
師:(把一位學生拉到一旁,偷偷地)嘰嘰,我想吃香香甜甜的巧克力餅。
生:(機靈地接著“吱吱”的話)我也想吃,等他們睡著了,我們去偷吃好不好?
師:(一臉擔心地)好是好,可萬一被他們發現了怎么辦呢?
生:(拍著胸脯,自信地)沒問題,我們老鼠是最機靈的,晚上你把風,我去偷。
在這樣的表演中,學生們的創造能力與表達能力總能讓教師驚喜不已。
3.“讀―寫”的樂趣
文字簡潔、畫面豐富的繪本能夠讓孩子突破時空限制,展開聯想和想象,讓兒童有話可寫,又能寫得興味盎然。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讀寫”繪本中的經典。該繪本文字平淡,只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了母雞蘿絲散步經過的地方。最吸引學生眼球的是豐富有趣的畫面,和簡短的文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令人浮想聯翩。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重點渲染畫面傳遞的信息,用“寫”彌補了圖畫之間的空白,有了交互激蕩,也使學生有所感,有所思,“看”到了畫面內部的主旨。
【關鍵詞】批注式閱讀教學;偽批注;深度對話;策略
【中國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7-0026-03
【作者簡介】賈淑涵,江蘇省連云港市建國路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0),二級教師,連云港市骨干教師。
批注式閱讀,因其“讓學”的氣質深為契合課改理念而備受推崇,被廣泛而持久地運用在實踐中。批注式閱讀教學追求“簡單、本分”“務實、求真”,通過基于教師因勢利導,以學生學為主的實踐模式與文本深度對話,達成對語言文字的精思涵泳,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理想境界。[1]但理論的樂觀并未帶來實踐的碩果。在筆者工作的15年里,經歷了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發起與普及,概覽2000年以來的眾多研究成果,多為點滴之感,并存在諸多問題。從實踐層面看,要么耗時費力,成效不顯;要么疑惑太多,沒有進益。一個個偽批注教學方式最終逐漸淪為課堂中的“過場”以及展示課上的“秀”。
一、小學生閱讀中的“偽批注”現象
結合學生的眾多批注作品,透視批注實施現狀,究其癥結,筆者認為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解讀權利的“偽回歸”。
批注式閱讀教學將文本解讀權回歸學生,由他們自主尋找批注點。受視域限制,學生“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在所難免,重點著力的卻未必是重點,聚焦的大多為教材散點,整體觀照不足。而教師要么無計可施,要么是零散做法的堆砌,無法為學生提供序列化策略指導,最終導致學生對文章理解支離破碎。
2.文本價值的“偽關注”。
傳統教學方式的流程大多以“字詞―課文誦讀―體會主旨”作為教學序列,受此影響,大多數學生批注點的選取視角過多投放在教材原生價值上,囿于內容及情感層面等“意”的挖掘,而缺失了對“文”,即教材價值的提煉。表現為詞語理解、情感生發過多,可是對寫法、修辭等內容缺少應有的關注。
3.批注內容的“偽繁榮”。
批注式閱讀,提倡潛入文字,精思涵泳,追求深度對話??杉毱穼W生批注,淺思即落筆處比比皆是,課本上看似繁花似錦,落滿批注,內容卻往往只是粗淺的感受,對于句、段、篇等的領悟仍處于淺閱讀階段,距文本真意仍有差距,質疑類批注更是少之又少。
4.批注實效的“偽呈現”。
受閱讀能力、知識面等因素制約,學生批注能力參差不齊,是教學中極難掌控又亟待關注的問題。如:有的將參考書內容簡單搬家,為批注而批注;有的批注對理解文本無助益,成為無用批注;甚至出現錯誤批注等。匯報交流中,這些學生又恰恰很少主動參與匯報,教師無從得知,更勿談有效引導。
二、批注:重拾文本“深度對話”的原點
批注式閱讀教學,應基于教師的因勢利導,順應、養護每一個學生的言語個性,為學生的自由生長創造最佳生態場域,實現學生與文本的深度對話。
(一)師法自然,建構周密的組織體系,發現批注“內核”
1.因時施教,體現“序列化”目標。
筆者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不同學段的閱讀要求,結合學生認知發展特點,從文本的“言”與“意”入手,厘清三個學段的分段目標,即“批得怎樣”;明確批注要求,即“批什么”“怎么批”,序列化地引領學生關注內容、領悟表達。
低年級:學會使用符號批注課文內容,能劃出自讀中有所感悟的句子,根據要求批注出相關詞句。
中年級:在熟練使用符號批注的基礎上,能結合課后習題等資料中的學習提示,嘗試確定批注重點并自由批注,學會做文字批注,初步培養尋找有效批注目標的意識。
高年級:能熟練使用符號批注及文字批注,對文本內容、主旨感悟及表達手法進行自讀自悟,自圈自批。進一步拓展批注范疇,如習作、日記、課外閱讀等,初步形成批注閱讀能力,養成批注閱讀習慣。
2.因材施教,體悟“生本化”過程。
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筆者倡導教師應依據學生的批注能力現狀,以學生的視角先行走進文本,創建學生批注的范例,從而更清晰地理順學生批注的學習脈絡,掃清學生批注盲點,恰當地為不同年段的學生提供直觀的、緩沖式的批注指導,確立適切的語用學習目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好批注范例:
實施前:全方位關注文本,依據課程標準,把握教材內涵及編寫主旨,初步確立學習目標。
實施中:依據學生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基于學生視角完成學生范例。
實施后:回顧初設目標,根據學生范例的實施情況,修訂目標;呈現范例,作為學生學習素材。
3.因人施教,體現“層級化”評價。
學習離不開評價,有效的評價能更好地引領習得技能走向扎實、深入。學生開展批注,通常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等與文本碰撞,從而產生個性化理解、感悟及表達。[3]因而,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客觀存在的層次性差異將直接影響批注深度和廣度。
教師要做的,就是彎下身子和學生多交流,給他們自主、自信、自由的“空氣”,讓其認識自身優點,勇敢表達,使課堂成為體驗成功與成長的“土壤”。
(二)言意兼得,建構豐富的涵泳方式,破譯批注“密碼”
根據批注學習的序列,融合現有的成功做法,筆者從形式維度整理出以下四種批注方法,為學生實施批注提供一些具體方法與路徑的指引。
1.符號式批注。
最基礎的批注莫過于符號,經由符號,學生可以簡單、直接地實現對文本關注點的直接投射,因此,培養批注能力應從基礎的符號運用著手。符號式批注,是指制訂一套能夠代表不同含義的符號在字詞句段上圈、點、框、劃,以此幫助閱讀的批注方法。符號的制訂須遵循簡便、實用、易學的原則,關鍵在于,要和學生共同商定出一套自己的符號體系,明確不同符號的意義,將之固定下來,不輕易更換,便于學生自我再認、提取,順利參與師生間的交流。
2.零星式批注。
零星式批注,是一種最常用的文字批注方法,適用于不同年段的學生。起步階段,可以從關注一字、一詞開始,在小處著眼,從簡單處下筆推敲、探究,同時附以簡單的詞句記錄所思所感。當學生能夠熟練使用文字批注后,教師再逐步引導學生在提升批注質量上著力,抓住學生交流的精彩契機引領他們從語言、情感、表達等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批注。例如:文中一些詞或句子,對于刻畫人物、呈現事件、描寫場景能起到關鍵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其關鍵詞語,記錄感受,再由淺入深,從句、段出發,抓住主線生發開去,使文本理解指向全面、深刻。
3.綜合式批注。
相較于零星式批注,綜合式批注更強調整體性,更全面,更具聯系性。綜合式批注,不拘泥于文本的部分,而是基于對全文閱讀的個性化領悟。學生要做好綜合批注,必須披文入情,揣摩語言,品味表達,抓住文章的行筆主線及個性化表達方式,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思想感情,方能催生出深刻的感悟。在此項訓練中,教師同樣需要循序漸進,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先嘗試帶領學生抓住一個細節或一個場景,或注釋、或質疑、或感悟,進行片段式的綜合式批注,繼而窺一斑而知全豹,或聯想、或評價,漸次提升為基于整篇文章的綜合式批注。
4.回環式批注。
質疑,是通往深度閱讀、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的主要方法。傳統教學中,教師掌握著提問權,促成學生成為答疑者,漸漸磨滅了可貴的質疑精神。批注式閱讀教學,將質疑權回歸學生,他們在閱讀中提出自己最為關注的問題,及時記錄予以聚焦。此時,作為問題的提出者,帶著強烈的閱讀期待,自發地以問題解決者的角色潛心會文,沉入文本深處自主尋找答案,通過文字批注外化為成果,在交流中關注相同話題,理解在思維的交叉碰撞中得以深化,繼而正視質疑,實施二次批注,完成自我釋疑,提升批注質量。
(三)鋪陳有道,建構生態的運行機制,豐盈批注“素養”
除了課堂上開展批注式閱讀,教師須積極對接課內外,讓批注植根于學生學習的全空間。
1.習作漂流,同評、共進,激活批注“原動力”。
習作漂流,是把學生習作作為批注素材,互相評改,共同提高習作水平的一種學習交流方式。較之作文選,其特有的親切感,更容易成為激發學生高參與率的原動力。其一,學生以欣賞的眼光用心關注同伴作品,習得寫作規范,豐富寫作資源,拓寬寫作視角;其二,期待學伴對自己作品的批注,積極針對建議修改完善,助推習作水平快速提升;其三,利于提高學生自信,培養良性合作意識,實現批注功能的多元化。習作漂流的實施,以接地氣的方式,以讀促思,以批促寫,實現了讀與寫、寫與修的有機融合。
2.課外閱讀,同品、共賞,保障批注“持續力”。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有益拓展、深化及補充。將閱讀的范疇延展到課外,可以將課內習得的批注式閱讀方法有效遷移,嘗試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培養其閱讀興趣,最終形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品質。實現課外閱讀批注,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班級學情,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逐步開展:針對學生接受程度合理篩選、增刪、推薦批讀素材,逐步增加推薦篇幅及素材的廣度和深度;無需制訂過于細化的要求,以學以致用為目標,多肯定、多鼓勵,以賞識的心態鼓勵學生自由批注;或展示、或賞析、或互評,為學生搭建成果展示平臺,注入持續提升批讀能力的正能量。
如:教完蘇教版五上《裝滿昆蟲的衣袋》后,筆者隨即印發法布爾《昆蟲記》中《神秘的池塘》給學生自由批注,再將學生作品做專題展覽。嘖嘖贊嘆聲中,升級推介《昆蟲記》整本書,實現由讀單篇到讀整本書的順利過渡。
3.云批注,同享、共生,創生批注“成長力”。
身處數字化時代,“云生活”“云校園”等云技術應用層出不窮,筆者認為,利用網絡互動平臺,開展云批注,可以體現出對學生現代生活的積極應和,豐富學生學習媒介,激發并持續學生的閱讀熱情。
云批注,是指基于網絡交互平臺,如博客、QQ等,借助一系列激勵機制,廣泛開展批注素材閱讀、作品、批讀互動等活動的網絡批注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時空自由,溝通迅捷;閱讀免費,張揚個性;參與廣泛、賞識即時。
筆者從三年級開始啟動云批注。在學生學會博客基本操作之后,共同制定“導讀單”“精華帖”“我的成長”等版塊,課堂約定交流內容,課后互相批讀,開展即時流。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贊”,學生愛上閱讀,關注生活,通過博客閱讀、感悟、評價,踴躍互動,佳作頻出。
云批注,為學生“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不覺間引領學生“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化被動為主動,由參加走向參與,實現數字化時代“詩意的棲居”。
如果說傳統的閱讀教學是“圈養”,那么批注式閱讀教學就相當于“放養”。[4]批注式閱讀教學,把“教”的課堂轉變為“學”的課堂,高效連接閱讀與表達,用靈動的方式構建課內外聯系,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無論從心理需求、認知水平還是課堂教學需要出發,都無疑是一種自然、高效的學習方式。去偽存真后的批注式閱讀教學,重拾文本“深度對話”的原點,讓學生在自由、開放、賞識的時空里,張揚言語天性與個性,讓思想自然、有力地交融、碰撞、生長,牧養學生的言語生命。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隨筆――跟大師學語文[M].上海:中華書局,2007:151.
[2]劉迎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個性化閱讀[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3]印春娟.以《老王》為例談我的批注式教學實踐與反思[J].教育前沿,2012(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