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研究性學習報告的研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網絡環境 研究性學習 實踐 《教育技術學導論》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然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完全在現實場景中實施研究性學習面臨著很多困難。計算機網絡可以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全面、豐富的資源保障,可以為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探索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實施創新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網絡下開展《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入門課程,擔負著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使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了解專業框架、掌握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任務,對本專業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和現實條件的限制,本課程教學目標單一,教學信息主要來源于文字教材;教學組織形式基本上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老師是唯一的教學評價者,評價內容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方法主要是以考試為主。這些方面都越來越暴露出其局限性,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教學的要求。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將研究性學習這一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強調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的學習方式引入到具體課程教學中來,使研究性學習和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在提供學習資源、構建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優勢。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實踐,必將有利地推動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的培養。
二、網絡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案
方案名稱:網絡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
課程名稱:《教育技術學導論》。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
實施辦法:課程采取“2+2”模式,即每周2學時用于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2學時用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還必須延伸到學生的課余時間,這是保證其有效開展的基礎。
課時:4學時/周×20周=80學時。
學生:教育技術學專業2005級本科班,共88人。
文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黃河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網絡資源:教育技術學CAI實驗室資源系統http://met.sicnu.省略,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http://met.sicnu.省略/reaserch。
(一)實踐目標
1.認知類目標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包括教育技術的內涵,教育技術學學科的發展歷史、發展趨勢、領域范疇、理論基礎;各種教學媒體的特性及應用方法;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原理及方法;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信息化環境下的各種教學模式,以及課程整合的相關知識等。
2.動作技能類目標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技能。包括各種媒體的使用技能;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技能;教學設計的技能等。根據不同小組研究課題的不同,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部分的上述動作技能類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另外,我們還應掌握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處理、傳遞、表達等技能,掌握與人溝通、協作的技能等。
3.態度情感類目標
具備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具備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具備正確的現代學習觀念、科學精神和態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及創造精神。
(二)組織形式
學生根據研究興趣組成課題小組,每組成員為3―6人。每組選舉組長一名,負責整個小組的協調、組織工作,人數較多的小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舉副組長若干。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共同探究。
(三)實施步驟
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部分實施步驟如下(表1):
1.準備階段
主要是對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進行教學設計,構造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前測等。
2.具體實施階段
包括舉行專題講座調動學生積極性,補充預備知識和技能,組建課題小組,各個課題小組選擇、確定研究課題,撰寫開題報告,舉行開題報告會,進行具體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結題報告,開展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等。
3.總結階段
主要是對實踐過程進行總結反思,包括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后測,對后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反思。
三、網絡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過程
依據實踐方案,筆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學生中進行了相關行動研究。
第1周,向學生介紹關于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知識,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教育技術學CAI實驗室資源系統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學研究常用方法的初步知識。
第2周,組織學生組建課題小組。學生按照自愿原則,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組建了13個課題小組。根據方案,每組成員應為3―6人。由于實際情況限制,課題小組人數稍有出入,最少的一組為4人,最多的為8人。
第3―7周,每個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課題,撰寫開題報告。隨后,教師組織了網上開題評議和開題報告會,全體學生對每個課題小組的研究課題和開題報告進行了詳細評議,針對每個小組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建議。
第8―17周,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自己小組的研究方案,按照人員分工自主地去學習。期間,小組成員之間既相互獨立,根據分工自己完成應做的任務,又相互協作、一起學習。為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解決學生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組織了課題進展交流會。
第18―20周,每個課題小組對本組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進行梳理和展示,撰寫結題報告,舉行結題報告會,對研究性學習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反思。
四、網絡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反思
(一)后測問卷結果統計分析
經過二十周的行動研究,為了全面地了解本次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效果,筆者對參與本次實踐的學生進行了后測和訪談。結果統計分析如下:
1.學習的效果調查表明,78.57%的學生對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表示滿意。但是還有21.43%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大或沒有什么效果。經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記錄的分析,以及訪談,主要原因是由于這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研究性學習的各項活動,對研究性學習方式存在很強的排斥心理。
2.81.57%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上表示贊同。理由是這種學習組織形式增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培養了與人協作交流能力和團隊精神。與此相反,還有18.43%表示不太贊同這種學習組織形式。理由是他們覺得這種學習組織形式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和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存在問題,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分歧和爭吵。
3.73.81%的學生對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網絡環境的作用表示認可。支持作用體現在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很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另外,26.19%的學生認為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網絡環境對研究性學習的支持還不是很理想。
4.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有57.14%的學生在選擇、確定研究課題方面存在問題,41.67%的學生撰寫課題報告存在困難,48.81%的學生反映有關研究課題的資料太少。在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方面,61.90%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學習知識的效率比較低,59.52%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需要的學習條件高,51.19%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學習任務難度較大。
5.60.71%的學生認為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研究方法的指導,55.95%的學生認為教師和學生進行了情感交流,48.81%的學生認為教師的作用表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條件方面。另外,還有41.67%的學生選擇了教師起到了豐富學生知識的作用。
(二)實踐的相關規律總結
通過實施網絡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組織形式、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實踐證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這些不足,尤其表現在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與人協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方面。本次研究性學習中,78.57%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表示滿意,67.86%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給自己帶來的收獲更大。
2.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是實施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
當前,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圍繞具體學科課程的相關內容產生探究問題,使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和學習,是實施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本次研究性學習中,78.57%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基本有效或很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的學習。85.72%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安排基本體現或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現實性。由此可見,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也能充分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特點。
3.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面臨問題
(1)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條件要求問題
研究性學習的順利實施必須依賴一定的學習條件。與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條件要求相對更高一些。主要體現在: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興趣等內在學習動機更高,需要學習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學習策略和技能,有更強的學習意志自控力,以及較好的信息技術能力;要求教師有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等。
(2)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深度問題
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不同,它將整個探究過程看得比結果更為重要。因為學習者通過親歷實踐,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嘗試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之外還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試圖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課題等。能夠讓學習者獲得上述感受和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目的。但正是因為這樣,學習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可能他們的研究結果會非常稚嫩、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的掌握非常膚淺。片面地強調過程,不注重結果,還會導致研究性學習流于形式,學習者的學習難以深入等情況的出現。本次實踐中,有一部分小組就出現了此類問題。把握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深度,處理好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關系,是有效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要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安桂清.研究性學習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黃河明.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世東,彭立.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6,3(3):27-30.
[4]馬蓉,張旭.網絡環境下語法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天津經理學院學報,2006,12(8):51-53.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
要走出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誤區,不少教師認為,中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其主要任務是學好各門文化課,搞研究性學習應放在課外,不應作為必修課;搞研究性學習,農村教學條件還不足、執行有困難,很難搞出名堂來;搞研究性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降低升學率……顯然,這是受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所產生的顧慮,教師應加強對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法的認識,消除上述顧慮,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會了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這不僅使學生看到了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習積極性,還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充分認識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意義。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與教師一樣能通過互聯網,各種媒體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二、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對習慣純學科課程教學的廣大教師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教師必須加強學習,重視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要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方法,懂得如何做課題,研究性學習中課題實施的一般過程是:選題立題成立小組、制訂方案課題實施課題結題成果展示。選題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①從學科學習的疑難中找課題,如“濃硫酸氧化性的實驗研究”、“水中含氧量的測定”;②從學生身邊找課題,如“對人體無害的修正液”、“空調滴水問題的解決”;③從各種媒體上找課題,如“長江三角洲7000年來岸線演變和未來預測”等。成立小組、制訂方案,主要是選聘好指導教師,確定課題組長、寫好課題開題報告,開課報告應包括課題背景、研究的目的意義、人員分工、研究步驟、所需條件、成果表示形式等。課題實施主要為文獻閱讀網上查找實地考察專家走訪資料整理實驗論證,課題成果可以是課題報告、論文、作品、產品或設計方案、建議等,課題報告主要有課題名稱、指導教師、課題組成員、執筆人,正文包括引言、論點、論據、結果等。要學習本學科甚至跨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重視相關資料的積累、逐步豐富適合本地本校實際、受歡迎的研究課題的綜合性資料儲備。
三、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
1.作為一門課程,“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尋找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而英語學科教學是以教材為依據和載體,教學過程是圍繞完成教材所規定的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的過程。
2.在英語教學中往往以教師為主,“知識”在教師那里,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單向“求學”,是知識的接受者;研究性學習主要由學生負責完成,它賦予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同時也承擔達到目標的義務。
3.英語教學偏重于學生通過記憶、練習、重復等方式掌握學科基礎知識達到簡單應用的目的;研究性學習重視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4.英語教學活動一般在課堂上進行;而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不局限于課堂,它根據問題的需要走向開放的社會,向社會索取知識。5.英語學科教學的評價方式一般是以分數為手段的標準化考試;而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一種綜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活動以及體驗為依據。
二、英語研究性學習與英語學科教學是有聯系的
從我校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來看,1.課題的提出基于英語教學,根據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問題、方法、規律等提出探索性課題。如:英語語法學習和詞的用法總結,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不同,英語學習方法的研究以及從教學內容延伸出的課題等。2.在收集資料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運用已學英語知識查閱因特網上、圖書館中的大量英語材料;運用英語與外籍人士交流,對他們進行調查訪問。3.學生運用已學的英語知識完成部分課題的結題報告。4.在答辯過程中,課題組學生得運用英語來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闡述。
三、如何進行英語研究性學習英語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實施計劃
1.課題:(1)中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2)美式與英式英語的不同(3)英語學習方法的研究(4)東西方身體語言的異同(5)講英語國家的概況(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6)漢英句子結構的異同(7)語法的學習和詞語的用法總結(8)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目標:(1)增進學生對西方國家政治、歷史、人文、地理、餐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了解。(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英語基礎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探索創新精神。(4)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群體意識。(5)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增強科學意識。
3.計劃:第一步:選題以及論證階段四周時間第二步:資料收集階段十二周時間第三步:結題階段六周時間第四步:成績評定階段四周時間第五步:總結與展示階段三周時間
4.預計到的障礙:(1)缺乏資料來源(2)對西方文化無親身體驗(3)在遇到困難時可能出現畏難情緒(4)指導教師是否具有駕馭能力5.對策:(1)指導學生查詢資料,利用因特網、圖書館、報刊雜志等查找所需資料。(2)近可能多地聯系外籍人士,對他們進行調查采訪。(3)注意研究過程中反映出的情況,及時調整計劃,針對問題借鑒他人經驗及時解決。(4)加強理論學習和方法學習。
6.預期成果:(1)總結報告、調查報告、論文、心得體會等(2)按照實施計劃進入選題以及論證階段,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研究課題,由課題指導組進行分組,此時課題組的學生和教師已打破了原來教學班的界限,如:我指導的課題組“東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由來自同一年級四個不同班級的學生組成。課題組在指導教師的協助下寫出開題報告,課題指導組進行開題評審工作。(3)資料收集階段。該階段是整個研究性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在每一次活動前指導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準備工作,填寫好活動安排表。每次活動之后作好記載,學生互相交流心得體會。(4)結題階段。作為指導教師應開設講座,讓學生懂得撰寫總結報告、論文、調查報告等的格式,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工合作寫出結題報告初稿,交各小組討論,對初稿加以補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績評定階段。首先根據課題組的開題報告、活動資料(包括筆記、資料、照片、活動情況記錄、階段總結等)、結題報告、小組答辯情況,由評審組打分,然后課題小組再根據得分情況、參考小組成員在整個活動中的參與情況,評出小組成員的等級。(6)總結與展示階段。學生對自己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活動情況進行反思、總結,互相交流學習,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時邀請家長參加。
1.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積極作用
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是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其學習過程中能充分體現其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1.1轉換師生角色
傳統的教學偏重于教師對現有教材知識的傳授。那種教師講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法,在師生間已形成了一種定勢,無形地束縛了學生和教師。研究性學習的引入打破了這種定勢,研究性學習讓學生模擬科學研究的過程,從選擇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到研究結論的得出,都由學生自主操作,而教師更多的是活動的關心者與合作者,教師既不包辦學生的研究,也不放任自流,聽其自然。這種師生角色的轉換,有助于學生去體驗到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將自己的各項技能和各種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和提高。
1.2優化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生學習方式是“單向型”和“雙向型”,其培養造就的學生在處理事務時常表現得“按部就班”。而研究性學習方式是學生主動地去收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能體現出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讓學生養成“研究型”認知學習方式的一條有效途徑。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程序
2.1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
生物科學已在很多領域顯示了其領先科學的優勢,生物學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及生物實驗的普及,對研究性學習的引入創造了有利條件。盡管如此,要在生物學教學中將生物學研究開展起來,還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即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及生物學實驗和生物科技活動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滲透研究性學習或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聽講座,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科學研究過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明確研究性學習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激發學生探索創新的欲望,為研究性學習做好“鋪墊”工作,減少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
2.2教學程序的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程序應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需大大增加背景性、活動性、綜合性、創新性等內容。教學程序可為:(1)擬題階段。教師提供一部分現成的知識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如知識水平、實際能力、興趣等醞釀研究專題,課題宜小不宜大,如“白蓮的施肥技術”,“提高蔬菜光能利用率的途徑”等,并寫出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可含三部分內容,一是研究題目需運用哪些知識,已學習了什么,需收集什么;二是需哪些儀器設備,考察什么項目等;三是與生產實際的聯系是什么,可操作性如何。(2)資料收集和實踐體驗階段。學生通過研究活動從各種途徑去獲得有關知識和資料。如聯系廣昌白蓮科研所,利用蓮科所的實驗田,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深入蓮田,實地調查、測試并進行數據分析,請工作人員傳授技藝,請專家現場報告,獲取與白蓮施肥的有關知識,在獲取有關知識的同時每一研究成員又能得到很好的實踐體驗。待操作完成后寫出結題報告。(3)交流階段結題報告寫完后根據研究的全過程寫出研究論文或口頭報告材料,以闡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對成果的表達可采取宣讀、交流、答辯、展覽等形式,在辯論中修正補充自己不準確的觀點,學生相互交流、切磋,共享研究成果。
2.3教學程序的實施
以“水污染”一節為例,教學程序可如下:(1)教師提供背景材料和提出的問題。背景材料有“天然水源介紹”、“工廠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污染的危害”等錄像資料,配以知識闡述: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監測和防治等。提出問題:人們日常使用的洗衣粉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的問題。洗衣粉是一種合成洗滌劑,為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屬低毒有機物,它不易分解,排入到水體或攝入生物體可逐漸積累,當蓄積量超過一定程度時,會污染水質并影響人體健康。讓學生從環保角度出發,通過研究,認識和判斷洗衣粉的危害情況,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2)學生的研究活動。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現有資料或自己準備的資料,獨立地或組成小組選擇研究方法,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如同一品牌、不同濃度,不同品牌、同一濃度的洗衣粉對水蚤存活及活動情況的影響實驗,分析和判明各種洗衣粉的毒性情況;不同品牌不同濃度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比較實驗,研究探討各種洗衣粉的去污能力與毒性的關系等。(3)師生討論分析與評價。通過研究活動,學生闡述其研究的結論并對學生或教師的提問進行答辯,師生共同評價其研究“成果”。學生也可闡述其在研究過程中或研究后的各種建議和遐想,如“對無磷洗衣粉的認識”、“新型洗衣粉的開發”、“我的與眾不同的研究”等,再由師生共同評價其建議的可行性和各種遐想的美好度。本節內容在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后,學生不僅能掌握現有教材的知識內容,而且能對現有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并且強化了知識的運用,突出了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重在培養高職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核心是改變高職生的學習方式,促進主動學習,培養其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評價是整個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評價既是標準,更是導向,評價的科學實施有助于教學過程的監控和教學目標的實現。通過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對專業實踐課程的積極情感體驗,培養高職生與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促進高職生結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涵義
1.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涵義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是高職生在專業實踐課程中,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教師引導、自我探究、與同學合作交流、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技能、解決問題等方式的學習活動。
2.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涵義
評價是在所記述量或質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通過系統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關信息與資料,對高職生在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中的參與態度、團隊協作,自我管理、情感取向、實施過程和研究結果等的把握、判斷和評定。[1]正確的評價是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導向和動力。
二、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主要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原有實踐課程的學習評價主要是以教師為主的單一的他人評價,這種評價很容易產生先人為主、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等偏見。所謂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性原則,即:學生既是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又是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的主體。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價值是否得到實現或如何更好地實現,只有通過對高職生各方面所發生的變化進行評價后才能得出。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其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同時,高職生處于個體自我意識發展水平的高級階段,知識、經驗不斷豐富以及思維水平高度發展,有能力對自我及同伴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調節。這種自我評價與調節反過來又促進高職生個體自我意識水平進一步提高。[2]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主體性原則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對學生單向評價,促使教與學在評價中得到和諧統一。
2.激勵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研究性學習強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學習的潛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多元智能差異,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速度、學習方式和個性潛質的不同,“發現閃光點”、“激勵自信心”,評價學生在自我原有基礎上的發展、成長與進步,使用彈性化的評價尺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學習進步,并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欣賞。
在進行激勵性評價的同時,應注意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對學生的階段性成果充分肯定其閃光點,再有針對地指出其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適當引導。
3.過程性原則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既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更要洞察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和意志品質,強調高職生的自學能力、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溝通與協調能力、綜合表達能力的提升,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的改變等體驗和感悟,重視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運用、知能綜合。學生成績不僅是對最后成果的評價,更是對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的反映,是各項評價的總和。[3]
4.發展性原則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以縱向(自我)比較為主,以橫向(學生之間)比較為輔,著重看基礎、看發展,是一種發展性評價,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美國教育家斯塔費爾比姆強調:“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4]研究性學習評價要圍繞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5.實踐性原則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強調的是學生將前面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所學到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應用到實踐中并掌握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跨學科綜合性學習中對探究的一般方法、過程、原理的體驗。學生不僅在實踐課程中獲取了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情感體驗,而且注重培養高職生的觀察、思維、表達和操作能力。
三、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特點
1.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傳統的專業實踐課程是教師說了算,評價主體主要是教師。在高職院校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中,評價主體既有教師,或一位指導教師,或幾位教師組成的專業實踐課程指導小組;也有學生,或學生本人,或學習小組,或學生班級。高職院校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評價主體具有多元性。
2.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是多元的。研究性學習評價既重視研究的結果,更重視研究的過程;既有學生的智力因素,又包括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既關注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收獲,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意識方面的體驗。如:高職生在專業實踐性課程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歸納、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綜合運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知識進行探究的能力,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又如,高職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方法,思維狀態、學習習慣,自我調控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意志力、自我體驗與自我發現、專業素質等等。研究性學習內容上的這些特點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3.評價手段和方法的多樣性
研究性學習評價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報告、展示活動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相結合;有時還可采用觀察小組活動和個人表現,非正式討論和指導提高等方式方法。[5]
四、檔案袋評價法
研究性學習評價方法,是指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評價過程的各環節上所采用的操作方式和方法。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有檔案袋評價法、展示與交流法、答辯法、問卷調查法、行為觀察法、成果分析法、專家評審法等多種方法。實踐證明,檔案袋評價法是高職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最有效的評價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在高職高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評價方法。
1.檔案袋評價法的定義
檔案袋評價法是將高職生在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中與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有關的信息有目的地匯集起來,建立起學習檔案,表現高職生在專業實踐課程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進步和學業成就,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完整、真實的記錄,以此作為判定高職生專業實踐課程學習質量和學習成績的依據。
2.檔案袋評價法的意義
檔案袋評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充分尊重和弘揚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學會判斷自己和他人。檔案袋評價法特別重視反映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自我反省,并依據收集到的學生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對高職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性評價,評價本身成為了學習的內容。檔案袋評價貫穿和融匯在整個學習時段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強調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有機結合,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進步過程等,使評價成為真正意義上課程和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極大地發揮出其指導教學、有效改進課程的功能。
3.檔案袋的內容
研究性學習的學生檔案內容主要包括:收集到的客觀性資料、實驗記錄、各種原始數據、研究成果、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收獲體會、報告等有關的各種相關內容。
(1)客觀性資料。專業實踐課程資料極為豐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收集到大量資料,如:電子課件、論文、視頻、圖書、文獻資料的摘錄或綜述等。雜亂的資料不會對研究性學習起什么作用,因此資料必須歸類整理,對收集的紙質資料要求列出目錄,按目錄順序裝訂后放入袋內,這樣既便于研究時查找,也可以考察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對收集的電子資料應建好文件夾,一并發給教師。無論是紙質資料還是電子資料,都要求學生寫出簡明扼要的說明,寫分析材料可以幫助高職生整理資料和學習思路,也鍛煉了高職生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學生對資料的研究程度,避免敷衍了事。
(2)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包括階段性成果和最后成果。階段性成果可以是高職生在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成果,如在學習過程中繪制的原理圖、接線圖、提出的改造方案、編制的程序等等。最后成果一般是實驗報告冊或專用周報告等。
(3)收獲體會。收獲體會是高職生在整個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收獲體會強調寫出真情實感,既包括對自己所學習專業實踐課程的進一步認識,也包括參與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體驗、樂于研究、善于質疑、勤于動手、努力探索的積極情感、積極態度、創新的欲望、自信心的提高等。[6]
(4)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對于學生在學習上的成長尤其重要。學生自我評價中可以記錄專業實踐課程的簡要內容、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研究性學習中對研究方法、研究技能的掌握與運用情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已經實現的目標等,并通過自我評價,給自己在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中的表現一個量化的等級或分數。通過自我評價與反思,一方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重要契機,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6]
(5)學生互評。學生互評主要是組內成員或班級成員對該生學習表現的評價,主要包括合作精神、進取精神、交流和分享的信息、成果;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科學道德和科學態度、積極的人生態度等等。在互評過程中,需要教師給予有效的指導,使學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影響,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給伙伴以客觀恰當的評價。
檔案袋內的各項資料是評價高職生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成績的依據,應提前向學生明確各項內容所占比例。由此可見,將檔案袋作為專業實踐課程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有較大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7]
專業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不僅是總結性評價,也是形成性評價,更是分析性評價,因此評價成為整個專業實踐課程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和導向,才能促進專業實踐課程研究學習性的發展與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幫助學校和教師了解和提高課程的效果和質量,為改進課程教學提供反饋信息,促進課程本身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鄧亞濤.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評價探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 朱立峰.淺談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操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4).
[3] 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 邵朝友.在研究性學習的學生評價中應用表現性評價[J].當代教育科學,2009,(8).
[5] 王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興趣;思維
近年來我們學校多次舉行“研究性課題”的討論和實施方案,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一高二年級各學科都確定了研究性課題,學生都踴躍參與到這一行動中。本人就此談談生物“研究性課題”的實施和一些想法,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生物必修本中有“實驗設計,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選修本中有“調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情況”等10個課題。新大綱要求“教師要在課題研究活動中著重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尤其要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和“這些課題要求學生以獨立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課題要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完成”。由于學校基礎條件較差,又是剛開始使用新教材,因而每個課題的研究活動均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我校在開展“研究性課題”教學中,要求教師制訂幾個課題以供學生選擇,教師提供給學生的課題大多只有一個課題名稱,而學生的課業負擔已經偏重,實施研究性學習時間不能得到充分保證。為此在研究性課題――“實驗設計,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教學中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細化、確定研究題目
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課題,涉及面較廣,應首先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聯系當時、當地的實際條件,引導學生盡量地細化題目,選擇確定一個較小的適合自己的子課題具體進行研究。例如,“實驗設計,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可引導學生先將其細化為“萘乙酸(NAA)對蘋果(梨、楊、柳等)插條生根的影響”等若干個子課題,然后再指導學生結合具體實際(材料的選取、器材的準備、藥品的配制、時間場地、方式方法等)選定具體的研究方向,突出各自的特點。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協調學生活動的全面性,即有盡量多的研究方向、盡量多的子課題。
二、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
題目確定后,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是否有一個科學、詳細的實施方案。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題目,即所確定的較小范圍的有具體方向的研究課題;目的,即通過活動要明確的問題,掌握的方法和提高的能力;理論依據,包括實驗原理、假設、預期結果等;材料,包括時間、范圍、內容、場地、儀器、藥品等;方法、步驟,指采用的具體方法,活動的具體步驟,研究的主要方面,記錄的主要素材(現象、數據)等等;結果結論,根據對素材的整理分析、推斷而形成的科學、系統、確切、理性的結果結論。
下面是一個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設計案例:
實驗題目:2,4-D對花芽分化的影響。
實驗原理:2,4-D對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假設),能延遲的開花時間(預期結果)。
目的要求:學會設計實驗的一般方法,學會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的方法,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鞏固理論知識。
實驗器材:盆栽(5組,每組2盆~3盆)、2,4-D母液、小噴霧器、移液管、燒杯等。
實驗步驟:
a.配制濃度分別為0.01mg?L-1、0.1mg?L-1、1mg?L-1、5mg?L-1的2,4-D溶液。
b.選取5組盆栽(每組2盆~3盆)編號,放置在光照、通風、水分、溫度等條件適宜的相同環境下管理。
c.分別用配制好的4種不同濃度的2,4-D溶液噴灑編號1組~4組的植株(第5組作為對照組)
d.實驗記錄:定期觀察、測量、記錄的發育情況。
e.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現象的可靠性(出現誤差的原因);繪出濃度與時間的函數圖表;分析2,4-D濃度與花芽分化時間的關系,得出相應的結論,寫出實驗報告。
思考題:用2,4-D處理植株對花蕾大小、植株的大小是否有影響。
注意,在指導學生制訂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應提醒學生:科學性,即嚴密的理論依據,嚴格的操作過程、步驟;可行性,即切合自己實際,簡單可行,效果明顯;創新性,即突出自己的特點,有創新意識。
三、總結、交流研究成果
本階段是整個活動過程的高峰和重點,也是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可分兩步走:一是歸類整理,即把每位學生或小組的活動成果、報告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歸類。二是總結交流,對本次活動中有創新意識的、方法科學、可行性強的、預期效果顯著的、環節齊全、步驟嚴格等代表性的題目,單獨整理撰寫出詳細的研究報告,形成典型材料或案例,采取展示會、答辯會、報告會等各種方式在全體同學中交流,也借此激發學生參與研究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研究性學習,是以獨立或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歸宿的活動課程。從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看,它具有如下優點:
1.研究性學習實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三位一體
參加任何一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都需要綜合各學科的知識,運用和發展多種能力,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合作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體驗中,給學生的情感和態度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
2.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在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方法對頭,才有可能順利完成任務。從收集信息到信息收集后的處理和分析,從調查研究到研究報告的撰寫,從設計實驗到實驗實施和實驗結果的分析,都離不開科學方法的指導。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是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親身體驗中,逐步掌握學習和研究的方法。
3.研究性學習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臺階
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獨立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形成,還能讓學生學會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怕困難、積極進取、勇于創新,讓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和全面的發展。
四、在“研究性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
1.認識不到位
在現行教育管理體制下,社會評價學校、學校評價教師、教師評價學生,都以學生學習的結果――考試分數作為主要依據。這種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影響了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2.時間得不到保證
研究性學習從課題的選擇,到調查研究、制訂方案、實施方案、總結交流,周期較長。而現行的教學內容偏多,教師的工作量和學生的課業負擔偏重,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時間得不到保證。即使實施,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有始無終。
3.能力差距大
受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制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機會少,以致于學生形成的能力不能適應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五、研究性學習,作為新課程計劃中的必修內容,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它
在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起步階段,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轉變觀念形成研究性學習的合力
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是教育無限發展的空間。從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出發,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明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做好組織和具體的指導工作。
2.掌握方法為研究性學習鋪路架橋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之前,要進行方法論的指導,降低操作的難度。教師可就處理信息的方法、實驗設計程序、如何開展社會調查、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的格式等,開設專題講座,增強可操作性。
3.理順關系,使研究性學發展
首先,要定位好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師生角色。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評價者,是配角。學生是策劃者、操作者、自我評價者,是主角。要突出自我,探索研究,呼喚創新。其次,協調好主、客觀因素。
4.總結經驗,讓研究性學習螺旋式上升
在每次研究性學習實施后,師生要及時總結。總結是評價的基礎,總結是為了開拓未來。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直接體驗后,總結出的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并轉化為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技能,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也將成為學生今后學習中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教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1):28-49.
崔子建
研究性學習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和訓練性學習相比,內容注意體現專題性、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形式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探索性、合作性。因此教師也由原來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教師的角色變了,要求也高了。筆者結合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談談教師的“三者”作用。
一、教師的設計者作用
1.設計疑問,激趣
由于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是學生自主設計、自行修習、自主探索的,整個學習過程都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對本學科知識的興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知難而進的。教師在教學中要設計問題,激趣。
例如:在學習《原電池原理及應用》專題內容時,通過介紹鋼鐵每年因腐蝕的數量約占金屬年產量的10%,全世界每年腐蝕的鋼鐵幾千萬噸。要想防止鋼鐵的腐蝕,就必須弄清楚鋼鐵腐蝕的原理是什么?通過這些實例激發學生去探索金屬腐蝕的成因及防護??原電池的原理及應用。也可以設計讓學生去調查金屬的腐蝕狀況及防腐的措施,去激發學生探索原電池原理及應用知識。通過以問激疑,以疑激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化學科學的強烈動機和愿望,培養執著探索、主動學習的精神。
2.創設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圍
由于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于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怕老師提問,在心里設置了心理防線,在這樣的課堂氣氛和心理氛圍中是無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因此教師要走進學生,融洽與學生的關系,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采用不用舉手,不用提名,自動回答問題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已的觀點。
例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有關概念,電離平衡有關概念時,鼓勵學生根據原理,能反映特征,給這些概念下定義或起名稱。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鼓勵學生用紙牌給元素原子量,原子半徑、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等規律分組,自已編制能體現出周期律的周期表。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躍,主動探索的意識增強,師生關系融洽,教師以一位學習的參與者加入到研究性學習中,學生也能樂于接受了。
3.設計探究的情境,模擬研究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是由學生在一定情境中發現問題、選擇課題、設計方案的,通過主體的探索、研究求得問題解決,從而體驗和了解科學的探索過程,形成自主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創新能力,增長知識,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的活動過程。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積累知識的方法是研究性學習關注的三個目標,而不在于學生真正地發現什么,創造什么。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充當科學家,去經歷科學的發現過程。
例如:學習《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內容時,通過介紹科學家探索元素周期律的過程,播放科學家發現“三元素組”、“八音律”以及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的錄相,然后設計讓學生觀察分析教材中給出的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和化合價等數據,發現問題,形成假說,再尋求理論去解釋假說,從而得出結論,模擬科學家的發現過程與方法。
二、教師的組織者作用
1.教師是教學形式的組織者
班級授課制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組織好課堂教學形式。要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去親身感受知識的來龍去脈,到生活實踐中了現問題,調查研究。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根據研究的內容,依照學習者的性別、性格特點,組織好合作學習、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養學生協作精神。
2.教師是各類學術活動的組織者
在實施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有關的方法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所需的知識,中學教師不一定勝任,必要的時候要邀請、組織專家學者舉行學術講座、專家論壇等活動。組織好學生的學習經驗交流會、學習成果評價會、開題、結題報告會等學術活動。
3.教師是活動場所的組織者
研究性學習形式多樣,在校內要查閱資料、上網探索、動手實驗,在校外,要到工廠、社區、家庭調查,這些活動的場所都需要教師精心組織安排好,防止組織不當,浪費時間,影響效果。
三、教師的指導者作用
1.指導學生選題
研究性學習的選題一要注意與學生現有水平相一致,超越學生的現有水平,使所有學生能夠參與研究,能用現有知識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選題小而實,避免大而全。二要指導學生到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以問題作為自已研究課題,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題的研究中。例如:針對一些工廠排放的廢液污染河流,提出的“城中河污染的調查與處理”課題。針對走私鹽中缺碘情況,提出“鹽中碘含量的測定”課題等。三要指導學生選擇的內容應該是學科領域中的核心知識,有一定的研究寬度,使研究的過程就是經歷科學的探索過程,通過研究,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先擇“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由來、發展與應用”作為研究課題。在學習物質結構知識時,選擇“物質的結構與質關系的探索”作為研究課題等。
2.指導學生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學生方法指導,以幫助學生解決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偏差和問題。首先是向學生進行普及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參與的學習者明確研究性學習常用的方法、步驟:確立課題,制定方案,搜集信息、資料,得出結論,撰寫論文、報告等。其次是對具體課題的調查內容進行指導。如“城中河的污染調查及處理”的課題,要指導學生調查該河流的污染源有哪些?這些工廠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什么?日排放量多少?根據污水成分的理化性質如何消除污染等?在方法指導時要把指導的重點放在“指導方法,解答疑難”上,要留給學習者思考的空間,有利于學習者發揮主體作用。
3.指導學生撰寫報告、論文
由于現在的中學生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作文寫得多,調查報告寫得少。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書寫的格式及要求,知道結題報告一般由題目、作者、摘要、報告內容、參考資料等部分組成。其中報告的內容一般按問題的提出、調查方法、結果與分析、結論及建議幾部分組成,也可給學生提供幾種樣式的報告、論文,讓學生參考學習。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教師欠缺 指導教師 課程管理
雖然教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與傳統學科課程有差異,但是,教師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的高低、教師指導能力的強弱,仍然是決定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效果的關鍵。本文針對當前我國研究性學習中,一些教師在認識、知識、能力、責任感和積極性、以及時間等方面的欠缺,嘗試性地擬出緩解教師“欠缺”的主要策略。
一、研究性學習中多維度的教師欠缺
1 認識性欠缺
觀念是行動的向導。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認識性欠缺成為影響課程教育目標最大化實現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認識性欠缺表現在對研究性學習課程教育目標、課程性質、課程開發要求、課程資源建設、課程評價對象和方式等多方面問題的理解上。由于傳統學科教育思維習慣和實踐方式的強大影響,一些教師的課程觀仍然有偏差。比如,仍然是“知識的獲得”這一目標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把它描述為人們的“隱性觀念”與“表述觀念”的偏差。事實上,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固有認識總在頑固地阻礙著新觀念的生根。要形成正確的“表述觀念”是比較容易的,但要養成正確的“隱性觀念”則遠非一日之功。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中教師的認識性欠缺,雖然也包括“表述觀念”的不到位,但是,“隱性觀念”的不到位才是更為根本的影響因素。
2 知識性欠缺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必然導致教師的“知識性欠缺”。首先,中學教師基本上都只具備一個學科的知識背景,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學科綜合性使得教師的儲備知識“捉襟見肘”。其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課題研究過程具有不確定性,教師無法提前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所涉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前沿性也可能隨著課題的進程而超越教師的知識視域,即使是只涉及單學科知識的課題,也很有可能超越教師的知識范圍。教師的知識性欠缺也就成為了影響他們指導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3 能力性欠缺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由國家規定課名、課時和一般要求,地方統―協調和指導,學校開發的課程。因此,教師要承擔過去由學科專家負責的課程內容、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課程材料的組織工作。在缺乏足夠學習和訓練的情況下,教師們倉促、被動地上崗,表現出不適應以及課程開發能力的欠缺。這樣就造成了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制定的盲目性、課程主題的狹隘化、課程資源的貧乏、評價對象的學科化……等弊病。國內有專家指出,“‘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其次,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師能力性欠缺還包括一般性課題研究能力的薄弱,如敏銳發現問題、科學提出問題的能力,廣泛獲得文獻和信息的能力,調查能力,訪談能力,規范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的能力,合理陳述研究過程與研究結論的能力,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尋求外援的能力,等等。
4 責任感和積極性欠缺
研究性學習雖然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但是由于它不是高考科目,所以許多學校并不重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只是形式化開設,形式化賦予學生學分。學校管理層的不重視,必然影響到教師的責任心和積極性。許多學校在規定好基本的程序與要求后,不太關注具體實施情況和課程實施結果,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收獲。指導教師職責也往往沒有制度化的考核和評價措施。對學生的學業評價,更沒有嚴格的標準。導致在教師群體中發生責任感淡薄、積極性欠缺和輔導不到位的現象。
5 時間性欠缺
我國不少中學教師編制緊張,教師教育教學任務繁重,長期超時超量工作。研究性學習雖有學生研習時間的規定,對教師投入工作時間卻無規定。加之,學校普遍地偏重高考課程,研究性學習和校本課程只是錦上添花之物。因此,教師更不愿意將原本緊缺的時間投入到研究性學習的課程開發與指導中,研究性學習成了學校課程實施中最具有彈性的課程。
二、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欠缺”的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研究性學習中的多維度教師欠缺,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減輕欠缺的程度。
1 促進“表述觀念”向“隱性觀念”的內化。樹立正確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觀
某個新觀念的生根,需要在人的意識中有可相聯結的觀念群的支撐。因此,首先需要實現教育和課程觀念群的整體轉變。只有當相關的教育觀念都開始發生變化時,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表述觀念”才有基礎內化為“隱性觀念”。教師必須系統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課程理論,深入領會新課程實驗的背景、目的、理念創新的要求,而不是僅僅關注與研究性學習相關的理論,以建立正確的隱性研究性學習課程觀。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人類的學習行為除了小部分是“刺激――反映”的聯結性學習外,大多數屬于觀察學習,即通過觀察榜樣示范,實現心理或行為的持續性變化。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師教育中,應該大力借助榜樣示范的作用,通過觀摩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教學展示或活動展示,聽取或閱讀教師和學生的反思,再加上觀察者本人對學習現場的真切感受,自覺對比反思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促進“表述觀念”向“隱性觀念”的內化。
2 充分發揮教育主管部門的“指揮棒”職能
由于與高考中的“分數”關系不大或至少不直接,研究性學習普遍受到忽視。因此,迫切需要加強省、市、區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和引導作用,通過評估和評比等手段,促進學校重視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推動課程和教學按照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實現實質性的轉變。
3 校外發展專家指導團,校內實施靈活的指導教師制度,緩解教師知識性欠缺和能力性欠缺
對于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知識性欠缺,可以通過大力發展校外專家團隊,以“借力”的方式來緩解。這些專家不僅可以擔任學生的專題指導教師,而且可以為學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出建議。也可以實行靈活的校內指導教師制度。課題小組遇到具體問題,可以尋求校內具有相關知識或技術的教師的幫助,還可以形成由相關學科的教師自愿結成的主題性研學指導團隊。這種團隊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的課題研究,而且還可為學生提供選題領域,并為學生的相關課題提供過程性指導。
4 發展若干名方法指導專職教師。緩解能力性和時間性的欠缺
雖然研究性學習的主題可能涉及不同學科,需要不同的學科知識基礎,不同性質任務的課程目標其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整個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基本研究方法,需要全體學生在多種研究主題中都掌握,這些方法的掌握既是開展研學所必需的,也是研究性學習的培養目標之一。掌握了這些基本方法就形成了前面提到的一般性課題研究能力。為了解決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性欠缺,我們可以在每個年級配置專職指導教師,以大課形式進行多班學。以課堂教學的形式來完成這些方法的理論教學。
5 教師責任制度化,獎懲分明,提高教師責任感和積極性
制度化不能僅僅限于印發指導教師工作內容和工作原則,還必須有詳細具體的檢查制度和獎懲制度,比如無故缺席被指導小組的開題、結題報告會應定性為教學事故并給以相應的批評或懲罰。目前大多數學校的研學課程還只有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而沒有學生對指導教師的評價,這也是導致指導教師動機逐漸減弱的原因之一。還可以建立多種鼓勵方式。如評選優秀指導教師;每學年出優秀研學作品匯編,入選作品的指導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為表現積極或成績突出的老師提供出去學習和經驗交流的機會;等等。
6 研究性學習層級管理體系
一、學習方式的變革成為推動教育發展的必然和必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應倡導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倡導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倡導探究性的學習,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取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近年來,教育界課程改革專家一致認為:要改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確立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建立起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這將對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必須通過強化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根本性的變革。這就需要對當前的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通過倡導新的課程形式,設置新的課程,使學生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中獲得合法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紛紛出臺各種舉措,其中都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的切入口。如美國國家教育經濟中心特別強調以“探究”為特征的教學方法,“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兩種模式在美國的大中小學最為普遍。而我國“研究性學習”這一新課程的頒布與實施,正是為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多樣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提供了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在課程改革中起到積極的現實作用。
二、“研究性學習”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教育部于2000年1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研究性學習”課程規定為必修課,周課時3節,高中三年總授課時為288節,僅次于語、數、外三個學科。“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首次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被公認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
(一)“研究性學習”的涵義
對“研究性學習”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理解。廣義的“研究性學習”是指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適用于各類課程的學習;狹義的“研究性學習”則指一類課程。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自主發現問題、收集處理有關資料信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應當明確的是:中小學生的“研究”,從研究過程上說,大多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范性,所以其實質是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個概念。就人的個性發展而言,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輔相成。因此,我們倡導“研究性學習”,就是要改變過去過多地依賴“接受性學習”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賦予“研究性學習”應有的位置。既然是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應當滲透到所有的學科教學中去,在學生的各項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作為一種課程,“研究性學習”是為“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在課程計劃中規定一定的課時數,以更有利于學生從事這種學習活動。因此說,“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定向型課程。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定位
“研究性學習”課程總的目標是:通過初步的科學研究,使學生獲得結論性的陳述性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科學精神,發展個性和特長。同時形成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
這里的“知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科知識或書本知識,而是指學生通過自己或集體研究獲得的學習成果(陳述性知識)和對科學研究的性質、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性知識。學生通過親身的參與、行動和實踐,能夠撰寫出相關的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陳述性材料。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但不應視為最重要的目標。我們所實施的這種課程,并不以研究結果的數量為評價標準,而是重在研究過程中學生探究技能和探究精神的養成與提高。
探究技能主要包括資料的收集技能、思維和推理技能、操作技能、傳達和交流技能以及合作技能等。其中資料收集技能包括傾聽的技能、發問的技能、觀察的技能、記錄的技能、訪談的技能、調查的技能和文獻檢索的技能等;思維和推理技能主要是包括對材料分類整理、歸納概括的技能,對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的技能,對調查研究所獲數據資料進行解釋的技能,正確運用邏輯原理進行推理和預測的技能等;操作技能包括怎樣使用、保管儀器,制作、測量、演示的技能;傳達和交流技能是指能夠有效地表達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可以通過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吉、口頭報告等形式進行;合作技能包括能對小組研究工作進展發揮推動作用的技能,能調解小組內的沖突與紛爭、與小組成員友好相處、有效交流的技能等。隨著這些能力的逐漸形成與發展,學生的探究意識逐漸增強,具備了主動求知、獨立思考的心理習慣,養成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敢于質疑的批判精神和尊重差異、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三、對“研究性學習”的體會
(一)“研究性學習”汲取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合理內核
首先,“研究性學習”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挖掘學生自身潛力的科學的學習方式,與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是一脈相承的。人本主義的學習觀把學生看做是一個有目的、能夠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并得到滿足的人。所以教學的任務就是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情境,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揮。羅杰斯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反對那種強制學生適應學校,重視智育,不重視整個人全面發展的傳統教育目標;提倡教育目標應該是指向學生個人的創造性,應該是培養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所以,為實現這種教育目標,教師應當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營造自由的、寬松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研究性學習”正是以這種教育理念為出發點,努力去消除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以一種嶄新的課程形式促進我國整體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