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孩子逆向思維的培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階梯設計,升級數學功能
棋類游戲中的飛行棋最受幼兒喜愛,玩飛行棋可以訓練手口一致數數和默數的本領,提高幼兒數數的能力。當幼兒下棋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我建議他們用兩個骰子玩,走棋前先要準確數出兩個骰子上的點子總數。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幼兒所用的方法在不斷進步:剛開始,他們多采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得到點子總數,慢慢地有幼兒發現用“接著數”的方法更快,即以其中一個骰子的點數為基數,接下去數另一個骰子的點子得到總數;也有能力強的幼兒直接用加法得出總數。幼兒的數學能力在升級的游戲和與同伴的互動中不斷發展和提高。
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孩子們百玩不厭。原游戲規則是:當老狼報到12點時,便開始抓人。學習單數和雙數后,我和孩子們商量升級游戲規則:老狼按雙數報鐘點是安全的,當老狼報單數鐘點時,表示危險,老狼要抓人了;玩了幾次后再將雙數和單數的安全與危險規則調換。升級后的游戲,讓孩子們對雙數和單數數序更熟悉。當孩子學會了加減法后,游戲規則再次升級,老狼不直接報數字,而改成報加減題。
學習數的組成時,我們經常玩數學游戲“碰球”,即先確定一個總數如“4”,老師問“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小朋友答“嗨嗨,你的1球碰3球”。這樣的游戲做多了,孩子的興趣不那么濃了。
于是,我嘗試從兩個角度出發,采用逆向操作的方法,改變游戲中的數學思維,來保持幼兒持久的興趣。其中一種是角色逆向,一種是思維逆向。
所謂角色逆向,就是師幼互換角色,讓幼兒提問,老師或幼兒回答?!芭銮颉庇螒虻哪嫦虿僮鲗τ變旱囊筝^高:要熟練準確地掌握一個數分成兩份的幾種分法,才能做到提問不重復、不遺漏。幼兒在做小老師的過程中,主動理順思維,探索提問方法:如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提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提問、按互換規律提問等。這對幼兒的邏輯思維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所謂思維逆向,就是指游戲中老師把問題的順序互換,如“碰球”游戲中原來問“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現改成“嗨嗨,我的幾球碰1球”,這種逆向思維訓練,對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有很大幫助。
三、更新玩法,植入數學元素
幼兒在小班時就愛玩音樂游戲“打電話”,大班學習序數后,我把游戲玩法作了修改:10名以內幼兒站成一排,以小旗為排序的起始標記。將玩具手機分別給隊伍中的一名幼兒和座位上的一名幼兒,在“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歌聲后,座位上拿手機的幼兒接唱:“喂,喂,喂,你排在第幾?”隊伍中拿手機的幼兒回答:“哎,哎,哎,我排在第五?!彪S后傳遞玩具手機,讓不同幼兒互打電話。這樣的游戲比運用序數操作材料更吸引孩子。
把學生培養成面向未來,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需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敢想敢做,在想和做中去發現、去創造。教師應努力挖掘出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各種因素,特別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注意以“新”為寫作主線,不斷改進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開發學生的潛能,對作文的命題、立意、選材、布局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審題:會當凌絕頂
作文題目,是文章傳情達意的眼睛,能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好的題目即是學生作文的“向導”,能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閘門,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因此,要注重命題的多樣性,使命題努力做到新、奇、活、趣。
有這樣一則材料,小明上學,離家十幾分鐘路程,在公司開車的爸爸經常用車接送小明,最近,小明對爸爸說:“還是和同學一道走路有勁,爸爸,你不要用小汽車接送了?!闭б豢床牧?,學生第一感覺不知道從哪個角度把握,思路無法打開,筆者就啟發學生思考,材料中出現的人物的身份有什么代表意義?他們的言行意味著什么?造成了哪些正面、負面的影響?老師的點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思路,經過簡短的討論,學生對材料有了多種見解:從爸爸的角度看:1.爸爸的出發點是愛孩子,但爸爸的做法,可能是假公濟私;2.爸爸的行為影響著孩子,會讓孩子養成惰性,從小有優越感,講派頭、比排場……從孩子最終不讓家長接送這一角度考慮,小孩子純真、無邪、可塑性強。逆向的思維,說明小明不需要父母過分的愛,因為過分的愛限制了他的發展,過分的愛使他與同學朋友之間產生隔閡。從這個角度審題,避免了單一與狹窄,顯得新穎、獨特,高人一籌??梢哉f是達到了 “奇、新、美”的境界。
二、立意:橫看成嶺側成峰
立意的優劣關系到文章的成敗,立意要做到鮮明、深刻、新穎,就要變換角度。
構思立意時,要突破思維定勢,對話題的內涵做反向、多向或側向的探討,使自己的觀點、認識、態度與話題所設計的相反、相對。這是逆向思維。這種思維方法,看似標新立異,實際上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非常奇特而又絕妙的創新思維方法,作文教學能培養學生逆向思維方法,寫出來的文章具有獨創性,能達到立意深刻的目的。如忽視環境,忙于致富的工廠比比皆是,面對這種情況,有一位同學模仿動畫片《神兵小將》寫了篇《治污“神兵”與致富“神經”》,寫了兩人如何大戰互傷,如何聯手雙贏的故事。從中告訴我們污染不可怕,關鍵在于防和治,治理得當,可以轉弊為利,很有新意。
我總有這樣的感受:不限制體裁自由發揮的練筆,如書信、日記、童話等,學生往往能寫得很好,而一本正經的課堂習作卻遜色一點,大概所謂的正規的習作,過多地束縛了學生的思想,關閉了學生的心靈之窗。
立意突破,是融會于自己文章的思想,是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是能夠給他人以啟發的思考。
三、題材:萬紫千紅總是春
創新作文促進個性優化發展的基本策略,是主動地、積極地去選擇、去接受,同時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主動地獲得學習資源。也就是說,學生不僅可以決定學什么,還可以決定怎么學,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自由。如與其他學科整合的例子:結合化學史,深化探究意識。師生共同提出問題,選擇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同時提出對該問題回答的猜測和假設,滲透化學史的教學,結合教材的有關內容,向學生介紹化學家的故事、化學家的發明史,引導學生把觀察、實驗等科學研究活動的過程、有趣的情節、獲得的知識及怎樣獲得的內容寫下來。
四、構思:文似看山不喜平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當大家都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人們習慣于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于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使問題簡單化。
數學教學的任務不僅使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正向思維有時會制約思維空間的拓展,甚至會導致問題無法解決,此時,需要教師改變思維方向,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加強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運用逆向思維解決應用是從問題入手,利用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式,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
案例分析:
例1:小明去買東西,買了一支鋼筆,花了總錢數的一半多0.5元,又買了一支鉛筆,花了剩余錢數的一半少0.5元,最后又買了一本2.8元練習本,還剩0.8元。小明帶了多少錢?
假如列方程,普通思想因該是這樣:
解:設小明帶了X元。
X÷2+0.5+{[X-(X÷2+0.5)]÷2-0.5}+2.8+0.8 = X
X÷2+{[X-(X÷2+0.5)]÷2-0.5} = X-2.8-0.8-0.5
{X+[X-(X÷2+0.5)]}÷2 = X-3.6+0.5-0.5
X+X-(X÷2+0.5)= 2X-7.2
2X-(X÷2+0.5)= 2X-7.2
X÷2+0.5 = 7.2
X÷2 = 7.2-0.5
X = 6.7×2
X = 13.4
當我們用“順向思維”,尋找“往常的不變量”時,你會列出這么一個方程,這樣能解決我們的問題,但在求X是過于繁瑣,容易出錯。還有一種“逆向思維”,從結果“還剩0.8元”出發反向推理:
[(0.8+2.8-0.5)×2+0.5] ×2=13.4(元)
例2:一條路,第一周修了全長的1/3還多24米,第二周修了剩下的1/4還多16米,這時還剩下164米沒修,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很多同學遇到這道題時都用順向思維列方程來解,一般會像下面一樣:
解:設這條路全長X米。
X-(1/3X+24)-{[X-(1/3X+24) ] ×1/4+16}=164
X-1/3X-24-[(X-1/3X-24 )×1/4+16]=164
2/3X-24-(1/4X-1/12X-6)-16=164
2/3X-24-1/4X+1/12X+6-16=164
1/2X-34=164
1/2X=164+34
1/2X=198
X=198×2
X=396
同例1一樣,列方程解答時,解方程過于繁瑣,而用逆向思維來解答就簡單多了:
[(164+16) ÷(1-1/4)+24] ÷(1-1/3)=396(米)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按順向思維解答時必定增加難度,而用逆向思維解答便容易多了,但在實際解題中,學生很難想到逆向思維,說明根本沒意識去逆向思考或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不夠。其實在小孩子在入學前,就已經有了相當的逆思維能力,只是欠缺后期正確的培養。
關鍵詞:逆向思維;作文立意;思維定勢
南朝梁蕭子顯在《南齊書?文學傳論》中有這樣一句話:“習玩為理,事久則瀆,在乎文章,彌患凡舊,若無新變,不能代雄?!彼J為,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是人們的普遍心態,而對文學來說,更忌平淡無奇和陳陳相因,“若無新變,不能代雄”。文學必須創新,唐朝皇甫在《答李生書》中也說道:“夫意新則異于常,異于常則怪矣;詞高則出于眾,出于眾則奇矣?!?/p>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新變”“怪奇”都是創新思維的表現形式,而這種創新思維更多體現出的是反前人之見、不因循守舊的逆向思維。
一、什么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求異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也叫“反向思維”,又可以稱作“逆向發明法”“反向求索發明法”“反彈琵琶法”,它是克服思維定式,將思維引導朝著與認識事物的通常的固定的方式相反的方向去思考生活,從而提出不同凡響的超常見解的思維方式。
二、運用逆向思維的意義
一方面,它有助于我們突破傳統思維定式的框框,培養多思、善思的良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思考生活、處理問題往往容易沿著一種固定的、習慣性的思路,逐漸束縛了我們的思想,我們就陷入了“經驗有多豐富,思維有多僵化”的怪圈。而逆向思維打破常規,在美中尋找丑,在丑中發現美;在大家贊同時提出否定意見,而眾人反對時又力排眾議。在對生活的否定中拓寬了生活的理解,使平凡的生活中總能閃耀著哲理的火花,同時也使文學在“新變”中變得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在我國傳統詩文之中,提到秋,總是令人傷感的。“悲哉,秋之為氣也”“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是在一片悲秋、嘆秋之中,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句令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
同是詠梅,南宋詩人陸游以梅喻人,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詠嘆中顯出孤芳自賞、清高自許的孤獨寂寞;而“反其意而用之”,以梅言志,在“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形象中表現出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另一方面,逆向思維還可以對人們通常所說的某些觀點加以修正和補充,從而使這些觀點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辯證的思維特點。
對于逆向思維,常有一種誤解:以為只有完全原命題才算得上逆向求異創新。殊不知,有的觀點確實可以后求異,構成完全互逆的命題;有的觀點既無法,也無須,但照樣可以運用逆向思維求異創新。使用辯證法進行逆向思維,讓文章更具思辨色彩。我們常說 “知足常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冷靜地想一下,這些通常說法卻有著不夠嚴謹、不夠完善的地方:“知足常樂”,如果在學習上、工作上“知足常樂”了,那不就失去進取的動力了嗎?生活上我們應該“知足常樂”,學習上、工作上我們應該“知不足常樂”;“走自己的路,也要聽別人說”,一個聽不得別人意見的人,一個一意孤行的人注定是要走向失敗的。
三、怎樣運用逆向思維寫作
1.逆向思維的運用從文章的立意開始
文章以意為先,“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新穎、深刻、獨創的捷徑就是“反其意而用之”的逆向思維。
一方面,嘗試對 “既成事實”進行再思考、再否定,以期“陳”中出“新”。例如成語(格言、俗語),它的含義基本固定,使用沿著一定的慣性思維。真理固然不怕重復,但總是老調重彈、人云亦云,也就失去了思維的創新和發現的快樂。以逆向思維來思考成語(格言、俗語),挽住它們在使用時的慣性車輪,或使原意激發出新的意旨,或對它們作觀念上的反撥,使之更好地與我們的社會現實聯系起來,往往能使作文以立意取勝。
還比如“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名言告誡人們要采納逆耳之忠言。但我們可以這樣想:苦口之良藥固然好,不苦口之良藥不更好嗎?由此我們聯想到老師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一個板著面孔講道理令學生畏懼的“良師”固然令人尊敬,而一個將關心、愛心、尊重融入微笑教育的令學生喜歡、親近的“良師”不更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我們也是“義行于色”。可是冷靜地想一想,“人人”所做的只是“喊打”,誰去“打”了?聯系社會現實,壞人當眾行兇,圍觀者甚眾,無人出手;小孩落水,人人驚呼救人,無人援手;公益事業無人做,人人卻大發感慨,“義形于色”……看來,我們需要的不是或者不僅僅是“人人喊打”,更需要的是挺身而出,“人人去打”!
另一方面,逆向思維立意的過程就是打破常規,從新的目的出發,從新的角度著眼去對題材作深層次的透視而獲得其社會哲理的體悟過程,它能使作文的材料“平”中見“奇”,“奇”中見“深”。正如李漁在《窺詞管見》中說:“所謂異新者,非于尋常聞見之外,別有所聞所見,而后謂之新也?!?/p>
作家曉蘇曾舉過這樣一個題材:秋雨連綿,秋風蕭瑟,人們都穿上了毛衣,而一美麗少女卻穿著一條紅色的連衣裙在秋風秋雨中瑟瑟發抖。這樣的題材,我們順著習慣的思維自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美是要適應環境的(美的相對性)。可是卻有學生經過逆向思考說出了另外的道理:女孩子太喜愛夏天了,是對逝去的夏天的留戀。這樣的思考宛然使這則題材具有了“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感喟,其立意也就得到了深化,從而具有了人生哲理的意味。
2.逆向思維體現在文章的構思中
北宋徽宗時,宮廷以繪畫考試來選拔優秀畫家,考題是“深山藏古寺”。如何作畫才能脫穎而出呢?畫家們大都著眼于“深山”“古寺”,所作之畫,不是盡力渲染山之深的,就是著力表現寺之古的。唯獨一位畫家以隱約的遠山、一檐寺廟、半截旗桿為背景,以曲折的石道、汲水的小和尚為畫面主要內容,卻一舉奪魁。究其原因,以逆向思維展開構思,不落俗套,而又能以小和尚的活潑與深山中的古寺作一很好的對比或聯想。
當代作家張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絕》構思就很獨特。一般寫牡丹的文章,大多是贊美牡丹的秀韻多姿、雍容華貴、絢麗嬌艷,而本文卻從游人云集洛陽來賞牡丹,可春寒料峭,牡丹未到花期中看到了牡丹的另一種美:“任憑游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茍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力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為什么不拒絕寒冷?”“于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的,更有品位之高低。品位這東西為氣為魂、為筋骨、為神韻,只可意會。你嘆服牡丹卓爾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是漠視的美?!蹦嫦虻臉嬎际刮恼庐a生了獨特的美。
當然,進行逆向思維作文要有科學的精神,應該注意“反彈琵琶走調”的問題。逆向思維的結果必須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其最終結果必須是合乎生活情理的,在尊重事實前提下的有健康、合理的價值取向的辯證的觀念,而不能為求新穎和獨創而陷入偏激、孤執、脫離實際的境地甚至誤入歧途。例如,有同學寫文章談岳飛抗金的歷史問題,竟然說岳飛不應該抗金,而應該和秦檜一道努力維持金、宋的“和平”,因為“同是一個民族”“和平總比戰爭好”。這樣的文章無視歷史的實際,當然只能是奇談怪論,而非逆向思維的佳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校本課程; 學習心理
中圖分類法: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105-001
近年來,我校對校本課程進行了開發、研究并實施,這幾年中,筆者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方面作了一些研究,發現它與數學學科學習有著密切的聯系,能夠對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計算能力等方面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葉圣陶說過:“教科書上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在課堂之外學習,鍛煉觀察的本領,思考的本領,試驗的本領,創作的本領,還要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學,有滋有味地學?!睌祵W學科的抽象性比較強,邏輯嚴密,因此導致一些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
“國際數棋”就是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把學和玩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漸把他們愛玩的天性轉化為學習的樂趣,國家中小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際數棋鑒定評審組組長李潤泉說:“國際數棋以玩的形式出現,體現了學的過程和目的,它把小學生玩的天性自然地轉化為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數學學科,特別是數學啟蒙教育階段最需要的?!?/p>
國際數棋活動能激發學生玩好數學的信心,誘發學生心中的求勝心,引領學生走向數學成功。因此,孩子們在與國際數棋的接觸中,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國際數棋行棋的主要依據就是四則運算,因此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數學計算基本功。
1.提高口算心記能力。數棋對弈過程中,除了“移”和“鄰”之外,“單跨”和“連跨”這兩種形式都需要四則運算,期間也不可能像平時計算那樣準備好草稿紙,游戲的規則決定了棋手的計算只能是口算。
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口算只有一步,在計算中的大多數也不會有幾種運算方法(也就是四則混合運算),學生要記憶一段或幾段棋子的運算過程和結果,最后,在作出正確判斷的基礎上動手行棋。
因此,直接口算多步的四則混合運算而沒有任何的書面形式,這對于學生的記憶能力就存在一定的要求。在一場比賽的行棋過程中,學生要經過數十甚至數百道四則混合運算的口算訓練,這對于他們口算心記能力的提高是相當有利的。
2.提高運算熟練程度。前面已經提到,國際數棋行棋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要運用到四則混合運算,在運算過程中,學生根據需要自由靈活地決定一系列運算的先后順序,并且在對手面前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不僅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包括對于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規則也能夠進一步熟悉,配合平時數學學習中對該運算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四則混合運算的熟練程度。
3.提高數學計算效率。由于是競賽游戲,在速度上有一定的要求,棋手的行棋過程中,他們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以最快的速度思考計算。這就避免了平時計算訓練中開小差、懶散等問題。
行棋則要求準確無誤、迅捷規范,而對方則要認真傾聽、分析檢驗和判斷對手的計算過程及棋步表達等是否正確,并快速做出反應。這樣的話,自己的計算出現錯誤時也能得到對手的指正。為了不被對手抓住把柄,棋手必須提高自己計算的準確性。因而,在雙方的較量過程中,學生數學計算的效率將迅速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拓展學生數學思維
國際數棋除了能夠訓練學生的數學計算基本功之外,還能夠有效地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
1.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國際數棋中的逆向思維比較典型地出現在“單跨”這一走棋形式中,“單跨”指的是一棋子可一步跨過和它在同一直線上的幾枚棋子,但必須是這幾枚棋子的號碼數通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計算出該棋子的號碼數。
這個棋子的號碼數實際上就是算式的答案,學生已知了答案,再通過現有的數字思考計算過程,這就形成了思維的一個逆向過程。當然,逆向思維在“連跨”中也能得到訓練,當學生猜測出幾段數字的同一得數后,就要考慮這幾段數字分別怎樣計算才能得到那個猜測的共同的得數。學生在一次次的“告訴答案思考計算過程”的訓練中,逆向思維的能力得到了發展。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一點最為典型地體現在“單跨”中,根據規則,同一直線上的幾枚棋子只要能計算出所要走的棋子上的數字都是可以的,至于那幾個棋子運算的方法是怎樣的卻并不作要求,這就有些類似“24點”游戲的規則了,同樣的幾個數字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相同的得數。
“單跨”這一游戲規則實際上是一種一題多解的數學題目,只要學生能想出一種方法即可,如果前一種方法不行,學生還可以嘗試其他方法,直到算出結果為止。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學生通過訓練,不斷探索解題的捷徑,使發散思維得到發展,學生逐漸進入廣闊思維的佳境。
3.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這一點最為典型地體現在“連跨”中,根據規則,不同直線上的一個或幾個棋子只要能算出相同的結果并且符合走棋的位置要求,棋手就可以在這幾條直線上“連跨”了,與“單跨”不同,“連跨”這一游戲規則實際上是一種多題一解的數學題目,不同直線上的不同數字通過不同的運算,要想辦法得到相同的答案。
長期訓練,學生的集中思維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當然,那個相同答案也不是絕對的,不同直線上的數字如果能計算出另外一個共同的答案當然也是可以的,同時,每條直線上的數字計算出相同答案的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的。所以,集中思維中還包含著思維的廣闊性,兩者能在訓練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順向延展思維
順向延展思維就是以題目或材料為出發點,采用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個別到一般等延展思維方式,不斷拓寬、加深思維空間,創造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立意。順向延展思維方法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題目或材料……順向思維結果(立意)
下面以200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為例,詳細闡述如何利用順向延展思維方法進行文章的立意。本次中考作文題目材料作文,材料內容為:
“當幼鷹長到足夠大時,鷹媽媽便把巢穴里松軟的鋪蓋物全部扔出去。這樣,幼鷹們就會被樹枝上的針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此時,鷹媽媽就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這些幼鷹開始墜向谷底時,他們就會拼命的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最后,它們掌握了作為一只鷹必須俱備的最基本的本領――飛翔!”
看到這樣一則材料后,思維不能停留在事件本身,否則就會跑題或立意沒有深度和新意。采用順向延展思維方法,根據材料選擇一個順想思維的切入點,“幼鷹墜向谷底,在設法保住性命的過程中學會了飛翔”,由此延展開去,經過多次順向思維,最終確定出理想的文章立意。根據該材料,順向延展思維方法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幼鷹墜向谷底,為保住性命學會了飛翔。幼鷹經歷磨難鍛煉,學會飛翔我們只有經歷磨練,才能成功逆境是成才的搖籃。
通過上述分析看到,由材料這個原點出發,通過一系列順向延展思維方式,最終確定了文章的立意。通過這樣的順向延展思維,學生就不會停留在材料本身上,而是有所創造和創新。
二、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立意就是與常規思維相反的思維方式進行思維,對所給的題目或材料進行反向思考、另辟蹊徑,以使立意獨特新穎、不落俗套。逆向思維方法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題目或材料逆向思維結果
下面以確定《快樂的春節》這一題目的立意為例說明逆向思維的方法。如果按照逆向思維,由快樂的春節逆向為不快樂的春節。為什么不快樂呢?因為“我”的爸爸由于工作原因無法在家過春節,他為了更多家庭的快樂而堅守工作崗位。由此進一步想到雖然“我”從個人感情的角度春節是不快樂的,但爸爸堅守工作崗位是為了更多家庭的快樂,所以“我”的不快樂是值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這個春節是有意義的快樂,繼而歌頌那些舍小家而顧大家的人們。對于題目來說,這個立意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由快樂的春節寫到了不快樂的感受,轉而又寫到了因有意義而快樂。這樣的立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立意,就是根據題目或材料,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不同方面去思維,確定不同的立意,并從中選擇最佳的文章立意。對于學生而言,生活經歷不同、知識積累不同,個體存在著差異,所以學生寫作擅長地立意不同。利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立意,從而為寫出好文章打好堅實的基礎。發散思維的立意方法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角度一立意一
題目或材料 角度二立意二
角度三立意三
仍以200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為例來闡述如何利用發散思維進行文章立意。從鷹媽媽對幼鷹鍛煉做法的角度立意為:對孩子不能溺愛,應該讓孩子自立自強;從幼鷹情感的角度立意為:被迫接受鍛煉,最終學到了本領,理解和證明了老一輩是對自己用心良苦;從幼鷹接受鍛煉過程的角度立意為:逆境易成才。由發散思維產生了多個立意,這就拓寬了立意的選擇空間,為防止俗套地立意提供了保障。根據學生自身的優勢,選擇自己理想地立意,為寫出好文章奠定了基礎。
四、聚焦思維
所謂聚焦思維立意,就是根據題目或材料,通過思維方式向理想的立意方向層層聚焦,每次聚焦形成的新立意較先前的立意更具體,更有深直到形成自己滿意的立意為止。有些學生寫出的文章空洞無味,有的是因為立意太廣、題目太大,使文章沒有具體的內容或覆蓋面太廣泛,最后導致“什么都想些,什么都沒寫好”。聚焦思維方法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題目或材料聚焦思維結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中學歷史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單向灌輸基礎知識為主,學生的角色是課堂活動的被動參與者、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完全忽視學生個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難以了解現實,發現自我。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葉圣陶指出:“師當然須教,尤宜致力于導,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知……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自學的能力、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探索能力的培養。把教學活動真正變成活躍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
一、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強烈的創新意識來源于遠大的理想。古今中外許多杰出人物的事例已經證明,人的創新意識越明確,創新思維就越活躍,創新能力就越強,遠大理想能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不斷通過課內外讀物引導激勵學生閱讀名人傳記,經常向學生介紹名人事跡,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 著名教育家尼爾 波斯特說過:“孩子們入學時像個‘問號’,畢業時都像個‘句號’,那樣只能說是教學的失敗?!虒W’就是讓學生的天空永遠都掛著一個個奇異的問號。其間,我們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發現這如星辰般的問句,并激發他們渴望的眼神與探索的沖動?!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可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就要依靠課程標準和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畫、聲音、動畫、視頻有機的結合起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點燃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的情景中,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因為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教學,可極大調動眼、耳、口、手的動作。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作用下,使學生很快達到情緒的興奮,主動探求知識,主動解決懸念,主動尋找解決困惑的方法或途徑,主動研究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指敏銳地把握機會,敢于付之探索行為的精神狀態。數學課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之敢創造。關鍵是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和諧、民主、寬松的人際環境。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它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它既是以傳授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師生之間不僅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正如一位心理學家在論述教學活動本質特征時所闡述的那樣“教學是一個涉及教師和學生在理性與情緒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敖⑵降?、友好、民主的師生關系”是教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師生之間的接觸、碰撞和融通。在師生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本身的情感對整個教學工作的情感活動起重要的能動作用。教師應該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探究新知的興趣、積極主動追求人類的最高財富――知識。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源頭。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層層設疑的提問,不斷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茖W而深刻的提問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金鑰匙。 中華民族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民族。中國在天文、歷法、數學、農耕、水利、醫學和冶煉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發現和創新;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創新;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等,他們的創新個性品質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培養的極好材料。同樣,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沒有創新就要落后、就要挨打,同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極好材料。和中華民族一樣,世界上其他優秀民族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創新,同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極好材料。因此,我們可以說生生不息的歷史處處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處處都是創新精神的體現。
三、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主要就是以發散、逆向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創造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是一種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過程。它要求從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徑去思考和設想,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去探索多種答案,最后使問題解決。它是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在歷史教學中有許多地方都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在學習工業革命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工業革命還會產生哪些影響呢?"在學習漢武帝領導反擊匈奴戰爭取得勝利以后,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漢武帝能取得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你從劉邦的敗和漢武帝的勝中領悟了什么?"......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從而產生創新思維成果,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是指從常規思維相反的角度、過程出發去思考問題方式。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即“反其道而行之”,它是對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逆向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的特點是對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持懷疑和相反方式。 在歷史教學中,把歷史融進學生們的生活中,放到他們的世界里,創造生動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知識,也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都能學會換位思考,很多的沖突就能避免,很多的難題也能迎刃而解了。在歷史教學中,如果能多轉換角度看歷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更好地做到歷史學習中的“論從史出”,深刻理解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總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初中歷史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學習,充分運用歷史教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素質教育論》燕國材 著.
一、培養好奇心,激發興趣
好奇心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主動積極地觀察世界,開展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因。開發創造力一定要有好奇心這種心理因素。在青少年階段,好奇心正是探索活動的前導和創造力發展的起點。因而在教學中,我們要珍惜、培養青少年的好奇心,切實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火花,促使好奇心逐步由不切實際到切合實際,由對事物外部的好奇發展到對事物內部的好奇,由對表面現象的好奇到本質規律的好奇,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獨立思考,進而激發起學生求知的強烈愿望,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以創造性思維去思考問題,去探索規律,誘發創造個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發創造活動的誘發劑,也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原動力。由于小學生好勝心強,渴望獨立思考得到結論。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能引起觀察、探求知識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去發現和找到問題答案。
興趣對科學創造具有啟動功能,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地、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觸和觀察研究。興趣又是發揮聰明才智的重要條件,興趣能使人入迷,入迷的程度越深,其聰明才智也就發揮得越充分。教師必須重視對青少年各種興趣的培養。
學生時期富于幻想,心中有著形形的向往和追求,如果教師能對學生積極引導,并通過以身作則加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引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各種活動,他們的創造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對學生來說,憧憬和興趣會使他對獲得新知和成功產生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用生動且帶有啟發性的語言,聯系實際生活,通過精心設疑、鼓勵成功、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持續強化學生可能會逐漸消退的興趣,使學生由興趣引路,發展積極思維并形成較強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切忌照本宣科,死板教育,在澆滅了學生學習思品課的濃厚興趣的同時,也扼殺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二、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的前提,是激發學生學習樂趣的主要前提,也是教師教授知識的橋梁和劑。所以,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來打動學生,經常關心、鼓舞、激勵學生,向學生傾注愛心,與學生形成平等協調的合作關系。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激發出學生濃厚的學習樂趣,達到教學共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把自己定位在指導者、組織者、點撥者的位置,建立新型的師生平等的關系。因為關系的平等,學生便能自由地馳騁思維。教師與學生應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要多關心他們,多與他們說話、交談,多親近他們。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向教師傾吐心底的話。
三、要注意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及發散思維
關鍵詞: 范例式教學法 新材料作文 審題立意
新材料作文,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讀”和“個性化學習”等新的學習理念,突破了“千人一面”的習慣性思考方式,在高考中被廣泛采用?!岸嘣庾x”在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中,可以理解為“多角度立意”。因此,角度選擇的層級性及最佳角度的確立在審題立意中是至關重要的。針對這一論題,筆者使用了范例式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范例式教學法的基本原理
“范例”一詞來源于拉丁語的“exemplum”,意思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范例式教學是由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創立的。它是一種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能依靠特殊的(例子)掌握一般,并借助這種一般獨立地進行學習”①的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法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選擇典型范例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精講“范例”,引導學生掌握出規律。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所習得的規律和知識自主學習,進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范例式教學的實例
大部分新材料作文的要求都是這樣表述的,即“全面理解材料,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筆者認為這里所說的“全面”就是要求看到材料的多元性,就是要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要一葉障目。而“一個側面、一個角度”就是要學生懂得抓住多元內涵中的核心立意。
福建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有“切合題意”和“符合題意”之分,所以對于一則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首先要明確從哪幾個角度切入。其次要分清多元矛盾的主次,選擇材料中的核心內涵作為立意,達到“切合立意”的要求。當然,角度的選擇要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規律。其中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是常用的思維模式,很適合作為多元材料的角度切入點,“多元整合”思維往往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深刻,是確定最佳立意的重要思維方法。接下來,筆者以下面這則材料為例,談談范例式教學法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角度的選擇和確立中的運用。
范例式教學首先要找到合適的“范例”。筆者以2015年福州市質檢的作文題目為范例(天寒地凍的夜晚,兩只小雞凍醒后望著皎潔的月光,天真地說:“要是我們能到月亮上溜冰那該有多好啊……”一旁的雞媽媽聽了,教訓小雞道:“以我嘗遍的人生滋味告訴你們――你們以后的路會走得很苦的?!保?,其一,這則材料切合學生實際,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對于這則材料的內涵,學生能夠把握和領悟。其二,這是一則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可以以此訓練審題立意中角度的選擇和確立。
選擇了“范例”之后,老師要精講“范例”,認真落實“舉一”的工作,為“反三”奠定基礎。教師要先闡釋清楚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的概念,然后結合材料進行示范。例如:第一,從正向思維的角度分析,可以肯定小雞“天真”,贊賞其面對困境,存天真的念想,用美麗的夢想化解困苦的積極心態;也可以肯定母雞“教訓”的意義和面對現實之苦,勇于嘗遍“人生滋味”的態度。從正向思維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莫要丟了天真;坎坷生活,詩意情懷;教訓讓人少走彎路;正視現實,品嘗滋味。第二,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分析,可以否定小雞“天真”,沒有正視現實的危害。也可以否定母雞的“教訓”。因此,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的立意:1.我們莫被“天真”模糊了雙眼。2.大人要保護孩子的“童真”。3.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教訓”,誤導孩子未來的人生。4.他人經驗不足為訓。第三,從整合思維的角度分析。我們要辯證地分析小雞的“天真”與母雞的“教訓”,它們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評判二者,不可“非此即彼”,不要“厚此薄彼”,應該“相容互補”。據此,可以有如下立意:人生需要天真,但不要一味天真;人生要他人“教訓”,但不能只聽從他人,“人生滋味”還得各自去嘗;“天真”與“教訓”一樣珍貴,二者不可偏廢;夢想與現實并不對立,應該互補,要用夢想之光照亮現實。
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分析,大部分學生明白了一則多元材料可從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的角度分析,從而得出多個立意。而且在講解和分析的過程中不難體會,從整合思維的角度出發,能抓住材料的矛盾性,整合角度往往是文章寫作的最佳切入角度。
在充分的講解過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歸“類”,鼓勵他們尋找貴??死蚧J為:范例式教學涉及的內容始終包含一種內在的邏輯和一種內在的概念。這個內在邏輯和概念的獲得,是通過“回逆再構”過程實現的。教師要故意讓學生回到知識產生的最初階段,讓學生重演其形成過程,以一個發現者的姿態擁有它們。此時,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思考和重溫,并且表達出來。經過認真思考,學生總結出如下規律,即一則多元性材料可以從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為角度進行審題立意;所謂正向思維,就是抓住多元材料中的正面價值或是肯定之處,即肯定、贊成、相信材料中對、好、合理、積極的一面。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多元材料所蘊含的道理不是十全十美,往往有漏洞或缺陷。我們可以從逆向的角度,對材料的觀點或說法提出質疑,揭示其矛盾之處,提取出反面或否定的看法,即否定、反對、懷疑材料中不對、壞、不合理、消極的一面。整合思維就是全面地、辯證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既要看到正確、合理、積極的一面,又要注意不合理消極的一面,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
學生尋找出規律之后,教師要再提供一個“范例”,讓學生運用規律和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于是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筆者選擇了尼采的一首詩歌“處世之道”(別爬上山頂去/也別站在山腳/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作為范例,這首詩歌較之上一個范例難度有一些增加。
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按照剛才得出的規律,從三個角度立意。結果如下:第一,從順向思維的角度立意,即相信、贊成、肯定材料中尼采的說法、觀點、態度,贊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頂有高處不勝寒的弱點,山腳有目光短淺的短處,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最美。第二,從逆向思維的角度立意,即質疑、反對、否定材料中尼采的說法、觀點、態度。角度一:贊同站在山頂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學識,事業的高峰,達到“一覽眾山小”的人生高度,這樣最美。角度二:贊同站在山腳看世界: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站在山腳下,腳踏實地看世界,這樣最美。第三,從整合思維思維的角度立意,即綜合順逆雙方的合理與不合理的因素,提出更包容圓融的看法、觀點、態度。立意一:多角度,多層次(站在山頂、山腳、山腰)打量這個世界,橫看成嶺側成峰,善于變換不同的角度,世界便異彩紛呈。立意二:關鍵在于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站在哪里看風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景的人”(處世的人)“心”要更美。立意三:“中道”與“極端”的人生哲理。從訓練的結果看,學生能較好地運用規律進行審題立意。
當然,也有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為了追求觀點的新穎獨到,走上片面、偏激的道路。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學會用辨證、發展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
三、范例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課前準備、課堂操作、課后反饋要三位一體。
范例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工作中選好范例。理想的范例應該有代表性、典型性、開導性,使學生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符合學情,充分體現能力培養目標;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培養目標之間有適當的跨度。同時,選擇范例時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注重實效。在課堂操作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教與學的共鳴。課后的反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要了解學生的動態,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以期精選更適當的范例作為課后鞏固練習。
(二)遵循漸進性原則,注重由淺入深。
在范例式教學中,每一個范例都是個別,但它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范例的設計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活動規律,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順序,螺旋式上升。如:設計獨立型材料審題立意范例時,可以按照由簡單的敘事類(寓言、故事、對話類)到(社會現象類)再到比喻類接著詩歌類最后漫畫類材料的順序。
四、結語
在課程結束前,筆者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了檢查和評估。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于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角度的選擇和確立的方法掌握得較好,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范例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辯證思維能力、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范例式教學是一個序列課程,每個范例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教師將“范例鏈”有機地連貫起來,進而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鏈”,并通過問題的情境創設,啟發學生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那么范例式教學將會發揮更大的效用。
注釋:
①楊成章,謝賢揚,李麗.語文創造教育學[M].重慶出版社,1999:91.
參考文獻:
[1]王科.范例教學模式與教師角色定位思考[J].語文學刊,2007(9):162-163.
[2]陳基偉.西德“范例教學”評價[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