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生態經濟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經濟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態經濟的概念

        第1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綠色經濟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它的含義也是有不同的意義的。

        最初的綠色經濟是生態系統目標為導向的綠色經濟,它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提出之后,在治理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浪潮下,綠色經濟最初由英國環境經濟學家大衛皮爾斯提出,他在書中討論的是環境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實際上,在90年代的時候綠色經濟仍然被經濟學界所用,論述的重點也是從環境學的角度研究如何進行環境保護以及環境改善,它的核心問題是討論影響經濟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環境經濟政策,特別是如何以此消除市場的外部性和治理環境的問題。

        但是總體來看,這一階段綠色經濟在概念上仍然處于模糊時期,沒有具體地定義。雖然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被提出,但是生態環境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外在變量問題沒有被重視個改變,很多人認為,資源枯竭、環境受到污染,都是工業文明出現地結果,對于此,很多學者專家只是希望能夠采用一些新的政策手段和方法來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伴隨出現的環境問題。

        綠色經濟的研究突破,就是提出了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系統工具。從傳統的污染生產模式轉化為現在的綠色生產模式。

        總體來說,這一階段的綠色經濟概念關注的焦點是污染治理的經濟手段,目標是生態系統的保護。

        第2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生態經濟 發展 分析

        0 引言

        生態與經濟是一對相關概念,而且這種相關是正相關,也就是說,生態制約著經濟,而經濟發展反過來又影響著生態,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生態具有了一定的區域性,同一區域內的生態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響的,且互相交叉,這種狀況的存在就使得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構建生態經濟發展的一定路徑也就成為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1 生態經濟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組成,生態與經濟作為人類社會不可跨越的兩大環節,其組合自然也就具備了一定的特征。

        1.1 協調性特征 協調是一種普遍規律,無論在自然社會還是人類社會,都起著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協調,才可以表現出整體效應,才能反映出1+1>2,但協調的關鍵是什么呢?就是人類不僅要懂得正反饋還要懂得負反饋,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減,因為在一個系統里只有有加有減才能保證它是最穩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環。如一個地方若鳥很多,那就會使蟲很少,而蟲一少,樹就長的好,進而就為鳥創造了更好的生存條件,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里有一個負那就是蟲少了。假如蟲多了,那就會使樹少,鳥也就沒了生存條件,那這個系統里就不穩定了。

        1.2 系統性特征 生態經濟作為一個系統,是由諸多要素組成的,但在這眾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這種系統性是以生物為中心的,沒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態系統,而生物與環境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它們通過物質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環境進行交換,從而形成開放系統。這種開發系統的存在,使整個自然界處于良性循環狀態,而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環,否則經濟的發展就會產生諸多難以解決的后患問題。

        再者,生態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其要求人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能再置身于這一大系統之外,而是必須將自己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只有這樣,生態經濟的系統性特征才能凸顯出來。

        1.3 循環性特征 整個自然界存在著一種循環,而這種循環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來完成的,在這一點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干預這種循環的進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惡性循環”和“良性循環”的概念。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各要素中,資本在循環,勞動力在循環,而惟獨生態沒有形成循環。而生態經濟則要求必須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因為如果經濟活動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循環是惡性循環,就會造成生態系統退化,而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

        此外,生態經濟還具有一定的新的價值特征。生態經濟在考慮自然時,已不再像傳統工業經濟那樣僅將其作為“取料場”和“垃圾場”,也不僅僅視其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于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生態經濟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類在采取經濟發展手段時,必須在此基礎上選取合適的路徑,進而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第3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交通運輸 循環交通運輸 低碳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是國家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我國交通運輸發展與資源、與環境的負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為交通運輸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瓶頸之一。為加快推動交通運輸業轉型發展,全面落實黨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建設“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業,交通運輸部2013年5月22日印發了《加快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之后,交通運輸部決定開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綠色循環低碳示范項目評選活動。江蘇、浙江、廣東、河南、上海、南京、無錫等省、市各級政府迅速響應,制定和實施加快推進綠色低碳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區域性試點實施方案,綠色循環低碳成為當前交通運輸業廣為接受的發展理念和行動方向。但是,行業內對綠色循環低碳交通概念還缺乏系統、深入解讀,乃至存在諸多認識誤區。科學界定和理解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概念內涵,對于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運輸屬于一種經濟形態,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概念內涵實際包含綠色交通運輸、循環交通運輸、低碳交通運輸等的三個概念內涵,它們對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分別是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能源經濟學。對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的反思,引發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變革問題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經濟學領域產生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新概念,從而也派生出綠色交通運輸、循環交通運輸、低碳交通運輸等概念。這六個概念的實質是一致的,都體現出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對發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國,在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阿瑟?喬治?斯坦利提出生態系統概念。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在他的著作《寂靜的春天》揭示出生態系統破壞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 “宇宙飛船經濟理論”,該理論明確以循環式經濟代替過去單程式線性經濟理,因此,鮑爾丁被認為是循環經濟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國經濟學家皮爾斯出版《綠色經濟藍皮書》首次提出綠色經濟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英國2003年2月24日頒布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被國際社會廣泛共同關注,1992年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1997年UNFCCC的補充條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得到84國簽署 ,到2009年月,發展得到183個國家簽署(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這些理念、思想、理論與方法傳入我國后,國內學者出現大量討論這些議題的研究文獻,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在宏觀、中觀、微觀等層面展開。屬于中觀層面的交通運輸亦出臺一系列政策,如交通運輸部相繼出臺了《公路、水路交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公路水路交通節能中長期規劃綱要》、《建設節約型交通指導意見》、《公路水路交通節能中長期規劃綱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指導性意見或規劃。

        二、概念的基本內涵

        從整個人類與地球的共同利益出發,用科學的、倫理的、注重生態的方式對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做出可持續的創造,并進行進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這是國際維基大百科全書對綠色經濟的定義。借鑒此意,綠色交通運輸就是指出于保護環境和減小能耗的目的,通過各種節能減排等環保手段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交通運輸運行經濟形態,是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改善、資源得以有效保護的嚴重交通運輸發展狀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環、高碳匯和高效率。

        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對“循環經濟”一詞作出如下定義: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進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由此可推斷,循環交通運輸是指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和服務消費、廢棄物處理的過程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交通運輸運行經濟形態。循環交通運輸的基本特征是一低兩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環、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內涵是交通運輸資源的循環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最大的交通運輸經濟和社會效益。

        與傳統經濟體系相比,在生產和消費方面中一個新的經濟、技術和社會體系,更能夠滿足節能減排的需求,并且還能維持保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上升趨勢。這一關于低碳經濟的界定來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途徑》。由此可見,低碳交通運輸是交通運輸領域的碳生產力和人文水平綜合可持續發展并都達到一種高層次經濟狀態,其本質在于通過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排放量又實現高規模高質量的交通運輸發展。低碳交通運輸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貢獻,其本質是提高交通運輸能源的利用效率、創新建立交通運輸清潔能源結構,關鍵是觀念轉變、技術、制度的創新。

        第4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國內外對循環經濟理論的研究入手,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相關啟示,并給出相關建議。

        一、國外循環經濟研究狀況

        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眾多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開展了循環經濟相關理論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循環經濟的概念和方法論體系。

        一些發達國家成功地進行了循環經濟的實踐,包括企業層面的降耗、減污減排,區域層次的廢棄物交換和傳遞,社會層次的產品消費過程中和消費過程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從企業層次來看,最典型的循環經濟實例是杜邦化學公司采用的“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3R制造法。從區域層次來看,通過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形成生態工業園區。最為典型的是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

        德國的循環經濟立法走在世界前列,頒布了《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日本是發達國家中循環經濟法律體系最全面的國家,已經頒布了《循環型社會基本法》等一系列具體法律;美國沒有全國性循環經濟法規,但半數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環法。

        針對不同資源循環利用的研究方面,Sujit Das(1995),Hirohiso Kishin(1998),YasuoKondol(2001),JohnE.Tilton(2002),S.Spatari(2002),StuartKoss(2003)分別對電冰箱、汽車、塑料包裝材料、廢金屬、紙張等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策略進行了研究;物質減量化及物質減量化與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方面,Cleveland和Ruth指出,特定企業或工業的原材料使用范圍、運行機制、使用模式、物質減量化等對經濟層面產生的影響以及物質替代對環境的影響程度等問題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HondF,2000);在原料與能量流動(工業代謝)的研究方面,Ayres等人(2002)對經濟運行中原料與能量流動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在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研究方面,多年來LCA理論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在產品生態設計的研究方面,Allenby B.R.(1991a;199lb)對有關企業產品為環境而設計(DfE)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生態工業園與工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方面,Frosch和Gallopulos(1989)對工業生態學的理論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工業生態學的概念;在技術變革和環境的研究方面,S.Erkman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指出環境系統分析是技術研究方法的基礎,并詮釋了工業生態技術;在循環經濟的經濟政策、手段、立法等研究方面,Wulf-Peter Schmit(2001)提出了推行生態型經濟。

        縱觀國外循環經濟的相關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側重于具體領域循環經濟的應用和實現手段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對于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研究比較缺乏,且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國外實際情況進行的。(2)對于資源循環利用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廣泛,從原始資源到家用電器無所不包;對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手段的研究比較多,如經濟手段、命令控制手段等。對于工業代謝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概念層次,在理論與實際操作上仍有待深入。

        二、國內循環經濟研究狀況

        20世紀九十年代初,循環經濟的概念在國際上已經逐步傳播,九十年代后期這一概念被引入我國并很快得到國內的重視。近幾年,循環經濟在國內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

        1、關于循環經濟的內涵、原則、特征等基礎理論的探討。段寧(2005)、吳季松(2005)、曲格平(2001)、解振華(2003)、錢易(2005)、湯天茲(2005)、馮之浚(2004)、恒(2005)、齊建國(2005)、徐崇齡(2004)等對循環經濟內涵展開了討論,歸納為三種:(1)段寧等從循環經濟的特殊屬性考慮所給的理解;(2)吳季松等從科技、經濟和社會的關系角度對循環經濟的理解,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一種新的技術范式或是科技、經濟和社會三者整合的經濟;(3)徐崇齡等認為循環經濟是以循環技術為基礎的經濟。季昆森(2004)、王欽敏(2003)等在“3R”原則的基礎上,對循環經濟的原則作了一些擴展,提出了“4R”原則。后來,又相繼提出了“5R”和“6R”原則。解振華(2003)、吳季松(2003)、曲格平(2001)、陸鐘武(2003)等對循環經濟的特征進行了研究。

        2、關于循環經濟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的研究。諸大建(1998)就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諸大建(2004)、馬凱(2004)、馮之浚(2003)、牛文元(2003,2004)、王成新(2003)、李金愷(2005)等研究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提出循環經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湯慧蘭(2003)等對工業生態系統理論框架的構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胡山鷹(2003)等提出了工業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等集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吳偉等(2002)探討了工業生態系統的運行和控制機制。王兆華等(2002)運用經濟學交易理論分析了工業生態系統,揭示了系統共生的機理。耿勇(2000)、陳定江(2002)、劉力(2001)等學者在實踐基礎上對生態工業園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此同時,肖松文(2001)、吳云波(2003)、王靈梅(2004)等探索了生態工業園區及園區內企業規劃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并進行了實證分析。

        3、對發展循環經濟措施和建議的研究。曲格平(2001)、陳之泉(2001)、馮之浚(2003)、解振華(2003)、馬凱(2004,2005)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認為發展循環經濟要明確指導思想,建立綠色技術支撐體系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體系。

        三、評述

        從國外循環經濟實踐來看,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第一,思想要轉變。我們必須轉變思想,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第二,法律要先行。即發展循環經濟必須用法律來明確和規范政府、社會、企業以及國民的社會責任和相應的義務;第三,政府要主導。政府甚至可以通過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等行為,來影響、支持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第四,企業為主體。通過企業內部改進工藝和生產流程,企業間發展生態工業園區,充分發揮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實踐主體功能;第五,建立相關社會機構。建立相關的非政府社會機構,發揮其協調作用,打造社會靜脈產業鏈;第六,輿論支持、全民參與。不斷加強輿論宣傳工作,提高國民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提高國民參與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國對循環經濟的研究剛剛起步,尤其對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缺少有關產品生態設計、生命周期評價和清潔生產等循環經濟實現手段的系統研究。

        綜合國內循環經濟研究狀況可以看出,在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理論研究方面,國內清潔生產、垃圾處理、環境無害化、生態經濟等與循環經濟相關的研究雖然較多,但應用循環經濟基本思想解決煤炭企業問題的研究目前還未形成規模,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制定,基于循環經濟的煤炭企業發展模式的系統研究在我國更少見。我們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經驗,根據我國循環經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更系統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吳季松.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第5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生態文明 理念 營口 溝域經濟 扶持

        新世紀,我國為了破解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將建設生態文明列入,將生態文明建設變成我國社會建設總體布局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現階段,怎樣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在營口市區區域內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已經成為營口市政府關注的重大經濟問題。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基礎。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營口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不斷增強營口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就成為極為緊迫的任務。為此,在今后營口溝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尤其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改造和提升營口市溝域經濟的發展,大力增強營口溝域經濟的發展。

        一、生態文明以及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我國今后要在建設中尤其注重“建設生態文明”,隨后,“生態文明”逐漸成為輿論與就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是至今,學術界對于生態文明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和內涵認定。

        總體來看,生態文明是一種生態的文明,生態文明的進化和完善孕育了人類社會,它仍然屬于人的文明,是一種新型文明。它應該既包含人類文明和自然文明,兩者是統一的,并且是和諧發展的狀態、積極成果。因此,從這個概念上理解,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積極性,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區域經濟發展,就是要在營口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用生態文明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形成良好的產業結構、空間格局和生產方式。與此同時,要加大環境的保護力度,提高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

        二、溝域經濟的內涵與營口市溝域經濟現狀

        溝域經濟主要以生態建設與體閑旅游產業為龍頭,集旅游觀光、生態涵養、經濟發展、人文價值于一體,實現山區的發展與當地農民致富的經濟形態。其內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生態優先。在發展當地溝域經濟過程中,要很好地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體閑,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前提,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二是發展要以農民為主體。溝域地區的廣大農民是建設新山區的主體,我們要在建設溝域經濟時注意依靠他們。要堅持以農民為本,培育一批懂技術、闖市場的新型農民。三是要以文化創意為理念。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地運用文化生產力提高農業附加值。通過融入文化創意,培育特色農產品,提升產品的品質,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溝域經濟發展模式。

        目前,營口市溝域經濟發展情況良好,逐漸形成了以蓋州市為核心的溝域經濟發展先鋒,其中,北海海洋公園、赤山風景區、冰泉山莊最為典型。營口市依托山海林泉寺資源優勢,以旅游牽動溝域經濟的發展,確定了走生態旅游開發路線的發展定位,很好地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之路。

        三、用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營口溝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溝域資源開發的補償政策

        營口市在發展溝域經濟時,堅持用生態文明理念解決溝域經濟開發時出現的補償問題。首先,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及時彌補溝域經濟發展區域內農民的經濟損失。其次,要建立起統一的生態補償機制體系。營口市至今還沒有形成為一個統一的補償體系,不利于協調管理。“應針對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山區森林、環境保護等不同內容,制定山區生態補償機制。” 再次,應該建立穩定的財政支持和保障制度。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應該及時給與投入機制以必要的支持。要把發展生態產業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發展生態產業項目,逐年加大對生態產業的投入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產業開發,建立生態產業融資擔保制度。

        (二)建立溝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

        營口市堅持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在發展山區溝域經濟和建設時,要將建設資金納入市和區縣財政預算,扶持重點溝域經濟的特色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扶持溝域經濟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溝域經濟發展,設立相應專項資金。

        (三)溝域產業培育的援助政策

        首先,要壯大主導產業。根據溝域經濟實際情況,重點扶持休閑旅游和商務服務業等。這些產業生產率上升快、市場前景廣闊的特點。因此,營口市政府要不斷改善主導產業部門外部環境,同時輔之積極財政支持。其次,鞏固基礎產業農業作為溝域經濟的基礎。營口溝域地區要大力發展高端農業,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立足山區,突出特色,瞄準省內高端消費市場,發展高端農業。

        中國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國家“五位一體”發展戰略格局,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新一輪改革浪潮以來,以生態優先為主要特征的溝域經濟發展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長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第6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其產生背景

        循環經濟的概念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在工業化國家出現,它是相對于傳統經濟而言的一種經濟形態,代表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其基本含義是指:通過廢棄物或廢舊物資的循環再生利用來發展經濟,其目標是使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投入的自然資源最少,向環境中排放的廢棄物最少,對環境的危害或破壞最小,即實現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經濟發展。

        循環經濟的提出,是人類對難以為繼的傳統發展模式反思后的創新,是對人與自然界關系在認識上不斷演進的結果。

        工業革命以后,由于科學技術進步,生產力發生了質的變化,人類擁有的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人們因此而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棄物似乎也不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由于對資源和環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認識,人類在取得一個個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工業廢棄物產生的公害奪走了成千上萬人的健康和生命,環境破壞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生態難民。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劇增加,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這些嚴酷的現實,迫使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的關系進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續發展這一全新的發展觀。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和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是這一新發展觀形成的兩個重要里程碑。《環境和發展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文獻的簽署,標志著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認識。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首先是廢棄物管理戰略轉變的需要,也是產業鏈的有機延伸。德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固體廢棄物的快速增長需要有新的管理戰略。日本從1990年開始提出垃圾減量化問題,并使東京的垃圾年增長率從8%降到1998年的5%以下,但仍有大量的垃圾產生,使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年限急劇下降,新建又要占地。廢舊物資的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既可以少產生廢棄物,又可以減少垃圾填埋占地。

        ——他們已處于工業化后期,經過長時間積累,廢棄物中有大量的廢舊物資,如廢鋼鐵、報廢汽車、廢家電、廢紙張等可以回收利用;通過循環再生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礦產資源生產新的產品,就能實現產品報廢和更新的動態平衡。

        ——他們在工業化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本國礦產資源所剩不多,客觀上要求對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否則就要花更多的錢從國際市場上去購買。

        ——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公眾較高的環保意識,是這兩個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基礎。

        循環經濟的核心是我們原來所說的廢舊物資回收和資源綜合利用,但兩者又不完全相同:一是出發點不同。過去我們講廢舊物資回收,主要是因為物質匱乏,通過節約和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來緩解供應短缺;現在是強調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二是范圍不同。過去我們強調的是生產資料,如廢鋼鐵、廢玻璃、廢橡膠等的回收利用,而循環經濟中要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三化”)的廢棄物,已從生產領域擴展到生活領域,重點是城市的生活垃圾。三是途徑不同。過去我們通過計劃實現廢舊物資回收再生,現在則是在法規和標準的嚴格執行前提下,通過市場運作來發展循環經濟。

        二、循環經濟實踐和理念的發展

        在上世紀70年代OECD國家實施“污染者付費”的環保政策后,企業界也開始探索新的生產方式,通過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并形成了廢棄物的不同利用途徑和方式。此類實踐分兩種形式:一是在企業內部;二是發生在企業之間。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得到了發達國家政府的推動,也得到了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積極響應。例如,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杜邦化學公司將減少(Reduce)、再用(Reuse)和循環(Recycle)作為指導原則,組織企業內部的物料循環,創造性地形成了化學工業的“3R制造法”,大大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到1994年底,使生產中產生的廢棄塑料減少了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0%。公司也因此降低了廢棄物的處理成本,節省了大量開支。

        生態工業園(Eco-Industrial Parks)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形式,通過廢棄物交換將企業聯系起來。加拿大、美國等國的實踐表明,廢棄的石油產品和有機物的綜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態產業鏈,進而形成生態工業園。丹麥凱隆堡是目前國際上運行最為成功的生態工業園。電廠是該園區產業鏈的核心。電廠給制藥廠供應高溫蒸汽,取代了其自備鍋爐;給居民供熱,減少了3500個家庭取暖爐;供應中低溫的循環熱水,使大棚生產綠色蔬菜;余熱放到水池中用于養魚,實現了熱能的多級使用。同樣,粉煤灰用于生產水泥和筑路,脫硫石膏用來造石膏板,使進口的石膏原礦減少一半。該園產生的效益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節水。煉油廠每年節水120萬立方米,藥廠廢水處理后的90萬立方米也可用來替代淡水。二是節約礦產資源。電廠用煉油廠排出的空氣每年節煤30000噸(約占物料投入的2%),節油19000噸。制藥廠的殘渣用來制造有機肥料節約氮800噸,磷400噸。電廠和煉油廠的廢棄物資源化,每年節約2800噸硫和80000噸石膏原料。三是減少廢棄物排放。電廠20萬噸的粉煤灰和80000噸除塵渣不再填埋;煉油廠2800噸的硫不再排到空氣中;制藥廠100萬立方米的水處理廢渣不用填埋或填海而制造成有機肥料,供附近的農場使用。此外,還避免了約2000噸二氧化硫和13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國內外的學者和專家根據企業的實踐總結提出了工業生態學(原文是Industrial Ecology, 國內有人翻譯為生態工業,或產業生態),并成為循環經濟發展的指導理念。工業生態學的概念,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究部當時的副總裁Robert Frosch于1989年在《科學美國人》發表的“加工業的戰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斯坦福和耶魯大學聯合辦了一份《工業生態學》雜志,探討其理論與實踐。其基本做法是將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用到工業生產體系的設計中,將工業生產過程類比成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封閉體系。其中一個環節產生的“廢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個環節的“營養物”或原料。這樣,彼此相近的工業企業就可以形成一個相互依存、類似于自然生態中食物鏈的“工業生態系統”。當然,從目前的實現程度看,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而言,工業生態系統中的類比概念還是比較簡單而低級的。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工業生態系統還難以達到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共生程度。盡管如此,按照工業生態學中“工業共生”、“工業代謝”的概念,來設計企業之間的“生態”聯系,還是體現了可持續發展中生態效率原則的精髓。199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在向聯合國環發大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改變航向:一個關于發展與環境的全球商業觀點》中,最先提出生態效率的概念,就是“既要提供價格上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或服務,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又要逐步降低對生態的影響和資源消耗強度,使之與地球大概的承載能力相一致”。用通俗的話說,生態效率有兩層含義:其一,在資源投入不增加甚至減少的條件下實現經濟增長。其二,在經濟產出不變甚至增加的條件下,向環境排放的廢棄物大大減少。

        第7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在如何擺脫傳統經濟模式的羈絆,步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軌跡上,戴利提出了“穩態經濟”模式,倡導實現從增長(數量擴展)向發展(質量改進)的轉型;《增長極限》提出“零增長理論”,建議通過零增長實現全球平衡;布朗則強調生態學家與經濟學家應經濟合作,推動傳統經濟向生態經濟的革命性轉變,進而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廣泛醞釀和形成,堪稱人類社會現展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里程碑,現己為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所基本認同,并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原則,融入到國家的發展行動之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大指導方針和基本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產生

        1.增長的極限導引出的啟示。從18世紀初的工業革命,一直到20世紀上半葉,人類關于發展的觀念,主要是以經濟的增長來進行定義,認為經濟增長了就是發展了。只是到了20世紀60~80年代,人類在經歷了一系列重大公害事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痛苦之后,開始積極反思和總結傳統經濟發展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探尋新的發展途徑。在1972年前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針對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巨大困境,提出了“人類困境研究計劃”,并運用系統動力學模型,得出了“零增長”下“全球均衡”的結論,該結論雖然過于悲觀,不利于發展中國家行使自己的發展權。但是,該書提出的“不要盲目地反對進步,但是要反對盲目的進步”等有益觀點,給了人們極為深刻的啟示,促使人們開始重視全球性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2.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法國學者編寫了《新發展觀》一書。該書認為,經濟發展應該是“整體的”、“綜合的”和“內生的”,經濟發展不僅包含數量上的變化,而且還包括社會收入結構的合理、文化條件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其他社會福利的增進;經濟發展體現為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環境改善的同步進行。這種新的發展觀在實踐中,逐步演變為“協調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其拓展為基礎。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為主席的“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的著名報告,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并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致力于:消除貧困和實現適度的經濟增長;控制人口和開發人力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盡量延長資源的可供給年限,不斷開辟新的能源和其他資源;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滿足就業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則;推動技術進步和對于危險的有效控制”。由此掀起了世界范圍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浪潮。

        3.聯合國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的作為。1980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共同發表了《世界自然保護大綱》,較早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里約會議通過并簽署了五個重要文件――《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關于所有類型森林問題的不具法律約束的權威性原則聲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這次會議和上述五個文件,世界各國對可持續發展達成了共識,為各國政府和人民抓住機遇、協同努力,改變人類自身掠奪性的生產方式和浪費型的消費形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本質特征

        1.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一詞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年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種說法。但是,目前國際社會相對公認的定義,是1987年世紀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所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對可持續發展給出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所表述的是某種動態的過程、道路或途徑,可持續發展是“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不是一條僅能在若干年內在若干地方支持人類的進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遙遠的未來都能支持全人類進步的道路”。

        2.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特征。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從其理論架構和表達方式上解析,可持續發展具有三大本質特征:

        (1)發展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發展狀況,即能夠判別一個國家或區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發展,是否在健康地發展以及是否在保證生活質量和生存空間的前提下不斷地發展。對此,必須澄清一個容易混淆的觀念,即認為可持續發展似乎不強調經濟增長和財富的積累,有時甚至把可持續發展視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資源,以維持生態環境的質量,這顯然是與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本質背道而馳的。

        (2)協調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矛盾性,即要求定量地診斷或在同一尺度下比較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平衡,效率與公正之間的平衡,市場發育與政府宏觀調控之間的平衡,當代與后代之間在利益分配之間的平衡。

        (3)持續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在發展上的長期合理性,注重從時間的尺度上去把握發展度和協調度。這里所指的“長期”,近者可以是五代或十代人的時間,遠者直至整個人類的未來,不應是在短時段內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二、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佳選擇模式

        循環經濟重在從轉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入手,從根本上消除經濟與社會發展對資源的壓力與對環境的破壞,進而實現人類――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整體可持續發展,這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是相吻合的,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經濟領域的體現和實踐。

        (一)循環經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

        1.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可持續發展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標,同社會進步相適應。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形成源于對當代不可持續發展狀態的認識,而把它作為目標的宗旨則是通過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謀福于當代和未來的人口。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期性、持續性,其實質是要求人們從向自然索取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轉向可實現良性循環的經濟發展方式。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必須徹底改變對自然的傳統態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價值標準,把自然界看作人類生命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而不是被人類隨意盤剝和利用的對象。

        2.循環經濟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循環經濟是一種以人為本,在開發自然、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并保護自然生態,尊重自然內在價值,使自然能夠承載人類開發能力的發展模式。人類在實踐中對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的深入了解,促進了環境無邊界(全球環境一體化)觀念的形成。人類必須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由線性經濟轉向循環經濟,自然界才能為人類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提供支撐。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本質體現

        1.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涵義。可持續發展不否定經濟增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但需要重新審視如何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兼顧和統一。可持續發展要求既滿足需要又實現限制,從這點來看,可持續發展概念中的“可持續”乃是對“發展”的限制性規定,明確這一點,乃是理解這個概念的內涵的關鍵。可持續發展經濟強調經濟數量的增加與經濟質量的提高相統一;強調經濟發展在關注當代人利益的同時,重視后代人的幸福,經濟發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強調經濟發展與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系統性、協調性、持續性。

        2.循環經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將資源利用模式由“資源――產品――廢物”的單向運行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運行,有利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循環經濟從經濟活動的源頭節約資源和降低污染,并在消費等各個環節減少污染排放,有助于恢復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循環經濟的根本目標是要求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物產生,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循環利用來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廢物的再生利用只是減少廢物量的處理方式之一。循環經濟的核心思想是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和改善環境,使經濟發展能持續進行下去。

        (三)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

        1.循環經濟從本質上支撐了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人類發展的總戰略和未來的奮斗目標。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和環境運動,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發展的根本目標是要建立高度物質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會,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它以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手段,以持續地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為目的。

        2.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都兼顧發展效益與生態效益。通過合理、和諧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全面素質,這才是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特征。循環經濟就是這樣一種人類善待自然,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使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生態安全相適宜,建立起“人――地”協調互動的新型經濟關系和生態倫理的新概念,并從社會整體結構和功能出發,謀求總體的最佳發展和實現資源的最合理利用,使人與生態系統得以和諧協調發展,使“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第8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建筑經濟;生態經濟;互動機制;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概況

        建筑經濟是建設領域內關于建設項目的經濟方面的預測、決策、實施、分析、評估等活動,建筑經濟為一專門學科,其相關問題管理的優劣影響到建筑工程項目能否順利實施。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型產業,建筑行業發展對提高經濟發展極為關鍵。在準確評估建筑經濟時,需對以下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成本、時間與質量為組成建筑經濟的主要內容。基于此,為達到建筑經濟效益最大化,需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投入最低成本可取得最佳投資效益,要求該效益具體消耗必須在預期質量范圍內。如不重視環境效益,短期效益則為建筑經濟評估標準,此時建筑經濟內無法深入貫徹生態經濟理念,將導致環保意識不足,進而造成嚴重污染與損害。伴隨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提升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重視生態經濟發展問題。這就要求必須將資源消耗、環境健康與生態多樣性等要素添加到建筑經濟發展中,通過不斷改善評價標準,將推動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ECO為生態經濟的英文簡稱,其為2個英語單詞詞頭合成:economic與ecological。生態經濟的含義為通過生態經濟學原理與系統工程方式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疇內,對生產、消費方法加以改善,并通過全部可利用資源潛能的開挖,進行相應產業的發展,要求該產業具備高經濟性、高生態性,并確保其具備合理建設體制、和諧的社會文化與生態健康的環境。作為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實施的重要保障,生態經濟必須重視自然生態和經濟建設的統一性、協調性,其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時間性:時間維上資源利用的持續性。在人類社會再生產長期發展中,針對自然資源后代人應具備相同或更美好的享有權利與生存權利。當代人為獲取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犧牲后代人利益為基礎,需選取轉移財富的相關策略,將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提供給后代人,讓其擁有與當代人相同的權利。第二,空間性:空間維上資源利用的持續性。在開發區域資源與發展區域經濟過程中,不能為滿足自身發展要求,去犧牲其它區域,必須建立共享、共存的區域資源體系。第三,效率性:效率維上資源利用的有效性。資源利用應始終堅持“低耗、高效:原則,其發展的主要支撐為技術進步,利用資源配置優化,可對單位產出資源消耗量有效降低,并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通過資源產出效率提升,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經濟視角下建筑經濟的特征分析

        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市場化得以穩步推進,于此同時,建筑工程建設事業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為優化資源配置、達到施工效率與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必須重視生態經濟視角下建筑經濟發展特點。據工程項目施工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對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經濟活動有效管理,并在充分了解與分析其概念的同時,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全面提升,才能推動建筑工程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智能和優化

        在實現建筑物節約能源目標中,智能化具有推動作用。基于生態經濟發展,建筑經濟生態發展主要由高新技術方式控制成本、優化建筑物功能得以體現。作為新形勢下建筑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智能化發展中,可利用高新控制技術集中管控建筑物熱泵、中水處理與雨水回收系統等,以此對建筑物舒適度需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于此同時,具體控制內,要求能夠自動澆灌室內植物,并在自動運行內實施安防模式,根據建筑物模式自動切換安防模式。

        (二)生態和環保

        設計新型建筑過程中,要求必須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對自然資源與再生材料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并對綠化人居環境、美化自然環境加以重視。為達到生態、環保的雙重目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中,盡可能選取木材作為內外墻材料,選取可再生材料作為墻體保溫材料,或大量選取木地板等。通過以上行為、方式,可大大降低破壞自然資源的力度,可減少水泥用量。與此同時,為降低污染環境與人體傷害,要求不能將油漆涂刷到建筑外墻。

        (三)節能和自然

        基于生態經濟發展,目前建筑工程對能源能否有效利用極為重視。為充分體現生態原則,需對自然資源加以充分利用,盡可能降低能源消耗量。如衛生間通過整體合理規劃,選取節水型設備,可達到水資源節約的目的。如條件成熟,可對回收雨水等加以重視。

        三、生態經濟對建筑經濟的影響

        作為工程自身的生命,質量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與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建筑工程建設質量與國民經濟增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密切聯系。綠色建筑經濟發展要求必須確定建筑經濟效益與生態化發展的所有職能與工作內容,其為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有計劃、有系統的活動。目前,對建筑經濟發展造成影響的因素較多,為提高工程施工整體經濟效益,要求相關部門、單位必須重視生態經濟對建筑經濟的影響,并在經濟效益目標條件明確的前提下,利用行動方案、資源配置等措施達到預期目標。建筑經濟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能夠推動工程項目與單位的快速發展,并能確保市場的有序性,對項目與單位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的成本觀與成本評價方法

        傳統建筑經濟成本觀研究中,建筑工程建設內消耗的能量、水資源施工階段的影響比例僅為1/10,這就要求必須對建筑工程建設過程內多數費用進行充分考慮,如排放溫室氣體、有限資源消耗與處理建筑垃圾等。這些要素都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構成成分,如何確保建筑成本降低,必須建立新成本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對建筑項目建設早期能源節約提供有效策略,并建筑經濟發展與實現生態價值極為重要。同時通過建立新成本觀及評價方式,可對建筑影響自然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還能將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真實反映出來,進而達到市場價值目標。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評估法

        1.概念分析

        通過全生命周期評估理念,對建筑產品與材料的所有成本進行探究的方式為全生命周期成本評估概念。將全生命周期評估理念充分納入建筑工程成本評估中,其作用為重新認識、了解可持續發展策略選取后提升建筑工程早期成本的現狀,并站在戰略目標高度對可持續性建筑的經濟性進行全面分析,為客觀評價、實施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內容分析

        建設期成本、使用期成本與環境費用為構成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評估的主要部分。建設期成本:建設施工、安裝與供應材料、設計等方面的各項費用;使用期成本:清潔、維護、裝修、置換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能耗;環境費用:資源消耗和污染環境為其主要內容。如采購、運送與利用等各個環節原材料的消耗,或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的直接污染問題。

        3.方法分析

        作為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評估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時存在諸多變數,因此需進行相應評估規范、指標的制定,回收期計算為投資有效性評估的最直接方式,在整個建設成本中需把建筑材料、組建等進行貼現求和,實現現值性整個成本評估,利用該成本回收速度計算,可將投資有效性充分體現出來,回收期較短則說明具有較高的投資效益。現階段,伴隨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該成本評估方式運用更為廣泛。

        (三)建筑效益評價體系的擴展

        經濟活動目標就是實現效益最大化,導致傳統經濟活動和環境保護出現矛盾的主要因素為效益評估體系不全面。樹立正確的可持續性建筑價值觀,需加深效益概念認識程度,重視建筑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為建筑效益的主要部分。成本、質量與時間為一般建筑效益評價體系的主要構成成分,為平衡以上3種成分,需實現成本最小化與時間最短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在建筑經濟生態環境營造中,必須重視建筑環境效益,并在此基礎上,注重其他環境內容,如資源消耗、排放有害氣體等,換言之,以生命周期理念對成本要素的空間性含義加以擴展,并通過生態評價對質量要素涵義加以擴展。通過建筑經濟發展研究,可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經濟約束、社會公正等都是建筑經濟效益提升與效益評價必須考慮的問題,在將新內容融入時間要素內時,可形成完善的建筑效益評價體系。

        (四)可持續性建筑是實現生態價值的途徑

        人類可持續性經濟行為在生態經濟理論被看作是實現場所潛在環境價值與現實經濟、社會價值整合的途徑。生態經濟理論將人類的可持續性經濟行為看作是實現場所潛在環境價值與現實經濟、社會價值整合的途徑,它對建筑設計帶來的啟示是:可持續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單純的環保性目標,而是更切實地將環境價值與以經濟為衡量的人類福利的提高直接聯系在一起的過程。實際上,可持續性建筑的每一次成功實踐都是自然資本生態價值的實現過程,如對于自然排水系統的利用,通過相應人工系統建設成本的降低實現了自然系統的價值;由各種節能措施的采用而帶來的能源消耗降低和建筑經濟效益的提高也是自然資本轉化為現實經濟價值的體現。

        四、結語

        為實現環境與經濟共同發展,在未來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需將可持續性建筑設計作為二者結合的最終目的,并在實際應用中在整個建筑工程建設中合理納入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站在長遠目標角度,提升建筑經濟效益,達到生態化建設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建筑設計與施工領域的快速發展,才能為生態經濟在我國的實施與推廣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周奇峰.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性機制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29).

        [2]洪天超.以綠色建筑為基礎建設綠色低碳生態新城———以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為例[J].城市,2012(10).

        [3]慈海鑫,張美政.淺析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2(12).

        [4]黃浩.試論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現狀及對策[J].現代裝飾:理論,2011(7).

        [5]潘家華,莊貴陽,鄭艷,朱守先,謝倩漪.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核心要素分析[J].國際經濟評論,2010(4).

        [6]倪外,曾剛.低碳經濟視角下的城市發展新路徑研究———以上海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0(5).

        [7]劉衛東,張雷,王禮茂,趙建安,馬麗,唐志鵬,高菠陽,余金艷.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框架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0(5).

        第9篇:生態經濟的概念范文

        特約嘉賓 王 兵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國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評估首席科學家,森林生態連清體系的提出者和設計師。主要從事陸地生態系統關鍵過程長期觀測與模擬、森林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森林生態連清、生態GDP 核算、森林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發表專著30 多部,論文100余篇,牽頭制訂了10余項國家林業行業標準,主持和參加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并獲得“首屆全國野外科技大會先進個人”、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等多項榮譽。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的總和,是繼“可持續發展”概念提出以來學界在探討人與自然、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系統、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趨向上提出的又一創新性概念。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即生態GDP 核算體系,并將其作為一種制度推廣。這就意味著,生態文明評價制度的標準已經明確了。生態文明評價制度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評價某個地區或區域的發展狀況。這種發展是兼顧了社會、經濟、環境、資源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使人們告別“重經濟發展、輕生態建設”的思想,同時這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保障。

        綠色GDP和它的缺陷

        目前用來考核政府業績的唯一的指標就是GDP,它是20 世紀30年代的產物,是一個特定的區域內某一時段國民經濟活動的產出成果,進而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其本質上追求的就是單純的經濟效益。這種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并不能反映社會成本,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方式和為此付出的代價,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效益和質量,不能衡量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等。而且,一些地方為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速度,不惜違背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經濟增長方式以過度消耗能源和資源、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留下了長遠的隱患和危害。

        西方國家早就認識到這種單純的追求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弊端。許多組織或個人為此紛紛提出了解決辦法,如可持續收入思想、生態需求指標(ERI)、凈經濟福利指標、凈國民福利指標等觀點。20 世紀90 年代,世界銀行組織出版了《環境進展的監測》,正式提出了綠色GDP 的概念,其內涵就是在現有GDP 的基礎上,減去資源消耗和環境退化的價值。然而,這個定義也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首先,在經濟發展與資源價值相關的認識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其簡單地認為“經濟產出總量增加的過程,必然是自然資源消耗增加的過程。也必然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過程”,這只是簡單的在核算中扣除了消耗(做“減法”),表現的僅僅是經濟的實際水平,仍沒有通過核算把人為干預下實際存在的生態價值統計出來(做“加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自然界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進而制約了創造生態價值的積極性。

        其次,可持續發展是綠色GDP核算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即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綠色GDP 的概念本身反映的是環境資源損失的代價,即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部分影響,而沒有反映出經濟與社會、環境與社會的相互影響,尤其是環境所帶來的生態效益與經濟、社會的相關關系,因此只能說其是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之一,而不是全部。因此,簡單地認為綠色GDP 的提出乃至其核算就能反映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真實情況、可以推進生態文明評價制度的建設就未免顯得偏頗。

        再次,綠色GDP 的概念體現的是存量范疇,而資源再生產所帶來的效益屬于流量范疇,如何實現流量與存量的緊密銜接,這在該定義中沒有反映出來。也就是在定義的過程中僅僅考慮了消耗資源的量,而沒有考慮資源再生產的價值,即生態效益。當前的傳統社會已經向現代生態社會轉型,如果只是竭澤而漁,只注重綠色經濟的發展而對地球形成生態欠賬,那么綠色GDP可能要大打折扣甚至是負數。因此,只有將存量考慮進去,才能極大地調動各級政府再生產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會調節各級政府對環境資源等的態度。

        綠色GDP核算制度難以推進自綠色GDP 誕生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都開展了本區域內的綠色GDP 核算。例如博茨瓦納共和國將水資源的消耗計入其內,挪威納入了自然資源價值,墨西哥將石油、各種用地、水、森林等資源納入綜合環境經濟核算體系中。但在這一過程中,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 核算模式,也沒有一國以政府名義綠色GDP結果。可見,國外的綠色GDP 核算同樣沒有正確地正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忽略了自然界的主動性即自然界自身的生態效益。這也是綠色GDP 核算制度推廣的艱難所在。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推進,“GDP至上”、“以總量論英雄”等發展觀念得到了有力糾正。但是,一些地方在發展理念上仍然存在“重經濟增長、輕生態建設”等誤區。當前,用綠色GDP 考核政府業績及黨政官員政績的評價方法,一直難以開展。原因在于,一旦實施綠色GDP,扣除了環境損失成本,會使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數據大大下降,這必將帶來干部考核體系的重大變革。

        再者,環境信息公開化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從一個觀念轉變階段發展到利益博弈階段,這其中首要的博弈就是信息的博弈,掌握著80% 以上的政府信息,首當成為信息博弈的焦點。而在中國,各部門存在著綠色GDP 核算結果不予公布的尷尬局面。可見,綠色GDP 核算的概念還沒有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在线欧美视频一区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