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西文化的主要差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文化意識;中西方文化差異;跨文化語言交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反映著相關社會的文化,文化賦予語言豐富的內涵。語言對文化的傳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之間日益頻繁的交流,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僅僅掌握一種語言并不一定能完全同使用該語言的人進行交際。這就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要把西方文化貫穿于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才能夠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的意識和能力。語言知識是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應用語言的保障。不管初級英語還是高級英語,在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文化教學,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在學習詞匯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滲透有關文化知識和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在人際交往與思維觀念上的中西文明的差異
西方在人際交往的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差別,如中國人熱情好客,在人際交往中飽含熱情,問寒問暖,對于了解有關年齡、職業、收入、婚姻狀況等問題,覺得都理所當然。而在西方國家中,特別重視對方的隱私權,凡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都不能直接過問。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相反,中國文化卻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提倡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一種態度。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則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二、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的詞匯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一語言現象稱為詞文化。例如: “sea”這個詞在英語中的文化內涵就極為豐富,如: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國人常把大海同 “許多”、“大量”聯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英語民族擅長抽象思維,其語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詞和介詞。 而漢民族擅長形象思維,故漢語常偏重于使用動詞。在英語句子中,主謂結構突出,句子結構嚴謹,長句和復雜句用得較多,句子之間粘連密切,并特別重視連接詞的作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連接詞) “樓下有人要見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關系詞)
另外,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主要是直線式,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主要是螺旋式。即在英語里,主題句開門見山,后接一個自然銜接的例證句,而后收尾。但漢語語篇結構往往不是從主題句出發,而是在主題句外繞圈子,最后才點題。學漢語的西方人常為此困惑不解,總覺得漢語句子重點不突出,缺乏連貫性。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跨文化教學,教會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而我們的學生要具有跨文化意識,加深對所學文化的理解,并怎樣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與西方人進行順暢的交流。
三、利用現行的教材,進行文化知識的導入
現行的外語教材中有豐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我們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識,例如課本中有關于健康飲食方面的, 教師就可以適時地給學生講解一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目前,“麥當勞” “肯德基”這些快餐在我國學多地方比較盛行, 教師可以講一下 Fast Food, 如漢堡包( ham- burger) 是蘸芝麻的小圓面包對剖, 夾上一個壓扁的牛肉餅, 當然有時還添上生菜葉子、 奶酪或其他調味品。同時,讓學生比較一下中西方飲食, 以選擇健康合理的飲食。另外還可以教學生使用西方餐具(刀、叉), 使他們不至于在現實生活中鬧出笑話等等。現行的中專英語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話題來編排各個單元的。一個單元一個中心話題,每個話題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東西方的文化。教師要有對文化差異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曉度。這樣在學生即將遇到或已經遇到的差異問題就可以很好地處理,有意識把文化知識滲透到教學中,見逢插針地對文化知識進行導入,讓學生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終目的,也相應地會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
四、詞匯教學,彰顯文化
語言中受文化影響最大的是詞匯。一種語言中的詞匯體現出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例如dog一詞,中英兩國的人對狗有不同的傳統看法。中國人一般厭惡鄙視這種動物,常常用狗來形容和比喻壞人壞事,諸如 “狗仗人勢、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國人對狗有好感,認為狗是忠實可靠的朋友:“a lucky dog ” 喻指“幸運的人”;“big dog”喻指“大哼、要人、保鏢”,dog 是 best friend of a man, 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很多外國人在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時,末了總忘不了加上寵物狗的名字。
詞匯富含文化,只要教師勤于探究和積累,通過詞匯教學,可以讓學生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各種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學生會更加佩服老師知識的淵博,這是教學相長的好事。
五、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讓學生通過體驗來領略異國文化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單純靠課堂教學來完成,網絡與課外活動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互聯網上關于中西文化知識的資料相當豐富。在講新課之前, 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 讓學生上網查閱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這樣不僅可以了解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背景知識, 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還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此外,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圖片、 幻燈片等直觀教具,播放錄音材料,營造英語學習氣氛,把英語學習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汲取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外看些如“走遍美國”“瘋狂英語”或一些經典的奧斯卡英文影片等等,使英語教學活動達到情景交融,聲情并茂的效果。
英語習語說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偉業非一日之功),如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文化教學深不可測,它存在于英語教學的每個階段,但是只要我們在英語跨文化教學的路永保熱情,不斷探索,相信成功離我們不會太遠。
參考文獻:
[1]張安德,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對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文化因素 英漢翻譯 中西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01-01
一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1.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語言具有文化的特點。首先,語言本身是人類在其進化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精神財富,并且是人們后天習得和學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財富,語言亦是如此。
2.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
語言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3.文化語言的相互影響和促進發展
語言和文化都是人類社會的產物,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記錄文化和促進文化的發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語言和文化關系,可以說,文化包括語言,文化的發展影響語言的發展。
綜上所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可概括為:語言滲透于文化的各個層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記錄著文化,它是文化表達和傳播的工具。語言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也影響著語言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二 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
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國家和地域的人在交談時,即使語言準確無誤,也會產生誤會。常常由于一句話說得不得體,使聽者捧腹大笑。如在外國演講的人經常發現聽眾對他講的某個笑話毫無反應,然而在國內同一個笑話會使聽眾笑得人仰馬翻。在中國文化中,龜有兩種意義:一方面象征長壽,另一方面則是罵人。但在西方文化中沒有這樣的聯想,烏龜不過是行動緩慢、其貌不揚的動物而已。
另外,由于東西文化形態及心理因素的不同,人的尊卑概念及表達尊卑要領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富有競爭力,而年紀大的人卻常常被嫌棄。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老”就意味著風獨殘年,來日無多,人們都忌諱“老”字。如某院校的學生陪外籍教師乘車旅游,一位學生一上車便熱情地給外教讓座并用英語說:“您這么大歲數了,可別累著了……”這位外教聽后心中十分不快,心想自己才五十多,中國人就把他當作不中用的老頭子了,而這一誤讀,正是由于東西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
三 英漢翻譯中應注意的文化差異
l.思維模式的差異
西方人偏重于邏輯思維或理性思維;而中國人屬于抽象思維或感性思維。因此,中國人的文化思想更適合處理和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容易產生凝聚力;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則更利于人類探索物質世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兩者互有短長,互有利弊,只有相互借鑒、吸收、揚棄,才是明智之舉。總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而現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現代工業文明基礎上的。
2.顏色文化的差異
顏色詞除了能表達所固定顏色的意義之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許多是在特定的歷史和地理背景下產生的,這些詞大都可以被視為“文化局限詞”,因此,如果不了解顏色詞在不同文化中所派生出來的深層次涵義,就算知道顏色詞的固定顏色意思,也知道句子中的語法,也會翻譯錯誤,鬧出笑話,在交際中就會引起歧義,產生誤解,從而達不到真正的交際目的。如green-eyed,大部分人都知道,green是綠色,eyed具有眼睛的意思,因此直譯就是綠眼睛,其實意思指的是眼紅。
3.數字的文化差異
眾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其原因就是與圣經故事中耶穌被他的第十三個門徒猶大出賣有關。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通常避免使用“十三”這個數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數字“十三”沒有這種文化含義,但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近來這種蘊涵也被國人所接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因為與“久”同音,所以“九”經常用來表示“長久”的意思。如我國歷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長治久安。
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譯的可譯性受到限制。因此,進行英漢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差異,要在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中找到一個切合點。運用自己的能力讓這兩種文化盡可能地接近,使帶有異國情調的內容在譯入語中得以再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英語課堂 跨文化意識
眾所周知,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征。《英語課程標準》中說到:“……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可見,跨文化意識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針對新課標提出的文化意識的目標要求,重視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充分認識到英語教學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詞匯及語法知識,能閱讀英文文章,而且還必須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然而長久以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沒能得到足夠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然而在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異的情況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實踐中,容易產生不解或誤解,以致語用失誤,交際失敗。而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應把英語語言教學置于跨文化的環境中,把跨文化交際列為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不失其完整性,學生真正學以致用。
一、我國初中英語文化意識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中學外語教學逐漸由以前的結構主義理論和教學方法轉向交際性教學原則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際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但層層的升學選拔制度和以分為綱的教育坐標使得學生、教師不得不圍著中考的指揮棒團團轉,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視了語言與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視了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對蘊涵文化內涵的語言現象理解不準確不深刻,在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學生往往按照漢語的文化習慣進行表達,造成表達不得體,甚至出現語用失誤。有位美國外語教學專家說:“采取只知其語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養語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辦法。
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文化意識教學的障礙
由于初中英語的語言知識量非常有限,能力要求絕大多數也停留在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而且為了考試,重在讀和寫,學生沒有怎么涉獵到文化的內容,對他們的考試成績影響不大,去看看他們平時的練習題和考試試卷,你能清楚地發現這一點。
學生的英語教師幾乎都是中國英語教師,即非母語是英語的英語教師。他們的文化背景和學生一樣,學生之間也沒有大的文化差異,他們之間英語交際還算不上真正的跨文化交際。也就是說,學生沒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際的真實環境,這就很難形成跨文化意識。偶爾有機會與外國朋友交流,也因為他們特定的年齡和語言的能力,即使有文化干擾,會得到外國人的諒解。
再則,英語只是諸多學習科目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中的一門學科而已,要合理分配各科時間學生不可能花多少時間去學習語言所負載的文化。至多了解一下非常簡單的與考試有關系的部分情景會話中涉及到的一些禮貌用語、文化習俗。他們或許忙著記單詞、短語,背課文,做練習題都來不及呢!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國際化語言的英語越來越得到重視,全國大、中、小都開設有英語課,還有各種各樣的英語培訓學校,這無不對英語教師形成巨大的需求。一時內英語教師的語言素質符合要求的就不多,具有較好有文化素質的就更少,有跨文化意識的簡直就是少之更少。很多初中教師在教學上,只注意教那些考試要求的內容,此外的東西好像不是他的任務。結果呢,啞巴英語(Cannot speaking English )、聾子英語( Cannot understanding English by listening)、音變英語(Poor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英語交際綜合癥(Afraid of communicating with English-speaking foreigners)真可謂是遍地“開花”。這些狀況應該引起英語教師的反思。培養跨文化意識的人才呼喚有較高的語言素質和較強的文化素養的教師。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意識的措施
雖然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跨文化教學有諸多障礙和困難,但這不是不進行跨文化教學的理由。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的意識和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應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應用語言的保障。不管教初級英語還是高級英語,在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文化教學。而且要持之以恒,因為“語言學習者不可能一下子擺脫自己固有的文化而輕易獲得另一種文化”。(Byram, 1994)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的雙方若不能進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產生不解或誤解,導致交際失敗。正如托馬斯(Thomas)曾說過的:“語法錯誤從表層上就能看出,受話者很容易發現這種錯誤。這種錯誤一旦發現,受話者便會認為說話者缺乏足夠的語言知識,因此可以諒解。語用失誤卻不會像語法失誤一樣被看待。如果一個能說一口流利外語的人出現語用失誤,他很可能會被認為缺乏禮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際中的失誤便不會被歸咎于語言能力的缺乏,而會被歸咎于他的粗魯或敵意。”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跨文化教學呢?
(一)挖掘教材,順勢拓展。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異素材
語言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對于該國文化的學習。“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1904Jespersen).而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習慣的是各種節日和慶典。因此英語國家的節日是英語教學中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內容輸送給學生,還應適當擴展,對中英文化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如在學習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2 Spring Festival可與外國的Christmas Day相比較。教師事先用圣誕樹、長筒襪、禮品盒等來裝飾教室,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濃烈的圣誕節氛圍。在濃厚的節日氣氛中,教師介紹圣誕節的由來、圣誕老人的傳說,并組織學生學唱圣誕歌曲等等。鼓勵學生找出他們的相同之處。然后比較兩者的不同,并從文化的角度理解這些不同之處。
2.詞匯教學,彰顯文化。
語言中受文化影響最大的是詞匯。Peter Trudgill 在《社會語言學》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所用語言中的詞匯體現出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意義或擴大或所小,,或具有特殊的聯系意義。英語中有許多詞匯來自神話、寓言、傳說或典故。了解這些詞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OK 典型的來自美國英語的詞。其起源有幾種說法;有人說OK一詞來自美國第26任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1924)。他在批示公文時喜歡用印第安語Okeh的縮寫,意思是“行;就這樣辦”;也有人說來自無線電通信,電報員接到電文后,必須用一種信號表示收到。這個信號最先用all correct, 后來all 逐漸演變成O,correct 變成K。不管起源如何,OK最初是美國俚語,現在風行全球,連英國人也常常掛在嘴邊。 轉貼于
英語中還有許多詞匯或表達形式出自于圣經、希臘神話及某些文學名著,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有助于促進我們對英語的理解。外研版《英語》(新標準)初中教材較為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這可以說方便了我們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英語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滲透那些具有背景意義的詞匯和交際用語,講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時還要適當擴展其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的風俗習慣和交際常識等。例如:“狗”(dog)在西方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對食狗肉十分反感。“Dog”在英語中有時含貶義,但總的來說屬中性或含褒義的情況居多。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運。)”“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時。)”此外,在英語中也有不少專有名詞出自文學名著或與歷史事件有聯系,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Cinderella”現在泛指不受重視的人或有才干但一時未被賞識的人。“Waterloo”是比利時的一個地名,由于1815年拿破侖在那里慘敗,整個戰局為之一變,從此“to meet one’s Waterloo”就獲得了“遭受決定性失敗”的意思。
詞匯富含文化,只要教師勤于探究和積累,通過詞匯教學,可以讓學生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各種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學生會更加佩服老師知識的淵博。總之,這是教學相長的好事。
3. 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語用規則,進一步感受文化
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需要正確使用一種語言的語音、語法和詞匯,否則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是,僅掌握以上幾項還并不能保證順暢的交際。人們在具體使用語言時還運用一套語用規則。這些規則包括:如何稱呼對方;如何見面打招呼;如何進一步提出要求;如何接受或拒絕對方的要求;如何告別等等。如外研版《英語》(新標準)初中七年級上冊Starter部分Unit1課文中學生對老師的稱呼用的是Ms。我們英語教師就可以此為契機,順勢講解英美國家與我們在使用稱呼上的差異。在漢語里,我們可以用“老師、書記、經理、校長”等詞與姓氏連用作稱呼語,而在英語中卻不能,我們不能說“Teacher Li”。正確的說法是應按照英美習慣把“Miss”、“Mrs”、“Mr”與姓連用表示尊敬或禮貌。顯然,與語法規則相比,語用規則的掌握要困難得多。這就要求我們利用好教材,將目的語中的一些語用習慣與母語進行適當的比較,以使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從而正確掌握運用英語的方法。
(二)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除了教師利用教材之外,課堂教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學生交際的模擬舞臺,學生將帶著從英語課堂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走向社會,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際中去。具體而言,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以下方法:
1)對比法:可將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標志與自身文化的相應內容進行比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風俗習慣等,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長江大橋與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中國的春節與西方的圣誕節。又如,中國人喜歡以對方為中心考慮對方的情感,如:你感覺怎么樣?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從自身出發,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再有如中西方對待老人的態度不同,中國認為“老”是成熟、資深,而在西方“老”則意味著無用、孤獨。
2)實物講授法:教師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實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藥和西藥等,也可找一些普通的實物對比,如郵票、報紙等。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目的語文化。
3)任務教學法:教師在講授文化知識時,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好教學任務,并指導學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陳述中西方家庭類型及家庭關系,并列出family tree. 這樣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分組查閱資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類型:Extended family (大家庭)、Nuclear family (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 (單親家庭),并且在課堂上討論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處,從中則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觀念的異同。
4)討論法:定期就課文涉及的內容和新近發生的中西文化現象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自由言論。比如通過活動來討論兩種文化的寒暄方式、時間觀念、購物習慣等。進一步強調文化與語言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跨文化意識。
綜上所述,一個語言學習者,在習得語言的同時也習得了文化。實現跨文化交際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一個優秀的外語學習者,不僅是一個語言工具的使用者,還應該是另一種文化的接受者。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注重語言教學,還要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滲透文化教育,教會學生得體地運用語言,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國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本族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對比,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中游刃有余地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 杜現臣,《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中學英語教學參考》,2001.6
【2】戴焱,《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版),2009,
[關鍵詞] 西方國家;東西方文化;差異;電影片名;翻譯;策略
電影可以說是當前社會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普及方式,在電影片名翻譯過程中可以說是屬于跨文化交際活動,從一種語言轉到另一種語言,在同一個文化氛圍中是不相同的,那么如何讓輸入國家的受眾接受電影的片名,這是作為翻譯者需要注重的問題。在電影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習俗、民族文化等特征,可以說電影翻譯能夠被當作是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之間進行的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動。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過程中,隨著我國電影與世界電影文化交流頻繁,不只是電影的內容,就連電影片名的翻譯都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一部優秀的電影有著吸引力十足的名字,能夠激發觀眾的觀看熱情,而劣質的翻譯名稱能夠降低受眾的觀看欲望。但是基于自然環境、歷史條件與社會現實等多個方面影響,東西方文化也呈現出了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翻譯電影片名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異國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差異,讓電影能夠更容易獲得潛在觀眾的認可與歡迎。本文立足于東西方文化差異,通過研究差異來解讀對英美電影片名翻譯的影響,并且提出一些使用的翻譯策略。
一、中西文化的主要差異
社會學家認為,文化指的是社會中人們能夠具有的共同的傳統、民族信仰與價值觀的總和。而其中最主要的三大要素,也就是價值觀、規范和符號。我們在文化研究中,人們一般都會用自己民族文化的標準來看待與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所以當兩種民族文化在交流中接觸時,就難免由于兩者的差異而發生激烈的碰撞。由于兩個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加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多種事件等因素,讓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
(一)人們的等級觀和價值觀的差異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思想,主張建立以家庭為本位、以道德倫理為中心、以人們等級觀念為基礎的法律制度與思想意識形態。孔子主張“禮治”與“德治”,在禮與法的關系中是強調禮治的。在德與法的關系中是強調德治的,在人與法的關系中是強調人治的。人們受到等級觀念與價值觀念的多重影響,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會十分謙虛謹慎,為了顧及人情在交流中表達得十分委婉。在個人價值觀念中也更加傾向于對社會與國家的共享,因此在中國的民族傳統價值觀念中,集體的利益是高于個人利益的,人們不但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其他人與社會負責。
但是在西方國家是以個人主義為基本文化構成的,在西方國家個人主義能夠對國家的歷史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成為西方國家文化的價值核心。在西方國家人們信奉個人尊嚴,崇尚個人的獨立思考與判斷以及靠著自己的力量來實現個人利益。
(二)人們的倫理觀與道德觀的差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倫理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通過禮為仁的體現形式,將倫理道德與修身濟世相聯系起來,對人們的倫理道德的自覺性與社會功能進行強調。中國民族文化深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堅持誠信、忠誠等道德倫理準則,并且根據儒家傳統倫理道德觀念,每個人都要堅守禮數,盡到自己的職責。
但是在西方國家會更加注重依法治國,多種法律都可以說涉及到社會的多個領域。在這個注重個人自由與權利的法治國家中,人們的平等讓每個人的等級觀念與地位變得十分淡薄。以西方國家的家庭為例,人們認為父母與孩子之間只是感情關系,而不是道德義務的關系。孩子們在成年之后就會離開家庭獨自生活,在父母年邁之后,孩子也沒有贍養的義務。
(三)社會文字符號的差異
通過兩種文化的對比,考慮到符號的應用與象征意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國家的、社會傳統習俗與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在符號的象征意義與使用的方式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以顏色為例,西方國家與中國文化中,顏色的象征內涵就有著巨大的差異。例如:紅色給人一種熱情與積極的感覺,因此中國人一般將“紅”作為喜慶的指代詞。但是在西方國家,紅色一般與恐懼與等詞語相聯系。還有數字13在西方國家的文化中指的是不幸的意義,但是在中國就沒有這樣的忌諱,人們往往更加避諱數字4,因為它與讀音“死”相近。
二、文化差異在電影名稱翻譯中的表現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西電影的發行數量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兩個民族在文化上的較多差異在電影名稱翻譯中能夠體現。
第一,價值觀念差異在電影名稱翻譯中的體現。馮小剛的著名賀歲影片《大腕》,這部電影被翻譯為Big Shots Funeral,我們翻譯回來是《大腕的葬禮》。由于中西方人的思想有著基本的分歧,東方人注重綜合與歸納,而西方人注重細微與曲折。“大腕”這個詞已經能夠暗示出電影的主題,而在翻譯成英文中也補充出來“葬禮”,能夠方便西方觀眾更加明白電影的內容。我們再來看美國電影Shrek,電影名稱中只給出了男主角的名字,卻不對他做出任何的評價,但是中文卻沒有音譯成為《史萊克》,而是翻譯成為《怪物史萊克》,這樣可以看出相對于西方人,中國人更加注重對于影片的歸納與綜合,讓人與事物更加形象與具體化。
中西方兩者的差異導致雙方在思維模式上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中國人具有的傳統思維形式更加單一與抽象,而西方人的思維則顯得更加部分與具體。
第二,倫理觀念的差異在電影名稱翻譯中的體現。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的名稱能夠映射出主人公的關系與最后的結局,因此名稱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但是英文翻譯成為Farewell,My concubine,我們翻譯回來就是《再見,我的愛妾》,只有了別姬,卻忽視了霸王,這是由于西方人的等級觀念薄弱,因此反映出對電影內涵與主題的理解。
西方電影Meet the parents的名稱翻譯成為《拜見岳父大人》,可以說美國人講究自由與平等,因此尊卑觀念淡薄,因此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了“拜見”與“大人”兩個詞語,更加具有中國特色。
三、電影片名的翻譯策略與原則
如何在翻譯中協調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具體方式分為“歸化”與“異化”。異化的方法需要翻譯者靠近作者,忠于原著的表達方式進而充分表達出原作品的內容,保持原作的語言習慣與跨文化之間差異產生的理解錯誤。而歸化是跨文化差異化解的重要途徑,歸化方法一般要求翻譯中在各國文化積淀和語言習慣中,注重吻合中文的語法規范與文化習俗,逐步弱化原文感,增強翻譯的可讀性。在另一方面,電影名稱較強的商業廣告價值,目標是為了觸發觀眾的行為對于價值觀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電影的名稱翻譯需要將目的語言和觀眾放在首要的位置,規范化的翻譯策略無疑能夠吸引大量影迷的興趣。
就像其他文化作品翻譯一樣,電影的名稱翻譯中有不能翻譯的情況存在,我們需要承認在有限的翻譯可能性的同時,要努力去探索有效的翻譯方式。為了促進跨文化交流進而達到充分與準確的目的,電影名稱的翻譯工作不能只是簡單地采取歸化或者異化的單一方式進行翻譯,應當結合具體情況,要最大限度上吻合目標語言的主流價值觀,迎合受眾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盡最大可能關注到原有語言與文化意象。我們在具體操作的翻譯中要運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直譯法
也就是我們不需要考慮太多的文化差異的電影名稱最佳的翻譯方式,可以說音譯法也是直譯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許多電影依靠這種翻譯方式,例如Beauty and Beats——《美女與野獸》,Brave Heart——《勇敢的心》,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等。如果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遇到名稱是人名或者地名時,就可以采用音譯方法。例如Ryan——《瑞恩》,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二)意譯法
我們在翻譯過程中,當遇到直譯方法已經難以準確表現出電影內涵的時候,如果一些電影名稱涉及跨文化差異,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就需要根據電影內容來對原有的名稱進行意譯。在進行意譯過程中,我們同時要考慮到英語的表達習慣與中國受眾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例如,電影Seven講述的是天主教中的七種死罪,而接著出現了一場離奇的連環殺人案,死者都是死于這七種罪中的一種。如果我們直接翻譯為《七》,那么就會讓觀眾感到空洞,甚至難以體會到這個名稱的含義。如果我們翻譯為《七宗罪》,那么就避免了我國觀眾對于西方宗教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缺乏與地方文化差異而引起的困惑。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例如Sleep in Seattle——《西雅圖不眠之夜》,The Net——《網絡情緣》等。
(三)換譯法
如果我們在翻譯過程中,直譯與意譯都難以充分地表現出電影名稱的內容與意圖,那么我們采取換譯的方式是最好的。也就是說徹底地改變原來電影的民稱,根據電影的內容與內涵通過不同的名稱來代替,例如Top Gun——《壯志凌云》等。
四、結 語
電影作為一門視聽結合的藝術,對于片名的翻譯影響到觀眾對于電影主題的理解與體會,甚至可以稱之為翻譯藝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是各國之間信息傳播的載體與紐帶。電影的片名翻譯不只是語言之間的簡單切換,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相互融合的充分體現。我們在翻譯中不能忽視文化差異的影響,要真正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創造性的融合,這才是實現正確翻譯的基礎。我們要加強對民族文化內涵的注重,要努力克服電影翻譯過程中語言的阻礙,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跨文化交流的意義。因此我們在翻譯電影片名過程中需要慎重考慮,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參考文獻]
[1] 張英進.簡述中國電影研究在歐美的發展[J].電影藝術,2005(02).
[2] 馮學民,王珍.電影語言中的歧義現象解讀[J].電影文學,2007(08).
[3] 楊胡宏,徐麗娜.淺談影片名的幾種翻譯方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10).
[4] 劉利艾.從目的論析電影字幕翻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12).
[5] 佟磊,沈秋敏.淺談西方文化與西方電影片名翻譯[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9(04).
[6] 陳亞明.《臥虎藏龍》字幕翻譯策略探析[J].電影文學,2007(15).
[7] 蘇遠蕓.關聯理論對西方影視劇字幕翻譯的闡釋[J].電影文學,2010(04).
關鍵詞: 英漢語言 句型結構 主要差異
筆者在輔導學生四級考試和專接本考試的教學過程中一次次意識到:學英語到一定的程度,必須知道英語和漢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在詞匯、句型、語法、修辭、篇章結構各方面都無法像最初學習那樣一一對應,了解這一點對于學生提高英語能力和教師的授課是至關重要的。而最需要知曉的當屬句型結構的差異了。英語按句子結構分類,可以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并列復合句。我們讀到的任何英語句子均符合這些句型結構,所以我們寫出的句子也必須是這四種基本結構之一。
一、漢語的意合與英語的形合
關于漢語的意合(Parataxis)和英語的形合(Hypotaxis),賈玉新在《跨文化交際學》中作出了很好的歸納:漢語重內容、重語義、輕形式。對漢語的理解一般要靠語言環境、說話人和書寫人的心態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的整體把握和約定俗成;漢語表達意義要靠意合,而理解則靠意會、默契。
例如《紅樓夢》中的一例:劉姥姥初進榮國府,與王熙風正說著話。只聽一路靴子腳響,進來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輕裘寶帶,美服華冠。
而想弄懂英語句子的意義,必須首先搞清楚它的句法關系,英語則重形式輕內容。形合語言注重時態變化、詞形變化,注重運用邏輯語法連接詞語來說明句子內部、句子之間,乃至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意合語言主要依靠詞序變化、上下文語境及言外邏輯來達到思路明晰的目的。英語語法可以說也是一種“形合”語法,即注重形式聯系,以動詞為中心,通過詞型變化和各種連詞、介詞來表現詞與詞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句子成分的“各居其位”來體現意義。
例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Jane Austen
You and I are interwoven in a marriage.If we stick to that we ought to be able to arrange this sex thing,as we arrange going to the dentist;since fate has given us a checkmate physically there.
你和我由結婚而互相聯系著。命運已經不幸地把我們的肉體關系斬斷了,我們只要能夠維持著結婚的基本東西,這性的問題我想總可以容易解結的――不見得比找牙種醫生治牙更難解決的。
漢語的表達只是根據不同的語境理解其意義內涵,無需依靠邏輯關系連接語。英語重形合、重理性的特點,形成了英語行文的視點上固定、形態上自足、關系上完整的格局。而漢語重意合、重感性的特點,形成了漢語行文的以意統形、注重線形流動、追求韻律的特點。由于受語言環境的影響,很多學生不能夠深透理解漢語意合的特點,不善于對句子語言內在邏輯關系的整體把握。所以在讀、寫、譯的過程中不能夠充分吃透原文,正確妥切地理解運用兩種語言。
二、英語句長復雜多從句,漢語句短簡練多無主句流水句
例如:阿Q沒有家,住在未莊的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只給人家做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
阿Q沒有家,(他)住在未莊的土谷祠里;(他)也沒有固定的職業,(他)只給人家做短工,(別人雇他)割麥(他)便割麥,(別人雇他)舂米(他)便舂米,(別人雇他)撐船(他)便撐船。
漢語喜歡使用短句,句與句之間的結構也比較松散,主要靠各句本身的意義來銜接。英語句與句之間的結構很緊湊,雖然看上去錯綜復雜、富于變化,但事實上,各句之間都由一些表明邏輯關系的連詞或介詞等有序地組織在一起,是一個含義豐富但結構有序的統一的整體。而這種長短句之間的轉化正是英譯漢的難點,應該盡量把英語的緊湊結構翻譯成漢語的松散結構,把并列句或從句譯成漢語中的單句,通過句子本身的意義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
讀寫翻譯也主要是考查學生分析英語復雜長句的能力,因此,遇到復雜的長句,首先要有耐心地分析句子成分,抽出主句和從句的主干,將其翻譯成獨立的分句;其次,一些狀語,比如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也可以譯成短句;最后,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將這些分句連接起來。
例如: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譯文】行為主義者認為,如果一個兒童在有許多刺激物的環境中長大,而且這些刺激物能夠發展其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那么這個兒童將會有更高的智力發展。
【分析】原文由一個主句和四個從句組成,主句是“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賓語從句是“child will experienc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三個定語從句分別是“who is raised”、“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和“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三者是層層相套的關系。對各句獨立翻譯后,如何處理定語從句與主句間的關系是重點。本句中的who引導的定語從句其實是對先行詞的條件性限制,可以按照這種邏輯關系譯成條件狀語從句;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直接譯成定語,修飾限定environment;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則單獨翻譯,與who引導的定語從句并列,表示條件關系。這樣,就在對原文緊湊結構的正確理解下,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讀起來非常通順。
三、英語多被動語態,漢語多主動語態
盡管英語和漢語中都存在被動語態,但相比較而言,英語更喜歡使用被動語態,特別是在一些正式的書面文體中,比如科技英語、醫學英語等。有時,漢語也會經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導的被動句,但是更多的時候是用主動表被動,比如由“讓”、“給”、“由”、“據”等詞語表達的句子。所以,在英譯漢時,要盡量把英語的被動句翻譯成漢語的主動句,尤其是一些習慣的表達方法,比如:it is said that...(據說……),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認為……)等這些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一般說來,可以把英語句子的主語變成漢語句子的賓語,再將被動語態部分翻譯成主動;如果英語句子有by引導的施動者,將其譯為漢語的主語;如果沒有,則可不要或根據需要予以補充。
例如:It was still thought unusual in some places that programs could be called up by viewers to be displayed on their TV screens at home.
【譯文】有些地方的人們仍然認為,觀眾打電話要求在自己家里的電視屏幕上播放節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例如:A great effort must still be made before the ideas can be turned into reality.
【譯文】只有付出努力,想法才能變成現實。
四、英語注重省略,漢語注重補充
盡管英語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起來的,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其結構,但英語也習慣于使用省略。一方面,省略是為了簡潔,避免重復;另一方面,由于英語句子結構嚴謹,即使省略一些成分,也不會妨礙其意義的表達。然而,這對于英語為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說,卻帶來了理解和翻譯表達上的困難。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對英語邏輯思維和表達方式缺乏必要的了解;另一方面,習慣于漢語意合性語言的表達方式,講求詞語的均衡與對稱,喜歡使用排比式的詞匯,往往是越表達越覺得意猶未盡,也越想補充說明。
例如:Everybod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he is a part and through this to mankind.
【譯文】每個人都對他所屬的社會負有責任,并且通過社會而對人類負責。
【分析】本句雖短,但是and后的成分不好理解,因為它省略了一些成分。如果沒看到這一省略,就不能理解原文的含義,更會譯出難懂的中文:每個人都對他所屬的社會負有責任,并且由此走向人類。(每個人不是都屬于人類嗎?怎么又走向人類呢?)其實,該句是在this后省略了前面出現的“Everybody has a responsibility”(符合省略的規則),this指“the society”。所以,根據漢語習慣,將其補充完整,即可得到正確的譯文。盡管在大多數的英漢翻譯中需要將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但如果不影響漢語的表達習慣,則也可以省略。
例如:In their hearts,some American women think it is men’s business to earn money and theirs to spend it.
theirs在這里代替了men’s business。
現在,我國學習英語的學生普遍存在幾個常見的問題,首先,英語漢化式,所謂“一逗到底”,一“I”到底,他們并不是沒有英語語法知識,而是經常不自覺將漢語的“流水句”結構搬入英文之中,寫出語法錯誤的句子根本不符合英語句子結構類型。其次,在有了一定英語基礎之后,滿足于短句的堆砌,不能自覺地在寫作中運用和組織各種長句,不會使用各種從句,寫成一個完整美觀的地道的英語句子,試著從不同角度表達交際的意圖。相同,在英漢互譯時,不能有意識地將英語中有復雜結構的長句拆成能夠“流動”起來的漢語“句讀”,尤其是定語的翻譯,文譯機械生硬晦澀。如果能在語法、作文、翻譯課的教學中指出這些差異,應該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種語言的優勢,這不僅對應試,對整個英語學習都會有極大提高。
論文關鍵詞:文化意識、雙語教學、比較教育
一比較教育對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
比較教育課程是教育科學的分支學科,是教育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它是一門最貼近現實的學科,最能體現時代的氣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現出國際化趨勢的條件下,比較教育研究更是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領域。而雙語教學在當前高校采用雙語教學的模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目標語浸身模式: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全部使用外語授課;第二種是雙語過渡模式:教師的課堂用語70%~80%應使用英語,學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語參與教學活動;第三種是外語滲透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專有名詞、概念及課堂用語中使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課、問答、作業等其他環節基本使用漢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第二種模式,即雙語過渡模式——鼓勵學生用英語學習和思考問題,并探索雙語教學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以個性發展為研究內容,以個案分析作為研究形式,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愛好以及知識等能力的發展和變化。
比較教育雙語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專業知識、鞏固語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內涵、增強文化意識。英語在寬松自然的環境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觸的機會。使他們產生一種用英語說話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要想培養大學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養他們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識。這種文化意識不僅需要教師的人文素質,教材的文化導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的有效參與和積極思考,以不斷增強自身在英語學習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實施雙語教學中的作用
雙語教學是件艱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難,但要做好卻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則更需要有獻身教育的精神。比較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以英語為主,重點講授西方國家的教育體制。總學時數:36學時。授課對象主要是大學三年級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在修完大學英語四級課程后,應該掌握四千多個英語單詞。懂得基本的翻譯技巧,具有較快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的現成雙語教材是不現實的。最關鍵的是要選用適合學校實際的原版材料,適當壓縮課程教學的內容。只有深受學生喜愛的雙語教材,才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為了突出實用性原則。我們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編的《當代英國概況》和周靜瓊主編的《當代美國概況》中節選了全英文版的教育專題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課中。我們還節選了原版教材《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今日比較教育》中的“比較教育背景的變化”和“三種比較分析”等內容,供學生翻譯和討論。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已將《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今日比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譯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納入“比較教育譯叢”。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國著名比較教育專家。他是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文學博士。在文史哲、外語和教育學方面有很高的素養,學識淵博,造詣深厚,教育經驗豐富。他主編的若干重要國家和地區社會、學校和進步系列比較教育叢書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三學生在雙語教學中的主要收獲
試驗雙語教學是與時俱進的必然趨勢。從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文化意識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比較教育課程的目標性質、內容要求、教材特點整體去思考外語教與學的銜接。學生可以在雙語教育中不斷提高語言學習的聽說技能、書面技能和思維技能,并獲得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筆者針對太原師范學院連續三年來跟蹤2004級至2007級教育管理專業的128名三年級大學生,通過《比較教育》課程雙語教學對所發現的文化意識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以下是學生們小組討論的一些主要收獲:
1、黃曉旭同學的小組認為: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異國教育文化的明顯差異。除了這些不同之處。更學到了要用比較與共融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正是這種“異”才讓這個世界多彩,我們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這樣得來的結果更加促使我們對其根源的追溯和對其發展趨勢的探索,比較教育使我們懂得了運用比較的眼光看問題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學的小組認為:比較教育雙語課程使我們受益很深,大家擴大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邊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國外先進的教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些對于我們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學習教育基礎知識的同時,鞏固了語言聽說讀寫的技能。通過比較我們學會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國家的教育為什么會如此發達,也明白了我國在教育體制和內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學會了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和正確決策。這些都促進了我們個人品質的完善,做事要負責,要講究誠信,要學會與社會上各種人員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發展。
3、金輝軍同學的小組認為:就拿課程設置來說,英美等國家更加突出實用課程和職業化課程;而我國則重視基礎知識和自然科學,所以,發達國家的中學畢業生能很快適應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從一個橫切面上看,他們的國家經濟如此發達,是離不開教育的貢獻的。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會影響人的一生,我國的教育和他們的比起來,多少存在欠缺與不足。他們的課程豐富多彩,動手操作和實踐的能力相對較強,而且公民教育使他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對于我們個人來說,非常希望將來得到這樣教育的洗禮與熏陶。在課余,我們也經常把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教育與我國的相比,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4、許錦絨同學的小組認為: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個人品質方面的培養和提升,而品質是一個很寬泛的范疇:它包括了社會政治、道德修養以及文化素養等方面,因而我們對自己品質的培養和提升應該落腳于平常的點滴生活,而不應該局限于課堂上老師的傳授。有的東西只有自己體驗到,才會真正理解,所謂“只可意會”的東西。我們是社會的人,如果喪失了社會責任感,甚至是社會的倫理道德,那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為社會做貢獻,就是自己以后發展也很困難。
5、呂嬋同學的小組認為:作為一個中國大學生,我們也應該具備最起碼的個人品質,人人都必須有責任感,作為公民,我們有對國家的責任,作為子女,我們有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只有具備很強的責任感,我們每個人才會不斷努力,社會才會和諧發展,國家才會興旺發達;我們通過學習比較教育這門課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我們的個性更加趨向完美。
6、李欣同學的小組認為:我們來到了這所學校,盡管不喜歡當教師,但“既來之,則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擺脫“苦海”了。于是,我們拼命地學習,對院系活動一概不參加,直到學習了比較教育這門課程,我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還有許多東西比學習更重要,例如: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勇于實踐能力、社會責任和誠信等等。一個完整的人應該是德才兼備的,如果光有高學歷,而沒有高素養和好品格,是遠遠不行的。
7、劉京京同學的小組認為:學了這門課之后,我們覺得我國的教育機制真的還存在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我們現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無力改變社會教育現狀,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認識到這些問題,說明我們在思想上有了升華,覺得有了一個正確的信念。這是對我們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約我們的行為,凈化我們的心靈,促使我們向善發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這個社會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諧了嗎?
8、文一兩同學的小組認為:學習了這門課程,我們更加了解了英美國家與我國教育體制主要差異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關于公民權教育問題,我們感到了英國在這方面的教育確實落到了實處,并不只是寫到條款中而不去落實,這對于我國現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從學習中,我們驚奇地發現,自己更加樂于思考問題,想想這是為什么以及怎樣去解決它,也促進了我們大量閱讀更多的有關書籍,從中得到知識,獲得樂趣。我們感到又進步了!
四文化意識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雙語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文化意識,如何把英語文化和專業知識有機結合,還需要認真地進行科學實驗與比較研究。文化意識的培養主要是:在對大學生用英語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他們理解異國文化的內涵。文化素質是教化、示范和養成的有機結合。教化是指設置必要的課程,進行知識的傳授;示范是指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行動中;養成是指一種內在的涵養,內化成人的品質。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刻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理解和表達能力是每個教師的天職,特別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學習能力。
[關鍵詞]文體學 本土 本體 文章學 研究空間
[中圖分類號]1206.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10)05-0125-05
清代紀曉嵐在評論《文心雕龍?通變》篇時說:“齊梁間風氣綺靡,轉相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彥和以通變立論。……蓋當代之新聲,既無非濫調,則古人之舊式,轉屬新聲,復古而名以通變,蓋以此爾。”如果撇開《通變》具體的時代背景,那么紀曉嵐所說的“古人之舊式,轉屬新聲”的情況在中國文學史與批評史上。倒是不乏這種“通變”之例的。
新時期以來,中國文體學之興盛,不免讓人想起“古人之舊式,轉屬新聲”這句話來。文體學,并不是從西方傳人的新學術,本來就是中國“古人之舊式”。“以文體為先”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傳統與原則。歷代學人不斷強調:“文章以體制為先”、“先體制而后工拙”、“論詩文當以文體為先,警策為后”、“文辭以體制為先”、“文莫先于辨體”、“凡為古文辭者,必先識古人大體,而文辭工拙又其次焉”。中國文體學成熟相當早,《文心雕龍》在文體學方面已經相當精深而有體系,此后的文體學可謂久盛不衰。但近代以來,西學東漸,中國文體學日益式微,甚至成為被人淡忘的知識。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在新的學術意識的推動下,文體學研究成為古代文學研究的新視角之一。近年來,文體學研究越來越受到中國文學學術界的重視,成為一個極具研究價值的前沿學術領域和倍受關注的學術熱點。中國文體學研究的興盛有當代文化的催化背景:新時期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對于文體的重視與實驗、西方文體學理論的譯介與傳播對古代文學研究的文體意識自然有影響,而更根本的原因則是出于古代文學研究的內在要求與自然趨勢。
中國文體學研究的興盛具有豐富的學術史意義,意味著中國文學研究內部已出現一種悄然而自覺的學術轉向。簡要地說,中國文體學興盛,標志著古代文學學術界的兩個回歸:一個是對中國本土文學理論傳統的回歸,一個是對古代文學本體的回歸。
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重要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同文體體系的差異。中國文學其實是“文章”體系,它是基于禮樂制度、政治制度與實用性的基礎之上形成與發展起來的,迥異于西方式的“純文學”體系。這種差異決定了中國文學樣式及其發展的特色,也決定了中國文學的研究范圍、研究方式之特點。近代以來,隨著西防文學觀念的不斷輸入,在中國文學史研究中所謂“純文學”觀逐步占據主流地位。文學史家所理解的“文學”逐漸向歐美近代所謂“純文學”靠近,文學體裁主要限定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之中,離本土傳統的“文章”實際愈來愈遠,由此也影響了對中國文學史的整體與局部的理解與闡釋。這種西化的影響有其正面和積極意義:大量被傳統文學觀藐視和排斥的文體如小說、戲曲作品進入文學史,這是重要的發現和拓展。但是又出現了削足適履之弊:一些在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并曾受到重視、具有本土特色的傳統文學作家和作品則被擱置甚至排斥。這是從傳統走向現代所付出的代價與教訓。尊重古代文學的歷史事實,回到文體的歷史語境,將文學觀念和理論建筑在具體文學史實之上,回到中國“文章學”來發現中國文學自己的歷史,盡可能消解自以來套用西方文學分類法研究中國傳統文學造成的流弊――這是近年來中國文學研究源于自身需要與反思所形成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是中國文體學興盛的背景。
文體學不僅僅是文學的體裁問題,而是古代文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本體性問題。中國文體學的“體”,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本土文學概念,它是指文學藝術賴以存在的生命形式,具有極大的包涵性與模糊性。“體”兼有作品的具體形式與抽象本體之意,是形而下與形而上的有機結合,既有體裁或文體類別之義,又有體性、體貌之,義;既可指具體章法結構與表現形式,又可指文章或文學之本體。在西方文論中,“文類”、“風格”與“形式”詞義各異,在理論上,分工明確,但在中國古代卻統一在“文體”之上,“體”是本體與形體之奇妙統一。“體”是一個無法完全用英文對譯的概念,“style”、“genre”、“types of literature”,這些只是“體”的部分意思,無法完全對應。所謂對古代文學本體的回歸,就是要突出中國文學特有的語言形式與審美形式的特點,從中國文學固有的“文體”角度切入來研究中國文學。
當文體學研究成為學術熱點的時候,也就是需要我們冷靜思考的時候。目前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有些學者,尤其是年輕的學生,把文體學片面地理解為文章體裁或文類,而在傳統文體之中,又比較刻意地尋找一些偏僻的文體來研究,這當然是有必要的。但我們絕不能滿足于此,更不能形成一種主流風氣。我們要防止文體學研究走上煩瑣與生僻之徑,向往更為通達開放的學術胸襟,更高的學術境界,更開闊的學術視野。中國文體學的研究是開放的,具有很大的學術研究空間。
劉勰《文心雕龍》已經為我們確立了早期文體學研究的經典研究模式,而明代的《文章辨體》、《文體明辨》、《文章辨體匯選》等又大體勾勒出傳統文體的研究范圍。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留給我們一筆巨大的古代文體學理論遺產,同時,也為我們的研究設置了超越的高度與難度。正如一位禪宗大師說的:“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于師,方堪傳授。”我們就算把《文心雕龍》與《文體明辨》等著作所論述的文體都研究個透,也只達到基本掌握和理解古人知識的程度。劉勰《文心雕龍-通變》中“若乃齷齪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步哉!”文體學研究也不能局限于片面的理解,固守一成不變的模式。我們向往的是“萬里之逸步”而不是“庭間之回驟”。中國文體學研究是為了從中國古代文學的本土實際出發,解決中國文學史問題而進行的,而不是鉆牛角尖式的,或者為了所謂的“填補空白”而研究。我們的文體學研究,不能只滿足于前修未密,后出轉精的研究,我們更向往在學術領域上的開疆辟壤,有更多的“自主創新”的原創性工作。
回歸本土與本體,并不意味著滿足于回歸到“舊式”那里去。我們強調回歸到中國文化與文學的原始語境與內在脈絡,同時又不能也不可能排除現代意識。西哲曾云:“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雖然,中國文體學之復興,為“古人之舊式,轉屬新聲”,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作為“新聲”的“舊式”已經完全不可能與古代的文體學相同。我們要站在21世紀學術高度來研究中國文體學,回到中國文體的歷史語境,但又不僅僅是要回到劉勰等古人的理論,同時必須具有當代的學術意識,反映出當代 的學術眼光、學術水平與境界。
中國文體學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中國文學特有的語言形式與審美形式,如體裁或文體類別、體性與體貌、章法結構與表現形式等,這些當然都是中國文體學研究題中應有之義。與此相關,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思考。以下略舉數例,加以說明。
中國古代的文體譜系的形成與結構、方法與觀念,這是一個很重要但仍模糊不清的問題。光是要弄清楚古代文體的命名與分類方法就非常復雜。羅宗強先生曾說:“決定文體生成、定名和發展的,都不是單一的因素,又對于古人文體觀念的理解與評價,也亂如理絲。”他認為,文體的定名涉及體裁與體貌兩大類,其中又包括體裁定名與體貌定名、體貌定名與體裁定名之關系、文體定名涉及的文學與非文學問題。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究竟有無一種統一的內在標準?事物的分類本來是一種邏輯活動,假如按照西方的文學理論,文體分類應該始終貫徹著一個邏輯標準,揭示文體之間內在的邏輯層次與本質聯系,所以必須有統一的文體分類規則。但是古代文體分類的標準確是比較模糊的,有些是從功能來分的,有些是從功用來分的,有些又是從表達方式或形態來分的,文體之間又有互相交叉、甚至矛盾之處。奇怪的是,這樣的分類法在古代并沒有產生多少混亂。如何看待這些現象?
與文體譜系相關的是文體價值譜系,這也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正如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古代的文體與文體之間也存在著尊卑等級之分,作為文學風格的“體”也有審美價值品位的問題。中國古代的文體價值譜系大致是由實用與審美兩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方面,由于早期古代文體的產生與禮樂制度密切相關,文體使用者的身份、文體使用的場合與實際功用具有尊卑之分,受此影響,文體也就有高下等級。所以,在中國文體價值譜系中,小說、戲曲自然不能與詩文相比,而詔、策、奏、啟等等實用文體內部之間,也存在著不同價值的序列。值得一說的是,那些運用場合與對象越神圣與尊貴的文體,也越講究語言形式典雅之美,盡管它是實用文體。另一方面,古代的文體價值譜系表現出古人的審美觀念。在他們的觀念中,文體有古近、正變、雅俗、高下之分。如文體正變高下的觀念,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所積淀的審美理想,這就是推崇正宗的、古典的、高雅的、樸素的、自然的藝術形式。相對輕視時俗的、流變的、繁復的、華麗的、拘忌過多的藝術形式。從這方面來講,文體學研究應該與審美結合起來,它所反映的是中國人深層的審美理想。
中國文體學研究回歸文學本體又不可能只局限于文學學科之中,它需要有更寬闊的學科背景。有時也需要跨學科的研究。如果我們承認文體譜系與禮樂制度、政治制度密切相關,那么,一系列的論題也就相應而生。比如:先秦的禮樂制度與文體產生、秦漢政治制度的建立與文體譜系形成、歷代政治制度的變遷與文體演化、舉士制度與文體演化……這些都有待我們去探討。文體學不但與歷史學相關,有時也需要用哲學的眼光來考察。比如,古代有一種文體叫“諸言體”。《文體明辨序說》“諸言體”:“自宋玉有《大言》《小言賦》,后人遂約而為詩。諸語、諸意,皆由此起。”六朝人主要是寫“大言”與“小言”,如蕭統《大言》、《細言》,沈約、王錫、王規、張纘、殷鈞都有《大言應令詩》、《細言應令詩》,這種詩體是從宋玉的《大言賦》、《小言賦》而來的。這種文體的特點就是夸張與諧趣,所以徐師曾稱為“詼諧詩”。如果僅僅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文體并不重要,屬于“大雅弗取”的“雜體”。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大言”與“小言”其實是有豐富的哲學意蘊的。諸言體的文體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哲理論題。“大”、“小”之辯是先秦時代一個常有的話題。如《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八》中,晏子以形象和夸張的話語回答景公“天下極大”之問:“足游浮云,背凌蒼天,尾偃天間。躍啄北海,頸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滲滲不知六翮之所在。”又回答“天下極細”之問:“東海有蟲,巢于蚊睫,再乳再飛!而蚊不驚。臣嬰不知其名,而東海漁者命日焦冥。”洪邁《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卷第十三“物之大小”,謂“列御寇、莊周大言、小言,皆出于物理之外”,又引釋氏“語大”、“語小”之說,最后引用《中庸》“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評論道:“明白洞達,歸于至當,非二氏之學一偏所及也。”可見語大、語小不僅是修辭問題,對于極大與極小的描述是古人的哲學命題,而這個命題正反映出古人對于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理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小言”,就有特別而重要的意味。
文體學與語言學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比如,我們從《說文》與《釋名》等語言學著作對于文體詞語的解釋中,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理解漢代人的文體觀念,也可以看出劉勰《文心雕龍》文體學的語言學淵源。出土文獻中的文體史料也值得注意。比如,問答體是春秋戰國出現的一種著書體例,這方面就有大量出土的文獻提供準確而書三富的史料。馬王堆帛書中的《黃帝外經》、《十大經》、《伊尹》等,都是用的問答體。銀雀山竹書中的《孫子兵法》有吳王闔廬與孫武問答之辭,《孫臏兵法》多為齊威王、田忌與孫臏問答之辭,《六韜》托言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問答之辭,《晏子春秋》多為齊景公與晏嬰的問答之辭,《尉繚子》多為梁惠豐與尉繚問答之辭等等。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以問答的形式展開理論探討與敘事,是一種流行的文化。這種形式后來明顯地遺存在漢賦的賓主對問,及解嘲、論體文中的解、難等文體中。
中國傳統文體的現代轉化是一個溝通古今文學的關鍵,其中折射出語言、文學、社會、政治、體制的種種巨變以及中西文化的沖突。文體與語言變化,或者說近代以來的文體轉換,這是一個極大的題目,也是很有意味的。社會制度、社會生活、價值觀念的變化,以及文白的轉換,勢必反映到整個文體譜系的重新編定。在這方面,近現代文學史家已經先開風氣了。陳平原教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已成為這種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夏曉虹教授近年則從文學語言的角度,考察晚清至“五四”的文章體式的流變。她所重點關注的是“晚清文界革命的發生、新名詞的輸入、報章文體的出現,以及拼音化與白話文運動的興起、白話文(包括政論文與學術論文)的書寫,對于‘五四’文學革命、國語運動、現代文體意識,以及現代散文與論說文走向的意義”,由此從整體上考察“從晚清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文章觀念與白話文變遷”。這充分地反映出近現代文學史家在理論上的敏感。中國傳統文體的現代轉化是一個富有理論意義與魅力的學術話題。其實,有些看起來完全是新創的當代文體,仍可能與古代文體有某種若近若遠、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時期全國各省市成立革命委員會時給的“致敬電”,這是特定時期的特有文體,曾全國風靡,萬口爭誦,其影響之鉅,一時無二。“致敬電”那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贊揚諛美之辭,那種夸張、排比、鋪張的修辭,就含有中國古代文體的某些文化基因。那些“致敬電”的寫作者未必接觸過古代的章奏、賀表、捷報等文體。但這些文體所具有的封建精神的文化基因卻在標榜“革命”的“致敬電”中不知不覺地泄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