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生專題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后進生轉化;自主意識;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6-0180-01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真正的學好且掌握這門語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習過程中,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掉隊的學生也相應增加。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抓好后進生的轉化成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下面,本人在總結以往幾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歸納幾點體會。
一、查明后進原因,確?!耙簧徊摺?/p>
經過觀察發現,英語成績差的學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兩弱”學生,即接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比較弱。這類學生表面上不聲不響,語言遲鈍,給人的印象比較笨,但經過仔細的觀察,他們在理科方面的思維能力卻特別強,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通常的辦法是先降低要求,并耐心細致的去幫助他們克服英語學習上的困難,幫助他們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逐漸提高他們的成績。另一類是本身較聰明,并且想學英語但又由于基礎太差,而讓他們感到無從下手。對這類學生我們應該及時查漏補缺,抓住關鍵因素,對癥下藥,一旦讓他們樹立自信心,進步也相當快。
二、分析施教方法,確??茖W引導
1.培養后進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英語成績一旦落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上課不集中精力聽講,為了讓他們逐步的喜歡上英語、學好英語,教師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由游戲到教學的方法,讓其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這門語言。后進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盡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教師可以指導后進生事先做好預習,先聽,對于聽懂的內容,說明學生己經對這些語言進行了吸收,聽不懂的,再要求他們看,看不懂的,再由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擊破。教師可有針對性的對此進行輔導和補差,這樣后進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會慢慢的養成。
2.引導后進生制定合理的計劃和目標
一旦學生對英語有了自主的學習意識,教師就應及時地引導他們制定合理的計劃和目標。利用課余時間引導他們做好課前預習,做到“笨鳥先飛”;在課后也及時的督促他們進行復習和鞏固。而且在對每位后進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制定短期學習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并經常檢查這一目標,及時修改目標,一旦發現給他們訂得過高或過低,就逐一幫助他們修正,讓他們經常達到自己的目標,并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3.引導后進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造成后進生學習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的在這方面幫助學生,根據他們平時的學習狀況,結合他們的學習成績,幫助后進生發現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旦他們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不愁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及時了解心理變化,確保心態積極
1.掌握心理,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
為學生找個沒能學好的借口,實際就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學習的癥結所在,口氣堅決得讓他深深的相信,如果他能“痛改前非”,成功就在身旁,在英語學習中,這個借口可以是學習內容本身等客觀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往往對老師有一種崇拜的心理,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以及對學生本身的喜惡,均使得他們十分看中和非常介意。往往是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或一個動作都會挫傷學生的心靈。所以,對學生提出的“小毛病”不能夠涉及到學生的自尊和敏感的事情,不能傷害到學生的感情,以免引發抵觸情緒。教師要清楚,塑造后進生的信心是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次兩次談話就能解決的,學生在此期間,情緒會有波動,需要及時的鼓勵和適當的壓力,方能逐漸平定下來。
2.讓后進生有愉快的成功體驗
成功最能鼓舞人們進一步努力追求,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常借助手勢、實物、情景設計等直觀形式,啟發引導后進生的思考,調動他們的積極思維,根據他們各自的情況,酌情讓他們回答一些最基礎、把握最大的知識。對于正確的答案及時給予認同和表揚。在聽、說、讀、寫等訓練或測驗中,抓住時機適當的表揚,有時候甚至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讀寫姿勢。只有對他們這些點滴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驚喜,才能加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3.密切聯系家長,采取共同行動
關鍵詞:體育教育;教育實習;教學能力;問題
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是畢業后走進學校當體育老師的主力軍,因此具備一定的體育教學能力,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然而部分院校在現行的體育教育培養模式上卻存一定的問題。
一般的師范生在畢業之前,學校都會安排一次教育實習。教育實習是師范院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學生參加教育、教學及管理等工作實踐,是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質的重要一環。通過實習可以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獲得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鍛煉,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體育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特別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在改革的浪潮中更是面對了社會需求的壓力,如何讓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并且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教育實習凸顯的尤為重要。通過對教育實習的總結以便及時的調整辦學方向,修改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變化和社會的需要。在教育實習的過程中,教學能力,是各大高校首要的培養目標,具備一定的體育教學能力,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然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暴露的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反映了教學計劃貫徹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研究這些問題,對實現改革的具體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上海市三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300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00人,男生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網絡平臺搜索和圖書館查閱收集近5年相關的著作期刊論文40余篇,為本研究提供詳實而全面的理論資料參考。
1.2.2專家訪談法
通過電話、面談等方式與多年從事體育研究的教師專家以及授課教師進行交流,獲取相關的指導信息。
1.2.3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相關的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對實習生的教學能力評價
學生的教學能力高低,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因此,通過實習基地學校的指導教師對高校學生在教育實習中所表現出的教學能力的評價,反映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具備情況。
2.1.1實習生的課前準備能力
這里所說的課前準備能力,也就是他們的教案書寫和課的內容組織的情況。其中主要的就是教案書寫。老師對學生以及學生對自己所編寫的教案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通過對實習學生教案的具體分析,可以發現,百分之五十五的實習生編寫的教案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務,而非從教案編寫中獲取靈感,提高對課堂教學的認知。他們設計的教案,過于死板,沒有針對性,粘貼復制照書搬抄多,而真正的自己去理解創設的東西少。
2.1.2學生的教學實踐
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包括學生的口令能力、動作示范能力、講解能力、糾正錯誤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在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學生的真正的教學實踐中存在了一定的問題。第一,我們發現,38%的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缺乏形象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解釋,缺乏專業術語向通俗語言轉化。并且還有部分學生將教案背得很熟,但照本宣科,或是抓不住關鍵,貪多求全,重點、要點、難點不突出。還有就是30%的學生即興講話的能力差,當課堂上出現意外事件或糾正某一錯誤動作需即興講話時,一般都比較差,或吞吞吐吐,或欲言又止。學生自身不重視平時的學習和鍛煉,學校根本上缺乏對學生進行把教材知識轉化成為自己的口頭語言的專門性訓練,教學上沒有這樣的措施要求,學生沒有這樣的機會,實習中難免出現這樣的問題。第二,運動技術好一直是體育專業學生的特長,與講解技能形成較大反差的是,學生的示范技能運用和發揮的較好。
2.1.3學生的課外體育組織和指導能力
這里所謂的能力也就是說學生的組織比賽和裁判的能力。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對于實習生的組織比賽和裁判的能力好的占20%、21%,差的分別占8.9%和5%。結果表明,學生的組織比賽和裁判能力還是存在了不可忽略的問題。
2.2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現狀
教師專業發展對教育實習提出新要求,使問題更突出,改革更迫切。我們校以及其他一些高校受傳統的師范教育思維方式的影響,對教師專業發展認識的不足,造成了目前教育實習中存在種種問題。
2.2.1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現狀
學生教學能力的形成,除了與自身的素質有關外,主要與高校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有關。因此,通過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相關任課教師的調查,可以掌握高校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具體情況。
(1)課前準備能力:調查顯示,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培養的能力有:不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體育教學內容,而運用體育教材、布置教學場地及器材的教師大約有一半左右,對于編寫體育教案的能力的培養的教師占在百分之六十;但是,重視體育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的教師僅僅不到百分之三十。對其它能力的重視程度處于一般水平。
(2)教學實施能力:在所調查的體育課堂教學實施能力的因素中,教師重視的有:運用口令、課堂教學管理、組織練習、動作示范、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指導動作技術和健康意識培養能力??梢姡咝=處煴容^重視對學生運用體育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
2.2.2高校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課程綜合性不強,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不盡合理,教育教學類內容欠缺,其中部分課程內容重復,特別體現在“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和“中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中。課程體系過分強調體育專業性,忽視基本教學理。
(2)教學實踐不足。
體育教學能力的形成必須通過課程教學逐步地完成。然而,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所開設的教育教學課程都是以理論課的形式進行,甚至《中學體育教材教法》這種需要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在一些學校幾乎也完全是以理論講授的方式教學,缺少專門的、綜合的教學能力實訓課程,致使學生很難真正掌握教學理論知識,更不容易通過教學實踐過程將其內化為教學能力。盡管多數高校也安排了教學見習,但是重視的力度不夠,沒有取得應有的教學實踐效果。事實上,畢業前8-16周(各個學校情況不同)的集中教育實習就成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唯一途徑。
3.提高教學能力的對策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通過全方位的綜合培養,才能獲得有效的提高。
3.1轉變教學指導思想。
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它要經過學習、掌握、理解、消化等過程,教學能力的培養要結合武術教學的特點和實際,根據培養目標,制定具體措施,采取相應辦法,有計劃、有目的、分段進行。
關鍵詞: 高職高專體育教育 整體性發展 分層教學 教學觀念 終身體育
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塑造健康體質、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歷史責任,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高專培養的學生絕大多數以后從事技術操作、制造等行業的工作,他們不僅要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而且要擁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忽視每一個學生,把握好學生的整體性發展具有相當高的戰略意義,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和真正實現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穩定、發展經濟的基礎工程建設。早在1990年5月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就提出:“學校體育工作應當面向全體學生。”2001年開始實施的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了貫徹這一思想,提出了“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課程理念。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方向。體育課程教學是學校體育的基本形式,理所當然也必須堅持促進學生整體性發展的方向。
一、分層教學是保證學生的整體性發展的基本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要想真正確保每個學生得到發展,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一對一地進行“個性化”的教學。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目前我國高職體育課程教育中,一般采用單班課或選項課的形式,一個教學班的學生少則三四十人,多則五十人,一個老師上課,面對擁有幾十個人而又具有明顯個體差異的學習群體,要想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是很難的。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據體育統計調查,一個教學班級學生的體育水平,基本上屬于正態分布,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占大多數,處于兩頭的體育尖子與體育“差生”均占少數。有時候不同類的選項班的學生整體的體育水平也不盡相同,甚至會有較大落差。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體育水平,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進行分層教學,應當說是可行的,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抓好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是學生整體性發展的基點。
根據調查,高職類院校的學生整體的體育水平在高校中處于前列,且具備一定的體育認知能力和運動習慣,但體育尖子卻少之又少,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是我們實施教學所不可忽視的主體結構,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學生整體發展的基點。丟掉大多數學生,只抓少數學習尖子,是“精英教育”的表現,從根本上背離了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認真抓好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大多數學生的體育水平,是我們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確定練習難度、安排教學進度、運用組織教法的基本依據,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主線,體育教師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上。抓好了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就抓住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大頭”。
三、重點做好體育“差生”的轉化是學生整體性發展的必然要求。
體育后進生在人格上與其他學生是平等的,享有與其他學生同等的受教育的權利。教育不僅要求政府和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教育,而且要求政府和學校有義務將他們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合格公民。任何放棄少數體育“差生”的想法與做法,都是“教育歧視”的表現。教育要求我們必須善待每一個學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做好體育“差生”的轉化工作,“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但體育“差生”的轉化卻又是一項極其復雜、極其細致和難度很大的工作。
1.高校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度。
2.弄清原因,對癥下藥,使學生獲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體驗。
3.發揮群體的力量,加強意志力的培養。
4.重點發展身體素,加強課外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概念。
四、讓體育尖子發展得更好是促進其以點帶面整體性發展的良性補充。
高職院校體育特長生的運動能力,大多數是他們自身出于對某一體育項目的喜好而長期鍛煉形成的一種能力水平,他們生活和成長在學生群體之中,有相當的親和力,對同學具有重要的示范與激勵作用,對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培養學生的體育特長,讓體育特長生發展得更好,不僅是學生主體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培養人才就是要鼓勵和支持冒尖,這是合乎人才成長規律的。我們強調體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絕不是要對少數體育尖子降低要求,人為地拉平他們與一般學生的體育水平,壓制他們的體育特長和個性發展,也不能對他們撒手不管,任其自然發展,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有目的、有計劃、有措施地使他們的體育發展得更好。
1.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加強對體育尖子獨立鍛煉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體育特長生不具備專業體育特長生的水平和能力,對運動鍛煉的理解只是出于個人喜好上面,同樣就不具備在從事體育鍛煉時的自主性和漸進性。因此當他們完成學校體育教學大綱的統一標準時,學習就失去了目標的引導與激勵,體育學習就陷入盲目性與隨意性,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體育發展。為此,應當根據他們的水平,為他們制定相應的高于統一目標的學習目標,同時培養他們獨立從事體育鍛煉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有計劃地加強對他們有關人體活動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運動負荷的結構與測定、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的制訂、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與手段、運動效果與身體狀況的測定與評價、運動衛生等知識、技能的教學。
2.充分發揮體育尖子在體育教學中的骨干作用。
體育尖子是體育教師最得力的助手,他們的動作示范、切身的運動體驗、對同學的幫助與鼓勵,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把他們安排到各學習小組中去,或是充當組長,或是賦予他們一定的任務,或是讓他們幫助某一兩個體育“差生”,充分發揮他們的骨干作用,這對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工作能力、社會活動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品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總之,讓所有學生都得到發展即學生的整體性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要求,而制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合理的教學組織和評價體系是達到目標的具體手段。只要我們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深入研究、不懈努力,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采用恰當的課堂結構,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從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出發,立足于健康、發展的思路主線,就一定能使更多的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出更多合格優秀的高職院校畢業生。
參考文獻:
[1]馬巖,楊乃彤,裴廣.高職高專院校開展職業性體育教育的探討.
[2]袁振國.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一、圍繞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特點,體育教學需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涌現出了非常多的職業。而隨著人們對于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各個職業領域的工作分類也比較多,分工精細,各自擁有各自的責任和特點。為此,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每一個職業的專業特點,緊密聯系每個專業的職業勞動所需,再根據社會發展大的趨勢來分析學生從事的職業未來的發展特點,以及在未來的發展變化中可能會提出哪些新的要求。這樣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的內容,選擇實施專業職業所需的實用性較高的體育訓練項目,在體育課堂中重點發展學生職業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和能力,讓學生獲得能夠適應或是滿足職業要求的身體素質和能力,確保學生畢業之后,能夠很快適應自己的崗位,較好地滿足職業勞動的要求。
例如,計算機系的學生,今后要從事的職業有文員、軟件開發、電腦維修等工作,這些勞動的特點都是要坐在電腦前,用手操作計算機來完成腦海中的思維過程。他們長時間依靠自己的腦力、手臂來工作,長時間用眼睛來盯著電腦的屏幕,極易產生肩痛,眼酸、胳膊沉的身體感受,而腿腳又會由于長時間的缺乏運動產生酸、麻的感覺。如果這種身體反應不能夠及時得到緩解,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就會大大降低。為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對這個專業的學生開展一些球類、輕器械類的運動項目,利用排球的訓練來鍛煉學生手臂的力量,運用足球的練習來鍛煉學生腿部肌肉,重點培養學生的手臂力量素質以及身體之間的協調能力。又如,建筑系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就會在工地以及各種儀器上工作,這種工作性質就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能夠具備一定的支撐和攀爬能力。為此,在體育教學課堂中我便會運用平衡木的訓練項目來提高學生的平衡性,運用單雙杠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支撐和攀爬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
二、結合學生職業專業的技能特點,體育教學需要開展模擬性的教學策略
不同的職業工作特點就會要求工作者具有不同的技能和相關的身體素質。在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心研究每一種職業勞動的基本操作方式,精心研究和設計相關的體育教學手段,對學生開展與職業勞動十分相近的體育技能的教學和訓練。教師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活動,有的放矢地側重培養學生職業所需的體育技能,便會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和質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積極主動性。這樣就可以保障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發展和進步,有能夠促進學生擁有較強的勞動技能。
例如,建筑系中的建工專業在以后的工作中缺少不了接磚拋磚的工作,那些泥瓦工還必須能夠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壘砌。這些相關的體能要求,就迫使我們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要進行相關的訓練。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排球的墊球技術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基本姿勢和用力方向。在練習的時候,我們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種模擬現場的環境。為了能夠更加接近學生的工作環境,我們還可以把排球改為實心球進行相關的訓練活動,這樣就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我們在體育操場中或是學校的空地上讓學生站在不同的地方、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實心球的練習。這樣學生便會在新鮮、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鍛煉自己身體,增強自己的勞動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勞動技能。
三、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技能,高度預防勞動損傷,體育教學需要開展保健教育措施
社會中的工作,無論是簡單的、復雜的,還是低難度的或是高難度的,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任何一種職業,如果長時間的工作都會對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工作人員倘若在自己的工作中沒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嚴重的還會使工作人員的身體受到一定的損傷和危害。為此,每一個職業工作者都應該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勞動中所具有的各種潛在的危害因素,能夠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從而針對性地采取一些防護措施,加大對自己身體的保護,從而有效地預防職業病,進行自我保護、自我調節以及自我鍛煉,爭取能夠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
正因為各種職業具有上述的特點,我們在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課堂中,要特意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增加和重視與職業相關的健康體育理論知識。在不同職業專業的教學中安排不同的養生健身知識,傳授給學生科學有效的運動項目和鍛煉技能,培養學生在工作中能夠自覺鍛煉、保護自己身體的意識,讓學生能夠高度重視職業病的預防,能夠在工作之余的時間內開展行之有效的體育鍛煉活動,并掌握最科學、最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和保健的相關方法,從而有效避免一些職業病的發展,擺脫一些不必要的危害和損傷。
關鍵詞: 高校體育專業武術心理素質培養
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包括人的認識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等個性品質諸方面。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然而在高校體育專業武術教學中,我們通常會將重點放在對學生身體素質、技術和武術規格的培養上,而忽略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因而在出現問題時不能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作出科學、全面的判斷,只是片面強調外在動作的準確性、能力和規格,而沒有考慮學生內在的心理因素的影響,沒有形成內外兼顧、標本兼治的科學教學方法,致使部分學生因為心理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而耽誤正常的學習,甚至對武術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因此,在專業武術教學中,充分結合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1.武術在高校體育專業中的特殊性是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較一般學生在武術學習中有其特殊性,因此心理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武術項目本身對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和爆發性要求極高,而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有一部分是從普通高中上來的,一方面,學生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年齡相對偏大,身體的柔韌性差,缺乏武術應有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學生自尊心較強,但又不十分成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以掌握的動作時,容易出現反感、急躁的現象,甚至有打退堂鼓的現象發生;其次,體育專業學生的武術訓練有別于一般人群的身體鍛煉。一般人群的武術鍛煉是自主的,不用付出巨大精力,長期堅持可使鍛煉者體魄強健,培養鍛煉者美好的形體和高雅的氣質,增強他們自信、堅韌不拔的精神,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而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體育專業學生的武術行為卻是一種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務,在時間、內容、活動方式上都無法由自己決定,在負荷的量及強度上遠遠超出了一般性的身體活動,學生面對長時間的練習,身體和心理方面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容易造成身心的疲憊,從而引起心理和軀體的不適;最后,在實際的武術教學中,教師往往不能正確及時認識到以上兩點,缺少對學生的心理方面必要的教育與溝通,使得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武術和做好學好武術的心理準備,一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便很難有必勝的信心。
2.高校體育專業武術教學中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途徑與方法
2.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武術的認識。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強調學生同自己的過去成績進行比較,注重個人的努力程度,只要全力以赴并有所進步就是自己一段時間的成功。實踐表明,這個方法淡化了個人能力的重要性,強調了個人努力的重要性,使學生更相信努力是進步的原因,因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武術的內在興趣,并同時激勵了學生面對挫折、面對失敗時能夠堅持不懈、努力學習。
2.2及時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將提供心理幫助和治療作為教學的必要環節。
教師要認識到心理問題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及時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對心理異常的學生早期發現,并及時提供幫助和治療,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對于一些專業條件不太好的、有自卑感的學生,要讓他們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防止消極情緒的產生,讓他們立志定向,把目標和憧憬作為他們學習活動的強大動力。這些學生常常是因為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而受到各種批評,造成心理上的扭曲。對于這些學生,教師要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癥結所在,要熱情幫助,防止過激的批評,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找準學習方法,突破失敗心理的障礙,提高學習效果,克服自卑感。這樣他們在心理上就會感到老師是關心他們,而不是歧視他們,使之心理上得到一種平衡。
2.3培養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品格。
意志力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是高級而復雜的心理現象。意志力主要是在與后天的生活實踐和教育過程中逐漸鍛煉而形成的。高校體育專業的部分學生正是由于缺乏堅韌的意志力,才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要學會如何引導學生,時時刻刻灌輸“能吃苦”的精神思想,有意識地進行意志堅韌性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武術訓練時的各種困難,使之能夠進行正確的心理克服。意志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的自身努力共同作用。
2.4適時引導學生排除困難,使之在戰勝困難中獲得信心與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渴望擁有絢麗多彩的人生是人們面對并戰勝困難的動力,但屢戰屢敗將會使人們的信念產生動搖,所以,對于成長期的學生,教師應讓他們多體會成功的喜悅感覺,從而激發其戰勝困難的興趣。對于學生經常碰到的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及時尋找原因,并采取適當的調整辦法。
3.心理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專業武術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在高校體育專業武術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是提高學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重要形式。武術教學并非只是一種單純的身體訓練,更是一種心理訓練、感覺訓練、思維訓練、想象訓練和自我意象的訓練的一個綜合體。身體訓練只是一個技術和技巧問題,屬于外在因素,而武術心理素質的培養是運用一些特殊方法來改善學生的內心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使其在表演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獲得最高的心理能量儲備,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最終實現個人潛能的正常發揮和超常發揮,屬于內在因素。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是內外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其中內因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武術教師要正確認識心理素質培養在武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研究使其發揮更好的促進作用。
學生在入學時對武術的理解只是處于一個淺層的理解層面上,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比如練習軟開度時的疼痛、練習力量時的疲勞和技術動作學習時的反復性等,如果學生因心理素質差而堅持不了,就只會半途而廢。比如一個學生遇到某一個動作時,如果他覺得很難,有畏懼感,那么,這個動作肯定學不好。如果教師能及時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矯正,使學生對動作有正確的認識,充滿勇氣和信心,并堅持不斷地練習,這個動作即使再難、再復雜,學生只要有信心完成,就一定會把這個動作學好,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實踐表明,心理素質的培養在武術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課堂上具有自信和求知欲,不會因懼怕學不會動作而表現出不自信和退縮,能夠做到從容、大方、富有表現力地完成動作,也更具規范性;當真正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進行自我調節,減少煩躁情緒的出現,能夠作出正確的分析,并解決問題;心理素質教育還拉近了師生的關系,通過與學生思想上的交流,使學生在情感上更加親近教師,這也便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教與學上進行交流和探討,有利于武術教學的順利開展。
4.結語
在高校體育專業武術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且必要的教育內容,不僅要持之以恒,而且要針對學生不同程度、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這就要求武術教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將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為武術教學中的必要環節。成功武術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學會一些技術技能的同時,從內心喜歡武術、理解武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注重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正確的認知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并將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漸滲透到學生學習的各個領域之中,使其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過程,無論在任何困難中都可以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并積極調動心理積極因素,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在各自的學習道路上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現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然而,我們注意到,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培養對策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1.學校教育的不良影響。學校是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生活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一些學校重知識傳授,輕人文關懷、情感關懷,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影響下,學校中分好、差班,考試排名次,搞題海戰術,中小學生整天處于一種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致使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等。另外,一些教師教育教學方法不當,師生情感對立等,使中小學生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
2.家庭教育的不良影響。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環境是維護中小學生健全心理的基礎。通常情況下,家庭內部成員關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開朗樂觀,適應環境的能力會更強。而不良家庭環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員的心理行為異常。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員變動,如父母死亡、父母離異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關系緊張,如父母關系、兄弟姐妹關系不和諧,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矛盾沖突頻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如專制粗暴、強迫壓服,或溺愛嬌慣、放任自流等。
3.社會因素的不良影響。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關系等,社會環境對中小學生的影響有廣泛性、復雜性和持久性。特別在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廣泛,各種社會傳媒的作用越來越大,生活緊張事件增多,矛盾、沖突、競爭加劇。所有這些現象都會加重中小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內心矛盾,影響身心健康。
二、培養中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對策
1.倡導校園文明,優化育人環境。環境能影響和改變人,它能使人振奮,也能使人頹廢。對于學生來說,對其影響最直接的是學校環境、班級環境。有序的學校管理,優美的校園環境,良好的校風、班風,和諧的人際關系,濃濃的學習氣氛,都會使學生在心理上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為此,在校園環境設計上,我們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力求用環境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在良好班風的創建中,以團隊活動為中心,組織開展豐富多采的科技文體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活躍校園文化,優化學生的文化生活;力求通過建設優秀的班集體,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心理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同學因你而快樂,集體因你而光榮”的心理體驗。
2.開展心理咨詢服務。成立心理咨詢輔導中心,設立心理信箱,定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建立心理檔案,開展定期的心理檢查及咨詢服務。對已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注意追蹤了解、交談,幫助他們建立解決問題的信心,特別是要與家庭配合起來,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工作。有計劃地組織心理問題問卷調查,認真統計分析,面向全體中小學生,加強心理指導。
3.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各學科教師要強化課堂教學中的對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既要結合學習內容訓練中小學生觀察、思維、想象、記憶、注意等智力心理,又要結合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鍛煉中小學生的學習意志,培養中小學生的個性,促進中小學生的非智力心理發展。另一方面,改革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中小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學得積極主動。
4.優化家教環境,提高家教水平。重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努力提高家長素質。定期開展家長心理輔導課或召開專題家長會,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方法,普及心理衛生知識,介紹心理咨詢案例,也可以進行家訪,共同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困惑。通過以上工作,使親子關系和諧;順其所思,與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動;投其所好,揚其所長;用其所為,促其所成。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為孩子提供幸福和睦的成長環境。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與孩子多進行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識,與學校保持溝通,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及早處理。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環境、家庭變遷等各類社會因素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安全風險越來越高,中小學生面臨各類事故、受到各種侵害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造成中小學生安全事故頻發、受侵害不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為減少中小學生安全事故、受侵害事件的發生,社會、學校、家庭要從多種途徑著手,堵上各類安全防范的漏洞,消除安全隱患,編織起一張確保中小學生快樂生活、學習、成長的安全網,使中小學生的身心在平安的環境中得到健康發展。
為編織這樣一張安全網,社會、學校、家庭以及中小學生本人都要積極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能動性,即通過多途徑來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效果。而加強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是這張安全網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需要各級部門作為系統工程來抓
對于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政府各級部門要通力協作,教育、公安、工商等政府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積極承擔起各自的工作職責。教育部門要加強相關教師的校園安全培訓,把安全防范貫穿于中小學生的日常養成教育中;公安部門除了要積極落實細化校園安全防范的各項措施外,還要指派有工作經驗的民警指導學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對在校中小學生開展各類校內、校外安全防范的專題教育;工商部門要凈化學校周邊及社區的各類場所,對中小學生進行食品安全和消費、娛樂安全的教育。在這些職能部門中,公安部門是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教育的主力軍。
為了使安全防范教育深入有效地強化的青少年的守法意識,公安機關要聯合教育部門著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聯合制定加強法制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的方案。轄區公安派出所的各位法制副校長、治安輔導員要經常深入校園和課堂,通過發生在地區的各個真實案例來告誡學生,引導他們從小就要規范自己的行為,遵紀守法,勿以惡小而為之;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安全防范教育與培訓演練,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掌握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火災逃生、遭遇各類侵害如何應對等關于安全防范的實用技能。
二、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教育的內容和對象,要擴大其涵蓋面
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內容不可偏廢,要顧及到學生在學校、社區、家中、公共場所等處安全防范的應對方法及防范意識教育。
目前,學校安全防范教育的內容和措施比較側重于校內及周邊的安全防范:如,防范違法犯罪嫌疑人進入校內的侵害,防范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防范校園火災的發生及如何逃生;對校園周邊游戲機房、娛樂場所、網吧進行整治,教育學生不要進入這類場所。學校及周邊地區的安全防范教育與培訓固然重要,除此之外,學校還應當進行加強對中小學生校外安全教育:如,防交通事故、被拐騙、野泳溺水、被欺凌、被引誘吸毒、性騷擾等;家庭內的安全防范:如,防墜樓、燙傷等。
對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對象,也要擴大其涵蓋面。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僅要面向中小學生,還要使學生家長或監護人懂得有關安全防范的知識,使家長或監護人根據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予以必要的安全防范保護,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當前未成年人在家中墜樓、河中野泳發生溺亡事故時有發生,大多是家長疏忽安全隱患、沒有起到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而引發的。對中小學生在家中和校外的監護教育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家長或監護人要盡到陪伴監護職責。
在美國、加拿大等國,有青少年監護規定:12歲以下孩童不能一人在家,必須有監護人陪同,否則監護人即為違法。在英國,如果孩童因無人照看而受到傷害或遭遇意外,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將被視作違反法律受到處罰。
我國雖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但加強對中小學生上學放學路上、校外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陪伴監護,確實是減少危害中小學生各類事故和案件發生極為重要的途徑。要教育家長或監護人不可輕視、疏忽對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的陪伴監護義務。
三、通過社區和政府部門舉辦豐富多樣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學校、 社區要利用中小學生的暑假時間,組織開展青少年學生夏令營活動。社區民警要積極準備、主動參加此類活動,針對青少年安全防范的重點事項,著重對夏令營的學生進行“遵守交通法規”、“遇到搶劫、綁架時處理方法”、“預防火災、觸電、溺水事故的注意事項”等方面安全知識教育。通過安全教育活動,使學生、家長重視,為促進社區治安建設、加強安全防范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對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除夏令營活動外,還可以向國外同行學習。如,美國紐約市警察局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青少年警?!边M行訓練,訓練活動中有許多安全防范教育的內容。紐約市警方對社區青少年的安全防范工作極為重視,對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紐約市警察局設有社區事務局青少年服務處,目的在于減少青少年暴力行為、防范青少年被引誘吸毒、促進少年兒童安全防范工作。紐約市警察局還通過一系列創新工作來推進青少年安全防范。比如,建立“執法工作探索項目”,設立“青少年夏令警?!?,對社區青少年和中小學生進行抵制團伙教育和培訓,這些對減少社區青少年和在校中小學生的違法犯罪,以及加強其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意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要以中小學生應掌握的基本安全防范技能,作為教育重點
在安全防范教育實施過程中,要教育中小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還要對中小學生進行自我保護技能的訓練。自我保護意識教育是必要的,但僅有自我保護意識,還遠不足以抗拒風險和減少不安全因素,還必須對青少年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進行模擬訓練。通過自我保護方法和技能的模擬訓練,警示中小學生在校園內、家中、野外旅行、公共場所如何降低風險,掌握相應的防范技巧、增加安全性。
中小學生在校內遇到安全方面的問題時,還有教師、學校工作人員的監管與指導;而中小學生在校外遇到安全防范方面的問題時,可能需要他們自己單獨去應對。在校外遭遇到緊急、甚至威脅到人身安全的事件時,如何妥善應對,這是中小學生要重點掌握的防范技能。
中小學生要掌握的安全防范技能是:如何撥打110報警電話;放學單獨回家,遇到安全問題怎么辦;遇到圖謀不軌的人如何應對等。這些都要作為基本安全防范技能,讓中小學生掌握應對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免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當遇到不法侵害、危害時,及時、正確撥打110電話報警,可以使大家規避風險,將損失、傷害減少到最低?,F在所稱的“110”,實際就是110報警服務電話,是公安機關向社會公布的、接收群眾和社會各界報警求助的、全國統一的特種服務電話號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這樣的報警求助電話,但號碼并不一致,像美國就是911,而我國香港地區則是999。
在日常安全防范教育中,要讓學生們懂得正確使用報警電話:需要報警、求助或進行警務投訴時,可通過本地有線電話、移動電話等,直接撥“110”三個號碼,即可接通公安局報警電話。110電話是免費電話,投幣、IC卡電話不用投幣或插卡,直接拿起話筒即可撥通,欠費的手機也可以撥打110。撥打110時要注意這樣一些事項:
1. 報警內容具體確切。110報警電話接通后,要向民警講清發生了什么事情,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在的狀況如何,報警時所在方位。為使警方迅速到達現場,應告知警方現場標識物,如街道名稱、門牌號碼;如道路、門牌號、橋梁、建筑物特征、樹木、河道等,便于警方尋找求助人。樓層及單元、房號一定要講述正確,以便警方及時、準確到達現場。對盜、搶案件,要簡要說明已知的被盜或被搶物品名稱、數量、特征,如發現歹徒乘坐交通工具離開,一定要設法記住車輛的顏色、型號和車輛、作案人員數量、作案工具。對案件的發生經過,也應簡潔、準確說明,便于警方在派員出警的同時,安排警力設卡布控、搜索發現犯罪嫌疑人。
2. 報警時切忌表述不清和夸大事實。中小學生沒有人生閱歷,有時報警時會特別緊張。報警人在特別緊張的情況下會言語不清,而報警時,最忌諱報警人對當時事件的情況說不清楚。要告知學生說地點的時候,要先說出哪個區,再說出如某條路、某號具體地點。報警時還要實事求是,警方會根據報告的現場情況進行判斷,根據事件的不同性質派出的警種也不同,千萬不要亂報警或夸大警情,以便民警作出準確判斷,采取適當的緊急措施。
3. 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后傷情嚴重無法報警,要求助于現場的成年人,或大聲呼叫救助,請他人報警。
4. 報警完畢后,本人或目擊者應在現場等候民警的到來,對一些入室盜竊、搶劫等案件現場,不可隨意進入、不可翻動物品等。
除了掌握如何進行報警求助,中小學生在上、放學途中或公共場所還需注意“三要”、“四不要”,掌握其中涉及的安全防范技巧。
“三要”是指:一要熟記自己家庭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家長的聯系電話等,以便急需時及時取得聯系;二要衣著樸素,不戴名牌手表和貴重飾物,不炫耀自己家庭富有;三要按時回家,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回家,應設法告知家長。
〔關鍵詞〕中小學生;閱讀;心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09)02-014-03
一、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含義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指的是中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里,利用已經習得的語言文字知識從書籍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從中吸收有益的成分,進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并發展思維能力的過程。
閱讀對中小學生的發展來說,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閱讀從與中小學生相關的方方面面來塑造個體、影響著個體的成長與發育,還可以對其素質中的核心部分――審美觀、道德觀乃至人生觀,產生深刻的影響。其次,閱讀的過程是中小學生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過程,可以擴展和豐富中小學生的人生閱歷,幫助他們加深對社會及人性的認識;同時也促進中小學生認識自我、反省自身、提升自我。再次,通過閱讀,中小學生儲備了豐富的詞匯和句子,掌握了各種各樣的語言表達方式,為靈活地思考提供了物質載體;閱讀過程中,中小學生可以透過字里行間進行充分的想象和聯想,從而發展了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二、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心理動機分析
1.為輔助課堂學習而讀
在中小學中,有一部分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具有很高的學習自覺性,還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為了更扎實地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他們還會在課外閱讀大量的書籍,這些書籍大多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或者就是教師布置的閱讀書目,以吸收更多更新的信息、擴展自己的知識積累。
為了輔助課堂教學而讀書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習過程中遇到了疑難問題,為了答疑解惑,他們進行閱讀,到文獻資料中尋求具體的知識、問題的答案和解決辦法。當然,也有一部分中小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作業而讀書的。
2.為擴大知識面而讀
勤奮好學的中小學生,一般希望通過廣泛的閱讀獲得知識、充實自己,這樣的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求知愿望,讀書的積極性很高,他們閱讀的書籍包羅萬象、涉獵很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的各種書籍,他們尤其喜歡內容深刻、觀點新穎的力作。這些學生讀書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期望這些新的知識在學習、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發揮作用。
3.因興趣愛好而讀
某些中小學生具有特殊的興趣愛好,他們的閱讀書籍多與這種個人愛好相關。如,有些學生喜歡閱讀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書籍,有些學生喜歡軍事題材的書籍,而有些學生專門閱讀足球、籃球等體育書刊。
4.因好奇而讀
好奇和求新是人類的特點,這一點在中小學生閱讀上也表現無疑。很多學生,只要是新出版的圖書,不論其內容如何,都要看一看,這種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求知,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對自己處于變化之中的身體及心理感到非常好奇,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及情感,他們往往會悄悄閱讀一些身體發育、生理心理發展方面的書籍以及與青春期相關的圖書。
5.為趕潮流而讀
現在的中小學生是對時尚非常敏感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于流行的回應十分強烈。當圖書有了“暢銷”的熱度時,跟隨潮流、跟隨時尚的閱讀也就隨之有了熱度。一般來說,這種閱讀往往具有“從眾”的性質和“追星”的特點。
6.為休閑而讀
中小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之余,抽出一定的時間,挑選一些具有趣味性、能愉悅心情的圖書,如漫畫書、影視劇介紹、童話神話故事書等,都屬于為了休閑而閱讀。這樣的閱讀,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使大腦得到休息和放松,也是一種豐富知識與情感的良好方法。
三、促進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方法
中小學生閱讀的范圍極其廣泛,閱讀的動機也不一而同,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小學生的閱讀行為,中小學校圖書館和資料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1.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閱讀欲望和效果主要來自于他們的自身需要,但是客觀環境對他們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讀者心理學研究表明,圖書館設施、采光、空氣、音響、衛生等條件,對于讀者閱讀心理有一定影響。因此,學校圖書館應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環境條件,為學生提供盡量寬裕、不相互影響的讀書空間。圖書館、閱覽室的布置要清雅些,要保持窗明幾凈,書籍、期刊、報紙的擺放要井然有序,為學生提供心情舒暢的閱讀環境。此外,及時更換報刊雜志,保證學生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報紙與期刊。
2.提供良好的“圖書館利用指導”
中小學圖書館的使用主體是學生,如果學生不會使用,圖書館的各項功能就不能充分發揮。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為學生提供“圖書館利用指導”,指導學生充分了解圖書館、資料室的館藏信息及書籍期刊分布情況,掌握獲取信息的多種途徑與方法;指導學生將接受性學習轉變為探究式學習;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主動地選擇、加工并處理外部信息;指導學生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搜索并使用數字化信息資料。最終幫助學生提高獲取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質量。
3.提供“因人制宜”的服務方式
圖書管理人員可以根據中小學生不同的閱讀心理,針對不同特點的讀者進行相應的推薦服務。這樣做,可以縮短學生查詢資料、選擇圖書的時間,從而提高閱讀效率。比如,對于“為輔助課堂學習而閱讀”的學生來說,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向他們推薦相關的教學刊物;對于“為擴大知識面而閱讀”的學生,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向他們推薦新近出版的、內容新穎的刊物,以滿足他們汲取知識的需要;對于“為休閑而閱讀”、“為趕潮流而閱讀”的學生來說,圖書管理人員可以推薦一些富有教育意義、內容健康的科普刊物、文學作品等,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可以得到娛樂休息,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圖書館還可以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相關的文獻資料,為學生提供專題資料,比如,舉辦各種展覽、出專題黑板報、舉辦專題講座等。
(二)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1.重視學生的閱讀需求
現在,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一般比較重,家長的期望及行為也使得中小學生可支配的時間比較少,這些給學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閱讀和閱讀效率,乃至降低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圖書管理人員必須了解中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及閱讀動機,重視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其提供適合其年齡及身心發展的美文,幫助學生保持心情愉快、身心輕松地進行閱讀活動,用心體會閱讀文獻中體現的美感。
在教體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電教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縣局2011年度中心工作,突出抓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應用;加強以電教教材建設為主體的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工作,開展電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繼續搞好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深入開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積極探索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努力構建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加強電教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濃厚電教研究氛圍,充分發揮電化教育的功能和優勢,全心全意為教育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齊心協力,譜寫夏邑教育技術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二、工作要點和目標要求
(一)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
1、強力推行農遠工程示范校、示范鄉創建活動,把示范校作為本鄉(鎮)教學教研的培訓基地和實驗基地,充分發揮示范校帶動作用,切實把農遠工程設施用好、用活、用規范。按照農遠工程示范校、鄉標準,每個鄉(鎮)至少樹立1所模式二示范校,所有鄉(鎮)一中都要達到縣級模式三示范校標準。在全縣范圍內至少推薦15所中小學校為市級農遠示范校并確保驗收過關。
2、按照省廳、市局有關加強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見,為啟動“班班通”工程作準備。本年度要對所有農遠學校進行一次全面普查??h電教館將組織力量對其中二分之一的學校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整改辦法。
3、積極探索“班班通”、“堂堂用”的建設和使用模式,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爭取推出2~3所試點學校。
4、舉辦全縣農遠“三種模式”應用的優質課、應用論文和教學設計成果的評選,以評促用,推進農遠工程應用水平的普及和提高。
5、舉辦針對農遠項目學校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和說課比賽活動。
6、努力探索并建設起縣、鄉、校三級技術服務隊伍,著力提高鄉級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待遇。
7、分片分學校召開農遠工程教學應用現場會、觀摩會、研討會,活躍學習、研究和應用的氣氛。
8、做好上級交辦的有關信息普查數據填報工作。
(二)電教教材建設
1、嚴格按照國家、省規定的電教教材費政策、教材準入政策,做好電教教材的征訂、發行和歸檔入架入庫造冊登記等項管理工作,確保用足用好電教教材費,管好用好電教教材。
2、建立電教教材建設(基礎教育網絡資源建設)骨干教師庫,加強資源建設的規劃、統籌和協調,在省市資源開發規劃框架內,有計劃地開發適應我縣的和中小學課本相配套的電子音像教材,嘗試開發研制專題式多媒體教材。
3、加強電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新思路、新實踐、新模式,從而充分發揮電教教材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推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展,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整體教育質量服務。
4、配合省教育廳優秀基礎教育資源評選活動的開展,縣電教館擬運用“三分屏”錄制軟件制作一批優質課、名師講座和專題教育資源光盤,以光盤培訓、光盤送教下鄉的形式傳播學習,以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5、啟動縣基礎教育網絡資源中心建設(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功能),為教育信息網絡化打基礎。
(三)學校電化教學
1、繼續開展好電教觀摩周活動。要以鄉、校為單位圍繞一個學科或一個專題開展多種形式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觀摩研討活動??h館籌備召開一次全縣電教觀摩教學活動。
2、做好2011年度現代教育技術優秀課例、多媒體課件、電教論文評選工作。開展好中小學生電腦作品評選,爭取在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上取得新突破。嘗試開展中小學生網絡作文大賽,開通夏邑縣中小學生作文網站,引導中小學生健康使用網絡。
3、加強電教課題研究的指導工作。引導廣大教師從教學實踐中的小問題、小技巧、小想法入手提煉小課題,豐富課題研究內容,倡導多樣化的研究方法;根據教師實際情況,以實用管用為前提打破課題研究的專業化,以草根教研為主體,推動課題研究出現新局面。
4、建立電教教研的學科骨干隊伍,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專題電教教研。
5、對縣直中小學校電化教育基本情況進行一次普查,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情況進行一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