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婦產科護理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年《婦產科護理學》逐漸形成獨特的專業[1],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臨床實習由于涉及到患者的隱私和一些法規,有時無法全面深入的進入臨床教學,這些特點使婦產科臨床教學面對諸多困難和矛盾,為了提高學生對此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婦產科臨床護理實踐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臨床教學中采了新的教學方法,用了多種教學方式輔助教學,我院對婦產科護理學臨床教學工作方法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參考其模式。
1 對象與方法
1.1 教學對象與師資 以2010級護理學專業108名學生,均為女生,年齡18~23歲,為大專和中專程度的護理學專業學生,學制3年,現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已完成專業基礎課和臨床專業理論課的學習。將這些學生根據年齡、入校成績及在校成績平均分為兩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一組學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一組學生作為觀察組(采用新教學方法)。授課老師9人,碩士1人,本科5人,大專3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4人。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1.2.1.1 教材內容分工 由代教護理老師負責對照組學生進行婦產科學生理解剖、疾病醫學知識和護理方面知識的講解,臨床護理操作實踐由代教護理老師示范。觀察組由醫生和代教護理老師集體備課,共同商討教學中的難點、疑點及必須掌握的知識點。醫學知識的教學任務由醫生承擔;而妊娠期、正常分娩、分娩期護理,婦產科疾病護理等知識的教學任務則由護理人員承擔。
1.2.1.2 理論教學模式 對照組護理教師以傳統帶教模式,即直接帶領學生下臨床,學習婦產科基本護理操作,遇到什么學什么,無針對性和系統性。觀察組每日先針對性地復習相關理論知識,廣泛運用直觀模型、圖像、文字、音響等手段,將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分娩機制,胎產式及胎方位等比較抽象的內容展示講解后,再進一步深入臨床實踐,提高學生的效果和興趣。
1.2.1.3 實習課程的安排 對照組一個月的實習期(約185學時)以護理代教老師帶領學生臨床護理實踐學習為主。觀察組實習期婦產科護理學理論課復習20學時,實習課165學時。對照組由護理老師根據每天的護理工作任務代教示范相關護理操作,完成近185課時。觀察組采取每日先針對性地復習相關理論知識2學時,余時間再進一步深入臨床實習,將觀察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與組之間根據實習內容進行循環輪轉,上午跟隨醫生查房、問診、查體,下午由護理人員進行婦產科疾病護理及技術操作帶教。
1.2.2 評價方法 ①考試成績。兩組學生理論考試采取教考分離,學生婦產科學理論考試試卷由科教科從題庫抽取。總分100分,≥90分為優, 80~89分為良, 70~79分為中,
1.2.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2.2 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新方法的評價,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護理學臨床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是護理代教老師帶領學生以臨床護理實踐為主,遇到什么學什么,無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學習婦產科基本護理操作。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感覺,給老師的教學帶來相互重復,知識點不明確的不足。新教學方法經過實踐,使醫療護理互相滲透,溶于一體,醫生和護理老師相互理解,共同提高。同時通過對醫學知識的深入學習和護理理論的復習,使學生提高了對婦產科護理學專業的認識,增加了學習興趣。學生直接跟主管患者的醫生查房,醫生在查房過程中給學生講解病情,這樣既達到實習目的,又不必請醫院另外安排醫生專門帶教,不增加醫生的工作量。其次,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帶教,不必擔心患者不配合。調查顯示,學生對教學內容中醫療護理知識融合程度的評價高,優良率達88.89%。學生普遍反映此教學模式效果好,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學質量也提高了。
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是培養護生將理論知識融入臨床實踐,培養學生護理實踐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也是護生社會化過程的關鍵時期。因此教與學的最佳效果臨床工作的重要課題[2]。實習活動的安排,不僅影響婦產科護理學的整體教學效果,而且直接影響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今后臨床實踐工作的質量[3]。婦產科護理學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在教學上會面臨許多困難,但只要勇于開拓,不斷創新,同樣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規范、動手能力強、適應臨床工作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對婦產科護理的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勢在必行而且完全可行。
參 考 文 獻
[1] 蔣麗霞,羅晃,常燕.新世紀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護理學, 2002,37(8):606,608.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學,教學體會,教學改革
婦產科護理學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立的護理及相關理論體系。婦產科護理學研究女性在生命各階段的生理病理變化及其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有利于學習者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相關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能及時、準確地對女性的健康問題作出判斷,為婦產科的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基礎[1]。因此,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工作中應培養出適合臨床護理需要的專業知識過硬、護理技術精湛、臨床思維清晰、有自主學習能力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筆者從事婦產科護理學教學工作多年,現將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實踐工作作一回顧。
1.婦產科護理學教學過程體會
1.1教師必須強化知識儲備,更新知識結構。
現階段的臨床課程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在深度和廣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扎實掌握相關醫學專業知識,還需對人文社會科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的知識都有涉及。與此同時,這些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教師需要持之以恒地學習,以敏銳的洞察力捕獲學科前沿信息,并時刻關注臨床新指南、新技術的應用等,與時俱進地及時整理自己的知識儲備,為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打下基礎。
1.2學生學習婦產科護理學必須有充分的前期知識積累。
護理本科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的一個學期開展婦產科護理學的學習,此時的學生已具備醫學基礎學科和社會人文學科基礎,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相關知識都已大部分掌握。比如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與生理部分,要求學生能對以前學習的解剖學、生理學重新溫故知新,在此基礎上側重于女性的獨特解剖生理等方能得心應手。學生在學習產科、婦科的常見病種時,更需運用健康評估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知識要點,因此要求學生在基礎課程的學習期間就要一步步穩扎穩打地系統學習。醫學知識總是環環相扣,不容半點懈怠。
1.3傳統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環節中占有一定比例。
在大力鼓勵開展不同形式的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實踐的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塊在目前依舊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課堂教學依舊是教學環節中較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是婦產科護理的啟蒙者,通過教師認真講授,學生可以知曉婦產科護理的基本知識、理論和臨床運用規律,明確課程的核心內容,避免在以后的自主性學習中走過多的彎路。
1.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令教學事半功倍。
通過歷年教學觀察,學生對婦產科護理學這門課程是非常感興趣的。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實物、圖像、視頻,開展形象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感性認識。聲形并俱的婦產科標本、圖像、視頻使學生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興趣,強化了記憶效果。如觀看正常分娩、剖宮產手術等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分娩的經過,提高感性認識,有利于課題教學的開展,充分利用網絡及多媒體教學資源特點,也可以使學習達到直觀、生動、靈活的效果,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1.5重視實訓教學。
婦產科學是一門對實際動手、動腦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實訓教學正是將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的重要環節,通過有目的的實訓,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在模擬真實臨床實境中深層次地理解理論知識。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理論課學習的內容,開設相應的實驗和實訓項目,強化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專業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實訓教學內容包括:產前檢查、產程觀察、異常產褥的臨床表現、產科常見手術配合、婦科常見疾病見習、病例分析等。
1.6引導學生溫故知新。
課后及時復習,不斷總結消化,強化基礎記憶。知識的牢固記憶及掌握,僅靠聽課時間是不夠的。每次課后必須花費一定時間,結合教材、筆記,課后不斷反復強化復習,學會主動歸納,總結要點。婦產科的知識其實非常有意思,和學生自己及其身邊的人息息相關,所以,在上課饒有興趣的基礎之上認真鞏固復習,一定能收獲頗多,從而不斷反思,觸類旁通,系統掌握。推薦學生做一些配套習題,這樣不僅可以對知識點查漏補缺,更有利于系統掌握所學內容。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帶到課堂上和教師及其他同學一起分析討論,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1.7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隨著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臨床指南也在不斷更新。由于課時有限,教材內容有限,僅靠課堂時間掌握婦產科護理學的知識肯定不能滿足以后臨床工作及研究需求,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過程中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反思批判精神,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師,以安全、有效、合理地護理患者為追求。積極參加婦產科實驗及創新課題研究,努力培養傳承與創新有機結合的意識,并從中磨礪學習者的科學精神。
2.婦產科護理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2.1適度調整教學內容的側重點。
掌握學習技巧,令事半而功倍。除了總論的內容,各論的體系非常相似,不外乎概述、護理評估,常見的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這幾個環節,因此,學生在學習各論常見病種的過程中,就按照這個體系記憶掌握。一些學生認為,護生不是醫學生,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疾病發生發展的經過,發病機制不需要學習,其實不然,只有切實理解發病的原因、機制,才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臨床表現,才能理解為何要這樣治療護理。因此,雖然教學大綱并未對發病機制有過多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應該理清思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2積極開展高仿真模擬訓練。
實踐性教學是婦產科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仿真模擬教學可以解決臨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與學生人數較多之間的矛盾,可以提供類似臨床真實場景給學生充分鍛煉的機會。本校護理學院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婦產科護理模擬實驗區除設有產床、嬰兒輻射保暖臺、搶救車、心電監護儀、胎心監護儀,中央供氧、負壓吸引系統、呼吸機、輸液泵等常規設備之外,還配有SimMom綜合模擬人,以及配套設置了設備控制室、多媒體同步示教室。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采用SimMom綜合模擬人系統的高仿真訓練。高仿真教學在婦產科護理教學工作中行之有效,備受歡迎,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每個班級開展模擬教學的課時數偏少,如若在今后的實踐課時中多增加高仿真模擬的次數,勢必增強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需要設計并積累不同案例,盡可能模仿出真實的復雜的臨床環境,同時,努力探索更適宜的教學方案,切實強化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效果。
2.3確立更合適的評價體系。
學生成績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定體系。形成性評價是相對于終結性評價而言的,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的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觀察、記錄、反思而做出的發展性評價[2]。其構成包括學情分析、學生作業、各種測驗、課堂討論、實踐成績、PBL評價成績、病例討論等,記錄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終結性評價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這種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婦產科護理學》是中職護理專業中一門涉及范圍廣,整體性強的學科,主要內容包括孕產婦的護理、婦科疾病患者的護理、計劃生育婦女的護理,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年齡普遍偏小、基礎知識薄弱、自律性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在上《婦產科護理學》理論課時,如果80分鐘的理論課時間,教師一灌到底,學生往往注意力不易集中,對所授內容無法理解,難記、易忘。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活躍課堂教與學的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始終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和追求的更高目標。經過幾年的教學,認為在授課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病例討論教學法
病例討論教學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使用案例來說明知識點,或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以典型病例分析進行教學。在講課之前,先列出一個病例進行病例分析并提出問題。如該病人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對該疾病的病人應該怎樣進行護理評估?該病人可能存在哪些護理問題?針對這些護理問題應該采取哪些護理措施?使學生帶著問題聽老師講課,能明顯增強學習效果。如講解"葡萄胎"這節內容時,就可以先給出一葡萄胎病例:"患者,女,40歲,G2P1。停經60天,陰道不規則出血伴下腹隱痛7天。既往:體健。平時月經規律5-7/30天,量中,痛經(-),工具避孕。1年伴前足月順產一活女嬰。查體:T 37.0℃,P80次/分,Bp140/100mmHg,R 18次/分。下腹輕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婦科檢查:陰道少量陳舊性出血,宮頸光滑,宮頸舉痛(-),子宮如孕10周,質地軟,雙側附件區(-)。B超:子宮10.4×7.0×5.0cm,肌層回聲均,宮腔內充滿小的低回聲和無回聲,未見妊娠囊,雙附件區(-)。血常規:Hb:125g/L,WBC:4.5×109/L,PLT:250×109/L。血HCG/β-HCG:380000/359800mIU/mL。予清宮治療,刮出大量葡萄狀組織,送病理。診斷為葡萄胎。"從這個病例中讓學生去發現這種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病人主要的護理問題及需要的護理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到病例中尋求答案,讓學生從問題入手展開分析、推理、假設與討論等,進而進行教學內容的展開,教學內容在學生帶著問題的學習中一一解開并掌握。通過類似的病例討論教學法,它不僅可以鞏固專業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婦產科護理的興趣;不僅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判性思維的能力,還增強了團隊意識;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相互理解,為對學生的動態考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通過病例討論,學生可以把所學各系統的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換,更加符合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要求。
2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可以應用到有條件創設真實情境的專業,特別是與行業結合緊密的學校和專業,適用于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一個好的情景教學模式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評價:首先是情景內容的準備情況。這一維度可以從情景與職業環境的匹配度、情景案例覆蓋知識點的廣度、情景中任務難度是否適中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其次是情景教學的過程維度。這一維度主要考查教學的過程是否按照預定的情景設計方案進行以及教師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是否到位,有助于學生在工學交替結合的教學中,得到單位的認可及在實習中降低重特大事件發生的概率。再次是情景教學中學生的反饋。這一維度主要考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活躍,是否有較高的參與程度。從而提高學生在工學交替時對發生意外情況的反映速度及處置力度。例如我們在講解"正常分娩產婦的護理"這一節內容的時候,可以建立模擬產房,利用高端模擬人,模擬正常分娩的真實情景進行情景教學,讓學生能進入工作的場景之中,有實實在在的感覺,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法
按《婦產科護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學生進行專科護理操作的訓練,在實驗室進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全面掌握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內容,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專科實踐技能,以提高教學質量。如目前我們開設了產前檢查、待產婦分娩時會陰消毒、新生兒沐浴、婦科檢查、外陰擦洗、陰道沖洗等項目的護理操作演練與考核,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利用在校集中進行的綜合性、系統化訓練,培養學生基本掌握本專業的核心能力和關鍵能力,為進入醫院正式參加工作做好準備,并最大限度地增強對就業崗位的適應度。
總之,選擇不同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實際,對以上三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及綜合運用。無論選擇或采用哪些教學方法,應注重啟發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同時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參與性及取得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文娜.婦產科護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邢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職教論壇,2001
[3] B. Joyce,M. Weil & E. Calhoun. 教學模式( 影印版)[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4]梁琦. 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典型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吳曉義. "情境- 達標"式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 2006,(14).
[6]李青. 基于建構主義的情景教學的探討與認識[J].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06年5月~2007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91人作為對照組。2007年5月~2008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77人作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在校學習時間、生源等基本資料差異無顯著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
用傳統帶教模式進入實習,即護生入科后由護士長指定l臨床帶教老師,護生采取跟班制實習,帶教老師根據臨床情況進行隨機帶教。出科前進行綜合考核(專科理論考核占50%,專科操作抽考占50%)。
1.2.2實驗組
采用臨床護理教學路徑模式進入實習,即學生人科后,由教學組長統一進行入科介紹、實習要求與考核方法后,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安排臨床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根據設計好的臨床護理教學路徑進行帶教。出科前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平時表現占20%,專科操作技能抽考占30%,專科理論考核占20%,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占30%);并調查臨床帶教老師和實習學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制訂:借鑒臨床路徑的思路,根據實綱要求和我院婦產科特點,以實習時間10周(4周婦科,2周產前,2周產后,2周門診)為縱軸,以實習護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教學方法為橫軸,縱橫軸交叉處是本周主要教學內容。
1.2.2.1入科1~2d入科介紹:帶教組長帶領新人科護士參觀并介紹病區環境;主要儀器與設備、各種物品、藥品的放置與管理制度;婦檢室、人流室物品準備與管理制度;人員分組,職責與分工;疾病收治范圍;實習目標、要求,考核內容與方法。
1.2.2.2入科3----5d跟班學習住院病人接待程序,入院評估、人院宣教、術前宣教、術后指導、出院指導;帶領護生進行各種治療備皮、灌腸、導尿、配血、皮試、輸液、吸氧等基本護理操作,強調“三查七對”;指導書寫護理病歷,強調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1.2.2.3第2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子宮肌瘤、婦科腫瘤、異位妊娠的臨床表現、搶救與護理流程;化療病人的護理流程;藥物流產用藥指導與觀察,孕中引產術的手術配合、產程觀察與引產接生;妊娠28周以下保胎病人的健康指導;對腹部手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
1.2.2.4第3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尿瘺、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與護理流程;掌握會陰抹洗、陰道灌洗、陰道上藥技術;熟悉婦科病人健康教育與溝通技巧;對外陰、陰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完成l份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
1.2.2.5第4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婦科炎癥、月經失調病人的臨床表現、護理流程;進行專科理論考核和護理操作技能抽考。
1.2.2.6第5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前區、產房環境,工作制度,各班職責與工作流程,重點介紹產房消毒隔離技術;跟班學習產婦入院評估、人院宣教等病人處理流程;示教并模擬訓練胎心監護,腹部四步觸診法以及肛查技術。
1.2.2.7第6周利用跟班、臨床指導、護理查房、小講課、病例討論方式學習正常分娩、異常分娩的護理流程,產程觀察、產程圖的描繪;催產素的應用;產后出血觀察與處理;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妊娠合并糖尿病、心臟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
1.2.2.8第7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后病房環境、規章制度、工作特點;利用小講課、跟班學習母乳喂養指導;通過調研、跟班、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產褥期婦女的身心護理。
1.2.2.9第8周利用跟班、查房、討論學習新生兒喂養、沐浴、臍部護理、卡介苗接種與新生兒篩查技術;通過小講課學習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藍光治療的意義、方法。
1.2.2.10第9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婦產科門診環境,門診手術室規章制度,消毒隔離技術;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10月第25鲞箜!!塑跟班學習分診技巧。
1.2.2.11第10周跟班學習圍產病歷書寫、產前檢查時間、次數,孕期保健指導;示教產科腹部四步觸診和骨盆外測量;跟班學習婦科小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處理;出科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抽考。
2結果
2.1兩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表1)
從表1可見:經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Wi|coxon秩和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綜合考核成績差異有顯著意義,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表2)
從表2可見: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評價較高。
3討論
3.1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臨床路徑最早起源于國外的工業質量管理體系,20世紀80年代美國新英格蘭醫療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將其應用于健康照顧系統。它是指針對某一疾病而制定的一個有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和康復延遲,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2|。近年來臨床路徑逐漸被醫院系統推廣應用。護理臨床教育者也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方法引入l|缶床帶教和教學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1]。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應用II缶床護理路徑教學組的護生與傳統對照組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Z=4.29,P<O.01),前者明顯優于后者,說明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3.2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引導臨床教學,避免傳統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現象
我院婦產科分為婦科、產前、產后、門診4個實習區域,實習時間短,內容相對較多。臨床護理教學路徑規定了在一定教學時間內應該教學的內容和采取的基本教學方法,使臨床教學活動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師生雙方按照路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避免了傳統臨床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的現象。本調查結果顯示有96%的臨床帶教老師和97%的實習護生認為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對臨床教學起到引導作用。
1傳統婦產科見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校婦產科學教學大致分為課堂理論教學、小課見習教學以及后期臨床實習教學三部分。見習教學在婦產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是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逐漸同臨床實際工作相結合并向臨床醫師轉變的首要階段。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建立臨床思維,將課堂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分析解決臨床問題,臨床實踐技能的綜合培訓也是重要的環節。婦產科學專業的特殊性及患者維權意識的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訓練的機會很少,臨床見習教學內容只能通過婦科教具模型或者觀看長篇幅的教學錄像方式來傳授。人們在集中注意力接受某一種形式的學習材料時,可能只有開始的十幾分鐘內能夠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隨著時間的延長,精神集中的程度會明顯下降,無論是幻燈片講解或者是觀看教學視頻,都很難避開這種情況,從而可能造成知識傳輸的效能減弱。實踐也證實,通過在教學模具進行技能操作或觀看冗長的視頻錄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觀察為主但缺乏具體實踐的模式偏廢了真正的臨床實踐教學,導致學生逐漸對婦產科學專業失去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世界范圍的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應用新的教學方式,包括多媒體教學、PBL教學(以問題為中心)、案例教學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婦產科學臨床教學過程中仍需要不斷探索,通過研究和吸收新的見習教學方法并綜合運用,以實現培養全面合格醫學人才的目標。
2微課提出的的背景及概念
由英國心理教育學家JohnSweller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認為,人們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與個人學習經驗、學習資料的內容及表現方式密切相關[2]。總結以往的教學經驗發現,當教學單位內容所包含的形式較為復雜和表現單一時,學生的認知負荷相對較低,典型代表即目前仍處于主流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微課是由美國學者DavidPenrose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現有的教學資源所提出的設想,旨在通過利用當今社會便捷的網絡資源及高水平的數碼科技,尋求創建一種更合理、簡潔并能有效提升時間利用率的一種教學模式[3]。隨著互聯網開放性教育資源的不斷積累和完善,這種方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凸顯優勢,并且以其短小精煉及相對完整的教學內容及使用的方便和簡潔性贏得了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目前,最為主流的概念將微課定義為: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國外不少學者將微課應用于顛倒課堂、電子書包等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中,研究表明這一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自主學習及個性化學習的需求[4]。隨著信息網絡交流的全球化,我國的教育學者對微課教學同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嘗試著結合現有的實際教學情況開展推廣這一教學模式[5-6]。
3微課教學在婦產科學見習課堂使用的優勢
從微課的設計理念出發,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微課的使用主要是對相對獨立的知識點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習者理解、掌握所講述的內容。微課在社會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成功,為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契機。目前,我國醫學教育工作者將微課引用于基礎理論課如解剖學[7]及臨床實踐課如影像學[8]、風濕免疫學[9]及護理學[10]的教學過程中,深受師生的青睞。以下結合婦產科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微課在見習課堂中使用的優勢。①教學知識點獨立。微課教學主要圍繞獨立的重點、難點展開,而婦產科學見習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講述本專業中一些重點、難點,這一點與微課教學不謀而合。使用微課教學不但可以突出重點、明確教學主題,而且微課中融合有完整、清晰的認知講解思路,更容易使學生建立對知識點全面、完整的認識和理解。②教學花費時間少,學習效率高。微課在攝制過程中有嚴格的時限控制,一般的微課視頻時間長度都限定在10分鐘以內,這樣不但可以高效利用學習對象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且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顯著提高學習效率。③教學方式新穎。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沉悶和冗余,將知識點獨立分割,并進行精準化的分析和課程攝制,并圍繞知識點提供相應的練習,能有效吸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成為傳統教學方式的有力補充。④微課資源體積小。微課的格式主要為視頻格式,包括多種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資源體積小,便于下載、儲存。⑤方便觀看,有效利用碎片時間。現有的微課課程多支持在線觀看和資源下載,學生可以將其下載至現有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iPad等可播放視頻的數碼產品,以便于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復習,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制定學習計劃,實現學習時間利用的效率最大化,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
4微課教學在婦產科見習課堂中的應用
迄今為止,微課在醫學院校臨床實踐教學的建設與應用在全國尚處于創始期,對于微課的理論研究偏多,實踐和應用研究較少。我國醫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灌輸式教育,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存在很大的欠缺,然而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卻能夠建立牢固的基礎知識理論體系。微課教學在婦產科學見習教學中雖然存在諸多優勢,如將抽象繁瑣的知識點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很好運用于臨床實踐。但微課教學主要是圍繞某個教學主題或孤立的知識點而展開的,無法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因此,我國在實施微課教學時應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將微課穿插于教學過程中,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途徑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共同發揮各自的教學優勢。對于婦產科學教學中的重點和抽象、難于理解的環節可采用微課進行講解,結合卡通動畫、微視頻形式來進行授課。如我們在講解人類受孕這一知識點時采用了動畫形式,對于卵子與受孕過程的重要環節及部位制作成二維或三維動畫,并配以有趣的文字或教師真人講解,圖文并茂,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了與教材相關聯的知識點的延伸,如異位妊娠,在學生形象認識正常受孕過程及部位的基礎上,延伸出異位妊娠的概念,重點講解異位妊娠的疾病轉歸和處理原則。對于婦產科學見習教學中實踐環節的教學,我們采用微視頻的形式結合教學內容演示某個實踐操作技能的錄像片,在見習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例如,對于第二產程異常的產鉗助產處理講解中,拍攝了真實的術前評估、準備及產鉗助產分娩過程,學生觀摩后能形象化的掌握難產的診斷及處理,對于產鉗手術的選擇及手術操作過程有更為直觀的認知。微視頻可以用在理論課堂中,也可以用在見習教學的課前和課后,即課下,通過微視頻的真實場景獲得初步感性知識,在臨床實踐中得到進一步強化的印證。對于仍未掌握這一操作技能要領的學生也可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于課下通過網絡終端反復觀摩微視頻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強化。作者通過在婦產科學臨床見習小課教學中穿插使用微課發現,微課教學中視頻聲像的合理緊湊搭配能直接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課程時間短,學生的注意力適時高度集中,提高了學習效率,有效啟發學生思維。課程結束后進行常規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考核,并綜合學生對微課教學的評價,證實微課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參與性,而且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的內容易于被理解和接受,能更好訓練學生對臨床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診斷邏輯思維能力,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改革和有效補充。
5微課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__非常熱愛本職工作,二十多年來,她有過多次可以跳槽、換崗的機會,但最終她選擇了留下,選擇了她所鐘愛的護理事業。工作中,她恪守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善于動腦,以身作則,敢于與工作中不良作風作斗爭。對患者,她有愛心,善于與患者溝通,視患者為朋友,時刻以患者的需求為重點,以解決患者問題為己任,以患者滿意為終極目標。在管理上,為適應現代護理管理模式,提高護理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她鼓勵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大專學歷教育,她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41歲的高齡參加全國“工商管理專業”的自學考試,并以嚴謹的學習態度、刻苦的學習精神,給年輕的護理人員做出了表率,在她的影響及帶領下,海南婦產科醫院各護理部門自覺學習蔚然成風,大專學歷者已占全院護理人員的27.86%.
在醫院管理年活動中,她策劃并組織實施了護理人員“天使之手”、“操作能手”活動,在醫院掀起了爭做“天使之手”、“操作能手”的熱潮,大家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刻苦鉆研專業技術,不斷提高溝通技巧,以高品質的護理質量服務于患者,在溫曖的天使之手撫慰下,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當外界還在爭論醫患關系如何惡劣時,海南婦產科醫院的醫患關系卻呈現出春天般的和諧景象……。
由于“新生兒窒息復蘇”在國際上又有新的進展,有的知識點已經更新,為了確保新生兒復蘇術與國際接軌,她先后用了2年時間,組織全院助產士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第五版的學習,并親自示范“新生兒窒息復蘇”流程、“新生兒氣管插管”操作及“新生兒復蘇的倫理道德及臨終關懷”等,極大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保障了新生兒的安全,體現了對其家庭的人道主義關懷醫|學教育網整理。當醫院有危重患者或新生兒窒息需要搶救時,她一定會出現在第一線,與大家一起并肩戰斗,護士們常說:只要石老師在,我們心里就踏實。
在“質量加微笑”創建平安醫院的活動中,由她組織起草擬定了醫院“護理服務細則”,結合“__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修訂和完善了醫院護理各部門緊急預案。在全院護理質量監控過程中,不循私情、不講情面,堅持以質量標準為準繩要求每一個人,把好護理質量關,使海南婦產科醫院護理質量常年處于醫院質量目標前列。為了深化人文關懷,提高服務品質,她率先在產房推行“產后一碗紅糖姜水荷包蛋”喂服到口、“產程中至少3次與產房外焦急守候的親人溝通”活動,深受產婦及家人的好評。
一直以來,她還十分熱衷于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樂此不疲,她利用業余時間,查閱資料、請教專家,學習相關知識,不失時機地向孕產婦宣傳各種健康知識、孕期保健常識、育兒知識、產后康復知識等,仔細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咨詢,并主動與患者交朋友,贏得了眾多患者的信賴,由她任教的孕婦學堂“拉美滋分娩操”深受孕產婦及家人的好評,孕媽媽們都親切地稱她為“石姐”。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實質是一種干預。向人們提供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識、技術及服務等,使人們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1]。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提高醫療質量,許多醫院都開展了健康教育。婦產科是醫院的高危科室,關系著母子的生命安危,關乎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美滿,因此開展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婦產科醫務人員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患者認識行為與疾病的關系,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實現優生、優育、科學圍產及有效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1 產科健康教育實施
首先應使科室的每位護士熟練掌握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識,用真摯的感情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密切護患關系,獲得孕產婦和家屬的信任,這樣有利于知識的傳授和情感的溝通。
1.1 產科健康教育的內容 產科健康教育包括產前、產時和產后健康教育,還包括孕產婦家屬教育與計劃生育等一系列內容[2]。主要內容包括:母乳喂養的好處及方法,異常情況下的母乳喂養,新生兒的護理,怎樣觀察子宮復舊、惡露,早期下床活動,產后性生活,為新生兒更換尿布法,包裹新生兒的方法,怎樣觀察新生兒的生理現象及異常情況等。
1.2 產科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懷孕期間,借助孕婦學校,對轄區內孕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將教育內容編版印刷,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冊,以科學指導母嬰同室、母乳喂養和產后保健等。宣教材料可提前發放給孕婦。婦產科醫生或護士授課時,可使用多媒體進行講授,語言應言簡意賅,不使用醫學術語,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通過多媒體演示,使知識點形象直觀,有聲有色,孕婦像看科普電影似的,極大地克服了傳統單純說教的弊端,增加了知識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應結合演示法,根據教學內容穿插提問,加深影響,提高健康教育質量。
產婦住院后,母嬰同室責任護士應首先正確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生理需要,同時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告訴產婦自然分娩和母乳喂養的好處,并評價產婦及家屬是否掌握有關方面的知識,制定個性化的宣教方案。利用每天室內紫外線空氣消毒時,播放輕音樂和宣教知識,使產婦和家屬身心得到放松。同時在母嬰同室走廊和室內懸掛圖文并茂的宣傳畫,方便產婦及家屬閱讀。產婦分娩時,可以采取“導樂分娩”,由有經驗的產科護士充當陪護角色,在整個產程陪伴產婦,指導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軀體按摩等。在分娩中應允許產婦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全程陪產,以給予產婦有力的支持。
產婦分娩后,應對產婦做好母乳喂養教育,實行“三早”,對于無正當理由拒絕哺乳的產婦要進行恰當的教育,手把手教會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方法,同時要做好產褥期保健,如飲食指導、衛生指導,以降低產褥感染的發生率。出院時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提供促進產后機體恢復的方法,尤其是促進子宮復舊的各種方法,如產后運動,給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計劃生育指導以及家居環境準備等,并告知產后檢查的時間和重要性以及提供本院24 h熱線咨詢電話,以便產婦和家屬的咨詢。
2 評價
通過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可增強產婦的認知,認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圍產期保健質量的先決條件。讓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護理活動中,幫助孕產婦隨時獲取健康教育的知識,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總之,在實施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護士長的定期檢查及時與孕產婦溝通,了解孕產婦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在產后檢查和訪視時,醫生通過檢查和詢問,以及醫院發放出院產婦滿意率調查的反饋情況,評價孕產婦和家屬在住院時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另外,護士通過系統化、具體化、動態化地對孕產婦實施健康教育,使護士的理論和實踐等各方面的知識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增強了護士的自信心,不僅提高了護理質量,而且提高了圍產期保健質量。
3 體會
不同的住院患者、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時期表現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護理人員在實踐健康教育時須注意堅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持續評估的原則。健康教育內容整齊劃一,不能滿足每位孕產婦的階段要求,因此要因人施教、分類施教、有所側重,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目的探討翻轉課堂在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4級護理2班、5班學生隨機分為翻轉班與對照班。翻轉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對照班實施傳統教學。結果翻轉班的理論和實踐考試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班(P<0.01);教學后,翻轉班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班(P<0.01);翻轉班對本班教學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班(P<0.05)。結論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
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又被稱為顛倒課堂,即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是在課堂上,在教師幫助和同學協助下完成[1]。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4級護理2班、5班共11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將護理5班56人分為翻轉班,學生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19.81±0.72)歲;護理2班58人分為對照班,學生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19.84±0.84)歲。均為參加全國高考統一招生進入我院,兩班學生年齡、性別、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教學方法
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書本內容,課堂集中講授,按照整體護理的要求,讓學生掌握正常分娩3個產程的護理。翻轉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考慮到翻轉課堂備課量大、教學時間有限等問題,在婦產科護理課程中選取正常分娩3個產程的護理內容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具體如下。
2.1.1課前知識傳遞
(1)教學評估。①學情分析。授課對象為高職二年級護理專業學生,已經學習了醫學基礎課程,在教學改革中,學生已接觸了小組合作學習、情景式教學等授課形式,有一定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了基礎。②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正常分娩3個產程的臨床經過和護理、接產的要領和新生兒的即時護理等內容。③教學目標分析。知識目標是掌握產程各期的臨床表現;能力目標是能進行產程觀察,能用護理程序對分娩各期的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素質目標是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出對產婦的同情、尊重與關愛。④教學資源分析。翻轉班生源均來自甘肅省,擁有智能手機,能夠流暢地觀看視頻,學校擁有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授課教師建立班級QQ群作為資料下發和討論的工具。(2)教學課件與案例的準備。教師根據教學案例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并準備孕婦產房分娩全過程的視頻,提前兩周發送到班級QQ群,讓學生在課前預習。
2.1.2課堂知識內化
課前經過深度預習之后,學生對正常分娩3個產程的護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以案例分析(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融入案例)形式檢查學生課前知識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課堂上準備5份案例并布置任務,案例背景一樣,隨著產程的進展各小組遇到的問題不一樣,每組每個案例給出不同的任務。案例討論時間約15分鐘,通過小組討論完成本組的任務,教師解答學生小組討論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小組成員積極發言。討論結束后,5個小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討論結果,如匯報、情景模擬、健康宣教等,約100分鐘,每組的時間約20分鐘。通過情景模擬使學生由被動模仿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從而提高整組的學習熱情及理論水平[2]。展示過程將課堂互動引向更高層次,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實現了課堂與臨床的對接。
2.1.3課后知識鞏固
課后教師將課堂中觀察到的問題進行整理,將學生在課堂上展示的成果進行總結評價,全部發到QQ群,以便學生考前復習和后續學習,有利于達到培優補差的效果,使優等生“吃好”后進生“吃飽”[3]。
2.2評價方法
(1)成績評價:分為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理論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從試題庫中抽取試題,兩班試題完全一樣;實踐考試采用案例分析形式,學生分析后進行操作考核,兩班學生案例及操作考核內容完全一樣。(2)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采用臺灣護理學院鄭夙芬教授等研制的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量表[4]對兩班學生進行調查,共2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說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強,滿分100分。量表α系數為0.916。(3)教學滿意度評價:教學結束后,分別對兩班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學生填寫完后當場收回。
2.3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結果
3.1兩班學生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3.2兩班學生教學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比較(見表2)
3.3兩班學生的教學滿意度比較(見表3)
4討論
4.1翻轉課堂教學的優勢
4.1.1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是顛覆傳統教學的一種新型模式,將知識傳遞放在課前,學生利用教學資源,了解學習目標、重難點、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和往年考題,可以有的放矢地學習教學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指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學方式并給予足夠的時間,大多數學習者能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5]。翻轉課堂真正實現了分層教育、個性化教學。本研究結果顯示,翻轉班理論和實踐考試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班(P<0.01)。
4.1.2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不論有無外力的幫助下,主動判斷學習需求、形成學習目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的能力。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動機、認知方式、學習自主性等方面從學校教育向成人教育領域邁進,滿足終身學習知識的需求[6]。翻轉課堂在提高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表2顯示,教學后翻轉班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班(P<0.01)。
4.1.3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上很少發言。翻轉課堂教學中,每一位學生都是小組的主人,群策群力完成任務,遇到難題可以與教師面對面交流,使教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經調查統計,翻轉班96.43%的學生表示翻轉課堂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91.07%的學生表示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翻轉班所有學生都表示課堂上不會做學習以外的事情,87.50%的學生表示能融入小組進行學習討論,89.29%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新穎,希望教師今后多采用此模式。
4.2翻轉課堂教學的不足
首先教學課件的制作質量有待提高,教學課件的后期加工處理還需完善;其次仍有少部分學生的傳統學習觀念仍未改變,不能適應翻轉課堂教學。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其不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真正領會翻轉課堂教學的魅力。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正常分娩3個產程的護理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體現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宗旨,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2]王惠珍,許曉萍.情景模擬演練在急救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7):67-69.
[3]王彩霞,劉光然.翻轉課堂優化中職課堂教學探析[J].職教論壇,2013(6):41-44.
[4]劉銳,王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5):26-31.
[5]沈王琴,胡雁,史亞琴,等.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32-135.
關鍵詞:婦產科學 教學效果 臨床工作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26-02
對于將來將從事護理工作的學生而言,臨床護理是至關重要的,而婦產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婦產科的教學中,產科學內容龐雜,重點繁多,較為抽象,又是動手能力較強的一門學科,不少學生包括大專學生對產科學的一些內容感到難以理解,不易記憶,盡管老師費力地講,又有錄相帶及模型演示,但教學效果仍然不能非常滿意。加之當今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面臨生源質量日趨下降的局面,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好的學習及思維習慣,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給這門課的講授造成了困難。因此,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學到適合臨床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以便將來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在產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下列幾個問題:一是部分學生缺乏職業素養,職業道德有待加強。這與學生缺乏對職業的了解、對未來的迷茫有關;二是相當多的學生對學習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差。這與學生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有關系;三是學生缺乏恰當的學習方法,學習上死記硬背,缺乏臨床思維與分析能力;四是對一些產科學理論難以較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五是在實踐的操作中,動手能力較差,一些專業技能沒有很好掌握;六是教學的內容與手段、實驗室的建設與臨床工作尚有距離,不能很好地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掌握產科學,為以后的實習和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就提高助產專業(產科學基礎)教學效果方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將職業道德教育不斷融入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產科是一門神圣的科學,通過我們的雙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產科又是一門風險非常大的學科,關系兩條生命的安全,甚至家庭、社會的安定。由于種種原因,多年來產科的醫療糾紛高居不下,列于臨床各科的第一位。作為一個產科的工作人員,應該有比其他科室更高的職業素質、更高的技術要求。教學過程中,將自己十余年對產科的體會融入其中,不斷介紹一些真實的案例、一些慘痛的教訓。告訴她們:我們面對的是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是不可挽回的,而不是機器零件,做壞了可以重新來。要求學生一定要樹立嚴謹、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以高度的責任感去面對自己的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不會發生在被動的吸收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必須參與到教學中,主動地去學習,才會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教師首先面臨的問題。產科學與臨床聯系非常緊密,利用自己有十余年臨床工作的經驗,每上一節新課前,準備一個病歷,上課時以病歷為導入,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接下來,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個任務,就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處理原則、護護理要點等內容展開討論,教師起引導作用,最后做總結,時間允許時,再做個小測驗。這樣,整節課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吸收,而是主動地去學習、去思考,不但掌握了知識,還逐漸培養了臨床思維與分析能力,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以逐步提高。
3 重視運用直觀語言,因勢利導,以利學生獲得新的知識
教師用語言做生動的講解、形象的描述,給學生以感性認識,形成生動表象或想象,然后注意提問、激發疑問,就學生不能理解和解答的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例如:講解早孕的診斷時,課程目標要求掌握早期妊娠的診斷。設計總課時為1學時:講解臨床表現為15 min,輔助檢查妊娠為10 min。隨后提出早孕為什么會停經、為什么宮體會增大、妊娠試驗為什么會陽性等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就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釋惑答疑,時間為10 min。小測驗時間5 min,改卷集中講解,時間為5 min。這樣,讓學生在不斷復習既有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將前后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整體的眼光來思考問題,逐漸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
4 正確選擇模型、錄相、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工具,加強教學的形象性
產科學部分概念較為抽象,單純語言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因此,需要運用模型、錄相、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方式,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學生真正地理解。
例如:講解分娩機制時,課時目標為理解分娩機制。可分娩機制的7個步驟是在小骨盆進行的,看不見、摸不著,缺乏直觀的感受。同學們對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等動作感到難以理解。剛開始,我利用模型、掛圖等模擬講解,有一定效果,但仍差強人意。后來,我又加上了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的形式,配以文字和解說,生動地展示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印象非常深刻,理解和接受起來也容易了很多。再例如:講解“受精過程”這一部分內容時,我也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動畫的形式來展示“排卵受精受精卵的發育與移行著床”的過程,非常生動形象,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理解起來容易了很多。
5 增加實踐課內容,制定產科學技能達標要求及評估標準
產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實踐課的作用,制定技能達標要求及評估標準,爭取與臨床零距離。
例如:在進行骨盆外測量的教學時,課時目標為熟練掌握骨盆外測量。設計課時為1學時。首先確定如下的實驗目標:(1)能說出骨盆外測量各條徑線檢查方法及其正常值。(2)能初步判斷有無骨盆異常,分析其對分娩的影響。(3)能熟悉使用骨盆測量器進行骨盆測量。(4)操作中體現積極主動、認真負責態度。
其次,制定以下的實驗程序:(1)集中講解實驗操作內容,教師在模型或人體示教,時間為10 min。(2)同學們劃分小組,相互練習骨盆外測量,教師巡視、指導,時間為15 min。(3)抽查同學操作,集體糾正、測評。時間為10 min。(4)進行學生操作與評分,同時進行糾正與測評,做到因材施教,時間為10 min。
通過這樣有的放矢地教學,同學們對骨盆外測量基本上都能熟悉掌握。
再例如,“接產”是助產士的一項基本工作,直接關系到母兒的安全,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單純理論講授肯定是不行的。為此,學校購進了產床與接產的模型,在充分理論學習之后,將學生分為四個人一組,從“產程的觀察接產時機的掌握外陰沖洗與消毒鋪臺接產步驟新生兒處理娩出并檢查胎盤胎膜檢查并側切傷口縫合正確觀察第四產程”進行全程模擬,重點強調無菌觀念、接產要領、新生兒處理及胎盤娩出方式,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為其將來在產房的工作奠定基礎。
“縫合”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項很難的技術,剛開始,學生甚至不知道怎樣拿持針器。我告訴她們“熟能生巧”,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多練。我教她們在紗布上練習各種縫合、打結,很快,她們就縫合得像模像樣了。
實踐證明,經過這樣的實操訓練,學生們在實習時可以很快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很快就可以獨立上臺接產,受到實習醫院及帶教老師的好評。
6 不斷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調整教學的內容
臨床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作為老師,需要不斷地學習,隨時了解臨床工作的新進展,將最新、最實用的知識教給學生。例如,新生兒窒息的搶救在臨床非常重要,短短的幾秒鐘,也許決定著一個新生命的存與亡,產科工作者要切實掌握。傳統教科書上的內容較為陳舊,缺乏系統性,學生不易掌握。以北京市最新的搶救常規為藍本,按照“A、B、C、D、E”的原則逐步進行講授,同時利用模型、器械進行模擬,學生再分組模擬,教會學生在各種不同情況下需要采取的不同搶救措施;再比如,縮宮素的使用在臨床非常普遍而且非常重要,北京市屢有因為縮宮素使用不當造成嚴重后果的,但在教科書中只簡單地一帶而過。授課中,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專題來講,與學生進行詳盡的討論,使她們充分認識縮宮素使用的適應癥、禁忌癥、使用方法、觀察項目等。通過類似的專題講座,學生們對于一些重點問題得以充分認識,為她們將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7 不斷努力,彌補不足,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自己雖有臨床工作經驗,但在教學上還需要不斷地探索。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以下幾方面:(1)定期回到臨床工作中去,了解臨床的新進展、新技能;(2)不斷完善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縮小與臨床的距離,完善技能達標標準與評估標準;(3)與教學醫院相聯系,增加見習與實習的機會,可能情況下,將有些內容放到醫院去講。(4)制作一些更好更形象的幻燈片與教具,以提高教學效果。
以上是本人在產科教學中的一點體會。總之,在產科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通過直觀的語言,充分使用模型、錄相、多媒體課件、形象的病例講解,通過更多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們以較高的效率、較快的速度,熟練掌握產科學的各個知識點,為學生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 周意丹.護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