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莫言資料范文

        莫言資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莫言資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莫言資料

        第1篇:莫言資料范文

        關鍵詞口炎涂劑;兒童;化療口腔黏膜炎;療效;觀察

        大劑量甲氨蝶呤(MTX)是治療急性白血病常用方法,MTX化療后除骨髓抑制外最大的副作用是黏膜損傷,其中以口腔黏膜炎居多,接受大劑量化療的患兒,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幾乎為100%【1】。并發黏膜炎時致患兒疼痛難忍,吞咽困難,而且影響飲食的正常進行,導致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從而影響患兒的生存質量,嚴重者可并發敗血癥等全身感染,導致患兒對治療失去信心,使治療計劃中斷,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成敗。作者自制口炎涂劑治療大劑量MTX化療后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進行大劑量MTX化療的急性白血病患兒,合并口腔黏膜炎76例,均發生在大劑量化療后2~7天。其中男62例,女14例,年齡最小5月,最大13歲,平均3.2歲。口腔黏膜炎臨床分級參照WHO標準[2],Ⅰ度18例,Ⅱ度29例,Ⅲ度22例,Ⅳ度7例。全部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為38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口腔黏膜炎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評價標準

        參照WHO分級標準將口腔黏膜炎分為0~IV級:①0級:口腔黏膜無異常;②Ⅰ級:口腔黏膜有1~2個1.0cm的潰瘍和數個小潰瘍,但患者能進食;④Ⅲ級:口腔黏膜有2個>1.0cm的潰瘍和數個小潰瘍,僅能進流質飲食;⑤Ⅳ級:口腔黏膜有2個以上>1.0cm的潰瘍或融合潰瘍,不能進食[2]。

        1.3口腔炎黏膜炎的預防和護理對策

        1.3.1口腔炎黏膜炎的預防性護理措施

        1.3.1.1化療前做好健康教育

        向患兒及家長介紹化療藥物可致口腔黏膜炎的原因、后果,說明做好預防性措施的重要性,介紹各種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預防口腔黏膜炎的方法。

        1.3.1.2一般性預防措施[3]

        督促較大的患兒用冷開水、淡鹽冷開水漱口,晨起、睡前、每次進餐后均要漱口,每日5~6次以上,以除去食物殘渣。隨時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及經常性物理沖洗,在口腔黏膜炎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嬰幼兒及病重不能自行漱口者,須行口腔護理。

        1.3.1.3藥物預防性措施

        較大的患兒化療前3天根據口腔pH值選用合適漱口液進行漱口,每日2~3次,每次1~3分鐘。囑患者含漱時,使藥液與舌下、頰部、咽部接觸充分,以便得到機械性沖洗,以發揮藥液的作用,防止口腔感染的發生。

        1.3.1.4大劑量MTX化療時常規做好水化、堿化工作,按時用四氫葉酸鈣(CF)解救。管床護士每日認真評估患兒的口腔黏膜情況,發現異常及早處理。

        1.3.2口腔黏膜炎的護理

        口腔黏膜炎的護理主要針對已感染的患兒,通過口腔護理,以達到控制炎癥,使潰瘍面縮小或痊愈,緩解疼痛,減輕患兒痛苦的目的。除了繼續行預防性口腔護理措施外,還采用以下措施:

        1.3.2.1一般性口腔護理措施

        盡可能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口腔黏膜炎Ⅰ級以下的患兒可選用兒童用的軟毛牙刷刷牙。選擇含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于吞咽和消化的半流食或流汁,避免過熱、過涼或刺激性太強的食物,鼓勵少量多次飲水。對有口腔黏膜炎疼痛明顯的患兒,先用利多卡因液棉簽放在潰瘍局部,疼痛緩解后再進食。

        1.3.2.2心理護理

        急性白血病患兒情緒波動較大,又因化療期間惡心、嘔吐頻繁,口腔潰瘍嚴重,疼痛難忍,進食困難,經常鬧情緒不配合治療和護理,這期間醫護人員應多與患兒接觸,關心體貼患兒,抽出時間與患兒多交談,耐心聽其傾訴,介紹成功的例子,鼓勵患兒戰勝疼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2.3口炎涂劑的應用

        將2%利多卡因2ml、強的松5mg、復合維生素B2片、制霉菌素50萬單位(用研缽磨成細末)、WitAD1丸攪拌成糊狀備用。試驗組早、晚做口腔護理各一次(也可根據病情需要適當增加次數),涂藥前根據口腔pH值選用合適漱口液進行漱口;對于中度和重度口腔黏膜炎[4],先將蘸有2%利多卡因棉簽放在潰瘍局部,以減輕局部疼痛,再用1%過氧化氫溶液清洗潰瘍處,再用0.9%氯化鈉溶液漱口,待潰瘍處分泌物完全洗干凈,再將上述配成的藥液均勻涂在潰瘍面上,并囑患兒在涂藥后0.5~1h內禁食、禁飲。每日涂藥4次,第1、2、3次均在飯后進行,第4次在晚睡前進行。對照組用同樣方法將創面沖洗干凈后涂碳酸氫鈉和制霉菌素調成的糊狀液,護理進行時間與次數同試驗組。

        1.4療效評定標準為:①治愈:用藥6天疼痛消失,潰瘍消失;②有效:用藥6天疼痛減輕,潰瘍面積縮小50%或以上;③無效:用藥6天疼痛無明顯減輕,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下[5]。

        1.5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處理用SPSS10.0版軟件包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比較兩組療效。

        2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用藥療效結果比較,療效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口腔黏膜由非角質的鱗狀上皮細胞組成,這些上皮細胞每隔7~14天更新再生一次,其下層為涎腺和皮脂腺。如果上皮細胞和腺體被破壞或發炎則出現并發癥[6]。①MTX的毒性反應影響增生活躍的黏膜組織,直接破壞口腔黏膜屏障,易發生口腔炎[7];②大劑量MTX使造血系統及免疫功能受到嚴重抑制,機體抵抗力下降,局部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口腔感染,出現口腔黏膜充血、腫脹、潰爛,形成口腔潰瘍;③大劑量MTX引起不同程度的黏膜反應,如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或消失,使得口腔自潔作用減弱,細菌等在口腔內迅速繁殖,發酵、產酸作用增強,口腔內的微環境發生改變,減弱了口腔的防衛功能,口腔PH值減低導致口腔黏膜受損而形成口腔潰瘍;④大量廣譜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使體內菌群失調,口腔內正常菌群受到抑制,某些致病菌和真菌異常繁殖,引起口腔潰瘍感染;⑤本組患兒年齡偏小,不能有效的漱口,尤其是頰黏膜皺襞處不易清除干凈,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場所。另外口腔內原有疾患,如齲齒、牙齦炎也均可誘發口腔黏膜炎。

        本研究自制口炎涂劑主要成分為利多卡因、強的松、復合維生素B、VitAD、制霉菌素。自制口炎涂劑的配方多種藥物均為可口服或靜脈注射藥物,安全可靠。利多卡因局麻止痛作用、復合維生素B可維持上皮細胞功能,促進上皮細胞再生,促進潰瘍愈合,強的松對炎性皮膚有抗炎止癢、抗過敏及抑制角化異常作用,強的松能增高血管的張力,減輕充血,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癥浸潤和滲出,并使細胞間質的水腫消退,緩解紅、腫、熱、痛等癥狀。制霉菌素對敏感真菌產生抑制和殺菌作用,局部應用,對口腔粘膜無刺激,且不吸收。VitAD能維持上皮的完整性,并且使口腔粘膜保持。

        筆者運用自制口炎涂劑治療大劑量MTX化療后所致口腔粘膜炎收到滿意的效果,表1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為100%,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賈秀玲、張芙蓉.腫瘤患者放療或化療并發口腔黏膜炎的防治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3;22(2):369.

        [2]王嫻.化學治療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防治與進展,上海護理,2007;1(7):47.

        [3]劉小嫗.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及護理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1;3:215~216.

        [4]王九鳳、王向英.白血病合并口腔感染的護理[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7(5):433.

        [5]章正華、姜鏵.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潰瘍[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2;9(2):66 68.

        第2篇:莫言資料范文

        問:我的孩子5歲,因眼部發紅發癢、眼瞼腫脹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急性結膜炎。請問,如何治療和護理?

        胡天鵬大夫答:治療急性結膜炎,可局部使用抗病毒眼藥水或眼藥膏,同時口服抗病毒藥物。在護理上,患兒要勤洗手,用流動的水洗臉,單獨使用毛巾,避免用熱水清洗眼睛。

        孩子臉上的小紅點如何去除

        問:我的孩子3歲多,前兩天因發燒到醫院就診,醫生給開了退燒針。在打針時,他哭鬧得很兇,當時臉上就出現了小紅點,護士說是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沒有什么問題。請問,孩子臉上的小紅點如何去除?能自行消退嗎?

        潘秀琴大夫答:面部毛細血管破裂而出現出血點是在孩子身上比較常見的癥狀,大哭、嘔吐、大便干燥、嚴重咳嗽都容易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不需要采取治療措施,幾天后就可以消退。另外,血小板減少也會導致出現出血點,這就需要通過化驗血常規來證實。

        孩子患鞘膜積液如何治療

        pengbo.省略問:我的兒子快4歲了,患鞘膜積液已有一段時間。我們帶他去了多家醫院咨詢,有的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有的醫生說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好轉。請問,孩子患鞘膜積液如何治療?

        孩子患丘疹性蕁麻疹怎么辦

        問:我的孩子快6歲了,最近他的身上總有類似于紅斑的東西,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由于比較癢,他就用手去抓,抓過之后紅斑表面又變得疙疙瘩瘩了。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丘疹性蕁麻疹,開了一些洗劑和藥膏,用過之后就好轉,可是過不了幾天又復發了。請問,孩子患丘疹性蕁麻疹如何治療和護理?

        第3篇:莫言資料范文

        [關鍵詞] 慢性子宮內膜炎;聯合療法;治愈率

        [中圖分類號] R711.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3(b)-171-02

        2005~2010年,本院經抗感染+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等聯合治療方法來治療子宮內膜炎,治愈率高,臨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5~2010年來本院就診的慢性子宮內膜炎患者共160例,年齡23~57歲,中位年齡34歲。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80例,采用抗感染+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等聯合治療法;對照組80例采用傳統治療法。

        1.2癥狀與體征

        患者主訴在月經間歇期間有下腹墜脹痛、腰骶部酸痛;白帶增多,為稀薄水樣,淡黃色,有時為血性白帶;月經過多且有嚴重痛經。

        1.3輔助檢查

        白帶涂片160例,其中有145例發現異常,占所有患者的90. 63%。這些患者中有54例主要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泌物培養,結果發現在28例患者中有常見菌群,約為接受分泌物培養的一半多;這些菌群中有9例為淋菌,占16. 67%;17例為支原體和(或)衣原體,占31. 48%。

        1.4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確診為子宮內膜炎后開始采用傳統的子宮內膜方法進行針對性治療,采用廣譜抗生素治療,2~3個療程后再進行檢查,如果有好轉,控制用藥,如果沒有效果,則進行合理的加量治療。

        治療組采用比較新型的治療方法,運用抗感染+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等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炎,大約也是在2個療程以后進行再檢測。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而且如果有使用宮內節育器的需取出再治療子宮內膜炎[1]。

        1.5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病患的癥狀消失,月經開始正常,而且發生明顯好轉,各項檢查指標已經達標;好轉:患者的各項指標有好轉趨勢,月經也已經開始正常,癥狀明顯減輕但是還有一些未達到標準;無效:癥狀及體征治療前后無變化,月經無改變。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患者治療后,第3~6次月經后評價。可見采用抗感染+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等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炎者,好轉8例(10%),治愈72例,治愈率為90%;而采用傳統方法治療子宮內膜炎好轉12例(15%),治愈44例(55%),無效24例(3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目前在治療此類婦女的常見炎癥時,醫院大多是利用周期中的雌孕激素促進子宮內膜的修復,大量的證據和材料分析這樣的治療收到較好的療效,有些子宮內膜炎癥的換證在確證后,就運用人工周期的更替進行藥物性,這樣的治療效果能夠促使炎性子宮內膜的脫落和新生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3]。但是相對禁忌證還是要進行一定的控制,否則不但不能致病,反而適得其反?,F在一般使用青霉素等類型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炎,但是很多患者對此類藥物并不敏感,這是因為此類患者是由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多導致的子宮內膜炎,而支原體、衣原體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時不敏感的[4],所以效果不好,甚至根本沒有任何的治療作用。一般而言,要根據醫生的治療喜好進行實驗,一般而言會選擇分泌物培養+藥敏試驗,這種實驗在對陰道進行沖洗上藥比較靈活,沒有什么適應證,一般只要是沒有其他合并心血管的重大疾病都可以使用,只是在急性炎癥得到控制,子宮沒有觸痛后再給予人工周期3~6個周期(年齡超過45歲慎用,注意雌孕激素使用的適應證與禁忌證),這種治療一般在近期時候使用效果會更好,給予口服而后靜脈滴注都可以抗感染,療程一般在2~3個經期。在實驗過程中,筆者發現一般此類炎癥的菌群是革蘭陰性菌以及厭氧菌,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支原體和(或)衣原體感染,在抗炎的時候要注意能夠兼顧較多的因素,不要太死板和單一,如果已做分泌物或滲出液培養+藥敏試驗的,結果出來后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選擇對相應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療。一般炎癥會在1個療程至2個療程后消失,消失后進行鞏固,可以再繼續用藥,在用3 d后停下,以對陰道炎進行相應治療,而且在這個時期內,要防止病情反復,盡量避免性生活以防止炎癥的傳染和加重,而且為了能夠防止逆行性感染及病情反復、復發等。因此,在遇到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者時,應當及時地讓患者做病原體的培養和藥敏,以便于選擇患者適合的敏感抗生素來進行治療。并與患者共同建立足夠的信心,使其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因暫時的沒有癥狀就停止治療,應該根據病情嚴格按照治療療程進行,這樣才能徹底治愈。

        [參考文獻]

        [1]閆麗華.慢性子宮內膜炎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5):92.

        [2]郎景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基礎與臨床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3):1-5.

        [3]宋蘇萍,宋蘇萍,姜喜剛.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48例報告[J].山東醫藥,2004,44(25):31.

        第4篇:莫言資料范文

        吾師何氏婦科傳人何嘉琳主任醫師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療效顯著。筆者多年隨師臨證,收益匪淺,茲就其經驗介紹如下。

        1 關于病因病機

        吾師認為,本病多因人流過頻或宮腔手術及婦檢等醫源性創傷,亦有經期、產后不忌及孕激素不足等原因導致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內膜層以外的部位,并在卵巢內分泌影響下,呈周期性改變,因而引起其所在部位的一系列病變。女性正常月經是腎氣、天癸、臟腑、經絡、氣血作用于胞宮的產物,是胞宮藏泄生理功能的表現。胞宮平時藏而不泄,月經期泄而不藏,將經血排出體外,則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經色均正常。如由于上述病因,可導致沖任損傷及胞宮的藏泄功能異常。月經期經血不循常道,部分經血不能正常排出機體而逆行,蓄積盆腔而成瘀血,血瘀日久又可成癥瘕。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中醫“癥瘕”范疇。血瘀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導致多種臨床癥狀的發生。因瘀血凝結下焦,腎氣郁阻不暢,陽氣無以溫煦,以致腎氣虧損。如腎虧精少,則沖任胞脈失于濡養,沖任氣血不足,氣血易停滯而瘀阻,瘀阻使血不歸經,出現月經不調,瘀阻使精、卵不能結合而不孕。因此,腎虧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機。

        2 辨證論治

        吾師認為,本病主要病機為腎虧血瘀,治療宜補腎利濕、破瘀消癥。經前用補腎溫通氣血法,藥用鹿角片、當歸、川芎、香附、郁金、三棱、莪術等;經期用溫經化瘀止痛法,藥用當歸、川芎、細辛、血竭、益母草、失笑散、姜黃、延胡索、烏藥等;平時用補腎利濕、破瘀消癥法,藥用鹿角片、菟絲子、羊藿、仙茅、當歸、川芎、三棱、莪術、貓爪草、半枝蓮、紅藤、蒲公英等。在抓住“血瘀”本質的基礎上,分清寒熱虛實,辨證論治,主要有下列5個證型。

        2.1 氣滯血瘀型

        患者平素抑郁或經期情志不暢,致肝氣怫郁,氣滯血瘀,經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證見經前經行小腹劇痛,經行不暢,量少,色紫黯有塊,血塊下則痛減,伴經前乳脹,舌紫黯瘀點,脈沉弦或澀。治宜理氣消癥。代表方血竭化癥湯,藥用血竭、姜黃、當歸、川芎、柴胡、三棱、莪術、制香附、桃仁、紅花等。

        2.2 寒凝血瘀型

        患者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致陰寒內生,或經行、產時受寒淋雨,或貪食生冷,居處潮濕,寒濕之邪內侵,損傷機體陽氣,致沖任虛寒或寒邪客于胞中,證見經期或經期前后小腹冷痛,得熱稍緩,經量少不暢,色紫黯有塊,伴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緊或沉細。治宜溫經化瘀。代表方為少腹逐瘀湯,藥用小茴香、高良姜、肉桂、附子、當歸、川芎、紅花、桃仁、香附、五靈脂等。

        2.3 熱郁瘀阻型

        患者素有濕熱內蘊,流注下焦,阻滯氣血,瘀阻沖任,或經期產后,胞脈空虛,余血未盡之際,外陰不潔,或不禁,感染濕熱邪毒,入里化熱,熱與血搏結,瘀阻沖任,結于胞脈,而成癥瘕。證見月經先期量多,腹痛劇烈,色紅有塊,塊下痛不減,伴經期延長,口干便燥,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熱化瘀。代表方為大黃牡丹皮湯,藥用大黃、牡丹皮、血竭、桃仁、赤芍、炒白芍、紅藤、敗醬草、焦山楂、三棱、莪術、馬齒莧、貫眾、失笑散等。為縮短病程,可采用內外綜合治療,內服中藥,外用中藥濃煎100 mL保留灌腸,使藥物更有效吸收。

        2.4 氣虛血瘀型

        患者平素脾氣虛弱或原有氣滯血瘀之實證,病久耗傷人體正氣,轉為氣虛血瘀之證。證見經前經后小腹墜痛,脹痛,便意增加,月經量多,色淡質稀,有血塊,倦怠乏力,面色少華,氣短懶言,舌淡胖,脈細弱緩。治宜益氣化瘀。代表方為黃芪建中湯加減,藥用黃芪、血竭、三七、炮姜、焦楂炭、白術、補骨脂、赤芍、炒白芍、當歸炭、茜根炭、烏賊骨等。

        2.5 腎虛血瘀型

        患者稟賦腎氣不足,或不節,生育過多傷及腎氣,導致沖任損傷,胞脈失養,血行遲滯,瘀血凝結下焦,腎氣郁阻不暢,腎虛夾瘀,結而成癥。證見月經先后不定期,經期或經后小腹痛,腰骶墜痛,月經量時多時少,不孕,舌淡胖紫黯,苔薄,脈弦細。治宜補腎化瘀。常用中藥周期療法配合活血消癥、軟堅通絡方,藥用鹿角片、穿山甲、羊藿、肉蓯蓉、枸杞子、菟絲子、當歸、川芎、香附、三棱、莪術等。

        臨床上也可見痰瘀互阻、濕熱瘀結型,臨證尚需審辨。此外,還應遵循“三因治宜”的原則,即因人、因時、因地等因素的不同,達到治療的個體化,有利于提高療效。

        3 典型病例

        第5篇:莫言資料范文

        【關鍵詞】 盆寧顆粒;子宮內膜炎;臨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70‘

        子宮內膜炎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病之一, 引起該疾病的主要因素為流產、月經期間進行、體內雌激素的下降、采用避孕器具等, 臨床表現為患者的陰道內不規則流血、有腹痛感、月經不規則使流血常常淋漓不凈等[1-8]。該疾病若不及時治療, 則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與危害。以往, 子宮內膜炎在臨床上常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療, 但效果并不明顯, 而且, 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 導致其耐藥性增強, 使得患者的免疫系統能力下降。根據資料顯示[9], 盆寧顆粒對于治療子宮內膜炎有一定程度效果, 因此, 本文以盆寧顆粒治療子宮內膜炎作研究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子宮內膜炎患者48例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43歲, 平均年齡(31.58±4.42)歲, 病程2~5個月, 平均病程(3.64±0.56)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6~44歲, 平均年齡(31.89±4.11)歲, 病程3~6個月, 平均病程(4.78±0.5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宮腔鏡檢查后, 再口服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片)對子宮內膜炎患者進行治療。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制藥(北京)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655], 每次服用0.5 g, 1次/d, 甲硝唑片(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0769), 每次服用0.5 g, 2次/d, 連續服藥1周。觀察組在宮腔鏡檢查后使用盆寧顆粒(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0013124)進行治療, 該顆粒每袋藥物成分組成為:制沒藥3 g、白花蛇舌草15 g、皂角刺4 g、細辛4 g、穿山甲4 g、紅藤8 g、敗醬草8 g、當歸8 g、赤芍8 g、制乳香3 g、莪術8 g、三棱8 g、柴胡8 g、丹參8 g、黃芪8 g。1袋/次, 2次/d, 使用溫開水調沖至100 ml

        口服, 連續服藥4周?;颊哂盟?個月后, 在月經過后 2~7 d進行宮腔鏡復查, 然后再次攝片, 取患者的子宮內膜活檢。治療結束后隨訪1年。

        1. 3 療效判定標準 對患者隨訪1年, 以《婦產科學》及《中醫婦科學》作為判定標準[11, 12], 患者術后下腹部腹痛、盆腔包塊等無復發現象, 月經情況已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術后下腹部腹痛、盆腔包塊等無復發現象、月經情況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術后下腹部腹痛、盆腔包塊等出現復發現象、以及月經情況無任何好轉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經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8例、有效9例、無效7例, 總有效率為70.83%, 觀察組患者中顯效15例、有效8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5.83%。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子宮內膜炎作為婦科中常見的多發病, 其發生與雌孕激素在體內的降低有關, 因雌孕激素降低與會導致子宮內膜變薄, 從而讓病菌侵入子宮內。子宮內膜炎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控制, 讓其繼續感染, 將可能惡化為更嚴重的盆腔炎、子宮肌炎等疾病。容易復發、經期延長、經前出血、排卵期出血等皆是該疾病的特點, 極其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并且, 患者若反復感染, 則會導致宮腔粘連、不孕、復發性流產等多并發癥[12-15]。

        目前, τ謐庸內膜炎, 醫學上常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但是因其病原體難以發現, 使得治療效果欠佳。在中醫學上, 該疾病可歸于“婦人腹痛”、“帶下病”及“不孕癥”等范疇內。認為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病因病機為氣虛、熱、瘀等, 而盆寧顆粒常用于清熱解毒。該藥方藥物組成有:制沒藥、白花蛇舌草、皂角刺、細辛、穿山甲、紅藤、敗醬草、當歸、赤芍、制乳香、莪術、三棱、柴胡、丹參、黃芪。其中君藥為紅藤、白花蛇舌草、敗醬草等, 皂角刺、當歸、赤芍、制乳香、制沒藥、三棱、莪術、丹參等活血化瘀藥物輔以君藥共同使用, 再加入少量補氣溫經之藥如細辛、黃芪等。紅藤味苦, 性平和, 歸于肝經、大腸, 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消癰、活血止痛等功效, 主要醫治乳痛、痛經、經閉等疾??;白花蛇舌草善治各種炎癥, 其味苦、淡, 性較寒;敗醬草又稱苦益菜, 其在中藥熬煮時, 有濃烈的腳臭味, 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功用。因此, 諸藥聯合使用, 能使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益正氣的藥效發揮到最好, 并且, 臨床上使用動物做研究, 證實盆寧顆粒能夠減輕炎癥損傷、改善血液流變學、調節免疫功能及具有鎮痛作用。本文研究顯示, 對照組使用抗生素治療子宮內膜炎的總有效率為70.83%, 觀察組使用盆寧顆粒對其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83%,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 對照組低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使用盆寧顆粒對患者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效果明顯, 不僅可以減少患者術后痛經、腹痛、盆腔包塊的復況, 還使月經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具有廣泛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瑛.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黑龍江醫學, 2015, 29(3):291-292.

        [2] 解春燕, 王x.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探討.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23):48-49.

        [3] 歐紅萍, 陸雅娟, 林居純, 等. 清宮散對患子宮內膜炎奶牛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 2015, 34(2):81-83.

        [4] 范春芳.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效果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5):3040-3042.

        [5] 郭海潔. 196例慢性子宮內膜炎臨床治療實踐探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12):172-173.

        [6] 賈新轉, 魏蘭, 甄秀麗. 抗生素聯合中藥保留灌腸在子宮內膜炎患者輔助生殖中的應用價值. 時珍國醫國藥, 2015(6):1430-1431.

        [7] 殷美玲.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療效分析.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5, 40(7):893-895.

        [8] 李金滿, 王雪舟, 肖劍. 圍生期孕婦支原體感染與產后子宮內膜炎的關系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30):5151-5152.

        [9] 周倩茹, 陳夢燕, 汪明德.中藥盆寧顆粒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臨床隨機對照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36(9):1055.

        [10] 田銀霞.婦科千金片聯合抗生素治療子宮內膜炎療效觀察.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2016, 23(2):61.

        [11] 楊麗娜, 于海燕, 單梅.經痛愈舒顆粒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患者臨床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18(1):186.

        [12] 董曉蕾, 黃繩武.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1):51.

        [13] 王桂紅.婦科千金膠囊聯合抗生素治療子宮內膜炎的療效分析.北方藥學, 2016, 13(11):111.

        [14] 盧黎黎.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3):243.

        第6篇:莫言資料范文

        關鍵詞:子宮內膜炎;中西醫結合療法;中藥基本方

        中圖分類號:R71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97(2008)05-063-02

        子宮內膜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多因流產、刮宮、上環以及各種陰道炎逆行感染所致。近年來,筆者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本病多例,現報告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2006年5月~2007年5月本院門診患者所有符合條件的病例隨機分為二組。治療組56例,年齡24~52歲,平均34.13 士1.49 歲;病程2~8年,平均5.43年。對照組45例,年齡23~50歲,平均33.78士1.45歲;病程2~9年,平均5.14年。比較二組發病年齡、病程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文獻[1]:①白帶增多,白帶有時是血性的,較混濁,如果是厭氧菌感染則帶有臭味。②月經失調:不規則子宮出血,下腹痛或墜脹感,子宮稍增大,有時有輕度壓痛。③病理學檢查:可見子宮內膜間質內有大量漿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④排除婦科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結核、息肉等病變。

        2 方法

        2.1 治療組

        2.1.1 常規抗感染治療

        靜脈滴注0.2%甲哨唑500mL每日1次和青霉素160萬U,每天2次。5~7d為1個療程,連用3月。并發宮腔積膿者應立即擴張頸管,引流膿液。術后置橡皮引流管于頸管至無膿液流出為止。老年患者還可應用少量雌激素,如每日口服已烯雌酚1mg,7~10d后,改為每日服0.5mg,連服一個月。

        2.1.2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炎以分型論治為主,可同時配合飲食療法,具體如下

        ①濕熱內阻型:治以清熱利濕兼活血化瘀。方用四妙丸合桃仁紅花煎加減。 處方:黃柏10g、生薏仁20g、蒼術10g、牛膝10g、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當歸12g、川芎10g、敗醬草12g、紅藤12g、生甘草10g、若月經淋漓不斷,色紅,可加益母草10g,茜草15g,側柏葉12g活血化瘀,涼血止血;帶下量多色黃者,加車前子(包煎)20g,澤瀉15g以清利濕熱。

        ②瘀血阻滯型:治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處方: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6g、赤芍12g、柴胡10g、川牛膝12g、枳殼10g、生地12g,若小腹疼痛明顯,加蒲黃10g、五靈脂10g、香附10g以活血行氣止痛。

        ③陰虛內熱型:治以滋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處方:知母10g、黃柏10g、生地10g、山藥10g、山萸肉10g、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0g,若白帶色黃臭穢,則加敗醬草12g、生苡仁15g、車前子15g以清熱利濕止帶;若心煩急躁,則加炒山梔12g、郁金10g、柴胡10g以疏肝理氣并清熱。

        2.1.3 理療

        下腹部紅外線照射每次30min,每天一次,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以有利于炎癥的吸收,對急性子宮內膜炎有效。

        2.2 對照組

        常規抗感染治療:靜脈滴注0.2%甲哨唑500mL每日1次和青霉素160萬U,每天2次。5~7d為1個療程,連用90d。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

        結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擬定。治愈:宮腔鏡檢查示子宮內膜正常,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下次月經按期來潮,經量正常,1 年內不復發;顯效:宮腔鏡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基本正常,臨床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明顯減輕或緩解;無效:宮腔鏡檢查顯示子宮內膜炎,臨床癥狀、體征無改變。

        3.2 結果(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

        4 討論

        子宮內膜炎是婦科常見病,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2]。子宮內膜炎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急性子宮內膜炎是急性盆腔炎的一種,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就會轉變成慢性子宮內膜炎,其引起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月經不規則以及月經稀少,甚至于過早閉經、分泌物增多、反復發作的下腹痛或墜脹感等不適癥狀,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引起子宮內膜炎的病原體也呈現多樣化趨勢,以性傳播疾病為多見,用藥又有特異性,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對癥、不規范,急性炎癥可轉為慢性炎癥,導致病情遷延反復發作。因此,在子宮內膜炎癥的急性期是將其徹底治愈的關鍵,可喜的是許多醫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急性子宮內膜炎基本上都得到了及時治療,使其轉為慢性炎癥的可能性逐漸減少,相對由其他原因(如宮內節育器、宮腔操作、陰道炎癥的逆行性感染等)引起的慢性子宮內膜炎在增多,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年輕化趨勢,對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顯得尤其重要。子宮內膜發生炎癥,致使部分內膜不能按周期變化,不能修復增生和正常分泌,剝脫,受炎癥侵犯的部分內膜因為不易修復致使宮腔腫痛出血。子宮內膜炎是宮體部子宮內膜的炎癥。當炎癥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可影響子宮肌層,成為子宮肌炎,這是子宮內膜炎的延伸。子宮內膜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產,產褥感染,子宮腔內安放避孕器,子宮頸擴張,診斷性刮宮或宮頸電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療。性病等病原體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子宮內膜炎。慢性子宮內膜炎單用西藥、止血敏治療,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療程較長,且容易出現耐藥性和二重感染,從而產生毒副反應。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經期或產后,胞脈空虛,復外感溫熱之邪,深入血分,擾動血海,而致出血量多,經期延長,日久氣隨血泄,陰隨血傷,導致氣陰兩虛、瘀血內阻。尤以血熱血瘀、氣陰兩虛為本病病理關鍵。與西藥聯合應用,可有效縮短病程,減少西藥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

        子宮內膜炎感染如未徹底治愈,可轉化為慢性盆腔炎,較難治愈,并可反復發作。引起產后子宮內膜炎的病原體有需氧菌和單純厭氧菌,或兩者混合感染,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子宮內膜炎急性期若治療及時,用藥合理,絕大多數可徹底治愈。鹽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適用于鏈球菌、葡萄球菌及厭氧菌所致的感染,對厭氧菌感染作用尤為明顯[3]。

        有些子宮內膜炎是由于使用宮內節育器或宮腔操作等原因造成子宮內膜損傷所致,并非真正的炎癥,治療這類子宮內膜炎的關鍵在于促進子宮內膜的修復,而不是單純地抗炎[4]。

        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時,首先應看有無引起的誘因,如殘留胎盤、宮內避孕器等。去除這些誘因,慢性子宮內膜炎會很快痊愈。否則,一味消炎、療效也不會顯著。安放的宮內避孕器應取出,產后或流產后所致的慢性子宮內膜炎,應作細致的刮宮清除殘留的退化胎盤組織;有子宮內膜息肉應摘除;如發現粘膜下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癌癥應根據情況進行積極治療。

        目前西醫治療子宮內膜炎除使用抗生素外,尚無其他方法。但長期使用抗生素易致耐藥菌產生及二重感染,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不易達到病變部位,以致久治不愈,反復發作。近10年來中醫藥對本病的治療有了新的進展,治療方法層出不窮,并取得很好的療效。但也面臨著研究方法不夠規范和研究水平較低,基礎理論及臨床科研尚不夠深人等問題,多數報道僅限于臨床觀察,而動物實驗研究較少,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5]。

        總而言之,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過程,不能單純采用抗炎來治療子宮內膜炎,采用抗炎加中藥口服加理療等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炎是治療子宮內膜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刑淑敏,許杭.新編婦產科臨床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31~32.

        [2] 徐增祥,史常旭.現代婦產科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41~142.

        [3] 何躍東,王平,潘小玲.鹽酸克林霉素治療婦科急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04,15:354~355.

        第7篇:莫言資料范文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本組男94例,女81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7歲;病程最長6年,最短20 d,平均84 d。本組病例選擇:①多數病人有誘發因素,如寒冷、潮濕、慢性損傷。②彌漫性腰骶痛,晨起時疼痛劇烈,活動后減輕。③70%有點狀壓痛(激痛點),皮下結節,大小多在5 mm×5 mm左右,少數直徑1 cm。④腰部活動受限,腰肌緊張。經X線拍片、化驗、部分CT等綜合檢查,排除腰椎間盤退變或脫出、骨性病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腰痛。診斷符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

        1.2中藥離子提取方藥組成:雪蓮100 g、紅花75 g、當歸75 g、伸筋草75 g、血竭30 g等加減。把中藥放入備好的玻璃瓶中,加白酒5 L,浸泡30 d。用時浸漬在5 cm×3 cm方紗塊上貼于治療處。

        1.3電腦中頻治療儀使用K89-Ⅲ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北京翔云電子設備廠提供。

        1.4操作方法

        1.4.1電腦中頻治療儀治療方法患者俯臥于硬板床上,以激痛點、皮下結節為陰極,下襯一層鹽水紗布,放置電極按摩板,順肌纖維方向為陽極放置藥液浸漬紗布塊,將陽極板固定其上,調整多功能治療儀電、磁療刺激,以病人感覺合適為宜,治療30 min。

        1.4.2按摩①首先從骶部中間脊兩側軟組織開始,作拇指畫圈手法,在皮下滑動按摩,向腰、胸、頸、椎體脊突兩側軟組織順序進行,至頸枕部。②在第一次按摩途徑旁開2 cm處,自下而上同樣按摩。③在重點部位加壓手法按摩,在激痛點及皮下結節區按摩數次后,按摩途徑為坐骨大孔、腰眼、肩胛、脊柱,最后做肌肉,激痛點拇指彈拔數次。

        以上綜合治療1次/d,10次為一療程。根據療效選擇療程。

        2結果

        2.1療效標準腰骶部疼痛消失,恢復正常工作,一年內無復發者為痊愈;腰骶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恢復正常工作,一年內無復發或無加重者為有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

        2.2治療效果本組第1個療程痊愈115例,痊愈率65.7%;有效52例,有效率29.7%;無效8例,無效率4.6%。第2個療程無明顯變化,第3個療程后痊愈128例,痊愈率73.1%;有效43例,有效率24.6%;無效4例,無效率2.3%;隨訪0.5~2.5年,平均1.3年,癥狀復發17例,復發率9.7%。

        3討論

        1)腰骶肌筋膜炎多見于中年以上,長期缺少肌肉鍛練和經常遭受潮濕寒冷侵襲的患者,有特定的激痛點,按壓時產生劇烈疼痛,并向肢體遠處傳導為其特有現象;疼點好發于肌筋膜附著處或肌肉肌腱交接處,患者在氣候變化時敏感,可出現肌肉痙攣,受累區肌筋膜出現滲出液積聚粘連和增生,有時可形成皮下條索狀或者節結,病理切片無特殊。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①神經受到刺激,特別是神經末梢。②疼痛引起肌肉痙攣,牽涉肢體所在部位疼痛,牽扯痛的范圍與肌肉起止部位一致。③激痛點受到刺激后,疼痛的興奮傳導至脊髓引起同一節段的神經分布區疼痛。

        2)中藥雪蓮、伸筋草,性濕熱,具有祛風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能加強病變組織局部微循環,消除炎癥反應,直接放松肌肉,為損傷組織修復奠定基礎。當歸、血竭、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夠提高機體對疼痛的耐受性,緩解肌肉緊張、痙攣的狀態,中斷痙攣與疼痛之間的惡性循環,同時可加強損傷組織的微循環,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酒精是良好的溶劑,發散滲透性強,可將藥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滲透到皮下組織,更好的增強藥物療效,藥液經治療儀電脈沖和電磁場效應綜合作用,同時加強離子滲透,藥效快速,吸收提高。手法按摩有分離組織粘連,促進局部氣血循環,通經活絡,增強療效之作用。

        第8篇:莫言資料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給藥方法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炎的療效。方法:臨床統計了102例子宮內膜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行傳統抗炎治療子宮內膜炎,治療組行對癥抗炎治療、人工周期治療,同時配合陰道沖洗上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臨床統計分析。結果:經過治療,治療組51例患者中,治愈47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4%;對照組51例中,治愈25例,有效1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4.31%。結論: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方法中,采用對癥抗炎、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治療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給藥方法;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炎;療效;抗炎;人工周期

        【中圖分類號】R26.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9-0267-02

        子宮內膜炎在婦科疾病中十分常見,并且其發病的趨勢還在逐漸的上升。子宮內膜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子宮內膜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徹底就會轉變成慢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帶來的問題主要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稀少、月經不規則、過早閉經、下腹反復疼痛、分泌物增多、下腹反復墜脹等。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廣大子宮內膜炎患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子宮內膜炎的病原體以性傳播疾病為多見,而且治療中用藥具有特異性,治療中不對癥治療、不及時治療、不規范治療,都可能使急性子宮內膜炎轉變成慢性。在對子宮內膜炎的治療的時候,急性期是一個關鍵的治療時機。另外,臨床上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逐年在上升,更好的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也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臨床統計了102例子宮內膜炎患者,年齡從28~63歲,平均年齡為39.5歲。均經過檢查確診子宮內膜炎,臨床病癥主要有陰道不規則出血、下腹反復疼痛、分泌物過多、月經不規則、子宮增大或觸痛等。隨機的把102例子宮內膜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1例。

        1.2 治療方法:102例子宮內膜炎患者隨機的分為治療組51例和對照組51例,對照組行傳統抗炎治療,給予廣譜抗生素治療2~3療程,治療時間最好是在經期內。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隨機的做藥敏試驗、分泌物培養,然后選擇與之相對應的致病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還可以隨機的對癥進行陰道沖洗上藥。另外51例患者所在的治療組,也先給予廣譜抗生素抗炎治療2~3療程,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隨機的做藥敏試驗、分泌物培養,根據不同的癥狀選擇相應的致病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也可以隨機的對癥進行陰道沖洗上藥治療。控制住急性炎癥,檢查子宮沒有觸痛過后,給予3~6個周期的人工周期。進行人工周期的時候需要排除禁忌癥,以及年齡在45歲以上的患者謹慎使用。在經期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口服抗炎或靜脈滴注抗炎2~3個經期。對所有患者進行療效統計,觀察臨床上的治療效果,觀察患者病癥的改善情況。

        1.3 療效判定: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際體征全部消失,月經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顯著減輕,實際體征顯著改善,月經顯著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及實際體征無變化或加重,月經無變化。治愈加有效為總有效。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后,隨訪進行療效的統計,經過3~6次月經過后,統計實際治療療效。治療組51例子宮內膜炎患者中,治愈47例,占治療組的92.16%,有效3例,占治療組的5.88%,無效1例,占治療組的1.96%,總有效率為98.04%,無效率為1.96%;而對照組51例子宮內膜炎患者中,治愈25例,占對照組的49.02%,有效18例,占對照組的35.29%,無效8例,占對照組的15.69%,總有效率為84.31%,無效率為15.69%。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無效率則遠遠低于對照組,說明抗炎加陰道沖洗上藥配合人工周期治療子宮內膜炎療效顯著。現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統計如下表: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對比統計表(n/%)

        3 討論

        子宮內膜炎在婦科疾病中十分常見,一般的已婚已育婦女都患有子宮內膜炎,只是分炎癥的輕重,在日常的生活中,子宮內膜炎疾病并沒有得到廣大婦女的高度重視,沒有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當子宮內膜炎發展到急性或慢性致使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稀少、月經不規則的時候才采取治療措施。有的甚至出現過早閉經、下腹反復疼痛、分泌物過多的時候才想起就診接受治療。而這個時候如果還不能得到規范的治療,就將會致使子宮內膜炎治療不徹底,出現細菌耐藥、菌群失調、疾病遷延不愈、治療效果差等現象,為疾病的進一步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女性子宮內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厭氧菌和革蘭陰性菌為主,同時還有三分之一的衣原體和支原體感染。因此,在對子宮內膜炎進行治療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子宮內膜炎的致病菌類型。做了分泌物培養和藥敏試驗過后,要根據結果及時調整用藥,選擇相應致病菌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以取得最好的抗炎效果。每次經期都鞏固治療1~2療程,同時對癥進行陰道沖洗上藥治療,以對陰道的炎癥進行控制治療,避免逆行性感染以及反復發作。在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同時要重視其他并發癥的診治。子宮內膜炎的一般治療藥物為先鋒類藥物和青霉素,但是先鋒類藥物和青霉素屬β-內酰胺類抗生素,衣原體和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子宮內膜炎對它們不敏感,所以就起不到抗炎的作用。在臨床抗炎應用中,如果遇到抗炎效果差的應該及時做分泌物培養和藥敏試驗,以選擇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從而達到徹底治療子宮內膜炎的目的。

        總之,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不是一個單純的抗炎治療,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過程,在臨床應用中,不能一味的采用單純的抗炎來進行治療,需要采用對癥抗炎、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的綜合治療方法,才能達到徹底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效果。在臨床應用中,對癥抗炎、人工周期配合陰道沖洗上藥治療子宮內膜炎療效顯著,總有效率可達98%,相比傳統的子宮內膜炎治療方法,其無效率低、總有效率高,優勢明顯,是臨床行之有效的子宮內膜炎治療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云云.邱秀群.淺談30例慢性子宮內膜炎治療體會[J].亞太傳統醫藥.2010(07):127~129

        [2] 盧如玲.葉敦敏.陶莉莉.李莉.腹腔鏡結合中醫周期療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癥療效評價[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7(04):2762~2764

        第9篇:莫言資料范文

        方 法將胬肉112眼切除的基礎上行自體角膜緣移植術,術后隨訪6個月-3年。 結果隨訪內112中104眼獲得臨床治愈,治愈率為92.31%,8眼復發,復發率為7.69%。

        結 論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屏障功能,利用該方法治療翼狀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是目前較理想的手術方法。

        [關鍵詞]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移植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是眼科比較棘手的常見眼表疾病,輕者影響美容及眼局部刺激癥狀,重者引起屈光異?;蛘谏w角膜瞳孔導致視力下降。對翼狀胬肉的治療目前仍以手術為主。但術后復發率高,國外普遍報告單純切除術后復發率為45%―69%,近年來采用干細胞移植術報告復發率為8、3%[1]。研究發現,角膜緣干細胞基底微環境功能障礙,角膜干細胞數量下降或缺乏翼狀胬肉產生和復發的主要原因[2、3],由此出現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的方法治療翼狀胬肉。筆者自2002年以來采用自體角膜緣移植的方法治療翼狀胬肉,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組112例(112眼),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齡32―76歲,病史5-10年,其中原發性96眼,復發性16眼,所有患者翼狀胬肉頭端侵入角膜緣內均超過2.5mm。

        二、手術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10倍手術顯微鏡下進行。

        1、切除翼狀胬肉:胬肉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后,用有齒鑷夾住胬肉頸部,用小圓刀片在胬肉頭端0.5mm處切開角膜淺層,做角膜上皮層與前彈力層剝離,使胬肉頭頸部與正常角膜組織分離。注意勿剝離過深,盡量不損傷角膜實質層,同時勿殘留胬肉組織。沿胬肉體部兩側剪開球結膜,分離結膜下變性組織至淚阜,將結膜下胬肉組織全部剪除,并剪除胬肉頭部及頸部變性結膜,鞏膜創面充分燒灼止血,角膜緣及鞏膜面永遠刀片刮光

        2、制作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片:在靠近胬肉側鼻上方或顳上方角膜緣部球結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使與Tenon囊分開,以角膜緣為基底,作與切除胬肉缺損區相同面積結膜移植片(剖切帶有角膜緣至角膜內0.5―1mm寬的透明角膜上皮)。

        3、縫合:將移植片平鋪于胬肉缺損區,使帶有角膜緣上皮組織結膜瓣上皮面朝上,植片角膜緣側對缺損區角膜緣側,以10/0尼龍線在植片上下四頂各間斷縫合1針,結膜緣側先間斷縫合淺層鞏膜面1針,然后與胬肉體部結膜切口間斷縫合2―4針,使其與缺損區周圍結膜密切對合,取材區創面不作處理。

        4、術后處理:術畢涂泰利必妥眼膏,加壓包扎術眼,2天后換藥,觀察結、角膜創面修復及植片情況,滴潤舒、角膜寧眼水,更換敷料輕加壓包扎。待角膜上皮缺損愈合,開放術眼滴典必殊、角膜寧眼水,3―4次/天,每日裂隙燈顯微鏡觀察結、角膜創面及植片愈合情況,10天拆線,隨訪6個月―3年。

        結果

        一、術后觀察:術后植片水腫,角膜水腫,3天后角膜上皮覆蓋創面,5天左右角膜水腫減輕,植片新生血管爬行,1mk植片漸平復,水腫明顯減輕,邊緣愈合良好,2mk植片周圍組織充血明顯消退,角膜逐漸恢復透明,1個月以后植片完全愈合,與正常眼外觀無明顯差別。

        二、術后療效:術后6個月-3年隨訪,104眼內呲部球結膜恢復正常,角膜上皮光潔,部分病例可見鞏膜表面有少許擴張血管至角膜緣處停止,似有阻擋。112眼8例復發,復發率為7.6日%,無1例眼球結膜粘連及視力下降,總治療率為92.31%。

        討 論

        對翼狀胬肉的治療目前盡管手術治療手段多種,但術后復發率高且再次手術難度大,一直困擾人們,因此不斷尋求針對翼狀胬肉病新的治療方法,試圖從根本上治療冀狀胬肉。研究證實,角膜上皮的修復和更新源于角膜緣基底層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角膜緣干細胞位于角膜緣內1mm范圍,具有細胞更新和再生能力。在正常生理條件下,角膜緣部的增殖壓力抑制了結膜上皮及血管長入角膜組織。角膜緣千細胞缺乏或功能下降可能角膜緣屏障功能破壞,使結膜組織長入和新生血管的形成。瞼裂部的角膜緣組織由于長期受到陽光及風沙等因素刺激,致使局部抗原成分改變而激發局部變態反應,血管通透性增強引起細胞浸潤,阻滯了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調節,改變了眼部正常生理環境,打破角膜上皮與結膜上皮的平衡,致使結膜組織和新生血管長入角膜形成翼狀胬肉[4、5]。因此為受損角膜緣提供健康的角膜緣結膜瓣是手術成功的關鍵[6]。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為胬肉破壞的角膜緣提供健康的上皮來源,通過干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細胞的向心修復作用,修復了受損的角膜上皮表面,使角膜緣獲得解剖和生理上的重建,從而阻止纖維血管的長入,防止胬肉復發[7]。

        手術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使手術操作更加精確、細致。術中盡量減少健康組織損傷,若切除鼻側球結膜過多或傷及淚埠,易致瞼球粘連[8]。結膜杯狀細胞以鼻側結膜及半月皺襞部分分布最多,而翼狀胬肉手術切除結膜的部位恰在此處,如果殘存的結膜杯狀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粘液滋潤眼表,使眼表上皮生存的微環境異常,就會使移植的干細胞不能行使其功能,易使胬肉復發,結膜上皮因微環境異常而受損,最后造成瞼球粘連。清除鞏膜及角膜胬肉組織要仔細徹底,角膜表面及結膜下胬肉組織殘留是復發的原因,務必使鞏膜及角膜表面潔凈[9]。取供區結膜上皮時要盡量不帶結膜下組織,取角膜緣組織要達角膜內0.5-1mm,移植片與創面鞏膜區等大為宜,枝片固定要牢固,縫合時植片與創面要緊密貼合,避免扭傷或翻轉。術畢加壓包扎術眼,待角膜上皮愈合開放患眼,避免用力揉眼防止植片脫落。術后10天左右拆線為宜,防止因結膜水腫未完全消退而導致結膜植片裂開[10]。

        術后早期應用抗生素及上皮保護劑,待角膜上皮修復合用糖皮質類固醇眼水,皮質類固醇眼水可抑制炎癥反應及疤痕增生,從而防止纖維血管形成,胬肉復發。激素眼水點眼每天3-4次,維持6-7wk后停藥。用藥期間應注意眼壓情況,激素性青光眼發病隱蔽,類似開角性青光眼臨床表現,易被漏診、誤診,一旦發現眼壓增高,需立即停藥,以防激素性青光眼發生以致視功能損害。

        通過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自體結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手術無須特殊材料,只要手術操作方法正確,術后療效、護理得當,其效果理想.實用性強,為目前治療翼狀胬肉有效手術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杜振亞,姜德詠聶愛光。

        自體角膜緣上皮移植術治療翼狀努肉的,臨床分析,中華眼科雜志,2002,S8(6):35T―354

        [2]張晨,高學恒,組織工程的提出及其研究現狀,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1996,7:46―49

        [3]Dua HS,Azuara BA,Limbalautograft ta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rneal stem CeII deficiency.Br J Ophthalomol 2000,84:273

        [4]王敏華,胬肉的治療方法。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2,21(12):891―895

        [5]StarcS,KnorrM,Steuhl KP,etaI.Autologus conjunctival limbus transplatation in treatment of pti--mary and recurrent pterygium. Ophthalmology,1996,93:219―22S。

        [6]未明華,黃聘和,曾怕,等。高分子生物材料應用與致突變、致癌效應。北京生物醫學工程,1996,15:116―120。

        [7]1Koch JM,Me llin KB,WaubkeTN.The pterygium,autologous con-junctiva-limbus ransplatation as treat-merit opthalmologe,1992,89:143.

        [8]TSUX bota K,Satake Y,Ohyama M,et aI.Am J Ophthalmol,Comparison of conjunctival autografts,amnlotlc membrarice grafts and pr]-mary closure for pterygium excision,1996,122(1):38-3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网址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