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

        第1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關鍵詞:按勞分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中圖分類號:A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7-0004-02

        一、學術界關于按勞分配問題的幾點爭論

        1.按勞分配與商品經濟是否相容?一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存在不會否定按勞分配。有人說:按勞分配存在的前提不是商品貨幣關系,而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另外,生產力不夠發達,舊的社會分工依然存在,勞動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謀生的手段,這也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基本經濟條件。另一種意見認為,按勞分配原則在商品經濟中不能實現。按照這種觀點的看法,按勞分配原則只能在產品經濟中實現。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的核心內容有兩點:一是在社會范圍內以勞動作為收入分配的尺度;二是在社會范圍內提供等量勞動獲得篤量報酬。然而中國現今的條件恰好不能實現這兩點,這是由于多種所有制并存決定了在中國除了按勞分配以外還有其他分配尺度。此外,由于全民企業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并且其盈利受種種客觀條件的影響,提供同類同量勞動在不同企業必然得到不同報酬。據此認為,按勞分配的原則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不能實現。第三種意見認為,商品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規律仍然起作用,因為公有制和聯合勞動這一按勞分配的前提沒有質的變化。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的比例是由國家通過計劃作了各項社會扣除后統籌安排的,全民企業內部不存在商品關系,職工的勞動報酬與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相當接近,至于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除了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作用外,也仍然有按勞分配規律的作用,如在企業凈產值中盡可能剔除級差收益和其他非勞動因素帶來的好處,其目的就在于計量企業勞動者集體為社會總勞動提供的勞動量要體現以勞動為尺度分配消費品的原則。

        2.商品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征。一種意見認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馬克思所設想的產品化的按勞分配已經轉化為商品化的按勞分配。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這種轉化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個人生活資料分配方式由一元化變為多元化;二是分配的主體由國家變為企業;三是由勞動決定分配變為生產利益決定分配;四是分配成果的差異由單一的個人勞動量的差別變為企業經濟效益和個人勞動量的雙重差別。另一種意見認為,商品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征,在于按勞分配的尺度必須兩重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講量勞動要經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三個層次:一是解決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之間的關系,通常的認為是復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加;二是解決個別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之間的關系。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加以了說明;三是解決第一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與實現勞動之間的矛盾。解決第一層次的關系,必須拋開客觀生產條件,用社會平均勞動尺度,這是產品條件下按勞分配的計量尺度,第二、三層次的勞動計量則要運用社會必要勞動的尺度。這就決定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必須進一步發展原來的計量尺度,即在運用社會平均勞動尺度的同時,還要運用社會必要勞動尺度,把兩者正確地結合起來。當然,還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把應歸國家的級差收入轉移的物化勞動和某些非勞動的因素消除掉。第三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下的按勞分配模式同馬克思構想的非商品經濟的按勞分配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新特點:一是按勞分配的主體不是社會,而是集體或企業;二是按勞分配的勞動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三是不是采取勞動證書由勞動者直接向社會領取消費品,而是通過工資、獎金等形式向勞動者發放貨幣,再由勞動者用貨幣到市場上購買消費品。

        3.社會主義對個人消費品是按勞動力價值分配嗎?一種意見認為,按勞分配實質上等于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持這種觀點的人理由為:第一,開放勞動力市場后,工資將受價值規律的調節,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態;第二,按勞分配的量與勞動力的價值量是同一量,二者與商品價值構成中的“V”都是同等量;第三,按勞分配與勞動力價值是同一量,都以抽象勞動為基礎,二者在價值上相同,都是由勞動者自己提供的消費基金。另一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的消費品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而不是按勞動力價值分配,不能將二者等同。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不能把勞動成果的商品化、價值化與勞動力本身的商品化、價值化混同。社會主義商品價值中的“V”部分,在內容上不是資本主義勞動力的價值,只是勞動成果的價值化。同時,也不能把物質資料和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等同,社會主義制度下不具備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第三種意見認為,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雖然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二者是兩種“根本不同的分配制度”,不能夠混淆。首先,前者以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勞動力不是以商品為前提,后者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其次,盡管二者“都是按必要產品的價值分配,但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必要產品數量界限在本質上是由不同的經濟規律決定的”,所以“按勞分配”的界限就從資本主義限制下解放出來,如馬克思所提到的擴大到一方面為社會現有的生產力所許可,另一方面為個性的充分發展所必要的消費范圍,后者的最高界限,只能是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再次,“按勞分配”體現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勞動者個人所有權的經濟實現關系,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更多地體現了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之間的剝削關系;最后,“按勞分配”的作用在于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更大程度上做到公平,體現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作用則主要在于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維護現有的資本主義剝削制度。

        二、結論

        從前文所總結的圍繞按勞分配問題所產生的諸多爭議中不難看出,爭議主要涉及如下兩個問題:

        1.應該如何理解《資本論》中關于按勞分配的論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是這樣論述按勞分配的,他首先設想了一個“自由聯合體”,按恩格斯的說法,這種自由人聯合體“也就是設想了一個按社會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聯合體”(《反杜林論》),在這個“自由人聯合體”里,一是人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并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做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也就是每個人的勞動按整個社會的統一計劃分配于各個部門,直接作為聯合體總勞動的一部分;二是“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這些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消費,因此,這一部分要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比沁@部分個人消費品按什么方式進行分配呢?馬克思接著說:“這種分配的方式會隨著社會生產機體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隨著生產者的相應的歷史發展程度而改變”。也就是說,采取什么分配方式是決定于生產發展水平、生產關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思想覺悟水平。

        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基本特征的這些論述,是當代所有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國家必須遵循的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誠然,現實的社會主義還存在商品經濟,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原則在其實現的過程中當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新的特點,但是,商品經濟的存在改變不了公有制是實現按勞分配原則的根本依據,它所能改變的不是這個按勞分配原則,只是這個原則實現的特點或者模式。因此,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就必須堅持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特征之一的按勞分配原則。

        2.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按勞分配是否可以兼容?這一問題是諸多學者爭論的焦點問題,在爭論中有人對此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并指出二者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兼容的。他們指出,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二者可以兼容的基礎,著重研究了商品的等價交換原則與按勞分配的等量勞動交換原則的關系,指出二者是完全可以統一起來的。有的學者還就計量問題作了某些探索,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對于按勞分配的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于“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的分析從理論上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積極有益的啟示。顯而易見,能作為“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的勞動時間,決不會是自然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這個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占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產品的個人消費部分中所占份額的尺度?!庇纱丝梢?馬克思所設想的按勞分配的尺度不是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需勞動時間。但是,由于他所設想的社會主義實現了單一的公有制和不存在商品經濟,所以各生產單位的生產者的勞動報酬不會受到各生產單位的具體情況、益利狀況、優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因而以同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計量勞動報酬是可行的。這種觀點是建立在已將構成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組成部分的生產資料對個人收入影響的因素剔除的前提條件上,只以剩下來的生產者提供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計量勞動報酬。

        馬克思所設想的按勞分配原則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同樣可以運用,它所改變的只是等量勞動交換原則,而現在就必須借助商品等價交換的原則來實現。因此,實踐的社會主義存在著商品經濟,但與按勞分配的實現并不矛盾,二者可以達到良好的兼容。

        參考文獻:

        [1]韓志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理論觀點綜述[J].中國社會科學,1988,(1).

        [2]陳德華.評否定按勞分配的幾個觀點[J].求是,1990,(5).

        [3]項啟源.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按勞分配[J].中國工業經濟研究,1987,(4).

        [4]衛興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J].爭鳴,1988,(8).

        [5]宋濤.政治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6]何偉.通過勞動力價值實現按勞分配[J].中國社會科學,1988,(2).

        [7]韓明希.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按勞分配[J].經濟學動態,1988,(3).

        [8]郭飛.按勞分配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勞動科學,1990,(2).

        第2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一、監仔管理與搞活的關系

        “活”是指商品生產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和市場交易活動在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正常進行,達到市場縈榮活躍,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亂”是破壞了國家政策、法規,制造和販賣偽劣商品,投機倒把,欺行精市,走私販私,造成了生產經營運行的紊亂。有亂就要管,管就是治亂。搞活與治亂兩者雖然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是辯證的統一。只抓管理,不求搞活,與進一步改革開放和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方針相悖。沒有整個市場的繁榮和活躍,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就發展不起來,最終會導致經濟活動的停滯不前,阻礙社會進步與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只求搞活,不抓管理,就不能規范參與商品經濟活動的行動主體—商品生產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導致經濟活動的混亂無序。經濟越繁榮活躍,社會化大生產程度越高,越需要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越離不開監督管理,這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需求。工商行政管理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既有促進經濟搞活的任務,又有監督管理的責任,使經濟搞活與監督管理互相結合,相互促進,在搞活中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又通過維護秩序,搞活經濟。

        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工作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活”、“亂”界線分不清,在管理與搞活的關系上,考慮行政干預、監督管理多,研究疏導服務、促進搞活少,不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新形勢。1984年以來,在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指引下明確了必須把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衡量各項工作好壞最主要的標準,把有利于改革、開放、搞活、管好作為工商行政各項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把宣傳、教育、疏導、服務融化在監督管理之中,從而使我們的工作服從和服務于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企業登記方面,我們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放寬了政策,允許企業擴大經營范圍;允許在國家政策范圍內一業為主兼營他業;允許工業系統門市部兼營省內外同行業自銷產品;允許個別企業使用兩個牌子;縮小特種行業的管理范圍;簡化申請審批手續,一般登記不超過半個月.在市場管理方面,我們支持鼓勵販運,撤銷農副產品檢查關卡,對計劃產品在完成國家計劃和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允許邊出售、邊上市、邊販運。對計劃外產品,稱重價值規律,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允許多渠道經營,搞活商品流通.在市場建設上按照“政府決策,統一規劃,多方興建,工商統一管理”的辦法,走多渠道籌集資金、多元化建設市場的路子,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城鄉市場建設。由于我們較好地處理監督管理與開放搞活的關系,使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沿著既搞活又治亂的目標邁進。

        二、監,管理與鼓勵競爭的關系

        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必然就會有競爭.因此,在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運行中,必須創造有效競爭的環境,以便企業在市場上直接接受廣大消費者的評判和檢驗,實現優勝劣汰,促進企業不斷改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開拓進取,爭取打入國際市場,不僅在國內,而且要在國際竟爭中獲得勝利,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為國家創造更多的外匯。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競爭也會出現一些消極現象和違法行為。如套購國家計劃商品,倒賣重要生產資料,走私販私,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等。為了維護正常的競爭,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反對不正常競爭,打擊違法行為,使所有的商品生產經營者都能奉公守法,通過誠實勞動開展社會主義競爭。在工作中,我們從福建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打擊走私卷煙、家電,倒賣黃金和進口汽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活動,認真處理商標侵權、虛假廣告案件。這些監督管理工作創造了有利于商品生產經營者開展有效競爭的外部環境,推動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有序運行和健康發展。

        三、監督管理與搞好服務的關系

        工商行政管理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要為經濟基礎服務,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服務。它不僅要監督管理,而且要通過搞好服務來正確引導和影響工商企業經營人員,促進有計劃商品經濟的發展。為此,必須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把加強管理與搞好服務結合起來?;谶@種認識,我們改變了以往管理就是行政干預的觀念,把管理工作看成包括宣傳教育、疏導服務、經濟監督、促進發展、增強活力這樣一個綜合的、完整的、系統的過程。實行“疏導—服務—搞活”的管理方式,糾正單純“管理—查扣—處罰”的管理方法,實現“活—管—活”的目標,通過工商行政管理,把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納入國家政策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幾年來,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真做好為企業服務的工作。例如:協助工商企業經營人員搞好市場調查、預測和引導他們堅持社會主義經營方向,改善經營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又如:在幫助國營大中型企業發展的前提下,正確支持城鄉集體、個體工商業戶發展,鼓勵他們為發展生產和流通、溝通城鄉物資交流、活躍城鄉市場而開展正當經營。再如:增加市場服務設施,為商品交換提供方便等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行政管理要提供的服務范圍更廣,項目更多,服務職能必須進一步加強。當前,為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我們做了如下幾項服務工作:

        首先,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深入到國營重點和地方骨干企業調查研究,現場辦公,為企業排憂解難。

        其次,支持企業轉換經營機制,轉產適銷對路產品或拓寬經營渠道,增強企業活力.

        第三,運用經濟合同管理職能為企業服務,為企業清理“三角債”。去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共辦理以拖欠合同款為主的經濟案件12.5萬件,企業追回拖欠款1.32億元.第四,認真抓好本系統的治理“三亂”工作,在全系統范圍內清理了各項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糾正了6項未經批準或超標準的收費項目,撤銷了未經批準設立的檢查站卡15個。四、監,管理與正確引導的關系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之間、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間.,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著矛盾。一方面,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中,生產經營者所從事的商品經濟活動受著國家方針、政策、計劃、法規的制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對經濟主體所從事的商品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使商品生產經營者服從國家計劃、方針、政策、法規,而不能把眼前的、局部的、集體的、個人的利益置于長遠的、整體的、國家的利益之上。另一方面,商品生產經營者是獨立的經濟實體,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為了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他們有時也不顧國家計劃、政策、法規。

        第3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近年來,隨著當代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學術界開始重估中國傳統經濟,特別是明清經濟的發展水平。以彭慕蘭、弗蘭克等為代表的美國加州學派力主“明清經濟發展論”,如彭慕蘭《大歧變》一書認為中國在1800年前一直在領跑;弗蘭克《白銀資本》一書認為1840年前世界上白銀產量的二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如此強大的白銀吸收能力說明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國內也有學者認為清代才是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高峰,其成就超過唐宋時期。對彭慕蘭和弗蘭克的批評已有黃宗智、秦暉等長文刊布①,極具說服力,讀者自可參閱,本文不再置評。因此本文論域限定在中國傳統經濟,主要討論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能否找到一個科學的評價尺度以資比較(包括中西比較和朝代比較);二是按此尺度如何判斷宋代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三是如何解釋宋代如此發達的工商業文明為何未能帶動宋代社會實現近代轉型。行文中間或會與明清進行對比。為節省篇幅計,本文只講觀點和思路,具體論證和支撐材料請參閱已出版的拙著《中國經濟通史》(第5卷)②的相關部分。

        ————————

        ① 黃宗智:《發展還是內卷? 18世紀英國與中國:評彭慕蘭〈大分岔:中國、歐洲與近代世界經濟的形成〉》,《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秦暉:《誰,面向哪個東方?——評弗蘭克〈重新面向東方〉》,見秦暉著《傳統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② 葛金芳:《中國經濟通史》(第5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一、從人類經濟發展的共同道路看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高峰段落

        為了找到一個進行中西比較和朝代比較的共同尺度,須從人類經濟發展的共同道路入手。這條共同道路若從生產力角度看,無非是手工勞動逐步發展到機器生產;若從生產關系角度看,則是封閉體制(自然經濟)向開放體制(市場經濟)的逐步演進。當然在實際生活當中,這兩個方向是彼此涵攝的,共同耦合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經濟運行系統。本文關于經濟體制演進方向的認識得益于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他在出版于1969年的《經濟史理論》中認為,現代經濟本質上是市場經濟,而此前出現的“習俗經濟”(如村社共同體經濟)和“指令經濟”(如封建領主的采邑經濟)則是與市場經濟相對立的古代經濟形式①。這是從經濟體制著手的科學分析,非常精辟,但缺少了生產力這個維度。推動著生產關系和經濟體制不斷演進的生產力,來自于勞動技能的積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機械的出現。所以考慮人類經濟發展的共同道路或曰方向,還必須加上從手工勞動到機器生產的發展這個維度。我們將上述兩個維度(生產力、生產關系)所涉及的四個要素進行排列組合,可以得到四種不同的經濟類型:

        1.手工勞動+封閉體制=傳統經濟(古代社會的自然經濟)

        2.手工勞動+開放體制=原始工業化經濟(由古代向現代經濟的過渡形式)

        3.機器生產+開放體制=市場經濟(現代經濟)

        4.機器生產+封閉體制=計劃經濟(前蘇聯、東歐模式)

        如果以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橫坐標,把經濟體制的演講作為縱坐標,這四種經濟的關系可以圖示如下:

        由上可知,人類經濟發展的共同道路,大致是從封閉的古代自然經濟,中經原始工業化階段之過渡,逐步邁向開放的市場經濟這樣一個演講軌跡,這也許體現了東西方各類經濟體演進嬗變的普遍規律和共同方向。各國經濟發展會因地理環境、資源稟賦、自然和人文環境種種的不同而呈現出千姿百態、變化無窮,但是地無分中西,人無分南北,各國、各民族、各地區的人民都要走向機器生產和市場經濟的訴求,卻是古今一理,中外皆同的②。顯而易見,僅就經濟層面而言,誰要發展,誰就應該朝高效率的機器生產和開放的市場經濟這兩個方向走。從亞當·斯密開始,中經馬歇爾、凱恩斯,直到今天的新古典綜合和新制度經濟學派,現代經濟學的充分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由此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就中國傳統經濟的再評價而言,無論唐宋還是明清,哪個朝代更接近機器生產和市場經濟,那么這個朝代就更先進,更有發展前途。推而廣之,不論是縱向比較(如明清和唐宋比較),還是橫向比較(如18世紀的中國江南和英格蘭),都應該從這兩個維度即機器生產和市場體制入手。

        ————————

        ① 約翰·??怂怪?,厲以平譯:《經濟史理論》,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② 葛金芳:《經濟現代化的兩層次界說》,《中南財經濟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二、宋代經濟:工商業文明因素的急速成長和海洋發展路向的初現

        宋代,正處在漢唐和明清之間。在我看來,漢唐是同質社會,宋明是同質社會,插在漢

        ————————

        ① 約翰·希克斯著,厲以平譯:《經濟史理論》,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② 葛金芳:《經濟現代化的兩層次界說》,《中南財經濟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唐和宋明之間的遼夏金元又是一種同質社會。而清朝則是宋明與遼夏金元社會的綜合①。漢唐的立國基礎是小農經濟,自然經濟氣息濃厚;宋明雖然仍以農業立國,但在高度發達的農業經濟之基礎上,已經生長出城市、貨幣、商業、信用、海外貿易等諸多工商業文明因子,雇傭勞動、包買商慣例、商業信用、集資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蹤跡可覓,已然處在邁向近代社會的前夜。換言之,漢唐和宋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異質社會。與漢唐相比,宋代經濟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商品經濟成分在傳統社會母胎中的急速成長。晚唐以降,特別是入宋以后,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剩余率的提高,煤鐵革命的出現,手工業生產的擴大,以及運輸工具(如漕船、海船)的進步和交通條件(如汴河和沿海海運)的改善,商品經濟繼戰國秦漢之后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高漲時期。以前未曾見過或者雖有征兆卻并不明顯的諸般新氣象,此時卻一一凸現在我們面前。

        一是商品性農業的成長。以桑麻、竹子、茶葉、水果、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主體的商品性種植業加速擴展,特別是在兩浙路的太湖流域、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區,專業茶農、果農、蔗農、菜農大批涌現,他們與獨立手工業者一道,開始向小商品生產者轉化。

        二是都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鎮數量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膨脹,城市中工商業從業者增多,地域性經濟中心城市層出不窮,導致傳統的政治性城市向經濟性商業城市轉化,都市化勢頭日見明朗。與此同時,城市格局因古典坊市制的崩潰而有重大改觀,城市商業突破地域和時間限制,臨街設店的近代型城市風貌已可初見端倪。

        三是商品構成的變化和商業性質的轉折。社會商品構成發生重大變動,越來越多的生活資料(如糧食、布匹、茶葉等)和生產資料(如土地、耕牛、木材、煤炭、農具等)進人流通領域。原先主要為社會上層服務的、以奢侈品和土特產為主的販運型商業,開始轉變為以黎民百姓的日常生產和生活用品為主的規模型商業。

        四是草市鎮的勃興和地方性市場的初步形成。在經濟發達或人煙稠密的鄉村地區,以及水陸碼頭和交通孔道沿線,“草市”成批涌現,以草市——鎮市——區域經濟中心為三級構成的地方性市場開始形成,商品貨幣關系獲得了更多的前哨據點來浸潤、啃嚙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五是商人群體的崛起和“謀利”觀念的盛行。越來越多的官僚、地主、士人、農民投入經商活動,沿海農民甚至集資投入海外貿易(所謂“帶泄”)。隨著商人隊伍的擴大、商業資本的雄厚,商人階層的實際地位有所提高,商人的社會影響亦在擴大。與此同時,體現商人意識的謀利觀念(所謂“市道”)對傳統觀念的沖擊力日益增強。以葉適、陳亮為代表的浙東功利主義學派的崛起,表明傳統儒家義利對立論的一統天下裂開了縫隙。

        六是海外貿易的拓展。漢唐時期的陸上絲綢之路此時已被海上“香料之路”、“陶瓷之路”所取代,其規模之大是陸上中西交通所無法比擬的;而且范圍更廣,與宋朝建立外貿聯系的已達6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宋朝與遼、夏、金、吐蕃、大理等周邊政權的物資交流和經濟聯系不僅一刻也沒停止過,而且規模不斷擴大,形式日趨多樣,榷場貿易、走私貿易、茶馬貿易和朝貢貿易等形式各顯神通,互相補充。宋代每年所鑄數百萬貫的銅錢亦因之流向周邊地區,幾乎成為“國際貨幣”。

        ————————

        ① 關于中國歷史上的幾種同質社會,這里只是一個簡略的表述,肯定不完備。如先秦夏商周三代,都建立在村社共同體經濟之上,也是一種同質社會。這幾種同質社會以一個否定一個的方式發展下來,其間既有聯系(歷史傳承)又有區別(性質相異),還有交叉和融合。因問題比較復雜,這里不便展開,我已另文論列。

        七是紙幣的出現和白銀的貨幣化。在國內外市場同時得到開拓、商業規模遠遠超邁前代的情況下,原先具有神奇魅力的銅錢這種交換手段,因其分量重又價值低而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在日趨普遍的長途販運和交易量擴大的情況下),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在北宋前期的川蜀地區率先登上商品交換的歷史舞臺。稍后,以白銀為代表的貴重金屬稱量貨幣亦開始躋身于流通領域,從而形成了銅錢、鐵錢、楮幣、銀兩并行的過渡性貨幣體系。遍布于汴京、臨安城內的“金銀鹽鈔引交易鋪”就是各種不同貨幣的兌換處。僅臨安城內這種金銀交易鋪就有100多家①。

        所有這一切使我們相信,宋代的商品經濟的確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梢院敛豢鋸埖卣f,此時我國商品經濟的繁盛,無論是就規模還是水平而言,依然遙遙領先于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即與18世紀的清中葉比,亦毫不遜色,至少是各有千秋①。

        特別是宋代東南沿海地區,在海外貿易的拉動之下,一個新型的、充滿活力的開放型市場經濟得以崛起,這是漢唐以來農業經濟內部真正帶有路標性意義的重大變化。在我看來,秦漢“第一帝國”和隋唐“第二帝國”,都是以農業經濟為立國基礎的大陸性帝國,不僅經濟重心位于司馬遷所說的“三河”,即黃河中下游地區;而且漢唐間歷時千年的“絲綢之路”更是向著亞洲內陸延伸??梢哉f宋以前的歷代王朝,都是頭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內陸國家。然自中唐以降,我國開始由內陸型國家向海陸型國家轉變:廣州、泉州等大型海港相繼興起,東南沿海地區以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為后盾,表現出向海洋發展的強烈傾向。特別是宋室南渡之后,為形勢所迫更加依賴外貿,刺桐港即泉州正在此時成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港。在迅猛發展的海外貿易的刺激下,東南地區以生產交換價值為己任的商品經濟日趨繁盛,以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為基礎的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于是原先頭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國態勢,一變而為頭枕東南、面向海洋。這個轉折的實質性內涵是從自然經濟轉向商品經濟,從單一種植經濟過渡到多種經營,從基本上自給自足到專業分工有所發展,從主要生產使用價值轉為生產交換價值,從習俗取向變為市場取向,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③。這一切表明,宋代,特別是南宋東南沿海地帶的商品經濟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①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13“鋪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頁。

        第4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弄清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對于理解政治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十分重要。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生產關系就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即物質利益關系。這種關系貫穿于社會生產的全過程,即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就是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資料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人們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并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來實現自己。比如,誰占有生產資料,誰在生產中就處于支配地位,同時占有勞動產品。和生產關系緊密相連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生產力。生產力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進行生產時所形成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那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一方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一種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始終。所以,對經濟規律的研究同樣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點就是從改革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入手的,所有制結構的改革調整,適合了我國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種改革從理論上說符合了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是我們黨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正確把握的結果。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就是這一規律的體現。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政治經濟學建立的理論基礎是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商品經濟一般規律的論述,在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商品二因素理論。商品作為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用來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個永恒的范疇。社會物質財富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為社會、為他人的;商品使用價值一定是通過交換才能獲得。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個歷史范疇,價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比較關系。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說他關心的是商品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關心的是使用價值。生產者之所以也關心商品使用價值是因為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理論。勞動二重性是指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一定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叫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拋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叫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抽象勞動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所特有的。勞動二重性決定了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理論是馬克思首先提出來并論證的,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商品價值量理論。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叫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個別價值。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間形成的比列關系不同對商品生產者影響不同,只有當個別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才處于有利地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為基礎,復雜勞動等于多倍的簡單勞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發展而變化,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包含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成正比。所以在現實生產中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千方百計地提高自己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使得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使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從中獲得價值差額。無論是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還是在現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都是如此。價值規律理論。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在商品交換中,商品的價格除了受商品價值決定之外,還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場商品的供求關系。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到價值以上;反之,供過于求時,其價格就會降到價值以下。商品價格總是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分配,起到資源配置的作用;其次,價值規律自發地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當然,價值規律對經濟的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的特點,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克服價值規律對經濟生活調節的這種消極作用,所以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都缺少不了國家宏觀調控機制,現代經濟的調節機制是價值規律調節機制和宏觀調控機制的結合。的貨幣理論。在商品經濟中,貨幣是和商品緊密聯系的一個重要經濟范疇。通過對貨幣產生過程的分析,馬克思指出,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產生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即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貨幣的產生使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發展成為商品與貨幣的外在對立。商品生產者必須想方設法將商品換成貨幣。商品到貨幣的轉化,馬克思將之稱為商品的驚險跳躍,這個跳躍完不成,摔壞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馬克思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市場銷售對于商品生產者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關于貨幣的職能,馬克思認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5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國古代 流轉稅思想 稅制改革 當代意義

        所謂流轉稅,從現代意義上講,是指以流轉額為課稅對象的稅收形式。現行流轉稅制主要是由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具體稅種組成。根據流轉稅的內涵及其理論,在中國古代(約公元前1066年~公元1911年)屬于流轉稅范疇的主要有關稅、消費稅和營業稅。

        中國古代流轉稅思想及其發展

        縱觀中國流轉稅的發展歷程,自西周時期就已存在了關市稅和山澤稅,在漫長的古代歷史時期,流轉稅歷經變遷,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這一歷史進程中所體現出的流轉稅思想的演變軌跡,涵括古代思想家們關于流轉稅的精辟論述以及古代流轉稅政策、制度的變遷規律,這無疑是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寶貴財富。對其進行梳理,不僅是對現當代稅收理論的豐富,而且還對建立當代流轉稅的理論分析框架和政策制度體系,以及我國的現實經濟和流轉稅制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源及方法借鑒。流轉稅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無論是流轉稅諸稅種思想的演化,還是整個流轉稅制思想的變遷,都是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

        除了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這一決定性因素外,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流轉稅征稅的實踐也是推動流轉稅思想發展、演化的重要因素,而縱觀流轉稅發展歷程,歷經滄桑變遷,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形式改變。形式改變是指流轉稅在發展過程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發生的稅種形式變化。在中國古代,西周時期就有了關市稅和山澤稅等流轉稅,當時的關市稅往往被合稱為“關市之征”,思想家在論述時也往往將二者放在一起進行探討。其后的歷史時期,關稅和市稅便逐漸分離,在分離的同時,各自在形式上又經歷了演化的過程,如關稅由內部關稅,至內部和外部關稅并存,再至以外部關稅為主;市稅在秦漢時期為“市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估稅”,在唐朝為“除陌錢”,在宋元時期為“住稅”,至明清時期則越來越規范,為交易稅或營業稅。消費稅的形式也經歷了一個由鹽、酒、茶等專賣品收入向鹽稅、酒稅、茶稅等規范形式的轉變。流轉稅具體稅種形式的改變,反映出中國古代流轉稅發展由繁至簡,趨向統一、規范的歷史特點。

        制度創新。流轉稅在古代的發展不但表現在形式改變上,也反映在制度創新上,即通過制度創新,來適應具體歷史時期的客觀經濟要求。如對關市稅的征收由早期的主要是地方至宋代的國家制度化、合法化,便是以關市稅制度的創新,通過這一創新,體現出封建政權愈加重視財政收入的征收目的;消費稅的征收由最初的“寓稅于價”向“一切通商”,向二者并行,再向開中制度、綱法、票鹽法等變通方式的演變,也反映出封建統治者千方百計地通過流轉稅制度的創新來維護其封建收入的真實目的。

        所以,流轉稅制度的創新是對于流轉稅思想在中國古代各歷史時期呈現不同時代特點的另一詮釋。

        結構調整。一方面,在中國古代,流轉稅在整個國家稅制結構中不占有主導地位,但總體來說,流轉稅在封建國家財政中的地位卻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在流轉稅制結構內部,封建社會前期消費稅占主導地位,是封建國家流轉稅收入的大宗;當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沖擊到封建政權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封建統治者不得不放棄對消費品商業利潤的完全占有,采取一些官商分利的妥協政策,從而降低了消費稅在流轉稅中的比重,同時也加緊增設其他流轉稅稅目,極盡其裸的搜刮之能事。因此,中國古代流轉稅制結構的變化、調整,反映了經濟結構發展變化對稅制結構的內在要求,同時也說明了古代流轉稅思想由封建社會前期向后期演化的客觀背景。

        職能轉換。稅收職能可概括為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經濟穩定三大職能,分別實現效率、公平和穩定三大政策目標。流轉稅作為稅收體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具有上述稅收的共同職能和目標。然而不同類型的稅種由于自身特點,更由于所處的制度環境,也應有不同的職能和目標側重。在中國古代,奴隸制政權和封建制政權的特質,決定了流轉稅的主要職能是財政收入職能。但我們不能因此抹滅流轉稅收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殊的經濟背景下所具有的其他職能,比如收入分配、調節產業結構等職能。隨著中國古代社會的演進,流轉稅職能也經歷了一個轉換的過程,由單純重視其財政收入職能,至兼顧其他職能。反映在流轉稅思想方面,主要有不少的思想家越來越重視以流轉稅作為調節經濟的手段,發揮其杠桿作用。

        中國流轉稅制改革的現實思考

        中國既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處于重要的經濟轉軌時期,因此,中國經濟具有發展經濟和轉軌經濟的雙重特征。尤其是轉軌經濟,在經濟體制運行方式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在此基礎上,現實的流轉稅制演變依然在形式改變、制度創新、結構調整和職能轉換四個方面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化。既然我國當代征收流轉稅的實踐并沒有割斷歷史,那么,當前的流轉稅制改革從過去,尤其是古代社會汲取合理的思想因素便符合歷史與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稅制度建設方面。關稅思想在中國古代經過了從政治關稅、財政關稅向保護關稅的漫長演變,而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財政關稅思想,應該說封建統治者因注重關稅的財政征收職能而實施的關稅政策,以及思想家出于擴充稅源、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角度探討關稅問題,都是有其合理的時代經濟背景的,無論是先秦時期墨子對征收關稅的合理性論證,還是其后各歷史時期封建官府征收財政關稅的實踐,都驗證了這一點。關稅征收環節的弊端是不可避免的,封建統治者往往憑借手中的特權大肆搜刮,給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對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負面的制約影響,遏制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加之資本主義國家的入侵,終于導致了保護關稅思想的產生,鄭觀應、馬建忠等人在保護關稅方面的觀點主張,通過關稅這一經濟杠桿來保護國內新興工業的核心思想,對于當前的關稅制度建設無疑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從關稅建設的長遠發展考慮,應該降低關稅稅率,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營業稅制度建設方面。營業稅思想在中國古代經歷了一個逐漸規范的漫長演變,且出現了許多寶貴的制度主張,比如將征收營業稅同管理市場有機結合的制度思想,營業稅負擔由買方、賣方共同負擔的思想,革除營業稅征收過程中采用包稅制弊端的思想,用商業原則開辟財政收入來源的“除陌錢”思想,用較低的營業稅稅率刺激商業發展的思想,以營業稅來通行鈔法的思想,這些思想財富對于當前的營業稅制度建設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當前的營業稅范疇已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社會,而營業稅制度建設的著眼點也應在于發揮營業稅的杠桿調節功能。營業稅稅率的設計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發揮稅收的獎限作用,合理調節消費;有利于搞活商品流通,穩定市場物價;利于組織財政收入,為國家更好地積累建設資金。

        消費稅制度建設方面。消費稅思想在中國古代經歷了由“寓稅于價”至“通商”的漫長演變。聯系當前的消費稅制度,對這一思想脈絡作綜合考察,便會發現中國古代消費稅思想的發展變化是奴隸制和封建制經濟的必然結果,而歷史發展至當代社會主義階段,客觀政治、經濟環境已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很難再用古代的消費稅思想來直接指導當前的消費稅改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古代的流轉稅思想對當代的消費稅改革完全失去了借鑒意義,像古代思想家所提出的有關消費稅征收過程中的重復課稅現象和稅負轉嫁現象,從某種角度來說,則恰恰是當代消費稅改革應合理稅負的理論前提。正是由于消費稅所固有的重復課稅、易轉嫁缺陷,才會嚴重干擾稅收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帶來市場運行效率的損失,為避免和減少該效率損失,政府應合理安排消費稅的征稅對象、計稅依據和稅率。消費稅制應盡可能滿足經濟效率的原則,減少對各市場主體經濟行為的扭曲效應。從長遠來看,隨著價格的進一步改革,消費稅的轉嫁機制逐步形成,消費稅應從調節生產轉為調節消費,從平衡產品利潤轉為促進間接稅的累進征收,并依此作為調整消費稅稅率結構和征稅范圍的主要依據。

        流轉稅征收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中國古代有關流轉稅征收過程中貫穿的包稅制思想,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流轉稅的征收是有成本的,為了降低流轉稅的征收成本,封建政權采取的是往往給百姓加重稅收負擔的包稅制、買撲制,這在當代改革流轉稅征收管理制度時固然不可取,但它從側面為當代改革流轉稅征收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即在市場經濟運行條件下,設計流轉稅征收管理制度時要遵循低成本原則,這也是符合提高流轉稅征管效率方針的。

        總之,中國古代的流轉稅思想不僅在古代具體歷史時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使是對當代流轉稅制改革也通過不同角度發揮著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作用。(作者為上海電力學院經管學院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第6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加快進入信息時代,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義烏主動求變,全面擁抱電子商務,促進了“義烏現象”的形成,并成為國內傳統交易市場和縣域經濟轉型的典范。電子商務“義烏現象”,指的是電子商務作為新的生產力,不斷融入義烏的傳統商貿經濟,從而推動義烏專業市場實現升級,并進而推動義烏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發展的現象。

        義烏已經成為我國縣域地區電子商務的領頭羊。首先體現在網商群體的迅速壯大,據阿里研究中心統計,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注冊地在義烏的淘寶賣家(含天貓)賬戶達到10萬個,這意味著,義烏淘寶賣家賬戶的數量已經超過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商戶數量(7萬家左右),成為義烏最大的商人群體。同時,義烏地區阿里巴巴誠信通用戶也超過2萬家,中國供應商用戶達3000家,速賣通用戶超過2萬家。

        除阿里巴巴平臺上的網商之外,其他電子商務平臺也集聚了相當規模的網商。據義烏電商辦統計,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環球資源網收費會員592家,占全國總量的3%,中國制造網收費會員487家,占全國總量的2.3%,敦煌網注冊賣家1.4萬家,占全國總量的1.4%,eBay注冊賣家5.3萬家,占全國總量的3.3%。

        在電子商務交易額方面,義烏也遙遙領先。報告顯示,2012年全年,義烏淘寶賣家共實現了174億元的銷售額。在全國的縣級區域中,義烏的淘寶銷售額位居第一位;網絡消費方面,義烏以2012年全年在淘寶消費34億元的數字,在全國的縣級地區中也位居第一??缇沉闶垭娮由虅找彩橇x烏電子商務的一大亮點。2013年上半年,義烏每天往外發的國際郵包約20萬件,有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都是運用電子商務的方式成交,包括阿里巴巴速賣通、敦煌網等平臺。

        義烏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崛起,也是“義烏現象”的重要特征。在義烏,電子商務服務業在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擴展與協同,展現了一個新興產業集群蓬勃崛起的興旺景象。以物流為例,據義烏物流辦統計,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義烏共有以公路為主的物流企業700多家,各類快遞企業134家。龐大的物流體系,長三角地區最低廉的發貨費用,為快速發展的義烏電子商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電子商務產業園、培訓機構的涌現和快速創新,也為義烏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增色不少。

        從一個市場的轉型到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浮現

        以小商品為主的商貿經濟是義烏經濟的命脈,而位于義烏的小商品城則是義烏傳統商貿經濟的主體。在電子商務大潮的沖擊和洗禮下,義烏的小商品經濟和小商品城都開始了新的蛻變。義烏小商品經濟發展經歷了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電子商務化五個發展階段。義烏傳統批發市場的電子商務歷程,同樣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2000年-2005年,B2B開辟了義烏國際貿易新通道。1999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成立之后的對外擴張,第一站就來到了義烏。2000年,阿里巴巴開始有銷售人員進駐義烏批發市場,2001年,阿里巴巴在義烏設立聯絡點,這也是阿里總部之外的第一個地區聯絡點,阿里巴巴直銷團隊也將外貿B2B的模式帶到了義烏。阿里巴巴的B2B模式改變了義烏商人做生意的方式,最早一批網商率先成長起來。

        2005年-2010年,淘寶村開辟了義烏網絡零售新通道。義烏“淘寶村”的出現,是義烏國際商貿城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向內需轉型的產物。在義烏青巖劉村,這個原本僅有1486名村民的村莊,現在容納了8000多人,開出了2000余家淘寶網店,2012年成交額超過15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淘寶村”。以青巖劉村為代表的淘寶網商的崛起,成為義烏國際商貿城加速與電子商務融合的重要推動力。

        傳統商戶和商貿城開始集體擁抱電子商務

        截止到2012年年底,義烏國際商貿城7萬多名商戶中,已經在各類電子商務平臺開通賬號的商戶,在四成左右,這表明大量傳統商戶已經有意愿開展電子商務并開始行動。同時,義烏國際商貿城本身也在加速與電子商務結合,原中國小商品城網啟動改版升級工作,升級為“義烏購”平臺。2013年以后,多渠道共生共贏的新生態開始形成。服務商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驅動力,各種類型的服務商集體發力,推動更多傳統企業和整個國際商貿城轉型。義烏國際商貿城5區專門開設了網商服務區,規劃面積10萬平方米,商位564個,現入駐企業240家,其中網商215家,服務商25家。

        在電子商務大潮沖擊下,以義烏國際商貿城為代表的義烏傳統批發市場并未并替代、摧毀,而是各種商業元素在互聯網作用下重新構建,重新定義價值,形成服務商、網商、商貿城、線上商貿城、產業帶等多渠道共生共贏的新生態。義烏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其背后是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浮現。阿里研究中心認為,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指的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具有電子商務屬性的經濟活動的集合。義烏在網商規模、電子商務交易額、電子商務服務業水平、電子商務對傳統經濟的作用等方面,都表明了義烏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的重要影響力??h域電子商務經濟體在促進縣域消費和內需增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當地制造業升級改造、促進創業和就業等5個方面具有顯著而積極的作用。義烏電子商務超越了縣域電子商務的范圍,已經成為傳統批發市場向電子商務轉型、區域經濟向網絡經濟轉型的一個新典范。一個扎根于本地小商品經濟、連接全國小商品生產基地、面向全球海量網絡消費者的“新義烏”已經浮現。

        電子商務成中國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催化劑”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咨詢委員會專家陳進指出,隨著電商觸角滲透到鄉鎮,電子商務對于縣域經濟發展的價值日益顯現。一方面促進了縣域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于促進縣域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電商進入農村,能讓農民返鄉就業,推動農民在當地實現城鎮化。

        雖然縣域電商經濟發展迅速,卻面臨著問題,比較突出的是人才和基礎設施。縣鄉一級難吸引和留住人才,懂電商專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縣域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最突出的問題。高文海指出,電商下鄉,農村地區的物流瓶頸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物流速度慢、成本高,投入產出比低,不過隨著互聯網和基礎設施在縣域的完善,縣域地區有望成為未來中國電子商務最火熱的增長極。

        與工業時代經濟的發展呈現階梯狀的發展不同,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模式,它最核心的本質是網狀結構,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配合。它的開放、分布式、平等的結構,為相對落后和邊緣區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甚至某種意義上可以無中生有。一場以縣為最本單元的農村經濟革命就已開始,隨著淘寶上農村網商的興起,淘寶的銷售在三四線城市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西部邊疆,縣域經濟正在跟電子商務產生碰撞、融合,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滲透到各市縣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由此誕生了電子商務百佳縣抑或是淘寶村這些新概念。

        縣域經濟,一個可以撬動中國經濟的基礎單元;電子商務,一個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嶄新引擎,兩者的相逢,迅速產生化學反應,農村那些存在多年的傳統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發生巨變,農民的思維發生一次大的洗禮,一場解放農村經濟的大運動正在中國各地蔓延開來。

        政府引導,打造全球性的縣域品牌

        作為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在縣的發展過程當中,政府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是啟蒙者,可能是推動者,可能是管理者,也可能是監督者。正如阿里巴巴副總裁葉朋表示的,“與早年農民自發上網開店不同,近年來村鎮電商明顯呈現出成組織化、規模化的特點,其中不少縣級政府在產業規劃、市場引導、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武功縣位于絲綢之路的起點,雖然地理位置、交通優勢、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但西部起步晚,做電商沒有人才。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縣長張小平帶著縣班子到西安,挨家挨戶找電商企業去拜訪。當地政府提出了“打造陜西電商第一縣”的口號,通過引進淘寶金冠賣家、推動傳統特色產業上網等措施,極大提升了本地電商熱度。

        臨安的農村電子商務最早出現在2005年的一些農村,開始是一種自發類型和草根型的。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村也遇到了瓶頸。一是像倉儲、物流、配送,政府需要對安全進行規范;還有就是很多農戶開網店的時候遇到技術問題,包括怎么運營、宣傳、營銷、怎么做網頁的設計等等。浙江省臨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連昆在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表示。為此,臨安籌建了電子商務的公共服務中心,里面集中了很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代運營、營銷、宣傳、設計。組成這樣的網絡服務商之后,在村里布下了公共服務點,這些 服務商可以定期選擇半個月一次流動式到村里給農戶提供服務。

        第7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營銷戰沒有句號的啟迪

        自從人類產生了社會分工,出現了商品、貨幣,人們就開始研究商品交換和銷售方法。營銷戰初露端倪。幾千年來,伴隨著人類社會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流通的擴大、人們思維的發展,營銷戰也在曠日持久地進行著。

        當今世界,以軍事戰搶占市場讓位于用經濟戰占領市場。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載文指出,改變世界靠什么?靠商業而非武器。英國《時代報》文章認為,“貿易戰可能改變世界。”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由于商品生產蓬勃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市場經濟運作遍及全球,商品流通異?;钴S,人們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外向型經濟發展成了現代化的條件,市場營銷理論研究的深化,市場占有率、名牌價值、心理消費、潛在需求等理論出現以及企業求生存、圖發展的需要,營銷戰在各地各個角落每時每刻都激烈地進行著?!翱蓸贰睉鸫蛄私倌辏捌【啤睉鹨惨褟P殺了半個世紀,越打地域越寬、規模越大、手段越多、謀劃越高明,如今仍酣戰不已。各種商品“大戰”,人們已司空見慣,甚至總統、首相也紛紛參戰。持續不斷的營銷戰也叩響了學者庭院之門。本世紀初在美國發端的市場營銷學,百年來非但不停滯,反而遍及全球,獲得廣泛的重視和運用。營銷戰在可預見的年代,不會化逗號為句號。人們不僅要面對這個現實,而且應當從中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啟迪:

        對作為營銷戰主帥的企業家,社會要用最強音呼喚。

        在營銷戰中企業家睿智的營銷策劃,所起的作用和帶來的影響是難于估量的。營銷戰的成敗系于企業家。因此,培養、造就企業家的舉措,力度要加大;獎賞叱咤風云而聰慧過人的企業家的措施,要有吸引力;企業家自身也要在營銷戰的“烽煙”中重塑自我、鞠躬盡瘁。

        作為營銷戰靈魂的市場營銷觀念,要正確牢固地樹立起來。

        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的市場營銷?,F代市場營銷觀念是企業家在營銷戰中的靈魂,是關系著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此,要克服既喜新又戀舊的矛盾心理,把正確的新的營銷觀念轉化為智慧和財富;要糾正那種認為營銷活動僅僅是小規模經銷成果相加的小商販意識;要警惕一次營銷策劃的成功而獲致—場商戰的勝利所出現的麻痹思想;要改變輕信“輕車熟路準行”的格言、過于青睞昔日的策略而不思創新的觀念;要拋棄因知名度大、市場占有率高就自認為無敵于天下而產生的幻想。

        作為營銷戰主體的企業,要練內功、建設好。

        社會經濟的細胞是一大群充滿生機的企業。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沒有企業角逐市場就無所謂市場經濟。因此,要極端重視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要努力建立企業市場營銷機制,增添活力,增強實力,提高素質,提高競爭力。

        總之,營銷戰不息,市場營銷就是一部永遠撰寫不完的鴻篇巨著,需要不斷地悉心探究。

        開拓市場是企業永恒的主題

        市場,是營銷戰顯在的主戰場,是企業必爭之地。

        現代企業榮枯興衰,最終都在市場上亮相,都要通過市場來檢驗。市場簡直是企業的生命之源。不斷地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提高經濟效益,成了企業管理、企業營銷工作的永恒主題。

        市場人人爭,成效各不同。成功的企業,總是緊盯著市場、摸準市場的脈搏、把握市場變化的藝術,把成功建立在開揚市場上。

        之所以這樣,—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商品經濟是為賣而買、而生產的開放經濟,必然是一種競爭的經濟。現代的世界處于無國界競爭的新時代。據統計,世界各國生產的產品中約有25%用于出口,有70%以上的國內產品面臨外國產品的競爭,競爭在產品、資金、技術、人才四個制高點上激烈展開,而對市場的競爭乃是一個焦點。

        二是企業自身求生存、圖發展的必然要求?,F代企業各種營銷、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取得盈利,永續長存。市場上的競爭,往往是強者的哲學。市場無情卻孕育著機遇。在市場競爭舞臺上,有的企業陷入困境,甚至被淘汰;有的企業卻因此獲得發展的機會,實現自身的目的。競爭不相信眼淚,市場信賴睿智的營銷策劃。企業若不開拓市場,便無立錐之地。

        三是現代企業肩負的責任所要求?,F代企業是社會化大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細胞?,F代社會化大經濟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企業經濟。企業的地位,決定了它的社會、歷史責任。而企業所肩負的責任,決定了它要珍重自己在市場上的位置,要求它在營銷戰爭中爭勝。倘若企業無視市場而被攆出市場,不僅自身難立足生存,而且有負于社會。

        企業在營銷戰中開拓市場的思路

        在激烈的營銷戰中,要開拓相對飽和而擁擠的市場,不能不絞盡腦汁理思路,在贏得營銷戰的顯在戰場——市場之前,先要贏得自己、贏得營銷戰隱戰場——人的大腦(自己的和顧客的)。如果自己不前進,市場不會彎下腰來等待我們。企業開拓市場的思路,這里概要敘述四點:

        第一,更新觀念,敢為天下新。

        觀念有巨大的能動作用。新觀念是無形財富,是開拓市場奪取營銷戰勝利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開拓市場,不是純經濟行為,其實質首先是觀念的革新。我們要按照十四大精神,破除一系列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縈繞腦際的舊觀念,治治“恐市(市場經濟)病”和“恐資(資本主義)病”。更新觀念,變了思路,才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才有開拓市場的出路。以新觀念武裝,,就要敢為天下新。善于創新,敢于推出新招、新產品,是在企業如林的市場上獲勝的一個秘訣。敢為天下新,一要有不畏艱辛、銳意創新的精神,切忌墨守成規。而要能獨辟蹊徑,以“新”獲得市場通行證;二要匠心獨運,精心提煉各種信息,擯棄“東施效顰”的做法,做他人所未作而獨具魅力的開拓者,去“藝術地”占領市場。

        第二,以質量為基礎作廣告,角逐市場。

        任何開拓市場的成功企業,無不從追求市場發端。市場是企業的對象,脈脈含情又鐵面無私,對傾心追求者倍加青睞;對不追求、不認識市場的企業,冷漠得很,也不會耐心等待。

        追求市場,一要悉心搞好市場調查研究。通過調研正確地認識市場狀況,科學地把握市場特點和變化趨勢,提高對市場的能見度,及時捕捉市場機會,看準選對目標市場。二要以市場來謀劃企業的營銷活動,評判企業的成效。通過企業在市場舞臺上有聲有色的活動,透過似乎飽和而擁擠的市場,尋空檔、找夾縫、擠空隙、瞄準未被他人認識和滿足的市場,以發掘潛在市場,搶占市場制高點,鞏固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份額,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引發、創造市場新需求。三要以質量為基礎作成功的廣告。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管理質量和成功的廣告,是企業的聲音和形象,是企業通向市場的鑰匙。優質加廣告可使市場認識你的企業和你經營的商品,這是開拓市場的訣竅。

        第三,重視形象,貼近消費者。

        形象是無形財富。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魅力之所在,在開拓市場中具有先聲奪人的奇效。為了發揮企業形象的作用,必須重視企業形象的塑造。這要從企業的產品形象、企業人員形象、企業經營管理形象、企業物資設施形象、企業文化形象、企業公共關系形象以及企業歷史和前景形象諸方面內容人手,在企業素質、企業活力、企業實力、企業法律觀念和社會責任上狠下功夫。唯有如此,企業才能以良好的形象馳騁在廣闊的市場上。

        同時,應當看到,市場最有權威的發言人是消費者,能拓展市場的企業,總是把貼近消費者作為成功的關鍵。貼近消費者,就是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都要站在消費者角度來思考、來進行,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提高消費者的滿足度、滿意度,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貼近消費者,一要全面深入地調查研究消費者。把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能力、需求結構、需求動向及其購買習慣、購買特點和購買方式貫穿在企業營銷活動的始終,以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不同消費需要;同時,通過誠心的服務和宣傳廣告,正確引導合理消費,更新消費觀念,拓寬消費領域,開發新顧客市場。二要有誠心誠意為消費者服務的新思路。以消費者心理要求作為標準來生產和促銷商品,掌握消費者的“最小遺憾原則”,拿消費者心里的金牌。三要強化售貨推銷藝術,改善售貨現場環境,使消費者產生好感。

        第四,睿智策劃,巧戰競爭者。

        營銷戰是智者的較量,其實質是企業家智慧的比試。較量、競爭就是爭勝,就需要韜略、策劃。營銷策劃,要以競爭者為重心,利用自己的頭腦將別人的資金、產品、信息、技術等盡可能地收歸己用,來謀劃將本企業營銷諸要素作最佳組合,并制訂出戰略、策略加以實現。被稱為策劃之神的美國約翰· 華那卡的策劃公式為:成功的策劃=他人的頭腦十他人的金錢。要能做到這一點,企業家就必須有比別人更卓越的智慧、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策劃出比別人更高超的方案。

        第8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大意義

        1、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是構建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迫切要求。我們現在存在這么多的問題,很多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實際上是我們的體制問題和機制問題,我們國家已經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向開放型經濟的轉軌,實現了自然經濟、產品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軌,實現了從供給約束型經濟,向需求約束型經濟的轉軌。我們從過去關起門來搞經濟建設和發展,到現在我們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在開放的框架下來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所以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就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是人的生活質量,生存質量,生命質量的體現,實際這是說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關注這個問題,重視這個問題。在這個方面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規,政府規制。也可以說規制的核心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包括規范企業的行為。為什么?我覺得最終還是要保護消費者。

        2、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是我們國家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F在宏觀經濟失調最突出的矛盾,是投資和消費失衡。我們最近幾年投資占GDP的比重連續都在40%以上,可是消費占GDP的比重去年才53.2%。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不足,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而我們消費需求靠什么拉動呢,我覺得要靠良好的消費環境,滿足即期的消費需求,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創造嶄新的消費需求,這應該是擴大內需的著力點。只有消費需求不斷的被激發出來,挖掘出來,創造出來,國民經濟才有持續發展的動力。

        3、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是社會穩定,解決突出社會矛盾的有效手段。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社會矛盾和突出的問題,表現在消費環境上,比如說我們的教育問題,醫療衛生問題,我們的公共服務品的價格問題,這很多方面都在于消費者的權益沒有受到有效的保護。我覺得這些方面使社會公眾產生了很大的不滿意。也就是說改革開放帶來的很多好處,被消費者權益受到的損害抵消了,使這種不滿意的情緒加大。我們現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了1萬元,農村居民已經達到了3255元人民幣,收入在不斷提高,消費支出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消費者的整體安全感在下降,社會的信任感在下降,對市場可預期的程度在下降。為什么?因為我們公共品的供給不透明、不到位,消費者沒有辦法來預期未來。也就是說,我們用在消費者生命周期的支出是不可預期的,所以它抑制了當前的消費,使我們的消費需求受到了很大壓抑。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也是我們社會矛盾的焦點。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

        4、保護消費者權益,可以提高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政府的滿意度。中央提出了很多新的戰略思想,包括科學發展觀,包括構建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等,實際上就是要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向集約型經濟、循環型經濟,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我覺得沒有好的消費環境,就沒有好的經濟環境,經濟發展的環境就受到直接的影響。

        二、保護消費者權益應確立的幾個新理念

        1、要促進形成成熟的大眾消費社會。成熟的大眾消費社會實際上是以中產階級為主體,以成熟、理性的消費者消費行為為主體的這樣一個消費社會。我覺得我們消費雖然現在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它對GDP的增長的貢獻率還是在50%以上。但是我們整個成熟的大眾消費社會還沒有真正形成,包括我們的消費理念,包括我們的消費價值觀,包括我們的消費模式,包括我們消費行為都存在某些問題。

        2、要確立消費者的。消費者的,是很多市場經濟發達國家提出一個很響亮的口號。所謂消費者的,就是從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出發,制定法律、規制、政策、標準和一系列的體系。它要有各個方面的保證,而不是一句口號。

        3、要確立消費者可持續消費的理念。可持續消費不是過渡消費,不是過渡浪費,而是適度消費,科學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我們有十個部門聯合到瑞典考察社會責任,回來了形成了四個研究報告。其中有一條,就是消費者的選擇權對于促進企業社會責任具有重大的作用。消費者的成熟程度到了什么樣呢,就是他不僅關注商品本身,它的外在形態,它的質量,它的價格,而且關注商品的制造過程中,企業是否履行了社會責任。比如,瑞典的記者到我們中國來,拍的紀錄片就是中國皮毛制造企業。他們在宰殺動物的時候,采了非人道、非正常的屠殺方式。這個片子在瑞典播放以后,瑞典消費者就提出來拒絕購買中國的皮毛制品。甚至有消費者要求瑞典消費者團體向中國這些企業提出抗議。所以我覺得消費者的這種可持續消費的理念,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能不能生存,能不能發展,能不能拓展渠道。

        4、要確立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保護權。我們應制定以保護消費者為核心的一系列的規制和規則。

        三、保護消費者權益應抓的三個環節

        1、抓薄弱環節。所謂薄弱環節,我認為當前最薄弱的兩個環節,一是農村市場,農村消費者的維權,假冒偽劣商品現在城市越來越少,農村越來越多,你到農村的集貿市場去看,到農村的小賣部去看,假冒偽劣商品比比皆是,從食品到化妝品,到日常用品,當然我不是說日常用品就可以侵權,穿的,戴的可能不能損害人的生命,但是那些飲料,3毛錢一大瓶,是糖精兌的,醋是醋精兌的。還有一些假冒偽劣的藥品,我曾經在一個藥品集貿市場一元錢買了200片去疼片,你想這去疼片怎么能去疼呢,所以農村是我們非常要注重的環節。第二個薄弱環節就是新興服務業,包括我們的美容美體、室內裝修等等的這些年新發展起來的行業,有的沒有行業標準,有的也沒有在政府監管之下。所以我覺得這個方面的侵權,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的現象特別的多,還特別的嚴重。我認為現在兩個最大的薄弱環節,一是農村,一個是新發展起來的服務業。服務業是什么呢,我覺得服務作為這種新興的服務,是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同時發生的這樣一種產品的銷售方式。那么一方面他是生產的提供者,一方面是服務者,另一方是消費者。那這種產品的提供,它的特點和物質商品的特點是不同的,第一它是不可儲藏的,第二是即時的,它是面對面的,人對人的直接的商品供給。我覺得這方面的權益要特別受到保護。當然這種保護比有形的、剛性的物的保護難度要大。

        2、抓重點環節。重點環節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環節是與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環節,以及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死存亡的環節,和人民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就是食品、藥品、化妝品,以及帶有電子輻射的電子產品。與農民生死存亡相關的環節,直接相關的就是化肥、農藥、種子這些生產資料。

        3、抓關鍵環節。關鍵環節有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政府。政府必須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轉變行政方式。我認為維護消費者權利,政府應該從四個規字上做文章。第一個叫做法律法規。第二個叫做規制,也就是圍繞落實法規所形成的一系列政府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管理規范。第三叫做規則,這里面包括行業的規則,包括技術的規則,包括我們一系列的認證規則,就是市場的規則,第四叫做規范,我覺得規范市場秩序,規范行業行為,規范企業行為,我覺得這是政府應該抓的事。

        第9篇:商品經濟的四個特點范文

            一、古代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諸方面的關系。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制度經歷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隸主階級國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會,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實行的井田制為代表的土地國有制,經濟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從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榮。春秋時期,隨著鐵農具的出現、牛耕的推廣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開墾為私田,加之兼并戰爭頻繁,土地轉讓關系進一步發展,在井田上耕種的勞動力減少,井田制遭到破壞。魯國實行按畝收稅,其他諸侯國也競相效仿,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國以及其他諸侯國先后進行變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從而解放了生產力,促進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壯大,自耕農成為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

            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

            重農抑商政策強調發展農耕,限制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它是古代中國歷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主要指禁止國人出海貿易,嚴格限制外商來華貿易。重農抑商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可從實施階段、目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

            1.實施階段:前者實施于戰國時期,貫穿于整個封建社會;后者實施于封建社會衰落時期。

            2.實施目的:前者在于壓制商人勢力,維護封建統治經濟基礎;后者在于防御外來殖民勢力,維護封建體制。

            3.根本目的:兩者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前者是要嚴格控制國內市場和商業活動,后者是要禁止國人出海貿易,限制外商來華貿易。

            4.影響:兩者都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前者在封建社會初期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到中后期則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后者有一定的自衛作用,但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限制了中國與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經濟部門的特征

            1.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

            把握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可從生產模式、生產方式、農業結構等角度著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以小農個體經營為主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精耕細作技術是我國古代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在沒有天災、戰亂和苛政的情況下,“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可以使農民勉強自給自足。從農業結構上看,以糧食種植業為主,以家畜飼養為輔。中國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農業經濟發展基礎上取得的。小農經濟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是中國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礎。但是,小農經濟狹小的生產規模和簡單的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為阻礙社會生產發展的因素。

            2.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特征

            古代手工業是指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工具的小規模工業生產。手工業產生時從屬于農業,主要表現為家庭手工業。在原始社會末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所以,手工業的第一個特點是其生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夏商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春秋戰國時期,逐步形成了官營、私營、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官營手工業產品精美,享譽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明中葉以后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中,私營手工業后來居上,占據社會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而家庭手工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穩定小農經濟,但技術落后,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的發育。這是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第二個特點,即官營、私營和家庭手工業三種經濟形態并存,官營手工業占據特殊地位。第三個特點則是手工業的生產技術不斷進步,長期領先于世界,產品遠銷海外。第四個特點就是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勞動分工越來越細,著名的有冶金、絲織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業發展與農業發展緊密結合,并長期受到農業生產的制約,手工業的布局隨著經濟重心南移而變化也是古代手工業發展的一大特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片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