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資源的性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新的課程價值觀告訴我們: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課程資源是決定課程目標能否有效達成的重要因素。目前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內的課程資源,如實驗室、圖書館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二是信息化課程資源,如校內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校內外的網絡資源等;三是校外的課程資源,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科研院所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以校外的課程資源最為豐富。這里我們所要談的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正屬于此類。它主要是指學校所在社區(一般是本市縣范圍內)的自然區域和文化生態方面可供課程開發利用的資源等。自然領域是指當地的地質地貌、山川河流、氣候、自然資源等,歷史人文領域包括當地的社會歷史變遷、社會文化(文化傳統、風土人情、民間文藝、名人遺跡等)、社會經濟(經濟、教育、旅游等)等內容。
目前,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于研究起步階段,缺乏推進經驗。為了新課改的實施開展、深入推進,我們必須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的價值、實施策略等相關問題上做有益的思考。本文將結合新課程改革研究的一些理論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的價值
我國課程研究專家對課程概念的闡述是: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因此,我們探討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的價值也可從這幾個方面進行:
1.開發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有利于轉變教師的角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整體素質
新課程的實施、課程資源的開發需要教師轉變角色,具備新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教師要從傳授者、管理者轉化為促進者、引導者、學習者和研究者,成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不能教“教科書”,而要“用教科書教”,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具備課程開發和整合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進課堂,促使教師廣泛閱讀,關注本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發展變化,利用自己直接或間接的經驗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同時通過研究開發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引導教師學習有關研究性學習的理論,積累操作經驗,使教師不僅能用教材而且能編教材。
2.開發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有利于激發學生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實踐與探究的能力和愛鄉愛國的情感
促進學生的發展是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首要價值。它與其他課程資源相比較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具有親歷性。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根植于鄉土,也就是學生身邊的現實世界,這些生活經驗特別熟悉,明白其中各個事物特征或相互關系,利于學生掌握理解;二是實踐性、可操作性強。因為學生身處區域性文化中,他們進行觀察訪問、觸摸描繪、感受體會等操作簡便易行,因此,若用來充實優化教學內容和過程,絕大多數學生就有豐富的內容可說,有利于提高學生特別是中等生、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精神。若用來設計探究題目,可以大面積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探究能力。同時又因為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使學生對家鄉的自然和人文生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使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責任教育具體化,奠定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基礎和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做貢獻的志向。
3.開發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有利于豐富課程及教材內容,開展形式多樣而有效的教學活動,增添教學活力
區域性文化資源內涵豐富,既有自然資源又有歷史文化資源,教材內容設計上具有可擴展的寬廣空間,它和其他因素融合起來,成為課程“生態系統”的有機構成。這樣大量學生熟悉的鄉土地理、民風習俗、傳統文化、歷史人物、生產和生活經驗都進入了課程資源,直接融入了學生學習活動中。“生活是課程,自然是課程”,豐富而又形式多樣的課程資源必然帶動教學活動的多樣化,增添教學活力,顯示出其誘人的魅力。
二、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施策略
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需要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和新的評價方式,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實施策略,它如同船和橋一般重要。為了更好地推進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從課改的大背景和教育理念上認真研究策略、內化策略,以便讓理論付諸實踐。
1.轉變觀念,樹立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廣大農村城鎮學校實施新課程重要舉措的意識
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數十年如一日地為基礎知識與技能所主宰,為升學考試所左右。“應試教育”嚴重扭曲了課程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我國現行課程體系中占有主導地位。在人們心目中:課程等于教材(教學內容),即知識。同時扮演課程改革主要角色的廣大教師原來學習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再則受傳統角色的影響,認為教師就是教“書”,沒有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對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便視而不見,甚至抵制,十分依賴于教科書與教學參考書,這對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較大的阻力。另外,廣大農村城鎮教師對于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在實施新課程中所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又受到自身素質和專業知識的限制,更是給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了難度。因此,突破傳統束縛,樹立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明確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農村城鎮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重要意義,是首要問題。我們的做法是加強理論學習和觀念引導,同時更多的是通過實踐來引導教師樹立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認識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必要性和重大現實意義。
2.逐步推進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構建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框架
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經歷一個理論到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逐步推進、驗證過程。
首先是讓區域性文化資源走入課堂教學,以此來補充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可以收集區域內古今英雄人物,講講他們的事跡作為補充,讓學生從身邊鮮活的事例中汲取愛國的力量。
其次是開發區域性文化資源運用于研究性學習。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特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喜好、教師本人的教學特長和業余愛好選擇開發區域性文化資源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材料。
再次是利用區域性文化資源開展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必須關注區域內課程資源的利用,關注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積累。如可以讓學生調查自己家鄉的民居特點、飲食習慣、主要交通等等,使“綜合性學習”真正達到“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初衷。
最后是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編寫有關的校本課程教材。在收集、運用區域性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將一些優質的資源固定下來,深入研究,收集整理,編寫有關的校本課程教材。
3.突破傳統拘束,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成為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好幫”手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學生的身份、地位、背景也逐漸豐富和多樣化。學校的學生有的來自省外,有的來自區內各個鄉鎮,他們對各自家鄉的自然環境和歷史人文有著豐富和深刻的認識。因此,有必要讓學生成為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好幫手,例如在課堂上讓他們介紹自己家鄉的山川、氣候、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等,分析他們之間的聯系或成因,寫有關的調查報告等。一方面,可以在這些操作性強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能力,從實踐的效果去評價孩子。另一方面,教師在開發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時可以比較全國不同地區區域性資源的異同,借鑒參考;也可從區內各鎮的學生中獲取區域性文化資源第一手資料,借以豐富、充實課程資料。
4.發揮教師各自特長,團結協作,形成開發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合力
由于教師的專業限制,學會合作是新課程實施中教師應當具備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質和實踐能力。學會合作的意義在于:(1)教師之間的交流、互補有利于獲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擔問題,溝通信息;(2)有利于改善學校教學教研的環境,減少個體工作壓力,激勵個體大膽創新;(3)多次的討論交流、溝通合作,可以增強教師抗干擾的能力。樹立課程開發和利用的信心和耐力,形成開發利用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合力。
教師進行合作的形式有:(1)同行之間合作。包括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如互相聽課、研討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等;(2)師生合作。因為區域性文化是和一個人的生活體驗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和學生通過課內互動和課外綜合活動去交流分享;(3)與教研人員、專家的合作。如課程開發和利用、課題研究等;(4)和學校領導、家長及社區人員的合作。研究性學習往往要同社區的許多部門聯系,如環保、圖書、工商、醫院等。
5.讓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真正“區域化”,實施共享
區域性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應與一般學校課程的開發有所不同:不再僅僅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打破學校課改各自為政的陳舊思路,可以由區域內的學校聯合開發。如參與開發的教師是區轄各校中的骨干教師;開發所需的課程資源也是集體收集,然后按分工的需要分類整理;最后,課程開發的成果也將是在全區范圍內共享,只有共享,其價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共享可以是課程改革經驗與成果的共享、教師資源與學生資源的共享、樣板學校資源與非樣板學校資源的共享、物質資源共享、學校課程資源與社區課程資源的共享等。
關鍵詞:知識型企業 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
一、知識型企業和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一)知識型企業的概念
知識型企業最早由瑞典裔管理大師卡爾-愛瑞克-斯威比博士在1986年提出的,知識型企業是指運用新知識、新技術、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進行企業知識管理、重視創新研發和學習的企業;以知識產權戰略和知識發展戰略以及知識運營作為主要發展戰略的企業;以知識服務為導向,充分利用和組合國際國內現有成熟技術和管理工具,通過知識服務、創新和各種經營模式達到高附加值的知識產業,創造高附加值的產品和品牌及重視無形資產的企業;以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咨詢業等知識產業為重點發展的企業。
(二)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世界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管理方面,看到這里很多讀者都會有個疑問就是 “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是什么?在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之前,我們來看看什么是“跨文化”,這對我們更好的理解 “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概念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跨文化”是對于與本民族文化有差異或沖突的文化現象、風俗、習慣等有充分正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以包容的態度予以接受與適應。而“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則是指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文化差異的人力資源進行獲取、融合、保持、培訓開發以及調整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
二、跨文化情境引發的沖突
在知識型企業中由于組織人員來源于世界各地,不同的組織人員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企業內部很容易產生碰撞,產生新的沖突和危機,給知識型企業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挑戰。
(一)個人層面
1、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與文化密切相關,思維方式是溝通文化與語言的橋梁。由于跨文化的知識型企業的組織人員來源于世界各個地方,由于每個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每一個企業員工在思維方式方面存在著重大的分歧這種分歧和沖突會體現在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對待企業管理規則規定上面,不同的國家的員工就有很大的差異,日本員工由于屬于東方文化,在工作中嚴謹謹慎,嚴格遵守每一項企業規則制度,而法國員工由于屬于西方文化,生性自由,可能就不會像日本員工那樣嚴格遵守公司各項規則制度了,由此可見,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給知識型企業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
2、價值觀
價值觀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員工的價值觀是不盡相同的,如在一個企業中,中國的企業員工由于生活在集體主義價值觀占主導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從而奉行集體主義價值觀,在處理與企業關系時,會更多的優先考慮企業的利益,而美國員工生活在一個人主義價值觀占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奉行個人主義,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在處理個人與企業的關系中更多的會考慮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非集體利益,因此,不同的價值觀會給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團隊合作、信息共享以及人員梯隊建設等方面帶來極大的阻力。
(二)組織層面上
1、心理契約
心理契約是個人將有所奉獻與組織欲望有所獲取之間,以及組織將針對個人期望收獲而有所提供的一種配合。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契約不能由正式契約簽訂的條款所全面覆蓋,因而心理契約成為了最有效的彌補方式。契約形式是隱含的,是多項主體或機構之間的信念的獨特組合。在跨文化的知識型企業中由于員工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因為其心理契約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2、信任
信任能吸引協調行為,能讓企業員工主動的追求共同的目標,但在跨文化的知識型企業中,由于各個員工都來自于世界各地,沒有共同的言語,加上文化的差異,使的各個員工之間的感情信任和認知信任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建立起來。沒有情感信任和認知信任,員工之間很難做到協調,從而影響了企業的協作、領導、交流以及創新。
三、知識型企業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應對策略
上面我們探討和分析了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由于跨文化原因而產生的種種沖突和問題,面對問題,我們不能有視無睹,必須采取相應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和沖突,以提升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與質量。
(一)充分認識文化差異的客觀性
由于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個國家、地區以及民族的文化存在著差異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在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者更應該認識到文化差異是一種普遍的問題,如常見的西方追求卓越,而東方追求和諧,沒有那樣更好,都對企業發展有利,因此應該用包容的態度去對待文化差異,而不是去消滅文化差異,只有充分認識文化差異的客觀性,才能真正的做好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二)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跨文化培訓,提高員工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在知識型企業中,由于企業需要,員工來自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各個員工在工作中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沖突,不僅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在很多企業中,往往偏重對員工的純技術培訓,培訓的內容也多是側重于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對企業員工溝通能力的培訓,在知識型的企業中,不同文化背景員工之間往往由于溝通不暢而導致產生各種沖突,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員工的跨文化培訓,如要員工了解熟知世界主要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沖突處理能力培訓等,這些培訓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員工的溝通能力,使員工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從而減少彼此之間的文化沖突。
(三)重視跨文化溝通
企業的管理離不開有效的溝通,跨文化溝通是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識型企業要想做好跨文化溝通就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保證企業管理層之間溝通是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由于管理層對企業的方方面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做好企業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其次,做好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企業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是企業跨文化溝通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在知識型企業中,企業管理者要積極培育開放式溝通,加強建設各種跨文化溝通組織與渠道的建設,保證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暢通有效;最后,員工之間的溝通。員工是一個企業的基礎,眾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員工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為了做好跨文化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者就必須做好企業員工之間的交流溝通,積極創造機會和條件,如可以多舉辦公司內部聚會,給不同文化背景員工之間一個相互了解和熟悉的機會,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平等、理解以及親切的氛圍。
(四)靈動自由的“第三種”文化
在知識型企業中,由于員工來源于世界各地,在企業中存在著眾多的文化差異,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員工在工作中會產生各種沖突,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在眾多的文化中,企業也不可能以哪種文化為主,這就需要知識型企業在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中最終形成“第三種”文化,不以哪種文化為主,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形成超越原有文化而服務于雙方文化的狀態。在形成“第三種”文化中,企業要承認文化差異存在的客觀性,用的方法來對待各種文化,凡是對企業發展有利,有利于企業知識創新的文化,就應該得到尊崇,并慢慢的固化下來,作為企業形成“第三種”文化的基礎;對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文化,也不能用抵觸甚至消滅的態度來看待,而是要用包容的態度對待,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員工之間的隔閡,建立相互欣賞和信任的關系,從而就會形成靈動自由的“第三種”文化。
四、總結
員工的多樣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在企業發展中要用正確、合理的態度來看待企業中存在的文化差異。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的多元化會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但知識型企業只要選擇了適合自身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可以促進不同文化的融合,最大限度的挖掘企業自身有限的人力資源,從而就可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濤,施建軍.知識型企業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解析[J].現代管理科學, 2012(6)
[關鍵詞] 旅游業 文化 人文旅游資源 自然旅游資源
國內有學者認為:“現代旅游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要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政、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旅游的重點是文化,文化是旅游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游景觀吸引力的淵藪,是旅游業的靈魂。
一、文化性是旅游的一個重要性質
旅游到底是經濟還是文化,當時于光遠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旅游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又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后來孫尚清先生提出一個觀點,說到“旅游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到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這兩個功能重心的調整,是一種性質的轉化。但不管怎么說,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文化性是旅游的一個重要性質。
在旅游活動中,文化既表現為動力、資源,又體現為一種推進器、劑。文化直接影響著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影響著旅游企業、產品的生命力。所以在旅游的發展過程中,文化性競爭越來越突出了。追求文化底蘊和文化含量,也在逐步成為旅游業共同的行為。
二、旅游資源本身就蘊涵著豐厚的文化
在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今天,旅游資源的內涵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結合,使人們在欣賞清秀壯美山川的同時體味古老深厚的文化沉淀。
首先,我們從文化與人文旅游資源的關系看,文化孕育著人文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蘊含文化,人文旅游資源的鑒賞與開發都需要文化進行“解譯”。人文旅游資源屬于文化的范疇,許多文化產物都是人文旅游資源,不少文化資源只需通過略加開發就可以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資源都具有豐富而深邃的文化內涵,游人要欣賞、感悟它,規劃師、旅游商要開發利用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其次,我們從文化與自然旅游資源的關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輝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例如,眾多的名山勝水成為佛寺道觀建造之地,孕育、催化了燦爛的宗教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就是文化輝映河山的絕好寫照。這里講的“仙”、“龍”實質意味著“文化”或文化魅力。此外,許多自然旅游資源雖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屬性和疊加歷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無疑需要從文化層面來鑒賞,需要科學知識來解釋。而且,要將自然山水轉化成為旅游產品必須通過旅游開發這一文化手段來實現。俗話說:山水無綠不成景,風景無文沒有情。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講,自然旅游資源同樣也蘊涵著豐富的文化,與文化密不可分。
三、我國旅游業應注重挖掘優秀的民族文化和不斷創新旅游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獨特氣質的體現和淵源歷史的鑒證,是全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民族今后生存發展的基礎。而我國的歷史文化可謂累積層疊、百川歸納。它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展示給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素養的觀光者的應不僅是瞠目結舌的物化形象,更是傾心感悟的精神之光。因此,我國旅游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彰顯我們的優勢、突出我們的特色,使我們的文化差異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和最有效的釋放。而要做到這一點,從整體而言,和諧境界、含蓄氣質和寬容精神是旅游業發展中不能缺少的文化內容。
1.和諧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樸素思想,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脫去一切虛偽的外表衣,與大自然之道合而至一,最終達至齊物之境。和諧境界是中國文化之本,也是中國旅游之魂,與西方文化之沖突對立相比,大異其趣,這是東方文化的魅力,旅游開發應使其大放光彩。
2.含蓄氣質
中國文化是一種內斂文化,中庸自持,不恃張揚,其整體氣質也與西方文化大有差異。中國文化是一種隱喻文化,崇意境,在審美上主張人與自然消融界限,不喜對比而重寫意,同時中國文化蘊涵著一種婉轉悠長、含蓄悠遠的氣質,散發著無盡東方文化的神秘感。正是這種神秘感吸引無數域外游客不辭萬里,遠足中國。含蓄悠遠的文化氣質,如能在自然,人文景觀中恰當地流露,定會讓中外游客受用不盡,回味無窮。
3.寬容精神
中國文化從起源到發展,都呈現出多元融會的特征,它在中華民族大家庭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生長,并歷經中外文化的交匯,汲取異族文化的養分。這種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傾向鍛造了中華文化包容開放的品格,賦予它涵納百川的心胸和氣度。在中國文化的百草園,風格各異的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豐富著中華文化。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無比豐厚的資源,使無論國內還是跨國的旅游都有著極其雄厚的資源儲備。我們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善加利用和保護這種多樣性,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各種民族風情,盡量避免民族文化的趨同傾向,秉持一種寬容的精神和對文化多元發展的關切,現代旅游事業才會得以長足發展。
我國旅游業在挖掘民族文化的同時還要注意旅游文化的創新。中國入世以后,旅游業對境外開放,這是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勢必引起旅游管理、旅行社管理、飯店管理方面出自不同文化環境的模式發生整合變化。那么如何創造新的旅游文化,只有旅游業乃至全民族重視文化,使所有旅游業的從業人員都是 “文化人”,富于很強的主體意識,人文精神,有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在實踐中反思現有文化的缺陷和局面,創造新的包容古今,吸取中外,符合時代要求,順應歷史發展的中國旅游文化,這樣我國的旅游業才能蒸蒸日上,躋身于世界旅游強國的行列。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要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重旅游文化內涵;第二,注重旅游文化形象;第三,注重旅游文化效應。
參考文獻:
[1]程:從辯證唯物史觀看文化的力量[J].人民日報,2005(5):第九版
[2]鐘賢巍王潤平:從文化學視角看中國旅游業的發展[J].社會科學戰線,2003(3):273-274
關鍵詞:圖書 信息 社會實踐 歷史學家 歷史發展
1.區別于圖書館的檔案館館藏資源、利用特性與社會功能
一、檔案館館藏資源特性
檔案是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確定的原始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檔案的原始記錄性是檔案區別于圖書的根本所在,是一定的檔案形成者在當時當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轉化物,而非事后追記、編寫或收集來的間接資料,具有原始性和唯一性特點。
檔案資源建設的主要形式包括依法接收、社會征集和主動記錄,其中依法接收是主渠道,社會征集和主動記錄是輔助形式和有益補充。這對檔案館資源建設無疑是有利的,既有法律保障,又無需提供費用。
檔案形成者的類型極其廣泛,大致上分為三種:官方性質的各種機關單位,半官方的或非官方性質的社團組織,某些個人。檔案記錄了各種機關、單位過去活動的狀況,其中包括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律依據,處理行政事務的過程與結果以及管理活動的經驗,是任何一個政府或任何一個機關單位連續工作必須查考的憑據,可見,檔案信息資源中的大部分都屬于可公開的政務信息,豐富、系統的資源為政府決策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檔案館利用特性
檔案是人們活動的歷史記錄,是歷史的原始記錄,或者說是原始的歷史記錄。這是檔案之所以不是圖書而是檔案的內在依據。作為保管檔案的機構,是隨著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逐漸積累起來的,檔案館與圖書館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檔案館所保管的檔案,無論是歷史檔案,還是現行機關檔案,都是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始記錄,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的可靠依據,同時又是“今世賴之以知古,后世賴之以知今”的歷史文化財富。同時,檔案是在形成者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包括了與形成者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所有事實和依據,對于形成者具有憑據作用,因此,檔案歷來屬于形成者所有,對形成者有較大的依附性,服務的對象是有條件、有限制的。
各級各類檔案館所保管的檔案中,幾乎都涉及一定的機密,或政治機密,或軍事機密,或經濟機密,或技術機密,或人事機密等等,所以要加以保密,這是檔案館與圖書館相區別的一個重要方面,圖書館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檔案館要開放,要由封閉、半封閉型檔案館向開放型檔案館轉變,檔案的開放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檔案內容有的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而檔案的開放是以維護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為前提的,這就給檔案的開放利用和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定限制,檔案館不能完全開放而沒有保密要求,這是檔案館性質的內在要求。
圖書與檔案都是信息存在的形式,利用需求的心理規律在總的方面是一致的,但檔案利用需求有它明顯的特點。利用者到檔案館來一般是帶著明確的目的的,這一點與圖書館的利用者有所不同。圖書館的讀者來源更加廣泛,讀者有著多種多樣的目的,有的是為了研究,有的是為了獲取知識,有的則是為了消遣,由于利用的目的不同,利用需求的程度也不同。
三、檔案館社會功能
檔案館與圖書館在功能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解決收藏與利用的矛盾,文件檔案和知識文獻的收藏與利用,都具有文化存貯與社會教育功能,正是由于對館藏文獻收藏的不同,檔案館在功能上具有自身優勢。
由于檔案是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確定的原始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具有原始記錄的獨特性、權威性和唯一性特點,能夠以其內容、涵義和外形特征如實地說明歷史上某些事實,作為證實國家、集體和個人正當利益的書面文件。由于市場經濟利益關系的多元化和原始記錄的權威性,可靠的檔案材料使檔案館成為進行社會監督的一支潛在力量,成為在維護歷史真實、促進社會穩定的歷史證據和工作依據。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書刊資料,為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的文化教育機構。”這個定義反映了20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它是對圖書館的性質—文化教育機構的本質概括。上世紀90年代以后,這一性質得到認同并深化:“圖書館是一種社會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機構,在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科學普及、社會教育和信息傳播的工具”,是“傳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們尋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資源。”公共圖書館的出現使圖書館事業成為一項社會性事業,公共圖書館的誕生,使得圖書館界具備了作為獨立的事業進行社會活動,張揚本行業的職業理念的地位和能力,加入了直接影響社會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事業的行列。
檔案館與圖書館同屬科學文化事業機構,在性質上都具有科學文化性,這在國內外都己定論。早在1958年的全國檔案館工作會議就曾指出:“省以上檔案館都要逐步建成相對獨立的科學文化事業實體;市、縣級檔案館也要向相對獨立的事業實體過渡。但是正象張輯哲曾經指出:“實際上,檔案館從來沒有(也不可能)象公共圖書館、博物館那樣表現出純凈的社會性、科學文化性和事業性。而恰恰在社會現實中表現出強烈的附屬性(或稱依附性)、政治性和政府機關的性質。”檔案館長期以來作為一個很少與社會環境進行人員、物質、能量以及信息交流的封閉或半封閉性系統,被賦予了濃厚的官方色彩,其功能定位的指導思想不明確,不是面向社會的公共文化機構,而是國家管理活動的伴生物。這種指導思想的局限性,使檔案館很難以一種完全獨立的面向社會的文化機構身份來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制約了檔案館公共功能的發揮。
四、樹立危機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有機體,諸多內外部因素都可能對自身發展和生存構成威脅,形成危機。危機類型包括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生存危機與前途危機。
在過去的20年里,圖書館經歷了兩次大的沖擊。第一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結合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致使一些專家預測,隨著無紙化社會的來臨,圖書館將走向消亡。這種圖書館將走向消亡的觀點早已成為過去,目前人們普遍認為:信息存貯與傳遞的新系統和新載體并沒有取代原有的系統和載體,而是成為一種補充。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政府職能轉變,檔案館作為社會主要信息聚集的專門機構,是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義務準確、及時、有效地為黨和政府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能否維護公民權利成為衡量一個檔案館是否具有公共性的重要標準。檔案館必須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以功能求生存、以實績求地位,以服務求發展,加快綜合檔案館向公共檔案館轉變的步伐。
五、搭建技術平臺
資源共享是圖書館與檔案館都面臨的重要課題,互聯網絡的普及,成為推動信息資源共享的技術條件。
圖書館資源以電子化、數字化、虛擬化和網絡化為基礎,構成一個相互聯合協作整體化的、充分實現資源共享的服務網絡體系,讀者可以坐在圖書館里或家里的電腦前,使用一個檢索界面就可以獲得他所需的全部信息,這是一種集咨詢功能、文獻檢索功能、提供功能于一體的現代信息服務。
使資源共享不僅從經濟考慮是絕對必要的,而且從合理使用圖書館資源來說也至關重要。資源共建、共享已被圖書館界大多數人所認同和重視。伴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己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從中央到地方,信息化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己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企業;企業人;企業文化;建設路徑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和存續過程中產生的,從屬于企業的一種無形資源,是一種集體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員工凝聚力的形成,企業的發展。
一、企業文化的基礎
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企業和企業人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
(一)企業
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基本的經濟主體。現代企業制度的最主要形式是公司。現代股份公司起源于中世紀末期為大量籌資而建立的貿易公司。19世紀后半期,公司迅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逐漸成為兩種基本的形式。
(二)企業人
企業是人聯合起來的組織,人是企業的核心和支柱。但并非存在于或工作在企業中的成員就是企業人。美國的管理學者丹尼爾?瑞恩認為企業人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企業意識
企業意識中最重要的是企業性質觀和企業思維,決定著企業人的基本性質。企業性質觀指在本企業員工的眼中,本企業的性質是什么以及應該是什么。企業思維就是企業全體員工認可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模式。
2.主人翁意識
企業人是企業的主人、國家的主人,要求員工們以主人翁的角色參與企業的事務。即每位員工都有一種非常固定的歸屬感和主體感。
3.現代人意識
現代人意識是企業人的一種重要意識。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將現代人的特征歸納為:思路廣闊,尊重并愿意考慮不同意見;樂于接受新的思想觀念,不拘泥于傳統和過去;熱心學習新知識,勇于探索;對社會和他人有著更多的信任和信心;有較為長期的生活和工作計劃、并認真執行,注重效率。
企業人就是具備企業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現代人意識的人,包括企業家、企業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
二、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人創造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規定和影響著企業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必須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關心人。
(一)企業人的本質
古典管理理論中,認為企業人是經濟人,或是機械人。企業人能動性、創造性等都被忽視。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企業文化研究的深入,西方企業管理理論認識到人在企業中的核心地位。人們普遍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間的硬件差別在縮小,在企業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的是人的素質,這種差異將是企業未來競爭的焦點。
完全人是企業人的最高境界。完全人不僅做好企業內的事務,還將個人的努力與整個企業、民族、國家的發展和前途聯系起來。完全人是企業人的理想模式,它包含了企業文化中的優秀因素。
(二)企業文化的目的
企業要經歷從誕生、發展、成熟和衰退的歷程。相應的企業文化也呈現出一種規律性的變化。在企業誕生階段,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是把自己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努力使自己的企業文化成長;企業發展階段,企業文化建設要隨著企業所處地位和發展方向進行調整;企業成熟、衰退階段要形成自己成熟的文化戰略。
毫無疑問,人是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文化通過人的塑造來影響企業,因此造就企業人是企業文化的終極目的。
三、企業文化的建設路徑
企業文化的建設離不開企業家和企業的員工,因此必須注重企業家的培養和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
(一)企業家的培育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方式,要求企業家從單一的專家型向綜合的文化型轉變。要完成這種轉變,就需要著力提高企業家的判斷力和決策力;領導力和管理能力;知識與活動能力。
優秀的企業家是優秀的企業文化的產物,又是企業文化的組織者和建設者。企業文化的形成,與企業的領導者或創始人的經營思想、管理藝術、工作風格,與他們的個人品格、膽識和魅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可以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的人格化。因此培養出合格優秀的企業家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形成的前提。
(二)企業人力資源開發
我國勞動力資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和技能不適應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受教育年限低、技能低的勞動者供給過剩;受過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缺乏;人才分布不均,人才市場建設滯后,人才流動的體制仍未消除。
隨著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相關崗位對員工有了較高的文化或技術要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員工,企業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員工的培養,力求建設一支穩定、高效、敬業的高素質員工隊伍。企業員工的培育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養正確的社會觀、人生觀;了解和掌握企業的歷史和經營方針;熟悉企業的各項規則;掌握工作的基礎知識和技術等;要學習企業人應該具備的態度、形象、協調精神、責任感等。
參考文獻
[1]趙瑜,劉昶.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促進作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6).
[2]陸忠平.淺析企業文化的建設問題[J].江南論壇,2002(05).
[3]胡晶.論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相互作用與融合[J].現代經濟信息,2011(0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豐富異常,具有多樣性,與物質文化的構成要素不同而且更脆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體包含國內和國外兩種類型,其權利性質應當界定為知識產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應當注重以下原則:中央統籌原則、地方建制原則、權威評估原則、注重宣傳原則、技術保障原則。
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存在著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是人民的精神財富,更是人民精神的源泉。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危機,探討如何從法律角度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都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及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個固定的法律術語,其首次出現在國務院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中,該通知對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作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要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非物質文化具有以下兩個區別于一般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豐富異常,具有多樣性。參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中定義的六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①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了全部六種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其數量上占有優勢。二、非物質文化相對物質文化而言更脆弱。在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受了世界主流文化的沖擊和吞噬,能夠傳承非物質文化的人員較少。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通過的《公約》為我國加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契機,我國首先批準加入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并于年底頒布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規范支持。同時,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把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翌年5月20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確定了首批共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表明了我國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所做的真誠努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主體及客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主體即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責任的承擔者。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這種責任的承擔者。
一、國際主體。200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通過的《公約》,提到了如下幾個宗旨和原則:第一,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的原則;第二,所有社團、個人和國際所擁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當被尊重;第三,在國際層面、國家層面以及地方層面上提升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相互欣賞的重要性的認識;第四,在國際層面上開展合作和援助。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公約制定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若干細則。
公約中涉及的主體大致有如下幾個:聯合國大會。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特別強調了對于土著居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不但主持起草了《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而且還成立了“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保護機制,并積極開展國際援助活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要是通過《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保護文學藝術,應當說,該組織的作用尚未被完全發揮。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性質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性質,學界眾說紛紜,筆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的性質應當界定為知識產權。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具有如下幾個特征:第一,具有無形性,不具有實體性,其存在必須依賴于一定的載體;第二,在時間上具有永存性的特點;第三,受其非物質性的決定,在空間上可以無限地再現或者復制自己。
比照這些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具備這些特征,因而應當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無形性,其必須是依靠人們的口頭表述、書面書寫或者是其他表現形式存在。第二,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則這些內容會永續存在、不會消失,在時間上具有永存性。第三,無論哪種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可復制性,可以不斷地復制和傳播。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性質是知識產權。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指導原則
雖然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個人都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了極大的努力,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這些“瀕危”的古老文化仍然沒有擺脫消失的命運。這是因為,在采取行動之時沒有明確的原則作為行動的指導,因而經常是徒勞無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明確如下指導原則。
中央統籌原則。我國是單一制國家,能夠集中全國最廣泛的力量來完成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業。同時,中央能夠統計并且以宏觀的視角來安排工作的重點,提高保護和傳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這種統籌工作包括基本的技術指導,保護類別名錄和名單,提供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組織各地交流等。
地方建制原則。在中央統籌部署之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建制問題,應當由地方政府來完成。首先,這種做法符合中央集權但地方自治的國家基本組織形式。第二,地方政府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在地,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情況以及當地可利用的資源更為了解,有利于迅速展開工作。第三,當地政府了解當地資源并且能夠更為便利地利用當地資源,可以更有效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由當地政府制定的保護規則應當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權威評估原則。所謂權威評估原則即保護的內容、方式、方法以及程序都應當請相關的研究部門或者業內的專家學者予以權威評估,對其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和有效性等問題進行論證,而后才能實施,避免產生不良影響的規則對于社會秩序造成沖擊。
一、現狀分析
近幾十年來,中國在旅游業的發展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我們對當前的旅游業的現狀也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旅游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不是特別理想,根據對旅游經濟效益的評分,近幾年我國2/3的城市的得分都是負分。較多城市的旅游經濟效益還有待提高,當然這并不是某個年份的特殊情況,而是中國旅游業近幾年的常態,旅游業的發展在絕大數的情況下都是靠生產力的投入來提高,而不是從效率、管理等方面來提升,這樣的增長方式是及其落后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旅游業的健康發展。雖然這樣的增長方式與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還能夠適應,但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二、文化旅游創新體系的結構與性質
如果要實現旅游文化創新以及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必須建立可靠的創新體系。現在對創新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兩方面。從歷史來看,任何的創新體系都是在不斷的研究技術創新中完善起來的,這樣的創新體系優點是:它以市場為導向,容易適應市場的變化,產品質量得以提高,提升市場占有率,使得經濟效益最大化,它的核心是科技與經濟相結合,以技術創新為最終目標。但是,隨著非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創新體系對理論因素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雖然研究的目標很大一部分還是技術創新,但這為文化旅游的創新等非技術創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通俗的將講,文化旅游的創新的過程是參與文化旅游發展的不同的方面,利用相關的資源,綜合作用后產生的旅游產品和服務過程。我們根據這一過程和創新體系的概念,可以得出,文化旅游創新體系是指以文化旅游的所有參與者為主體,在不一樣的層次中形成的網絡聯系。因為文化旅游的種類繁多,比如歷史區域旅游、節慶旅游、博物場館旅游、宗教旅游等,它們所涉及的文化資源和產品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創新相關聯,以這樣為基礎形成的創新結構體系在基本的運行機制、目標和性質等方面并并不存在根本差異,表現出了復雜的社會體系。例如,從歷史區域旅游創新來看,它需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其中包括歷史遺跡、民俗文化、區域特色等等,但這只是文化旅游發展的前提,如果要創新則要有一定的社會參與度。比如歷史區域的原住民是該區域歷史文化的傳承人,而且是當今社會的組成部分,他們決定著社會文化發展的趨勢,有關部門應在不同的體制下發揮不同職能,比如在進行旅游行業的管理、社會各個方面的治理等,都會對當地居民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文化旅游的教育與研究機構主要任務是培養塑造文化旅游所需要的人才,從而進行文化旅游的理論、觀念等各個方面的研究與創新。文化旅游企業提供旅游服務、創新旅游產品等。游客則通過消費體驗和進行選擇從而產生影響。但是,這些不同主體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更為錯綜復雜,并且要受到社會宏觀因素,例如地方政策法規、社會的文化狀況和文化意識、市場競爭、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等的影響。基于對文化旅游的創新實踐狀況的考察和對文化旅游創新性質的了解,從文化旅游創新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的機制來分析,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創新體系的主體和主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網絡體系。創新主體指的是有社會實體結構、承擔創新實際功能的實體性創新的因素,包括政府部門、有關企業、當地居民、培訓教育機構、文化旅游研究機構及服務企業、游客,以及各個主體所持有的文化旅游觀念、思路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文化旅游創新的網絡體系是指在創新活動中各種主體行為的相互間作用,和所處的各種政治、文化、經濟等不同方面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這是創新主體在進行創新活動和面臨不同外的外部條件的網絡聯系功能綜合體。
創新體系的功能,第一要對已有的文化進行發掘、利用,其次也要基于現實社會的具體需要,進行文化的創造。總的來說,文化旅游創新體系運行的最根本問題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共同存在。在傳承原有文化的同時,社會文化的進步發展出新的價值觀念,以這種新的觀念為基礎進行創新和相關社會形態的完善,文化旅游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了旅游產品和文化旅游價值的創新,推動了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與其他體系相比,文化旅游的創新體系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性質上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具體有下列表現:
(1)目標和結果創新的雙重性。文化旅游創新體系是以實現文化創新以及文化旅游產品的創新為目標。旅游區域的社會文化是文化旅游發展的前提,而文化旅游產品往往是指是對旅游區域社會文化的利用,文化旅游離開了文化資源,也就不可能產生文化旅游。
(2)二元的創新主體。在以技術創新為目標的創新體系中,市場經濟條件影響下創新的主體仍然是企業。然而,在文化旅游創新的體系中,普通意義上的技術創新作用不是很明顯,最主要的還是旅游服務和產品形式的創新以及區域文化的創新。區域文化的改變與創新中,當地居民肯定是核心,居民是產生文化創新的根本元素。所以,在文化旅游創新過程中,旅游企業與旅游地域居民共同構成了二元創新主體。
(3)雙重價值導向。因為文化旅游的創新目標與成果具有雙重性,所以文化旅游創新體系的運行目標指向一定是雙向的,導致了體系具有雙重價值導向。即在文化創新與發展的體系結構運行中,遵循區域文化價值導向;而在文化旅游產品創新過程中,遵循市場價值導向。
三、結語
近二十年來,中國電力的迅猛發展,從1979年的全國裝機6300萬KW展到2002年的35300萬KW。隨著電網規模規模越來越大,具有壟斷性質的電網公司的運營管理也暴露出管理方面的局限性。
1.電網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體系的中樞和關鍵,但目前我國電網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企業績效管理與戰略實施相脫節,戰略目標沒有被層層分解到所有員工,員工出現與企業戰略目標相背離的行為;企業績效管理僅僅被視為一種專業的人力資源技術,沒有與人力資源系統中的其他業務板塊協同發揮作用;績效管理被認為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各級管理者沒有在績效管理中承擔相應的責任等。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電網企業對績效管理的目標的不明確。
2.電網企業電力物流存在的問題
電網企業從對實物物料的需求、采購決策、合同簽訂履行、績效評價等形成的在企業內部的供應鏈鏈條。隨著電網企業的規模的擴大,電力企業內部一體化尚未完成,信息缺乏共享;電力物流的概念也尚未深入電力企業職工的心里;
3.安全生產方面的局限性
電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只是國內的標準,沒有借鑒國際一流電網公司的生產管理經驗,與國際接軌不足。
4.企業文化的局限性
目前電網企業標志能涵蓋企業全部物態內容,對于員工還是單純以問題活動為企業文化。在知識經濟時代明顯是管理不創新。
二、電網企業管理創新的具體方面
電網企業管理創新的目的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要建立起更加主動的以客戶為中心、讓政府滿意的服務型電網企業,要建立起員工素質高、物流效率高、安全生產水平高、供電可靠率高和供電成本低的經營型電網企業,管理創新的具體方面如下:
1.人力資源方面創新
成立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推進人力資源管理變革;改革管理模式,建立適應電網企業發展戰略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框架;規范組織機構設置,為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提供基礎平臺;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2.物流管理創新
建立省市兩級物流,省級物流主要創新點有:統一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體系;建立全省的物資信息共享;建立省級電力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實施網上采購,降低時間成本。實際物流管理創主要是運用具體的物流管理系統進行電子化統一管理。
3.安全生產管理創新
電網企業安全生產應積極借鑒國際一流電網公司的生產管理經驗,采取同業對標、推行規范化檢修等方式方法,導入電網安全健康環境體系等。在此基礎上,電網企業還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構建數字化電網。
4.企業文化創新
電網企業應根據企業的性質、定位、使命,進行企業文化的定位、文化表述和文化闡釋,創新具有企業自身特點、又具有時代特征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文化;科學;認知模式
科學作為人的文化產品,和其他文化產品一樣,生于特定文化,長于特定文化,它的生長環境必定賦予其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至少是影響著它的方向或傾向性,使之帶上所處文化的烙印。現代科技之所以不同于經典科學,其重要原因是它們各自所處的文化背景不一樣。經典科學生長于哲學的土壤之中,其目標和方法是從特定的哲學那里繼承而來的。它的目的是通過數學和公理化體系表述一個客觀意義上的宇宙基本結構。這其實是metaphysics一詞之所指,表示了一種特定的文化傳統和認知傳統。在這種傳統中,實際上并不存在獨立于哲學觀的科學觀,就像費希在《新科學》的序中所說的那樣:追求真理或共相的科學就是哲學。[1]這種科學觀直接引導和支配了文藝復興之后的近代科學家們的工作,和后來的愛因斯坦的工作。而現代科技則生長于國民經濟學的土壤之中。現代科技主要是從國民經濟活動中而非哲學中接受它的目的和任務。19世紀以來,科學發展與工業進步日益緊密。航空航天、材料、信息、能源和環境等產業性領域與從哲學分類得出的天文、生物、地理、化學等領域相比,前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漸比后者清晰。科學事業的許多成就不再是從“科學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2]這個由古典哲學確立起來的決心中得來,而是來自工業生產對科學提出的各種要求。
從科學史上著名的“科學中心轉移”說來看,就可以發現,近代科學在興起過程中,活動和成就先是在意大利,后是英國,而法國和德國也相繼后來居上。這種現象并不只是表明一些既定抽象的方法時而被意大利人掌握,時而又被英國、法國或德國掌握。事實上每一次科學中心的轉移都意味著一種文化與一種新事業得到充分的結合,文化本身成為了獨特的現實的創造力量。
科學認知模式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而非純粹個體思維的東西,應該首先被視為具體文化中那些使得科學活動的現實目標得以確立的、將不可操作的目標分解至可操作方案的、能夠決定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對現有結果能夠進行評價和取舍的種種觀念和思想。比如文藝復興文化決定了人們將愿意去面對并探究一個屬于它自身而非屬神的自然,古希臘和中世紀末歐洲的種種觀念決定了科學家要把數學和實驗結合起來,開普勒要完成對世界的數學描述的決心,開啟了一條道路,這條道路的起點包含了柏拉圖的數學主義,但最終沒有返回到蔑視經驗的柏拉圖那里,而是通向了把經驗和數學拉近的牛頓。牛頓的理論發表后同行都看出它的綜合性和潛在的推廣能力,并使得力學模型的數學化成為其他學科的方法示范……這一切都是前面所說的那種屬于具體文化的認知模式在起作用。
近代科學的認知模式的基本框架直接來源于近代歐洲的文化傳統。特別是新教文化對虔誠和理性的同時尊崇,造成了對宇宙秩序的巨大熱情。在此之前,全世界的科學和技術活動都沒有那些認識論的、倫理的、美學的指向。默頓考察了新教的思想、觀點、信條與科學的直接關系。他認為,“自然秩序”和“不可改變的規律”是科學和清教的共同假設[3]3。有些人從動機的角度考察宗教與科學的這種關系——“人們必須研究上帝的創造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帝本身”[4] 4。有時也注意到這種關系對科學家的工作信心的重要性——“他們關于神與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設,也使得西歐聰明才智之士產生了一種即使是不自覺的也是十分可貴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規律的和一致的;沒有這種信心,就不會有人去進行科學研究了。”[5]5但更應該注意到,這種關系首先是規定了科學的目的論性質,即韋伯所說的“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義”[6]6,造就了經典科學的性質。
傳統的科學認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由古希臘文化設定好了。古希臘人的觀念中有許多實際上是倫理的和審美的,但都起到了認知模式的作用。比如,以不可見的實體為“最高的善”,這是后來科學追求抽象世界圖景的思想前提。16世紀以后,科學的性質和方法漸漸打上了歐洲文化的烙印。作為與古希臘文化不同的近代歐洲文化,它需要的理性是一種可以規范傳遞的、可以公共檢驗的、可以用做控制對象的工具的知識。在這種需要之下,復興古希臘文化就是重新解釋古希臘文化。古希臘哲學家并沒有十分在意去創作出一種機械論世界觀,但機械論世界觀已經存在。近代歐洲的機械論世界觀導致了前面所說的那種“可以規范傳遞的、可以公共檢驗的、可以用做控制對象的工具的知識”。
與歐洲文化有著密切關系的經典科學中還包含著一個重要觀念,就是將效率和審美結合在一起的數學和諧和公理化觀念。追求關于宇宙的簡潔而自洽的數學描述,從美學上被認為是根本的宇宙之美,然而它同時又是最高效的推理模式。所以歐洲科學非常注重理論的簡單性、統一性和概念之間的協調。這些觀念都起到了決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作用。歐洲人率先搞起了科學,但這時的科學的目標和科學的認知方式是在歐洲文化之中產生的,要是沒有包括幾何學世界觀在內的古希臘形而上學、沒有機械論、沒有理智帝國主義、沒有唯理論、沒有公理化觀念,就沒有歐洲式的近代科學。
雖然現代科學作為一種規模巨大的復雜社會活動更加法無定法,但是當我們把科學和科學認知與文化聯系在一起考察時,還是可以發現,許多認知目的和認知方式是由文化目標和與此目標有關的現有文化資源中產生出來的。比如,當科學活動的目標從認識論領域轉向生產領域時,科學的性質就從宇宙的數學肖像變成了最佳壟斷手段。原來的科學的主要資源是哲學,它所需要的主要觀念甚至概念、基本框架和思維方式都來自哲學,而19世紀的產業科學的目標決定了所需的資源主要不是哲學而是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產生了科學托拉斯和科學實業家,使之逐漸取代了自由知識分子式的個體科學家而成為科學活動的主體,按不同于經典科學的方式和方法推進科學活動。
從古希臘式的追求終極原理的角度來把握科學活動的目標和意義,變成了從工業社會所需要的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角度來理解和展開科學活動,這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決定了科學性質的變化。在現代工業社會里,科學的“理性”的一面是被人們從“效率”的角度而非任何形而上學的角度來加以確認的。由科學的性質和社會需要所決定的變化來得很快,科學的樣子畢竟不能是古希臘哲人畫好的樣子,而必須是工業需要它是的那個樣子。科學真正脫離哲學的過程是它與工業結合的過程。一種不同于哲學方案的科學,目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這種質變在19世紀中葉開始進入。
二戰以后,科學成為國家事業,與古代和近代的認識活動相比,科學活動的目的和方式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人并不在乎歐洲人的理性主義,而是完全從更現實的實用主義出發去做事情。所以為宇宙畫像的“純科學”變成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工業科學,科學家從自由知識分子變成了雇員,知識從統一和諧變成了爆炸,科學發展的主要資源從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變成了整個社會系統。經典型科學家還在繼續研究大統一、宇宙學、基本粒子、非線性動力學、超弦理論的同時,以國家政府為主的現代型科學主體在考慮壟斷電氣業、制造原子彈和電子計算機、搞能源代替計劃、登月和信息高速公路。當歐洲學者瞧著現代數學的龐雜感到不舒服、一心要使全部數學公理化的時候,美國人搞出一堆更加龐雜但是有用的數學,還有說是數學又不像數學的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
可以看出,一直到二戰后,歐洲的文化傳統仍然在起作用。公理化運動顯然與理性主義有關,希望一勞永逸地占有最好的理智。所以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數學基礎主義是以哲學上的勤奮掩蓋數學上的懶惰。總的來說,現代科學活動的目的和科學認知方式,主要不是從近代歐洲式的科學哪里沿襲而來,而是從現代文化目標和現代文化資源中運籌出來的。
總之,科學是從特定文化中按實際需要生長出來的,科學的性質和相應的認知模式,都不是與具體文化無關的東西。在科學創造活動開始時,關于這種活動的價值、目標、方向、題材、基本概念等必定已經先存在于周圍的文化之中。
參考文獻:
[1][意]維柯.新科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2][美]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3][美]羅伯特·金·默頓.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和社會[M].范岱年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4][美]杜布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與自然[M].陸建華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