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廢棄公路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二條本意見適用范圍為市境內非收費普通公路橋梁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橋梁的規劃設計、組織施工、日常養護、安全檢查、等級評估、改建擴建、維修、應急管理、路政管理等。
第三條橋梁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突出以橋梁結構安全為中心,承重部件為重點,防治結合。
第四條公路橋梁安全管理工作根據“事權一致,責任清晰”的原則,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一)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橋梁安全行業管理工作負責;
(二)公路管理機構對非收費普通縣道橋梁安全負主體責任;
(三)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振東新區管委會對鄉、村公路橋梁安全管理負領導責任;
(四)各鎮(街道)、振東新區的交通管理站對鄉、村公路橋梁安全負主體責任;
(五)公路管理機構是鄉、村公路橋梁的管理監督單位;
(六)國省道及收費公路橋梁安全管理遵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條公路橋梁管理工作實行橋梁養護工程師制度。
第六條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責:
(一)編制橋梁建造規劃;
(二)指導各鎮(街道)、振東新區制訂危橋改造、改建、大修計劃,并匯總后報發改局;
(三)對公路橋梁建造、改建、危橋改造、維修等進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四)監督、指導公路管理機構、鎮(街道)、振東新區做好公路橋梁安全管理工作;
(五)籌措橋梁建造、改建、危橋改造、維修、養護、管理資金;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市公路管理機構主要職責:
(一)制訂縣道橋梁安全管理年度計劃建議書,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二)編制、上報所管轄橋梁的安全管理資料,做好基礎性技術和統計工作;
(三)負責安全管理職責范圍內危病橋梁大修、改造或改建的招投標及管理工作;
(四)負責轄區內橋梁的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技術狀況評定及情況上報工作;
(五)落實人員,建立隊伍,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六)負責對鄉、村公路橋梁養護的技術指導和安全監管;
(七)做好公路橋梁的路政管理工作;
(八)做好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工作;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八條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振東新區管委會主要職責:
(一)編制橋梁建造規劃;
(二)制訂鄉、村公路橋梁安全管理年度計劃建議書,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三)編制、上報所管轄橋梁的安全管理資料,做好基礎性技術和統計工作;
(四)負責轄區內鄉、村公路橋梁的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技術狀況評定及情況上報工作;
(五)組織鄉、村公路危病橋梁大修、改造或改建的招投標及管理工作;
(六)落實人員,建立隊伍,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七)做好鄉、村公路橋梁的路政協管工作;
(八)做好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工作;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九條市公路管理機構、鎮(街道)、振東新區應當按照上級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配備專職的橋梁養護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以提高橋梁養護管理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公路橋梁數據庫。國省道及縣道橋梁數據庫由市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鄉、村公路橋梁數據庫由鎮(街道)、振東新區負責;
(二)建立“一橋一檔”制度。將橋梁建設、運行期間形成的文件資料歸檔整理造冊,原檔案資料不齊全的橋梁,要通過運行期定期檢查、特殊檢查等方式逐步補充完善;
(三)建立“一橋一管理牌(樣式見附件1)”制度。管理牌要列出橋名、管養單位、監管單位及服務電話;國省道及縣道公路橋梁由市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鄉、村公路橋梁由鎮(街道)、振東新區負責;
(四)建立危病橋梁評定制度。依據橋梁養護工程師的書面報告或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在尚未具備上述條件下,可由主體責任單位會同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共同組織),確認橋梁的安全技術狀況;
(五)落實公路橋梁檢查制度。各主體責任單位應當對管轄內的公路橋梁進行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特殊檢查。經常性檢查必須填寫檢查記錄表(見附件2);定期檢查和特殊檢查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實施;
(六)實施分類管理制度。對技術狀況為一、二類的橋梁應加強小修保養,防止出現明顯病害;對技術狀況為三類的橋梁應及時進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擴展,影響橋梁安全運行;對技術狀況為四類橋梁應及時采取管理措施;對技術狀況為五類的橋梁應及時封閉交通,并依據橋梁檢查結果和技術論證分析,盡快安排大修、改造或改建;
(七)建立和完善橋梁安全信息采集報送制度。全市建成信息采集報送網絡,各責任單位要落實1至2名信息員,鎮(街道)、振東新區要逐步將信息員落實到每個行政村。信息員要具有掌握信息、報送信息的能力,以確保信息來源規范,報送及時。
第十條公路橋梁安全主體責任單位和公路橋梁監管單位,應當制定以預防和處置公路橋梁坍塌事故為重點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技術狀況為四、五類的橋梁,必須采取應急措施,制定交通組織方案,防止事故發生;
(二)公路橋梁安全責任單位發現、接獲橋梁處于危險狀態或有危險跡象信息時,應立即采取限載、限速或封閉交通等臨時措施,及時安排專人監視、觀測;
(三)對采取限載、限速或封閉交通等措施的橋梁,必須設置好繞行便道或明確繞行路線,并合理設置禁行、限載、限速警示標志及繞行預告、指示、導向等標志,保障車輛順利通行,同時告知公安交管部門;
(四)各責任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切實做好應對橋梁突發事件的人員、物資、設備、資金保障工作;每年組織應急演練。
第十一條加強路政管理工作,為公路橋梁安全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一)做好橋梁限載標志的設置、監管和維護,限載標志的取值應根據橋梁技術狀況變化及時調整,實行動態設置管理;
(二)加強公路橋梁兩側建筑控制區及橋梁下部管理,禁止利用公路橋梁進行牽拉、吊裝等危及公路橋梁安全的施工作業和利用公路橋梁(含橋下空間)堆放物品、搭建設施等危及公路橋梁安全行為;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
第三條區建設局作為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我區城市綠線的管理工作。
區建設局負責我區城市綠線的行政執法工作。
規劃分局、國土分局、公安分局、環保分局、區交通局、區水務局、區農林局等行政主管部門配合區建設局搞好城市綠線管理工作。
第四條區建設局和規劃分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第五條區建設局、規劃分局、國土分局應當根據區政府批準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對所有綠地的綠線予以確定,并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第六條下列區域應界定為城市綠線:
(一)現有的和規劃的公園綠地、廣場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
(二)城市規劃區域內的河岸、道路兩側等城市景觀生態控制區域;
(三)其他對城市生態和景觀產生積極作用的區域。
第七條我區城市綠線應當按政府批準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進行規劃建設控制。
第八條已界定城市綠線的綠地,由規劃分局、國土分局、區建設局登記造冊,進行控制,并由區政府確定管理單位,其中,林業、水利、公路綠地的綠線管理,由相應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第九條城市綠線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新建不符合綠化規劃要求的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設施,不得修壩攔河、取土采石、設置垃圾堆場、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對生態環境構成破壞的活動。
第十條區建設局參與建設項目規劃,并對建設項目的綠化工程進行監督檢查,達不到綠化規劃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在城市綠線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傾倒廢棄物;
(二)攀折、損毀植物;
(三)擅自搭建臨時設施或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
(四)擅自排放污水,堆放雜物;
(五)有損生態和景觀的其他活動。
第十二條違法本辦法規定,擅自改變城市綠線內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壞城市綠地的,由規劃分局、區建設局按照《城市規劃法》、《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關鍵詞】 高速公路 生態環境 可持續發展
1 高速公路建設概況
高速公路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一,其大規模建設和總里程的迅速增加,近年來持續保持在世界第二位,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交通運輸基礎條件。然而,中國目前高速公路的設計理念和施工技術尚不成熟,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對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早在1996年,我國交通部就印發了《公路建設項目后評價工作管理辦法》和《公路建設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制辦法》,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現階段高速公路建設中仍存在一定問題,下面筆者主要針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詳盡分析。
2 目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建設期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
2.1.1 生態系統結構受影響
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開挖路塹、清理表土、開采料場等行為,容易導致植被破壞、溝谷消失和次生裸地的出現;這一現象隨著公路里程數的增加,將越來越明顯地呈現。有數據統計顯示,20%以上美國國土面積受到道路的生態影響。而我國交通運輸網密度實際大于美國的道路分布,由此可見,長此以往,高速公路周邊的生態破壞問題勢必危及全國各地。
2.1.2 土地利用格局破碎化
受地形、預算等條件制約,高速公路多建設在地勢平緩的土地上,而此類土地往往耕地比例較大。我國高速路段每公里平均使用瀝青1000噸,這樣的土地不可能再恢復為良田,而公路兩側的土地同樣難免受到污染,因而高速公路對基本農田結構造成的重新分割和資源占用是不可逆轉的。另一種情況下,設計方為響應我國建設節約型交通行業的號召,設計存在形式主義,片面縮短里程,反而易出現強拉直線的情況,線位大量占用經濟作物田。此舉看似節約土地,實則浪費耕地。
2.1.3 水資源流失
高速公路在鋪設過程中,沿線的河流改道、橋梁變更以及廢棄材料滑入河道導致增大地表徑流、影響原有河道的斷面結構等,增加局部地表水資源流失的潛在風險。
再有,高速路段建設中的隧道開挖,也可能造成局部地下水下降。
2.1.4 有毒廢棄物污染
施工期間產生的營地生活污水、廢油等垃圾進入溝渠、河道,造成水體污染;棄渣、剩余施工材料等建筑垃圾的堆放和散落,則會污染周邊動植物棲息地,甚至直接造成動植物死亡。
2.2 運營期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
2.2.1 沿線生物種損失
高速公路通車之后,防風帶等廊道以及路段本身,都對公路兩側的生態環境具有分隔作用,阻礙了哺乳動物和脊椎動物等生物的活動范圍和繁殖;夜間行車燈光則會對動物造成驚嚇,干擾其出沒。再者,自然環境中水泥路面和路基的植入,加上運行期間的粉塵、二氧化碳和汽車散熱,使得公路及其側邊出現小氣候特征,并聚集新的次生環境適應種群。二者結合,對沿途生物造成物種隔離,使得生物多樣化水平下降。
2.2.2 大氣污染
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廢氣以及公路揚塵,都會對大氣造成污染。
2.2.3 噪聲污染
高速公路作為貨運的重要途徑,其路面上載重車密度尤其偏大,較之普通路段更易造成嚴重的噪聲污染。我國交通發展迅猛,實際交通量往往在三到五年內突破工程預算中的設計交通量,導致降噪效果不足。
2.2.4 水體污染
散裝、泄露的貨車,運送重金屬等具有污染性的貨物時,必然對沿途徑流造成污染;再者,部分使用劣質瀝青的路面,其水溶性往往對路面徑流雨水造成污染。公路徑流直接排入飲用水體和養殖水體,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堆積,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
2.2.5 荒地生態環境影響
現今我國高速公路的線路規劃已有避開耕地、林地的理念,然而荒地的生態環境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荒地僅僅是不適合農業發展的土地,其實生態系統結構較之耕地更為復雜,大面積荒地往往可能有當地特有的動植物物種,因此同樣具有巨大的生態保護價值。
3 思考及對策
中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中,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張,交通運輸功能與格局也在發生著劇烈變化。如不及時對現有建設進程中出現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避免途徑,其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態環境威脅是長效性和積累性的。
3.1 認真規劃景觀設計,提出工程設計要求
在進行高速公路的設計和修建時,要與環境相適應,考慮選址位置,優化設計方案;連接線多用老路,減少新路的挖掘,廢渣進行循環利用,減少對周圍環境的開采。
在規劃綠化設計時,不能套用現成的景觀設計方案,而必須結合項目區域的實際,綠化方面選用成活率高、降噪性強的樹種和草種;在處理物種隔離的問題上,要預留專項資金,建設一定數量的動物通道。
3.2 增強生態保護意識,適應潛在變化影響
在工程的實施建造過程中,要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做好主動預防工作,避免環境破壞后才進行事后治理。在此方面較為典型的例子是十天高速公路鄂陜界至安康段部分標段的施工中采用原始的馬幫運輸施工材料,充分表現了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發展理念。
此外,有關部門應改變傳統的評價思路,適應新生態觀的保護意識,不再把項目工程的影響視為需要控制在最小程度的破壞,而采用“融合、平衡、適應”的積極態度,將施工措施調整為能夠與環境互動甚至對環境產生正面改善功能。
3.3 做好環境影響后測評,建立長效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生態環境影響后評價是指在高速公路運營三到五年后,對項目的生態環境進行系統的、客觀的調查、分析和評價。我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各項考核往往止于竣工,而未觀測長遠影響。這對于各有關部門的警示和約束作用是不夠的。
4 結語
高速公路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一,雖然起步較晚,但進程迅速。十一五期間,隨著新版國家高速公路網絡規劃的提出,如何確保高速公路建設體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力求達到經濟、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完美統一,使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生態環境的保護歷程掀起新的篇章,是今后工程建設中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 趙劍強.公路交通與環境保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6-17
[2] 蔡志洲編譯,公路項目環境評價中的生態觀點[J]. 國外公路,1995,15(2):38-401
為六十億生命呵護地球家園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由于人類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被損害,個別動植物瀕臨滅亡,自然資源被污染,自然界“非典”、“禽流感”等傳染病流行,向人類發出警告,地球家園的環境保護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1972年6月,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同年的第二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的開幕日——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此,每年的6月5日成了向全世界人民宣傳環境保護重要性的宣傳日。為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的到來,每年我國各地都舉行各種活動儀式向人們宣傳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宣傳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綠色行動,特別是北京市“建綠色北京,迎綠色奧運”、上海市“為上海1600萬人保護水源”、天津市“綠色家園,綠色天津”、成都市“中國環保宣傳周”等大城市的紀念活動更是聲勢浩大、空前轟動。全國各地還進行了新聞會、領導電視講話、“六五”世界環境日演唱會、環保知識竟賽、網上有獎征答、環保攝影展、綠色櫥窗展評、環保法律咨詢、環保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每年的世界環境日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今年聯合國環境署確定二00五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據悉為呼應這一主題,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創建綠色家園、營造和諧社會的決心與行動,鼓勵公眾參與,弘揚生態文明,繁榮環境文化,國家環保總局確定了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該主題旨在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建設生態省、環保模范城、生態工業園區、綠色社區等環保實踐活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家園。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嚴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可見,宅基地管理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土地特別是耕地資源的保護、利用,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產生活,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建房熱情普遍高漲,出現了一輪又一輪的建房熱,農村宅基地管理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
農村住宅建設處于無序狀態。長期以來,農村住宅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農民建房選址隨意性大,沿路建,臨街搭,亂圈亂占,亂搭亂建的現象嚴重,村莊布局雜亂無序,既影響了村容村貌,又浪費了大量土地。
農民建房蠶食耕地。一些農民把建房地點選在路邊良田內,導致公路、村道兩旁部分耕地被占用。一些地方為把非法占用耕地的行為“合法化”,采取了改變耕地性質的做法,先把耕地改變為場地,然后又把場地改變為荒地,一部分耕地不知不覺被蠶食掉了。
“空心村”、“一戶多宅”現象嚴重。一些村莊盲目擴張,新建住宅不斷向村莊延伸,而村內舊宅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成為破房、危房,無人居住,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一些農戶建新房不拆舊房,多處占地建房,“一戶多宅”現象比較普遍。
農村宅基地私自轉讓時有發生。少數農民為了牟取私利,不惜將自己的宅基地、自留地甚至責任田作價賣與他人建房,更有些買地者假借當地農民的名義辦理建房手續,達到逃費逃稅的目的,這種現象在鄉(鎮)、村規劃區尤為常見,因其行為雙方互惠互利,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且涉及面較廣,查處難度大。
多種原因引發上述問題
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絕大多數農民認為宅基地可以祖祖輩輩繼承下來,是一種私有財產。一些農民甚至將自己承包的責任田當成私有土地,隨意侵占或調換建房。同時,許多農民聽信風水先生“宅大招財,路寬出官”迷信說法,紛紛向村外尋找“風水寶地”建房。加之富裕起來的農民為求寬敞、講美觀、圖方便,就舍棄老宅破屋,在村外或公路邊修建新房,以滿足自己擺闊氣、高人一等或“想致富,臨公路”等狹隘心理需要。
法律法規缺位。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調整農村房屋和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規,農村宅基地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政策調整。與立法較為完備的城市房地產管理相比,農村宅基地方面的立法滯后,而且存在大量的法律真空。雖然近年來一些地方也制定了有關宅基地管理的措施辦法,但由于宅基地管理工作面廣量大、情況復雜,有的地方管理不夠規范,操作性不強,實施效果不甚理想,從而在制度上進一步增加了農村宅基地的管理難度。
村鎮規劃滯后。長期以來,各地在建設規劃上普遍存在重城鎮輕農村的思想,對農村規劃投入極少,大多數村莊沒有規劃,導致農村住宅建設無章可循,雜亂無序。少數地方雖然搞了規劃,但有的規劃不夠科學合理,只注重新房整齊劃一,而忽視了對舊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農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監管不到位。一方面,鄉(鎮)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力量薄弱,專業人員少,執法裝備缺乏,工作經費不足,很難對本轄區內的國土資源實施有效監管。另一方面,歷年來一些鄉(鎮)對違法用地問題處理以罰代拆、一罰了之,給制止違法占地行為帶來了負面影響。同時,按照法律規定,農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必須拆除,但現實當中很難執行,使執法陷入兩難處境。
多管齊下,疏堵結合,綜合治理
農村宅基地管理涉及千家萬戶,情況復雜,政策性強,必須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疏堵結合,綜合治理。重點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雖然作了規定,但比較宏觀,操作性不強,某些方面還不夠完善。如對閑置宅基地、多占宅基地等沒有相應的處罰規定,對宅基地審批后長時間不動工建設如何處理也沒有規定,其他如審批程序、劃分標準、費用收取、流轉管理、地籍管理和相關法律責任都需要進一步具體明確和細化。因此,國家應加快農村宅基地立法工作,使農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真正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地方政府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操作性強的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強化宅基地規劃管理。規劃是龍頭,是搞好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基礎。要結合當前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抓緊編制完善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統籌安排城鄉建設用地的總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約用地、保護耕地的總原則,合理確定小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的數量、布局、范圍和用地規模;要按照《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安排專項資金編制村莊建設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要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以舊村莊為依托,優化村莊內部用地結構,充分利用村內各種廢棄地、閑置地,合理布局公共設施用地、生產用地、道路用地和宅基地。
積極推進宅基地整理。即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科學制定和實施村莊改造、整治計劃,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開展“空心村”和閑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制定消化利用的規劃、計劃和政策措施,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力度。農村村民新建、改建、擴建住宅,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內空閑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廢棄地。對“一戶多宅”和空置住宅,要制定措施,鼓勵農民騰退多余宅基地。凡新建住宅后應退出舊宅基地的,要采取簽訂合同等措施,確保按期拆除舊房,交出舊宅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城鄉環境衛生保潔水平,有效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實現城鄉環境的統籌協調發展,根據《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和《市城鄉環境衛生“四位一體”長效保潔工作意見》精神,現就我街道開展城鄉環境衛生“四位一體”長效保潔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建立“一部門統籌,一條線管理,屬地負責,以塊為主”的涵蓋公路、河道、村莊、小集鎮四大區域的“四位一體”城鄉環境衛生保潔新機制,解決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促進環境衛生面貌進一步提升。具體目標是:
1、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明確屬地管理責任,除專業保潔的河道和街道公路管理站養護的道路外,各村(農村社區)全面負責轄區內環境衛生管理職責。
2、建立健全城鄉環境衛生保潔監管制度,提升保潔質量。制訂出臺環境衛生作業標準、管理辦法、考核辦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實行按屬地監督管理,逐步監督到位的環境衛生管理新機制。逐年提高村莊、小集鎮、公路、河道環境衛生保潔質量,逐步向城區同步。
3、完善環境衛生設施,實現生活垃圾城鄉一體無害化處理。按照市定標準,一次性投入,一步到位,2012年底前實現農村垃圾收集房達標和垃圾收運密閉化目標。
4、拓寬市場化保潔作業機制。河道保潔和垃圾清運落實保潔公司市場化運作,新村點積極探索實行物業管理,有條件的逐步走專業化市場化保潔之路。
二、保潔范圍
1、各村(農村社區)負責除河道專業保潔隊保潔的河道和公路管理站保潔的道路以外的所有區域,含小集鎮、村莊、新村點,村組道路及所有公路兩側,河岸,池塘(漁塘)、斷頭浜,溝渠,企業、個體工商戶、養殖場(戶)周邊等。
2、公路管理站負責辦事處所管轄道路的保潔,協助病死家禽清運和無害化處理。
3、河道保潔隊負責河面保潔。
4、垃圾清運由辦事處統一負責,委托環衛處及專業隊清運。
三、近期工作計劃
1、2012年1月開始全面實行城鄉環境衛生“四位一體”保潔。
2、2012年2月完成農村垃圾房改造任務;3月份全面試行垃圾密閉式清運。
3、2012年3月保潔員重新雙聘上崗,按12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的標準落實,對保潔員統一業務培訓。
四、補助政策
1、各村(農村社區)按屬地管理原則做好城鄉環境衛生保潔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工作,街道以上一年度登記在冊農戶數(農經局)50元/(戶·年)為基數,按市、街道兩級考核實際得分核撥工作經費。各村(社區)必須按時落實好村級垃圾中轉房用地和政策處理工作,在3月中旬前落實按12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標準,按戶數配備垃圾桶,相關工作和經費由各村(社區)落實。
2、為推動城鄉環境衛生“四位一體”保潔工作,辦事處一次性統一標準建設垃圾房,統一配備垃圾收集車。垃圾清運費用統一由辦事處承擔和負責。
3、對各村(社區)管理監管環境衛生集體和個人實施年度專項考核。集體評比一、二等獎,各獎勵0.4萬、0.3萬(不計入村干部年終考核報酬范疇)。對各村(社區)書記、主任、分管環境衛生的同志和保潔員月月考核,每季度各評比工作之星2名,每季度每人給予500元獎勵。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理順體制,建立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新機制。街道成立由馬明浩主任掛帥,陳斌副主任分管的領導小組,專門成立“四位一體”辦公室,經貿發展辦(農辦)、農技服務中心、創衛辦、愛衛辦、交管站、財政辦、宣傳辦、經貿辦等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各村(社區)按規定成立相應班子,確保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工作到位。
2、強化監管,確保城鄉保潔工作長效化。
一是每月由“四位一體”辦公室牽頭,交通、衛生、農技中心、各村(社區)參與的環境衛生考核組,根據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平時開展經常性檢查。二是各村(社區)要建立聯動有效的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將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做好整改落實工作。街道將統一考核各村(社區)監督管理到位情況,與目標責任制和獎金等掛鉤。三是落實各村(社區)和相關責任主體自查監管和相互監管責任,明確作業人員的保潔責任,確保保潔質量,及時發現整改存在問題,不斷提高保潔水平。四是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發動群眾監督,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檢查。
一、扎實開展迎大運、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活動,落實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城市清潔水平
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完善環衛市場機制提升城市清潔水平的意見》,提高環衛經費投入,縮小關內外各區環境衛生水平差距,促進特區環衛一體化管理。實施《“迎大運、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200天行動環境衛生提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消滅衛生盲點,攻克衛生難點,守住衛生重點,鞏固衛生亮點,切實提升城市清潔水平。
(一)全力推進迎大運環境衛生提升行動。一是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持續全面開展環境衛生定期排查和整治,涵蓋山邊林地、道路邊坡、二線巡邏道等邊角地帶,清理轄區范圍內的衛生死角、暴露垃圾和余泥渣土污染;二是強化薄弱環節衛生管理。城中村、工業區、市場、工地、待建地、小區和政企事業單位等區域業主和管理單位要切實履行環衛管理責任,尤其要搞好垃圾收集點、附屬綠地、屋頂雨篷等易忽略位置的衛生。公路、高速公路要落實日常清掃并巡回保潔,加強綠化帶、隔離帶、路肩、邊溝、不準建筑區、出入口匝道、收費站等衛生管理;三是加強綠化區域保潔。道路綠化管養部門要切實加強市政綠化帶的環境衛生管理,保潔范圍覆蓋綠化隔離帶、花圃、樹眼、花壇等,安排足夠人員實施連續性保潔,及時收運修枝垃圾。有條件的區可借鑒寶安區管理方法,將道路綠化帶和附屬綠地統一納入市政清掃保潔;四是開展創建樣板路活動。各區要創建環境衛生高度精細化管理樣板路、示范街,做到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節日與平時一個樣,保持道路高度潔凈,達到“席地而坐”的標準,進而將管理手段和工作成效輻射到全轄區,促進整體環境衛生提升;五是提升大運重點區域衛生。高標準落實關內城區和關外中心城區主次干道、景觀大道、重點場所、大運會開閉幕式和比賽場館周邊市政道路的清掃保潔、機械化清掃和道路沖洗、垃圾收運、收集容器清洗等工作,確保上述區域環境衛生質量達到一級以上標準。在大運會舉辦期間,全市特級、一級、二級道路要在已有管理標準的基礎上加強保潔和沖洗,確保路面見本色。
(二)狠抓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一是繼續提高清掃保潔單價。各區要繼續增加財政投入,要按市政府預算指導價落實清掃保潔經費,為高標準高質量環衛作業提供經費保障。爭取將城中村環境衛生管理納入市政管理范圍,城中村道路清掃保潔和環衛設施設備建設管理經費,由區財政全額承擔或實行費用分擔補貼制度。爭取將公路環境衛生管理納入市政管理范圍,按照統一責任、統一經費、統一標準的原則進行清掃保潔;二是注重清掃保潔細節管理。市政道路要保潔到墻根,覆蓋門店門前區域,實現道路衛生“一把掃帚”管理,保潔作業要更細致深入,已納入市政清掃范圍的小型綠化帶、樹眼、花圃、邊溝等地帶要扎實做好保潔工作,徹底消除邊角縫隙隱藏煙頭紙屑、綠化帶周邊陳積垃圾等現象;三是加強沖洗提高道路潔凈度。堅持按規定頻次落實沖洗工作,注重沖洗效果,作業時必須有人工清洗配合,及時清除路面泥沙、污垢、積水等,堅決杜絕沖而不洗、灑灑水走過場的現象,著重治理道路揚塵、口香糖殘渣、油漬污垢和道路附屬設施周邊殘留污漬,提高路面本色呈現率;四是實行連續性保潔。嚴格按照市政道路分級管理要求保潔到規定時限,杜絕保潔時限內人員脫崗、保潔斷檔現象,尤其要強化夜間、節假日、上下班高峰期的清掃保潔,對于衛生問題頻發的區域和時段要視情況增加保潔人員和延長保潔時限;五是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在發包合同中明確規定機械設備數量和實施機掃作業的范圍、頻次、質量等條款,要求清潔企業按作業需求配置足量的機掃車、高壓沖水車、高溫高壓水槍等設備,并且推廣安裝車載gps,加強機掃過程監管,確保實現20__年全市機掃率達到80%的考核目標;六是推行環衛安全文明作業。環衛工人作業期間必須穿著統一的工作服、工作鞋,負責道路清掃作業的工人還必須穿安全反光背心,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方式,不隨意穿越馬路,注意往來車輛,確保人身安全。沖洗道路要妥善設置溫馨提示、安全擋板,機掃作業要遵規守矩文明行車,盡量減輕環衛作業對過往行人和車輛的影響。
(三)完善制度強化余泥渣土管理。一是完善多部門協同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深圳市建筑廢棄物運輸和處置管理辦法》,完善交警、建設、交通等部門協同管理機制及渣管聯席會議、層級巡查檢查、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機制;二是加強渣管“五化”建設。通過法規宣傳常態化、執法裝備現代化、日常管理數字
化、管理手段科技化、提高效率信息化,全面提升余泥渣土管理質量;三是加強工地源頭污染控制。積極協調建設主管部門加強文明施工管理,督促地鐵等施工單位落實工地路口設置沖洗設施、道路硬底化等污染防治措施,確保出入口干凈、車輛運輸過程密閉化;四是繼續深化余泥渣土市場化運營改革。完善運營招標方案和考核辦法等配套制度,強化政府監管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和處理能力。(四)加強執法控制環境衛生污染。一是全面加強市容環境序化管理工作。環衛管理模式要從“先污染后清理”向“減少源頭污染”轉變,各區、街道城管執法部門要按照《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大力加強對單位不履行轄區環衛管理責任和門店占道經營、攤檔食肆亂擺賣、亂倒外掃垃圾、行人亂丟亂吐、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打破“一人掃萬人扔”、反復污染的困境。市、區城管執法監察部門要加強引導和監督,加大街道綜合執法責任制考核中市容環衛執法工作的比重,對工作不力的執法隊伍實施紅黃牌警示。同時,要積極探索、實踐環衛小額罰款委托執法工作;二是大力加強余泥渣土專項執法。各區城管執法局要組織隊伍每周開展3次以上余泥渣土專項執法,尤其加大夜間運土高峰的執法力度,通過在轄區施工工地和受納場出入口蹲點監控、聯合公安交警部門把守重點路段、組織跨區街聯合執法等方法,堅決查處泥頭車無證運輸、車輪帶泥、沿途撒漏、亂排亂倒等違法行為,減少余泥渣土運輸對市政道路的污染。
二、完善規劃和建設機制,加快環衛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步伐,著力提高城市垃圾處理能力
根據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垃圾管理的若干意見》,制定我市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單位,按年度計劃落實建設進度,如期建成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強溝通協調,妥善化解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做好市民的宣傳疏導工作,減少建設過程中的輿論阻力,切實提高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績效,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圍城的隱憂。
(五)強力推進大型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按照市政府頒布的《深圳市東部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建設工作方案》要求,著力推進東部垃圾焚燒廠建設,將其打造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樣板工程,力爭年底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加快新衛生廠、糞渣廠進場道路建設,確保“兩廠”6月投產。著力推進老虎坑垃圾焚燒廠二期和衛生填埋場二期、下坪衛生填埋場二期、白鴿湖垃圾焚燒廠二期、南山垃圾焚燒廠二期等擴建工程建設,確保按計劃投入使用,將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90%以上。抓好坪山環境園建設,加快下坪場、城市廢物處置中心、老虎坑環境園、龍崗環境園等餐廚垃圾綜合利用設施建設。
(六)進一步推進余泥渣土受納場的規劃建設。一是聯合市規土委、建設局促請市政府盡快審批通過《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納場專項規劃(-2030)》及配套文件,完成規劃環評,督促各區按轄區責任制建設受納場;二是編制《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納場建設規范》,指導各區開展受納場建設工作;三是完成塘朗山環境園規劃,并爭取劃定控制線;四是盡快完成龍華部九窩余泥渣土受納場擴容工程及新屋圍、下圍嶺受納場建設前期各項工作,妥善解決好征地拆遷補償等問題,力爭今年底開工;五是爭取在5月底前建成水徑余泥渣土受納場。
(七)加快中小型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完善中小型環衛基礎設施。各區要加快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工程,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對市政公廁、環衛工具房、果皮箱以及環衛應急設備等進行升級改造、增設購置和修繕維護;二是規劃建設公共廁所。編制《深圳市公共廁所布局規劃(—2020)》,建立以固定式公廁為主、活動式公廁為輔、沿街社會公廁對外開放的格局。
三、打造低碳環衛,逐步實施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回收,著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八)積極開展垃圾減量和分類試點工作。一是推動制定《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體系,完善垃圾分類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二是編制垃圾分類手冊,明確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具體分類細則,組織指導單位和市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三是各區要制定垃圾分類收集計劃和實施方案,選取若干學校、物業小區、機關等功能區進行試點,按照頒布的垃圾分類手冊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九)大力推進餐廚垃圾規范管理。一是盡快制訂《深圳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實施方案》,爭取通過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餐廚廢棄物試點城市評審工作;二是盡快修訂《深圳市餐廚垃圾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措施,強化法律支撐;三是借鑒蘇州等城市做法,建立健全餐廚垃圾管理運行機制,大力推動餐廚垃圾收運處理工作;四是推進餐廚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運輸和處理,并逐步擴大至農貿市場、綠化垃圾、家庭廚余垃圾等有機生物質垃圾。編制《深圳市餐廚垃圾質量鑒定標準》,協調有關部門制訂餐廚垃圾清運費和處理費的政府補貼標準;五是各區要開展餐廚垃圾管理專項執法行動,清查非法清運餐廚垃圾、非法煉制潲水油和飼養牲畜的窩點。
(十)繼續推進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一是完善水徑受納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設施建設、運營方案,通過招投標方式選取建設、運營企業,全市推廣資源化利用技術延長建筑垃圾受納場使用壽命;二是配合市住建局制定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設施優惠補貼和產品質量標準等政策,促進塘朗山受納場、龍崗受納場等運營企業健康發展。
四、實施環衛全覆蓋全過程檢查監管,規范作業服務市場秩序,著力提高環衛行業監管水平
(十一)建立健全全覆蓋檢查監管機制。市環衛管理部門要強化全市環衛工作的牽頭、統籌、協調、監督、檢查、指導等宏觀管理職能,各區要切實對轄區環境衛生管理負總責,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的基層監管力度。一是持續深入開展“鵬城環衛杯”競賽。購買環衛監理服務擴大日常監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覆蓋度,實施更全面、更深入、更細致的檢查評比,充分發揮競賽評比的抓手作用,著力推進清掃保潔單價、機械化清掃率、道路潔凈度等重點工作;二是落實轄區環境衛生檢查監管責任。各區、街道和社區建立健全全覆蓋、全天候、全方位的環衛檢查監督機制,大運會結束前要每天進行專項巡查,形成檢查情況和跟蹤督辦記錄,全面掌控轄區整體衛生、夜間保潔、占道經營和余泥渣土污染控制、設施設備管理、公廁服務等狀況,切實督促各責任單位落實環衛管理責任;三是嚴格實施市政清掃和垃圾清運質量考核。環衛業務發包方要按照合同條款和環衛管理標準,實行更細致更嚴格的作業過程和衛生質量監管考核,對作業不規范、質量不達標的扣分扣款,情形嚴重的予以淘汰;四是進一步
發揮數字化城管監督管理作用。將數字化城管信息采集范圍擴大至整個責任網格的角角落落,包括城中村、工業區、待建地、預留地等區域,采集問題涵蓋花圃綠籬內藏匿的垃圾、地面污垢厚重、工地路口未硬底化、未設置沖水設施、屋頂雨篷積存垃圾、收集容器殘破不潔、垃圾車污臟滴漏等。(十二)加強環衛設施設備和垃圾收運管理。一是加強公共廁所管理。進一步完善《深圳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草案)并協調相關部門爭取盡快出臺實施,根據《深圳市公共廁所建設和改造指引》、《深圳市公共廁所標識系統設置規范》、《深圳市公共廁所管理服務規范》,各區城管部門在對轄區內市政公廁升級改造的同時,要加大力度協調各產權單位對商場、酒樓、市場、機場、車站、加油站、口岸、文化體育娛樂中心等場所社會公廁進行升級改造,規范標識和導向系統,加大日常維護管理力度,提高公廁完好率和適用率;二是推行全過程密閉化垃圾收運模式。進一步推廣“車載桶裝”、“車載袋裝”、“手推標準桶”、“密閉式手推車”等前端收集方式,全面取締敞口式垃圾收集點和容器,規范垃圾收運站點和運輸車輛管理,在清水河、老虎坑、月亮灣等大型無害化處理場(廠)設點查處車輛,依法查處車容不整、車身不潔、垃圾、滴漏污水的車輛,淘汰車容車況不達標的后裝式壓縮垃圾車,督促各清運單位落實密閉清運措施并規范作業過程管理,監督垃圾運輸車輛出場(廠)前徹底清洗。7月底前新型垃圾轉運站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垃圾收運密閉化率達到95%以上;三是持續推進環衛設施設備清洗刷新工作,促使環衛設施設備的管理規范化、維護制度化、檢查程序化,實現環衛設施設備數量充足、設置科學、功能完善、整潔完好的長效目標,7月底前中小型環衛設施設備清潔率達到95%以上。
(十三)強化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一是健全垃圾處理監管機制。采取增派駐監管人員、信息化監管系統功能等手段,嚴格對進場(廠)垃圾來源、種類、計量、煙氣處理、滲濾液處理、飛灰爐渣處理進行全過程監管。同時,對bot項目或外包運營的垃圾處理設施,要嚴格執行運營監管協議;二是完善垃圾處理設施監管制度。完成《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監管手冊》、《深圳市城市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及環境污染控制監管標準》的編制,研究制定《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三是穩步開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工作。修訂《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市政府158號令),完成垃圾處理費代征收手續費標準測算工作,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和支付標準調整機制,探索生活垃圾按量收費模式。繼續做好垃圾處理收費的協調、溝通、宣傳和解釋工作,確保垃圾處理費收繳率穩中有升。
(十四)加強環衛作業市場化運營監管。一是繼續修改完善《深圳市市政道路清掃保潔服務公開招標文件要點范本》,對投標企業的資質門檻、環衛作業規范、質量標準、環衛工人權益、機械設備作出統一規定;二是出臺《深圳市環衛作業服務市場主體信用管理辦法》,將清潔企業服務質量與資質信譽掛鉤,納入招投標評標內容;三是加強對清潔協會工作的指導,進一步規范項目招投標、評優、資質等級評定等行為;四是協同人力資源社保局建立聯合監督機制,保障環衛工人福利待遇,保持環衛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深化行業自身建設,優化理順環衛管理體制機制,著力增強環衛發展動力和活力
(十五)鼓勵公眾參與打造環衛宣傳格局。一是開展多方位環衛宣傳工作。以迎大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標兵為契機,針對不同群體、區域精心設計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環境衛生宣傳方案,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各類傳媒播放制作精良的環衛公益廣告。總結推廣環衛管理先進經驗,宣傳環衛行業奉獻精神和先進事跡,營造尊重環衛、愛護衛生的社會氛圍;二是搭建社會公眾參與環境衛生管理的平臺。鼓勵和扶持市民志愿者、義工隊伍和社會團體開展環衛公益活動,在各主要媒體設立環境衛生“曝光臺”,主動曝光并鼓勵市民投訴全市范圍內的環衛管理黑點、難點、熱點問題,提高市民對環境衛生管理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共同監督各環境衛生管理主體切實履行責任。
一、精心部署
總結“十一五”期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并對節能減排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按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2011年省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要點的通知》(皖交運〔2011〕101號)精神要求,切實做好全市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利用多種方式開展節能減排宣傳,重點宣傳國家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法規。利用全國性的節能宣傳周、科普宣傳周等活動,著力強化節能減排責任意識,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業務水平。適時組織專項節能宣傳活動,積極營造有利于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社會氛圍。
二、綜合建設
積極推動綜合運輸體系發展,體現綜合運輸系統化、一體化的發展方向。發揮渦河、茨淮新河等內河水運優勢,構建江河聯運、水陸聯動綜合運輸網絡;加強站場與高等級道路網、城市公交、公路客運的銜接,提高站場的集散效率和輻射能力;積極培育公、水、鐵聯運市場;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場站建設,促進中長距離出行以公路為主、鐵路為輔,大宗貨物和長距離以水運為主,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組合效能,促進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隙銜接。
三、細化責任
廣泛動員交通運輸系統積極參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行業建設,充分調動各單位節能減排積極性。以“車、船、路、港、航”為主要載體,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管理措施等手段,著力在交通運輸設備更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行業高效管理方面,達到節約能源、節約資源、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一)車輛節能減排。一是在初始機動車營運性駕駛員上崗證培訓和考核環節增加節能內容,強化營運車輛駕駛員的節能培訓管理工作,提高營運駕駛人員節能培訓普及率,進而全面提高營運駕駛員的節能意識與操作水平。二是認真執行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客運運力調控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貫徹意見》,繼續嚴格執行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不投放新運力的規定。三是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和高油耗營運車輛提前退出運輸市場制度。要按照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和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要求部署,嚴禁不符合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推廣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輛,鼓勵和引導城市區間客運和城鄉公共客運使用新能源環保型車輛。四是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和市政府有關文件要求,配合市環保部門督促油罐車實施油氣回收工程改造,加強油罐車年度營運審核。五是認真貫徹落實省交通運輸廳與省發改委等單位聯合的《轉發交通運輸等五部門關于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皖交公運〔2010〕61號)精神,推廣甩掛運輸體系建設,優化運輸組織結構,促進公、水、鐵等多式聯運發展,完善配套功能,培育市龍頭物流企業。
(二)船舶節能減排。一是開展船舶駕駛員的節能培訓工作,把節能減排內容納入船員培訓、考試的必修內容;二是認真實施市長江干線船型標準化工程,深入貫徹執行《省老舊船舶拆解改造工作規范》,加快落實老舊運輸船舶拆解的經濟鼓勵政策步伐,完成本年度拆解工作任務;三是引導督促船舶靠岸后盡量使用岸電,減少船舶靠岸后燃料消耗;四是強制安裝船舶油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回收設施,并提高溢油防控能力和重大污染發生的應急能力建議;五是開展渦河、茨淮新河重要航段沿線電視監控系統建設,實現轄區重要渡口遠程電視監控系統全覆蓋,減少使用車、艇巡航。
(三)公路節能減排。一是提升道路網絡結構,形成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相互配套,城鄉一體、區域協調的立體公路網,提高網絡通達程度,建設綠色公路,改善行車環境。二是加快農村客班車停靠站點建設,保障農村路網通暢安全。三是加強公路施工新工藝研究運用,增強路面層間粘結性,優化路面結構,減少瀝青混合料溫度散失,減少路面層間粘結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噪音,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和路面抗變形能力,降低路面維修成本。四是推廣路面材料再生技術應用,國省道改造和路面大修工程要優先使用。
(四)港口節能減排。一是提高港口防污染處置能力,抓好內河港口建設工程在工藝流程、場區建設、生產照明、生態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開源節流工作;二是建設完善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推廣船舶靠岸后盡量使用岸電,在建設新碼頭根據泊位情況配套建設岸電設施。
(五)航道節能減排。充分發揮內河航運能耗低、污染小、占地少、運能大的優勢,挖掘航道和船閘等通航實施能力,發展和培育內河航運經濟體系。一是加快實施渦河航道整治工程,提高渦河通航等級。二是建立渦河水上服務區岸電設施,更大程度地滿足船舶用電需求,讓岸電成為航道節能減排新亮點。三是加強水上交通管理力度,開展水上聯合巡航,更好地為廣大水運企業和船民服務。
四、發展公交
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城市公交投放力度,有序發展出租車客運,提高公眾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分擔率,倡導綠色出行。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清潔能源公交汽車,推廣運用新能源車型。結合本次出租車擴容,做到出租車年底全部完成雙燃料改造工作;推廣城市客運、農村班線車輛“油改氣”等節能減排技術;改善出租車車型,建立以安全、環保、節能、舒適的新型出租車為主體車型,逐步提高節能環保等新型城市客運車輛的使用;建立出租車調度中心建設,強化叫車服務功能。
五、和諧環保
(一)注重創新設計。充分發揮前期設計在科研成果轉化中的紐帶作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注重綜合效益,設計出具有功能性、環保性、生態性的先進作品,提高交通建設項目的資源利用綜合效益;合理選擇公路、航道線位和走向;合理開發、有效保護港口岸線資源,保障港口岸線的科學利用。
(二)強化施工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港航工程建設要避免或減少對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改變、破壞及對海岸的非正常侵蝕,嚴格疏浚土的處置,加強對廢棄渣土、物料等建筑垃圾的收集、運輸、消納;公路建設要科學調配土石方,在經濟運距內盡量做到挖方和填方的平衡,減少廢棄土石方占地;合理設置施工臨時用地,便道和各種料場、預制場,盡可能設在建設用地范圍內或荒坡、廢棄地內,盡量減少施工臨時占用耕地;建設項目要更加重視天然植被、生態敏感區(點)的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大力推進施工節能、節水和原材料節約,并有效防止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中主要產品和材料的質量監管,鼓勵使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
(三)提倡科學養護。通過科學養護,提高交通設施完好率和抗災變能力;大力推廣使用瀝青溫拌、廢舊瀝青和水泥路面再生等技術;實施公路沿線綠化,加強公路邊坡、航道護坡生態化建設,有條件的公路邊坡、航道護坡及路肩的植草綠化工程探索采用覆蓋塑料地膜養生技術、對于道路中央分隔帶的樹木綠化工程嘗試鋪設塑料水管實施自動噴灌技術,以節約養護用水、保障作業安全。
六、科技優先
加大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推進交通節能新產品、新技術的轉化應用;研究推廣節能船型、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車,推廣節能駕駛技術、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術等;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指導交通運輸設施設備建設,支撐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引領交通運輸經濟和諧發展。
七、落實目標
局屬各單位各科室要認真開展節約型示范單位建設活動,切實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增強責任意識、節儉意識,交通運輸行業務必在節約用水、用電、用油、用材等環節上下功夫、見成效。
八、監測統計
市公交公司、市聯運交通出租車公司、市汽車客運集團總公司、湯陵汽運公司、渦陽雉河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市路橋公司、渦陽縣聯運公司作為省廳節能減排的代表企業,要按照《省交通運輸能耗監測調查方案》要求,確定熟悉業務、有一定分析綜合能力和計算機基礎工業技能的業務人員,按時統計分析上報數據,相關二級機構要及時審核,不影響全市整體進度。
主題詞:廢舊電腦 危害 措施
近兩年來,中國每年電腦銷售達到上千萬臺,未來5至10年的年增量更被業內人士估計為25%左右,而相應的廢舊電腦的淘汰量估計每年在500萬臺以上,作為網絡時代的高科技垃圾,其增速驚人,現已經成為地球的負擔,如何處理這種新興的電子垃圾,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急需解決的一個新課題。
一、電腦廢物污染與危害
電腦更新換代的速度驚人,每年都有大量具有新功能的電腦面世。電腦的淘汰周期越來越短。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廢棄物將給環境和人類構成巨大威脅。
1、繼續使用的潛在危害
超過了設計壽命期的廢舊電腦如繼續使用,會造成電力的浪費和噪聲干擾,嚴重的還會威脅消費者的個人的人身安全。
2、對人體的危害
信息時代創造了大量財富的電腦,同樣為人類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毒害。據國外一個關注電腦廢棄物問題的組織的報告指出,每個顯示器的顯像管內含有4―8鎊鉛,電路板中也含有大量的鉛,這種物質會破壞人的神經、血液系統以及腎臟;電腦的電池和開關含有鉻化物和水銀,鉻化物會透過皮膚,經細胞滲透,少量便會造成嚴重過敏,更可能引致哮喘、破壞DNA;水銀則會破壞腦部神經。此外,顯示器的顯像管含有易爆性廢物,陰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上的焊錫和塑料外殼等都是有毒物質。每臺電腦還具有放射性的熒光粉及鈀、鉑、汞、鎘、鉻等多種有害人體健康重金屬。
3、對環境的影響
作為垃圾丟棄的廢舊電腦,將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污染。一臺個人電腦含有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許多是有毒物質,如不加處理就被填埋,那么電腦中的鉛就會滲透出來,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如果進行焚燒,原材料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污染空氣甚至形成酸雨。如果將廢舊電腦丟棄到荒野或垃圾堆里,其中的重金屬就會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而這些污染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影響人類,人們飲用地下水或食用受污染的動植物,甚至直接吸入汽化的重金屬后,這些重金屬積聚在人體之內,假以時日便會使人中毒。
4、拆解作坊式回收的危害
在廢舊家電的回收處理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一些老型號的電腦多含有金、鈀、鉑等貴重金屬,一些私人和小企業采用酸泡、火燒等落后的工藝技術流程提煉其中的貴金屬,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嚴重污染了環境。現在在我國東南沿海一些地區,小販非法拆解行為對環境的破壞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一些污染嚴重的地方,不僅河流全部污染,而且由于有毒物質、液體被填埋或滲入地下,連地下水都被污染,導致方圓幾十里上百里已經找不到可飲用的水。同時土壤也被徹底毒化,變成了不毛之地。
二、我國廢舊電腦的回收與處理現狀
1、管理真空
對于電子垃圾這一新興的現代垃圾,目前國家尚未有一套系統的管理辦法。國家有關部門表示,電腦回收尚未列入回收項目,舊電腦回收業歸哪個部門管還沒有定論。企業界則表示,制造業只管生產與銷售,回收問題現在尚未涉及。政府職能不清,在廢舊電腦的回收與處理上沒有發揮主導作用,與如此龐大的有害電子垃圾比,更大的隱患是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關于電子垃圾如何回收、處理的法規,也沒有一個部門對此負責,這種管理上的真空會使問題更加惡化。而我國目前仍未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企業進行廢舊的電腦單獨處理資金無法得到保障,同時由于沒有確定完善的回收體系,回收渠道不暢。
2、作坊式回收利用
電子垃圾是客觀存在,它必須要有出路。目前電子垃圾也不是完全沒有人要,比如收垃圾的小販,比如一些非法拆解的作坊。他們不僅收,后者甚至收到了國外,去進口國外的電子垃圾。如果說本來舊家電的危害還是潛在的,那么到了這些人手里,潛在的危害馬上就被激活并且放大,小販只知道塑料、玻璃可以賣錢,殊不知電子垃圾雖然有百害,但里面也不乏寶貝。其中貴重金屬就有:金、銀、銅、錫、鉻、鉑、鈀等。據丹麥研究人員分析的結果顯示,一噸隨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僅一磅黃金的價值就是6000美元。于是,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一些“聰明”的農民開始在電子垃圾里淘金。在國外,電子產品的拆解是專業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而我們這些農民一把錘子一個硫酸池就解決了問題。硫酸把其他成分腐蝕掉而留下貴金屬,于是鈔票源源不斷進入非法拆解者的腰包,而酸液等大量有害物質也源源不斷被排入河流、滲入地下。
三、目前應采取的有效措
液晶顯示器的出現,帶動起新一輪PC消費熱潮,在我們享受液晶顯示器所帶來的低輻射、低能耗等優點的同時,更使傳統球面顯示器電腦的淘汰量急劇增加,目前我國未進行回收安全處理的CRT球面顯示器達4000萬臺左右。一個尖銳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沒有合適的途徑予以回收處理,越來越多的廢舊電腦將形成大量的電子垃圾,放任自流地侵蝕著環境,便會引發更大的環境危機。電子垃圾何去何從?廢舊電腦所造成的電子垃圾已經拉響環保警報,這是電子信息時代給環保帶來的新挑戰。
1、立法使廢舊電腦回收做到有法可依
“十五”時期將是我國電腦進入廢棄的高峰期,這種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問題顯得尤為迫切。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規范的廢舊電腦回收利用體系,大量的電腦超期服役和廢舊電腦任意處置的現象較為普遍。應盡快制定《廢舊電腦回收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廢舊電腦的報廢標準,及時清理這些“電子垃圾”,對使用年限超過設計壽命期,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的電腦,一律實行強制報廢回收。同時,建立廢舊電腦付費體系和回收渠道,完善相應的處罰機制,要明確規定報廢的舊家電不能繼續維修后轉移到農村和小城鎮。
2、電腦回收須產業化
將廢舊電腦回收再利用,是個較好的做法,目前的電腦市場,也有人在做舊電腦的回收工作,但幾乎全部是將舊電腦翻新后作為二手電腦出售,實在不能用的,就把芯片回收,將廢機箱和顯示器當垃圾扔掉。而二手電腦從大城市流入小城市或鄉村,那里往往成為受污染的終端地。因此,廢舊電腦應由生產廠商進行回收,明確禁止將電子垃圾直接填埋或焚燒。其次要盡快明確誰來負責、誰來承擔義務,從國情出發,應傾向于采用生產、流通、消費者各個環節都來負責的思路,比如確立制造商責任制,明確制造商有義務對廢舊電腦產品回收再處理。明確零售商有回收舊電腦產品并交給制造商的義務,消費者有將舊電腦產品交給零售商,作價回收的義務等等。
3、必須馬上堅決取締嚴重污染環境的非法拆解作坊
取締嚴重污染環境的非法拆解作坊,要盡快建立市場準入機制,保證有能力、有資質的企業進入廢舊電腦產品拆解市場。為什么電腦垃圾吸引非法拆解作坊來淘金卻吸引不來正規的企業?主要原因是非法拆解工藝非常落后,又根本沒有環保投入,所以成本很低。而正規的企業必須首先考慮環保,因此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工藝,投入會比較大,初期很難盈利。但據專家測算,一般一個粗具規模的拆解企業,投入期后的五六年會贏利,從而步入良性循環。目前美國的電腦垃圾處理企業年利潤就已經達到了2500萬到3000萬美元。希望有眼光、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能盡快進入這個領域,這既是社會效益巨大的產業,同樣,經營得好也會是有利可圖的產業。
4、電腦產品的生產者必須負責回收利用電腦廢棄物
目前一些廠商已開始電腦回收計劃,很多商家也支持回收、減少和再利用的3R概念,希望可以減少電腦廢物的數量。開展廢舊電腦回收利用,已經是我國家電業改革以及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必須立即著手開展電腦廢物回收利用、資源化的研究,變廢為寶。隨著電腦產品更新換代步伐的加快,電腦這種電子垃圾的問題將來是不可避免的,相關廠商都應有充分的準備,一則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二則可在資源回收中尋求新的商機。
隸屬歐洲議會的環保委員會2001年5月制定了歐盟地區電子廢棄物回收標準。標準規定,在個人電腦方面,回收比率則將達到70%。因此,對于目前已在使用中的電腦產品,其制造商將按其目前市場占有比重分攤交納費用;包括鉛、鎘等重金屬在內的危險物質應禁止在電腦產品中使用。
5、廢舊電腦回收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電腦基件含有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鉻、金、銀、鐵等。超過95%的電腦部件都可通過回收再利用,只有極少部分是完全沒用的。電腦顯示器的玻璃可以再造,中央處理器中的黃金成分可以提煉出純金。如每噸舊電腦中,大約能夠提煉出300克的金和1.5公斤左右的銀以及30克的白金。外殼塑膠可將它加工成一種被稱為“塑料水泥”的材料,用在高速公路和建筑群中。
6、積極推行“綠色電腦”的概念
通過科技研究推出了以“節能、無污染、可回收”為設計思想的新型電腦一一“綠色電腦”。和普通電腦相比,“綠色電腦”應具有三大特點:一、大幅度節能。如有的“綠色電腦”耗電量只及普通電腦的25%;有的“綠色電腦”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能利用特別設計的高效太陽能電池充電。二、廢舊電腦回收方法簡便可行,回收利用率高。如:有的“綠色電腦”機身用再生塑料制成,待電腦廢棄后仍可再生制作其他物品。三、制造電腦各種元器件的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樣在電腦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從源頭上進行預防。
7、控制二手電腦的進口
由于廢棄電腦對環境的危害,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千方百計“出口”電腦污染。我們要防患于未然,警惕少數單位或個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像當初進口舊服裝那樣,大量進口二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