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左右頂點,設P為右準線上任意一點(不在并軸上),若直線AP、BP分別與橢圓交于M、N(異于A、B兩點)。問:直線MN是否恒過一定點,若是,求出定點坐標;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本..." />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縱向思維;中學數學;一題多解
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某些數學問題既可以這樣解,也可以那樣解,不同的解法體現的是解題者思維上的差異,而實施“一題多解”的前提是:需要積累一定的數學知識,善于將零碎的知識進行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并在平時的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一題多解”的規律。
一:由表及里,探求問題本質
題目:設A、B分別為橢圓x^2/9+y^2/4=1(a,b>0)的左右頂點,設P為右準線上任意一點(不在并軸上),若直線AP、BP分別與橢圓交于M、N(異于A、B兩點)。問:直線MN是否恒過一定點,若是,求出定點坐標;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本題是一個具有探究價值的開放性問題,對學生思維和運算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在教師的提示啟發下,大部分學生能夠得到正確答案,即存在定點(√5,0)。若我們就此滿足該問題的解決,再就該論題加以所謂的總結,學生的收獲是極其有限的。新課標強調了對數學本質的認識,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合理推理的能力。本題研究的是特定橢圓的一個性
質,這種性質能否拓展到一般的橢圓,它的逆命題成立嗎?甚至拓展至雙曲線等,這就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大膽猜測、合理推理。
二: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的縱向發散思維能力
一題多解從方法的角度而言,具有變通性和特征,達到思維發散的目的。但是從已知信息的角度而言,還未能達到這一目的。所以,對于題目決不能僅滿足一題多解,還應從問題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分析和探索,由一個問題引伸出一類問題。因此,選擇一題多變,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橫向發散。在完成一個章節或一個知識體系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老師要根據學生掌握“雙基”的實際情況,以及有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恰到時機地設計一題多變,如:變換條件、結論、圖形等要素,由原問題引伸出類似的新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方法親身去探究、分析和思考,獲得類似問題的解答。例二(20以內的加法):把8+5=口的條件、結論進行變換、延伸或開放而得到下面一組填空題:
①8+口=13 ②口+口=13
④8+口=口+6 ④8+5=口+口
例三(應用題):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36千米,兩車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2/5。乙車5小時行完全程。問:甲車需幾小時才能行完全程?
解法簡述:相遇時,甲、乙車分別行了全程的2/5、3/5,所以,甲、乙車的路程比與速度比(因至相遇時兩車所用時間相等)都是2:3,故求得乙車每小時行54千米、全程270千米、甲車需7.5小時才能行完全程。本應用題屬行程類型,可以以路程、時間、速度三個基本量在問題的條件、結論中進行變換而引伸出同類的多個問題供分析、思考。如:(1).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而行,甲車每小時行36千米,兩車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2/5。乙車5小時行完全程。問:甲車需幾小時才能行完全程?一般情況下,學生會仿例題方法解答本題,為防止思維定勢,可設問:“甲車行了全程的2/5時用去幾小時?乙車行了全程的另3/5時用去幾小時?”引誘思維有效發散。(2).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乙車每小時各行36、54千米,兩車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少行54千米。問:甲、乙車各需幾小時才能行完全程?(3).甲、乙兩車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車先行了l小時后,甲車每小時行36千米,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3/5,甲車5小時行完全程。問:
乙車每小時行幾千米?(4).甲、乙兩車從同地同向出發,甲車先行了1小時后乙車出發,甲車每小時行36千米,乙車出發3小時后行的路程是甲車行的路程的4/5。問:乙車每小時行幾千米?
一題多變,可以達到梳理系統知識,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題一法的教學目的,防止思維定勢與僵化,促使學生的思維橫向拓寬發散,形成優秀的思維品質。
三.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體會與啟示
在數學教學中,設計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時,要針對學生的認知程度、知識系統結構,要圍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體驗,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毅力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從而引導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培養思維有效地發散,逐步培養創新意識和提高實踐能力。
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是長期性的、循序漸進的、螺旋式上升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學生掌握“雙基”知識、年齡特征和牛活體驗的實際情況下,認真鉆研和挖掘課程資源中的素材,不失時機地進行嘗試、改進、總結、提高。
結語:
思想出智慧,智慧生妙解,妙解巧思令人陶醉。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求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他們良
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在實現數學教學目的的過程中,適當的一題多解,可以激發學生去發現和創造的強烈欲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訓練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嫻熟運用,鍛煉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美,這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和數學知識的應用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次探究表明一個數學題目常有多種解法,或橫、縱方向能進行拓展,或與其他題目有某種共性,目前課改教材中此類題目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教師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領學生科學地補充教材。準確地加T教材,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天地,讓教材成為學生與社會生活聯系的紐帶,充分運用教材實施課程資源的開發。
參考文獻:
[1] 葉木坤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真正"用教材教" 考試周刊 2011(37)
[2] 賈慶蘭.劉春玉.類比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期刊論文]-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6,22(3)
關鍵詞:關聯性教學;初中;地理學;運用
初中地理學科知識蘊涵量比較大,尤其對于學生思維主題發揮,數學、語文理解等一些知識都具有相關性,與日常生活更是密不可分,不但教會學生讀圖、指圖、填圖、風云觀測、雨雪計量、地形模型制作、野外土壤采集等,還讓學生在關聯性思考中提高收集、處理、分析和運用信息的能力素養,更好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
一、簡述關聯性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課題背景的全面把握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地理教學在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資源共享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加強思維訓練、開啟智慧的必由之路。地理教學活動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多媒體教學、發散思維教學等呈現出活潑氛圍,尤其是教學理念、課堂實踐彰顯出不同的策略,具有更深遠的探索意義。
2.思維訓練的實際意義
呆板的地理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尤其是思維拓展訓練、實踐訓練更是促進中學生智力發展的良好手段,在地理教學中以學生的智力挖掘、思維訓練為出發點,把思維培養作為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更好地開拓地理學習中的思維訓練,把握教學側重點和支撐點,把握思維訓練方向。
二、探討關聯性教學對初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拓展
1.認識興趣的啟智訓練
通過地理教學,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激發內心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事物奧秘。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濃厚興趣。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教學,展現地理學知識的魅力。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本身和教學內容的興趣,努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巧妙運用具體的激趣方法,譬如創設情境、巧妙設疑、運用藝術語言、課前講地理、演講辯論、增舉時事、聯系熱點等[1]。把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放在重要位置,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課件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去想象、去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發展思維,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讓學生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并弄清概念產生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抽象和概括出概念的本質屬性。
2.設疑思維的發散訓練
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思維的開啟往往都是從疑問開始的,可以說,疑是學習過程中啟動思維的起點。巧妙設疑,可以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催化劑。創新思維往往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沒有疑問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人的想象、直覺、靈感等創新思維要素。地理教學中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善待提出問題的學生。鼓勵學生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善于創設問題,留出課堂“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疑[2]。例如:學習了地球自轉的規律和結果后,讓學生課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轉,一天還是24小時嗎?產生的結果會有什么變化嗎?”在分析了長江洪水災害日益頻繁之后,留給學生課后思考題:“為什么洪水災害日益頻繁?你認為防治洪水災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充分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想法。
3.實踐思維的具體運用
動手操作能力是地理學習的思維發動機,許多思維的開啟都是從勞動與實際操作中發展而來的。在地理學習中,強調學生親自實踐、發現、體驗,做到教、學、做合一。譬如,在學習板塊構造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大陸漂移假說之后,組織學生進行題為“為三個理論找證據”的小組比賽。讓學生圍繞輪廓、形狀、地形、氣候、生物、化石、火山、地震,包括神話故事、傳說等多方面進行討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在網上、生活中找到“證據”。同時還可以通過活動實踐課,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各類興趣小組,包括天文、氣象、地震、環保等;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演講和知識競賽、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等,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擴大視野、啟迪思維。
摘要隨著物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目標的不斷提高,物理開放性問題更多地見諸于中考試題和各類練習之中,這對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有裨益。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須全面把握物理開放性問題的類型,熟悉開放性問題的特點,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類型;特點;教學策略
物理開放性問題是指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這些問題或是條件開放,或是策略開放,或是結論開放,可謂形形、風格各異,取材于生活實際,聚焦社會熱點,題在書外,理在書內。通過求解這一類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考查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物理開放性問題的類型
1.條件開放型,即問題條件不完備或滿足結論的條件不唯一。例如:現備有器材:塑料飲料瓶、養料袋、大頭針、剪刀、錐子、線、氣球、水。從中選擇你所需要的器材,設計一個驗證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實驗。
要求:(1)寫出所選的器材:_____________。
(2)簡述實驗方法和所看到的現象(必要時,也可附加示意圖說明)。
2.策略開放型,即思維策略與解題方法不唯一。例如:我們經常都要爬樓,你知道自己爬樓的功率是多大嗎?請設計一個方案來測定它。要求寫出測量儀器、主要實驗步驟及功率表達式(用實驗所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又如:馬路上一旦潑撒了機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別是摩托車、自行車很容易摔倒,這是由于摩擦力減少的緣故。應急的解決辦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辦法)。
3.結論開放型,即在給定的條件下,結論不唯一。例如:熱機工作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有_____(填一種污染)。
二、物理開放性問題的特點
1.突出問題內容的新穎性:即指物理開放性問題所附設的材料新、條件復雜、結論多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新穎而獨特。
2.展示問題形式的生動性:即指物理開放性問題的開放可能在于條件、結論、解法,也可能在于問題的設問角度、方式的變化。
3.注重問題解決的發散性:即指解題者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進行分析來獲取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并從中選擇最佳的途徑。
4.強調教育功能的創新性:即指物理開放性問題能夠擴大學生的創新視野,激發學生創造意識,可使學生積極投身于創造性活動中,開發學生創造潛能。
三、物理開放性問題的教學策略
1.激勵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新穎而具有豐富答案的開放性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參與探索。教師應激勵學生展開思維,放開思想去探索、去創新、去發現、去討論盡可能多的合理結論。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情,設置不同的教學要求,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自覺參與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2.把握開放性問題教學的最佳時機
開放性問題是針對傳統問題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的,又不能簡單地取代常規性練習。開放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基本的物理規律、計算技能和邏輯推理能力,因而兩種問題模式交替使用,能起到互補的作用。由于開放性問題本身的不確定因素,使得課堂教學時間、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系統性難以把握,所以,教師應針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及心理狀態,選擇最佳時機。比如當學習材料具有開放性要素,適合于創設開放性問題的情況,或是以討論方式學習物理知識時,可考慮引入開放性問題。實踐證明,適時穿插開放性問題,循序漸進,能給課堂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解決問題中強化科學方法訓練
開放性問題的解決沒有現成的模式可言,但無論哪一類開放題,都離不開實驗方法、觀察方法、數學方法、理想化方法,以及等效、分析和綜合、類比、聯想、歸納和演繹、猜想和假設等思維方法,這些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是打開開放性問題之門的鑰匙。因而,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為了強化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的訓練,開放性問題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實現方法的遷移、領悟方法的應用、感受科學方法的魅力。
4.開放性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一、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
“從生活走向物理”。根據學生日常接觸到或已積累的生活經驗來創設物理情境,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思考;也能很好地體現生活處處有物理,使學生切實體會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比如我在上“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時,就以下面的情境為設:夏天吃冰棒時,冰棒剛從冰柜里面拿出來,包裝紙外面有‘粉’,而剝開之后冰棒又會冒‘煙’,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過一會就會出‘汗’,為什么?如果你生病發燒,父母會用濕毛巾敷在額頭上幫助退燒,這又是什么原因?為什么洗澡的時候不冷,剛洗完澡還沒穿衣服的時候感到很冷?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看到過,甚至是經歷過的現象,學生很熟悉,會感到很親切,我要啟發他們進行比較,結合所學知識悟出其中的道理。
比如學習比熱后可引入情境:同樣的情況下,煮沸一鍋牛奶要比煮沸同樣多的水快,這是為什么呢?請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針對其中的原因,提出一個猜想,并簡述驗證這個猜想的辦法。此情境集考查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等能力于一體,學生僅憑死記硬背是無法應對的,比較符合新課標精神。
二、利用實驗創設情景
物理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要讓學生在實驗活動的情境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如:在“壓強”的教學中,可讓一個男同學和一個女同學,分別用兩把刀進行切蘿卜比賽。比賽中故意讓男同學用很鈍的刀,讓女同學用鋒利的刀,結果,男同學輸給女同學,很不服氣地抱怨說:“這不公平,刀太鈍,切不動。”由于采取的是實驗加比賽的方式,學生積極性特別的高,參與性也高,爭先恐后地幫助他分析原因。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猜想,并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進行探究實驗。在實驗器材的準備上,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橡皮泥、細繩、綢帶、鉤碼。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發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案,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利用問題創設情景
宋朝教育家張載說過:“學則須疑”,帶著疑問去學習,“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動力。例如:講杠桿時,創設如下教學情境:根據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我獨自一人能把和我一樣重的大石頭撬起嗎?這時學生會回答“能”,那就請個同學模擬一下教師用硬棒撬動大石頭的情境。然后再問:老師能不能用一根硬棒把地球撬起來呢?這時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疑慮,地球那么大,怎么撬得起呢?這時可以肯定地告訴學生:只要條件許可,一定能。學生就會想:這個條件是什么呢?這時再引入課題:杠桿。
四、利用矛盾創設情景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的情境與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知識發生矛盾沖突,更能激發興趣……如:針對學生原有的“眼睛看到的東西一定是真實存在的”錯誤認識,為讓學生建立起“虛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看起來是”實實在在“的,其實是并不存在的”新認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教師做一個“蠟燭在水中燃燒”的實驗。把一塊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前面放一只蠟燭,后面放一個大燒杯,燒杯中放一只同樣的蠟燭,兩只蠟燭對稱于玻璃面。點燃蠟燭,從蠟燭這邊向玻璃看去,我們可以看到兩只蠟燭都在燃燒。然后向燒杯中加水,這時我們竟看到玻璃后面的蠟燭卻在水中燃燒起來。實驗看到的現象與生活常識明顯形式尖銳的矛盾。這就破壞了學生原有的認識,從而對“虛像”的正確概念確信無疑。
五、激發學習想象創設情景
【關鍵詞】物理學史 課堂教學 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思維是核心,培養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標。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后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職高學生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培養職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各學科教學中,物理教學因物理學科的特點在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物理學形成和發展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其每一項發現都充滿著創造性,洋溢著科學精神,滲透著科學的思想和方法。
物理學史本身就是一部創新史,其任何一個成功的發現,都離不開物理學家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興趣;其任何一個成功的發現,都離不開標新立異和敢持己見的勇氣,可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和批判性;其任何一個成功的發現,都充滿著艱辛的探究過程,而這正促使我們改變當前“重科學結論,輕探究過程”的教學模式,可讓學生像物理學家從事科學探究那樣學習知識,領悟科學探究的真諦,培養能力。天體力學的主要奠基人拉普拉斯說過“認識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對于科學的進步,并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的研究方法經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其任何一個成功的發現,都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可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從“為什么”到“怎么樣”,培育其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勤于思考的習慣;其任何一個成功的發現,都離不開正確思維和方法,盡管學生是學習物理知識,而物理學家是在增進人類對自然界的了解,但學生和物理學家所從事的活動和思維過程有許多相同之處,在教學中滲透,可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和方法。
二、怎樣使用史料
完整的史料雖是又好又豐富,但是不可能也沒必要在職高物理教學中全用。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史料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的價值呢?實踐表明,按教材發展順序,從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科學程序角度,采用多種形式合理選擇組織史料是高效的方法。
1.從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便是保護好學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物理、探索自然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將會獲得預想不到的成果。教師用自身形體、幽默的語言使學生對物理教師產生的興趣是初級又短暫的;而物理學史上的偉大發現對人類認識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將引起學生心靈的強烈震撼,對物理課和物理科學的興趣將更加持久深遠。偉大的發明和發現、 經濟革命 ,造就了強國與地區的生產文明。如十六世紀瓦特蒸汽機的發明,使世界進入蒸汽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英國――號稱日不落殖民帝國生活進入文明; 十九世紀中葉電磁學的發展,引發了第二次技術革命,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腦力解放; 二十世紀中葉,微電子技術信息時代引發了第三次浪潮 ,為日本與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因此,在序言課中除了完成基本教學目標外,還可以用多媒體形式插入以下內容:
(1)簡述人類社會幾次經濟大飛躍與物理學的重大發明發現的關系,突出物理學的作用巨大、關鍵、和領頭學科的地位,激發學生對物理課和物理科學的興趣。
(2)簡述指南針與鄭和下西洋、火藥與火箭、人類登月與神州五號、神州六號、神州七號、核能與原子彈、哈勃望遠鏡與火星探測等,激發民族自豪感,使興趣的動力更加強勁深遠,又感受探索自然科學的永無止境的樂趣。實踐表明,當學生們躍躍欲試的時候,他們的興趣得到了空前的激發。當然,興趣的保持還需以后進一步鞏固。
2.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激勵學生意志。 創新意識是創造的基點,沒有創新意識,便沒有創造;在創造過程中,會不斷地遇到困難,挫折甚至失敗,沒有堅韌意志,不會走到最后成功。對高一職高學生來說,他們的物理基礎知識相當薄弱,而且普遍認為物理枯燥、乏味,沒有新鮮感。在學習上缺乏努力和意志,喜歡拿來主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特點,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力學史料來教育學生。如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除了實驗探究和習題教學外,可充分挖掘發生在比薩的“落體實驗”。先介紹其背景:當時在比薩大學談論亞里士多德是一種時髦,亞里士多德被奉為權威和真理。人們認為懷疑亞里士多德的人是瘋子,挑戰亞里士多德更是大逆不道。伽利略發現了亞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很多錯誤,當他貼出海報后,有人認為他是膽大妄為,有人認為他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很少有人支持。伽利略卻天生愛刨根究底,不相信權威、個性倔強。再提出其關于落體運動的實驗和理論,然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伽利略之前2000多年沒有人對亞里士多德提出異議?是因為學術上的思維定式,還是因為精神上的崇拜權威?讓學生自己討論后得出:伽利略的成功除了他具有批判性思維,還因他具有敢持己見,敢立異標新的勇氣。借此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此后在“慣性定律” 教學中,繼續談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問題,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又一次挑戰,既可起強化作用,又可讓學生體會“近代實驗科學之父”的科學推理方法。此時,在課外讓學生閱讀伽利略冒著受教會審判的危險,借《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支持哥白尼,論證日心說,及300年后(1979年)才被昭雪等材料,升華其追求真理、敢于創新的精神。此外,牛頓觀察蘋果落地啟發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伽利略觀察教堂擺燈時發現擺的等時性等,都可啟發學生,讓學生懂得:不平常的發現也可以是從對身邊平常的事物、現象及與眾不同的思維開始。創新意識的增強,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及科學研究并不神秘,科學家也很平常,而創新意識人人都有。許多學生從此開始逐漸不再迷信老師和書本,有了常常反問的勇氣。
3.對科學事件的領悟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方法。 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所需要的創造性思維和方法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物理學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本身,也是物理學家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進行科學探究與創新的過程。如果我們在物理教學中選擇恰當時機,或展示這些素材,或模仿物理學家的科學探究進行學習上的探究,不但生動自然,而且效果往往超乎想象,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創新中,遷移思維和類比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們可在向學生展示這些素材的過程中,讓他們領悟這些方法,而這也正是他們今后模仿科學家的這些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創新活動中的關鍵。如“庫侖定律和庫侖扭秤實驗”課中,由于實驗設備的原因,進行精確實驗探究很困難,可先進行定性實驗探索,再應用庫侖發現平方反比的經過。突出:庫侖雖然直接測量了電荷之間作用力與距離的關系,但精度畢竟有限,如果用平方反比關系表示,其指數偏差可達0.04;庫侖認為“磁流體即使不在本質上,至少也在性質上與電流體相似。基于這種相似性,可以假定這兩種流體遵從若干相同的定律。”啟發學生認識到,“若不是先有了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和平方反比的類比啟發,單靠實驗具體數據的積累,不知要推遲多少年才能得到嚴格的庫侖定律”。也正因為此定量定律的建立,才使電開始成為一門嚴密的科學。“從庫侖定律的發現經過我們可以看到類比在科學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此后的強化,可以在“光電效應”課中,用愛因斯坦受普朗克引入能量量子化,解決黑體輻射問題的成功實例啟發,用光量子成功解釋光效應;和在“光的波粒二象性”課后,用年輕的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受愛因斯坦有關光的波粒二象性觀念啟發,提出實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并被實驗證實,為量子力學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等史料。
事實上,當學生們睜大閃著光的雙眼聽我們講述故事時,類比、遷移等思維與方法,變得如此感性、易懂,深深根植在他們的腦海。較之類比、遷移,發散思維(即求異思維)具有明顯的獨創性。其最為常用、影響最大的有逆向思維、轉換角度、發散聯想等表現形式。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說:“正是在發散思維中,我們看到了創造性思維的最明顯的標志。”如在“電磁感應”教學中,可介紹1820年奧斯特實驗后,安培等許多科學家一直在做電磁實驗,如果安培能更客觀地對待實驗,極有可能在法拉第之前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卻因思維方向不當而沒發現。而法拉第則堅信“電生磁”,“磁必能生電”。從1824年開始,他堅持不懈地進行實驗研究,歷經10年時間,終于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逆向思維這種創造思維為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指明了正確方向。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每一種創新思維和方法都可從中找到許多相應的歷史事件,關鍵是我們要用心去挖掘。如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研究方法,可用歷史上對陰極射線的不同角度研究――核質比研究、電場磁場中偏轉研究、穿透性研究、旋轉鏡法測速研究,1897年由湯姆生用歸納方法發現了電子,使人類認識了第一個基本粒子;又如敢于大膽假設的研究方法,可用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說、玻爾的原子結構假說等史料;使用它們可使自己的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法拉第提出了力線思想;而尋求聯系和統一的方法,使牛頓把地上物體的運動和天上物體的運動統一了起來,麥克思韋光和電磁現象統一了起來,用能量把各種不同運動形態統一了起來…… 當我們零星地完成許多創新思維與方法研究后,便可選擇一些事例,從低到高地將其系統化。如在進行“原子”結構教學時,學生的創造素質已有一定的培養。可按原子模型的歷史演變,從實心帶電球、行星模型到定態躍遷模型,讓學生全面系統地運用各項創造要素來探究,體會創新思維與方法在完整過程中的作用及有機組合,以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也可根據一些史料,編制一些探究性、開放性的習題,讓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與方法來解決,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選用史料進行教學的注意事項
1.系統性。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心理特征及創造能力培養的程序來安排總體計劃,不可零散無序。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適合性。每一史料所包含的內容繁多,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階段性目標,來取舍史料,確定講述的時機和側重點;在分量上,小可以是一小段的插入,大可以是構建全課探究的主要依據;形式上可以用語言的描述,也可以是用多媒體展示或資料展示,還可結合實驗進行,絕對不可以史料取代實驗;時間上,可以是課內教學,也可以是課外講座或興趣小組活動。
3.融合性。融合既指史料與傳授物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又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要滲透于史料和物理知識的講解之中。課堂中有計劃、有步驟、合理地組織選用史料進行教學,對職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作用是巨大的,高效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關鍵詞: 2010年全國高考理綜(Ⅰ)化學試題 試題評析 備考啟示
2010年全國高考理綜(Ⅰ)化學試題,與往年相比,總體上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試卷的題型、結構和賦分符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總體難度適中,這對穩定考生的情緒,使考生發揮出正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試題評析
1.凸顯對基礎主干知識的考查。
2010年高考理綜(Ⅰ)化學試題同前幾年一樣,十分重視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和核心內容的考查,對熱點、重點問題沒有回避。
附:2010年全國高考理綜(Ⅰ)化學試題知識點分布與分數比例
從表中可以看出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有離子方程式、晶體結構與性質、化學平衡及其圖像、化學基本計算、原電池及其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實驗裝置圖繪制、實驗設計、評價、檢驗、有機物推斷、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同分異構體書寫等。這些均為課本中的重點及主干知識,也是考試大綱中穩定不變的內容,這些試題的再現,無疑對今后的中學教學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
2.重視對思維方法、過程分析和結果表達的考查,貼近新課程。
2010年高考理綜(Ⅰ)化學有一些試題新穎、靈活,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推斷和檢驗相結合,體現了向新課程的靠攏。試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學科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能將化學問題分解,找出解答的關鍵。同時考查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知識遷移和類比推理能力。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在復習過程中能將知識綜合整理,使之網絡化,另一方面在解題過程中通過知識積累和獨立思考,能將化學信息按題設情景抽象歸納,邏輯地統攝成規律,并運用此規律進行推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選擇和評價,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28題,涉及到無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離子反應、未知物的推斷、物質的檢驗、常見物質量多與量少的反應不同、現象不同等,需要將過程分析和結果表達結合起來,才能準確無誤地解題與表達,體現了新課程高考的方向,文字表達能力已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來考查,學生不僅要知道,而且要會寫。
3.強化實驗能力的考查,向設計實驗能力轉型。
這兩年來,高考化學試題中對考生設計簡單實驗能力的考查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其中包括:某個實驗操作順序的設計,確認某化合物組分實驗的設計,驗證化學原理的設計,測定物質純度的設計。2010年高考理綜(Ⅰ)第29題與2009年高考理綜(Ⅰ)的27題思路一致,但是能力要求明顯更高,要求完成化學實驗裝置示意圖,考查了學生繪制化學實驗儀器的能力。從考查的知識內容來說,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但命題一改以往考查實驗設計的模式,要求學生自選裝置與藥品,用填表格的形式來表述對實驗問題的理解,這些改變也正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實驗綜合能力,而且要求考生對教材上的每一個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原理、操作、儀器非常熟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
4.緊密聯系STSE,考查學生處理信息的素養。
2010年高考理綜(Ⅰ)化學試題出現了較多的不同類型信息材料,如化學平衡數據曲線圖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有機框圖等,要求考生運用相關材料與課內學習的知識相結合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10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和TiO納米晶體的綜合以新科技為背景,考查學生運用已有化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緊密聯系STSE,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試題努力體現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觀念,考查考生處理信息的素養能力。
5.考查文字表達、繪制實驗儀器能力。
2010年全國理綜(Ⅰ)試卷中的化學簡答題部分設計增加了填空內容,并且有畫圖,特別是第27、28、29題共有7問表述填空,其中第27、28題都有兩個空,是先下結論,再簡述理由。這是考查考生對主干知識的理解熟練程度,實現了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發展。對原因描述時,要求考生的文字表達要準確、簡潔、規范、全面。第29題第(1)問是要求繪制典型實驗儀器。2010年的《考試說明》中也有要求考生識別和繪制典型的實驗裝置圖,試題新穎,富有創新性。
6.試題設計充分考慮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開放性試題能讓考生充分利用題設條件進行大膽思考,由定向思維轉變為發散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010年試卷中的化學簡答題第28題第(2)問、第29題第(4)問就設計了開放性答案,擴展了學生的思維,體現了試題的時代性。
二、高考復習備考啟示
1.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復習教學,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高三的復習教學時間有限,要提高課堂復習質量,教師就要從實際出發,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改進復習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知識和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在定位復習目標時要讓學生學會歸納、學會遷移、學會解決問題。復習教學也要安排合理的訓練,注意、內容、形式與方法,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反思和糾錯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2.重視教材,夯實雙基,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這幾年高考題的特點是“原型在書中,內容在書外”,解答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要注重基礎、循序漸進、突出重點,下大力氣狠抓基礎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透徹,以教材為本,以《考試說明》為綱,結合課本梳理考綱中的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把握復習的重點和方向。實驗復習要讓學生弄清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實驗基礎知識,并能做到舉一反三,平時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做實驗、討論實驗、研究實驗和設計實驗,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要研究近幾年來的高考試題,關注熱點,領略試題的考查意圖,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3.注重過程和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在復習備考中,做題既能鞏固基礎知識,又是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由于化學學科對解題過程規范與嚴謹、審題細致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從嚴要求訓練學生的審題、化學用語書寫和文字表達,同時注重解題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和解題思路,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在這里所說的“遷移”指的就是學習心理學上的“學習遷移”,它指的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即將所學的經驗改變后運用于新情境。當然我們應特別注意培養并促進學習過程的積極的遷移――正遷移,防止消極遷移――負遷移的發生。
知識遷移能力是將所學習知識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練地運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鏈接能力。那么,教師應如何對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呢?為了實現“為遷移而教”的目標,我做了以下具體嘗試。
一、夯實基礎――實現知識遷移的根本前提
所謂基礎就是《考試大綱》中確定的那些最基本的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規律、數據、各種地理事物和圖形等,以及地理的重大時事,如青藏鐵路、十一五規劃、三峽工程、三農問題、我國新列合國“人類遺產清單”的人類遺產、災害性天氣等。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復習時,加強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如諧音記憶法、歌謠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填圖、描圖、繪圖等,從而提高了記憶效果,如中國主要商業中心有: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除北京外,其余可以這樣記憶“吳廣從沈陽上西天”;日本的活火山――富士山的海拔高度為3776米,可聯想記憶為:日本37年7月6日夜發動,與歷史中的“”進行聯想;再如中國長江的長度和流經省區可編成歌謠:長江長、六千三,青藏滇、川渝穿,鄂湘贛皖蘇滬連。另外地理學科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與地圖相結合,也就是說將地理事物落實到地圖上,從而形成一個比較準確的空間概念,因此學習地理要“一手書,一手圖”,加強填圖、描圖、繪圖的練習。對于事實地理要通過廣播、電視和課外書籍等渠道獲得。
二、構建知識結構――實現知識遷移的關鍵
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進行系統化,在頭腦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這不僅符合大腦的記憶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學生在運用這些知識時快速檢索,所以重視知識結構是強化知識遷移的關鍵。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歸入一定的順序和一定體系的思維方式。因而我非常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列表比較法、繪圖法、編寫提綱等方法,把所學習的知識加以系統整理,建立起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將知識聯結成線,進而成網,這種系統整理是思維進一步編碼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進一步理解和強化記憶的過程,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如一個國家的復習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這兩個方面,前者包括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后者主要從人口、種族、物產、農業、工業、城市及經濟整體特征等分析。這樣學生掌握了這種模式后,就很容易掌握世界主要國家的內容。
三、創設問題新情境――實現知識遷移的保證
問題的呈現可能有多種方式,即不同的問題情境,這就是說,我們在平時復習訓練時,要盡可能地將知識點放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多角度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這種創設問題新情境的方式,即“變式”教學。其目的是防止思維定勢對知識遷移產生的消極影響。
如時間及其計算問題是高考的核心知識點,也是大家備考的重點,如果平時復習訓練的角度不夠的話就很難應答2006年文科綜合試題(全國卷一)第9―11題。
四、分析、歸納、綜合信息――實現知識遷移的飛躍
高考不再是書本知識的重復,題目的背景材料常常來自教材以外的當代國內外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等豐富的社會素材,但實際上考的還是課本中的內容。例如2004年文科綜合試題(全國卷)的第36題中的第(4)題考查的就是中亞的咸海周圍的環境問題。在初中地理中,提到該地區的特點是: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等。而在高中地理選修――農業低產區的治理中提到:為了片面追求擴大灌溉面積,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導致地下水位上升,鹽堿地面積擴大。如果學生認真審題,從圖和題目的要求中提取有效信息――不合理灌溉導致地下水位上升,一定會在已形成的知識結構中檢索到高中課本中提到的內容,將知識遷移到該題中,從而解決問題。
高考題往往是通過提供新信息,創設新情境,構成新的問題角度,考查知識遷移能力;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常見問題,考查分析、歸納、綜合能力;通過隱藏關鍵信息,設計信息遷移情境,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所以,重要的一關是從新的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找出關鍵詞,然后與已生成的知識結構中的知識連接點進行檢索對比,從中找出該連接點所鏈接的課本中相關知識,從而實現知識遷移,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2005年文科綜合試題(全國卷一)的第36題,該題難度較大,山東平均分為10.8分。該題最關鍵的有用信息是題目給出的一級區域定位信息“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次就是地形剖面圖中的標尺上的數字和圖中的兩條小路以及小路之間的寬度變化等。只要能找出這些關鍵的信息,就能夠從已形成的知識結構中找出我國南方低山丘陵有關知識“遷移”到試卷上。
這種以“能力立意”的命題原則說明:實施新課標后的高考復習更要注意從教材中挖掘有關內容來培養學生有關的能力,以便臨場遇到新問題時,迅速調集儲備的信息,根據設問要求,組織答案。如:給出我國四大近海2月和8月表層水溫分布圖,讓學生比較水溫梯度最大的是幾月?簡述判斷依據及主要形成原因。
必修(1)為政治史,共有8個專題。這就要求我們首先給學生一個政治史的概念,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應該說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各時代的政治學家和政治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但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確切定義,但教師如何能把它表述清楚也就更為必要了。
比如講中國古代的政治的時候要講出它和西方特別是古希臘的政治含義有很大不同。中國古代的政治很大意義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統治國家的活動。這種政治被宣揚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惡政則違背天道,會受到懲罰。中國古代的政治貫穿了個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動的標準。在這種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規范,政治的運作更多依靠道德規范。講清楚了這一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很多。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程改革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因此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們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特點是不刻意追求學科的完整性,并刪除了教材中那些繁、難、偏、舊的知識點,其目標就是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落實基礎、突出重點,讓學生有自由表達、自我實現的機會。里克特說:“在課堂上,一名教師應該告訴他的學生怎樣看世界,教師要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還要和他們并肩學習。”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在理解課標精神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進行宏觀調控,適時創設情境、點擊學生靈感火花,質疑設問,激發學生發散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處于最佳狀態之中。而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則要求教師在微觀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他們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他們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有創意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使他們積極思維、大膽發問,勤于思考、樂于探究,在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作用下,學會求知做事、共處發展;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逐步轉變學習方式,為今后的發展創造條件。如在《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一課中,我們可以簡述秦始皇兼并六國、建立中央專制集權國家的主要史實,讓學生去評價秦始皇的歷史作用,在提供大量史料幫助學生分析之后,提出:你們怎樣看待秦始皇?這些設問如投石問路,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立即調動了學生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依據各自了解的有關歷史知識,紛紛發表看法,而教師則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因勢利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教會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和評價秦始皇在歷史上的地位。課程標準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和諧的交融和體現。
三、正確處理少數學生和多數學生活動的關系
課程改革的靈魂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教與學方式方法的多姿多彩,使那些天資聰慧、勤勉好學的學生有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新感覺。他們在課堂上情緒活躍,思維敏捷,積極發問,搶答問題,個人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掘和發揮。但是在一個50人左右的班級里也只有少數學生具有這樣的天賦和素質,而大多數的學生卻因受社區環境、家庭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局限了他們接觸資料、圖片、信息等教學資料的視野,限制了他們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因此,教師應如何面對這大多數的學生,正確處理這兩者之間的發展關系呢?這也是我們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我在講述《關于古代雅典民主制和古代中國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差別及成因》這一專題的時候,先教給學生如何查找有關材料的方法,并將選取的有關資料印發給學生,在學生對所擁有的材料經過比較篩選后,再讓其確定自己的觀點,然后進行辯論。另外,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觀點、提出意見的機會,然后再綜合小組成員的意見選派代表在課堂上發言。這種課堂合作討論的方式是協調少數同學和多數同學共同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調整教學方法
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歷史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人文學科,而且是一門思辨性很強的學科,強調對內容繁雜的歷史事件做思辨性考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用“填鴨”式的滿堂灌,而是引入導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授課方式。在這種授課方式下,教師成為問題的點撥者和研究的指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由學生自己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第五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前言提出的三個問題,經過自己閱讀、思考得出結論;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進步性和局限性。這種教師點撥、學生探究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培養和發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歷史感。
五、分析教材結構和內容體系的變化,解析其內在聯系,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依據課程標準認真體會編者的意圖,解析各單元和每課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關注新教材的“資料回放”“歷史縱橫”“學思之窗”“模塊鏈接”“本課要旨”等內容,這些附文為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方向和活動方案,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這些課程資源為教學活動服務。
如“學思之窗”欄目,它是由教科書提供一段資料,設計一至兩個問題,訓練讀取資料、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形成觀點的能力。新課程強調為學生提供多視角、多層次、多類型的學習選擇空間;鼓勵學生在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主動探究、自我完善,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我們采用的一般方法指導是:1.通讀大意;2.歸納分層要點;3.概括中心內容和政治傾向;4.按要求進行分析、比較、論證;5.指出論者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或根源。
要解題,首先必須審題,審好題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一步,它有助于學生從題目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挖掘素材或題意中隱含的文字、圖形、數據;進行仔細解析實質是學生對審題時獲取的有用信息加以聯想、類比、歸納、推理、綜合的過程;答題則是學生準確、周密、概括、明確地表述答案。如何恰當處理三者的關系,現筆者分別加以簡述。
一、審題
1.刪除法。
學生通過認真閱讀題干,先刪去一些對解題無關的枝節或修飾語或干擾因素,勾畫出關鍵詞或生物短語或寫出簡式。
例1: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鮮重50%以上的物質是( )。
A.蛋白質 B.脂肪 C.糖類 D.水
提示:題中“過度肥胖者”為干擾因素,因為無論什么活細胞,占細胞鮮重50%以上的均為水,故應排除教材所述的蛋白質;而題中“占細胞鮮重50%以上的物質”即是解題的關鍵詞,明確這兩點,正確的答案即可確定。
2.找隱含條件。
隱含條件是指隱含于相關概念、圖形和生活常識中,而題干未直接指出的條件,如“豌豆(嚴格的自花傳粉植物)、玉米的花(單性花)、抗原(分子量不少于10000)”。隱含條件為題干的必要條件,是解題成敗的關鍵。故應仔細閱讀題干,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挖掘隱含條件,補充題干。
例2:據統計,在美國東部棉尾兔有8種,而西部多山地區則有23種。在棉尾兔的物種形成中,下列哪種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A.變異 B.遺傳 C.地理隔離 D.生殖隔離
點評:考生選D者甚多。這些考生認為題目中每一種棉尾兔都分別是一個物種,因而錯選。其實題目中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種形成中”可見,所有的棉尾兔都屬于同一個物種,其潛在因素是:東部的8種和西部的23種棉尾兔都是該物種的不同品種。認識到這一點,答案也就不難確定了,答案為C。
二、解析
1.發散思維,逆向推導。
可以從最終結論方向逆向推導,看其是否已知條件相吻合,以確定答案。
例3:如圖:圖為某遺傳病系譜圖,該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設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請分析回答:
(1)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體上,是_____性遺傳病。
(2)Ⅰ2和Ⅱ4的基因型依次為_____________。
(3)若Ⅱ4和Ⅱ5再生一個孩子,則為患病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4)若Ⅲ1和Ⅲ2近親結婚,則生出患病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
解析:該題可從Ⅱ4和Ⅱ5生一正常女性Ⅲ3可知該遺傳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從而再由Ⅱ3逆推Ⅰ1為雜合體,該題即迎刃而解。
2.有序思維,分解綜合。
可從已知條件逐步分解,得出相應結論,爾后綜合有關結論,最終寫出答案。
例4:已知多指對五指為顯性(以A、a示基因),正常膚色對白化顯性(以B和b示基因),一對夫婦男性為多指,女性正常,生了一個五指白化男孩,則這對夫婦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可能性為多大?
解析:經逐步分析,得出子代患病可能為:多指膚色正常(1/2×3/4)、五指白化(1/2×1/4)、多指白化(1/2×1/4)三種情況的總和。
三、答題
1.規范性表述。
答題要重視生物語言的規范性使用,不能想當然地去濫用、編造生物語言。現將學生在平時答題中出現的一些典型的、易錯的用語總結如下:
(1)把“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寫成“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激素”。
(2)把“酶的專一性”寫成“酶的單一性”。
(3)把“將紫色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所看到的紫色結構中的液體是(細胞液)”寫成“將紫色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看到的紫色結構中的液體是(液泡液)”。
(4)把“酶在高溫下失活了”寫成“酶在高溫下死了”。
(5)把“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寫成“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結論: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把“臨時裝片制作,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寫成“臨時裝片制作,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衛生紙吸水”。
(7)把“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寫成“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8)把“某個體基因型是AA或Aa”寫成“某個體基因型是AA、Aa”。
(9)把“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寫成“能量和物質循環”。
(10)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寫成“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1)把“植物細胞融合的促融劑:聚乙二醇”寫成“植物細胞融和的促融劑:聚二乙醇”。
2.全面化的表述。
對于一些簡答題,我們怎樣概述才能全面呢?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注意一些知識點,多歸納,有所指。
例5:與農田生態系統相比,紅樹林的 穩定性更強,原因是 。
答案:抵抗力,原因注意從兩方面回答:一方面生物種類的多少回答,另一方面從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回答,這樣就比較全面了。
3.要點化表述。
對于簡答題的批改,教師往往根據某些關鍵詞給分,因此在答題時一定要體現出關鍵詞,可根據關鍵詞再加以拓展和發揮。
例6:在海嘯中被海水浸泡過的農田為什么不適宜直接種植農作物?請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