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心理;職業教育
一、少數民族文化與心理的特點
1.少數民族文化的概念及特點
文化是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精神活動產物的總和,少數民族文化是各少數民族在特定的環境中從事生產活動和精神活動產物的總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少數民族文化是人類適應特定的環境的產物。
少數民族文化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形態多樣性。生存環境的多樣性和經濟生活的多樣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態的個性特質。少數民族文化以其多樣性的特征聞名于世。以宗教文化為例,幾乎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都有中國少數民族在信仰,宗教文化多樣性的特征非常顯著。另外,少數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文化亦以多樣性而著稱于世。二是環境適應性。能夠經過千百年的流傳而積淀下來的文化,都與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態環境有著很強的適應性。三是傳承的神秘性。少數民族精神文化的傳承,往往帶有神秘的色彩。比較典型是講述本民族歷史淵源的神話史詩,其傳承過程中伴隨有傳統的宗教祭祀,或神圣禮儀。四是認同的全民性。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一個民族作為一個整體發揮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沒有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就難以形成穩定的民族共同體。
2.少數民族心理的概念及特點
少數民族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構成少數民族的人們通過共同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形式表現出的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的自然環境特點在該民族成員心理上形成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它和風俗習慣有密切聯系。少數民族心理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相對穩定性。由于少數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等是該民族的社會、經濟特點以及歷史文化、傳統和自然環境狀況等諸多因素的自發的、綜合的反映,因此,它具有極大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一方面,它成為團結本民族成員的重要精神紐帶,有力地維系著本民族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使外來心理、精神難以滲入,起著因循守舊的作用。民族心理也會在其發展過程中發生變化,只是在很多情況下它是緩慢的一個過程。二是兩面性。人的心理中存在積極內容,也有消極成分。同樣,少數民族心理也具有這一特點,存在兩面性。三是全民性。少數民族心理是同一民族人們認同自己屬于這個共同體民族一員的心理,因此共同心理特點作為民族的基本特征,表現于整個民族的精神面貌,然而,這種特點也從另一方面增大了民族心理中消極的力量。
3.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基本現狀
發展職業教育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涌現出一批成效顯著、示范性強的骨干職業學校,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少數民族職業教育不能適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很大。據有關調查和數據分析,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不容樂觀。到目前為止,我國西部大部分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民族中等職業學校年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占高中階段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比例低于50%,總體數量、規模相對較小;職業教育的層次結構、學校布局、專業設置以及辦學形式等方面還不能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民族地區忽視職業教育的現象還程度不同地存在,其辦學規模、辦學條件、教育質量、辦學效益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另外,云南中等職業學校到省外就業的學生只有10%,邊疆地區職業中學的學生就更少。這對職業學校的發展很不利,因為很多專業在省內需求很有限,導致學生就業困難。
二、改善少數民族的文化與心理,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少數民族地區長期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態,舊的傳統觀念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和存在的。傳統的、舊的觀念束縛著少數民族的頭腦。因此,要改善少數民族的文化及心理,必須克服閉關自守的思想,打破封閉局面,促進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流、匯合,這對于消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必須進行民族意識的啟蒙,使之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確本民族所處的歷史地位,從而改變對傳統盲目依賴的心態,吸收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新成就、新思想,推動觀念更新,激勵各民族的時代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樹立起與時代相適應的現代意識和觀念。同時要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強、自立、自我發展的觀念,從自身來尋求力量,通過國家的優惠政策,通過政府扶持,打好基礎,依靠自身的努力實現發展。
2.利用民族文化促進民族職業教育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精神結晶。各少數民族在社會生活中長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對自己民族的各類文化有著特殊的感情。如果在教育中,注意引入各自民族文化的內容,勢必會極大地調動起各民族的積極性,從而極大地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比如,將各民族民間工藝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內容之一,可以使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既適應了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又能使學生的學習被社會認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有不少著名的民間藝術,如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蠟染,壯、傣族的織錦,阿昌族的刀具、銀飾等,都是蜚聲海內外的。將這些工藝作為民族教育中的職業教育的內容,既能發揚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還能使學生學到一門技術,極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挑花刺繡是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著名的手工工藝,又是衡量一個婦女是否能干的標準,很多女童為了成為一個世俗公認的能干的人,在學習的黃金年齡由于世俗的壓力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學校去學習挑花刺繡。如果挑花刺繡能成為女童的手工課內容,圖案紋飾能成為圖畫課的內容,那么,女童的入學率就自然會提高。將民族文化引入民族教育的其他方法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在現有的經濟基礎之上,如果注意民族教育內部的結構調整,使民族教育真正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民族教育肯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3.加大職業教育宣傳的力度
由于長期的地區性封閉,少數民族地區中,尤其是西部地區,很多人不了解先進技術,一些地方還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群眾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認識。所以,加強對職業教育的宣傳非常必要。首先,把大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宣傳到每個角落,讓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群眾真正了解職業教育,關心、重視、支持職業教育,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使職業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其次,做好本地區職業學校的宣傳報道工作。把學校規模、特色、招生就業等情況經常通過媒體向群眾宣傳。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和宣傳牌及廣告等形式,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的成果,并讓一些優秀畢業生的現身說法,增強宣傳報道的實效性和說服力。這樣用事實說話, 可以吸引更多的初、高中畢業生到職業學校就學。還可以到少數民族地區舉行技能展示和招生咨詢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全面深入報道和宣傳職業教育。
4.增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投入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不發達和因人口分散等帶來受教育成本高的現狀,需要教育投入優于全國的其他地方。教育的分級管理、地方負責的模式對少數民族地區是不適宜的。少數民族地區因經濟的貧窮,很難承擔教育任務,必須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負擔,才能徹底改變“窮地方辦窮教育”的現狀。另外,要溝通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橫向聯系,使社會能夠直接參與教育過程,將社會外部需求與學校內部改革結合起來。學校還可以向使用畢業生的用人單位收取適當的培養費;還要發揮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從創收中提取部分經費作為辦學之用。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人才與留住人才并重。首先,領導要了解教師的需求結構,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教師的心理特點,創造條件滿足其合理需要,如青年教師需要進修提高,中老年教師需要適當減輕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等。學校領導者要對青年教師學習上培養、工作上信任;要改善中老年教師的生活、工作條件及心理環境,保持其工作熱情。
發展少數民族職業教育,最直接的一個方面是要增加職業學校中的少數民族學生,少數民族職工和少數民族專任教師的數量也應有所增加。因為在艱苦的西部少數民族山區,這些人才是最愿意留在家鄉貢獻才能的。
參考文獻:
[1]王玉玲.少數民族地區基本經濟結構問題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2]馬麗華.民族教育心理學[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滕星,哈經雄.20世紀中國少數民族與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謝國先.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5).
關鍵詞:多元文化教育 少數民族文化 傳承
一、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教育
(一)文化概念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文中對文化作了定義,他指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習俗及其他能力的綜合體”。人們對文化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認為文化是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為滿足這些方式而共同創造的事物,以及基于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所謂民族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在它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及基于物質、精神財富之上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任何一種文化的創造和傳承都要以特定的群體作為載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種文化的產生都來源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觀點
隨著對多元文化研究的逐漸深入,對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普遍關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傳統。就一個國家內部而言,由于往往種族、膚色、民族、性別傾向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觀念。在這種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研究者關注的問題。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國家中,為保障持有多種多樣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別是少數民族和移民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并使他們獨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點受到應有的尊重而實施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社會, 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民族國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其代表者為美國的班克斯(James A. Banks) ,他認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屬于不同文化,人種,宗教,社會階層的集團,學會保持和平與協調互相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共生。”
2.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觀點
在教育當中不同的文化, 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文化傳統、非主流文化應該得到尊重和支持, 弱勢群體子女應該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發展的機會。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屬概念的一個種概念, 是一種教育活動。它包括觀念、思想等意識層面, 也包括過程、結果等行動的層面, 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是文化相對論,即各種人類文化都是相對的存在, 都有其相應的價值和意義; 各種人類文化都應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 各種人類文化在傳承(遺傳) 與演變(變異) 中延續和發展; 沒有一種文化完全是優秀的或低劣的, 也沒有一種文化是一成不變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是文化教育平等、自由, 重點是文化的認同、學習、尊重和發展, 目標是提升弱勢群體的學習成就。多元文化教育是對一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是后現代文化教育發展的一種象征, 代表人類文化教育和諧發展的趨勢。
二、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的傳承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每個民族都在其具體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通過無數人的實踐和摸索, 積累起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各少數民族都有其優秀文化, 如語言、文字、服飾、風俗習慣、宗教、建筑藝術、音樂、舞蹈、體育、節日慶典、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沒有文化的積淀和傳承, 一個民族就會止步不前。
(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意義
1.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有利于保持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中國是一個多元一體格局下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這些文化特征共同組成了中國文化。民族文化是和一個民族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各個民族的文化具有差異性。正是這些差異性構成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對于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的保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
文化傳承就是文化的縱向傳播, 表現為同一文化內知識、觀念、價值、規范等的傳承。它是文化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區域的擴散, 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延續,是文化在空間上的流動, 在時間上的延續。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一方面把本民族自身的知識體系、思想理論等傳遞給后代;另一方面, 接受這種文化的人, 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又通過自己的實踐, 不斷補充、發展、豐富原有的經驗、知識、思想、理論、方法, 進行新文化的積累和創造。人類文化就是在不斷傳承中使舊文化得以保存, 新文化得以增加, 文化在傳承、傳播的運動中發展, 并變得越來越豐富, 越來越多樣。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了人的社會化進程。
(二)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流失和失真
1. 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不僅漢族的老師和學生缺乏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老師和學生也很難接觸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由于我國學校教育主要用普通話教學,少數民族教師和學生很多不會講本民族語言, 更不會用他們的文字, 有些少數民族已經沒有他們自己的文字了。有些學校即使實行雙語教學,民族語言也只是作為學習漢語或英語的工具, 起輔助的作用。對于少數民族的“漢化”現象嚴重。民族地區的學校建筑、教學和管理也和漢族趨同, 沒有自己民族的風格和特色。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一些優秀的民族傳統節目已經沒有蹤影。
2. 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念淡化
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精神風貌。如今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主流文化為主體的, 很少涉及少數民族的文化。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教育, 慢慢被主體文化熏陶, 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漸漸淡忘, 甚至自覺不自覺地對本民族文化產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有甚者, 有些學生還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民族身份, 認為少數民族的身份就意味著貧窮、愚昧和落后。
3. 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化
各少數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雖然各級教育部門要求民族地區加強民族文化傳承的教育, 各民族地區學校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 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三)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流失和失真的原因
1. 民族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廣闊,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3.8%。但由于歷史的原因, 他們絕大部分居住在我國西部和北部的邊疆地區, 西北、西南及東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而這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等相對較落后, 師資力量也較薄弱。學校要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必須要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和勞動者。學校教育于是有選擇地給學生傳授一些能適應主流文化的知識和技能, 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則有心無力。
2. 民族教育課程單一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內容的集中體現。雖然教育部已明確提出,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倡導地方課程體系的建立, 打破以往全國統一的課程模式。但地方教育部門因為習慣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動慣例, 也很少主動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大膽嘗試。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 主體民族的文化成為教育的核心內容, 這種教育模式在現代社會里已成為主流。在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下, 教育內容往往宣揚的是主體民族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輕描淡寫, 甚至忽略。
3. 主流文化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
長期以來, 學校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和反映主流文化, 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關注較少, 對不同區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也涉及較少, 因而表現出了高度的統一性。主流文化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 學校教育的價值取向, 也成為學生的價值取向。在這種價值觀念的影響下, 許多少數民族學校、教師、學生在接受主體文化內容的熏陶過程中, 慢慢放棄了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這樣一來,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就失去了最強有力的傳承主體,這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十分不利。而對于非少數民族學校的師生來說, 他們就更少有機會接觸少數民族文化, 更不可能形成對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完整的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在缺少關注的情況下, 它的發展就只能在自生自滅的狀況下逐漸流失。
三、 多元文化教育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構成, 56個民族是多元, 中華民族是一體。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彌足珍貴, 一旦消失, 就再也不可能復制。各民族之間的差異說到底就是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里, 民族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緊密聯系的, 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融、吐故納新。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為出發點, 為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的一種多種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徑。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中, 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應成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場所, 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校教育應該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對促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繁榮,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 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國家課程
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到國家課程中, 同時增加學校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資金的投入, 尤其是民族地區的學校。課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 要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國家課程內容中整合有關民族文化的內容, 不能只強調主流文化的價值, 要從不同民族的視角出發, 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內容, 體現各種文化的特色。使學生能夠從不同民族的視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將少數民族的不同觀點、不同參考標準和內容整合到課程中, 以此拓展學生對社會的性質、發展和復雜性的理解。在三級課程的實施中應盡快制定相應的考試制度和評價體系, 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增強師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 要重視增強師生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觀念,培養師生的民族身份認同感、民族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傳承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教師和學生要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認同感, 并在認同感的基礎上形成自豪感。民族地區學校的師生應該盡可能多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 并自覺地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民族地區的教師應該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學習, 樹立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觀念, 進而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學生。在同一個學校里的師生既有少數民族的也有漢族的, 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數民族的, 各個民族之間的學生都是平等的, 沒有高低之分, 各種民族之間的文化也是平等的, 都是獨特的。學校也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構成, 這樣可以增進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
3. 開展豐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
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融入到各層次學校的教育內容中, 使少數民族文化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實現傳播和傳承, 真正實現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地區的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活動, 如跳蘆笙、搶花炮、斗牛、龍舟競賽、銅鼓舞等。這些活動是一個民族存在的一種形式, 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文化上的表現, 是一個民族形象的再現, 也是學校教育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馬春花.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視角看我國少數民族教育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9)
[2] 馬春花.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視角看我國少數民族教育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9)
[3] 胡春梅.論多元文化教育與民族教育之異同[J].前沿,2004(9)
[4] 鐘麗芳.論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J].中國民族教育,2007(5)
[5] 涂元玲.論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J].集美大學學報,2005(4)
劉勰的《原道》篇對“文”的形成的觀點對我們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及教育有很好的啟示性。《原道》開篇指出,“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也就是說,“文”的形成來源于山川、地貌、日月等天地自然系統,這些是文形成的基礎。那么,為什么說這些自然之物是“文”的基礎呢?原因在于人類產生以后,在與周圍環境發生作用的過程中,意識到了這些相對外在于己的各種自然存在及其相互關系,在大腦中形成了對這些環境的最初“印象”,并且不斷對這些“印象”進行有意識的加工,于是有了“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的結果。由此出發,我們在進行少數民族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不應忽略了少數民族文化中“道”的成分,包含三層含義,一是少數民族地區先天而在的“萬品”,如“云霞、草木、泉石”等,這些自然存在之物是以“自然之道”的形式存在,是天地系統本身及存在方式;第二層是“道”為人對天地系統及存在方式的反映,即“心生則言立,言立則文明”的“文生之道”;第三層是“道”的意義層面,指的是人類在與周圍世界發生聯系過程中形成的“體驗或意義”,這是“道”的本體。這三層含義是我們在認識少數民族文化過程中應該具有的整體觀念。
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第二層含義上,即在討論少數民族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關系上,只注重有形的文化與少數民族教育的結合,而忽略了少數民族文化的“自然之道”和“意義之道”。因此,在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上,我們應還原文化形成的“本原之道”。正如謝松齡先生所說的,“人類的文化創造,是意顯現為象,象著明為言的過程。……無論是‘人類’還是‘個人’,他們的創造歷程,都是意象言;在此,意是體,象、言是用。———人類總是先有了某種體驗,或某種意,才去創造表達無形的意(體驗)的、有形的象和言,使意(體驗)得以顯現。象、言是顯現意體之用。”[3]此外,在注重文化的“意”體的同時,理應考慮“意”形成的條件即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及其自然環境中所蘊涵的各種關系。總之,少數民族文化由自然、社會、人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存在系統,少數民族教育在發展過程中要與文化整體發生共生關系,在發揮少數民族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少數民族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要關注少數民族在與自然生態過程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生產方式、習俗、制度、藝術”等等文化表象,更應關注文化表象背后的意義體驗或心理關懷。
二、民族教育的“符號系統”
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成員在與天地萬物并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以其超強的力量支配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都圍繞著“文化”而展開,這種“文化”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將人描述為是符號的動物,人借助于各種符號與外界環境發生聯系。換句話說,人創造了符號或文化,文化又反過來創造了人。在教育活動中,符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教育過程以符號為紐帶而展開,符號成了教育活動的重要媒介。卡西爾認為,符號是人的本性的提示,人通過符號化的過程展開其生活的全部,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形成了神話、宗教、語言、藝術、科學等等符號系統,不同的符號系統反映了人類對特定發展階段中周圍世界的“解釋”,是其“體驗或意義”的外化。因此,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探求人類生活形式的“根源”必須從符號(文化)入手。教育也不例外,少數民族教育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少數民族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必然離不開符號系統的支撐。不同的符號系統,需要作為教育主體的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理解,只有符合特定符號系統運行的方式來實施教育,才可能發揮出教育對符號系統的功效。
卡西爾在《人論》中提出,“科學是人的智力發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承是人類文化最高最獨特的成就”。對他的這個觀點,我們應該持批判的態度,而批判其這一觀點的最好的武器也是卡西爾本人的“人是符號的動物”的“符號理論”。雖然,我們并不否認科學文化所給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物質生產發展所帶來的極大豐富,但這并不意味著科學變成符號的“權威”,可以凌駕于所有的“符號系統”之上。從人類社會縱向發展來看,符號系統可能會發生不斷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符號系統的唯一性,僅僅可能的是新的符號系統與人們生活中的某些部分聯系得更緊密。但從人類社會生活橫向來看,人類生活的展開離不開多種符號系統的參與,不同符號系統或不同符號系統組成的符號系統整體才能詮釋人類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意義整體”。因此,少數民族教育在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文化的系統性,而不僅僅將教育局限于文化系統中的某一方面。可以這么說,文化系統決定少數民族教育的特點。
三、民族教育特征之分析
從上述少數民族教育與文化之“道”和符號系統之間的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教育處于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宗教、民俗、生產勞動、語言、服飾、建筑等等形成的文化系統中,文化系統整體地影響著少數民族教育的發展,使得少數民族教育呈現出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且,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在整體地影響少數民族教育的同時,文化系統中的每一子系統也從特定方面影響著少數民族教育,從而使得少數民族教育在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之外,又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
(一)少數民族教育類型的多樣性有人類社會以來,就有教育存在,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育從廣義來講,應該囊括人類的一切教育實踐活動[4],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5]。可以說,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不同教育形式或教育實踐活動,它們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起重要的影響作用。同理,少數民族教育類型也呈現出多樣性,包括少數民族學校教育和各種不同的社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宗教活動教育、禮俗活動教育等等。少數民族社會成員在不同的教育類型中,獲得適應少數民族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種思想、知識、能力,積極投入改造和發展民族地區的生活中。
(二)少數民族教育價值的雙重性少數民族地區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離不開少數民族地區的良好發展。因此,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必須要處理好兩對關系,一是要加快本民族社會經濟發展,提高本民族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水平;二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要關注民族文化的傳承。所以,少數民族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價值選擇的兩重性,少數民族價值取向必須統一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對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來說同樣重要,作為生存保障的經濟發展來說,給民族社會成員提供豐富的物質資料是必須的,而從民族文化角度來說,代表一個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是民族發展的重任。為此,少數民族教育價值取向理應關注這兩個方面。
(三)少數民族教育功能的多元性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是由不同的活動構成的,這些不同的活動從不同的側面影響著社會成員的思想與行為等。作為不同類型的教育實踐活動,也以不同的形式發揮其功能,有效地促進構成少數民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子系統的發展。同時少數民族教育的功能具有綜合性,其對民族社會整體的推進不是政治、經濟、文化子系統各自單一發展后的累加,而是一個統一融合三者的過程,也就是民族社會整體發展與各子系統并非表現為一一對應的線性關系。并且少數民族教育對政治、經濟、文化每一子系統的發展作用,又是以少數民族教育促進這一子系統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次子系統的整體發展為前提。因此,少數民族教育的功能非為單元,而是多維統籌的,它從多方面、多層次展示了教育的多功能性。
【關鍵詞】文化再現 理解教育 德昂族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基于文化再現理論的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臨滄市為例》(編號:EMA1004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35-01
再現指一組建構與溝通意義的實踐。人透過再現而讓他們的世界有意義,并在社會世界里有所定位。文化再現指出“文化”作為物質與意識再現的對象,反映再現的隱喻和演變。理解教育簡單的說就是為促進理解而進行的教育,筆者認為理解教育可以概括為各民族“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過程,也是民族團結、穩定的重要途徑。
一、文化再現主體
云南省臨滄市是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的匯聚區。除漢族外,還有23種少數民族,其中有彝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11種世居少數民族。德昂族、彝族(俐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區,傣族、佤族和少量漢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壩地區。各少數民族垂直立體分布的狀態也使得他們處于一種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狀態之中。
二、德昂族文化再現的象征符號
德昂族居住在邊遠落后的山區,生態環境相對獨立封閉,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以村寨為單位居住。獨特的環境形成了有特色的德昂族文化象征符號。
1.色林的表意方式是:由堅硬木材雕刻而成的木樁安置在半徑約為5米的圍欄正中。祭祀時,女性只能在圍欄外跪拜禱告,男性則擁有脫鞋進圍欄對心中的神靈近距離跪拜的權利。祭祀過程中舉行念誦經文、祭祀跪拜、跳擺等儀式。核心意義是心靈寄托、祈福平安。
2.緬寺的表意方式是:開門節、關門節、潑水節等重大節日都要到緬寺去朝拜。核心意義是祝福、祈禱、團結。
3.婦女服飾中上衣的“紅色條帶”和腰箍的表意方式是:德昂婦女是虎精變化而來,因老虎吃血,故服飾上衣有兩條紅色條帶,成為辨認德昂族的標識。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細,說明婦女越聰明、越勤勞。核心意義是老虎代表勇敢、自信;腰箍代表聰明、勤勞。
4.潑水節的表意方式是:節前所有信徒要準備豐富賧品,做糯米糖粑粑,制造旋轉噴水筒、趕制新服飾等。第一日,做好潑水節的各項工作。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潑水。 第四日,堆沙。第五日,祭寨門。核心意義是純潔、善良、勤勞、純樸的民族品質。
5.開門節的表意方式是:農歷九月十四日前,信徒要準備紙花、小幡旗、食物等供品。核心意義是團結、活潑;民族凝聚力的體現。
6.關門節的表意方式是:農歷六月十四、十五,全寨長老和年滿40歲以上老人攜帶佛禮賧品前往寺院供佛三日,由家屬送飯。核心意義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善。
三、主體民族文化的沖擊
首先,漢族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傳入德昂族村寨,同時德昂族的房屋建筑仿照漢族式樣;此外,由于輕便、耐用、美觀等特點,漢族服飾受到德昂族的歡迎。其次,傣族的宗教文化對德昂族的影響十分深遠。他們都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在緬寺開展滴水、浴佛、念經等活動;都慶祝相同的節日:潑水節(堆沙節)、開門節、關門節。此外,臨滄地區部分德昂族村民能說傣語,能與傣族進行民族語言的交流。
四、德昂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云南臨滄地區的德昂族是一個民族文化認同較弱的世居少數民族。筆者調查發現,德昂族很少有意識的對下一代進行族源、族稱和族譜的教育,僅有極少數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知曉。此外,德昂族對自身的民居建筑、服飾、飲食和等缺乏民族符號的識別,迫切需要通過口口相傳、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中不斷的加深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同時也需要加強外界對德昂族的理解和認同。
五、德昂族理解教育的途徑
少數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的理解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幫助每一個人正確的認識、了解自己和他人,增進各個民族間的理解與寬恕,并懂得尊重其他人及其文化、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民族歷史和精神價值等,在達成理解與共識的基礎上平等而主動地與他人交往、交流與合作,從而深刻地意識到世界彼此相互依存性的客觀存在與合理存在,最終實現學會共存、共贏。
1.家庭理解教育。首先,父母通過帶領孩子參加生產勞動獲得生產知識;其次,生活經驗、人生哲理的教育和傳承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以及一些諺語或家訓獲得;此外,道德規律和行為準則的教育與宗教的教規教義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家庭理解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對祖先的歷史和文化等內容的傳授主要由年老的長者以口傳的方式完成,成為家族團結和內聚的源泉。
2.社區理解教育。(1)政府投資建立社區的活動中心。作者調查發現,德昂族大部分的宗教活動和節事活動都集中在緬寺,而村子里的緬寺卻是一間簡陋和粗糙的磚瓦房;(2)保障社區節事活動的原生態性;(3)合理開發社區教育項目。例如舉辦專題講座或培訓,內容包括有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學習、民族文化知識普及等。
3.學校理解教育。(1)學校顯性課程的設置,包括雙語課程和思想品德課程。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走進少數民族村落,讓學生以新穎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自覺自愿的學習本民族文化。(2)積極開設特色學生第二課堂,例如舉辦校園民族藝術節,或是興趣小組(民歌合唱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武術班等),既增強了學生對少數民族體育和歌舞文化的了解,同時也讓德昂族學生在培養興趣愛好的同時也自覺地傳承了本民族的文化。(3)理解教育手冊(讀本)的開發。
云南臨滄地區的德昂族是一個純潔、善良、勤勞、純樸的邊疆少數民族,受到地域文化和主體民族文化的沖擊,德昂族自身的民族認同感薄弱,民族文化的標識趨于消亡。在挖掘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時,迫切需要加強德昂族自身的理解和認同,也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外界對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理解。學校、社區和家庭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傳承和理解的途徑。
參考文獻:
[1]Barnes, Trevor J. and James S. Duncan (eds.). (1992). Writing Worlds: Discourses, 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ondon: Routledge.
[2]Anderson, Kay and Fay Gale. (eds.). (1999). Cultural Geographies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3]趙世林著.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論綱.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6.
[4]許光主編《宗族?神姓?俱樂部》,華夏出版社,1990:60-62.
[5]臨滄地區民族宗教事務局編.臨滄地區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86-97.
[6]俞茹著.德昂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86-197
作者簡介:
王婷(1982-),女,云南蒙自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陳亞顰(1965-),通訊作者,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文化地理。
關鍵詞:少數民族;兒童;語言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D43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885(2015)04-68-04
一、前言
我國是由55個少數民族組成,形成了我國語言文化形式的多樣化,內容豐富多彩。但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民族語言的生存發展處在一種衰退的狀態。所以,為了保護我國的民族語言,在全球化及民族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保存和發展關系到我國的民族情感、意志和思維方式,尤其是在我國,少數民族兒童的語言能力和教育問題的培養成為了其民族發展的核心。因此,設法在增強兒童漢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對本民族語言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略,這對中華民族及民族間的和諧發展,促使少數民族的孩子繼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民族語言的傳承、發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加強民族兒童語言能力的必要性
1.保護民族語言文化
語言作為一種活化石根植于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之中,對民族的思維、情感和意識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的發展中,民族語言的失傳引起了人民的思考和擔憂,頻臨滅絕的語言在受到外來的語言及文化的沖擊及本民族對語言不重視的觀念影響下,出現了大部分少數的語言沒有相應的文字,僅保存了口頭傳授的山歌等,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會講母語的現象發生。這對少數民族兒童語言的發展極其不利,對探索民族語言的使用及保護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2.了解人類語言的本質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在民族地區中有數個民族居住的現象普遍存在個民族在學習漢語的同時還要掌握本民族的語言。由于在不同的民族地區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方言。導致了民族兒童會講多種語言及方言,這對于探索人類的語言的本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供教學理論作為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教學的依據
在兒童少數民族漢語運用能力提高同時,對兒童本民族語言的運用能力也不能忽視。但由于大部分的學校在教學上已不采用雙語教學,甚至在課堂上禁止使用民族語言,少數民族的學生最熟悉的是本民族的語言,作為母語的民族語言是有其價值的,但由于長期以來對兒童民族地區語言的教學沒有切實的從兒童語言能力的運用作為出發點,對于民族兒童語言能力的運用及發展沒有給予相當的重視。所以,在教學中應加強民族語言的教學地位,為少數民族的地區的語言教學提供理論依據。
三、少數民族兒童語言能力的優勢
1.增強語言領悟能力
兒童的語言領悟能力較強,隨著對本民族語言的熟練掌握,對第二語言的掌握速度隨即增快,兒童的雙語領悟能力也會增長。
2.語言意識發展的優勢
雙語兒童具有語言意識的發展優勢,且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不僅對本民族的語言有很好的控制力,在對漢語的學習中,同樣表現出控制力的優勢。所以,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漢語的共同發展對兒童的注意控控制發展起到了領域普遍的作用。
3.理解能力的提高
通過對兒童民族語言的教育,使兒童的理解能力、創造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加強少數民族兒童語言教學對兒童語言的運用的流暢性、獨創性及精致性上具有加快速度的作用。
4.語言轉換能力的提高
在對兒童進行本民族語言及漢語的學習中,能夠促進兒童的語言的轉換能力,對兩種語言的轉換的自然、平穩和可理解的優勢起到了很好的證明。
5.促進語言間的彼此進步
本民族語言的發展不但可以促進兒童的其他語言的發展,還可以促進兒童認知技能的提高,本民族語言對于兒童其他語言的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僅能夠促進兒童的特征和智能,而且還使兒童具有語言的優勢。
四、少數民族語言教育的現存問題
1.民族語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國際大背景下,以漢語及西方文化英語的融入,各種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及民族傳統文化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這對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少數民族語言的教育不僅是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更是民族間內部情感溝通語言的紐帶。但由于在少數民族語言的學習中,教育力度的不強造成了少數民族在語言的學習中陷入了兩難的局面。
2.民族語言的教學與目標的培養具有功利性
我國少數民族在語言的教學上只局限于考試成績上,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民族語言的教育目的遠遠偏離語言教育學習的本質,不僅是為了能夠取得國家給予少數民族考生降低語文考試難度的優惠政策等現象出現,在教學方式上由人文素質的培養向應試能力的培養,形成了民族語言交流的能力沒有提高,民族文化的傳承沒有很好的體現,而是成為了進入主流社會的功利性工具。
3.民族語言教學的學無用處
語言的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語言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語言將作為知識傳播的媒介,但在“變質”的民族語言教學中,如何正確的對待本民族的語言,將民族語言的發展引入健康的生存和發展道路中是當今民族語言教育值得思考的問題。
4.少數民族缺乏語言教育資源
在民族語言教育中存在著經費問題,導致了教育資源的不足現象存在。在語言教材的編寫、教學參考書籍、民族語言的課外閱讀等這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是不少的經濟負擔。所以,在實現民族語言和漢語的同步發展就是一項造價昂貴的社會系統發展工程。
5.高素質教師匱乏
對于民族地區的民族語言教學水平的提高,必須要對教師隊伍進行素質培養,建立完善的高素質教師團隊,這對于民族地區兒童的素質培養具有現實意義,而在現實教育中存在著人才結構單一、整體素質低下的現象,導致了在實行雙語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共素質教師的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工作中的緊迫問題。
6.少數民族語言教材編寫不完整
教材在課堂中對師生間的交流起到了媒介的重要進而色,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教材由于受到社會經濟及民族文化傳統的影響下,教材必須要符合民族的特色要求。但在教材的編寫上存在著層次劃分的不清晰、知識的不靈活及時代性滯后的現象,教材沒能將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及生活習俗與教學內容很好的結合,使學生沒有能在學習中學習到本民族及生活有關的知識,對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風俗的不了解,成為了當前少數民族語言教材編寫的漏洞所在。
五、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兒童的語言教育提高的建議
1.以發展民族兒童語言能力為目的雙語教育
在對兒童進行語言教育的過程中,要針對本民族的語言特點,文化背景,使學生正確的處理好與漢語的關系,民族語言和國家共同語言的統一,在教學上不能只局限于語言的基本知識上,要培養學生潛在的語言能力,發揮對多種語言的優勢作用。
2.使兒童正確處理好語言轉換的規律
兒童進行本民族語言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語言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幫助的作用,促進其他語言的學習領悟能力,通過對兒童雙語能力的特點及語言之間的轉換規律,使得對兒童民族語言能力的運用培養及民族語言的保護起到極其有利的作用。
3.探索有效的雙語教育途徑
在民族語言及漢語的教學中,不僅要保持和發展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還要合理的利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符合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學進行有關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及生活習俗的文化課程,在教學中因地制宜的進行語言的轉換、規劃,靈活的運用教學模式,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及雙語教學模式的發展。
4.建立優秀合格的教師隊伍
教育水平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語教師的專業水平上,所以應加大對教師雙語的培訓力度,國家和政府應加大力度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化知識,同時雙語教師必須要了解語言發展的規律,豐富語言的文化知識。加強教師的民族語言教育意義觀念,提高民族文化意識。還在建立完善的培訓系統,通過經常性的對教師進行語言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語言整體水平,并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及技能,從而達到專業知識由外向內的自我成長的轉化。
5.編寫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
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必須要彰顯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對民族語言、文化傳承及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材的編寫上必須合理的結合傳統文化、地域特點與現代文化的良好關系。同時本民族的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僅限于教材內容,這對于語言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對學生語言的學習通過建立課外閱覽室、圖書館等多方面的渠道提供民族語言的書籍、報刊對本民族文化進行了解和拓展,讓學生對本民族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同時對本民族的語言文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六、總結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受到了國家及社會的重視,大力改善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教育是極其必要的,通過對兒童進行本民族語言及漢語的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兒童對本民族及漢語的學習和掌握,增強民族語言的使用,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外語的學習,改善民族地區的語言教育,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的意識不斷的增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語言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要針對兒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兒童的語言教育,改革教學途徑提高師質力量,將民族傳統文化有機與教材相結合,這樣才有利于我國多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促進民族語言的傳承和發展,構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而且通過加強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教學,不僅能夠讓少數民族的孩子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及發揚民族精神,還可以促進民族之源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李天樂.少數民族地區民族語言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3,(37):168-171.
[2]林泳海,李榮寶.有關民族兒童語言能力研究的幾個問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8,2(01):72-75.
關鍵詞 少數民族 語言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H2;G122 文獻標識碼:A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當前現存的語言種類為近7000種,但是全世界96%的人口只使用這7000種語言的4%,并且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平均每60天左右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再加上當前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按照現有趨勢,不到3個世紀的時間,世界上很可能只有數十種語言存在。語言不僅是溝通和交流的載體,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重視語言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0概述
對于語言我們十分熟悉,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語言。但是我們很難準確地對語言下一個確定的定義。我們認為,語言應當包含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語言是一種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人們能夠借助語言來了解相互的意圖,能夠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從而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其二,語言是人類在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成果的載體,它能夠將人類的文明進程記錄下來,供人們反思和探索,它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其三,語言又是一種符號系統,是人類的創造,是一種特有的事物。動物也會發聲,也會用聲音來表達感情和傳遞信息,但是這種聲音較為機械,不能稱之為語言。
1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
少數民族語言的存在和教育與文化傳承之間存在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緊密聯系。一方面,語言的存在和語言教育促進著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也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少數民族語言的存在和發展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語言是少數民族民族感情、民族意識、民族心理的重要載體和基礎,它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是民族文化記載、儲存和傳承的物質條件。各民族人民通過對語言的提煉、記錄和整理,使民族文化不致會消亡。
(2)民族文化傳承也對少數民族的語言發展有促進作用。較好的民族文化保護氛圍本身就會讓民族語言受益,并且其也能夠極大提升少數民族語言教育的效能;通過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不斷調查、開發和搜集、整理,也能夠充實少數民族語言的內容,將民族語言以一種更為直觀的、動態的方式得以發展。
2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教育促進文化及其傳承途徑探析
(1)應當在立法上對加強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強制性規定。因為當前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化發展相關影響因素太多,如果不運用國家強制力去約束,僅憑其自主發展,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及時地制定各種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將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工作納入到法制的軌道上有利于其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2)重視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培養優秀的雙語人才。盡管漢語是我國的通用語言,但是對于少數民族群眾來說,其生活交往活動中更多地還是使用本族語言。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開設雙語教育,培養能夠熟練運用當地語言和漢語的更多人才,實現雙語平衡發展、共同促進的局面。漢民兼修已經成為對當前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基本要求。
(3)營造較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第一,少數民族政府應當加強其領導和統籌,用政策上的保障來確保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得到傳承,扭轉以經濟為綱的錯誤發展觀念,重視少數民族教育;第二,加強家庭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作用。對于下一代的教育和影響,家庭的作用遠比學校更大,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應當由家長將民族精神、民族觀念傳承給下一代;第三,開展各種鄉村文化社區活動。應當采取更為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來促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發展。
(4)加大對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的調查、研究、整理、總結,采取各種現代化的手段來對少數民族的語音、詞匯、語法進行記錄,創造更多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除此之外,還應當形成高效率、高質量的語言文化傳承機制,將拯救我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和文化當成當地政府重要的歷史任務去做,將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民族精神和理念發揚光大。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的傳承現狀岌岌可危,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背景下對整個國家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可持續發展都產生消極影響。再加上近些年來西方主流價值觀念和文化對我國本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沖擊,在當前研究如何保持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的傳承發展具有迫在眉睫的歷史、現實意義。當然,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的不斷開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少數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趨向一體也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探索其中的規律,尊重客觀現實,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精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星華.民族文化理論與實踐――首屆全國民族文化論壇論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特征;文化變遷
自古以來,我國的少數民族便一直都保存著各自獨特的風格特色,不同的服裝、裝飾,以及不同的符號都代表著各自民族文化的象征意義,且這些多樣性都是根據少數民族地區地域特色長時間逐漸形成的地域文化,這也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風格。這些或大或小的改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的整體文化特色,所以對于各民族文化在各階段的不同文化特色及風格我們都應該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接下來本文將就少數民族文化的特征與變遷做一些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少數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形態上具有多樣性
自古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在形態上都具有一定的多樣性,且影響力巨大,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如宗教,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宗教都為我國少數民族所信仰,且宗教文化一直具有著顯著的多樣性。如佛教,在少數民族區域,云南白族等很多少數民族會信仰佛教中的漢地佛教,且漢地佛教的寺院亦遍布在其城鄉村社,自古便有“佛國”之稱;而藏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數民族則普遍信仰的是佛教中的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并留下了許多有意義的藏文、蒙古文方面的相關記載,為我國的考古文獻也做出了一些貢獻,也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傣族等少數民族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便是小乘佛教,且留下了一些豐富的巴利文佛教典籍。而除此之外,白族還曾信仰阿叱力教,且留下了一些相關的文獻。所以佛教也便幾乎成為了這些少數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且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此之外,少數民族的衣食住行,也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且極富多樣性。每個民族的服裝設計都相差甚遠,甚至每個民族不同支系的服裝設計都是不一樣且差距挺大的。每個民族的服裝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服裝顏色的選擇、搭配以及款式的選擇都具有一個民族的獨特風格,這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一個標志性之一。
(二)分布上具有立體性
我國共55個少數民族,占我國總人口不到10%,在我國的分布特點為大雜居、小聚居,由于我國的整體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我國居民的分布特點也便呈現出了立體性。其中以漢族為主,加有壯族、傣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是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東南地區;而藏族、珞巴族、門巴族等少數民族則分布在海拔較高的西北地區;其他民族則大多分布在這中間地帶,且亦呈現出立體性。且由于地域分布的原因,這些民族的飲食習慣也是不相同的,如地處海拔較低地區的傣族、水族、壯族、布依族等民族,便主要是種植水稻,飲食以稻米為主;而藏族、珞巴族等地處海拔較高地區的民族,則是以種植耐低溫干旱的青稞為主,并兼放牛羊,飲食以耐饑寒的青稞面、牛肉為主。
二、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
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往往伴隨著重大的部落遷徙或是區域性的轉移。相對于一些有固定生活場所的民族來說,游牧和狩獵民族的文化變遷速度往往比較快,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生態環境、人口以及社會因素等的不停變化導致的。民族文化的變遷還與民族人口數量有關,一些人口較多的民族其文化變遷速度相對較為緩慢和平穩,一些人口較少的民族其文化變遷的速度就更容易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約,有的民族文化甚至會因為人口的驟減而導致文化的湮滅。具體而言,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融合;民族文化形成區域性的個體;在變遷中的文化流失。
(一)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融合
在我國歷史上,民族文化的融合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各民族之間通過自覺的、自愿的、和平的方式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己所用,漸漸地使民族文化趨同;另外一種民族文化融合就是統治階層利用政治、軍事等力量,通過發動戰爭的形勢使強大的民族吞并弱小的民族,形成一種具有壓迫和暴力性質的民族文化融合,這一類通常是人口較少的弱小民族文化融合于人多勢眾的民族文化。結合我國民族文化融合的實際情況看,通常是少數民族文化主動融合于漢民族文化之中,是所有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主流現象,俗稱為“漢化”。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民族文化融合莫過于北魏時期的孝文帝改革,為了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鞏固政權,毅然遷都洛陽。孝文帝在位時期通過易漢服、講漢話、改漢姓、與漢族通婚等一系列舉措來促進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民族文化融合。清兵入關,滿族作為少數民族當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在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融合中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隨著進入近現代,以及改革開放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政策的深入推進,在建國后直至今天我國少數民族同漢族文化漸漸地趨于融合之勢,漢語成為全國通用的語言,許多少數民族的人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從歷史的變遷來看,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漢化的過程,漢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包容的文化氛圍和統一的也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快速融合,強化了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
(二)民族文化形成區域化的個體
各個少數名族在各自的歷史變遷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被本民族全體人員所認同的民族文化。在少數民族文化變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會受到一些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方面,外來文化的影響可以促進本族文化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更好更快地發展;另一方面,外來文化滲透也可能導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走向滅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來屬于一個整體的民族文化會因為遷徙、生活環境的變化分割成塊狀的區域文化。同一民族分散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自然環境必然導致生活方式的差異,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從而在民族文化內部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性的個體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流失與退化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以及現代化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接收到的文化五花八門,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其中流失速度最快的就是語言。以我國少數民族的人口大族滿族為例,現在隨著漢語在各個少數民族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將漢語作為母語,而本民族的語言不管是從使用范圍還是使用頻率上來說都有著很明顯的縮小的趨勢。其次是民族服飾文化的流失,隨著歷史發展我國原有的各民族特有的服飾文化也在悄然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以漢服為例,漢服曾是我們華夏文明別靚麗的一道文化風景,但是隨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和西方文化的入侵,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更加西式的服飾,而我們的漢服文化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民族文化流失的另外一個大方面就是建筑文化的流失,我國的木制結構建筑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建筑文化,其在世界建筑文化的歷史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木制結構建筑本身的特性,導致其被越來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所取代,時至今日已經幾乎看不到新的純木制結構建筑。比民族文化流失更為嚴重的一種情況就是文化的退化,文化退化通常是由于某種原因,或天災或人禍導致整個種族發展受挫,甚至出現了整個種族湮滅的情況,這時民族文化就會產生退化現象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文化特色多樣,且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自己的發展史,這是我國的一大亮點。但在時展的浪潮中,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逐漸產生融合以及退化的現象,對此我們需要多加注意,加強相關方面的保護措施。
作者:王宏濤 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參考文獻:
[1]S.P.亨廷頓,鄭開譯.文明的沖突[J].宗教與世界,1995(11).
[2.][蘇]勃羅姆列伊,李振錫譯.民族與民族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由于地處絲綢之路要道,西域各少數民族在長期中西方文化的浸染與影響下,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立足于西域少主民族文化特色,討論中原文化、中亞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西域少數民族文化衍變歷程中的重要影響,同時從開放度、包容度、民族性、土著性、層次性及共享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文化特點,以期對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度的了解。
關鍵詞:
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特點;文化發展
西域少數民族在傳統意義上是指從西漢至清朝年間世代居住在吐魯番盆地和環塔里木盆地諸綠洲的各少數民族。由于地處中西方文化交流要沖,借由絲綢之路,不僅實現了中西方經濟交流,西域少數民族也深受中原文化、中亞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浸染,形成特色的西域少數民族文化。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建立在獨特地域環境和民族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對其文化特點及歷史軌跡進行探究,可窺視其深層次的核心價值取向,對現行的和諧社會研究及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一、文化發展衍變
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盛衰與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絲綢之路繁榮期間也是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最為豐盈璀璨的時期。在絲綢之路暢通后,傳統的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在吸收不同外來文化后逐步走向繁榮,而其中外來文化中,對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演化變遷產生主要影響的有中原文化、中亞文化以及游牧文化:
1.中原文化的影響
一個國家如果的經濟實力強盛,其文化實力自然會溢出國外,對周邊民族和國家產生輻射式的影響。在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由于其高度發展的農耕文化,文化軟實力不斷溢出。從漢朝開始,中原先進的文化成就,包括技術、制度等以及構成中華民族深層文化心理的儒家文化不斷傳入西域,刺激了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同時,從出土的文物、遺址以及壁畫,表明中原的道教也曾在西域盛傳。
2.中亞文化的影響
從西方傳入的物質文化包括香料、器物等,很大程度的影響了西域人民的生活,然而西方傳入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宗教文化的傳播。從西方傳入的宗教包括襖教、景教、佛教、伊斯蘭教等,若談及其影響深度,莫過于佛教和伊斯蘭教。從佛教寺塔、古窟遺址等不難發現佛教傳入給西域留下的深刻印記,而伊斯蘭教,主要始于喀喇漢王朝時期,統治者定伊斯蘭教為國教,突厥語部族出現伊斯蘭化,從而出現新的文化———伊斯蘭突厥文化。
3.游牧文化的影響
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經濟形態單一、生活方式易受自然條件影響的特點,產生了向農耕文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游牧文化與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相生相克。在風調雨順的時期,游牧和綠洲交流、互市;而當一方實力明顯強于另一方,尤其是游牧民族,便會出現征服需要;同時當天災人禍、游牧民族生存困難時,也會出現南下掠奪的情況。在長時間的戰爭中,各民族在語言文字、生活習慣等相互影響,之后,大量突厥人、回鶻人定居加入農耕行列,改變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也給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總之,在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衍變的過程中,始終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在內部呈現大同與小異并存的形態,并持續保有鮮明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點
研究西域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不得不考慮其特殊的地域環境。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是由扎根西域且歷史底蘊豐富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多元的民族結構造就了封閉與開放并存、包容與和諧兼具,同時又頗具民族性、土著性、多層次性、共享性的特色文化。
1.封閉與開放并存
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封閉性與開放性的統一。就封閉性來講。首先,封閉性是傳統農耕文化一大特點,傳統農耕文化下,以自然經濟或半自然經濟為基礎,人們從事依照自然規律調節的重復性的農業生產活動。循環輪回的春耕秋種、秋收冬藏的生產實踐與血緣、宗法關系等共同形成相對封閉的自然秩序,在這種自然秩序下,人們逐漸形成安土重遷、安于現狀、保守、封閉的思想。其次,彼此分散、各自封閉的自然條件使文化封閉性更為突出。就文化生態環境來看,綠洲被沙漠和戈壁劃分成一個個不相連的小塊兒,猶如點綴在沙漠和盆地邊緣的綠寶石,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人們在各自區域內進行活動,并自給自足,使得各自區域相對獨立,缺乏聯系,而這彼此孤立的文化生態環境成為了各少數民族文化獨立發展的地理前提。然而,沒有封閉是絕對的封閉,封閉性恰恰成為了其開放性訴求的來源。首先,人是具有主觀意識的能動個體,為突破封閉性的限制,人們不斷向四周拓展生存空間,尋求與外部聯系,加之傳統農耕的單一性局限,也使得人們更加積極尋求外界的補償或互易。其次,西域所處的特殊政治地緣環境,使得開放性成為必然。在海洋尚未被人類征服的時代,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驛站的西域,戰略地位十分明顯,特別是在絲綢之路繁榮后,絲綢之路就像一條金色的絲帶將一塊塊綠洲串聯,由此,西方文明東來,東方文明西去,西域少數民族文化也在這塊交界地上逐步向多元化發展。
2.包容與和諧兼具
文化的包容性體現在承認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允許其他民族充分展現自身民族特色。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大度包容東西方文化、農耕和游牧文化、多種宗教等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民族種族的多樣性,各種族人民在共同對抗惡劣的自然環境的漫長過程中,形成了彼此尊重、互相借鑒的人文環境,包容彼此生活習慣、價值信仰;另一方面,包容性是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得以綿延千年的支撐,西域民族特處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要不斷受到異域、異質文化的沖擊,在這種頻繁的文化沖擊下,西域文化不斷吸收外來精髓,保留并發揚原有民族特色,才能一直保有文化的繁榮。“和諧”是矛盾的特殊表現形式,我們不可否認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內部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以及在文化生成中彼此存在矛盾和沖突,然而就歷史進程的最終文化狀態來看,“和諧”仍是其表層體征和深層肌理】。從文化表層來看,在內部各民族和諧相處、不排斥異族文化;在外部,對外部文化進行吸收,包括中原的先進技術、制度,也包括西方的宗教、器物。從文化深層來看,長期和諧兼容的文化樣態,形成了西域各民族人民大氣、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人們逐漸適應多元文化共存的現狀,人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和為貴,多元發展。
3.民族性與土著性
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指各民族在一定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生活樣式,即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催生不同的風土人情,西域少數民族的生活樣式,是在長期與自然斗爭中解決自身存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最佳狀態,是特殊的文化狀態。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得以留存,一方面歸功于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歷史底蘊,另一方面則歸功于文化的巨大慣性。一旦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的需求上存在了差異,那么在觀念和信仰上也會同樣出現差異,同時,根植于物質文明基礎上的精神文明,如傳說、宗教、歷史、禮儀等又反過來塑造了人們的文化心理和民族認同感。所以,只要文化所處的生態環境沒有改變,民族依然保持特殊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心理更不易改變,盡管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震蕩,依然能在吸收的基礎上保存原有的民族特色不斷發展下去。因此,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在西域廣闊的土地上根植,盡管在歷史上不斷遭到各類外來文化的沖擊,然而在對不同文化的消化、吸收后,依然以極具西域綠洲特色的姿態散發自身的魅力。
4.文化形態多層次性
西域少數民族文化明顯的層次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官方文化顯現中原化特征。官方文化指一個地方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文化,而西域少數民族的官方文化主要受中原文化影響。一方面原因是,自漢朝統一西域后,中央采取委派、冊封等形式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另一方面原因是,政治體制在西域各綠洲國的推行,使得西域普遍接受中原統治思想,同時,一些來自中原的政治家亦產生不小影響。其二,精英文化體現內外文化兼收。精英文化指的是有較高教育程度或文化背景的人所品位的文化,其中以知識分子、商人階層為主。由于地處中西文化交界,西域知識分子、商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同時接收中外文化,借助本身具有較高的知識能力或對于文化的敏銳感知,他們將不同文化融合,各取其長,各避其短,從而使精英文化呈現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局面。其三,大眾文化展現土著性特點。這里的大眾,指的是遠離城市中心,遠離經濟中心,依然過著傳統農耕生活的普通勞動人民,他們相對于前兩個階層更加保守和封閉,然而正是由于保守才使得大眾文化更加古樸和原生態,展現出更多的土著性和本土性。
5.族際文化共享性
族際文化共享指的是兩個或多個民族共同享有某一類文化的現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于聚居地的交叉、經濟文化交流等因素,不同的文化單位經過碰撞,可能出現分裂、消亡,也可能出現互滲、融合,西域的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通過不斷共享某些文化特征,形成西域獨有的特色文化氛圍。在不同區域的文化交叉,在不同時期的文化交叉,使得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形成廣泛復雜的文化網絡,并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
三、結論
【關鍵詞】民族教育 少數民族文化 課程 發展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12-01
民族教育在中國一直被理解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其特殊性主要是由民族的特點與民族地區的特點兩方面來決定的。民族教育是指對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活動以及表現于共同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體的文化傳播和培養該共同體成員適應本民族文化的社會活動。教育必然是某種文化教育,而某種文化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教育。教育及課程不僅作為文化傳承之手段而存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因此教育及課程改革在本質上是文化變革。
著名的教育學家胡德海先生在論述兩者之間的關系時明確指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它的傳遞性,工具性,手段性。傳遞什么?傳遞文化,傳遞人類文明,傳遞人類勞動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結晶。人類靠生育傳遞生命,靠教育傳遞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民族教育有兩方面的功能,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傳承文化,而且二者互為目的與手段,在培養人才中傳承文化,在傳承文化中培養人才。將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課程聯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真正發展。所以少數民族文化的保存和發展就要從教育入手開始,在民族自治地方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來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從而培養人才和傳承少數民族優良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的民族地區民族教育中課程設置、內容和其他方面有一些不符合民族地區實際情況的,體現本地區主體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問題。
一、民族地區學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民族學校課程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確實做得不夠,學生對認識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識呈持續下降的趨勢。民族教育及課程首先要整體反應本民族文化,讓學生確知自己從何而來,反思自身文化的特點與不足何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本民族文化有哪些優勢和劣勢等。如果學生不知道自己文化而且在此過程中進行反思,當然更不必說知他了。
(二)從課程文化和課程知識教材等方面來說,沒有一種教材專門面向少數民族本土社會,即課程教材的種類和漢文課程教材的種類基本一致。民族課程內容與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會生活,習俗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內容脫離了社會實際。
(三)從課程所體現的內容來看,課程知識體現的是城市文化,漢族文化,發達地區的文化,相應地少數民族文化,鄉村文化落后地區文化等等沒有得到體現。課程知識只是單一的體現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體現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學方面過于強調用漢語來講課,利用本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趨勢越來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傳遞文化,這種文化是用某一種語言來傳遞下去的,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積存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現象,語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詩歌、唱詞、謎語、戲劇等各類文學作品都依靠語言來表達,而在民族地區學校中沒有比用母語來進行文化傳遞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強民族地區學校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的幾個建議
(一)改變過去國家文化一元化的傾向,將各個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應當考慮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識具有特別的教育價值和意義,比如美育、德育、智育、體育價值等。將這些文化知識以適當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課程體系之中,一定會對民族主體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樣,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擁有文化的認同感和心理歸屬感。在文化保護方面,一個多民族國家在國策上就應該實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認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價值的同時,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二)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其中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都可以融入少數民族的地域文化,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進入學校課程鋪平道路。國家課程由于課程內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個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時由于文化選擇的前提是對民族文化及其發展的深刻了解,國家課程在這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地方課程則具有一定選擇優勢,能夠根據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以及地方人才培養的標準,對本土文化進行深刻分析,讓學生了解更多家鄉的社會風俗,生活方式,歷史傳統,增強適應環境和自我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成為承襲和弘揚本地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人,成為熱愛家鄉,服務家鄉的一代新人。
(三)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語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項重要內容, 也是民族平等的一個重要標志。《憲法》第4 條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少數民族人民對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字有著深厚的感情,把平等享有使用和發展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權利的重要內容。因此,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是一個關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重大問題。可以說,保護民族語言文字自由是民族平等的重要體現,是少數民族平等權利的保障。國家應保障少數民族在社會生活中不受干擾地學習、使用、傳播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這是國家的義務。因此, 要從有利于各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出發, 實事求是, 慎重、穩妥地開展民族語文工作, 為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促進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四)民族教育課程要反應本民族的文化,這不是簡單地加入幾個名言警句的問題,而是要系統反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的內容,陳述它的來源,過程,揭示它的發展趨向。這樣使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和現實生存擁有歷史的深度理解和眼光,讓他們明白,“我今天何以在此處生活,并以如此的方式生活?”。因為對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就很難認識到其他文化真正的價值所在,因此,必須對本民族文化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
總之,民族教育和文化更要著眼未來,從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保存和發展其優良傳統,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