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農業防除
①合理輪作。輪作可以改變雜草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從而中斷某些雜草種子的傳播或抑制某些雜草為害。
②施用腐熟有機肥。堆肥或廄肥必須經過50~70℃高溫堆漚處理,才能殺死混在其中的雜草種子。
③清除田邊、路邊、溝渠邊雜草,防止種子擴散。
2. 機械除草 根據草情、苗情、氣候和土壤條件,抓住雜草萌芽、出土和生長脆弱的幼芽階段,運用機械力量滅除雜草,同時進行松土、培土、追肥等田間作業。
①深耕。是防除多年生雜草的有效措施,一般由大中型拖拉機牽引深耕犁完成。
②中耕。中耕除草可使用牽引式中耕機配合中耕齒鋤來進行操作。
3. 生物防治 利用動物、昆蟲、真菌、細菌、病毒等防治蔗田雜草。如真菌除草劑、食草昆蟲等。
4. 物理防治 如火焰除草、電力除草、覆蓋除草等。
5. 化學防治 通過給土壤表面或雜草葉面噴霧化學農藥,殺滅雜草和控制雜草的生長,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除草措施。
①蔗芽出土前除草劑的用法。蔗芽出土前常用的除草劑有五氯酚鈉、除草醚、莠去津、西瑪津、敵草隆、撲草凈等,以西瑪津、莠去津的除草效果最佳。用藥1500~2500克,對水750~900千克/公頃噴灑,對1年生單子葉或雙子葉雜草的防除效果達90%以上,有效期達60~70天,下種后噴1次除草劑,至分蘗中期可免去除草工作。其他除草劑使用方法詳見使用說明。
使用西瑪津、莠去津等除草劑進行土面處理時,要注意6點:第一,土面處理只能防除種子剛萌發的雜草,對地下莖繁殖的雜草效果很差。第二,整地要精細,使土粒細碎。第三,掌握好施藥濃度,噴霧要均勻,噴灑藥液量要足。第四,土壤濕度要適宜于雜草種子發芽,否則雜草種子不萌發,防除效果不佳。第五,噴藥后不能翻動土層,否則藥劑失效。第六,蔗田間作的作物最好同時播種,以方便處理。除草劑用甲草胺、撲草凈時要嚴格掌握用藥量。如間作作物已出苗,不宜采用化學除草措施。
②甘蔗出苗后除草劑的用法。甘蔗出苗后,蔗田雜草生長旺盛,使用除草劑既能殺滅雜草又不傷害蔗苗,是理想的除草時機。如果是1年生雜草種子繁殖的雜草,選用下列幾種除草劑進行葉面噴霧,可以取得較好的防除效果。
a.20%甲基砷酸二鈉可濕性粉劑。用藥2250克,對水1125~1500千克/公頃,噴于蔗田雜草的莖葉上,數天后雜草死亡,而對甘蔗葉片藥害很輕。
b.草甘膦。用10%水劑2475克,對水1125千克/公頃,將藥液噴于雜草莖葉上,15天后對雜草的防除效果達90%~98%。
c.磺草靈。用藥4.5~6千克,對水750千克/公頃,噴于雜草莖葉上,1年生單子葉雜草大部分被抑制生長,30~40天待雜草增多時可再噴1次。
d.莠滅凈(阿滅凈)。用80%可濕性粉劑1950~2250克,對水300千克/公頃噴灑,高度為40厘米以下的雜草均死亡。有效期為40~60天。
e.其他藥劑。還有百草枯、莠去津、敵草隆等,使用方法詳見使用說明。
由于目前還沒有一種對甘蔗完全無害、選擇性很強的除草劑,而上述除草劑大多是滅生性的,即無論是甘蔗植株還是雜草,觸及均被殺死,因此,在甘蔗出苗后使用除草劑時,應使用定向噴霧方法,只噴布雜草葉面,盡量避免藥液濺落在蔗葉上或觸及甘蔗。
③蔗田開荒前除草劑的用法。荒地雜草繁多,主要是地下莖繁殖的多年生雜草,采取農業措施很難根除,墾荒種蔗前應將化學方法和農業方法相結合除草。可選用的除草劑有:
a.茅草枯(達拉朋)。用于防除以茅草為主的多年生禾本科雜草,用藥3750克,對水1500千克/公頃,噴灑于雜草莖葉上。
b.草甘膦。用藥2250克,對水1125千克/公頃,在開墾前噴灑雜草葉面,對多種雙子葉或單子葉雜草的防除效果達90%~98%。
關鍵詞:防治除草劑藥害
當前,隨著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用化學除草劑已成為高效農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草劑已經象化肥一樣被廣大農民接受。但是,化學除草劑在使用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品種使用不當或施藥方法不對,給當季或后茬作物造成嚴重藥害,特別是對(瓜)蔬菜藥害非常嚴重。尤其在使用玉米除草劑的時候,正是我市(瓜)菜育苗移栽的集中期,瓜菜幼苗很容易遭受除草劑的危害,因此,為了預防和緩解除草劑對瓜菜產生的藥害,必須熟練掌握除草劑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劑量以減輕或者消除藥害。下面我就談一下關于除草劑藥害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一、除草劑使用存在的四種問題。
除草劑藥害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多種多樣,既有環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劑本身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1.選擇藥物品種不當
主要是農民對藥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濫用導致藥害。除草劑具有很強的專一性,其防除對象范圍很小,一旦用錯就會產生藥害,對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劑就能造成藥害。如大田除草劑錯用于蔬菜田,移栽田除草劑用于直播田、拋秧田。
2.不按說明書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劑時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總覺得使用藥量越大濃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不按規定用藥量使用除草劑,有的加大用藥量、有的施藥不均勻、要求作物苗前用藥除草卻用于苗后用藥除草等。這是很危險的,每一種農藥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如果不按說明使用,使用濃度過高或用藥量過大、用藥時間不對最容易引起藥害。
3.使用殘留期長的除草劑
因上茬作物使用殘留期長的除草劑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藥害。特別是一些選擇性除草劑對上茬作物安全,而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如每畝施用38%的莠去津懸浮劑350毫升對后茬玉米、高粱沒有影響,施藥后24個月內不能種小麥、水稻、谷子等,施藥后40個月內不能種黃瓜。
4.不科學施用除草劑
不少農戶在氣候條件不適宜的時候施藥:如高溫,高濕,雨后等天,很易引起藥害發生;還有的農民不看說明書,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劑。如使用禾大壯等類型的除草劑,稻田里必須有淺水層,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極易導致藥害。可濕性差的化學除草劑,必須要用力搖晃瓶體,使藥物混合均勻,這樣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噴藥不均勻極易對作物造成傷害。
二、藥害的幾種表現癥狀
除草劑造成的藥害癥狀與某些病害癥狀類似,診斷時往往造成誤診。
除草劑的藥害表現以豆類、西紅柿幼苗、瓜類等受害最重,豆類作物受害時常表現葉片卷縮、生長點不伸展、生長速度慢、坐莢率低等癥狀,尤其是生長點及葉片表現的卷縮甚至類似于豆類的病毒病;但是此種情況與病毒病有本質的區別,這種情況可以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恢復到正常生長的狀態,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會日趨嚴重,甚至減產絕收。西紅柿幼苗受害后子葉最先表現受害癥狀是先從邊緣表現失水癥狀,并在短時間內整個葉片變干,真葉卷縮、不伸展,與幼苗干旱的反應相似。但是受除草劑為害的幼苗,澆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復。瓜類幼苗受害后,葉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葉片受害最為嚴重;但是此種情況與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現在極度高溫的情況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過補水或溫濕度適宜時可以自行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受除草劑藥害的瓜類植株葉片,即使補水也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并且受害嚴重的葉片會在短時間內失水變干,對植株的整體影響較大。
三、如何預防除草劑藥害
1.正確選用藥物類型
除草劑使用范圍很嚴格,有時只差一個字,就能釀成大禍。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芐嘧磺隆和氯嘧磺隆,雖然都只差一字,卻一個是在水田用,一個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種類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劑;同種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種類的除草劑。因此,購藥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
2.妥善保管防止錯用
有的農戶對除草劑不注意妥善保管,導致包裝標簽脫落或標簽腐蝕,錯將除草劑當成殺蟲劑、殺菌劑施用,或不按說明施用,以至發生藥害。
3.掌握用量和濃度
除草劑的施用量和濃度更為嚴格,若超量施用,極易發生藥害,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濃度。
4.施用方法要得當
許多除草劑施用時,沾染到種子上,易造成藥害。
5.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劑混用具有節省農藥,省工、省時、省成本等優點。但若盲目混用,則不但無增效作用,反而會使藥效降低,造成藥害。:
四.救治措施
1.反復灌水洗田沖地稀釋排毒
對施藥過量造成藥害的,可灌水洗田沖地,稀釋排毒,降低藥害。
2.使用適用的解毒劑解毒
根據藥害的性質,可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解毒補救。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作為除草劑的解毒劑。如噴灑適度的“九二0”,可以緩解藥害的程度。
3.連續噴水洗苗
因使用濃度過大或葉面吸收過多而引起的藥害,可連續噴水沖洗,減少植株上的藥物濃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時摘除受害葉,增施腐熟人畜糞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進植株根系發育和新葉再生。
5.噴施葉面肥
葉面噴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氫鉀或磷鉀精、噴施寶等進行葉面噴施,可促進水稻根系發育,盡快恢復生長。綜上所述,除草劑產生藥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造成的危害是很嚴重的,只有在實際生產中熟練掌握除草劑的使用方法和劑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劑造成的藥害損失,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夏播大豆;化學除草;苗期;芽前
明光市夏播大豆常年播種面積6 666.7hm2左右,丘陵山區和平原地區都有種植。因夏播大豆常遇連綿陰雨,人工除草難度大、耗工耗時、勞動強度高、除草不徹底,效果差,一般田塊因草害減產10%~20%,部分田塊甚至絕收改種。筆者在夏播大豆田推廣化學除草技術,取得省工、省時、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苗期除草
1.1禾本科雜草田塊
用藥的關鍵時期要掌握在大豆2~4片復葉、禾本科雜草三至五葉期,要在雜草生長旺盛,有利于藥效發揮的條件下及時施藥,在雜草二葉一心斷奶期施藥更好。施藥過早雜草尚未出齊,達不到應有的除草效果;施藥過晚,雜草過大,增強了抗藥能力,在常用劑量的情況下達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施用藥劑應以防除禾本科雜草為主,不需要考慮藥劑的混配問題,單一藥劑就能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藥劑種類有:①12.5%蓋草能乳油;600~1 200mL/hm2,在雨水充足、田間濕度大時用下限;在干旱情況下用上限,對水375~450 kg/hm2噴霧。②35%穩殺得乳油為750~1 500mL/hm2,15%精穩殺得乳油為750~1 050mL/hm2,使用方法同蓋草能。③10%禾草克乳油900~1 500mL/hm2,使用方法同蓋草能。
1.2單子葉和雙子葉(闊葉)雜草混生田塊
這樣的田塊要想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除草劑不能單一使用,要兩者兼顧,既能防除單子葉雜草又能防除雙子葉雜草。目前所使用的除草劑中,兩種都能兼顧的品種還比較少,因此就要考慮到除草劑的混配問題。混配并不是簡單的湊合。要選擇對田間雜草種類防除效果最佳的藥劑相配合,配合后不因混配而降低防效才能達到好的除草效果。因大豆也是雙子葉植物,它和雙子葉雜草往往有很多相似之處,要考慮到除草劑對大豆的選擇性程度來決定,以免大豆受藥害。根據多年來的經驗,大豆田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的除草劑有:①單一使用,分期進行。用25%虎威水劑1 050~1 950mL/hm2于大豆第1復葉期對水450kg/hm2噴霧,防除闊葉雜草;在禾本科雜草基本出齊時,可使用穩殺得、禾草克、蓋草能等的任意1種750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防除禾本科雜草。②混用。把2種除草劑混合一次性噴霧。據試驗,以25%虎威750mL/hm2與15%精穩殺得750 mL/hm2混用,在田間雜草三至五葉期進行噴霧,除草效果非常好,無論是禾草科雜草還是闊葉雜草,防效均在96%以上。
2芽前除草
芽前除草,即大豆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土壤處理,控制雜草出土。土壤處理的技術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精細整地
苗前進行化除,對整地的要求極為嚴格。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除草劑的藥效發揮。土細墑平的田塊,不僅有利于一播全苗,而且易噴施除草劑,在常規的劑量下就能達到一定的除草效果;如果耕作粗放,墑面高低不平,土塊較大,這樣就增加了土地的表面積,在常規的劑量下就降低了除草劑的濃度,影響除草效果。同時,土塊較大,除草劑很難全面接觸土塊,加之經過雨水淋潤后土塊破碎,土中的雜草種子仍會生長。
2.2嚴把土地水分關
苗前土地處理時,土表的水分含量是除草劑藥效發揮的關鍵。如果土地處于干旱的情況下,除草劑的化合物則被牢固地吸附在土粒表面與土壤膠體形成結合態,很難發揮其除草作用。因此,要想達到較好的除草效果,就必須加大用水量。如果表土含水量適中,除草劑的有效分子在土粒的吸附與解吸附之間,很容易被雜草的根、芽鞘吸收,且不會因水多而流失,只要雜草生根、發芽,就會接觸和吸收到除草劑而中毒死亡。同時,適宜的土壤水分條件,有利于雜草的萌發和生長,新陳代謝的活動逐步加快,更有利于雜草對除草劑的吸收。因此,在苗前進行土壤處理,施藥后必須要考慮土地含水量的多少,在一般情況下,表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35%~40%為宜。
關鍵詞 林業化學除草劑;性能;特點;應用
中圖分類號 S7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4-0160-02
林業化學除草技術在林業生態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林業化學除草劑具有高效、低毒、及時、省工、節資、便利、勞動強度低等優點,對改變現有的林業耕作制度及在造林技術、撫育管理等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明顯;有效提高了林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實現林業化學除草防病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1-4]。
1 主要化學除草劑產品及性能
24%惠爾乳油——林業苗圃專用除草劑,土壤封閉效果好;10%甲嘧磺隆懸浮劑——針葉苗圃和非耕地的清道夫; 10%高效蓋草能乳油——單子葉雜草的克星,闊葉苗圃專用;30%飛達紅可濕性粉劑——最綠色的除草劑,滅生、廣譜,除根、低毒,無殘留,噴完1 h即可作業; 69%威霸水乳劑——草坪尖葉雜草除草劑,省工省力;無公害粘蟲板及誘捕劑——誘蟲板,殺蟲,環保無殘留,無公害;林得寶——綠色生物環保殺蟲劑;噻蟲啉——松材線蟲病克星,專殺松褐天牛。
2 產品特點及應用
2.1 24%惠爾/果爾乳油
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闊葉、莎草科雜草。
特點:廣譜性,觸殺劑;用量省,除草效果好,省時省工;對當地作物除草持效期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無內吸傳導性,作物根部不吸收,沒有隱性藥害;不會造成連作障礙,對下茬安全;低毒性,對人體的安全性高;可與克蕪蹤、草甘膦、甲嘧磺隆混用,具有增效作用。
2.2 10%甲嘧磺隆懸浮劑
防治對象:對絕大多數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雜灌木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特點:通過莖葉傳導,對多年生惡性雜草效果極佳;對多科雜草具有防護作用,包括單子葉和雙子葉、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施藥可解決長時間的雜草危害;可以在雜草的任何階段使用,草齡較大時,可適當加量;本品的毒性比食鹽還低;是一種林業與非耕地除草劑,廣泛用于鐵路、公路、庫區等。對于大多數針葉樹具有選擇性。在樟子松、油松、金錢松、馬尾松、云杉、側柏、檜柏、紅松等林木上使用較安全,但對杉木和落葉松比較敏感,應謹慎使用。
2.3 30%飛達紅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防除的雜草有白茅、過路黃、耳草、飛機草、地花、粗葉耳蘋、狗牙根、雙穗雀稗、飛蓬、野黍、牛筋草、鐵莧萊、金狗尾草、旱苗慧、杠板歸、野大豆、蘆葦、藜等。
應用范圍:用于田邊、排灌溝渠、公路、鐵路沿線兩側、飛機場、倉庫、油庫、工廠的四周、荒地及林區防火道路等非耕地滅生性雜草;用于果園、茶園、桑園及苗圃林間除草。
特點:飛達粉劑是一種滅生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主要通過雜草的莖葉吸收而傳導全株,具有高效、低毒、溶解性好、使用貯存方便并且有獨特的防雨涮功能;斬草除根,殺草徹底,對多年生惡草防除效果好;產品對人體的影響比食鹽還低,對于人體、作物及環境高度安全;持效期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
2.4 69%威霸水乳劑
防治對象:野燕麥、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馬唐、早熟禾、看麥娘、千金子、牛筋草、畫眉草、蒺藜草、狗牙根、黑麥屬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
使用范圍:尖葉草坪中尖葉雜草防除,以及闊葉作物中防除單子葉雜草。
特點:是一種內吸、選擇性苗后禾本科雜草優秀除草劑,可防治一年生多種禾本科雜草,施藥后能很快被雜草吸收,對闊葉作物安全。
2.5 10%高效蓋草能乳油
適用范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有稗草、狗尾草、馬唐、野燕麥、牛筋草、千金子、早熟禾、看麥娘、黑麥草等。多年生禾本科雜草,有偃麥草、假高粱、蘆葦、狗牙根等。
特點:殺草譜廣,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安全性高,對所有雙子葉作物及下茬安全;耐雨沖刷,施藥1 h后不影響藥效;吸收迅速,干旱條件下也能發揮作用,受溫度影響小,且藥效穩定。
2.6 無公害粘蟲板(中林牌)
防治對象:設施蔬菜、果樹和枸杞無公害生產中應用,針對蚜蟲、螨、虱、蠅、蚊、蛾和薊馬等有顏色趨向性的害蟲。
適用范圍:誘蟲板,捕蟲膠用于溫室果菜,露地經作,各種果樹、藥材,是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果品的首先殺蟲產品。
特點及產品優點:實現設施種植害蟲的無腐蝕性、無毒性無公害防治,產品可以隨時采摘銷售。防治早期害蟲,克服化學農藥防治滅不絕、維持時間短的缺點;防治時間長。粘蟲板粘度持久,達半年以上,抗雨水沖刷能力強,適宜溫室的高溫環境條件,耐高溫、低溫、粘力強,在設施內懸掛可以長期進行蟲害的防治,避免多世代害蟲的繁殖積累暴發;使用簡單,防治方便。防治蚜蟲和白粉虱利用黃色蟲板,薊馬用藍色板。將粘蟲板等距離懸掛在設施內(距離果菜頂部20 cm左右)就可以實現蟲害防治。
2.7 0.3%阿維·蘇云菌可濕性粉劑(林得寶)
防治對象:本產品殺蟲譜廣,主要用于防治森林、果樹、棉花、蔬菜、茶葉、園林花卉的鱗翅目、同翅目、螨類、鞘翅目等害蟲,如松毛蟲、柳杉毛蟲、小菜蛾、棉鈴蟲、尺蠖、玉米螟、毒蛾、紅蜘蛛等。
特點:本產品是經農業部登記防治用于松毛蟲等林害蟲的唯一生物農藥。屬高效、低毒無殘留、無公害的生物農藥。
使用方法:使用本品300~450 g/hm2稀釋成1 000~1 500倍液噴霧;使用本品300~450 g/hm2,用于機動噴霧,噴粉前用10~15倍的中性載體(輕質碳酸鈣、滑石粉)攪拌好產品。用量7.5 kg/hm2。
2.8 松材線蟲病克星(噻蟲啉)
粉劑:本產品適合在干旱地區或山地取水困難的地區使用。使用方法是將藥劑噴灑在枝干、樹冠和其他天牛成蟲喜出沒處。對1年用藥1次進行防治的林木應選擇在天牛的羽化初期噴粉防治:對1年用藥2次進行防治的森林,可分別在羽化初期與始盛期噴粉防治。用量7.5~12.0 kg/hm2。使用方式為機動噴粉機林間噴粉。
懸浮劑:本產品含量高,適合在天牛大規模暴發時控災使用。第1次天牛羽化出孔時,為最佳施藥時機。1年發生2代天牛危害的林木,需在羽化高峰期來臨前各施藥1次,將藥液噴灑在樹干、大枝和天牛成蟲喜出沒之處,用量120~150 mL/hm2。使用方法為對水稀釋1 500~3 000倍進行飛播或直接林間噴霧。
3 參考文獻
[1] 張芝芳.化學除草劑在林業方面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35):217-219.
[2] 陳秋玲.化學除草劑在林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林業勘察設計,2011(2):108-109.
農作物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可以有效防除雜草,節省農民大量的除草時間,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所以越來越受到農民的歡迎,除草劑在農業上應用越來越普及。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往往會出現問題,發生藥害,甚至造成經濟損失、引起糾紛。據筆者了解,目前在農業生產中農藥出問題比較多、糾紛投訴量較大的首屬除草劑。
除草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些農藥經銷商沒有給農民仔細介紹清楚除草劑的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或者講解不得法,也有一些鄉村零售農藥店的從業人員因為文化水平低、業務素質差、能力有限,無法指導農民正確選擇和使用除草劑。
二是目前農村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都外出打工經商去了,留守農村的多是些缺少文化的年老體弱者,他們中大部分人對除草劑幾乎不了解,僅僅知道除草劑能除草,往往盲目施用導致藥害。還有一些農民為了能早日外出打工掙錢,無法選擇適合的施藥時間,如在高溫、強烈陽光照射、空氣干燥時噴藥,就容易引起藥害現象發生。
三是一些農民對除草劑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選擇不當,有些還認為苗前苗后都一樣,遲兩天沒關系,因此對應該在農作物苗前施用的除草劑而用于苗后除草等。如筆者的一位在單位上班朋友,家里的果園無人作務,他抽空稀里糊涂買來除草劑,匆忙一噴了事,當噴完藥后別人告訴他,這除草劑是苗前用的,結果是費時費力雜草還沒有除掉。再就是一些農民沒有按標簽說明正確噴藥,而是隨意加大施藥量,施藥不均勻,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等,這些都極易導致藥害現象發生。
教育指導農民科學使用除草劑
一是建議農技部門在宣傳農業實用技術時,應重視對農民進行除草劑知識實用技術的宣傳,并深入實際,對農民進行操作示范指導,指導農民正確選擇、科學使用除草劑,提高農民科學種田的水平。
二是生產營銷企業要加強宣傳力度,廣泛宣傳自己生產經營的除草劑產品特點、適用對象和范圍、使用方法等,引導農民了解除草劑知識,促其正確施用。
三是基層經銷商也要加強除草劑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到能正確指導農民選購適合的除草劑。對購買除草劑的農民,先要問清農民種植作物品種、畝數、施用時間,然后指導農民選購相應的除草劑,特別是要向農民講清楚標簽上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四是農民朋友平時也要注意學習了解一些除草劑知識,用藥時要仔細閱讀標簽,查看標簽上的說明,按照標簽要求用藥。
使用除草劑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注意用藥時的溫度和天氣情況。首先是要選擇無風、無雨天用藥。有風可能對下風處作物造成為害,有雨則降低藥效或對作物產生藥害。其次是要注意周圍的作物,由于除草劑針對性強,如用在禾本科作物的除草劑,會對周圍較近的闊葉作物產生危害。再次是要注意用藥時的溫度,有些除草劑在較高溫度下會對一些作物產生危害。
二是注意用藥要適量。用藥量的大小直接影響除草效果,用藥務必適量。標簽的說明上都有用量范圍,在作物生長健壯,土壤肥力好時,用藥量可按說明書的上限,用藥量稍大一點;作物生長瘦弱,沙性壤土、肥力低,應按標簽說明的下限用藥,以免發生藥害。
三是要注意按操作規程作業。用藥時先閱讀標簽說明。要用專門的噴霧設備,有些除草劑對金屬容器有腐蝕作用(如草甘膦),應該選用塑料桶盛藥液。除兩種除草劑混用能達到增效目的外,不要多種除草劑混在一起,噴灑時注意采用正確的施藥技術,使除草劑在植物上均勻的分布。噴過除草劑的噴霧器必須徹底清洗,防止因除草劑殘留造成藥害。
四是要注意用藥時間和方法。除草劑從處理方式上可分為莖葉處理和土壤處理兩種。用于土壤處理的除草劑不能用于莖葉處理,用于莖葉處理的除草劑要嚴格注意用藥時間。如小麥拔節期使用百草敵、直播水稻田前期使用丁草胺等會造成藥害。
一、掌握稻田雜草發生規律
一般在栽后7~10天就出現第一次雜草萌發高峰,此批雜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和異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雜草。栽后20天左右出現第二次萌發高峰,這批雜草以莎草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為主。第一高峰期雜草數量大、發生早、危害性大,是防除的主攻目標。兩期稻田化除都必須立足早期用藥,即芽前芽后施藥,要求在雜草三葉期以前施藥。
二、合理選擇除草劑
一是根據稻田類型選擇合適的除草劑。秧田、直播田、拋秧田、人工栽插田以及機插田,要區別對待,秧田、直播田和拋秧田不能選用乙草胺、甲磺隆,這些除草劑只適合于人工栽插稻田和機插田的除草。如果沒有分清稻田類型,亂用除草劑,往往都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二是必須按照除草劑說明書上規定的殺草范圍選擇對路的除草劑。有的除草劑只對單子葉雜草如稗草等有防效,有的除草劑只能殺死雙子葉雜草如鴨舌草等,如: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能有效防除稗草、鴨舌草和三棱草等多種一年生雜草,但對眼子菜和四葉萍等多年生雜草無效;而丁草胺對稗草、千金子、異型莎草、碎米莎草和牛毛氈等多種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對鴨舌草、三棱草和節節草的防效差。因此,在進行稻田化學除草時,必須了解除草劑的殺草譜以及田間雜草的種類分布,切實做到對草下藥。
三、抓住最佳施藥時期
一是要選擇在雜草對除草劑最敏感期用藥,才能提高除草效果。二是要選擇在水稻對除草劑抗耐力最強的生長期施藥,才能確保禾苗安全。一般來說,雜草在種子萌發階段以及幼苗期對除草劑最敏感,此時除草劑最易發揮藥效作用;水稻在芽期和4葉期前對除草劑最敏感,容易產生藥害,在這些生育階段施用除草劑應注意藥劑的濃度。任何一種除草劑的施用時間,必須與水稻移栽時間相結合,如撲草凈防除稻田牙齒草,必須在水稻移栽后15~20天,當牙齒草葉子由紅變綠時,施用效果最佳。如果是防除一般常規雜草,必須是水稻移栽后10~15天施用效果最佳。移栽稻田化除多以移栽后土壤封閉處理為主,通常在移栽后3~7天,拌土或拌返青肥撒施,防除稗草、一年生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若使用二氯·芐,可以在移栽后2~3周,排干田作噴霧處理。
四、控制用藥量,確保用藥安全
不同除草劑防除稻田雜草所需的藥量差別很大,特別是一些用藥量很少的除草劑,藥量若用得不準,多了易產生藥害,少了達不到除草的效果。為此,要嚴格按照各種除草劑的安全有效劑量與稻田的實際面積計算用藥量,如:防除直播田雜草,以稗草為主,可每畝用50%二氯喹啉酸30克;防除闊葉草和異型莎草為主,可每畝用30%芐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20克;防除移栽大田惡性雜草三棱草、水葫蘆等,可用50%二氯喹啉酸20~25克,再加30%芐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20克;防除拋秧、機播秧大田的稗草,可在拋秧或機播后3~7天,每畝用37.5%芐·丁90~120克;防除以闊葉雜草為主的拋秧田,一般于拋秧后5~7天,每畝用30%芐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0~15克,拌10~20千克濕細沙撒施。
五、采用正確的施藥方法
稻田施用化學除草劑,常用的方法有噴霧和撒施兩種,生產上要按說明書規定的方法進行。噴霧一般用于觸殺型的除草劑,要求做到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撒施應采用兩級稀釋的方法,與細沙土或肥料拌勻后均勻地撒。施藥后要按說明書上的要求管理田間水分。除草劑的劑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50%丁草胺顆粒劑宜作土壤處理,而60%丁草胺乳油則以田間噴霧為主,倘若將顆粒劑作噴霧處理,就會影響除草效果。草甘膦、百草枯屬滅生性除草劑,噴施在植物莖葉上,通過吸收傳導運輸到植物各部位,使植物中毒死亡。此類滅生性農藥沒有選擇性,對雜草和稻株都有殺害作用,因此,必須使用這類除草劑時,只限于在播種前和插秧前(或翻耕前)對雜草作噴霧處理,以免發生藥害,傷害稻株。
六、注意施藥對環境的影響
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技術比殺蟲劑的使用技術要求更高。使用化學除草劑的田要整平,保持3~4厘米深的水層,并要求在特定的時期施藥,施藥后3~4天仍需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層。一般而言,有機質含量高的稻田,土壤對除草劑吸附作用強,用藥量可酌情增加;在氣溫高時除草劑的藥效易發揮,用藥量應適當減少,反之則適當增加;露水未干時,不宜施藥,特別是不宜撒施藥土,以免禾葉上沾藥過多導致藥害。光照的強弱對除草劑的影響也很大,有的農藥施藥后若遇上幾天強光照,可提高除草效果,而有的農藥見光易分解,宜在陰天使用。
七、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實施藥肥混用
關鍵詞: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自然條件;除草劑;藥效;影響
除草劑的好壞,首先取決于化合物本身的活性及其理化性質,但在實際應用中其活性能否安全發揮,則取決于環境條件及使用方法[1]。因此,研究環境條件和使用方法對除草劑活性的影響,不斷提高施藥水平,降低施藥成本,是當前農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土壤質地和有機質含量對藥效的影響
大量的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證明,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劑,一部分蒸發到大氣中,一部分進行光化學分解,而大部分則被土壤膠體吸附,呈水溶液、水懸液或氣體擴散在土壤中,在土壤粘粒和有機質含量增加的情況下,土壤黏粒和有機質對除草劑有較大的吸咐作用。其吸附有3種情況:一是土壤顆粒有極大的表面積,可以和除草劑分子間發生物理性吸附;二是在一般情況下土壤膠體顆粒帶有負電性,而一些除草劑是帶正電的陽離子,從而使土壤和這些藥劑之間發生化學吸附;三是除草劑分子和土壤膠體顆粒之間還可發生氫鍵吸附,這種吸附方式介于物理和化學吸附之間。
吸附是個可逆過程,最終達到動態平衡。除草劑被土壤吸附后一般即失去活性。另外,在影響藥劑吸附的因素中還包括土壤中的酸堿度,它不僅影響藥劑的性質,而且影響土壤膠體的狀態及藥劑在土壤中的作用[2]。因此,為了有效地防除農田雜草,必須根據土壤黏重程度和有機質含量的多少適當增加或減少除草劑的用量。如氟樂靈、滅草猛、都爾、拉索、利谷隆等土壤處理劑用量都與土壤質地及有機質含量有關。據多年試驗調查,氟樂靈用量1.08kg/hm2(有效劑量,下同),土壤有機含量48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的滅草率為91%,而有機質含量為72.5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的滅草率僅為50%;拉索用量3kg/hm2,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8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滅草率只有25%,而土壤有機質含量為45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滅草率達91.7%;氟樂靈、豆科威受土壤有機質影響大于土壤質地。氟樂靈在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0mg/kg以下時,用量為600~750g/hm2;有機質含量為30~50mg/kg時,用量為750~900g/hm2;有機質含量50~100mg/kg時,用量為900~1200g/hm2;當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超過100mg/kg,因用量過大,效果不好,也不經濟,因而不宜施用。另外,在不同的土壤質地其用量也不相同,在沙土地用量為495g/hm2,在砂壤土用量為540g/hm2,輕壤土用量為600g/hm2,中壤土用量為750g/hm2,重壤土用量為840g/hm2,重黏土用1.005kg/hm2,一般用量最多不超過1.5kg/hm2,用量過高易對作物產生藥害,甚至危及下茬作物。
在有機質含量低和砂質土壤中,淋溶性較強的除草劑易對作物造成藥害或使除草劑失效。如大豆對利谷隆耐藥性較差,尤其在砂質土或有機質含量低于10mg/kg的土壤中,施藥后如遇大雨,易淋溶產生藥害[3]。當有機質高于50mg/kg,易被有機質吸附,降低除草效果,但用量過大加大了成本。因此,在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10mg/kg或高于50mg/kg的土壤和砂質土中不宜應用利谷隆,而應改用其他除草劑。
2自然條件對藥效的影響
噴藥時若遇大風,藥液隨風漂移,一是造成漂移損失,二是造成藥液分布不均勻,三是噴灑2,4-D類藥劑,還會對林帶、棉花、蔬菜及其他作物產生藥害。特別是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噴霧,如遇大風,在土表的藥劑連同表土位移,大大降低藥效,甚至無效。因此,在生產中,對于易揮發的除草劑如氟樂靈、燕麥畏,2,4-D丁酯等不應在風力超過4m/s時噴施。百草枯是滅生性除草劑,且毒性較大。噴藥前一定要先做好田間設計,作業時要留有保護帶,選擇早晚氣溫低和無風時噴施。
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劑被雜草幼芽或幼根吸收的速度和數量,一方面取決于土壤類型及其特性,另一方面取決于施藥方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水分。在濕潤土壤中除草劑被土壤吸附得較少,而干燥土壤中的吸附較多,加上在濕潤情況下,土壤水分有助于藥劑分子的擴散、植物的蒸騰及根的吸收作用,也有利于雜草發芽生長和吸收藥劑,使雜草在抗藥性低的階段被殺死。因此,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活性隨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提高。昌吉州大部分地方春季干旱少雨,而4~5月正是春播作物播種季節,也是施用除草劑的關鍵時期,在干旱少雨條件下,施藥后采用拌土、蓋土、鎮壓等措施是有利于藥效發揮的。
葉面噴施除草劑的藥效也受水分的影響。空氣溫度大,藥液在葉面干燥過程緩慢,而且氣孔開放大,有利于藥效的發揮[4]。因各種藥劑噴施后雜草吸收的速度不同,所以噴藥后對降雨的間隔時間要求不同。如百草枯在噴后幾分鐘內就被雜草吸收,因此噴后短時間降雨不會影響藥效。2,4-D噴后4~6h可大部分被吸收,其后降雨不影響藥效。苯達松噴后植物吸收比較緩慢,噴后4~8h,80%的藥劑被葉面吸收,8h以后降雨對藥效影響較小。
一般溫度高,分子運動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加快,除草劑持效期短。有些土壤處理除草劑的藥效受低溫影響較小,如氟樂靈、拉索、滅草猛、殺草丹等,氟樂靈、燕麥畏還可以秋施。溫度對葉面處理除草劑的藥效也有影響,一般氣溫高,植物吸收快,效果好;反之,氣溫低,效果差。2,4-D一般在18~32℃范圍內,溫度較高,效果較好。在高溫條件下,2,4-D通過角質層進入植物體內的速度加快;在低溫條件下,不僅藥效緩慢,而且藥劑在植物體內的解毒作用差,易產生藥害。因此,生產中應選擇無風晴天高溫時噴藥,昌吉州一般宜在9~12時、17~20時進行較好。
3參考文獻
[1]賈照明.影響化學除草劑藥效發揮的主要因素[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6(12):34.
[2]李素琴,馬娟.影響除草劑藥效的外因[J].山西農業,2005(11):42.
1除草劑的分類
1.1根據作用方式分類
(1)選擇性除草劑:這類除草劑對不同種類苗木抗性程度不同,可以殺死雜草,而對苗木無害。如蓋草能、捕草凈、果爾、氟樂靈、西瑪津等。
(2)滅生性除草劑:這類除草劑對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觸綠色部分,不分苗木和雜草都會受害或殺死。主要在播種前、播種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
1.2根據除草劑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情況分類
(1)觸殺型除草劑:藥劑與雜草接觸時只殺死與藥劑接觸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殺傷作用.植物體內不能傳導。只能殺死雜草的地上部分,對雜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莖的多年生深根性雜草,則效果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
(2)內吸傳導型除草劑:藥劑被根系或葉片、芽鞘或莖部吸收后,傳導到植物體內,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捕草凈等。
(3)內吸傳導、觸殺綜合型除草劑:具有內吸傳導、觸殺型雙重功能,如殺草胺等。
1.3根據化學結構分類
(1)無機化合物除草劑:由天然礦物原料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鉀、硫酸銅等。
(2)有機化合物除草劑: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機胺等有機化合物合成。如果爾、除草凈等。
1.4按使用方法分類
1.4.1莖葉處理劑
將除草劑溶液兌水,以細小的霧滴均勻的噴灑在植株上,這種噴灑法使用的除草劑叫莖葉處理劑。如蓋草能、草甘膦、農達等。
(1)草甘膦、農達等加上增效劑或洗衣粉少許進行噴霧,幾乎可以殺死苗圃里的所有雜草,這也是防治多年生惡生性草的特效方法,比如單子葉的野青茅、白茅、白草、蘆葦和雙子葉的田旋花、打碗花、苣莫菜等。用藥時間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宜,此時植物養分正處于回流高峰階段,有利于藥劑向根部的輸導,進而達到殺死草根的目的。用此藥一般在l周后見效,半個月后才能看到有雜革死亡,每年用2~3次藥,2—3年內很少看到惡生性草。
(2盾草枯。一種速效觸殺型火生性除草劑,通過觸殺和一定的傳導性破壞綠色植物組織,對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莖及宿根無效。用它噴霧或定向噴霧可以在一天之內達到除草的目的。以便于苗圃農事操作。該藥對1年生雜草的除草效果很好。
(3)蓋草能。可以殺死1年生單子葉雜草,在雜草3—5葉期效果技術帽I很好。(4)2,4-D丁酚。可以用來防治苗鬧里的雙子葉雜草,但要慎用,因為苗木是雙子葉植物。
1.4.2土壤處理劑
將除草劑均勻地噴灑到土壤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藥層,當雜草種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觸吸收而起到殺草作用。這種作用的除草劑叫土壤處理劑。如西王“津、捕草凈等,可采用噴霧法、饒灑法、毒土法使用。
(1)土表噴霧。如噴乙草胺、莠去津、氟樂靈等形成毒土層,可以飩化、殺死栽植前后圃里位于土表層的1年生種子類的多種雜草。
(2)灌溉輸液。結合春灌用去掉針頭的輸液器,按照藥液流量由大到小的方法灌藥,乙草胺、莠去津、氟樂靈等可以防治50%~70%的1年生雜草。
(3)莖葉、土壤處理劑:可作莖葉處理,也可作土壤處理,如阿特拉津等。
2苗圃地化學除草技術
2.1藥劑選擇
除草劑的品種很多,有莖葉處理劑、滅生性除草劑等。有的適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適用于莖葉期除草。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苗木品種和不同時期的雜草分別選用。如針葉樹種抗藥性強,可選由除草醚、蓋草能和果爾等;闊葉樹種抗藥性差,可選用地樂胺、捕草凈等。
2.2藥量控制
苗木對除草劑的耐藥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不能隨意加大用量。另外,不同苗木的耐藥性不同,應嚴格按產品說明使用。一般來說.針葉樹種的用藥量可以大些,闊葉樹種的用藥量宜小些。M一苗木品種對某種藥劑的抗藥性,會隨著苗齡的增加而提高.用藥量可相應加大,如防除松、柏苗圃的禾本科雜草,可每畝用23.5%的果爾~Lfrh50毫升單用,或23.5%的果爾乳油3O毫升加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混用。若用于闊葉樹種苗圃,用藥量宜適當減少。
2.3施藥方法
有些易見光分解,如氟樂靈,必須先噴施于苗圃土壤表層,然后再用齒耙覆蓋。拉索可在播種之后,出苗前施用。郡爾、精穩殺得,可在雜草幼苗期施用,對苗木比較安全。使用滅生性除草劑如草甘膦、克蕪蹤等,使用時噴頭要加保護罩,只能在行間噴霧,防止噴施到苗木綠色部位。樹種對除草劑較為敏感時,可采用毒土法,以防藥害。
2.4施藥時間
苗前期宜用毒土法;速生期對除草劑敏感,要特別慎用;苗木硬化期苗木雖有一定抗性,但大部分雜草已經成熟,施藥的作用不大。
關鍵詞:化學除草技術,蔬菜田,除草劑選擇
一、蔬菜田化學除草要有針對性
由于蔬菜需求量的增大,蔬菜種植面積也隨之增長,但靠傳統的人工除草遠遠滿足不了控制雜草的需要。于是,見效快,效率高的化學除草劑開始廣泛應用于蔬菜田的種植區域中。
首先,根據不同蔬菜的品種,選擇不同的化學除草劑。各類蔬菜的耐藥性不同,因此,蔬菜田化學除草相對復雜很多。例如,氟樂靈在對胡蘿卜、芹菜等傘形花科蔬菜或苗床上應用,基本無藥害;而對于番茄、茄子等茄科蔬菜有部分藥害,對于韭菜、黃瓜等則產生嚴重藥害。
其次,由于大多數蔬菜生育期較短,收獲后很快食用,因此,輪作倒茬頻繁和殘留毒性等問題,亦限制了蔬菜田除草劑的選擇。論文參考網。除草時除了要考慮到當茬的除草效果,還必須考慮到對下茬作物的安全性。論文參考網。例如,利谷隆對芫荽安全,但如果下茬種十字花科蔬菜,則容易受到較長殘效的藥害。
最后,由于蔬菜田水肥充足,雜草種類繁多,而蔬菜作物間多采用套種,因此,在選擇除草劑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雜草與蔬菜的近似形態,更要考慮到對主要保護對象的安全性、除草的效果。由于雜草群落形式多樣,耐藥性、抗藥性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考慮對主要雜草的防效的同時,還必須兼顧其他雜草,以免雜草群落的演替。
二、蔬菜田化學除草技術的整體策略應用
過去對于蔬菜田化學除草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過蔬菜的科、屬、種對除草劑進行測試和選擇,通過這種手段,我們在除草劑的選擇上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如,除草醚等對于十字花科蔬菜和傘形花科蔬菜的選擇性,氟樂靈等除草劑對于豆科蔬菜的選擇性,以及禾草克、穩殺得等對于闊葉蔬菜的選擇性等,都在實驗和應用中得到證實。
近些年來,各種研究發現,單純利用除草劑對于蔬菜種間的選擇性是遠遠不夠的,蔬菜的大小、生長條件、種植方式以及除草劑的時差和位差選擇,都影響著除草劑的使用效果。以移栽田為例,可在移栽前,將平地平整后,把除草劑噴于地表,然后進行移栽。除個別除草劑對個別蔬菜十分敏感,不能使用外,果爾、拉索、除草通、乙草胺、地樂胺等除草劑均可使用。大部分大粒種子直播或營養器官繁殖的蔬菜,選擇性要求不高,可通用如乙草胺等除草劑;而小粒種子直播蔬菜很大一部分對于除草劑的選擇性要求高,僅有除草通等部分除草劑供其選擇。水生蔬菜則可在移栽后,在雜草幼苗期用丁草胺等拌細土撒入水層。
所以,為了保證除草效果和藥效的充分發揮,我們在選擇除草劑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根據不同蔬菜選擇準確的除草劑。如茄子、辣椒等,要注意在使用地樂胺的蔬菜田中,要淺混土,用除草通則要在干旱情況下施藥時進行灌溉,以保證其藥效在土壤中的發揮。而韭菜類蔬菜則一般采用除草通進行苗前土壤處理或早苗期處理。其次,要適時進行施藥除草。大部分蔬菜田除草劑以土壤處理劑為主。因此,在進行土壤處理時,進行適時的施藥,是除草劑藥效發揮的關鍵之一。像大白菜、甘藍等蔬菜播種后,應立即施藥,在直播田或苗床,蔬菜出苗前、雜草萌發時除草效果最好。而移栽田,則在栽前、雜草萌發時進行滅草處理效果最佳。第三、要嚴格對施藥量進行掌控。目前在菜田應用最廣泛、防效較高的施藥技術是噴霧法。其正確使用方法即,在噴霧器內加入一半清水,放入定量藥品,再加入另一半清水,攪拌均勻后即可。一般情況下,以每666.7m2噴液量75kg為宜。噴霧時要采用倒走的形式,以免破壞藥劑處理層,要一次性盡量做到均勻、周到、不重復和漏噴。第四、要依據土地墑情進行施藥。直播或育苗田一般在澆水后,土壤濕度大、墑情好,此時進行施藥,可保證藥效的充分發揮。大部分土壤處理劑的藥效是隨著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當土壤干旱又必須施藥時,可采取加大噴液量或噴藥后淺混土,一般為1-3cm。最后,要考慮到施藥時的氣候條件,一些除草劑不宜在大風天和土壤干旱的情況下進行。這兩種情況可能造成對鄰近其他農作物的藥害。而有些則需注意在施藥后停留時間,注意不要受到降雨的沖刷影響藥效的發揮。
三、以具體蔬菜為例淺析除草技術的具體措施
1. 對番茄、辣椒和茄子的化學除草技術應用
首先,移栽前土壤封閉處理,黏土適當加量,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80-100 mL/667m2,可移除狗尾草、牛筋草、筧、藜、稗草等多種雜草。論文參考網。其次,直播田播后出苗前或地膜覆蓋移栽田覆膜前,用50%萘氧丙草胺粉劑100-267g/667 m2施藥后,再以33%二甲戊靈乳油150mL/667 m2在地膜覆蓋移栽田覆膜前施藥,可防除各種如狗尾草、蟋蟀草、稗草、看麥娘、早熟禾、棒頭草、馬齒莧、野莧菜、灰菜、繁縷、凹頭莧、刺莧、小藜、三棱草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而后,5%精喹禾靈50-67mL/667 m2,苗后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藥,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如稗草、狗尾草、蘆葦等。最后,2.5%烯禾啶100-133mL/667 m2,苗后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藥,可防除蘆葦、野黍、稗屬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至此,番茄、辣椒和茄子在生長期的化學除草措施進行完畢。
2. 對胡蘿卜田的化學除草技術應用
首先,在播前,以48%地樂胺乳油200-300mL作為除草劑進行混土施藥;在播前及播后苗前,以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70-100 mL/667 m2 施藥;而后,24%烯草酮乳油30-40 mL/667 m2,苗生禾本科雜草2-4葉期施藥,最后,以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50-67 mL/667 m2,苗后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藥,為胡蘿卜在生長期進行更為有效和徹底的除草。
3. 對十字花科蔬菜化學除草的技術以用
十字花科以甘藍、花椰菜為例,苗前,以48%地樂胺乳油200~300 ml/667 m2,直播田及甘藍、花椰菜苗床播種前,甘藍、花椰菜等移栽田移栽前施藥。直播田及甘藍、花椰菜苗床播種前,甘藍、花椰菜等移栽田移栽前,再以48%氟樂靈乳油100mL/667 m2和50%萘氧丙草胺粉劑100-200 g/667 m2施藥。在苗后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以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50-67mL/667 m2和6.9%精噁唑禾草靈乳油50-67 mL/667 m2,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如硬草、野燕麥、狗尾草、牛筋草等。
四、結論
蔬菜在人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提高蔬菜產量,降低蔬菜田雜草對于蔬菜成長的損害是我們應該一直關注和研究的。對于蔬菜田化學除草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不僅能夠提高蔬菜的產量,保證蔬菜質量,更能夠保證人們在食用過程中的健康。因此,要格外重視對于不同蔬菜田中對于化學除草的應用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以確保蔬菜田作物的整體質量的提高。
五、參考文獻
[1]李冬梅.蔬菜田化學除草技術[J].北方園藝,2007,(02).
[2]馬占飛.蔬菜田化學除草技術[J].北京農業,2007,(18).
[3]羅成鳳.蔬菜化學除草[J].現代農業科技(上半月刊),2005,(07).